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烯效唑和三唑酮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增效作用及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祯仪[1](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刘风刚[2](2019)在《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及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大豆种植面积广,是优质蛋白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但大豆需水量高、根系欠发达,对土壤水分亏缺较为敏感,受干旱影响极为明显。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至8月多伏旱,此期间正遇大豆花荚期,花荚期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水临界期,因此花期干旱会严重抑制大豆的生长并且影响干物质积累,最终对大豆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增强大豆植株抗旱能力,减少干旱导致的产量损失成为大豆栽培中研究的问题。众多研究表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增强植物抵御逆境的能力,三唑酮(Triadimefon)作为一种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它能够调控植株叶片形态并延缓地上部生长,提高根冠比的作用,在逆境下调节植物生理代谢,减轻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本试验以南农99-6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人工模拟干旱研究三唑酮对大豆花期干旱胁迫下的根系的形态特性、碳代谢、激素和抗氧化系统以及产量影响,旨在阐明三唑酮对生长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化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和抗旱栽培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喷施三唑酮进一步减缓了大豆的株高和叶面积的增加以及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促进了茎基部直径、根体积及单株比叶重的增加和干物质重的积累,促进了大豆植株须根数量的增多,细胞排列相对紧密有序,提高了根系保水能力,增加了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最终减少了干旱导致的产量损失。三唑酮通过够抑制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调节根系形态,增强植株抗旱能力,同时减少干旱胁迫导致的落花落荚,具有提高干旱胁迫下大豆的产量的作用。2、干旱胁迫下,喷施三唑酮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抑制根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增加和淀粉含量的减少,促进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提高干旱胁迫初期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和干旱胁迫后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抑制中性转化酶(NI)活性活性的降低,干旱前期促进了酸性转化酶(AI)活性的增加,抑制淀粉分解酶活性的增加;降低根中ABA含量的积累,抑制GA的合成,延缓IAA含量的降低。干旱胁迫喷施三唑酮通过增强叶片光合作用、调节同化产物的分配,调控激素含量,增加根系糖含量,提高根系的渗透势,增强吸水能力,最终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缓解干旱胁迫对根系的伤害。3、干旱胁迫下,喷施三唑酮在胁迫初期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整个花期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缓了干旱胁迫后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降低,增加了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延缓了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的降并提高了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着降低了大豆根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干旱喷施三唑酮,提高了抗氧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加快了对活性氧(ROS)的清除,减轻了氧化胁迫伤害伤害,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了 MDA的积累,从而提高了根系抗旱能力。
白巍[3](2018)在《7.5%分裂素·烯效苗床施用对水稻化控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倒伏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确定7.5%分裂素?烯效混合制剂在苗期使用效果,筛选最佳剂量,本试验在水稻移栽前7 d使用7.5%分裂素?烯效对水稻秧苗进行不同剂量的喷施,进而水稻秧苗素质、植株形态、抗折力、穿刺力、生理生化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7.5%分裂素?烯效2250.0 m L·hm-2浓度7.5%分裂素?烯效混合制剂可以有效增加水稻秧苗的鲜重和干重,施用后,秧苗鲜重较CK提高了2.86%22.05%,干重则提升了12.74%36.57%,从而有效提升水稻秧苗的干物质含量。2.7.5%分裂素?烯效可以显着提高水稻秧苗分蘖数,且750.0 m L·hm-2浓度最为显着,2250.0 m L·hm-2浓度稍次之,较CK提升了42.86%。3.7.5%分裂素?烯效可在喷药15 d后有效提高叶片中保护酶活性,但不长效。其中2250.0 m L·hm-2处理组在该时段对SOD、POD活性提升效果最好,分别较CK提升了6.7%36.44和11.12%38.78%,同时也可有效提升叶片中CAT活性。4.2250.0 mL·hm-2浓度7.5%分裂素?烯效混合制剂可显着降低水稻植株茎秆节间长,3组处理较CK降低了0.51%5.66%;同时,对第2节茎秆穿刺力的提升也有显着效果,较CK提升了36.23%50.76%;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茎秆抗折力,矮化株高。5.7.5%分裂素?烯效3组处理均可以提高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其中2250.0 mL·hm-2处理组的效果最好,三种剂量分别较CK提升了3.83%16.91%;不同剂量的7.5%分裂素?烯效混合剂均可提高叶片中总糖的含量,其中2250.0 mL·hm-2处理组对叶片中总糖含量的影响效果最佳,三个剂量分别校CK提升了41.59%50.98%,3个处理的作用效果都极其显着。6.1500.0 m L·hm-2处理组对水稻穗长增长的效果较好,2250.0 mL·hm-2处理组处理的水稻单穗成粒数最多,最高较CK高出19.81%;在千粒重方面,2250.0 mL·hm-2相对差异极显着,较CK提高了11.93%;空瘪粒数最少,降低了9.12%。7.5%分裂素?烯效2250.0 m L·hm-2处理组明显地矮化水稻株高,降低茎秆节间长度,提高茎秆穿刺力和抗折力,提升SOD和POD活性,提升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还可增加水稻的千粒重,增加单穗成粒数,降低空瘪粒,有效促进水稻增产。
