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淮旱地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豪圣,程敦公,刘成,韩冉,宋健民,刘爱峰,曹新有,郭军,王灿国,刘建军,赵振东,翟胜男,訾妍,李法计[1](2021)在《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262’选育及体会》文中指出为了培育高产稳产、抗旱节水、多抗广适的突破性小麦品种,以高产品种‘临麦2号’为母本,以高产抗旱品种‘烟农19’为父本,采用系谱法聚合二者优异农艺性状,通过多点多生态鉴定与评价,育成小麦新品种‘济麦262’。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好,农艺性状优异,水旱兼用。在2010—2011年度济南和蒙阴水浇地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对照‘济麦22’增产2.87%和9.41%,均居第一位;在2012—2013年度山东省旱地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对照‘鲁麦21’增产9.74%,是近10年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旱地小麦。该品种籽大饱满,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粉白度等品质指标优于对照品种‘鲁麦21’;抗干热风,中抗条锈病;株高67.2 cm,后期叶片功能期长,落黄佳,长方形穗,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4.7 g,白粒,粉质。‘济麦262’于2016年2通过山东省审定,适宜在无浇灌条件的旱肥地及水资源匮乏地区种植应用。
刘新月,刘莉,张松令,卫云宗[2](2021)在《抗寒节水高产国审小麦新品种‘临旱8号’选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黄淮麦区小麦生育期内干旱缺水、低温冻害、倒春寒及干热风等灾害频发的生态环境,重点围绕聚合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的目标,为该麦区培育具有优良综合性状的小麦新品种。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以抗旱广适的‘晋麦79号’为母本,以抗旱耐寒优质的‘临旱5408’为父本进行杂交,旨在实现性状互补,累积优质基因。运用水旱地交替选择、异地生态抗逆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手段选育出小麦新品种‘临旱8号’。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种含有8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和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标记。2017—2018年在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4873.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7.0%;2018—2019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656.0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8.4%,是近年来黄淮旱地难得的好品种。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而稳、抗逆广适性强,具有抗寒性好、成穗多、穗层整齐、透光性好、熟相好等特点。于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033号),适宜黄淮旱地麦区的山西晋南、陕西宝鸡、咸阳、铜川和河南及河北沧州旱地种植。
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3](2020)在《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适应度、品种离优度等分析方法,对长6990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具有旱作丰产性好、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适宜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
孙宪印,米勇,王超,牟秋焕,王瑞霞,亓晓蕾,吕广德,孙盈盈,钱兆国,吴科[4](2021)在《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旱肥地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试是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广适性一直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品种审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小麦品种在多环境试验中普遍存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二者之间互作效应,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有助于全面了解品种的特性。本研究采用GGEbiplot方法,分析了连续2年国家黄淮旱肥地区域试验中‘泰科麦30’等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采用该方法中的"成对比较"功能图对‘泰科麦30’与该组对照品种‘洛旱7号’在试验区域的不同产量适应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泰科麦30’在2年多环境多品种试验中,其丰产性、稳产性表现优良‘;泰科麦30’在2年区域试验中的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洛旱7号’‘;泰科麦30’产量适应性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较好,在黄淮旱肥麦区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在黄淮旱肥麦区的绝大部分地区‘,泰科麦30’产量比对照品种产量高,其种植优势明显。本研究表明: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具有有效性、直观性的特点,可用于合理评价黄淮旱肥组区试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划分等方面,明确了‘泰科麦30’是兼备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的理想品种,也可为其他作物或植物数量性状的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辛庆国,殷岩,丁晓义,李林志,孙晓辉,刘少青,崔明灼,姜鸿明,王江春[5](2020)在《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文中指出为选育出适宜黄淮冬麦区种植的高产、抗旱、稳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种,采用航天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烟农836,于2010和2014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在山东省小麦旱地区域试验中比对照鲁麦21号增产4.45%~9.74%;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3%~6.7%,抗旱性中等,抗病性好,品质优良。