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义利观对传统的超越

论毛泽东义利观对传统的超越

一、论毛泽东义利观对传统的超越(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解雅然[2](2021)在《治国理政视阈中的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文化底蕴丰厚精深,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极大影响着后世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活动。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习近平放眼未来,从实现“中国梦”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治国理政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形成了自身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价值。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有一个过程。优良家风的熏陶和知青环境的影响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热爱;参加工作后,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观,并将其运用到治国理政中。习近平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让世界人民感受其深刻魅力。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创造性地融合传统文化的“修身”观、“齐家”观、“民本”观、“法治”观和“大同”观,对个人修养、家庭建设、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在治国理政中,习近平运用“修身”观,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注重修身正己,在终身学习的同时重视深入实践;运用“齐家”观,指出家风建设对社会和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视家风建设对廉洁党风建设的积极作用;运用“民本”观和“法治”观,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要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凝聚民心,完善法治建设;运用“大同观”,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交往中强调正确义利观和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和包容发展,因势而变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具体内容,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时代意义,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指引。它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统领性作用,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成向东[3](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陈媛[4](2020)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革命时期,作为年轻政治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城市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大规模深入农村领导农民运动,以求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大革命洪流之中。广大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根深蒂固的区域,既有糟粕的宗族观念和传统习俗制约群众的觉悟和革命行动、阻碍革命前进,又有精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操激励农村劳苦大众参加革命。如何批判、改造传统文化,成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利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挖掘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改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近代中国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传统意识下农民的压力和困惑、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和共产国际文化观的影响等,根据革命实际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造工作。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契合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改造传统文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一方面,共产党人从传统迷信思想、传统宗族观念、传统陋俗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这些批判尽量贴合普通群众的生活思想,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进行鼓动性的宣传教育,破除束缚民众支持、参加革命的精神枷锁。另一方面,共产党人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用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精神品格和理想信念,鼓舞人民大众参与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造取得了良好的历史成效,不仅破除了传统封建思想对大革命的阻碍、树立了共产党在广大群众中良好的革命形象,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初步结合。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造,为当今的传统文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树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明确传统文化改造的长期性,循序渐进地改造传统文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改造传统文化要符合客观实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张莹莹[5](2020)在《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义利观研究》文中提出义利观,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们关于“义”、“利”以及“义利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义利之辨”,历久弥新,但不同历史时期对“义”、“利”的强调和侧重程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义利观的研究仍具时代性和价值性。此外,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高校的未来休戚相关。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攻坚期和关键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成长于建设期,同时社会问题也到了矛盾频发的窗口期,社会转型、多元文化、网络催化等因素不断冲击着现实社会固着的道德传统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强化大学生的义利素养,笃实大学生的义利践行,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中国传统义利观、马克思主义义利观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义利观的理论基础,结合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依托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理论内核,重新解读现阶段义利观的义利内涵、义利关系、义利取向,尝试剖析义利观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为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特点,文章通过发放问卷对大学生的国家观、金钱观、求学观、择业观、择友观、处世观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大学生义利观现状的原因。最后,文章从大学生义利观的培育方向、教育内容、培育环境和素养实践四方面提出培育对策,试图为大学生正确义利观的树立,提供正能量的航标和可信仰的力量。

