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电视文摘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李洁[1](2018)在《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汉语拷贝结构”是指:同一句法成分在同一结构中的不同的句法位置出现两次,并导致产生结构义的结构形式。拷贝结构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句法结构形式。本论文在大规模语料统计基础上,采用多平面和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拷贝结构进行了探讨。首先,把“拷贝”与“重复”、“重叠”的进行了区别性分析,并对“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给予界定,列出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拷贝结构形式。其次,细致分析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式特点和构成手段。根据拷贝的结构形式,将拷贝结构分成双边框架式和单边框架式两种类型。拷贝结构主要有拷贝成分的话题化、小句紧缩、对举和语义隐含四种手段。第三,深入探讨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特征、功能和形成动因。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具有口语语体色彩、结构的独立性差、多为对称型结构、可以无限排列等。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功能。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成动因,主要有四个:主观强调的目的、对称的审美心理、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较高的使用频率。第四,从拷贝结构的形式入手,分析了“同语结构”。汉语界比较认同的典型的同语结构主要是两类:一是判断式的“X+(adv)+是+X”结构;二是让步式的“X是X”结构。对同语结构“X就是X”和“VP也是VP”进行了个案研究。第五,从语篇衔接的角度观察了现代汉语回声拷贝结构。回声拷贝结构并非只有“X就X”结构,让步义的“X是X”在交际中也常常是一种回声拷贝结构。第六,从话题的角度,分析了拷贝式话题结构。对“V也/都V”和“V了也就V了”进行了个案分析。第七,从结构的内部语义入手,分析了现代汉语连锁结构。现代汉语连锁结构是内部含有倚变关系的句法结构。“V1一M+V2一M”和“V一M算(是)一M”都是数量短语连接的连锁结构。第八,从词汇化的角度对拷贝式类固定短语进行了分析。并对“说V就V”和“大V特V”进行了个案研究。第九,拷贝式结构固化程度最高的就是拷贝式习语形式。对拷贝式习语“个顶个”和“谁跟谁”进行了个案研究。第十,总结归纳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覃玲[2](2017)在《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益广告价值观的表述内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中社会价值观念内容的一个缩影,价值观内容的变化是时代变迁导致的必然结果,它又给时代变迁造成必然的回应。广告作品是广告事业研究宝贵的资源,《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旨在增强全社会对广告事业的关注与参与,本研究以《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为考察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方法,结合广告学、社会学、哲学相关理论,系统地总结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类型、特点,分析与讨论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内容与规律。研究包括绪论共五个部分,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遵循怎样的轨迹、作品如何体现表述内容的取向和功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内容和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79——1995)、探索期(1996——2003)、初步发展期(2003——2008)、蓬勃发展期(2008——)。从1986年贵州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节约用水”的播出和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催生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新阶段;1996年以后,主题公益广告活动月的开展,公益广告发展迈向新阶段;2003年始,在政府调控和事件驱动助力下,进入稳定发展期;2008年往后,大国崛起及国家认同诉求进一步加强,公益广告驶入蓬勃发展轨道。从公益广告的演进来看,公益广告系列幅数、文字、图片排版、广告语等方面的变化,开始以符合信息传递规律和遵循广告传播导向的方式。重点分析公益广告作品中不同诉求下主题内容变化,包括主题载体的项目数量和项目分布。公益作品价值观表述在政治传导、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取向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重构现代价值观念。公益广告遵循时代变迁的轨道,在时代变迁、价值观演进中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与发扬,形成了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引领与反哺的关系。