烟农836可作为高产抗旱品种在黄淮麦区旱肥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刘新月,裴磊,刘莉,张松令,卫云宗,满强,张正斌,徐萍[6](2019)在《强筋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的选育》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重点围绕聚合抗旱强筋优质高产广适的育种目标,以广适性优质‘晋麦79号’为母本,以抗旱抗冻优质F14005为父本进行杂交,以期实现性状互补,优质基因累积。采用系谱杂交育种法,通过水旱地交替选择,异地生态抗逆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手段选育而成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分子遗传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含有8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和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标记。2015年、2016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5 260.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8.7%;2017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822.5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8.0%,株高82~92 cm左右,穗长7.3 cm左右,千粒重36.8 g,生育期234~236 d,容重778 g/L、粗蛋白15.52%、湿面筋31.85%、稳定时间10.0 min,是近年来中国黄淮旱地难得的强筋型优质抗旱品种。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70003号),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稳产性好、抗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山西省南部和宁夏旱塬等北部旱地麦区引种种植。
孙爽[7](2018)在《中国不同区域冬小麦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在人口和粮食刚性需求增加、作物产量提升缓慢甚至发生停滞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也是科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解析我国不同冬麦区内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及其限制程度,明确各区域小麦资源利用效率,对提升小麦产量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气象观测站数据对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APSIM进行参数调整和验证,利用调参验证后的APSIM模型,考虑了不同区域间的品种更替特征,模拟分析了 1981-2015年研究区域内光温、光温水、光温水土肥潜在产量以及实际产量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布特征,定量了水分、土壤和氮肥、农户管理水平及农业技术等因素对实际产量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评价了各冬麦区不同层次产量条件下冬小麦的资源利用效率。主要结论如下:(1)APSIM-Wheat模型对光能利用效率RUE(Radiation use efficiency)比较敏感。依据前人研究方法对各冬麦区典型站点RUE进行校验,RUE校验后模型模拟的光温潜在产量提升显着,其中冬小麦生长季内平均散射辐射比例较大的武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郑州(黄淮冬麦区)产量分别提升20.1%和14.9%,散射辐射比例较小的昆明(西南冬麦区)和北京(北部冬麦区)分别提升7.9%和7.6%。(2)我国冬小麦光温潜在产量的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黄淮冬麦区的山东、河北东南部、河南西北部,以及西南冬麦区的云南北部和四川南部地区;雨养/灌溉潜在产量的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冬麦区的辽宁南部,以及黄淮冬麦区的山东、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陕西中部地区;气候土壤氮肥潜在产量的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冬麦区的辽宁南部,黄淮冬麦区的山东南部、河南大部分地区和陕西东南部;实际产量的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冬麦区东部,黄淮冬麦区东部的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北部和江苏省北部,西南冬麦区内四川省中部及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省中部。(3)水分、土壤和氮肥以及农户管理水平及农业技术对研究区域内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分别占冬小麦光温潜在产量的19.8%、11.1%和30.9%;土壤和氮肥以及农户管理水平及农业技术使冬小麦产量的变异系数增加了 5.2%和0.7%,水分使冬小麦产量的变异系数降低了 1.5%。就整个研究区域以及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而言,农户管理水平及农业技术是影响冬小麦产量高产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水分是影响冬小麦产量高产性的主要因素,农户管理水平及农业技术是影响产量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在西南冬麦区,农户管理水平及农业技术是影响冬小麦产量高产性的主要因素,水分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稳产性的主要因素。(4)研究区域内不同冬麦区之间冬小麦生长季内的光能利用效率和热量利用效率为北方高于南方。水分利用效率仅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表现为在光温水土肥生产水平下最大,说明该区域高产高效水肥管理技术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而其他冬麦区不同生产水平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无一致性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冬麦区之间表现为北部冬麦区最小,西南冬麦区最大。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均表现为光温水土肥生产水平下最高;不同冬麦区之间表现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高于西南冬麦区。
