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委领导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吴双能[1](2020)在《省级党刊文化产业报道现状与策略 ——以《当代江西》杂志为例》文中提出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作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进行升级打造。此后,全国各省都提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与计划,各类鼓励促进政策不断出台。党刊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媒介资源,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凝聚发展共识,推动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升温,其对文化产业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并且起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本文研究的是中共江西省委机关刊物《当代江西》杂志,研究样本选定为自2005年第1期至2019年第11期的136篇涉文化产业相关报道,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化产业报道的文章数量、所属栏目、报道类型、作者身份、地域分布、报道基调等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发现,《当代江西》杂志的文化产业报道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基调的,它更专注于产业政策的权威报道,努力做到了覆盖全省统筹兼顾各地区,报道选题也具有战略前瞻视野,对文化产业在江西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研究显示,全国各地方党刊的文化产业报道数量总体水平偏低,《当代江西》杂志的文化产业报道数量,在全国居中,数量同样较少,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文化产业报道数量明显增长;2018年取消了文化类栏目,对文化产业报道造成消极影响;由于“经验总结”类文章较多,容易陷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的描述,忽视产业主体和消费市场;作者身份多以政府部门人员为主,虽然对政策的解读具有权威性,但报道的专业性、可读性不强;在文化产业报道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育。最后,根据问题和不足提出开辟文化报道专栏、拓宽专业化稿件的来源渠道、深入报道文化产业点亮痛点、融合平台强化新媒体端报道等四点改善文化产业报道的建议,以期能为《当代江西》杂志的内容报道提供参考。
徐丽华[2](2020)在《《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27-1932)》文中研究指明《布尔塞维克》诞生于中国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期,起初为党中央综合性刊物,内容涉面较广,后转为以刊载理论性文章为主的理论指导性机关刊。深入钻研《布尔塞维克》和挖掘其发行对推广马克思主义以及加快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历史作用,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进一步纵深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进行《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重要历史的阶段性补充,是对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党思想理论水平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水平的转变路程。《布尔塞维克》对党中央文件的刊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寻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路线、方针、政策和斗争策略的变化,对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共产国际重要决议与指示文章的发表在中国的革命发展历程中发挥重大指导作用。由于部分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犯了“左倾”错误,教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指导,盲目地遵照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过于乐观地估计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受巨大损失。《布尔塞维克》作为党中央的重要机关报,所宣传的党的方针理论与政策路线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层左倾错误的思想色彩。但同时,对于国民党改组派、第三党、托陈取消派等敌对势力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诽谤以及党内“左倾”错误,《布尔塞维克》皆发文予以揭露并进行了坚决斗争,为党内外全面认清反对派的罪恶行径以及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党内外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发挥不可磨灭作用。《布尔塞维克》在白色恐怖环境下能够坚持发行并拓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和辐射人群,离不开中共中央、共产国际、中央党报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组织宣传机构部门和编撰群体力量的发挥。在他们的共同联合作用下,以《布尔塞维克》为代表的党机关刊物的创办愈发成熟,革命指导作用愈发明显,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地位愈发坚定,同时也带动了各地战斗团体如工会、共青团、文联等团体报刊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工农民众整体认知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的提升,而且为推动中国革命运动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战斗力量。