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单思洋[1](2021)在《面向视频内容分发的信息中心网络缓存放置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遍应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视频类应用,如长视频、短视频、视频直播、虚拟现实视频等,视频内容占据了网络中的大部分流量,并且依然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快速推进,视频内容在这些场景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视频内容流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用户对服务质量体验和需求的不断提升,通信网络运营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服务质量需求,减轻面临着巨大压力的网络负载,学术界近年来提出了信息中心网络架构。信息中心网络具有面向内容的命名、基于内容名字的路由与缓存等技术特点。与现有的IP网络架构相比,信息中心网络能够大幅提高内容分发效率,降低网络负载。缓存空间作为信息中心网络节点中普遍部署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了距离更近的内容副本,能够有效的提升内容分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负载。缓存放置算法对缓存性能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于内容视频分发业务的性能提升有着重大意义。因此,论文主要研究面向视频内容分发的信息中心网络缓存放置算法。针对当前的缓存放置算法在视频内容分发场景中存在的问题:1)局部流行度的较大差异造成的缓存性能下降的问题,2)路由范围受限导致缓存内容利用率较低的问题,3)面向新生内容的缓存放置存在滞后性的问题,论文开展了面向视频内容分发的缓存放置算法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在短视频和长视频场景中算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升了缓存性能。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贡献如下:(1)针对局部流行度的较大差异造成的缓存内容频繁替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兴趣偏好的短视频内容缓存放置算法。在短视频场景中,不同节点处的局部流行度分布有着较大差异,且在不规则拓扑下这种差异对缓存性能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为了更好的掌握请求分布的特征,以提升缓存性能,论文在缓存放置算法中引入了用户兴趣偏好因素。首先提出了多重维度的内容属性和用户兴趣偏好及其获取方法,并提出了缓存节点对某类内容的兴趣匹配度。而后根据缓存节点与内容的兴趣匹配度、内容局部流行度和缓存空间大小等指标,设计了一种沿路径缓存放置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章中提出的算法能够大幅降低缓存内容的替换次数,并提升缓存命中率和跳数降低率。(2)针对路由范围受限导致缓存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就近路由的长视频内容协作缓存放置算法。在长视频场景中,用户对内容分发的性能要求很高,而在传统的路由策略下,缓存内容的利用率较低。为了提升缓存利用率,提出了在不规则拓扑下的结合就近路由策略的缓存放置优化问题,而后通过近似等手段将优化问题分为两个子问题,并分别利用基于拍卖理论的算法和基于匹配理论的算法进行求解,最终提出了基于就近路由策略的非沿路径缓存放置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章所提算法在缓存节点的负载均衡度、内容传输的平均跳数和缓存命中率等方面大幅提升了性能。(3)针对面向新生内容的缓存放置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行度预测的长视频新生内容协作缓存放置算法。针对长视频新生内容场景,当前的非沿路径缓存放置算法无法快速的放置新生内容,导致无法较好的应对可能发生的瞬时大量请求。首先,提出了面向新生内容的流行度预测算法,该算法在可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较为准确的预测新生内容在特定时间后的内容流行度,并为缓存放置算法提供缓存依据。而后,提出了面向新生内容的缓存放置算法,通过求解缓存放置与替换的联合优化问题,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快速获得针对单个新生内容的缓存放置方案以及针对已存内容的替换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本章中所提的流行度预测算法和缓存放置算法分别在预测精度、缓存性能等指标中优于现有算法,有效的解决了面向新生内容的缓存滞后性问题。
夏秋冬[2](2021)在《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有效性验证与访问控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以音视频为主的多媒体内容分发业务取代了传统的端到端通信业务,成为了目前互联网的核心业务。传统的TCP/IP架构由于在设计伊始就没有考虑过大规模的内容分发场景,使得现有网络在处理重复传输的流行内容时,容易产生冗余传输。为了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研究者开始尝试提出并设计新的网络框架来解决TCP/IP网络中的相关问题。以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IC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应运而生。ICN网络架构创新性地将原有的命名主机模式替换为命名内容。同时ICN赋予节点网间缓存(In-network Cache)的能力,使得请求内容的兴趣包可以在网络中缓存相应内容的节点被满足和响应,从而极大地提升网络的传输效率。然而,ICN网络的这些新的特性也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网络的全新安全挑战。其中由于ICN网间缓存导致的内容有效性验证问题和访问控制问题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新安全问题。ICN网络中内容分布式存储使得内容在物理上不再受到内容提供商地直接控制,内容的有效性保障和访问控制也就很难由内容提供商直接提供。这些改变导致了 ICN网络的内容安全与传统网络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ICN中的内容安全主要包含两个部分:1)内容的有效性验证。由于ICN网络中节点缓存的内容都来自于其他节点的转发,攻击者有机会将污染的内容注入网络。这些内容污染节点的缓存,使得后续的用户请求也被污染内容所响应。验证缓存内容的真实性是ICN网络内容有效提供的重要保证。现有的工作只考虑如尝试在单点处提升内容有效性检测的计算效率,却忽略了单个节点的验证结果可以被其他节点所利用,从而利用节点间协同的方式来提升验证的效率。目前尚没有关于协同验证的相关方案被提出。2)内容的访问控制。基于网内缓存特性,兴趣包可能在任意节点得到满足,并直接返回内容给请求节点。这就导致了在现有的标准ICN架构和协议中,用户可以在没有内容提供商授权的前提下从网络中获取所需内容。为了保障内容的安全传输和授权访问,ICN的内容访问控制也十分重要。现有的一类方案是基于内容加密和密钥的有效分发来实现访问控制能力。然而这类方案不利于这样场景的实现:利用ICN网络在线缓存的特性进行内容提前分发,只有在指定时刻合法用于才能最终解密内容。综上,ICN内容安全的内容的有效性验证和内容的访问控制问题上,尽管已经有一些方案被提出,但在性能和功能方面都还有着一些无法尽如人意的缺陷,影响这些方案的可用性。本文针对ICN内容安全的上述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节点间协作的内容有效性验证框架(A Collaborative,Secure,Efficient Content Validation Protection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CSEVP)。在所提出方案中,每个节点独立计算一定的概率执行特定内容的有效性验证,从而将命中节点需要执行有效性验证按照概率分摊到内容传输路径中的所有中间节点上,且只需要其中的一个节点执行即可。其次,方案采用布隆过滤器来记录已验证的缓存内容的结果,便于在节点之间分享,从而进一步提高验证效率。(2)提出了一种提前分发场景下的内容访问控制机制(Time Sensitive,Lightweight and Secure Access Control for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TSLS)。在所提出方案中,内容提供者引入了广播加密与时间令牌相结合的机制来保护内容的机密性,只有在特定时间满足权限的用户才有能力解密和访问内容。此外,方案在边缘路由器上实现了快速轻量级的挑战-应答验证,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请求进入网络。边缘同时可以收集合法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并反馈给内容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前分发内容到网络中,提升内容分发的效率。
