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教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崔莹[1](2021)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资源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诸多的机遇。如阅读教学的环境、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变革空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网络资源和电子信息技术平台优势,结合初中生年龄特点以及初中阅读教学内容的特点,重构崭新的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课堂。虽然网络资源和电子信息技术对语文阅读课堂的影响很大,但一直很难真正融入传统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多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借助网络资源和技术进行混合式阅读教学的普及率并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师既想维护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保证教学进度的考量,也有对网络技术的不熟练与网络资源可信度的质疑。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中小学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依托网络资源和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授课,为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带来了更多实践的空间和动力。通过这次长达多个月的阅读教学实践,初中语文教师充分体验到依托网络环境进行阅读教学的便利性、可操作性与可信度,也总结出相应的线上阅读教学方法与规律,为以后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明确了在教学资源不足时,开放学习需要时以及线下学习限制时均可以借用网络环境上好初中阅读课。本文主要从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比较分析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传统初中语文阅读策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二部分基于第一章中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主要分析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研究其可行性,分析也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针对第二章中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阐明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武晓燕[2](2021)在《重大疫情下数字阅读对初三学生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阅读指的是以数字化设备作为载体实现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认知行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人们已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数字设备承载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数字阅读。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在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网课中大量的数字阅读成为了学习过程中一个很大的挑战。那么数字阅读水平对于初三学生的化学学业有无影响、有多大影响呢?他们的数字资本、阅读倾向、数字阅读频率和数字阅读习惯等方面与他们化学学业成绩相关性有多大呢?在短短的几个月以数字阅读为主要阅读方式的学习中,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否也会因此而改变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开展了研究,选取疫情期间以网课形式学习的初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初三学生数字阅读行为对化学学业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阐述了核心概念“数字阅读”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述评了数字阅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初三学生化学学习中数字阅读现状调查的问卷编制及其信度和效度检验。第四部分是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初三学生的数字阅读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与化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并对比分析了考试中不同阅读方式对于初三学生化学成绩的影响及化学阅读成绩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与讨论,总结了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研究的结论具体如下:1.从数字阅读在化学学习的应用现状来说:学生普遍拥有较好的数字资本,在化学学习中也能够利用数字阅读方式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并对于数字阅读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价值表示认可。然而在疫情前后,初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数字阅读的时间虽有所增长,但在几个月的网课学习期间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还是更倾向于用纸质阅读方式进行学习。2.化学学业会受到数字资本、阅读习惯偏好、对数字阅读的价值认同的影响。数字阅读学习时间越长,成绩的变化受到数字阅读的影响越大。3.使用同一份试卷考试时,数字阅读组的成绩是高于纸质阅读组的,说明数字阅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4.完成同一道科普阅读题时,纸质阅读组得分是高于数字阅读组的,说明在大段需要深度思考的文字阅读中,纸质阅读相对于数字阅读是更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的。综合以上结论,对化学学习中数字阅读方式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展望,通过设计与开发立体化阅读材料、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阅读内容、增强电子教科书的互动功能和增强对于学生的及时评估等方式,数字阅读必将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陈丽珍[3](2020)在《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习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阅读方式和以往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要做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来说,需要参阅的文献资料仅从纸质图书获取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大量重要的文献资料需要从通过网络途径获取,数字化资源不仅仅对研究生生活造成影响,更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地输出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数字化阅读影响着研究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一个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我们在享受数字化阅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其影响,因此,对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基于国家对文化和阅读的重视、新形势下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数字化时代对高素质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及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存在的危机的背景下,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数字化阅读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和总结。