作为一份党刊,《布尔塞维克》保留了党在这个时期的大量历史文献,见证了党在理论上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布尔塞维克》充分发挥其传播功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于关键时刻帮助党内外人士严厉批驳了反动党派的错误观点,揭露其阶级实质与虚伪本质,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大众化推广仍然是我党艰巨而系统的伟大工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节奏发展与更新,舆论媒体和宣传媒介对大众的影响越发强劲,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质疑和忽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人群。因此,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地位,全面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合理运用传播媒介和正确把握传播媒体的舆论方向在今天至关重要。
冯婧怡[3](2020)在《《共产党人》月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时期,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共产党人》月刊(下文简称《共产党人》)这份刊物。毛泽东非常重视《共产党人》的创办,亲自撰写发刊词,将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对《共产党人》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解读,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史料价值,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实施“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过程中充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对进一步深化中共党史理论研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党报党刊运行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是在对相关原始资料、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交代了本论题的选题来源和研究价值,对《共产党人》的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说明了本论题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共产党人》的创刊背景、办刊过程、撰稿群体以及版本发行等基本概况。第二章进而围绕“三大法宝”理念,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共产党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阐释。第三章概括出《共产党人》的办刊特色和文章风格。第四章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分析,阐述了《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新时期坚定理想信念、推动理论创新、构建良好的党群关系等方面提供了镜鉴和启示。结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共产党人》作为在毛泽东支持下创办的一份专门的党内理论刊物,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在当今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等语境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党报党刊影响力,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和宣传,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深入研究本论文的价值所在。
刘淑君[4](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探析 ——以“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提出地方党刊是中国期刊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类别。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党刊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目前已有44家地方党刊社。经历了多年发展,地方党刊纸质刊的内容生产流程已经很成熟。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的兴起让微信公众号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刊物”。传播方式的改变让地方党刊遭到了挑战,不少地方党刊也尝试开通公众号,但往往只是把纸质刊的内容搬到线上再传播一遍。这样的转型难以做到“形神合一”,效果不佳。与此同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对于新闻舆论工作尤其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视,为地方党刊的发展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空间。因此,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善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播,是地方党刊必须研究的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选取广东省委机关刊《南方》杂志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南方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与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运营特色、优势与不足,尝试探析下一步的运营对策,为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扩大传播效果提供思路。