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核心能力与其经营地位关系超边际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珊[1](2021)在《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电器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不断加快,大量电器电子废弃物的产生不但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中国政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企业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及其他利益主体的相应责任。与此同时,迫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以及政府监督的多重压力,传统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已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要求,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发展战略,它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还有助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综上,本文通过归纳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相关问题,分别围绕闭环供应链的回收模式、CSR实施主体、渠道权力结构及协调策略等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地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考虑CSR的单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首先,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单渠道的回收模式下,分别构建不同成员企业实施CSR时三种权力结构下的决策模型。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决策模型中的均衡结果,探讨成员企业实施CSR的程度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并给出不同决策情境下选择最佳渠道权力结构的条件以及最佳CSR实施策略。最后,根据契约协调理论,在两种单渠道回收模式下,分别给出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2)考虑CSR的双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问题。考虑到回收双方之间存在业务替代性,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双渠道回收模式下构建不同成员企业实施CSR时三种权力结构下的决策模型,依然通过对比不同决策模型中的均衡结果,探讨成员企业实施CSR的程度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给出不同决策情境下选择最佳渠道权力结构的条件以及最佳CSR实施策略。最后,根据契约协调理论,在双渠道回收模式下,给出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3)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回收策略。根据制造商选择回收渠道倾向不同,分别从环境保护、产品价格与市场需求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给出了三种权力结构下不同成员企业实施CSR时制造商的最佳回收策略以及选择最佳回收渠道时应满足的条件。最后,以大型制造企业G与零售企业S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作为本文的实例研究对象,从企业的CSR实施策略及废旧产品回收策略入手,将数学理论模型同企业的实践经营相结合,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管理决策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企业在CSR实施策略及回收模式选择上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本文工作将进一步完善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决策与协调研究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及实例验证为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龚颍超[2](2020)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河南省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10年来,全球价值链重构现象十分明显:一方面,发达国家实行再工业战略,以振兴国内经济;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低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相关产业向更具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经济的增长动能和发展方式的深刻改变,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嵌入价值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本文写作的初衷。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从价值链、外向型经济与交易效率的关系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梳理目前的研究理论基础: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然后构建出带有外生比较优势的李嘉图模型并对交易效率和偏好如何影响价值链分工做出了具体的阐述:随着交易效率和偏好的提高,两国分工将从自给自足到局部分工直至完全分工。接着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国31个省份2010-2018年各年的交易效率和价值链的地位分别测度并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以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硬交易效率的提高比软交易效率、吸引因子交易效率更能促进价值链分工的形成。然后分析河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对河南省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前述结论,以产业选择矩阵的形式分析河南省产业的发展趋势。最后从破除垄断、制度改革和增强软实力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赵玉石[3](2019)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发展难题,表明在新的资源环境下农村原有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适应性问题,需要探求破解发展困境、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这一方面离不开国家建构力量,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主导农村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离不开农村内生力量,由熟悉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情感的农民来担任农村发展、建设的主体,才能将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想要的样貌。然而自人民公社解体后,以家户为经营基本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进一步“原子化”(1),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农村呈现出较大的动态变化性,农村内生力量的聚合愈发困难。“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增强农村内生力量、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作为全新的组织载体,新型农村合作社是分散经营的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运用组织化手段降低风险的理性选择,相比于传统合作社具有自发性、民主性、服务性、独立性等特点,不仅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的责任,而且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民主化水平方面被寄予厚望,已经被列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重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之一。但由于我国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特性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国家权力强势整合农村产生的权力惯性,新型农村合作社在产生和发展初期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制度嵌入的结果,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规划者、服务者、协调者、规范者的角色,但基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考核、利益权衡、人情关系等因素,政府行为却往往有着更加复杂的展现,有时甚至背离了公共角色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合作社经典理论和政府行为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托,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间的深刻关联为逻辑基点,运用文献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模式、行为机制,并着重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做了现实考量,提出“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力图客观还原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全貌,寻找政府作用于合作社的适当行为着力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设计、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合作社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明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为后续研究确立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二章重点剖析了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内在生长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性质、特点、社会基础等生长机理,对合作社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政府行为需求进行了类型化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提炼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与行为机制。在回溯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合作社发展实际,提炼出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的不同作用模式,以及包括动机、方式、内容、绩效在内的政府行为机制。第四章基于对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和个案分析,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并揭示政府在新型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困境。第五章比较分析了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总结各国政府基于不同国情下的行为差异和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六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必须理清政府行为的“度”,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划清政府行为边界,并将政府行为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以增效为目标取向,通过搭建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互动平台,统合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各种行为,凝结成契合合作社需求的政府行为合力。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型农村合作社根据生发模式、资源与运营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企业带动型、大户带动型、村治组织带动型和政府带动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对政府行为既有着共性需求,又存在个性差异需求。