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改进与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许明向[2](2020)在《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及其乳液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烷基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简称APG)是一类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表面张力低、活性高、去污能力强,对皮肤刺激性小,自然环境中易被分解,具有清洁、环保等特点。在多个行业如美容、餐饮、医药、清洁、建材、生化、物料等应用领域前景较好,有良好的应用。天然维生素E能够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应,且其活性较人工合成的VE更高,这种天然VE市场前景广阔,已在化妆品、营养保健、卫生医疗、餐饮食品等多个行业大规模应用。本论文首先通过HLB值的测定、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及与吐温80的复配比例,得到烷基糖苷(APG1214)的最佳乳化条件;然后利用烷基糖苷的乳化特性,通过Turbiscan法、粒径分布法、离心快速检测法,明确了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用量及最佳乳化工艺;最后在建立的酸性乳饮料和含DHA复原乳模型基础上,将乳化好的天然维生素E乳液应用到模型中,验证乳液的抗氧化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乳化法确定了烷基糖苷(APG1214)的HLB值约在11.79~12.86之间。通过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的单因素梯度实验,明确了烷基糖苷(APG1214)的最佳乳化条件为:95℃、60min;以吐温80复配烷基糖苷(APG1214)的乳化作用,经过乳液的稳定性测试,得到吐温80与烷基糖苷(APG1214)以3:2时得到的乳液稳定性较好,在3000r/min状态下离心处理30min不出现分层,粘度值为35.4mpa·s,55℃高温2天不出现分层,常温40天不出现分层。(2)通过将乳化剂溶解在70℃~75℃条件热水中,将预热到65℃~80℃的天然维生素E加入到体系中,剪切搅拌60min,用高压均质机均质3次的乳液制备方法,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均质压力及均质温度对乳化天然维生素E的影响,利用Turbiscan检测、粒度检测、离心快速检测的方法评估制得的天然维生素E乳液稳定性,确定了天然维生素E的乳液中最佳的乳化剂用量比例为3.0%,工艺中最佳均质压力为30Mpa,最佳均质温度为75℃。(3)通过建立酸性乳饮料模型及含DHA复原乳模型,以POV值评判方法发现天然维生素E乳液具有明确的乳脂抗氧化效果;以风味品评方法,验证了天然维生素E乳液在防止DHA等油脂类原料氧化具有显着的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烷基糖苷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利用其乳化的天然维生素E乳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为更好的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一种有前景的途径。
石爽,曾锦毓,张鹏,刘泽华[3](2020)在《糖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随着对表面活性剂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表面活性剂难以完全满足人类的需求,以可再生的糖类物质为原料生产表面活性剂成为重要的方向。本文总结了糖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糖基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种类和相应的合成路线,并归纳了其性质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吴志宇[4](2019)在《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利用马来酸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烷基糖苷为主要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酒石酸酯(APG-ET)。针对原料烷基糖苷(APG)常温下水溶性差的缺点,衍生物烷基糖苷酒石酸酯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时其表面张力也明显降低。表面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25℃时,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平衡表面张力依次为1.54×10-4mol/L和23.65 mN/m,与烷基糖苷相比,衍生物APG-ET具有更好的水溶性。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衍生物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合成与鉴定。本文分两步法合成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第一步,以月桂醇烷基糖苷与马来酸酐进行直接酯化反应,形成烷基糖苷琥珀酸酯中间体;第二步,以甲酸、双氧水的混合水溶液对中间体上的双键进行环氧化过程,同时环氧结构水解,形成具有邻二醇结构的烷基糖苷酒石酸酯。产品的结构由高效液相色谱(HPLC)、碘量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以及GB/T 1677-2008(环氧值的测定)等方法确定。最优反应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并利用Minitab正交分析软件进行正交实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步酯化反应可以顺利进行,烷基糖苷的平均转化率达到87.1%;第二步通过“碘量法”得到双键的平均转化率可以达到98.3%,根据标准GB/T 1677-2008得到环氧开环的平均收率达到81.3%。(2)衍生物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表面性质及吸附行为。本论文利用Wilhelmy悬片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平衡表面张力(γeq);利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0.01100s范围内的动态表面张力;采用Ward-Tordai方程分析烷基糖苷酒石酸酯以及月桂醇烷基糖苷的吸附行为。同时,计算并分析了动态表面张力的参数和有效扩散系数。平衡表面张力结果显示:衍生物烷基糖苷酒石酸酯表面张力明显降低,表明APG-ET在空气/水界面具有较强活性。同时,由于亲水集团数量的增加,APG-ET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明显增大。另外,界面所吸附表面活性剂分子占据的分子面积Amin值也明显增大。动态表面张力参数显示:与原料烷基糖苷相比,APG-ET更快达到介平衡区,更容易吸收到界面,而且具有更低的吸附能。根据Ward-Tordai方程,计算并分析有效系数Deff值,结果表明,随着体相浓度的增加,Deff的分布逐渐减小。研究还发现,吸附行为在整个吸附过程中并不总是受扩散控制。