研究发现,从传播者的角度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权威性强,可信度高,受众倾向于从这类公众号中获取官方消息。但另一方面,这类公众号在做严肃选题时,手法不够生动灵活;同时,选题多样化稍显欠缺。从运营的角度看,新媒体运营团队与传统纸媒运营团队密切配合,专业度高,效率高,内容生产力强,服务能力强。但在推文的编辑排版上,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尚未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从受众的角度看,公众号的传播渠道丰富,除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本身进行传播,还能通过纸质刊、姐妹平台、官网等接触受众,但在公众号平台上与受众的互动稍显不足。因此,本文提出,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要灵活手法,用更活泼多样的形式做严肃选题;同时,进一步丰富选题类别,既要服务好喜欢硬新闻的核心受众,也要穿插更多软性选题,让公众号更接地气。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编辑排版设计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力求让内容更吸引眼球。加强与受众互动,可以专门策划一些适合互动的推送,增加受众粘性。守正创新,不断改革,争取把公众号打造成为一个党刊IP和公众号品牌。
王砾珠[5](2019)在《延安整风时期《新华日报》改版研究》文中认为《新华日报》作为一份中共党报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其处在国统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不仅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同时也是党在革命阶段的政治宣传需要,这使得《新华日报》在特殊的历史阶段肩负了向国统区人民宣传党的理想信念的特殊使命。因此,在1942年中共党报的整体改版整风之中,《新华日报》改版的许多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新华日报》的改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1942年,国内外战争和政治形势的变化都对党的建设和党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挑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整风运动也对党报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新华日报》作为一份中共党报,在此前工作中党性不强、脱离群众等诸多问题也显露出来,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出现共同促成了报纸的改版。本着将报纸真正办成党的喉舌、人民大众的喉舌的目标,《新华日报》在改版中以党性和群众性这两个原则为重要着力点进行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改革。《新华日报》的改版首先进行的就是对报纸版面的革新,通过调整各类新闻报道比例、增加副刊和专栏的方式,从数量上扩大报纸对敌后抗战和党在根据地建设的报道。接着报纸从报道内容的质量上对自身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文章的语言、选材,以及对党的文件的解读这几个方面的重视,从报道内容的品质上实现了对党性和群众性的贯彻。最后,《新华日报》将报纸改版的主要方针从报纸表面落实到报社内部组织里,在可学习经验和经济条件都极为有限的前提下,报纸将改版中着力突出的党性和群众性原则应用到报社的经营管理方式变革上,并落实到报社里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更加由内而外地促进了报纸改版中各项基本原则的落实。《新华日报》的出现开辟了党在国统区公开办报的先例,因此,它改版的成功也为日后党报的发展变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其中,报纸在限制性环境下对党报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品质的坚守,成为了这之后党报发展共同遵循的重要原则。另外,《新华日报》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报纸进行的由表及里的革新,成为了其作为党报改版的独特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新时代之际,党报阅读的普遍性与抗战时期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也同时对新时代党报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不得不说,时代的发展进步还会不断对党报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恪守党报本职工作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时就可以从党报发展的历史中寻找经验,通过不断的、由浅入深的改版革新,使党报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保持权威性和普遍性不动摇。
齐文进[6](2019)在《《战线》杂志研究 ——以晋察冀边区党建为中心》文中认为《战线》是中共晋察冀省委创办的一份工作指导类党建刊物,在对边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形势教育及党务教育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它以分区党委(含)以上党员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在党内秘密发行,主要出版时间为1938年2月至1944年5月。在此期间,《战线》共出版120期,其中刊载了大量与边区党的工作有关的文件、工作指导文章、基层经验文章,转载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分局的重要决定、指示,对基层党员干部起到了教育和指导作用。《战线》是一座研究晋察冀边区党的建设的史料宝库。它的内容,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党务等方方面面,上至党中央、北方局,中至北方分局、区党委,下至地委、县委的言论、报告、经验总结都十分丰富。它基本保持了半月刊的出版连续性,加上期刊所特有的集纳性,形成了一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革命与建设的“全景图”,其中蕴含了十分宝贵的民族民主革命、局部执政、党的建设的理论精髓和精神财富。