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祖璋[1](2021)在《基于肌骨超声分析电子灸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咽侧壁活动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采用肌骨超声观察电子灸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咽侧壁活动度的影响,并采用相关量表评价其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0例患者分为电子灸组和对照组,最终电子灸组完成34例,对照组完成33例,两组均予内科基础常规治疗、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等基础治疗,电子灸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廉泉穴、天突穴、天鼎穴(双)以及扶突穴(双)4个穴位的电子灸治疗,每次治疗为30min,每周5次,治疗4周。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Vital Stim吞咽治疗,每次治疗为30min,每周5次,治疗4周。于首次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行肌骨超声检测,于首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对患者行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定。结果:(1)咽侧壁活动度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咽侧壁活动度值均较前增加(电子灸组P<0.01,对照组P<0.01),且电子灸组咽侧壁活动度值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2)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结果:经整体分析,时点的P<0.01,时点*组别的P<0.01,组别的P<0.05。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较前下降(P<0.01),治疗2周及4周后电子灸组评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3)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经整体分析,治疗2周后电子灸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电子灸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评定与时间变化均相关(P<0.01),两组治疗均在治疗2周后起效,而电子灸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着。结论:咽部穴位的电子灸治疗能够有效增加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咽侧壁活动度,并能降低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王浩[2](2021)在《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4周镜像(MT)联合肌电生物反馈(EMG-BF)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康复效果,为这种联合训练在脑卒中康复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8例(脱落5例,完成43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11)、镜像组(n=10)、肌电组(n=11)及联合组(n=11)。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辅以自主活动,镜像组辅以镜像疗法,肌电组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辅以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每天30min,1次/d,每周6d,共4周。分别于训练前、4周后对四组患者采用临床基础量表[下肢Fugl-Meyer量表(FMA-LE)、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徒手肌力测试(MMT)、Berg平衡量表(BBS)]、Biodex平衡仪测试[姿势稳定性测试(PST)和跌倒风险测试(FRT)]和步行能力测试[10米最大步速测试(10m MWST)、“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及6分钟步行测试(6MWT)]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基线资料训练前四组患者基本资料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基础量表4周训练后,对照组和镜像组FMA-LE、BBS评分均显着改善(P<0.05),肌电组和联合组均极显着改善(P<0.01);四组MAS和MMT均出现改善趋势,仅联合组显着改善(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FMA-LE显着优于镜像组和肌电组(P<0.05),极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肌电组FMA-LE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仅联合组BBS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MAS和MMT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iodex平衡仪测试4周训练后,对照组、镜像组和肌电组PST结果均显着改善(P<0.05);联合组FRT结果显着改善(P<0.05),PST结果极显着改善(P<0.01)。组间比较,联合组总体、前后稳定指数显着优于镜像组和肌电组(P<0.05),极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肌电组前后稳定指数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镜像组总体、前后稳定指数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仅联合组内外侧稳定指数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跌倒风险指数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步行能力测试4周训练后,对照组、镜像组和肌电组10m MWST、TUGT和6MWT均显着改善(P<0.05);联合组6MWT显着改善(P<0.05),其他指标均极显着改善(P<0.01)。组间比较,联合组10m MWST显着优于镜像组和肌电组(P<0.05),极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肌电组和镜像组10m MWST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仅联合组TUGT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四组间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镜像疗法、肌电生物反馈以及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均可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平衡及步行能力,且联合训练在提高静态平衡和步行速度方面的疗效更好。
杜佳颖[3](2021)在《“通关利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引发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现代医疗措施见效慢、且临床疗效欠佳。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本病有一定有优势。本研究旨在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通关利窍针刺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皆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通关利窍针刺法,共治疗1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价,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及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表(the modified Mann swallowing ability assessment form,MMASA)对两组患者的吞咽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比较两组基线材料,性别、年龄和发病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基线材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对比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表(MMSAS)、NIHISS评分,显示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后WST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FOI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MMASA评分治疗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5.两组患者MMASA子项目中反映患者口腔期和咽期吞咽功能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较好。6.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分数都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咽功能及整体神经功能的改善,但前者疗效更明显,临床前景较好。7.两组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及单纯应用康复训练均有助于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及整体神经功能的改善,但前者疗效更明显,临床前景较好。
