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幔岩中硅酸盐玻璃相成分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周云,黄惠兰,于玉帅,李芳,谭靖[1](2021)在《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LA-ICP-MS原位分析对成矿流体演化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和成矿元素迁移机制,深入揭示成矿机制,指导该地区的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对黑钨矿、锡石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红外显微测温及LA-ICP-MS原位分析.显示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绿柱石、黑钨矿中发育流体-熔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最高可达760℃.早成矿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360~500℃,盐度主要为28.4%~41.5%Na Cleqv,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80~450℃,盐度主要为3.0%~20.0%Na Cleqv.,晚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120~280℃,盐度为0.4%~6.6%Na Cleqv..LA-ICP-MS分析表明,超临界流体开始出溶时,W、Cu、Mo等元素优先富集于富挥发分气相中,Pb、Zn、Sn、Fe、Mn等元素则更倾向富集于高盐度卤水相中.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燕山期浅源花岗岩,钨锡成矿作用始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和富CO2等特征.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流体的出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不混溶作用,不混溶相分离过程中,成矿元素选择性迁移,在各相中进行不均匀分配.流体不混溶、水岩反应、流体混合和流体冷却作用是导致该矿床钨锡矿物沉淀的原因.
刘劲鸿[2](2020)在《吉林蛟河上地幔岩碎块内熔融微区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吉林蛟河地幔岩碎块是被碱性橄榄玄武岩岩浆喷发携带至地壳浅部或地表的。碱性橄榄玄武岩中地幔岩碎块含量40%~55%,局部达60%以上;碎块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以5~10cm居多,大者达20~35cm,故定名为地幔岩集块熔岩(岩流)。地幔岩碎块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尖晶石斜辉橄榄岩碎块为主,纯橄榄岩次之,未发现石榴石橄榄岩;胶结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岩浆。本次研究发现地幔岩内存在丰富的、不同成分和形态的熔融微区。熔融微区类型以其形状可分为滴状、扇状、球状、不规则状、短脉状和环边状,以其特征新生矿物分为OL型、K型、Na+Chl型、PL型、OL+SP型、C+SP型和SP+Chl+Ser型。熔融微区结构为玻基间隐结构或放射状结构;矿物呈骸晶状、中空为玻璃质;残余玻璃脱玻化,产生少量针状和不透明黑色雏晶。熔融微区的形状、结构、物质组成及矿物结晶等特征具有标型性,表征这些熔融体是在上地幔深度保存的幔源岩熔融交代的产物,幔源结晶岩是固相残留。该幔源岩经历强火山喷发使其发生爆炸的地质事件,导致K、Na、Al、Ca易熔组分和H2O、CO2等挥发分开始熔融和气体释放,营造快速固化结晶和淬火的环境。这些少量的熔融物择优占据矿物间隙、裂隙、位错或晶体缺陷处汇聚并熔融交代相邻矿物,不断扩展空间,遂形成滴状等特征形状的"微区"。由于熔融程度不同,产生的熔融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晶程度也有差异,所代表的初始岩浆性质也不一样,可以是超基性或碱性橄榄玄武质,抑或碧玄岩质岩浆。从检测出的这些信息证实,蛟河地幔岩是被不一致熔融抽取后的地幔残留,即岩石圈地幔。
田杰鹏[3](2020)在《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栖蓬福矿集区是胶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金铜钼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华北和扬子克拉通陆陆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的俯冲作用为本区的成岩成矿提供动力环境。本文采用矿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方法,对区内马家窑金矿、杜家崖金矿、香夼铜铅锌矿等典型矿床和侵入岩体进行研究,获得了成岩成矿年龄,分析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进行成矿预测。获得如下认识:研究区内金多金属矿矿床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以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低密度,且富含CO2的还原性质的热液体系,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温压条件综合分析认为金矿床成矿深度集中于3.5~8km。石英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以岩浆流体为主;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床,初始流体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水的混入。原位硫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幔源岩浆特征;而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铅同位素结果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和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属性;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铅的来源以上地壳和造山带为主。氦氩同位素结果显示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地幔流体参与成矿比例最高,其次为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最低。采用黄铁矿等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法、碳酸盐矿物Sm-Nd同位素定年法,首次精确获得马家窑金矿、大柳行金矿、杨家夼金矿和香夼铜铅锌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 123.4±2.9Ma、117.6±0.1Ma、123.5±8.1Ma和 125.8±3.8Ma。本区内燕山期发育晚侏罗世(160~145Ma)、早白垩世早期(130~126Ma)、早白垩世晚期(118~ll0Ma)三期岩浆活动,并伴随三期大规模成矿事件。其中金矿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早期(123.5~117.6Ma)成矿。有色多金属矿床成矿可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的矽卡岩型钨钼矿(邢家山钨钼矿,158Ma);早白垩世早期的斑岩型铅锌矿(香夼铜铅锌矿,125.8Ma);早白垩世晚期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铜矿(王家庄铜矿,116.1Ma)。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结果表明,自ll0Ma以来,研究区内中生代岩体剥蚀深度约3.27~3.52km,剥蚀深度远小于矿床的成矿深度,说明研究区内矿床形成之后得到较好保存,目前区内矿床开采深度普遍较浅,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徐清俊[4](2020)在《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文中提出华南板块在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向北-东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其转换必然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有关,然而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仍然存在争议。