孙艳[3](2017)在《以文字介入影像 ——《中国电视》期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电视作为传播媒介进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之后,势不可挡地引发了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变化,愈来愈成为当今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但在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电视理论研究与电视文化评论还显得滞后,尚不能适应和满足电视实践对电视理论的需要。而电视理论的逐步完善,离不开创作者与文本批评理论、专业评论者和观众之间的交互对话,随之电视期刊就成为了这样一个可供交流的场域,成为了普通观众、非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电视理论、认知电视艺术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专业人士拓展和深化电视理论的重要阵地。本文将1982年到2015年的《中国电视》期刊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的眼光进行整体观照和具体阐释,尝试在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的框架内展开论述,以史的梳理为要旨,考察其文本和侧重点上的演变轨迹,并结合该刊的刊名更迭、编创者队伍、定位理念、栏目设置以及文本内容上的发展变化进行相对客观、全方位的考察研究。试图从《中国电视》这一具体案例中探讨电视学术期刊的办刊价值,并探究电视学术期刊在中国电视艺术创作实践和电视理论的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概述,解读电视期刊与电视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肯定《中国电视》作为研究电视艺术发展进程基础性资料的价值属性。第一章重点进行《中国电视》期刊的定位研究,对其34年(1982-2015)来的生态环境与流变进行纵向的梳理,并对期刊的形象定位进行分析,思想上坚持政治方向的正确导向,内容上以多项栏目板块实现对电视文艺的多形式兼顾,并始终给予电视剧发展密切的关注,成为了研究电视剧的载体。第二章主要从栏目设置研究、电视事件关注、电视作品研究三个层面上横向、全面的概括《中国电视》期刊的内容构成要素,试图通过对《中国电视》内部结构的探究直观地映射出当代电视艺术的发展动向。第三章重点研究《中国电视》期刊对于电视史的书写、电视文本理论的架构、电视批评研究范式的展现等方面的贡献,在文字、语汇的表层下透视出期刊对电视艺术学科建构的价值意义。最后结语部分对以上三方面做出总结,再次肯定了电视期刊本身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与文化价值以及期待《中国电视》继续充分发挥自己的媒介作用,为电视艺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认为,《中国电视》作为电视学术理论刊物,将电视艺术内部发展风貌诉诸于铅字,以文字的形式介入电视影像呈现,成为了真实还原历史现场的文本资料,给予历史叙述以新的补充。《中国电视》从不同角度捕捉中国电视艺术的演变,从而推动了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知识谱系的建构与更新,更对中国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尚明洲[4](2016)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4G、WIFI等无线宽带技术日臻成熟,加速升级换代的无线网络技术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场景,高性能、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引发移动互联网的新热潮。小巧轻便的移动终端让用户接入网络更加简单便利,信息交互轻松,展现形式丰富,突破时空限制。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和满足人的各种感官体验,使信息交换变得更加直观、智能,富有人性化。移动数字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持续升级,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模式,培育了新的媒体形态,生成了新的传媒业态。本论文关注催生了新的传媒业态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聚焦在“移动互联网的业态发展现状和产业优化”,主要以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传媒业态发展和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业态的演变。为了深入剖析这种演变,本论文使用媒介进化论,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以及它是如何促进媒介演进的,研究其规律与特征。本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相关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并走访产业生态各个领域、环节的相关人员,借鉴跨学科交叉和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对移动互联网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做出一种逻辑上的理论推导和经验性预测,并对其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继承延续、融合创新等关系进行尝试性阐述。本文将使用媒介进化论,重点从产业构成、组织形态、内容特色等多个层面,对移动互联网新业态进行全局性的剖析,分析它的突出优势和潜在负面影响,研究其对社会文化、产业经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等多个方面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革。由于移动数字媒体还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本文希望能结合当前的发展态势,对其未来演化进行合理性预测,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移动数字媒体的优势与长处,规避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规范管理层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实现扬其长避其短,推动传媒业态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主要在于从媒介进化论视角来理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采取质化研究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的业态发展和产业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的移动数字媒体产品、平台、机构不断涌现,传播的方式、方法和模式也在优化升级,其运营体系也与以往差异很大,这种形式新颖、数量繁多又处于快速进化的媒体形态,构建起全新的传媒业态,与此同时也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将其既有的优势延伸到移动数字媒体平台,甚至自我革新,变身或衍生成新的移动数字媒体,以适应媒体发展规律的要求,成为新的传媒业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杨柳[5](2014)在《“进口大片”二十年与国产电影的跨文化回响》文中提出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消费文化的兴起和国产电影市场的凋敝,"进口大片"逐渐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词。