宋芳[5](2019)在《2-乙基己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其助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开发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受到广泛关注。烷基糖苷(简称APG)是由天然可再生的糖类与脂肪醇在酸性催化下脱水缩合生成的一类新型的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产品由于其配伍性能好、对人体刺激小、环境友好、生物易降解等特点,近年来已经被应用到日化、医药、石油化工、冶金等许多领域。本课题以无水葡萄糖和2-乙基己醇(异辛醇)为原料,采用直接苷化法合成2-乙基己基葡糖苷(异构烷基糖苷,APG-IC8)。优选出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主催化剂,配制的混合酸催化效果优于单一酸DBSA,反应所需时间更短。选择自制混合酸作为催化剂,分别以催化剂添加量、醇糖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为考察对象,以反应所需时间、产物平均聚合度和透明度(副反应)为考察指标,苷化反应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真空度越高,所需反应时间越短;在真空度0.07~0.08 MPa条件下,得到较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催化剂投加量是葡萄糖质量的3%、醇糖摩尔比5:1,此时APG-IC8产率为156%,反应所需时间为10 h,平均聚合度为1.3,产物透明度和色泽均好。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是以自制混合酸为催化剂,以反应温度、醇糖摩尔比、催化剂投加量为交互影响因素,以单因素影响实验所得最佳参数为中心值,以反应所需时间为响应值,建立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方案。优化验证结果显示,在真空度为0.08~0.09 MPa条件下,反应温度为98℃、醇糖摩尔比5.24:1、催化剂投加量为葡萄糖质量的3.63%,反应所需时间为6.7 h,APG-IC8产率为162%,平均聚合度为1.51,产物透明度和色泽均好。对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1250 cm-1、1030 cm-1处有不对称醚的C-O-C伸缩振动峰,为糖苷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产物经衍生化处理后,与APG气相色谱图的保留时间一致,可以确定为目标产物APG-IC8。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PG-IC8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20℃时APG-IC8表面张力为29.0m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46%,属于一种高活性、低泡型、乳化能力较强的烷基糖苷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与典型的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任意比例复配,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自制APG-IC8产品的pH值、色泽、固含量、硫酸化灰分均符合烷基糖苷标准一级品要求。磨矿是氧化铝工业生产中高能耗、高物耗工段,添加助磨剂有利于节能降耗。本研究首次将自制APG-IC8应用于对铝土矿的助磨模拟研究,不添加助磨剂时:灰矿质量比10%、磨矿时间20 min、转速100 r/min时粉磨效果最佳;在相同磨矿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APG-IC8作为助磨剂,对矿浆料液比为1.27、1.50,粒径d1~3 mm铝土矿助磨效果明显,可使矿浆中粒径≤63μm颗粒含量比空白提高6.29%;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发现,APG-IC8在铝土矿颗粒表面发生吸附,表面粗糙度降低;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在260℃下糖苷热分解10%左右,360℃有较大的热解峰。综上,添加APG-IC8有助于磨矿,但对氧化铝熔出和分解工段的影响尚需深入研究,本研究可以为今后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张潇瀚,张建军[6](2018)在《烷基糖苷柠檬酸酯的制备及其配制的洗衣液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直接酯化法以烷基糖苷、无水柠檬酸为原料,应用自制复合催化剂,辅以特定的设备和工艺,先合成烷基糖苷柠檬酸酯(柠檬酸完全反应,过量的烷基糖苷正好是配方量所需表面活性剂),再添加配方量的糖基酰胺季铵盐、青蒿素提取液、增稠剂及香精等其他助剂,以去离子水补足余量,制备出一种新型洗衣液。试验测试表明:该洗衣液对人体亲和性好、无刺激、无残留,具有强效杀菌效果、极易降解,非常适用于婴幼儿衣物和贴身衣物洗涤。
吴文亮[7](2018)在《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烷基糖苷的研究》文中提出烷基糖苷是一种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由天然的葡萄糖与脂肪醇在酸催化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得到。其容易降解,且降解产物为CO2和H2O,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因而,烷基糖苷在日化、洗涤、食品、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正逐步代替传统的石油基表面活性剂。目前,烷基糖苷的制备主要采用强腐蚀性的浓硫酸、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由于催化效率低,醇糖摩尔比需要大于5:1时,葡萄糖才能基本完全转化。一方面大量的脂肪醇未参与反应,造成反应器利用率低,同时需要额外能耗;另一方面脂肪醇的存在会影响烷基糖苷的性能,必须将产物中未反应的脂肪醇尽可能完全除去,导致后续分离工艺复杂。因而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是烷基糖苷清洁生产面临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难题。