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区域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区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断想(论文文献综述)

马子行[1](2021)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鲁静静[2](2021)在《《资本论》视域中的虚拟经济》文中研究说明20世界80年代以来,经济自由化的浪潮在全球席卷开来,全球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膨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促进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提供了物质前提,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兴起更是为资本主义国家虚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理论和制度环境。全球经济逐渐走向金融化虚拟化,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日渐占据着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造成资本主义实体经济萎缩,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阶级矛盾,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并诱发了新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虚拟经济危机的产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更是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对于虚拟经济和资本主义虚拟经济危机的研究,便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遵循“理论阐释——问题聚焦——现实解答”的思维逻辑,以《资本论》中的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理论延续为理论基础,对虚拟经济进行概念界定和逻辑框架构建,并对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现象和资本主义虚拟经济危机进行学理阐释,最后,针对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现象,提出了相关意见。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理论延续构成了本文对于虚拟经济以及当代资本主义虚拟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细胞形式出发,按照从商品到货币,从货币到资本、从资本到信用、再从信用到虚拟资本的路径,对虚拟资本展开了研究。后续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并发展了虚拟资本理论。论文以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为遵循,对虚拟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探究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虚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论文聚焦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的社会现实,对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现象的表现、原因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虚拟经济危机的本质进行分析。在时代变迁中,无论是实体经济危机,还是虚拟经济危机,究其根源,仍旧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作用的结果。针对我国国民经济中出现的经济“脱实向虚”的现象,论文对其发展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

纳迪尔(Medjitena Nadir)[3](2020)在《基于信息系统评价的中国经济改革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有向图方法描述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采用网页排序算法对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环境因素进行有利、消极性的权重分析,然后研究了保证改革和开放“新常态”下目标实现需要关注的因素。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评价方法来评价环境因素的有利和消极影响的方法。具体包括:依赖于Content Context Process框架(CCP框架)的强度来表示环境因素的分类(内部和外部因素)。为了获取有向图,把CCP框架的环境连起来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然后从有向图定下来相关的元图。最后提取该元图的关联矩阵。(2)针对经济系统环境因素的有利与消极影响,提出了计算每个因素权重的算法。该算法依据图论,每个图的顶点是表示环境中的一个因素,顶点之间的边是表示环境因素的之间关系。算法首先依据元图生成关联矩阵,然后从关联矩阵计算转移概率矩阵,最后用网页排名算法出每个因素权重。模型得出结果包括非量化的因素影响,利用获得因素权重可以帮助决策者辨识最大的有利影响因素和最大的消极影响因素。从结果来看经济改革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此外转变增长方式过程来得晚相比于经济增长的优先,较高的增长速度的负面影响也很大。(3)针对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到扩内需、保增长和调结构三大目标,提出了改革和开放政策优化策略。首先确定改革和开放在新常态下的目标与相关的环境因素与子因素,然后通过网络分析法算出来包含改革和开放过程在新常态的超级矩阵。为了确保改革和开放过程在新常态的顺利进行,分析结果将有助于确定需要关注的因素,并在不会对三个大目标带来任何风险的前提下给出相关战略和处理方式。

谢鹏[4](2019)在《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扩大。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需通过协调发展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直接关系到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享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专题研究。虽然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及其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已备受关注,但系统研究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和收入不平等影响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运用多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就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主要试图回答3个问题:一是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什么?二是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是土地财政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在全面检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视角提出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和居民收入分配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进行理论分析。在土地财政模式下,按照行为的连续性,地方政府主要有3种代表性行为:土地征收、“以地引资”、“以地生财”。土地征收主要影响居民收入与财富以及收入差距与财富差距,“以地引资”主要影响城镇职工工资和工资差距,“以地生财”主要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福利经济学定理等视角,分析上述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各方面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其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财政和收入分配有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找出中央政府的政策脉络和意图。同时,结合政策分析,对近年来土地财政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统计描述,发现本世纪以来土地财政收入在波动中快速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快速扩大态势,从而得到土地财政可能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直观印象。再者,就土地财政模式下的各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主要分为4个部分:(1)“以地引资”如何影响了城镇职工工资?“以地引资”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协议出让等非市场化方式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GDP增长以及在此基础上扩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基的行为。由于“以地引资”人为压低了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势必对各种生产要素回报产生影响。本文运用2003-2013年28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将2007年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视为外源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就该政策冲击对城镇职工工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平均提高了城镇职工工资1108.554元,安慰剂检验和用中国土地市场网数据再检验的结果均表明该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出让市场化背景下的融资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以及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是导致城镇职工工资提高的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对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增收效应大于民营企业。由于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是对“以地引资”行为的明显遏制,反推可知“以地引资”明显降低了城镇职工工资。(2)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利用2010-2016年CFP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了土地征收对被征地农户家庭收入和财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征收导致被征地农户家庭财富比未被征地农户平均增加2.608万元,但对农户的家庭收入产生明显的减收效应,减收幅度为0.322万元,该结果的稳健性通过采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和安慰剂检验得到了验证。机制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土地征收使被征地农户房产现值和现金存款分别增加1.656万、0.44万元,从而增加了家庭财富;但土地征收诱发被征地农户劳动时间减少20.68%,从而使其工资薪金收入下降,集中反映为家庭收入的减少。土地征收直接给被征地农户带来财富增加,本身是致富机遇,但如果放任其劳动时间持续下降,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而言,有可能会陷入贫困陷阱。