其次,分析数字化阅读的现状,分析出数字化阅读的优点、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基于此分析出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调查问卷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参考。然后,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和数据,应用SPSS工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出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的现状。最后,得到的结论主要有:第一,研究生对数字化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电脑是研究生进行数字化阅读使用主要介质,宿舍或卧室是其主要的阅读场所,数字化阅读场所与前人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数字化阅读研究结果有所转变;第二,研究生数字化阅读材料主要来源于电子数据库,材料类型主要为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研究生对知识需求最大且数字化内容是影响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的最大因素;第三,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量大、琐碎、杂乱无序、垃圾信息太多以及检索率太低等都严重影响着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的效果,研究生在进行数字化阅读时会产生烦躁、焦虑等不安情绪,网络空间的净化和网络资源安全保障的加强是研究生对数字化阅读建设提出的主要期望。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有效性建议,旨在提高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的能力和效果,推动数字化阅读的健康发展。
惠文云[4](2020)在《基于互文性解读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园林景观要素感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面对时代话语的全面渗透和多种旅游新业态的冲击,历史文化街区陷入新的发展困境。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偏好、思想和利益需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街区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一现象表现为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场域内,存在符号对“传统的发明”,即传统对新语境的回应,这些新语境参照了旧有的语境。景观文本在这些符号的生产、整合、编码的过程中生成。但文本的生产者不能保证信息是以预期的方式被游客接收,最终文本的意义还要通过游客的解读生成,具有开放性。鉴于此,笔者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地,以苏州园林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游客感知的分析,研究街区中园林景观要素文本的生产、意义的生成过程,进行跨学科的实践尝试,也为历史文化街区遗产的保护和文化景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本文以话语分析、符号学和互文性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首先通过实地观察对街区内的园林景观要素进行统计,分析这些要素社区渗透的空间特点和形式等,寻找规律。接着运用Q方法,以照片为载体,让游客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不同园林景观场景进行排序,通过因子分析,结合游客的访谈,获得不同类型游客的感知特点。最后对游客解读时表现出的互文性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解释游客感知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1)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园林景观要素文本是与历史文本及其他街区文本吸收、转换、发展和结合的结果,存在互文性的生成过程,在街区的不同空间呈现出不同的渗透方式和特点。(2)依据游客对街区内不同空间园林景观要素的感知结果及其反映出的态度和特征,可将游客分为三类人群:园林庭院偏好型、园林水乡迷惑型和园林意境联想型。(3)三类游客感知的差异体现了游客不同的互文性解读的过程。园林意境联想型游客通过建立起要素与符号的关系,对符号所指进行联想和解读;园林庭院偏好型游客通过回忆过往的园林体验经历,将街区内以庭院空间为基础的园林景观要素文本当作曾参观过的园林景观的“再现文本”进行解读;园林水乡迷惑型游客对园林景观要素与街区内其他文本结合形成的“新文本”展开开放式解读。
沈越[5](2019)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虚构写作实践兴盛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2010年《人民文学》举办非虚构写作计划,吸引大批文学作家积极投身非虚构创作,2015年国内多家网络新媒体平台,如腾讯、网易等陆续开办非虚构创作平台。“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诞生于融媒时代,是由网易新闻主办的新媒体非虚构创作专栏,在其标语中提出“以叙事之美,重构我们的生活”。本文选取平台自2015年至2018年间所发表的共849篇非虚构作品展开分析,探求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的新特征。融媒时代非虚构创作热潮的掀起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新世纪文化心理危机、文学作家重回现实的理性思考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繁荣都是促进这一现象产生的积极因素。非虚构写作的叙事方式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发生着转变,从叙事结构及文体上来看,叙事结构的多元化体现出文体的“杂糅化”,非虚构写作体裁区隔在消失,主要表现为现实叙事和历史叙事两个层面,新文体形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从叙事要素上来看,叙事主体从幕后走向台前,表现出多元分化的特点,体现出平民非虚构写作的巨大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叙事视角、超文本的存在、通俗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叙事话语的典型特征。在叙事接受层面,传统受叙者的身份也从单向度的消费走向共同建构文本内容。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微叙事、沉浸化叙事、交互性叙事、多媒体叙事广泛存在。非虚构作品具有较大的文本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潜力需要挖掘,但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忧患的存在,随着非虚构写作的普及,其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从社会各个层面去加强。
