一、回不去的《半生缘》──张爱玲小说阅读笔记(论文文献综述)
吴学峰[1](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婧婧[2](2019)在《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无处不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导致的全球化无孔不入,商业与消费文化霸权垄断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西方的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也进入到一个蛰伏期,这些因素都导致处于新世纪的大陆女性文学特别是女性小说创作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在全球化的视野与背景之下,便可看到这种转变的可能甚至是必然。这种性别意识上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小说创作的转变可以将其称之为“超性别写作”。“超性别写作”就是基于普遍的女性性别意识同时又能超越于这种性别意识的女性写作。“超性别写作”使众多的女作家不再拘囿于对男权的反抗与斗争以及寻找女性自我历史的一个面向的世界,女作家的创作开始从一元到多元,从自我到社会,从向内到向外。在尚未能改变现存社会性别秩序的前提下,这成为女性写作的重要策略与可能途径。新世纪超性别写作中的历史叙事以长篇居多,是女性小说写作自我深入发展的必然。面对历史怀抱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审慎地选择自己的叙事话语,并始终保持对历史的清醒态度与怀疑精神,新世纪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逐步靠近女性存在的真相,获得了对女性历史的多种解读与阐释。这主要包括三个面向的内容:家族历史叙事、个人成长叙事与后革命历史叙事。家族叙事的女性小说不再拘囿于对女性家族历史的单向叙事,而呈现出对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与人生的全面解读,比如对于战争背景下乡土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对于历史起源中的民间器物的追溯与描写,对于边地少数民族隐秘生活的再现等。个人成长叙事依然延续了1990年代女性个人成长小说的写作轨迹,但对于历史中女性成长的描写更多呈现为僭越男性历史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女性自我主体的确认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后革命历史叙事表达了新世纪女性作家对于20世纪战争以及政治历史的全新解读,尽管女性依然是历史叙述的主要视角,但作品所关注与辐射的历史维度加大,显示出对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政治历史的还原与辨析。新世纪超性别写作的乡土叙事在农村不断被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现实境况之中获得了言说变动中的乡村情境与农民生活的权利与机遇。由于乡土在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的作家视野中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与多面性,将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释:口述实录体、打工生涯、寄居生活以及当代乡村史诗。口述实录体作为非虚构小说的一种,是女性小说对当下农村劳动力流失、经济凋敝、贫富分化加剧、文化意识淡漠等各种现实问题的真实记录与全景再现,是新世纪女性小说写作摒弃个体女性色彩而呈现最为客观理性的现实主义文本。打工生涯与寄居生活,这两个部分的描写,展示了当下社会城市与乡村互动流通的真实境况以及乡土中人在不同文化碰撞辩驳中的艰难生存。基于女性主体与女性视角同时又能展现较为开阔的现实生活是这一部分写作的基本特点。当代乡村史诗是女性作家表达自我的历史意识与文化立场,批判乡土终结与时代流弊的乡土寓言,透露出女性的悲悯情怀与人文追求。新世纪超性别写作的都市叙事对于都市文化与现代文明表现出更加理性与审慎的描写态度。都市文化裹挟现代消费社会的物欲生存方式以不可抵挡之势重构了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与思维理念,女性写作也不可避免被沾染或笼罩上颓靡的都市气息。浸淫于其中又欲超脱出都市思维的女性都市小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女性物欲书写、女性知识者的成长故事以及都市小人物的生存。女性物欲书写描写了女性在都市中的沉沦与反抗。都市将性别商品化,女性在压抑与扭曲的环境中如何自省与成长是这部分的主题,这是都市小说最普泛也最具有延展性的主题诉说。女性知识者的成长小说是女性都市小说中最富有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的一部分,它表明了女性作家在面对都市时的文学表达仍然以女性叙事为主的写作事实。对于都市中底层小人物生存境况的描写与刻画,是女性都市小说中最富有性别超越性的内容,也为都市小说写作指出了一条可兹借鉴的通途。当然相较于历史叙事与乡土叙事,必须承认,对于都市女性小说叙事的划分与研究还远远不够,这也与都市文学本身描写主题、内容以及相应价值判断多元复杂的现实情况密不可分。总之,新世纪女性小说创作在不悖于女性意识与女性生存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于更加广阔的社会人生的关注与阐释。在不断阐释与解读外在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于女性生存的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及对于性别意识更加清醒的体会与思考。“超性别写作”为女性小说带来了广阔的写作前景,当然同时也会削弱女性整体意义上对于男权社会的批判与警惕。
