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性炭处理低温低浊时期湘江原水的初步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廖丽娜[1](2020)在《聚硅酸氯化铝钛及其复合絮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低温低浊水通常是指在水体的温度和浊度均较低的情况下导致在混凝沉淀过程中产生不好影响的原水。当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混凝反应速度非常缓慢,形成的矾花细小、轻、松且不易下沉。这是由于低温条件下,一方面水中杂质颗粒惰性增强,布朗运动速度减慢;另一方面温度与水体粘度大小成反向关系,温度较低会导致液层之间内阻力增大,进一步限制颗粒间的碰撞脱稳。低浊水中杂质颗粒数量少、分布较均匀、胶体粒子的zeta电位高、颗粒间排斥作用较强,胶体不易脱稳,凝聚效果差。因此,提高低温低浊水的水质净化效率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难题。本研究采用氯化铝、硅酸钠、四氯化钛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原料,制备无机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钛(PATC)和复合絮凝剂PATC-PDMDAAC并将其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进行研究,采用单一控制变量法、正交试验等方法,以浊度、腐殖酸(HA)和溶解有机碳(DOC)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确定絮凝剂最佳的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采用FTIR、XRD、Al形态分析、zeta电位分析、动力学分析等手段对絮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PAT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50℃、n(Ti)/n(Al)=0.3、n(-OH)/n(Ti+Al)=0.2、n(Si)/n(Ti+Al)=1.0;最佳反应条件是初始浊度10 NTU、PATC投加量9 mg/L、p H值8的模拟水样、搅拌速度50 r/min、沉淀时间50分钟。FTIR、XRD和SEM-EDS表征结果说明氯化铝、硅酸钠、四氯化钛之间不是简单的机械混合,产生了新的官能团和化学键,制备的PATC在电镜扫描下呈现网状结构;Al形态分析结果显示PATC中的Al主要以Ala的形式存在,结合zeta电位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可知PATC对低浊水的处理主要与絮凝剂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有关;通过对比常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在烧杯絮凝实验中的处理效果发现PATC的处理效果更具优势,水体初始浊度从10.3 NTU降至0.43 NTU。实验发现复合絮凝剂PATC-PDMDAAC最佳反应条件是有机/无机配比为0.15,复合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8 mg/L,处理水的初始p H为9,沉淀时间和搅拌速率分别为30min和110 r/min。FTIR、XRD、SEM-EDS以及TG-DSC对复合絮凝剂表征结果显示复合后的PATC-PDMDDC具有复杂且稳定的结构,PATC与PDMDAAC之间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基团提高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性能;采用zeta电位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不同投加量对不同p H的模拟水样的变化情况结合表征分析认为PATC-PDMDAAC与低温低浊水的反应机理可能在于电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考察絮凝剂投加量及絮凝时间对低温低浊水去除效果的影响,在适当的絮凝剂投加量条件下颗粒之间发生了有效碰撞,过高或者过低的投加量都不利于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为了更好实现本研究制备的絮凝剂PATC和PATC-PDMDAAC在实际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应用,本研究采用冬季湘江实际低温低浊水为处理对象,分析常规絮凝剂PAC与PATC,PATC-PDMDAAC对实际水样的处理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絮凝剂对湘江实际低温低浊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并且较常规絮凝剂而言,复合的絮凝剂不仅能够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还能降低混凝剂的投加量。PATC-PDMDAAC的投加量为3.6 mg/L时能够将湘江实际低温低浊水水样的浊度降至0.45 NTU,PATC同样的投加量能将浊度降至0.58 NTU。
黄翥[2](2020)在《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部分位于我国北纬30°以上的水库,在冬季均会出现水体封冻,水质呈现低温低浊的特性。甲净水厂的进水源自甲水库,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每年冬季有长至四到五个月的冰封期。甲净水厂现使用的生产工艺为常规净水工艺,较难处理低温低浊时期的原水。因此甲净水厂增大了混凝剂的投量,以强化混凝的过程。但混凝剂投量的增大存在边际效应,且使水厂运营成本大大提高了。同时,由于甲净水厂的供水管网较长,为保证管网末端余氯达标,消毒剂投量较高,这也是出水中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醛(Chloral Hydrate,CH)超标风险较高的原因之一。本课题针对水厂以上实际问题,以甲净水厂的低温低浊进水为实验用水,选用高锰酸钾、高铁酸钾、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预氧化剂,选择在整体工艺前端增加预氧化工艺的方式,系统地探索了单一预氧化和两两联用的复合预氧化工艺对常规净水工艺下的低温低浊水的混凝强化和CH控制的效能,提出了在低混凝剂投量下,有效强化混凝和控制CH超标风险的预氧化工艺方案。首先,通过对以上四种预氧化剂的单一预氧化工艺的研究,发现了在适当的投量和反应时间下,单一预氧化工艺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的强化,且能一定程度控制CH的生成量。其中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强化效果最好;二氧化氯预氧化对CH生成量的控制效果最好。但总的来说,不同预氧化剂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影响不同,整体提升效果差强人意。其次,进一步对以上四种预氧化剂的两两联用的复合预氧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带中心点的部分析因实验,系统地分析了各工艺的强化混凝的效能和控制CH的效果。研究证明了各预氧化工艺模型对某些特定响应均有协同作用,同时探讨了各工艺对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适用性,选择了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复合预氧化工艺。因此,对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进行了响应曲面实验,并利用熵权法和满意度函数法优化了工艺参数:高锰酸钾投量0.2070mg/L,次氯酸钠投量0.7737mg/L、次氯酸钠反应时间10min。模型验证实验所得的色度、CH生成量去除率分别与预测值相差2.08%和1.68%,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优化的有效性。最后,对此工艺进行混凝剂投量的研究,发现在保证混凝效果的前提下,能减少10%的混凝剂投量,且提升了21.5%的对CH的生成量去除率。对方案进行了经济分析,按日供90万吨净水计算、启用时长4个月计算,单纯在节省药剂成本一项,在每年水质低温低浊期便可节省94.28万元。
王宇琪[3](2020)在《内蒙古某水厂水源切换时应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但受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多地地下水源存在程度不一的污染情况。随着污染问题的突出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我国从政策、规划、处理技术等多个角度开展了地下水体治理与保护行动。2011年出台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2015年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与2018年推行的《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等为地下水保护行动提供了行动规范与准则,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下水体治理行动。其中,内蒙古自治区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文件,要求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的治理整治工作,对其饮用水源地的现况进行调研并改善其存在问题。内蒙古某城市原水源地为地下水,水中有机物、铁、锰含量较高,存在轻微污染现象。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出于涵养地下水源的目的,计划关停地下水井,同时为保障居民供水水质与水量,择优选取了邻镇某水库作为新水源。本研究依托内蒙古某水厂水源切换、水厂改扩建工程项目。