成凤鸣[6](2019)在《超文本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阅读为英语学习的五大语言技能之一,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是每位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故本研究基于认知弹性理论超文本视角对高中阅读教学进行探究,且提出三个问题:(1)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方面存在哪些问题?(2)高中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方面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3)如何利用超文本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改善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基于以上三个研究问题,笔者首先根据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制定学生问卷和课堂观察记录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学生阅读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第二,缺乏一定的阅读策略,比如利用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以及非连续文本猜测文本的策略;第三,缺乏深层次阅读的能力,即理解、比较、推断、概括、评价、批判、创新等思维能力。其次,通过对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记录的进一步分析,从教师角度发现学生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第一,缺乏对学生背景知识以及阅读积极性的关注;第二,重视对语法词汇的讲解,轻对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特别是缺乏对关键词和非连续文本的关注;第三,重视阅读教学的结果,缺乏对学生深层次阅读思维的培养过程。超文本对阅读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超文本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倡导给学生提供多模态语篇,鼓励学生在通读语篇后的找到“节点”(即关键词),然后教师通过问题链或者任务链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节点的联系,最终达到对文章的有效理解,并且建立属于自己的超文本。在建构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最后,基于认知弹性超文本以及支架式教学,笔者精心设计了一篇阅读课教案。
董兴彬[7](2019)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本是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要面对和处理的对象之一,文本构成了文化和文明的基础,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从古至今都有出于自身目的所形成的对文本的解读,这种解读促进了文本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构筑了丰富的文本理论世界。同时,文本也是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桥梁,它给人类以可见的形式表达思想,成为人类文明的构造材料,进而形成了充分的知识资源储备,这种知识资源的储备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关涉文本研究的诸学科领域所形成的研究思路、基本范式和基本经验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参考。无论是从学科发展角度,还是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角度,重视文本作用,进行文本研究都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对文本的关注程度与文本的重要性似乎并没有成正比,虽然在其他学科中,对文本的系统研究并不缺乏,我们也在不断借鉴其研究成果,但是对教育文本的关注,并不能仅仅局限在借鉴上,借鉴中的融合和借鉴之后的自我成长应该是关注的重心。正是基于上述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考量,本文形成了下述研究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关注国内外文本研究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问题,并在综述中明晰教育、政治性、网络、线上线下等关键词是必须被包含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内的,并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处在一种“教育——被教育”的实践关系中,其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社会关系的限定。在综述的基础上,为体现研究的普遍适用性,明确了本文所探讨问题的语境,即本文所称的文本对象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体,虽然与学科专业主体相比相关的文本问题研究并没有呈现出巨大的、本质上的差异。在研究和阐述中也相应兼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主体,特别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认识结构中会有较多涉及。此外还概述了本文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和意义。第二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的总结梳理。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等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提供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创作中的“通变”之思、“重写”之辨、“类书”之形和“用典”之体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使用和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对西方的文本主义、符号学、语言学以及诠释学等理论的借鉴,为准确合理获取文本意义提供了参照途径和方式。第三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的阐述。在第一章综述的基础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厘清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区分标准。按照文本主要功能、文本的重要性以及文本的内容呈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进行了分类。在其特征认识上,认为间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本质属性。此外,还有基于其存在形态和功用的特征表述。第四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在对其结构分析上,认为其存在着组织结构和认识结构。在其功能分析上,认为其具有信息负载和叙事功能、表达和促动功能、联结和构建功能、意识形态功能以及传承功能。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和转化。在生成前提上阐述了其生成根源、生成背景和目标预设。其生成条件则包含了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在生成过程上,明确阐述了其生成起点、生成的展开和生成的终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转化主要从功能转化、形式转化和内容转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认为它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离因素。针对主体而言,其具有产生理解、引导行为、引发情感、引起信仰和生成智慧等作用。同时也关注了其在网络社会活动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束语是对全文和写作的总结。包括在写作中还未完全解释的疑惑、后续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等。
