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 improved network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mobile IPv6(论文文献综述)
张壹驰[1](2021)在《应用于NB-IoT的IPv6协议报头压缩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自2016年确立标准以来因其低功耗、大连接、广覆盖等优势逐渐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技术为解决日益增长的网络设备接入互联网需求与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共有地址匮乏的矛盾得到了广泛应用,将IPv6技术与NB-IoT技术相结合必然成为未来低功耗广域网中的热门研究方向。将IPv6协议引入NB-IoT最大的挑战是IPv6协议报头中包含的大量冗余信息浪费了稀缺的无线带宽资源。NB-IoT网络中以小数据包的传输为主,IPv6复杂的报头协议在传输过程中占比甚至超过了有效数据信息。为改变IPv6数据包在NB-IoT网络中低效传输的现状,必须压缩其协议报头,提高有效负载占比。本文在对IPv6在低功耗广域网上的应用研究工作组所提出的静态上下文报头压缩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结合NB-IoT与IPv6网络环境的报头压缩机制,减少传输网络中的冗余信息,节约无线带宽资源,主要工作与创新包括:(1)首次将静态上下文报头压缩机制应用于NB-IoT协议并且在深入研究NB-IoT协议特性的基础上为IPv6基本首部和UDP首部中各个字段设计出具体的压缩/解压方案。(2)在NB-IoT的用户面协议和控制面协议中都对静态上下文报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结构进行了精简与优化,减少了匹配过程中的操作,缩短了规则匹配所需的时间。(3)在控制面协议中建立了规则快速匹配模型,通过检测数据包协议、规则分类、设置规则优先级3种方法结合使用降低了规则匹配的时间。本文对改良的上下文报头压缩机制进行了仿真实现,确定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机制减少了网络中冗余信息的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在仿真环境下UDP/IP协议报头平均压缩率达到90%以上,平均数据有效负载率达到91.6%以上,达到了本文的预期指标。
袁兴未[2](2020)在《IPv6无线传感网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IPv6无线传感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静态网络已不能完全满足移动作业的应用需求。RPL路由协议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资源受限型设备上实施分组路由的问题,但无法为节点之间提供移动性支持,这会影响网络的整体寿命和可靠性。因此,基于RPL路由协议,本文提出一种能够在节点移动过程中及时发现最优父节点,并且减少能耗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当前IPv6无线传感网移动性研究现状,针对节点运动的场景进行分类处理,包括匀速运动和随机移动。介绍RPL路由协议,并对IPv6无线传感网的节点移动性问题进行分析,分别阐述节点移动性所带来的问题、节点移动场景分类、最优父节点的选择、节点移动性检测和链路的切换。2.针对节点匀速移动中丢包率高、能耗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能够快速转发消息,并且降低网络能耗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算法首先修改ICMPv6控制消息并且根据多度量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引入链路指标实现移动性检测,根据移动节点的移动速度和方向来动态调整DIS消息发送时间间隔,最后设计了一种软硬切换结合的链路切换机制。3.针对节点随机移动中高能耗、数据包传输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节能的最优父节点选择算法,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Trickle算法。最优父节点选择算法根据增加多个路由度量和改进目标函数来为移动节点选择最优父节点。动态的Trickle算法根据邻居节点数量动态调整时间间隔,解决长时间只监听的问题。该路由算法能够提高网络的数据包传输率,减少能耗。4.本文使用Contiki下的Cooja对所提出的两种移动感知路由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与现有的OR-RPL、E-Trickle、m RPL、ME-RPL等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显示,在匀速移动环境下,平均丢包率降低了25%,平均DIS消息发送的数量减少了27.2%,平均能耗减少了4.3%。在随机移动环境下,降低了端到端的延迟,平均数据包传输率提高了11.7%,减少了能耗。
贾金锁[3](2020)在《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有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缺少对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特性的考虑,导致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此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一体化标识网络(UI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架构。其中,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借助于标识分离映射机制,具有支持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满足网络体系结构对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等特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网络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缺少有效融合IPv4/IPv6的网络通信机制。为此,本文开展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设计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离散可变路由标识映射机制,实现与现有IPv4/IPv6网络融合。