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的管理提升教师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艳[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张玉玲[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初心如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拒腐防变的新路,一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传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和显着优势的监督体系,是能够保持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仍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逐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完善和发展的短板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为逻辑主线,渐次展开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本文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论文正文部分由六章内容构成,分别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式。分别从基本概念界定、十大要素的梳理整合和“多维立体协同”监督模式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二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分别阐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厘清监督主体、强化问责——“谁来监督”,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从内容逻辑视角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的坚守、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精神内核的继承创新、对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的秉承、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域外借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分析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第四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依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脉络,分三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二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2012);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2012——)。其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体系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分别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两个方面,阐释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第五章主要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与现实贡献。首先,通过古今中外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显着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优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其次,基于显着优势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现实贡献: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从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剖析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成果颇丰,但当前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内监督的短板——“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待加强;三是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剖析,本文提出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三条对策:一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协同性;二是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三是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分别从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完善和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宏观提炼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基于以上六章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制度密码”。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管住公权力”的“中国智慧”。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协同监督机制研究,权力配置、运行和制约机制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阐释,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陈思文[3](2021)在《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前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在不断进步,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教育走到今天,其目标早已不是对学习者进行最基础性的教育,未来的教育要满足学习者生命全过程的学习需求,帮助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在未来随着科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教育理念将发生更多的转变,需要满足人一生的发展需求。未来的学校也不是当今这样传统的、物理的学习空间,而是超越了物理界限,将家庭和社区包含在一个超越学校围墙的连续体中。在以后,提升自身学历以便更好就业的学习目的不再是主流,很多人学习的目的将变为自己的兴趣与需求,学习不再是一个主要用于就业的手段,而发展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提高自身素养为目的去进行的活动。本文将面向未来的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的需求趋势分为三大方面:即正规学习实施制度的需求、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的需求以及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的需求。本文对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的需求进行了预测,从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三大部分展开了论述。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包含课程研发实施制度、教学实施制度、科研学习实施制度以及技能培养学习实施制度。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包含家庭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社会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社区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继续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老年学习实施制度改革以及课外辅导机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包含健全服务于非正式学习的认证制度、建立网络智能媒体学习实施制度、建立纸媒与“互联网+”融合的学习实施制度以及完善科普场馆教育职能的学习实施制度。本研究有助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面向未来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与发展提供建议。