离子液体具有不易挥发、稳定性好、酸性可控和氢键酸碱性可调等独特性质,能够满足烷基糖苷制备过程对催化剂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开展了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烷基糖苷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半缩醛反应机理并结合离子液体的独特性质,设计合成了酸性强、易形成氢键、热稳定性高的四种磺酸类离子液体(SO3H-founctional ionic liquids,SFILs)催化剂: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PSmim][HSO4])、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PSmim][pTSA])、1-(3-磺酸基)丙基吡啶硫酸氢盐([PSPy][HSO4])和1-(3-磺酸基)丙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PSPy][pTSA])。采用红外、核磁、质谱、热重和紫外光谱等对合成的离子液体进行了结构与物性表征,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四种磺酸类离子液体均与其结构相符。(2)系统研究了四种磺酸类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Smim][HSO4]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同等条件下葡萄糖转化率最高(92.8%),优于现有文献报道的结果(74%)。以[PSmim][HSO4]为催化剂,对其催化合成烷基糖苷反应的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醇糖摩尔比和催化剂的循环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53.15 K、反应时间8 h、催化剂用量5 mol%、醇糖摩尔比3:1。与现有文献结果相比,以[PSmim][HSO4]为催化剂催化合成烷基糖苷的反应时间从24 h缩短到8 h,醇糖摩尔比由5:1降低到3:1,葡萄糖转化率仍能达到87.5%。另外,[PSmim][HSO4]催化剂在重复使用四次以上时,其催化性能有所降低,这是由于[PSmim][HSO4]催化剂在再生过程中存在流失导致的。对烷基糖苷制备过程的模拟计算表明,催化剂首先与葡萄糖环上C1位置的羟基氧结合脱去一分子水,且氢键的存在有利于氢分子从羟基上断裂以及正辛醇向葡萄糖靠近,从而加速了正辛醇与葡萄糖的反应过程。(3)针对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的流失现象,筛选了四种多孔材料对[PSmim][HSO4]进行固载化研究。在反应温度353.15 K,反应时间8 h,醇糖摩尔比3:1(葡萄糖0.018 mol,正辛醇0.054 mol),催化剂用量为葡萄糖摩尔用量的5%的条件下考察四种固载化[PSmim][HSO4]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硅胶-[PSmim][HSO4]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葡萄糖转化率为89.8%,且五次循环再生后,硅胶-[PSmim][HSO4]的催化性能降低不明显,表明[PSmim][HSO4]循环再生过程中的流失问题基本解决。
杨静文[8](2017)在《Thermotoga naphthopila RUK-10嗜热糖苷酶在糖缀合物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糖缀合物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食品工业,环境保护、洗涤剂工业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目前糖缀合物的获取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法和生物法合成,生物法中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而酶法又占主要部分,糖苷酶在酶法合成糖缀合物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文中,我们使用一系列从嗜热细菌Thermotoga naphthophila RUK-10中克隆,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的嗜热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TN0602、β-半乳糖苷酶TN1577、β-半乳糖苷酶TN0949、及TN0602的突变体,探究糖苷酶在合成不同糖缀合物,如低聚半乳糖、烷基糖苷和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中的作用。低聚半乳糖作为一种益生元,其不能被人体的消化酶所消化,但可以被肠道中的益生菌所利用。目前,酶法合成低聚半乳糖大多是通过β-半乳糖苷酶以乳糖为底物通过转糖苷合成的,产物多是不同聚合度低聚半乳糖的混合物,而TN0602能够以极高的催化选择性合成低聚半乳三糖,因此该反应对单一成分低聚半乳糖的功效研究有重要作用。TN0602在p H 6.5和75°C下能以23.28 g L-1 h-1的生产率催化半乳三糖的合成,与来自米曲霉的β-半乳糖苷酶在反应动力学、酶-底物热力学结合和分子对接模拟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TN0602具有深且狭窄的催化口袋,可阻止乳糖和低聚半乳三糖同时进入催化位点。为了验证这一结果和降低TN0602的水解活性,我们对TN0602进行了定点突变研究,测定了突变对反应动力学、酶活性和产物组成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乳糖结合亚位点(-1)附近的414位苯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时,突变体通过抑制酶的水解活性增加了低聚半乳三糖的产量。不同突变体与低聚半乳三糖的分子对接结果证明了TN0602催化口袋的形状能够影响到转糖苷产物(低聚半乳糖)的组成。L-抗坏血酸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营养素。由于L-抗坏血酸易降解,目前已经开发了各种L-抗坏血酸的衍生物以改善其稳定性;然而,通常合成L-抗坏血酸衍生物往往需要多步反应且产量较低。在本文中,我们开发了一种以乳糖为底物,以碳酸钠为酸碱调节剂,以TN0602为催化剂转糖苷合成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的新方法。反应最佳温度和p H分别为75°C和5.0,最佳酶浓度和底物摩尔比分别为20 mg m L-1和2:1(L-抗坏血酸对乳糖)。在最优条件下,反应体系中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最终浓度可达到138.88 m M。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保留了L-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其在氧化环境(Cu2+)中比L-抗坏血酸更稳定,因此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在工业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烷基糖苷是一类温和、无毒、对皮肤无刺激,且易生物降解的天然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酶法合成主要在两相反应体系中进行,因此底物乳糖的溶解度成为制约反应速率和产率的瓶颈。