王颖[3](2018)在《旅美时期的张爱玲研究》文中指出张爱玲是文坛上享誉盛名的作家,旅美时期的张爱玲创作了小说、剧本、散文,并翻译、考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作家的创作与心路历程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张爱玲旅美时期创作的小说为基础,在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探究其海外创作心理,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新旧文学观冲突下,张爱玲创作中自我意识的凸显。本章梳理了张爱玲海外创作历程,以便清晰直观地了解其海外文学创作概况。远赴美国的张爱玲处于中西文化冲击的洪流中,其新旧文学观产生矛盾。由于时代与家庭的缘故,张爱玲自幼接触中西方思想文化,新旧文学观出现了矛盾的萌芽。旅美时期,文化差异激化了这种矛盾,令张爱玲在创作中一度受挫。强烈的自我意识随之凸显,她开始回归自我,书写自传体作品,活在个人化的独语世界中,并在改写中寻找自我。第二章结合文本及史料,运用精神分析法,探究张爱玲跨文化背景下的创作心理,矛盾而自我,绝望而孤独。张爱玲在近四十年的旅美经历中,创作心理发生了变化。最初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了双重文化身份的心理矛盾,经过整合,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她重新审视自我,将个人体验揉进文学创作,并在重复叙事中自我治疗。然而,一切回不去了,绝望感与孤独感笼罩着她晚期的生命体验。第三章起深化作用,通过对张爱玲、严歌苓、虹影海外创作的比较,从而进一步了解张爱玲创作中的自我意识。她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相近的悲剧人生观,作品中同为人性的自我表达。从国内远赴海外,文化的激荡,使她们不断发现自我。但由于性格差异、女性视角不同,她们的自我书写存在差异,严歌苓和虹影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开阔的自我世界,而张爱玲却是自我封闭。第四章根据萨义德意义上的晚期风格对张爱玲海外文学创作做出评价,主要观点为:其一,她以回忆式写作为主,将创伤性记忆融进文学叙事,悲观性明显。其二,张爱玲执迷于中国传统文学,在时代环境变迁中,她汲取现代主义意识,延续传统。其三,她的海外创作文字中依旧存在着苍凉感,保持着“张调”。
孙葳[4](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陈鹉[5](2017)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张爱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即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所创作的小说作品。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其次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内涵的变化;第三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第四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第五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前后期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所发生的变化。并且深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受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作家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思以及其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最后以作家研究的方式入手,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而全面深入地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第一章通过研究分析张爱玲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历史背景来发现其后期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原因。这三个时期分别为:上海时期(传奇与转折);香港时期(过渡与困惑);美国时期(探索与执着)。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透视,使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在她不同的创作时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对她后期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政治姿态、生命意识、历史观念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变动。总体来说,张爱玲的政治姿态是从疏离政治转向审视政治。从前期的专门写“男女间的小事”;到后期的向“左”转而创作的《十八春》和《小艾》,向“右”转而创作的备受争议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生命意识也从前期的绝望反叛转变为后期的生命价值的回归,发现了人性的闪光点,并肯定女性的情欲,表现出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之情。前后期的历史观念也从前期的对历史的疏离,即重视个体、不重视历史;发展到后期的历史的纠结,即个体与历史并重,消解正史,探寻秘史。张爱玲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和大历史(正史)有诸多不同之处,显然,她对历史有自己的解说。