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经济形势回顾与2003年经济展望——专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

2002年经济形势回顾与2003年经济展望——专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

一、2002年经济形势回顾和2003年经济展望——访国家统计局邱晓华副局长(论文文献综述)

马洁华[1](2018)在《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四十年释放了社会生产的巨大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绩,实现了中国国民财富的突破性创造与积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也从无到有呈现出累积性增长,它们不仅表现为人们财富的损失和天然资源的提前耗竭,如国企股份化改革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改革后人们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情况;还表现为较不确实的价值损害,如下岗职工的生存、发展困境,及单位福利解体后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福利市场化所导致的社会消费品及公共服务所出现的普遍涨价现象。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不仅严重降低并损害了普通百姓的福利,更加恶化了社会公平。回顾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发展历史,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意味着经济绩效的提升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第三者或社会公众的福利,即社会成本问题无法根除;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治理实践告诉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国有企业改革所产生的社会成本虽然无法根除但是可以通过政府与时俱进的建立合理的社会政策体系,不断寻找适宜的政策组合予以解决。从理论起源和发展来讲,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命题。从“工资侵蚀利润”到“国企政策性负担”,从张维迎到林毅夫,因为学者们对“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机制的推崇及对“看得见的手”的干预机制的排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在既有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按照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来处理,被视为企业经济绩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暗伤。但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问题从来没有因此而消失。本文继承了社会政策学家蒂特马斯对社会成本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之上跳出既有的经济学解决框架,明确将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置于社会体系中来衡量。聚焦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解读,围绕“只有社会政策才能有效管控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可能带来的损害”这一核心观点,对社会成本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解释。根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逐渐孵化(1978-1991年);第二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1992-2002年);第三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2003年至今)。在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孵化阶段,从社会变迁来看,国家政权稳定、经济文化开始自由化、社会资源开始自由流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不断给企业赋权、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经济政策。这些将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经济政策为社会成本提供了孵化的温床——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开始出现分化。同时期的社会政策直到80年代末才出台,属于滞后且严重不健全的补偿性社会政策。这种滞后性无法妥善应对第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大规模爆发,第二阶段经济社会变迁的市场化则直接导致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爆发性出现。一方面,在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产权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规范操作,各种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另一方面,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逃避应尽的责任。不仅直接解雇在岗职工降低其劳动力成本,而且很多企业虽然推行了职工聘用制,却并未按照法律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导致了国内贫富分化的加大,中国的基尼系数攀升至0.4以上,而且城市出现了新的社会贫困群体——下岗职工。同时,城市社会消费品涨价和公共服务的欠缺又间接巩固了收入的两极分化,进一步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政府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各项针对性的社会政策,诸如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体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针对公共服务的欠缺和社会服务市场的空白积极将原有企业的社会服务机构推向市场。2006年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政策”第一次被写入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在社会政策的调控下渐趋稳定。本轮国企去产能改革主要是在煤炭和钢铁行业进行,仅煤炭行业就涉及约150万个从业人员岗位,占现有煤炭行业总就业人数的26%。在改革伊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分别设立专项资金和配套政策来管控相关国有企业的改革社会成本。如中央政府拿出了1000亿元来安置职工,而地方政府对煤炭钢铁行业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通过内部分流方式安置职工,而实现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给予稳岗补贴;同时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按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等。可以说,该阶段的社会政策是在第二阶段社会政策基础上的进化,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提前出台社会政策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进行预先防控。本文通过对H省J煤业集团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典型案例的分析,将劳工利益损害纳入社会成本考察与管控的范畴。深入分析了调研中出现的内退员工、一线员工、年轻员工与企业经济绩效发生的现实利益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试图提供社会政策的解决方法和实用的认知逻辑。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不仅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社会政策学科研究,而且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和社会政策应对的发展历史再次论证了:“只有社会政策才能有效管控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可能带来的损害”。而对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分析则是试图在全面市场化改革的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典型案例提供社会政策建议并展望适宜的社会成本管控之道,即构建能够妥善解决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这样的社会政策,从主体来看应该是能够充分动员并发挥各方力量,从管控效果来看应该是能够融合企业(市场)、政府、社会的不同利益。只有这样的社会政策才能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文世芳[2](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贾清显[3](2010)在《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 ——基于老龄化背景下护理风险深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持续改善,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在延长,从1950年延长了20年,达到66岁,预计到2050年将再延长10年。而人口政策的实施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导致婴儿出生率下降,使得老年人口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高龄化。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从6亿增至近20亿,所占总人口比例预计增加一倍,从10%增至21%。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有关的问题非常关注,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明确规定了照顾原则,即老年人的健康要在既合乎人道又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得到保护和康复,指出老年人享有照顾和社会支助的权利;2002年在马德里举行的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决定通过了《200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要求世界各国必须将老龄问题和老年人的关切纳入国家发展框架和消除贫困战略的主流,积极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将创新方案、募集资金和发展必要的人力资源同时进行,建立起正规和非正规的社会支助制度,加强家庭成员在家庭内照顾老年人的能力,不断提高老龄健康和福祉以及确保有利和支助性的环境。2006年我国老龄办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还表现出两个显着特征:一是老年人口抚养比提高。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对老人赡养比为15.6%,预计到2050年上升为48.49%。如果再加上对幼年子女的抚养,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抚养比上升得更为迅速,2050年达到76.8%,人口老龄化将使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二是高龄化趋势明显。到205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中国高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很快,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赡养老年人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来严重。为应对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2006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两个纲要性文件,对加速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破解我国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难题提出重要规划设计。当前,我国家庭结构因社会工业化、都市化和生育率的下降而产生变化,由传统大家庭转变为以经济为主的核心家庭,家庭结构朝向垂直发展,平均子女数量减少,将无法像过去那样集合多数子女的力量,承担起老年人口经济及照顾上的问题。未来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问题已无法完全由家庭来承担,且传统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安全网络,已经失去了保障老人的功能。据此,老年人口的护理需求性风险已无法完全由家庭来负担,也非市场所能适当提供,老年人口的长期护理需求正在由个体风险演化为整体性社会风险,亟需政府调配国家资源,凝聚整体社会共识,实施长期护理保障的制度化发展,以此协助传统家庭护理功能的发挥,乃至扩展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主体。