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晨曦[1](2021)在《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介绍了苯乙烯-马来酸酐(SMA)树脂的结构组成及聚合机理,重点对SMA共聚物合成方法的技术现状和优劣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SMA共聚物改性及其应用进展提出适宜的建议和开发方向,根据共聚物含有的特殊官能团对共聚物进行化学或物理改性,可将其应用于不同领域。
念利利[2](2021)在《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石油基润滑油添加剂不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迫切需要从可再生资源中开发出新型的润滑油添加剂。作为非食用性能源植物,蓖麻油具有可再生、润滑性、低毒性等优点,因此在代替传统石油基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研究以蓖麻油(Castor oil,CO)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zodiisobutyronitrile,AIBN)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苯乙烯(Styrene,ST)及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聚合得到蓖麻油-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PCOM)、蓖麻油-苯乙烯二元共聚物(PCOS)及蓖麻油-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PCMS)。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热重(TGA)分析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对其降凝性能及黏温性能进行评价,且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油品的蜡晶形貌。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得到蓖麻油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MMA)=1:1、引发剂AIBN比例(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25%、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80℃时,共聚物产率最高为59.20%,相对分子量较大为2.722×105,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PDI=1.51)。蓖麻油和苯乙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ST)=1:1、引发剂AIBN比例为0.4%、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90℃时,共聚物产率最高为41.26%,相对分子量较大为3.115×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88。蓖麻油和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MA):m(ST)=1:0.20:1.2、引发剂AIBN比例为0.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共聚物产率最高为68.39%,相对分子量较大为0.348×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4.77。较优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PCOM15、PCOS8、PCMS7)可将润滑油的凝点降低4℃~17℃。与市售降凝剂相比,合成的降凝剂降凝效果较优。此外,也可将润滑油黏度指数由95提高至105~146。因此,蓖麻油基共聚物可作为一种具有降凝增黏双重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
靳璐璐[3](2021)在《三元共聚物合成及对原油降凝减黏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资源作为储备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几年,世界各地的油田相继采出高蜡高黏原油,这种原油在常温环境下几乎不可流动。通常情况下,向其中添加适量降凝剂才能够有效改善油品凝点和黏度,使其能够流动。本课题设计合成一种新型三元共聚物降凝剂,对合成原料进行优化,选择了甲基丙烯酸与混合醇(n(十四醇):n(二十二醇)=3:1)共同参与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然后再与其他单体聚合制备目标产物,不但取得了较好使用效果,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为炼油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验以甲基丙烯酸、混合醇作为主要反应物,以二甲苯作为溶剂兼携水剂,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先进行酯化反应形成酯,再与苯乙烯、富马酸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三元共聚物降凝剂。通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选择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制备:n(甲基丙烯酸):n(混合醇)=1:1.4,二甲苯加量(以酸醇总质量为100%计)40%,催化剂加量(以酸醇总质量为100%计)0.5%。三元共聚物的制备:n(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n(苯乙烯):n(富马酸)=6:2:2,BPO加量(以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富马酸总质量为100%计)占0.8%,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3.5h。实验过程中,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降凝剂进行性能测试。对最终产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结构表征,证明所制备产物分子的官能团结构与目标产物相符。通过冰点降低法测试可知所制备物质的相对摩尔质量范围在(28728-33065)g/mol。对测试原油进行85℃预处理,加剂量为0.4%时,原油凝固点可降低14℃。通过黏温曲线进一步确定降凝剂对原油的降黏率可达到66.02%。
周嘉敏[4](2021)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及光固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光聚合是一种过程可控、低温即可进行的高效、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光固化材料的主要性能与低聚物的性质有关,因此低聚物的选择尤为重要。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是常用的易功能化聚合物,具有高光泽度、耐磨性、良好的颜料相容性以及酸酐高反应活性,在汽车部件、染料分散、复合材料填料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近几年国内已实现SMA树脂工业化生产,但SMA树脂硬度高、无法继续发生聚合反应,这些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SMA树脂的应用。本文对SMA树脂进行柔性链段及可聚合改性,改善SMA树脂柔韧性并赋予其可光聚合的性质,将改性SMA树脂作为特殊的低聚物进行光固化性能的研究,对光聚合技术和SMA树脂应用进一步开发。本文利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中酸酐基团可与羟基发生开环酯化反应的性质,对SMA进行分步改性,优化改性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合成了六种含有碳碳双键的改性SMA树脂;采用自由基光聚合技术对改性SMA树脂配方进行固化,进一步研究改性SMA树脂配方的光固化性能。