申国富[4](2018)在《三唑苯甲酰胺衍生物合成的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1、三唑苯甲酰胺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课题通过研究,确定了一种方便地合成三唑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该路线以2,6-二氯苯甲腈为原料,经过三唑的取代、苯甲腈的水解酰胺化、酰胺的水解与胺化等反应,方便的得到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酰胺目标化合物。2、对工艺路线中苯甲酰胺的2位引入1,2,4-三唑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以过渡金属碘化亚为铜为催化剂获得三唑取代的芳基化合物的方法,并优化了偶联反应的条件。最终在Cs2CO3和Cu I的存在下,实现了2,6-二氯苯甲腈与三氮唑的偶联,得到了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腈,为最终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和技术支持。3、对工艺中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腈水解为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酸或碱的作用下直接水解,都不能很好地得到酸,进而确定了分两步进行水解的方法:首先将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腈水解为相应的酰胺,酰胺再在硫酸和亚硝酸钠的作用下,通过重氮化水解为相应的酸。4、利用获得的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酸合成了10多个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同时使三唑硫化合成了1个三唑硫酮苯甲酰胺衍生物,各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都通过了核磁的表征和确证。
周志波,易亚科,陈光辉[5](2018)在《播种量、基质和药剂处理对优质晚稻玉针香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影响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因素,以湖南省优质晚稻玉针香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基质和药剂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⑴播种量150g/盘与125g/盘和175g/盘相比,其苗高适中,秧苗茎基宽和地上部鲜重较大,单株平均分蘖数相对较多,且秧苗移栽后的结实率最高,单株产量最大,具有高产、稳产的潜力;湘晖基质的壮秧、增穗、增产效果优于田土。⑵整体而言,配方I药剂(30L水对1包25%有效成分含量的咪鲜胺和3包5%有效成分含量的烯效唑混合)浸种后不清洗种子,以及播种前于秧盘内的麻育秧膜上喷施配方II药剂(配方I药剂和40g尿素混合),秧苗健壮度较高,分蘖能力较强,且秧苗移栽后的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育秧方式,单株产量最大。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王斌,陈刚,代真真,胡琪峰[6](2017)在《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索出适宜于杂交中籼稻的配套机插育秧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在硬盘方式育秧的情况下,以水稻品种‘徽两优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烯效唑和落谷密度二因素试验,研究落谷密度对秧苗素质、栽插质量、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及烯效唑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化控处理情况下,随着落谷密度的增加,秧菌素质逐渐恶化,表现为单株根系数麓、百株干质量、茎基宽、根系活力迅速下降,叶片丙二醛含量急剧上升;各处理千粒质始、结实率无显着差异;在8 00018000 grains·m-2密度范围内有效穗里增加趋势,18 000-30 000 grains·m-2密度范围内呈减少的趋势,最终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以18 000 grains·m-2产量最高。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的秧苗素质及产量存在显着的调控效果。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的同时于2叶1心时喷施150 mg·L-1烯效唑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以及只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相比,能显着提高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缩短大田缓茁期,显着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最终使产量显着提高。因此,针对江淮杂交中籼稻特点,采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的同时于2叶1心对喷旖150 mg·L-2烯效唑并配合18 000 grains·m-2的落谷密度为较好的育秧方式,能保证较高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稳定千粒质量,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增加库容量及库容充实度,最终使产量显着提高。
刘芬,屈成,王鑫,杨漫,陈光辉,王悦[7](2017)在《不同调控技术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索不同调控处理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H优518’和‘岳优91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进行了用烯效唑浸种、多效唑喷雾拌种、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晚稻品种‘H优518’和‘岳优9113’在烯效唑浸种处理下苗高、叶龄、成秧率、百株鲜重均相对较大,能显着提高机插质量,全生育期缩短1天,干物质重量最大,产量最高分别为7354.5 kg/hm2和7236 kg/hm2。多效唑喷雾拌种的处理产量次之。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处理茎基宽最大,但全生育期延长1天。综合来看,烯效唑浸种处理最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晚稻机插秧秧苗,提高插秧质量,缩短生育期,保证机插秧产量,有利于水稻机械化栽培。
郑崇兰[8](2016)在《三唑酮对大豆花期长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文中认为我国大豆栽植范围广,是重要的优质蛋白及植物油的来源。干旱是最常见的逆境胁迫之一,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形成。大豆属于水分敏感型的作物,每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遇伏旱,此时正值大豆水分敏感期(花荚期),干旱胁迫会造成大豆大幅度减产。因此如何缓解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的影响,降低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是大豆栽培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外施生长调节剂是提高大豆抗旱性的重要手段。三唑酮(Triadimefon)作为一种生长调节剂,有“抑上促下”,调控植株生长的作用,还能通过调节植物生理代谢,缓解多种非生物逆境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本文以南农99-6(Glycinemaxvar.Nannong99-6)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人工模拟干旱,系统深入的研究了三唑酮对花期大豆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阐明三唑酮对花期大豆干旱胁迫的缓解机制,为大豆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显着抑制了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促进根系衰老死亡。