按照联合国的标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较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为解决老年人口的护理需求问题,帮助老年人筹集足额的护理购买资金,避免家庭及个人因支付护理费用而背上沉重的经济精神负担,切实保障老年人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并在很大程度上力求缓解国民对公共福利需求的压力,降低政府对长期护理成本的财政支出,这些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到20世纪中期,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简称LTCI)制度作为解决老年人口护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应运而生,该制度利用保险原理筹集护理资金,加快了护理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化解了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难题。德国、日本采用社会保险运作模式,由保险费作为长期护理的资金来源。其中,德国强制全民进行保险,保费由保险对象和雇主共同分摊;日本保障四十岁以上的民众,保费由政府、雇主及保险对象共同分摊。美国的长期护理服务由Medicare、Medicaid、美国老年人法方案及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等多个体系加以供给,而Medicare、Medicaid、美国老年人法方案属于公共福利政策,政府负担全部费用,但其保障未能涵盖全体国民;因而于19世纪80年代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兴起,目的在于保护个人免于庞大的长期护理支出而产生的生活危机以及满足民众多样化的护理需求,其费用完全按照保险原理运作。比较而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老龄化的显着特点是未富先老,人均收入刚过1000美元,而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上可谓两手空空,同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又大,因此此种经济、人口形势与日益加重的护理费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构成个人及其家庭的沉重经济和精神负担,对整体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产生重大而长远的影响。因而我国必须对老年人口长期护理服务所引发的财务问题,及早因应和规划,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在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和谐稳定。本文首先介绍长期护理的概念、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理论及保障内容,分析了长期护理保险与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及残疾收入保险的区别和联系,阐明长期护理保险是专为分摊老年人口护理风险而设置的保险计划;其次,本文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从效用最大化的视角出发,借鉴保险需求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影响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多因素分析,构建出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理论模型—三世代模型;第三,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实践经验,对其实施背景、运营模式、保障内容、监管政策、税收优惠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比较分析,寻找各国策略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第四,利用人口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精算学等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趋势,并按照2004年我国国家统计局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和美国、德国、日本的老年长期护理体系标准,通过建立人口模型、数理模型来预测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趋势及总体费用支出,指出我国应基于老年人口多、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基本国情,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长期护理发展模式;最后,本文在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并考虑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财政实力,主张国家应积极借助保险的方式来筹集护理资金,采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并行的模式,有社会保险提供最基本的、必要的长期护理服务或其费用支出,并对这种长期护理进行全民强制保险,而商业性护理保险用于满足民众对护理的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

刘佳义[4](2007)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经济正在快速融入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对外贸易总额从1979年的292.3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7606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总额所占比重从1979年的0.83%提高到2006年的9.6%,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79年的11.26%提高到2006年的67.26%。外商在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高速增长,从1979年的0.32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695亿美元,2006年,我国利用外资占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总额的19%。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1982的0.44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61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979年的8.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0663亿美元。在此过程中,虽然政府经济管理模式不断变革,但如何应对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不断高度融合成为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中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推进经济管理模式改革,并取得巨大成绩,但由于改革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我国传统的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部分弊端仍就存在。政府垄断公共物品提供、统筹统揽,以大量的行政审批手段过多地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政府运作透明度差、法治环境欠缺。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调控方式间接化、决策方式科学化、领导方式人本化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政府从职能、手段和机构设置等方面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加快机制体制转轨,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不断高度融合中,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职能要在精简、效率的原则基础上适当地扩充,以便更好地承担起社会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职责,为此,就需要对政府经济管理绩效进行评估。改革目的就是要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界定,界定政府公共产品提供领域,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经济人主体”,通过成本收益率的核算来纠正政府决策中的失误,以保持政府改革的正确方向。以1994-2003年中国大陆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成本-收益法分别计算了各省政府的经济管理绩效,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政府改革的效率最高,其典型的成本-收益比率为1.25,其次是中部地区,其典型的成本—收益比率为0.25,最后则是西部地区,其典型的成本-收益比率为0.18,由此可见,东部地区政府改革是最富有成效的。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影响政府经济管理绩效的各因素提出了假说,并以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1)公务员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政府改革绩效成正比,“高薪养廉”政府在我国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行贿受贿现象,稳定公务员工作心态,建立廉洁效率政府;(2)政府职能重新界定过程中有着规模经济现象,转型期间政府规模的适当扩张有助于提高政府改革效率;(3)提高区域对外开放度有利于政府改革绩效的提升,建立政府-市场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是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的必要条件。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方面的创新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加速市场培育和法制建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在经济职能转变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在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下国民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道路。并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加强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政府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西方成熟的经济管理手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运用的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均是以本国市场经济运作为基础来加以制订的,而我国正处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之中,因而政府在制订经济管理手段方面,在借鉴人家经验的同时,还必须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出发点。近几年来,我国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软着陆”、“点刹车”、抓紧土地使用审批权等作法在实践中则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为我国政府进一步调控经济、解决经济过热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政府经济管理机构改革方面,结合西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新趋势,提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原则以及若干建议。当今西方国家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效率优先,这主要表现在其建立“小政府”、职能机构分离、分权并加以强化等各方面。以当今世界政府改革的潮流为基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职能机构,以精简效率为先,同时以成本收益核算加以监督和强化。政府机构改革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WTO规则相对接、与职能转变相适应、注意成本效益核算、注重吸收本国经验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相结合。