芦杰[3](2021)在《知觉经验、内容与准确性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觉经验是我们感受、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知觉经验哲学试图解释知觉经验在我们的哲学式反思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问题,以期进一步探索生物知觉的本质。表征论和素朴实在论是知觉哲学关于知觉基本结构的两个主要理论。根据表征论的中心观点,知觉经验是主体以某种方式表征世界的心理过程或状态;与之对比,素朴实在论框架下的知觉经验,是主体与独立于心灵的外部事物(或属性)之间的直接觉知关系。一般认为,二者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两个问题:主体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直接觉知还是表征;表征内容是否是知觉经验本质的必要构成。素朴实在论者分别针对这两个问题批判表征论:其一,布鲁厄和坎贝尔认为,表征关系不能实现外部事物真正纳入知觉本质构成,由此将产生一系列知觉解释上的困难。其二,崔维斯论证,表征论框架下的知觉主体无法知道、识别给定经验的表征内容,而表征论本身要求被表征的经验内容于主体意识的呈现,由此引起表征论内部观点之间的不一致。本文依次分析上述两种对表征论的批判,反驳第一种批判,辩护第二种批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表征论在第二种批判所涉及的表征内容问题上的其它可能困难,并尝试提出一种能够避免这类困难的可替代表征论。第一章,针对布鲁厄和坎贝尔的质疑,我论证,表征论的表征关系实际蕴含主体与外物之间的直接觉知,由此外部事物进入知觉本质构成。在此意义上,表征论不会遇到二者提出的可能解释困难。在第一个分歧问题上,表征论与素朴实在论可以是一致的。第二章,我通过澄清、辩护与进一步论证崔维斯的识别问题,说明表征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回应。这一困难源于表征论以具有准确性条件来理解知觉通过表征而给予主体的经验内容。主体识别经验内容意味知道其准确性条件,知道准确性条件要求主体首先将内容识别为关于某事物的内容。然而,考虑到不同事物可以主观难以区分地呈现于知觉,主体无法单纯凭借经验识别、知道以具有准确性条件定义的经验内容。那么,表征论关于这一定义的论证是否合理?第三章,考察一种西格尔版本的关于经验内容具有准确性条件的论证。该论证试图从真实与非真实经验的描述推出其最佳解释是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但是,基于其不能排除是经验描述/判断而非经验本身具有准确性条件的可能,我质疑这一论证能够实现目标结论的充分性。第四章,基于西格尔论证允许保留经验具有准确性条件的可能性,考察一种由可能性推出合理性的相关论证。在经验准确可能的前提下,若能排除其它反对理由,可能性或将作为理由支持观点的合理性。然而,我认为可能性前提同样值得质疑。因为,经验的准确/不准确是经验与其对象之间匹配度的评估,我论证经验缺乏合适的可匹配对象而无法满足准确性概念的基本条件。第五章,假定第二、三、四章的论证合理,即经验内容具有准确性条件的推论不充分、(概念上)不可能以及会导致识别问题,表征论或许应该放弃原有的表征内容概念。分析三种认知科学理论所涉及的表征概念,我认为伊亘式表征既可以避免涉及表征内容的困难、又能保留表征论的基本诉求。第六章,应用伊亘式表征概念,并基于谢伦伯格的能力主义观点,尝试构建一种替代表征论:取消表征内容作为知觉经验的本质构成,而同时保留其作为知觉解释的理论预设作用。这是一种相对弱化表征内容解释力的表征论。
王子一[4](2021)在《平台排他性构建与内容生产者平台采纳》文中指出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内容平台层出不穷,内容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内容作为内容平台竞争的关键要素,是内容平台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得以壮大的保障。众多内容平台开始通过排他性手段来吸引内容生产者,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利用排他性吸引内容生产者采纳平台对内容平台实现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对平台如何利用排他性吸引内容生产者采纳平台进行探究,具体包括:(1)内容平台如何构建排他性?(2)内容平台如何利用排他性吸引内容生产者平台采纳?论文在对内容平台及平台采纳和排他性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和Gioia编码方法,首先识别出了三种类型的排他性——内容排他性、制度排他性和情感排他性。在此基础上,基于资源优势理论研究了三种排他性的构建机理。经验资源、信息资源和培训资源是平台形成独家内容的优势资源,对其进行调动能够使平台有效构建内容排他性;利益相关者资源和技术资源是平台构建有利于内容生产者发展壮大的培训、盈利和运营等机制的优势资源,对其进行整合能够使平台有效构建制度排他性;身份支持资源和荣誉奖励资源是能够满足内容生产者情感需求的优势资源,平台可通过将其同内容生产者捆绑起来构建情感排他性。第二,本文细分了三类内容生产者——底部内容生产者、腰部内容生产者和头部内容生产者,并基于赋能视角研究了三种类型内容生产者平台采纳的机理。内容排他性和制度排他性通过为底部内容生产者提供其所需的知识资源和用户资源使其感知到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进而产生期望型平台采纳;情感排他性和制度排他性通过为腰部内容生产者提供其所需的社会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和成就感使其感知到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进而产生工具型平台采纳;内容排他性和制度排他性通过为头部内容生产者提供其所需的知识资源、资金资源和大数据资源等使其感知到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进而产生效能型平台采纳。研究结论对丰富内容平台排他性的类型,揭示“如何”构建排他性,以及排他性“如何”影响内容生产者平台采纳等问题上有所贡献,有助于内容平台排他性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同时还为平台获取和有效管理内容生产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和理论参考。
沈中宇[5](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王思源[6](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许晓耕[7](2020)在《内容中心网络的缓存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数据流量呈现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多媒体内容分发服务已取代端到端通信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业务。传统基于TCP/IP架构的互联网简单的扩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面临的高负载问题,提高内容分发效率才是缓解互联网负载压力的关键。内容中心网络(Content Centric Networking,CCN)是面向内容的网络架构与协议,可以实现高效的海量多媒体内容分发。CCN以内容名字代替IP地址,利用基于命名的缓存和路由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传统IP网络面对多媒体内容分发面临的重复传输和内容获取时延高的问题。CCN通过将缓存设备内置在每个路由节点中,形成了透明、泛在、细粒度的CCN缓存。CCN缓存实现了将数据的请求和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当不同用户对相同内容发起请求时,缓存了该内容的路由节点可以快速响应,实现了缓存内容的异步复用。由此可见,CCN缓存技术是减小CCN网络负载与内容获取时延、提升内容分发效率的核心技术之一。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内容为中心的移动自组织网络缓存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1502046),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信息中心无线网络内容分发技术研究与验证”。论文开展了 CCN架构下的缓存性能与缓存放置算法研究。CCN缓存研究主要难题为:缓存性能研究缺少缓存状态与网络性能分析方法;缓存算法的多维度性能评价指标缺少设计依据;缓存技术研究需要考虑动态网络环境与特定网络应用。本论文围绕以上难题开展研究,提出了内容请求聚合下的CCN缓存状态分析建模方法,探索了任意网络拓扑下的CCN缓存算法的多维度性能评价指标设计方法及其缓存放置算法,构造了动态网络环境下的CCN缓存优化问题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动态缓存放置算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如下:(1)针对CCN架构中内容请求聚合机制对节点缓存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面向内容请求聚合的CCN缓存状态分析模型,实现CCN缓存的理论性能分析。