三唑酮进一步降低了大豆的株高;提高了大豆植株各部分干物质的积累量,提高比叶重;缓解了干旱造成的根尖细胞衰老死亡,加快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变根系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另外,三唑酮在提高叶片SPAD值的同时,显着延长了大豆叶片持绿期,提高了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增加了大豆单株产量。2、干旱胁迫抑制了大豆光合作用,改变了叶片碳代谢平衡,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三唑酮缓解了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趋势,抑制了胞间二氧化碳(Ci)的升高,提高了胁迫下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酶活性,减少了干旱对光合系统的损伤;三唑酮还提高了胁迫下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分解酶(SS)合成方向酶活性,抑制SS分解方向及蔗糖转化酶(INV)、1,6-二磷酸果糖酶(FBP)及α-淀粉酶活性的上升,提高了了叶片中淀粉含量,抑制了叶片中糖含量的上升,减少源叶糖过量积累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三唑酮促进蔗糖向根系运输,提高了根系中蔗糖及淀粉的含量,提高根系渗透调节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3、干旱胁迫诱导大豆叶片活性氧积累,激发叶片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三唑酮显着提高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增加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干旱后期,延缓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酶活性的下降,故而降低了叶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及超氧根阴离子(O2-·)产生速率,缓解了因干旱造成的膜质过氧化而引起的活性氧(ROS)积累给大豆带来的伤害。综上,干旱胁迫显着抑制了大豆生长,抑制光合作用,促进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加快分解代谢以维持细胞正常渗透调节作用;干旱胁迫还引起大豆叶片膜质过氧化,激发了抗氧化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三唑酮处理后抑制大豆纵向生长,促进大豆横向生长及根系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调节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缓解光合产物过度积累对光合作用的反馈抑制,并促进蔗糖向下运输,提高根系渗透调节能力;同时提高大豆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大豆抗旱性
刘洋[9](2016)在《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根系建成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32015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温室及大庆市林甸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选用烯效唑和激动素,以绿豆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砂培和田间试验两种方式,研究其对绿豆根系形态解剖结构、内源激素、根系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抗逆性酶活性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根系和叶片糖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比较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根系建成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3307和KT浸种均增加了绿豆根干重、侧根数、表面积和主根根长;并提高了播种后第11 d根系中柱鞘直径、木质部导管数和输水截面积;缩短了主根根毛区直径,延缓了木质化,延迟了根毛区变粗的时间。2、S3307和KT浸种均降低了绿豆根系ABA含量,提高了IAA和ZT含量和SOD、POD和PAL活性,并降低了根系MDA含量,从而减轻胞膜质过氧化程度,延缓了根系衰老;S3307和KT浸种上调了绿豆根系VigCyc D的表达量,其中KT处理调控效果较好。3、鼓粒期叶面喷施S3307和KT均增加了绿豆的株高和茎粗,根、茎、叶、叶柄干重和荚的干重几乎都高于对照,生育后期荚干重占绝对主导地位,这表明S3307和KT能充分调动绿豆植株干物质的分配与积累。同时,也提高了绿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延缓叶片衰老。鼓粒期叶面喷施S3307和KT能有效提高绿豆根系和叶片糖分输出量及淀粉积累量,维持了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平衡。4、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鼓粒期叶面喷施S3307和KT处理均增加了绿豆的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为绿豆优质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王斌,陈刚,代真真,胡琪峰[10](2014)在《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出适宜于杂交中籼稻的配套机插育秧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在硬盘方式育秧的情况下,以水稻品种‘徽两优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烯效唑和落谷密度二因素试验,研究落谷密度对秧苗素质、栽插质量、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及烯效唑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化控处理情况下,随着落谷密度的增加,秧苗素质逐渐恶化,表现为单株根系数量、百株干质量、茎基宽、根系活力迅速下降,叶片丙二醛含量急剧上升;各处理千粒质量、结实率无显着差异;在8 00018000 grains·m-2密度范围内有效穗呈增加趋势,18 00030 000 grains·m-2密度范围内呈减少的趋势,最终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以18 000 grains·m-2产量最高。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的秧苗素质及产量存在显着的调控效果。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的同时于2叶1心时喷施150 mg·L-1烯效唑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以及只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相比,能显着提高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缩短大田缓苗期,显着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最终使产量显着提高。因此,针对江淮杂交中籼稻特点,采用100 mg·L-1烯效唑浸种的同时于2叶1心时喷施150 mg·L-1烯效唑并配合18 000 grains·m-2的落谷密度为较好的育秧方式,能保证较高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稳定千粒质量,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增加库容量及库容充实度,最终使产量显着提高。
