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日本中学音乐教科书看中国音乐教育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覃霞[1](2021)在《东京音乐学校中国留学生群体研究(1902-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战红岩[2](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陈淅钰[3](2020)在《萧友梅《新学制乐理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四运动推进了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发展进程,提倡西化理论,开创了文学新时代,在此背景之下教育制度也开始发生变革。1921年10月颁布的《学制系统改革案》(壬戌学制)即新学制,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学制,开创了我国的教育新局面,1923年的《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进一步提出乐理应作为音乐课的必修课,从而提高乐理的地位。萧友梅作为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以及“新音乐”的重要倡导者之一,根据美育原则制定音乐课的目标,亲自参与课标的编订,同时身体力行地编写了一系列音乐教材,为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本文以新学制指导下萧友梅所编写的《新学制乐理教科书》(六册)为研究主体,结合当时学校音乐教育与乐理发展的大背景,以求全面细致地把握该教材的内容主体构成以及思想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论指导,充分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分析归纳法,对《新学制乐理教科书》进行详细的研读,对六册教材的出版时间线、教材编辑大意、目录框架、文字内容、图表谱例、课后习题进行全面分析,尽可能全面深入的研究该教材。首先梳理编者的音乐人生,分析教材的撰写背景、编辑大意与同时期乐理教材的编写情况,然后整体叙述该教材的由来,最后通过对教材内容主体的研究,归纳其特色:系统性、全面性、专业性、个性等各方面。本文针对这套近百年的乐理教材,力求通过历史和当代的视角对其作出公允的评价,并将其与吴伯超的《北新乐理》做对比研究,且认为《新学制乐理教科书》是一本兼具专业性、全面性、实用性的教材,有着明确的编辑大意和编写主线,是同时代的上乘佳作,影响力颇深。它既有时代的烙印也顺应着时代发展,既推动历史的发展也因历史所限,对现今的乐理教材编写可提供参考也可规避一些问题。
张东东[4](2020)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轻轻翻开厚重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从他的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他,就是萧友梅先生,可谓是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开拓者、奠基者。1920年,他从德国负笈而归,奔波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殚精竭虑。1927年,得到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垂青,南赴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这是我国第一所独立办学的现代高等音乐学府,后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先生将蔡元培先生所奉行的“以美育代宗教”理念积极应用于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实施专业的音乐作曲、音乐鉴赏活动,还是推行近代化的中国新型专业音乐教育,萧友梅都竭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以行利国利民利族的拳拳之心行音乐事业的开创性壮举,成为“中国新音乐的保姆”。这位音乐“保姆”的专业学术背景,也是尤为令人钦佩的。萧友梅是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首位中国人,也是在中国推介欧洲音乐学体系的第一人。国立音专在他的学术引导下,着力实践在新音乐创作中采用西乐技术,在记谱法、曲式结构、和声等种种方面进行国乐的现代化探索与创作,成为独立而专业的音乐教学与研究院校,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人才的成长沃土。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他从中国国情和音乐发展现状出发,批判地吸收了西方音乐教育的体制与模式,从学生的音乐基础出发制作符合年龄段特点的音乐教材,并身体力行地投身于繁忙的教学活动与教育会议,发现与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他的那种认准一个目标,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许多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用于实际行动,在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更有很多优秀的音专毕业生成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巨擘和新音乐创作的巨匠。萧友梅先生也是一位深刻探索中国新音乐形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包含着对民族荣誉的大爱、对祖国命运的思考、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也有着对黑暗社会形势的猛烈抨击和对国家动荡沉沦的痛心呐喊。带着这样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萧友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大刀阔斧地吸纳西方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法,力求实效地进行中国旧乐的改良与国乐的复兴。本文所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萧友梅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其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等方面的具体呈现,以期梳理出萧友梅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系。