华南板块东南缘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两大构造域的叠合地带,其保留完好的沉积序列是研究和发掘中生代构造演化信息的理想载体,而且对弧后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板块俯冲历史与上覆板块盆地沉积关系的认识。本次研究以华南板块东南缘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整体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系统的采样、开展盆地沉积相、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碎屑锆石地球化学等研究,建立沉积盆地的“源-汇”体系,并结合华南中生代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古流数据等地质资料,探讨华南板块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以及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模式。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盆地沉积相研究表明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在晚三叠世为浅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早侏罗世浅海相沉积范围扩大;中侏罗世为湖泊相、扇三角洲,三角洲相、河流相;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岩盆地,盆地沉积相的改变是华南东南缘对海侵-海退的响应,也是盆地由扩张到收缩的反映。(2)“源-汇”体系分析表明晚三叠世粤东盆地物源主要来自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南缘、海南岛地区、云开大山、南岭带等地,而永安盆地物源则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的南武夷山、南岭带东段、海南岛地区等地。早-中侏罗世,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具有多物源区域,既有克拉通内部的物源供给,包括云开地区、扬子西南缘、南武夷山、浙西南-闽东北、日本西南部、南岭构造带等,也有来自推测的东部大陆岩浆弧带。早白垩世,凝灰岩物源既有盆地北部、东部沿海地带、大陆岩浆弧物源的供给,同时也有浅部地壳物质和壳幔耦合物质的加入。(3)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碎屑岩碎屑锆石主要年龄峰值的变化,以及对应物源区域的转变,是对华南板块从古特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这种转变开始发生在早侏罗世时期,完成时间为165±5 Ma;综合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太平洋板块于早侏罗世(~200 Ma)开始低角度向华南东南缘俯冲,一直持续到早白垩世早期(~135 Ma),且俯冲角度不断变大。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200-135 Ma),华南板块东南缘东海-南海一带发育一条活动的大陆岩浆弧带,且向华南板块东南陆缘移动;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导致了浙西南-闽西北地区以及华南板块东部的隆升剥蚀,控制了华南板块东南缘侏罗纪-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的物源特征和构造格局,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为受古太平洋构造域控制的弧后前陆盆地。
国显正[5](2020)在《东昆仑东段古特提斯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多金属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构造-岩浆-成矿带,包含复杂多样的矿化类型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古特提斯时期分布大面积的中酸性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本论文选取东昆仑东段(青海东昆仑)古特提斯时期3个典型矿床(小卧龙Sn矿床,多龙恰柔Mo矿床,那更康切尔Ag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内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火成岩开展锆石U-Pb定年,矿石矿物锡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限定成岩成矿时代;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全岩Sr-Nd,锆石Hf同位素等分析,查明岩石类型和成因,探讨岩浆源区性质;结合矿相学、矿物地球化学、硫化物S-Pb同位素查明各个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成矿作用机制,解剖矿床成因。并根据区内已知矿床类型,总结时空分布规律,讨论成矿作用与岩浆耦合关系,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取得以下认识:1、首次获得小卧龙致矿岩体斑状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259.6±1.8Ma,矿石矿物锡石年龄为258.0±3.7Ma,表明成岩成矿形成晚二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高Si O2(71.26~73.13 wt%)、高Al2O3(13.84~14.46 wt%),钙碱性(K2O+Na2O=7.08~7.69wt%),弱过铝质(A/CNK=1.01~1.05)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和低的Zr,Nb,Y,Ce成分,为未分异I型花岗岩;全岩具有负的?Nd(t)(-6.8到-7.1)值,锆石?Hf(t)值介于-7.4到-1.6,表明岩浆源区为古老地壳部分熔融。该矿床自岩体至碳酸盐地层具有明显的矽卡岩分带,成矿流体富集Si,Al的酸性岩浆流体与富Ca,Mg质的围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矿化。体系氧逸度不断升高,Sn富集一定程度时开始结晶沉淀,之后随着体系温度降低,在退变质反应中,结晶大量锡石和磁铁矿等矿物,最终在北东向有利构造部位形成工业矿体。小卧龙Sn矿床是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2、首次获得多龙恰柔钼矿区内含矿二长花岗岩与不含矿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分别为236.8±1.8 Ma,237.6±1.5Ma,辉钼矿Re-Os年龄为235.9±1.4 Ma,表明成岩成矿具有一致性。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锆石?Hf(t)分别为-3.0~0,-4.6~0.5,Hf二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1271~1459 Ma和1240~1558 Ma;εNd(t)值分别为-5.6~-5.7,-5.5~-5.7,表明具有相同源区:来自新元古和中元古古老地壳,同时有幔源物质参与。角闪石温度计和压力计表明含矿二长花岗岩与不含矿花岗闪长岩形成温度分别介于772~805℃,742~826℃,压力分别为109~145MPa,77~133MPa,氧逸度△NNO分别为0.2~0.9,0.6~1.5,含矿二长花岗岩形成温度和压力均高于花岗闪长岩,具有更富水特征。S-Pb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为岩浆来源。含矿二长花岗岩具有高分离结晶特征,可能有利于钼的富集沉淀。多龙恰柔Mo矿为一斑岩型矿床。3、获得那更康切尔Ag矿区内流纹斑岩年龄为217.5±2.4Ma,表明银多金属成矿年龄与火山岩同期或晚于火山岩形成。流纹斑岩具有高硅高铝富钾贫钠特征,为高钾钙碱性强过铝岩石系列,εNd(t)值为-7.4到-7.8,锆石εHf(t)值为-4.4到-9.7之间,岩石源区主要源于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并混入部分幔源物质。S-Pb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岩浆,同时有地层的贡献,矿床银富集沉淀机制主要为成矿流体的混合作用,那更康切尔Ag矿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4、综合分析东昆仑区内中酸性岩浆作用特征,斑岩Mo矿床相关的岩浆岩一般具有高Si O2富Al2O3,低Cr,低Ni特征,岩石具有中等还原特征;斑岩Cu-Mo矿床相关的岩浆岩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到弱过铝质系列,中等氧化特征;与矽卡岩矿床有关的岩浆岩随着Si O2含量的增加,矿种有Fe-Cu、Fe-Sn、Pb-Zn趋势。Sr-Nd同位素表明东昆仑古特提斯中酸性岩浆源区主要来自地壳部分熔融,以及不同幔源成分的加入。