唐诗[6](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陈义[7](2017)在《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文中提出传统家训内含的优秀价值理念无疑可以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把握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在规律。论文梳理了中国传统家训的演进历程,归纳了传统家训的历史特征,并探讨优秀传统家训的时代价值。分析了当前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挑战,论证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家庭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指明了弘扬优秀传统家训对于增进大学生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积极意义,进而揭示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必要性。分析了传统家训在传统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了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论证了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从而揭示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可能性。明确了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目标和原则。最后,从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并进一步从教育宣传、文化熏陶、家校合力、实践养成、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路径,以期能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贡献绵薄之力。

董博文[8](2016)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研究 ——以新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希望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基本框架,通过历史比较,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转型中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问题。我国对民族关系的调控,影响和决定着新疆民族关系的变迁。为了更好地理解当前新疆的民族关系,本文的问题意识、社会场景和分析论述将主要立足于新疆。经由此,笔者将进一步地对我国民族关系调控与变迁中的普遍性问题作出研究和探讨。塔尔科特·帕森斯的行动理论,将社会行动区分为行动者、价值成分、内在的手段—目的链条、社会环境等成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即是行动结构。这一框架为本文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要素,笔者对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价值取向通过社会领导力量而对社会环境的构建有着规范作用,而作为社会大众的其他行动者在社会环境中能否获得有效参与手段和积极参与条件,以实现自身发展目的,进而将价值规范内化于自身,决定着社会整合的程度。这样,各民族成员在社会环境中能否将价值目标、特别是民族平等价值内化,决定着民族关系的发展水平,而这实际上又取决于依据价值规范所进行的民族关系调控能否为各民族实现发展提供均衡的参与手段和参与条件,以使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差距和文化差异得到妥善处理,进而推动民族平等的实现。在封建时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虽然在整体上拘泥于倾向歧视与压迫的大民族主义价值观,但同时也能以“仁义观”作为价值指引,来构建民族交往的主要社会环境即民族关系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民族之间的利益差距、和合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推动中原民族和边疆民族不断地从多元走向多元一体。然而,封建王朝的阶级本质和落后生产力,又导致传统民族关系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压迫性、动荡性和有限性。进入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在抵御外辱、反抗侵略中逐步从自在走向了自觉;政府亦推动传统民族关系调控向现代转化,但受制于阶级属性之局限和内忧外患之环境,其终未能推动民族关系走出历史窠臼、走向进一步的发展。而在历史变迁中,随着对传统文化批判的不断深入,“仁义观”理念在构建民族关系调控机制中的规范意义逐步消解。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制约民族关系发展的阶级压迫被彻底消除,民族关系发展的新篇章真正开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先后以国家统一、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强大为优位价值指引,并始终注重民族平等的价值追求,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和传统“仁义观”相结合,逐步在计划体制下建立了总体性民族关系调控机制,而其现实形态即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这一调控机制,有着内在的集体主义属性,为各民族提供了相对均衡的参与手段和参与条件,有效地吸纳了各民族参与新中国、参与现代化的行动,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平等价值的实现及内化,推动了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制度—价值观整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大发展。然而,计划体制内在的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经济的低效率,而这也制约着总体性民族关系调控的可持续性。为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再次做出判断,并带领各族人民启动了改革,社会转型亦随之展开。在这一过程中,生活富裕成为优位价值,民族平等则仍是重要价值目标;以此为指引,我国总体性民族关系调控机制逐步向分化性调控机制转变,这也意味着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开始变化。但是,由于集体主义属性发生弱化并遭受功利主义片面化发展的冲击,分化性民族关系调控机制未能为各民族实现发展提供相对均衡的参与手段和参与条件,传统“仁义观”进一步消解,民族之间的利益差距和文化差异问题加剧。这在实践中就体现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未能有效地促进各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价值观整合,民族关系趋于紧张,民族区域自治面临困境。不过,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新中国的总体性民族关系调控机制克服了传统调控机制的历史局限,推动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大发展;然而,计划体制的内在缺陷制约着总体性调控机制的未来。在社会转型中,分化性民族关系调控机制克服了总体性调控集体主义属性内涵的“平均主义”取向的不足,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然而集体主义属性的弱化与功利主义倾向的凸显,又制约着分化性调控机制应对民族之间的利益差距和文化差异的制度功能。而要更好地推动民族关系发展,就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集体主义属性。这既需要汲取历史智慧,又要总结现代经验,即通过把传统“仁义观”与现代“公正观”相结合,在基本价值体系中引入具有中国内涵的公平正义价值,进而以此为指引,系统弥补分化性调控集体主义属性松动的问题,推动分化性调控机制向分化—整合性调控机制发展;其在实践中就是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在进一步的变革中更好地吸纳各民族参与新中国、参与现代化的行动,从而推进各民族在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更好地实现制度—价值观整合,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新时代实现新升华。

李海晶[9](2016)在《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寓意深刻的重要讲话,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在国际、国内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善于用典,借以阐释深刻道理,使世界各国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习近平运用大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成为“习式风格”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提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这一概念,其中包含着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观点、态度,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和特点;习近平在其传统文化观的影响下,用传统文化精华创建出的一套治国理政具体举措;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产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价值和影响力;以及激发世人进行文化省思等丰富内容。这些内容,是论文研究的主线。