本研究通过计算和筛选,发现了一种可用于TN1577催化转糖苷合成烷基半乳糖苷的离子液体——Ammoeng 102,其含有C18酰基和低聚乙二醇的四氨阳离子,能够提高辛基半乳糖苷产量2.37倍,在反应7小时后辛基半乳糖苷终浓度可达18.2 g L-1。本文在动力学研究和COSMO-RS预测中阐明了TN1577的嗜热性质。Ammoeng 102能够提高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增加底物的溶解度,抑制酶的水解活力,以及与酶的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允许TN1577最适催化温度达到95°C)。同时本研究也验证了Ammoeng 102体系的一般适用性,成功合成了正丁醇至正十四烷醇作为糖基受体,乳糖作为糖基供体的一系列烷基糖苷。许多酶促反应时间过长,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限制了产能;有很多报道指出,微波辐射可应用于不同的催化反应,能够大大缩短反应时间,然而,微波辐射会使酶快速失活,大多数酶催化反应不能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本研究筛选出了一个在微波辐射下稳定的酶——TN1577,可用于烷基半乳糖苷的合成,实验发现通过微波辐射可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烷基半乳糖苷反应的生产率、并能降低反应所需的酶量。我们系统研究了乳糖与正丁醇摩尔比(1:200-1:40),温度(65-85°C)和微波输出功率(80 W-800 W)对转糖苷产量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即乳糖和正丁醇摩尔比为1:40,反应温度为75°C),仅3.5小时的反应时间就达到17.07 mg m L-1的产率。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法可提高生产率11倍。在反应动力学方面,微波辐射能显着增加TN1577的kcat值,但对Km值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微波辅助的转糖苷合成方法能够以较少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快速地生产烷基糖苷。此项工作不仅为工业生产L-抗坏血酸糖苷、烷基糖苷和高纯度低聚半乳糖提供了新选择,而且表明我们开发的嗜热糖苷酶在工业中具有巨大潜能,可以为糖缀合物的合成提供新的合成途径。
邹米华[9](2017)在《超(近)临界醇解淀粉制备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文中指出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结合了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许多特点,可因其烷基碳链长短不同而性质各异,是一种新型绿色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高,发泡、消泡、增溶、去污性良好,安全无毒、无腐蚀、对皮肤无刺激性,生物降解彻底完全,不污染环境等特征。因而,烷基糖苷在日化、食品、生化、农业等诸多行业极具发展前景。目前,针对烷基糖苷的合成,国内外都是采用葡萄糖为糖源,脂肪醇为亲油基原料。鉴于产品种类、产量的限制和生产技术的改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生产原料,有关APG的制备途径也逐渐走向低消耗、高效率。此外,传统工业生产烷基糖苷都需要使用酸类作为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回收成本,对环境造成一定负担。因此,本研究尝试直接利用超(近)临界技术醇解淀粉制备两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直接利用淀粉为原料,减少了生产的成本,丰富了原料来源。在糖苷化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催化剂,简化了产品的分离和纯化。首先,选择直接糖苷化法,利用淀粉和异辛醇为原料,在超(近)临界条件下制备异辛基葡萄糖苷表面活性剂。整个过程分合成、减压脱醇、氧化脱色三步工艺完成。利用FT-IR、HPLC、1H NMR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发现所合成的产物在1150 cm-1和1040 cm-1两处具有α-1,4糖苷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主产物在HPLC图谱中的出峰时间与异辛基吡喃葡萄糖单苷一致,都在6.981 min;产品中氢在碳骨架上的排列,与异辛基葡萄糖苷完全符合。因此,最终确定所合成产品为异辛基葡萄糖苷。再以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得到的最优制备方案为:糖苷化反应温度260°C,反应时间2 h,异辛醇与淀粉质量比10:1。在此条件下,所得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收率最高,达到73.45%。其次,选择转糖苷化法,将淀粉和甲醇先在超(近)临界条件下反应,制备得到甲基葡萄糖苷,再和十二醇进行双醇交换制备得到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反应经淀粉甲醇解、双醇交换、减压脱醇、氧化脱色四步工艺后,最终得到淡黄色产品。采用FT-IR对淀粉甲醇解产物、以及最终的转糖苷产物进行分析,发现两种产品在1146 cm-1和1038 cm-1、1142 cm-1和1060 cm-1处均具有α-1,4糖苷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HPLC图谱则表明淀粉甲醇解主产物和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单苷标样、转糖苷主产物和十二烷基葡萄糖单苷标样的出峰时间一致。最后利用1H NMR分析表征两个产品中氢在碳骨架上的排列,发现淀粉甲醇解产物的氢结构与甲基葡萄糖苷一致,转糖苷产物的氢结构与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结构相吻合,最终可判定淀粉甲醇解产物为甲基葡萄糖苷,转糖苷产品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制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第一步淀粉甲醇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20°C,反应时间为2 h,甲醇与淀粉质量比为7.5:1,第二步双醇交换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10°C,反应时间1 h,十二醇与淀粉质量比为2.5: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与淀粉质量比为0.01:1。在此条件下,所得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收率为82.79%。