岩石具有不同程度的Eu,Ti,P等异常,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不同类型的矿床岩浆岩氧逸度热液型Cu矿床>浅成低温热液Ag矿床>矽卡岩型Fe矿床>矽卡岩型Sn矿>斑岩型Cu矿床>斑岩型Mo矿床>造山型Au矿。5、系统总结了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不同类型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昆北构造单元主要以矽卡岩型Fe-Cu-Pb-Zn-Sn多金属矿床,斑岩型Cu-Mo多金属矿床为主;昆中构造单元主要产出斑岩型Cu-Mo,斑岩型Mo矿床,矽卡岩型Fe-Cu多金属矿床,造山型Au矿床;昆南构造单元主要产出热液型Cu矿床,卡林型Au矿床,以及喷流沉积叠加热液改造斑岩-矽卡岩复合型矿床。东昆仑古特提斯与中酸性岩浆有关的矿化作用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特征,主要集中在中三叠世245~238Ma,晚三叠世早期232~228Ma,以及晚三叠世中晚期225~218Ma。6、依据沉积-构造-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提出三阶段动力学演化模式,分别为板片俯冲阶段,板片断离阶段,软流圈底侵阶段,对应浅部构造为俯冲,同碰撞,后碰撞。确认小卧龙矿床形成在板片俯冲动力学背景,多龙恰柔钼矿床形成板片断离动力学背景,那更康切尔Ag矿床形成后碰撞构造环境,建立东昆仑区域古特提斯时期与中酸性岩相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钱烨,孙金磊,李予晋,于娜,刘金龙,李碧乐,孙丰月[6](2020)在《华北地台东北缘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动力学》文中认为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研究区经历了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形成,元古宙"辽吉洋"的构造演化,中生代早期遭受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影响,中-新生代又有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造就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同时也记录了丰富的成矿信息。为厘清区内多金属矿成矿时代与成矿动力学背景,本文对研究区不同成矿地质体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条带状贱金属矿化的荒岔沟组变粒岩锆石年龄为2157Ma,其形成与辽吉洋洋壳俯冲产生的强烈海底火山喷发密切相关,在火山喷发的间歇期形成了条带状矿化的火山-沉积岩;(2)正岔矽卡岩型铅锌矿的成矿地质体(正岔岩体)由具有埃达克属性的高镁闪长岩和低镁花岗岩组成,形成于晚三叠世(2243~2185Ma),是古亚洲洋闭合和持续碰撞造山导致的加厚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暗示华北地台北缘岩石圈规模有限的减薄和克拉通破坏的起始时间可能为晚三叠世;(3)西岔金银矿的成矿地质体西岔正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将西岔金银矿的成矿时代限定在~1211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西岔金银矿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伸展作用相关。
孙慧,陈丹玲,任云飞,王海杰[7](2020)在《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金红石中Si含量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利用LA-ICP-MS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的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及共生的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金红石显示Si成分环带,且Si含量(质量分数,下同)随变质压力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进变质到峰期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升高趋势,峰期金红石的边部Si含量达到最高,退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降低趋势;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主要呈包体产于多硅白云母、石榴子石、角闪石和钠长石中;在相同的超高压变质条件下,石榴角闪钠长岩中多硅白云母包体金红石的Si含量((1 018~2 741)×10-6,平均为1 924×10-6)明显高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的峰期金红石((450~2 397)×10-6,平均为952×10-6)。综合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石榴角闪钠长岩的产状、变质演化和全岩成分以及前人对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富硅金红石的研究结果提出,超高压变质岩石中金红石的Si含量与变质压力成正相关关系,金红石中Si含量大于500×10-6可以作为榴辉岩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指示标志。超高压金红石中Si含量与全岩成分中SiO2和TiO2含量有关,随SiO2含量的升高和TiO2含量的降低而升高。
田坎[8](2019)在《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选取项目团队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帮布勒Pb-Zn-Cu-Fe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首次系统性的总结报道了帮布勒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对典型岩矿石标本开展了岩相学观察,对与成矿相关的石英斑岩、流纹斑岩等开展了高精度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以及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多种手段开展了矿物学、矿物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C-H-O同位素分析、金属硫化物矿物的S-Pb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查明并报道了帮布勒矿床地质特征帮布勒矿床矿(化)体产于晚白垩世石英斑岩与灰岩接触带,以及灰岩和砂岩的层间界面,形态较复杂。现有地表探槽工程与钻探工程初步控制了矿区内三个主要矿体群,并证实了300m以下隐伏矿体的存在。在矿区范围地表内圈定铅锌矿(化)体76个、铜矿体2个,深部隐伏矿(化)体12个;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磁铁矿等为主;矿区内主要蚀变为发育在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化,以形成钙铁榴石、透辉石和阳起石为主。根据已有控制程度概算矿区主要矿体333+3341金属资源量为:Pb 32.67万吨,Zn 38.00万吨,Ag 170.91吨,Cu 1259吨,已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该发现为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向西延伸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使该成矿带继查个勒矿床的发现后再次向西延伸约250km。2.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厘定了岩浆岩成因类型帮布勒矿区内成矿相关的石英斑岩Si O2含量变化于72.4777.31 wt.%;K2O含量为0.865.89 wt.%;铝饱和指数A/CNK为0.881.43,显示高钾钙碱性、偏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稀土总量变化于73.95247.89 ppm之间(平均189.80 ppm),具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Sr、Eu、Nb、Ta、P等负异常,暗示其岩浆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重要的结晶分异过程。石英斑岩的εHf(t)整体集中于-7.92-12.85,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为19611121 Ma;全岩(87Sr/86Sr)i比值为(0.71480.7258),εNd(t)值(-9.01-7.32),二阶段Nd模式年龄为16121477 Ma;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68618.781、15.69915.762和39.13139.344,显示Pb同位素的组成与拉萨地体的Pb同位素一致。