李静瑞[8](2019)在《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研究了网络知识活动,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网络知识生产、网络知识传播和网络知识悖论,对其方式、利弊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归纳抽象,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知识理论体系。并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采用总论、研究视角阐述和分论的研究结构。本文涉及较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主要有: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认识活动和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论、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认识的群众主体论。网络知识论是对基于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和电子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活动方式的相关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理论、网络知识生产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和网络知识悖论。相较于传统知识活动,网络知识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得益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获取、生产、传播的主体都打破了精英垄断,有由精英垄断向普通大众下移的大众化趋向;二是同样源自于电子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三是源自于web2.0以来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备强交互性的特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透视和考察,网络知识获取实质上属于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间接经验获取新方式;网络知识生产理论既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开放性理论品格和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亦融通了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思想,从而多维度呈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体现了知识渗透价值理论;网络知识活动中的一系列悖论是网络知识活动中所衍生和呈现出的对立统一的新形式,也可作为网络时代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新形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对所有网络知识活动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了“网络知识论”的概念对之进行概括。第二,详细探讨了电子网络空间中的知识悖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应对之策。第三,在对网络知识理论的每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都对之进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的解读和考察。
陈丹琳[9](2018)在《基于不同阅读介质的阅读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更是建构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诞生后,阅读的定义从广义上接触世界的具体方式转变为基于文字的抽象理解。印刷术普及后,人类的阅读行为习惯主要是基于纸质媒介的阅读。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再次改变了阅读的行为,阅读从抽象的文字理解再次转移到图片、声音和影像的具象理解。在此背景下,阅读介质对于阅读行为的影响值得思考与研究。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引起了一场关于阅读行为的变革,数字阅读以其存储量大、便捷性、即时性和娱乐性等优势快速赢得了大量受众。但其在具备诸多优点包括对文化普起到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诸多弊端。例如存在着碎片化阅读影响阅读认知建构和长期记忆的效果;为降低认知成本的浅阅读现象泛滥;文化消费和文化娱乐的趋势逐步上升等问题。数字阅读与传统的印刷媒介阅读的差异也体现在诸多方面,诸如载体、阅读时间和场所、文本结构等,但是这种对比应放在整个阅读的行为过程中去解读更深层次的差异性。阅读的过程包括选码、编码、解码、存储和记忆,即一种认知形成的过程。其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想象和语言等方面,需要人的大脑和身体的共同参与建构。不同的阅读介质对于阅读过程中认知效果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点,从大脑的阅读理解和身体的阅读感知两部分进行论述。文章结构分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为文献综述,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阅读行为过程的三部分对两种阅读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第三章从阅读脑的向度讨论新媒介环境下阅读中认知负荷的增加问题;第四章从具身认知和体验哲学的理论角度对比两种阅读方式在身体感知上的差异,以及对阅读效果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
钱凯丽[10](2018)在《我国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人类已进入数字时代,尤其是00后进入中小学,数字原住民正逐渐成为阅读的主力军,阅读方式也正逐渐从传统纸媒时代进入自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娱乐的主流形式。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以及未成年人认知与行为发展的不稳定性,数字阅读过程中又缺乏引导与监督,导致数字化阅读的失范行为的频繁出现。近年来国内外对数字化阅读的研究,也发现数字化阅读存在的问题逐渐浮现。阅读者或多或少存在形式多样、程度不一的阅读失范行为,例如阅读沉迷、阅读迷航、浅阅读等失范行为;阅读内容方面因网络信息冗杂、筛选复杂等问题也容易出现阅读内容选择低俗化、娱乐化等不良行为;越来越多的阅读失范行为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至今为止,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对阅读失范行为进行干预。本文采用实验法的方式对已出现阅读失范行为的学生进行干预,分别从技术工具、阅读方法、学习模式等层面着手设计干预策略。本研究中共使用数字阅读笔记、批判性阅读法、思维导图、合作学习四种干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探寻未成年人的阅读失范行为特别是“浅阅读”的改善情况;探寻干预策略的实施对阅读质量及阅读能力的影响情况;对其他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的影响,是有效干预矫正失范行为的出现,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都是本研究设计的干预实验的目标所在。并以实验结果为参考,改进干预策略的设计,以便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实施。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的研究应引起媒介从业者与教育从业者的重视,不只是媒体行业、学校或社会的责任,未成年人也应承担自身的责任,从外在环境到自身素质,通过干预,使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得到矫正,并规范数字化阅读,提升阅读质量,提高阅读的各项能力。
二、超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教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教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网络环境 |
(二)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 |
(三)网络阅读教学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一章 与传统阅读教学策略的比较 |
一、与传统阅读教学策略的相同点 |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
(二)注重学生阅读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
二、与传统阅读教学策略的不同点 |
(一)阅读教学基本模式变化 |
(二)阅读教学环境的变化 |
(三)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变化 |
(四)阅读教学评价的变化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
一、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
(一)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
(二)阅读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
(三)阅读教学过程的情境性 |
(四)阅读学习的自主性 |
(五)阅读教学探究的互动性 |
(六)阅读知识的整合性 |