(1)以十八醇为接枝单体在溶剂丁酮(MEK)中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单羟基柔性链改性,合成了单羟基柔性链改性SMA树脂OSMA,对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催化剂三乙胺(TEA)用量进行条件优化,单羟基柔性链最优改性条件为反应温度80℃,改性时间6 h,催化剂三乙胺(TEA)用量1%,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接枝单体在溶剂丁酮(MEK)中对OSMA进行单羟基可聚合改性,合成了单羟基可聚合改性SMA树脂MOSMA,对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催化剂用量进行条件优化,单羟基可聚合改性最优条件为改性温度80℃,改性时间6 h,催化剂三乙胺(TEA)用量1%。在最优改性条件下以不同比例(5:5、3:7)长链脂肪醇复配物/丙烯酸羟乙酯(HEA)对SMA树脂改性合成了 EOSMA-1、EOSMA-2;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羟乙酯(HE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丙烯酸羟乙酯(HEA)分别对SMA树脂改性合成了 EMSMA、EASMA;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分别对SMA、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SMAB)树脂改性,合成了 E-SMA、E-SMAB;通过热失重对六种改性树脂进行热稳定性分析,六种改性SMA树脂均在100℃以上开始热分解,热稳定性良好。分步接枝改性方案使SMA树脂同时具有柔性链段和可聚合基团,为SMA树脂的多重可聚合功能化提供了思路。(2)以六种改性SMA树脂作为低聚物,与活性稀释剂二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DPG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进行光固化配方研究,选择树脂溶解性更好的DPGDA作为活性稀释剂,通过粘度测试确定配方组成。通过实时红外监测对六种改性SMA树脂配方进行光固化动力学研究,EOSMA-1、EOSMA-2、EMSMA、EASMA光固化体系在90 mW/cm2、365 nm条件下碳碳双键最终转化率超过84%,15 s可完全固化。系统研究了改性SMA树脂的自由基光固化性能:对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热稳定性、拉伸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亲疏水性进行考察,六种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均在167℃以上发生热失重,热稳定性良好,EMSMA、EASMA两种光固化材料具有高断裂伸长率、高韧性、高亲水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性质,二者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2.76%、15.54%,韧性值分别为42.0 MJ/m3、51.9 MJ/m3,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45.5℃、65.96℃,水接触角分别为13.0°、5.5°;对改性树脂光固化涂层光泽度、硬度、柔韧性、耐磨性等进行考察,EMSMA、EASMA光泽度高、硬度低、柔韧性好,其中EASMA兼具高耐磨和高韧性,综合性能最优。光聚合技术对改性SMA树脂进行成型加工效率高、成本低,为SMA树脂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新途径。
孙大力[5](2021)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微球对高浓度Pb2+的处理研究》文中认为重金属离子废水污染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铅离子不仅对环境中的生物体有较大伤害,在人体中富集也会造成人体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工业废水中铅离子的排放有着严格的标准。吸附法因操作简单、吸附产物易与水样分离等优点在铅离子废水处理方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高分子吸附剂是常用的吸附剂之一,许多吸附剂面对高浓度的铅离子废水处理时,往往不能将铅离子处理至国家排放标准(1mg/L)以下。为此,本文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对高浓度铅离子进行处理研究,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有着丰富的酸酐基团,酸酐基团在碱液水解下能生成羧酸根,羧酸根对重金属离子有着良好的吸附效果。本文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配比、铅离子吸附工艺、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微球等几个方面研究铅离子的去除,旨在解决如何将高浓度铅离子经过较少步骤处理而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论文研究主要分成四个部分。1)探究工艺条件对St:MAH=1:1 10wt%共聚物溶液处理初始浓度的1000mg/L铅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溶液对1000mg/L铅离子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最高可达96%左右,但共聚物用量不宜过多,过多的共聚物用量能导致聚合物链无法沉降,最终使去除效果不佳。p H、初始浓度、分级沉淀条件对1000mg/L铅离子的去除研究发现,最佳吸附p H应保持在7.0之间,过高的p H会引起Pb(OH)2沉淀,对最终结果测定不利,初始浓度在3000mg/L以上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凝胶效应,通过增加吸附时间、搅拌速率、改变聚合物溶液的加入方式可消除大部分凝胶,分级加入聚合物溶液量时,分多次加入共聚物溶液量会导致最终的去除率降低。通过使用吸附动力学模拟可知,共聚物St:MAH=1:1对铅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说明在吸附过程中化学吸附是主要作用,且吸附在10min内可达到吸附平衡。通过Langmuir与Freundlich两种吸附等温模型模拟可知,吸附满足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在吸附过程中吸附为多分子层作用。2)实验证明,St:MAH=1:1 10wt%共聚物溶液无法将初始浓度的1000mg/L铅离子一步处理至1mg/L以下,为进一步降低铅离子的浓度,实验使用St:MAH=3:10.5wt%共聚物溶液进行处理初始浓度为50mg/L的铅离子。通过对共聚物制备引发剂用量、共聚物溶液用量、初始浓度等条件研究发现,共聚物制备时引发剂用量在1wt%时的共聚物对50mg/L铅离子去除效果最好,铅离子的去除率随着共聚物的用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在20-100mg/L之间,共聚物St:MAH=3:1能将最终铅离子浓度降低至20-30mg/L之间。通过共聚物St:MAH=3:1对50mg/L的铅离子的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模拟可知,吸附可在1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满足准二级吸附动力学与Langmuir模型。3)第二部分实验表明,对于50mg/L的铅离子溶液,使用St:MAH=3:1 0.5wt%共聚物溶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本章使用将苯乙烯马来酸酐进行改性将其制备成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微球进一步用于初始浓度为20mg/L铅离子的去除。