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信息失真与我国现行制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韩淑婷[1](2020)在《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区块链技术是新时代科技革新的代表技术之一,它以其分布式账本、集体维护、数据库可靠、不可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开源可编程等技术特征及优势,逐渐融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各个行业。会计是社会经济的商业语言,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深入应用,可以促进会计行业本身的发展,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区块链技术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更高的效用。本文对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模式进行研究。首先从会计行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瑞幸咖啡可能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和内部控制漏洞,分析目前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行业发展存在的一些掣肘,并指出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创新,可以为解决现行会计行业问题,完善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在会计核算方面,本文探讨适用于会计行业的区块链类型和区块链跨链技术,构建一个融合区块链技术及其他新兴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包含区块链的会计核算流程模型,以企业的收入与费用会计工作为代表研究如何用区块链技术完善会计确认,提升会计计量,打造一个包含经济行为记录的三式记账方法,进而提供更全面多维的实时会计报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会计行业,可以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完成会计的范式变革,帮助实现业财融合。在内部控制方面,本文探讨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模式,分析内部控制相关法案,指出区块链可以在提升的会计核算前提下,进一步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方面加以应用,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从而减轻会计舞弊的风险,进一步获得高质量会计信息,提升企业的财务会计水平,实现更好的会计与更繁荣的社会经济。另外,本文还对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中应用模式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区块链技术与会计行业融合,在技术、市场与法律监管等各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要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宏观政策与市场保障,立法与监管保障,人才培养储备等相关措施,以完善区块链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模式。最后,本文对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做出了总结与展望,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可以进一步在管理会计中发挥效用,将运用区块链技术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纳入企业更广意义的会计技术生态系统,从会计角度帮助企业的经理人和员工进行决策,实现业绩评价、经济前景预测,更好的开展企业经营活动,最终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繁荣。
范凯[2](2020)在《内部环境缺陷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研究 ——以雅百特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信息是维持市场经济体制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是利益相关方进行市场交易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但因为会计信息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和企业会计处理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等有着直接关系。而内部控制作为一种企业治理机制,对保证公司正常运转、财产安全、经营效益等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也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好坏。内部控制能否发挥应有的效用,内部环境是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它也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的氛围,也是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环。本文的研究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内部环境要素,以雅百特公司财务造假一案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内部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可能造成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和改进措施。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了论述,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意义;接着,梳理和分析企业内部环境、会计信息失真等相关的理论文献;然后论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内部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接着,在有关理论基础上,结合雅百特公司财务造假一案,对内部环境要素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如何进行影响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最后,本文就企业内部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给出了营造企业文化、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健全内审制度、强化公司新战略监管等具体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有:目前相关文献对于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部控制整体,对于某一具体要素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着重于内部环境的角度,研究其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此外,目前针对内部环境要素,主要认为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等五个部分,本文认为内部环境也受到公司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所以本文将这两个要素也归纳进内部环境要素中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孟铂林[3](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更为重大。然而,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广泛的失灵,具体表现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失真;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存在自利性;以及,普通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整个体系,运用调查问卷、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在披露规定层面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的模糊性降低了违规披露的成本,相关规定的分散性则增加了合规披露的成本,且细化规定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在披露信息层面上,不断增加的披露信息不仅导致了监管上成本收益的失衡,而且导致了投资者吸收和运用披露信息上成本收益的失衡,此外海量的披露信息还扭曲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途径、增加了证券市场的“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并且引发了上市公司之间的“马太效应”;在监管监督层面上,上市公司、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监管机关,以及投资者形成了一个“伞形”利益关联体系,由于利益冲突和监管“俘获”等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监督很有可能出现缺位问题。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路径,规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法律机制方面,应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法律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在事前法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立法,适当增加司法机关、监管机关和监督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披露标准化的方式,进一步压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操作空间;在事中法律机制方面,应该着重保证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在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业务和资产评估业务中增设同行评审环节,在审计业务和资信评级业务中重构委托-代理关系;在事后法律机制方面,应该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完善相关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与此同时,立足于“法律+技术”的视角,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通过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缓解披露信息的“数量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监管机关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监管合作、强化监管制约。