第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基于不同的作用程度和实施方式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国家主义模式、放任主义模式和混合模式,不同模式各有其形成机制,是一定条件、环境下的产物,需要依据不同地域环境、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评判政府行为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第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是一个涵盖动机、方式、内容、绩效的有机系统。在行为动机上,行政环境的差异会使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行为的内外动机上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动机的层级分化;在行为方式上,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存在正向和反向两种方式,即“政府规制”行为和“政府俘获”行为;在行为内容上,政府行为涵盖制度建构、服务供给、监管规范等多方面、各环节;在行为绩效上,政府行为绩效由行为因素、能力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变量构成的函数关系所决定,必须依靠三个因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整体提升。第四,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非均衡的博弈地位使政府时常出现越位、错位、缺位行为,越位行为挤压了合作社发展的空间,造成合作社独立性的丧失;错位行为使合作社混淆了发展内源动力和外部助力的边界,增加了合作社内外整合的难度;缺位行为造成了政府对农村合作社治理出现“真空”,导致合作社发展乏力。第五,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面临“上热下冷”、条块管理、制度不足、村庄空壳化等带来的行为困境,一些基层政府还缺乏为新型农村合作社提供扶持和帮助的权能和资源,这些现实困境成为政府作用发挥的掣肘,影响了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能力。第六,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要“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这一宏观语境之下规范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明确其行为依据、原则,梳理“行为清单”,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二是实现政府行为和职能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拓宽农村合作社需求表达渠道,并通过制度设计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增进政府行为与合作社需求融合的可能性;三是凝合政府行为与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取向,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下建构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平台,将互动、服务意识输送至政府的行为理念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为优化。
王丽佳[4](2013)在《交易成本视角的农户合作交易模式研究 ——以“苹果种植户—果农合作社”制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政府推动农民合作经济发展,规范合作经济组织制度,以及提高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农户交易效率的背景下,中国合作制度创新过程中出现诸如合作社经营效率较低、农户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行为倾向不强、农户农产品入市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显着影响农户对不同交易制度安排的选择及行为倾向。同时,针对基于合作社框架的交易制度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领域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出建立“农超对接”模式、发展“家庭农场”,以及推动培养“职业化农民”等方式,作为有效解决农户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交易成本过高、生产效率较低,以及生产规模不经济、交易规模不经济问题的农业经营体系改革路径和制度安排。但更多学者认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构建‘产前-产中-产后’纵向一体化的合作交易制度”,是推动农户实现规模效益、增加农户农业家庭收入,以及有利于提高弱势群体(即中国小规模农户)组织化的基本制度安排。因此,推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合作交易制度改革与优化,促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农户合作发展道路走出困境,是中国未来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交易费用理论为支撑,围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扩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苹果种植户—果业合作社交易制度及其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和发展的制度背景和经济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规范分析基本原理(即超边际分析原理和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原理),推理、形成论文的基本假设(即合作市场交易制度下农户交易成本<非合作市场交易制度下农户交易成本)。应用数理统计分析的相关原理及其模型方法,设计实证分析模型(包括均值检验、二元Probit、Tobit、Marginal Effect、两阶段DEA、有序Logit等),按照“农户合作交易模式选择意愿→农户合作交易模式选择行为→合作交易模式农户交易成本测定→合作交易模式农户生产效率评估→合作交易模式持续发展分析”的研究思路,对基本假设进行验证与修正的基础上,形成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农户合作交易制度分析体系,以及农户交易成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原理及体系。基于研究目的,即交易成本视角,分析农户对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合作交易制度的选择行为与规律,本文按照“文献综述与评价→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凝练形成研究结论→提出建议”的规范分析逻辑关系,将论文研究内容规划为四个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导言,包括第一章。主要是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凝练拟解决的问题、设计本文研究方案,具体包括研究背景,提出问题,文献综述与评价,设计研究目标与评估研究价值与意义,构建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设计和选择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以及论文总结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体系,涵盖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其中,第二章在对交易成本内涵与外延分析的基础上,对交易主体进行分类分析;借鉴超边际分析理论和交易成本比较分析理论,建立农户合作交易制度分析体系、农户非合作交易制度分析体系。第三章以高价值农产品生产者(即苹果种植户)为例,在系统分析苹果市场中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渠道以及交易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高价值农产品生产者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体系。在对选样背景与选样方法介绍基础上,对实证研究部分采用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理论分析结论为基础,形成本文的基本假设,即合作交易制度下农户交易成本小于非合作交易制度下农户交易成本。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体系,包括论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基于苹果种植户交易成本理论,应用二元Probit模型,对影响苹果种植户合作市场交易制度选择意愿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基于苹果种植户交易成本理论,应用Tobit模型,结合边际效应测度方法,对影响苹果种植户合作市场交易制度选择行为因素进行分析。第六章,从交易成本视角,建立合作交易制度、非合作交易制度下农户交易成本测算体系,对基于两种交易制度的农户交易成本差异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第七章,应用两阶段DEA-Tobit分析方法,构建semi-log模型,测度合作交易模式、非合作交易模式下农户的生产效率(包括技术效率、成本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分配效率);加入交易成本变量(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和运输成本),对两种交易制度下,影响农户成本效率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第八章,从合作社成员角度,探讨合作交易模式运营与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探究制约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合作交易制度持续运营的因素。第四部分阐述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启示,即第九章。在借鉴发达国家合作组织制度成功运营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户家庭经营小规模、分散化、流动性较弱,以及农民非职业化等特点,提出政策启示。主要包括:建议政府重视培育农户树立合作意识,规范合作社经营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强化对合作交易制度的监管及信息披露,鼓励提高农户对合作社信任度与合作社管理事务的参与度,支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功能(特别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功能),以及推进完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纵向一体化合作组织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六个方面:1.本文设计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数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作交易制度下的农户交易成本低于非合作交易制度下的农户交易成本。2.以苹果种植户和果业合作社交易制度为研究对象,将合作社提供的服务细分为13项,应用二元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合作交易模式选择意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苹果种植面积越大、道路运输条件越差、获取农业贷款困难程度越高,农户越有可能愿意加入合作社;农户认为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中,“稳定的果品收购”、“果品加工”、“果品贮藏”,以及“果品包装”等加工服务项目的重要程度越高,其加入合作社可能性越大。在交易成本方面,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越高,农户的合作社参与意愿越强烈。3.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原理,将交易成本细分为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运输成本,应用Tobit模型,结合边际效应测度方法,对影响农户合作交易模式选择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验证了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合作交易模式选择行为重要因素。其中,在反映谈判成本的变量中,苹果分级时间对苹果种植户选择通过合作社进行销售的苹果数量有显着积极影响作用;在反映执行成本的变量中,收到全部货款等待时间对苹果种植户选择通过合作社进行销售的苹果数量有显着积极影响作用;接待交易对象产生的费用,则对苹果种植户选择通过合作社进行销售的苹果数量有明显抑制作用。4.以高价值农产品生产者(即苹果种植户)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体系为基础,采用统计数据分析法,实际测算并比较合作交易制度、非合作交易制度下,不同规模农户交易成本差异。以样本数据测度结果证明,农户从非合作交易模式转换为合作交易模式,可显着降低交易成本中的运输成本与谈判成本,户均年节省运输成本800元左右、降低由购买者违约所带给农户的损失约190元、节省苹果分级时间8.1小时(相当于一个工作日)。5.以苹果种植户为例,建立以投入为导向的成本最小化两阶段DEA-Tobit模型,测度并比较合作与非合作交易模式下农户的生产效率;基于两种交易模式,构建semi-log模型,影响农户成本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成员的技术效率、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非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成员来说,苹果分级服务是提高成员成本效率重要方面;对非合作社成员来说,信息成本和运输成本则是影响其成本效率的主要因素。