最后,对所制备得到的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的表面张力、泡沫、乳化、润湿等性能和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的CMC值为2.5 g/L,γcmc=34.1 mN/m,HLB=17,平均聚合度DP为1.215,平均分子量为326.83。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的CMC值为0.22 g/L,γcmc=32.42 mN/m,HLB=12,平均聚合度DP为1.477,平均分子量为425.27。此外,两种产品的单苷含量均大于50%,残存含量接近于1%。总体来讲,所得产品各理化指标基本能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史大礼[10](2016)在《阳离子烷基糖苷类油基钻井液研究》文中认为井壁失稳是钻井施工中最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大多数发生在易水化的泥岩及含泥岩地层。普通水基钻井液难以有效地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传统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油基钻井液,但其成本较高、污染环境,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寻求一种在性能上接近油基钻井液的水基钻井液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阳离子烷基糖苷是一种具有良好抑制性和润滑性的处理剂,它为井壁稳定、环保、储层保护要求较高的地区钻井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中原油田地区的地质特征,以阳离子烷基糖苷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处理剂的优选,研制出一种性能接近油基钻井液的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并对阳离子烷基糖苷在其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索,这对于中原油田区块尤其是复杂地层的钻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先确定了体系中阳离子烷基糖苷的浓度,通过对增粘剂、降滤失剂、封堵剂等处理剂的优选,然后进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阳离子烷基糖苷类油基钻井液的配方为:50%阳离子烷基糖苷+1%土+0.1%XC+0.05%HV-CMC+0.1%LV-CMC+1.5%CMS+3%凹凸棒土+3%无渗透WLP+3.5%NaOH。实验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流变性、抑制性、润滑性和环保性,一次回收率达99.05%,可抗温150℃,120℃热滚96h仍具有良好的性能,润滑系数为0.052,可抗盐达饱和,抗钙10%,抗土、钻屑20%,抗水40%,抗原油20%,表面张力为26.3 mN/m,EC50(15min)为126700 ppm,与油基钻井液相比,性能相当。最后,还从抑制性、抗温性、润滑性、降滤失、储层保护等方面对体系中阳离子烷基糖苷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
二、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改进与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改进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及其乳液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 |
1.2 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
1.2.1 烷基糖苷的特性 |
1.2.2 烷基糖苷的应用 |
1.3 维生素E |
1.3.1 维生素E的结构 |
1.3.2 天然VE的生化性质 |
1.3.3 天然VE抗氧化原理 |
1.4 乳状液 |
1.4.1 乳状液 |
1.4.2 乳化液形成机理 |
1.4.3 乳化液的稳定性 |
1.4.4 乳状液的失稳类型 |
1.5 食品级O/W乳状液的制备 |
1.5.1 乳化剂 |
1.5.2 乳状液的制备方法 |
1.6 抗氧化评价—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方法 |
第二章 烷基糖苷乳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烷基葡萄糖苷(APG1214)的HLB值 |
2.3.2 乳化温度对烷基葡萄糖苷乳化效果的影响 |
2.3.3 乳化时间对烷基葡萄糖苷乳化效果的影响 |
2.3.4 与吐温80 及进行复配,测试乳液的稳定性 |
2.4 结论 |
第三章 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乳化剂的最佳用量 |
3.3.2 最佳均质压力 |
3.3.3 最佳均质温度 |
3.4 结论 |
第四章 乳液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酸性乳饮料的POV值 |
4.3.2 含DHA复原乳的风味品评 |
4.3.3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糖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糖基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
1.1 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 |
1.1.1 烷基葡萄糖苷 |
1.1.2 烷基木糖苷 |
1.2 糖酯类表面活性剂 |
1.2.1 蔗糖酯 |
1.2.2 山梨醇酯 |
1.3 脂肪酸酰胺类表面活性剂 |
2 糖基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基本工艺路线 |
2.1 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1.1 烷基葡萄糖苷(APG)的合成 |
2.1.2 烷基木糖苷的合成 |
2.2 糖酯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2.1 蔗糖酯的合成 |
2.2.2 山梨糖酯的合成 |
2.3 脂肪酸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3 糖基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
3.1 碳氢链结构(非极性尾部)的影响 |
3.2 极性头部的影响 |
4 展望 |
(4)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烷基糖苷及其衍生物简介 |
1.2.1 烷基糖苷 |
1.2.2 烷基糖苷的合成 |
1.2.3 烷基糖苷衍生物 |
1.3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表面活性剂概述 |
1.3.1 酒石酸的理化性质 |