本论文采用横纵结合、探本溯源、对比分析、多维交叉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跌宕碰撞与音乐事业禁锢萧条的时局形势,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探寻萧友梅个人的美学音乐思想在其音乐办学与教学活动中酝酿、实践与调整的三个阶段,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而立体的站位去梳理研判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过程,并思考与发现其音乐思想与办学精神的闪光点,挖掘并重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今中国音乐发展的思想价值,探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遵循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生成与实践脉络,以其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的具体表现为研究的重点,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深入探究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传统思想、维新派、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德国音乐美学思想对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之间的联系,分析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以及在“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兼收并蓄”三种观点争鸣的时代背景下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得以确位的过程。第二章,分析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探索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萧友梅在北平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实验与准备,第二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前的上海时期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第三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后的上海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调整与重启。每一部分又从不同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细致的分析。第三章,阐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四个角度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梳理理论体系。其中从“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新学制歌唱教材的编定”两个方面分析音乐创作思想,从“用才观”“育才观”“美育观”分析音乐教育思想,从校内音乐会、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分析音乐审美思想,从对旧乐、现实社会音乐成就、音乐会的启蒙作用三个方面的批评来探讨音乐批评思想。本章探索更为全面地透视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活动各领域的具体表现,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对其思想的时代性与独特性进行逻辑梳理与理性探讨。第四章,探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本章着重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兼收并蓄”带给当代音乐发展的启示进行了集中论述与评析,即音乐创作与教育中的“拿来主义”、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复兴国乐”和“发扬词章”。
林翰羽[5](2019)在《音乐教育家陈仲子研究》文中提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也在飞驰前进。在短短的百余年里,我国音乐教育学科从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中取其精华,再吸收借鉴西方音乐理论知识,完成近代音乐教育的转型,为建设中国特色音乐教育学科体系打下坚实基础。音乐教育家陈仲子二十世纪初赴日留学,学有所成后毅然决然的投身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回国后受聘于北京大学担任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曾为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美育会会员等,以及在南昌、赣州等地担任国语、历史和音乐教员,为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音乐理论着述中,陈仲子编写的教材、编译的外文文献、收集和创作的歌谱在当时均受到了好评。然而,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中却由于种种客观因素没能给予陈仲子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提及他的音乐行为只是零星半点,并无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中国音乐教育家陈仲子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追踪和采访调查等方法,从分析和论述他在音乐创作、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和音乐思想等方面,折射二十世纪初中国音乐教育及新型音乐社团的艰难起步到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生命历程与学术成就,对陈仲子的生命轨迹及音乐贡献进行阐述,其中音乐贡献主要表现在教材编写、音乐创作、外国文献编译三个方面;第二章是音乐理论研究与从教活动,阐述主要理论着述及音乐教育,对陈仲子音乐教育思想的来源和表现进行分析;第三章音乐思想的主要方面,介绍陈仲子编着的教材及文论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第四章历史评价与当代启迪,评价历史中的陈仲子,鉴往知来,探讨陈仲子对后世的影响及在其身上所获得的启迪。
许卉青[6](2019)在《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教材是反映音乐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材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它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媒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完善音乐教材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新世纪的学校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国际间的接轨和交流,为了跟上时代步伐,向先进国家教育水平看齐,推进音乐教材改革,本论文选择日本使用最广泛的、由教育艺术社出版的初中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设计和选材内容,探讨其编写特点,力求对我国初中音乐教材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缘由、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的编写背景、修订要点、教学目标以及此套教材的版本介绍。第三部分从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的结构设计、选材内容、呈现风貌等方面出发对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总结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对我国初中音乐教材建设的相关启示。