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通过构建可变(变长或变短)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的映射,实现多种类型地址映射接入;(2)设计统一的映射和封装/解封装流程,实现将数据包转换或还原为TCP/IP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解决标识网络数据与TCP/IP网络数据的互通问题;(3)提出新型接入标识设计方式,该标识由32位或128位前缀加上16位端口号共同组成,可兼容终端IP地址格式,且唯一表示网络终端,保证AID的唯一性,实现用户终端在传统网络下的可移动性;(4)设计并实现映射与封装功能模块,该模块自适应多种网络场景;设计并实现总映射服务器和区域映射服务器的两级映射服务器划分方案,该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完成对区域映射服务器的分配,提供高效的映射关系查询,提高通信效率。最后,本文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新型融合网络多种场景下的传输功能、移动性和网络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毕晓晗[4](2020)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中消息传输机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日益增长,大量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大大增加了电网的负载。为了使电力运营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知车辆用户对充电服务的需求,提高充电服务质量,因此需要在电网和车辆用户之间设计实时有效的消息传输机制。然而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中,电动汽车移动和分布范围广的特性为供需双方的消息传输带来了挑战。车联网技术凭借其灵活的无线组网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但是,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中应用车联网技术进行消息传输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通信协议不兼容;(2)电动汽车移动性导致消息传输不稳定。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车联网WAVE协议和路由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中有效的消息传输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设计了一种协议转换机制,该机制由WSMP收发模块、PSID缓存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三部分组成。针对WAVE协议和TCP/IP协议不兼容的问题,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架构中引入了支持P4的可编程V2G网关,并在网关中设计了WSMP-to-IPv4、WSMP-in-IPv4和IPv6-in-IPv4三种报文处理方法。通过对WAVE数据包进行有效的封装,实现其在IPv4网络下的传输。其次,针对电动汽车移动场景下消息传输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车联网路由机制。第一,该机制充分考虑了速度、距离、信道状态与车辆无线链路状态之间的联系,设计模糊逻辑系统对无线链路做出更加合理的评价。第二,该机制借助链路状态评价结果动态地调整强化学习路由对中继节点的选择,提高了其在路由决策方面的性能。同时,为了对该路由机制做出进一步的优化,本文使用K-Means算法对电动汽车进行分簇,通过分布式地在簇头节点上学习路由,可以有效减少强化学习中的状态数量,提升路由机制的收敛效率。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协议转换机制进行了功能验证,验证结果表明,WSMP收发模块、PSID缓存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的功能均达到预期目标。其次,在仿真环境下对基于强化学习的路由机制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设计对比实验,从收敛速度、平均端到端时延和分组送达率三个方面,与现有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路由机制在消息传输上的性能优势。
丁煜[5](2020)在《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服务的不断延伸,低轨卫星网络以其广泛的覆盖面积、相对较低的传播时延、灵活的组网方式与越来越低的卫星发射及使用成本,逐渐从传统地面通信网络的补充演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的新的主要承载,同时也成为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性管理技术是低轨卫星网络的基础与支撑性技术,其保证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会话的连续性。在保证功能性外,当前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研究更侧重于性能的提升,考虑到低轨卫星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如网络拓扑高动态性、卫星对地高速相对运动造成用户的频繁切换等因素使得传统移动性管理技术的时延指标不再满足未来网络中低时延应用的要求。同时,我国低轨卫星网络建设还面临着地面站部署受限的附加限制。因此,以我国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项目为背景,设计一套适用于低轨卫星网络的低时延移动性管理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阐述了移动性管理技术原理并对其在低轨卫星网络环境中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当前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同时指出其不足并明确了本文研究课题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地,本文研究了四种典型的移动性管理协议,详细分析了协议交互机制并对各协议的切换时延指标作了定量分析。分别从定量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移动性管理协议从哪些方面影响了用户的通信时延,并据此总结出低轨卫星网络中移动性管理协议时延优化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仿真直观地展示了低轨卫星网络环境下前文总结的问题对四种移动性管理协议下用户端到端通信时延的影响。