张赵星[8](2017)在《不同旱地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地域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旱地小麦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小麦的总体生产状况,同时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域表现出产量和品质不同。为了探讨不同地域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变异规律,为旱地冬小麦优质栽培、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多点试验法,于2015-2016年度选用3个旱地冬小麦品种(普冰151、普冰9946和晋麦47)在11个地域种植,每个地域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3次,通过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研究了3个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在不同地域间的变异规律,旨在为旱地小麦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区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地域、品种及其互作对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均产生极显着影响,但千粒重主要受基因型的控制,其品种间均方差是地域间均方差的5.6倍,而穗粒数和产量的地域间差异大于品种间差异,其地域间均方差分别是品种间均方差的2.1倍和3.9倍。2.小麦品质特性同时受地域和基因型的影响,但籽粒硬度、出粉率、白度和灰分的品种间差异大于地域间差异,容重的地域间差异大于基因型差异。变异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灰分(9.53%)﹥籽粒硬度(6.81%)﹥出粉率(3.47%)﹥白度(2.35%)﹥容重(2.26%);直链淀粉受基因型影响大于地域的影响,而蛋白含量、湿面筋、沉降值、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则表现为地域作用大于基因型作用,变异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沉降值(20.93%)﹥湿面筋含量(18.98%)﹥支链淀粉(18.64%)﹥蛋白含量(14.46%)﹥总淀粉(9.42%)﹥直链淀粉(6.77%);粉质特性主要受基因型控制,表现为品种﹥地域﹥品种×地域(G×E),不同指标变异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形成时间(21.63%)﹥稳定时间(17.27%)﹥C2(10.72%)﹥吸水率(5.64%);峰值粘度主要由基因型控制,其他糊化指标则受地域作用较大。变异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稀懈值(74.91%)﹥回生值(32.34%)﹥最终粘度(26.28%)﹥低谷粘度(24.85%)﹥峰值粘度(11.80%)。3.产量与沉降值呈极显着负相关(r=-0.347**),与支链淀粉和总淀粉(r=0.368**,r=0.387**)呈显着正相关;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与吸水率和形成时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C2、峰值粘度、低谷粘度和最终粘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沉降值与湿面筋含量、蛋白含量、吸水率和形成时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49**,0.551**,0.364*,0.401*,与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06*,-0.419*;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均与淀粉糊化特性(除稀懈值外)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4.就产量而言,普冰151的适宜地域包括洛阳、蒲城和崆峒区,普冰9946的适宜地域为崆峒区、永寿和杨凌,晋麦47的适宜地域为灵台、永寿和彬县。就蛋白品质而言,普冰151和普冰9946的适宜地域均为三门峡,晋麦47的适宜地域包括三门峡和合阳。就产量与品质综合来看,普冰151的适宜地域为杨凌和灵台,普冰9946的适宜地域为蒲城、彬县和合阳,晋麦47的适宜地域为澄城和蒲城。
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孙美荣,霍成斌,常海霞[9](2017)在《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的选育——以长6359和长4738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我国北方麦区气候、生态、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确立育种目标为选育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通过对北部和黄淮两大麦区优异种质材料的鉴定和利用,融汇两大麦区优异目标基因;后代选育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为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选育创造了条件,实现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有机结合;品种鉴选应用抗旱节水鉴定评价体系新方法,克服了抗旱节水与高产、高产与稳产广适难以结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品种的有效鉴选。在同一育种系统中用同一组合育成长6359和长4738 2个国审小麦品种;长6359适宜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种植,长4738适宜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种植,适种区域横跨黄淮和北部两大麦区的旱地和水地;长6359旱作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稳产适应性广;长4738丰产潜力大、节水性好、稳产广适。因此,该方法实现了抗旱节水与高产稳产的有机结合。
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孙美荣,张树彬[10](2016)在《旱作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选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市场的需求,在新的育种目标指导下,根据性状互补的亲本配置原则,以自育的中间材料03-6564做母本、晋太170做父本进行杂交,使目标性状得到有效组合。后代材料选育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入选单株评鉴采用田间与室内综合鉴定筛选,稳定系进行水地和旱地两种环境下同时进行鉴选,使杂种基因型的各种性状得到充分表达和有效筛选,使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长6990具有抗旱、高产、广适、籽粒商品性较好等特点。
二、黄淮旱地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淮旱地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262’选育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选育过程 |
