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控股权协议转让方式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康[1](2020)在《股权质押造成控制权转移案例研究 ——以荣科科技为例》文中提出股权质押因其成本低、方便快捷及股权的易流动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企业及金融机构的青睐。对于控股股东来说,通过股权质押获得融资满足个人需求的同时并不会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一些大股东会将自己拥有的股份进行频繁质押以获得融资。虽然在股份质押后控股股东仍然享有出质股份的表决权,并不影响对公司经营决策的控制,但股权质押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也存在着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当控股股东的股权在质押过程中公司股价跌幅过大,触及警示线时质权人会要求额外的补充质押以降低风险,当股价跌至平仓线时质权人将会强制卖出出质的股票以保证资金安全。因此研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控制权转移之间有何影响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股权质押交易造成的控制权转移的案例分析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意义,从我国股权质押与控制权的转移两个角度深度梳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分析述评,同时以此为基础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理论思路、研究方法和全文的框架。第二,本文详细地阐述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及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定义和相关基本概念理论,理论内容包括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基本定义、特征、优势和其动机,控制权转移的范围界定和其途径以及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造成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原理等。对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定义和动因,本文从其个人对资金的需求、股权质押的特有性和优势、维持公司控制权等三个主要角度详细分析了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个人选择将上市公司股权进行质押的主要原因,本文还详细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造成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主要原因,最后还进一步梳理了关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控制权转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第三,本文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为例分析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影响的分析。同时将股权质押与控制权转移相结合,深度剖析两者间的影响关系与联系。关于控制权转移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本文从短期市场反应与公司经营绩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用事件分析法,通过计算控制权转移前后10天内公司股价相对于市场指数的超额收益率,最后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控制权转移对公司造成的短期市场反应;然后用财务指标法对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第四,经过对荣科科技大股东股权质押及控制权转移的全程复盘分析,得出几点结论:一是股权质押会对公司股价产生反向影响,在本案例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对应的股价会越低,而股价下跌至警戒线时控股股东应质权人要求继续补充质押额外股权,使得股权质押比例进一步提升,从而形成“股权质押-股价下跌-补充质押”的恶性循环;二是股权质押会造成控制权转移,以本案例公司荣科科技为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在股价暴跌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主动转让股权筹得资金以解除在押股权,避免股权质押爆仓造成的更大伤害;三是控制权转移对上市公司会产生正面影响,如股价的短期市场反应、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都会在控制权转移后得到改善和提升。最后,本文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提高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信息披露透明度,二是在完善上市公司的风险管控机制,三是在国家层面完善股权质押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各部门之间的联合监管。
张璇[2](2019)在《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合约的不完备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边界都不十分清楚。就企业剩余控制权而言,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中普遍存在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侵占问题。此类问题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同样存在。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控制企业向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选择管理层、管理层负责经营企业的过渡中,民营企业面临两方面控制权侵占:一方面,因担心企业拱手他人,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和管理层,挤占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剩余控制权;另一方面,由于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施展才华受限、职业操守欠缺等原因,管理层也会侵占大股东或董事会的控制权。特别是在大股东或董事会缺乏监督或消极监督的企业中,管理层能够成功实施职务侵占。现实中的类似案例比比皆是,比如,保护创始人控制权的阿里合伙人制度、国美CEO陈晓通过让渡企业利益给董事会而操纵控制权侵占大股东的资产和限制大股东的投票权、宝能联合万科大股东通过持续增持股票而挤占管理层的控制权等。本研究发现,这些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创始人控制权保护措施缺失、大股东或管理层把控董事会、控制权与所有权边界不清、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不统一等重要问题。因此,中国民营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这个代理链条中各主体控制权的制衡,进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不仅是流行理论认为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搭便车问题。前辈学者关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控制权、区分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探讨,为企业内部控制权安排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权安排与侵占的难点在于:一是验证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并揭示其控制权转移行为;二是在“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框架下建立一种稳健的制衡机制,降低包括大股东在内的内部人实施侵占行为的“效率”,保护外部股东。为了突破以上难点,本文作了以下研究:首先,在对企业剩余权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根据 Berle,Means、Fama、Jensen、Hart 和 Shleifer,Vishny 的分类方法,将控制权安排分为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三个层次,衡量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相互攫取和侵占控制权的情况。其次,基于Grossman,Hart的控制权收益理论,运用大宗股权转让溢价估计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私利水平,并探讨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因素对控制权私利水平的影响;从控制权的角度审视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再次,董事会和管理层为实现控制权收益而进行控制权争夺可能导致控制权转移。因此,运用企业内部控制权转移行为及其转移路径来间接考察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私利。第四,对MBO和合谋的形成机理和实现机制进行梳理。通过国美和万科两个案例分析不同的控制权结构为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争夺控制权私利提供了不同渠道:或利用资本市场排除异己,或管理层与董事会合谋侵占大股东利益,或大股东因利益分歧罢免管理层等。分析在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过程中董事会和管理层可挤占的控制权及可攫取的控制权收益。第五,围绕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及既定侵权状态,归纳内部人控制治理方案,构建企业控制权治理的一般数理和实证模型。