进一步讨论发现,土地征收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都产生明显的扩大作用,对财富差距的影响大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3)“以地生财”如何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地生财”是指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的市场化方式出让商住用地,并在供地面积上实行“饥饿供地”,推动房价与地价的螺旋式上升,从中获取土地出让金和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房地产类税收的行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以地生财”作为一种收入分配机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可能产生影响。利用1999-2015年全国31个省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地生财”行为推高了城市房价,而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一方面通过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城镇职工工资,带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以地生财”行为导致财政支出偏向,不利于最大程度发挥财政再分配职能。必须看到的是,“以地生财”行为带来的城镇职工工资提高,并不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是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倒逼的结果。这类因扭曲政策导致的工资上涨,将提高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城市对低技术工人的有效需求将减少,且弱势群体的结构性失业将增多。(4)“以地生财”如何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进行理论分析和中介效应讨论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全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在考虑“以地生财”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显着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对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着的扩大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将土地供应的地理限制和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交乘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再检验,发现研究结论具有高度稳健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以地生财”的发展模式下,“人地失调”的城镇化、“去工业化”效应和扭曲的公共品供给结构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区域存在显着异质性。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土地财政既有正向收入分配效应,又存在负向收入分配效应,并且以负向效应为主。土地财政虽然有利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但对被征地农户家庭收入、农村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城镇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分配效应明显。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完善财政体制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推进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上级部门加强纪律监察和执法督查,对价格过低的工业用地出让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转移性支出,强化审计和监察职能,严格控制向企业变向补贴工业用地出让成本的行为。二是优化农地非农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创新、优化征地补偿方案,使农户即能得到合理补偿,又能受到勤劳致富的制度激励;密切持续跟踪被征地农户的经济行为,关注征地对农户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长期影响。三是去除“以地生财”的制度土壤。优化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产税体系,规范转移支付体系,改革GDP至上的政绩考核体制。四是完善土地管理政策稳定房价。增加东部地区土地供应,提高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五是纠正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中的城市偏向。放宽户籍限制,以民生为导向完善土地财政支出管理,推进“人地协调”的城镇化进程。

周秀[5](2019)在《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山地建制镇的数量高达一万多个,山地城镇是城镇多种类型中的一种。虽然山地城镇具有生态资源丰富的显着优势,但是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在城镇中的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论文通过以安宁市温泉镇为研究对象,在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背景下,将山地生态城镇根据相关标准分为绿色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三种类型的城镇,选取山地城镇建设过程中符合景观都市主义标准的生态指标,对不同类型的城镇进行研究总结,得出建设对策。在山地城镇中,将不同类型指标、大量文献共同指标和山地指标三种指标构建综合生态指标,影响山地城镇的五级指标共计29个。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视角出发,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研究,得出权重系数,以及重要性排序。结合相关指标标准和温泉镇部分指标,得到综合生态指标的具体内容,并运用柯布西耶函数设计综合模型,对某项指标进行评价。山地生态城镇中的生态指标体系能够衡量规划设计实施的成效,与城镇的规划设计存在关联性。生态指标逐渐向规划设计进行转变。转变的过程,是指生态指标转换成为生态建设可依赖的具体数据。因此,提出山地生态城镇中的运用策略,并运用于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中。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出: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山地生态城镇的规划进行研究,城镇建设需要综合山地、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总结了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和规划设计的关系,生态指标对城镇的规划设计进行指导和控制。生态指标虽然作为引导性指标,但是为指标体系的定量研究和生态规划设计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且研究成果对其它山地城镇的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参照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蒋华林[6](2015)在《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短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呈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奇迹”。与解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一样,学术界出现了若干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或因果解释。但现有研究更多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体制的宏观层面进行的,对地方政府(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关注不够。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社会转型),使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可以说,如果离开了对地方政府的考虑,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解将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可能也是难以想象的。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博弈论方法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等研究方法,围绕为什么要从地方政府来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化历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表现及效应):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政府采取块块分割策略行为(制度分析);以及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调整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规范竞争秩序)等问题展开研究。其根本目的旨在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形成的演化路径、表现及效应,并给予其生成与存在的制度性因素解释,为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个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新的解释框架。我国高等教育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的演化,从根本上说是地方分权的结果。经过多次放权—收权反复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持续推进地方分权,地方政府的权限持续扩大。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式确立并不断强化,地方政府获得了越来越大的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形成了以省级行政区为边界的高等教育块块化发展格局。高等教育逐步由以中央政府的条条管理为主、条块分割体制,演化为以地方政府的块块管理为主、块块分割格局。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克服了“条块分割”的弊端,但其本身又存在“诺斯悖论”和“双重效应”:一方面,高等教育“块块分割”激励地方政府重视辖区高等教育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创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奇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一,各省区基本形成了各自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二,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各省区高等教育规模显着增长;第三,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空前紧密;第四,区域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但另一方面,“块块分割”又产生若干新的问题和矛盾:第一,区域高等教育差距不减反增,高等教育公平受到极大威胁;第二,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明显损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第三,高等教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极大阻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第四,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下降,高等教育国家能力受到损害。