管淑慧[4](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闫佳伟[5](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郑国富(Tey Kok Fu)[6](2019)在《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与多元化的社会里,价值选择是多样、多重、多元的,这种状态凸显了学校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学校生活的日常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的实际出发,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个部分(五章)。第一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概述。核心价值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具有包容性、共存性、完整性、相容性、共生性及内聚性等特征。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起源;哲学的价值论和心理学的社会学习论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核心价值教育对完善个体品格、提升学校文化及引导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价值。第二章是现状调查及相关问题讨论。围绕学校环境、个体现况与社会现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在办学经费、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信息化的社会让学生的个人主义日益膨胀,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愿意奉献都是学校教育面对的重要挑战;惩罚制度、行为评价与榜样示范等教育方法都有待改进。在变革的时代,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需要面对很多价值选择上的冲突,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应该使用谁的价值”与“核心价值应该怎么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理论建构。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生活(班级及社团生活)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品质,以便实现独立中学一直强调的全人教育。为了实现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论文建构了独立中学核心价值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七大核心价值:尊重、责任、诚信、正义、善良、奉献及感恩,并试图建立起这七大核心价值的内在关联。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需要遵循民主公正、独立自主、共同参与和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第四章是对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核心价值教育牵涉学校的三种主体和四种力量,主体分别是学生、导师与领导者,力量分别是个体的意志力、导师的执行力、团队的领导力以及制度的约束力,这些能力建设是实践的先决条件,对实践计划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通过多个实践计划来实施,这些计划包括服务学习、助学认养、校园美化、家校合作、国际交流,所有的活动都在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中展开,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养成人的核心价值品质。论文还结合实践探讨了实施核心价值教育的具体策略。第五章分析了核心价值教育的成效,反思了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和谐文化和办学特色,学生能够自发地组织自己的学校生活,不少教师、家长及校外人士对核心价值教育表示认同。反思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在价值认同的难度、道德的宽容度、生活与教育的融合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展望未来,希望核心价值教育能够成为独立中学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行为改善。
蔡毅强[7](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吴永祥[8](201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文中指出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人的能力为中心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共同强化着知识和人才在国力增强和社会繁荣中的关键作用。大学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中的先驱,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大学的生命线,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促进每位教师自由、全面、创新、和谐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尚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重“物”轻“人”,重管理控制轻服务激励,一定程度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存在着“大师”缺乏、教师潜能开发利用效率低、教师流动不合理、竞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开放协作、全面协调、自主创新、和谐共生的教师发展生态尚未形成。这些都阻滞着研究型大学开展“双一流”建设,束缚着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思考,论文以马克思能力思想为指导,统领全文,深入探寻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的内在契合性,尊重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弥补以往相关研究中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省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坚持理论先导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设计方略。从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发展需要等出发,从道德素养、学识素养、创新素养、心智潜能等方面建构充满生机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路径,实现“供给侧”(研究型大学、政府、社会)与“需求侧”(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内、外部互动融合:一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同培育、职业压力调适、自我效能感发挥、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全程化、多路径建构教师自主发展体系,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发自身潜能;另一方面,从社会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权利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保障体系,实现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嬗变。最终,实现需求侧“合理需求”与供给侧“有效供给”的辩证统一,实现教师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和谐统一。