张婷婷[4](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会计作为国家管理部门、企业、投资人以及债权人等各方利益主体提供财务经济状况的信息系统,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其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决策的结果。尤其是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宏观层面可以影响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在微观方面可以影响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和经营管理与决策,因此,消除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是经济社会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资本市场又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会计信息能够直接反映上市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是经济调整的风向标、利益分配的基础,具有参考权衡利益分配的功能。同时,会计信息也是履行约定的各类人员薪酬等的参考依据。倘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将会对整体社会经济、上市公司本身以及投资人和债权人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和影响。对整体经济社会来讲,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的安排,市场秩序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对上市公司来讲,虽然短期之内利用虚假的盈利信息规避了监管,达到上市、再融资或避免退市的目的,但是会计造假不可能长期维系下去,最终将降低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并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效率。对投资人和债权人来讲,会计信息失真会引导其做出错误的市场判断,并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讲更为重要,影响面更广,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始终是金融行业管理的重大难题。如何有效的防止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不良现象的发生,已然成为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作出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主要表现形式等,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对策或建议,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推动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雅百特公司为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和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分为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与框架,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及文献综述。首先阐述会计信息的概念、质量特征与主要作用,并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分类以及影响因素。接下来,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三章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性。在介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层面、宏观经济层面两个方面出发阐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性。第四章是雅百特公司案例分析。在介绍雅百特公司发展背景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因素、人员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内部因素五个方面出发分析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经济后果展开叙述。第五章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从政府层面、人员层面、社会层面、技术层面、公司内部审计层面五个方面出发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归纳了本研究形成的结论和成果,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自我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刘振廷[5](2018)在《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会计是现今经济发展和企业活动的产物,是现在任何的经济活动和营业行为中不可避免的。会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地计算企业单位在一段时间内的收入、收益、成本等重要的经济数据,不仅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是关系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一旦会计信息失真,就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失误,投资者的损失,更会导致国家无法正确分析判断当下社会或者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其危害性是难以预估。即使知道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由于其中可能带来的收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在全世界范围频发,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对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论述对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第一部分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理论,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和分类,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并且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比较了国外对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法律制度,包括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和日本;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现状和不足,从《会计法》和其他相关会计法律对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规定着手,发现我国在会计法实体规定、会计处罚和民事责任制度规定、会计监督机制上存在不足。第四部分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上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外良好的制度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的建议,一是完善相关会计立法,包括完善《会计法》《公司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二是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制度,一方面需要厘清法律责任的归属,另一方面需要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的主体和赔偿的范围;三是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监督机制,从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和企业外部监督机制两方面进行完善。