具体而言,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从宏观层面概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征功效、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以及鲜明特点;第三章是论文主体部分,着重探索习近平在其传统文化观的指引下,用传统文化精华来治国理政的具体举措,以及习近平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主要包括“大同世界,天下一家”与“中国梦”、“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与依法治国、“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与反腐倡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与群众路线、“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与协和万邦、“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六大方面;第四章从当代中国建设发展需要的视角,阐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在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重拾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产生的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第五章则从当代世界需要的视角,阐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在缓和世界文明冲突、构建世界和谐秩序以及促进世界互利共赢中的巨大价值和国际影响力;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是本文主题的升华与创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给予世人深刻启迪和当代借鉴,激发世人进行“文化省思”,“省”意味着对传统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思”意味着我们要努力变传统文化为当下传统,科学回答“中国文化要往何处去”的深刻命题,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代训锋[10](2016)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文中提出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与成长的过程。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转型。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推进,传统的道德文明受到了挑战。一方面,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呼唤着现代道德文明;另一方面,传统的道德文明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需要完成以道德理论的现代转型为目标的伦理变革。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也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在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进程中,存在着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德性论是传统道德哲学的理论形态,规范论是现代道德哲学的理论形态。其中,规范论发展为两个纬度,也即:道义论和功利论。从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理论学说来看,传统社会主流的道德理论是儒家的道义论,它属于德性论伦理学理论形态,由孔孟开创,义利观是传统道义论思想的核心。一般而言,“义”主要是指行为之应当,是对道德规范的总称;“利”主要是指利益、功利、包括社会利益(公利)和个人利益(私利)。先秦儒家高扬着道德理想的旗帜,围绕理想人格及其培养之道,论说着人性的完善和德性的养成,强调“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要求人必须保有和富养“义”这种内在的道德品性而不应受到外在的“利”的干扰,表现了出把道义与功利对立起来的倾向。两汉和宋明时期,后世儒家把先秦儒家道德学说中反功利的倾向发展到极端,在“义利之辩”的基础上强调“理欲之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从而使儒家道德学说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为道义至上、“唯义无利”的“圣人之学”,并构建起一种博大精深而又精致细微的德性论理论体系。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传统社会被迫进入了近现代历史的圈子,中国社会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变革。在民族任务和历史主题面前,传统的德性论道德学说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而转型,首先表现为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但是,“乐利学说”转型的并不完善,实质上,它只不过是包含了功利原则的道义论或者德性论而已,并没有取得现代规范论伦理学的形态。在批判地继承近代道德革命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革命的功利主义”的主张,这标志着中国道德理论形态向现代转型的第一步,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德性论到现代的规范论的历史变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革命的功利主义”发展为集体主义道德。但是,无论是“革命的功利主义”还是集体主义道德,在道德的现代转型上并不是那么彻底,它们都是以中国传统的德性论为依托和基础的,所以,在道德实践中往往受传统的德性论所影响,表现在义利观上就是强调整体利益的至上性,这种影响最终使集体主义道德在文革时期演变成绝对主义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的产生阻碍了道德的现代转型。1978年,随着新时期的来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人们开始从绝对主义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一系列的社会思潮和伦理思潮冲击下,人们对“义”与“利”关系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对待“利”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义”与“利”不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利”成为被鼓励和肯定的,其标识首先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一个评价谋“利”的利益标准;其次就是谋“利”手段的道德要求,这是对谋利正当性的是非认识,是一种公正感,这些变化都是体现了现代规范论伦理学的要求。至此,中国社会的道德已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基本转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从道义价值转向功利价值演变。中国社会的伦理变革随着社会转型也已逐渐转向了现代化的方向。当然,中国社会的伦理变革和道德的现代转型目前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现代道德理论体系,但我们已看到曙光。

二、论毛泽东义利观对传统的超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毛泽东义利观对传统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1.3.1 德育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2.4 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3.3 小结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4.4.1 德育评价论
        4.4.2 德育效用论
        4.4.3 德才兼备论
        4.4.4 德育功能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5.1.1 理想信念教育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6.3 小结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7.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治国理政视阈中的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治国理政”与“传统文化”释义
        (一)治国理政的内涵
        (二)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条件与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条件
        (一)良好家风的熏陶
        (二)知青岁月的磨练
        (三)地方工作的砥砺
        (四)治国理政的需求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
        (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二章 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一、塑造个人修养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坚定理想信念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倡导终身学习
        (三)“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注重修身正己
        (四)“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重视深入实践
    二、培育优良家风