二、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 |
(一)阅读教学中缺少人文精神的塑造 |
(二)教师难于实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
(三)学生易受电子设备的影响而缺少深度阅读与思考 |
(四)教师过于关注技术操作而忽视阅读教学本身的特性 |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一、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满足多种教学需求 |
(一)借助网络环境,提供丰富初中阅读教学资源 |
(二)借助网络环境,满足初中学生自主阅读学习需要 |
(三)借助网络资源,拓宽初中阅读教学方式 |
(四)借助网络资源,实施分层阅读教学 |
二、完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网络环境运用的策略 |
(一)借助网络平台,拓展初中阅读课程资源 |
(二)借助网络平台,为初中阅读教学提供教学环境 |
(三)合理安排网络阅读时间,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
(四)构建多元阅读评价方式 |
三、构建混合式阅读学习模式的策略 |
(一)完善面对面的阅读教学活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
(二)开展在线阅读教学活动,拓宽阅读教学形式 |
(三)开展辅助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重大疫情下数字阅读对初三学生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互联网和数字设备的发展改变阅读方式 |
1.2.2 数字阅读在学生阅读中占据比例越来越大 |
1.2.3 疫情背景下教学方式改变后的必然要求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2 文献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数字阅读 |
2.2 研究现状综述 |
2.2.1 数字阅读研究现状 |
2.2.2 阅读能力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现状 |
2.2.3 数字阅读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现状 |
2.2.4 化学阅读研究现状 |
2.2.5 化学学习中的数字阅读研究现状 |
3 学生化学学习中数字阅读现状问卷编制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2.1 信度检验 |
3.2.2 效度检验 |
4 数字阅读对化学学业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调查实施 |
4.3 描述性统计 |
4.3.1 数字资本的数据描述 |
4.3.2 化学阅读的数据描述 |
4.3.3 化学阅读方式的选择倾向 |
4.3.4 化学学习中的数字阅读频率 |
4.3.5 化学学习中数字阅读内容选择倾向 |
4.3.6 化学学习中数字阅读习惯偏好 |
4.3.7 化学学习中数字阅读的价值和认同程度 |
4.4 相关性分析 |
4.4.1 学习过程中数字阅读与化学学业相关性分析 |
4.4.2 考试中不同阅读方式与考试成绩相关性分析 |
4.4.3 考试中不同阅读方式与化学科普阅读题得分相关性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调查结果 |
5.1.2 化学学习中数字阅读对化学学业的影响 |
5.1.3 化学考试中阅读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5.2 启示 |
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4 研究的不足 |
5.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生数字阅读对化学学习的影响调査 |
致谢 |
(3)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数字化阅读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数字化阅读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数字化阅读研究现状 |
1.2.3 数字化阅读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理论基础 |
2.1 理论依据 |
2.1.1 认知负荷理论 |
2.1.2 创新扩散理论 |
2.1.3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1.4 媒介进化论 |
2.1.5 学习动机理论 |
2.1.6 理性行为理论 |
2.2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现状 |
2.2.1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的发展优势 |
2.2.2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的发展阻碍 |
3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 |
3.1 调查问卷说明和设计 |
3.1.1 调查方法 |
3.1.2 问卷内容 |
3.1.3 调查对象 |
3.1.4 调查区域 |
3.1.5 问卷发放和收集 |
3.2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问卷数据收集与分析 |
3.2.1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外界影响因素分析 |
3.2.3 调查结果总结 |
4 推进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发展的策略 |
4.1 政府作为领头羊,推进数字行业的良性发展 |
4.2 数字化行业建设,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
4.3 阅读器制造商创建良好服务模式 |
4.4 提升校园数字化阅读服务水平 |
4.5 提高研究生数字化生存能力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互文性解读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园林景观要素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游客主体意识的增强带来对自我的反思和旅游意义的探索 |
1.1.2 新时代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困境 |
1.1.3 话语分析、符号学的跨学科发展为其为旅游研究所用提供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苏州古典园林 |
2.1.2 景观感知 |
2.2 相关理论 |
2.2.1 话语分析理论 |
2.2.2 符号学理论 |
2.2.3 互文性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研究 |
2.3.2 旅游景观要素相关研究 |
2.3.3 旅游景观感知相关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文本生成: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园林景观要素社区渗透分析 |
3.1 实地观察与照片数据获取 |
3.2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中园林景观要素社区渗透现状 |
3.3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园林景观要素社区渗透形式及特征分析 |
3.3.1 居民生活空间园林景观要素渗透 |
3.3.2 商业空间园林景观要素渗透 |
3.3.3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园林景观要素渗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本意义: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园林景观要素感知分析 |
4.1 Q方法概述 |
4.2 Q方法的实施 |
4.2.1 收集Q汇论 |
4.2.2 开发Q样本 |
4.2.3 选择P样本 |
4.2.4 进行Q排序 |
4.2.5 分析与解释 |
4.3 数据结果 |
4.4 因子解释: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园林景观要素感知类型分析 |
4.4.1 因子1——园林庭院偏好型 |
4.4.2 因子2——园林水乡迷惑型 |
4.4.3 因子3——园林意境联想型 |
4.4.4 因子相似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本解读: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园林景观要素游客感知差异分析 |
5.1 游客对园林景观要素的符号“所指”的解读 |
5.2 游客对园林景观要素的“再现文本”的解读 |