本文特别针对移动性管理协议时延指标作出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能在无需全球布设地面站的条件下实现对移动用户的分区域位置管理。方案主要创新点包括:1.基于地理位置区的卫星网络分簇设计。该设计增加了卫星网络对地面移动用户的服务时间从而降低了移动用户的切换频率。2.移动用户状态信息簇内共享机制。该机制在缩短协议切换处理耗时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因簇规模过大而导致的地面移动用户信息在簇内过于频繁地同步的问题。3.网络边缘用户“虚切换”机制。该机制避免了因地面管理区与卫星覆盖区不一致导致的网络边缘用户被动切换时会话中断,降低了用户通信时延。4.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架构。能有效解决现有集中式移动性管理技术中普遍存在的次优路由、单点失败等问题,降低了低轨卫星网络中用户端到端通信时延。同时,为准确描述用户在低轨卫星网络中的行为,本文建立了卫星星群服务时间模型与移动用户会话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方案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数学分析并对协议切换时延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本文在早期开源项目OAI-PMIPv6基础上对源代码进行大量改造、适配与功能添加,实现了本文方案策略并使其能运行于当前Linux开发环境。此外,本文设计并搭建了方案测试与验证网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功能完整性。
吴有琴[6](2020)在《基于IPv6入侵检测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IPv6网络部署过程的高速发展,IPv6协议中IPSec技术的安全问题逐渐显现,这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而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更是一种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IPv6下入侵检测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对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开源Snort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主要研究平台。但Snort对未知入侵行为无法检测,其自学习能力不高,且无法有效检测IPv6数据流和经过加密的IPSec数据包,检测速率低,系统稳定性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了IPv6协议技术的特点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以下研究:网络中有不同的被入侵对象,有针对主机的和针对路由器等具体网络设备的,还有针对整个网络的等等。不同的被入侵对象和入侵行为会有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本文针对不同的被入侵对象和入侵行为,基于Snort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多对象入侵检测方法,从而有效发现入侵行为以及网络的异常行为。这种多对象入侵检测方法的核心是在研究分析并比较了字符串匹配算法KMP、字符串搜索算法BM和AC自动机三种经典模式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字符串搜索算法DAC-BMY改进算法,该算法对字符串匹配效率和检测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同时,多对象入侵检测方法还集成了基于信息熵的协议分析技术,该技术通过降维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匹配的计算量。本文采用多对象入侵检测方法,对Snort开源系统的预处理插件、协议解析两个模块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实现,还增加了一个独立针对IPv6加密的IPSec数据包的检测,形成了一个改进后新的基于Snort的多对象入侵检测系统,简称为MIDS。MIDS系统共有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子系统(集成改进于原Snort)、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新增)、响应子系统和监控子系统(继承于原Snort)。分别负责数据包捕获、数据包解析、预处理、检测引擎、输出报警等功能。实验表明MIDS系统运行正常,此外,多对象入侵检测方法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匹配效率和性能有显着的改善,减少了匹配的工作量,解决了Snort系统无法有效检测IPv6数据流和经过加密的IPSec数据包的问题,加强了Snort的自学习能力,并提高了系统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
李东昂[7](2019)在《低轨星座的移动性管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低轨卫星网络能够实现全球覆盖,提供面向全球个人通信服务,是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补充和延伸。在星座系统建设方面,传统低轨星座快速更新换代,新兴低轨星座稳步推进部署,共同促进了低轨卫星网络构建的发展。移动性管理技术是实现卫星组网通信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由于卫星网络的高动态性、拓扑变化等特点,构建一个适用于低轨卫星网络的高效移动性管理机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针对卫星网络特点以及应用现有地面移动性管理机制所突显的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本文针对低轨卫星网络高动态特性导致用户频繁发生被动切换现象致使移动性管理负荷重和切换时延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本文是在MIPv6协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虚拟化移动性管理机制,即虚拟移动IPv6协议,虚拟化侧重于逻辑概念的设定。在该机制中,针对资源严格受限,地面站部署困难的问题,设计了虚拟代理簇协同共管虚拟代理域内用户的网络架构。