水厂现有工艺为地下水净水工艺,不适用于新水源即地表水库水的净化,因此将新建地表水处理厂,在新水厂投入使用之前将使用应急工艺处理水源水。结合水厂现有净水工艺与新水源水质以及工艺的可应用性,确定了水源切换时应急工艺的关键技术点。在正式启用应急工艺后持续研究了应急工艺启动状态下水厂的运行状态与出水水质,并根据源水水质变化对应急工艺运行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供水水质,为由地下水源切换为地表水源的水厂的应急供水方案提供经验借鉴。首先对新水源水质进行评估,通过调研水文站近年来水文、水质资料与取样分析确定水库水的基本特征。经综合分析,该水库水具有冬季低温低浊,夏季微污染的特点。同时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荧光光度计、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进一步分析源水中的有机物特征,包括有机物种类与分子量大小等基本情况。确定其主要有机物质为类富里酸、类胡敏酸、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分子量主要分布在5000Da~15000Da的范围内。同时对水厂一期、二期工程的水处理工艺进行调研,以掌握新水源水质与水厂工艺现状两方面的内容,据此为应急方案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撑。其次确定应急方案。水源的切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8年6月9日起采用地下水+水库水双水源,第二阶段是2018年12月6日起完全采用新水源水库水。根据水厂的工艺条件,经分析确定采用混凝、高效活性炭、原位增殖生物强化等关键技术可保证水厂水质、应急工艺运行时通过监测出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锰等水质指标的变化分析应急工艺的净化效果。同时在水厂双水源阶段中,切换伊始,浊度与高锰酸盐指数波动较大,出水初期偶有超标,后随其他基本指标一致趋于平稳达标。单水源阶段除源水高锰酸盐指数偶尔波动较大外,水质较稳定,出水高锰酸盐指数有时会高于标准值,浊度、色度、氨氮等均满足出水标准。最后研究了水库源水受泄洪影响水质突变时应急工艺需进一步调整的技术措施,提出使用KMnO4进行预氧化或使用PAM、活化硅酸作为助凝剂强化混凝,同时采取调整水厂处理水量、更换滤池滤料等应急措施。通过现场小试实验对强化混凝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混凝工艺小试的实验结果,确定了相对优化的投药量等工艺参数。
李子佩[4](2020)在《污泥回流技术在南太湖地区低浊水处理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混凝效率和高混凝剂消耗是低浊度水源水处理过程中面临的两个挑战,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以南太湖地区低浊度水库原水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混凝工艺优化处理低浊水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通过现场小试和中试研究,考察了污泥回流技术的增效机理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与适用性,为南太湖地区低浊水处理工艺优化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根据2015至2019年湖州市L水库水质监测数据,L水库水质情况较好,属于典型的低浊水,浊度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季节性波动趋势明显,夏季和秋季浓度普遍高于春季和冬季。基于2015-2019水质时间序列,利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水质序列过去的变化趋势,结合重标极差(R/S)分析法计算Hurst指数推断L水库浊度指标未来有上升的变化趋势,CODMn无明显变化趋势,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应对原水水质波动风险。通过湖州现场小试和中试研究,考察了常规混凝工艺的处理效能及优化研究,发现聚合氯化铝(PAC)的去除效率优于聚合硫酸铝(PAS)和聚合氯化铝铁(PFAC);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浊度的去除率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AC的经济投药量为15 mg/L,相应的浊度、CODMn和紫外吸光度(UV254)去除率分别为62.0%、31.7%和32.9%。投加聚丙烯酰胺(PAM)能有效提高去除效率,对PFAC的助凝作用大于PAC。原水浊度、pH和有机物含量变化对混凝效果影响较大。在处理不同浊度水库水时,当PAC的投加量小于特定值时,剩余浊度随原水的初始浊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投加量的不断增加,不同初始浊度的影响减弱,出水水质趋于稳定。原水pH值对浊度和有机物去除的影响与PAC的水解产物相关,中性和弱碱性的处理效果优于酸性。原水CODMn含量较高会影响絮体形态和生长,导致混凝效果下降。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工艺中,回流污泥有效利用了混凝沉淀池污泥中的剩余混凝剂和悬浮胶体颗粒,比常规混凝工艺提升了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当依次加10 mg/L PAC和6%的回流污泥时,浊度、CODMn和UV254去除效率分别为78.8%、41.6%和35.8%,工艺处理效果优于15mg/L的常规混凝工艺。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可以提高去除效率,降低混凝剂药耗,同时也提高了组合工艺处理系统应对原水水质波动的能力。污泥回流中试工艺连续运行工况稳定,滤池运行周期可达到48小时,处理效果良好,表明在低浊水的处理方面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环境经济效益。通过对混凝机理的研究可知: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工艺的絮体分形维数大于常规混凝工艺,形成的絮体结构更紧密、更规则、沉降性能更好;常规混凝工艺、污泥回流工艺的絮体生长速度分别为43.9μm/min、297.6 μm/min,回流污泥能增大絮体粒径、缩短平衡时间;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使絮体的抗破碎能力有所提高,但破碎后絮体的再絮凝能力明显下降,推测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作用机理主要以网捕卷扫为主。
刘晨阳[5](2019)在《西北农村不同水源水质条件下饮用水处理技术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春季融雪期和夏季暴雨期河流水源易出现浊度骤升现象;冬季时受气温影响,许多水源特别是湖库水会呈现低温低浊特点;此外,一些地下水源还存在锰超标问题。这些水质问题使饮用水处理难度增大,尤其是对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供水,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保障供水安全。本文以西北地区三种难处理水源水(高浊度水、低温低浊水、高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针对性的分别提出结团造粒流化床工艺、循环造粒流化床工艺及活性滤料催化氧化除锰技术,并以提高工艺在西北农村地区适用性为目的,进行技术条件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取自青海省湟中县西纳川水源地的干泥配制浊度为3000-9000 NTU的浑水模拟高浊度径流水,对结团造粒流化床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通过烧杯实验选定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为助凝剂;通过中试试验确定系统最优运行参数为:PAC投加量30 mg/L、APAM投加量1mg/L、管式絮凝器长度30 m、强制搅拌强度12 r/min,上升流速50 cm/min;系统停运后可在不超过30 cm/min的上升流速下快速启动。(2)分别以污泥和微砂作为絮凝载体,对循环造粒流化床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并进行参数优化。PAC投加量和APAM投加量分别是污泥载体系统、微砂载体系统最主要影响因素,强制搅拌强度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大;污泥和微砂载体系统最高上升流速分别可达90cm/min和120 cm/min;检测结果表明,系统连续运行出水中未检出丙烯酰胺单体。(3)考察了进水溶解氧(DO)对催化氧化活性滤料制备的影响,并选取西北某地下水锰超标村镇进行催化氧化活性滤料技术应用研究。通过跌水曝气提高进水溶解氧可将滤柱启动时间由36天降低至14天,并提高活性滤料除锰能力;淹没无氧环境下制备的活性滤料更适用于地下水自然无氧环境,6 m/h滤速条件下可去除4 mg/L锰;不同进水溶解氧条件制备滤料形貌差异不明显,其性能差异可能是由于表面锰氧化物结构及组成成分不同导致;小型活性滤料催化氧化净水设备在西北农村地区某地下水锰超标村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进水锰浓度为4.5 mg/L时,最高滤速可达4 m/h;设备间隔一定时间(30天)再次启动,滤料除锰活性没有发生变化。