二、烯效唑和三唑酮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增效作用及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烯效唑和三唑酮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增效作用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被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地貌特征 |
2.6 土壤类型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方法 |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
4.6 小结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6.5 小结 |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
7.3 小结 |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
8.7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及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
1.2 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2 干旱胁迫对植物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
2.1 干旱胁迫对植物碳代谢的影响 |
2.2 干旱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
4 三唑酮研究进展 |
5 本文研究的目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 |
2.2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的影响 |
2.3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 |
3.2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的影响 |
3.3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的影响 |
文献参考 |
第三章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碳代谢和激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2.2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碳代谢的影响 |
2.3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激素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碳代谢的影响 |
3.3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激素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2.2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2.3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中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 |
2.4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中AsA-GSH循环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3.2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AsA-GSH循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干旱胁迫对花期大豆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 三唑酮对干旱胁迫下花期大豆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2 结论 |
3 本文创新之处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7.5%分裂素·烯效苗床施用对水稻化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学调控的概述 |
1.3 化学调控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3.1 化学调控与水稻抗倒伏 |
1.3.2 化学调控与水稻抗逆性 |
1.3.3 化学调控与水稻抗性酶 |
1.3.4 化学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3.5 细胞分裂素和烯效唑对水稻的化控作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设计 |
2.4 水稻秧苗素质调查 |
2.5 水稻抗性酶和糖的测定 |
2.5.1 叶片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2.5.2 叶片还原糖及总糖含量测定 |
2.6 水稻抗倒伏性的测定 |
2.6.1 水稻形态指标的测定 |
2.6.2 茎秆抗折力测定 |
2.6.3 茎秆穿刺力测定 |
2.7 考种调查 |
2.7.1 水稻产量测定 |
2.8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秧苗素质调查 |
3.1.1 不同剂量7.5%分裂素?烯效对苗高和茎基宽的影响 |
3.1.2 不同剂量7.5%分裂素?烯效对总根数和白根数的影响 |
3.1.3 不同剂量7.5%分裂素?烯效对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3.1.4 不同剂量7.5%分裂素?烯效对分蘖数的影响 |
3.2 对水稻抗性酶和糖的影响 |
3.2.1 叶片中SOD活性含量变化 |
3.2.2 叶片中POD活性含量变化 |
3.2.3 叶片中CAT活性含量变化 |
3.2.4 叶片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变化 |
3.3 水稻抗倒伏性的结果 |
3.3.1 不同剂量7.5%分裂素?烯效对株高的影响 |
3.3.2 不同剂量处理对水稻茎秆节间长度的影响 |
3.3.3 不同剂量处理对水稻茎秆抗折力的影响 |
3.3.4 不同剂量处理对水稻茎秆穿刺力的影响 |
3.4 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4.1 不同剂量处理对穗长的影响 |
3.4.2 不同剂量处理对水稻穗粒数的影响 |
3.4.3 不同剂量处理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4 讨论 |
4.1 7.5 %分裂素?烯效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 7.5 %分裂素?烯效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 |
4.3 7.5 %分裂素烯效唑对水稻抗性酶的影响 |
4.4 7.5 %分裂素?烯效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三唑苯甲酰胺衍生物合成的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研究背景 |
1.1 酰胺类化合物简介 |
1.1.1 酰胺类杀虫剂 |
1.1.2 酰胺类除草剂 |
1.1.3 酰胺类杀菌剂 |
1.1.3.1 苯甲酰胺类杀菌剂 |
1.1.3.2 吡啶基团类的酰胺杀菌剂 |
1.1.3.3 吡唑基团类的酰胺杀菌剂 |
1.1.3.4 硅噻吩酰胺杀菌剂 |
1.2 三氮唑类衍生物的研究 |
1.2.1 杂环类化合物三氮唑的发现 |
1.2.2 1,2,4-三氮唑类衍生物的发展 |
1.2.3 1,2,4-三氮唑类衍生物在农药上的应用 |
1.2.3.1 作为杀菌剂 |
1.2.3.2 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3.3 作为除草剂 |
1.2.3.4 作为杀虫剂 |