6.在证明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合作交易制度,是有利于提高中国小规模农户组织化的基本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建立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合作交易制度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合作社成员的种植面积、合作社的价格服务功能、运营规模,以及社员对合作社发展潜力评估,对合作社成员的投资意愿有显着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合作社的运营规模越大(主要涉及社员总数、社员总耕地面积、带动周围农户数量、年均农产品销售量等),并不意味着社员对合作社投资意愿也越大。社员对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投资意愿主要取决于合作社是否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健全的管理体系,合理的公积金分配机制,以及理事长与社员间、小规模社员与大规模社员间是否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合作社能否及时、有效的帮助社员解决农业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问题。总体上,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应用规范分析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农户合作交易制度的内在机理,概括并建立农户合作交易制度选择的研究体系。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合作交易模式(即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合作社进行农产品交易)对农户(社员)在矫正市场行为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正向影响;应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产前-产中-产后”纵向一体化的合作制度是带动弱势群体(即小规模农户)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上述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支持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产前-产中-产后纵向一体化合作制度,并引导农户选择合作交易制度的公共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程聪[5](2013)在《战略生态、制度创业和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创企业成长过程受到其所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相关组织战略决策模式、战略作用机制及其所构成的互动系统的深刻影响。作为关联企业之间的战略组合及其决策系统,战略生态在整合组织资源、激发组织潜力以应对新创企业面临的成长困境时具有显着的优势。然而,商业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战略定位的组织之间的战略生态系统演进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加以约束。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就是制度创业行为活动对于战略生态演进的引导和规制作用。因此,本文以商业生态系统中新创企业成长为对象来探讨战略生态与制度创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其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MMORPG产业和TFT-LCD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入剖析了产业制度变革情境下MMORPG产业和TFT-LCD产业战略生态的演进规律,并通过对MMORPG产业中的盛大网络和TFT-LCD产业中的友达光电企业案例进行探讨,初步总结出了战略生态、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之间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演绎的方法,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战略生态演进与制度创业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关于战略生态、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影响关系的理论框架。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着重对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创业家和创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理论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其次,通过对我国深交所创业板企业的数据收集,对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第一,战略生态是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及其他相关组织所采取的战略组合以及企业战略组合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企业战略生态决策模式包括泛组织垂直决策模式和企业水平决策模式。企业战略群是战略生态中关联企业由于目标导向不同、组织结构差异等需要进行协调、组合所构建的,具备特定战略功能的战略集合。第二,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战略生态与新创企业具有内在的互动机制,战略生态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主要通过战略生态的组织惯性、新创企业战略聚焦水平和新创企业战略群构建与实施来实现。而制度创业家能力和产业组织场域特征则对降低战略生态的组织惯性、提升新创企业战略聚焦水平和战略群构建与实施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新创企业成长受到战略生态和制度创业的双重影响。第三,基于Meta分析的理论综述结果表明:(1)创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产生显着的影响;(2)创业家学习能力对企业创业绩效产生显着的影响;(3)创业家创业活动所在外部环境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也非常显着。第四,制度创业对于新创企业绩效产生显着的影响作用。具体包括:(1)制度创业家较高的社会地位和高超的社交技巧对于新创企业绩效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2)组织场域类型和组织场域制度矛盾在制度创业家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战略生态、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拓展与深化战略理论和制度理论,指导新创企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拓展了战略生态的研究内涵,明确了战略生态演进规律和决策模式,并强调了战略群在战略生态演进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战略生态理论的研究。其次,阐释了制度创业家和组织场域在新创企业制度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证实了制度创业家社会地位和社交技巧、组织场域类型和组织场域制度矛盾对于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战略生态和制度创业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对于新创企业如何制定企业成长战略和提高战略决策效率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李飞星[6](2012)在《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能力是一种动态的群体能力,将成为21世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力。目前对网络能力的研究还是一种基础性研究,实证研究主要从网络能力与创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关系角度展开,对传统产业中的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竞争力影响机理的研究还少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将网络能力理论应用于传统产业,结合不同产业背景来研究企业的网络能力、政府介入和全球价值链治理对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影响机理,从网络能力角度揭示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低下,全球价值链地位较低的原因,研究相应对策以提高集群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现状及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确定了目前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存在的问题是网络能力弱、竞争力低下。为了深入揭示网络能力与竞争力的影响机理,本文以网络能力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了网络能力的理论模型,设置了“网络能力-资源获取-竞争力”和“网络嵌入-网络能力-竞争力”两个分析框架,以政府介入、全球价值链治理为调节变量,研究网络能力对竞争力的影响机理,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利用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实地调研的数据使用层级回归方法对集群企业网络能力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主要结论是:(1)网络能力与企业嵌入的产业背景有关,传统产业集群中网络嵌入的关系持久度维度对企业网络能力起负向作用。(2)传统产业集群企业与新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一样,企业网络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竞争力。(3)传统产业集群企业中,网络能力是网络嵌入和竞争力的中介变量,政府介入和全球价值链治理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通过资源获取对网络能力和竞争力起到调节作用,但政府介入在网络能力和资源获取之间不起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治理在网络嵌入和网络能力之间也不起调节作用。然后根据实证结论进一步分析了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竞争力、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模式选择和升级时间表;构建了促进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网络能力提升与产业发展的网络保障机制,其中区域整体品牌培育和政府介入是网络保障机制中提升集群企业网络能力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主要途径。本文还通过结构方程和层次分析法析取了中国南珠产业产品品牌和区域整体品牌的个性维度,以期为政府和企业培育品牌发展中国南珠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标准。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将企业网络嵌入、网络能力、竞争力置于一个分析框架,以政府介入、全球价值链治理为调节变量,以传统产业集群企业——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揭示网络能力与网络嵌入、竞争力、政府介入及全球价值链治理之间的影响机理,从而有力的补充了网络能力理论。
