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与设计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韩璐[1](2021)在《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与决策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字化时代,零售商、分销商以及最终消费者对供应链的期待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并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运营,供应链管理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然而,对于生产环节众多、管理内容复杂的制造企业来讲,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转型方案与业务需求脱节、转型管理效率低下等原因致使很多实践以失败告终。关于制造企业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问题,目前行业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往往将管理、技术以及组织支持相混淆,对转型驱动要素、转型机理、转型研究方法以及转型管理方案尚无清晰的认识和有效的建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管理层面对以上不足展开深入研究,帮助制造企业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形成理论认识与进行科学管理。本文从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出发,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驱动要素,即数据管理(对数据资源的获取与管理)、信息融合(对信息到相关决策点的可达性管理)以及智能优化(对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点的系统性优化),构建转型驱动机理概念模型,并分析运作管理中三个驱动要素的内在联系,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管理思想进行系统阐述,所提出的观点得到了上市公司真实数据的实证支持。另外,本文提出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的研究方法,为驱动要素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指导。基于所提出的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和转型驱动要素研究方法,本文对每一个驱动要素展开了进一步研究。首先为驱动要素构建完整的管理内容体系,帮助制造企业明确驱动要素的管理范围。然后针对驱动要素关键问题的管理需求构建决策模型,依据建模结果制定驱动要素的管理方案。最后结合驱动要素的数字化属性,提出管理方案中不同对象的管理策略,帮助企业实现驱动要素的高效管理。实例分析章节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数据管理决策模型对数据的相对重要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所提出的信息融合仿真模型对信息的关联性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所提出的智能优化决策模型对决策效用的提升具有良好的规划能力。本文的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阐明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机理。现有研究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尚不完整或者分散于人力资源等供应链管理之外的领域,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的管理分析不够聚焦与完善,缺乏综合性研究视角。为了分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管理问题,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出发,结合数字化特点与信息管理学理论,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系统性地提出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要素——数据管理、信息融合以及智能优化,构建了转型驱动机理概念模型,探讨了驱动要素的运作机理与递进关系,从理论角度阐明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理,并且通过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使用Malmquist指数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所提出的驱动要素和驱动机理进行验证,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提出驱动要素和驱动机理的有效性。(2)构建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数据管理决策模型。现有文献对于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数据管理方面的讨论多为定性分析,没有考虑投入产出效率问题。为了提升数据管理效率、有效分配企业资源和精力,本文针对数据管理的方案制定问题,建立了数据管理体系,构建了基于DEMATEL方法和HOQ方法的数据管理决策模型,从信息需求决定数据需求的角度,对数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区分,依据结果提出数据的分级管理方案,并且结合数据管理的数字化属性提出不同分级中数据的管理建议,从而实现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数据的高效管理。(3)构建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优化决策模型。以往对于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管理决策方面的研究多为单一管理点的决策效率提升,没有考虑所有管理点的整体决策效率问题。为了系统性地提升智能优化的决策效率,以及帮助企业在有限的计算能力与众多优化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本文针对智能优化的路径规划问题,建立了智能优化体系,构建了基于ISM方法和NK模型的智能优化决策模型,从系统结构、优化目标、决策效用三个角度对所构建的智能优化分析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求解出提升整体决策效用的最佳优化路径作为智能优化的路径方案,从而实现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优化的高效管理。本研究针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提出了转型驱动机理;针对转型驱动要素管理的深入研究问题形成了转型驱动要素研究方法;针对转型管理内容零散不全问题构建了驱动要素的内容体系与架构;针对转型管理效率问题分别构建了转型驱动要素决策模型与管理方案。综上所述,本文从管理与决策的角度为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方案,有利于构建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理论;有利于建立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管理体系;并且有利于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管理效率。