同时就股权激励和报酬激励进行回归,揭示这两种治理方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验证治理方案的效率,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产权理论、合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①,对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的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做出理论解释,据此逻辑关系提出假设并构建计量模型。根据计量模型的结果验证理论推断的真实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和政策建议。本文样本数据来自于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抽样,依据统计学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确定合理的样本数量,确保样本数据真实有效,以保证得出可靠的经验研究结论。采用面板模型考察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次数、董事会持股比例、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前5大股东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股权激励、高层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分别对样本数据回归和检验,进行参数估计以确定变量系数及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数学模型建立变量之间的数理关系,为实证计量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采用典型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解剖国美控制权纠纷和万科宝能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进一步验证理论结论的可靠性。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控制权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其逻辑顺序为第三章先衡量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第四章再衡量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收益及由争夺控制权收益引发的控制权转移,第五章考察内部控制权侵占、治理方案及其有效性。第六章为结语。第一章,主要讨论论文的概要及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界定相关概念、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对企业合约结构和权利安排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指出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贡献及其未解决的问题,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奠定研究基础和研究方向。企业合约学派将企业看成是一组不完全合约关系的集合。委托代理理论认为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逐步分离,企业内部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三类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利益不一致性、监督的公共品性质和搭便车问题,代理人并不总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代理人有攫取企业控制权、挤占委托人利益的倾向。委托代理理论的结论是代理成本最小化的所有权结构是最优的。以科斯、威廉姆森、GHM、张维迎和周其仁等为代表的企业合约理论学派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因此缔约各方无法在事前(签约前)详细规定履约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尽管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明确各方的所有权,但控制权因其状态依存性而无法在事前进行安排和约定。企业合约为事后(签约后)控制权的再安排或再谈判留出了空间。剩余控制权正是来源于合约的不完备性和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合约理论的结论是企业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组织,它大量节约了第三方裁决和敲竹杠的成本。签订企业合约前的权利分配影响着签约后各方讨价还价(争夺控制权)的能力,并且签约后的控制权安排存在着结构主导型和制度主导型路径依赖,所以说,权利安排或治理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沿着GHM、Aghion、Tirole等学者关于控制权理论的思路,企业的控制权安排会影响签约各方未来的谈判能力进而影响财务决策和管理者激励。当企业绩效变差时,控制权将从管理层转移至外部人。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主动权之间呈负向变动关系。控制权理论更关注于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剩余控制权的转移与争夺过程,得出利益相关者应当共享控制权的结论。另外,第二章还将控制权安排分为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三个层次,界定他们的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第三章,根据控制权收益理论,对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展开研究。首先区分了控制权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其次,揭示了关联交易、占资、人事控制等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主要方式。再次,基于国内外对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测算方式的比较,改进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并归纳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因素。通过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估计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收益,并对控制权私利水平和其影响因素建立计量模型。计量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私利水平较高。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对控制权私利水平具有抑制作用;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次数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不相关。董事会持股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水平正相关;前5大股东股权集中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第四章,继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研究之后,对董事会和管理的控制权收益和转移进行研究,揭示了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收益的表现形式、为获取控制权收益而进行的控制权转移行为及两类典型的企业内部控制权转移路径(MBO和合谋),分析了 MBO和合谋的形成机理和实现机制。本章利用国美和万科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进行经验验证,诠释了不同控制权结构安排下控制权争夺和转移的发生以及如何应用公司制度解决内部人控制权侵害问题。第四章的结论是控制权争夺过程中,容易造成大股东、董事会(创始人通常担任董事会主席)和管理层之间的权利挤占。合理的公司制度能够有效保护委托人财产权利,降低控制权转移发生的可能性,避免效率损失。在签订融资协议时,完善创始人股东保护条款,设立创始人股权底线,保护创始人股东权益。创始人为了保持和强化控制权应当掌握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否则大股东极有可能利用股权优势罢免管理层。在订立公司章程时,完善创始人保护条款,在重大事项上给予创始人一票否决权。创始人应保留对董事的提名权,并在公司章程中设立相关条款防止举牌者罢免现任董事。避免过度信任管理层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使用合约框定管理层的权责利,为管理层发挥主动性和施展才能提供制度保障。合理确定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的重要作用在于决策、评估和监督。如果赋予董事会过大的权利,则有可能导致董事会“以权谋私”,逃避诚信责任。第五章,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权的侵占及治理。本章揭示了隧道行为、大股东占资、扭曲的红利分配和控制公司资产等内部人控制问题,归纳了股权激励、报酬激励、控制权激励及其他治理方案,使用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验证股权激励、报酬激励治理方案的有效性,并对股权激励、报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建立激励模型。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董事会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董事及管理层前三名年薪总额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作用。本章得出结论,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对董事会进行股权激励是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案,大股东持股的利益侵占效应大于利益趋同效应,目前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报酬激励方案效率较低。第六章,结语。本章提出有关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中国企业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制衡机制的建立和剩余控制权安排提供改革方向,对完善控制权市场、证券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最后,将未来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如何防范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及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控制权安排。