李嘉嫱[6](2018)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指明证券市场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则是证券市场的主要信息来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运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则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这种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法律监管的缺失、法律规制的不健全,法律责任的缺陷是其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的分析,并对比外国的规制体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进而提出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建议。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理论。从会计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论述了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它有哪些分类以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现状分析。这部分内容分别具体论述了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制这一问题的,并阐述了目前法律规制的一些不足之处。第四部分:外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现状分析。这一部分分别论述了美英日德四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体系及监管主体,总结了他们共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从中找到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第五部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的建议。这部分针对前文所分析的不足与原因,结合外国有益经验和本国国情,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
刘育含[7](2017)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的研究》文中认为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石,真实反映着市场主体的经营好坏,并成为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之一。换言之,会计信息虚假成风而不可遏制,那么就意味着该区域或该国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危机。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话题,而是关乎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主体的运行轨迹。有鉴于此,本文就以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制度完善为轴心展开论述。本文针对实践中大量发生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通过对法律制度现状和不足及成因进行分析后,并借鉴国外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完善经验和总结国内相关经验,从而得出:第一,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制度。主要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救济制度四个维度加以完善:行政责任可从限定行政处罚范围、处罚权限和标准等方面予以完善;刑事责任可从处罚力度、处罚金数额、法定刑期等方面予以完善;民事责任从主体、赔偿范围、构成要件和赔偿数额等方面进行;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救济制度从改革代表人诉讼制度、引入律师胜诉酬金制度、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来达到有效救济,其中,改革代表人诉讼制度方面可从扩大适用范围、原告人数采取申报退出原则进行。第二,修订并完善现行的会计信息失真监督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内外并行的方式进行。其中,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可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完善企业外部监督制度可从强化社会公众监督进行。
庞琬琦[8](2016)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在形成过程中违反了真实性原则、错误使用会计核算规则,使呈现出来的信息与实际经济情况不相符的情形。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经济形式多种多样,各个领域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就是其真实性。然而,如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己经屡见不鲜。在当今中国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造假仿佛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它危害的不仅仅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会严重打击投资者们对当代经济大环境的信心,而且会增加宏观决策性的失误,影响我国政府对我国经济大方向上的宏观调控。造成这一危害结果的原因众多,既有会计领域的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从相关会计法律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规制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又从单一到多样化。会计违法行为从一开始的当做是其他犯罪的犯罪手段,到单独进行订立罪名,我国会计法律也逐渐形成体系。在现在的会计法律责任系统中,行政责任地位最为显着,涵盖范围最广,涉猎违法行为最多,在现实司法实践中运用得也最为普遍;刑事责任其次,刑法中的相关信息披露的具体罪名,让会计法律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据可依。但是很遗憾的是,在经济产业如此发达的社会大环境下,对这样欺诈性质的会计违法行为几乎没有从民事责任的角度进行规制。这就导致了违法者在面对丰厚的违法利益和微薄的违法成本时轻易地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肆意地伪造、变造会计信息,虚拟经济事项,粉饰企业业绩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非法目的。对此,在参详国外相关规定时我们不难发现,民事赔偿才是对这类违法者威慑力最大的惩罚手段。大篇幅的、明确的民事责任制度,高额的经济赔偿措施,让许多西方国家的违法者面对非法的利益诱惑望而却步。当然,建成这样成熟的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的背后也曾经有过惨痛的代价,甚至是用几年的经济大萧条和金融风暴换来的。因此,本文旨在摸索之前我国会计法律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早些年的经验教训,为完善现有有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法律责任制度提出建议。为了有效调节现有会计信息相关法律责任的失衡问题,需要构建以民事责任为主导、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为补充的会计法律责任体系。
李玉丰,王爱群[9](2012)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法律思考》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通过立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在深入分析现行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在新形势下对会计信息相关法律制度加以完善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田世云[10](2010)在《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市场中普遍存在,严重危害经济运行,并能给会计信息使用人造成现实损害。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案例,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后果,甚至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后果十分严重,但会计信息失真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屏障之一,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反观我国当前的立法状况,会计信息失真在多数情况下仅产生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在具体适用上又因缺少配套制度而难以操作,使会计主体违法成本大大降低,相比于会计信息失真可带来的收益,无异于鼓励会计信息失真。造成违法成本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立法上缺少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目前,仅在《证券法》和《公司法》等少量法律中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适用范围较窄,强度不足,配套不完善,难以有效发挥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作用。完善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是规范会计行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保护会计信息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赔偿责任制度,首先要借鉴会计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准确把握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根据会计主体的主观过错情况进行科学分类;其次,要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失真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综合考虑决策影响度等因素,划分责任;同时,在责任承担主体上,可以探索对会计主体负责人的民事补充赔偿责任的设定,使责任制度更趋完善,也从源头上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二、会计信息失真与我国现行制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信息失真与我国现行制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块链 |