李琪天[7](2018)在《吴梦非《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中国经历了从封建制到半殖民半封建制的社会转型。20世纪初“中学西渐”的文化趋向,致使中国的教育结构发生变化,新式学堂的建立成为学校音乐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发展的开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和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批在音乐教育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先行者和领导者,是他们呕心沥血的付出和敢于奉献的精神为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吴梦非作为中国早期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同时,他又作为李叔同的嫡传弟子,继承了李叔同在艺术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理念,是近现代音乐历史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人物之一。本文以吴梦非的《初级中学音乐》作为研究主体,结合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挖掘这套教科书的内容构成以及价值体现。本文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法作为方法论指导,以文献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文章通过梳理20世纪30年代音乐教材的发展脉络和编写依据,分析教科书的内容主体,归纳、总结出其编写特点:思想性、艺术性、可接受性。作为一套80年前的教材文本,它的出版对当时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而言具有一定价值。笔者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希望能对教科书的编写作出公允评价,并将其与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教科书》比较,希望其长处和不足之处能成为当今教材编写的历史借鉴。本文认为《初级中学音乐》是一本具有科学依据且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优秀教材,有着明确的编写理念和编写特点,在同时代教材中也属于上乘之作。教科书突出时代主题、关注学习群体,对当下学校音乐教材的编写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其不足是缺乏民族音乐元素,强调教材本身、忽视学生主体。
吴佳佳[8](2018)在《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清朝末期,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下新式学堂得以创建,近代的有识之士大力呼吁学习西方教育制度与内容,以培育“新民”。在向西方的学习过程中,西洋音乐被当作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引进到了新式学堂中。而后在清末官方的主导下,新的学制体系得以建立,“唱歌”教学这一新的音乐教育形式在新式学校体系中生根发芽,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由此发生。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看似简单的发展过程,在清末历经种种艰辛才得以在民国正式确立。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萌发离不开当时社会剧烈变革的背景,同时在此之前的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又为其萌发提供了观念上的启发与师资上的准备。而后一批先觉者们,发现西洋音乐在日本社会发挥的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纷纷就音乐教育发表观点,倡导新式音乐教育在培养具有爱国、进取、合群观念的新国民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学堂乐歌运动的产生。面对日益兴盛的学堂乐歌之风,清末官方从对音乐课的回避,到逐渐转变态度确立了音乐一科在普通中小学堂以及师范学堂随意科的地位。之后,在新式学校教育体制下,学校音乐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在课程方面,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唱歌,有些学校有了乐理和乐器的教学。教材建设方面出现了大量唱歌集,还有乐理、音乐教学法等教科书编译出版。尤其是师范音乐教育得到重视,创立于清末的师范学校其教学成果在民国后得以显现,为此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甚至专业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石。清末的学校音乐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上,完全是效法西方,从无到有的一种新式音乐教育形式。因为当时的先觉者们改造国民的责任感,音乐课才得以进入新式学校体制,虽然过分夸大了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但对我们思考当下音乐教育的方向有启示作用。另一方面,面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强势冲击,如何处理自身传统与外来文明的关系,当时知识分子的选择对我们当下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反思意义。