彭旋[4](2021)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卒中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以及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为中西医治疗方案及改善吞咽功能提供临床研究支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70例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均在常规吞咽康复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以28天为治疗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吞咽造影检查测量患者在进行半流质饮食时其舌骨和甲状软骨向上、向前的运动幅度,以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渗透-误吸量表的评分变化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治疗组出现剔除1例,对照组出现脱落1例,实际完成68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入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及治疗前的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渗透-误吸量表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各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渗透-误吸量表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渗透-误吸量表评分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舌骨上移和前移的幅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舌骨上移和前移的幅度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1.2%,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方案更优于对照组。结论:1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与单纯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均具有临床疗效,且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方案疗效更佳。2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能有效改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利于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并有效减少误吸、呛咳、渗透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更优于单纯神经肌肉电刺激组。
吴艳丽[5](2021)在《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了解姿势控制和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方法:以脑卒中后15天-6个月的恢复期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住院时间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且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终止1例,最终纳入患者观察组为30例、对照组为29例。观察组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上穴位按摩。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1)治疗前从两组患者的可行性方面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一般资料分析如性别、年龄、病程和卒中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有效率方面:采用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穴位按摩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且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从SSA评分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组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患者SSA评分均有显着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4)从饮水实验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二者P值都小于0.05,说明两组的治疗都有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统计学有意义,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5)从是否有误吸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6)关于两组并发症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从有无发热和营养障碍方面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程度,使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的恢复,误吸、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穴位按摩的方式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彭文清[6](2021)在《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观察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对不同吞咽分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纳入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同时收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资料及相关理化资料,并对患者吞咽障碍分期及中医证候进行整理分析。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纯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体针综合治疗方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6天后休息1天,每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Evaluation of water swallowing test)对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尝试对针刺不同吞咽分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基线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入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卒中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统计结果:本次研究中,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3)疗效研究: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及GU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吞咽功能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4)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两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吞咽分期的临床疗效: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内咽期与口腔期患者的疗效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期与对照组口腔期患者的疗效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期与对照组咽期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6)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观察组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五种证型疗效的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五种证型疗效的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同一中医证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均无显着差异。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临床上以风痰阻络证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血瘀证;采用头针、体针联合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尤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患者的疗效明显。