从1994年开始,"进口大片"的跨文化争鸣就不断刺激并提醒国产电影探索自身民族化特征的重要性。二十年来,国产电影也反复学习吸收"进口大片"的创作策略和传播形态,形成了带有文化和资本全球化倾向的"准国产大片"和"国产大片"。虽然这些国产电影在票房上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从跨文化对话和文化输出的有效性上来看却并不理想,它们往往回避了本土境遇的真实性,也相对缺少核心价值观,甚至流于犬儒化和虚无主义。
王谦[6](2014)在《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严歌苓个人经历的考察并结合作品研读,来深刻透视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层层焦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构建意识。透过文本以及作家经历来挖掘背后深层次的焦虑情绪和创作心态,再进一步研读作家在异质文化下的边缘书写以及在双重视野下产生的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从而探寻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意识。以文本研读和作家经历并行探析的方式,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有关身份/认同、离散等文学理论以及华文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文研究写作。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作家的写作意识和心态入手进行分析,凸显他者文化语境以及文化差异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异乡的漂泊经历使得严歌苓对于生命、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她在小说中对移民生活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体察感知,特别是围绕身份焦虑引起的生存境遇、生命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学叙述。女性作家身份使得严歌苓关注的目光首先聚焦到了海外女性移民身上,严歌苓在小说中用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无一不体现出作家对女性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和观照,而作家通过对女性多层面书写构建的女性情感空间,揭示了女性的生命体验和强烈的女性意识,彰显了独特的女性情感价值观念,具有很深的意蕴。除此之外,严歌苓还注意到与女性同样沦为弱势地位的海外华人男性群体,描绘了男性移民在异域面临的身份危机和精神压抑。第二章主要以作家小说文本分析细读为主,从底层移民生活困境、情感中的痛苦与迷失以及移民在生存空间中的孤独焦虑等几方面对边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困境进行深入揭示和表现。从家园故土来到陌生国度,移民们要去适应完全不熟悉的生存环境,这对他们来说充满着各种挑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无论是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不高的老一代移民,还是有较高文化知识渴望更好发展的留学生群体,他们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体验着艰难和辛酸。然而,生存上的困苦或许还能忍受,但心灵上的痛苦却让移民陷入了迷失状态,这其中既有情爱的纠葛、亲情的畸变,更有人情的冷漠疏离,甚至连异域的空间当中都充满着陌生和压抑,极度缺乏归属感的海外移民在流动的、不稳定的异域空间中承受着命运的辗转浮沉。第三章主要以严歌苓在多元视域下创作的国内题材小说为对象,从作家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作为移民作家,严歌苓在国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在异域深刻的个体体验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文学素材,文化身份的转变则使作家具有了开阔的视野和相当的深度,她整合了中西方文化,以跨文化的视域对故国历史进行追寻和思考。家庭的文化氛围、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勤奋努力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再加上变化的文化身份和生命体验,使得严歌苓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视域。通过文革叙事对故国历史进行透视,对家园进行批判,是严歌苓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另外,严歌苓对于故国普通人生存境遇和真实人性也进行了深度观照。在异国的土地上,严歌苓一方面感受着西方的文化和文明,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植根于她的内心,她渴望在西方社会获得更多尊重和自由的同时,也希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从作家创作中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来探讨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过程。严歌苓通过跨文化视域对故国进行回望与反思,肯定了母国文化的精华,批判了糟粕,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思索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并不断进行新的努力和尝试。用中文写小说,用英语为好莱坞电影写剧本,严歌苓在作品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两套话语体系,作者的声音通过这两种语言穿越时空与文化,既有母体文化的根基,又有异域的质素,有助于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异域全新的文化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严歌苓审视自我与世界的眼光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她小说叙事策略的转换上。国内时期的创作已显示出作家对于叙事形式独具匠心的设计,在美国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之后,严歌苓越来越多地将一些叙事技巧和形式实验运用到创作当中,而作家的目的并不在于叙事策略的创新和试验,她写作的最终诉求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作出努力尝试,进而显示出更为成熟的文化观念。