确定了St:MMA:MAH=5:4:1.5的共聚物结构,将其使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通过对微球的电导滴定知微球的羧基含量为3.26mmol/g。聚合物微球用量为10mg时,铅离子的最终浓度即可降低为1mg/L以下,继续增大聚合物微球的用量,铅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最终铅离子浓度降低至0.13mg/L。铅离子初始浓度在20-70mg/L之间,聚合物微球处理都可将铅离子浓度降低至1mg/L以下。聚合物微球在经历五次重复利用后,微球的吸附容量仍在95mg/g之上。通过对聚合物微球吸附铅离子的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模拟知,吸附满足准二级吸附动力学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在30min可达到吸附平衡。4)经过前三个部分的探索,发现对初始浓度为1000mg/L的铅离子溶液进行处理时,使用一步处理无法将铅离子剩余浓度处理至1mg/L以下。为此,建立了处理高浓度铅离子废水的联合工艺,联合工艺分两步走,先用共聚物溶液处理高浓度废水,再使用聚合物微球进行完全去除处理。该联合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吸附容量高、处理快、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同时也有部分吸附剂不可重复使用而导致处理成本增加等缺点。将此联合工艺用于初始浓度为100-1000mg/L的铜离子溶液处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100-1000mg/L的铜离子经过联合工艺初步处理铜离子剩余浓度可降至0.5mg/L以下,去除率可高达99%以上。
王延鹏[6](2021)在《烷基胺化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梳状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梳状聚合物是一类特殊的聚合物,由主链和侧链两种类型的链组成,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合成方法的不断改进,不同类型的梳状聚合物开始涌现。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SMA)是一种商品化的高分子材料,其化学性能好、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部结构部件、各种电器外壳、医疗器件等各个领域。然而,SMA中活性酸酐基团存在,导致耐气候性、耐热性不理想而限制了应用。本文通过酰胺化(开环反应)和酰亚胺化(闭环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侧链长度的烷基胺化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SMACnN)和烷基化聚(苯乙烯-co-马来酰亚胺)(SMICnN,其中n代表侧链中烷基碳原子数,n=12,14,16,18)梳状聚合物。利用变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VT-FTIR)、液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变温广角X射线衍射仪(VT-WAXS)、热重分析(TG)及凝胶色谱仪(GPC)等对SMACnN和SMICnN的热行为、侧链结晶、构象转变和相转变进行了研究。对于SMACnN梳状聚合物,表现出的热行为随烷基侧链长度的增加而明显,热焓值从6.0 k J/mol(C14NH2)提高到17.6 k J/mol(C18NH2)。当侧链碳原子数高于12时,SMACnN才能出现结晶行为,表明SMA的刚性主链限制。在低温情况下,SMAC18N梳状聚合物仅形成了αH相(六方晶相),这与刚性梳状聚合物烷基化聚苯酰胺(PBA-Cn)相似,说明刚性主链对侧链结晶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低温变温红外也支撑了构象无序状态的形成。对于SMICnN梳状聚合物,DSC、XRD和VT-FTIR结果表明为非晶态聚合物,处于构象无序状态,其中反式构象和旁氏构象并存。酰亚胺化后,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且高于原料SMA。SMICnN梳状聚合物呈现了明显疏水特征。
李术[7](2020)在《r-PET/ASA多元共混合金体系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瓶装饮料业的蓬勃发展,盛装饮料的容器多为PET材质吹塑成的瓶体,饮用完饮料后丢弃的PET瓶子造成的废旧塑料急剧增加,而PET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好,短时间内不易降解,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塑料污染,给社会环境带来了极大污染。PET瓶回收并进行改性再利用,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可以资源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环保的社会理念。回收的PET瓶体材料,因其结晶缓慢、加工温度范围较窄,导致直接注塑成型加工比较困难,所得产品韧性差、易破裂,没有实用价值。将其与ASA共混制成合金,能有效改善其加工性能,提高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本论文以回收饮料聚酯瓶碎片(r-PET)和丙烯腈-丙烯酸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ASA)为基体材料,分别以苯乙烯-马来酸甘共聚物(SMA)、乙烯-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BGMA)、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MSNIP)等为相容剂,制备r-PET/ASA合金材料。利用DSC法对合金的相容性和结晶性能进行评价,用SEM法对r-PET/ASA合金试样断面结构以及其两相的相容性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注塑标准测试样条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探讨了不同配方组成对合金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使用螺杆直径为35mm、长径比为44:1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备了r-PET/ASA合金材料。试验选用SMA、EBGMA和MSNIP等作为相容剂添加到r-PET/ASA体系中,对原体系进行增容改性。结果显示,以MSNIP为相容剂,添加比例为5%,加入到r-PET与ASA比例为30:70的合金当中,合金的相容性好,表征合金韧性的缺口冲击性能指标达到15k J/m2。在此基础上,对合金的阻燃进行了研究,通过加入溴系阻燃剂,产品达到环保阻燃V-0级别,合金经过耐酸、碱等化学试剂测试后的性能变化小于5%,耐漏电起痕指数大于500V。通过在生产车间分别使用螺杆直径为50mm和65mm、长径比均为44:1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放大试验,产出的r-PET/ASA合金性能和直径为35mm、长径比为44:1的双螺杆小试验机台得出的性能吻合度大于90%。由此可以证明r-PET/ASA合金的批量生产可行性高,且有较大的实际应用推广价值。r-PET/ASA合金典型应用领域为电子电器,阻燃、非阻燃r-PET/ASA合金与拟替代产品的差价为3000~10000元/吨,经济效益明显。r-PET/ASA合金为PET瓶回收并进行改性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方案,保护环境,且产生经济效益。