孙肖坤[2](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阿迪力·亚森[3](2021)在《基于经济效益优化的棉田种植投入要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南疆沙雅县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棉花占有重要地位,棉花产量稳步提升对民生乃至于国家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在计算机飞速发展背景下,农业信息手工管理逐渐被信息化管理所取代,信息技术在棉花种植中的普遍性越来越高,并且给棉农带来棉田种植管理方面的便捷,特别是在新疆南疆地区沙雅县。这种技术能提高各区农场种植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管理体系的建设,并且棉田种植投入要素管理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表现之一。南疆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南疆阿克苏地区各县区,沙雅县就是阿克苏地区最大棉花产区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与新疆统计年鉴数据2019年沙雅县棉花种植面积已达132.97千公顷,总产量达到26.92万吨。研发棉花种植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沙雅县棉田产量有积极作用。根据调查,南疆好多地区仍然存在依靠人工劳作对棉田种植数据进行管理;棉田种植管理,数据分析工作还处于传统的管理决策阶段,未能对棉田投入要素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资源共享程度低,更不能保证有效性及高效利的棉花种植数据管理模式的普遍实施。本研究以南疆沙雅县为例,针对沙雅开发县基于经济效益优化的棉田种植投入要素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该系统不仅能提高棉田种植户对棉田种植信息管理效率,还体现出沙雅县棉花种植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能力,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沙雅县棉花经济效益优化率。该系统由4大功能组成的,分别为“投入要素管理”、“数据分析”、“生产目标决策”以及“病虫害管理”等。可以满足棉田种植户投入要素管理、生产目标决策、生产数据分析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需求,并且方便于对棉田种植管理作出一些管理方案,包括棉花各生长期的灌水时间、灌水量、施肥时间、肥料类型推荐、喷药时间、喷药类型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决策信息。该系统主要管理对象分别为物质资源投入要素、机械投入要素、人工投入要素以及病虫害管理信息等数据。本文设计的基于经济效益优化的棉田种植投入要素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架构采用C/S三层体系架构,以Windows Server 2012为服务平台,开发语言为VB.NET、.NET Framework 6.0作为系统框架、Web服务技术完成开发、数据库开发工具选为SQL Server 2019,ADO.NET技术作为数据库访问技术,以Bland for VS作为界面设计工具。通过以上阐述的开发语言,工具、平台及技术实现该系统的顺利开发。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标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总结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创新点。研究背景内容主要阐述沙雅县2010年至2019年之间的棉花生产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研究区概况,样本选择分布,研究区分布情况、各乡镇研究区的投入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其次主要阐述系统开发关键技术,主要从系统开发环境、平台、开发工具、开发语言、系统体系架构,相关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库访问技术等方面内容。再次阐述系统需求分析相关内容,分别阐述可行性分析;功能性需求分析:数据模块需求、管理员(沙雅县各级农业管理部门)模块需求分析、普通用户(种植户)模块需求、投入要素管理需求、生产目标决策需求、生产数据分析需求与病虫害管理需求;详述非功能性需求分析为主的系统维护功能需求及系统用户管理需求等分析。从次阐述系统设计相关内容、沙雅县棉田种植投入要素管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及所选定系统体系架构,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三层结构的设计原理介绍,给出了它们的系统体系结构图和各功能模块图,并阐述其工作流程,接着以分别阐述系统总体流程,数据库设计,系统各功能模块和非功能性模块的设计,对数据库的访问过程等内容。最后主要阐述系统实现相关内容,详细阐述系统关键功能模块实现:注册与登录模块,投入要素管理模块,病虫害管理模块,生产目标决策模块,友情链接模块等;决策模型:生产目标决策模型等内容。
刘明[4](2020)在《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公司管理理论发展日新月异,依托公司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去人工化解决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TD公司作为一个绿地养护业务的践行者,近年来,面临着来自于城市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对于绿地养护施工作业管理业务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的挑战,在绿地养护施工作业的管理中遇到管理效率低下、公司信息化集成度不高、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对决策事项的支持不够及时、信息化建设与公司发展规模不相匹配等突出问题。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成为TD公司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TD公司的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了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研究现状,通过对TD公司现场调研详细分析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现状,总结了目前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证了TD公司进行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系统规划法,梳理公司核心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总结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基于TD公司战略,提出与之相匹配的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系统框架规划和子系统规划。最后,为了保证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提出了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TD公司施工作业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也有助于提升TD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降低管理成本。
毛东[5](2020)在《基于Hadoop的动车段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从2007年第一组和谐号动车组下线至今,全路动车组保有量从2007年的105标准列增加到2017年的2742标准列,年均复合增长超过40%。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路动车保有量为3303.25标准列[1]。伴随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行车里程的累积,对如何保证动车组安全运行、加强动车组运用检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铁集团根据铁路建设网的需要,结合全路动车组运用实际,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置了7个具有先进工艺流程和工装设备、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动车检修基地,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几十个动车运用所,来完成动车组的检修运用工作。在国内,动车组运行10年来,随着运维及检修经验的不断丰富,我国已积累了海量的动车组数据,这些数据就像一座尚待开发的储量丰富的金山,一旦被有效的开发利用,将会对我国动车组运维、客户分析等方面产生极大效益。当前,在国铁集团的统筹安排下,针对动车组运行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及所产生的的海量数据的分析工作己经逐步展开,2017年,当时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先后印发《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大数据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铁总信息[2017]155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的通知》(铁总信息[2017]152号),对全路大数据应用实施提出总体方案,并明确具体目标,标志着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维护信息化工作及大数据分析应用工作正式启动。