5.3 游客对园林景观要素的“新文本”的解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6.1.2 实践启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园林景观要素感知调查 |
附录三 重要问题访谈记录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媒介融合及其对新闻叙事的影响研究 |
1.2.2 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 |
1.2.3 关于叙事学的研究 |
1.2.4 关于新闻叙事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研究设计 |
1.5.1 选择样本 |
1.5.2 选择分析单元 |
1.5.3 建构分析类目 |
1.5.4 统计分析 |
2 媒介融合对传统非虚构叙事方式的影响 |
2.1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
2.1.1 报告文学:寻求真相,记录历史 |
2.1.2 特稿写作:客观真实,挖掘深度 |
2.1.3 非虚构写作:体裁多样,热衷文学 |
2.2 融媒时代非虚构创作“热潮”产生的动因 |
2.2.1 新世纪文化心理危机的应对 |
2.2.2 文学作家重回现实的理性思考 |
2.2.3 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繁荣 |
2.3 融媒对非虚构叙事的影响 |
2.3.1 叙事文本呈现:从线性单一到创新多元 |
2.3.2 叙事时空转向:由记录历史到追逐时效 |
2.3.3 叙事身份互换:多元角色转变 |
3 融媒时代非虚构叙事结构与文体的转型 |
3.1 非虚构叙事结构与文体的界定 |
3.1.1 叙事结构及其研究历程 |
3.1.2 叙事结构的突围带来文体革新 |
3.1.3 非虚构叙事文体的分类 |
3.2 叙事结构的重建 |
3.2.1 时间维度的重建:动态化的即时呈现 |
3.2.2 空间维度的重建:碎片化的有机组成 |
3.2.3 非虚构叙事结构转型的现实诠释 |
3.3 叙事文体的“杂糅化” |
3.3.1 非虚构写作体裁区隔的消失 |
3.3.2 新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 |
4 融媒时代非虚构叙事要素的变革 |
4.1 非虚构叙事主体:从幕后走到台前再到多元分化 |
4.1.1 从幕后到台前:第一人称叙事增多 |
4.1.2 叙事主体的多元分化:叙事者角色再定位 |
4.1.3 平民非虚构写作的文化价值 |
4.2 非虚构叙事话语:视角·符号·语言 |
4.2.1 多元化叙事视角 |
4.2.2 超文本的符号化存在 |
4.2.3 通俗化的语言风格 |
4.3 非虚构叙事接受 |
4.3.1 “受叙者”身份再定位 |
4.3.2 接受过程:从单向度的消费走向共同建构 |
5 融媒背景下非虚构写作的多元化叙事价值探讨 |
5.1 多元化叙事表达方式 |
5.1.1 移动场景下的微叙事 |
5.1.2 沉浸化叙事 |
5.1.3 交互性叙事 |
5.1.4 多媒体叙事 |
5.2 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的价值探讨 |
5.2.1 文本价值的彰显 |
5.2.2 “慢新闻”写作价值的初步显现 |
5.2.3 非虚构作品商业价值变现 |
5.2.4 媒介价值背后的隐忧 |
5.2.5 培养非虚构写作能力的价值 |
6 结语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纪要 |
附录二 :网易人间theLivings非虚构作品一览表 |
附录三 :网易人间theLivings非虚构作品叙事方式抽样信度检测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超文本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超文本阅读行为相关研究 |
2.1.1 超文本概念 |
2.1.2 国外超文本阅读行为的研究 |
2.1.3 国内超文本阅读行为研究 |
2.2 英语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
2.2.1 阅读的定义及本质 |
2.2.2 国外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2.2.3 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2.3 超文本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总结 |
3 理论基础 |
3.1 认知弹性理论 |
3.1.1 定义 |
3.1.2 认知弹性理论范畴体系 |
3.2 支架式教学 |
4 研究设计与实施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研究对象 |
4.1.3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实施 |
4.2.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4.2.2 数据的分析 |
4.2.3 教育实验实施 |
4.2.4 访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5 结果与讨论 |
5.1 实验结果分析 |
5.2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
6 结论 |
6.1 研究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不足 |
6.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实验前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实验后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实验后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E:课堂观察记录表示例 |
附录F |
致谢 |
(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可能性 |
1.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1.3.2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观念和实践 |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中国文脉 |
2.2.1 传统“通变”之思 |
2.2.2 传统“重写”之辨 |
2.2.3 传统“类书”之形 |
2.2.4 传统“用典”之体 |
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西方思想荟萃 |
2.3.1 细读:文本主义的核心指向 |
2.3.2 表意:符号学的内在指称 |
2.3.3 语境:语言学的总体揽括 |
2.3.4 理解:诠释学的灵魂寓所 |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
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内涵 |
3.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含义 |
3.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区分标准 |
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分类 |
3.2.1 按文本主要功能的分类 |
3.2.2 按文本重要性的分类 |
3.2.3 按文本内容呈现的分类 |
3.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特征 |
3.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根本属性:间性 |
3.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一般特征 |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与功能 |
4.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 |
4.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组织结构 |
4.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认识结构 |
4.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功能 |
4.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信息负载和叙事功能 |
4.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表达和促动功能 |
4.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联结和构建功能 |
4.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意识形态功能 |
4.2.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传承功能 |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转化与优化 |