利用星上处理与交换能力,采用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架构思想,支持虚拟代理簇内的信息共享,降低对单颗卫星的性能要求,也能提高系统的伸缩性。此外,在低轨卫星星座系统中,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高速移动的卫星使得用户经常发生被动移动现象。频繁地切换导致移动性管理协议的信令开销显着增加。同时,网络中长时延链路特性也会导致切换时延的增大。针对移动性管理负荷重和切换时延大的问题,设置了归属移动代理锚点和本地移动代理锚点,用户只有在归属移动代理锚点丢失时才触发到家乡代理的绑定更新,而用户在域内的切换只需更新其域内关系即可。该机制优化了移动性管理协议的流程,能够适应低轨卫星网络的高动态特性,降低对地面站数量的要求,提升移动性管理的性能。在设定场景下,该机制的移动性管理开销仅为移动IPv6协议的64%。最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仿真平台,该平台由拓扑管理、移动性管理协议实现以及性能评估和展示三个子系统组成。仿真平台结合本文所提出的新型移动性管理机制,实现了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在测试仿真环境下,平台实现了功能性测试、协议工作流程测试以及协议运行数据的统计,验证了协议的可用性与高效性。
陈晓曦[8](2019)在《面向动态无线传感网络(WSN)的RPL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物联网信息采集技术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Contiki是一种无线传感网技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具有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好、部署灵活、支持IPv6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医疗监测场景。但是在该场景下,存在病人携带信息采集节点在传感网部署范围内进行随机移动的现象,Contiki所使用的路由协议无法保证节点连接稳定性,会出现数据包丢失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在Contiki所使用的低功耗有损网络路由协议(IPv6 Routing Protocol for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RPL)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移动性支持的路由协议(Mobile Improved RPL,MI-RPL)。MI-RPL路由协议根据网络中软硬件资源状况和节点运动状态的不同,设计节点分类制度,将节点分为汇聚节点、固定节点、移动节点三类,并针对固定节点和移动节点的不同的路由需求,分别设计出单度量和融合度量的两种目标函数,由此构建稳定网络拓扑。此外,为了解决节点由于移动与上行节点失联,长期无法入网问题,MI-RPL路由协议通过移动节点对其上行节点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监测来评估节点连接稳定性,主动征集新的上行节点并快速切换,设计了反应式上行节点切换机制。本文设计的MI-RPL路由协议将在stm32f103硬件平台上进行实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协议拥有构建稳定的多跳网络的功能。与标准RPL路由协议相比,MI-RPL的上行节点切换延迟降低了28.7%,控制消息开销降低了19.1%,丢包率降低了28.02%。各项指标均已达到预期。
张志伟[9](2019)在《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物联网进行连接。智能家居设备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设备底层的复杂度和多样化逐步提升。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IP化的需求和轻量级平台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论文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M Mbed OS的新型物联网平台HEC-IoT(Hybrid Edge Computing IoT)。HEC-IoT平台架构分为设备层、网络接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设备管理系统是HEC-IoT平台层的关键组成部分,论文在轻量级设备管理协议LwM2M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v6异构网络环境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对象-资源模型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抽象,提供统一的设备管理接口,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管理和控制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在线固件升级是设备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论文基于CoAP块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远程、实时和安全的在线固件升级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论文设计了HEC-IoT设备层硬件平台,并在网络接入层实现了一种包含Wi-Fi、以太网和Thread网络互联的全IPv6异构网络,实现了多源异构节点的接入和通信。论文在上述硬件平台上进行了IPv6组网、设备管理功能测试以及固件升级功能测试,验证了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在IPv6网络层实现了多源异构设备的统一接入,有效屏蔽了设备层硬件和网络接口的差异,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黄祥才[10](2019)在《基于Thread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物联网和边缘智能时代的到来,大量家庭设备逐渐接入网络,成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然而,家庭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始终未能形成统一标准,采用不同技术的产品之间存在严重的互操作性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和推广。2015年,Thread联盟(Thread Group)专为家庭网络制定了Thread标准,它在Mesh组网、全IP化、无单点故障等方面具有巨大前景,或将成为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并促使该领域碎片化的网络技术走向统一。