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42例分析及其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金德燕[1](2021)在《结构异常中鼻甲的不同处理策略对不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时结构异常中鼻甲的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1.病例收集:选入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CRSsNP伴中鼻甲结构异常患者行FESS治疗。入选本研究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持续或间断超过3个月,符合2018年CRSsNP诊断标准,除前鼻镜、鼻内镜检查,还有鼻窦CT检查作为客观依据,均被诊断为CRSsNP伴中鼻甲结构异常,年龄范围:18-65岁,经过大于等于12周规范化保守治疗鼻塞、流脓涕等症状仍持续或间断存在,均为双侧病变。纳入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1=52)和对照组(n2=51),其中观察组行中鼻甲成形术,对照组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2.治疗方案及方法:两组患者均经FESS治疗,对结构异常中鼻甲的处理:观察组行中鼻甲成形术即(1)泡性中鼻甲以鼻甲剪从中间剪开,用吸引剥离子使外侧黏膜与骨质分离,切除外侧骨质,贴合内侧骨质与外侧黏膜;(2)中鼻甲肥大,用镰状刀自中鼻甲前缘切开黏膜,鼻动力系统将中鼻甲外缘的水肿黏膜完全切除,为形成结构正常的中鼻甲去除骨质肥大部分,将其内侧长于骨质的黏膜向外上翻,与外侧形成的创面相连;(3)中鼻甲反向偏曲,行中鼻甲弯曲部位局部骨折,以恢复其正常解剖位置。对照组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即以咬切钳切除中鼻甲垂直部,下边界与上颌窦口上缘平齐,前边界与筛泡平齐。为保证研究的可行性,手术均由同一位术者完成。3.疗效评价:通过比较术前、术后1年症状主观量表评分(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NOT-22)、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量表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4.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数资料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中鼻甲解剖结构异常类型方面的一般情况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手术前VAS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窦CT、鼻内镜检查、SNOT-22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中鼻甲成形术组患者手术治疗后1年脓涕、鼻塞、全身不适、头面部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嗅觉改善不明显P=0.35;SNOT-22评分相比,术后明显低于术前,P<0.05。4.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患者手术治疗后1年脓涕、鼻塞、全身不适、头面部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嗅觉改善不明显P=0.44;SNOT-22评分明显低于术前。5.两组病人术后1年VAS相比:脓涕、鼻塞、头面部疼痛,中鼻甲成形术组评分较部分切除术组明显低,P<0.05;嗅觉、全身不适无明显差异,P>0.05。6.两组病人术后1年Lund-Kenney、SNOT-22评分相比:中鼻甲成形术组明显低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P<0.05,成形术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部分切除术组。7.两组病人术后1年并发症情况相比,成形术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复查1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对有中鼻甲结构异常的CRSsNP患者行FESS手术同时行中鼻甲成形术,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疗效和满意度。
金德燕,尚小领,薛刚,李燕萍[2](2020)在《鼻中隔及鼻甲病变的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慢性鼻窦炎即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鼻塞、流涕、头疼及嗅觉减退等,其发病率高,常合并下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已经成为规律保守治疗12周后效果不佳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合并鼻中隔偏曲或鼻甲病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时是否处理及如何处理仍有不同意见。本文就上述问题及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段雅琴[3](2016)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提高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预后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诊疗护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筛选2015年1月-8月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2015年1月-4月7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5月8月70例患者为干预组,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资料和术前VAS症状评分、生活质量SNOT-22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实施围手术期医护一体化品管圈诊疗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诊疗护理模式,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填塞期各种症状的不舒适程度、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症状评分(VAS)、Lund-Kennedy评分、生活质量SNOT-22量表等为观察指标,评价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天的心理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鼻腔填塞期术区疼痛与头痛,口咽干燥,眼睛溢泪,睡眠障碍等的不舒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前和出院健康教育知晓度得分及出院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4大临床症状VAS得分、Lund-Kennedy得分、生活质量SNOT-22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品管圈诊疗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强化和加深了医护合作,提升了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诊疗护理质量。
张良春,漆一飞[4](2013)在《鼻内镜手术并发症50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gery,FESS)从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国内后在我国迅速开展,手术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是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的最主要手段。其可以提供更清晰的术野,配合先进的手术器械能更精确、彻底地清除病灶,影像学检查可以为术前解剖结构、疾病范围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评估,但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未见明显减少,反而时有发生[1-3]。如何预防和处理手术并发症,已成为鼻科医生们关注的焦点。现回顾我院自2012年5月至