张大为[6](2019)在《城镇供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障安全的饮用水供应,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乎社会的平稳运行,关乎经济的绿色发展。然而,随着水源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保证安全稳定的饮用水生产供应。在这一背景下,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等水处理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既有水厂的提质改造和新建水厂的设计建造中来。供水厂是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水源-水厂-管网-用户”的重要环节,供水厂的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关乎其保障安全供水的能力。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水专项期间,对化学预处理工艺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制约了该工艺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也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依托国家“十三五”水专项“城镇供水厂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及标准化研究”专题,对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凝练和评估验证,以促进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和长远发展。首先,对与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相关的技术内容作了分析与凝练。对化学预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臭氧、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粉末活性炭四种预处理药剂,从应用范围、技术条件、技术效能三个方面作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供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包含水质分析、方式选择、参数调整、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内容。其次,开展了技术评估工作。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以实用性、稳定性、系统性、经济性、创新性为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建出化学预处理工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得到一级指标权重,结合三级指标专家打分分数,加权计算得到最终评分,完成对四种化学预处理工艺的技术特征评估。同时又进行了技术优化评估,明确了各运行管理关键技术的发展潜力,为技术优化和标准化工作提供依据。最后,进行了供水厂实例评估验证。到应用化学预处理工艺的城镇供水厂开展实地调研与人员访谈,搜集必要的水质数据、了解水厂预处理工艺的运行模式、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资料。通过在水厂生产层次开展技术评估,初步验证了综合评估体系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王珊[7](2019)在《壳聚糖及其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上升阶段,而水环境状况却未得到有效改善,地表水源仍然存在不同程度污染,饮用水水源水质超标事件时有发生。为实现优质生活饮用水供给,保障饮用水安全,多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技术具有水源适应性强、降浊效果好、致病微生物去除率高、药剂投加量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不仅适用于常规工艺水处理厂的强化,还可进一步提高以臭氧-活性炭工艺为主的深度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在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工艺中,助滤剂的选择对强化过滤效果至关重要,传统的铝盐和聚丙烯酰胺类助滤剂会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壳聚糖(CTS)作为天然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因来源广泛、人体无害、分子链上含有丰富的氨基和羟基活性基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由于壳聚糖存在阳离子性弱、水溶性差、有机物处理效果不佳等缺点,在饮用水处理方面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基础材料,将无机金属离子引入壳聚糖分子链中,丰富了壳聚糖分子链中阳离子基团,制备了三种新型无机金属盐-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并以地表水处理厂沉淀池出水为试验原水,进行了三种复配助滤剂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研究。通过对比四种水处理常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强化过滤效果,优选出适合作助滤剂的壳聚糖,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中BBD模型优化了壳聚糖二次微絮凝运行参数,并探讨了壳聚糖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盐酸质子化壳聚糖(HCTS)具有较好的强化过滤效果。HCTS投加量为0.60 mg/L,微絮凝时间2 min,微絮凝强度(速度梯度G值)为110 s-1时,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性能最好。HCTS形成微絮体与滤料表面接触,主要受重力沉淀作用和阻截作用影响,且絮体粒径与过滤周期存在较好的线性负相关性。黏附机理主要靠降低水中胶体Zeta电位绝对值,增强胶体颗粒与滤料表面的界面化学作用,以及高分子吸附架桥的凝聚作用。以优选得到壳聚糖为基础,分别与新型水处理药剂硫酸钛及传统水处理药剂硫酸铝、氯化铁复配制备了三种助滤剂硫酸铝-壳聚糖复配助滤剂(AS-CTS)、氯化铁-壳聚糖复配助滤剂(FC-CTS)、硫酸钛-壳聚糖复配助滤剂(TS-CTS)。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面电镜等方法,分析了三种复配助滤剂外貌形态、微观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S-CTS助滤剂中生成了 O-Al、N-A1等基团键;FC-CTS中存在-Fe-O-Fe-键和聚合态Fe-OH-Fe;钛离子水解产物与壳聚糖的氨基、羟基发生了反应。这些无机金属盐与壳聚糖的结合,丰富了壳聚糖分子链上的阳离子和官能团,可提高胶体颗粒和滤料表面的Zeta电位,增强胶体颗粒与滤料表面的接触和粘附能力。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仍有部分AS晶体镶嵌在AS-CTS中;FC-CTS助滤剂形成了新的物质相结构,以非晶体形式存在;TS-CTS助滤剂形成了新的无定形态晶体结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无机金属盐与壳聚糖发生了一定反应。以上结果均表明,壳聚糖分子中引入了无机金属盐的羟基水解产物。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中CCD模型确定了 AS-CTS、FC-CTS、TS-CTS三种助滤剂最适复配比和投加量。明确了最佳复配条件下,三种复配助滤剂的强化过滤性能,通过考察胶体稳定性、絮体粒径、分形维数的变化,探究了其主要强化过滤机理。优化结果为AS-CTS 助滤剂mAS/mCTS 为 4:1、CTS 投加量为 0.2 mg/L;FC-CTS 助滤剂mFC/mCTS为 9:2、CTS 投加量为 0.2 mg/L;TS-CTS 助滤剂 mTS/mCTS 为 2:1、CTS 投加量为 0.3 mg/L。最佳复配条件下,三种助滤剂强化过滤性能指数AS-CTS>TS-CTS>FC-CTS,形成微絮体粒径 FC-CTS>AS-CTS>TS-CTS,分形维数 AS-CTS>FC-CTS>TS-CTS;以 Zeta 电位为指标的界面化学作用影响AS-CTS>FC-CTS>TS-CTS。AS-CTS和FC-CTS助滤剂形成微絮体,主要在重力沉淀作用和阻截作用下与滤料表面接触;TS-CTS强化过滤迁移机理以重力沉淀作用和水动力作用为主。AS-CTS强化过滤粘附机理以AS、CTS水解阳离子的界面化学作用和CTS高分子吸附架桥作用为主;FC-CTS则以Fe(OH)3、Fe(OH)2+、Fe3(OH)45+等铁离子水解产物的吸附凝聚作用和CTS架桥作用为主;TS-CTS强化过滤主要依靠多核羟基偏氧钛吸附凝聚作用和高分子架桥作用。通过超滤膜法、树脂分离、三维荧光光谱等手段,从分子水平上,对砂滤进出水中有机物分子量、亲疏水性分布情况和荧光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考察三种复配助滤剂微絮凝强化过滤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质效能。研究结果表明:AS-CTS强化过滤主要去除水中大分子量的HOA(疏水酸性有机物)、HIN(亲水中性有机物);FC-CTS强化过滤主要去除水中分子量<3 KDa组分中的HOA、HOB(疏水碱性有机物)和HIC(亲水极性有机物);TS-CTS强化过滤主要去除>30 KDa和<3 KDa分子量组分中的HOA和HIC(亲水带电性有机物)。此外,FC-CTS强化过滤对三卤甲烷前体物质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53.92%。将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技术应用于处理高藻水时期沉淀池出水,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过滤前后水中微生物细胞状态和去除效果进行检测分析。针对单独使用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去除藻类欠佳的情况,采用高铁酸钾预氧化与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组合工艺处理高藻水。研究结果表明: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过程中对微生物细胞无破坏,且可有效去除水中细菌等含有核酸类微生物,微生物去除效果优于藻类。