第三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的变化,如题材的变迁、叙事视角的嬗变、情节模式的变异、表现手法的变化、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等方面,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相对于前期主要针对于男女婚姻家庭的题材,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走向了多样化,开始出现乡村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人物题材、同性恋题材等;后期小说创作的叙事视角也开始回归自我,书写角度从前期的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并具有很高的自传性和真实性;后期小说创作的情节模式也发生了变异,由前期的描写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转向了后期的描写背叛、饥饿与政治事件;后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变化,意象由前期的繁复华丽转向了平淡质朴,反讽手法由前期的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了后期的结构和模式反讽手法,性描写由前期的唯美浪漫转向了后期直白大胆的描写方式;和前期小说相比较,张爱玲的后期小说创作还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对其青少年时代在上海的生活往事不断地重复书写和并出现了一些衍生情节。第四章研究探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如何受到中外文学传统的影响。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其中《红楼梦》对其的影响是由前期的直接模仿转变为后期的艺术变异,而《海上花》对其的影响使得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由前期的繁复绚丽转变为后期的平淡而近自然;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有不同的思考,而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其的影响反映在她的文学创作上,也呈现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由前期的抗拒转向后期的某种程度的迎合、再到嘲讽、拆穿、最后是肯定的过程。第三个方面是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是由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式的写作,即对西方作家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手法进行借鉴,属于影响式写作,张爱玲和西方作家之间是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话语关系;转向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的写作,在后期小说创作中她转变为主动地、平等地与西方作家进行对话,在创作中采用的是与西方作家作品进行对话性和互文性写作。第五章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第一个方面是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的关系,张爱玲嗜好华衣美服和沉迷于享受物质生活,形成了她前期小说创作的“琐碎政治”的特点,而将生活艺术化则是其表演人格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个显着特点;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张爱玲在后期小说创作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小说的角色中,使读者在她的小说中可以隐隐见到张爱玲的真身,这可以说是她在后期创作中的一种人格表演;第三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通过研究探讨各类研究性论文以及关于张爱玲的纪实访谈性文章、和家人朋友等的书信往来,并结合她的作品,发现张爱玲的一生和她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大作品!张爱玲自己演绎了自己精彩绝伦、富有高度戏剧性的一生。在最后的余论部分,笔者探讨了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应该是在于着力发掘她未曾发表出版或者被埋没于名不见经传的小报杂志中的文学作品,如《描金凤》等。以及和友人炎樱等的书信往来也有待于被挖掘。另外就是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被误读的作品也有待于研究者基于尊重艺术的态度进行专业化的文学研究。而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研究也显然是很不足够的,有待于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地关注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吴亚萍[6](2017)在《自我介入及方式:张爱玲与其作品的世界传播》文中研究说明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到现在依然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一个时期内,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销声匿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她的作品又再度被发现和接受,海外、港台和大陆的学者一致把张爱玲及其作品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时至今日,关于张爱玲的研究门类众多,主要集中在作品研究、生平研究、史料发掘类研究和文化研究。每一类又有各种细分,从而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共同完善着张学研究。本文试从文化研究中的作品传播方面入手,来探究张爱玲本人在其作品传播过程中的介入及其方式和意义。由于目前张爱玲研究中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通过对张爱玲本身在作品传播过程中的介入研究可以为张爱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张爱玲自身介入作品传播不仅仅是一个外在行为同时还有很深的心理动机,它在本质上是张爱玲性格、心理的方面的重要反映,本文拟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前言。简要介绍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本论题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论题的研究意图。