戴婉璘[9](2018)在《日本教育艺术社《中学生的音乐》教科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借鉴他国先进优秀教育成果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教科书的研究是探究一个国家教育思想理念及课程教学的要点。本篇论文以“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别水之址以厚己”为出发点,选取了日本现行初中使用率最高的教育艺术社出版的《中学生的音乐》全套教科书(共4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方法,提取其教科书中的重点突出部分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各部分的内容设计与编排特点;分析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极具特色的要点,并探讨日本《中学生的音乐》对我国音乐教科书的启示、提出建议。本论文主要分五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予以阐明。第一章重点剖析了研究的立足点——日本初中《学习指导要领.音乐》与日本教育艺术社出版此套教科书的背景及理念,对此套教科书的来龙去脉做出全面、详尽的阐述。第二章着重提取了《中学生的音乐》中民族音乐教学、器乐教学、即兴音乐创作教学、音乐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学这四个极具亮点的研究要点进行内容分析。而这些正是我国音乐教育理念中所强调、但是在我国教科书内容及教学中有所欠缺,并值得进一步发展完善的重要内容。第三章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第四章,根据分析归纳得出的《中学生的音乐》中的特色与优点,并结合我国目前教科书编写中所存在的不足,给予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初中音乐教科书的改革及优化提供参考。
骆静禾[10](2017)在《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旨在对20世纪迄今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各层面的主要观念作系统的考察与全面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学理探讨。论文围绕音乐教育哲学、音乐课程内容、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育评价等四大核心领域展开。在这一过程中,论文首先从历史之维对音乐教育各领域的主要观念作客观梳理与深入分析,以此揭示基础音乐教育诸领域的观念转变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总体特点。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这些观念的影响、实施和应用作出当代审视。同时,围绕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理念、新主张,论文从学科视角予以呈现、分析和回应。最后,结合当前国际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我国音乐教育实际出发,基于“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音乐教育”的立场,提出了论文作者的些许个人思考。作为“音乐教育观念”的“元问题”,立足于探讨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音乐课程的实施、音乐教法的应用、音乐教学评价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是一切音乐教育问题先导与前提。本论文对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考察主要围绕以“音乐审美教育观”及其延伸的一系列相关观念展开,涉及历史和社会的维度。同时,本文也对当前热点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给予呈现和评述。由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延展出的各方观念的探讨和争鸣,是我国音乐教育领域长期以来的热点话题,亦是百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历史进程的综合呈现。20世纪以来,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内容及其历史实践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从传统封闭到多元开放的课程观念转变: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为从奉行“主义”到关注“主体”、从囿于“双基”到发展“素养”、从借鉴“他者”到构建“特色”。围绕“教什么”的深度追问,则产生了“学科本位”与“学生本位”、“知识技能”与“审美人文”、“开发范式”与“理解范式”等当前基础音乐课程实施中的三对辩证统一的核心问题。纵观百年音乐教育史,音乐教法观念转变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本文认为就当前而言,基础音乐教学实践存在“过分设计”、“过分综合”和“主体偏移”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一些教法“新”观念的提法中,在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具有广泛的普遍性。而基于经验性情感体验的“元素—整体”教学论和音乐人类学影响下的教法“新范式”是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兴起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法新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其给予了扼要呈示。在音乐教育评价观念的历史演进中,“课程主导”和“学生主体”分别主导了音乐教育评价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对这些评价的不同理解和应用,反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则存在“泛化与笼统”、“局限与盲目”、“限定与制约”等问题。本文认为,解决之策应首先围绕以“技术策略”为导向的音乐教育评价观念展开充分探讨。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和实践,对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基础音乐教育带来的具有指向性的变革力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西方学者提出的“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主张将音乐教育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和研究教育主体的心理行为,在当前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引发热议。这一观念对我们进一步审思当前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渠道。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梳理、考察、分析、研究和探讨,本文力图在鸟瞰中国百年基础音乐教育艰难而又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主导和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音乐教育观念作出综合的反思性回顾,在忠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呈现各家之言,分析其内在的学理机制和社会动因,以期为当下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考与理论支持,并推进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多层面、多维度的纵深发展。