李国柱[5](2007)在《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也许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英国用了差不多整个19世纪才使人均收入增长了2.5倍,美国在1870-1930年的60年间收入增加了3.5倍,日本在1950-1970年增长了6倍,而中国却比它们都快。自从1979年摆脱了经济孤立后,中国的收入增长了7倍。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支付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使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未来13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比2000年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2003年以来污染物排放出现大幅度反弹,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度探讨的时机。本文的选题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分析材料和时间的限制,本文将着重讨论以下问题:①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②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状况的总体分析;③经济增长要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④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⑤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性分析;⑥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尤其注重计量经济方法的运用。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在对中国环境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状况进行了总体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依赖于特定的假定,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在经验研究上,时间序列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三大污染物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使存在协整关系,这种关系也不是倒U形的;以二氧化硫作为污染指标的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也印证了这一结论。2.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分解模型,得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经济规模、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制度(包括市场化、对外开放等)等。根据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污染物排放,这对三种污染物都是成立的;结构效应基本为负,但在某些年份出现了正值。对三种污染物来讲,整体上结构效应的数值较小;技术进步效应对各种污染物的影响不同。在大部分年份,技术进步效应使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减少,但使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市场化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但速度较慢,这可能和我国经济转轨的渐进式方式有关;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市场需求的升级变化及市场机制的完善等内生出提高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和能力,市场化与环境保护是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对外贸易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但在中国存在污染避难所的证据。这不论是在全国范围,还是三大区域都是成立的。3.环境污染具有门槛效应,即当环境污染水平超出这个门槛时,平衡增长率大于零,当环境污染水平小于这个门槛时,平衡增长率小于零。环境污染会造成经济损失,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完整计量。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边际产出正效应和边际效用负效应的对比,就五类环境指标而言,除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外,其他四个指标整个分析期的总响应累计值均为正数,即经济增长增加了这四种污染物的排放。而各类污染指标对GDP的影响可以分成两类: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为一类,它们的冲击对GDP产生了正的影响。工业粉尘、烟尘、工业固体废物为一类,它们的冲击对GDP产生了负的影响。4.目前还不存在完善的得到一致认可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测度模型,各种模型均存在一定缺点。基于三种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变方程法解释力较差,而灰色关联度模型就样本数据来说效果最好。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预测表明,十一五期间,除2008年外,中国的经济与环境协调情况是不乐观的。5.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从四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包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其次,调整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包括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政策等。第三,严肃法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最后,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包括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靳贞来[6](2006)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指出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变更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城乡各自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迅速提高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变化,呈波动中不断扩大的趋势。不少学者认为,当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已超出了合理范围,达到临界警戒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他们各自考察问题的视角不同,运用的方法不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从而对城乡经济发展政策的评价也不同。这将直接影响未来城乡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从而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多角度地深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和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由于安徽省是“大包干”的发源地,也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最早试点省份之一,属于典型的农业大省、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很强的样本代表性,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后,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非常明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序幕的拉开,选择安徽省这样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不发达农业省份为实例,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角度,考察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具有很好的样本代表性及现实性,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论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为实例,借助计量经济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上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当前我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在方法和理论支撑上,以二元经济理论、库兹列茨倒“U”理论、地区收入差距理论、个人收入差距理论为依托,力图多角度剖析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因素及体制因素。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如下: 首先,全面回顾和比较分析中国及安徽省1978-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分析其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并运用泰尔指数分解法测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

杜漪[7](2006)在《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 ——以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基点》文中研究表明一、主要内容及观点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构建和谐城乡关系”,这一主题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什么是和谐城乡关系;二是如何构建和谐城乡关系。鉴于此,本文分3个部分共8章来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共3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一个理论综述、一个理论基础和一个理论模型。第1章是对国内外经济学界关于城乡关系的一个理论综述,从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城乡关系理论进行了归纳,即:从古典学派的产生到20世纪前半期的城乡关系理论, 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城乡关系理论的新发展,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理论观点。本章关于城乡关系问题的理论综述旨在:一方面,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必要归纳寻求为我国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有效理论;另一方面,要在总结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第2章是在对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前人研究局限以实现理论上的创新,这就是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作为本文研究城乡关系问题的理论基点。这一理论基点的建立首先也是以前人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的不同理论观点为切入点的。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学界不同的公平效率观的比较,确立了本文的公平效率观,即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或均衡);通过进一步对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内涵、统一的可能性、统一的必要性以及统一的路径的诠释,就形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观。第3章则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出一个城乡和谐的理论模型: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均衡)是城乡和谐的函数。这一理论模型从公平与效率统一(均衡)角度来界定城乡和谐,使和谐城乡关系这一难以“捉摸”的概念在经济学的框架内得以较为明确的界定,这为我们较为准确地把握和谐城乡关系的内涵、寻求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路径提供了