第二部分: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阶段及特征:大致分为上海时期、香港时期和美国时期。第三部分: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和学者、编辑的交往;参与社会宣传活动;亲自参与作品的出版和再版;对重要作品的翻译、改编和改写;第四部分: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动机:重点分析张爱玲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肯定,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彰显,在世界文学视域中的自我肯定。第五部分: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意义:在客观上保存了作品、突破了汉语及华人世界的限制,使作品传播最大化、使作品成为了世界化的研究对象。第六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
刘玲[7](2015)在《伍尔夫与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伍尔夫在其作品中关注妇女问题,在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来展现两性社会地位的悬殊,并试图寻求一种新型的两性关系,使女性被承认,拥有自由和话语权,她用自己的作品来展现女性独一无二的价值,告诉世人在男权社会中妇女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经历了战争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她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使她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其小说中对两性关系的剖析和都市发现都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张爱玲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作品来展现女性的价值,认真发掘个人隐蔽的内心,紧紧贴近现实生活,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这两位女性作家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然而其创作却有着相似之处,她们都有很强的女性意识,在动荡的社会中以女性的视角来向社会呐喊,在作品中以变革的社会为背景,从而更加真实地向人们展现女性的生存现状,呼吁女性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还要勇敢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拥有独立生存的勇气和能力;她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女性形象之间以及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之间的对比来向人们揭示女性之所以会处于此种地位的根源所在;两位作家在其作品中还通过弱化男性形象来向人们展示男性群体已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并且强调了男性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不成正比的,女性应该彰显自己独特的价值,摆脱对男性的依赖,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立之路,这也充分彰显了其强烈的女性意识;然而面对战争前后充满衰落气息的社会及家庭生活,她们苦闷彷徨,在作品中提出社会问题,并向人们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却把解决问题的答案留给人们去思考,她们自身作为动乱社会的一员,也产生了悲观的情绪,并且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死亡意识和孤独情绪。伍尔夫与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初的女性作家,在进行女性主义创作的过程中既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展现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又表现了女性独特的价值和遭受的压迫,虽然她们的创作也有不同之处,然而这也是她们独特创作风格的体现,都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和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为理论指导,主要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两位作家的代表性小说作品的分析来对伍尔夫与张爱玲以女性视角进行的女性主义创作进行比较研究,比较这两位女性作家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语境下女性主义创作的异同,女性作家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再只是单纯地抒发个别女性的心声,而是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来全方位地书写整个社会,关注女性在大的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现状以及问题的根源所在,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同时面对社会现实,也表现出了希望与迷茫的矛盾,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虽然发展缓慢,但为之后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曾丽琴[8](2015)在《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想像》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小说中关于后现代都市的想像丰富而精彩。