深入研究《战线》内容,就可发现边区党坚持群众立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英勇奋斗精神;紧紧围绕抗日与巩固根据地两大中心任务,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孤悬敌后、政治形势复杂的晋察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动工农群众、又兼顾地主富农的统一战线政策;坚持不懈地在党内开展既反“左”、又反右的“两条战线”斗争,保证了党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对政权、军队、群众组织的一元化领导,在艰苦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革命实践中,边区党真正把自己锻炼成为边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边区党在实践中既大刀阔斧开展工作,又注意精雕细刻巩固工作;既注重原则领导,又注重具体指导;既注重反对“左”,又注意反对右;既注重整顿和洗刷,又注重教育和培养;既注重军事,又注重民生;既注重革命,又注重执政;既注重运动,又注重秩序,把边区建设成了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党创造的党建模式、执政模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做了可贵探索,其中经验,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战线》的办刊理念,对做好新时代地方党刊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战线》作为一本地方党刊,办刊理念科学,坚持工作指导类党刊定位,不过多刊登理论文章;坚持全党办刊,不只是编辑部成员“同人”办刊;坚持保持权威性,由边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地委及县委主要负责人撰稿;坚持专题办刊,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对工作指导上的深层次需求;坚持建好通讯员队伍和交通发行网络,确保信息畅通、发行畅通等,都值得互联网时代的办刊人深入研究并合理借鉴。
李水[7](2019)在《《新湘评论》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湘评论》作为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物,是地方党刊的重要代表,是湖南期刊的名片,几经更名改版,其内容影响力和期刊美誉度不断提升,深得受众喜爱。《新湘评论》秉承“坚持党的主张,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倡导科学精神”的办刊宗旨,在历史积淀与现实传承之间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办刊定位准确,办刊成就辉煌。《新湘评论》坚持“内容为王”,通过贴心的政策解读、创新的栏目设计、开放的文本风格等方式,贴近时代和社会,肩负党刊使命;既扎根湖湘沃土,又放眼全国读者,努力打造期刊品牌形象;坚守立场、观点鲜明,政治上坚持高站位,在思想理论上追求深度,评论板块鲜活有力,从而形成了党刊独有的内容特色。《新湘评论》被多次评为“中国最美期刊”,其封面设计极具特点,遒劲飘逸的封面文字、美观大气的封面图片、搭配自如的各种元素,汇集、成就其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同时,通过目录设置、字体选择、版面编排、双色印刷、纸张安排等版面叙事以展现人文情怀,构建期刊的统一美、内涵美、布局美。追溯《新湘评论》成功的原因,与编辑主体的大胆探索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在把握党刊属性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在专题策划中彰显内在传播力;在文本风格中拓展读者阅读;在探寻办刊规律中彰显编辑主体意识;在综合创新中形成品牌效应。而在当前的媒介语境与办刊环境下,《新湘评论》面临着读者需求变化、阅读方式更新、传播渠道多元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亟待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思考新的发展对策。《新湘评论》必须不断挖掘出版资源将内容做大做强,在栏目专题设计中彰显时代特色,紧跟读者需求形成传播共振,适应媒介新变打造全媒体平台。尤其需要激活编辑主体动能,追求期刊的创新之境。
麦艳芳[8](2019)在《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认为琼崖革命以“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闻名于世。在孤岛奋战、艰苦卓绝的革命环境下琼崖人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积极参与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悬殊、部分军民革命热情不高、教育总体落后、民众文化水平不高的复杂背景下,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动员党政军民社会各个阶层参与革命,中共琼崖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各个社会团体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对琼崖工农大众、琼崖纵队、琼崖党组织等不同对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及经典着作,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琼崖革命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丰富的大众化内容和有针对性的大众化的方式,使得大众化的效果逐渐突显。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掀起支前热潮:爱国救乡的统一战线得到发展,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干部的理论素养提高,为琼崖革命培养骨干力量。这一系列的成果奠定了琼崖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根基。本文主要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说明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思路、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核心概念等内容。