匡家在[8](2005)在《体制转轨中的宏观经济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体制转轨中的宏观经济调控研究为题,通过对不同转轨阶段宏观经济形势和体制特征的剖析,揭示宏观稳定、经济增长和市场化改革协调一致的关系。这既是转轨前期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总结,也是转轨中后期宏观调控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而要遵循这一基本准则,宏观调控的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必须处理好短期调控和长期增长,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政策和体制的关系。通过分析进入转轨中后期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得出转轨中后期的政策选择。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着重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转轨中后期的宏观调控以及宏观调控理论和政策必须要处理好短期稳定和长期增长,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政策和体制的关系。 宏观调控既是理论问题,更是政策实践问题。一方面,进入转轨中后期宏观调控面临新的复杂形势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迫切要求理论界加强对体制转轨中的宏观调控尤其是转轨中后期宏观调控的研究。另一方面,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尚不能承担向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支撑的任务,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转轨时期的宏观调控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况且以体制和宏观政策的关系为视角,以宏观稳定、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的协调一致性为主线来分析转轨经济的进程,本身也是极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二部分是转轨前期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它大体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以前两个阶段。分权化的改革背景下,80年代的两部门经济格局(国有经济占统治地位,非国有经济迅速成长)决定了政府的宏观政策以行政性的直接调控为主。国家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投资消费的双膨胀导致宏观经济多次出现过热。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双重体制格局出现,宏观经济政策中市场化的手段在增多,但行政手段在控制通货膨胀中仍发挥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是转轨前期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调控。买方市场出现,结构性问题

严冰,牧歌,邓征宇,李丰洲,钟飞[9](2005)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文中认为近年来,对于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人们都给予十分的关注。2004年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对2005年经济工作的谋篇布局,成为国内外经济观察家研究分析的重点。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重点的安排呢?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专家学者邱晓华、贾康、刘树成、张虎林、陈锡文、王忠明、杨泽军、田小宝、柴海涛、李君如、陈炎兵、郑京平等对我国2004年经济和2005年走势进行全方位的回顾与展望。

杨多贵,周志田,陈劭锋,王海燕[10](2004)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态势及其战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9.1%,GDP总量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将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和关键的战略起飞期。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呈现出五大显着特征,并且已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长波上升阶段;评述了国内外若干着名研究机构和学者关于中国未来10-20年经济增长态势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协调、快速、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四大基本战略,即“东西互动、协调增长”战略、“四极共轭、非均衡增长”战略、“内需拉动、稳定增长”战略和“统筹发展、持续增长”战略。

二、2002年经济形势回顾和2003年经济展望——访国家统计局邱晓华副局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经济形势回顾和2003年经济展望——访国家统计局邱晓华副局长(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主题与范围
        1.2.1 研究主题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界定
        1.5.2 理论基础
第2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2 国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政策应对的理论分析
    2.2 国内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相关研究
        2.2.1 国营企业股份化社会成本研究
        2.2.2 国有企业社会负担研究
        2.2.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研究
        2.2.4 有关经济转轨社会代价的研究
    2.3 评价与发现
第3章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历史发展及社会政策应对
    3.1 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逐渐孵化(1978-1991年)
        3.1.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孵化的社会背景
        3.1.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孵化的政策温床
        3.1.3 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雏形及社会政策应对
    3.2 第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1992-2002年)
        3.2.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社会背景
        3.2.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直接原因及后果
        3.2.3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特点
        3.2.4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社会政策应对
    3.3 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2003年至今)
        3.3.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的社会背景
        3.3.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的社会政策应对
第4章 现阶段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典型案例分析—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
    4.1 J煤业集团发展概况及契约化改革背景
        4.1.1 J煤业集团发展概况
        4.1.2 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背景
    4.2 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典型案例分析—基于K公司的调研
        4.2.1 K公司代表性及调研结果
        4.2.2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成因分析
        4.2.3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结果分析
        4.2.4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分析
        4.2.5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应对建议
第5章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社会政策应对的反思与启示
    5.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社会政策应对的反思
        5.1.1 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产生
        5.1.2 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并恶化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
        5.1.3 政府的社会保护功能“缺位”导致社会政策保护缺失
    5.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的启示
        5.2.1 发挥国有企业的主体力量
        5.2.2 深入挖掘社会各主体活力
        5.2.3 完善积极型社会政策体系
第6章 发达国家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经验
    6.1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及其借鉴意义
        6.1.1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对比
        6.1.2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发达国家的借鉴意义
    6.2 自由市场福利国家的美英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6.2.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6.2.2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的实践
        6.2.3 企业社会责任在英国的实践
    6.3 国家福利的德瑞X+社会福利模式
        6.3.1 共同治理+法团主义社会政策的德国模式
        6.3.2 工会监督+普遍主义社会政策的瑞典模式
第7章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必要性及具体路径
    7.1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必要性
        7.1.1 合理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政府公共服务升级的体现
        7.1.2 正确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备条件
        7.1.3 有效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的需要
    7.2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具体路径
        7.2.1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健全职业福利体系
        7.2.2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完善社会服务机制
        7.2.3 巩固社会主义政体,发挥财政福利优势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3)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 ——基于老龄化背景下护理风险深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构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构架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理论层面
        1.4.2 实践层面
第二章 长期护理保险概述
    第一节 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概念
        2.1.1 长期护理的基本概念
        2.1.2 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理论
        2.1.3 长期护理保险与健康保险
        2.1.4 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保险
        2.1.5 长期护理保险与残疾收入保险
    第二节 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内容
        2.2.1 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责任
        2.2.2 长期护理保险给付限制
第三章 长期护理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理论模型
        3.1.1 最优保险需求的理论模型
        3.1.2 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均衡
        3.2.1 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信息问题
        3.2.2 长期护理保险的税收政策效应
        3.2.3 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储蓄的替代效应
第四章 长期护理保险的国际实践
    第一节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