1.3.2 酒石酸的生产方法 |
1.3.3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过程及原理 |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2 .合成机理 |
2.2.3 合成过程 |
2.2.4 转化率及产物结构的鉴定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酯化反应过程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反应历程 |
2.3.3 月桂醇葡糖苷转化率分析 |
2.3.4 环氧开环反应过程 |
2.3.5 产物对照 |
2.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及所用仪器 |
3.2.2 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APG-ET与 C_(12)-APG的平衡表面张力 |
3.3.2 APG-ET与 C_(12)-APG的泡沫性能 |
3.3.3 APG-ET与 C_(12)-APG的润湿性能 |
3.3.4 APG-ET与 C_(12)-APG的乳化性能 |
3.3.5 APG-ET与 AES的复配性能 |
3.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动态表面张力及吸附行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所用仪器 |
4.2.2 性能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APG-ET与 C_(12)-APG的动态表面张力 |
4.3.2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扩散系数 |
4.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论 |
5.1 总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2-乙基己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其助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1.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1.2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
1.2 烷基糖苷概述 |
1.2.1 烷基糖苷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及流程 |
1.2.3 烷基糖苷的应用 |
1.3 烷基糖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1 烷基糖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烷基糖苷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铝土矿助磨剂技术研究进展 |
1.4.1 氧化铝工业助磨剂种类 |
1.4.2 铝土矿助磨剂的助磨机理及研究现状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2 2-乙基己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工艺流程 |
2.2.3 分析方法 |
2.3 单因素影响实验 |
2.3.1 酸催化剂的选择 |
2.3.2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 |
2.3.3 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 |
2.3.4 醇糖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 |
2.3.5 真空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 |
2.4 单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酸催化剂的选择及用量 |
2.4.2 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2.4.3 醇糖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2.4.4 真空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2.5 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 |
2.5.1 实验因素水平设计 |
2.5.2 优化实验设计 |
2.5.3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统计 |
2.5.4 回归方程拟合及方差分析 |
2.5.5 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参数验证 |
2.6 小结 |
3 合成产物表征及其性能测试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3.2.1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3.2.2 表面张力及CMC值测定方法 |
3.2.3 泡沫性能测试方法 |
3.2.4 乳化性能测试方法 |
3.2.5 复配性能测试方法 |
3.2.6 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计算方法 |
3.2.7 2-乙基己基葡糖苷产品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表面张力及CMC值 |
3.3.3 泡沫性能 |
3.3.4 乳化性能 |
3.3.5 复配性能 |
3.3.6 亲水亲油平衡值 |
3.3.7 合成产物评价 |
3.4 小结 |
4 2-乙基己基葡糖苷对铝土矿助磨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原材料及预处理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磨矿参数对磨矿效率的影响 |
4.3.2 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铝土矿助磨效率的影响 |
4.3.3 2-乙基己基葡糖苷对铝土矿助磨效率的影响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分析 |
4.3.6 热重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烷基糖苷柠檬酸酯的制备及其配制的洗衣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7)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烷基糖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烷基糖苷 |
1.2.1 烷基糖苷发展简述 |
1.2.2 烷基糖苷合成工艺 |