综上,帮布勒矿区石英斑岩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结束后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与拉萨地块基底的部分熔融有关。3.限定了帮布勒矿床的成岩与成矿时代,为完善晚白垩世(8070Ma)这个“特殊”时间段冈底斯成矿带的成岩成矿演化序列提供了新的证据获得了研究区内的石英斑岩、流纹斑岩、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年龄均为77Ma左右,结合区域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晚白垩世冈底斯带上的岩浆活动是连续的,并不存在前人认为的8070 Ma期间的岩浆活动“静宁期”。该时期(8070 Ma)北冈底斯地区的岩浆活动作用强度强于南部冈底斯地区,并且侵位时间也有从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同时也表现出东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的特点。该时期的成矿作用在北冈底斯地区以铁铜、铜金矿化为主,形成了东部以日阿、更乃等铁铜矿点为代表的矿床;在念青唐古拉带上则以铅锌铁铜多金属矿化为主,形成了以帮布勒为代表的大型矽卡岩型Pb-Zn-Cu-Fe矿床。4.讨论了矿床成因并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矿区内矿石δ34SCDT值集中在-0.8‰3.9‰,中值在0附近,显示了硫为单一岩浆来源的特征。矿石与石英斑岩中的Pb同位素的组成较为稳定,具有较为一致的上地壳来源特征。与成矿相关的透明矿物的C-H-O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在早期以岩浆流体为主,到晚期逐渐过渡为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模式简述为:晚白垩世(77Ma±),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已经由碰撞造山作用逐渐进入后碰撞环境。在碰撞向后碰撞环境的转换过程中区内的古老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经过高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石英斑岩岩浆,随后岩浆携带大量的成矿物质向上侵入围岩地层或局部超覆于围岩之上,与围岩中的灰岩发生交代反应,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形成矽卡岩化带。矽卡岩阶段以岩浆水为主的成矿流体整体具有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的特征,在接触带及附近发育以石榴子石、透辉石、阳起石等为主的矽卡岩蚀变,到了矽卡岩末期大量的磁铁矿开始生成,并交代早期的矽卡岩矿物;而到了石英-硫化物期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混入,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等出现明显降低,含矿气水热液在石英斑岩与灰岩接触带附近、灰岩与拉嘎组砂板岩的层间破碎带以及拉嘎组地层内广泛发育节理裂隙的部位发生减压、降温,随后伴随成矿物质的沉淀、堆积,在有利部位形成了矽卡岩型的铅锌铜铁多金属矿体,5.为区域找矿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研究认为晚白垩世8070Ma羌塘-拉萨地块碰撞后的局部伸展作用诱发的岩浆活动侵入到碳酸盐围岩地层中,可能是此时期形成矽卡岩型矿床的主要机制。围绕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在念青唐古拉铅锌铁铜成矿带上寻找矽卡岩型矿床可能会是下个阶段找矿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并重点围绕着帮布勒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考虑矿床丛聚性、等距性等分布特点,在隆格尔-南木林弧背断隆带及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北缘加大勘探力度。
陈薇[9](2019)在《云南个旧花岗岩浆作用及其成矿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个旧地处华南地块最西缘,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交界部位。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一系列花岗质侵入岩,其中与Sn成矿密切相关的为黑云母花岗岩,分别出露于个旧东西两矿区:西区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而东区则分布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本文通过对该区黑云母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年代学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岩石成岩时代及类型等,探讨母岩岩浆源区及形成机制。两种黑云母花岗岩为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二者主要造岩矿物组成基本一致,均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以及黑云母,但是由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到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石英、钾长石含量逐渐递增,黑云母、斜长石含量逐渐递减。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 LA-ICP-MS年龄为82.08±0.56Ma,结合本区其他黑云母花岗岩年龄数据,两类花岗岩成岩年龄形成年龄相近,集中于8082Ma,均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两种花岗岩均显示过铝质、富硅、高钾、贫铁镁钛、钙碱性岩等特征,其中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相较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更偏酸性,而后者则更加富钾、富碱、富铝。两种黑云母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均富集Rb、Th、U、Hf等元素,而亏损Ba、Sr、P、Ti等元素。稀土元素特征上,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其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呈“右倾海鸥型”;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则表现为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的“V型”,同时具有显着的四分组效应。前者显示为中等的负Eu异常,后者则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指示其已发生明显的分异作用。两种花岗岩结晶温度大于800℃,属高温花岗岩,同时二者成岩环境均呈还原状态且深度较小。岩石类型上,个旧地区出露的黑云母花岗岩应为已发生分异的A型花岗岩。两种花岗岩是壳源低成熟度泥砂质碎屑岩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其在矿物学、地球化学、年代学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演化关系,系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构造环境上,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期后的伸展构造环境。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与锡成矿关系密切,其所表现的低氧逸度、高分异、富挥发分流体与熔体的相互作用特征,对形成超大型Sn多金属矿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黄从俊[10](2019)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河口群落凼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大致顺层产出;矿石类型以网脉—角砾状、脉状矿石为主,次为浸染状-块状、条带状-似层状矿石;已探明矿床中矿石储量约200Mt,平均品位:铁15.28%,铜0.83%,钼0.03%,钴0.02%,金0.16g/t,银1.87 g/t,稀土0.14%。