2.1.2 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复式记账与三式记账 |
2.2.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以瑞幸事件为例 |
3.1 瑞幸事件概况 |
3.2 瑞幸事件会计问题 |
3.3 瑞幸事件的会计分析启示 |
第四章 基于区块链的会计核算 |
4.1 会计确认 |
4.1.1 区块链技术在企业销售环节中的应用 |
4.1.2 区块链技术在企业费用确认中的应用 |
4.2 会计计量 |
4.2.1 区块链技术与会计货币计量 |
4.2.2 区块链技术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
4.3 会计记录 |
4.4 会计列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区块链的内部控制 |
5.1 区块链技术与内部控制审计 |
5.2 区块链技术与其他内部控制影响因素 |
5.2.1 区块链技术提高审计人员效率与独立性 |
5.2.2 区块链技术与公众公司行业监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块链在会计行业应用模式的风险与对策 |
6.1 区块链在会计行业应用模式的风险 |
6.1.1 技术风险 |
6.1.2 市场推广风险 |
6.1.3 监管风险 |
6.1.4 法律及社会风险 |
6.2 区块链在会计行业应用模式的对策 |
6.2.1 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宏观政策指引与市场激励 |
6.2.2 不断完善立法保障与监管水平 |
6.2.3 加强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
6.2.4 企业自身加强对新技术的适应与应用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7.2.1 区块链促进管理会计发展 |
7.2.2 区块链促进会计技术生态变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内部环境缺陷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研究 ——以雅百特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内部环境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界定 |
2.2 内部环境与会计信息失真研究的理论基础 |
3 内部环境角度下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概述和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内部环境角度下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概述 |
3.2 内部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理论分析 |
4 案例研究——以雅百特公司为例 |
4.1 雅百特公司简介 |
4.2 雅百特财务造假案介绍 |
4.3 雅百特会计信息失真案的财务角度分析 |
4.4 内部环境角度下雅百特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
5 内部环境角度下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
5.1 完善和健全企业治理架构 |
5.2 构建合理的内部机构和权责分配体系 |
5.3 培育企业文化 |
5.4 改进人力资源政策 |
5.5 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
5.6 强化公司海外战略的保障与监管 |
5.7 强化社会责任感建设 |
6 结论 |
6.1 论文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自利性 |
一、上市公司文字叙述的模糊披露 |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盈余管理 |
第二节 我国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报告的失真问题 |
一、律师事务所IPO尽职调查报告失真导致“业绩变脸” |
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失真导致“资本消失” |
三、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报告失真导致“评级失灵” |
四、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报告失真导致“资产缩水” |
第三节 我国证券散户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 |
一、详尽披露导致的“过犹不及”问题 |
二、专业性导致的“知识壁垒”问题 |
三、散户投资者自身抗拒分析披露信息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 |
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模糊且分散 |
一、规定模糊导致了低廉的违法成本 |
二、规定分散导致了高昂的披露成本 |
三、披露立法的困境 |
第二节 信息的单向棘轮:“数量至上”的误区 |
一、披露信息“大爆炸”的单向棘轮 |
二、数量问题导致了监管成本与收益的失衡 |
三、数量问题导致了投资者成本收益的失衡 |
四、数量问题引发了潜在的其他影响 |
第三节 “伞形”利益关联体系下监督的缺位 |
一、保荐人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
二、证券服务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
三、监管机关所面对的利益诱惑 |
第三章 中美案例及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
一、典型案例显示信息披露造假技术不断提升 |
二、监管趋严以及新的问题 |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
一、“蓝天案件”与“安然、世通事件” |
二、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中美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分析 |
一、全面实施注册制对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美国信息披露制度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
三、技术进步对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实现立法上的“刚柔并济” |
一、转移立法重心,实现“以柔克刚” |
二、制定标准模板,实现“以刚制柔” |
第二节 保证“看门人”的独立性 |
一、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 |
二、增加同行评审环节 |
三、重构委托-代理关系 |
第三节 完善监管督察机制和证券诉讼制度 |
一、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 |
二、完善相关证券民事诉讼制度 |
第五章 “法律+技术”视角下的可行性建议 |
第一节 完善信息披露评级机制 |
一、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评机制简析 |
二、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 |
第二节 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 |
一、顺应信息披露的单向棘轮 |
二、以个性“化繁为简” |
三、双轨体系与双重标准 |
第三节 构建数据共享机制 |
一、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原因 |
二、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思路 |
三、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沪深证券交易所2015年6月1 日—2018年12月31 日间上市公司统计表 |
附录2: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个人投资者中实际效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4)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层面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定量分析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定性分析法 |
1.4.5 计量分析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概述 |
2.1.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概念 |
2.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2.1.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 |
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
2.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 |
2.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