刘军豪[9](2018)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大计,教师为先。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长久以来都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重心和关键。教师专业发展并非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从教师的专职化到教师的专业化,再到教师专业发展,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本身也经历了层层深入、逐步聚焦的认识过程。当前,伴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全面深化推进,围绕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持续升温。在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目标指向下,反思并完善当前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必要且迫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有其阶段特殊性和情境复杂性。从概念内涵的探讨到专业素质的解构,从发展阶段的划分到专业标准的制订,涉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可谓层出不穷,其成果也逐渐呈现出同质化、低效化趋势,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支持渐趋乏力。本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一种价值期待,更是一种制度建构,不仅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本身是制度性话语构建的结果,且制度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确认和支持更是促使其从理念转变为现实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本研究从制度切入,以支持为导向,旨在系统探讨制度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并着力构建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围绕“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为什么需要制度支持”、“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怎样的制度支持”、“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现状怎样”和“如何完善制度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四个核心问题及相关联的其他补充性问题,本研究整体遵循“核心概念界定-概念关系辨析-制度历时考察-制度问题澄明-支持取向制度构想-支持取向制度实践”思路展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且调查以半结构化的一对一访谈为主,样本选择主要基于幼儿园办园属性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并有效兼顾幼儿园区域位置和幼儿园职称编制等维度,以确保样本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制度的概念界定和关系探讨是相关研究的逻辑起点。依托构词分析和近似概念辨析,本研究界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演进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园教师主动谋求专业性提升,追求师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持续增进的过程,其通常会经历职前教育、入职适应和在职成长三个基本阶段,并深受发展理论的引领和外部环境作用,最终指向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及个体的专业成长。随后,本研究结合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着重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初步提出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取向构想。相比之下,对制度的内涵探讨则侧重从马克思主义、新制度主义和教育学视角展开,并进一步将二者关系概括为:专业发展是幼儿园教师作为制度人的内在需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制度依赖,而制度又以特定方式持续推进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探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变迁是从时间维度全景式呈现制度的前世今生,更是纵向立体式透析制度的更新承继,其为深入剖析制度的功能实现与价值生成提供了历史之眼。通过借鉴马克思与诺斯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将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划分为恢复探索期、初创试行期、稳步推进期和持续变革期四个阶段予以梳理考察,并总结其制度变迁趋势为:从孤立缺失到逐步健全的制度体系构建、从参考借鉴到本土创生的制度生成机制、从危机缓解到问题预防的制度动力样态。虽然纵向的历时考察彰显出制度不断优化、趋于完善的积极取向,但并不能掩盖制度在现实运作中所暴露出的具体问题。聚焦制度的现实生态,着眼制度的具体运行,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呈现与反思。相关问题主要体现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滞后导致专业发展起点偏低,幼儿园教师身份制度失衡导致专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低效导致专业发展支持乏力,不利的非正式制度深层阻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相关的制度问题既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在的不足。最后,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构与探索。理论上,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是以专业发展为起点和目标,但凸显了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且更强调制度对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作用,而非局限于传统的技术取向和同质视角。同时,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是以“支持”为导向推进制度的功能转向与聚焦,支持既是制度构建的价值期待,又是制度落实的功能定位,更是制度评估的必要标准。此外,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还必须遵循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全人发展、尊重幼儿园教师主体地位、树立制度构建的系统思维、强化制度设计的精准适切、促进人与制度的交互协同等基本理念。实践中,一方面应逐步探索健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制度支持体系,具体包括探索教师资格分级认证制度;尽早完善建立系统明确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制度;推进幼儿园教师聘任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和支持性保障;增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践性,适应不同阶段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差异性;健全教师教育机构认证与质量评价制度,推进高品质课程建设与管理;提升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实效,推进制度的评价与督导。另一方面应积极改革完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制度保障系统,主要涉及有侧重地逐步打破歧视性制度身份;基于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确保幼儿园教师发展的专业身份;提升职称评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积极有效地应对非正式制度的潜在影响与现实阻碍。
张爱军[10](2016)在《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的学校德育常陷入行为规训范式的泥淖,无法实现应然的育德功用。本研究基于对一所学校的观察,考察行为规训德育范式的形成并对其进行剖析,探究德育范式变革的理论路向与实践可能。以学生管理面目“出场”的学校德育,在实践中演变为“德育工作”,直接导致许多德育工作内容与道德无涉,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制度也变身为实现控制的机器或保障,最终使得学校德育难逃“服务于教学”的工具化命运。班主任作为德育规训化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看似规训者,实乃被规训者。借助权力、规范、检查与说教等具体手段,学校德育实现了对学生行为的规训。而学校环境中的文字符号、政治课、班会课等道德言说之乏力,导致道德之悬置。学校德育的规训化过程至此完成。行为规训范式下的德育通过对人的身体、行为、时间以及空间的控制,全方位实现了对人的控制与规约。基于一种屈服于规范的道德概念,其德育目的实为身体的驯顺,德育过程成为一种把规范异化为规训的对象化活动,成为脱离生活的道德训练,导致主体的失落。其危害不仅表现为学生身体的驯顺、教师角色的异化,更会导致生活目的的迷失、对教育自由的僭越,并最终导致人的异化。这种德育范式之所以会出现并有一定“市场”,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也有对教育、道德尤其是人的形象的认识问题,还有不可忽视的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人的因素。德性养成范式是德育范式变革的必然路向,它旨在培养人之德性,与道德教育的人之指向相契合,促进“成人”基础上的“成己”。它避免了规训化德育的种种弊病,有利于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追求幸福生活,实现对学校德育生活的重构。本研究认为,要实现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的范式变革,就要从人的原点出发,以德性的生成为目的,促使人从他律走向自律;还要在实现学生观转换、教师角色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德育路径的“变道”。德性养成范式宜遵循“在生活中开展活动课程——在活动课程中培养好习惯——在好习惯中培养德性”的逻辑理路去实施。最终,使得学校道德教育高举人性的大旗,向着人回归,让生命绽放德性的光辉。