高等教育“块块分割”格局形成的根本制度因素在于政治集权下的地方分权改革、地方政府为晋升而博弈、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滞后的三重作用。在三重作用之下,地方政府之问展开了囚徒困境式的激烈高等教育竞争。首先,政治集权下的地方分权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承包人,成为与地方利益直接相关的独立利益主体,集辖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于一身,直接管控和介入辖区高等教育发展,成为辖区高等教育竞争主体;其次,只有晋升才是地方政府官员利益的最大化。参加晋升锦标赛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成为中央政府的晋升候选人并在零和博弈的晋升中胜出,只能理性地采取非合作标尺竞争搏取高等教育发展政绩,机会主义地追求自我利益,阻碍高等教育区域专业分工与合作:第三,中央政府关于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滞后,协同乏力,不能有效规制地方政府进行块块分割的消极竞争行为,从而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式发展模式。可以说,正是地方分权、晋升博弈与约束乏力的联合打破了“条块分割”,催生了“块块分割”。事实上,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具有深刻的博弈内涵。运用囚徒困境机制设计的晋升锦标赛,使地方政府只能理性地选择分割而不是协调发展策略。数学模型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投资高速增长、规模过快扩张等现象,实质上是地方政府之间基于理性决策和晋升锦标赛而采取块块分割策略的博弈结果。中央政府的调控是否有效,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是否采取块块分割的博弈策略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逻辑联系,要克服块块分割弊端,处理好块块高等教育发展关系,必须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秩序。为此,要在把握效率与公平兼顾、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保障高等教育国家能力三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加强块块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快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以及在深化联合开放中构建起新型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合关系等制度建设举措,使协调而不是分割成为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占优策略,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从而形成有助于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关系及区域高等教育关系新格局。高等教育块块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地方政府之间将面临着更加尖锐的竞争搏斗。但“块块分割”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恒常态”,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实现政校分开,落实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破除对各区域、各层次高等教育内在联系的分割。

周靖祥[7](2012)在《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30余年(19782011)经济增长创造年均10.1%的速度奇迹,同时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也在不断恶化,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地区差异;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冲击下,外部经济同样面临多重发展困局,急需谋划破解思路。①基于持续7年多的实地调查(经济学直觉获取和真实经济发展问题把握),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寻找中国经济发展失衡“警报”解除的政策措施,构想未来发展道路和可能出现的情景。本研究的失衡立题包涵了更为宽泛的内容,试图构建立足于中国发展实情的失衡经济学理论研究体系——人本位主义经济学,同时也是立于中国背景的开放宏观经济学一部分;本研究基于我们已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梳理,“人口(人)”变量贯穿全文的论述,并从多视角展开论述。我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是将各种失衡(概括为内外发展失衡)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全文分析贯穿着“一般均衡分析”思想,依此设计而逐步展开论述。本研究的发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被拔高”的短期增长导致长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且陷入了“增长导致失衡,失衡又催生不稳定的增长”经济系统运动怪圈,形成的路径依赖倒逼当局做出“适应性”的政策调整和管理措施调适,结果使得增长总是在内外失衡困局中匍匐式地滚动前行。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被各种失衡因素所困扰着,短期内不太可能彻底祛除去失衡潜在的风险威胁,长期走向则是平衡发展之路,与之回应的经济学问题探索更不容回避。中文题名《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英文对照的另题则为A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Development),研究实现过程中采取“基于研究(理论和实证文献)的研究”的分析范式;纵横交错的比兑意在指明中国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实情的经济理论,警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过程的简单“经济理论借用和研究方法混用”,本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学理论,而应该从经济现象(问题)出发展开研究和抽象。论证过程参见第1、2和5章,强调中国增长和发展研究的“本土化”和问题导向。本研究还透露出一种思绪,那就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兼顾公平,城乡融合和区域公平,以及争取全球经济体不平等(国别歧视)条件下的公平,在大国地位确立之后更多需要思考谋强国发展之路。博士论文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属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发展失衡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建立在个人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文字内容整合意在找到“经济高增长促成失衡”判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据,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再平衡的政策思路设计提供启发和“基准”。从失衡现象切入,再到本质探讨,最终回归失衡和平衡发展道路选择。透过于此来诠释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范畴,回答如何跳出经济学研究“数学化公理化”或“最优化”陷阱,数学推导过程之前本已定格的“确定性”结论。宏观经济体系中,供求失衡关系求解是“起点又是终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总是逃离不了广义上的“经济或权力资源如何分配”,国家公有制属性植根其中,植入经济要素的所有制结构展开探讨显然是非常关键的视角。参见第2、3、4章内容,方法论的探讨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灵魂”,基础还是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的问题直觉。新中国60年的风雨兼程,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其中前30年是举国上下拼发展,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恢复建设,经济和社会在相对平衡的路径框架下得以延续。改革和对外开放30年,表现为中国融入世界与提速内部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30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掉入“发展失衡陷阱”,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经济发展交融会使得各项失衡更为复杂,不及时应对和处理将可能导致内外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徘徊。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思考和建构起新的发展方式,需要设计出一套“组合拳”并加以应用才会奏效,“失衡陷阱”的表述和概念提出,不可避免触动当下中国经济的多根神经,目的是为实现平衡发展,最根本的要求则是消除认识上的多个误区。跨越分歧,凝聚共识。新古典派经济学假定经济运行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而这被凯恩斯主义者描绘成这样一种状态:经济总是在失衡调整中趋向经济平衡点,而并非运行至平衡点后既成不变。事实上,经济学家总是在寻求一种理论共识,但是在解释中国经济运行时处处受挫;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常理其实并不存,尤其是当既成理论在解释复杂和多变的中国经济实验时尤为如此。具体内容参见第5、6章,给出内外失衡发展研究的“政策含义”,最后部分内容主要是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

李建伟[8](2012)在《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新区是城市旧城区之外规划新建的一个具有系统整体性和功能独立性的开发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形式。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近20多年来城市新区在空间要素积聚与扩散和空间格局重构转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因此,分析与总结城市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探寻城市新区的发展规律,对于科学引导和管控城市空间扩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大中城市空间扩张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城市新区空间生长的分析与模拟,对城市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城市新区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空间规模扩张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等方面的作用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设立城市新区最佳时机的“反波浪”理论模式、城市新区区位选址的基本流程、城市新区规模预测的计算模型、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方法体系以及相应的调控模式。本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市新区多因开发区建设而设立并发展壮大,政策保障、土地财政、基本活动、多元主体和外商投资是影响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增长极理论,可将城市新区划分为孕育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依据城市新区成长动力及实现途径的不同,又可将其划分为开发区重构型、重大项目推动型和乡镇整合发展型三种发展模式。目前,城市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主导,管理混乱;遍地开花,浪费资源:贪大求高,不切实际;产居分离,功能单一。