利用马尔可夫稳态分析理论将内容请求到达路由节点后的处理过程抽象为随机过程,提出了一种单节点缓存的请求缓存命中、请求聚合和请求转发三种状态的转移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近似内容请求的最短逗留时间求出平均转移概率,将随机过程转化为三态马尔可夫链。利用马尔可夫链的极限分布得到了三种状态的稳态概率,并分析请求到达强度、内容流行度分布、缓存空间大小对缓存命中、请求聚合和请求转发概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请求聚合机制会同时减小请求转发概率和请求缓存命中概率。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获得的缓存命中、请求转发和请求聚合概率与实际系统性能更加接近;请求聚合机制对于抑制次流行内容的冗余传输效果最好;请求聚合机制在请求到达强度高或请求聚合窗口大的场景中性能增益明显。(2)针对任意网络拓扑中CCN缓存算法多维度性能评价指标缺乏设计依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借鉴小世界网络特征的缓存算法性能评价指标以及该指标下的缓存放置算法,用以优化单位内容存储空间开销所带来的内容获取跳数增益,以更好的指导CCN网络应用部署。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世界网络的CCN网络性能分析模型,将CCN网络中缓存内容获取过程等效为小世界网络建模中的长程边连接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小世界网络特性构造了单位内容存储空间开销与内容获取平均跳数增益折中的多维度性能评价指标。针对该指标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理论的缓存放置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性能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所提缓存放置算法的性能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在任意网络拓扑中较小的缓存命中率可以大幅降低内容中心网络内容获取平均跳数并保持较高的聚集系数,表明CCN网络的内容分发过程具备小世界网络特征;所提缓存放置算法在缓存空间受限时能够获得更高的缓存性能增益。(3)针对动态网络环境中的用户对内容请求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最小化网络负载与内容获取时延联合开销的动态缓存放置算法,实现了动态网络环境下高效的内容分发。在内容请求强度与内容流行度动态变化的场景中,建立了网络负载与内容获取时延联合优化问题模型。由于所提最优化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无法采用传统优化理论求解,本文通过强化学习方法获得该优化问题的次优解,相应的提出了一种最小化网络负载与内容获取时延联合开销的缓存放置算法,并分析了所提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通过数值仿真对所提算法的收敛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内容请求强度、内容流行度以及传输速率场景下,所提算法性能均优于对比算法;所提算法支持对网络负载与内容获取时延权重的调节,可以匹配CCN部署时个性化的网络优化目标。
彭艳贵[8](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复数内容与学生理解的若干相关问题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核心素养是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核心内容,既与个体发展的培养目标紧密关联,又是高中数学课程发展的方向。按照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阶段的复数关联着代数、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多个知识主题,表现出广泛的联系性,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复数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和个体发展都是重要的。在历年的高中数学课程修订的过程中,复数虽然一直被认为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基本部分,但它的内容体系从建国以来就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反映了人们对高中复数的价值取向和课程发展的思考过程。在近些年的高中数学课程发展中,随着复数部分的删减,复数成为“容易教的难点课”,教起来简单,但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却存在明显的问题。课程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是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基于学生的复数理解水平和行为表现的研究,对高中复数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是对当前高中复数课程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本文开展如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从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数学的教育功能和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确立高中复数教育价值的判断依据,从理论上初步讨论高中复数的教育价值。高中复数学习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知识结构发展、数学观念变化、思维品质提升、渗透数学应用意识和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六个方面表现出重要的价值。高中复数教育价值的理论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本研究从课程文本方面对我国历年十一个版本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的复数部分从课时数量、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历年的复数课程虽然在这三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变化和波动,但都对复数作为“数”的概念的发展进行明确,表现了对数系扩充的目标要求,对复数的表示、复数的运算也都提出了相对较高的教学要求。研究中还对国际上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中国、美国、新加坡、英国和澳大利亚五个国家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复数部分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不同国家高中复数的课程目标,了解各个国家的高中复数的基本目标情况,为我国高中复数课程发展提供参考。第三,作为进一步的实践求证,研究中在理论上分析和构建了高中生复数理解水平的框架,明确高中复数理解的四个水平:感知水平、表征水平、联结水平和应用水平。以此为基础,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编制了高中生复数理解水平测试卷,选择合适的研究样本进行调查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在高中生复数理解的感知水平和表征水平上表现较好,可以较自如地处理一些常规的复数问题,对于一些知识的记忆和方法的基本应用表现较好。但在高中复数的关联水平和应用水平上,学生的测试表现相对较弱。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学生在复数问题解决的表现中,能够识记基本的结论,但在稍微复杂的问题中缺少必要的判断,在复数问题求解的思维表现上比较普通,在需要较高数学能力的问题上表现不足,对于复数几何意义这个重要内容的理解不够完善,对虚数单位i等复数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也缺少必要的理解,在处理联系其它知识主题内容的复数问题时也较普遍地存在困难。第四,本研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的结果,整理了高中复数的基本内容,构建高中复数的基本框架,结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提出高中复数课程及其内容的发展的基本主张。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应该坚定复数课程的基本地位,为了充分体现高中复数的教育价值,应该关注高中复数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重视高中复数的核心概念,丰富复数几何意义和复数与方程等与复数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也应该关注复数的广泛关联性和历史文化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性体现:创新性之一,当前关于高中阶段复数内容的研究整体不多,且较集中于高中复数教学设计的研究。本文以已有研究为基础,从理论分析、课程文本比较、复数学习评价、复数课程内容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相关研究起到了必要的补充作用;创新性之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学生的行为,因此,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考虑,尤其是基本的知识需求方面,研究中对学生的复数理解水平进行测试,对学生的典型表现进行分析,讨论影响学生高中复数理解水平的知识方面因素。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地探索意义;创新性之三,本文经过较为系统的研究,采用特定的方法对高中复数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相关结论为高中复数课程改革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依据,而不仅仅是依赖于经验。