第二部分阐述琼崖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这一部分重点是阐明“解放战争时期海南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和对象,分析主体的发展状况、对象的特征。第四部分归纳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就宣传马克思主义及经典着作和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琼崖革命两部分展开论述。第五部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针对工农大众、军队、琼崖党组织的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路径。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同受众的具体路径,从而回答“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何以实现?”的问题。第六部分归纳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与作用。主要从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掀起支前热潮;爱国救乡的统一战线得到发展,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干部的理论素养提高,为琼崖革命培养骨干力量三方面概括整个时期的成果。第七部分归纳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一方面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另一方面,联系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韩伟[9](2018)在《中央苏区出版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苏区出版业是党在土地革命初期创办的革命文化事业,主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初创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宣传出版政策,成立了遍及党、政、军的出版管理机构,出版了众多的书报刊,印刷和发行工作开始起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形成了以闽西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出版格局。初创时期的出版业处于草创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出版制度和体系,但为鼎盛时期中央苏区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中央苏区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全面调整和发展的繁荣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为全面领导苏区出版业,颁布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出版政策和方针,建立了统一的出版管理制度和专职性的编审、印刷、发行机构,出版业向着组织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而书报刊出版物在数量和结构类型上均发生了变化,涌现了发行量最大的“红色”报刊——《红色中华》,以及《斗争》、《青年实话》和《红星》。图书出版的种数激增,是初创时期的7倍,且出现了大量的经济类和医学类的图书。中央苏区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印刷企业制度,同时还依靠苏区的公路网络和邮政网络,建立遍及各地的发行网络,以此为基础采取了完善的发行手段和策略。出版中心也由原来的闽西地区转移到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地区。中央苏区出版业形成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独立领导与经营出版业的第一次尝试,形成了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党为中心,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出版原则;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出版任务;形成了管理与出版,书报刊与编印发于一体的组织体系。中央苏区出版物在党的革命事业中扮演者多重角色,发挥着多重职能。首先,作为党领导下的苏区出版业,书报刊承担着传播革命理论和构筑革命意识形态的角色,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发挥着政治传播的媒介功能。就其影响而言,中央苏区出版物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苏区民众的文化—行为模式,同时也形塑着苏区社会崭新的知识—文化结构和文化地理空间。其次,苏区出版物在巩固革命根据地,推动革命战争的发展中发挥着革命动员的功能。特别是苏区报刊在扩大红军、保卫苏区的报道中承担着说服、动员的角色。苏区出版物成为了影响群众的革命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媒介物。最后,中央苏区出版物作为革命文化发展的载体,有力推动了中央苏区科教文卫的发展与繁荣,在提高苏区民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普及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尚方超[10](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省委领导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委领导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党刊文化产业报道现状与策略 ——以《当代江西》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当代江西》杂志及文化产业概述 |
2.1 《当代江西》杂志简介 |
2.1.1 办刊宗旨 |
2.1.2 历史沿革 |
2.1.3 重大事件 |
2.1.4 主要栏目 |
2.2 文化产业简介 |
2.2.1 文化产业的一般定义 |
2.2.2 文化产业的基本分类 |
第3章 文化产业内容报道现状 |
3.1 纸媒视野下的文化产业 |