介入其中书写的台湾作家众多,而他们对后现代都市的呈现面向亦各有不同。将台湾关于后现代都市书写的小说做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它们比较清晰而完整地呈现了后现代都市的五大状况:消费之城、全球之城、身体之城、虚拟之城与两极之城。“消费之城”讨论了台湾作家对后现代都市消费空间、消费者的生动呈现,及对符码迷恋与广告意识形态的深刻揭露。特别探讨了《巫言》对完全陷进消费/市场逻辑的后现代都市各个领域的深入描绘,以及朱天文在书写中以“日常生活”抵抗消费社会的策略。而读者特别是大陆读者对台湾这些批判消费社会的书写令人意想不到的反向接受也得到讨论。“全球之城”一方面研究了台湾小说中呈现出来的台北与其他大都市互动的三种不同态度,另一方面讨论了台湾作家对全球化造成的后现代都市生活一致性与后现代都市景观同一性的想象及应对策略。“身体之城”在对台湾解严以来持续不断开展的性别抗争、同性恋议题与酷儿论述三种“微观政治”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研究之后,从多面向的同性恋书写及酷儿书写颠覆与妖化的两难两个方面对台湾特别丰富的“身体政治”书写展开讨论。“虚拟之城”从台湾作家书写的三种不同空间展开研究。其一讨论的是台湾作家如何呈现后现代都市中常让人产生幻异感的真实空间;其二考察的是台湾科幻小说书写中总是以后现代都市景观来作为类比并呈现的电脑/网络虚拟空间;其三研究了台湾小说对既假又真能够变形幻化的“超现实空间”的想象。“两极之城”考察了台湾小说对后现代都市贫穷一极如外劳、原住民以及其他后现代都市贫民的书写与后现代都市两极化景观“门禁社区”的呈现,而台湾作家对后现代都市两极化的叩问与反抗亦得到研究。
郭静[9](2014)在《从文字到影像: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张爱玲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被不断的搬上银幕,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其新的生命力。本论文以张爱玲五部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即《倾城之恋》、《怨女》、《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色,戒》,从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影像画面的多义性、主题的重新定位这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小说在电影改编过程中产生的新美学效果,并对文字向影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风格差异做深入的探讨。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与电影之间关系的详细叙述,揭示出张爱玲小说中故事的传奇性、鲜明的画面感、电影手法的妙用等电影特质,并指出张爱玲小说独特语言风格的难以影像化;第二章对五部小说中主要人物在改编影片中的形象进行重新审视,解析改编影片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做不同程度改变的原因,并总结人物形象变动为改编影片带来的得与失;第三章以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和《色·戒》为例,深入剖析小说中特殊意象的内蕴在影片中的扩大和填充,挖掘出其丰富影片画面意象多义性的作用,同时传达出电影通过增添相关意象达到升华小说主题目的;第四章是关于小说改编成电影后的主题变动研究,五部改编影片根据变动的主题分为爱情主题和人文关怀主题两类。继而再分析主题变动的主要因素在于导演个人风格的融入,并且对电影主题做出新的定位。结语部分回到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上,指出由于阐释方式的不同,改编影片或多或少的消解了原着的精神,但是电影改编在艺术表现上的尝试和创新,又延伸了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蕴。
张睿[10](2011)在《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视改编是全球性的课题,是对小说文本和电影电视艺术的再创造。目前,电影和电视剧的商业化运作日益成为中国影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影视改编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讨论的热点。张爱玲的小说因视觉感强、意象丰富、色彩鲜明、文字苍凉及叙述技巧娴熟,素有“纸上电影”的美誉。她的文学文本,一次又一次掀起影视改编热潮,并都集合了大陆与港台一流的导演、编剧和演员,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影视改编是通过影视媒介对原着进行的一种再阐释,在由小说向影视转换的过程中,会因两种媒介叙事方式及传播特点等的不同,受时代文化语境、改编者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原着与影视改编作品、电影改编作品与电视剧改编作品呈现出相异的面貌。本文力图从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的整体概貌出发,对其影视改编作品作专题研究,将张爱玲的六部小说文本《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及据此改编的影视作品、电影与电视剧两种改编样式作对比分析。旨在研究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各自的追求倾向,张爱玲小说为何受影视剧导演青睐,以及影视改编各自在叙事方式方面的优长和局限等问题,探析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作品对原着思想性的再现和发扬的程度,并对如何实现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的共赢问题进行探讨。由此总结出名着改编的规律和原则,为以后的名着改编提供些许经验。通过对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一般规律,在影视改编中,既要有尊重原着的意识,又要有再创造的精神,将这两者辩证统起来,才能做好对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工作。在现有的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有其积极意义,也有负面影响。只要坚持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而不是单向依附的原则,文学与影视在维护和发展自身艺术本性的同时,也完全存在相得益彰、良性共处的可能。