钏建斌[9](2021)在《面向无线分布式缓存的内容部署及资源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无线缓存技术通过在网络边缘缓存数据,能够实现高效的流量卸载,是解决当前5G(The Fifth Generation)网络普及下网络数据迅猛增长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网络边缘合理的部署缓存节点对热点内容进行缓存,不仅能够减轻网络负担,减少系统能耗,还能降低内容传输时延,提升用户体验。然而,受到边缘缓存节点在缓存-计算-通信能力上的制约,内容缓存的效益将会被严重影响,同时由于边缘缓存节点间海量数据交互将会消耗大量频谱,不仅会使得无线资源更加紧缺,还会带来巨大的额外能耗。因此,从用户需求出发,考虑内容分布特征、用户社交关系、缓存节点能力、物理信道状况等多域资源,设计并实现高能效、高谱效和低时延的无线缓存系统,对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共享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理论和实际出发对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实现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以最大化内容分发成功概率为目标,研究物理-社交跨域缓存下的内容流行度预测方案;接着以最小化能耗为目标,研究内容缓存与分发联合优化方案;然后考虑缓存节点之间的信道状况,以最大化系统速率为目标,对无线资源进行优化;最后综合上述各项研究,对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和实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面向物理-社交跨域缓存环境下的内容流行度预测方案为了提升内容缓存效益,需要预先对内容流行度进行预测。本研究首先考虑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基于狄利克雷分布提出了一种共同兴趣模型来预测内容流行度,进而考虑物理通信链路质量和内容在节点中的缓存策略,推导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内容分发成功概率,并基于内容分发成功概率,将目标问题建模成了一个关于内容流行度和缓存策略的后验概率最大化问题。为了解决目标函数复杂的计算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吉布斯采样的机器学习算法来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从而将复杂的计算任务转化成简单的统计计算问题,极大的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可得,相比较传统的Zipf拟合方法和概率统计方法,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在保证QoS的前提下将内容分发的平均成功概率提升7.6%。2.面向能耗最小化的内容缓存与分发联合优化方案高效的内容缓存与分发策略是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向用户提供高质量内容服务的保障。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吸收设备直连通信(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D2D)用户作为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缓存节点的方案,该方案以最小化内容共享平均能耗为目标,综合考虑了缓存节点选取问题,内容缓存问题和内容分发问题。首先通过综合考虑D2D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和物理通信链路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PageRank架构的分布式算法来解决缓存节点选取问题;接着通过综合考虑用户的缓存空间,物理通信链路状态和内容流行度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度传播框架的分布式算法来解决内容缓存策略优化问题;然后结合内容缓存状态,充分考虑用户之间的物理通信链路和内容请求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度传播架构的分布式算法来解决内容分发策略优化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综合优化方案来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相比较传统的匹配方案,本研究提出的综合优化方案通过牺牲极少量性能将计算速度提升了 25%。3.面向统计CSI的功率控制与链路调度联合优化方案资源优化能够显着的提升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性能,降低系统花费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本研究考虑在一个支持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的蜂窝网络中D2D用户复用蜂窝用户的上行带宽资源的场景,在通信信道统计可知情形下,以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为目标,综合考虑能耗优化与链路调度问题,将目标建模成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在目标函数优化过程中本文首先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方法将原问题转化成了一个分式规划问题,之后利用凸优化工具将分式规划问题转化成一个二次型求解。基于上述转化,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干扰消除的功率控制与链路调度方案来实现系统传输速率的最大化,并提出了三种求解方式,即连续优化方式,离散分段逼近方式和传统的离散匹配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连续优化方式,本研究提出的离散分段逼近方式以12.1%的系统平均总速率损失将计算速度提升了 41.2%,与传统的离散匹配方式相比则以6.3%的计算速度损失将系统平均总速率提升了9.5 倍。4.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本文基于D2D技术,网络切片技术,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MEC技术,SDN技术提出了一个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架构方案,并对系统进行了实现。本文的系统方案是一个两层的服务型系统方案,在上层利用SDN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网络的综合优化和管理,在下层利用SDN代理能够基于本地需求实现对本地网络的精准优化与管理,此外通过增加分布式计算架构,SDN代理之间还可以自发或者在SDN控制器的协助下完成协作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内容服务效用,通过在系统中增加额外的设备管理和路由管理模块,将网络一切节点视为网络设备,成功实现了对传统网络中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寻址方式的屏蔽,从而构建一个以内容服务为中心的服务型网络。在系统实现过程中本文主要基于嵌入式技术以及应用程序接口技术进行开发,针对不同的网络服务提供标准的管理接口和数据接口,从而使系统具有了良好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同时实现可嵌入,可扩展,可编程等需求。