论文从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需求和关键技术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Thread的家庭无线传感网络系统,为家庭设备组网和通信提供了一种全IP化的网络解决方案。论文以具备强大跨平台特性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M Mbed OS为基础,移植并应用Thread协议的开源实现谷歌OpenThread协议栈,搭建了Thread网络系统,包括网络节点和边界路由器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在此基础上,对Thread网络作进一步扩展,提出了Thread、Wi-Fi和Ethernet互联的全IP异构网络设计,以满足家庭设备复杂多样的联网需求;应用论文所提出的Thread网络解决方案,搭建了一款家庭式婴幼儿看护系统。该系统以服务机器人为数据处理和控制中心,包含了智能穿戴、环境感知等传感器节点,并基于Thread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共同完成健康监测、睡眠监测、视频监控等功能。为实现与看护系统的远程交互,论文开发了基于Freeboard的Web UI和基于Android的智能终端App。论文通过Thread网络系统的组网、单点故障实验和网络性能测试,全IP异构网络的通信实验以及家庭看护系统的功能实验,验证了基于Thread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的可用性和特点。
二、An improved network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mobile IPv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 improved network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mobile IPv6(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于NB-IoT的IPv6协议报头压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设计指标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IPv6和NB-IoT协议基础知识 |
2.1 IPv6 协议概述 |
2.1.1 IPv6 协议特点 |
2.1.2 IPv6 基本首部 |
2.1.3 IPv6 地址类型 |
2.2 NB-IoT协议概述 |
2.2.1 NB-IoT部署方式 |
2.2.2 NB-IoT端到端通信 |
2.2.3 NB-IoT网络架构 |
2.3 NB-IoT空口协议栈 |
2.3.1 用户面 |
2.3.2 控制平面 |
2.4 NB-IoT入网流程 |
2.4.1 竞争随机接入 |
2.4.2 非竞争随机接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态上下文报头压缩机制分析 |
3.1 报头压缩基本原理 |
3.2 报头压缩机制分类 |
3.3 SCHC概述与分析 |
3.4 SCHC压缩/解压规则 |
3.4.1 概述 |
3.4.2 压缩/解压方式 |
3.4.3 处理定长字段与不定长字段 |
3.4.4 压缩解压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Pv6 协议、UDP协议报头压缩机制设计 |
4.1 SCHC实体位置 |
4.2 方法设计 |
4.2.1 IPv6 相关字段 |
4.2.2 UDP报头相关字段 |
4.2.3 压缩效果分析 |
4.3 改良压缩规则 |
4.3.1 用户面协议压缩规则改良 |
4.3.2 控制面协议压缩规则改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报头压缩机制仿真与实现 |
5.1 场景分析 |
5.2 SCHC仿真实现 |
5.2.1 建立模型 |
5.2.2 SCHC编程相关 |
5.2.3 结果分析 |
5.3 用户面协议传输模型 |
5.4 控制面协议传输模型 |
5.4.1 初始模型 |
5.4.2 快速匹配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IPv6无线传感网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Pv6无线传感网研究现状 |
1.2.2 IPv6无线传感网移动性研究现状 |
1.2.3 基于RPL路由协议的移动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IPv6无线传感网移动性介绍与分析 |
2.1 IPv6无线传感网概述 |
2.2 RPL路由协议介绍 |
2.2.1 RPL协议概述 |
2.2.2 RPL的控制报文 |
2.2.3 RPL的目标函数 |
2.2.4 RPL的组网过程和路由维护 |
2.2.5 RPL的自我修复机制 |
2.3 IPv6无线传感网中节点移动性问题分析 |
2.3.1 节点移动性所带来的问题 |
2.3.2 节点移动场景分类 |
2.3.3 最优父节点选择 |
2.3.4 移动性检测 |
2.3.5 链路的切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节点匀速移动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研究 |
3.1 算法的设计思路 |
3.2 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的设计 |
3.2.1 节点移动性检测 |
3.2.2 控制消息的修改 |
3.2.3 动态DIS调整过程 |
3.2.4 最优父节点选择机制 |
3.2.5 链路切换机制 |
3.3 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节点随机移动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研究 |
4.1 算法的设计思路 |
4.2 最优父节点选择算法 |
4.3 动态Trickle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与验证 |
5.1 实验环境的搭建 |
5.2 基于节点匀速移动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的仿真分析 |
5.2.1 仿真参数设定 |
5.2.2 DIS消息累积数量的影响 |
5.2.3 丢包率的影响 |
5.2.4 移动节点的能量消耗的影响 |
5.2.5 与移动性管理协议比较 |
5.3 基于节点随机移动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的仿真分析 |
5.3.1 仿真参数设定 |
5.3.2 数据包传输率的影响 |
5.3.3 平均端到端延迟的影响 |