周俊[7](2021)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低频电针与高频电针针刺廉泉、风府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科病房与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并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低频组(n=30)和高频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廉泉穴及风府穴为主穴分别以低频(2Hz)和高频(100Hz)的电针进行刺激。记录并对比3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SA)评分、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及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VFSS)评分、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生活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等结果。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SSA评分均显着降低(P=0.000,0.000,0.000)。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SSA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1),对照组SSA评分最高,高频组次之,低频组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0,0.000,0.001)。2.与高频组研究对象相比,低频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明显更短,VFSS评分明显更高(P=0.000,0.000,0.000,0.000)。3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3),总有效率最高为低频组患者(96.67%),其次为高频组患者(80.00%),最低为对照组患者(56.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00,0.003,0.000)。3.与治疗前比较,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00),治疗后3组间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高频组与低频组研究对象的肺炎发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廉泉、风府穴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显着的改善效果,与高频电针相比,中低频电针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将低频电针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优选方案,临床可广泛应用。
丁露[8](2021)在《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效应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在不同疗效评价标准下影响通关利窍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临床效应的相关因素,对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合理选取疗效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为深入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立题依据,对患者生活方式及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提供意见与建议,实现通关利窍针刺治疗PSD的效果最大化。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针灸科、康复科病区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计125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梗死,从病历资料中收集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信息、疾病相关信息、具体诊疗方案及吞咽障碍相关疗效评价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均包含通关利窍针刺处方(疗程未做限定),疗效评价指标选用功能性经口摄食评分(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评分。参考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疗效评定标准的相关推荐,根据患者出院时WST评分以及FOIS评分的改善程度来评定临床疗效设立针刺有效组和针刺无效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出对针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影响的候选因素;然后对这些候选因素进行共线性检查,随后将候选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通过对与疗效有关系的各指标的分析和对其他信息的归纳和总结,尽可能全面深入挖掘出潜在的疗效影响因素。结果:以FOIS改善1个等级以上或WST和FOIS同时改善1个等级以上为疗效标准时,发现胃管(OR=0.102,P=0.022)/(OR=0.077,P=0.022)、真球麻痹(OR=0.178,P=0.003)/(OR=0.167,P=0.003)是直接影响针刺是否产生疗效的危险因素,治疗周期(OR=1.180,P=0.000)/(OR=1.083,P=0.001)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强保护性因素,超过3周更易产生疗效。以WST改善1个等级以上为疗效标准时,发现陈旧性脑梗死(OR=0.296,P=0.006)是单独影响针刺疗效的危险因素。以FOIS改善2个等级以上为疗效标准时,高BI指数(OR=1.042,P=0.029)和治疗周期(OR=1.095,P=0.002)是影响针刺疗效的保护性因素,陈旧性脑梗死(OR=0.123,P=0.013)和糖尿病病史(OR=6.816,P=0.008)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得出的相关影响因素,首先应积极推进临床优化改进当前针刺治疗方案:卒中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较重,我们可以将通关利窍针刺法与高氏项针结合,精准作用到延髓吞咽中枢,促进针刺效应产生;对于入院留置胃管患者可以采用间歇性留置胃管或结合容积黏度测试适时拔出胃管的方式来减少胃管留置时间,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PSD合并有脑梗死、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医生应积极处理原发病及合并病,改善神经功能,个体化定制针刺治理方案,提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助力针刺效应的产生;针刺治疗周期是直接影响针刺是否产生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治疗周期的适当延长可以增加针刺效能的积累,尤其在恢复期介入针刺治疗的患者以及想要大幅度改善摄食功能的患者更应适当延长针刺治疗周期,在相关政策的允许下,建议将针刺治疗PSD的周期尽可能延长至3~4周以上。后期研究可以着重深入探索针对PSD不同人群,针刺不同疗程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其次如果在临床或科研设计中不具备使用金标准评估PSD的条件,建议在疗效标准选取上将床旁类饮水试验与FOIS量表联合使用,科研工作者应加快研发能反映针刺效应特点的多维综合疗效评价体系。此外,应大力普及全面健康宣教,完善相关医疗政策体系,全方位地推动实现临床治疗效果最大化。
朱婷[9](2021)在《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痉挛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痉挛性构音障碍是卒中的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度。本研究通过对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痉挛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单纯针刺对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等指标的影响,为优化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的对象均为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康复科病房或门诊,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的卒中后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共收集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留针30min,每日针刺一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刺激30min以上,每周刺激5次,2周为一疗程,每个病人连续治疗1个疗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各项观测指标进行评价,包括NIHSS和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记录患者各项得分情况,并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比较: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等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和NHI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两组间治疗后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的NHI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无论是单纯针刺还是针刺结合NMES,均对卒中后痉挛性构音障碍有一定的疗效。2经过治疗后两组间的比较,发现治疗组(针刺结合NMES)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单纯针刺),更有益于患者构音功能的改善。3单纯针刺与针刺结合NMES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方面的疗效相当。4 NMES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不良事件少,易于临床推广,故针刺结合NMES可作为治疗卒中后痉挛性构音障碍的新疗法。