组合工艺处理高藻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藻类和藻源嗅味物质2-MIB去除效果较好,叶绿素a去除率达91.6%,较未预氧化提高了 18.1%。当砂滤进水中2-MIB浓度为45 ng/L时,出水浓度为5 ng/L,低于饮用水标准限值10 ng/L。此外,组合工艺还可有效去除藻源有机物,其中,被去除EOM以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色氨酸类蛋白为主,IOM主要为腐殖酸和富里酸类有机物。组合工艺强化过滤主要靠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作用,和高铁酸钾还原新生铁水解产物Fe(H20)63+的吸附电中和作用,增强滤料对藻源污染物的截留能力。综上所述,无机金属盐和质子化壳聚糖复配助滤剂材料,对实际水体具有较理想的强化过滤效果,与高铁预氧化组合工艺可用于处理高藻水。同时,助滤剂微絮凝形成絮体形态和稳定性,可预测滤池运行状态和过滤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过滤工艺的改进和新水厂的建造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梁缘[8](2018)在《大伙房水库水低温期的混凝强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是净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混凝可以使水中的杂质随着胶体颗粒凝聚,并通过后续的处理去除。在净水厂面临饮用水提标改造的前提下,为了应对饮用水水源,尤其是寒冷地区冬季水源水质的不断变化,通过强化混凝的方法提高净水效果,满足饮用水要求,本文针对辽宁省地表水供水的主要水源即大伙房水源水,通过烧杯试验,进行冬季低温水的混凝工艺研究。首先针对正常的低温低浊水,以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UV254、色度等为考察指标,先通过对比混凝效果的方式,筛选混凝药剂,以PAC、PAF为主要的混凝药剂,再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静沉时间和助凝剂(PAM)投加时间,完善混凝试验的基本参数;再用混凝的关键技术参数包括:混凝剂(PAC)投加量、混凝时间、助凝剂投加量等,通过正交试验对以PAC和PAM为混凝药剂的传统混凝工艺进行选择,在对比各项考察指标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原水水质变化情况和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最佳优选方案为:PAC投加量为50mg/L、PAM投加量为1.5mg/L、混凝时间为20min、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时间为4min和pH为7。然后针对低温期PAC混凝效果不佳的现象,进行次氯酸钠预氧化混凝试验的研究,通过次氯酸钠预氧化的方式,分别对以PAC和PAF为混凝剂的条件下进行强化混凝试验,以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UV254、色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其中,以PAC为混凝剂时的最佳参数是PAC投加量为30mg/L、次氯酸钠投加量为4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1.5mg/L、pH为7;以PAF为混凝剂的最佳参数为PAF投加量为30mg/L、次氯酸钠投加量为4mg/L、PAM投加量为1mg/L和pH为7。最后针对洪水过后的低温高浊度原水,在第四章得到的混凝药剂方案的基础上,对混凝方案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分别进行了PAC、PAF的预氧化混凝除浊效果对比,PAC、PAF的预氧化混凝除浊沉降效果对比,并对PAM的投加条件进行优化,对比了PAM阴阳离子的助凝效果,以及有无PAM的沉降效果,试验表明,投加PAM仅能加快混凝的过程,而不会增加混凝效果。并选出最佳混凝方案为采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联用强化混凝方法,其中混凝剂PAC投加量为50mg/L,PAM投加量一般在0.2mg/L。通过对低温期不同的水质的混凝试验,选出最佳的混凝方法,建立完备的应对大伙房水库水净水的混凝方案。
黄金阳[9](2018)在《废纸絮凝剂制备及其强化混凝沉淀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混凝法是自来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当前的常规混凝剂存在使用过程易残留、水质适应性较差和天然有机物去除能力弱等缺点,常常导致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因此,研发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混凝沉淀效果好和卫生安全性高的新型混凝剂或絮凝剂,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废纸为原料制备两种废纸絮凝剂(Waste PaperFlocculant,WPF)并应用于对低浊水的处理,探讨其制备方法、使用条件和强化混凝沉淀作用及机理,以实现废纸的“变废为宝”和提供高效安全的净水药剂。首先,对废纸进行物理改性制备出废纸纤维絮凝剂(Waste Paper Fibre Flocculant,WPFF),与硫酸铝(Aluminum Sulfate,AS)联合使用处理低浊水,优化制备工艺和使用条件;并研究其强化混凝沉淀效果和机理,为提升WPFF与AS联合使用对低浊水的综合处理效果奠定基础;而后,又以废纸浆为原料制备废纸浆絮凝剂(Waste Paper Pulp Flocculant,WPPF),研究其分别与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和聚合氯化铝铁(Polymeric 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的复配使用性能,以增加WPF的制备原料来源和拓展其使用方法;在明确两种WPF的使用效果基础上,评价其卫生安全性,结合造纸制浆工艺设计其规模化生产路线,并指出WPF的使用效益。研究内容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以废纸为原料物理改性制备WPFF的方法,并与常规混凝剂联合使用处理低浊水,优化制备工艺和混凝条件,提升对低浊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宜采用破碎、筛分、湿式搅拌和制液润胀的改性工艺制取WPFF。该过程中,以废瓦楞纸为原料最为适合,废纸的干式破碎时间宜选择240 s,利用筛分获得的长纤维制备WPFF絮凝性能更佳,而未筛分纤维制备WPFF的性价比更高,湿式搅拌配制浓度为1.00%的纤维悬浮液并润胀,有利于增大废纸纤维的比表面积和提升投加时的分散性能。在与常规混凝剂联合使用时,当原水浊度为15.5 NTU,AS投加量为20mg/L,WPFF的投加量 20 mg/L,静置沉 20 min后出水浊度为2.03 NTU,相比单独使用AS的出水浊度提高51.20%,处理效果优于WPFF与FC或PAC联合使用的情况。同时,WPFF与AS联合使用的最佳混凝操作条件为:WPFF在中速搅拌前投加,搅拌方式为200r/min搅拌1min,100 r/min搅拌5 min,50 r/min搅拌10min,沉淀时间为12 min。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实验因素对混凝沉淀处理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是:AS投加量>WPFF投加量>快速搅拌速度>WPFF投加时间点,说明混凝剂和絮凝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更加显着。此外,较高的浊度和水温,以及近中性偏酸性的水质条件有利于提高联合使用的处理效果。(2)在分析强化混凝沉淀作用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WPFF和AS联合使用处理低浊水过程中的强化混凝沉淀功能,并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者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强化混凝沉淀效果,WPFF投加量越大,出水浊度、CODMn、UV254和余铝等指标越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纤维的表面微观形态,说明WPFF能够吸附和网捕微小絮体。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絮体发现,WPFF能使生成的絮体更加粗大密实,在混凝沉淀实验中相同沉淀时间时的浊度处理效果显着优于单独使用AS的情况,并使达到沉淀出水浊度要求的所需时间缩短50.00%,且在沉淀初期可获得高达4.77 NTU/min的浊度去除速率。WPFF与AS联合使用的强化混凝沉淀作用机理主要包括:絮体的吸附和网捕作用,WPFF的强化凝聚、吸附、网捕和絮体结构改良作用,Al3+与NOM的络合反应和电中和作用,纤维素与Al3+的取代反应,上述络合反应和取代反应产物之间的聚合反应、以及AS与WPFF的协同增效作用等。此外,浊度去除率对NOM和Al3+的去除效果贡献最大,pH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大,当pH为6时能促进络合反应、取代反应和絮体对NOM的吸附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浊度、UV254和余铝去除效果。(3)为拓展WPF的原料来源和使用方法,将废纸浆用于制备WPPF,考察其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复配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以瓦楞纸废纸浆配制成WPPF,并分别与PAC和PAFC复配使用处理低浊水,其处理效果均优于混凝剂单独使用的情况,WPPF与PAC复配的最佳条件为:PAC投加量为10 mg/L,WPPF投加量为20 mg/L,两者在快速搅拌前投加,且中速搅拌速度为100 r/min,该条件下处理浊度为21.8 NTU的原水,处理后出水浊度为2.29 NTU,浊度去除率为89.50%。