3.1.1 纸媒对文化产业的早期传播奠定了基础 |
3.1.2 文化产业报道逐渐以新兴媒体为主战场 |
3.1.3 纸媒的文化产业报道日趋向专业化转型 |
3.2 党刊视野下的文化产业 |
3.2.1 党刊传播的特点 |
3.2.2 党刊传播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
3.2.3 地方党刊对文化产业的报道现状 |
第4章 《当代江西》杂志关于文化产业报道的样本分析 |
4.1 样本概述 |
4.1.1 检索说明 |
4.1.2 样本筛选 |
4.1.3 类目编制 |
4.2 《当代江西》杂志文化产业报道的内容分析 |
4.2.1 文章数量 |
4.2.2 文章栏目 |
4.2.3 文章类型 |
4.2.4 作者身份 |
4.2.5 地域分布 |
4.2.6 报道基调 |
4.3 《当代江西》杂志文化产业报道的特点 |
4.3.1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引导策略 |
4.3.2 专注于省内文化产业政策的权威阐释 |
4.3.3 立足本省全区域覆盖的浓厚地域色彩 |
4.3.4 聚焦文旅融合非遗产业化的战略前瞻 |
第5章 《当代江西》文化产业报道的不足和改进策略 |
5.1 不足之处 |
5.1.1 文化产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缺席 |
5.1.2 成就贡献报道多问题反思较少 |
5.1.3 “官方”表达语境下的刻板文风 |
5.1.4 忽视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育 |
5.2 提升策略 |
5.2.1 开辟文化专栏加强议题策划 |
5.2.2 拓宽专业化稿件的来源渠道 |
5.2.3 深入报道文化产业亮点痛点 |
5.2.4 融合平台强化新媒体端报道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2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1.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历史的补充和完善 |
2.对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推广提供借鉴 |
(三)选题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2.1 文献研究法 |
2.2 历史分析法 |
2.3 多学科研究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布尔塞维克》的基本概貌 |
(一)《布尔塞维克》的创刊背景 |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入传播的现实需要 |
2.《向导》周报在武汉被迫停刊 |
3.上海的开放、包容与多元为刊物孕育提供“温床” |
(二)《布尔塞维克》的发行情况 |
1.发行形式:伪装封面、改换刊名、借用出版发行单位 |
2.发行周期:周刊、半月刊、月刊、不定期刊 |
3.发行渠道:代点零售、预约订购、外埠邮购 |
二、《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探研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着文期刊的引介 |
1.着作 |
2.文章 |
3.期刊 |
(二)党内外各种反马、非马论调的批驳 |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舶来品,是不合中国的‘国情’的” |
2.“党化教育” |
3.“党外无党” |
(三)中国革命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指导 |
1.中国革命的现阶段性质是资产阶级性的民权主义革命 |
2.开展农民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无产阶级策略的中心问题 |
3.中国革命的现时需要是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 |
4.党组织要做好转入地下时的群众宣传组织工作 |
5.资本主义之崩毁不可避免,中国革命之斗争胜利在望 |
三、《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量剖析 |
(一)组织力量: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 |
1.组织严密,纪律性强 |
2.高度重视,积极整改 |
(二)编撰力量:编辑委员会成员及其他撰稿人 |
1.政治信仰坚定 |
2.革命身份特殊 |
(三)宣传力量:中央党报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宣传部 |
1.统一管理 |
2.明确分工 |
四、《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究 |
(一)针对性征发文,理论上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 |
1.征集工人读物文稿,启发工人阶级觉悟 |
2.发表介绍十月革命及国际问题的文章 |
(二)优惠售卖价格,范围上拓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辐射人群 |
1.《布尔塞维克》的低价销售 |
2.《布尔塞维克》编委推荐理论书刊的低额出售 |
(三)创新互通形式,渠道上便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息获取 |
1.开设“读者之声”“地方通讯”栏目 |
2.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
五、《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评析 |
(一)《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成效 |
1.宣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雏形理论 |
2.深化革命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觉悟 |
3.新党报宣传阵地的开辟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加深 |
(二)《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
1.受共产国际错误指示及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 |
2.编撰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尚不成熟 |
六、《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一)加强党对报刊的组织领导 |
1.强化党领导报刊的核心地位 |