        (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建设和谐家庭
        (二)“爱子,教之以义方”——重视家庭教育
        (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培育良好家风
        (四)“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营造廉洁党风
    三、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一)“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四)“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坚持正确义利观
        (三)“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引领合作共赢理念
        (四)“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章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意义
        (一)丰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具体内容
        (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
        (四)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指引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实践意义
        (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四)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一、人民性
        二、实践性
        三、发展性
        四、包容性
        五、正义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评析
    (四)研究方案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
        1.传统文化
        2.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改造传统文化的缘起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改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应对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现实需要
        2.克服传统意识下农民压力和困惑的应有举措
        3.加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际需要
        4.共产国际文化观对共产党人的深远影响
    (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改造传统文化的可能性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潜移默化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契合的内在推动
        3.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迷信思想的批判
        1.传统迷信思想的危害
        2.批判传统迷信思想的具体措施
    (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宗族观念的批判
        1.传统宗族观念的危害
        2.批判传统宗族观念的具体措施
    (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陋俗的批判
        1.传统陋俗的危害
        2.批判传统陋俗的具体措施
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核心思想理念的改造
        1.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改造
        2.对“求同存异”思想的改造
        3.对“大同”思想的改造
    (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改造
        1.对“以天下为己任”美德的改造
        2.对“有教无类”师德的改造
        3.对“舍生取义”美德的改造
    (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艺的改造
        1.对传统文学的改造
        2.对民间文艺的改造
四、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改造传统文化的历史成效
    (一)破除了传统文化封建因素对大革命的阻碍
        1.促进了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2.推动了妇女运动发展壮大
    (二)树立了共产党在广大群众中良好的革命形象
        1.群众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
        2.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信任
    (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初步结合
        1.运用马克思主义扬弃传统文化
        2.运用传统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
五、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改造传统文化的启示
    (一)树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吸收传统文化精华
        2.批判传统文化糟粕
    (二)明确传统文化改造的长期性,循序渐进改造传统文化
        1.明确传统文化改造的复杂性,长期坚持传统文化改造工作
        2.树立文化自信,循序渐进推动传统文化改造工作
    (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改造传统文化要符合客观实际
        1.尊重客观实际,不拘一格改造传统文化
        2.深入调查研究,强化问题意识改造传统文化
    (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1.要依靠群众批判改造传统文化
        2.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5)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义利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义利观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义利观
        2.1.2 社会主义义利观
        2.1.3 大学生义利观
        2.1.4 义利观教育
    2.2 主要理论概述
        2.2.1 中国传统义利观
        2.2.2 马克思主义义利观
        2.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义利观
3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调查分析
    3.1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主流向好
    3.2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存在的问题
4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社会转型对义利观的冲击
    4.2 多元文化对义利观的冲击
    4.3 互联网的催化对义利观的冲击
    4.4 家庭环境对义利观教育的影响
    4.5 学校教育对义利观教育的影响
    4.6 大学生自身发展特征对义利观教育的影响
5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正确义利观的培育路径
    5.1 把握义利观的培育方向
        5.1.1 从人的本质角度把握观念冲突的方向
        5.1.2 从社会转型的客观角度疏导认知冲突的理性
    5.2 完善义利观的教育内容
        5.2.1 加强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5.2.2 加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5.2.3 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5.2.4 加强马克思唯物主义物质利益观教育
    5.3 优化正能量的培育环境
        5.3.1 健全法律制度,扞卫公正信仰
        5.3.2 整合教育环境,塑造教育合力
    5.4 强化大学生的义利素养
        5.4.1 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全面素质
        5.4.2 利用思政教学,强化培育实效
        5.4.3 重视学生实践,笃实道德践行
        5.4.4 提升自我管理,培养自律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现状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一)“和合”思想
        (二)“和而不同”思想
        (三)“义利双行”思想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7)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家训、优秀传统家训