而WPPF与PAFC复配的最佳条件为:PAFC投加量为10 mg/L,WPPF投加量为20 mg/L,两者在快速搅拌前投加,中速搅拌速度为100 r/min,该条件下处理浊度为21.8NTU的原水,处理后出水浊度为1.53NTU,浊度去除率为92.98%。同时,较高浊度和弱碱性的水质有利于提高复配混凝剂对低浊水的处理效果。(4)为评价WPF的生产应用前景,首先研究了 WPF的使用安全性,基于废纸所含杂质的性质特点,通过论证排除杂质对水质的负面影响,并选择与所含杂质和安全性相关的水质指标,测定WPF使用后的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说明使用WPF具有较好的卫生安全性;而后结合造纸制浆生产工艺,对WPF的原料选择和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造纸制浆生产线制备WPF的工艺流程,为WPF借助造纸平台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路线奠定基础;最后,从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介绍了生产WPF的诸多有益之处,说明WPF的制备和应用能够变废为宝、节能减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汪志永,戴红玲,周政,张鹏,王嘉婕,胡锋平[10](2016)在《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低温低浊水通过常规处理工艺难以达到要求,一直是给水处理领域的难题。阐述了低温、低浊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从强化混凝工艺、改进沉淀工艺、增强过滤工艺3个方面探讨了国内外对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比较了预氧化技术、污泥回流技术、高密度沉淀池、磁技术、气浮技术、膜分离技术、微絮凝接触过滤技术、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与存在问题,展望了各技术的发展前景。
二、活性炭处理低温低浊时期湘江原水的初步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性炭处理低温低浊时期湘江原水的初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硅酸氯化铝钛及其复合絮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2 低温低浊水特点 |
1.3 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概况 |
1.3.1 溶气气浮法 |
1.3.2 泥渣回流技术 |
1.3.3 微絮凝技术 |
1.3.4 磁力分离技术 |
1.3.5 膜技术 |
1.3.6 强化混凝技术 |
1.4 絮凝剂现状及发展 |
1.5 絮凝机理 |
1.5.1 胶体性质 |
1.5.2 胶体的絮凝机理 |
1.6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路线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聚硅酸氯化铝钛的制备 |
2.2.2 聚硅酸氯化铝钛复合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制备 |
2.2.3 混凝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Al的形态分析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4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 |
2.3.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 |
2.3.6 zeta电位分析 |
2.3.7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第三章 絮凝剂的优化制备及处理低温低浊水性能分析 |
3.1 PATC絮凝剂的优化制备 |
3.1.1 制备温度对PATC处理低浊水的影响 |
3.1.2 n(Ti)/n(Al)对PATC处理低浊水的影响 |
3.1.3 n(-OH)/n(Al+Ti)对PATC处理低浊水的影响 |
3.1.4 n(Si)/n(Ti+Al)对PATC处理低浊水的影响 |
3.2 PATC絮凝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3.3 PATC处理低温低浊水最优水力条件确定及絮凝机理分析 |
3.3.1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3.3.2 絮凝机理探讨 |
3.4 絮凝剂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絮凝剂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及机理分析 |
4.1 PATC-PDMDAAC絮凝剂表征分析 |
4.1.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1.2 XRD分析 |
4.1.3 SEM-EDS联测表征分析 |
4.1.4 TG-DSC分析 |
4.1.5 Al的形态分析 |
4.2 PATC-PDMDAAC絮凝剂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分析 |
4.2.1 PATC-PDMDAAC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2 不同m(PDMDAAC)/m(PATC)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3 水样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4 沉淀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5 不同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3 PATC-PDMDAAC絮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机理分析 |
4.3.1 zeta电位分析 |
4.3.2 三维荧光分析 |
4.3.3 动力学分析 |
4.4 湘江实际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2)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低温低浊水概述 |
1.2.1 低温低浊水特点与问题 |
1.2.2 低温低浊水处理方法 |
1.3 饮用水处理中预氧化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1 预氧化的反应机制 |
1.3.2 常用预氧化剂 |
1.3.3 预氧化工艺研究进展 |
1.4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研究现状 |
1.4.1 三氯乙醛的生物毒性 |
1.4.2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
1.4.3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存在情况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模拟常规净水工艺的方法 |
2.2.1 预氧化工艺模拟 |
2.2.2 混凝沉淀工艺模拟 |
2.2.3 过滤工艺模拟 |
2.2.4 消毒工艺模拟 |
2.3 实验设计与分析 |
2.3.1 实验设计 |
2.3.2 响应优化 |
2.4 实验的表征与检测方法 |
2.4.1 水质常规指标的表征分析 |
2.4.2 消毒副产物分析检测方法 |
第3章 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效能及其对CH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现状分析及实验用水水质分析 |
3.2.1 甲水库现状分析 |
3.2.2 甲净水厂现状分析 |
3.2.3 实验用水水质分析 |
3.3 常规净水工艺的研究 |
3.3.1 常规净水工艺的投氯量研究 |
3.3.2 常规净水工艺的混凝剂投量研究 |
3.4 预氧化工艺强化混凝的效能研究 |
3.4.1 高锰酸钾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
3.4.2 高铁酸钾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
3.4.3 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
3.4.4 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预氧化强化混凝效能及其对CH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DOE设计分析 |
4.2.1 方案拟定 |
4.2.2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响应指标的简化 |
4.3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
4.3.1 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 |
4.3.2 高锰酸钾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
4.3.3 高铁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 |
4.3.4 高铁酸钾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
4.3.5 次氯酸钠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
4.3.6 复合预氧化工艺比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复合预氧化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全析因实验设计与分析 |
5.3 基于响应曲面设计的模型构建 |