2.挖掘报刊宣传组织功能,优化发行质效 |
3.创新传统媒介的发行模式 |
(二)建立有专业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团队 |
1.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方法 |
2.培养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思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共产党人》月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状况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研究法 |
(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共产党人》月刊的基本概况 |
一、《共产党人》月刊的创刊背景 |
(一)日本侵华方针的转变 |
(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共产党人》月刊的办刊过程 |
(一)《共产党人》月刊的创办 |
(二)《共产党人》月刊的停刊及原因 |
三、《共产党人》月刊的撰稿群体 |
(一)中共中央编委会 |
(二)中共中央领导同志 |
(三)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和翻译家 |
(四)抗日根据地、军队主要负责人 |
四、《共产党人》月刊中经典文章版本 |
第二章 《共产党人》月刊的主要内容 |
一、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理论成果 |
(二)党建理论的具体实践工作 |
(三)总结党建工作经验和教训 |
二、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
(一)宣传“三三制”政权理论 |
(二)分析统一战线形势 |
(三)纠正错误倾向 |
三、武装斗争理论与实践 |
(一)抗战时期军队建设 |
(二)军中干部队伍建设 |
(三)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
第三章 《共产党人》月刊的办刊特色和文章风格 |
一、《共产党人》月刊的办刊特色 |
(一)把党的建设作为编辑重心 |
(二)强调权威性 |
(三)注重保密性 |
二、《共产党人》月刊的文章风格 |
(一)针对性与策略性相结合 |
(二)逻辑性与严谨性相结合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第四章 《共产党人》月刊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当代启示 |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 |
二、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 |
三、密切党群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四、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 |
五、应对时代挑战,提升党报党刊生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文章及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共产党人》月刊文章目录表(按发刊时间排列) |
附录二 《共产党人》月刊编纂人员表(按发文篇数由多到少排列)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探析 ——以“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整体设计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2 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概述 |
2.1 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展概况 |
2.2 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路径 |
2.3 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特性 |
3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分析——以“南方杂志”为例 |
3.1 《南方》杂志概述 |
3.2 “南方杂志”的特性 |
3.3 “南方杂志”内容分析方案设计 |
3.4 “南方杂志”内容分析 |
4 “南方杂志”传播效果分析 |
4.1 总阅读量分析 |
4.2 高阅读量推文宏观分析 |
4.3 高阅读量推文案例分析 |
4.4 受众调查问卷分析 |
5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探讨 |
5.1 “南方杂志”的特色与不足 |
5.2 运营对策建议 |
6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5)延安整风时期《新华日报》改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新华日报》改版的原因 |
第一节 国内外战争形势的要求 |
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扩大,要求党报加强统一战线宣传 |
二、国内抗战转入相持阶段,要求党报加强思想教育 |
三、国民党再次掀起反共高潮,要求党报开展宣传反击 |
第二节 延安整风运动的推动 |
一、整风运动的理论准备奠定了党报改版的理论基础 |
二、全党整风运动的开展,为党报改版积累了实践经验 |
三、党报系统的改版整风直接推动了报纸改革 |
第三节 改版前报纸自身问题的亟待解决 |
一、报纸编排党性不强 |
二、报道内容群众性薄弱 |
三、党报文风不够简洁 |
四、党报工作者素质亟待提高 |
五、编辑组织不够周密 |
第二章 《新华日报》改版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报纸版面上突出国内抗战和党群关系 |
一、加大了国内抗战相关报道的比重 |
二、增出副刊加强整风精神的学习与交流 |
三、改进专栏扩大党报读者群 |
第二节 报道内容上落实党报品质 |
一、文章选材上加强报纸党性 |
二、语言和文字上尽可能满足群众要求 |
三、建立文化界统一战线提高党报战斗性 |
第三节 改版整风精神渗透到报社内部 |
一、创办副业以协助党报发展 |
二、按照整风精神完善党报管理体系 |
三、完成党报工作者的整风教育 |
第三章 《新华日报》改版的成效、不足及启示 |
第一节 《新华日报》改版的成效 |
一、党报品质得以贯彻,发展走向成熟 |
二、获得党内外人士的充分肯定 |
三、党报改革的精神得以延续 |
第二节 《新华日报》改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一、改版过程中部分问题出现反复 |