        (二) 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涵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家训的历史概述及其当代价值
    第一节 传统家训的历史概述
        一、传统家训的发展历程
        二、传统家训的历史特征
    第二节 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
        一、传统家训的伦理精髓能为当代道德建设服务
        二、传统家训的教化之道能为当代价值观培育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章 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第一节 回应当代大学价值观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变迁带来的挑战
        二、文化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不容忽视
        一、强调个人价值本位,集体意识趋向淡薄
        二、价值取向多元,主导价值观弱化
        三、务实观念普遍,功利主义取向突出
        四、道德认知与行为分离,道德相对主义凸显
    第三节 家庭是培育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场域
        一、家庭教育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二、传统家训的家教理念能对当代家庭教育补偏救弊
    第四节 以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大学生价值观是培育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题中之义
        一、是增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然诉求
        二、是增进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必由路径
第三章 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可能性
    第一节 传统家训是内化传统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一、传统家训是表征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民间儒学”
        二、传统家训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重要纽带
    第二节 传统价值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根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着传统价值观的丰厚滋养
    第三节 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
        一、传统家训现代转换面临的现实困境
        二、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何以可能
        三、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何以可为
第四章 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目标和原则
    第一节 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目标
        一、以“修身之道”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全人格
        二、以“齐家之道”引导大学生践行家庭美德
        三、以“处世之道”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第二节 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原则
        一、坚持“去粗取精”的原则
        二、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
        三、坚持“一主多维”的原则
        四、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
第五章 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导向
    第一节 以传统家训“公忠报国”价值导向涵养当代大学生爱国观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观现状分析
        二、传统家训“公忠报国”价值导向及其当代涵养价值
    第二节 以传统家训“克勤持家”思想涵养当代大学生敬业观
        一、当代大学生敬业观现状分析
        二、传统家训“克勤持家”思想及其当代涵养价值
    第三节 以传统家训“立诚守信”思想涵养当代大学生诚信观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观现状分析
        二、传统家训“立诚守信”思想及其当代涵养价值
    第四节 以传统家训“贵和亲仁”思想涵养当代大学生友善观
        一、当代大学友善观现状分析
        二、传统家训“贵和亲仁”思想及其当代涵养价值
    第五节 以传统家训“崇俭抑奢”思想涵养当代大学生消费观
        一、消费主义思潮冲击下的大学生消费观现状分析
        二、传统家训“崇俭抑奢”思想及其当代涵养价值
    第六节 以传统家训“志存高远”思想涵养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二、传统家训“志存高远”思想及其当代涵养价值
    第七节 以传统家训“重义轻利”价值导向涵养当代大学生义利观
        一、当代大学生义利观现状分析
        二、传统家训“重义轻利”价值导向及其当代涵养价值
第六章 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路径
    第一节 教育宣传是“涵养”的主渠道
        一、把倡导优秀家训融入课程教育之中
        二、发挥高校各类媒介平台的宣传作用
    第二节 文化熏陶是“涵养”的精神支撑
        一、要重视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的怡情养志作用
        二、要把弘扬优秀家训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第三节 家校合力是“涵养”的有效举措
        一、强化家校间的协同培育
        二、完善家访互动机制
    第四节 实践养成是“涵养”的重要环节
        一、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节 机制建设是“涵养”的长效保障
        一、健全教育联动机制
        二、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社会转型中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研究 ——以新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分析框架
    四、方法论讨论
    五、调查情况介绍
    六、本文的贡献及欠缺
第一章 历史回望:传统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
    第一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成因
        一、儒家文化的出现及其凝聚力的存在
        二、儒家文化凝聚力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 封建时期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
        一、民族关系调控的现实基础与价值指引
        二、主要的民族关系调控政策及其成效
        三、民族关系调控与变迁的启示
    第三节 民国时期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
        一、民族关系调控价值目标的确立
        二、主要的民族关系调控政策
        三、民族关系的变迁:调控的成效与不足
    第四节 新疆传统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
        一、基本历史脉络
        二、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
        三、民国时期新疆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
        四、初步的总结
    第五节 民族关系调控的中心问题
        一、主体的二重性
        二、两个基本过程
        三、七项因素
        四、中心问题
第二章 奠定基石:建国初期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
    第一节 建国初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基础
        一、民族关系发展的新契机
        二、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阻碍
    第二节 认识民族参与
        一、新涵义与新认识:“交往即是参与”
        二、民族参与的社会环境与价值规范
    第三节 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发展
        一、民族关系调控的制度设计:民族区域自治
        二、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构成与功能
        三、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四、过渡时期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第四节 启迪与思考
        一、建国以来的基本经验
        二、新疆民族关系的战略地位和标本意义
