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氧化苯甲酰的制备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钰[1](2021)在《基于甲烷氧化菌素拟酶活性的面粉中过氧化钙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氧化钙(CaO2)是十分重要的无机过氧化物,在食品行业中可用作面粉的增白剂,但过氧化钙的过度食用会给人身体带来极大地危害,如影响代谢、诱发癌症等。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作为催化剂可通过催化过氧化氢对多种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并产生颜色变化,已经广泛的用于对过氧化氢的酶法测定,也可用来检测过氧化钙的含量,但使用天然过氧化物酶存在成本较高、酶活易受影响等问题。以甲烷为营养物质的甲烷氧化菌会向外部散发出一种小肽,为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Mb能与Cu2+发生特异性结合成为具有过氧化物酶拟酶活性的Mb-Cu,且反应条件要求较低,弥补了天然酶易失活的缺陷,据此建立了基于Mb过氧化物酶拟酶活性的面粉中过氧化钙的快速检测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Mb从限铜发酵培养的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OB3b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再将其与铜结合生成Mb-Cu。Mb-Cu中的Cu2+可与Mb结构中的4-硫酰-5-羟基咪唑(THI)和4-羟基-5-硫酰咪唑(HTI)发生配位结合并具有POD的拟酶活性。过氧化钙可与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H2O2),在Mb-Cu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催化下,H2O2可与对苯二酚迅速发生反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245 nm处吸光值变化,建立了一种准确且快速的基于Mb-Cu过氧化物酶拟酶活性的面粉中CaO2检测方法,探究了催化过程中Mb-Cu浓度、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b-Cu浓度为3.9×10-6 mol/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80 s时,CaO2在浓度为0~8 mg/L时与245 nm处吸光度值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13214x+0.08317,相关系数R2=0.99013。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4.54 μg/g,在面粉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2~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3%。在Mb-Cu存在下,更换反应底物,CaO2与酸反应生成的H2O2在Mb-Cu模拟酶催化作用下,与苯酚和4-氨基安替比林的混合溶液水浴显红色生成醌亚胺,测量505 nm处吸光度,根据过氧化钙浓度不同产生的颜色变化关系制作标准比色带,并对反应温度、Mb-Cu浓度、pH、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实现显色法可视化测量面粉中的CaO2。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Mb-Cu浓度为3.9×10-6 mol/L,反应时间为5 min时,过氧化钙浓度在0~10 mg/L的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673x+0.02835,R2=0.99397,检出限 LOD=3.34 μg/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6%~10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0.4%,利用Photoshop将反应的颜色变化拟合为渐变图像,得到CaO2标准比色卡,可根据反应后颜色变化与比色卡对比得出CaO2含量。该方法具备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现了对面粉中CaO2含量的可视化检测,更具实用优势。探讨了面粉中常用添加剂对Mb-Cu模拟酶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显色法检测面粉中过氧化钙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粉中添加的脂肪酶对两种方法的吸光度的影响并没有明显规律,且影响较小。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过氧化苯甲酰使该体系的吸光度值上升,在丙酮提取后,吸光度下降,表明应在该方法中加入丙酮提取的步骤。在显色法中,丙酮提取前后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0.8%,说明过氧化苯甲酰的影响较小,经丙酮提取后溶液更易浑浊,不利于后续步骤的操作。在显色实验中发现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对显色法干扰较小,由此可得出显色法专一性更高,更为准确。
樊晓东[2](2021)在《过渡金属作用下C-H键活化环化/甲基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在有机化学中C-N,C-C键的直接构建是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全合成及药物分子合成方面的常见行为,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化学家的关注。由于过渡金属参与C-H键活化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等优势。近些年钯、铑、钌、铱、铜、银、钴等过渡金属在C-H活化反应研究中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与此同时,酰基甲酸类化合物反应活性高且在反应中仅形成CO2副产物,使其成为绿色酰化剂和酰氯的替代品。应用于C-C,C-N和C-S键等的构建。过渡金属在催化C-H键直接甲基化是在分子中引入甲基的有效途径。过氧化物不仅可以用作氧化剂和自由基引发剂,还可以作为高效的甲基化试剂。因其反应高效绿色的特点广泛用于合成有机化学中。本论文研究了银促进的C-H键官能团化合成多取代基喹啉类化合物以及过渡金属钯催化芳环C-H键直接甲基化的反应。(1)Ag(Ⅰ)促进苯甲酰甲酸与2-氨基查尔酮的脱羧环化反应合成喹啉类化合物。此反应中原料易得,反应条件及后处理简单,底物耐受性好,高收率得到一系列具有2,3-二取代基喹啉类化合物。反应中酰基甲酸类化合物与2-氨基查尔酮经分子间缩合,oxa-6π-电环化,氧化得到目标的喹啉类产物。(2)钯催化的过氧化物作为甲基源和芳环C-H键的直接甲基化反应。在此反应中发展了在钯催化下N-嘧啶吲哚与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的C-H活化甲基化反应。其中吡啶基、嘧啶基作为导向基团高效的地合成一系列甲基化杂环产物。此反应的原料不需要预功能化,反应条件及反应后处理简单,使用过氧化物作为甲基源也更加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反应发展了一种经济可靠,安全环保的2-甲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拓宽了过氧化物在C-H键甲基化反应中的应用,对有机杂环分子甲基化反应提供了新思路。