薛章委,胡伟群,黄金樵[5](2013)在《两种方法处理泡状中鼻甲对慢性鼻窦炎疗效的影响》文中认为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function endoscopic sinussurgery,FESS)是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有效的方法,其手术宗旨主要是处理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病变及解剖变异结构,改善各鼻窦通气及引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中鼻甲是构成鼻道窦口复合体的解剖结构之一,其解剖结构异常是慢性鼻窦炎形成与发展重要原因,特别是近年来如何处理泡状中鼻甲,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成为人们所关注内容。本文通过介绍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中,对具有泡状中鼻甲的189例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处理,阐述各自影响慢性鼻窦炎的手术疗效体会,现报道如下。
陈胜强[6](2011)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79例治愈,占81.44%;好转11例,占11.34%;无效7例,占7.22%;总有效率为92.7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疗效高、安全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鹿娟[7](2010)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和预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指导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大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两年期间的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的245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分析包括是否有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史、慢性鼻窦炎手术史、变应性鼻炎病史及哮喘病史等;是否伴有全身性的疾病;是否坚持鼻窦内窥镜术后的综合治疗。疗效评定按照海口标准执行(以鼻内窥镜检查为准);黏膜评判标准参考Lund-Mackay评分系统。其结果经SPSS1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所有245例患者,达到治愈的患者有194例(79.18%),达到好转的患者有42例(17.14%),总有效率96.32%。手术并发症共发生42例。其中鼻腔粘连38例,眶纸板损伤2例,鼻中隔穿孔2例。Ⅰ、Ⅱ、Ⅲ型的疗效呈递减趋势,其中以Ⅰ型3期,Ⅱ型2、3期和Ⅲ型的疗效较差,经X2检验,差异有显着性(Personx2=16.858,P=0.002,P<0.05)。黏膜达到一级愈合的百分率在各型各期间呈递减趋势。而在四级水平的百分率则以Ⅱ型3期与Ⅲ型最高,经过X2检验,与其他几组的差异有显着性(Personx2=11.371, P=0.001,P<0.05)。本组合并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的黏膜上皮化时间差异无明显显着性(t=1.707,P=0.0510,P>0.05)。合并慢性鼻窦炎手术史、合并变应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黏膜上皮化时间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着性(t1=-3.123,P1=0.019,P<0.05;t2=-3.531,P2=0.003,P<0.05).本组合并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疾病、合并营养障碍或(和)特殊感染患者的有效率与总有效率的差异无显着性(t1=1.264,P1=0.381,P>0.05,t2=0.412,P2=0.816,P>0.05,t3=0.033,P3=0.955,P>0.05,t4=0.113,P4=0.551,P>0.05)。本组合并鼻中隔偏曲并同时行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有黏膜上皮化时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0.084,P=0.399,P>0.05)。能够规范使用局部鼻喷剂和口服药物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能够规范鼻腔冲洗及术腔随诊患者的黏膜上皮化时间与不能进行规范使用药物治疗和鼻腔冲洗及术腔随诊患者的黏膜上皮化时间比较,差异亦有显着性(t1=-3.160,P1=0.025,P<0.05;t2=-2.065,P2=0.012,P<0.05)结论:本文资料显示,疾病本身的临床分型分期、鼻部前驱手术史、鼻腔长期减充血剂使用史以及术后门诊随访和药物治疗与鼻窦内窥镜手术的预后疗效密切相关。但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史、鼻中隔成形术等因素对于手术的疗效无明显关联性。因此,预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术前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准确临床判断和术后规律系统的综合治疗是毋庸置疑的重要因素,这对于疾病的预后和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措毛,宋翊飒[8](2004)在《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42例分析及其处理》文中提出通过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42例分析及其处理,认为以ND:YAG激光进行粘连分离,治愈率较高 使用YAG激光有以下优点:术后不出血,疼痛经、反应轻,可同时处理引起粘连的相关因素
何江,吴铖林[9](2003)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文中提出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surgery,FESS)是在鼻腔鼻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理论指导下的内镜手术方法,是通过鼻内镜下的鼻窦开放治疗慢性和复发鼻窦炎的一种新的术式,其方法由Messerklinger于1978年首先介绍。手术的目的是仅去除不可逆病变组织,重建和恢复鼻窦通气引流及黏膜纤毛清除功能。Kennedy将此术式命名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自90年代初EFSS在国内开展以来,功能性鼻镜手术在我国发展较快,手术涉及
乌日娜[10](2017)在《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在鼻内镜设备下电凝结合局部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利弊,评估其疗效,总结难治性鼻出血在临床上常见的出血部位。方法:选取60例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的难治性鼻出血病例,在鼻内镜下寻找明确出血点,对其电凝治疗,部分病例据情况予以紫草油纱条术后局部填塞治疗,22例传统鼻腔填塞治疗的难治性鼻出血病例与上述60例比较得出患者临床有效率、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及术后鼻腔恢复情况的结果。结果:两组82例患者中1次治愈74例,2次治愈79例,需经过3次治疗的仅4例,其中鼻内镜止血组60例病人总有效率100%。出血部位在下鼻道(多位于穹隆部)36例(43.90%)、鼻中隔中后部25例(30.49%)、中鼻道11例(13.41%)、鼻中隔前上部6例(7.32%)、嗅裂及蝶筛隐窝4例(4.88%),且以老年人为多数。结论:将鼻内镜技术熟练运用在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上疗效显着,鼻内镜具有视野明亮开阔、微创、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观念。
二、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42例分析及其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42例分析及其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构异常中鼻甲的不同处理策略对不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鼻中隔及鼻甲的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鼻中隔及鼻甲病变的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鼻中隔偏曲的处理策略 |