第三章 推进改革:转型时期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起点与路径选择
        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再判断
        二、首要制约和路径选择
    第二节 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转变与效果
        一、基本价值体系与优位价值的变化
        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
        三、初步建立市场经济阶段
        四、推进科学发展阶段
    第三节 问题的出现
        一、调控机制变革的基本线索与新问题的产生
        二、新疆民族关系变迁中的问题
第四章 转型反思:围绕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问题
    第一节 价值规范转变中的是与非
        一、效率提升的价值基础
        二、个体利益地位的上升
        三、基本价值关系的转变:从和谐到紧张
    第二节 利益关系调控机制转变中的利与弊
        一、效率提升的现实依据
        二、计划式调控向竞争式调控转变的新困境
        三、扶助式调控的效用约束
        四、功利主义思想的流行
    第三节 文化关系调控机制转变中的得与失
        一、效率提升的观念引导
        二、对功利主义的应对及其效果
        三、汉族的包容性问题
        四、少数民族的选择
    第四节 保障机制转变中的胜与负
        一、效率提升的关键支撑
        二、双重挑战
    第五节 关于民族关系调控与变迁问题的初步总结
        一、对民族关系调控机制功能的再认识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变化与未变
        三、特殊的结构紧张
        四、思索:社会转型中民族关系变迁的机理
        五、探讨:我国民族关系变迁的规律
第五章 更好调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 变迁机理中的启迪
        一、核心:在社会转型中更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二、首要问题:调节基本价值体系的内在紧张
        三、调节紧张的思想资源:传统与现代
        四、路径:系统弥补松动的集体主义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主要困难
        二、历史机遇
    第三节 迈向更好
        一、绵绵用力:从培育仁义到涵养公正
        二、久久为功:从更好扶助到更好参与
        三、固本培元:从治标先行到标本兼治
        四、螺旋上升:从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选题来源及内涵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
        1.1.3 选题的学术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概况
        1.2.2“习近平”研究概况
        1.2.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概况
        1.2.4 文献研究的综合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选题的研究思路
        1.3.2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3 选题的创新点
    1.4 当代价值
        1.4.1 理论价值
        1.4.2 实际意义
第2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概述
    2.1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征功效
        2.1.1 中国传统文化及基本内容
        2.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1.3 中国传统文化的治国功效
    2.2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2.2.1 明确传统文化的社会定位
        2.2.2 肯定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2.3 扞卫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
    2.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及特点
        2.3.1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
        2.3.2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效应
        2.3.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特点
第3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1“大同理想,天下为家”与“中国梦”
        3.1.1 大同理想溯源
        3.1.2“中国梦”的提出及内涵
        3.1.3 习近平对大同理想的传承和超越
    3.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与依法治国
        3.2.1 法治观溯源
        3.2.2 依法治国及其发展进程
        3.2.3 习近平对传统法治观的传承和超越
    3.3“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与反腐倡廉
        3.3.1 廉政观溯源
        3.3.2 反腐倡廉及其现实意义
        3.3.3 习近平对传统廉政观的传承和超越
    3.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与群众路线
        3.4.1 民本观溯源
        3.4.2 群众路线的内涵及发展
        3.4.3 习近平对传统民本观的传承和超越
    3.5“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与协和万邦
        3.5.1“天下观”溯源
        3.5.2“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3.5.3 习近平对“天下观”的传承和超越
    3.6“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与核心价值观
        3.6.1 传统价值观溯源
        3.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内涵
        3.6.3 习近平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超越
第4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当代中国的需要
    4.1 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之方
        4.1.1 社会道德呈现两极分化
        4.1.2 现代性道德困境的成因
        4.1.3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促进道德建设
    4.2 重拾民族文化自信之效
        4.2.1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4.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4.2.3 打造民族文化价值观
    4.3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功
        4.3.1 指引民族目标
        4.3.2 凝聚中国力量
        4.3.3 激发改革活力
第5章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当代世界的需要
    5.1 缓和世界文明冲突
        5.1.1 世界“文明冲突”论
        5.1.2 中国传统“和”文化
        5.1.3 习近平倡导世界文明的尊重、包容、互鉴
    5.2 构建和谐世界秩序
        5.2.1 和谐世界提出及内涵
        5.2.2 和谐世界的实现路径
        5.2.3 习近平助推各国发展的独立、协调、均衡
    5.3 促进世界互利共赢
        5.3.1 世界共建共享之势
        5.3.2 中国先义后利之德
        5.3.3 习近平促进世界交流的合作、互利、共赢
第6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文化省思的需要
    6.1 强化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可
        6.1.1 高度的文化认同
        6.1.2 高度的文化自觉
        6.1.3 高度的文化自信
    6.2 变传统文化为当下传统
        6.2.1 创造性转化
        6.2.2 创造性运用
        6.2.3 创造性发展
    6.3 形成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观
        6.3.1 拓展传统文化价值观
        6.3.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6.3.3 打造全球治理新理念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道德理论形态及其演变向度
    一、社会转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二、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
        1、何谓“德性论”和“规范论”?