王传凯[10](2021)在《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手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闭环”理论,设计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结合康复机器人疗法(robot-assisted therapy,RAT)的新型康复治疗干预范式,并探讨此“闭环”治疗模式对脑卒中亚急性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从而为“闭环”理论提供循证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纳入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60例,并随机分到常规康复治疗组(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CR组)、RAT组与闭环组,三组受试者分别接受不同的研究干预。CR组只接受为期4周的临床常规康复训练;RAT组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额外接受30分钟/天,5天/周,共4周的RAT训练;闭环组在RAT组的干预基础上,在RAT训练之前先对受试者进行刺激参数为2m A/20分钟的双侧tDCS干预,形成“闭环”训练模式。研究在干预前后使用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limb subscale,FMA-UL)、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积木盒障碍测试(Box and Block test,BBT)、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握力与捏力对受试者手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研究结果: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发现,CR组只有MBI出现统计学差异(P=0.048);RAT组FMA-UL(P=0.024)与MBI(P=0.048)较干预前后出现统计学差异;闭环组的FMA-UL(P=0.000)、BBT(P=0.00)、MBI(P=0.024)、握力(P=0.002)与捏力(P=0.004)干预前后均出现统计学差异得分干预前后均出现统计学差异,只有ARAT得分干预前后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发现,各组干预前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闭环组的FMA-UL(P=0.010)、BBT(P=0.007)、MBI(P=0.001)、握力(P=0.008)较CR组出现有统计学差异;闭环组较RAT组仅在握力指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28);RAT组较CR组各结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出现。研究结论:基于“闭环”理论的tDCS结合RAT能促进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的手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二、双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肌骨超声分析电子灸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咽侧壁活动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盲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测指标 |
2.6 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案 |
2.7 数据分析 |
3 医学伦理问题 |
研究结果 |
1 两组病例基线比较 |
2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
2.1 咽侧壁活动度值比较 |
2.2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比较 |
2.3 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 |
分析与讨论 |
1 课题设计与分析 |
1.1 中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1.2 西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1.3 选择咽侧壁活动度的依据 |
1.4 电子灸的中医理论依据 |
1.5 电子灸的西医理论依据 |
1.6 穴位处方的中西医理论 |
1.7 肌骨超声理论 |
1.8 量表的选择依据 |
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咽侧壁活动度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 量表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 时间因素分析与讨论 |
3 课题创新点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脑卒中 |
1.2.2 镜像疗法 |
1.2.3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案 |
2.2.2 试验方案及流程图 |
2.2.3 训练方案 |
2.2.4 试验仪器设备 |
2.2.5 试验测试指标 |
2.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临床基础量表结果比较 |
3.1.1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FMA-LE评分比较 |
3.1.2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踝关节背屈肌群肌力分级比较 |
3.1.3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踝关节跖屈肌群痉挛分级比较 |
3.1.4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BBS评分比较 |
3.2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 Biodex 平衡仪测试结果比较 |
3.2.1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姿势稳定性测试结果比较 |
3.2.2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跌倒风险测试结果比较 |
3.3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步行功能测试结果比较 |
3.3.1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10m MWST结果比较 |
3.3.2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TUGT结果比较 |
3.3.3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6MWT结果比较 |
4 讨论 |
4.1 临床基础量表结果分析 |
4.1.1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4.1.2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踝关节肌群肌力及张力的影响 |
4.2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 |
4.2.1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静态平衡的影响 |
4.2.2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动态平衡的影响 |
4.3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 |
4.3.1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速度的影响 |
4.3.2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性移动能力的影响 |
4.3.3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耐力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3)“通关利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离标准 |
1.7 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观察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对比 |
3.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WST评级比较 |
3.3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OIS评分比较 |