崔勇胤,汤琦,潘宏伟,宗成中[8](2020)在《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无规共聚物(R-SMA)的发展历程和聚合机理,分析R-SMA合成的影响因素,总结近年来R-SMA的主要聚合方法,并对R-SMA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MAH与St极易进行交替聚合,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和加入极性溶剂抑制交替聚合倾向,以合成R-SMA。溶液聚合法R-SMA具有传热效率高、可控性好的优点。在极性溶剂选择上,选择一种或多种混合环保型溶剂代替传统有机溶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丹妮[9](2020)在《C8-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裂解副产物C8馏分中含有大量烯烃单体,可用于合成聚合物树脂,但由于C8馏分中单体活性差异大且含有大量阻聚成分,导致常规聚合方法工艺复杂,产率低,严重限制了 C8馏分的综合利用。本论文以马来酸酐(MAH)作为共聚单体,利用烯烃单体和马来酸酐较高的共聚活性并选择合适的引发剂,在高温条件下成功制备C8-MAH共聚物,研究反应介质组成、共聚单体的比例、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共聚物产率、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将所合成的不同分子量不同结构的C8-MAH无规共聚物与环氧大豆油(ESO)进行改性反应,在分析改性产物的结构及性能变化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改性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综合性能较好的ESO基热固性树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作为模型化合物,在叔胺类促进剂催化下制备R-SMA改性ESO,动态热机械测试结果显示,三乙烯二胺(DABCO)作为促进剂,用量为酸酐和环氧基团总质量的1wt%,且环氧与酸酐基团摩尔比≤1时,改性产物高储能模量温度范围加宽,性能最佳;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反应热随温度变化关系,经FWO法计算得出反应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变化曲线,发现转化率>60%时活化能快速下降,随转化率提高体系中环氧开环产生的羟基含量上升,出现自加速现象可能与羟基的自催化作用有关;红外光谱表明R-SMA改性ESO主要生成了酯键结构,此外产物中仍有少量酸酐基团和环氧基团。2、以C8馏分作为原料无需分离纯化,直接与不同摩尔比的MAH进行共聚,二甲苯作为反应介质,单体质量浓度为15%,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引发剂(单体质量的1 wt%),在120℃的温度下,通过滴加共聚单体的方法制备无规共聚物,当C8当中烯烃单体与MAH的摩尔比为65/35时,所制备C8-MAH共聚物中酸酐的质量分数为45%,随烯烃与MAH摩尔比升高,所得C8-MAH共聚物中酸酐质量分数逐渐降低至23%,产物分子量在6000-10000的范围。3、保持单体浓度及摩尔比不变,通过向反应溶剂中引入非极性正庚烷可有效提高共聚物收率,但共聚物中酸酐含量会略有升高;反之,加入极性溶剂环己酮(50%,V/V)可获得低酸酐含量的C8-MAH无规共聚物(接近投料比);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8000显着降至2500,但对共聚物中酸酐含量无明显影响;将反应温度进一步升至125℃,无需加入极性溶剂即可获得接近单体投料比的低酸酐含量C8-MAH无规共聚物;随着酸酐含量的减少,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由130℃(酸酐含量33%)降低至110℃(酸酐含量18%)。4、采用上述R-SMA作为模型化合物所得出的最佳反应物摩尔比、促进剂用量及反应条件,将上述过程所合成的不同分子量和酸酐含量的C8-MAH无规共聚物与环氧大豆油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8-MAH无规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小于5000、酸酐含量低于30%时所制备ESO改性产物的储能模量最高,同时由于环氧大豆油的内增韧作用,改性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70℃左右,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基材料,C8-MAH改性ESO在热固性树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宋彤[10](2020)在《具有刺激响应性发光行为的功能性共聚物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因为其与传统有机染料的聚集诱导淬灭(ACQ)现象完全相反而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科研工作者已经发现许多结构不同、发光机制各异的AIE生色团,并合成出很多含有这些AIE生色团的聚合物。AIE聚合物不仅能够克服小分子体系机械强度低和不易加工等缺点,还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协同放大效应,可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在化学/生物传感、生物标记、电致发光以及逻辑门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合成了 AIE单体4-((4-乙烯基苄基)氧基)四苯基乙烯(VBO-TPE),采用RAFT聚合方法将其与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进行三元共聚合,制备出不同([VBO-TPE]+[St]+[MAH])/[CTA]值和不同单体比例的一系列三元共聚物,并研究了这些共聚物在不同配比的混合溶液中的荧光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共聚物上的酐基进行了水解、酸化及接枝反应,研究了反应产物的荧光性能,包括pH响应性及离子响应性等。主要结果如下:1、在THF/H2O的混合溶液中,三元共聚物的荧光强度会随着溶液中H2O含量的增加不断增强,峰值荧光强度最高可增强347倍,且其不受共聚物([VBO-TPE]+[St]+[MAH])/[CTA]值及单体比例的影响。2、三元共聚物水解产物(NaPTSM)的荧光性能具有pH响应性,荧光强度会随着pH值减小逐渐增强,酸性条件下峰值荧光强度最高可达碱性条件下对应值的4至5倍。3、NaPTSM酸化后得到的聚羧酸结构(HPTSM)的荧光强度具有离子响应性,在Fe3+存在时会发生荧光淬灭,对Fe3+的检出限(LOD)为3.3×10-6mol/L。4、接枝PEG-NH2后的三元共聚物的荧光性能同样具有pH响应性,酸性条件下的荧光强度较碱性时明显增强,而且接枝的PEG-NH2分子量越大,接枝率越高,其在不同pH值下的荧光强度差距越明显。综上,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具有AIE特性的三元共聚物,经改性后其荧光行为表现出pH响应性及Fe3+响应性,因此在Fe3+荧光探针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MA共聚物简介 |
2 SMA共聚物合成方法 |
2.1 溶液聚合法 |
2.2 沉淀聚合法 |
2.2.1 自稳定沉淀聚合法 |
2.3 本体聚合法 |
2.4 活性自由基共聚 |
2.5 其他 |
3 SMA共聚物改性及其应用 |
3.1 SMA共聚物作分散剂 |
3.2 SMA共聚物作降凝剂 |
3.3 SMA共聚物作复鞣剂 |
3.4 SMA共聚物作施胶剂 |
3.5 SMA共聚物作固化剂 |
3.6 其他 |
4 结束语 |
(2)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润滑油添加剂概述 |
1.2.1 润滑油添加剂简介 |
1.2.2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
1.2.3 黏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
1.3 植物油 |
1.3.1 植物油特性 |
1.3.2 植物油的改性 |
1.4 蓖麻油 |
1.4.1 蓖麻油简介 |
1.4.2 蓖麻油在润滑油领域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蓖麻油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2.3.4 热重分析 |
2.3.5 蜡晶形貌 |
2.3.6 凝点测试 |
2.3.7 运动黏度的测试及黏度指数的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2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4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5 引发剂种类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5 聚合物的表征 |