        2、规范论的两个维度:功利论和道义论
    三、从“德性”到“规范”的困难与挑战
第二章 传统“义利之辩”与道义论传统
    一、先秦义利之辨与道义论的奠基
        1、孔子:义以为上
        2、孟子:“何必曰利”与“惟义所在”
        3、荀子:以义制利
    二、两汉义利之辨与道义论的发展
        1、“以义正我”
        2、正义不谋利
    三、宋明“义利(理欲)之辨”与道义论的强化
        1、二程:“惟看义当为与不当为”
        2、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3、朱陈义利之争
    四、明清之际的“义利之辩”与价值重心的转换
        1、李贽:夫欲正义,是利之也
        2、王夫之:天理“必寓于人欲以见”
    五、传统“义利之辩”下的道义论传统
第三章 近代民族危机与“乐利学说”
    一、民族蒙难与价值观的变革
        1、民族蒙难与救亡意识的兴起
        2、变法图强下的价值观变革
    二、乐利学说的提出
        1、利益原则的溢出与独立
        2、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
    三、德性论的回应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的功利主义”
    一、五四时期功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展开
        1、陈独秀: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群
        2、李大钊: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的统一
    二、毛泽东与革命的功利主义的提出
        1、“革命的功利主义”的提出
        2、“革命的功利主义”的形成过程
        3、革命的功利主义是一种新型的义利观
        4、革命功利主义的理想性及其局限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与集体主义道德
    一、从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
        1、集体主义视域下之“义”与“利”
        2、集体主义与革命功利主义的异同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集体主义的确立
        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集体主义的源流
        3、计划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契合与冲突
    三、共产主义理想视域下的“理欲之辩”
        1、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追求
        2、纯“理”绝“欲”运动
    四、对集体主义实践的理性思考
        1、认知的偏失
        2、“义”与“利”的对立
        3、乌托邦化的趋势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与绝对主义道德
    一、阶级斗争扩大化下的集体主义
    二、集体主义之“义”的绝对化转向
    三、绝对主义道德的展现
        1、“斗私批修”
        2、“草”与“苗”的对立
第七章 新时期及其伦理思潮
    一、颠覆中的追问:“义”与“利”是对立的吗?
        1、“潘晓来信”:为自己之“利”还是为他人之“义”?
        2、蛇口风波:为淘金之“利”还是为创业之“义”?
    二、新时期的伦理思潮和道德理论现代转型的先声
        1、功利主义的勃兴与“社会主义功利主义”
        2、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与道义论
        3、新时期集体主义的发展演变
        4、伦理思潮与道德理论现代转型的先声
    三、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倡导”
        1、“三个有利于”“利益”标准
        2、谋“利”的正当性与公正
        3、“三个倡导”价值标准
    四、走向现代的道德转型
结语:合着现代化的节拍前进
致谢词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论毛泽东义利观对传统的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治国理政视阈中的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D]. 解雅然.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3]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4]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改造研究[D]. 陈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义利观研究[D]. 张莹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 陈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8]中国社会转型中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研究 ——以新疆为例[D]. 董博文.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9]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D]. 李海晶. 南昌大学, 2016(02)
  • [10]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D]. 代训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论毛泽东义利观对传统的超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