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系统相比,本系统在节点接入时间、传输速率、时延、抖动、吞吐量和平均响应时间性能上表现出色,也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内容流行度预测方案,内容缓存和分发联合优化方案以及功率控制和链路调度联合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在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武新玮[10](2020)在《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及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我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发布,以科学素养培养为目标的科学课上升为基础课程。小学生天生对科学有好奇心,然而科学课教学却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能力基础差、无法有效开展开好等问题。而从学校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来看,研究认为为学校课堂配备“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能提升科学课教学质量与效率,缓解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研究试图聚焦“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体系建构与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旨在契合当前科学课变革时机,基于一线科学教师与学生的视角,重点通过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潜在需求归纳、实验设计与试点,利用经典的KANO模型来分别调研和建构科学老师和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体系结构,并对师生之间需求结构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总结和尝试解释。其次,在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以主要决定内容资源是否在课堂应用的教师为重点对象,利用KANO模型与ACSI满意度理论模型来构建假设,检验验证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中魅力型内容资源类型、期望型内容资源类型、必备型内容资源类型对教师使用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同时进一步验证前述定性的内容资源需求体系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再次以ACSI模型与TAM模型为理论假设模型基础,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认知提取影响教师对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使用满意度的外部因素并构建外部变量,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确认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的显着性,为实践层面的内容资源应用服务提供可靠的原则性指导。最后为实践层面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对策与建议。研究主要应用KANO问卷工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方法,以及结合使用了深入实践的深度访谈法与参与式观察法。在同类主题的研究上,研究具有显着的实践特征,通过KANO模型工具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联合应用,实现了定性和量化研究的有效统一,既发现和提出了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结构,又验证了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提出和假设检验了影响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实际应用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与成果对推动国家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发展,助力科学素质教育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与较高的实践意义。
二、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视频内容分发的信息中心网络缓存放置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成果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视频内容分发及缓存放置算法研究综述 |
2.1 视频内容特征与分发技术概述 |
2.1.1 视频内容特征 |
2.1.2 传统视频内容分发技术 |
2.1.3 未来网络中的视频内容分发技术 |
2.2 ICN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
2.2.1 ICN网络架构与内容分发流程 |
2.2.2 ICN关键技术 |
2.3 ICN缓存放置算法研究综述 |
2.3.1 ICN缓存放置算法的分类 |
2.3.2 基于不同类型流行度的缓存放置算法 |
2.3.3 结合不同路由策略的缓存放置算法 |
2.3.4 利用不同拓扑特征的缓存放置算法 |
2.3.5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缓存放置算法 |
2.4 视频内容缓存放置算法的设计依据与关键问题 |
2.4.1 面向短视频的缓存放置算法选择及设计依据 |
2.4.2 面向长视频的缓存放置算法选择及设计依据 |
2.4.3 缓存放置研究的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用户兴趣偏好的短视频内容缓存放置算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网络模型 |
3.2.2 内容分类模型 |
3.2.3 用户兴趣偏好模型 |
3.3 基于用户兴趣偏好和局部流行度的沿路径缓存放置算法 |
3.3.1 兴趣匹配度获取 |
3.3.2 局部流行度获取 |
3.3.3 缓存放置算法设计 |
3.3.4 缓存阈值的自适应更新 |
3.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3.4.1 仿真环境设置与性能指标 |
3.4.2 异质用户请求分布生成机制 |
3.4.3 阈值自适应更新机制性能 |
3.4.4 不同缓存空间大小下的算法性能 |
3.4.5 不同流行度分布参数下的算法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就近路由的长视频内容协作缓存放置算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网络模型 |
4.2.2 就近路由策略 |
4.3 基于全域就近路由策略的协作缓存放置算法 |
4.3.1 缓存放置优化问题 |
4.3.2 基于拍卖理论的副本数量分配算法 |
4.3.3 基于匹配理论的内容副本放置算法 |
4.3.4 算法复杂度与收敛性分析 |
4.3.5 缓存算法工作流程及包结构设计 |
4.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4.4.1 仿真环境设置与性能指标 |
4.4.2 副本放置算法的收敛性能 |
4.4.3 不同缓存网络规模下的算法性能 |
4.4.4 不同缓存空间大小下的算法性能 |
4.4.5 不同内容总数下的算法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流行度预测的长视频新生内容协作缓存放置算法研究 |
5.1 前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网络模型 |
5.2.2 缓存工作流程与就近路由策略 |
5.2.3 内容请求分布 |
5.3 基于流行度预测的协作缓存放置算法 |
5.3.1 面向新生内容的流行度预测算法 |
5.3.2 基于新生内容流行度预测的协作缓存放置算法 |
5.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5.4.1 仿真环境设置与性能指标 |
5.4.2 流行度预测算法的性能 |
5.4.3 缓存节点的负载 |
5.4.4 不同副本数量下的缓存算法性能 |
5.4.5 不同网络规模下的缓存算法性能 |
5.4.6 不同缓存空间大小下的缓存算法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有效性验证与访问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信息中心网络背景 |
1.1.2 信息中心网络实例 |
1.1.3 研究意义 |
1.2 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安全方案研究现状 |
1.2.1 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有效性验证方案研究现状 |
1.2.2 信息中心网络中访问控制安全方案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 |
1.3.1 节点间协作的内容有效性验证机制研究 |
1.3.2 内容提前分发场景下的内容访问控制机制研究 |
1.3.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双线性映射 |