淡永鑫[3](2019)在《我国文化产权交易的机制设计及其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品与要素市场的交易值得关注。从党的十七届六次会议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无不表明我国政府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决心。然而,相对于产品流动市场,我国文化产权要素流动市场更为薄弱,尤其是缺乏促进文化产权有效流动的交易机制。只有设计出一个满足文化产权交易特点、充分解决非价格因素影响、结合交易市场特征的交易机制,其他市场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本文的研究就是要为我国文化产权设计一种双向的交易机制:一方面,要让潜在受让人通过激烈竞争表达出对文化产权的真实评价,进而使文化产权获得一个合理的高价,保护产权权益主体(卖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合约与制度安排避免交易过度资本化带来的价格激烈波动、投机与价格操纵等行为,保护投资主体(买方)的合法权益,使各方都满意,进而使产权交易得以有效进行。为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方法构建适合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具体而言,首先简要分析我国文化产权交易机制设计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点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其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现有文化产权交易机制存在定价不合理,不能兼顾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的现象,指出我国文化产权交易机制创新的必要性。然后,在理论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构建适合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特征的“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最后,为测度“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的效率,以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是有效率的。研究发现:(1)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具有不完全性、严重投机行为和价格操纵的特征,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公平、非均衡价格产生以及交易过程中合谋串谋现象,影响交易机制定价效率。(2)文化产权交易机制的效率受资金筹集与资源配置两方面的影响,“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定价最终引导资金资源和文化资源合理配置。(3)传统因子分析只能对企业或产品的一个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对于多年的数据没有办法处理。本文通过使用多指标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的测度交易机制效率,使效率测度结果更具有说服力。(4)本文提出“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在定价过程中可以同时兼顾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其定价结果与市场表现相一致,在定价方面是有效率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从降低交易壁垒等方面优化“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加大交易机制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推动其实践应用;完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行为监管和价格监控,引入最大涨跌幅限制、停牌、断路器等价格监控方式;注重人才培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交易流程透明度。
王莉君[4](2019)在《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时机选择及市场反应 ——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协议转让一直是中国企业进行并购与资产重组的重要渠道,自2017年以来,随着“减持新规”和一系列金融去杠杆政策的落地实施,股权协议转让更逐步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大比例减持股份的核心方式。而股权协议转让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控制权的转移,关乎着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和股东的切身利益,必定会引起市场投资者的强烈关注,在这份强烈关注的背后,投资者情绪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并且,相较于西方成熟市场,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具有更为显着的易变性,容易对大股东和投资者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结合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的时机选择和市场反应,并试图去回答如下四个问题:一、股权协议转让前,大股东是否会考虑投资者情绪而存在择时行为;二、市场投资者情绪又与股权协议转让的时机选择存在怎样的关系;三、股权协议转让后,大比例减持事件的宣告会引起怎样的市场反应;四、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又如何作用于股权协议转让事件的市场反应。为探究以上问题,本文选取2008—2017年发生股权协议转让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对投资者情绪、股权协议转让、择时行为和市场反应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在投资者情绪与股权协议转让时机选择方面,本文从协议转让择时、股份转让方式择时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构建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运用OLS回归检验了投资者情绪对大股东协议转让股份意愿与规模的影响,以此反映大股东的择时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协议转让前,上市公司大股东会考虑市场投资者情绪,而存在明显的择时行为,且大股东更倾向于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进行股权协议转让。其次,在投资者情绪与股权协议转让市场反应方面,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构建了市场反应的指标变量,并按照投资者情绪高低、协议转让性质和上市公司财务状态进行分组讨论,运用OLS回归检验了在不同情形下,投资者情绪对股权协议转让市场反应的影响。结论表明股权协议转让事件通常会引起正向的市场反应,且投资者情绪对协议转让事件的市场反应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协议转让性质、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会影响市场反应对投资者情绪的敏感度,在关联交易和财务困境情形下,投资者情绪对股权协议转让市场反应的影响更大。最后,基于对股权协议转让事件中大股东择时行为和二级市场反应的深入研究,本文还发现,在股权协议转让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较明显的内幕操作倾向,即上市公司大股东存在较强的利益侵占动机。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填补了在股权协议转让时机选择和市场反应方向上的研究空白,另一方面从大股东行为和投资者反应的角度为股权协议转让高溢价等现象提供了现实依据。与此同时,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以全新的视角——投资者情绪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择时行为和引起的市场反应,拓展了行为金融学在股东减持领域的研究视野,并为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动机提供了证据。