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分析,运用镜下显微岩/矿相学观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系统查明了该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生成顺序,重新划分了该矿床的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认为矿床先后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其中气成-热液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为矿床的主要成矿期;并新发现了该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存在磷灰石、独居石及辉钼矿等重要矿物。(2)利用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河口群地层是由海底热水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岩经变质作用而成;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裂谷环境中碱性-钙碱性岩浆的演化;变质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自于围岩,继承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流体中REE地球化学特征;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同期中酸性岩浆的演化;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REE来源于基性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中高温热液和/或河口群围岩。(3)借助于H-O、C、S等稳定同位素,揭示了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化剂(C、S)的来源,认为变质成矿期以变质水为主,气成-热液成矿期主要为岩浆水,热液成矿期以岩浆水为主,但有大气降水参与;矿化剂C和S主要来自幔源。(4)利用Pb、Sr、Nd和Os等放射成因同位素示踪了成矿物质来源,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物质较复杂,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且不同成矿期,成矿物质的来源存在差异,同一时期不同成矿金属(Cu和Mo)的来源也有所不同。(5)采用独居石U-Pb、黑云母Ar-Ar、硫化物Re-Os、硫化物Pb-Pb定年等多种测年手段,精确测定了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作用时限,(1)古元古代末期的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725Ma-1647Ma,持续100Ma,主要为Fe-Cu-(L)REE矿化,发生成矿预富集或形成含Fe和Cu的矿源层;(2)中元古代中期的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235Ma-1218Ma,持续约20Ma,矿源层中成矿元素重新分布、改造富集,主要为Fe-Cu-REE矿化,形成条带状、片理化矿石;(3)中元古代末期的大规模气成-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097Ma-907Ma,持续200Ma,主要为Fe-Cu-Mo-REE矿化,形成角砾状、网脉状、脉状、浸染状和块状富矿石;(4)新元古代早-中期的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860Ma-816Ma,持续45Ma,主要为Fe-Cu-Mo-U-REE矿化,发生碱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碱交代岩体和脉状矿石。认为拉拉IOCG矿床具有多期、长期持续成矿作用特征。(6)借助于流体包裹体研究,提出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中酸性岩浆出溶流体与低温低盐度盆地卤水/变质水的混合,流体混合及相分离-流体超压作用是该期成矿作用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岩浆出溶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混合作用是导致该期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7)发现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事件与康滇地区元古宙时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时限一致,其中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对应于古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变质成矿期和气成-热液成矿期与中元古末期板块俯冲作用相关构造-岩浆活动时限一致,热液成矿期则与新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时限一致,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作用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元古宙时期壳幔相互作用的响应,认为拉拉IOCG矿床是狭义的IOCG矿床。
二、地幔岩中硅酸盐玻璃相成分及其成矿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幔岩中硅酸盐玻璃相成分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LA-ICP-MS原位分析对成矿流体演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区地质概况 |
1.1 矿体与矿石特征 |
1.2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2 样品准备及测试方法 |
2.1 样品准备 |
2.2 显微测温 |
2.3 LA-ICP-MS分析 |
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 |
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3.1.1 流体-熔体包裹体(L+V+M+X) |
3.1.2 水溶液包裹体 |
3.1.3 三相含CO2包裹体(LH2O+LCO2+VCO2) |
3.1.4 三相含盐包裹体(L+V+S) |
3.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3.2.1 流体-熔体包裹体 |
3.2.2 流体包裹体 |
4 单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成矿元素的来源与迁移 |
5.2 成矿流体的演化与成矿 |
6 结论 |
(2)吉林蛟河上地幔岩碎块内熔融微区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蛟河地幔岩碎块产出的地质构造背景 |
1.1 构造 |
1.2 火山岩喷发层序 |
2 地幔岩碎块的岩石类型及矿物学特征 |
2.1 地幔岩碎块的岩石类型 |
2.2 地幔岩碎块的矿物学特征 |
3 熔融微区类型及其矿物学特征 |
3.1 浆胞 |
3.2 海绵边 |
3.3 尖晶石混浊化 |
4 浆胞新生产物及其类型判定 |
4.1 浆胞新生产物定名 |
4.2 浆胞新生产物组合 |
4.3 海绵边熔融物矿物类型 |
5 熔融微区记录的上地幔信息 |
6 认识与讨论 |
6.1 几点认识 |
6.2 讨论 |
(3)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基础地质 |
1.2.2 物化探工作 |
1.2.3 矿产勘查工作 |
1.2.4 以往科研工作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区域岩浆活动 |
1.3.2 矿床地质特征 |
1.3.3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 |
1.3.4 成矿时代 |
1.3.5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后变化保存及成矿预测 |
1.4 技术路线 |
1.4.1 资料系统收集 |
1.4.2 野外地质观测 |
1.4.3 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 |
1.4.4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 |
1.4.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1.4.6 H-O-S-Pb-He-Ar同位素测试 |
1.4.7 年代学测试 |
1.4.8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
1.4.9 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
1.5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完成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新太古界地层 |
2.1.2 古元古界地层 |
2.1.3 新元古界地层 |
2.1.4 中生界地层 |