2.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2.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2.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2.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2.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2.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2.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蓖麻油与苯乙烯的共聚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3.3.4 热重分析 |
3.3.5 蜡晶形貌 |
3.3.6 凝点测试 |
3.3.7 运动黏度的测试及黏度指数的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后处理方法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2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3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4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5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6 溶剂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5 聚合物的表征 |
3.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3.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3.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3.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3.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3.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3.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3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4.3.4 热重分析 |
4.3.5 蜡晶形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2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5 聚合物的表征 |
4.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4.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4.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4.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4.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4.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4.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三元共聚物合成及对原油降凝减黏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原油的概况 |
1.2.1 原油定义 |
1.2.2 原油特点及分类 |
1.2.3 原油的开采技术 |
1.2.4 原油的输送技术 |
1.2.5 原油开采以及输送过程的现存问题 |
1.3 降凝剂的概述 |
1.3.1 降凝剂定义 |
1.3.2 降凝剂的种类 |
1.4 降凝剂国内外发展情况 |
1.4.1 国外降凝剂发展情况 |
1.4.2 国内降凝剂发展情况 |
1.5 降凝剂作用原理 |
1.5.1 吸附作用 |
1.5.2 成核作用 |
1.5.3 共晶作用 |
1.5.4 增溶作用 |
1.6 影响降凝剂效果的因素 |
1.6.1 原油组分的影响 |
1.6.2 降凝剂化学结构 |
1.6.3 降凝剂加剂温度 |
1.6.4 降凝剂加剂量 |
1.6.5 降温速度的影响 |
1.6.6 剪切作用的影响 |
1.7 降凝剂的前景展望 |
1.7.1 降凝剂复配作用 |
1.7.2 降凝剂现存问题 |
1.8 本课题研究依据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降凝剂合成原理 |
2.4 实验步骤 |
2.5 实验流程图 |
2.6 实验内容 |
2.6.1 酯化反应单因素实验 |
2.6.2 酯化反应部分正交实验 |
2.6.3 聚合反应部分单因素实验 |
2.6.4 聚合反应的正交实验 |
2.6.5 其他条件测试 |
2.7 降凝剂的评价方法 |
2.7.1 凝点的测试方法 |
2.7.2 黏度的测试方法 |
2.8 相对摩尔质量的测定 |
2.9 红外图谱表征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酯化部分工艺条件选择 |
3.1.1 酸醇摩尔比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1.2 二甲苯加量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1.3 催化剂加量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1.4 酯化部分的正交实验 |
3.2 聚合部分工艺条件选择 |
3.2.1 聚合单体配比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2.2 引发剂加量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2.3 聚合温度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2.4 聚合时间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2.5 聚合部分的正交实验 |
3.3 三元共聚物红外图谱表征 |
3.4 三元共聚物的溶解性 |
3.5 三元共聚物相对摩尔质量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共聚物降凝剂效果评价 |
4.1 热处理温度考察 |
4.2 黏度与温度关系的考察 |
4.3 降凝剂加量评价 |
4.4 重复性验证 |
4.5 不同种类降凝剂效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石油产品凝点测试方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及光固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聚合概述 |
1.2 自由基光聚合研究进展 |
1.2.1 自由基光引发剂 |
1.2.2 自由基光聚合单体 |
1.2.3 自由基光聚合低聚物 |
1.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研究进展 |
1.3.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 |
1.3.1.1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 |
1.3.1.2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 |
1.3.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 |
1.3.2.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氨基改性 |
1.3.2.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羟基改性 |