5.3.4 移动节点的能量消耗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 |
6.1 总结 |
6.2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3)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
1.2.2. 网络体系研究现状 |
1.2.3. 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创新之处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标识网络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一体化标识网络机理 |
2.1.1. 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介绍 |
2.1.2. 一体化标识网络基本通信原理 |
2.1.3. 标识网络系统平台搭建 |
2.1.4. 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流程 |
2.2.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
2.3. 标识映射相关技术 |
2.3.1. 数据缓存技术 |
2.3.2. 映射系统结构 |
2.4. 数据封装关键技术 |
2.5. IPv4与IPv6互通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总体设计 |
3.1. 新型融合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
3.1.1. 可行性需求分析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新型融合网络关键机制研究 |
3.2.1. 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研究与设计 |
3.2.2. 标识地址与IP地址兼容性研究与设计 |
3.2.3. 离散可变AID与RID应用场景研究 |
3.2.4.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封装流程设计 |
3.2.5.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解封装流程设计 |
3.3.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功能设计 |
3.3.1. MAR系统模块化设计 |
3.3.2. MAR内核协议栈设计 |
3.3.3. MAR映射缓存表设计 |
3.3.4. 数据包缓存队列设计 |
3.3.5. MAR相关定时器设计 |
3.4. 映射服务器功能设计 |
3.4.1. MS功能交互流程分析 |
3.4.2. MS功能流程设计 |
3.4.3. MS功能模块设计 |
3.4.4. MS映射关系表项设计 |
3.4.5. MS查询报文格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详细设计 |
4.1. 详细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
4.2.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详细设计 |
4.2.1. Linux内核协议栈分析 |
4.2.2. Netfilter系统框架分析 |
4.2.3. 新型内核功能模块实现 |
4.2.4. 映射缓存模块功能实现 |
4.2.5. MAR缓存队列功能实现 |
4.2.6. MAR定时器功能实现 |
4.3. 映射服务器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MS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
4.3.2. MS查询系统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整体测试 |
5.1 测试方案分析 |
5.2 新型融合网络测试平台 |
5.3 测试系统相关设备配置 |
5.4 新型融合网络功能测试 |
5.4.1.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
5.4.2. 可移动性功能测试 |
5.5 新型融合网络性能测试 |
5.5.1. 多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 |
5.5.2. 卸载功能模块对比测试 |
5.5.3. 增加映射条目对比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中消息传输机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异构网络互联技术 |
1.2.2 车联网路由技术 |
1.3 论文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概述 |
2.1 车联网通信技术概述 |
2.1.1 车联网通信技术概述 |
2.1.2 车辆入电网通信技术 |
2.2 P4技术 |
2.2.1 抽象转发模型 |
2.2.2 P4语言规范 |
2.3 强化学习技术 |
2.3.1 强化学习概述 |
2.3.2 强化学习主要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V2G网关中协议转换机制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基于SDN的EVCS网络架构 |
3.3 WSMP消息收发模块 |
3.4 PSID缓存模块 |
3.4.1 报文设计 |
3.4.2 通信流程 |
3.5 基于P4的协议转换模块 |
3.5.1 V2G通信场景 |
3.5.2 V2V通信场景 |
3.6 V2G网关中协议转换机制的实现 |
3.6.1 WSMP消息收发模块的实现 |
3.6.2 PSID缓存模块的实现 |
3.6.3 基于P4的协议转换模块的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强化学习的分簇电动汽车车联网路由机制 |
4.1 总体方案设计 |
4.2 基于K-Means的电动汽车分簇算法 |
4.2.1 场景描述 |
4.2.2 分簇的建立 |
4.2.3 分簇的维护 |
4.3 基于模糊逻辑的链路状态评估 |
4.3.1 影响因子 |
4.3.2 模糊化 |
4.3.3 IF-THEN规则 |
4.3.4 去模糊化 |
4.4 RLRC路由机制 |
4.4.1 相关定义 |
4.4.2 Q-Table生成过程 |
4.4.3 路由的建立与维护过程 |
4.4.4 路由环路问题优化 |
4.4.5 路由策略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与仿真 |
5.1 V2G网关中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
5.1.1 实验平台搭建 |
5.1.2 WSMP收发模块功能测试 |
5.1.3 PSID缓存模块功能测试 |
5.1.4 协议转换模块功能测试 |
5.2 路由机制的仿真和性能测试 |