5.4 响应优化与验证 |
5.4.1 基于熵权法和满意度函数优化响应 |
5.4.2 模型验证 |
5.5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混凝剂投量研究 |
5.6 技术经济分析 |
5.6.1 针对不同时期水质的技术分析 |
5.6.2 经济效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内蒙古某水厂水源切换时应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地下水资源使用与保护概况 |
1.1.2 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立与保护 |
1.2 我国应急供水概况 |
1.3 水厂使用应急工艺情况分析 |
1.3.1 预处理技术 |
1.3.2 强化常规工艺处理技术 |
1.3.3 联合工艺处理技术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质基础指标分析方法 |
2.3.2 水质有机物成分分析 |
2.3.3 TTC-脱氢酶活性测定 |
第3章 新水源水质分析与水厂概况 |
3.1 引言 |
3.2 新水源水质分析 |
3.2.1 原水基本指标分析 |
3.2.2 原水有机物分析 |
3.2.3 新、旧水源水质特征比较 |
3.3 现水厂工艺概况 |
3.3.1 一期工程概况 |
3.3.2 二期工艺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源切换期各阶段应急方案及工艺净水效能 |
4.1 引言 |
4.2 应急方案的确定 |
4.2.1 总体原则 |
4.2.2 工艺流程 |
4.2.3 采用的关键技术与措施 |
4.3 应急工艺关键技术的工艺参数与强化效果 |
4.3.1 混凝-沉淀工艺的重新启用 |
4.3.2 新滤料-高效活性炭概况 |
4.3.3 二级滤池原位增殖生物强化情况 |
4.3.4 二级滤池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方式与强化效果 |
4.4 双水源阶段应急工艺的净水效果 |
4.4.1 源水浊度变化与去除效果 |
4.4.2 源水色度变化与去除效果 |
4.4.3 源水COD_(Mn)变化与去除效果 |
4.4.4 源水氨氮变化与去除效果 |
4.4.5 源水Fe、Mn含量变化与去除效果 |
4.5 单水源阶段应急工艺的净水效果 |
4.5.1 浊度去除 |
4.5.2 色度去除 |
4.5.3 COD_(Mn)去除 |
4.5.4 氨氮去除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源水水质突变期应急工艺的调整 |
5.1 引言 |
5.2 源水水质突变期工艺进出水效果 |
5.3 原水水质突变后对应急工艺的调整 |
5.3.1 KMnO_4+PACL~#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5.3.2 混凝剂种类与投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5.3.3 KMnO_4+PACL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5.3.4 助凝剂活化硅酸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5.3.5 助凝剂NaCIO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5.3.6 应急工艺调整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污泥回流技术在南太湖地区低浊水处理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低浊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低浊水处理的技术难点 |
1.2.2 低浊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 |
1.3 混凝特性研究进展 |
1.3.1 混凝技术的作用机理 |
1.3.2 絮体的特性 |
1.3.3 分形理论及分形维数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混凝实验方法 |
2.3.1 小试实验方法与装置 |
2.3.2 中试实验方法与装置 |
2.3.3 絮体表面形态表征 |
2.3.4 絮凝动态过程在线监测装置 |
2.3.5 絮体分形维数的测定 |
2.4 样品分析方法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2.5.1 重标极差(R/S)分析法 |
2.5.2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
3 常规混凝工艺优化研究 |
3.1 湖州市L水库水源的水质特性 |
3.1.1 原水常规水质指标统计分析 |
3.1.2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 |
3.1.3 重标极差法分析 |
3.2 常规混凝工艺的处理效能 |
3.2.1 混凝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3.2.2 混凝剂优选研究 |
3.2.3 助凝剂投加量与投加点优选 |
3.2.4 原水水质波动的影响 |
3.3 常规混凝工艺中试研究 |
3.3.1 工艺运行参数优化分析 |
3.3.2 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
3.3.3 稳定性运行效果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效能及影响因素 |
4.1 给水厂污泥特性 |
4.2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的优化研究 |
4.2.1 污泥回流技术的处理效能 |
4.2.2 原水水质波动的影响 |
4.3 污泥回流中试工艺研究 |
4.3.1 工艺运行参数优化分析 |
4.3.2 污泥回流比例的影响 |
4.3.3 混凝剂投加量优化 |
4.3.4 稳定性运行效果研究 |
4.3.5 经济效益分析 |
4.4 混凝作用机制研究 |
4.4.1 絮体的表面形态 |
4.4.2 混凝剂投加量对絮体生长过程的影响 |
4.4.3 污泥回流比例对絮体生长过程的影响 |
4.4.4 絮体破碎和再生过程 |
4.4.5 絮体的分形维数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西北农村不同水源水质条件下饮用水处理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高浊度水处理研究现状 |
1.1.1 西北地区高浊度水水质特点 |
1.1.2 高浊度水处理方法 |
1.1.3 结团造粒流化床工艺 |
1.2 低温低浊水处理研究现状 |
1.2.1 西北地区低温低浊水水质特点 |
1.2.2 低温低浊水处理方法 |
1.2.3 循环造粒流化床工艺 |
1.3 高锰地下水研究现状 |
1.3.1 西北地区高锰地下水水质特点 |
1.3.2 地下水中锰处理方法 |
1.3.3 活性滤料催化氧化除锰技术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1 常规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2 主要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3 表征方法 |
2.3 实验设计方法 |
2.3.1 单因素实验 |
2.3.2 正交试验 |
2.4 中试系统装置 |
2.4.1 结团造粒流化床工艺中试系统 |
2.4.2 循环造粒流化床工艺中试系统 |
2.4.3 活性滤料催化氧化过滤中试系统 |
3.结团造粒流化床技术处理高浊度水工艺优化研究 |
3.1 原水水质 |
3.1.1 原水中浊度-SS关系 |
3.1.2 原水颗粒粒径分布 |
3.2 药剂初选 |
3.2.1 混凝剂初选 |
3.2.2 助凝剂初选 |
3.3 中试工艺运行条件优化 |
3.3.1 高体积浓度悬浮层的形成 |
3.3.2 混凝剂投加量优化 |
3.3.3 助凝剂投加量优化 |
3.3.4 管式絮凝器长度优化 |
3.3.5 强制搅拌强度优化 |
3.3.6 上升流速的优化 |
3.4 系统稳定性分析 |
3.4.1 二次启动影响 |
3.4.2 连续运行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4.循环造粒流化床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水工艺优化研究 |
4.1 原水水质及材料选择 |
4.1.1 实验原水水质 |
4.1.2 载体选择 |
4.1.3 混凝剂初选 |
4.2 中试工艺运行条件优化 |
4.2.1 混凝剂投加量影响 |
4.2.2 助凝剂投加量影响 |
4.2.3 强制搅拌强度影响 |
4.2.4 管式絮凝器长度影响 |
4.2.5 上升流速影响 |
4.2.6 影响因素主次分析及参数优化 |
4.3 系统长期运行效果 |
4.4 丙烯酰胺残量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5.活性滤料催化氧化除锰技术优化与应用研究 |
5.1 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催化氧化活性滤料制备 |
5.1.1 滤柱启动周期对比 |
5.1.2 新制备滤料性能对比 |
5.1.3 反冲洗对活性滤柱影响 |
5.1.4 锰去除动力学 |
5.1.5 滤料表征分析 |
5.2 小型催化氧化活性滤料净水设备的应用研究 |
5.2.1 设备简介 |
5.2.2 原水条件 |
5.2.3 滤速对除锰效果影响 |
5.2.4 反冲洗对除锰效果影响 |
5.2.5 间歇运行对除锰效果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6)城镇供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化学预处理工艺概况 |
1.3 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评估的必要性 |
1.4 多指标综合评估研究现状 |
1.4.1 多指标综合评估概况 |
1.4.2 常用的评估方法 |
1.4.3 环境技术评估概况 |
1.4.4 多指标综合评估在环境技术评估中的应用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文献调研法 |
2.2 水厂调研法 |
2.2.1 调研的对象 |