二、回不去的《半生缘》──张爱玲小说阅读笔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不去的《半生缘》──张爱玲小说阅读笔记(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女性小说与新世纪风格转向 |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下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的转变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的创作转变 |
一、20世纪女性小说发展历史梳理 |
二、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概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超性别写作之历史想象与历史重构 |
第一节 女性历史:从自我的寻找与命名到无名之辈的默默生存 |
第二节 女性家族叙事 |
一、传统文化历史的再现:《笨花》 |
二、地域文明历史的进化:《天香》 |
三、边地民族文化的反思:《额尔古纳河右岸》 |
第三节 女性成长叙事 |
一、突出重围的女性传奇人生:《水在时间之下》与《上海王》 |
二、被抛弃女性的浪漫悲歌:《春香》 |
三、被禁锢女性的决绝反抗:《南方有令秧》 |
第四节 女性后革命历史叙事 |
一、历史漩涡中的生命沉淀:《第九个寡妇》与《小姨多鹤》 |
二、历史延宕后的生命求索:《茧》 |
第三章 超性别写作之乡土的回归、终结与再出发 |
第一节 女性乡土:从宏大的家国建构到碎片化的底层人生 |
第二节 真实的女性表达:口述实录体 |
一、低于大地的飞翔:《妇女闲聊录》 |
二、理性的忧郁的乡愁:《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 |
三、聚焦死亡主题:《生死十日谈》 |
第三节 底层的女性书写:打工生涯 |
一、唱响小人物的哀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
二、打工妹的悲喜人生:《北妹》与《时间少女》 |
三、乡土世界的最后一个马车夫:《吉宽的马车》 |
第四节 边缘化的女性生存:寄居他乡 |
一、日常生活的伦理叙事:《上种红菱下种藕》 |
二、小人物的故事与大城市的面影:《富萍》 |
三、个人性的乡土记忆:《一个人的微湖闸》 |
第五节 最广阔的女性视野:当代乡村史诗 |
一、地方志的另类书写:《上塘书》 |
二、直面现实的苦难:《群山之巅》 |
三、乡村家族历史的记录:《野蛮生长》 |
第四章 超性别写作之都市的突围与陷落 |
第一节 女性都市:从抵抗物质欲望到寻求精神救赎 |
第二节 直面都市的女性物欲书写 |
一、无法抽离的欲望陷阱:《怀念小龙女》 |
二、突入都市的女性悲剧:《水乳》 |
三、60后作家的“青年”与“中年”:《爱你两周半》 |
第三节 直面自我的女性知识者的成长故事 |
一、女性历史修辞的可能:《北去来辞》 |
二、“我”在哪里失去了你:《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
三、依然存在的男权批判:《所以》 |
第四节 直面底层的对都市文明的反思 |
一、对现代文明的个体式想象:《匿名》 |
二、小市民的精神救赎:《托尔斯泰围巾》 |
三、底层女性的理想微光:《万箭穿心》 |
第五章 结语:超性别写作的可能与局限 |
第一节 超性别写作的文本意义 |
第二节 超性别写作的困境与局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3)旅美时期的张爱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章 新旧冲突下自我意识的凸显 |
1.1 海外创作历程概要 |
1.2 新旧文学观的叠合 |
1.3 强烈的自我意识 |
1.3.1 个人化的独语世界 |
1.3.2 改写中的自我寻找 |
第2章 跨文化背景下的创作心理 |
2.1 双重身份的矛盾整合 |
2.2 重新审视的真我 |
2.3 回不去了的绝望 |
2.4 自我的孤独感 |
第3章 张爱玲与严歌苓、虹影之比较 |
3.1 同为自我的表达 |
3.2 自我世界的封闭与开阔 |
3.2.1 单一与多元 |
3.2.2 女性形象的“丑”与“美” |
3.3 对照下的不同之因 |
3.3.1 性格差异 |
3.3.2 女性视角之别 |
第4章 张爱玲海外创作评价 |
4.1 悲观的回忆式写作 |
4.2 承继传统的现代延伸 |
4.3 依旧苍凉的女性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
注释 |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
三、话语与风格 |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
注释 |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
注释 |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
(一) 父权制的魔力 |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
注释 |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上海时期(1943—1952):传奇与转折 |
一 辉煌与灿烂(1943—1945) |
二 迷惘与惶恐(1945—1952) |
第二节 香港时期(1952—1955):过渡与困惑 |
第三节 美国时期(1955—1995):探索与执着 |
第二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变动 |
第一节 政治姿态:从疏离政治到审视政治 |
一 男女间的小事情 |
二 向“左”转:(《十八春》和《小艾》) |
三 向“右”转:(《秧歌》和《赤地之恋》) |
第二节 生命意识:从绝望的反叛到生命价值的回归 |
一 绝望的个性反叛 |
二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
三 肯定女性的情慾 |
四 向往美好的爱情婚姻 |
第三节 历史观念:从历史疏离到历史纠结 |
一 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