2.2 广播加密 |
2.3 数字签名 |
2.4 奇普夫分布 |
2.5 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 |
第3章 节点间协作的内容有效性验证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安全假设和设计目标 |
3.2.1 系统模型 |
3.2.2 安全假设 |
3.2.3 设计目标 |
3.3 节点间协作的内容有效性验证框架 |
3.3.1 方案概述 |
3.3.2 内容发布 |
3.3.3 基于概率验证的多节点协同机制 |
3.3.4 基于布隆过滤器的ICN网络多节点协作验证机制 |
3.3.5 基于边缘节点的污染内容追责机制 |
3.4 安全分析 |
3.4.1 数据安全性(Data Confidentiality) |
3.4.2 不可伪造性(Unforgeability) |
3.5 性能分析 |
3.5.1 概率验证方案的效率验证 |
3.5.2 布隆过滤器下内容验证效率的提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容提前分发场景下的内容访问控制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和安全假设 |
4.2.1 系统模型 |
4.2.2 安全假设 |
4.3 内容提前分发场景下的内容访问控制方案(TSLS) |
4.3.1 方案概述 |
4.3.2 方案流程 |
4.4 安全分析 |
4.4.1 数据安全性(Data Confidentiality) |
4.4.2 不可伪造性(Unforgeability) |
4.4.3 匿名性(Anonymity) |
4.4.4 DDoS攻击可抵御性(DDoS Attack Resistance) |
4.5 性能分析 |
4.5.1 算法仿真 |
4.5.2 网络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知觉经验、内容与准确性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背景: 知觉哲学问题 |
二、现状与文献: 知觉经验的两个重要立场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核心论证、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素朴实在论对表征论的批判——关于经验与外部对象 |
一、表征论与素朴实在论的分歧 |
二、布鲁厄的两个批判 |
三、坎贝尔的批判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素朴实在论对表征论的批判——关于经验与表征内容 |
一、崔维斯的论证 |
二、反驳、我的辩护与再论证 |
(一) 关于“看”的反驳 |
(二) 回到识别问题本身 |
(三) 现象性以外决定(X)的因素是什么? |
(四) 可能提议与我的回应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准确性条件的经验内容论证——西格尔版本 |
一、西格尔的原初论证 |
二、引入西格尔版本的论证 |
三、经验内容具有准确性条件的论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准确性条件的经验内容论证——可能性版本 |
一、引入另一种论证 |
二、可能性版本论证 |
三、对可能性的质疑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弱化内容解释力的表征概念 |
一、直觉是否成立? |
二、不同表征概念对经验内容的解释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探索一种弱表征论 |
一、引入弱表征论 |
二、谢伦伯格能力主义 |
三、能力表征论 |
四、可能的质疑与回应 |
结语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平台排他性构建与内容生产者平台采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内容平台与平台采纳 |
2.1.1 内容平台与内容生成模式 |
2.1.2 平台采纳 |
2.2 排他性 |
2.2.1 排他性的概念 |
2.2.2 排他性的条件和结果 |
2.3 资源优势理论 |
2.4 赋能 |
2.4.1 赋能的概念 |
2.4.2 赋能的维度 |
2.5 文献评述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2 案例样本选取 |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策略 |
3.3.1 数据收集 |
3.3.2 数据分析 |
4 内容平台排他性的类型与构建机理 |
4.1 哔哩哔哩的发展历程 |
4.2 构建内容排他性 |
4.3 构建制度排他性 |
4.4 构建情感排他性 |
4.5 内容平台排他性的构建机理 |
5 排他性对内容生产者平台采纳的影响机理 |
5.1 底部内容生产者的平台采纳机理 |
5.2 腰部内容生产者的平台采纳机理 |
5.3 头部内容生产者的平台采纳机理 |
5.4 排他性对内容生产者平台采纳的影响机理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
2.1.3 文献小结 |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
2.2.3 文献小结 |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
3.2 研究对象 |
3.2.1 专家论证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深度访谈对象 |
3.2.4 案例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论证手册 |
3.3.2 调查问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观察方案 |
3.4 数据收集 |
3.4.1 专家论证 |
3.4.2 问卷调查 |
3.4.3 深度访谈 |
3.4.4 现场观察 |
3.5 数据分析 |
3.5.1 专家论证 |
3.5.2 问卷与访谈 |
3.5.3 现场观察 |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4.1 文献分析 |
4.1.1 已有框架选取 |
4.1.2 相关成分析取 |
4.1.3 相关类别编码 |
4.2 框架构建 |
4.2.1 相关类别合并 |
4.2.2 相应成分生成 |
4.2.3 初步框架构建 |
4.3 框架论证 |
4.3.1 第一轮论证 |
4.3.2 第二轮论证 |
4.3.3 第三轮论证 |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5.1 学科内容知识 |
5.1.1 一般内容知识 |
5.1.2 专门内容知识 |
5.1.3 关联内容知识 |
5.2 教学内容知识 |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3.1 学科高等知识 |
5.3.2 学科结构知识 |
5.3.3 学科应用知识 |
5.4 数学哲学知识 |
5.4.1 本体论知识 |
5.4.2 认识论知识 |
5.4.3 方法论知识 |
5.5 总体分析 |
5.5.1 学科内容知识 |
5.5.2 教学内容知识 |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5.4 数学哲学知识 |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6.1 案例1 |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
6.2 案例2 |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
6.3 案例3 |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
6.4 案例4 |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
6.5 跨案例分析 |
6.5.1 学科内容知识 |
6.5.2 教学内容知识 |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6.5.4 数学哲学知识 |
6.5.5 案例总体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2 研究启示 |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
附录9 访谈提纲 |
附录10 观察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内容中心网络的缓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工作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内容中心网络及其缓存技术研究综述 |
2.1 内容中心网络概述 |
2.1.1 CCN架构和内容分发流程 |
2.1.2 CCN的关键技术概述 |
2.2 内容中心网络的缓存技术 |
2.2.1 CCN架构下的缓存特点 |
2.2.2 CCN缓存技术研究分类 |
2.3 内容中心网络缓存性能研究 |
2.3.1 CCN缓存性能研究的理论模型 |
2.3.2 CCN缓存性能研究现状 |
2.3.3 CCN缓存性能研究挑战 |
2.4 内容中心网络缓存算法研究 |
2.4.1 CCN缓存算法研究分类 |
2.4.2 CCN缓存放置算法研究现状 |
2.4.3 CCN缓存放置算法研究挑战 |
2.5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面向内容请求聚合的CCN节点缓存性能研究 |