5.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 |
5.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前提 |
5.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条件 |
5.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过程 |
5.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转化 |
5.2.1 从功能上的转化 |
5.2.2 从形式上的转化 |
5.2.3 从内容上的转化 |
5.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优化 |
5.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应用现状 |
5.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优化路径 |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和作用 |
6.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 |
6.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6.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网络社会活动中的地位 |
6.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 |
6.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作用 |
6.2.1 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作用认识 |
6.2.2 基于网络社会活动的作用认识 |
6.2.3 基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作用认识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网络知识获取 |
(二)网络知识生产 |
(三)网络知识传播 |
(四)关于网络知识活动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与电子网络 |
(二)知识、知识实践与网络知识实践 |
(三)网络知识论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论研究的理论指引 |
一、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 |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 |
三、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 |
四、认识论中的对立统一论 |
五、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 |
(一)中国特色网络知识和文化思想 |
(二)网络知识环境的治理和管控 |
六、与群众史观交汇的认识主体论 |
(一)人民群众:从历史主体到认识主体 |
(二)从群众合力创造历史到合力生产知识 |
七、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新形式 |
一、知识获取:传统与网络方式的对比 |
(一)传统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
二、网络知识获取利弊简析 |
(一)网络知识获取的优越性 |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局限性 |
三、知识获取的网络通道与传统方式之间:取代还是共生? |
四、基于间接经验的网络知识获取 |
(一)知识获取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
(二)毛泽东:“文字与技术”——间接经验获取的介质与推动力 |
(三)基于技术进步的间接经验获取新形式——网络知识获取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知识生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
一、知识生产与网络知识生产 |
二、从传统知识生产到网络知识生产的变革 |
(一)知识生产的工具和载体:从人造固态物到计算机和电态互联网 |
(二)知识生产的机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
(三)知识生产的主体:从知识精英垄断到网民大众参与 |
(四)知识生产的样态:从凝固到动态 |
(五)知识生产者的远程即时互动:从“物理在场”到“虚拟在场” |
三、网络知识生产的益害权衡 |
(一)网络知识生产开放性利弊析辩 |
(二)网络知识生产大众化利弊探究 |
(三)网络知识生产动态化利弊争持 |
(四)知识生产者即时互动时空转换利弊论争 |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理论呈现 |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群众主体论呈现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知识传播:价值渗透知识的新形态 |
一、基于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
(一)基于知识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方式的变迁 |
(二)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
二、网络知识传播的特点 |
(一)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
(二)知识传播功能的分众化 |
(三)知识传播操作的强交流互动性 |
(四)浅传播与深传播并存 |
三、关于网络知识传播的深层思考 |
(一)网络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趋向具有相对性 |
(二)网络知识传播易于导致知识产权遭受侵犯 |
(三)网络知识传播彰显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
(四)网络知识传播可能导致公众话语权被误导 |
四、网络知识传播中的价值渗透 |
(一)价值渗透知识——传播正向知识,引导网络空间渐清趋朗 |
(二)知识环境影响认知观念——加强对网络知识空间的治理和管控 |
(三)借力互联网络——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知识悖论:矛盾学说的新呈现 |
一、民主化与权威性悖论 |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民主化与权威性之冲突 |
(二)悖论缓解:建构完善的网络知识质量控制机制 |
二、共享性与专有性悖论 |
(一)网络知识的共享性与知识专有性之抵牾 |
(二)悖论破解:借助社会制度变革走向共享 |
三、便捷性与“知识沟”悖论 |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便捷性与“知识沟”扩大之论争 |
(二)悖论缓解:培养知识兴趣,增强自控能力 |
四、“奥威尔悖论” |
(一)何谓“奥威尔悖论” |
(二)网络知识题域中的“奥威尔悖论” |
(三)应对策略:培育因特网信息素养 |
五、对立统一:网络知识悖论的实质和核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共同核心 |
(二)网络知识悖论中的对立统一——认识论核心的新形式 |
六、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不同阅读介质的阅读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阅读的定义与规范 |
1.2.2 阅读行为过程研究 |
1.2.3 对两种阅读媒介的态度区分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基本框架结构 |
第2章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差异比较 |
2.1 人类的阅读行为 |
2.1.1 传统的阅读习惯 |
2.1.2 数字阅读的兴起 |
2.1.3 阅读过程的研究 |
2.2 阅读前期两种阅读方式的差异体现 |
2.2.1 基于阅读需求选择载体 |
2.2.2 起始于眼部的阅读活动 |
2.2.3 阅读活动的初步感知差异 |
2.3 阅读中期两种阅读的差异体现 |
2.3.1 文本结构与阅读载体 |
2.3.2 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成本差异 |
2.3.3 阅读过程中的身体参与 |
2.4 阅读后期两种阅读的差异体现 |
2.4.1 阅读载体对于阅读理解的影响 |
2.4.2 阅读载体对于个人记忆的影响 |
2.4.3 阅读中的沉浸试感体验 |
第3章 阅读中的大脑与大脑中的阅读 |
3.1 阅读前期的选择与视觉 |
3.1.1 认知需求与载体选择 |
3.1.2 视觉信号的处理 |
3.1.3 大脑的视觉词区域 |
3.2 阅读脑的形成及变化 |
3.2.1 阅读脑的功能发现 |