孙翯[5](2019)在《公司治理对新三板公司股权转让定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如何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也是我国政府进行资本市场建设的主要目标。然而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一直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中债券市场规模小、发展缓慢,沪深主板市场门槛高,上市条件严格。在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如何促进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焦点议题,而“新三板”作为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截止到2018年6月初,“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到11300家,总股本6604.88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3529.98亿股,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从2013年底股转公司接受企业挂牌申请开始,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迅猛,企业参与热情高涨,“新三板”市场将在我国未来资本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挂牌“新三板”对于企业与投资者来说具有众多好处,然而同样存在着诸如信息披露规范性相对不足、交易方式并非连续、流动性相对较差等诸多问题,增加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相比主板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大多是中小企业,其公司治理机制对权益定价的影响与主板市场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公司治理机制如何作用于“新三板”公司的权益定价?是否能够提升“新三板”公司的权益定价效率,使其股票价格及时、充分地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更进一步,公司治理机制能否改善“新三板”公司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以公司治理为基础,以股权结构为切入点,以“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价盈余相关性和股票流动性为落脚点,采用2013-2016年“新三板”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系统考察了公司治理机制对“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转让定价的作用机理,并开展如下研究:首先,本文探讨了大股东控制对“新三板”公司股价盈余相关性的作用以及大股东控制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会增强“新三板”公司股价盈余相关性;大股东控制会降低“新三板”公司股票流动性;在探讨了股权制衡的影响后发现,股权制衡不利于提升股价盈余相关性,同时亦会降低股票流动性;在区分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市场层级以及转移方式后发现,在股价盈余相关性方面,非国有公司、基础层公司以及采用做市商进行交易的公司中,大股东控制可以增强股价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在流动性方面,大股东控制对股票流动性的降低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公司,同时对不同层级、不同交易方式的公司都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本文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新三板”公司股价盈余相关性的作用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新三板”公司股价盈余相关性没有显着影响,区分机构投资者是否包含券商后发现,若包含券商,则机构投资者持股会降低股价盈余相关性;不含券商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股价盈余相关性;在流动性方面,机构投资者持股会降低股票流动性。在区分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市场层级以及转让方式后发现,在股价盈余相关性方面,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市场层级的挂牌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均没有促进股价盈余相关性,区分转让方式后发现,一定程度上协议转让方式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增加股价盈余相关性,而做市方式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降低这种关系;在流动性方面,国有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流动性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而不同市场分层以及转让方式下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股权结构对“新三板”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在股权结构与“新三板”公司股票定价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会降低操控性应计水平,但不会影响“新三板”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增加操控性应计项水平,但不会影响“新三板”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以操控性应计项为代理变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在大股东控制对“新三板”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即大股东控制降低了操控性应计项,进而降低了股票流动性;同样,以操控性应计项为代理变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新三板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但两者的作用途径存在差异,大股东的持有意图在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迎合未来转板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而这一目的会降低大股东出售所持有股票的动机;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而是诱发了被投资公司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导致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报酬率,从而降低了股票流动性,尽管较差的会计信息质量可能会增加噪音交易者从而导致交易量的上升,但是由此引发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引发了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不确定预期,两者的净效应导致了股票流动性的下降。在区分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市场层级以及转让方式后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基础层公司以及协议转让方式下会计信息质量在股权机构对新三板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已有研究存在如下不同:(1)以往不少研究认为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大股东更容易对企业进行掏空,进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新三板”公司中,大股东控制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迎合未来转板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同时亦会降低公司的股票流动性。(2)在机构投资者方面,不少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是缓解委托代理冲突的有效工具之一,另一方面也有研究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他们的存在有可能增大股票市场的波动,不利于市场稳定。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新三板”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发现功能受到抑制,没有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股票定价效率的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新三板”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同时更注重短期回报,不利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与定价效率的提升。(3)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大量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评估公司面临的风险,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效果。然而本文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发现良好的会计信息质量并没有提高股票流动性,表明“新三板”市场监管环境整体较差,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未受到有效监督,从而使“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能够通过会计信息操纵来影响股票的流动性。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是:(1)丰富了 OTC场外交易定价因素的研究。对于OTC场外交易而言,其交易定价方式与公开市场存在较大差异,而以往文献受制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并未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结合我国“新三板”挂牌公司样本的分析,丰富了OTC场外交易定价相关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2)拓展了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影响企业价值的相关文献。已往研究主要针对上市公司进行探讨,而忽视了中小企业样本,本文结合“新三板”挂牌公司样本的分析,阐释了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3)揭示了我国“新三板”制度建设的成效。