1.3.2.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他改性 |
1.3.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应用 |
1.4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及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开环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及表征测试 |
2.3.1 实验方法 |
2.3.2 表征测试 |
2.3.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2.2.2 热重分析 |
2.2.2.3 酯化率计算 |
2.4 SMA树脂改性条件研究 |
2.4.1 十八醇接枝SMA树脂制备OSMA的条件研究 |
2.4.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1.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1.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4.2 HEMA接枝OSMA树脂制备MOSMA的条件研究 |
2.4.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2.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5 不同接枝单体的改性SMA光固化树脂合成及表征测试 |
2.5.1 不同接枝单体的改性SMA光固化树脂合成 |
2.5.1.1 不同比例长链脂肪醇复配物/HEA分步接枝SMA |
2.5.1.2 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 /HEA分步接枝SMA |
2.5.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 /HEA分步接枝SMA |
2.5.1.4 HEA接枝改性SMA |
2.5.1.5 HEA接枝改性SMAB |
2.5.2 不同接枝单体的改性SMA树脂表征测试 |
2.5.2.1 改性SMA树脂红外光谱分析 |
2.5.2.2 改性SMA树脂热失重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及表征测试 |
3.3.1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配方研究 |
3.3.2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制备 |
3.3.3 表征测试 |
3.3.3.1 粘度测定 |
3.3.3.2 热重分析 |
3.3.3.3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3.3.3.4 动态热机械分析 |
3.3.3.5 光泽度测试 |
3.3.3.6 铅笔硬度测试 |
3.3.3.7 涂层划格试验 |
3.3.3.8 涂层弹性试验 |
3.3.3.9 涂层耐磨性测试 |
3.3.3.10 水接触角测试 |
3.3.3.11 光固化动力学测试 |
3.4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性能分析 |
3.4.1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动力学分析 |
3.4.2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性能分析 |
3.4.2.1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热失重分析 |
3.4.2.2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3.4.2.3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4.2.4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材料水接触角测试 |
3.4.3 改性SMA树脂光固化涂层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5)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微球对高浓度Pb2+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重金属对生命体及环境的危害 |
1.2.1 铅、铜、镉的危害 |
1.2.2 汞、铬、镍的危害 |
1.3 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 |
1.3.1 化学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作为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 |
1.4.1 含氨基或亚氨基及复合高分子材料 |
1.4.2 含酰胺基团及复合高分子材料 |
1.4.3 含羧基及复合高分子材料 |
1.4.4 含巯基及复合高分子材料 |
1.4.5 含磺酸基及复合高分子材料 |
1.4.6 天然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
1.4.7 其他 |
1.5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简介 |
1.6 论文设计思路及研究工作 |
1.6.1 设计思路 |
1.6.2 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使用仪器 |
2.1.1 实验药品及规格 |
2.1.2 实验仪器及规格 |
2.2 吸附剂的合成 |
2.2.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 |
2.2.2 聚合物微球的合成 |
2.3 吸附实验 |
2.3.1 共聚物吸附实验 |
2.3.2 聚合物微球吸附实验 |
2.4 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 |
2.4.1 共聚物溶液 |
2.4.2 聚合物微球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聚合物表征 |
2.5.2 铅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三章 聚合物溶液对铅离子的处理 |
3.1 共聚物St:MAH=1:1 处理高浓度铅离子 |
3.1.1 共聚物的表征 |
3.1.2 不同配比的共聚物对吸附的影响 |
3.1.3 铅离子溶液初始p H对吸附的影响 |
3.1.4 共聚物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
3.1.5 铅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1.6 吸附中高浓度铅离子产生的凝胶效应的消除 |
3.1.7 分级沉淀对吸附的影响 |
3.1.8 吸附动力学 |
3.1.9 吸附等温线 |
3.2 共聚物St:MAH=3:1 对低浓度铅离子的处理 |
3.2.1 共聚物的红外表征 |
3.2.2 共聚物引发剂用量对吸附影响 |
3.2.3 共聚物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
3.2.4 铅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5 共聚物吸附动力学 |
3.2.6 共聚物吸附等温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微球对铅离子的处理 |
4.1 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表征 |
4.1.1 聚合物微球的合成的探索 |
4.1.2 聚合物微球红外表征 |
4.1.3 聚合物微球羧基含量测定 |
4.2 聚合物微球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
4.3 铅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影响 |
4.4 聚合物微球的吸附与脱附 |
4.5 吸附动力学 |
4.6 吸附等温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合工艺建立与用于其余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初探 |