        4.1.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历程
        4.1.2 美国商业LTCI的产品设计
        4.1.3 美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监管政策
        4.1.4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
        4.2.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背景
        4.2.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内容
        4.2.3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融资方式
        4.2.4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成本控制和质量保证
        4.2.5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所取得的成就
    第三节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
        4.3.1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背景
        4.3.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社会化模式
        4.3.3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内容
        4.3.4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长期护理保险国际比较
        4.4.1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
        4.4.2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存在问题
        4.4.3 国外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长期护理需求评估及费用测算
    第一节 国外长期护理需求评估及费用测算文献综述
        5.1.1 国外长期护理需求评估及费用测算文献综述:微观研究
        5.1.2 国外长期护理需求评估及费用测算文献综述:宏观研究
    第二节 我国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
        5.2.1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趋势
        5.2.2 预测数据资料的选取
        5.2.3 我国未来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数量预测
    第三节 我国长期护理服务费用预测
        5.3.1 长期护理费用含义
        5.3.2 我国长期护理费用测算数据选取
        5.3.3 我国长期护理费用测算结果
第六章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政府长期护理融资承受能力分析
        6.1.1 经济发展低水平及不平衡
        6.1.2 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及总量预测
        6.1.3 老年护理费用对公共财政造成的压力
    第二节 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战略
        6.2.1 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有利条件
        6.2.2 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
        6.2.3 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未来市场定位
        6.2.4 商业性和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定位总论
    第三节 长期护理保险与护理产业的协调发展
        6.3.1 我国护理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6.3.2 护理保险与护理产业融资
第七章 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经营战略
    第一节 长期护理保险的合理定价
        7.1.1 长期护理保险定价原理
        7.1.2 长期护理保险定价基本原则
        7.1.3 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定价需要的统计资料
        7.1.4 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定价时的精算假定
    第二节 长期护理保险经营的风险控制
        7.2.1 长期护理保险的经营风险及其来源
        7.2.2 长期护理保险经营风险控制机制
    第三节 长期护理保险的外部环境建设
        7.3.1 尽快制定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法律法规,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7.3.2 制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优惠政策
        7.3.3 规范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水准,培育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沃土
        7.3.4 加强长期护理保险相关领域合作,推进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理论背景
        1.2.2 现实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
第2章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
    2.1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及类型
    2.2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行政生态理论
    2.3 相关研究概况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4 政府管理经济的历史之争
        2.4.1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争
        2.4.2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期间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争
        2.4.3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自由主义同国家干预主义之争
第3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
    3.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3.1.1 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3.1.2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3.1.3 国际资本流动加快
    3.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及资本流动
        3.2.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3.2.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资本流动
    3.3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经济管理的一般要求
        3.3.1 行政体制简约化
        3.3.2 法律体系健全化
        3.3.3 管理方式市场化
        3.3.4 政府政策服务化
        3.3.5 社保体系后勤化
第4章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与变革的现实基础
    4.1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演变
        4.1.2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演变
        4.1.3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设置的演变
        4.1.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挑战
    4.2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变革的现实基础
        4.2.1 中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
        4.2.2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第5章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5.1 成本-效益分析对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5.1.1 完善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
        5.1.2 顺应市场经济中政府角色重新定位的需要
        5.1.3 有利于节省经济资源,促进社会成员福利的增加
        5.1.4 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重塑政府形象
    5.2 政府改革的成本分析
        5.2.1 不同标准下对政府改革的成本划分
        5.2.2 从经济学角度对政府改革成本的划分
        5.2.3 小结
    5.3 政府改革的效益分析
        5.3.1 政府改革的直接效应
        5.3.2 政府改革的间接效益
    5.4 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评估
        5.4.1 绩效评估的涵义
        5.4.2 绩效评估的意义
        5.4.3 绩效评估的方法
        5.4.4 运用成本-收益法对我国政府绩效的评估
第6章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改革之一:转变职能
    6.1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换的动因
        6.1.1 贸易的全球自由化要求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
        6.1.2 金融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要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6.1.3 外商投资的全球化要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6.1.4 国际经济组织要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6.2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换的进展
        6.2.1 以市场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
        6.2.2 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
        6.2.3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2.4 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3 目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6.3.1 未能形成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6.3.2 法制环境建设亟待改进
        6.3.3 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尚未得以彻底理清
    6.4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6.4.1 建设公平、竞争、高效的市场环境
        6.4.2 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方向
        6.4.3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重点
第7章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之二:管理手段
    7.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强调运用经济手段的意义
        7.1.1 运用经济手段是推动经济建设、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在要求
        7.1.2 运用经济手段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7.2 当代西方成熟的经济手段:开放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手段
        7.2.1 开放条件经济总量平衡原理
        7.2.2 开放条件下政府对财政货币手段的应用
    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手段的运用与经验总结
        7.3.1 “软着陆”中经济手段的搭配运用