本文通过考查公司治理机制对“新三板”股权转让定价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公司治理机制能够被投资者所感知,对于促进公司业绩与企业价值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说明我国“新三板”制度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成效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蔡冲[6](2017)在《大连友谊控股权转移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6年重组新规发布以来,传统的借壳途径受到阻碍。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股权协议转让来实现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变更,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资本运作。协议转让成为非上市企业的另类借“壳”方式,股权转让概念受到市场热捧。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转让控股权的案例越来越多,大连友谊(000679)亦是因为受重组新规的影响,终止了定向增发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的事项,转而协议转让了控股权。论文阐述了控股权转移和定向增发的相关理论,对大连友谊(股票代码:000679)控股权转移案例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大连友谊控股权转移案例进行相关分析,分别从第一次转移、第二次转移、第三次转移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首先,分析了大友谊定向增发的目的、对象、定价、优缺点及其失败的原因。其次,分析了大连友谊协议转让控股权的原因、目的、对象、定价及优缺点。然后,对大连友谊控股权转移后转让子公司股权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第一次与第二次转移以后的股权结构与市场反应。从而得出启示:通过控股权转移可以实现企业转型;以退为进是企业谋求转型的一种策略;控股权的高溢价转让是控股权转移的特征之一。这对于未来上市公司在实践中选择控股权转移的方案和未来学者对控股权转移的案例研究,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彭冰[7](2012)在《法国SEB集团收购苏泊尔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8月16日,上市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泊尔)发出公告称:已经与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SEB INTERNATIONALE S.A.S.,以下简称SEB)及本公司的控股股东达成战略投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SEB将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和要约收购获得本公司的控股权。同日,苏泊尔还公告了《权益变动报告书》和《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似乎控制权转
王晋南[8](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定价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价格的确定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管理层收购,尤其是对我国的现有状况下的管理层收购来说,价格更是敏感要素。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评估定价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例如资本市场不够成熟,出让方所有人缺位等,加之本身在操作上存在问题等,缺乏客观合理的定价。因此本文正是基于此来展开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的研究。本文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了财务管理、经济学、数理统计等各学科方面的知识,同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全面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中的问题的分析和对比国内外管理层收购定价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在我国国情下对管理层收购定价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交易双方的对价格的期望,并将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构造价值区间,构建适合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价格评估模型,用更客观、公允的方法来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虽然其中也存在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但仍是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方法的一种尝试。
彭莉[9](2010)在《基于股改效应的大宗股权转让问题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宗股权转让相对于散股交易而言,因各方面影响更大而受到重视。在中国渐进式转轨过程中、高股权集中度条件下,大宗股权转让问题与成熟市场比较有不一样的内容和特点。尤其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上大宗股权转让活跃,对股权定价、公司治理、市场效率和投资者保护等带来新的重大影响。要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股东大宗转让行为是一个很好的视角。通过深入研究大宗限售股权定价影响因素,探索大宗股权转让动因,总结和检验大宗股权转让影响,可以更有说服力地解释中国大宗股权转让问题呈现与国外不一样特点的现象,可以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变革效果、股权结构内生性假说和公司外部治理理论提供股东行为角度的经验证据,有利于完善监管、改善市场效率、完善外部治理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投资者投资策略选择提供实证依据。在介绍国内外在大宗股权转让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界定相关概念、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围绕股权分置改革这一重大制度变革时点和金融危机下市场趋势转折时点,按时间顺序,较连续的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和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大宗股权转让的热点问题——大宗限售股权定价影响因素、大宗股权转让动因和影响,运用流动性溢价与控制权收益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代理理论和部分控制权市场假说等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宏观制度和环境变化,采用理论研究、数理统计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情景分析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大宗股权转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比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大宗限售股权转让价格相对于流通股价格比值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与国外成熟市场更多关注的是定价的驱动因素,而不是定价公允性不同,由于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的不同,中国大宗股权转让方大多具有国有性质,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又不高,这决定了全流通后仍需加强大宗股权定价研究,为大宗国有股权、IPO限售股、高管限售股和逐渐趋于活跃的购并市场大宗股权定价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研究发现:流动性约束与大宗限售股转让相对价负相关;每股净资产定价兼具合理性和局限性;控制权收益、存在控制权转移时的限售股转让比例以及公司流通股比例与大宗限售股转让相对价正相关;受让方为非国有性质时,限售股转让相对价较低。这些结论为大宗股权定价模型研究提供了因素选择经验证据。其次,利用2006-2008年175个大宗股权增、减持数据,对获得流通权的限售股东的大宗增、减持行为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国外学者对于股东的大宗增、减持行为动因研究多基于活跃的控制权市场,以兼并收购为研究背景,和国内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宗股权转让行为背景不同。国内学者对于股东的大宗增、减持行为动因研究主要是总结归纳式研究,缺乏经验证据。论文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东大宗交易活跃,公司绩效与原有股权结构是股东大宗增、减持的重要动因。公司绩效指标中实业角度的营业毛利率显着影响股东大宗增减持行为,而常用的ROA、PBV指标并不显着;股权集中度较低、中央国资委为终极控制人的股东倾向于增持;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市场情景与大宗增减持比例成反比。这些经验证据一方面说明公司原有股权结构与实业角度的营业毛利率水平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大宗股权转让的重要动因,为股权结构内生性假说提供了间接证据;另一方面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增、减持动因较理性,有助于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第三、区分股权转让方向,基于市场情景,本文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大宗股权转让的公告效应。