1.1 育种目标 |
1.2 育种思路 |
1.3 选育过程 |
2 主要特点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抗旱性 |
2.3 抗病性 |
2.4 品质状况 |
2.5 产量表现 |
2.6 栽培要点及适宜区域 |
3 选育体会 |
3.1 以生产需求为导向确立育种目标 |
3.2 选配适宜组合是实现育种目标的关键 |
3.3 通过多点多生态鉴定充分挖掘品种潜力 |
(2)抗寒节水高产国审小麦新品种‘临旱8号’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选择 |
1.2 试验方法 |
1.3 选育流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遗传基础丰富,基因具有多样性 |
2.2 生物学特性 |
2.3 组装检测抗旱相关基因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子标记模块 |
2.4 产量表现 |
2.5 抗逆性 |
3 结论 |
4 讨论 |
(3)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点 |
1.2 试验设计和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1.3.1 联合方差分析法 |
1.3.2 高稳系数(HSCi)分析法 |
1.3.3 Eberhar和Russell模型分析法 |
1.3.4 增产点率分析法增产点率是参试品种产量超 |
1.3.5 适应度分析法适应度是参试品种超过平均 |
1.3.6 品种离优度(Superiority Pi)分析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丰产性分析 |
2.2 稳产性分析 |
2.3 适应性分析 |
3 讨 论 |
4 结 论 |
(4)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旱肥地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泰科麦30’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
1.2‘泰科麦30’的理想品种分析 |
1.3‘泰科麦30’的适宜种植区域划分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统计分析 |
(5)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选配与系谱分析 |
2 选育经过 |
3 特征特性分析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产量表现 |
3.3 抗逆性分析 |
3.3.1 抗旱性。 |
3.3.2 抗病性。 |
3.4 品质性状分析 |
4 选育策略分析 |
4.1 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 |
4.2 水旱一体、异地多点鉴定方法的应用 |
4.3 小麦抗旱性状的形态指标的应用 |
5 结论与讨论 |
(6)强筋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特征特性 |
1.2 抗旱相关基因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子标记模块组装检测 |
1.3 产量表现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亲本选择及特性 |
3.2 分子设计育种思路 |
3.3 选育流程 |
(7)中国不同区域冬小麦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结果表达 |
第3章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有效性验证 |
3.1 APSIM模型简介 |
3.2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初始化 |
3.3 APSIM模型的参数调试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冬小麦不同生产水平下潜在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 |
4.1 冬小麦光温潜在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 |
4.2 冬小麦雨养/灌溉潜在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 |
4.3 冬小麦气候土壤氮肥潜在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 |
4.4 冬小麦不同生产水平下潜在产量适宜区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冬小麦实际生产水平下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 |
5.1 冬小麦主产区实际生产条件特征 |
5.2 冬小麦实际产量时空分布特征 |
5.3 冬小麦实际产量高产稳产性空间分布特征 |
5.4 各因素对冬小麦实际产量高产稳产性的影响程度解析 |
5.5 实际产量的适宜区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冬小麦不同生产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
6.1 光能利用效率 |
6.2 热量资源利用效率 |
6.3 水分利用效率 |
6.4 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讨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不同旱地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地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基因型和地域对小麦产量的作用 |
1.2.2 地域和基因对小麦磨粉品质的影响 |
1.2.3 地域和基因型对小麦籽粒组分和蛋白品质的影响 |
1.2.4 地域和基因型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征的影响 |
1.2.5 地域和基因型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产量的测定方法 |
2.3.2 容重测定方法 |
2.3.3 硬度和蛋白品质的测定方法 |
2.3.4 出粉率测定方法 |
2.3.5 白度和灰分测定方法 |
2.3.6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
2.3.7 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地域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
3.1.1 不同地域间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因素方差分析 |
3.1.2 不同品种小麦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
3.1.3 地域对不同品种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影响 |
3.2 地域与小麦磨粉品质的关系 |
3.2.1 不同地域间不同品种小麦磨粉品质方差分析 |
3.2.2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域间磨粉品质变异性分析 |
3.2.3 同一地域不同品种间小麦磨粉品质差异 |
3.2.4 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域间磨粉品质差异 |