储向龙[3](2020)在《喹啉、喹喔啉酮和氮杂中氮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氮芳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和临床药物结构中,这些芳环化合物有着十分广泛和重要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业、光电材料、有机催化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等不同的领域。本文着重探索喹啉类化合物和氮杂茚类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随着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新合成方法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发现这些化合物现有的合成方法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底物预先官能团化,多步合成操作等问题会增加反应废弃物,降低目标化合物总体收率;过高的反应温度,催化剂对湿度、空气敏感等苛刻反应条件的问题;反应选择性低,副产物多,后处理过程繁琐等不足。我们通过过氧化剂参与的自由基合成策略完成了喹啉、喹喔啉酮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直接脱氢官能团化反应;我们通过脱氢交叉偶联策略高效构建、修饰了一系列不同的氮杂茚类化合物。以上,我们发展了喹啉、喹喔啉酮、呋喃并香豆素和氮杂茚类化合物新的合成方法学,高效的实现了相关衍生物结构的快速构建。第一章绪论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过氧化剂促进的自由基反应,详细归纳了不同催化剂和过氧化剂参与的自由基反应体系。接着又对钯和非金属单质碘参与的脱氢交叉偶联反应做了简单介绍。在绪论的最后部分,我们介绍了含氮化合物(喹啉、喹喔啉酮、氮杂中氮茚)和呋喃并香豆素化合物的一些重要生物活性。第二章的内容介绍了 N-碘代丁二酰亚胺和过氧化叔丁醇参与的2-甲基喹啉C(sp3)-H键官能团化反应。该合成方法以2-甲基喹啉和苯并噻唑作为起始材料,N-碘代丁二酰亚胺作为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作为氧化剂,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在该合成方法中,N-碘代丁二酰亚胺和过氧化叔丁醇完成催化循环生成叔丁氧和叔丁过氧自由基,2-甲基喹啉经自由基活化生成喹啉-2-甲醛,苯并噻唑在酸性条件下开环生成2-氨基苯硫酚。最后,2-氨基苯硫酚和喹啉-2-甲醛缩合、环化生成目标化合物。我们利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2-氮杂芳基苯并噻唑衍生物。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并且底物适用性较好,各种不同的2-甲基氮杂芳环和苯并噻唑都能偶联得到目标化合物。在第二章描述的工作基础上,我们深入了解了过氧化剂生成自由基可能参与的反应类型,以N-甲基喹喔啉酮和氨基甲酰肼作为起始材料,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过氧化苯甲酰作为氧化剂,完成了第三章碘化亚铜和过氧化苯甲酰参与的喹喔啉酮C(sp2)-H键氨基甲酰化反应。首先,碘化亚铜与过氧化苯甲酰反应生成苯甲酰氧自由基,氨基甲酰肼与自由基发生反应生成氨基甲酰自由基中间体。最终,氨基甲酰自由基与喹喔啉酮C=N双键经加成、脱氢、氧化生成C3位酰胺化的喹喔啉酮类化合物。相较于传统酰胺化合物的制备,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底物普适性较好,脂肪族和芳香族底物都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偶联产物。该合成方法无需活化底物也不需要昂贵新颖的催化剂,为a,β-不饱和化合物的酰胺化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单质碘和过氧化叔丁醇参与构建呋喃并[3,2-c]香豆素化合物。我们以4-羟基香豆素和苯乙炔作为反应底物,单质碘作为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作为氧化剂,90℃在二氧六环中就能得到偶联环化产物。在该合成方法中,4-羟基香豆素首先异构为色满-2,4-二酮,色满-2,4-二酮再与碘正离子生成C-I键。最后,C-I键原位断裂生成碳自由基与炔烃加成、环化生成目标化合物。该合成方法相较于已有呋喃并[3,2-c]香豆素的合成方法优势在于无需金属催化剂,无需对底物进行预官能团化,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原子利用率高,官能团容忍性好。第五章的内容介绍了醋酸促进构建三取代吡咯并[1,2-a]吡嗪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只需加入5当量醋酸在乙醇中120℃反应,无需添加任何添加剂就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三取代的吡咯并[1,2-a]吡嗪类衍生物。该合成策略为多取代吡咯并[1,2-a]吡嗪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操作便捷的合成方法。第六章的内容介绍了咪唑并[1,2-a]吡啶双芳杂环化合物的构建及荧光性能的初步探索。我们以醋酸钯作为催化剂,碳酸银作为氧化剂,吡啶作为配体,100℃在二氧六环溶剂中即可得到最终目标化合物。我们利用这一合成策略高效快速构建了一系列的C3位芳杂环化的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量子效率做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分析了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的联系。该系列化合物良好的荧光性能在生物成像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霞[4](2020)在《包裹过氧化苯甲酰单/双壁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微胶囊化技术在单体/引发剂粘合剂体系中应用广泛,由于引发剂的预活化而导致的早期聚合反应会限制产品的储存时间,微胶囊化后可以显着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保质期。通过包封引发剂等活性物质并将其与单体分离,只有在微胶囊破裂和包封材料释放时才能发生聚合。本文在胶体与表面化学研究基础上,结合高分子聚合原理,首次提出了一种制备高稳定性单/双壁微胶囊的通用方法。选择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合适的自由基引发剂,通过复合凝聚法和原位聚合法,在两步简便的方法中将其包埋。对成功制备出的单壁和双壁微胶囊进行表征与分析,并对其释放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复凝聚法制备单壁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以明胶(Gel)和海藻酸钠(SA)为复合壁材,以分散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中的过氧化苯甲酰(BPO)为芯材,考察了壁材的组成、核壳比、壁材的浓度、pH、搅拌和均质乳化速度等因素对复合凝聚法制备BPO微胶囊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BPO单壁微胶囊的实验条件做出优化,得出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m(Gel):m(SA)为1:1,核壳比为1:1,壁材Gel和SA的浓度均为1.0%,混合搅拌速度为500 rpm,pH值为3.6,均质乳化的速度为11000 rpm。在这个工艺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包埋率和载物量高(分别为77.6%和58.3%)的单壁BPO微胶囊。2、单壁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的物化性质研究对BPO单壁微胶囊进行物化性质的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图观察到微胶囊呈规则球形,且表面光滑,它的粒径主要分布在(95.6±3.8)μm。从微胶囊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中可以看到BPO的特征峰,通过红外谱图特征峰的比对证实了 BPO被成功包埋。从差示量热扫描(DSC)和热重(TGA)的结果中发现,该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至71.8℃,且BPO被包埋后分解速率降低,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在不同温度测定微胶囊的释放率,发现微胶囊在4℃和25℃时的释放曲线比较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规律,而在80℃时,其释放动力学更符合Higuchi方程,且微胶囊在低温环境下的释放速率比较平缓,更有利于保存。微胶囊化的BPO在低湿无氧环境下的保留率要明显高于高湿有氧的环境,表明芯材经微胶囊化处理后在低湿无氧的环境中更易保存,更好地满足其实际生产与使用条件。3、双壁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通过尿素-甲醛预聚体(PUF)和Gel-SA层之间的原位聚合,成功地制备了以分散在DBP中的BPO为核心的Gel-SA/PUF双壁微胶囊。SEM、OM和FTIR测试结果表明,该微胶囊为球形,平均直径约104-130μm,厚度为0.38-0.7 μm。在不同的搅拌速度下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较高的载物量,为83-89%。通过DSC和流变仪结果表明,芯材BPO不受微胶囊工艺的影响,保持其活性。