陈子萌[7](2014)在《《小说月报》读者视野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阅读行为“大众化”的趋势,纸质媒介越来越需要构建汇集佳作、传播思想的平台,因此在文学期刊领域,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创办的《小说月报》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读者的认可。《小说月报》以筛选、刊登同时期原创刊物上的优秀小说作品为主要形式,以纯文学期刊为依托,根据一定的编辑理念和宗旨,将文选传统与新时期文学实际相结合,面向市场进行运作,成为了文学选刊的领军者,自创刊以来其发行量一直位居国内期刊界的前列。凭借独特的选刊模式,《小说月报》在对当下文学创作状况有充分认知的前提下,先于读者对文本加以鉴赏和甄别,再根据重组、整合文学资源的思路选择出具有阅读价值的小说,使文本成为可供深度阅读的对象,为读者奠定优质的阅读起点。与此同时,读者的阅读期待得到满足、阅读潜能受到激发,他们对作家、作品有意识的反馈促使选刊注重提高文化品质与审美意义。因而刊物与读者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形成了基于阅读接受的“读者视野”。这样,在内容策划、编辑选稿、出版发行、优化改进等关键环节的实行中,《小说月报》就将阅读接受作为重要标准,力求达到文学品味和经济效益的相对平衡。本文从《小说月报》的创办实际出发,重点阐释“读者视野”的形成与特质,表征在媒介作用和阅读接受的双向联系下大众阅读的精细化。本文主体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历时、共时两个层面分析“读者视野”的确立。植根于历史文化需要,《小说月报》将潜在阅读可能转化为现实读者群体,根据“优中选优”的发表方法,又将刊物打造成优秀小说的聚焦平台,确定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理念。此部分也为以下内容做好阐述准备。第二部分是从《小说月报》筛选作品的具体操作出发,总结出刊物提倡现实主义、顺应读者审美需要和引导阅读深入的选刊原则。第三部分则与上部分呼应,剖析该种读者视野所具有的特征和意义。选刊原则的形成正是基于《小说月报》适应文化市场的生存环境和关切读者生命体验的实际,尤其是在新媒体生机勃勃之时,作为纸质媒介的《小说月报》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有温度”的阅读感受,其传播效果超越阅读本身,具有文化价值。最后,本文又加入“余论”部分,希望将《小说月报》的读者视野放入文学整体系统之中,说明“选刊效应”对文学系统内部循环的促进。
赵丽蓉[8](2011)在《当代选刊《小说月报》办刊特色研究》文中提出《小说月报》创刊于1980年1月,是公认的我国创刊最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可度的文学选刊。在纯文学期刊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论文以当代着名选刊《小说月报》为研究对象,从办刊特色这一角度切入,通过详实的资料分析,梳理《小说月报》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总结其办刊得失,为纯文学期刊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小说月报》保持了完整的办刊历史,随着办刊环境的变化,刊物不免打上时代烙印。因此,文章前三章内容主要探究《小说月报》办刊历程中体现出的阶段性特色。具体来看,第一章初创期。《小说月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时而出,无论是优中选优的办刊模式还是服务读者的办刊宗旨,都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不仅体现了创办者开拓创新的办刊理念,而且摆脱了纯文学期刊一味关注作家的传统,为其形成鲜明的刊物个性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定型期。这阶段外界环境风云际变,经过不断的调整,《小说月报》树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刊物定位,形成了倡导现实主义,坚持现实导向的办刊方针,设立了读者评奖的“百花奖”,栏目设置逐渐完善,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基本成型。无论是刊物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特质都基本成型。第三章品牌拓展期。《小说月报》在此阶段进入了良性发展期,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广泛的影响力,积极延伸品牌内容,优化刊物结构,推出各种形式的选本和丛书,收效显着。总之,三个阶段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呈现各自的特点。此外,衡量刊物办刊特色是否形成,需要考察其在现实社会的影响状况。因此,第四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历史反思,概括它的贡献也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力求完整准确地把握。总之,《小说月报》跳出圈子,始终坚持的是服务读者的办刊宗旨,与时俱进的是为读者服务的形式,在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共同作用形成了《小说月报》的办刊特色。
本刊资料室[9](2010)在《当代电视信息选登27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电总局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电总局近期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这12个典型节目形态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致富经》,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