国外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兼并收购中的大宗交易以及IPO限售股流通对市场的影响,没有区分转让方向进行研究,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很高,以控制权转移为目的的大宗股权转让较少,研究背景存在差异;国内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前的大宗非流通股权转让的公告效应研究较多,股权分置改革后的研究很少,也没有区分市场情景的研究。我们区分股权转让方向(增持和减持)、大宗转让公告前对市场供求影响和公告后信号效应影响,并考虑了不同市场情景下的变化,研究发现:减持样本在公告前,增持样本在公告后有显着的正累计异常收益,投资者在大宗增持公告后买入是一种较好的投资策略;公告后的信号效应对市场的影响大于公告前转让行为,说明对于上市公司股东大宗股权转让的信息披露监管较交易行为监管更为重要;公告前数据显示存在牛熊市不对称价格影响,熊市减持样本有公告前股东操纵股价迹象。最后,本文初步验证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大宗交易行为能改善结构性和系统性市场定价效率,并起到部分控制权市场作用。由于股东大宗增减持公告并没有显示股东实际增持或减持的具体时间,只给出了大致区间,无法使用市场高频交易数据进行大宗股权转让对市场定价效率影响的分析。本文尝试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从大宗股权转让优化股价结构和平抑系统性过度反应的角度,构建了Logit统计分析模型,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138个大股东大宗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大宗股权转让对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大宗交易行为能改进结构性和系统性市场定价效率,绩效高的公司有更高的定价,绩效差的公司股价降低,上升趋势和市场投机性较强时,大股东大宗减持意愿更强烈,下跌趋势和市场换手率较低时,大股东大宗增持概率更大,这有益于减弱市场系统性过度反应、减弱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冲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制衡度较高公司的控股股东倾向于增持,控股股东的增持使其实施利益侵占行为的激励下降,更多的与公司整体上保持“利益趋同效应”,有益于外部治理机制的改善。股东的大宗股权转让行为起到了部分控制权市场作用。中国大宗股权转让问题的实证研究,课题比较大,涉及理论较多,文章可能会有缺陷和遗漏,由于数据的时间限制,很多研究还有待继续,对此寄希望后续研究和后来者对本研究的完善和拓展。
宋艳娟[10](2009)在《上市公司国有股协议转让价格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94年第一例国有股协议转让开始,迄今已有14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协议转让在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中逐渐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一些规律。由于国有股的转让定价直接涉及国有资产的流失,一直以来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在普遍认为将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启动的大环境下,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水平呢?在这些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同时,是否存在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呢?这些因素又是如果发生作用的呢?本文在系统地借鉴国内外股权转让定价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5年5月9日至2008年12月31日深交所、上交所所有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切入点,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的转让价格水平进行测算,考察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协议转让价格的诸多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发现:(1)股改时期国有股的协议转让价格比股权分置时期要高;(2)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协议转让的价格仍是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增加一定的溢价成交;(3)国有股协议转让价格与流通股每股市价呈现正向关系,市场作用在股权转让中已经有所体现;(4)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现金保障率与转让价格显着正相关,说明转让价格的确定考虑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5)后股改时代国有股协议转让价格并不体现控制权价值。
二、上市公司控股权协议转让方式定价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市公司控股权协议转让方式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股权质押造成控制权转移案例研究 ——以荣科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研究 |
1.2.2 关于控制权转移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框架 |
2 股权质押对控制权影响的理论概述 |
2.1 股权质押的相关概念 |
2.1.1 股权质押的定义 |
2.1.2 股权质押的优劣势 |
2.1.3 股权质押的动机 |
2.2 控制权转移的相关概念 |
2.2.1 控制权的定义 |
2.2.2 控制权转移的界定 |
2.2.3 控制权转移的途径 |
2.3 股权质押造成控制权转移的路径 |
2.3.1 股价暴跌导致强行平仓 |
2.3.2 控股股东主动转让以化解爆仓危机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控制权理论 |
2.5 股权质押及控制权转移相关制度背景 |
2.5.1 股权质押相关制度背景 |
2.5.2 控制权转移相关制度背景 |
3 荣科科技股权质押及控制权转移案例介绍 |
3.1 荣科科技公司概况 |
3.1.1 荣科科技简介 |
3.1.2 荣科科技股权结构及控股股东简介 |
3.1.3 公司经营状况 |
3.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状况 |
3.2.1 控股股东质押历程 |
3.2.2 股价下跌导致频频补充质押 |
3.2.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影响 |
3.3 控制权转移 |
3.3.1 购买方简介 |
3.3.2 第一次控制权转移 |
3.3.3 第二次控制权转移 |
4 荣科科技股权质押及控制权转移案例分析 |
4.1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分析 |
4.1.1 控股股东强烈的个人资金需求 |
4.1.2 股权质押融资的特有优势 |
4.1.3 融资的同时不影响对公司的控制权 |
4.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分析 |
4.2.1 “股权质押-股价下跌”的恶性循环 |
4.2.2 股权质押导致公司控制权转移风险上升 |
4.3 第二次控制权转移的相关分析 |
4.3.1 股权质押造成控制权转移 |
4.3.2 股权转让协议定价分析 |
4.3.3 主动转让控制权“转危为安” |
4.4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分析 |
4.4.1 控制权转移前后短期市场反应 |
4.4.2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
4.4.3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高比例股权质押可能与股价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
5.1.2 控股股东主动转让控制权“转危为安” |
5.1.3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经营业绩有促进作用 |
5.2 对策和建议 |
5.2.1 提高股权质押信息披露 |
5.2.2 完善上市公司风险控制制度 |
5.2.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控制权收益 |
1.4.2 控制权转移 |
1.4.3 控制权安排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剩余权利 |
1.5.2 内部人和内部人控制 |
1.5.3 人力资本产权和非人力资本产权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数据来源和处理 |
1.6.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企业合约的结构和权利安排 |
2.1 企业的合约属性 |
2.2 委托代理合约中的两权分离 |
2.2.1 两权分离及其后果 |
2.2.2 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 |
2.2.3 委托代理合约的所有权结构 |
2.3 企业合约中的权利分配 |
2.3.1 不完备性 |
2.3.2 事前的权利安排 |
2.3.3 事后的权利安排 |
2.3.4 所有权结构 |
2.4 控制权合约中的权利安排 |
2.4.1 控制权的来源 |
2.4.2 第一和第二代控制权理论 |
2.4.3 控制权安排的层次 |
3 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 |
3.1 共享收益与私人收益 |
3.2 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 |
3.3 大股东的控制权私利 |
3.4 实证研究 |
3.4.1 国内外关于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的缺陷及改进 |
3.4.2 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因素 |
3.4.3 样本选取和研究设计 |
3.4.4 实证结果 |
4 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转移 |
4.1 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 |
4.1.1 董事会的控制权收益 |