2.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理论 |
2.3.1 经济人假设与利益驱动 |
2.3.2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效益理论 |
2.3.3 基于现代契约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 |
2.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4.1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定义的研究 |
2.4.2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分类的研究 |
2.4.3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研究 |
2.4.4 关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的研究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性 |
3.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
3.1.1 虚构交易事实 |
3.1.2 不恰当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3.1.3 掩饰交易事实 |
3.1.4 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
3.1.5 采用线下项目调节利润 |
3.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性 |
3.2.1 微观经济层面的危害性 |
3.2.2 宏观经济层面的危害性 |
第四章 雅百特公司案例分析 |
4.1 雅百特公司简介 |
4.2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始末 |
4.3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
4.3.1 虚构交易事实 |
4.3.2 掩饰交易事实 |
4.3.3 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
4.3.4 采用线下项目调节利润 |
4.4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动因分析 |
4.4.1 政府因素 |
4.4.2 人员因素 |
4.4.3 社会因素 |
4.4.4 技术因素 |
4.4.5 内部因素 |
4.5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后果 |
4.5.1 影响公司经营和利润 |
4.5.2 资金财产风险加剧化 |
4.5.3 严重误导投资行为 |
4.5.4 影响金融市场秩序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 |
5.1 政府层面 |
5.1.1 实现对配股政策的优化改进 |
5.1.2 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监督力度 |
5.1.3 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法 |
5.2 人员层面 |
5.2.1 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招聘与甄选 |
5.2.2 强化对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 |
5.2.3 加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
5.2.4 加强对领导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
5.3 社会层面 |
5.3.1 完善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 |
5.3.2 统一会计管理体系与执法体系 |
5.3.3 实现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同步 |
5.4 技术层面 |
5.4.1 应用区块链技术识别会计信息失真 |
5.4.2 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
5.5 公司内部审计层面 |
5.5.1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
5.5.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
5.5.3 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监督机制 |
5.5.4 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理论 |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和分类 |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 |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1.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
(三)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
二、国外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 |
(一) 英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 |
(二) 美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 |
(三) 日本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 |
(四) 德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 |
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现状和不足 |
(一)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现状 |
1. 《会计法》中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规定 |
2. 其他法律法规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规定 |
(二)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不足 |
1. 会计法律法规实体法规定不足 |
2. 会计处罚和民事责任制度规定不足 |
3. 会计监督制度不足 |
四、完善我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的思考 |
(一) 完善相关会计立法 |
1. 完善《会计法》的建议 |
2. 完善《公司法》的建议 |
3. 完善《审计法》的建议 |
4. 完善《注册会计师法》的建议 |
(二)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制度 |
1. 厘清法律责任的归属 |
2. 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民事责任 |
(三)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监督机制 |
1. 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
2. 完善企业外部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简述 |
2.1 何为会计信息失真 |
2.1.1 会计信息本质 |
2.1.2 定义会计信息失真 |
2.1.3 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 |
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
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 |
2.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
2.4.1 损害投资人和债权人利益,破坏投资环境 |
2.4.2 导致政府管理决策失误,影响宏观调控 |
2.4.3 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犯罪 |
第三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 |
3.1 《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制 |
3.2 《公司法》的规制 |
3.3 《证券法》的规制 |
3.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防范的不足 |
3.4.1 法律规范之间不能有效衔接 |
3.4.2 监管主体间权责有待厘清 |
3.4.3 法律责任的规定存在缺陷 |
第四章 外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 |
4.1 美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 |
4.1.1 美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规制体系 |
4.1.2 美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主体 |
4.2 英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 |
4.2.1 英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规制体系 |
4.2.2 英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主体 |
4.3 日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 |
4.3.1 日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规制体系 |
4.3.2 日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主体 |
4.4 德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 |
4.4.1 德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规制体系 |
4.4.2 德国会计信息法律规制的主要内容 |