当代电视杂志社资料室[10](2010)在《当代电视信息选登14条》文中认为发挥广播影视特色打造绿色文化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充分发挥广播影视特色和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打造绿色文化空间,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是大力推进阵地建设,积极扶持动画频道、少儿频道
二、当代电视文摘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电视文摘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关于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界定 |
1.2.1 重叠、重复与拷贝 |
1.2.2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 |
1.3 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理论基础、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语料的来源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式特点和构成手段 |
2.1 拷贝结构的框架模式 |
2.1.1 双边框架式 |
2.1.2 单边框架式 |
2.2 拷贝结构的构成手段 |
2.2.1 拷贝成分话题化 |
2.2.2 小句紧缩 |
2.2.3 对举格式 |
2.2.4 语义隐含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特征、功能和形成动因 |
3.1 结构的主要特征 |
3.1.1 强烈的口语语体色彩 |
3.1.2 结构的独立性差 |
3.1.3 结构大都具有对称性 |
3.1.4 结构可以无限排列 |
3.1.5 结构的固化程度有差异 |
3.2 拷贝结构的功能 |
3.2.1 句法上的功能 |
3.2.2 语义上的功能 |
3.2.3 语用上的功能 |
3.3 结构的形成动因 |
3.3.1 主观强调的目的 |
3.3.2 对称的审美心理 |
3.3.3 语言的经济原则 |
3.3.4 较高的使用频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从结构形式看拷贝结构:同语结构 |
4.1 关于“同语结构” |
4.1.1 什么是“同语结构” |
4.1.2 同语结构的研究范围 |
4.1.3 判断式同语结构的研究 |
4.1.4 让步式同语结构的研究 |
4.1.5 其他语言的同语式及对比研究 |
4.2 同语结构“X就是X”的语义特性、情态功能及否定隐含 |
4.2.1 结构的语义特性 |
4.2.2 结构的情态功能 |
4.2.3 结构的否定隐含 |
4.3 同语结构“VP也是VP”的语义、功能及成因 |
4.3.1 变项VP与相关变式 |
4.3.2 构式义与表达功能 |
4.3.3 构式的历时演化 |
4.3.4 成因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从语篇衔接看拷贝结构:回声拷贝结构 |
5.1 “回声拷贝结构”的相关研究 |
5.1.1 “回声拷贝结构”的界定 |
5.1.2 “回声拷贝结构”研究的对象 |
5.1.3 结构中的“回声”成分 |
5.1.4 回声拷贝结构“X就X”的格式义 |
5.1.5 回声拷贝结构的功能 |
5.1.6 研究中的不足 |
5.2 “X 就 X”格式研究述评 |
5.2.1 “X就X”格式的归属 |
5.2.2 “X就X”格式的变体形式 |
5.2.3 格式的界定范围 |
5.2.4 “X就X”格式的语义分析 |
5.2.5 “X就X”格式的句法特征 |
5.2.6 “X就X”格式的历时研究 |
5.2.7 小结 |
5.3 让步义回声拷贝结构“X是XP,就是”考察 |
5.3.1 结构中的回声成分 |
5.3.2 结构的变式 |
5.3.3 结构中的“是” |
5.3.4 结构的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从话题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话题结构 |
6.1 关于“拷贝式话题结构” |
6.1.1 汉语中的“话题” |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
6.1.3 方言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 |
6.1.4 普通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
6.2 由条件小句到形态化:拷贝式话题结构“V也/都VP” |
6.2.1 “V也/都VP”结构的类型 |
6.2.2 “V也/都VP”结构的表达功能 |
6.2.3 “也”、“都”导致的结构差异 |
6.2.4 结构的形态化 |
6.3 含时体标记的拷贝式话题结构:V了也就V了 |
6.3.1 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 |
6.3.2 “V了也就V了”结构的语义分析 |
6.3.3 构式义与词汇义的相互制约 |
6.3.4 “V了也就V了”结构的语用特点和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从语义关系看拷贝结构:连锁结构 |
7.1 关于“连锁结构”的研究 |
7.1.1 汉语中的“驴子句” |
7.1.2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
7.1.3 连锁句 |
7.1.4 连锁结构 |
7.2 现代汉语中的连锁结构“V_1一M+V_2一M” |
7.2.1 前人的研究 |
7.2.2 结构的句法功能 |
7.2.3 结构的内部构件 |
7.2.4 结构内部的逻辑关系 |
7.2.5 结构的语义和功能 |
7.2.6 结构的固化与习语化倾向 |
7.3 现代汉语中的连锁结构:“V一M算(是)一M” |
7.3.1 相关的研究 |
7.3.2 结构的语义功能及其分化 |
7.3.3 结构的演变 |
7.3.4 “V一M算一M”与“V一M是一M”的转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从词汇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 关于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1 类固定短语的提出 |
8.1.2 框式结构与待嵌格式 |
8.1.3 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4 相关研究成果 |
8.2 谈拷贝式类固定短语“说 X 就 X” |
8.2.1 “说X就X”结构的语义特点 |
8.2.2 “说X就X”结构的连用 |
8.2.3 “说X就X”与“想X就X” |