2 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课题的提出 |
2.1 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 |
2.1.1 通过酰肼关环法合成三唑类衍生物 |
2.1.2 通过酰肼和氰基类化合物合成三唑类衍生物 |
2.1.3 通过肼法合成三唑类衍生物 |
2.1.4 通过三氮唑直接偶联合成三唑类衍生物 |
2.1.4.1 钯催化的C-N键的构建 |
2.1.4.2 铜催化的C-N键的构建 |
2.1.4.3 其他金属催化碳氮交叉偶联 |
2.1.4.4 1,2,4-三氮唑与卤代化合物偶联反应 |
2.2 课题提出 |
2.2.1 所设计的三唑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用到的主要试剂如表3-1 |
3.2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实验仪器如表3-2 |
3.3 薄层层析板的制备 |
3.4 熔点的测定 |
3.5 实验操作 |
3.5.1 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腈的合成 |
3.5.2 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3.5.3 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酸的合成 |
3.5.4 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3.5.5 该方法合成三唑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应用 |
3.5.6 2-氯-N-(2-氯苄基)-6-(5-硫代-2,5-二氢-1H-1,2,4-三唑-1-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合成路线的确定 |
4.2 2-氯-6-(1H-1,2,4-三唑-1-基)苯腈的合成 |
4.3 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4.4 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酸的合成 |
4.5 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尚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bstract |
(5)播种量、基质和药剂处理对优质晚稻玉针香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2.1 播种量和基质育秧试验 |
1.2.2 药剂处理试验 |
1.3 考察项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种量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 播种量和育秧基质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3 药剂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4 药剂处理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播种量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3.2 药剂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4 结论 |
(7)不同调控技术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品种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调控技术对机插晚稻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的影响 |
2.1.1 秧苗素质 |
2.1.2 机插质量 |
2.2 不同调控技术对机插晚稻生育期的影响 |
2.3 不同调控技术对机插晚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2.4 不同调控对机插晚稻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2.5 不同调控对机插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8)三唑酮对大豆花期长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影响 |
1.2 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
2 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碳代谢的影响 |
2.2 干旱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干旱的缓解效应 |
4 三唑酮研究进展 |
4.1 三唑酮抗逆研究 |
4.2 三唑酮在豆科作物中的应用 |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产量及成熟期籽粒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栽培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 |
2.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 |
2.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和成熟期籽粒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 |
3.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及碳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栽培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
2.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各器官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
2.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中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源叶中碳水化合物转化的影响 |
3.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各器官间光合同化物运输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栽培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2.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2.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活性氧积累及膜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3.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A-G循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花期长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2 结论 |
3 本文创新之处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根系建成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与应用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根系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根系内源激素的影响 |
1.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根系建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
1.2.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根系主要代谢的影响 |