二、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的管理提升教师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的管理提升教师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性观点简介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式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公权力与腐败 |
(二)监督、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学界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的探讨 |
(三)梳理与整合:党和国监督体系的“十大要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
(一)“多维立体协同”监督结构模式及其结构分析 |
(二)“多维立体协同”结构模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 |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 |
(一)党内监督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
(二)国家监督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廉政为民政府 |
(三)社会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筑人民监督网 |
二、厘清监督主体——“谁来监督” |
(一)厘清党内监督多元主体 |
(二)厘清国家监督多元主体 |
(三)厘清社会监督主体 |
三、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 |
(一)党内监督对象始终坚持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
(二)国家监督逐步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 |
(三)社会监督对象的统一性和全覆盖 |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 |
(一)压实责任,党内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二)强化责任担当,国家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三)依法有序监督,社会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 |
一、始终坚守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内核的坚守 |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继承 |
二、始终继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的精神内核 |
(一)学习借鉴苏联的党政监督模式 |
(二)党政监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三)重视党政监督法规建设 |
(四)建立局部政权条件下的行政监察制度体系 |
三、始终秉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 |
(一)对我国传统法治监察思想的传承 |
(二)对我国传统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思想的借鉴 |
(三)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扬弃 |
四、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思想的借鉴 |
(一)各国应在共同反腐中交流互鉴 |
(二)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思想的批判吸收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度框架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 |
(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恢复发展(1978-2012) |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发展(2012——)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必须坚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 |
(三)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 |
(四)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
(五)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 |
一、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
(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 |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贡献 |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
(二)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 |
(三)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 |
(四)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与完善对策 |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 |
(一)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
(二)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短板 |
(三)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
二、健全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对策 |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同监督机制 |
(二)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难题 |
(三)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正规学习实施制度发展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发展的文献综述 |
(三)关于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发展的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未来全民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的理论构建 |
一、概念界定 |
(一)终身学习的概念 |
(二)终身学习实施制度的概念 |
二、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二)事实基础 |
(三)理论构建 |
第三章 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需求预测 |
一、问卷设计调查与检验 |
(一)问卷研制 |
(二)问卷抽样调查情况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二、学习实施制度改革需求预测 |
(一)正规学习实施制度需求预测 |
(二)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需求预测 |
(三)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需求预测 |