2.2.2 调研的目的 |
2.2.3 调研的方式 |
2.2.4 调研的内容 |
2.3 层次分析法 |
2.3.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2.3.2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
2.3.3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2.4 数据来源 |
第3章 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分析 |
3.1 引言 |
3.2 化学预处理工艺分析 |
3.2.1 臭氧预氧化分析 |
3.2.2 高锰酸盐预氧化分析 |
3.2.3 二氧化氯预氧化分析 |
3.2.4 粉末活性炭吸附分析 |
3.3 关键技术点的分析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技术效能评估 |
4.1 引言 |
4.2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的选取 |
4.2.2 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的选取 |
4.2.3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与论证分析 |
4.3 综合评估的方法 |
4.4 技术特征评估 |
4.4.1 一级指标权重值计算 |
4.4.2 评估依据 |
4.4.3 评估结果 |
4.5 技术优化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化学预处理工艺实例评估 |
5.1 引言 |
5.2 哈尔滨某水厂臭氧预氧化实例评估 |
5.2.1 臭氧预氧化工艺概况 |
5.2.2 水厂运行管理模式 |
5.2.3 臭氧预氧化工艺效能 |
5.2.4 综合评估 |
5.3 东营某水厂高锰酸钾预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实例评估 |
5.3.1 预处理工艺概况 |
5.3.2 水厂运行管理模式 |
5.3.3 高锰酸钾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效能 |
5.3.4 综合评估 |
5.4 济南某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实例评估 |
5.4.1 预处理工艺概况 |
5.4.2 水厂运行管理模式 |
5.4.3 化学预处理工艺效能 |
5.4.4 综合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 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特征评估一级指标权重打分表 |
附表二: 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特征评估三级指标打分表 |
附表三: 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优化评估表 |
附表四: 哈尔滨某水厂预臭氧化工艺综合评估打分表 |
附表五:东营某水厂预处理工艺综合评估打分表 |
附表六: 济南某水厂预处理工艺综合评估打分表 |
致谢 |
(7)壳聚糖及其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饮用水安全现状 |
1.1.1 饮用水卫生和安全标准的变化趋势 |
1.1.2 基于饮用水安全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 黄河下游引黄水库水环境现状和水质特点 |
1.3 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研究进展 |
1.3.1 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机理 |
1.3.2 二次微絮凝助滤剂研究进展 |
1.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4.1 壳聚糖的特性 |
1.4.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 无机金属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1 铝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2 铁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3 钛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2.2 试验原水及助滤剂的制备 |
2.2.1 试验原水 |
2.2.2 单一微絮凝助滤剂溶液的制备 |
2.3 壳聚糖基复配助滤剂基本性质及结构表征方法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3 X射线衍射光谱(XRD)表征 |
2.3.4 扫描电镜(SEM)观测 |
2.4 有机物指标检测方法 |
2.5.1 分子量分布检测 |
2.5.2 亲疏水性分布检测 |
2.5.3 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 |
2.5.4 三卤甲烷生成势 |
2.5 藻类指标检测方法 |
2.4.1 叶绿素a |
2.4.3 藻类有机物的分离 |
2.4.4 嗅味物质 |
2.6 微絮体指标检测方法 |
2.6.1 絮体粒径 |
2.6.2 絮体分形维数 |
2.6.3 水中胶体ZETA电位 |
2.7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
第3章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的制备及形态分析 |
3.1 复配药剂的制备方法 |
3.1.1 AS-CTS微絮凝助滤剂的制备 |
3.1.2 FC-CTS微絮凝助滤剂的制备 |
3.1.3 TS-CTS微絮凝助滤剂的制备 |
3.2 复配药剂基本形态分析 |
3.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 |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3 X射线衍射光谱(XRD)分析 |
3.2.4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强化过滤研究 |
4.1 壳聚糖强化过滤效能研究 |
4.1.1 试验原水水质特点 |
4.1.2 壳聚糖助滤剂优选 |
4.1.3 投加条件对HCTS强化过滤效能影响 |
4.2 HCTS二次微絮凝运行参数优化 |
4.2.1 运行参数优化试验设计 |
4.2.2 试验结果与回归方程 |
4.2.3 回归方程拟合程度分析 |
4.2.4 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4.2.5 最优运行参数的预测和验证 |
4.3 壳聚糖强化过滤机理研究 |
4.3.1 胶体颗粒粒径变化分析 |
4.3.2 胶体粒子Zeta电位分析 |
4.3.3 HCTS主要强化过滤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研究 |
5.1 三种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效能研究 |
5.1.1 试验原水水质特点 |
5.1.2 CCD响应曲面试验模型分析 |
5.1.3 浊度去除效能分析 |
5.1.4 颗粒物去除效能分析 |
5.1.5 过滤周期的影响 |
5.1.6 三种复配助滤剂复配比的优化 |
5.2 投加方式对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效能影响 |
5.2.1 投加方式对浊度去除效能影响 |
5.2.2 投加方式对颗粒物去除效能影响 |
5.2.3 投加方式对残留铝浓度影响 |
5.2.4 投加方式对过滤周期影响 |
5.2.5 投加方式对过滤性能影响 |
5.3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机理研究 |
5.3.1 复配助滤剂对胶体粒子稳定性影响 |
5.3.2 复配助滤剂对微絮体结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壳聚糖复配药剂强化过滤对消毒副产物前质去除效能研究 |
6.1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去除有机物效能研究 |
6.1.1 试验原水有机物分布特征 |
6.1.2 AS-CTS去除有机物效能分析 |
6.1.3 FC-CTS去除有机物效能分析 |
6.1.4 TS-CTS去除有机物效能分析 |
6.2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对三卤甲烷前体物质去除效能研究 |
6.2.1 AS-CTS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质效能分析 |
6.2.2 FC-CTS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质效能分析 |
6.2.3 TS-CTS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质效能分析 |
6.3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机理研究 |
6.3.1 滤料表面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变化 |
6.3.2 三卤甲烷前质物化性质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对藻源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
7.1 TS-CTS复配助滤剂对藻类及藻源污染物助滤效果研究 |
7.1.1 高藻进水条件下试验原水水质特点 |
7.1.2 藻细胞完整性影响 |
7.1.3 浊度、颗粒物及过滤周期影响 |
7.1.4 叶绿素a和2-MIB去除效果分析 |
7.2 预氧化-微絮凝强化过滤组合工艺对藻源污染物助滤效果研究 |
7.2.1 浊度、颗粒物及过滤周期影响 |
7.2.2 叶绿素a和2-MIB去除效果分析 |
7.2.3 藻源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 |