3.1 系统模型 |
3.1.1 内容缓存模型 |
3.1.2 请求聚合模型 |
3.2 面向内容请求聚合的缓存状态分析模型 |
3.2.1 三状态概率建模 |
3.2.2 马尔可夫链构造 |
3.2.3 内容最短逗留时间近似 |
3.2.4 三状态稳态概率求解 |
3.3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3.3.1 模型准确性分析 |
3.3.2 缓存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面向任意网络拓扑的CCN缓存放置算法研究 |
4.1 基于小世界的网络缓存建模 |
4.2 基于缓存小世界模型的评价指标 |
4.3 优化缓存效用的缓存放置算法 |
4.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4.4.1 缓存小世界模型准确性分析 |
4.4.2 网络缓存模型小世界特性分析 |
4.4.3 缓存放置算法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面向动态内容请求的CCN缓存放置算法研究 |
5.1 系统模型 |
5.1.1 CCN网络模型 |
5.1.2 内容请求动态模型 |
5.2 缓存放置优化问题建模 |
5.2.1 缓存节点主动缓存架构 |
5.2.2 缓存放置优化问题模型 |
5.3 缓存放置算法实现 |
5.3.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建模 |
5.3.2 强化学习算法求解 |
5.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附录: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复数内容与学生理解的若干相关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复数的历史发展过程概述 |
二、高中复数课程内容组织的研究 |
三、高中复数课程的比较研究 |
四、高中复数教与学的研究 |
五、数学理解的研究 |
六、小结 |
第三章 核心素养与高中复数教育价值 |
一、复数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
二、高中复数教育价值判断的依据 |
三、高中复数教育价值的阐释 |
第四章 高中复数课程文本的比较研究 |
一、我国历年高中复数课程文本的纵向比较 |
二、高中复数课程文本的国际横向比较 |
第五章 高中生复数理解水平研究 |
一、测评的意义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研究方法设计 |
四、测试的指标分析 |
五、测试结果统计 |
六、分析与结论 |
七、高中生复数理解水平测试表现的讨论 |
第六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复数课程内容分析 |
一、源于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思考 |
二、基于研究实践的探索 |
三、高中复数的基本内容及其层级关系 |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复数课程内容发展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生复数理解水平测试卷(预测试) |
附录二 高中生复数理解水平测试卷(正式测试) |
附录三 我国历年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的复数内容 |
附录四 美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复数内容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面向无线分布式缓存的内容部署及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内容流行度研究现状 |
1.2.2 内容缓存与分发策略研究现状 |
1.2.3 频谱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
1.2.4 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物理-社交跨域缓存环境下的内容流行度预测方案 |
2.1 引言 |
2.2 基于用户共同兴趣的内容流行度预测建模 |
2.2.1 共同兴趣模型及内容流行度 |
2.2.2 成功传输概率 |
2.2.3 内容流行度预测模型 |
2.3 基于狄利克雷的内容流行度预测方案 |
2.3.1 基于机器学习的共同兴趣模型及内容流行度预测算法 |
2.3.2 问题转换及求解 |
2.4 仿真及结果分析 |
2.4.1 仿真参数及数据集 |
2.4.2 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能耗最小化的内容缓存与分发联合优化方案 |
3.1 引言 |
3.2 内容缓存与分发问题建模 |
3.2.1 场景描述 |
3.2.2 内容分发平均能耗最小化模型 |
3.2.3 模型分析及问题优化方案 |
3.3 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中缓存节点选取策略优化方案 |
3.3.1 问题转换 |
3.3.2 基于PageRank算法的分布式缓存节点选取策略优化 |
3.4 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中内容缓存策略优化方案 |
3.4.1 问题转换 |
3.4.2 基于置信度传播的分布式内容缓存策略优化 |
3.5 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中内容分发策略优化 |
3.5.1 问题转换 |
3.5.2 基于置信度传播的分布式内容分发策略优化 |
3.6 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中内容缓存与分发联合优化 |
3.6.1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内容共享联合策略优化方案 |
3.6.2 复杂度分析 |
3.7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3.9 附录Ⅰ: 最大积置信度传播算法 |
3.10 附录Ⅱ: 等式(3-44)的证明 |
3.11 附录Ⅲ: 等式(3-49)的证明 |
第四章 面向统计CSI的功率控制与链路调度联合优化方案 |
4.1 引言 |
4.2 基于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方案建模 |
4.2.1 场景描述 |
4.2.2 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模型 |
4.3 基于分式规划的干扰消除综合优化方案 |
4.3.1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问题转换方案 |
4.3.2 基于分式规划的问题转换方案 |
4.3.3 基于干扰消除的功率控制与链路调度联合优化方案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方案 |
5.1 引言 |
5.2 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架构设计 |
5.2.1 系统应用场景及整体需求 |
5.2.2 系统设计思路 |
5.2.3 系统逻辑架构 |
5.2.4 基于SDN的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2.5 系统主要业务逻辑 |
5.3 无线分布式缓存系统实现方案 |
5.3.1 基于SDN的信息收集与决策子系统 |
5.3.2 设备管理子系统 |
5.3.3 内容管理以及服务子系统 |
5.3.4 网络路由管理子系统 |
5.3.5 系统部署方案 |
5.4 系统测试实验 |
5.4.1 测试一: MEC到用户的传输性能测试 |
5.4.2 测试二: 用户到用户传输性能测试 |
5.4.3 测试三: 单AP内容请求模式下网络性能测试 |
5.4.4 测试四: 同一缓存方案多AP内容请求模式下网络性能测试 |
5.4.5 测试五: 不同缓存方案多AP内容请求模式下网络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级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及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新变化 |
1.1.2 新课标下科学教师队伍发展现状 |
1.1.3 数字原住民的数字化学习背景 |
1.1.4 教育信息化发展:从1.0到2.0 |
1.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科学课 |
1.3.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 |
1.3.3 客户满意度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研究综述 |
1.4.2 KANO模型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4.3 满意度测评相关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
(1)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理论 |
(2) 技术接受度模型(TAM) |