第四章 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课程研发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建立推动学习方式更加数字化的课程研发实施制度 |
(二)建立促使学习内容更加个性化的课程研发实施制度 |
(三)建立支持学习环境开放化课程研发实施制度 |
二、教学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完善有助于教学方式信息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推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促进教学方式弹性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四)建立支持教学内容智能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三、科研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创新校级科研机构科教融合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国际科研交流互通的学习实施制度 |
四、技能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中职技能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二)高职技能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第五章 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家庭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培养创造性的家庭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家长职称化的家庭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社会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发展导向的社会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学习内容多元化的社会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学习方式数字化的社会学习实施制度 |
三、社区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学习内容高品质的社区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主体差别化的社区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方式数字化的社区学习资实施制度 |
四、继续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人才培养科学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平台信息化的继续学习实施制度 |
五、老年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学习模式多元化的老年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学习途径信息化的老年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养学结合的老年学习实施制度 |
(四)建立规范的老年学习评价制度 |
六、课外辅导机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辅导机构个性化培养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辅导机构未来在线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辅导机构移动APP学习实施制度 |
第六章 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健全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
二、建立媒介更加智能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一)完善微信线上远程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微博共享学习空间的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影视学习平台智能化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纸媒与“互联网+”融合的学习实施制度 |
四、完善科普场馆教育职能的学习实施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生活价值的反思: 生命意义为何流失 |
(二) 学校生活的审视: 独中生的行为问题 |
(三) 建构文化的使命: 独中生的生活世界 |
(四) 理想的学校教育: 回归生命的完整性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品格教育研究 |
(二) 价值教育研究 |
(三) 核心价值教育研究 |
(四) 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价值教育概述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概念 |
(一) 价值与核心价值的界说 |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涵义 |
(三) 核心价值教育的特点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提出 |
(一) 核心价值教育的时代背景 |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科学依据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价值 |
(一) 完善个体品格 |
(二) 提升学校文化 |
(三) 引导社会道德 |
第二章 现状调查及问题讨论 |
一、调查设计 |
(一) 个案说明 |
(二) 调查目的 |
(三) 问卷设计 |
(四) 调查过程 |
(五) 调查对象 |
(六) 样本分析 |
二、调查结果 |
(一) 学校环境的分析 |
(二) 个体的现状分析 |
(三) 社会现象的认同 |
(四) 在调查中的发现 |
三、问题讨论 |
(一) 谁是学校的主体? |
(二) 核心价值怎么教? |
(三) 人的生活是个别的存在还是社群的集合? |
(四) 人的教育是现在的需要还是未来的准备? |
第三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理论建构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 |
(一) 强化学校生活的地位 |
(二) 提升个体生命的品质 |
(三) 改善学校办学的成效 |
(四) 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 |
(一) 尊重 |
(二) 责任 |
(三) 诚信 |
(四) 正义 |
(五) 善良 |
(六) 奉献 |
(七) 感恩 |
(八) 七大核心价值的相互关系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原则 |
(一) 民主公正原则 |
(二) 独立自主原则 |
(三) 共同参与原则 |
(四) 全面发展原则 |
第四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能力建设 |
(一) 个体的意志力 |
(二) 导师的执行力 |
(三) 团队的领导力 |
(四) 制度的约束力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计划 |
(一) 服务学习计划 |
(二) 助学认养计划 |
(三) 校园美化计划 |
(四) 家校合作计划 |
(五) 国际交流计划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策略 |
(一) 从现有的资源中来树立精神文化 |
(二) 善用学校的偶发事件来进行教育 |
(三) 合理化地运用各种教育规章制度 |
(四) 在学校生活中引入核心价值教育 |
(五) 引领社群大众参与核心价值教育 |
第五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 |
(一)初步形成了学校和谐文化和学校办学特点 |
(二) 激发了学生自发性的建构自己的学校生活 |
(三) 获得了社群对学校办学与核心价值的认同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反思 |
(一) 教师专业的助力与教育改革的阻力 |
(二) 价值认同的难度与个体的道德宽容 |
(三) 生活简单化与教育高效化的共同性 |
(四) 功利化重现现象与家校合作的难度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未来展望 |
(一) 扩大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 |
(二) 推进学生行为评价的改善 |
(三) 作为国家公民教育的补充 |
(四) 为终身教育提供延续机遇 |
(五) 为教育转型提供合理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学生核心价值素养的问卷调查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人的存在论 |
二、人的本质论 |
三、人的发展论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引领 |