此外,双壁微胶囊的稳定性更高,在丙烯酸酯基树脂和甲苯有机溶剂中没有芯材泄漏,可推测该微胶囊在自愈系统和结构粘合剂等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卢祉巡[5](2020)在《ABS树脂中聚合型抗老化剂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ABS树脂是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和建筑等行业。中国的ABS树脂消费量占世界ABS树脂总消费量的4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ABS树脂消费国。但是当ABS树脂长期暴露在户外时,在光、热或紫外线的条件下,树脂中的不饱和键易发生氧化断裂,导致树脂发黄变脆,影响产品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抗老化剂是一类能高效防止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助剂,抗老化剂的使用大大的延长了聚合物材料的使用寿命,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等合成材料中。本课题以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UV-3853)为功能单体,分别用溶液均聚合和溶液共聚合方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或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进行聚合;为改善与ABS树脂相容性,引入苯乙烯(ST)、丙烯腈(AN)共聚单体;为改善共混后复合材料颜色问题,引入色粉二氧化钛(TiO2)。本课题探讨了反应条件、引发剂种类以及同共聚单体配比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且对聚合产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本课题还探讨了聚合物抗老化剂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以及复合型抗老化剂对复合材料力学以及光热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结果如下:采用溶液均聚合方法,以UV-3853为功能单体,制备PUV-3853。最佳聚合条件:引发剂n(BPO):n(UV-3853)=1%,反应温度73℃,反应时间8h;PUV-3853的产率≥95%。采用溶液共聚合,以苯乙烯为共聚单体;UV-3853为功能单体,制备共聚产物PST/UV-3853。最佳聚合条件:功能单体与共聚单体摩尔比:UV-3853:ST=5:3,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含量为功能单体总量的0.75%,聚合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8h,在该条件下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PST/UV-3853,产率≥93%。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PST/UV-3853、3052、TiO2与ABS树脂共混,通过挤出造粒、干燥、注塑成型过程,得到标准实验样条。对标准实验样条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得到:ABS:(PST/UV-3853/3052):TiO2=1:0.2%:0.3%,为最优配比。在此条件下得到测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提升6.27%、拉伸性能提高2.1%,热力学性能提升,老化性能合格。因此此条件下形成的复合材料应用性能最佳。
高阳[6](2020)在《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凝土设计、性能及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高温稳定性较差一直是困扰着沥青混合料路面使用的一个难题,尽管目前已有较多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但是大多数材料依然未能改变其粘弹性的本质。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凝土(UPC)是指利用不饱和聚酯(UP)作为粘结剂,将骨料及填料在引发体系作用下固化交联成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UPC具有抗压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强,可塑性高,固化成型快等优点,已应用于建筑、冶金等行业,然而在道路行业的研究及应用较少。为了便于UPC在道路行业的推广应用,本文对UPC的设计、路用性能、微观特性以及固化动力学进行研究。为了得到适于路用UPC的粘结材料,对间苯型、邻苯型、双环型以及双酚A型UP进行初选,以氧化甲乙酮(MEKP)以及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异辛酸钴以及N,N-二乙基苯胺为促进剂,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液态丁腈橡胶(LNBR)、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CTBN)以及聚醋酸乙烯(PAVc)为增韧剂,对UP的配比及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初选出两种树脂配比:(1)(间苯型UP以/双酚A型UP)树脂:BPO:N,N-二乙基苯胺:对苯二酚=100:1:0.5:0.06;(2)(间苯型UP以/双酚A型UP)树脂:MEKP:异辛酸钴:对苯二酚=100:1.5:0.75:0.04;综合考虑增韧剂改性UP的施工性能及力学性能,获得相容性良好、储存稳定、弯曲、拉伸、冲击韧性及低温蠕变性能优异的LNBR改性UP。结合UP本身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及集料级配设计,提出基于体积参数的UPC设计方法,并对其试验检验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相较于连续级配,采用间断级配设计的UPC的整体力学性能更优;UPC的聚灰比宜控制在3.5-9.0%之间;车辙试验表明UPC高温稳定性明显优于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及弯拉试验表明UPC的抗弯曲变形能力及弯拉性能相对较弱;冻融循环试验更适于UPC的水损性能研究;综合UP力学性能以及成本,建议UPC空隙率宜控制在4.0%左右。利用上述的UPC设计方法,制备了UPC以及LNBR改性UPC,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UPC的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劈裂强度高于沥青混合料;UPC浸水残留稳定度大于100%,残留劈裂强度大于80%;UPC在高温及水耦合作用下具有优异的抗水损性能,在低温以及水耦合作用下水稳定性性能有所下降;UPC的弯拉性能介于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混合料之间,其弯拉强度大于路用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弯拉应变小于沥青混合料的应变;UPC具有良好的抗油侵蚀性能;UPC的力学性能在老化条件下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出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用LNBR对于UPC进行改性后,尽管其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以及抗劈裂强度略有降低,但马歇尔流值、弯曲应变以及疲劳寿命明显提高。为了观察UP以及UPC的微观特性,利用分子动力学对UP及UPC进行计算模拟。根据UP分子结构及固化特性,提出适于UP固化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同时,利用分子动力学对UP与集料之间的界面关系进行模拟,获得UP与各集料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集料中四种主要化学组分对UP的相互作用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Al2O3、Fe2O3、Ca O、Si O2。针对UPC的固化行为,通过改变UP、引发助剂、增韧剂、集料的种类,利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研究了UPC各组分对UP固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酚A型UP的表观活化能要高于间苯型UP的表观活化能;MEKP对UP的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大于BPO的影响;LNBR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UP的固化动力学特征温度以及表观活化能;集料中各组分按对UP的固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由强到弱排序为Al2O3、Fe2O3、Si O2、Ca O。