        7.3.2 “点刹车”下对土地使用审批权的控制
第8章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之三:机构改革
    8.1 中国以往机构改革的特点、问题及原因
        8.1.1 前7次机构改革的基本特点
        8.1.2 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1.3 形成政府机构改革特点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8.2 西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8.2.1 “小政府”趋势
        8.2.2 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趋势
        8.2.3 行政机构的分权化趋势
        8.2.4 综合调整职能及机构强化的趋势
        8.2.5 灵活政府模式与机构设置的弹性化趋势
        8.2.6 政府机构改革法治化趋势
    8.3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原则与若干建议
        8.3.1 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8.3.2 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
        8.3.3 机构改革的方向:与转变职能相适应
        8.3.4 机构改革的标尺:实行严格有效的成本-效益核算
        8.3.5 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政府机构改革法治化
        8.3.6 建立反危机机构体系,提高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理论研究
        1.2.1.1 包含环境因素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1.2.1.2 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1.2.1.3 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内生增长模型
        1.2.1.4 其他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宏观理论模型
        1.2.2 经验研究
        1.2.2.1 基于截面数据的研究
        1.2.2.2 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
        1.2.2.3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
        1.2.3 经济增长与环境研究的评述
    1.3 本文研究基本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2.1 可持续发展以发展为核心
        2.1.2.2 可持续发展以协调为目标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3.1 发展原则
        2.1.3.2 公平性原则
        2.1.3.3 可持续性原则
        2.1.3.4 主权原则
        2.1.3.5 共同性原则
    2.2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
        2.2.2 经济—环境系统理论
        2.2.3 宇宙飞船理论
        2.2.4 环境伦理理论
        2.2.5 人地关系理论
        2.2.5.1 环境决定论
        2.2.5.2 或然论
        2.2.5.3 适应论
        2.2.5.4 人类决定论
        2.2.5.5 人地协调论
        2.2.6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状况的总体分析
    3.1 环境污染现状
        3.1.1 国内环境污染现状
        3.1.1.1 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3.1.1.2 大气环境处于较重污染水平
        3.1.1.3 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
        3.1.1.4 土壤污染较为严重
        3.1.1.5 污染纠纷和环境破坏呈上升势头
        3.1.2 环境污染状况的国际比较
    3.2 新古典视角下的污染排放路径
        3.2.1 绿色索洛模型假定条件
        3.2.2 平衡增长路径和污染排放路径
        3.2.3 比较静态分析
    3.3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时序分析
        3.3.1 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的简化模型
        3.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3.3.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3.4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
        3.4.1 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方法
        3.4.1.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方法
        3.4.1.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
        3.4.2 数据来源和模型描述
        4.3.3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第四章 经济增长要素对环境影响分析(一)
    4.1 环境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4.1.1 Commoner(1972)分解模型
        4.1.2 Grossman(1995)分解模型
        4.1.3 Panayotou 分解模型
        4.1.4 Groot(2000)分解模型
        4.1.5 Verbeke and Clercq(2002)分解模型
        4.1.6 王慧炯分解模型
        4.1.7 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分解模型的简单评述
    4.2 经济规模、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
        4.2.1 经济规模、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影响的机理
        4.2.1.1 经济规模对环境的影响
        4.2.1.2 结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4.2.1.3 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
        4.2.2 经济规模、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4.3 经济体制转轨对环境的影响
        4.3.1 传统经济体制与环境质量
        4.3.2 市场经济体制与环境质量
        4.3.2.1 市场机制有利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
        4.3.2.2 市场机制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3.2.3 市场化有利于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
        4.3.3 市场化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经济增长要素对环境影响分析(二)
    5.1 对外开放环境效应的理论分析
        5.1.1 自由贸易有害论
        5.1.2 自由贸易有益论
        5.1.3 贸易与环境无关论
        5.1.4 环境标准竞次假说
        5.1.5 污染避难所假说
        5.1.6 五种论说的简单评述
        5.1.6.1 对贸易影响环境总量研究的认识
        5.1.6.2 对环境标准竞次假说研究的认识
        5.1.6.3 对污染避难所假说研究的认识
    5.2 对外贸易与环境
        5.2.1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环境状况
        5.2.2 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理论模型
        5.2.3 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5.2.3.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5.2.3.2 估计方法和结果
    5.3 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的因果关系研究
        5.3.1 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的双向关系
        5.3.2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管制
        5.3.3 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的因果关系检验
第六章 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6.1 环境污染与内生经济增长
        6.1.1 生产函数的设定
        6.1.2 污染的运动方程
        6.1.3 消费者偏好
        6.1.4 动态最优化的求解
    6.2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计量
        6.2.1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计量方法
        6.2.1.1 市场价值法
        6.2.1.2 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
        6.2.2 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研究回顾
        6.2.3 研究结果的简单评述
        6.2.3.1 由环境状态计算实物型损失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6.2.3.2 将实物型损失进行货币化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6.3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6.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3.2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6.3.3 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6.3.4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6.3.4.1 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6.3.4.2 工业废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6.3.4.3 工业粉尘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6.3.4.5 烟尘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6.3.4.6 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性分析
    7.1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度模型
        7.1.1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交互耦合关系
        7.1.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
        7.1.3 协调度理论模型
        7.1.3.1 耦合协调度模型
        7.1.3.2 灰色关联模型
        7.1.3.3 熵变方程法
        7.1.3.4 区间值判断法(王维国,2000)
        7.1.4 协调度理论模型的评述
    7.2 中国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7.2.2 熵变方程法
        7.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7.2.4 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
        7.2.4.1 关联度矩阵γ
        7.2.4.2 经济与环境耦合度变化
    7.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
        7.3.1 灰色理论模型
        7.3.1.1 灰色预测的步骤
        7.3.1.2 模型检验
        7.3.2 经济与环境指标的预测
        7.3.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8.1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8.1.1 政府失灵
        8.1.2 市场失灵
        8.1.3 环境管理体制
        8.1.4 环境法律法规
        8.1.5 公众环境意识