邵传林[7](2011)在《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文中认为自中国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官方农村正规金融如农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不仅因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而举步维艰,还大幅收缩其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存在明显的“去农化”趋势,其支农效果也越来越弱。与此同时,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之外,自发生成了一块由友情借贷、关联性借贷、合会、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非盈利性小额信贷机构、地下钱庄、高利贷组织等构成的农村非正规借贷市场,尽管官方多次对其打压、取缔,但种种迹象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不仅有日趋繁荣之势,尤其是在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保持了极低的违约率。事实上,诸多的实践调查还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确实在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增长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有人把中国经济30年的持续增长归功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这就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深入思考,缺乏官方产权保护的民间借贷契约缘何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或者说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怎样的治理机制从而长盛不衰,农村非正规金融又是如何演变的?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是默认其继续存在还是引导它走向正规?显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为中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构提供理论指导,就其实践意义而言,还有利于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或许还能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或处在转型期的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本文从农户的视角切入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的研究,并且将研究范围限定在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农户参与非正规金融的活动及行为。值得强调的是,在本文的经验研究部分重点运用案例研究法来剖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中各类经典问题。当然,为了能刻画出真实世界里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复杂图景,本文或通过田野调查,或通过史料搜集与整理,或走访案例当事人,从而使这些案例“故事”不仅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真实世界里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现象,表征出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未来走势,进而为“三农”融资难问题提供政策启示,甚至还印证或拓展了制度经济学中的若干经典理论。在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农户偏好于从非正规金融市场借款是出于成本收益的算计,是既定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越贫困的农户越偏好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这就意味着,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贫困及中低收入的农户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选择非正规金融市场融资是经济理性的,符合“理性小农”的行为逻辑。第二,资本要素价格的变动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初始条件,能有效降低借贷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基础,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必要条件则在于该制度的创新者能预期到进行制度创新的净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地方政府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外部推力,而现有体制下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则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中的阻挠力量。第三,民间借贷契约的私人治理首先要借助各种社会关系网络来传播信息,而信息的有效传播促成了村庄信任的建立,乡土社会的各种非正式制度构成了强道德约束,无限期的重复借贷博弈以及各种嵌入式的关联性交易都增强了借款者还贷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其违约成本,同时还能把高风险的借款人过滤掉,而灵活的担保机制又进一步降低了私人借贷的违约风险。第四,当权力当局关于产权的界定不够清楚或很难界定清晰时,个人会以违法的方式攫取一部分置于公共领域的产权,而由于监管成本和信息成本过高,监管部门只能打击或肃清一部分非正规金融活动;另一方面,由于维持扭曲型二元金融体制的成本以及严禁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费用都越来越高,国内的经济形势也提出了放松金融监管的要求,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监管部门执行原有金融抑制政策的力度终于降低了。第五,地区性文化差异导致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地域差异性;地方政府为了增强对稀缺金融资源的控制会主动发起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并充当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的重要组织者;当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地下”非法经营时,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但在获得合法地位后其制度效率反而下降了。第六,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促使我国权力当局改变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偏好进而降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嬗变的成本,而在内生逐利动机驱动下有一部分愿意合法化的非正规金融响应了新的赢利机会,会借助或利用各种关系资源实施合法化转型。不过,中国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仍面临着诸多障碍。第七,本文得出的主要政策启示有:赋予农户自由契约权,并消除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法律壁垒;精简约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则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非正规金融正规化后的成本;有必要借助财政手段与税收杠杆来加强对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支持力度,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通过财税政策激励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实现联结,还要为成功转型的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退出机制。
孙兴杰[8](2011)在《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文中提出东方问题,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国际关系中难解的热点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是东方问题的延伸。一个世纪之后,东方问题的遗产依然存留于当代国际关系之中,成为诸多热点问题的历史根源。东方问题绵延数百年,关于东方问题的论述夹杂着不同的偏见与谬误,审视与理解东方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也有助于编纂相对客观全面的国际关系史。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总揽东方问题几百年的演进,以国家能力贯通权力边界的变迁,力求实现理论与历史的融合。第1章帝国:概念与类型帝国,不仅是长期存在于世界历史上的组织形式,也构成了前现代国际秩序的主要图景,几十个帝国的兴衰构成了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协奏曲,因此,还原帝国真实的面目对于构建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帝国情结既是人们认知世界历史演进的视角,也容易成为学术研究的盲区,拨开帝国情结的迷雾,本文将帝国界定为一种具有多重权力边界属性的人类组织形态。农业帝国、游牧帝国与殖民帝国构成了帝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图谱,三种帝国构成了帝国的主要形态,辨识与认知三种帝国形态才能真正把握帝国的内涵与本质。以多重边界作为帝国属性的标识,寻找到历史上各种帝国特征的最大公约数,根据边界分布状态而将帝国分为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前者生存于变动不居的时间之流中;而后者则存在于固定的空间之中,鲜有变化。第2章国家与国家能力国家能力的框架是重新认知帝国、国家、主权等概念的新视角。韦伯与马克思代表了两种大异其趣的国家理论,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前者强调国家的自主性,而后者着意于国家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两种国家理论的融合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综合的视角,国家能力理论试图弥合两者的认识鸿沟。国家或者帝国是不同权力网络组合而形成的组织,而国家能力则意指不同权力的组合与分布。本文提出一种理想化的国家能力结构,即一种“图钉式”的组合。不同的国家能力结构则指明了不同的国家构造,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国家能力结构迥然有别。国家能力的概念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具有多重的优势,既揭开了主权理论的迷雾,又能够厘清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在打通国内与国际的区隔的同时又能揭示国际关系史中大国兴衰之谜。当然,国家能力理论在应用于历史研究时,需要虑及时空的差别。国家能力的变迁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划分与重塑,边界在此过程中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边界变迁是国家能力变动的核心指标。第3章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帝国是一种多重权力边界叠合的组织形态,随着国家能力的演变,帝国逐渐为主权国家所取代,主权国家最大的特征是权力边界合一,具有封闭性的边界。以罗马帝国为例,国家能力框架同样具有解释能力,罗马帝国依次经历了霸权、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三个阶段。主权国家是现代性的产物,但是国家构建的途径与历程却大异其趣。国家构建可以分为内源型与外源型两种类型。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内源型国家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其构建的逻辑可以概括为从分到合的经历。内源型国家的发展动力既来源于内部,如财政压力、技术创新、官僚制度的创建等,也来源于外部,军事技术的革新、战争的压力。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源型国家实现了各种权力的整个,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领土)范围内各种权力边界的合一,从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制度,即使受到各种危机的挑战,或者应对自如,或者在危机之后迅速重建。外源型国家是在现代性冲击下多元变迁的产物,各个地区在国际体系扩张的裹挟之下而建立了形式的主权,但是国家能力却有霄壤之别,外源型国家依照国家能力形成了色彩各异的光谱。具有较为久远国家传统的地区能够比较迅速地建立有效均衡的国家能力结构,进而有可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强国与大国。建立在部落、血缘基础上的国家还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国家构建过程。第4章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东方问题内涵复杂而丰富,需要新的概念框架进行历史解读,本文以帝国、霸权、区域三个关键词解释东方问题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帝国与霸权既是国际关系的组织形态,也是国际关系演进的两种逻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种形态与逻辑交互出现,并呈现出帝国向霸权转换的趋势。帝国既是一种组织单位,又是一种国际体系;霸权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国际体系。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演进的复杂性、多样性。战争的规模与烈度在帝国与霸权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表现,依据规模与性质,本文将战争分为四种类型,即帝国生存战争、帝国维持战争、霸权轮替战争、霸权护持战争。区域作为帝国崩溃之后一种新的国际秩序的形式,而主权国家的建立则是帝国与区域的中介与纽带。学术界对东方问题的解读大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马克思恩格斯的解读,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撰写的时事评论留下了关于东方问题的深刻洞见。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将东方问题置于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长久的对峙背景之下,增加了东方问题的历史厚重感。地缘政治的视野则深刻地把握了大国围绕地缘战略要地展开的争夺。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对东方问题的历史进行分期,进而建立新的分析框架。第5章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入欧洲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奥斯曼帝国、俄国与哈布斯堡帝国之间的战争与角逐塑造了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从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地带进而演变为三大帝国的边缘地带,各种权力的边界交叠于一体,造就了巴尔干独特的政治地理生态。