3.3 地域与小麦籽粒组分及蛋白品质的关系 |
3.3.1 不同地域间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组分及蛋白品质方差分析 |
3.3.2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域间籽粒组分及蛋白品质变异性分析 |
3.3.3 同一地域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组分及蛋白品质差异 |
3.3.4 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域间籽粒组分和蛋白品质差异 |
3.4 地域与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关系 |
3.4.1 不同地域间不同品种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方差分析 |
3.4.2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域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异性分析 |
3.4.3 同一地域不同小麦品种间面团流变学特征差异 |
3.4.4 同一小麦品种不同地域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 |
3.5 地域与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关系 |
3.5.1 不同地域间不同品种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方差分析 |
3.5.2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域间淀粉糊化特征变异性分析 |
3.5.3 同一地域不同小麦品种间淀粉糊化特征差异 |
3.5.4 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域间糊化特征变异 |
3.6 旱地小麦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
3.6.1 小麦产量与磨粉品质之间的关系 |
3.6.2 小麦产量与籽粒组分和蛋白品质间的关系 |
3.6.3 小麦籽粒组分与面团流变学特征的关系 |
3.6.4 小麦籽粒组分与糊化特征之间的关系 |
3.7 不同地域间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地域与旱地冬小麦品种产量的关系 |
4.2 地域与旱地小麦品种磨粉品质的关系 |
4.3 地域与旱地小麦品种籽粒组分的关系 |
4.4 地域与旱地小麦粉质特性的关系 |
4.5 地域与旱地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征的关系 |
4.6 旱地小麦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的选育——以长6359和长473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目标及思路 |
1.1 选育目标 |
1.2选育思路 |
2 选育过程 |
2.1 亲本选育 |
2.2 杂交后代的选育 |
2.2.1 1996—1997年F1代。 |
2.2.2 1997—1998年F2代。 |
2.2.3 1998—1999年F3代。 |
2.2.4 1999—2000年F4代。 |
2.2.5 2000—2001年F5代。 |
2.3 出圃稳定系的鉴选 |
3 区域试验 |
4 新品种特性 |
4.1 长6359与国内外同类品种的比较 |
4.1.1 丰产性比较。 |
4.1.2 稳产适应性比较。 |
4.1.3 抗逆性比较。 |
4.2 长4738与国内外同类品种的比较 |
4.2.1 丰产性比较。 |
4.2.2 稳产适应性比较。 |
4.2.3 抗旱节水性比较。 |
5 选育技术要点 |
(10)旱作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长6990选育历程 |
1.1 组合配置及遗传基础 |
1.2 选育方法及选育经过 |
1.2.1 后代选育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 |
1.2.2 入选单株评鉴采用田间选择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
1.2.3 稳定品系在水、 |
1.2.4 选育经过 |
2 长6990特征特性 |
2.1 特征特性 |
2.2 丰产性 |
2.3 稳产适应性 |
2.4 品质特性 |
3 长6990选育中的几点体会 |
3.1 育种目标要明确,科学合理引入和选择亲本材料 |
3.2 科学有效的选育方法,是抗旱丰产稳产及优质协调统一综合育种的有力保障 |
3.3 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充分挖掘品种的种质潜力,促进品种的开发与推广 |
四、黄淮旱地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262’选育及体会[J]. 李豪圣,程敦公,刘成,韩冉,宋健民,刘爱峰,曹新有,郭军,王灿国,刘建军,赵振东,翟胜男,訾妍,李法计. 农学学报, 2021
- [2]抗寒节水高产国审小麦新品种‘临旱8号’选育研究[J]. 刘新月,刘莉,张松令,卫云宗.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 [3]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 种子, 2020(10)
- [4]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旱肥地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J]. 孙宪印,米勇,王超,牟秋焕,王瑞霞,亓晓蕾,吕广德,孙盈盈,钱兆国,吴科. 分子植物育种, 2021(17)
- [5]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J]. 辛庆国,殷岩,丁晓义,李林志,孙晓辉,刘少青,崔明灼,姜鸿明,王江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2)
- [6]强筋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的选育[J]. 刘新月,裴磊,刘莉,张松令,卫云宗,满强,张正斌,徐萍.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2)
- [7]中国不同区域冬小麦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孙爽.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1)
- [8]不同旱地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地域效应[D]. 张赵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5)
- [9]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的选育——以长6359和长4738为例[J]. 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孙美荣,霍成斌,常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1)
- [10]旱作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选育研究[J]. 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孙美荣,张树彬. 农业科技通讯,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