5.2.1 仿真环境搭建 |
5.2.2 评价指标与仿真参数设置 |
5.2.3 路由算法的收敛性对比 |
5.2.4 路由机制的性能对比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
1.2.2 低轨卫星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时延优化面临的问题 |
2.1 移动性管理技术 |
2.1.1 移动性管理技术概述 |
2.1.2 几种典型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简介 |
2.1.3 具体移动性管理协议切换时延分析 |
2.2 移动性管理技术时延优化面临的问题 |
2.2.1 移动性管理协议对用户通信时延的影响 |
2.2.2 问题总结 |
2.2.3 仿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 |
3.1 低轨卫星网络组成 |
3.2 现有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分析 |
3.3 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CBLS-DMM |
3.3.1 系统架构 |
3.3.2 系统功能划分 |
3.3.3 方案流程详述 |
3.3.4 针对网络边缘用户的“虚切换”机制 |
3.4 方案建模与关键问题分析 |
3.4.1 方案建模 |
3.4.2 方案关键问题分析 |
3.5 协议切换时延分析 |
3.5.1 用户状态更新时延 |
3.5.2 用户状态簇内同步时延 |
3.6 方案仿真与分析 |
3.6.1 仿真流程及参数设定 |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inux的 CBLS-DMM方案实现 |
4.1 方案实现 |
4.1.1 框架概述 |
4.1.2 关键信令消息格式设计 |
4.2 基础准备工作 |
4.2.1 Linux内核简介 |
4.2.2 Linux内核裁剪 |
4.2.3 Linux内核编译与安装 |
4.2.4 源码移植工作 |
4.3 方案测试运行 |
4.3.1 实验环境设计 |
4.3.2 程序运行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IPv6入侵检测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IPv6研究现状 |
1.2.2 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概述 |
2.1 信息熵理论简介 |
2.2 IPv6技术 |
2.2.1 IPv6协议特点 |
2.2.2 IPv6报头结构 |
2.2.3 IPv6安全体制 |
2.2.4 IPv6入侵行为 |
2.3 入侵检测技术 |
2.3.1 入侵检测方法 |
2.3.2 入侵检测分类 |
2.3.3 通用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
2.4 Snort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入侵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
3.1 模式匹配技术 |
3.1.1 模式匹配技术原理 |
3.1.2 模式匹配技术的缺陷 |
3.1.3 模式匹配算法 |
3.1.4 模式匹配算法的改进 |
3.2 协议分析技术 |
3.2.1 IPv6协议分析技术 |
3.2.2 基于信息熵的协议分析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对象入侵检测系统(MIDS)设计与实现 |
4.1 MIDS系统设计 |
4.1.1 MIDS系统设计目标 |
4.1.2 MIDS系统框架 |
4.2 MIDS系统详细设计 |
4.2.1 基于网络入侵检测子系统(NIDS) |
4.2.2 基于主机入侵检测子系统(HIDS) |
4.2.3 监控平台(MIDS)和响应子系统(RIDS) |
4.3 模式匹配、协议分析技术应用 |
4.3.1 DAC-BMY模式匹配技术应用 |
4.3.2 基于信息熵的协议分析技术应用 |
4.4 实验和测试 |
4.4.1 网络部署 |
4.4.2 环境搭建 |
4.4.3 IPv6数据流检测实验 |
4.4.4 IPSec数据包检测实验 |
4.4.5 算法性能的对比实验 |
4.4.6 MIDS系统可行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低轨星座的移动性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 |
1.2.2 移动性管理技术 |
1.3 研究内容以及论文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及其面临的挑战 |
2.1 移动性管理技术概述 |
2.2 移动性管理协议 |
2.2.1 移动性管理协议分类 |
2.2.2 移动性管理协议简介 |
2.2.3 移动性管理协议总结 |
2.3 卫星网络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 |
3.1 现有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策略分析 |
3.2 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 |
3.2.1 系统模型 |
3.2.2 基于虚拟代理簇的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 |
3.3 分析模型 |
3.3.1 用户移动和流量模型 |
3.3.2 绑定更新(注册)信令开销 |
3.3.3 切换时延 |
3.3.4 缓存空间 |
3.4 性能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仿真平台总体设计和方案 |
4.2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仿真平台实现 |
4.2.1 拓扑管理系统 |
4.2.2 移动性管理协议 |
4.2.3 性能评估和展示系统 |
4.3 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协议仿真平台测试 |
4.3.1 测试场景设定 |
4.3.2 功能性测试 |
4.3.3 协议实现 |
4.3.4 数据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面向动态无线传感网络(WSN)的RPL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设计指标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设计指标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面向动态无线传感网络的RPL路由协议相关技术概述 |
2.1 无线传感网Contiki技术 |
2.1.1 无线传感网Contiki技术的特点 |
2.1.2 Contiki的 UIPv6 协议栈 |
2.2 RPL路由协议 |