近年来,在该方案的指导下,铁路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层出不穷,各类数据分析系统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故障诊断、客户分析等相关工作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过多的信息系统也造成了现场检修作业信息重复录入、信息交叉情况较多、信息孤岛现象日益突出。其次,在数据分析方面,对动车组运维保养及动车段运营管理数据的分析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仍面临着数据量大、类型多样、存储成本髙、管理耗费大等许多的挑战。在动车组运营管理单位,随着动车组配属量持续增加,动车所和高级修检修持续扩能,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动车组新造技术的进步,车型种类种类不断增加,人员数量、物资材料、设备设施、规章制度等也在不断增加和深化,动车组的日常管理范围、深度不断拓展,给动车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动车段所面对的已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业务生产流程,同时要兼具很强的管理职能,如何更高效的调配好各类检修运用资源,统筹好各项生产运用组织工作成为摆在各动车段的一项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动车组保有量最大、同时也兼具动车组运用与高级修能力的动车段——上海动车段在动车组生产实际和现有资源的研究,探索建立动车段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在动车段内实现动车组运行检修、生产作业异常、物资使用管理等信息的快速采集,动车组检修机器人、各类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是段内各种信息资源的到有效整合,实现全段共享,基于Hadoop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给相应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为动车段动车组检修、运用管理信息化提供保障,进一步筑牢动车组运行安全屏障,提升动车组安全保障水平,提高动车组检修管理决策能力,同时为未来的智慧动车段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周长安[6](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向卫国[7](2020)在《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项目以“集群”的形态呈现,如北京奥运会场馆工程、世博会场馆工程、新城区市政工程等,其中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生产要素有效连接、改善人文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类项目存在项目类型众多、项目组织、管理界面交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信息沟通方式落后、组织、过程管理割裂等问题,制约集群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趋势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引入BIM及其关键技术,探索BIM技术下的集成管理模式,助力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1)研究本文内容开展所需的理论基础,包括集群项目、项目管理、集成相关理论、BIM技术及特点、GIS技术、模型轻量化技术、BIM与GIS融合技术等内容,为后续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2)在研究集群的特性、分析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的概念,采用综合集成法、引入计算机集成建造理论模型,提出采用并创新性扩充“组织-过程-信息”三维集成模型内涵,基于此进一步设计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框架,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阐释,最终有望涌现出新的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3)系统研究并创新提出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涉及到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路径,包括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技术、BIM到GIS转换技术、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以及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有效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进一步实现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奠定基础。(4)结合应用需求创新打造以BIM模型为信息中枢,融合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采用BIM、3DGIS等技术、C/S和B/S混合模式,以Restful标准化接口的微服务为服务主线,搭建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完成项目级和项目群级的功能设计,通过业务流程集成化、功能模块组件化,有效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适应于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功能复杂、数据融合、业务多变的特点,实现集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集成。(5)以深圳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为实例,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上述研究成果,创新性开展了包含地理模型、地质模型和规划模型在内的三大基础模型创建、包含道路、综合管廊、景观等在内的各类集群市政工程模型的创建、房屋建筑类模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和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搭建工作,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人理”、“物理”、“事理”挑战,实现了前海合作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基于组织集成、过程集成和信息集成的集成管理模式。
上官鹏飞[8](2020)在《基于OID标识的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无线传感网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和发展,海量传感节点被部署到无线传感网中,如何对海量传感节点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由于无线传感网通常又具有异构性、动态性强、资源受限等特点,加剧了用户对无线传感网中的节点进行远程管理的难度。现阶段的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方案多采用“点对点”的管理机制,存在着管理效率低、管理过程复杂、管理对象身份识别困难、无法同时批量管理海量传感节点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与分析国家颁布的传感器网络标识标准和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协议的基础上,融合传感节点身份OID(Object Identifier)标识与SNMP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中的管理对象OID标识,提出一种基于OID标识的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系统方案,实现了对统一OID编码的海量传感节点通过技术成熟且广泛使用的SNMP协议进行高效管理。论文主要研究与创新内容如下:1.基于传感器网络标识国家标准,将传感节点身份OID标识与SNMP MIB中的管理对象OID标识融合,提出一种基于SNMP的传感节点的管理对象OID标识编码机制,使节点管理系统只需通过节点管理对象OID即可对无线传感网中的目标传感节点的身份、属性及多种实体进行识别与管理。2.针对传感节点部署数量庞大、多种异构无线传感网络共存的现状,设计了OID标识与通信地址分级映射与寻址机制,使用户在节点管理过程中不必关心传感网的底层协议、传感节点的接入网关以及通信地址变化。3.