二、从日本中学音乐教科书看中国音乐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日本中学音乐教科书看中国音乐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
(一)傅彦长的演讲 |
(二)丰子恺的演讲 |
(三)刘质平的演讲 |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
(二)丰子恺与画展 |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
(二)经费紧张 |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萧友梅《新学制乐理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作者萧友梅相关研究 |
2.教材产生背景相关研究 |
3.中国乐理发展与乐理教材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一、《新学制乐理教科书》的由来 |
(一)编者音乐人生 |
(二)教材撰写背景 |
1.历史文化背景 |
2.课程标准依据 |
(三)教材撰写依据 |
1.思想来源 |
2.内容来源 |
(四)同时期乐理教材编写情况 |
二、《新学制乐理教科书》本体分析 |
(一)教材编辑大意 |
(二)编写特点 |
1.难度由浅入深 |
2.知识交错编列 |
(三)内容分析 |
1.音乐基本知识 |
2.音乐技法理论 |
3.谱例与图表示例 |
4.课后习题 |
(四)与吴伯超《北新乐理》比较 |
1.编列编排比较 |
2.内容比较 |
三、《新学制乐理教科书》的特色 |
(一)系统性和全面性 |
1.内容编排有系统 |
2.乐理知识涵盖全面 |
(二)专业性和个性 |
1.固定唱名法体系 |
2.专业的术语表述 |
3.以“调”为主线 |
(三)兼收并蓄的教育视野 |
1.理论实践相结合 |
2.学习西方优秀乐理体系 |
(四)切合时代特征 |
1.实践性与创新性兼备 |
2.世界化与多元化兼备 |
四、《新学制乐理教科书》的启示意义 |
(一)历史启示 |
1.促进“美育”思想发展 |
2.推动乐理教材编写发展 |
(二)现代启迪 |
1.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2.重视课后练习,加强师生联系 |
3.固定调体系的使用 |
(三)存在缺憾 |
1.音乐欣赏的局限性 |
2.历史语境下的“中国化”失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 |
一、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染 |
(二)维新派与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的影响 |
(三)日本与西方音乐美学的熏陶 |
二、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 |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 |
(二)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时代确位 |
第二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实践探索的三个阶段 |
一、归国后的北平:音乐美学思想的酝酿与初启 |
(一)“音乐美学”和“音乐比较研究法”的首提 |
(二)女高师音乐系、北大音乐传习所的成立与音乐学科独立化的起步 |
(三)乐友社的成立与对音乐“美感教育”价值的强调 |
二、沦陷前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 |
(一)上海音专的成立与音乐教育独立学院组织化的努力争取 |
(二)以史为眼、以西治中:解决中国音乐落后之法 |
(三)对“音乐的势力”的社会宣传 |
三、沦陷后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调整与重启 |
(一)精神国防说:唤起爱国心的战时音乐使命 |
(二)理论与技术并重的国乐团体试验 |
第三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 |
一、音乐创作:立足于民族本位的音乐改良 |
(一)礼乐合一,情理相通:探寻中国旧乐与西乐的美学契合点 |
(二)中西合璧,兼收并蓄: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的创作理念 |
(三)简单普适、立足国情,放眼未来:新学制唱歌教材的编定 |
二、音乐教育:立足于办学实践的人才观和美育观 |
(一)广罗名师,任人唯能的用才观 |
(二)从儿童入手,因材施教,注重民族风格创作人才培养的育才观 |
(三)陶冶德性,重视音乐功能的美育观 |
三、音乐审美:对艺术受众的美育关切 |
(一)美化与陶冶:校内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 |
(二)净化与尚雅: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提高大众音乐审美素养的疾呼 |
(三)熏染与塑造:在家庭教育中对音乐审美的关注 |
四、音乐批评:着眼于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开拓式批评视角 |
(一)对旧乐的批评 |
(二)对现实社会音乐实践成就的批评 |
(三)对音乐会的启蒙作用的评论 |
第四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 |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实践中的“拿来主义” |
(一)学通古今中外的论学底蕴对音乐教育的深层意义 |
(二)兼容并蓄的艺术胸怀对音乐实践的持久影响 |
二、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 |
(一)“发扬词章”:在时代节奏中体现传统质感 |
(二)“复兴国乐”:在中西文化渐染中奏响民族旋律 |
结语: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萧友梅音乐教育活动年表 |
附录2 :萧友梅音乐文论年表 |
附录3 :萧友梅音乐创作年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音乐教育家陈仲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 |
一、生命历程与学术成就 |
(一)生命轨迹 |
(二)音乐贡献 |
二、音乐理论研究与从教活动 |
(一)主要理论着述 |
(二)音乐教育 |
三、音乐思想的主要方面 |
(一)为德育之助 |
(二)国歌国民性 |
(三)宜通西乐,非谓尽弃吾国乐 |
四、历史评价与当代启迪 |
(一)历史评价 |
(二)当代启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虞孝硕访谈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3 相关研究成果 |
1.3.1 相关文献综述现状 |
1.3.2 相关文献综述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概述 |
2.1 教材编写背景 |
2.2 教材修订要点 |
2.3 教材目标设置 |
2.4 教材版本介绍 |