4.1.2 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 |
4.2 控制权转移行为 |
4.3 控制权转移路径之一: MBO |
4.3.1 形成机理 |
4.3.2 管理层收购的实现机制 |
4.3.3 中国MBO的融资障碍及解决途径 |
4.4 控制权转移路径之二: 合谋 |
4.4.1 形成机理 |
4.4.2 实现机制 |
4.5 控制权转移的案例研究 |
4.5.1 国美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控制权之争 |
4.5.2 万科与宝能的控制权之争 |
5 企业内部控制权的侵占与治理 |
5.1 内部人控制问题 |
5.1.1 管理层多元化经营掩饰隧道行为 |
5.1.2 大股东占资 |
5.1.3 大股东和董事会扭曲红利分配 |
5.1.4 公司高管对资产的控制 |
5.2 内部人控制的治理方案 |
5.2.1 股权激励 |
5.2.2 报酬激励 |
5.2.3 控制权激励 |
5.2.4 其他激励 |
5.3 数学模型分析 |
5.3.1 公司高层的股权和报酬激励 |
5.3.2 大股东的股权激励 |
5.4 实证研究 |
5.4.1 理论基础 |
5.4.2 样本选取和研究设计 |
5.4.3 实证结果 |
6 结语 |
6.1 结论与启示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我国文化产权交易的机制设计及其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以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产权交易机制与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产权与文化产权的内涵 |
二、文化产权交易机制的内涵 |
三、文化产权交易效率内涵 |
第二节 产权交易机制设计相关理论 |
一、资源配置理论对交易机制设计影响 |
二、交易成本对交易机制设计的影响 |
三、制度变迁理论对交易机制设计的影响 |
四、委托代理理论对交易机制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产权交易机制与效率的理论基础 |
一、协议交易机制对效率的影响 |
二、招投标交易机制对效率的影响 |
三、拍卖交易机制对效率的影响 |
四、竞价交易机制对效率的影响 |
第二章 文化产权交易机制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演变 |
一、发展起源 |
二、份额化交易迅速扩张与整顿 |
三、交易市场暂回稳定 |
四、邮币卡业务扩张与整顿 |
第二节 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全性 |
一、交易信息的不完全 |
二、交易信息的不对称 |
三、交易主体的不完全 |
四、文化产权交易的不完全性对交易定价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投机与价格操纵行为 |
一、份额化交易投机与价格操纵 |
二、邮币卡业务投机与价格操纵 |
三、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投机与价格操纵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
第三章 文化产权交易机制的设计——“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 |
第一节 文化产权交易定价方式的类别 |
一、协议转让 |
二、招投标转让 |
三、拍卖转让 |
四、竞价转让 |
第二节 文化产权的特征 |
一、评估难与定价难 |
二、范围广 |
第三节 四种产权转让方式创新组合——“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的设计 |
一、“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的提出 |
二、“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的实现步骤 |
第四节 “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的评价 |
一、“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优势 |
二、与“四选一”交易机制对比 |
第四章 “四位一体化”交易机制的应用及效率评价——以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为例 |
第一节 文化产权交易机制效率的界定 |
一、制度变迁角度 |
二、资金筹集与资源配置角度 |
第二节 文化产权交易机制效率的影响因素 |
一、文化产权交易机制筹资效率 |
二、文化产权交易机制配置效率 |
第三节 文化产权交易机制效率的测度——以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为例 |
一、测度样本与测度方法选取说明 |
二、多指标面板数据分层模型说明 |
三、数据与评价指标的选取 |
四、文化产权交易机制效率具体测度过程 |
五、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时机选择及市场反应 ——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文献综述 |
2.1 投资者情绪相关文献 |
2.1.1 投资者情绪的定义 |
2.1.2 投资者情绪的度量 |
2.1.3 投资者情绪对市场的影响机理 |
2.2 股权协议转让相关文献 |
2.3 择时行为与市场反应相关文献 |
2.4 文献评述 |
3.投资者情绪与股权协议转让时机选择 |
3.1 研究假设 |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 模型设计 |
3.3.1 股权协议转让择时模型 |
3.3.2 股份转让方式择时模型 |
3.4 变量定义 |
3.4.1 被解释变量:择时行为 |
3.4.2 解释变量:投资者情绪 |
3.4.3 控制变量 |
3.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5.1 描述性统计 |
3.5.2 回归分析 |
3.6 稳健性检验 |
3.7 本章小结 |
4.投资者情绪与股权协议转让市场反应 |
4.1 研究假设 |
4.2 样本选择与分组 |
4.2.1 样本选择 |
4.2.2 样本分组 |
4.3 模型设计 |
4.4 变量定义 |
4.4.1 被解释变量:市场反应 |
4.4.2 解释变量:投资者情绪 |
4.4.3 控制变量 |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 |
4.5.2 回归分析 |
4.6 稳健性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5.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5)公司治理对新三板公司股权转让定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意义 |
2 制度背景 |
2.1 “新三板”市场发展历程 |
2.1.1 “新三板”市场的缓慢发展阶段 |
2.1.2 “新三板”市场的高速发展阶段 |
2.2 “新三板”市场特征属性 |
2.2.1 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 |
2.2.2 “新三板”市场特殊性 |
2.2.3 “新三板”市场的作用 |
2.3 “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 |
2.3.1 做市商交易制度 |
2.3.2 竞价交易制度 |
2.3.3 协议转让交易制度 |
3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3.1 理论基础 |
3.1.1 代理理论 |
3.1.2 信息传播理论 |
3.1.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3.1.4 产权理论 |
3.1.5 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与部分控制权市场假说 |
3.2 文献回顾 |
3.2.1 公司治理 |
3.2.2 会计信息质量 |
3.2.3 场外交易市场 |
3.2.4 研究述评 |
4 大股东控制对股权转让定价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1 大股东控制与股价和盈利相关性 |
4.2.2 大股东控制与股票流动性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核心变量定义 |
4.3.2 模型设计 |
4.3.3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4.4 实证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4.4.2 基本回归结果 |
4.4.3 进一步检验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小结与讨论 |
5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权转让定价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1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和盈利相关性 |
5.2.2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票流动性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核心变量定义 |
5.3.2 模型设计 |
5.3.3 研究样本 |
5.4 实证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5.4.2 基本回归结果 |
5.4.3 进一步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小结与讨论 |
6 股权结构对转让定价的机制分析——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1 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
6.2.2 股权结构与转让定价: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效应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核心变量定义 |
6.3.2 模型设计 |
6.3.3 研究样本 |
6.4 实证结果 |
6.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6.4.2 基本回归结果 |
6.4.3 进一步检验 |
6.4.4 稳健性检验 |
6.5 小节与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论文局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大连友谊控股权转移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相关理论研究 |