在标准SNM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并扩展了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功能:在管理服务器上,基于NET-SNMP开源代码设计了SNMP管理者模块,实现了节点身份标识与传感器网络网关通信地址映射管理功能;在传统传感器网络网关中,设计了应用于传感节点管理的SNMP Proxy代理模块,实现了对底层异构传感网络中的传感节点进行寻址及SNMP管理协议的转换与转发;在传感节点中,基于Contiki平台SNMP协议软件设计了SNMP Agent代理模块,实现了传感节点设备的常规配置管理与感知信息管理。4.基于Qt平台开发了管理系统客户端,并构建了包含“客户端——管理服务器——传感器网络网关——传感节点”的一整套传感节点管理原型系统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研究与设计的基于OID标识的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系统方案可行,能满足用户对无线传感网中的传感节点进行远程管理的需求,同时与传统管理系统方案相比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推动OID标识技术在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赐鑫[9](2020)在《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具行业正在朝向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而家具制造业也在逐步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悄然的改变着家具制造这一传统行业。A公司隶属于厦门某国有房地产集团,成立于2016年底,占地约200亩,累计投资4000万元,是主要从事板式家具、原木家具等家居用品的设计、生产及安装业务的家具制造企业。A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具备装配式装修配套、提供“环保,高品质,全生命周期”室内家具产品的企业。A公司所设部门有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生管部、研发部、综合部、制造部、品管部等部门。A公司各部门是一个紧密协作的利益共同体,但是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各部门信息口径不一致、信息不顺畅,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公司运营的效率低下。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解决这类管理问题。本文结合战略信息管理理论及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调配模型对A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识别A公司的战略目标并对支撑A公司战略目标的信息需求进行识别;其次对A公司现有信息化水平进行总结并分析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信息需求的支持情况,同时与同行业领先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其中差距;再次利用信息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对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子系统及其功能进行重新定义,从而设计出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最后根据对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案,结合A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各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并对规划方案实施路径进行规划,对实施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规划方案实施落地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研究,得出了符合A公司战略规划且与A公司业务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并为A公司能够成功实施该方案提供了相应实施路线及保障措施。这有利于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建设,进而有利于提高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顾客及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这同时也为其他企业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汤逸辰[10](2020)在《基于BIM的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高层居住建筑的迅速发展,人员分布越加密集,设施设备系统日益复杂,由此引发的运维事故也不断增多,居住建筑运维阶段的安全状况受到了政府、研究机构与民众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以物业公司为主导的安全管理模式工作效率低、管理重点不明确,人工录入式的信息采集方式也致使信息传递损耗过大、信息提取不完整,使得目前的安全管理手段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安全需求。而BIM技术的出现,为居住建筑运维阶段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协同化、可视化的信息集成手段,对提升安全绩效、改善安全信息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居住建筑运维阶段的安全管理为研究主题,在总结大量事故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绩效的影响因素体系,分析了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然后结合BIM技术分析了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的信息需求,设计了基于BIM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框架,详细研究内容与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总结了安全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就事故致因理论的成果进行归纳,以便对事故致因机理展开分析,同时也对安全绩效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进行回顾,确定了在安全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其次,讨论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得出BIM技术可应用于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信息管理的结论。(2)在对194起居住建筑运维事故案例进行搜集的基础上,应用文本挖掘技术对事故汇总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了在文本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词语,由此归纳出事故的四类致因因素: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并通过统计方法从事故特征、事故类型、事故成因、事故产生因素分布、事故发生时间这五个方面探讨了运维事故的形成规律。(3)综合以上成果对运维事故的致因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动态事故致因模型和事故案例,剖析了与运维事故的致因因素相关的具体指标,并以此构建了安全绩效的影响因素体系。然后,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中不仅验证了模型的假设,还计算出各影响因素指标的权重,确定了体系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即人员生理/心理状况、住户安全意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组织管理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这对把握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4)搜集与设施/物业管理、安全管理相关的文献和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应用质性分析对资料进行安全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最终确定了涵盖193条详细内容的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信息需求清单,并从信息分类、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和共享这三个角度探讨了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信息管理方法。此外,基于上述成果提出了基于BIM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框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架构,概述了安全信息管理、模型管理、系统管理这三大功能模块的运行流程,并以设备安全信息管理功能为例,对系统的安全信息数据库进行了逻辑架构设计,该系统架构的创建为将BIM技术同安全信息管理的综合应用提供了思路。该论文有图43幅,表55个,参考文献93篇。