5.1 联合工艺的建立 |
5.2 用于铜离子的处理初探究 |
5.2.1 聚合物与聚合物微球预处理 |
5.2.2 联合工艺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奖项 |
(6)烷基胺化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梳状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2.1 “Grafting through”法 |
1.2.1.1 缩聚反应 |
1.2.1.2 单体均聚反应 |
1.2.1.3 共聚反应 |
1.2.2 “Grafting to”法 |
1.2.2.1 非共价键“grafting to”法 |
1.2.2.2 共价键“grafting to”法 |
1.2.3 “Grafting from”法 |
1.3 梳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
1.3.1 梳状聚合物侧链的结晶和热行为 |
1.3.1.1 柔性梳状聚合物 |
1.3.1.2 刚性梳状聚合物 |
1.3.1.3 半刚性梳状聚合物 |
1.3.2 梳状聚合物的堆积方式与构象转变 |
1.4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
1.4.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特性 |
1.4.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方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以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表征测试 |
2.2.1 变温X射线衍射(VT-WAXS)分析 |
2.2.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 NMR) |
2.2.3 热失重分析(TGA) |
2.2.4 变温傅里叶红外光谱(VT-FTIR)分析 |
2.2.5 热性能分析(DSC) |
2.2.6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2.2.7 水接触角 |
第三章 SMACnN梳状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SMACnN梳状聚合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MACnN的化学结构 |
3.3.2 SMACnN的分子量 |
3.3.3 SMACnN的热性能 |
3.3.4 SMACnN的结晶结构 |
3.3.5 SMACnN的相转变 |
3.3.6 SMACnN的热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MICnN梳状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SMICnN梳状聚合物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MICnN的化学结构 |
4.3.2 SMICnN的热性能 |
4.3.3 SMICnN的热稳定性 |
4.3.4 SMICnN的结晶结构 |
4.3.5 SMICnN的相转变 |
4.3.6 SMICnN的水接触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r-PET/ASA多元共混合金体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r-PET树脂和ASA树脂概述 |
1.1.1 r-PET树脂及其回收处理 |
1.1.2 ASA树脂及其改性 |
1.2 高分子合金技术概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r-PET/ASA合金的制备 |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试样制备 |
2.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r-PET/ASA简单共混物分析 |
2.2.2 相容剂对r-PET/ASA共混物的影响 |
2.2.3 合金配比对r-PET/ASA共混物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PET/ASA合金的阻燃改性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样制备 |
3.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阻燃r-PET/ASA合金的阻燃分析 |
3.2.2 阻燃r-PET/ASA合金的物理性能分析 |
3.2.3 阻燃r-PET/ASA合金的优势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PET/ASA合金的放大量产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试样制备 |
4.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挤出机台的影响 |
4.2.2 挤出工艺的影响 |
4.2.3 经济效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R-SMA的发展历程 |
2 R-SMA的聚合机理 |
3 R-SMA合成的影响因素 |
3.1 温度 |
3.2 溶剂种类 |
3.3 单体加入顺序 |
3.4 单体配比 |
4 R-SMA的聚合方法 |
4.1 本体聚合法 |
4.2 溶液聚合法 |
4.3 沉淀聚合法 |
4.4 本体-悬浮聚合法 |
4.5 溶液转相乳液聚合法 |
4.6 自稳定沉淀聚合法 |
4.7 其他聚合方法 |
5 展望 |
(9)C8-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8混合物简介 |
1.1.1 C8混合物的综合利用 |
1.1.2 C8混合物中苯乙烯抽提工艺流程 |
1.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
1.2.1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制备 |
1.2.2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制备 |
1.2.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特性 |
1.2.4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和应用 |
1.3 环氧大豆油 |
1.3.1 环氧大豆油增韧改性 |
1.3.2 环氧大豆油基树脂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反应机理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2.3.1 以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为促进剂制备环氧大豆油改性产物 |
2.3.2 以三乙烯二胺为促进剂制备环氧大豆油改性产物 |
2.3.3 不同环氧/酸酐摩尔比的环氧大豆油改性产物制备 |
2.3.4 改性环氧大豆油基环氧树脂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红外光谱(FTIR) |
2.4.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4.3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2.4.4 热重分析(TG/DTG) |
2.4.5 力学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环氧大豆油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反应机理研究 |
2.5.2 环氧大豆油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反应活性 |
2.5.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5.4 促进剂的用量对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2.5.5 酸酐/环氧基团的摩尔比对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2.5.6 改性产物的力学性能 |