(2)建立了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空间相互竞争模型,认为政府行为、市场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新区和旧城这两种空间扩张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城市新区形成的最佳时机,即城市空间突变式扩张时机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入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与经济—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的联系性不强。当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处于上升增长状态时,就有必要通过设立城市新区来缓解压力(降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或者减小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并且每次压力反弹的时间不断缩短,强度不断增强,表现为“反波浪”的发展模式。(3)城市新区一般集中分布在11-14km左右的范围内,多依托既有建成区和交通线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新区与母城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城市新区区位选址的基本流程,即:城市空间结构背景分析→因素识别→情景模拟→测试评价→确定战略,旨在解决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不确定前提下的新区选址问题。(4)通过对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综合评价,认为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的高低与政府政策、城市等级、空间距离、立地条件和设立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进而试探性地提出8-20km2的空间规模阈值,并认为最大上限也不宜超过城市现有规模。在明确母城用地规模总量和评价同类新区发展潜力(建立城市新区发展潜力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区空间规模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认为城市规划是导致新区面积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5)基于城市新区与母城功能之间关联背景、理念、互动和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城市—场地”三位一体的城市新区功能定位方法体系,并将城市新区功能配置可以理解为求解外溢功能和新兴功能的过程:确定城市新区发展的主导功能;在主导功能确定的基础上,配置城市新区发展所必须配置的基础功能;确定主导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区位偏好、发展可能性与发展内涵。(6)针对城市新区形成、发展和演变中的问题,从管理、空间、规模和功能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调控措施。

傅振磊[9](2011)在《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积极推动农村体育持续、健康地发展是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研究的出发点。农村体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并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而展开。而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村现代化以及体育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现实背景。论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典型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现存农村体育发展文献资料、典型省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部分乡村农村体育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调研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是指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部分连接、未连接状态的乡级地域和村级地域,以及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或3000人以上非独立的各类特殊区域内,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所发生的转型与动态发展过程。2、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过程涵盖“增强体质”、“休闲娱乐”两个发展阶段,组织管理民主化与法治化、社会功能世俗化与生活化、体育技术传播知识化、体育设施多样化以及体育格局和谐化五方面特征。3、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进程是一个逐步深入的动态发展过程。“增强体质”是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进入21世纪以后,以“休闲娱乐”为重要标志的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第二阶段来临,并在某些发达地区的农村优先发展,呈现出“增强体质”与“休闲娱乐”双重社会功能并存的局面。4、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现状为法治化、民主化分别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成熟期;社会功能属于第一次现代化的成熟期,并在某些地区则出现了第二次现代化的准备期;知识化还处于较低水平,至多处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准备期或起步期;体育设施多样化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农村地区体育格局的和谐化基本属于第二次现代化准备期或起步期。5、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化与民主化进程、社会功能演化、体育技术传播知识化、体育设施多样化发展以及体育格局和谐化水平均与综合现代化水平有关。非均衡与非同步发展现象表明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存在相对独立性。6、社会系统与体育系统构成的外围影响因素加速或制约着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进程;器物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价值观念因素、农民理性因素以及“两个”需要因素(国家需要与农民需要)构成了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中心因素,从内部规范、引导着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进程,而核心位置的“两个”需要因素还决定着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性质。7、以浙江、山西与甘肃三省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现代化既具有较高的外部依赖性,又在外部资源的利用与引导方面存在不足,但其农村体育现代化具有较合理的内部基础。山西与甘肃农村体育现代化对“传统观念”因素存在依赖性,而浙江将“传统观念”视为农村体育现代化的第一消极影响因素。8、“社会进化”、“机遇依附”与“优势引导”是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三条有效途径。各种社会因素现代化水平提高、特定的发展目标、农村体育的主动积极作用是“社会进化”途径必须满足的条件。发现机遇因素、建立外部机遇因素与农村体育现代化的互利联系,使农村体育现代化与内部机遇因素具有共同的任务与发展目标,借助机遇因素制定农村体育现代化规划是“机遇依附”途径必须满足的条件。“优势引导”途径包括“区域发展优势引导”、“社会因素优势引导”以及“特征发展优势引导”三方面内容。区域发展优势引导有“自发式引导”、“自觉式引导”两种形式。优势互补是区域发展优势引导的关键;领导决策部门的重视与培养农村体育人才是社会因素优势引导的关键;体育组织管理部门适时、积极地推进是特征发展优势引导的关键。9、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逐步推进,“增强体质、强身健体”发展目标将愈加具有明确选择性、方向性,“休闲娱乐”发展目标将成为主流趋势。法律法规与民主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社会功能更加生活化,体育技术传播的知识化特征更加突出,体育设施因农民体育需要而多样化,以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和谐共处将成为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未来的明显特征。其评价指标至少涵盖“增强体质”与“休闲娱乐”两个发展阶段指标,组织管理民主化与法治化、社会功能世俗化与生活化、体育技术传播知识化、体育设施多样化以及体育格局和谐化等五个特征指标,并由此演化出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张国庆[10](2010)在《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 ——以美国为例》文中提出二战以来,美国的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典型特征就是传统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日益相对萎缩,而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在产出方面都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去工业化。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布雷顿森林的崩溃,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关系被打破,货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脱离了和任何实际商品的联系,成为虚拟化的纯粹价值符号,货币的虚拟化打开了经济虚拟化的大门。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在近几十年来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美国的表现最为突出。后工业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一系列特定条件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上世纪初,美国从事商品生产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2/3以上,上世纪末则下降到21.8%,农业则从38.3%下降到微不足道的1.6%,服务业从业人员则从33.2%上升到近80%的水平。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其它发达国家。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由三个因素引起,即收入水平提高引起需求层次的多样化,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人们对服务等非物质产品的需求就相应增加;科技的进步导致了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这就为大量就业人员从实际商品生产中转移出来提供了可能;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形成的国际贸易格局,即尽管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日益衰落,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却仍在经历工业化的进程,他们提供的商品填补了发达经济体去工业化所导致的商品生产的萎缩。随着去工业化的发展,美国大量产业转移至海外,去工业化引起了美国国内产业的“空心化”。但是从长期来看,制造业是一国科技进步的基本依托,去工业化将不可避免地损害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经济去工业化的深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经济的虚拟化。虽然去工业化现象要早于经济虚拟化,但美国后工业经济发展到今天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虚拟化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直接导致了其长期以来的经常性项目的巨额赤字以及财政赤字的“双赤字”经济。