第3章 对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的分析研究 |
3.1 教材结构设计分析 |
3.1.1 编写体例 |
3.1.2 组织结构 |
3.2 教材选材内容分析 |
3.2.1 鉴赏作品 |
3.2.2 歌唱作品 |
3.2.3 器乐作品 |
3.2.4 创作活动 |
3.3 教材风貌呈现分析 |
3.3.1 外观设计 |
3.3.2 乐谱类型 |
3.3.3 插图种类 |
3.3.4 文字特点 |
第4章 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编写特点及启示 |
4.1 特点探讨 |
4.1.1 选材内容的精简性 |
4.1.2 不同学科的综合性 |
4.1.3 音乐活动的趣味性 |
4.1.4 排版风格的生动性 |
4.2 编写启示 |
4.2.1 适当减少我国教材的作品数 |
4.2.2 重视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
4.2.3 强调音乐学习的实践性环节 |
4.2.4 突出图片和语言描述的生动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吴梦非《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关于作者的相关研究 |
2. 教材编写背景的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一、《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的产生背景 |
(一) 吴梦非生平 |
(二) 编写背景 |
1. 教科书的编写氛围 |
2. 教科书的编写依据 |
二、《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的内容分析 |
(一) 混合编列的编写结构 |
(二) 乐理的内容构成 |
(三) 唱歌基本练习分析 |
1. 基本练习的内容 |
2. 练习内容的特点 |
(四) 歌曲内容分析 |
1. 选材多样与风格雄壮的曲调 |
2. 民族性与文艺性兼具的歌词 |
三、《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的特色 |
(一) 教科书的思想性 |
1. 顺应时代主题 |
2. 体现浓厚的民族情怀 |
3. 教育理念的融合 |
(二) 教科书的艺术性 |
1. 词曲意境贴合 |
2. 曲调选择经典 |
3. 编配艺术正谱伴奏 |
4. 提供丰富的欣赏作品 |
(三) 教科书的可接受性 |
1. 图文并茂的叙述方式 |
2. 循序渐进的编写顺序 |
3. 前后呼应的内容联系 |
四、《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的评价 |
(一) 教科书之历史建树 |
1. 突出“以美育人”的教育主题 |
2. 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对象群体 |
3. 教科书应用情况 |
(二) 教科书之历史局限 |
1. 受到“欧洲音乐中心论”影响至深 |
2. 过分突出教材,忽视学生主体 |
(三) 对当下音乐教材的启示 |
1. 增强音乐基本素养的训练 |
2. 注重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发生溯源 |
第一节 清末教育改革的推行 |
第二节 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出现 |
一、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概况 |
二、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
第二章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产生 |
第一节 维新派的音乐教育思想 |
第二节 留日知识分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
一、关于新式学校音乐教育功用的认识 |
二、关于新式学校音乐教育体制建设的设想 |
三、关于新式学校音乐教育实施的思考 |
第三节 王国维的音乐教育思想 |
第三章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制度的创建 |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的萌发 |
一、清末新式学堂的产生 |
二、新式学堂中的音乐教育活动 |
第二节 清末学制的制定与颁行 |
一、两级制、三级制学堂的出现 |
二、清末学制体系的正式确立 |
三、清末学制颁布之后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法规的颁布 |
一、新式学校音乐教育法规的内容 |
二、新式学校音乐教育法规的影响 |
第四章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 |
第一节 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 |
一、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教材编写 |
二、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式学校音乐教育课程 |
第二节 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 |
一、教学目的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师资来源及构成 |
一、归国留日学生 |
二、聘请日本音乐教习 |
三、本土音乐师资培养 |
第五章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意义 |
一、使得学校音乐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
二、奠定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制度基础 |
第二节 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评价 |
一、过度重视学校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 |
二、未能处理好自身传统和西方文明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日本教育艺术社《中学生的音乐》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日本教育艺术社《中学生的音乐》解析 |
第一节 日本教育艺术社《中学生的音乐》的发布背景 |
一、日本现行初中音乐教科书编选制度 |
二、日本现行初中音乐课程设置 |
三、日本现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音乐》 |
第二节 日本教育艺术社《中学生的音乐》的理念 |
一、《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的理念 |
二、教育艺术社《中学生的音乐》的编写理念 |
第二章 日本《中学生的音乐》教科书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立书之根、立人之本——本民族音乐内容 |
一、基本内容概述 |
二、内容设计 |
三、编排特点 |
四、原因考究 |
第二节 结构独立、内容多样——器乐教学内容 |
一、基本内容概述 |
二、内容设计 |
三、编排特点 |
四、原因考究 |
第三节 源于生活、忠于个性——音乐创作内容 |
一、基本内容概述 |
二、内容设计 |
三、编排特点 |