2.1.5 新生界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韧性剪切带 |
2.2.3 脆性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中新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古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3.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3.1.2 区域磁场特征 |
3.1.3 重磁异常与矿化的关系 |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4.1.1 马家窑金矿 |
4.1.2 西陡崖金矿 |
4.1.3 大柳行金矿 |
4.1.4 笏山金矿 |
4.1.5 王家庄铜矿 |
4.2 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 |
4.2.1 杜家崖金矿 |
4.3 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3.1 邢家山钨钼矿 |
4.3.2 香夼铜铅锌矿 |
5. 区域成矿作用 |
5.1 成矿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5.1.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2 H-O同位素组成 |
5.1.3 原位S同位素 |
5.1.4 Pb同位素 |
5.1.5 He-Ar同位素 |
5.2 成矿时代研究 |
5.2.1 Rb-Sr同位素年代学 |
5.2.2 Sm-Nd同位素年代学 |
5.2.3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5.2.4 讨论 |
5.3 区域控矿因素 |
5.3.1 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成矿 |
5.3.2 中生代花岗岩与成矿 |
5.3.3 构造与成矿 |
5.3.4 围岩蚀变与成矿 |
5.4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1 基底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2 上叠构造演化与成矿 |
5.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5.5.1 实验方法 |
5.5.2 热年代学结果 |
5.5.3 磷灰石热史模拟分析 |
5.6 成矿预测 |
5.6.1 成矿远景区的圈定 |
5.6.2 最小预测区的圈定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4)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南板块东南部中生代构造背景 |
1.2.2 华南板块东南部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砂岩碎屑成分骨架颗粒统计与岩矿鉴定 |
1.3.2 地质年代学 |
1.3.3 氧逸度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的新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南板块大地构造演化 |
2.2 华南东南部上三叠统-下白垩统地层 |
2.3 华南东南部岩浆岩 |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2.3.2 新元古代岩浆岩 |
2.3.3 加里东期(早古生代)岩浆岩 |
2.3.4 海西期(石炭纪-二叠纪)岩浆岩 |
2.3.5 印支期(三叠纪)岩浆岩 |
2.3.6 早-中侏罗世(200-170 Ma)岩浆岩 |
2.3.7 中-晚侏罗世(170-145 Ma)岩浆岩 |
3 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盆地充填序列和沉积环境 |
3.1 粤东盆地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1.1 新丰-连平地区 |
3.1.2 紫金-揭西地区 |
3.1.3 海丰-惠来地区 |
3.2 永安盆地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2.1 梅县-大埔地区 |
3.2.2 南靖地区 |
3.2.3 漳平-尤溪地区 |
3.3 小结 |
4 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与侏罗纪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 |
4.1 样品采集 |
4.2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
4.2.1 粤东盆地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
4.2.2 永安盆地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
4.3 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 |
4.3.1 锆石阴极发光图以及微量元素 |
4.3.2 粤东盆地年龄组成 |
4.3.3 永安盆地年龄组成 |
4.4 小结 |
5 早白垩世凝灰岩锆石年代学分析 |
5.1 凝灰岩岩石学特征 |
5.2 凝灰岩锆石U-Pb定年 |
5.3 凝灰岩氧逸度 |
6 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
6.1 年代地层格架 |
6.2 “源-汇”体系 |
6.2.1 上三叠统和侏罗纪碎屑锆石源区分析 |
6.2.2 下白垩统碎屑锆石源区分析 |
6.3 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
6.4 小结 |
7 讨论:华南板块东南部构造体制转换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
7.1 华南板块东南部构造体制转换时限 |
7.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5)东昆仑东段古特提斯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多金属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典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中酸性岩浆成矿控制因素 |
1.2.3 副矿物研究现状 |
1.2.4 东昆仑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东昆北断裂 |
2.3.2 东昆中断裂 |
2.3.3 东昆南断裂 |
2.3.4 哇洪山-温泉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区域矿产 |
2.6 区域构造演化 |
第三章 样品分析及测试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3.3 锆石LA-ICP-MS定年 |
3.4 锡石LA-ICP-MS定年 |
3.5 辉钼矿Re-Os定年 |
3.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3.7 矿物主微量元素原位分析 |
3.8 S-Pb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小卧龙锡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区地质概况 |
4.1.2 矿体特征 |
4.1.3 矿石特征 |
4.1.4 围岩蚀变 |
4.1.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4.2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2.1 成岩年龄 |
4.2.2 成矿年龄 |
4.3 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角闪石 |
4.3.2 黑云母 |
4.3.3 磷灰石 |
4.3.4 石榴子石 |
4.4 岩体地球化学成因 |
4.4.1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2 Sr-Nd-Hf同位素特征 |
4.4.3 岩石成因及源区 |
4.5 成矿物质来源 |
4.5.1 S同位素特征 |
4.5.2 Pb同位素特征 |
4.6 矿床成因 |
第五章 多龙恰柔钼矿床 |
5.1 矿床地质特征 |
5.1.1 矿区地质概况 |
5.1.2 矿体特征 |
5.1.3 矿石特征 |
5.1.4 围岩蚀变 |
5.1.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5.2 成岩-成矿年代学 |
5.2.1 成岩年龄 |
5.2.2 成矿年龄 |
5.3 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3.1 角闪石 |
5.3.2 黑云母 |
5.3.3 磷灰石 |
5.4 矿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5.4.1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2 Sr-Nd-Hf同位素特征 |