赤字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债务,黄金非货币化使美元失去了发行约束,是美国债务经济得以持续运转的基础。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使美国经济虚拟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虚拟经济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占GDP的比例不断增大,这使得美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经济部门的活动,这又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去工业化。因此,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经济的虚拟化形成了一种相互强化的机制。经济的去工业化和虚拟化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实物积累为主要内容的财富积累方式。虚拟经济活动日益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源泉,以各类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为主要内容的虚拟财富成为个人和家庭主要的财富持有形式。虚拟财富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其价值越来越脱离实际商品生产,越来越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二是有很强的“顺周期效应”,即在经济繁荣时会迅速升值,而在经济萧条时又会迅速贬值。这就使得整个经济的波动加大。从根本上说,没有任何价值基础的美元是当前虚拟经济不断膨胀的基础,但是过高的赤字和债务必将侵蚀美元的基础——美国政府的信用,可以说当前的金融危机就是对美国经济过度虚拟化的一种强制性调整。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等式,从长期来看,为保持经济的均衡,储蓄和投资应该大体相等。长期以来美国的储蓄不足,而消费过度,资金缺口只能依赖国外输入,国外资金的大量涌入又刺激了美国国内虚拟经济的进一步膨胀,使整个经济运行更加远离实际商品生产。在虚拟经济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创造、价值发现以及价值转移的运行机制。但从根本上来说,实体经济始终是整个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整个虚拟财富的金字塔将会迅速倒塌。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虚拟经济视作是实体经济的“衍生品”,除非实体经济部门本身状况良好,否则就不会有稳健的虚拟经济。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去工来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其制造业大量往海外转移,美国实体经济部门在不断衰落,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虚拟经济部门的快速膨胀,二者呈相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虚拟经济部门的根基越来越不稳固。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是不可持续的。

二、关于区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断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区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断想(论文提纲范文)

(2)《资本论》视域中的虚拟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重要概念辨析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理论延续
    第一节 《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
        一、从商品到货币
        二、从货币到资本
        三、从资本到信用
        四、从信用到虚拟资本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延续
        一、金融资本的提出:拉法格
        二、金融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希法亭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列宁
第二章 虚拟经济逻辑框架及其影响
    第一节 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及逻辑框架
        一、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
        二、虚拟经济的基本特性
        三、虚拟经济的运行规律
    第二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虚实之争:定性的分析
        二、与时俱进:定量的思量
    第三节 虚拟经济的双重影响
        一、虚拟经济的正面影响
        二、虚拟经济的负面效应
第三章 资本主义虚拟经济危机及对我国的经济启示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走向虚拟化
        一、资本主义经济走向虚拟化
        二、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的原因
        三、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的影响
    第二节 资本主义虚拟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探究
        二、资本主义虚拟经济危机本质
    第三节 合理把握虚拟经济双刃剑
        一、“脱实向虚”——经济虚拟化发展现状与原因
        二、“脱虚向实”——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信息系统评价的中国经济改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信息系统
        2.1.1 信息系统的两个方面
        2.1.2 信息系统评价方法
    2.2 图论
        2.2.1 图论的主要概念
        2.2.2 图的数学表达方式
    2.3 决策分析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网络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3 信息系统环境因素评价
    3.1 信息系统环境因素评价
    3.2 信息系统改进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经济改革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与权重分析
    4.1 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概况
    4.2 环境因素的权重分析方法
        4.2.1 元图与关联矩阵
        4.2.2 环境因素的权重计算
    4.3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环境因素权重分析
        4.3.1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环境因素
        4.3.2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环境因素权重
        4.3.3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环境因素分析
        4.3.4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政策改善
    4.4 本章小节
5 基于网络分析模型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中国经济新常态
    5.2 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的挑战
        5.2.1 供给侧改革
        5.2.2 房地产泡沫
        5.2.3 政府与地方债务
        5.2.4 人口转型
        5.2.5 中等输入陷阱
        5.2.6 污染与资源
    5.3 网络分析法与中国经济“新常态”
        5.3.1 网络分析法(ANP)
        5.3.2 中国经济新常态
        5.3.3 网络分析法模型构建
    5.4 网络分析法结果
    5.5 网络分析法的指标与子指标结果分析
        5.5.1 扩内需的相关结果分析
        5.5.2 保增长的相关结果分析
        5.5.3 调结构的相关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方案分析
    6.1 一带一路
        6.1.1 一带一路方案分析
        6.1.2 一带一路能提供的机遇
        6.1.3 一带一路的挑战
    6.2 “十三五”计划
        6.2.1 “十三五”计划方案分析
        6.2.2 “十三五”计划与“新常态”关系
        6.2.3 “十三五”计划关键任务
    6.3 “互联网+”
        6.3.1 “互联网+”方案分析
        6.3.2 “互联网+”与“新常态”关系
        6.3.3 “互联网+”存在的挑战
    6.4 《中国制造2025》
        6.4.1 《中国制造2025》方案分析
        6.4.2 《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目标
        6.4.3 《中国制造2025》的挑战
    6.5 新城镇化
        6.5.1 新城镇化方案分析
        6.5.2 新城镇化与新常态之间的关系
        6.5.3 新城镇化进行的挑战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目标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土地财政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居民收入
        四、居民收入分配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地租与土地国有化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五、福利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土地财政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一、“以地引资”对城镇职工工资的影响机制
        二、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机制
        三、“以地生财”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四、“以地生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第二章 土地财政、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
        一、需求层面:分税制改革和政绩考核制度
        二、供给层面:土地、房产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土地财政的规模和变动趋势
        一、土地征收和土地供应面积
        二、土地财政收入
    第三节 收入分配政策
        一、打破平均主义,恢复按劳分配(1978-1984)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多元分配格局(1987-2006)
        三、注重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2007 年至今)
        四、对收入分配政策的评价
    第四节 收入分配状况和变动趋势
        一、居民总体收入差距
        二、城乡收入差距
        三、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四、城镇职工工资差距
        五、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第三章 “以地引资”与城镇职工工资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变量和数据
    第二节 实证结果
        一、基本结果
        二、机制检验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一、安慰剂检验结果