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与设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与设计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与决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相关概念 |
1.2.2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分析 |
1.2.3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思路 |
1.3 研究意义 |
1.4 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层面界定 |
1.4.2 企业类型界定 |
1.4.3 供应链管理范围与成员地位界定 |
1.4.4 词汇用语简写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2 信息管理学理论 |
2.1.3 系统工程理论 |
2.2 模型方法 |
2.2.1 统计分析方法 |
2.2.2 复杂系统分析方法 |
2.2.3 仿真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分析 |
3.1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问题分析 |
3.1.1 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业务需求 |
3.1.2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内涵与目标 |
3.1.3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基本原则 |
3.2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及概念模型 |
3.2.1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难点 |
3.2.2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提出 |
3.2.3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机理概念模型 |
3.2.4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运作管理 |
3.3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机理实证检验 |
3.3.1 实证方法与数据的选择 |
3.3.2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测量与分析 |
3.3.3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作用验证与分析 |
3.4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研究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数据管理决策 |
4.1 转型数据管理问题提出 |
4.1.1 数据管理业务需求与管理原则 |
4.1.2 数据管理的目标与问题描述 |
4.1.3 数据管理的研究思路 |
4.2 转型数据管理系统分析 |
4.2.1 数据管理的数字化属性 |
4.2.2 数据来源分类 |
4.2.3 数据内容与作用 |
4.2.4 数据管理与信息需求的关系 |
4.3 基于信息需求的转型数据管理决策建模 |
4.3.1 决策模型的选择与适用性 |
4.3.2 基于DEMATEL方法的信息需求重要度建模 |
4.3.3 基于HOQ方法的数据管理要素重要度建模 |
4.4 基于信息需求的数据管理方案制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信息融合建模 |
5.1 转型信息融合问题提出 |
5.1.1 信息融合的业务需求与管理原则 |
5.1.2 信息融合的目标与问题描述 |
5.1.3 信息融合的研究思路 |
5.2 转型信息融合系统分析 |
5.2.1 信息融合的数字化属性 |
5.2.2 信息的内容与作用 |
5.2.3 信息融合的主要环节 |
5.2.4 信息融合与业务流程的关系 |
5.3 基于业务流程的转型信息融合仿真建模 |
5.3.1 仿真模型的选择与适用性 |
5.3.2 基于供应链业务流程的Petri网建模 |
5.3.3 网系统的关联信息要素识别 |
5.4 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融合方案制定 |
5.5 本章小结 |
6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优化决策 |
6.1 转型智能优化问题提出 |
6.1.1 智能优化业务需求与管理原则 |
6.1.2 智能优化目标与问题描述 |
6.1.3 智能优化的研究思路 |
6.2 转型智能优化系统分析 |
6.2.1 智能优化的数字化属性 |
6.2.2 智能优化的内容与作用 |
6.2.3 智能优化系统架构 |
6.2.4 智能优化与决策效用的关系 |
6.3 基于决策效用的转型智能优化决策建模 |
6.3.1 决策模型的选择与适用性 |
6.3.2 基于ISM方法的智能优化结构建模 |
6.3.3 基于NK模型的智能优化路径建模 |
6.4 基于决策效用的智能优化方案制定 |
6.5 本章小结 |
7 实例分析 |
7.1 实例介绍 |
7.2 数据管理决策分析 |
7.3 信息融合建模分析 |
7.4 智能优化路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2 神经网络模型 |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
5.3.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经济效益优化的棉田种植投入要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南疆沙雅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南疆沙雅县棉花种植情况 |
1.2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目标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本文技术路线 |
1.6 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基础 |
1.6.1 生产投入要素 |
1.6.2 研究方法描述 |
第2章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分析 |
2.1 开发平台简介 |
2.2 开发工具和开发语言 |
2.2.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 |
2.2.2 Visual Basic.NET开发语言 |
2.3 系统体系结构C/S模式介绍 |
2.4 Web服务技术 |
2.5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 |
2.6 数据库访问技术ADO.NET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用户登录 |
3.2.2 管理员与用户操作范围 |
3.2.3 投入要素管理模块 |
3.2.4 数据分析功能模块 |
3.2.5 生产目标决策功能模块 |
3.2.6 病虫害管理需求 |
3.3 基础数据模块需求 |
3.4 系统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5 系统性能需求 |
3.6 功能用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2.2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
4.3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用户管理 |
4.3.2 投入要素管理 |
4.3.3 数据分析 |
4.3.4 生产目标决策 |
4.3.5 病虫害管理需求 |
4.3.6 友情链接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内容和分类 |
4.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R图) |
4.4.3 数据表设计 |
4.5 模型设计 |
4.5.1 生产目标决策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和应用 |
5.1 开发模式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
5.1.1 开发模式 |
5.1.2 开发环境配置 |