四、原因考究 |
第四节 集体艺术、合作共赢——团队合作内容 |
一、基本内容概述 |
二、内容设计 |
三、编排特点 |
四、原因考究 |
第三章 日本《中学生的音乐》教科书呈现方式分析 |
第一节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
一、目录 |
二、乐谱 |
三、插图 |
第二节 呈现方式的特点 |
一、“读图时代” |
二、“松”与“紧”的对立统一 |
三、“对话式”的语言文字 |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
一、音乐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以生为本” |
二、国家对基础音乐教育界的资源整合 |
三、音乐教科书的内涵应突出道德审美教育思想 |
四、民族音乐的传承应融入教科书的各个部分 |
五、器乐教学应遵守以教科书为主体 |
六、合作学习应成为音乐教科书体现的主流学习方式 |
七、趣味性是初中音乐教科书的内在要求 |
八、教科书呈现方式上的“可读性”与“教案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五、本文所涉论域界定 |
第一章 音乐教育哲学观 |
第一节 从美育到音乐美育:音乐审美教育观念的历史变迁 |
一、“涵养美感,陶冶德性” |
二、音乐美育观念的“分层”与“重建” |
三、音乐审美核心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观 |
一、音乐审美教育与社会功能 |
二、音乐审美教育与德育教化 |
三、音乐审美教育与智育求知 |
四、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节 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几对“核心论” |
一、“审美”与“文化” |
二、“审美”与“创造” |
三、“审美”与“表演” |
四、“审美”与“识谱” |
第四节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 |
一、“中华文化为母语”的观念缘起 |
二、“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内涵及其学理基础 |
三、对“中华文化为母语”观念的当代审思 |
第二章 音乐教育课程内容观 |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的历史实践 |
一、音乐教材编写:由“借鉴”走向“自主” |
二、音乐教学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 |
第二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观念的价值取向及转变 |
一、从奉行“主义”到关注“主体” |
二、从囿于“双基”到发展“素养” |
三、从借鉴“他者”到构建“特色” |
第三节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当下实施的几个核心问题 |
一、“学科本位”与“学生本位” |
二、“知识技能”与“审美人文” |
三、“开发范式”与“理解范式” |
第三章 音乐教学方法观 |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教法观念的历史发展 |
一、西方教法观念的引入 |
二、对西方教法观念的借鉴与革新 |
三、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深层影响 |
四、音乐教法呈现的新局面 |
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法 |
第二节 对音乐教法观念实践问题的审思 |
一、“过分设计”削弱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二、“主体偏移”导致音乐教学路径的失衡性 |
三、“过分综合”造成音乐教学本质的缺位性 |
第三节 当代音乐教学方法新观念 |
一、“经验性情感体验”与“元素—整体” |
二、音乐人类学影响下的教法“新范式” |
第四章 音乐教育评价观 |
第一节 音乐教育评价的立足点 |
一、“课程主导”影响下的音乐教育评价 |
二、“学生主体”影响下的音乐教育评价 |
第二节 当前音乐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审思 |
一、泛化与笼统:缺乏明确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策略 |
二、局限与盲目:“为什么选”与“如何选”? |
三、限定与制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亟需深化 |
第三节 音乐教育评价的“技术策略” |
一、音乐教育的发展性增值评价 |
二、依托于新型教育评价技术的评价机制 |
第五章 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音乐教育 |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之思 |
一、“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考察 |
二、“核心素养”与我国当前基础音乐教育 |
三、基础音乐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问题探讨 |
第二节 文化心理观照下的音乐教育新观念 |
一、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内涵与实质 |
二、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国内外现状考察 |
三、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当下诉求 |
四、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从日本中学音乐教科书看中国音乐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京音乐学校中国留学生群体研究(1902-1945)[D]. 覃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萧友梅《新学制乐理教科书》研究[D]. 陈淅钰.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张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音乐教育家陈仲子研究[D]. 林翰羽.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日本教育艺术社版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研究[D]. 许卉青. 集美大学, 2019(09)
- [7]吴梦非《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研究[D]. 李琪天.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8]清末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研究[D]. 吴佳佳. 河南大学, 2018(01)
- [9]日本教育艺术社《中学生的音乐》教科书研究[D]. 戴婉璘.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D]. 骆静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