        二、GMM方法估计结果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
    第一节 数据、模型和方法
    第二节 计量结果
        一、双重差分(DID)回归结果
        二、安慰剂检验结果
        三、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方法检验结果
        四、机制检验结果
    第三节 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差距的贡献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地生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实证模型、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一、实证模型与变量设定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以地生财”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基准回归
        二、“以地生财”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渠道分析
    第三节 内生性问题处理
    第四节 异质性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地生财”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三、内生性的处理
    第二节 实证结果
    第三节 “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中介机制检验
        一、土地财政背景下“人地失调”城镇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二、公共品供给扭曲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去工业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节 土地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空间关系检验
        一、模型设定
        二、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第五节 异质性与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深入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
        二、完善农地非农化的利益分配格局
        三、去除“以地生财”的制度化土壤
        四、完善土地管理政策稳定房价
        五、纠正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中的城市偏向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1.1.2 城镇的生态系统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
        1.1.3 生态环境的建设重点在于引导和实施
    1.2 研究对象、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目标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3.1 景观都市主义的相关研究概况
        1.3.2 山地生态城镇的相关研究概况
        1.3.3 研究中存在的空缺方面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都市主义与山地生态城镇的关系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景观都市主义相关概念
        2.1.2 生态指标相关概念
        2.1.3 山地生态城镇相关概念
    2.2 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到生态指标
        2.2.1 景观都市主义的三个研究视角
        2.2.2 景观都市主义与生态的联系
        2.2.3 从景观都市主义到生态指标
    2.3 从生态指标到生态规划设计
        2.3.1 山地生态城镇的类型划分
        2.3.2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
        2.3.3 生态指标与生态规划设计
    2.4 生态指标在山地生态城镇的典型案例
        2.4.1 欧盟生态城镇计划
        2.4.2 唐山市曹妃甸生态城
        2.4.3 中新天津生态城
        2.4.4 案例的经验小结
    2.5 景观都市主义对山地生态城镇的影响
        2.5.1 充分完善山地城镇的景观设施
        2.5.2 拓展山地城镇的绿色生态片区
        2.5.3 丰富山地生态城镇空间多样性
        2.5.4 基于生态指标的生态规划设计
        2.5.5 推动山地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分类与指标分析
    3.1 安宁市温泉镇与山地生态城镇的关系
        3.1.1 安宁市温泉镇属于山地生态城镇
        3.1.2 安宁市温泉镇生态建设发展概况
        3.1.3 安宁市温泉镇生态建设优化思路
    3.2 绿色生态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2.1 绿色生态的指标体系
        3.2.2 绿色生态的实践途径
        3.2.3 绿色生态的建设对策
    3.3 资源节约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3.1 资源节约的指标体系
        3.3.2 资源节约的实践途径
        3.3.3 资源节约的建设对策
    3.4 环境友好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4.1 环境友好的指标体系
        3.4.2 环境友好的实践途径
        3.4.3 环境友好的建设对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综合指标分析
    4.1 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前提
        4.1.1 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结构组成
        4.1.3 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4.2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指标
        4.2.1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
        4.2.2 定性与定量的综合
        4.2.3 综合指标构建原则
        4.2.4 综合指标项的构建
        4.2.5 综合指标项的权重
        4.2.6 综合指标的具体内容
    4.3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模型
        4.3.1 指标的无量纲化
        4.3.2 综合评价的模型
    4.4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评价
    4.5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建议
        4.5.1 生态建设的生态建议
        4.5.2 生态建设的预警建议
        4.5.3 生态建设的综合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与策略
    5.1 山地生态城镇的规划目标
        5.1.1 山地生态城镇发展内涵
        5.1.2 山地生态城镇发展目标
    5.2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
        5.2.1 生态指标在规划设计中的转变
        5.2.2 生态指标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5.3 生态指标与安宁市温泉镇规划设计
        5.3.1 安宁市温泉镇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5.3.2 安宁市温泉镇的规划调整与设想
        5.3.3 安宁市温泉镇的策略实践与响应
        5.3.4 山地生态指标与温泉镇规划设计
    5.4 生态指标在生态规划中的运用策略
        5.4.1 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
        5.4.2 山地区域的安全构建
        5.4.3 经济层次的战略提升
        5.4.4 社会文明的发展行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基本结论
        6.1.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反思
        6.1.2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深化
        6.1.3 山地生态城镇建设的反思
        6.1.4 生态建设比城镇建设重要
        6.1.5 研究结论具有普遍适用性
    6.2 主要的创新点
        6.2.1 景观生态城镇的初现
        6.2.2 弹性规划的生态城镇
        6.2.3 生态指标的预警作用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6.3.1 局限性
        6.3.2 后续研究
        6.3.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附录 D:山地生态城镇综合生态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 E: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6)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问题提出:应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新常态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基本概念与研究述评
    2.1 基本概念
    2.2 文献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理论基础
    3.1 地方政府竞争的基础理论
    3.2 地方政府行为的理性假设
    3.3 地方政府竞争的外部性
4 高等教育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的演化路径——地方分权的视角
    4.1 地方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职能与权限的演化
    4.2 “条块分割”高等教育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4.3 “块块分割”高等教育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5 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表现及效应
    5.1 “块块分割”的主要表现
    5.2 “块块分割”的效应分析
6 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制度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
    6.1 职责所在:高等教育是地方分权下区域发包的重要内容
    6.2 担纲操盘:地方政府直接介入辖区高等教育发展
    6.3 利益驱动:高等教育是地方政府之重要利益所在
    6.4 晋升博弈:高等教育是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竞争的重要领域
    6.5 约束乏力: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滞后
7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块块分割”形成的微观解释
    7.1 中央政府调控缺位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7.2 中央政府强力调控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7.3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
    7.4 囚徒困境式晋升锦标赛的博弈分析
8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原则与治理对策