栗娟娟[7](2020)在《钴催化的苯乙烯的氧化烷基化反应以及胺的苯甲酰化反应》文中研究指明在有机合成中,过渡金属催化方法应用较广。但在某些反应中仍存在着催化剂价格高、反应活性较低、反应条件不够温和等缺点。因此在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合成中,钴显示出独特的催化效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烯烃的氧化烷基化反应以及胺和芳酰基过氧化物之间的酰胺化反应大多使用钯、铑、铜等贵金属催化剂。在绿色有机化学的发展下,金属钴催化的反应则成为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钴催化下烯烃和醚的氧化烷基化反应以及钴催化胺和芳酰基过氧化物之间的苯甲酰化反应。1.钴催化下,通过活化醚的α-C(sp3)-H键得到苯乙烯和醚的氧化烷基化产物。该反应以苯乙烯和四氢呋喃作为底物,在20 mol%的四水合醋酸钴以及2.0当量的碳酸银的催化氧化作用下,添加10当量的异丁醇,在65℃下反应12小时。反应条件简单安全易操作,表现出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和官能团兼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芳基烯烃的氧化烷基化产物的方法。2.钴催化下实现了芳基过氧化物和胺之间的苯甲酰化反应。该反应以苄胺和BPO作为底物,在5 mol%的四水合醋酸钴的催化作用下,DCE作为溶剂,10 mol%的bathophenanthroline做配体,在60℃反应8小时。该反应条件温和,在无需额外添加氧化剂条件下生成酰胺产物而不是常见的N-O键产物,具有特殊的化学选择性。该反应适应于各种伯胺和芳基过氧化物,显示出较好的底物适用性。该反应经过放大依然可得到87%的苯甲酰化产物,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褚云晨[8](2020)在《复合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分离膜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不同膜的分离和纯化工艺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不断增长。近年来,离子交换膜就解决与能源和环境相关的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电解锰行业因电解产生大量硫铵废渣,废渣的堆积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双膜三室”槽电解技术可以绿色环保且经济有效地处理硫铵废渣,而离子交换膜是“双膜三室”槽电解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非常强的韧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耐辐照性以及耐热性,以PVDF为膜基质,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苯乙烯为接枝物,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和/或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溶剂挥发和磺化制备了PVDF阳离子交换膜。然后利用被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复合PVDF阳离子交换膜(PVDF/SH-SiO2)。PVDF阳离子交换膜的膜结构和膜性能受引发剂BPO和AIBN的含量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膜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分析发现,BPO作引发剂使苯乙烯自聚、交联并与线性高分子PVDF形成的半互穿网络结构有效改善了膜的致密性;AIBN作引发剂可使苯乙烯取代PVDF碳原子上的H或F原子直接接枝在线性PVDF链上。BPO和AIBN同时使用时,BPO形成的半互穿网络结构和AIBN产生的直接接枝的共同作用提高了膜性能。当BPO含量为0.2%、AIBN含量为0.4%时,制备的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容量(IEC)达到最高为1.55 mmol/L,含水率达到最高为55.46%,膜电阻也达到最低为4.2??cm2。而当BPO含量为0.2%、AIBN含量为0.2%(PVDF-4)时,膜的迁移数达到最大为94.85%。最后利用循环伏安法曲线和计时电位法曲线对PVDF-4膜的选择透过性和膜电阻进行了验证分析。基于PVDF-4膜的制备,利用被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SH-SiO2)制备了复合PVDF阳离子交换膜。通过FTIR分析发现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后可以取代纳米SiO2表面的部分羟基从而实现改性。通过SEM分析发现纳米SH-SiO2粒子在膜基质内分散性好,与膜基质结合的较好且在膜内无团聚现象,添加纳米SH-SiO2粒子后膜结构更致密。研究发现纳米SH-SiO2粒子的添加显着提高了复合膜的性能。复合PVDF阳离子交换膜的IEC、含水率、迁移数和固定电荷浓度均随纳米SH-SiO2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膜电阻则随纳米SH-SiO2粒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纳米SH-SiO2粒子的添加量为2.0%时,复合PVDF阳离子交换膜的IEC为1.79 mmol/g、含水率为52.46%、迁移数为96.1%、膜电阻为2.4??cm2。利用实验室自制膜和商品膜进行了“双膜三室”槽电解硫铵溶液的应用研究。研究发现,使用实验室自制膜进行电解时产生的电解效率更高,耗电量更低,且采用PVDF/SH-SiO2-4膜得到的电解效率最高为91.23%,耗电量最低为1.547 W?h/g。这是因为实验室自制的PVDF-4膜和PVDF/SH-SiO2-4膜具有较低的膜电阻和较高的离子选择透过性。
张嘉钰,辛嘉英[9](2020)在《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测定方法。通过对过氧化苯甲酰常用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以及新方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的介绍,为相关部门检测以及过氧化苯甲酰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吴晓丽[10](2020)在《新型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荧光探针由于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响应快速和成本低等优点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疾病诊断和药物筛选等领域。食品和环境中含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小分子污染物,为了实现对这些有害物质的监测,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反应型荧光探针,分别用于过氧化苯甲酰、亚硫酸氢盐、次氯酸和水合肼的检测。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描述了分子荧光探针的基本特性及应用,以及近年来过氧化苯甲酰、亚硫酸盐、次氯酸和水合肼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制备了一种基于香豆素结构的新型荧光探针Cou-BPO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过氧化苯甲酰(BPO)。BPO与苯硼酯发生氧化反应,诱导荧光探针产生显着的颜色变化(从红色变为绿色)。探针Cou-BPO对BPO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低检测限,并且被成功制备成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Cou-BPO测试试纸用于测定食品中BPO的含量。此外,Cou-BPO被用于活细胞中BPO的荧光成像。第三章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分析物响应型荧光化学传感器PTCA。该荧光化学传感器能够基于不同的荧光信号来分别检测HSO3―和BPO,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限低等优点。该荧光化学传感器可被用于测定不同食品中HSO3―和BPO的含量,表现出良好的回收率。更重要的是,PTCA被成功地制成测试试纸,可以直观的测定食品样品中的HSO3―和BPO。第四章制备了一种新型双分析物响应型荧光探针PTMQ。该荧光探针可通过不同的荧光信号同时区分检测ClO―和N2H4,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快速等优点。此外,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的细胞毒性,并成功地应用于活细胞中ClO―和N2H4的不同颜色荧光成像。第五章本文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