三大帝国都经历了从时间性帝国向空间性帝国的转型,国家能力不断提升。三个帝国的转型存在着时间差,这种反差造成了三个帝国扩展的不同步性,战争的局势随着帝国国家能力的兴衰而变化。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次第登台,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博弈最终使巴尔干地区成为三个帝国边缘的叠合,使之成为权力的破碎地带。第6章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从帝国向霸权的转变既是帝国战争的结果,也是现代国际关系拓展与延伸的表现。17世纪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不断扩张,最终将欧洲囊括其中。法国大革命及其拿破仑战争改变了国家的组织原则,民族主义成为最强劲有力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与组织形式冲击着传统帝国的边界。随着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私人产权制度及其市场经济快速扩张,市场越来越承担着剩余价值转移的功能。面对现代性的冲击,奥斯曼帝国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帝国的边缘地带频频陷落。民族主义传入、市场经济渗透、大国势力介入,奥斯曼帝国本身朝着国际体系的方向滑落,围绕东方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国际体系,东方问题从东南欧三个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转化为欧洲国际体系的稳定与调试的问题,这是既是东方问题在空间上的扩展,也是在内涵方面的丰富。19世纪前半期的埃及阿里帕夏的崛起是奥斯曼帝国面临的严峻俄挑战,推动东方问题向霸权方向转化,而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则挫败了俄国在东方问题上的优势地位,并且将奥斯曼帝国带入欧洲国际社会之中。当东方问题日益欧洲化时,欧洲国际体系对于东方问题的影响不断增强,二者之间的互动强度不断提高。第7章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民族主义缘起于欧洲,流布于全世界,不仅重塑了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也架设了帝国与区域之间的桥梁。民族主义在巴尔干半岛的传播,撬动了既有的地缘政治板块,重组了社会政治空间。奥斯曼帝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退潮,巴尔干民族国家勃兴,帝国边缘开始向区域国际体系转化。泛斯拉夫主义、泛希腊主义等思潮助推巴尔干联盟的建立,两次巴尔干战争预示着东方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巴尔干作为一个自我说明的区域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之上,整个20世纪巴尔干地区围绕构建稳定区域秩序而不断分合重组,这也是延续几百年的东方问题未决的遗产。
陈怀平,张强[9](2010)在《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的企业服务共享及超边际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文章从专业化分工的视角对服务共享进行研究。首先从专业化分工视角对服务共享进行解析,然后对服务共享进行专业化分工的数学描述,最后基于超边际对服务共享进行分析,给出了服务共享的经济学解释,为服务共享研究和服务共享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支华炜[10](2009)在《基于模块化的企业高端化发展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产业、产业链、价值链等理论进行分析,引出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产业价值链由一系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价值转移和增值环节组成。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的相对位势存在差异,对于产业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强弱之分。在产业价值链中具有较高位势的环节就是高端环节,这些环节具有顾客价值的主导性索取权。企业的高端化发展正是以区分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相对位势为基础,进而界定出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并以此为目标通过一系列运作占据这些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模块化经营具有独特的优势。模块化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看得见的信息”和“看不见的信息”。模块化系统中“背对背”的允许“浪费”的竞争带来了选择价值。通过对模块化系统的信息处理方式、特点、内容、价值创造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等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通过自身模块化经营,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建立在模块化基础上的企业高端化发展包括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选择机制、企业模块化经营机制、企业模块化发展机制三个方面。在本文的最后,以网络游戏企业为例,研究其基于模块化经营的高端化发展过程。
二、企业核心能力与其经营地位关系超边际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核心能力与其经营地位关系超边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研究现状 |
1.3.2 闭环供应链渠道权力结构研究现状 |
1.3.3 闭环供应链协调契约研究现状 |
1.3.4 考虑CSR的供应链研究现状 |
1.3.5 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分析及研究框架设计 |
2.1 闭环供应链系统分析 |
2.1.1 闭环供应链定义及特点 |
2.1.2 闭环供应链类型 |
2.1.3 闭环供应链成员博弈分析 |
2.1.4 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分析 |
2.1.5 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分析 |
2.2 供应链中CSR的界定 |
2.2.1 CSR的内涵 |
2.2.2 供应链中的CSR及其特点 |
2.2.3 供应链中的CSR刻画方式 |
2.3 实施CSR对闭环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的影响 |
2.3.1 成员企业实施CSR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分析 |
2.3.2 成员企业实施CSR对闭环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分析 |
2.3.3 基于不同维度的CSR对闭环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的影响分析 |
2.4 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研究框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CSR的制造商回收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 |
3.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
3.2 制造商实施CSR时制造商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3.2.1 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简称MMM模型) |
3.2.2 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3.2.3 制造商与零售商的Nash均衡决策模型 |
3.3 零售商实施CSR时制造商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3.3.1 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3.3.2 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3.3.3 制造商与零售商的Nash均衡决策模型 |
3.4 考虑CSR的制造商回收闭环供应链均衡结果分析 |
3.4.1 成员企业实施CSR程度的影响分析 |
3.4.2 不同成员企业实施CSR时三种权力结构的比较分析 |
3.4.3 不同权力结构下的CSR实施策略分析 |
3.5 考虑CSR的制造商回收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 |
3.5.1 成员企业实施CSR时的集中式决策模型 |
3.5.2 制造商实施CSR时的协调策略 |
3.5.3 零售商实施CSR时的协调策略 |
3.6 数值仿真分析 |
3.6.1 成员企业实施CSR程度的影响分析 |
3.6.2 契约协调的有效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CSR的零售商回收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 |
4.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
4.2 制造商实施CSR时零售商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4.2.1 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4.2.2 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4.2.3 制造商与零售商的Nash均衡决策模型 |
4.3 零售商实施CSR时零售商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4.3.1 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4.3.2 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4.3.3 制造商与零售商的Nash均衡决策模型 |
4.4 考虑CSR的零售商回收闭环供应链均衡结果分析 |
4.4.1 成员企业实施CSR程度的影响分析 |
4.4.2 不同成员企业实施CSR时三种权力结构的比较分析 |
4.4.3 不同权力结构下的CSR实施策略分析 |
4.5 考虑CSR的零售商回收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 |
4.5.1 成员企业实施CSR时的集中式决策模型 |
4.5.2 制造商实施CSR时的协调策略 |
4.5.3 零售商实施CSR时的协调策略 |
4.6 数值仿真分析 |
4.6.1 成员企业实施CSR程度及回收转移价格的影响分析 |
4.6.2 契约协调的有效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CSR的双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 |
5.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
5.2 制造商实施CSR时双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5.2.1 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5.2.2 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5.2.3 制造商与零售商的Nash均衡决策模型 |
5.3 零售商实施CSR时双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5.3.1 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5.3.2 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决策模型 |
5.3.3 制造商与零售商的Nash均衡决策模型 |
5.4 考虑CSR的双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均衡结果分析 |
5.4.1 成员企业实施CSR程度的影响分析 |
5.4.2 不同成员企业实施CSR时三种权力结构的比较分析 |
5.4.3 不同权力结构下的CSR实施策略分析 |
5.5 考虑CSR的双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 |
5.5.1 成员企业实施CSR时的集中式决策模型 |
5.5.2 制造商实施CSR时的协调策略 |
5.5.3 零售商实施CSR时的协调策略 |
5.6 数值仿真分析 |
5.6.1 成员企业实施CSR程度及回收转移价格的影响分析 |
5.6.2 契约协调的有效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回收策略 |
6.1 考虑CSR的制造商主导闭环供应链回收策略 |
6.1.1 废旧产品回收水平分析 |
6.1.2 新产品价格与市场需求分析 |
6.1.3 收益分析 |
6.2 考虑CSR的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回收策略 |
6.2.1 废旧产品回收水平分析 |
6.2.2 新产品价格与市场需求分析 |
6.2.3 收益分析 |
6.3 考虑CSR的 Nash均衡闭环供应链回收策略 |
6.3.1 废旧产品回收水平分析 |
6.3.2 新产品价格与市场需求分析 |
6.3.3 收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企业背景及CSR实施现状 |
7.1.1 制造商G的企业背景及CSR实施现状 |
7.1.2 零售商S的企业背景及CSR实施现状 |
7.2 企业回收现状 |
7.2.1 制造商G的企业回收现状 |
7.2.2 零售商S的企业回收现状 |
7.3 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回收及协调策略 |
7.3.1 数据采集与分析 |