2.1 控股权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1 股权结构与控股权的概念 |
2.1.2 控制权与控股权的辨析 |
2.1.3 控股权转移的方式 |
2.2 定向增发的相关理论 |
2.2.1 定向增发的概念 |
2.2.2 定向增发的目的 |
第3章 大连友谊控股权转移的案例介绍 |
3.1 案例背景及公司概况 |
3.1.1 案例背景 |
3.1.2 公司概况 |
3.2 案例的基本情况 |
3.2.1 第一次股权转移 |
3.2.2 第二次股权转移 |
3.2.3 第三次股权转移 |
3.3 交易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1 武信投资集团的基本情况 |
3.3.2 武汉凯生经贸的基本情况 |
3.3.3 武汉恒生嘉业的基本情况 |
第4章 大连友谊控股权转移案例分析 |
4.1 大连友谊第一次定向增发导致控股权转移 |
4.1.1 大连友谊定向增发的目的 |
4.1.2 定向增发的对象分析 |
4.1.3 定向增发的定价分析 |
4.1.4 定向增发的优缺点分析 |
4.1.5 定向增发失败的原因分析 |
4.2 大连友谊第二次协议转让控股权的分析 |
4.2.1 协议转让控股权的原因及目的 |
4.2.2 协议转让控股权的对象分析 |
4.2.3 协议转让控股权的定价分析 |
4.2.4 协议转让控股权的优缺点分析 |
4.3 大连友谊第三次转让子公司股权的相关分析 |
4.3.1 转让子公司股权的原因 |
4.3.2 转让子公司股权对大连友谊的影响 |
4.4 第一次与第二次转移控股权的对比分析 |
4.4.1 第一次与第二次转移后股权结构对比分析 |
4.4.2 第一次与第二次转移股权的市场反应分析 |
4.5 资产注入的可能性分析 |
第5章 大连友谊控股权转移的案例启示 |
5.1 通过控股权转移可以实现企业转型 |
5.2 以退为进是企业谋求转型的一种策略 |
5.3 控股权的高溢价转让是控股权转移的特征之一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有关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研究现状 |
1.4 已有相关研究的总结 |
2 管理层收购及相关价值评估理论概述 |
2.1 管理层收购相关概念 |
2.1.1 管理层收购的含义 |
2.1.2 管理层收购的特征 |
2.2 主流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评述 |
2.2.1 账面价值法 |
2.2.2 市盈率估价法 |
2.2.3 折现现金流量法 |
2.2.4 经济增加值法 |
2.2.5 或有要求权估价法 |
2.2.6 市场价值法 |
2.3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的提出 |
3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定价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现状 |
3.1.1 转让股份的性质分析 |
3.1.2 交易价格现状分析 |
3.1.3 股权转让方式现状分析 |
3.2 国内外管理层收购定价对比分析 |
3.2.1 管理层收购定价依据的差异比较 |
3.2.2 管理层收购定价方式的差异比较 |
3.2.3 管理层收购定价动因的差异比较 |
3.2.4 管理层收购定价参与者的差异比较 |
3.2.5 管理层收购定价参与的中介机构的差异比较 |
3.3 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准有失公允 |
3.3.2 对管理层的历史贡献不能合理的衡量 |
3.3.3 缺乏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与专业成熟的中介机构 |
3.3.4 缺乏合理、透明以及充分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和操作过程 |
4 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的确定及其评估模型 |
4.1 管理层收购中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
4.1.2 目标企业的期权价值 |
4.1.3 获得目标企业控制权产生的溢价 |
4.1.4 管理层的历史贡献 |
4.1.5 管理层收购交易的博弈 |
4.1.6 政策规范因素 |
4.2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目标企业价值区间计算模型 |
4.2.1 模型构建思路 |
4.2.2 模型构建原则 |
4.2.3 模型适用对象 |
4.2.4 目标企业价值区间下限V_L的确定 |
4.2.5 目标企业价值区间上限V_H的确定 |
4.2.6 模型的缺陷 |
4.3 管理层收购中定价总公式 |
4.3.1 目标企业价值区间评估的整体框架 |
4.3.2 管理层收购定价总公式 |
5 京山轻机管理层收购定价案例研究 |
5.1 公司背景 |
5.1.1 公司基本情况 |
5.1.2 公司主营业务 |
5.1.3 公司近年发展情况 |
5.2 管理层收购过程 |
5.2.1 收购方介绍 |
5.2.2 收购目的 |
5.2.3 收购方式 |
5.3 运用模型对京山轻机进行价值评估 |
5.3.1 计算京山轻机价值区间的下限V_L |
5.3.2 计算京山轻机价值区间的上限V_H |
5.3.3 案例分析结论 |
6 探讨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的解决思路 |
6.1 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 |
6.2 构建并完善竞价机制 |
6.3 培育多方市场中介机构参与交易 |
6.4 完善管理层收购的信息披露制度 |
6.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 |
基本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基于股改效应的大宗股权转让问题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2 大宗股权转让问题的理论探讨 |
2.1 流动性溢价与控制权收益理论 |
2.2 代理理论 |
2.3 信息传播理论 |
2.4 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与部分控制权市场假说 |
3 大宗限售股权转让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
3.2 样本数据与变量说明 |
3.3 检验模型与回归结果 |
3.4 结论及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评述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宗股权转让动因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
4.2 样本数据 |
4.3 检验模型与变量说明 |
4.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4.5 结论及对股权结构内生性的思考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宗股权转让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基于情景的大宗股权转让公告效应 |
5.2 大股东大宗转让对市场定价效率和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
6.3 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附录3 部分样本公司财务数据 |
附录4 部分样本公司其它数据 |
(10)上市公司国有股协议转让价格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2 股权转让的定价方案及研究综述 |
2.1 我国国有股协议转让的定价方法及研究现状 |
2.2 国外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定价方法及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3 我国的制度背景分析 |
3.1 上市公司国有股及国有股减持概述 |
3.2 国有股的协议转让以及转让历程 |
4 研究设计 |
4.1 变量选取 |
4.2 研究假设 |
4.3 检验模型 |
4.4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
5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5.2 实证检验与结果 |
5.3 实证结果的定性分析 |
6 结论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政策建议 |
6.3 本文的研究局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交易双方相关信息表 |
致谢 |
四、上市公司控股权协议转让方式定价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股权质押造成控制权转移案例研究 ——以荣科科技为例[D]. 李瑞康.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D]. 张璇.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3]我国文化产权交易的机制设计及其效率研究[D]. 淡永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时机选择及市场反应 ——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的研究[D]. 王莉君.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公司治理对新三板公司股权转让定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的分析[D]. 孙翯.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6]大连友谊控股权转移案例研究[D]. 蔡冲.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 [7]法国SEB集团收购苏泊尔案分析[J]. 彭冰. 商事法论集, 2012(01)
- [8]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定价问题研究[D]. 王晋南.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1)
- [9]基于股改效应的大宗股权转让问题实证研究[D]. 彭莉.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10]上市公司国有股协议转让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 宋艳娟. 暨南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