1.2.3 合成烷基糖苷的催化剂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磺酸类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磺酸类离子液体的制备和表征 |
2.3.1 磺酸类离子液体的制备 |
2.3.2 磺酸类离子液体的核磁氢谱表征 |
2.3.3 磺酸类离子液体的红外光谱表征 |
2.3.4 磺酸类离子液体的质谱表征 |
2.3.5 磺酸类离子液体的热重表征 |
2.3.6 磺酸类离子液体的酸度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烷基糖苷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烷基糖苷的制备评价分析 |
3.2.1 烷基糖苷的制备所需试剂 |
3.2.2 斐林试剂的配制 |
3.2.3 反应产物中剩余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3.3 烷基糖苷的制备条件优化 |
3.3.1 离子液体催化剂筛选 |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5 醇糖摩尔比的影响 |
3.4 催化剂循环再生研究 |
3.4.1 催化剂循环再生实验 |
3.4.2 催化剂稳定性表征 |
3.5 催化合成烷基糖苷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烷基糖苷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
4.3 固载化[PSmim][HSO_4]催化剂的表征 |
4.3.1 热重分析表征 |
4.3.2 物理吸附表征 |
4.3.3 扫描电镜表征 |
4.3.4 红外光谱表征 |
4.4 固载化[PSmim][HSO_4]催化性能的研究 |
4.5 硅胶-[PSmim][HSO_4]循环再生性能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Thermotoga naphthopila RUK-10嗜热糖苷酶在糖缀合物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糖缀合物 |
1.1.1 糖缀合物简介 |
1.1.2 糖基化合成糖缀合物 |
1.2 糖苷酶 |
1.2.1 糖苷酶简介 |
1.2.2 糖苷酶的分类 |
1.2.3 糖苷酶的水解机制 |
1.2.4 糖苷酶的转糖苷机制 |
1.3 嗜热糖苷酶 |
1.3.1 嗜热糖苷酶简介 |
1.3.2 嗜热糖苷酶的克隆表达 |
1.3.3 嗜热糖苷酶的转糖苷反应 |
1.4 糖苷酶的应用 |
1.4.1 合成低聚糖 |
1.4.2 合成烷基糖苷 |
1.4.3 L-抗坏血酸的糖基化 |
1.5 提高糖苷酶转糖苷效率的方法 |
1.5.1 糖苷酶的定点突变 |
1.5.2 离子液体在糖缀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
1.5.3 微波辐射在糖生物学中的应用 |
1.6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酶法合成糖缀合物中的应用 |
1.6.1 分子对接 |
1.6.2 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COSMO-RS) |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功能性低聚糖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合成低聚半乳糖 |
2.2.3 反应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
2.2.4 低聚半乳糖的纯化 |
2.2.5 产物分子量及结构的鉴定 |
2.2.6 光谱测定 |
2.2.7 分子对接 |
2.2.8 定点突变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酶对产物GOS组成的影响及产物结构鉴定 |
2.3.2 低聚半乳糖合成时间进程 |
2.3.3 初始乳糖浓度的影响与动力学参数 |
2.3.4 温度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 |
2.3.5 pH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 |
2.3.6 紫外光谱分析 |
2.3.7 荧光光谱分析 |
2.3.8 分子对接分析 |
2.3.9 TN0602的定点突变 |
2.3.10 TN0602突变体的动力学参数分析 |
2.3.11 TN0602突变体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 |
2.3.12 突变体F414S合成低聚半乳糖的时间进程 |
2.3.13 TN0602突变体的分子对接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L-抗坏血酸的糖基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合成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 |
3.2.3 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反应体系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
3.2.4 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的纯化 |
3.2.5 产物分子量及结构的鉴定 |
3.2.6 抗坏血酸糖苷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合成时间进程及产物鉴定 |
3.3.2 pH对L-抗坏血酸合成的影响 |
3.3.3 酶浓度对合成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的影响 |
3.3.4 温度对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合成的影响 |
3.3.5 底物浓度对L-抗坏血酸合成的影响 |
3.3.6 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合成的动力学参数 |
3.3.7 L-抗坏血酸半乳糖苷抗氧化性和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液体在烷基糖苷合成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2 合成烷基糖苷 |
4.2.3 COSMO-RS筛选离子液体 |
4.2.4 烷基糖苷的测定 |
4.2.5 烷基糖苷的纯化 |
4.2.6 产物分子量及结构的鉴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OSMO-RS预测反应体系的溶解度和活性系数 |
4.3.2 离子液体对合成辛基 β-D-半乳糖苷的影响 |
4.3.3 离子液体浓度对合成辛基 β-D-半乳糖苷的影响 |
4.3.4 水含量对合成辛基 β-D-半乳糖苷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合成辛基 β-D-半乳糖苷的影响 |
4.3.6 辛基 β-D-半乳糖苷合成的时间进程 |
4.3.7 TN1577的转糖苷和水解活性的动力学分析 |
4.3.8 Ammoeng 102 对不同糖基受体合成烷基糖苷的影响及产物结构鉴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波辅助合成烷基糖苷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2 常规加热合成丁基半乳糖苷 |