1.5 研究框架与路径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应用现状与潜在需求类别分析 |
2.1 国内科学课教学内容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2.1.1 国内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主要应用形式 |
2.1.2 国内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主要应用问题 |
2.1.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新型特征分析 |
2.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类别归纳分析 |
2.2.1 基于小学科学教学价值取向的内容资源需求类别来源分析 |
2.2.2 基于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实践取向的内容需求类别来源分析 |
2.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类别小结 |
第三章 基于KANO模型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研究 |
3.1 KANO用户满意度模型及其需求分析方法 |
3.1.1 KANO模型分析方法 |
3.1.2 KANO模型需求建构分析的优缺点 |
3.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典型设计与试用实验 |
3.2.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体验案例的实验设计 |
3.2.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试点的实验设计 |
3.3 面向科学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 |
3.3.1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KANO问卷设计发放 |
3.3.2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KANO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3.3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二维属性归类分析 |
3.3.4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结构 |
3.3.5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结构分析小结 |
3.4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 |
3.4.1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KANO问卷设计与发放 |
3.4.2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KANO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4.3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二维属性归类分析 |
3.4.4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体系结构 |
3.4.5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结构分析小结 |
3.5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师生差异比较分析与总结 |
3.5.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师生需求差异的维度对照 |
3.5.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师生需求差异的维度异同分析 |
3.5.3 小结与反思 |
第四章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满意度影响机制验证研究 |
4.1 理论模型建构 |
4.2 变量构念及假设 |
4.2.1 使用者满意度 |
4.2.2 感知价值 |
4.2.3 感知质量 |
4.2.4 使用者预期 |
4.2.5 魅力型内容资源感知 |
4.2.6 期望型内容资源感知 |
4.2.7 必备型内容资源感知 |
4.3 测量模型与问卷开发 |
4.4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
4.5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6 模型检验结果 |
4.6.1 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
4.6.2 模型适配度检验 |
4.7 模型假设检验与结论 |
第五章 基于ACSI理论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
5.1 理论模型建构 |
5.2 变量构念及假设提出 |
5.2.1 使用者满意度 |
5.2.2 感知价值 |
5.2.3 感知质量 |
5.2.4 使用者预期 |
5.2.5 感知有用性 |
5.2.6 感知易用性 |
5.2.7 感知内容质量 |
5.2.8 内容丰富度 |
5.2.9 内容匹配度 |
5.2.10 自我效能感 |
5.3 测量模型与问卷开发 |
5.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5 模型检验结果 |
5.5.1 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
5.5.2 模型适配度检验 |
5.6 模型假设检验与结论 |
5.6.1 基于数据验证的理论模型修正 |
5.6.2 基于ACSI模型的研究发现与建议 |
5.6.3 基于TAM模型的研究发现与建议 |
第六章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开发及应用优化对策建议 |
6.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优化对策建议 |
6.1.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学匹配优化建议 |
6.1.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有效有用优化建议 |
6.1.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优先级与激发兴趣优化建议 |
6.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应用服务优化建议 |
6.2.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试用体验阶段的服务优化建议 |
6.2.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自我效能提升建议 |
6.2.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的价值感知提升建议 |
第七章 研究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生科学课多媒体教学内容需求态度调查 |
附录2: 小学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程度调查 |
附录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满意度调查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四、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视频内容分发的信息中心网络缓存放置算法研究[D]. 单思洋.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有效性验证与访问控制机制研究[D]. 夏秋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知觉经验、内容与准确性条件[D]. 芦杰. 山东大学, 2021(11)
- [4]平台排他性构建与内容生产者平台采纳[D]. 王子一.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6]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内容中心网络的缓存技术研究[D]. 许晓耕.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8]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复数内容与学生理解的若干相关问题探究[D]. 彭艳贵.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9]面向无线分布式缓存的内容部署及资源管理研究[D]. 钏建斌.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及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武新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