3.4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MMASA评分比较 |
3.5 观察组和对照组MMASA量表相关子项目的比较 |
3.6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3.7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
3.8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中医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2.西医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2.1 吞咽障碍的分期 |
2.2 吞咽活动的神经调节 |
2.3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特点 |
3.吞咽障碍的筛查和评估 |
4.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机制 |
4.1 通关利窍针刺法的中医治则 |
4.2 通关利窍针刺法的现代机制研究 |
4.3 通关利窍针刺法的选穴依据 |
5.康复训练 |
6.试验结果分析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卒中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吞咽障碍的认识 |
1.1 病名来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1.3.1 耳穴贴压 |
1.3.2 针刺 |
1.3.3 艾灸 |
1.3.4 手指点穴 |
1.3.5 药棒 |
1.3.6 中药汤剂 |
2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2.1 正常吞咽过程及各个期的吞咽特点 |
2.2 舌骨喉复合体在吞咽中的作用 |
2.3 评估量表 |
2.3.1 吞咽障碍的筛查 |
2.3.2 临床评估 |
2.3.3 仪器评估 |
2.4 西医治疗方法 |
2.4.1 神经肌肉电刺激 |
2.4.2 肉毒毒素治疗 |
2.4.3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
2.4.4 外科介入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入选标准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剔除、脱落标准及相关处理原则 |
2 试验方法 |
2.1 样本量及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基础治疗 |
2.2.2 分组治疗 |
3 评定方法 |
3.1 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详见附录1): |
3.2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SA评分,详见附录2): |
3.3 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OIS评分,详见附录3): |
3.4 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详见附录4) |
3.5 吞咽造影检查 |
3.6 临床疗效的评定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两组WST评分对比 |
5.3 两组SSA评分比较 |
5.4 两组FOIS评分比较 |
5.5 两组PAS评分比较 |
5.6 两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比较 |
5.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6 安全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舌骨喉复合体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
2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舌骨喉复合体的影响 |
3 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理论依据 |
3.1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
3.2 耳部神经与吞咽功能的关系 |
3.3 耳穴贴压在吞咽障碍中的运用 |
4 各评估量表对本课题的意义 |
5 本课题的疗效评价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吞咽造影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见表1 |
1.6 病例脱落标准:见表2 |
1.7 病例终止标准:见表3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神经内科基础治疗 |
2.2.2 分组治疗及疗程 |
2.2.3 康复治疗方法 |
2.3 吞咽障碍评定方法 |
2.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1.1 对照组和观察组性别比较 |
3.1.2 对照组和观察组年龄、病程比较 |
3.1.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卒中类型比较 |
3.2 治疗结果分析 |
3.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比较 |
3.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SSA评定比较 |
3.2.3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饮水实验评定比较 |
3.2.4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是否有误吸的比较 |
3.2.5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关于有无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的比较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1.1 脑卒中的西医认识 |
1.2 脑卒中的中医认识 |
1.3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
1.4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评估 |
1.5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
1.5.1 针灸治疗 |
1.5.2 穴位按摩治疗 |
1.5.3 中药治疗 |
1.5.4 常规康复训练 |
1.5.5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
1.5.6 冰刺激治疗 |
1.5.7 呼吸训练治疗 |
1.5.8 bobath治疗 |
1.5.9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
1.5.10 其他治疗方式 |
2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2.1 卒中后偏瘫 |
2.2 卒中后失眠 |
2.3 卒中后便秘 |
2.4 卒中后抑郁 |
2.5 卒中后尿潴留 |
2.6 肩手综合征 |
2.7 卒中相关性肺炎 |
3 姿势控制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4 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姿势控制概述 |
1.1 姿势控制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
2 穴位按摩概述 |
2.1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穴位的选择及作用机制 |
3 各评定方法对本课题的意义 |
4 本课题的疗效评价 |
4.1 两组可比性分析 |
4.2 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分析 |
4.3 两组SSA评分结果分析 |
4.4 两组饮水实验结果分析 |
4.5 两组误吸结果分析 |
4.6 两组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1.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起源与发展 |
1.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古文献研究 |
1.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现代文献研究 |
1.4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2.1 假性延髓麻痹的定义与表现 |
2.2 吞咽的生理过程及分期 |
2.3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理机制 |
2.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西医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与处理 |
2 临床资料采集 |
3 随机分组方法 |
4 治疗方法 |
4.1 基础治疗 |
4.2 观察组 |
4.3 对照组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定标准 |
7 安全性指标 |
8 统计方法 |
9 研究结果 |
9.1 基线比较 |
9.2 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
9.3 疗效比较 |
10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穴位选择与机理分析 |
1.1 头部穴位 |
1.2 颈项穴位 |
1.3 远部选穴 |
2 康复治疗机理分析 |
3 中医证候学特点 |
4 观察指标的选择 |
5 关于本研究试验结果的分析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临床疗效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6.1 存在的问题 |