1.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
1.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
1.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之举 |
1.1.5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人的“能力”的概念 |
1.3.2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
1.3.3 “大学教师能力”的概念 |
1.3.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能力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2.1 人的能力的基本内涵 |
2.1.1 人的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 |
2.1.2 人的能力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 |
2.1.3 人的能力是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的统一 |
2.1.4 人的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
2.2 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 |
2.2.1 需要与能力的关系 |
2.2.2 需要的异化 |
2.2.3 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
2.2.4 人的需要的层次性 |
2.3 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 |
2.3.1 劳动与能力的关系 |
2.3.2 劳动的形态 |
2.3.3 劳动的异化 |
2.3.4 劳动的解放 |
2.4 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 |
2.4.1 分工与协作制度的创新 |
2.4.2 产权制度创新 |
2.4.3 社会制度创新 |
2.4.4 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的关系 |
2.5 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 |
2.5.1 人的发展的历史是人的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嬗变的过程 |
2.5.2 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
2.5.3 人的发展的关键是个体能力与类整体能力的共同发展 |
2.6 马克思能力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2.6.1 对“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的继承与发展 |
2.6.2 对“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的继承与发展 |
2.6.3 对“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的继承与发展 |
2.6.4 对“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3.1.1 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 |
3.1.2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 |
3.1.3 教师人事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提供了发展支撑 |
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开放协作的能力成长格局尚未形成 |
3.2.2 全面协调的能力培育机制尚未形成 |
3.2.3 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制度尚未形成 |
3.2.4 和谐共生的能力发挥机制尚未形成 |
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教师能力建设的宏观环境不完善,阻碍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 |
3.3.2 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错位,影响教师能力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
3.3.3 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迷失,缺乏科学合理的导向性、独特性和动态性 |
3.3.4 教师能力建设的路径单调,未能充分、有效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 |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理路 |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 |
4.1.1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由发展 |
4.1.2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 |
4.1.3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创新发展 |
4.1.4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和谐发展 |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 |
4.2.1 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4.2.2 坚持方向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4.2.3 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
4.3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设计思路 |
4.3.1 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发展目标的高度融合 |
4.3.2 坚持“供给侧”有效供给与“需求侧”合理需求的辩证统一 |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建构 |
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的生成 |
5.1.1 马克思能力理论是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生成的理论先导 |
5.1.2 国内外学者的实践探索是教师能力结构生成的重要参考 |
5.2 研究型大学教师道德素养 |
5.2.1 理想信念 |
5.2.2 道德情操 |
5.2.3 核心价值观 |
5.2.4 学术道德 |
5.2.5 社会担当 |
5.3 研究型大学教师学识素养 |
5.3.1 本体性知识 |
5.3.2 条件性知识 |
5.3.3 实践性知识 |
5.3.4 人文知识 |
5.4 研究型大学教师创新素养 |
5.4.1 学术自由意识 |
5.4.2 创新思维能力 |
5.4.3 协同创新能力 |
5.4.4 国际化视野 |
5.4.5 终身学习能力 |
5.4.6 信息整合能力 |
5.5 研究型大学教师心智潜能 |
5.5.1 学术民主意识 |
5.5.2 耐挫抗压能力 |
5.5.3 沟通协调能力 |
5.5.4 健康生活方式 |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主发展 |
6.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概述 |
6.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6.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
6.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内容 |
6.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自主规划 |
6.2.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
6.2.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
6.2.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
6.2.4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职业生涯自主发展 |
6.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自主培育 |
6.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与内涵 |
6.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危机 |
6.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构建对策 |
6.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主调适 |