二、过氧化苯甲酰的制备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氧化苯甲酰的制备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甲烷氧化菌素拟酶活性的面粉中过氧化钙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过氧化钙简介 |
1.2 过氧化钙在面粉中的应用 |
1.2.1 面粉中过氧化钙的作用 |
1.2.2 过氧化钙作为面粉添加剂的危害 |
1.3 过氧化钙的检测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酶法 |
1.3.4 其他方法 |
1.4 甲烷氧化菌素 |
1.4.1 甲烷氧化菌素简介 |
1.4.2 甲烷氧化菌素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
1.5 脂肪酶 |
1.5.1 脂肪酶的性质与特点 |
1.5.2 脂肪酶在面粉中的应用 |
1.6 过氧化苯甲酰 |
1.6.1 过氧化苯甲酰的性质与特点 |
1.6.2 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应用 |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2 Mb-Cu拟酶分光光度法检测面粉中的过氧化钙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供试菌种 |
2.2.3 主要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甲烷氧化菌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及Mb的分离纯化 |
2.3.2 Mb-Cu的制备 |
2.3.3 拟酶溶液的配置 |
2.3.4 过氧化钙标准液的配置 |
2.3.5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7 样品的测定 |
2.3.8 精密度和准确度 |
2.3.9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Mb的表征 |
2.4.2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Mb的浓度 |
2.4.3 Mb-Cu的结合的紫外光谱分析 |
2.4.4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4.5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4.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7 精密度和准确度 |
2.5 本章小结 |
3 Mb-Cu拟酶催化显色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钙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2 供试菌种 |
3.2.3 主要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甲烷氧化菌的高密度限铜发酵培养及Mb的分离纯化 |
3.3.2 Mb-Cu的制备 |
3.3.3 拟酶溶液的配置 |
3.3.4 过氧化钙标准溶液的配置 |
3.3.5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6 过氧化钙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7 样品的测定 |
3.3.8 精密度和准确度 |
3.3.9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b-Cu催化反应机理 |
3.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3 过氧化钙标准曲线与标准比色卡的绘制 |
3.4.4 精密度和准确度 |
3.5 本章小结 |
4 面粉中的其他物质对面粉中过氧化钙测定的干扰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2 主要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Mb-Cu的制备 |
4.3.2 脂肪酶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面粉中CaO_2的干扰 |
4.3.3 脂肪酶对酶催化显色法测定面粉中CaO_2的干扰 |
4.3.4 过氧化苯甲酰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面粉中CaO_2的干扰 |
4.3.5 过氧化苯甲酰对酶催化显色法测定面粉中CaO_2的干扰 |
4.3.6 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对酶催化显色法测定面粉中CaO_2的颜色干扰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脂肪酶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面粉中CaO_2的干扰 |
4.4.2 脂肪酶对酶催化显色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钙的干扰 |
4.4.3 过氧化苯甲酰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面粉中CaO_2的干扰 |
4.4.4 过氧化苯甲酰对酶催化显色法测定面粉中CaO_2的干扰 |
4.4.5 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对酶催化显色法测定面粉中CaO_2的颜色干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过渡金属作用下C-H键活化环化/甲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过渡金属作用下碳氢活化和甲基化反应 |
1.1.1 苯甲酰甲酸为酰化试剂的芳基酰化反应 |
1.1.2 苯甲酰甲酸为酰化试剂的烯烃酰化反应 |
1.1.3 苯甲酰甲酸参与的环化反应 |
1.1.4 过氧化物作为甲基来源的官能团化反应 |
1.2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 银(Ⅰ)促进苯甲酰甲酸与2-氨基查尔酮的脱羧环化反应合成喹啉类化合物 |
2.1 研究背景 |
2.2 选题意义 |
2.3 实验步骤 |
2.3.1 苯甲酰甲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2.3.2 2-氨基查尔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2.3.3 苯甲酰甲酸与2-氨基查尔酮的脱羧环化反应合成喹啉类化合物 |
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5 底物拓展 |
2.6 机理研究 |
2.7 化合物数据 |
2.8 本章小结 |
3 钯催化N-嘧啶基吲哚的C-H甲基化反应 |
3.1 研究背景 |
3.2 选题意义 |
3.3 实验步骤 |
3.3.1 N-嘧啶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3.3.2 N-嘧啶吲哚与过氧化物C-H键甲基化反应 |
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5 底物拓展 |
3.6 机理研究 |
3.7 化合物数据 |
3.8 本章小结 |
4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喹啉、喹喔啉酮和氮杂中氮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过氧化剂促进的自由基偶联反应 |
1.1.1 过氧化剂自身分解反应体系 |
1.1.2 [Cu]-过氧化剂反应体系 |
1.1.3 [Fe]-过氧化剂反应体系 |
1.1.4 [Co/Ag]-过氧化剂反应体系 |
1.1.5 [I]-过氧化剂反应体系 |
1.2 脱氢交叉偶联反应 |
1.2.1 钯催化的脱氢交叉偶联反应 |
1.2.2 碘催化脱氢交叉偶联反应 |
1.3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3.1 喹啉 |
1.3.2 喹喔啉酮 |
1.3.3 氮杂中氮茚类化合物 |