二 个体与历史的疏离 |
三 个体与历史的纠结 |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 |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变迁:走向多样化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嬗变:回归自我 |
一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 |
二 自传性和真实性 |
第三节 情节模式的变异 |
一 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 |
二 饥饿、背叛与政治事件 |
第四节 表现手法的变化 |
一 意象营造:繁复归于平淡 |
二 反讽手法:由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结构和模式反讽 |
三 性描写:从唯美到直白 |
第五节 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 |
一 重复书写 |
二 衍生情节 |
第四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 |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红楼梦》的影响:由直接模仿到艺术变异 |
二 《海上花》的影响:由繁复绚丽到平淡自然 |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 |
二 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认识由抗拒、迎合、嘲讽、拆穿到肯定 |
第三节 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性写作 |
二 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写作 |
第五章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 |
第一节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 |
第二节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 |
第三节 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 |
余论 张爱玲研究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自我介入及方式:张爱玲与其作品的世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
二 本论题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三 本论题的研究意图 |
第一章 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阶段及特征 |
一 上海时期(1943—1952):作品传播的发端 |
二 香港时期(1952—1955):重要的过渡和转折 |
三 美国时期(1956—1995):世界传播的开始 |
第二章 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主要方式 |
一 与资深编辑、报人和学者的交往 |
二 参与社会宣传活动 |
三 亲自参与作品的出版和再版 |
四 对重要作品的翻译、改编和改写 |
五 对读者阅读兴趣的着意满足 |
第三章 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原因或动机 |
一 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
二 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肯定 |
三 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彰显 |
四 在世界文学视域中的自我肯定 |
第四章 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意义 |
一 在客观上保存了作品 |
二 突破了汉语及华人世界的限制,使作品的传播最大化 |
三 使作品成为了世界化的研究对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伍尔夫与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呐喊的女性 |
1.1 女性意识的觉醒 |
1.2 在社会变革中呐喊 |
1.3 苦闷与彷徨 |
第二章 弱化的男性 |
2.1 丈夫形象的衰落 |
2.2 父亲形象的异化 |
2.3 年轻的男子形象 |
第三章 悲剧化的叙事 |
3.1 女性悲剧后的家庭悲剧 |
3.2 死亡意识 |
第四章 相似的原因及不同之处 |
4.1 相似的原因 |
4.2 不同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想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 |
二、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架构 |
第一章 后现代都市之辨 |
第一节 同与异:后现代都市辨析 |
一、后现代、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都市 |
二、城市、都市、市井与后现代都市 |
第二节 后现代都市的五大话语 |
一、消费之城 |
二、全球之城 |
三、身体之城 |
四、虚拟之城 |
五、两极之城 |
第三节 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林耀德、张大春、黄凡的都市书写 |
一、台湾“都市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 |
二、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林耀德、张大春、黄凡的都市书写 |
第二章 消费之城 |
第一节 拱廊街之后:后现代都市的消费空间与购物者 |
一、无处不在的消费空间 |
二、后现代都市的消费者:购物狂 |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秘密:符码迷恋与广告意识形态 |
一、符码迷恋的摹写 |
二、广告意识形态批判 |
第三节 内爆的社会及其反叛:日常生活重建 |
一、内爆的社会 |