8.3 谈拷贝式类固定短语“大V特V” |
8.3.1 “大V特V”结构的内嵌成分 |
8.3.2 “大V特V”结构的句法表现 |
8.3.3“大V特V”结构的表达功能 |
8.3.4 “大V特V”结构的发展演变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从习语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习语 |
9.1 现代汉语中的习语及拷贝式习语 |
9.1.1 现代汉语中的习语 |
9.1.2 习语的相关研究 |
9.1.3 拷贝式习语 |
9.2 主观足量习语词“个顶个” |
9.2.1 “个顶个”的句法分布 |
9.2.2 “个顶个”的语义分析 |
9.2.3 “个顶个”的语用功能 |
9.2.4 “个顶个”的形成动因 |
9.2.5 “个顶个”与“每个”、“个个”的差异 |
9.3 拷贝式习语“谁跟谁”及形成机制 |
9.3.1 现代汉语中“谁跟谁” |
9.3.2 “谁跟谁”的相关说法 |
9.3.3 结构内“跟”的性质 |
9.3.4 语气词“呀(啊)”的功用 |
9.3.5 拷贝式习语“谁跟谁”的形成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论文的主要观点 |
10.2 论文的创新点 |
10.3 论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公益广告是社会的精神食粮 |
(二)公益最大化广告精神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公益广告相关理论研究 |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的功能研究 |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 |
(二)公益广告的分类 |
(三)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数理统计法 |
(三)专家访谈法 |
六、研究模型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模型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新时期与《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 |
第一节 新时期与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 |
一、新时期与中国社会转型 |
二、中国广告行业的复苏 |
三、公益广告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推力 |
第二节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面貌 |
一、年鉴的面世:留存历史见证 |
二、年鉴的把关:严谨的评选与编纂机制 |
三、《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优势 |
第三节《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作品概况 |
一、初具规模的广告作品 |
二、平面类广告占据重要席位 |
三、公益广告作品地位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公益广告作品分析 |
第一节 从广告语的句类使用来看作品 |
一、广告语句类语效的使用 |
二、语用目的与句类语效 |
三、语言功能与句类语效 |
第二节 从诉求方式来看公益广告 |
一、以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广告 |
二、付诸理性诉求的公益广告 |
第三节 从公益广告的诉求主题来看作品 |
一、不同形式下作品诉求主题的差异 |
二、诉求主题的类别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轨迹 |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起步期(1979——1995) |
一、从政策宣贯向社会公益转变发展的广告作品 |
二、起步阶段公益广告的成长动力 |
第二节 公益广告发展的探索期(1996——2002) |
一、“渐入佳境”的作品创意方式 |
二、探索期公益广告的成长契机 |
第三节 公益广告的初步发展期(2003——2008) |
一、初步发展期广告作品的表现形态 |
二、初步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引擎 |
第四节 公益广告的蓬勃发展期(2008—今) |
一、“后读图时代”的广告创作美学 |
二、蓬勃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助推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与不变:公益广告中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广告创作与价值观表述之取向 |
一、广告诉求主题的价值表达 |
二、主体身份影响价值观表达 |
第二节 传统还是现代:公益广告价值观之审视 |
一、中国文化:“内在”与“超越” |
二、现代观念的演绎 |
第三节 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变化 |
一、我国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 |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性特征 |
三、变化之关系:“与时俱进”和“一脉相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以文字介入影像 ——《中国电视》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电视期刊”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
(二) 《中国电视》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中国电视》期刊的定位研究 |
(一) 《中国电视》期刊的生态环境与流变 |
1. 1982-1990:西学思潮下的剧本探讨 |
2. 1991-1999:文化自觉下的视野拓展 |
3. 2000-2015:新媒体语境下的理性思考 |
(二) 《中国电视》期刊的形象定位:电视艺术与学术的双重载体 |
1. 编辑编者:文艺政策的隐性表达 |
2. 主体作者:理性色彩的学术导向 |
3. 期刊走向:电视剧艺术研究的应变坚守 |
二、《中国电视》期刊的构成研究 |
(一) 栏目设置研究 |
1. 栏目设置的演进趋势 |
2. 品牌栏目分析 |
(二) 电视事件关注 |
1. 探究政策动向 |
2. 聚焦电视奖项 |
3. 破译海外案例 |
(三) 电视作品研究 |
1. 与时俱进的作品关注 |
2. 意图深入的导演阐述 |
3. 集思解析的专家座谈 |
三、《中国电视》期刊的价值研究 |