6.2 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盲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针刺注意事项 |
3 观察项目 |
3.1 基线观察 |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 |
5.1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5.2 脱落情况 |
5.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SA评分结果比较 |
5.4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FSS评分结果比较 |
5.5 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
5.6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结果比较 |
5.7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RS-2002评分结果比较 |
5.8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 |
5.9 3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结果比较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2018年制定) |
附录2:洼田饮水测试 |
附录3: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SA) |
附录4:吞咽造影检查记录表 |
附录5:住院期间肺炎发生情况调查表 |
附录6: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 |
附录7: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 |
综述 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知及治疗 |
1.吞咽的四个阶段 |
2.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3.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的可能机制 |
3.1 吞咽皮质中枢损伤 |
3.2 皮质下行纤维损伤 |
3.3 延髓吞咽中枢损伤 |
3.4 锥体外系损伤 |
4.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4.1 祖国医学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4.2 西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
4.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效应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1.1 研究对象来源 |
1.1.2 研究对象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
1.1.3 样本量计算 |
1.2 资料收集 |
1.2.1 病例筛选 |
1.2.2 数据收集 |
1.2.3 治疗方案记录 |
1.2.4 疗效评定标准 |
1.3 统计学分析 |
1.3.1 数据预处理 |
1.3.2 统计分析 |
1.3.3 数据缺失值处理 |
1.3.4 统计软件 |
1.4 技术路线图 |
2.结果 |
2.1 研究分组 |
2.2 变量赋值 |
2.3 不同疗效标准下的结果: |
2.3.1 以FOIS改善≥1 级作为针刺有效评价标准 |
2.3.2 以WST改善≥1 级作为针刺有效评价标准 |
2.3.3 以WST和 FOIS同时改善1 个等级作为针刺有效标准 |
2.3.4 以FOIS改善2 个等级以上作为疗效评价标准 |
讨论 |
1.从针刺量学角度分析影响针刺效应的相关因素 |
2.针刺治疗PSD的临床疗效评价现状 |
3.本研究结果分析 |
3.1 影响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PSD的因素分析 |
3.2 不同疗效指标下影响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PSD的因素差异分析 |
3.3 同一疗效评价指标,不同改善程度下影响针刺治疗PSD的因素差异分析 |
3.4 分析影响通关利窍针刺疗效因素的现实意义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教育经历 |
二、学术成绩或成就 |
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参与课题情况 |
(9)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痉挛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及评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 指标观察时间 |
3.3 疗效评价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5 技术路线 |
6 临床数据 |
6.1 研究对象的基线分析 |
6.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
讨论 |
1 传统医学对构音障碍的认识 |
2 传统医学疗法 |
2.1 中药治疗构音障碍 |
2.2 针刺治疗构音障碍 |
2.3 推拿治疗构音障碍 |
3 针刺选穴依据 |
4 现代医学对痉挛性构音障碍的认识 |
5 NMES的选择与机理 |
5.1 NMES的选择 |
5.2 NMES治疗痉挛性构音障碍的机理 |
6 观察指标的选择 |
6.1 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
6.2 NIHSS |
7 研究结果分析 |
7.1 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比较 |
7.2 NHISS评分比较 |
8 安全性分析 |
9 本课题不同于以往研究之处 |
10 课题不足与展望 |
10.1 课题不足 |
10.2 课题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痉挛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手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思路 |
1.5 研究假设 |
2.文献综述 |
2.1 “闭环理论”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
2.1.1 “闭环理论”发展历史与理论概述 |
2.1.2 “闭环理论”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2.1.3 “闭环理论”国际研究现状及进展 |
2.2 tDCS与 RAT概述 |
2.2.1 tDCS概述 |
2.2.2 RAT概述 |
2.3 tDCS结合RAT研究进展 |
2.3.1 不同模式中tDCS结合RAT的作用效果比较 |
2.3.2 不同顺序中tDCS结合RAT的作用效果比较 |
2.3.3 卒中患者不同病程中tDCS结合RAT作用效果比较 |
2.4 tDCS结合上肢机器人疗法的未来展望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脱落/中止标准 |
3.3 研究设备 |
3.3.1 经颅直流电设备 |
3.3.2 康复机器人设备 |
3.3.3 握力计、捏力计设备 |
3.4 研究分组 |
3.5 研究评定指标 |
3.5.1 基线指标 |
3.5.2 结局指标 |
3.6 盲法设置 |
3.7 研究流程图 |
3.8 伦理审批与临床研究注册 |
3.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3.9.1 数据管理 |
3.9.2 统计分析 |
3.9.3 一般资料统计方法 |
3.9.4 结局指标统计方法 |
3.10 研究训练路径 |
4.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结局资料基线比较 |
4.3 结局资料干预后比较 |
4.4 结局资料组内干预前后比较 |
5.讨论 |
5.1 对手运动功能的影响 |
5.2 对手精细运动的影响 |
5.3 对手粗大运动的影响 |
5.4 对握力、捏力的影响 |
5.5 对ADL能力的影响 |
5.6 研究作用机制探讨 |
5.7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
5.8 未来研究展望 |
6.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双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肌骨超声分析电子灸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咽侧壁活动度的影响[D]. 陈祖璋.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D]. 王浩. 沈阳体育学院, 2021(12)
- [3]“通关利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佳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卒中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D]. 彭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吴艳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D]. 彭文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俊.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效应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 丁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痉挛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朱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手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研究[D]. 王传凯.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