2.2.1 RPL路由协议各实体之间的关系 |
2.2.2 RPL路由协议的控制消息 |
2.2.3 RPL路由协议的拓扑构造 |
2.2.4 RPL路由协议组网实例 |
2.3 移动场景的RPL路由协议节点连接稳定性分析 |
2.3.1 RPL路由协议集成移动性支持的优势 |
2.3.2 现有节点连接稳定性保障机制 |
2.3.3 移动场景下RPL路由协议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动态无线传感网络的RPL路由协议的设计 |
3.1 总体设计框架 |
3.2 拓扑架构的设计 |
3.2.1 节点分类制度 |
3.2.2 目标函数的设计 |
3.2.3 路由选择策略 |
3.3 反应式上行节点切换机制的设计 |
3.3.1 反应式上行节点切换机制原理 |
3.3.2 RPL路由协议中反应式上行节点切换机制设计 |
3.4 协议仿真与分析 |
3.4.1 仿真平台介绍 |
3.4.2 测试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动态无线传感网络的RPL路由协议的实现 |
4.1 实现平台 |
4.1.1 协议栈分层 |
4.1.2 操作系统的引入 |
4.1.3 异构网络协议转换的实现 |
4.2 路由度量模块的实现 |
4.2.1 路由探测消息的设计 |
4.2.2 节点信息表结构 |
4.2.3 路由度量的计算 |
4.3 路由收发模块的实现 |
4.3.1 基于节点分类机制的RPL路由协议报文格式 |
4.3.2 移动性支持RPL路由协议控制消息接收模块 |
4.3.3 移动性支持RPL路由协议控制消息发送模块 |
4.4 反应式上行节点切换机制的实现 |
4.4.1 数据传输阶段 |
4.4.2 上行节点探测阶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动态无线传感网络的RPL路由协议的测试与分析 |
5.1 硬件平台设计 |
5.2 软件测试方案设计 |
5.3 实验设计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实验场景 |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1 组网功能测试 |
5.4.2 切换延迟时间 |
5.4.3 控制消息开销 |
5.4.4 丢包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系统需求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家庭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2 关键技术分析 |
2.3 新型物联网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3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2 智能家居设备模型设计 |
3.3 设备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设备节点接入设计与实现 |
4.1 设备节点接入总体设计 |
4.2 设备节点设计与实现 |
4.3 设备节点网络接入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平台介绍 |
5.2 多源异构设备IPv6 组网试验 |
5.3设备管理功能实验 |
5.4 固件升级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Thread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关键技术分析 |
2.1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问题分析 |
2.2 几种常见的家庭无线通信技术 |
2.3 Thread协议与关键技术分析 |
2.4 OpenThread一种Thread协议实现及其移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Thread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网络系统架构及其特点 |
3.2 Thread网络节点设计 |
3.3 Thread边界路由器设计 |
3.4 全IP异构网络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应用Thread网络的家庭看护系统设计 |
4.1 看护系统总体架构 |
4.2 看护机器人设计 |
4.3 Thread传感执行节点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Thread网络系统实验 |
5.2 全IP异构网络实验 |
5.3 家庭看护系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An improved network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mobile IPv6(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于NB-IoT的IPv6协议报头压缩机制研究[D]. 张壹驰.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IPv6无线传感网的移动感知路由算法研究[D]. 袁兴未. 重庆邮电大学, 2020(12)
- [3]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D]. 贾金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中消息传输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 毕晓晗.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低时延低轨卫星移动性管理技术[D]. 丁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IPv6入侵检测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吴有琴.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低轨星座的移动性管理技术[D]. 李东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面向动态无线传感网络(WSN)的RPL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 陈晓曦. 东南大学, 2019(06)
- [9]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D]. 张志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基于Thread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系统设计[D]. 黄祥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