1.4 呋喃并香豆素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NIS-TBHP参与的2-甲基喹啉C(sp~3)-H键官能团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总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原料的合成 |
2.4.2 化合物3的合成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uI-BPO参与的喹喔啉酮C(sp~2)-H键氨基甲酰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总结 |
3.4 实验部分 |
3.4.1 原料的合成 |
3.4.2 化合物3的合成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I_2-TBHP参与构建呋喃并[3,2-c]香豆素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总结 |
4.4 实验部分 |
4.4.1 原料的合成 |
4.4.2 化合物3的合成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醋酸促进构建三取代吡咯并[1,2-α]吡嗪化合物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总结 |
5.4 实验部分 |
5.4.1 原料的合成 |
5.4.2 化合物3的合成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钯催化氧化交叉偶联制备咪唑并[1,2-α]吡啶型荧光分子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3 总结 |
6.4 实验部分 |
6.4.1 原料的合成 |
6.4.2 Sx的合成 |
6.4.3 咪唑并[1,2-α]吡啶荧光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谱图 |
6.5 参考文献 |
总结论 |
核磁谱图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包裹过氧化苯甲酰单/双壁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过氧化苯甲酰 |
1.2 微胶囊技术 |
1.2.1 微胶囊概述 |
1.2.2 微胶囊的作用 |
1.2.3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3 微胶囊的释放原理及释放方式 |
1.3.1 微胶囊的释放原理 |
1.3.2 不同类型微胶囊的释放 |
1.3.3 影响微胶囊芯材释放的因素 |
1.4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
1.4.1 微胶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4.2 微胶囊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
1.4.3 微胶囊技术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其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 |
1.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复凝聚法制备单壁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的制备过程 |
2.3.2 单因素实验 |
2.3.3 正交实验 |
2.3.4 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2.3.5 微胶囊包埋率和载物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核壳比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
2.4.2 pH值对复凝聚发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
2.4.3 壁材组成对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影响 |
2.4.4 Gel浓度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
2.4.5 SA浓度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
2.4.6 乳化速度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
2.4.7 搅拌速度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
2.4.8 正交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壁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的物化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微胶囊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
3.3.2 微胶囊的粒径分析 |
3.3.3 微胶囊的红外图谱分析(FTIR) |
3.3.4 微胶囊的热重分析(TGA) |
3.3.5 微胶囊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3.6 微胶囊的释放性能的测定 |
3.3.7 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微胶囊的包埋率与载物量 |
3.4.2 微胶囊的形态与结构 |
3.4.3 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和分布 |
3.4.4 微胶囊的FTIR分析 |
3.4.5 微胶囊的TGA分析 |
3.4.6 微胶囊的DSC分析 |
3.4.7 微胶囊产品缓释性能及其释放动力学的研究 |
3.4.8 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壁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双壁微胶囊的制备 |
4.4 实验方法 |
4.4.1 微胶囊壳核结构的观察 |
4.4.2 微胶囊外部形貌观察 |
4.4.3 微胶囊的粒径分析 |
4.4.4 微胶囊的红外图谱分析(FTIR) |
4.4.5 微胶囊的差示扫描热分析(DSC) |
4.4.6 微胶囊的粘度测定 |
4.4.7 微胶囊稳定性的测定 |
4.4.8 微胶囊释放性能的测定 |
4.4.9 微胶囊包埋率和载物量的测定 |
4.4.10 微胶囊中BPO含量的测定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微胶囊的形成 |
4.5.2 不同搅拌速度对微胶囊包埋率和载物量的影响 |
4.5.3 不同搅拌速度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 |
4.5.4 不同搅拌速度对微胶囊壁材厚度的影响 |
4.5.5 微胶囊的FTIR分析 |
4.5.6 不同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粒径大小的影响 |
4.5.7 包埋后对芯材BPO活性的影响 |
4.5.8 微胶囊稳定性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ABS树脂中聚合型抗老化剂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ABS树脂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抗老化剂 |
1.3.1 紫外线吸收剂 |
1.3.2 光屏蔽剂 |
1.3.3 受阻酚类抗氧剂 |
1.3.4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
1.4 HALS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
1.4.1 HALS的作用机制 |
1.4.2 HALS应用 |
1.4.3 HALS的协同作用 |
1.5 HALS发展趋势 |
1.6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标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1.6.3 成果创新点 |
第二章 PUV-3853 的合成研究 |
2.1 合成工艺路线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均聚型PUV-3853 的制备 |
2.2.4 产物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引发剂的确定 |
2.3.2 引发剂用量的确定 |
2.3.3 反应温度的确定 |
2.3.4 反应时间的确定 |
2.3.5 分子量的确定 |