    8.1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原则
    8.2 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对策
9 结论与讨论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学研究、学术会议
附录3 图表目录

(7)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学术研究基点
        1.1.2 平衡发展和改革实践诉求视角
    1.2 界定失衡与平衡发展
        1.2.1 失衡、均衡与平衡概念理解
        1.2.2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
    1.3 透过中国模式及争论探讨失衡
    1.4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1.4.1 研究内容框架
        1.4.2 主要工作及意义
        1.4.3 主要创新之处
2 经济发展失衡研究的基础理论及文献支持
    2.1 理论研究基础和方法论
        2.1.1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2.1.2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2.2 增长经济学与失衡评判
        2.2.1 经济增长的量化及认知
        2.2.2 增长波动与总量失衡
    2.3 发展经济学和失衡审视
        2.3.1 如何衡量发展
        2.3.2 中国改革与发展失衡
    2.4 本章小结
3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特征事实和研究总结
    3.1 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
        3.1.1 经济总量失衡
        3.1.2 结构性失衡
    3.2 区域失衡与地区差距:地方竞争
        3.2.1 区域失衡发展历程及特征事实
        3.2.2 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赶超”
        3.2.3 区域发展与失衡的机理解释
    3.3 城乡失衡与收入分配
        3.3.1 城乡失衡发展及收入不平等的事实描述
        3.3.2 非均衡发展的理论总结
    3.4 外部失衡与内部失衡的统一解释
        3.4.1 开放经济发展视角理解外部失衡
        3.4.2 国际收支不平衡与内外失衡
        3.4.3 外部失衡的内因考察
        3.4.4 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一般性解释
    3.5 本章小结
4 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失衡的动态趋向:内“因”外“挫”
    4.1 土地与增长、发展的关系
        4.1.1 来自理论启示的中国解读
        4.1.2 土地推高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大转型
        4.1.3 制度和体制研究大背景:土地与户籍制度设计
    4.2 世界格局演变及亚洲发展展望
    4.3 亚洲国家发展的绝对优势:人口总量与结构
        4.3.1 中国、日本和印度人口和经济发展扫视
        4.3.2 中国的亚洲地位与人口转变
    4.4 大国经济发展忧思:外资和外贸视野下的中国地缘经济安全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内外经济平衡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路
    5.1 扭转思路,突破认识局限
        5.1.1 发展拐点和跨越
        5.1.2 改革时点和方向
        5.1.3 超越“经济”认识“社会”:以改革促发展
    5.2 投资平衡为先导,破除区域失衡——资本和劳动配比
        5.2.1 投资的地区和城乡平衡
        5.2.2 城乡与区域联动的平衡之路
    5.3 一揽子市场化改革计划:界定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的边界
        5.3.1 辩证看待以财政为平衡之手破除失衡
        5.3.2 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价格形成机制
        5.3.3 汇率调整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相机推进
    5.4 注重社会建设,超越发展经济的认识局限:城市化之路
        5.4.1 中国城市化认知
        5.4.2 注重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分配平衡和消费平等
        5.4.3 提升农转非居民城市社会适应性的思路
    5.5 消除外部失衡:外部经济发展思路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研究论述的实地调研和论文(已发表、即将发表、工作论文)以及课题支持
        A.1 专着和课题报告
        A.2 已发表部分论文
        A.3 评论文章
        A.4 部分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工作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满足答辩要求)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D. 学术奖励

(8)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城市新区概念辨析
        2.1.1 空间扩张与城市新区
        2.1.2 城市新区与卫星城
        2.1.3 城市新区与新城
        2.1.4 城市新区与边缘城市
        2.1.5 城市新区与开发区
        2.1.6 城市新区与相关概念的对比
    2.2 国外研究进展
        2.2.1 城市蔓延与新城理论
        2.2.2 开发模式研究
        2.2.3 发展动力研究
        2.2.4 社会问题研究
        2.2.5 规划设计研究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国外相关理论引介
        2.3.2 城市新区与区域、城市发展研究
        2.3.3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研究
        2.3.4 城市新区发展态势研究
        2.3.5 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研究
        2.3.6 城市新区社会问题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城市新区发展建设解析
    3.1 城市新区发展历程
        3.1.1 发展演变
        3.1.2 发展阶段
    3.2 城市新区的成长路径
        3.2.1 开发区重构型
        3.2.2 重大项目推动型
        3.2.3 乡镇整合发展型
    3.3 城市新区特点诠释
        3.3.1 开发区是新区发展的主力军
        3.3.2 政策保障是新区发展的护航者
        3.3.3 土地财政是新区发展的顶梁柱
        3.3.4 基本活动是新区发展的原动力
        3.3.5 多元主体是新区发展的平衡阀
        3.3.6 外商投资是新区发展的推进器
    3.4 城市新区存在问题
        3.4.1 政府主导,管理混乱
        3.4.2 遍地开花,浪费资源
        3.4.3 贪大求高,不切实际
        3.4.4 产居分离,功能单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与最佳时机
    4.1 城市空间生长的两种方式
        4.1.1 城市空间生长的过程
        4.1.2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辨证关系
    4.2 城市新区形成的理论学派
        4.2.1 城市经济学派
        4.2.2 城市生态学派
        4.2.3 城市社会学派
    4.3 城市新区形成的动力学模型
        4.3.1 基本假设
        4.3.2 动力学模型建构
        4.3.3 稳定性分析
    4.4 城市新区形成的发育机制
        4.4.1 国际产业转移
        4.4.2 城市人口增加
        4.4.3 城市经济增长
        4.4.4 功能提升诉求
        4.4.5 政府政策导向
    4.5 城市新区形成的最佳时机
        4.5.1 城市空间扩张拐点
        4.5.2 城市空间扩张规模特征
        4.5.3 城市空间扩张与新区形成的耦合分析
        4.5.4 城市新区设立时机的理论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新区空间格局与区位选择
    5.1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5.1.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5.1.2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
        5.1.3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聚和扩散作用
    5.2 城市新区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空间模式
        5.2.1 近域连片型
        5.2.2 外围子城型
        5.2.3 多级综合型
    5.3 城市新区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5.3.1 城市新区与城市空间形态
        5.3.2 城市新区与社会空间结构
        5.3.3 城市新区与城市经济格局
        5.3.4 城市新区与城市空间环境
    5.4 城市新区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5.4.1 城市新区的省域空间分布格局
        5.4.2 城市新区的市域空间分布格局
        5.4.3 城市新区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5.5 城市新区的空间区位选择
        5.5.1 空间区位选择方法
        5.5.2 母城空间结构分析
        5.5.3 城市新区区位选址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新区效益评价与规模预测
    6.1 城市最佳规模研究基础和方法
        6.1.1 城市最佳规模研究的理论基础
        6.1.2 城市最佳规模研究方法
    6.2 城市新区空间效益评价
        6.2.1 城市新区空间效益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综合评价
        6.2.4 评价结果分析
    6.3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阈值探讨
        6.3.1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现状分析
        6.3.2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理论探讨
    6.4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预测的理论框架
        6.4.1 对传统预测方法的反思
        6.4.2 预测思路的创新
        6.4.3 预测的步骤与方法
    6.5 渭北新区空间规模预测的实证检验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主城区用地规模预测
        6.5.3 城市新区发展潜力评价
        6.5.4 确定渭北新区用地规模
        6.5.5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新区功能定位与配置分析
    7.1 城市功能的内涵与发展演变
        7.1.1 城市功能的内涵
        7.1.2 城市功能的演替
    7.2 城市新区与城市功能的关联机制
        7.2.1 关联背景层面:“去工业化”和信息化
        7.2.2 关联理念层面:适配理念
        7.2.3 关联互动层面:外溢承接
        7.2.4 关联耦合层面:业态类型
    7.3 城市新区功能定位分析
        7.3.1 功能定位方法体系
        7.3.2 延安经开区功能定位分析
        7.3.3 延安经开区功能定位与目标
    7.4 城市新区功能配置分析