7.3.2 闭环供应链的回收策略 |
7.3.3 闭环供应链的CSR实施策略 |
7.3.4 闭环供应链的协调策略 |
7.4 对策建议及管理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河南省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界定 |
一、价值链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二、外向型经济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三、交易效率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
一、外向型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关系的理论综述 |
二、交易效率与全球价值链关系的理论综述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模型:李嘉图模型的拓展 |
第一节 交易效率、偏好和信息流动差异的界定及其内在作用机制 |
一、交易效率的界定及其降低交易成本的传导机制 |
二、偏好和信息流动差异的定义及其对价值链分工的传导机制 |
第二节 交易效率与价值链分工:一个一般均衡的李嘉图模型 |
一、模型设定 |
二、模型求解 |
三、超边际比较静态结果分析 |
四、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 |
第四章 交易效率和价值链地位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计量模型变量的选取 |
一、交易效率的测算 |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算 |
第三节 交易效率与价值链指标的数据处理 |
一、因子分析 |
二、综合效率得分计算分析与排名 |
三、模型检验 |
四、基准回归与结果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南省产业分工及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价值链分工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一、河南省嵌入价值链需要高附加值产业作为支撑 |
二、河南省嵌入价值链需要产业结构合理化 |
第二节 河南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 |
一、河南省加工贸易规模 |
二、河南省加工贸易占比 |
第三节 河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
一、外商直接投资分析 |
二、对外贸易分析 |
第六章 基于交易效率的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数据的来源与选择 |
一、指标体系中产业的选择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河南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因子分析 |
二、河南主导产业的选择矩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
一、关于合作社的经典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合作社理论 |
(三)博弈论对合作社理论的创新发展 |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理论 |
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内涵 |
(二)近代政府行为理论 |
(三)现代政府行为理论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性质和特点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社会基础 |
(四)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类型化分析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
(二)不同类型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差异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行为机制 |
一、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变迁 |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由自发到行政主导的农村合作社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国家对农村合作社的全面控制 |
(三)改革开放后:主体意识觉醒下的农村合作社 |
(四)新农村建设时期:市场导向型农村合作社的萌芽 |
二、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模式 |
(一)国家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二)放任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混合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机制 |
(一)行为动机 |
(二)行为方式 |
(三)行为内容 |
(四)行为绩效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政府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尝试与努力 |
(一)以政策法规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以资源输出帮扶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三)以监督管理规范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四)以宣传教育助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博弈地位的失衡 |
(二)越位行为导致新型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性 |
(三)错位行为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有序运作 |
(四)缺位行为致使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乏力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困境 |
(一)“上热下冷”夹缝中的尴尬 |
(二)条块分割体制下的权力虚化 |
(三)制度供给不足引起的行为失范 |
(四)农村社会流动增加与村庄空壳化 |
四、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个案研究 |
(一)J省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简介 |
(二)J省 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基本经验 |
(一)美国经验 |
(二)日本经验 |
(三)以色列经验 |
二、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互动关系的差异 |
(一)美国——松散外源型关系 |
(二)日本——致密主导型关系 |
(三)以色列——混合交互型关系 |
三、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启示 |
(一)政府角色不可或缺,政府行为须兼顾共性与个性 |
(二)市场机制是主要动因,政府行为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三)社员需求是价值归宿,政府行为须尊重“人”的意愿 |
第六章 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
一、以法治规范行为,限定政府行为的“度” |
(一)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中政府行为的规范与梳理 |
(二)实践回应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审视与完善 |
二、以需求引导扶持,建构需求导向的政府行为模式 |
(一)“发声”与“倾听”——构建合作社需求表达的有效机制 |
(二)“约束”与“激励”——促进双重角色下政府行为的优化融合 |
(三)“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推动基于需求导向的政府职能转变 |
三、以扶持增强绩效,统合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
(一)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基础的变化 |
(二)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机制的目标取向 |
(三)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平台的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样本B市典型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总 |
附录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内容 |
附录三:“十五”以来国家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文件 |
附录四:地方政府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法规及指导性文件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交易成本视角的农户合作交易模式研究 ——以“苹果种植户—果农合作社”制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
1.3.1 国外研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样本选择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交易成本及农户交易理论分析 |
2.1 交易成本及其属性与分类 |
2.1.1 交易成本概念 |
2.1.2 交易成本与其他成本差异 |
2.1.3 交易成本分类 |
2.2 交易主体分析 |
2.2.1 农户 |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2.3 涉农企业 |
2.2.4 农产品经纪人 |
2.3 交易结构演变超边际分析 |
2.3.1 超边际分析原理 |
2.3.2 交易结构演变 |
2.4 交易模式分析 |
2.4.1 交易模式分类 |
2.4.2 不同交易模式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苹果种植户交易理论分析 |
3.1 苹果交易客体分析 |
3.1.1 高价值农产品 |
3.1.2 苹果与主要农产品生产比较分析 |
3.1.3 中国苹果生产状况分析 |
3.2 苹果市场交易主体分析 |
3.2.1 苹果种植户 |
3.2.2 苹果专业合作社 |
3.2.3 苹果经纪人 |
3.2.4 苹果加工企业 |
3.3 苹果交易渠道分析 |
3.3.1 苹果交易渠道类型分析 |
3.3.2 苹果交易模式特征分析 |
3.4 苹果交易模式分析 |
3.4.1 “苹果种植户+农贸市场”分散化交易模式 |
3.4.2 “苹果种植户+果品批发市场”集中化交易模式 |
3.4.3 “苹果种植户+龙头企业”产业化交易模式 |
3.4.4 “苹果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交易模式 |
3.4.5 “苹果种植户+超市或学校或社区”对接化交易模式 |
3.5 苹果种植户交易成本测算体系 |
3.5.1 交易成本分析体系 |
3.5.2 交易成本测算体系建立 |
3.5.3 基本假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作交易模式选择意愿分析 |
4.1 背景分析 |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
4.2.1 变量选取 |
4.2.2 Probit 模型及其原理 |
4.3 农户特征比较分析 |
4.3.1 农户基本特征比较分析 |
4.3.2 苹果种植特征比较分析 |
4.4 农户对合作社态度比较分析 |
4.4.1 不同销售渠道信任度分析 |
4.4.2 不同组织效应分析 |
4.4.3 销售过程中障碍因素分析 |
4.4.4 合作社各项服务功能分析 |
4.4.5 合作社参与态度分析 |
4.5 回归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作交易模式选择行为分析 |
5.1 文献综述与评价 |
5.2 变量设置与模型设计 |
5.2.1 变量设置 |
5.2.2 变量统计分析 |
5.2.3 Tobit 模型及其原理 |
5.3 交易成本变量描述分析 |
5.3.1 信息成本 |
5.3.2 谈判成本 |
5.3.3 执行成本 |
5.3.4 运输成本 |
5.4 Tobit 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合作交易模式交易成本测定 |
6.1 问题提出 |
6.2 变量设置 |
6.3 农户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
6.3.1 家庭收入比较分析 |
6.3.2 生产成本比较分析 |
6.4 交易成本测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合作交易模式成本效率分析 |
7.1 背景分析 |
7.2 国内外生产效率研究动态评价 |
7.3 两阶段 DEA 模型设计 |
7.3.1 DEA 模型及其原理 |
7.3.2 Tobit 模型及其原理 |
7.4 DEA 模型中投入产出项设置及分析 |
7.4.1 农户基本特征描述分析 |
7.4.2 农户投入产出数量分析 |
7.4.3 农户投入产出价格分析 |
7.5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5.1 DEA 测度结果分析 |
7.5.2 Tobit 回归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合作交易模式持续发展分析 |
8.1 问题提出 |
8.2 投资意愿分析原理与模型设计 |
8.2.1 分析原理 |
8.2.2 模型设计 |
8.3 统计描述分析 |
8.3.1 社员一般特征分析 |
8.3.2 社员参与度分析 |
8.3.3 合作社服务功能满意度分析 |
8.3.4 合作社资金获取能力和竞争能力分析 |
8.3.5 社员投资意愿比较分析 |