(一) 参与电视史的书写 |
1. 与“中国电视史”对应发展 |
2. 多角度开辟“电视史论”重现历史原貌 |
(二) 对电视文本理论的建构 |
1. 早期对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引入 |
2. 介入与多向度的电视理论研究 |
(三) 批评研究范式的展现 |
1. 焦点问题讨论 |
2. 批评范式的历史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电视》(1991-2015)重点评介电视剧作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概念界定 |
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的概念界定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重点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2 媒介进化论与媒介技术发展 |
2.1 媒介进化论的基本内涵 |
2.1.1 媒介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
2.1.2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体及信息 |
2.1.3 保罗·莱文森的修正:人驾驭移动数字媒体 |
2.1.4 移动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进化 |
2.1.5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传媒业态的变化 |
2.2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媒介发展 |
2.2.1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 |
2.2.2 传媒业态的历史变革 |
2.3 媒介进化与媒介技术的关系 |
2.3.1 媒介技术对传播遗传基因突变的影响 |
2.3.2 技术对大众传播时空特性的影响 |
3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移动互联网发展 |
3.1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实因素 |
3.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因素 |
3.1.2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社会需求 |
3.1.3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市场支持 |
3.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传媒业态 |
3.2.1 移动数字媒体产生的基础条件 |
3.2.2 移动数字媒体的发展过程 |
3.2.3 移动数字媒体重塑传媒新业态 |
3.2.4 移动数字媒体新业态的全景考察 |
3.2.5 移动数字媒体的优势特征 |
3.3 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媒体业态发展趋势 |
3.3.1 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
3.3.2 移动数字媒体技术革命快速发展 |
3.3.3 移动数字媒体加速媒体轻化 |
3.3.4 移动数字媒体加速产业化 |
4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生态与社会影响 |
4.1 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生态的影响 |
4.1.1 移动数字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 |
4.1.2 移动数字技术驱动新型媒体生态圈形成 |
4.2 移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生态的影响 |
4.2.1 构建新型舆论传播体系 |
4.2.2 众声喧哗的复杂舆论场 |
4.2.3 不可忽略的舆论引导局限性 |
4.3 移动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4.3.1 更加智慧的民生信息服务 |
4.3.2 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 |
4.3.3 强调用户价值的粉丝经济 |
4.3.4 颠覆传统模式的精准营销 |
4.4 移动互联网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
4.4.1 快节奏、浅层次的阅读习惯 |
4.4.2 个体化、草根性的网络共欢 |
5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优化与引导 |
5.1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优化 |
5.2 移动互联网的政策引导 |
5.2.1 移动数字媒体当前管理现状分析 |
5.2.2 关于移动数字媒体引导和规范的建议 |
5.3 移动互联网的媒体自律与用户自律 |
5.3.1 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用户中心时代的媒体责任 |
5.3.2 媒体责任:自律基础上的自由 |
5.3.3 移动数字媒体的社会责任:自律与把关人角色的强化 |
5.3.4 用户的社会责任:基于自律的个性化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6)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 |
一、 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 |
二、 文化身份 |
第二节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综述 |
一、 对女性视角的研究 |
二、 对人性主题的研究 |
三、 对创作艺术风格的研究 |
四、 比较研究 |
五、 对于身份问题的研究 |
第一章 文化碰撞中的写作意识和心态 |
第一节 “他者”文化语境下的写作意识 |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下的创作心态 |
第二章 异质文化语境下的“边缘”书写 |
第一节 底层移民现实重压下的生存困境 |
第二节 “失语”与“失根”下的痛苦迷失 |
一、 悲欢离合的爱恋情欲 |
二、 扭曲变形的另类亲情 |
三、 疏离隔膜的冷漠人情 |
四、 分裂畸变的复杂人性 |
第三节 生存空间中的孤独、归属焦虑 |
一、 都市繁华背后的冷漠 |
二、 开放公共空间的隐喻 |
三、 学校、公寓、餐馆等生活工作空间的展示 |
四、 双重边缘化的文化符码——唐人街 |