5.2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实现 |
5.2.1 系统注册与登录 |
5.2.2 系统管理员界面 |
5.2.3 普通用户界面(投入要素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6.3.1 研究创新点 |
6.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4)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 |
2.1.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
2.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
2.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和方法 |
2.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2.2.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
第三章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TD公司概况 |
3.2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分析 |
3.2.1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层次分析 |
3.2.2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特征分析 |
3.3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 |
4.1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原则 |
4.2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实施步骤 |
4.3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
4.3.1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规划 |
4.3.2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流程规划 |
4.3.3 管理信息系统业务规划 |
4.3.4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业务数据规划 |
4.3.5 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规划 |
4.3.6 管理信息系统人机交互页面规划 |
4.3.7 管理信息系统维护规划 |
4.4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规划 |
4.4.1 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
4.4.2 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功能规划 |
第五章 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成立规划实施保障团队 |
5.2 加强公司施工作业管理制度建设 |
5.3 强化信息化理念建设,建立专项规划资金 |
5.4 重视专项人才培训与储备工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基于Hadoop的动车段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前 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数据可视化及交互技术研究 |
2.1 数据可视化技术综述 |
2.1.1 数据可视化研究概述 |
2.1.2 面向大数据可视化的关键技术简介 |
2.1.3 可视化交互技术 |
2.2 数据预处理及清洗方案 |
2.2.1 数据预处理介绍 |
2.2.2 数据的清洗方案 |
2.3 Hadoop大数据平台基本介绍 |
2.3.1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
2.3.2 并行计算框架Map Reduce |
2.3.3 数据仓库Hive |
2.4 系统中所用算法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需求分析 |
3.1 业务需求 |
3.2 用户需求 |
3.3 网络需求 |
3.4 安全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架构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2 技术架构 |
4.3 逻辑架构 |
4.4 数据架构 |
4.5 硬件架构部署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Hadoop的动车段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内容及界面 |
5.1 系统内容及身份验证 |
5.2 调度管理 |
5.2.1 应急指挥 |
5.2.2 生产调度 |
5.3 大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展示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信息技术理论 |
2.2.3 系统控制理论 |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4.1 总体设计 |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
4.3.1 总体分析 |
4.3.2 需求分析 |
4.3.3 技术路线 |
4.3.4 功能分析 |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技术路线 |
4.4.3 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
5.1.1 组织构架分析 |
5.1.2 模型框架分析 |
5.2 运行流程分析 |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
5.3 运行机制分析 |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成果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集群项目管理 |
1.2.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1.2.3 BIM技术 |
1.2.4 基于BIM的管理平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逻辑结构 |
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基本概念 |
2.1.1 集群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2 集成相关理论 |
2.2.1 集成的内涵 |
2.2.2 集成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
2.2.3 制造业集成相关理论 |
2.2.4 综合集成相关思想 |
2.3 BIM及相关技术 |
2.3.1 BIM技术及特点 |
2.3.2 GIS技术 |
2.3.3 模型轻量化技术 |
2.3.4 BIM与 GIS数据融合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 |
3.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概念的提出 |
3.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集成管理模式BIM技术应用框架 |
3.2.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维度分析 |
3.2.2 基于BIM技术的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3.2.3 组织集成 |
3.2.4 过程集成 |
3.2.5 信息集成 |
3.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应用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模型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
4.1 多源模型创建关键技术 |
4.1.1 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 |
4.1.2 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 |
4.1.3 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 |
4.1.4 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 |
4.2 BIM模型到GIS模型转化技术 |
4.2.1 基于通用数据格式的IFC到 CityGML的转化 |
4.2.2 基于数据解析与重构的DGN格式到UDB的转化 |