        7.4.1 功能配置的基本思路
        7.4.2 延安经开区功能配置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市新区优化调控措施
    8.1 城市新区管理的优化调控
        8.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进行政管理服务
        8.1.2 优化战略决策模式,提升新区竞争潜力
        8.1.3 立足微观供需分析,改进土地利用规划
        8.1.4 政府市场双向互动,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8.2 城市新区空间的优化调控
        8.2.1 适应城市空间演化,推动空间结构转型
        8.2.2 分析经济联系方向,合理布局空间区位
        8.2.3 注重基础设施导引,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8.3 城市新区规模的优化调控
        8.3.1 立足于城镇化分析,适应城市发展节奏
        8.3.2 保障基础设施供给,调控新区增长规模
    8.4 城市新区功能的优化调控
        8.4.1 建设功能综合新区,推进城市整体开发
        8.4.2 不同阶段不同主题,促进互动协调发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陕西省30个城市新区的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现代化理论研究
        二、体育现代化研究
        三、农村体育现代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阐释
    第一节 相关理论回顾
        一、现代化理论
        二、体育现代化研究
        三、“农村体育”新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内涵
        二、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概况
    第一节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历程
        一、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起源
        二、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推进与发展
        三、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新世纪延续
    第二节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现状
        一、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总体状态
        二、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特殊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外围影响因素
        一、社会系统影响因素
        二、体育系统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中心影响因素
        一、器物因素
        二、技术因素
        三、制度因素
        四、价值观念因素
        五、农民理性因素
        六、“两个”需要因素
    第三节 不同区域的农村体育现代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积极影响因素
        二、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消极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途径
    第一节 社会进化
        一、“社会进化”内涵
        二、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社会进化”途径分析
    第二节 机遇依附
        一、“机遇依附”内涵
        二、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机遇依附”途径分析
    第三节 优势引导
        一、“优势引导”内涵
        二、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优势引导”途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未来
    第一节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发展目标
        一、“增强体质”的发展趋向
        二、“休闲娱乐”的发展趋向
    第二节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特征
        一、法律法规与民主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二、生活化的社会功能
        三、体育技术传播的知识化特征更加突出
        四、体育设施因农民体育需要而多样化
        五、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和谐共处
    第三节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评价
        一、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构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10)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 ——以美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序言
    1.1.1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1.1.2 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与主流经济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后工业经济的研究
    1.2.2 关于虚拟经济本质及经济虚拟化的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后工业经济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
第二节 后工业经济的性质
    2.2.1 后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经济
    2.2.2 后工业经济的出现
    2.2.3 后工业经济的本质
第三节 后工业经济与去工业化
    2.3.1 发达经济体去工业化的表现
    2.3.2 去工业化的起因
    2.3.3 有关去工业化的争论
    2.3.4 对去工业化的再认识 第三章 后工业经济的典型特征——经济虚拟化
第一节 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
    3.1.1 经济虚拟化概述
    3.1.2 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的关系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的表现
    3.2.1 社会及家庭财富构成
    3.2.2 企业利润来源构成变化
    3.2.3 全球经常项目贸易与资本项目贸易的不平衡发展
第三节 经济虚拟化与"新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
    3.3.1 传统的国际分工体系
    3.3.2 新时期的国际分工体系形成
    3.3.3 当代"新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 第四章 经济虚拟化——过程、机制及其影响
第一节 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货币演变概述
    4.1.1 物物交易
    4.1.2 商品形式的一般等价物
    4.1.3 信用货币
    4.1.4 法币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的动力及机制
    4.2.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认识
    4.2.2 经济虚拟化的动力
    4.2.3 经济虚拟化的机制—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
第三节 经济虚拟化的影响
    4.3.1 资本化定价和杠杆化的泛化
    4.3.2 虚拟经济介稳性与金融危机
    4.3.3 经济虚拟化与流动性储备池
第四节 经济虚拟化与泡沫经济
    4.4.1 泡沫经济
    4.4.2 经济虚拟化与泡沫经济 第五章 后工业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凯恩斯经济学对市场机制的认识
    5.1.1 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
    5.1.2 新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市场机制的认识
    5.2.1 古典经济学概述
    5.2.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及其发展
第三节 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宏观经济政策
    5.3.1 不完全市场与宏观经济政策
    5.3.2 二战以来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四节 经济虚拟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基于IS-LM模型的解释
    5.4.1 模型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5.4.2 政策含义
第五节 利息率调节在后工业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
    5.5.1 资产证券化、杠杆化与利率
    5.5.2 经济虚拟化下的流动性陷阱
第六节 经济虚拟化与金融监管
    5.6.1 虚拟经济稳定是整个经济稳定的核心
    5.6.2 经济虚拟化下的金融监管 第六章 美国后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展望
第一节 美国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机制
    6.1.1 内部动力
    6.1.2 外部机制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危机的新形式
    6.2.1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6.2.2 经济虚拟化下的金融危机传染
第三节 后工业经济—未来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区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断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影响效应研究[D]. 马子行.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资本论》视域中的虚拟经济[D]. 鲁静静.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信息系统评价的中国经济改革影响因素研究[D]. 纳迪尔(Medjitena Nadir). 北京科技大学, 2020(11)
  • [4]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D]. 谢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D]. 周秀.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D]. 蒋华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D]. 周靖祥. 重庆大学, 2012(06)
  • [8]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D]. 李建伟. 西北大学, 2012(05)
  • [9]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研究[D]. 傅振磊. 苏州大学, 2011(06)
  • [10]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 ——以美国为例[D]. 张国庆. 南开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区域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