    8.2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8.2.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8.2.2 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8.3 调整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8.3.1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8.3.1.1 实行比较优势战略
        8.3.1.2 确立资源环境价值,理顺价格关系
        8.3.1.3 加速国有企业改革
        8.3.2 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8.3.2.1 实行非物质化的经济策略
        8.3.2.2 严格实行产业准入政策
        8.3.2.3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
        8.3.2.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之路
        8.3.2.5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8.3.3 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环境保护
        8.3.3.1 运用环境政策引导技术创新
        8.3.3.2 通过绿色消费需求推动技术创新
        8.3.3.3 完善环保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8.3.3.4 建立环境科技研究及其产业化的配套政策和机制
        8.3.3.5 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境保护
        8.3.3.6 利用政策优惠对环境技术和环境产业进行激励
        8.3.4 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政策
        8.3.4.1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
        8.3.4.2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进出口战略
        8.3.4.3 提高环境标准
        8.3.4.4 加强国际合作
    8.4 严肃法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
        8.4.1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8.4.1.1 确立《环境保护法》基本法的统领地位
        8.4.1.2 增强环境法律法规可操作性,避免立法上的矛盾和冲突
        8.4.1.3 确定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8.4.1.4 加强环境保护的刑事立法
        8.4.1.5 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提高污染企业违法成本
        8.4.2 加强环境执法能力
        8.4.2.1 加速环境管理体制改革
        8.4.2.2 划分部门分管职权、加大环保部门统管力度
        8.4.2.3 加强对环保执法人员的管理
    8.5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8.5.1 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8.5.2 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加强环境监督
        8.5.2.1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8.5.2.2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8.5.3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与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详细摘要

(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 分析框架与篇章结构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关理论和测定方法
    2.1 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库兹列茨倒 U理论
        2.1.2 非农化进程中的收入分配理论(二元经济理论)
        2.1.3 地区收入差距理论
        2.1.4 个人收入差距理论
        2.1.4 小结
    2.2 基本概念、收入差距测定方法
        2.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2 收入差距的测度:若干方法的选择
第3章 1978-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考察:安徽与全国比较
    3.1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动态变化轨迹:安徽与全国比较
        3.1.1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
        3.1.2 安徽省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比较
        3.1.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阶段性分析
    3.2 城乡收入差距及变动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及变动的影响
        3.2.1 以泰尔指数描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90-2004
        3.2.2 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
        3.2.3 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
    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解
    4.1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解
        4.1.1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程度及变动趋势的考察
        4.1.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解为自然差距和非差距
    4.2 基于比较生产力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解
        4.2.1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理论模型
        4.2.2 城乡人均收入模型及相对收入差别的确定
        4.2.3 初步判断
    4.3 两种分解方法的比较及结论
第5章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
    5.2 实证模型
        5.2.1 变量的选择
        5.2.2 模型的选择
        5.2.3 数据来源
    5.3 模型计算与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金融发展和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
    6.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城镇化之间关系的分析
    6.2 实证方法、指标与数据说明
    6.3 实证分析过程
        6.3.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特征
        6.3.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变量平稳特性的单位根检验
        6.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6.3.4 协整检验
        6.3.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6.3.6 VECM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与方差分解分析
    6.4 结论性评价
第7章 制度变迁、结构转换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研究
    7.1 制度变迁、结构转换的解释
        7.1.1 制度、制度变迁的含义
        7.1.2 结构与结构转换的含义
    7.2 制度变迁、结构转换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分析
    7.3 制度变迁、结构转换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7.3.1 指标及数据解释
        7.3.2 分析方法及结果
    7.4 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7.4.1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城乡收入差距变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7.4.2 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7.4.3 城乡体制改革的不平衡性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
        7.4.4 城乡不同的利益分配制度对城乡居民具有不同的收入效应
    7.5 本章小节
第8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析:安徽省内各市之间比较
    8.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省内空间分布特征
        8.1.1 分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空间分布
        8.1.2 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8.1.3 各市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比较
    8.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空间分布的因素分析
        8.2.1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市间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
        8.2.2 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背景是引起各市之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不同步的原因
    8.3 安徽各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对应分析
        8.3.1 资料来源及记号
        8.3.2 基本方法和步骤
        8.3.3 对应分析结果
    8.4 另外三点结论
第9章 未来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趋势预测
    9.1 未来15年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预测
        9.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预测联立模型
        9.1.2 人均生产总值变动模型
        9.1.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模型
        9.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模型
        9.1.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预测
    9.2 未来15年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主要因素
        9.2.1 从近期发展趋势看,城乡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9.2.2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城乡收入差距将逐步缩小
    9.3 本章小节
第10章 国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和启示
    10.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做法的国际比较
        10.1.1 美国缩小城乡差距政策
        10.1.2 欧盟缩小城乡差距政策
        10.1.3 挪威缩小城乡差距政策
        10.1.4 日本缩小城乡差距政策
        10.1.5 韩国缩小城乡差距政策
    10.2 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第11章 全文总结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11.1 全文总结
    11.2 政策建议
    11.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 ——以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上篇 基本理论分析及其扩展
    1 城乡关系:相关理论述评
        1.1 早期西方学者对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
        1.1.1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一体化思想萌芽
        1.1.2 霍华德等人的田园城市理论