4.5 四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
5.1 优化监管体系 |
5.2 统一监管主体 |
5.3 发挥行业自律 |
5.4 加强责任承担 |
5.4.1 优化行政责任追究 |
5.4.2 强化刑事责任承担 |
5.4.3 完善民事责任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2 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
2.1 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和判定 |
2.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危害 |
2.3 会计信息失真的构成要件 |
2.3.1 主体要件 |
2.3.2 主观方面要件 |
2.3.3 客体要件 |
2.3.4 客观方面要件 |
2.4 会计信息失真制度的理论基础 |
2.4.1 会计合意契约理论 |
2.4.2 会计法律博弈理论 |
3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现状和不足 |
3.1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现状 |
3.2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不足 |
3.2.1 会计处罚和民事责任制度规定不足 |
3.2.2 相关利益主体的法律救济制度规定不足 |
3.2.3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监督权利保障不足 |
3.3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制度不足成因分析 |
3.3.1 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 |
3.3.2 会计法律环境整体欠佳,导致救济诉求渠道有限 |
3.3.3 相关会计法律理论未能充分支撑会计监督力量的介入 |
4 国外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概况及其借鉴 |
4.1 国外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概况 |
4.1.1 英国 |
4.1.2 美国 |
4.1.3 日本 |
4.1.4 法国 |
4.1.5 德国 |
4.2 国外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借鉴 |
4.2.1 强化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
4.2.2 加大法律制裁力度 |
5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的思考 |
5.1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制度 |
5.1.1 厘清法律责任的归属 |
5.1.2 完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民事责任 |
5.1.3 完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行政责任 |
5.1.4 完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刑事责任 |
5.1.5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救济制度 |
5.2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监督制度 |
5.2.1 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
5.2.2 完善企业外部监督制度 |
6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会计信息失真语义及法律责任制度分析 |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语义分析 |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构成要件 |
(三)会计法律责任的含义 |
(四)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一般形式 |
二、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相关责任立法 |
(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现状 |
(二)目前立法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制情况及不足 |
三、完善我国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 |
(一)强化会计信息失真刑事责任体系 |
(二)强化会计信息失真行政责任体系 |
(三)建设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体系的必要性及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原因 |
1.1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界定不明确 |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主体界定混乱 |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构成不合理 |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违法成本低 |
1.5 会计信息失真存在多头执法 |
2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法律思考 |
2.1 完善《会计法》 |
2.2 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
2.3 加强法律间的相互衔接,避免多头执法 |
(10)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
1.1 会计信息含义及其重要性 |
1.2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失真现象的严重性 |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
2. 我国现行会计信息失真责任制度 |
2.1 《会计法》中的会计信息失真责任制度评析 |
2.2 《公司法》中的会计信息失真责任制度评析 |
2.3 《证券法》中的会计信息失真责任制度评析 |
2.4 与会计信息失真责任相关的其他规定评析 |
2.5 小结 |
3.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问题检讨 |
3.1 重视刑事责任但适用困难 |
3.2 仅依靠行政责任制度存在弊端 |
3.3 民事责任缺失成为会计信息失真责任制度中的重大缺陷 |
3.4 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制度缺失的具体表现 |
4. 建立完善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需要考虑的问题 |
4.1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界定 |
4.1.1 会计信息失真界定中存在的问题 |
4.1.2 会计信息失真界定的方法 |
4.1.3 小结 |
4.2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化处理 |
4.2.1 会计学标准与一般公众标准存在差异 |
4.2.2 主观性分类标准的可行性 |
4.3 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的范围和因果关系 |
4.3.1 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界定 |
4.3.2 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失真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4.4 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 |
4.4.1 会计主体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4.4.2 会计工作人员不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4.4.3 单位负责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
4.4.4 单位负责人的范围与责任承担方式 |
4.4.5 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责任问题 |
5. 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制度完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会计信息失真与我国现行制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模式研究[D]. 韩淑婷.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内部环境缺陷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研究 ——以雅百特公司为例[D]. 范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孟铂林.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D]. 张婷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研究[D]. 刘振廷.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D]. 李嘉嫱.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的研究[D]. 刘育含. 吉林财经大学, 2017(09)
- [8]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研究[D]. 庞琬琦. 吉林大学, 2016(09)
- [9]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法律思考[J]. 李玉丰,王爱群. 价值工程, 2012(32)
- [10]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 田世云.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