1.1 是否行鼻中隔矫正术 |
1.2 不同鼻中隔矫正术式的疗效影响 |
2 中鼻甲病变的处理策略 |
2.1 是否对中鼻甲进行处理 |
2.2 对中鼻甲病变的不同处理术 |
3 下鼻甲病变的处理策略 |
(3)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提高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预后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2.1 自制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调查表 |
1.2.2 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 |
1.2.3 焦虑自评量表(SAS) |
1.2.4 视觉模拟评分表(VAS) |
1.2.5 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FPS-R) |
1.2.6 Lund-Kennedy评分法 |
1.2.7 CT评分法 |
1.2.8 SNOT-22生活质量评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成立FESS围手术期医护一体化品管圈领导小组 |
1.3.2 组建FESS围手术期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实施小组 |
1.3.3 设定主题 |
1.3.4 现状调查 |
1.3.5 分析原因 |
1.3.6 制定对策 |
1.3.7 实施对策 |
1.3.8 效果评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填塞期不同时间点各项症状舒适程度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度得分及出院满意度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门诊复查例数的比较 |
2.6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各项症状VAS评分及总分的比较 |
2.7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鼻内镜下鼻粘膜情况的比较 |
2.7.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各项Lund-Kennedy评分及总分的比较 |
2.7.2 两组患者术后1月鼻腔粘连发生率的比较 |
2.8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生活质量的比较 |
2.8.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SNOT-22量表评分的比较 |
2.8.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SNOT-22量表5大条目总分的比较 |
2.8.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5大条目分布情况的比较 |
2.9 两组患者术后6月临床疗效的比较 |
2.10 QCC活动前后无形成果雷达图的比较 |
3 讨论 |
3.1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对患者的影响 |
3.1.1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减轻了患者心理焦虑 |
3.1.2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鼻腔填塞期的舒适度 |
3.1.3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术后随访依从性 |
3.1.4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
3.1.5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3.2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对医护人员的影响 |
3.2.1 对医生而言 |
3.2.2 对护士而言 |
3.2.3 对医院和科室而言 |
4 结论 |
4.1 鼻内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原因 |
4.2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对患者的影响 |
4.3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对医护人员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鼻内镜手术并发症5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手术方法 |
2 结果 |
2.1 |
2.2 并发症处理 |
3 讨论 |
3.1 颅内并发症 |
3.2 眼部并发症 |
3.3鼻部并发症 |
(5)两种方法处理泡状中鼻甲对慢性鼻窦炎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3. 疗效观察: |
4. 统计学分析: |
二、结果 |
三、讨论 |
(6)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手术适应证与术前准备 |
3.2 手术操作 |
3.3 术后随访 |
(7)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个人简历 |
(10)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3 内容与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临床有效率 |
4.2 疼痛程度 |
4.3 并发症 |
4.4 出血量 |
4.5 术后鼻腔通气时间及黏膜恢复情况 |
4.6 鼻腔出血部位的统计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临床有效率比较 |
2 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 |
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4 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及术后鼻腔通气时间、粘膜恢复情况的比较 |
5 鼻腔出血部位的统计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42例分析及其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结构异常中鼻甲的不同处理策略对不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D]. 金德燕.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鼻中隔及鼻甲病变的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J]. 金德燕,尚小领,薛刚,李燕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0(04)
- [3]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提高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预后中的应用研究[D]. 段雅琴. 山西医科大学, 2016(11)
- [4]鼻内镜手术并发症50例分析[J]. 张良春,漆一飞. 贵州医药, 2013(12)
- [5]两种方法处理泡状中鼻甲对慢性鼻窦炎疗效的影响[J]. 薛章委,胡伟群,黄金樵.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22)
- [6]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体会[J]. 陈胜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11(05)
- [7]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鹿娟. 浙江大学, 2010(09)
- [8]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42例分析及其处理[J]. 措毛,宋翊飒.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9]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J]. 何江,吴铖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3(02)
- [10]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研究[D]. 乌日娜.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