3.2.2 阅读过程中大脑的运作 |
3.2.3 阅读脑的可塑性 |
3.3 阅读中的碎片化信息加工与认知负荷 |
3.3.1 认知负荷理论与数字化阅读 |
3.3.2 碎片化与非线性文本的信息加工 |
3.3.3 数字阅读对认知的重塑 |
第4章 阅读中的身体与身体中的阅读 |
4.1 不能被忽视的身体 |
4.1.1 心智/认知与身体 |
4.1.2 构建语言的身体 |
4.1.3 参与阅读活动的身体 |
4.2 身体感知与阅读方式 |
4.2.1 阅读与身体知觉 |
4.2.2 阅读与身体空间感 |
4.2.3 肌肉记忆与阅读效果 |
4.3 身体体验与阅读方式 |
4.3.1 感觉材料、身体知觉与阅读效果 |
4.3.2 数字阅读对沉浸体验的弱化 |
4.3.3 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综合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两种阅读方式差异总结 |
5.2 媒介融合与阅读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1.为未成年数字化阅读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2.为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推广提供方法 |
3.为提升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质量与能力提供依据 |
(四)研究方法 |
二、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研究综述 |
(一)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研究概述 |
1.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认知方面的研究 |
2.未成年人数字阅读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
3.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研究 |
4.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5.国外数字化阅读模式的研究现状 |
(二)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研究现状 |
(三)阅读干预研究现状 |
(四)研究述评 |
三、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及其分类 |
(一)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概念界定 |
1.行为失范与失范行为 |
2.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 |
(二)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分类 |
(三)具体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界定 |
四、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调查研究 |
(一)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现状研究 |
1.研究被试 |
2.研究工具 |
3.结果与结论 |
五、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的干预设计 |
(一)干预策略 |
1.阅读引导干预策略 |
2.批判性阅读干预策略 |
3.思维导图、地图导航等引导性干预策略 |
4.阅读笔记策略、提问式总结策略等 |
5.协作学习等活动干预策略 |
6.主题阅读干预策略 |
7.知识图谱干预策略 |
(二)干预实验设计 |
1.阅读笔记干预下的任务型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研究设计 |
2.批判性阅读策略干预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研究设计 |
3.思维导图策略干预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研究设计 |
4.合作学习策略干预下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研究设计 |
六、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的干预实验 |
(一)阅读笔记干预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干预研究 |
1.被试选择 |
2.实验材料 |
3.实验过程 |
4.实验结果 |
5.结果分析 |
(1)阅读效果提升显着 |
(2)失范行为出现的频次减少 |
(3)浅层阅读现象得到改善 |
(二)批判性阅读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干预研究 |
1.被试选择 |
2.实验材料 |
3.实验过程 |
4.实验结果 |
5.结果分析 |
(1)阅读测试结果分析 |
(2)能力提升效果不显着,归因分析 |
(三)思维导图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干预研究 |
1.被试选择 |
2.实验材料 |
3.实验过程 |
4.实验结果 |
(1)学生思维导图绘制方面的成果 |
(2)阅读测试结果 |
(3)各项能力的提升状况 |
(4)测试后问卷调查结果 |
5.结果分析 |
(1)未成年人阅读能力提升呈周期性 |
(2)阅读记忆、理解方面提升显着,有效规避浅阅读现象.. |
(3)显性失范行为现象减少,有效提升阅读深度 |
(4)软件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也影响数字化阅读 |
(四)合作学习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干预研究 |
1.被试选择 |
2.实验材料 |
3.实验过程 |
4.实验结果 |
(1)阅读测试结果 |
(2)各项能力提升情况 |
(3)测后问卷调查结果 |
5.实验结果分析 |
(1)能力提升显着,阅读成效明显,浅阅读现象得到抑制.. |
(2)互动过程控制困难,某些阅读失范行为出现频率增多.. |
七、结论与问题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1.任务型阅读对阅读失范行为的影响 |
2.阅读效果都有明显提升,加深阅读深度,规避“浅阅读” |
3.阅读能力各方面提升较快,创新应用能力提升不明显 |
4.培养阅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矫正失范行为 |
(二)相关建议 |
(三)研究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使用阅读笔记的数字化阅读调查问卷 |
附录B 无阅读笔记的数字化阅读调查问卷 |
附录C 批判性阅读指导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调查 |
附录D 合作式思维导图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调查 |
附录E 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超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教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崔莹.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重大疫情下数字阅读对初三学生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 武晓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研究生数字化阅读影响因素分析[D]. 陈丽珍.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互文性解读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园林景观要素感知研究[D]. 惠文云. 苏州大学, 2020(03)
- [5]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D]. 沈越. 暨南大学, 2019(02)
- [6]超文本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 成凤鸣.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 董兴彬.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D]. 李静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不同阅读介质的阅读差异性研究[D]. 陈丹琳.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10]我国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的干预研究[D]. 钱凯丽. 温州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