7.3 TS-CTS复配助滤剂微絮凝强化过滤机理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大伙房水库水低温期的混凝强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饮用水净水工艺 |
1.1.1 常规净水工艺 |
1.1.2 强化常规工艺 |
1.1.3 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发展 |
1.2 混凝药剂及混凝原理 |
1.2.1 饮用水处理常用混凝药剂 |
1.2.2 混凝原理 |
1.2.3 水处理混凝剂的研究与发展 |
1.3 大伙房水源概况 |
1.4 低温、高浊原水处理现状分析 |
1.5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方法及仪器 |
2.1 试验研究方法 |
2.1.1 正交试验表 |
2.1.2 正交试验分析法 |
2.2 试验原水及药剂 |
2.3 试验分析方法 |
2.4 混凝实验操作步骤 |
第3章 低温混凝工艺特性及影响因素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混凝药剂的选择 |
3.3 混凝基本参数的确定 |
3.3.1 混凝时间及静沉时间的确定 |
3.3.2 最佳助凝剂投加时间的确定 |
3.4 混凝工艺影响因素探究 |
3.4.1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
3.4.2 色度去除效果分析 |
3.4.3 浊度的去除效果分析 |
3.4.4 UV_(254) 的去除效果分析 |
3.4.5 COD_(Mn)的去除效果分析 |
3.4.6 各指标综合分析 |
3.5 PAF混凝效果和PAC混凝效果进行比对 |
3.5.1 浊度去除效果比对 |
3.5.2 COD_(Mn)去除效果比对 |
3.5.3 UV_(254)去除效果比对 |
3.6 小结 |
第4章 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次氯酸钠预氧化基本参数的确定 |
4.2.1 预氧化试验基本操作流程 |
4.2.2 预氧化时间的确定 |
4.3 次氯酸钠强化混凝分析 |
4.3.1 正交试验结果 |
4.3.2 色度去除效果分析 |
4.3.3 浊度去除效果分析 |
4.3.4 UV_(254) 去除效果分析 |
4.3.5 COD_(Mn)去除效果分析 |
4.3.6 各指标综合分析 |
4.4 次氯酸钠和PAF强化混凝分析 |
4.4.1 正交试验结果 |
4.4.2 色度去除效果分析 |
4.4.3 浊度去除效果分析 |
4.4.4 UV_(254) 去除效果分析 |
4.4.5 COD_(Mn)去除效果分析 |
4.4.6 各指标综合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复合药剂对低温高浊原水混凝脱浊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预氧化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5.4 PAF与 PAC混凝剂的混凝除浊效果对比 |
5.5 PAC和 PAF混凝沉降效果对比 |
5.6 PAM阴离子和阳离子助凝剂的优化比较 |
5.7 PAM对沉降速度的影响对比 |
5.8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废纸絮凝剂制备及其强化混凝沉淀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混凝剂及其应用 |
1.1.1 混凝的概念 |
1.1.2 混凝剂及其应用 |
1.1.3 混凝剂处理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 |
1.1.4 新型混凝剂 |
1.2 纤维素及其应用 |
1.2.1 纤维素来源 |
1.2.2 纤维素的性质 |
1.2.3 纤维素改性制备水处理材料 |
1.3 废纸及其资源化利用 |
1.3.1 纸和废纸的特点 |
1.3.2 废纸的回收利用现状 |
1.3.3 废纸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
1.4 废纸制备絮凝剂处理低浊水的可行性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章 参考文献 |
第2章 废纸纤维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低浊水的处理 |
2.1 实验 |
2.1.1 废纸原料的选择 |
2.1.2 实验水样的选择 |
2.1.3 试剂与仪器 |
2.1.4 WPFF的制备 |
2.1.5 制备工艺条件对WPFF使用性能的影响 |
2.1.6 WPFF的使用条件 |
2.1.7 正交实验 |
2.1.8 WPFF对水质的适应性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1 制备工艺对WPFF使用性能的影响 |
2.2.2 药剂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3 混凝沉淀操作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4 正交实验 |
2.2.5 原水水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参考文献 |
第3章 WPFF与AS联合使用的强化混凝沉淀作用及机理 |
3.1 强化混凝沉淀 |
3.1.1 强化混凝沉淀的概念 |
3.1.2 强化混凝沉淀的机理 |
3.1.3 强化混凝沉淀的方法 |
3.2 实验 |
3.2.1 实验水样的选择 |
3.2.2 试剂与仪器 |
3.2.3 WPFF强化混凝沉淀作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
3.2.4 实验步骤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WPFF的强化混凝作用及机理 |
3.3.2 WPFF的强化沉淀作用及机理 |
3.4 WPFF与AS联合使用的强化混凝沉淀作用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参考文献 |
第4章 废纸浆絮凝剂的复配使用效果 |
4.1 实验 |
4.1.1 WPPF的制备 |
4.1.2 实验水样的选择 |
4.1.3 试剂与仪器 |
4.1.4 实验步骤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PPF/PAC复配混凝剂 |
4.2.2 WPPF/PAFC复配混凝剂 |
4.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参考文献 |
第5章 WPF的生产应用前景分析 |
5.1 WPF的使用安全性 |
5.1.1 废纸的杂质成分和性质 |
5.1.2 WPF使用后的出水水质 |
5.2 WPF的规模化生产 |
5.2.1 WPFF的生产路线 |
5.2.2 WPPF的生产路线 |
5.2.3 WPF的生产线设计 |
5.3 WPF的使用效益分析 |
5.3.1 WPF的使用成本 |
5.3.2 WPF的环保效益 |
5.3.3 WPF的经济效益 |
5.3.4 WPF的社会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温、低浊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1.1 低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1.2 低浊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 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2.1 强化混凝工艺 |
2.1.1 混凝剂、助凝剂的优选 |
2.1.2 预氧化技术 |
2.1.3 泥渣回流技术 |
2.2 改进沉淀工艺 |
2.2.1 高密度沉淀池 |
2.2.2 磁技术的应用 |
2.3 增强过滤工艺 |
2.3.1 气浮技术 |
2.3.2 膜分离技术 |
2.3.3 微絮凝接触过滤技术 |
2.4 研发组合工艺 |
3 展望 |
四、活性炭处理低温低浊时期湘江原水的初步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硅酸氯化铝钛及其复合絮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性能研究[D]. 廖丽娜.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2]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D]. 黄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内蒙古某水厂水源切换时应急工艺研究[D]. 王宇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污泥回流技术在南太湖地区低浊水处理的优化研究[D]. 李子佩. 浙江大学, 2020
- [5]西北农村不同水源水质条件下饮用水处理技术优化研究[D]. 刘晨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城镇供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研究[D]. 张大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壳聚糖及其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研究[D]. 王珊.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
- [8]大伙房水库水低温期的混凝强化工艺研究[D]. 梁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9]废纸絮凝剂制备及其强化混凝沉淀作用的研究[D]. 黄金阳. 厦门大学, 2018(12)
- [10]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汪志永,戴红玲,周政,张鹏,王嘉婕,胡锋平. 水处理技术, 2016(10)
标签: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絮凝沉淀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 安全饮用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