4.3 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 |
4.3.1 模型坐标变换 |
4.3.2 GIS模型处理 |
4.4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 |
4.4.1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模型空间索引方式 |
4.4.2 实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研究 |
5.1 建设管理平台需求研究与设计 |
5.1.1 业务需求分析 |
5.1.2 解决思路 |
5.2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研究与设计 |
5.2.1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思路 |
5.2.2 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
5.2.3 建设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
5.2.4 建设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
5.2.5 建设管理平台数据架构 |
5.3 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
5.3.1 项目层级功能设计 |
5.3.2 项目群功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
6.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6.1.1 前海合作区规划与集群市政工程建设情况 |
6.1.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 |
6.1.3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模式 |
6.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实践 |
6.2.1 基于BIM的组织集成 |
6.2.2 基于BIM的过程集成 |
6.2.3 基于BIM的信息集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未来的工作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OID标识的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研究现状 |
1.2.2 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 |
2.1 对象标识符技术 |
2.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2.2.1 SNMP的基本概念 |
2.2.2 SNMP的体系结构 |
2.2.3 SNMP的协议操作 |
2.2.4 SNMP的技术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3.2 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标准与管理协议分析 |
3.2.1 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标准 |
3.2.2 面向无线传感网的管理协议 |
3.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3.1 系统架构设计 |
3.3.2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3.4 系统方案设计 |
3.4.1 传感节点的管理对象OID标识编码方案设计 |
3.4.2 OID标识与通信地址分级映射与寻址方案设计 |
3.4.3 基于OID标识的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与划分 |
4.2 系统总体运行流程 |
4.3 节点管理服务器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3.1 SNMP管理者模块 |
4.3.2 标识符映射关系模块 |
4.3.3 数据库模块 |
4.4 传感器网络网关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4.1 SNMP Proxy代理模块 |
4.4.2 标识符映射关系模块 |
4.4.3 标识符转换模块 |
4.4.4 缓存表模块 |
4.5 传感节点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5.1 SNMP Agent代理模块 |
4.5.2 SNMP Agent代理模块测试 |
4.6 客户端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6.1 客户端子系统开发环境 |
4.6.2 客户端子系统功能模块 |
4.6.3 客户端子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验证及分析 |
5.1 测试环境 |
5.1.1 软硬件测试工具 |
5.1.2 测试环境搭建 |
5.2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2.1 标识符映射功能测试 |
5.2.2 管理服务器对节点信息的获取与配置功能测试 |
5.2.3 系统管理功能测试 |
5.2.4 管理信息响应时间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规划的基本概念 |
2.1.2 基于信息战略的战略信息管理理论 |
2.1.3 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的调配模型 |
2.1.4 诺兰模型 |
2.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
2.2.1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
2.2.2 关键成功要素法(CSF) |
2.2.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
2.2.4 业务流程重组(BPR)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问题 |
3.1 A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3.1.1 组织架构与基本流程 |
3.1.2 A公司职员情况 |
3.1.3 A公司经营生产情况 |
3.1.4 A公司战略识别 |
3.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外部环境 |
3.3 A公司信息化现状 |
3.3.1 A公司信息技术人才现状 |
3.3.2 A公司IT基础设施现状 |
3.3.3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3.3.4 信息系统横向对比 |
3.4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现状的问题分析 |
3.4.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战略目标信息需求支持情况分析 |
3.4.1.1 A公司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
3.4.1.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战略目标信息需求的支持情况 |
3.4.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
3.4.2.1 现有信息系统不能支撑经营决策及各业务对于信息的需求 |
3.4.2.2 现有管理体系不能满足信息化工作需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
4.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 |
4.1.1 A公司战略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要求 |
4.1.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 |
4.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准则 |
4.3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框架分析 |
4.3.1 定义企业过程 |
4.3.2 企业过程分组 |
4.3.3 企业数据类识别 |
4.3.4 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识别 |
4.4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案 |
4.4.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框架 |