6.4.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与内涵 |
6.4.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
6.4.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危害 |
6.4.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调适策略 |
6.5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自主发挥 |
6.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
6.5.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特征 |
6.5.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自主发挥的意义 |
6.5.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促进对策 |
6.6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自主提升 |
6.6.1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6.6.2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典型特质 |
6.6.3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自主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七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 |
7.1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概述 |
7.1.1 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关系 |
7.1.2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基本内容 |
7.2 社会支持系统 |
7.2.1 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意义 |
7.2.2 政府调控支持系统 |
7.2.3 市场调节支持系统 |
7.2.4 社会组织及其他支持系统 |
7.3 学校支持系统 |
7.3.1 学校支持系统建设的意义 |
7.3.2 “大师”引培支持系统 |
7.3.3 学科文化支持系统 |
7.3.4 组织环境支持系统 |
7.4 权利保障系统 |
7.4.1 权利保障系统构建的意义 |
7.4.2 资源禀赋保障系统 |
7.4.3 公平激励保障系统 |
7.4.4 民主监督保障系统 |
7.4.5 继续教育保障系统 |
7.4.6 法制保障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背景与缘起 |
(一)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学前教育改革的时代诉求 |
(二) 制度支持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问题与思路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与结构 |
(一)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
(二)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结构 |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究 |
(一)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述评 |
(二) 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一体化视阈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取向 |
(一) 各有侧重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三种基本理论取向评介 |
(二)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取向的可能性设想 |
第二章 制度及其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制度内涵与结构 |
(一) 制度的词源探究与教育学考察 |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制度的基本阐释与现实启示 |
(三) 新制度主义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诠释 |
(四)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结构 |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制度依赖 |
(一)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身份与地位依赖于制度的确认 |
(二)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依赖于制度的引领 |
(三)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依赖于制度的塑造 |
三、制度持续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
(一) 制度强硬地规制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
(二) 制度柔和地诱导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变迁探讨 |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探讨 |
(一) 马克思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对比分析 |
(二)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变迁的理论构想 |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历时性考察 |
(一)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恢复探索期 |
(二)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初创试行期 |
(三)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稳步推进期 |
(四)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持续变革期 |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变迁趋向分析 |
(一) 从孤立缺失到逐步健全的制度体系构建 |
(二) 从参考借鉴到本土创生的制度生成机制 |
(三) 从危机缓解到问题预防的制度动力样态 |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问题澄明 |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滞后导致专业发展起点偏低 |
(一) 现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难以激励幼儿园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
(二) 长期缺位的职业准入标准导致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起点混乱 |
(三) 低效的教师聘任制度脱离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
(四)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缺乏必要的操作性和差异性 |
二、幼儿园教师身份制度失衡导致专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
(一) 歧视性制度身份导致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不均 |
(二) 幼儿园教师编制存在相对不足、身份排斥与区域失衡 |
(三) 幼儿园教师缺少独立科学的职称评定标准与流程 |
三、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低效导致专业发展支持乏力 |
(一) 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认证与质量评价制度亟需健全 |
(二) 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严重滞后于教师保教实践 |
(三) 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实效性不足,支持度不够 |
(四) 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制度间衔接不畅 |
四、不利的非正式制度深层阻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
(一) 传统文化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定位偏低 |