1.2.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及产量影响因素的影响 |
1.3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建成的调控效应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品种 |
2.1.2 供试植物调节剂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根系参数的分析 |
2.4.2 显微结构的观测 |
2.4.3 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 |
2.4.4 PAL活性的测定 |
2.4.5 内源激素的测定 |
2.4.6 基因表达分析 |
2.5 数据分析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干重的影响 |
2.6.2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主根根长的影响 |
2.6.3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体积的影响 |
2.6.4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侧根数的影响 |
2.6.5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表面积的影响 |
2.6.6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解剖结构的影响 |
2.6.7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ABA含量的影响 |
2.6.8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IAA含量的影响 |
2.6.9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ZT含量的影响 |
2.6.10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VigCycD表达的影响 |
2.6.11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SOD活性的影响 |
2.6.12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
2.6.13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MDA含量的影响 |
2.6.14 烯效唑和激动素浸种对绿豆根系PAL活性的影响 |
2.6.15 小结 |
第三章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品种 |
3.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
3.1.3 试验地情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取样方法与测定指标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株高的影响 |
3.5.2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茎粗的影响 |
3.5.3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4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3.5.5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6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5.7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根系蔗糖含量的影响 |
3.5.8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根系淀粉含量的影响 |
3.5.9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5.10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叶片蔗糖含量的影响 |
3.5.11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
3.5.12 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1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根系形态指标的调控 |
4.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根系生理代谢的调控 |
4.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1.3.1 秧苗素质 |
1.3.2 秧块状态 |
1.3.3 栽植质量 |
1.3.4 产量及其构成 |
1.3.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秧苗素质的影响 |
2.1.1 秧苗株高 |
2.1.2 根系数量 |
2.1.3 茎基宽 |
2.1.4 百株干质量 |
2.1.5 秧苗根系活力 |
2.1.6 叶片丙二醛含量 |
2.2 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秧块状态的影响 |
2.3 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秧苗栽插质量的影响 |
2.4 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秧苗机插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四、烯效唑和三唑酮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增效作用及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三唑酮对花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及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D]. 刘风刚.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7.5%分裂素·烯效苗床施用对水稻化控作用研究[D]. 白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4]三唑苯甲酰胺衍生物合成的方法研究与应用[D]. 申国富.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5]播种量、基质和药剂处理对优质晚稻玉针香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周志波,易亚科,陈光辉. 作物杂志, 2018(02)
- [6]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A].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王斌,陈刚,代真真,胡琪峰. 安徽水稻与稻作技术论文汇编, 2017
- [7]不同调控技术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刘芬,屈成,王鑫,杨漫,陈光辉,王悦.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3)
- [8]三唑酮对大豆花期长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D]. 郑崇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9]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根系建成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刘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08)
- [10]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王斌,陈刚,代真真,胡琪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