2.5.7 环氧大豆油基环氧树脂性能 |
2.5.8 改性产物的热稳定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分子量不同酸酐含量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环氧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 |
3.3 不同分子量不同酸酐含量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1 不同单体配比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2 不同二甲苯/正庚烷体积比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3 不同引发剂用量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4 不同反应温度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5 不同二甲苯/环己酮体积比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6 不同反应时间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4 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3.4.1 酸酐含量相同分子量不同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3.4.2 分子量相同酸酐含量不同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3.4.3 改变酸酐与环氧摩尔比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3.5 产物测试与表征方法 |
3.5.1 红外光谱测试 |
3.5.2 共聚物分子量测试 |
3.5.3 酸碱滴定测试 |
3.5.4 共聚物合成产率测试 |
3.5.5 共聚物微观形貌测试 |
3.5.6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3.5.7 环氧改性产物的动态热机械测试 |
3.5.8 环氧改性产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反应单体的配比对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合成的影响 |
3.6.2 反应介质的极性对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合成的影响 |
3.6.3 引发剂的用量对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合成的影响 |
3.6.4 反应温度对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合成的影响 |
3.6.5 不同反应时间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性能及相貌的变化 |
3.6.6 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共聚组成的变化 |
3.6.7 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量对环氧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3.6.8 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酸酐含量对环氧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3.6.9 C8-MAH无规共聚物环氧改性产物红外光谱图 |
3.6.10 无规共聚物中酸酐基团与环氧大豆油中环氧基团摩尔比对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3.6.11 C8-MAH无规共聚物环氧改性产物力学性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10)具有刺激响应性发光行为的功能性共聚物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集诱导发光(AIE)简介 |
1.1.1 聚集诱导淬灭(ACQ) |
1.1.2 聚集诱导发光(AIE) |
1.1.3 AIE化合物 |
1.1.4 含有AIE生色团的聚合物 |
1.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
1.3 活性自由基聚合简介 |
1.3.1 活性自由基聚合 |
1.3.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含TPE侧基的AIE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荧光行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AIE单体4-((4-乙烯基苄基)氧基)四苯基乙烯(VBO-TPE)的合成 |
2.2.3 RAFT链转移剂4-氰基-4-(十二烷基硫代硫羰基)硫烷基戊酸(CDCTP)的合成 |
2.2.4 RAFT三元共聚合 |
2.2.5 三元共聚物荧光测试 |
2.2.6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IE单体VBO-TPE的表征 |
2.3.2 RAFT链转移剂CDCTP的表征 |
2.3.3 三元共聚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TPE侧基的AIE三元共聚物的改性及荧光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三元共聚物的水解及荧光测试 |
3.2.3 三元共聚物水解产物的酸化及荧光测试 |
3.2.4 三元共聚物的接枝PEG-NH2及荧光测试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元共聚物水解产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能 |
3.3.2 三元共聚物水解产物酸化后的表征及荧光性能 |
3.3.3 三元共聚物接枝产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 高晨曦.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1(04)
- [2]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D]. 念利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三元共聚物合成及对原油降凝减黏性能评价[D]. 靳璐璐.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4]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及光固化性能研究[D]. 周嘉敏.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5]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微球对高浓度Pb2+的处理研究[D]. 孙大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烷基胺化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梳状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D]. 王延鹏. 天津工业大学, 2021
- [7]r-PET/ASA多元共混合金体系性能研究[D]. 李术.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 崔勇胤,汤琦,潘宏伟,宗成中. 橡胶科技, 2020(09)
- [9]C8-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丹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具有刺激响应性发光行为的功能性共聚物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D]. 宋彤.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