第三章 跨文化视域下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 |
第一节 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 |
第二节 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 |
第三节 传统文化观念的延续与守望 |
第四章 重构身份的艺术策略 |
第一节 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 |
第二节 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 |
第三节 平等、和谐文化观的生成与身份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严歌苓创作年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小说月报》读者视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读者视野办刊理念的确立 |
第一节 植根历史积淀建立潜在阅读效应 |
第二节 凭借“选优”搭建聚焦平台 |
第二章 聚焦读者的选刊原则 |
第一节 提倡现实主义 |
第二节 顺应读者的审美需求 |
第三节 引导阅读的深入 |
第三章 读者视野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文化市场的产物 |
第二节 强调入文关怀 |
第三节 坚持纸质传媒的优势 |
余论:文学生态观念中的读者视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当代选刊《小说月报》办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小说月报》初创期(1980 年——1983 年) |
第一节 刊物的创办 |
第二节 特色分析 |
一、独具开创意义的办刊模式 |
二、精心的封面设计 |
小结 |
第二章 《小说月报》定型期(1984 年——2003 年) |
第一节 期刊概况 |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定型化 |
一、读者至上的刊物定位 |
二、重写实的选稿标准 |
三、读者评奖的“百花奖” |
四、市场化的经营方式 |
第三节 外在形式的定型 |
一、编读互动的栏目设置 |
二、与时俱进的刊物包装 |
小结 |
第三章 《小说月报》品牌拓展期(2003——至今) |
第一节 期刊概况 |
第二节 期刊品牌的拓展 |
小结 |
第四章《小说月报》得失总结 |
第一节 《小说月报》对当代小说发展的贡献 |
一、发现培养新人 |
二、筛选优秀作品 |
三、推动文学创作潮流 |
第二节 《小说月报》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刊物内容的局限 |
二、纯文学立场的弱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当代电视信息选登27条(论文提纲范文)
广电总局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 |
CCTV手机电视速递两会 |
应高度重视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 |
《人民日报海外版》3月8日李扬文 |
文化传播要有强烈的国家意识 |
“小白闪报”的另类播报 |
文化产业增速超越同期GDP |
人大代表建议:在西柏坡设立环保影视基地 |
国家广电总局支持重庆设立广播影视发展试验区 |
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风采大赛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北京电视台卡酷动画跻身全国卫视收视十强 |
今年3·15晚会聚焦行业潜规则 |
四川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 |
数字微波电视走进草原牧人家 |
大运会国际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竣工 |
用影视带动旅游绍兴能否打造影视基地 |
央视一套开发7档新节目 |
央视屏蔽国足引发争议体育转播应从博弈走向共赢 |
宽带市场开放加速打破数字电视垄断成焦点 |
内地首开影视管理EMBA班 |
深圳推进三网融合互联网电视步入产业升级 |
手机上网:“第五媒体”正崛起 |
各卫视奏响“电视剧”和“自办节目”双重奏 |
央视财经频道《读报》评出选读十强媒体 |
电视选秀迎来七年之痒?“快男”再遭总局设限 |
德国电视台有奖问答节目受罚 |
奥斯卡奖电视直播的观众人数破近5年记录 |
(10)当代电视信息选登14条(论文提纲范文)
发挥广播影视特色打造绿色文化 |
打击网络色情须倡导社会公共责任 |
文化部:明年集中2-3个月时间治网游打假唱 |
广电总局叫停港台主持人卫视谋对策请港台演员 |
广电总局:BT网站不解决盗版不能重开 |
国家广电部门将对无证的视频网站进行全面清理 |
央视春晚改走青春时尚路线 |
北京电视台打造首届网络春晚 |
中国100主持人满意榜公布 |
主持人“60年60人”揭晓王小丫董卿杨澜汪涵上榜 |
广州实行电视制播分离 |
广电CMMB覆盖城市达到215个 |
数字电视标准“难产”遭炮轰 |
我国已开通4.5万多个政府门户网站 |
四、当代电视文摘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D]. 李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2]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D]. 覃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3]以文字介入影像 ——《中国电视》期刊研究[D]. 孙艳.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D]. 尚明洲. 武汉大学, 2016(01)
- [5]“进口大片”二十年与国产电影的跨文化回响[J]. 杨柳. 南大戏剧论丛, 2014(02)
- [6]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D]. 王谦.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7]《小说月报》读者视野研究[D]. 陈子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1)
- [8]当代选刊《小说月报》办刊特色研究[D]. 赵丽蓉.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5)
- [9]当代电视信息选登27条[J]. 本刊资料室. 当代电视, 2010(04)
- [10]当代电视信息选登14条[J]. 当代电视杂志社资料室. 当代电视,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