2.3.6 产率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ST/UV-3853 的合成研究 |
3.1 合成工艺路线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共聚型PUV-3853 的制备 |
3.2.4 产物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聚单体及比例的确定 |
3.3.2 引发剂的确定 |
3.3.3 引发剂用量的确定 |
3.3.4 反应温度的确定 |
3.3.5 反应时间的确定 |
3.3.6 分子量的确定 |
3.3.7 产率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混应用性能实验 |
4.1 主要药品及仪器设备 |
4.1.1 实验主要药品 |
4.1.2 共混应用性能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3 测试样条制备 |
4.3.1 制备ABS树脂复合材料样粒 |
4.3.2 制备ABS树脂复合材料样条 |
4.4 力学性能测试 |
4.4.1 冲击强度测试 |
4.4.2 拉伸强度测试 |
4.5 热性能及老化性能测试 |
4.5.1 实验配方表 |
4.5.2 热性能测试 |
4.5.3 老化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凝土设计、性能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UPC材料组成 |
1.2.2 UPC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2.3 UPC耐化学腐蚀性能 |
1.2.4 UPC收缩性能及改性 |
1.2.5 热固性树脂微观结构模拟研究 |
1.2.6 UPC固化动力学 |
1.2.7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UP)及引发助剂选择 |
2.1 UP及引发助剂 |
2.1.1 UP |
2.1.2 引发剂 |
2.1.3 促进剂 |
2.1.4 阻聚剂 |
2.2 树脂及引发助剂初选 |
2.2.1 初选试验方案 |
2.2.2 拉伸试验 |
2.2.3 低温蠕变试验(BBR) |
2.2.4 粘度试验 |
2.3 初选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拉伸性能 |
2.3.2 低温蠕变性能 |
2.3.3 粘度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UP改性及性能研究 |
3.1 材料选择 |
3.1.1 树脂 |
3.1.2 引发助剂 |
3.1.3 增韧剂 |
3.2 UP改性 |
3.2.1 UP改性过程 |
3.2.2 改性UP相容性 |
3.2.3 改性UP储存稳定性 |
3.2.4 改性UP诱导时间 |
3.3 改性UP性能研究 |
3.3.1 弯曲性能 |
3.3.2 拉伸性能 |
3.3.3 冲击韧性性能 |
3.3.4 低温蠕变性能 |
3.3.5 老化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UPC材料组成设计 |
4.1 UPC材料组成 |
4.1.1 树脂 |
4.1.2 引发助剂 |
4.1.3 集料 |
4.2 级配设计方案 |
4.3 聚灰比范围确定 |
4.3.1 最大聚灰比确定 |
4.3.2 最小聚灰比确定 |
4.4 不饱和聚酯混凝土体积特性 |
4.4.1 UPC体积参数 |
4.4.2 空隙率与体积参数之间的关系 |
4.5 UPC性能检验 |
4.5.1 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 |
4.5.2 抗水损性能 |
4.5.3 高温车辙性能 |
4.5.4 低温弯曲性能 |
4.5.5 弯拉性能 |
4.5.6 经济性分析 |
4.6 UPC设计流程 |
4.7 小结 |
第五章 UPC路用性能研究 |
5.1 UPC制备 |
5.2 路用性能分析 |
5.2.1 容留时间 |
5.2.2 高温稳定性能 |
5.2.3 水稳定性能 |
5.2.4 低温抗裂性能 |
5.2.5 弯拉性能 |
5.2.6 抗油侵蚀性能 |
5.2.7 老化性能 |
5.2.8 疲劳性能 |
5.3 小结 |
第六章 UPC分子动力学模拟 |
6.1 分子动力学简介 |
6.2 UP分子结构确定 |
6.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 |
6.2.2 红外光谱试验分析 |
6.2.3 核磁共振试验分析 |
6.3 UP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1 UP交联模型的建立 |
6.3.2 UP物理特性模拟 |
6.3.3 UP力学性能模拟 |
6.4 UPC分子动力学模拟 |
6.4.1 集料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4.2 UP与集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
6.5 小结 |
第七章 UPC固化动力学研究 |
7.1 UP固化动力学简介 |
7.2 UPC固化动力学参数确定方案 |
7.2.1 材料选择 |
7.2.2 试验过程 |
7.3 UPC固化动力学分析 |
7.3.1 UP固化动力学特性 |
7.3.2 引发助剂对UP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7.3.3 增韧剂对UP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7.3.4 无机填料对UP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7.4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主要结论 |
2.创新点 |
3.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钴催化的苯乙烯的氧化烷基化反应以及胺的苯甲酰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钴催化C?C键的形成 |
1.2 钴催化C?N键的形成 |
1.3 钴催化C?O键的形成 |
1.4 钴催化C?S键的形成 |
1.5 钴催化C?Si键的形成 |
1.6 钴催化C?X键的形成 |
1.7 小结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钴催化的苯乙烯的氧化烷基化反应 |
2.1 前言 |
2.1.1 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 |
2.1.2 烯烃的氧化烷基化反应 |
2.1.3 醚参与的氧化烷基化反应 |
2.2 本课题的提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 反应底物的扩展 |
2.3.3 反应机理探究 |
2.3.4 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2 实验试剂 |
2.4.3 实验的一般步骤 |
2.4.4 结构鉴定与表征 |
第3章 钴催化的胺的苯甲酰化反应 |
3.1 前言 |
3.1.1 胺的苯甲酰化反应 |
3.1.2 过氧化苯甲酰参与的苯甲酰化反应 |
3.2 研究课题的引入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
3.3.2 反应底物的扩展 |
3.3.3 反应机理探究 |
3.3.4 小结 |
3.4 实验部分 |
3.4.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4.2 实验仪器 |
3.4.3 实验的一般步骤 |
3.4.4 结构鉴定与表征 |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8)复合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离子交换膜概述 |
1.2 均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1.2.1 直接聚合 |
1.2.2 聚合物共混 |
1.2.3 原位聚合 |
1.3 离子交换膜的改性研究进展 |
1.3.1 离子交换膜结构模型 |
1.3.2 改性常规性能 |
1.3.3 改性导电性能 |
1.3.4 改性离子选择透过性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案 |
2.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2.1.1 PVDF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研究 |
2.1.2 实验方案可行性验证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性能表征及测试方法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2 微观结构分析 |
2.3.3 离子交换容量 |
2.3.4 含水率 |
2.3.5 电化学测试 |