(二) 现实社会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不高 |
(三)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淡薄 |
第五章 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构想 |
一、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内涵 |
二、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设计理念 |
(一) 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全人发展 |
(二) 尊重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地位 |
(三) 树立制度建构的系统思维 |
(四) 强化制度设计的精准适切 |
(五) 促进人与制度的交互协同 |
三、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构建逻辑 |
(一) 重视制度建设的意义,强化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 |
(二) 遵循制度建设的基本逻辑,强化制度的伦理导向价值 |
(三) 探索差异化的制度设计,科学构建系统适宜的制度体系 |
第六章 支持取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实践 |
一、逐步探索健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制度支持体系 |
(一) 探索教师资格分级认证制度,激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
(二) 尽早完善建立系统明确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制度 |
(三) 推进幼儿园教师聘任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和支持性保障 |
(四) 增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践性,适应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差异性 |
(五) 健全教师教育机构认证与质量评价制度,推进高品质课程建设与管理 |
(六) 提升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实效,推进制度的评价与督导 |
二、积极改革完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制度保障系统 |
(一) 有侧重地逐步打破制度身份,确保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平等 |
(二) 基于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确保幼儿园教师发展的专业身份 |
(三) 提升职称评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持续性发展 |
(四) 积极有效地应对非正式制度的潜在影响与现实阻碍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2010年至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制度名录 |
附录2: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研究(园长版)》访谈提纲 |
附录3: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研究(教师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 学校德育中的行为规训 |
(二) 德性养成 |
(三) 学校德育 |
(四) 学校德育范式的变革 |
四、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学校德育是如何规训化的 |
一、管理的面目:道德教育如何变成学生管理 |
(一) 从“道德教育”到“德育工作”:规训的“筹划” |
(二) 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与道德疏离 |
(三) 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 规训的机器 |
(四) 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 规训的“合法”保障 |
(五) 学校德育的工具化: 规训式德育的标志性“伤疤” |
二、规训者的规训: 班主任如何被规训化 |
(一) 头顶的网: 班主任考评制度考察 |
(二) 手中的器: 获得制度权威、习得规训技术 |
(三) 脚下的路: 班主任的“格式化”生存 |
三、规训的手段: 学生是如何被规训的 |
(一) 权力 |
(二) 规范 |
(三) 检查 |
(四) 说教 |
四、乏力的言说: 道德教育是如何被“悬置”的 |
(一) “让墙壁说话”?——学校环境中文字符号的德育考察 |
(二) “德育主阵地”守住了吗?——“政治课”的德育考察 |
(三) 真的在体验吗?——班会课的德育考察 |
第二章 行为规训德育范式剖析 |
一、行为规训德育范式的主要表现 |
(一) 对身体的控制 |
(二) 对行为的控制 |
(三) 对时间的控制: “身体时间化” |
(四) 对空间的控制: “身体空间化” |
二、行为规训德育范式的本质 |
(一) 屈服于规范的道德范畴 |
(二) 驯服身体的德育目的 |
(三) 将规范异化为规训的德育过程 |
(四) 对象化活动中的主体丧失 |
(五) 脱离生活的道德训练 |
三、行为规训德育范式之危害 |
(一) 学生身体的驯服 |
(二) 教师角色的变异 |
(三) 德育言行的错位 |
(四) 生活目的的迷失 |
(五) 教育自由的僭越 |
(六) 人的异化 |
四、行为规训德育范式之归因 |
(一) 规训化德育何以流行?——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因素 |
(二) 规训化德育何以流行?——理念与认识维度的因素 |
(三) 规训化德育何以流行?——人的因素 |
第三章 德性养成德育范式的转向 |
一、德性养成德育范式何以必然 |
(一) 德育,指向“人” |
(二) 德性,让人“成”人 |
(三) “成人”,实乃“成己” |
二、德性养成德育范式的理论依据 |
(一) 教育人学思想 |
(二) 主体教育思想 |
(三) 德性伦理 |
三、德性养成德育范式的价值追求 |
(一) 为了人,向人回归 |
(二) 以德性的力量解放人、发展人 |
(三) 促进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 |
(四) 追求幸福生活: 学校德育生活的重构 |
第四章 德育范式变革的理论路向 |
一、“人”: 德育范式变革的原点 |
(一) 教育的“原点”是人 |
(二) 教育的三重境界: 人的不同安置 |
(三) 学校德育: 指向人而非道德本身 |
(四) 德育: 让人自我超越而非约束人 |
(五) 德性养成德育范式: 让德育更加人性化 |
二、德性的生成:德育范式变革的目的 |
(一) 德育范式变革: 从规范到德性 |
(二) 从“道德神”、“道德人”到“有德性的人” |
(三) 德性生成的本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 |
(四) 德性养成范式与德性自我建构 |
三、从他律走向自律: 德育范式变革的本质 |
(一) 行为规训德育范式与他律性 |
(二) 从他律到自律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路径 |
(三) 德性养成德育范式与自律 |
第五章 德育范式变革的现实可能 |
一、让学生“成己”: 德育范式变革中的学生观转换 |
(一) 不同德育范式下的学生观 |
(二) 学生观转换的教育学本质: 人的形象问题 |
(三) 学生观转换的前提: 认识自己 |
(四) 学生观转换的主体哲学: 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
二、从“规训者”到“指导者”: 德育范式变革中的教师角色超越 |
(一) 教师角色变换的三重意义: 德育变革、学生发展与教师幸福 |
(二) 教师角色变换的前提: 教师形象转换 |
(三) 教师角色变换的本质: 自我超越与德性生成 |
(四) 教师角色变换的路径: 在交往实践中建构新的自我 |
三、从规训到指导: 德育路径的“变道” |
(一) 德育内容: 从规范教育到好习惯培养 |
(二) 德育过程: 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实践 |
(三) 德育手段: 从说教到对话 |
四、德性养成德育范式的应然路径 |
(一) “在生活中”开展活动课程 |
(二) 在活动课程中养成好习惯 |
(三) 在好习惯中培养人的德性 |
结语: 让生命在道德教育中绽放德性的光辉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的管理提升教师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D]. 张玉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前瞻性研究[D]. 陈思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D]. 郑国富(Tey Kok Fu).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D]. 吴永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研究[D]. 刘军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D]. 张爱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