5.2.3 微波加热合成丁基半乳糖苷 |
5.2.4 HPLC定量分析丁基半乳糖苷 |
5.2.5 丁基半乳糖苷的纯化 |
5.2.6 产物的分子量及结构鉴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糖苷酶对微波加热合成丁基半乳糖苷的影响 |
5.3.2 两种加热方式对合成丁基半乳糖苷的影响 |
5.3.3 两种加热方式对转糖苷反应表观动力学的影响 |
5.3.4 β-半乳糖苷酶TN1577在微波辐射下稳定性的研究 |
5.3.5 温度对微波加热合成丁基半乳糖苷的影响 |
5.3.6 底物摩尔比对微波加热合成丁基半乳糖苷的影响 |
5.3.7 酶浓度对微波加热合成丁基半乳糖苷的影响 |
5.3.8 微波功率对合成丁基半乳糖苷的影响 |
5.3.9 反应时间对微波加热合成丁基半乳糖苷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超(近)临界醇解淀粉制备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 烷基糖苷 |
1.2.1 烷基糖苷的性质 |
1.2.2 烷基糖苷的应用 |
1.2.3 烷基糖苷的制备方法 |
1.2.4 烷基糖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 超(近)临界醇类降解聚合物的研究 |
1.3.1 超(近)临界流体特性 |
1.3.2 超(近)临界醇解聚合物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案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主要装置 |
2.3 实验原理 |
2.3.1 异辛基葡萄糖苷合成原理 |
2.3.2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合成原理 |
2.4 实验步骤 |
2.4.1 异辛基葡萄糖苷的制备 |
2.4.2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制备 |
2.5 糖苷产品的结构分析 |
2.5.1 FT-IR分析 |
2.5.2 HPLC分析 |
2.5.3 ~1H NMR分析 |
2.6 糖苷产品的性能分析 |
2.6.1 糖苷产率的计算 |
2.6.2 糖苷平均聚合度的计算 |
2.6.3 PH值测定 |
2.6.4 色度测定 |
2.6.5 残醇含量的测定 |
2.6.6 表面活性的测定 |
第三章 异辛基葡萄糖苷的制备 |
3.1 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的结构分析 |
3.1.1 FT-IR分析 |
3.1.2 HPLC分析 |
3.1.3 ~1H NMR分析 |
3.2 反应条件对异辛基葡萄糖苷产率的影响 |
3.2.1 单因素分析法 |
3.2.2 正交试验法 |
3.3 脱色条件对异辛基葡萄糖苷色泽的影响 |
3.4 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的性能分析 |
3.4.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4.2 泡沫性能的测定 |
3.4.3 乳化性能的测定 |
3.4.4 润湿性能的测定 |
3.4.5 产品技术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制备 |
4.1 甲基葡萄糖苷产品的结构分析 |
4.1.1 FT-IR分析 |
4.1.2 HPLC分析 |
4.1.3 ~1H NMR分析 |
4.2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的结构分析 |
4.2.1 FT-IR分析 |
4.2.2 HPLC分析 |
4.2.3 ~1H NMR分析 |
4.3 反应条件对糖苷产率的影响 |
4.3.1 正交试验法 |
4.3.2 单因素分析法 |
4.4 脱色条件对十二烷基葡萄糖苷色泽的影响 |
4.5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的性能分析 |
4.5.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4.5.2 泡沫性能的测定 |
4.5.3 乳化性能的测定 |
4.5.4 润湿性能的测定 |
4.5.5 产品技术指标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10)阳离子烷基糖苷类油基钻井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阳离子烷基糖苷类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
2.1 钻井液体系构建 |
2.1.1 阳离子烷基糖苷加量确定 |
2.1.2 处理剂优选 |
2.1.3 钻井液pH调节 |
2.2 钻井液体系配方优化 |
2.2.1 正交优化 |
2.2.2 各处理剂对钻井液性能影响分析 |
2.2.3 配方确定 |
第三章 阳离子烷基糖苷类油基钻井液性能评价 |
3.1 抑制性能 |
3.2 抗温性能 |
3.3 润滑性能 |
3.4 抗污染性能 |
3.5 滤液表面活性 |
3.6 降滤失性能 |
3.7 加重钻井液性能 |
3.8 生物毒性 |
3.9 与油基钻井液性能对比试验 |
第四章 阳离子烷基糖苷的作用机理探究 |
4.1 抑制机理 |
4.1.1 嵌入晶层及拉紧晶层 |
4.1.2 静电及羟基吸附成膜 |
4.1.3 降低水活度 |
4.1.4 形成封固层 |
4.2 抗温机理 |
4.3 润滑机理 |
4.4 降滤失机理 |
4.5 储层保护机理 |
4.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改进与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及其乳液抗氧化性能研究[D]. 许明向. 浙江大学, 2020(01)
- [3]糖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 石爽,曾锦毓,张鹏,刘泽华. 天津造纸, 2020(01)
- [4]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吴志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019(01)
- [5]2-乙基己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其助磨性能研究[D]. 宋芳. 郑州大学, 2019(08)
- [6]烷基糖苷柠檬酸酯的制备及其配制的洗衣液性能研究[J]. 张潇瀚,张建军. 当代化工研究, 2018(06)
- [7]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烷基糖苷的研究[D]. 吴文亮. 郑州大学, 2018(12)
- [8]Thermotoga naphthopila RUK-10嗜热糖苷酶在糖缀合物合成中的应用[D]. 杨静文. 吉林大学, 2017(11)
- [9]超(近)临界醇解淀粉制备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D]. 邹米华. 上海大学, 2017(05)
- [10]阳离子烷基糖苷类油基钻井液研究[D]. 史大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