8.4 有序 Logit 回归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9.1 研究结论评述 |
9.1.1 合作交易模式选择意愿分析 |
9.1.2 合作交易模式选择行为分析 |
9.1.3 合作交易模式交易成本测定 |
9.1.4 合作交易模式农户成本效率分析 |
9.1.5 合作交易模式持续发展分析 |
9.2 政策启示 |
9.2.1 引导农户树立合作意识 |
9.2.2 规范合作组织制度 |
9.2.3 强化政府扶持功能 |
9.2.4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战略生态、制度创业和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特别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组织生态与商业生态系统 |
2.1.1 组织生态 |
2.1.2 商业生态系统 |
2.2 战略生态 |
2.2.1 战略生态内涵 |
2.2.2 战略生态演化 |
2.2.3 企业战略群 |
2.2.4 战略群动态性 |
2.3 制度创业 |
2.3.1 制度创业原动力 |
2.3.2 组织场域 |
2.3.3 制度创业过程机制 |
2.4 制度创业家 |
2.4.1 制度创业家的概念 |
2.4.2 制度创业家社会地位 |
2.4.3 制度创业家场域嵌入 |
2.5 本章小结 |
3 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案例1:MMORPG产业案例分析 |
3.1.1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综述 |
3.1.2 MMORPG游戏战略生态 |
3.1.3 盛大网络成长案例 |
3.2 案例2:TFT-LCD产业案例分析 |
3.2.1 液晶显示器产业综述 |
3.2.2 TFT-LCD战略生态 |
3.2.3 友达光电TFT-LCD产业成长案例 |
3.3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3.3.1 战略生态的决策模式 |
3.3.2 制度创业的推动作用 |
3.3.3 战略生态与制度创业的综合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战略生态、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理论框架 |
4.1 战略生态与制度创业 |
4.1.1 制度创业对战略生态的影响 |
4.1.2 战略生态的反馈作用 |
4.2 战略生态与新创企业成长 |
4.3 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成长 |
4.4 理论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创业家与创业绩效关系理论分析 |
5.1 Meta分析简介 |
5.2 研究设计 |
5.2.1 理论回顾 |
5.2.2 数据收集 |
5.3 定量分析 |
5.3.1 Meta异质性检验 |
5.3.2 Meta回归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5 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
5.5.1 制度创业家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
5.5.2 组织场域的调节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6 制度创业与新创企业绩效实证分析 |
6.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6.1.1 样本选择 |
6.1.2 数据收集 |
6.2 变量测度 |
6.2.1 自变量测度 |
6.2.2 因变量测度 |
6.2.3 调节变量测度 |
6.2.4 控制变量 |
6.3 实证研究 |
6.3.1 制度创业家与新创企业绩效 |
6.3.2 组织场域类型的调节作用 |
6.3.3 组织场域矛盾的调节作用 |
6.4 研究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
7.2.1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
7.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6)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对象与基本观点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2.1 网络理论、网络能力理论 |
2.1.1 网络相关概念辨析 |
2.1.2 网络理论与网络嵌入性 |
2.1.3 网络能力理论 |
2.1.4 网络能力的研究述评 |
2.2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2.1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2.2.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网络嵌入理论 |
2.2.3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企业、产业升级研究概述 |
2.3 产业集群理论与珍珠产业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网络与产业集群的概念 |
2.3.2 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 |
2.3.3 珍珠产业相关研究 |
2.4 竞争力理论 |
第三章 企业网络能力的理论研究 |
3.1 研究变量选择及其依据 |
3.1.1 网络嵌入变量 |
3.1.2 网络能力变量 |
3.1.3 资源获取变量 |
3.1.4 竞争力变量 |
3.1.5 政府介入变量 |
3.1.6 全球价值链治理变量 |
3.2 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 |
3.2.1 概念模型 |
3.2.2 研究假设 |
3.2.3 量表说明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南珠产业及其集群企业发展状况 |
4.1 珍珠产业发展概况 |
4.1.1 世界珍珠产业发展现状 |
4.1.2 珍珠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
4.2 中国南珠产业发展概况与GVC地位 |
4.2.1 中国南珠产业发展概况 |
4.2.2 中国南珠产业GVC延伸现状 |
4.3 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现状及网络能力问题分析 |
4.3.1 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现状 |
4.3.2 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存在的问题 |
4.3.3 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的实证研究 |
5.1 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 |
5.1.1 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收集方法 |
5.2 预测试 |
5.2.1 预测试测量的效度评价方法 |
5.2.2 预测试测量的信度评价方法 |
5.2.3 预测试结果 |
5.3 实证分析 |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2 效度与信度分析 |
5.3.3 相关分析 |
5.3.4 直接影响分析 |
5.3.5 中介作用分析 |
5.3.6 调节作用分析 |
5.3.7 实证分析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GVC升级机理 |
6.1 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网络嵌入、竞争力与GVC升级关系 |
6.1.1 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网络嵌入、竞争力与GVC治理关系 |
6.1.2 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GVC升级的微观影响机理 |
6.1.3 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GVC地位提升途径 |
6.1.4 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GVC升级模式选择 |
6.2 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及产业的发展战略 |
6.2.1 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
6.2.2 中国南珠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
6.2.3 中国南珠产业发展战略的AHP分析 |
6.3 案例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集群企业网络能力提升的网络保障机制构建 |
7.1 构建提升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的网络保障机制 |
7.1.1 网络保障机制功能 |
7.1.2 网络保障机制构建 |
7.1.3 网络保障机制运行机理 |
7.2 网络保障机制中的政府介入 |
7.2.1 制度支持 |
7.2.2 资金支持 |
7.2.3 要素培育 |
7.3 网络保障机制中的区域整体品牌培育 |
7.3.1 中国南珠产业区域整体品牌概念的提出 |
7.3.2 品牌个性测度介绍 |
7.3.3 南珠产业区域整体品牌个性维度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研究结论 |
8.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7)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5 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 |
1.5.1 小农命题:经典理论与当代现实 |
1.5.2 对小农性质的进一步思考 |
1.5.3 小农命题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研究 |
第二章 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的文献综述 |
2.1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理论研究 |
2.1.1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 |
2.1.2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
2.1.3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 |
2.1.4. 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 |
2.1.5 基于管制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
2.1.6 评论 |
2.2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实证研究 |
2.2.1 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若干特征化事实的考察 |
2.2.2 对农村非正规借贷运行特征的考察 |
2.2.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
2.2.4 评论 |
2.3 国外学者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研究 |
2.3.1 农村非正规金融:生发逻辑、规模测度及功能 |
2.3.2 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微观机理的研究 |
2.3.3 政府干预主义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影响 |
2.3.4 评论 |
第三章 融资需求、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户融资偏好 |
3.1 中国农户的融资需求 |
3.2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的供给 |
3.2.1 农村正规金融的总体概况 |
3.2.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支农状况的具体考察 |
3.2.3 一个总括性评论 |
3.3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供给状况 |
3.3.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不同形态 |
3.3.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测度 |
3.4 农户偏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动因: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
3.4.1 农村金融市场上微观主体借贷行为的逻辑 |
3.4.2 基于Straub模型分析农户缘何偏好农村非正规金融 |
3.4.3 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证据及命题的进一步引申 |
3.4.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逻辑 |
4.1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政策背景及其转向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强金融管制策略(1952~1978年) |
4.1.2 转型期的金融抑制政策(1979~2002年) |
4.1.3 金融抑制政策的松动与金融"新政"的实施(2003~2010年) |
4.2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动因、推力与阻力 |
4.2.1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内在动因 |
4.2.2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外部推力: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 |