5.4.3 岩石成因及源区 |
5.5 成矿物质来源 |
5.5.1 S同位素特征 |
5.5.2 Pb同位素特征 |
5.5.3 Re同位素特征 |
5.6 矿床成因 |
第六章 那更康切尔银多金属矿床 |
6.1 矿床地质特征 |
6.1.1 矿区地质概况 |
6.1.2 矿体特征 |
6.1.3 矿石特征 |
6.1.4 围岩蚀变 |
6.1.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6.2 火山岩年代学 |
6.2.1 火山岩年龄 |
6.2.2 火山岩对成矿的限制 |
6.3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6.3.1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2 Sr-Nd-Hf同位素特征 |
6.3.3 岩石成因及源区 |
6.4 金属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5 成矿物质来源 |
6.5.1 S同位素特征 |
6.5.2 Pb同位素特征 |
6.6 矿床成因 |
第七章 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多金属成矿作用 |
7.1 中酸性岩浆作用 |
7.1.1 岩石类型 |
7.1.2 岩浆源区 |
7.1.3 岩浆演化 |
7.1.4 氧逸度 |
7.2 区域成矿时空格架 |
7.2.1 空间分布规律 |
7.2.2 时间分布规律 |
7.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7.4 区域成矿模式 |
7.5 区域找矿勘查启示 |
第八章 结论与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华北地台东北缘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与矿区地质 |
1.1 区域地质 |
1.2 矿区地质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西岔金银矿 |
2.2 金厂沟金矿 |
2.3 正岔铅锌矿 |
3 样品描述与测试方法 |
3.1 样品描述 |
3.2 锆石LA-ICP-MS U-Pb测年 |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4 分析结果 |
4.1 锆石U-Pb年代学 |
4.2 岩石地球化学 |
4.2.1 正岔岩体 |
4.2.2 西岔正长斑岩 |
5 讨论 |
5.1 荒岔沟组变粒岩与辽吉洋演化 |
5.2 正岔岩体与古亚洲洋演化 |
5.3 西岔正长斑岩与古太平洋演化 |
6 结论 |
(7)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金红石中Si含量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地质背景和分析方法 |
1.1 地质背景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多硅白云母榴辉岩 |
2.2 石榴角闪钠长岩 |
3 讨 论 |
3.1 金红石中Si含量与压力的关系 |
3.2 金红石中Si含量与岩石类型的关系 |
4 结 语 |
(8)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勘查工作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区域断裂 |
2.4.2 区域褶皱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岩浆岩 |
3.3 矿区构造 |
3.3.1 断裂 |
3.3.2 褶皱 |
3.4 围岩蚀变 |
3.5 矿体特征 |
3.5.1 北部矿体群 |
3.5.2 中部矿体群 |
3.5.3 东南部矿体群 |
3.5.4 矿床规模 |
3.6 矿石特征 |
3.6.1 矿石类型 |
3.6.2 矿石组构 |
3.6.3 矿石成分特征 |
3.7 空间分布特征与期次划分 |
3.7.1 空间分布特征 |
3.7.2 期次划分 |
第四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相学特征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特征 |
4.2.2 微量元素特征 |
4.2.3 稀土元素特征 |
4.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4 全岩Sr-Nd-Pb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1 Sr-Nd-Pb同位素特征 |
4.4.2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5 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
4.5.1 岩石成因类型 |
4.5.2 起源与源区性质 |
4.5.3 构造环境分析 |
4.6 冈底斯晚白垩岩浆活动的新证据 |
第五章 矽卡岩矿物及金属矿物特征 |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1 石榴子石 |
5.1.2 辉石族 |
5.1.3 闪石族 |
5.1.4 绿帘石 |
5.1.5 绿泥石 |
5.1.6 云母类 |
5.2 矽卡岩矿物成因 |
5.2.1 石榴子石成因 |
5.2.2 辉石成因 |
5.3 金属矿物学特征 |
5.3.1 方铅矿 |
5.3.2 闪锌矿 |
5.3.3 黄铜矿 |
5.3.4 斑铜矿 |
5.3.5 磁铁矿 |
5.4 金属矿物成因 |
5.4.1 结构成因 |
5.4.2 矿物成因 |
第六章 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6.1 岩相学特征 |
6.2 物理化学特征 |
6.2.1 均一温度 |
6.2.2 流体盐度 |
6.2.3 流体密度 |
6.2.4 压力与深度估算 |
6.3 成矿流体来源:C-H-O同位素 |
6.3.1 C-H-O同位素特征 |
6.3.2 成矿流体来源 |
6.4 成矿物质来源:S-Pb同位素 |
6.4.1 S同位素 |
6.4.2 Pb同位素 |
第七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7.1 矿床成因 |
7.2 成矿模式 |
7.3 晚白垩世成矿演化序列的补充 |
7.4 找矿建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云南个旧花岗岩浆作用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质演化史 |
3 岩体及岩相学特征 |
3.1 神仙水岩体 |
3.2 白沙冲岩体 |
3.3 老卡岩体 |
4 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测试方法 |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5.1 测试方法 |
5.2 锆石U-Pb年龄结果 |
5.3 形成时代及其年代学格架 |
6 岩浆成因及其构造背景 |
6.1 花岗岩成因类型 |
6.2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
6.2.1 岩浆源区 |
6.2.2 岩石成因 |
6.3 花岗岩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
6.3.1 成岩温度 |
6.3.2 成岩氧化还原环境 |
6.3.3 成岩深度 |
6.4 地球动力学背景 |
6.5 花岗岩对Sn矿的指示意义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OCG矿床研究现状 |
1.2.2 IOCG矿床定义 |
1.2.3 IOCG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1.2.4 IOCG矿床主要成矿环境 |
1.2.5 IOCG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成因 |
1.2.6 中国的IOCG矿床 |
1.3 拉拉IOCG矿床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论文主要成果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元古界河口群 |
2.1.2 古元古界大红山群 |
2.1.3 古元古界东川群 |
2.1.4 中元古界昆阳群 |
2.1.5 中元古界会理群 |
2.1.6 新元古界康定群 |
2.1.7 震旦系 |
2.1.8 古生界-新生界 |
2.1.9 康滇地轴元古宇地层演化顺序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2.3.2 中元古代岩浆岩 |
2.3.3 新元古代岩浆岩 |
2.4 区域变质作用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赋矿层位河口群 |
3.1.2 会理群 |
3.1.3 白果湾组 |
3.2 矿区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3.1 基性侵入岩 |
3.3.2 中酸性侵入岩 |
3.4 角砾岩 |
3.5 矿体特征 |
3.5.1 矿体埋藏特征 |
3.5.2 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及与围岩关系 |
3.6 矿石类型及构造 |