二、日常生活重建 |
第四节 吊诡之处:文学巫女竟成时尚话语 |
第三章 全球之城 |
第一节 流动的景观:台北与其他大都市的辩证 |
一、伪城市邦联 |
二、想象东南亚诸城 |
三、冷眼旁观其他中国都市 |
第二节 单向度的人:全球化下贫乏的情感与生活 |
一、单向度的人:单细胞生物、音叉人、工蚁 |
二、反叛者:废材、憨番、食虫族 |
第三节 全球化的不满:三种切片考察 |
一、《古都》:城市的记忆 |
二、《我不可告人的乡愁》:返魅的乡土 |
三、《远方》:晚期资本主义犬儒者的忧伤 |
第四章 身体之城 |
第一节 解严后台湾的身体政治:从性别抗争、同性恋议题到酷儿论述 |
一、性别抗争 |
二、同性恋议题 |
三、酷儿论述 |
第二节 彩虹的各色光谱:解严后台湾多面向的同性恋写作 |
一、“同志”认同的迷惑与焦虑 |
二、对异性恋文化的反思与挑战 |
三、以“同志”题材引渡其他议题 |
四、不“特殊”的“同志”书写 |
第三节 两难的酷儿书写:颠覆或妖化 |
一、颠覆 |
二、妖化 |
第五章 虚拟之城 |
第一节 后现代都市中的超空间:捷运、医院及其它 |
一、捷运 |
二、医院 |
三、酒店、机场等后现代建筑 |
第二节 异度空间:后现代都市科幻小说的想像重点 |
一、叶李华、张启疆小说中的异度空间想像 |
二、洪凌、纪大伟的突破 |
三、堪比《银翼杀手》的《噬梦人》 |
第三节 超现实空间:西夏旅馆与幻舱 |
一、西夏旅馆:变形与增殖 |
二、幻舱:幽闭恐惧与广场恐惧 |
第六章 两极之城 |
第一节 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贫民书写 |
一、后现代都市贫民:城市不正义 |
二、外劳:社会最底层 |
三、原住民:被迫进入后现代时空之后 |
第二节 “两极之城”的叩问与反抗 |
一、门禁社区的区隔 |
二、追根溯源:新自由主义的原罪 |
三、反抗之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从文字到影像: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与电影 |
第一节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特质 |
一、 故事的传奇性 |
二、 强烈的画面感 |
三、 电影表现手法的运用 |
第二节 张爱玲小说的改编难点 |
一、 独特的语言风格 |
二、 苍凉意味在电影中的弱化 |
第二章 小说人物形象在电影改编中的重新解读 |
第一节 《倾城之恋》:婚姻“围城”外的男女 |
一、 白流苏:寻求真爱的钟情者 |
二、 范柳原:执子之手的沧桑者 |
第二节 《怨女》:封建家族中的男女 |
一、 银娣:个性内敛的温和者 |
二、 姚二爷、姚三爷:情感复杂的富贵者 |
第三节 《红玫瑰与白玫瑰》:婚外情中的男女 |
一、 佟振保:情爱中挣扎的平庸者 |
二、 王娇蕊:挑战常规的叛逆者 |
三、 孟烟鹂:反抗男权主义的觉醒者 |
第四节 《半生缘》:凄凉恋歌中的男女 |
一、 顾曼桢:坚守爱情的执着者 |
二、 沈世钧:甘于现实的妥协者 |
第五节 《色·戒》:谍战中的男女 |
一、 王佳芝:为爱牺牲的痴情者 |
二、 易先生:无法掌控命运的可悲者 |
第三章 小说意象在电影改编中的再度阐释 |
第一节 《红玫瑰与白玫瑰》:情感的意象书写 |
一、 瓷砖 |
二、 镜子 |
第二节 《半生缘》:苍凉的意象符号 |
一、 小饭馆 |
二、 手套 |
第三节 《色·戒》:画面的丰富性 |
一、 牌戏 |
二、 色彩 |
第四章 小说主题在电影改编中的重新定位 |
第一节 爱情主题 |
一、 电影《倾城之恋》:演绎温馨爱情故事 |
二、 电影《半生缘》:奏响爱情悲歌 |
第二节 人文关怀主题 |
一、 电影《怨女》:人性的温情观照 |
二、 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
三、 电影《色·戒》:人性的深度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风格 |
1. 色彩 |
2. 光影 |
3. 蒙太奇 |
(二) 张爱玲小说:市场的宠儿 |
一、从小说到电影 |
(一) 香港导演青睐张爱玲 |
1. 怀旧感 |
2. 漂泊感 |
(二) 忠实原着精髓 |
(三) 适当变通取意 |
1. 对时间的处理 |
2. 空间结构的变换 |
3. 表现角度的转换 |
二、从小说到电视剧 |
(一) 张爱玲小说受电视剧导演青睐 |
1. 日常生活的况味 |
2. 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 |
(二) 消费主义时代张爱玲作品的电视剧改编 |
(三) 将原着故事表层化与庸俗化 |
(四) 从浅层化视角对人物形象定位:人物悲剧性的消解 |
(五) 情节的拉伸与扭曲——过度诠释 |
1. 戏剧性徒增,通过剧中人物多舛的命运吸引与打动观众 |
2. 故事结局的彻底颠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回不去的《半生缘》──张爱玲小说阅读笔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2]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D]. 刘婧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旅美时期的张爱玲研究[D]. 王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5]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D]. 陈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自我介入及方式:张爱玲与其作品的世界传播[D]. 吴亚萍. 厦门大学, 2017(08)
- [7]伍尔夫与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比较研究[D]. 刘玲. 伊犁师范学院, 2015(02)
- [8]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想像[D]. 曾丽琴.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9]从文字到影像: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 郭静.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3)
- [10]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研究[D]. 张睿. 湖北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