4.4.2 业务运营层重点子系统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1 设计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2 计划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3 供应商管理及采购管理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4 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5 客户关系管理相关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5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案对于信息需求的支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实施路线及其保障措施 |
5.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实施 |
5.1.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实施原则 |
5.1.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实施路径 |
5.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
5.3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保障措施 |
5.3.1 组织保障 |
5.3.2 人才保障 |
5.3.3 资金保障 |
5.3.4 企业文化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识别 |
个人简历 |
(10)基于BIM的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居住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
1.1.2 BIM技术发展现状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安全绩效研究 |
1.3.2 BIM技术在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BIM技术与安全管理理论概述 |
2.1 安全管理理论 |
2.1.1 安全管理理论发展 |
2.1.2 事故致因理论概述 |
2.1.3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的安全管理 |
2.2 安全绩效相关理论 |
2.2.1 安全绩效概念 |
2.2.2 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2.3 安全管理信息化 |
2.3.1 信息化优点分析 |
2.3.2 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
2.3.3 安全信息技术示例 |
2.4 BIM技术在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中运用的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居住建筑运维阶段事故统计分析 |
3.1 事故案例调查统计 |
3.2 基于文本挖掘的居住建筑运维事故分析 |
3.2.1 事故相关资料文本搜集 |
3.2.2 事故文本词频分析 |
3.2.3 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 |
3.3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事故规律分析 |
3.3.1 事故特征总结 |
3.3.2 事故类型和成因分析 |
3.3.3 事故产生因素分析 |
3.3.4 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的安全绩效影响因素识别与体系建立 |
4.1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事故致因机理分析 |
4.1.1 安全事故触发因素分析 |
4.1.2 安全措施和处理过程分析—管理因素 |
4.2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绩效影响因素体系建立 |
4.3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绩效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3.1 理论模型的建立 |
4.3.2 潜变量 |
4.3.3 观测变量 |
4.3.4 模型的假设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 |
5.1.1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
5.1.2 预调研分析 |
5.1.3 样本分析 |
5.2 问卷正式调研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数据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 模型检验 |
5.4.1 初始模型拟合 |
5.4.2 模型评价 |
5.4.3 模型修正 |
5.4.4 模型结果分析 |
5.4.5 模型结果讨论 |
5.5 提升安全绩效的具体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BIM的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信息管理分析 |
6.1 基于扎根理论的安全管理信息需求识别 |
6.1.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6.1.2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信息需求识别 |
6.1.3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信息需求的确定 |
6.2 基于BIM的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信息管理分析 |
6.2.1 安全信息的分类 |
6.2.2 安全信息的采集 |
6.2.3 安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BIM的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7.1 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7.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7.1.2 系统数据需求分析 |
7.2 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7.2.1 系统设计思路 |
7.2.2 系统物理架构 |
7.2.3 系统逻辑架构 |
7.2.4 系统创建流程 |
7.3 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7.3.1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 |
7.3.2 模型管理模块 |
7.3.3 系统管理模块 |
7.4 基于BIM的安全信息数据库设计 |
7.4.1 系统E-R图设计 |
7.4.2 系统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A 国内居住建筑194起运维事故统计分析示例 |
附录 B 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绩效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与设计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与决策模型[D]. 韩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经济效益优化的棉田种植投入要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南疆沙雅县为例[D]. 阿迪力·亚森.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4]TD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 刘明.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5)
- [5]基于Hadoop的动车段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D]. 毛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7]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D]. 向卫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基于OID标识的无线传感网节点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上官鹏飞.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9]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 何赐鑫. 华侨大学, 2020(01)
- [10]基于BIM的居住建筑运维阶段安全管理研究[D]. 汤逸辰. 深圳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