        1.1.3 20 世纪前半期的城乡关系理论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理论
        1.3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分析传统与逻辑
        1.3.1 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理论
        1.3.2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理论
        1.3.3 城乡空间二元结构理论
        1.4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外城乡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1.5 建国以来国内学界对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
        1.5.1 丰富和发展了西方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1.5.2 提出了一系列消除城乡对立的政策主张
        1.6 简评
    2 公平与效率:尝试新的解释
        2.1 效率观
        2.1.1 西方经济学的效率观
        2.1.2 国内经济学界的效率观
        2.1.3 本文的效率观
        2.2 公平观
        2.2.1 西方经济学的三种公平观
        2.2.2 国内经济学界的公平观
        2.2.3 本文的公平观
        2.3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之争
        2.3.1 西方经济学的三种公平效率观
        2.3.2 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观
        2.3.3 国内经济学界的公平效率观
        2.4 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尝试性解释
        2.4.1 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内涵及其特征
        2.4.2 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可能性
        2.4.3 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偏离和矫正机制
        2.5 小结
    3 基于公平和效率统一的城乡和谐: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
        3.1 研究假设
        3.1.1 “人人平等”假说
        3.1.2 “泛经济人”假说
        3.2 相关概念界说
        3.2.1 和谐
        3.2.2 和谐城乡关系:基本判断
        3.2.3 制度
        3.3 理论模型
        3.3.1 城乡和谐的基本标志: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3.3.2 衡量城乡和谐的基本指标
        3.3.3 影响城乡和谐的基本变量
        3.3.4 城乡和谐的利益协调机制
        3.4 小结
中篇 城乡关系变迁中的公平与效率:国内外比较分析
    4 城乡关系变迁及其公平与效率的国际比较
        4.1 发达国家城乡关系变迁中的公平与效率
        4.1.1 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基本轨迹
        4.1.2 发达国家城乡差距的变化
        4.1.3 影响发达国家城乡关系变化的基本变量
        4.2 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变迁中的公平与效率
        4.2.1 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发展轨迹
        4.2.2 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的历史与现状
        4.2.3 影响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的基本变量
        4.3 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城乡关系变迁中的公平与效率
        4.3.1 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城乡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4.3.2 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的城乡差距
        4.3.3 影响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城乡差距的主要因素
        4.4 转轨国家城乡关系变迁中的公平与效率
        4.4.1 转轨前城乡关系变迁中的高公平与低效率
        4.4.2 转轨以来城乡关系变迁中公平与效率新的失衡
        4.4.3 公平与效率失衡的社会后果
        4.4.4 转轨国家公平与效率失衡的原因
        4.5 小结
    5 中国城乡关系变迁中的公平与效率
        5.1 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
        5.1.1 改革前中国的城乡分割
        5.1.2 改革以来中国城乡之间的强弱势关系
        5.1.3 20 世纪末城乡平等发展新趋势的出现
        5.2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乡差距及其变化
        5.2.1 改革前中国的城乡差距
        5.2.2 改革以来中国城乡差距面面观
        5.3 决定中国城乡差距变化的基本变量
        5.3.1 城乡资源配置扭曲
        5.3.2 收入分配的城市偏向
        5.3.3 人力资本
        5.4 小结
下篇 和谐城乡关系的构建:从中国的特殊性考虑
    6 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目标模式
        6.1 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目标
        6.1.1 近期目标
        6.1.2 中长期目标
        6.2 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实现机制
        6.2.1 市场与政府
        6.2.2 公民社会
        6.2.3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6.3 小结
    7 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基础
        7.1 经济基础
        7.1.1 城乡产业和谐发展
        7.1.2 城乡市场和谐统一
        7.1.3 城乡资源配置和谐
        7.1.4 城乡收入分配和谐
        7.2 空间和生态基础
        7.2.1 城乡空间和谐
        7.2.2 城乡生态和谐
        7.3 社会基础
        7.3.1 城乡公共服务和谐统一
        7.3.2 城乡社会融合
        7.4 小结
    8 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路径
        8.1 城乡制度变迁
        8.1.1 我国城市偏向制度形成和持续的原因
        8.1.2 城乡制度变迁的动力
        8.1.3 城乡制度变迁的路径
        8.2 新农村建设
        8.2.1 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涵
        8.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8.3 农民工市民化
        8.3.1 农民工问题的由来及其现状
        8.3.2 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8.3.3 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8.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8)体制转轨中的宏观经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转轨前期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经济分权背景下的宏观调控
        一、经济分权下的宏观经济
        二、直接调控的宏观政策
        三、通货膨胀的政策和体制分析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双重体制和双轨调控
        一、双轨体制的特色
        二、双轨体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
第二章 转轨前期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调控
    第一节 经济运行格局的变化
        一、买方市场的出现
        二、体制格局的变化
        三、结构不均衡突出
        四、外部环境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实施
        一、货币政策的启动
        二、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三、货币政策向间接性转变
        四、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思考
    第三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及特征
        二、积极财政政策实践的思考
第三章 进入转轨中后期的宏观经济调控
    第一节 中国经济转轨进入中后期
        一、十六大是一个重要界标
        二、市场化进程的测度问题
    第二节 进入转轨中后期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供给约束过渡到需求约束
        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可能交替出现
        三、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由总量转为结构
        四、经济发展进入重工业化阶段
        五、经济波动可能加剧
        六、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第三节 转轨中后期宏观调控的目标次序
        一、宏观调控目标的演变及原因分析
        二、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
        三、增长和就业的协调
结束语:转轨中后期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态势及其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增长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 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五大显着特征
    2.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长波上升阶段
二、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分析
三、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四大基本战略
    1. 东西互动、协调增长战略
    2. 四极共轭、非均衡增长战略
    3. 内需拉动、稳定增长战略
    4. 统筹发展、持续增长战略

四、2002年经济形势回顾和2003年经济展望——访国家统计局邱晓华副局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D]. 马洁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2]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 ——基于老龄化背景下护理风险深度分析[D]. 贾清显. 南开大学, 2010(07)
  • [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 刘佳义. 湖南大学, 2007(06)
  • [5]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 李国柱. 辽宁大学, 2007(06)
  • [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靳贞来.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7]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 ——以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基点[D]. 杜漪.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8]体制转轨中的宏观经济调控研究[D]. 匡家在.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9]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J]. 严冰,牧歌,邓征宇,李丰洲,钟飞. 今日中国论坛, 2005(01)
  • [10]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态势及其战略选择[J]. 杨多贵,周志田,陈劭锋,王海燕. 上海经济研究, 2004(06)

标签:;  ;  ;  ;  ;  

2002年经济形势回顾与2003年经济展望——专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