3.6.1 矿石类型 |
3.6.2 矿石构造 |
3.6.3 矿石矿物成分 |
3.6.4 矿石化学成分 |
第4章 矿床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成生顺序研究 |
4.1 矿床成矿期划分 |
4.1.1 成矿期 |
4.1.2 成矿阶段初步划分 |
4.2 矿物世代 |
4.2.1 矿石矿物 |
4.2.2 脉石矿物 |
4.3 矿床成矿阶段及矿物共生组合 |
4.3.1 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 |
4.3.2 变质成矿期 |
4.3.3 气成-热液成矿期 |
4.3.4 热液成矿期 |
4.3.5 矿物生成顺序表 |
4.4 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 |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1 围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1.2 分析结果 |
5.1.3 REE配分模式及指示意义 |
5.2 含钙脉石矿物的REE地球化学 |
5.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2.2 分析结果 |
5.2.3 REE配分模式特征及指示意义 |
5.3 REE来源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6.1.2 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6.1.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特征 |
6.2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2.3 方解石沉淀影响因素及成矿流体中的C质来源 |
6.3 S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6.3.2 样品的S同位素组成 |
6.3.3 S同位素分馏平衡及平衡温度 |
6.3.4 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总S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硫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
7.1 独居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 |
7.1.1 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
7.1.2 分析结果 |
7.1.3 独居石U-Pb年龄指示意义 |
7.2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
7.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7.2.2 分析结果 |
7.2.3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指示意义 |
7.3 黑云母39Ar-40Ar同位素测年 |
7.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7.3.2 分析结果 |
7.3.3 黑云母39Ar-40Ar年龄指示意义 |
7.4 黄铜矿的Pb-Pb及 Re-Os同位素测年 |
7.4.1 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法测年 |
7.4.2 黄铜矿Re-Os等时线法测年 |
7.5 拉拉IOCG矿床成矿时代及指示意义 |
7.5.1 拉拉IOCG矿床4 期成矿事件及指示意义 |
7.5.2 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
7.6 拉拉IOCG矿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7.6.1 萤石的Rb-Sr和 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7.6.2 金属成矿物质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8.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8.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结果 |
8.3 高盐度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成因及指示意义 |
8.3.1 含子晶包裹体的捕获条件及显微热力学行为 |
8.3.2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成因 |
8.3.3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流体来源 |
8.4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1 气成-热液成矿期早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2 气成-热液成矿期晚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3 热液成矿期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5 成矿流体演化及矿质迁移沉淀机制 |
8.5.1 拉拉IOCG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8.5.2 流体超压机制及富矿角砾岩的形成过程 |
8.5.3 矿质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成矿 |
9.1 康滇地轴元古宙岩浆活动 |
9.1.1 古元古代岩浆活动 |
9.1.2 中元古代岩浆活动 |
9.1.3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
9.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火山-沉积期成矿作用 |
9.2.1 扬子地块在Columbia超大陆旋回中的构造演化 |
9.2.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扬子地块西南缘区域性IOCG矿化事件 |
9.2.3 拉拉IOCG矿床古元古代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
9.3 中元古代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气成-热液期成矿作用 |
9.3.1 Rodinia超大陆拼贴与扬子地块西南缘中酸性岛弧岩浆事件 |
9.3.2 拉拉IOCG矿床中元古代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
9.4 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热液期成矿作用 |
第10章 成果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地幔岩中硅酸盐玻璃相成分及其成矿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LA-ICP-MS原位分析对成矿流体演化的制约[J]. 周云,黄惠兰,于玉帅,李芳,谭靖. 地球科学, 2021(04)
- [2]吉林蛟河上地幔岩碎块内熔融微区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J]. 刘劲鸿. 地学前缘, 2020(05)
- [3]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D]. 田杰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D]. 徐清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东昆仑东段古特提斯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多金属成矿作用[D]. 国显正.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华北地台东北缘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动力学[J]. 钱烨,孙金磊,李予晋,于娜,刘金龙,李碧乐,孙丰月. 岩石学报, 2020(04)
- [7]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金红石中Si含量及其地质意义[J]. 孙慧,陈丹玲,任云飞,王海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0(02)
- [8]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田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云南个旧花岗岩浆作用及其成矿意义[D]. 陈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黄从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