4.2.3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阻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 |
4.3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中的合法化约束 |
第五章 农村民间借贷契约的私人治理机制 |
5.1 农村民间借贷契约治理的微观机理 |
5.1.1 内涵界定 |
5.1.2 民间借贷契约治理的信息传递机制与村庄信任机制 |
5.1.3 民间借贷契约治理的动态博弈过程 |
5.1.4 民间借贷契约治理的灵活担保机制及强道德约束 |
5.1.5 一个总结性评论 |
5.2 外部冲击对农村借贷契约治理机理的影响 |
5.3 民间借贷契约治理的进一步剖析:以合会为例 |
第六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助推农户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
6.1 农村非正规金融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及相关假说 |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 对关键变量的处理 |
6.4 计量分析 |
6.4.1 平稳性检验 |
6.4.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4.3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
6.5 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业产值的贡献测度 |
6.6 小结 |
第七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案例研究:自中国经验观察 |
7.1 产权界定、市场禁入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由方兴钱庄兴衰引发的思考 |
7.1.1 基于方兴钱庄个案的考察与思考 |
7.1.2 农村非正规金融缘何屡禁不止:基于产权理论的经济解释 |
7.1.3 对金融市场禁入政策松动的一个新解释 |
7.1.4 产权再界定、租值耗散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外部性 |
7.1.5 小结 |
7.2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来自项东村的个案研究 |
7.2.1 文化塑造制度演进的机理分析 |
7.2.2 地方亚文化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演化:基于浙江项东村的个案考察 |
7.2.3 小结 |
7.3 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的另一种方式:以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为例 |
7.3.1 已有研究回顾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7.3.2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分析 |
7.3.3 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中的政治博弈 |
7.3.4 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衰(1984-1999)的案例探讨 |
7.3.5 小结 |
7.4 农村非正规金融转型中的制度创新:以富平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
7.4.1 对富平小额贷款公司的个案考察 |
7.4.2 农村非正规金融向农村正规金融的嬗变 |
7.4.3 富平模式的可持续性及经验启示 |
7.4.4 小结 |
7.5 农村非正规金融对金融"新政"的响应:基于2个村的个案研究 |
7.5.1 由金融"新政"引发的问题 |
7.5.2 两个村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故事 |
7.5.3 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的"悖论":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
7.5.4 破解"悖论"之策 |
7.5.5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现实取向 |
8.1 引言 |
8.2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必要性 |
8.3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约束条件 |
8.4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动力因素 |
8.5 中国的实践与外部经验借鉴 |
8.6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选择 |
8.7 政策建议 |
第九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1章 帝国:概念与类型 |
1.1 帝国与帝国情结 |
1.1.1 帝国情结 |
1.1.2 帝国的内涵 |
1.1.3 帝国的结构 |
1.2 帝国的类型学分析 |
1.2.1 农业帝国 |
1.2.2 游牧帝国 |
1.2.3 殖民帝国 |
1.3 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 |
1.3.1 帝国与多重边界 |
1.3.2 两种帝国? |
第2章 国家与国家能力 |
2.1 两种国家观:韦伯与马克思 |
2.1.1 从权力到国家能力 |
2.1.2 两种传统(一):韦伯的视角 |
2.1.3 两种传统(二):马克思的视角 |
2.2 国家能力:概念与结构 |
2.2.1 国家能力:学术史回顾 |
2.2.2 国家能力的“图钉式”结构 |
2.3 国家能力的解释力 |
2.3.1 国家能力的“缺陷” |
2.3.2 国家能力理论的优势 |
第3章 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 |
3.1 帝国的国家能力:以罗马帝国为例 |
3.1.1 霸主阶段:从罗马到意大利半岛 |
3.1.2 时间性帝国:迅速扩张 |
3.1.3 走向空间性帝国:制度构建 |
3.2 内源型国家:欧洲的经验 |
3.2.1 “失败国家”带来的反思 |
3.2.2 内源型国家的构建路径 |
3.2.3 从分到合的逻辑 |
3.3 外源型国家:现代性与国家形态转型 |
3.3.1 现代性的冲击 |
3.3.2 外源型国家构建的诸种路径 |
第4章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 |
4.1 帝国、霸权与战争 |
4.1.1 霸权与帝国:两种形态与逻辑 |
4.1.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 |
4.1.3 帝国之后:区域的兴起 |
4.2 “东方问题”的几种解读范式 |
4.2.1 马克思恩格斯解读“东方问题” |
4.2.2 文明冲突的范式 |
4.2.3 地缘政治范式 |
4.3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框架 |
4.3.1 东方问题:内涵与本质 |
4.3.2 东方问题的分期框架 |
第5章 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 |
5.1 三大帝国国家能力的变迁概述 |
5.1.1 奥斯曼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1.2 哈布斯堡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1.3 俄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2 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
5.2.1 文明的接触与对抗:奥斯曼VS.哈布斯堡 |
5.2.2 自然边界的分割与土俄战争 |
5.2.3 若即若离的俄奥联盟 |
5.3 帝国边缘:形成与特征 |
5.3.1 帝国扩张与边缘的形成 |
5.3.2 边缘的内涵与特征 |
第6章 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 |
6.1 从帝国体系向霸权体系的转型 |
6.1.1 欧洲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与扩张 |
6.1.2 面向霸权:奥斯曼帝国的初次改革 |
6.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内外挑战 |
6.2.1 来自边缘地区的冲击:希腊革命及阿里 |
6.2.2 克里米亚战争:东方问题回归均势 |
6.3 欧洲霸权体系与东方问题的互动 |
6.3.1 东方问题的“欧洲化” |
6.3.2 欧洲变局与近东危机 |
第7章 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 |
7.1 巴尔干民族国家的构建 |
7.1.1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理论概观 |
7.1.2 巴尔干的民族主义与国家:类型与历程 |
7.2 巴尔干区域的构建 |
7.2.1 巴尔干区域的初步构建与尝试 |
7.2.2 战争与巴尔干区域的确立 |
7.3 东方问题的终结 |
7.3.1 南斯拉夫:次区域秩序的构建 |
7.3.2 希土战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10)基于模块化的企业高端化发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论文逻辑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论文逻辑思路 |
1.3.1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企业高端化发展模式分析 |
2.1 企业高端化发展研究综述 |
2.2 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分析 |
2.2.1 产业链、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的涵义 |
2.2.2 产业价值链的特征 |
2.2.3 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
2.3 企业高端化发展路径简述 |
2.3.1 企业高端化的概念 |
2.3.2 企业高端化发展路径的种类 |
第3章 模块化理论解析 |
3.1 模块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
3.2 模块化的涵义 |
3.2.1 模块化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系统信息的处理方式 |
3.2.2 模块化的特点 |
3.2.3 模块化的内容 |
3.2.4 模块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3.3 企业模块化经营机制分析 |
3.3.1 企业模块化经营价值创造机制 |
3.3.2 企业模块化运作机制 |
3.3.3 企业模块化发展机制 |
第4章 建立在模块化基础上的企业高端化发展机理分析 |
4.1 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选择机制分析 |
4.1.1 高端环节的选择原则 |
4.1.2 高端环节的选择标准 |
4.1.3 高端环节的选择步骤 |
4.2 以高端化为目的的企业模块化经营机制分析 |
4.2.1 以模块化经营实现企业高端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4.2.2 企业模块化运营机制分析 |
4.3 企业模块化发展机制分析 |
第5章 网络游戏企业基于模块化的高端化发展分析 |
5.1 网络游戏产业的现状分析 |
5.1.1 网络游戏的发展历程 |
5.1.2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状况 |
5.2 网络游戏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分析 |
5.2.1 网络游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
5.2.2 网络游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
5.3 网络游戏企业的高端化发展路径 |
5.3.1 网络游戏企业的类型 |
5.3.2 网络游戏企业高端化战略制定 |
5.3.3 网络游戏企业高端化战略实施 |
5.3.4 网络游戏企业高端化发展过程中的评价与调整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企业核心能力与其经营地位关系超边际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CSR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研究[D]. 刘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河南省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D]. 龚颍超.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赵玉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交易成本视角的农户合作交易模式研究 ——以“苹果种植户—果农合作社”制度为例[D]. 王丽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5]战略生态、制度创业和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 程聪.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6]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研究[D]. 李飞星. 中南大学, 2012(01)
- [7]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 邵传林. 西北大学, 2011(08)
- [8]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 孙兴杰. 吉林大学, 2011(08)
- [9]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的企业服务共享及超边际分析[J]. 陈怀平,张强. 统计与决策, 2010(22)
- [10]基于模块化的企业高端化发展机理研究[D]. 支华炜. 吉林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