3 直接法制备交联型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膜 |
3.1 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3.2 性能表征结果与讨论 |
3.2.1 成膜过程分析 |
3.2.2 SEM分析 |
3.2.3 FTIR分析 |
3.2.4 IEC和含水率分析 |
3.2.5 膜电阻分析 |
3.2.6 迁移数分析 |
3.2.7 循环伏安法曲线分析 |
3.2.8 计时电位法曲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聚偏氟乙烯/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纳米SiO_2复合阳离子交换膜 |
4.1 聚偏氟乙烯/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纳米SiO_2复合膜的制备 |
4.1.1 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纳米SiO_2的制备 |
4.1.2 PVDF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4.2 性能表征结果与讨论 |
4.2.1 SH-SiO_2结构分析 |
4.2.2 复合PVDF阳离子交换膜SEM分析 |
4.2.3 复合PVDF阳离子交换膜FTIR分析 |
4.2.4 IEC和含水率分析 |
4.2.5 膜电阻分析 |
4.2.6 迁移数分析 |
4.2.7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
4.2.8 计时电位曲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PVDF阳离子交换膜硫铵电解应用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准备 |
5.1.2 膜电解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方法 |
1.1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 |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
1.3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
1.4 分光光度法 |
1.5 荧光分析法 |
1.6 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chemical analysis,EA) |
1.7 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CL) |
1.8 其他方法 |
2 各种方法的比较 |
3 结论 |
(10)新型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荧光探针 |
1.1.1 荧光探针简介 |
1.1.2 分子荧光探针的特点 |
1.1.3 分子荧光探针的应用 |
1.2 过氧化苯甲酰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2.1 基于氧化碳碳双键的荧光探针 |
1.2.2 基于氧化碳氮双键的荧光探针 |
1.2.3 基于氧化苯基硼酸酯的荧光探针 |
1.2.4 基于氧化诱导螺内酰胺开环的荧光探针 |
1.3 亚硫酸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3.1 基于醛基加成的荧光探针 |
1.3.2 基于迈克尔加成反应的荧光探针 |
1.3.3 基于乙酰丙酸酯加成环化的荧光探针 |
1.4 水合肼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4.1 基于酯基结构的荧光探针 |
1.4.2 基于醛基与羧酸基团的荧光探针 |
1.4.3 基于丙二腈结构的荧光探针 |
1.4.4 基于邻苯二甲酰亚胺结构的荧光探针 |
1.5 次氯酸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5.1 基于氧化脱肟基的荧光探针 |
1.5.2 基于氧化双键的荧光探针 |
1.5.3 基于氧化对甲氧基苯酚和苯胺的荧光探针 |
1.5.4 基于氧化酰肼的荧光探针 |
1.5.5 基于氧化硫族化合物(S、Se、Te)的荧光探针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过氧化苯甲酰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见附录) |
2.2.2 合成与表征 |
2.2.3 光谱测试条件 |
2.2.4 探针Cou-BPO测试试纸的制备 |
2.2.5 实际样品中BPO的测定 |
2.2.6 细胞毒性测定及细胞成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探针Cou-BPO的设计与合成 |
2.3.2 Cou-BPO对BPO的传感特性 |
2.3.3 Cou-BPO对BPO的传感机制 |
2.3.4 Cou-BPO的测试试纸 |
2.3.5 实际样品中BPO含量的测定 |
2.3.6 探针Cou-BPO在活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成像研究 |
2.4 结论 |
第三章 同步检测过氧化苯甲酰和亚硫酸氢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见附录) |
3.2.2 合成与表征 |
3.2.3 光谱测试条件 |
3.2.4 食品中HSO_3~―和BPO的测定 |
3.2.5 探针PTCA测试试纸的制备 |
3.2.6 PTCA试纸测定食品中的HSO_3~―和BPO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探针PTCA的设计与合成 |
3.3.2 探针PTCA对HSO_3~―的光谱响应 |
3.3.3 PTCA对BPO的光谱响应 |
3.3.4 PTCA对HSO_3~―和BPO的选择性 |
3.3.5 PTCA对HSO_3~―和BPO的传感机制 |
3.3.6 食品样品中HSO_3~―和BPO的测定 |
3.3.7 基于PTCA测试试纸测定食品中HSO_3~―和BPO |
3.4 结论 |
第四章 同步检测次氯酸和水合肼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见附录) |
4.2.2 合成与表征 |
4.2.3 光谱测试条件 |
4.2.4 细胞毒性实验 |
4.2.5 细胞荧光成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探针PTMQ对ClO~―和N_2H_4的光谱响应性质研究 |
4.3.2 探针PTMQ对ClO~―和N_2H_4响应时间的测定 |
4.3.3 探针PTMQ对ClO~―和N_2H_4响应的pH适用范围 |
4.3.4 探针PTMQ对ClO~―和N_2H_4的选择性 |
4.3.5 探针PTMQ的细胞毒性及共聚焦荧光成像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仪器与试剂 |
附录B 相关化合物谱图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过氧化苯甲酰的制备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甲烷氧化菌素拟酶活性的面粉中过氧化钙检测[D]. 张嘉钰.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2]过渡金属作用下C-H键活化环化/甲基化反应研究[D]. 樊晓东. 常州大学, 2021(01)
- [3]喹啉、喹喔啉酮和氮杂中氮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D]. 储向龙. 山东大学, 2020(01)
- [4]包裹过氧化苯甲酰单/双壁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李霞. 扬州大学, 2020(04)
- [5]ABS树脂中聚合型抗老化剂的研究及应用[D]. 卢祉巡.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1)
- [6]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凝土设计、性能及动力学研究[D]. 高阳. 长安大学, 2020(06)
- [7]钴催化的苯乙烯的氧化烷基化反应以及胺的苯甲酰化反应[D]. 栗娟娟.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8]复合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应用[D]. 褚云晨.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张嘉钰,辛嘉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7)
- [10]新型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吴晓丽.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