二、群众需求无法全面满足 |
第三节 《新华日报》改版的现实启示 |
一、党报品质要实现党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
二、党报要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
三、办报策略要寻求媒体融合 |
四、党报工作者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素质 |
五、引领全党办报和全民办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战线》杂志研究 ——以晋察冀边区党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学术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时间、空间界定 |
五、概念说明 |
六、框架思路 |
第一章 《战线》的基本情况 |
一、《战线》创办的历史背景 |
二、《战线》出版的历史沿革 |
三、《战线》装帧印刷与发行 |
四、《战线》在党刊中的比较定位 |
第二章 《战线》的编撰群体与编辑理念 |
一、《战线》的编撰群体 |
二、《战线》的编辑理念 |
三、《战线》的稿件分析 |
第三章 《战线》与边区党的政治建设 |
一、宣传党的政治路线 |
二、宣传党的各项政策 |
三、宣传党的策略与任务 |
第四章 《战线》与边区党的组织建设 |
一、指导组织体系建设 |
二、指导干部审查管理 |
三、指导党员发展管理 |
四、指导支部建设整理 |
第五章 《战线》与边区党的思想建设 |
一、引导思想教育开展 |
二、引导思想整风落实 |
三、引导典型作用发挥 |
第六章 《战线》与边区党的作风纪律制度建设 |
一、推动加强作风建设 |
二、推动加强纪律建设 |
三、推动加强制度建设 |
第七章 《战线》与边区党建特例 |
一、探索完善军队党的建设 |
二、探索完善机关党的建设 |
第八章 关于《战线》的思考与启示 |
一、《战线》构筑了边区党建宣传阵地 |
二、《战线》呈现了边区党建分期细节 |
三、《战线》反映了边区党建基本特点 |
四、《战线》昭示了党的建设内在规律 |
五、《战线》指引了地方党刊发展路径 |
结语 |
附录 :《战线》1-133期发表文章篇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新湘评论》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基本构思与创新点 |
一、基本构思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湘评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新湘评论》的创办与发展 |
一、《新湘评论》的创办 |
二、改名、停刊与复刊 |
三、更名改版的新《新湘评论》 |
第二节 《新湘评论》的办刊理念与定位 |
一、办刊理念 |
二、期刊定位 |
三、整体风格 |
第三节 《新湘评论》的历史积淀和办刊传承 |
一、历史积淀 |
二、办刊传承 |
三、在历史与现实间不断提升 |
第二章 《新湘评论》的内容特色 |
第一节 贴近时代和社会肩负党刊使命 |
一、贴心的政策解读 |
二、创新的栏目设计 |
三、开放的文本风格 |
第二节 立足地域和省情打造省刊品牌 |
一、扎根湖湘沃土 |
二、具有全国视野 |
第三节 善于评判和论理追求思想深度 |
一、坚守立场为民发声 |
二、善用评论凸显个性 |
三、观点鲜明务实深入 |
第三章 《新湘评论》的形式特色 |
第一节 封面设计体现红色记忆 |
一、封面文字遒劲飘逸 |
二、封面图片美观大气 |
三、其他元素搭配自如 |
第二节 版面叙事展现人文情怀 |
一、目录的设置 |
二、字体的选择 |
三、版面的编排 |
第三节 整体风格追求美的创造 |
一、艺术、情感以表达期刊的人文美 |
二、真实、创新以夯实期刊的内涵美 |
三、和谐、有序以体现期刊的布局美 |
第四章 《新湘评论》的成功经验 |
第一节 在把握党刊属性的基础上大胆改革 |
一、追求外在表征改革造就中国最美期刊 |
二、探索全媒体平台提升期刊影响力 |
第二节 在专题策划中彰显内在传播力 |
一、以敏锐的眼光紧扣时代脉搏 |
二、以内容为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三节 在文本风格中拓展读者阅读 |
一、纵向深入说好故事在阅读中思考 |
二、横向拓宽全民阅读增加覆盖面 |
第四节 在探寻办刊规律中彰显编辑主体意识 |
一、摸索规律坚守理念 |
二、适应新时代满足新要求 |
第五节 在综合创新中形成品牌效应 |
一、内容综合创新打造期刊品牌 |
二、形式综合创新树立品牌形象 |
第六节 比较视域下的办刊优势 |
一、专题策划深入人心 |
二、媒介融合初具成效 |
三、湖湘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
第五章 《新湘评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新湘评论》面临的挑战 |
一、媒介环境的挑战 |
二、读者变化的挑战 |
三、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挑战 |
第二节 挖掘出版资源将内容做大做强 |
一、从全国与湖南看选题策划 |
二、从作者群体看党刊定位 |
三、从高层声音到党的基层 |
第三节 紧跟读者需求形成传播共振 |
一、适应读者与满足读者 |
二、提升读者与境界追寻 |
三、市场取向与渠道设计 |
第四节 让栏目专题设计彰显时代特色 |
一、抓住问题实质精准设计时代特点栏目 |
二、发挥党刊引领充分显示湖南文化内涵 |
三、坚持稳中求变在转变理念上谋篇布局 |
第五节 适应媒介新变化打造全媒体平台 |
一、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摸索新媒体语言 |
二、跟上时代节奏启用和培养全媒体人才 |
三、创新交互使新老平台互联互通 |
第六节 激活编辑主体动能追求创新之境 |
一、确立价值决策目标 |
二、外化主体意识打造品牌 |
三、培养主体创新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琼崖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本文核心概念 |
1.5.1 研究时间的界定 |
1.5.2 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
2 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
2.1 琼崖内战全面爆发,敌我军事力量对比悬殊 |
2.2 部分军民对革命形势认识不清,革命热情低迷 |
2.2.1 部分群众的革命意识不强 |
2.2.2 部分官兵的革命意志不坚定 |
2.3 琼崖地区的教育落后,群众文化素质偏低 |
3 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和对象 |
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分析 |
3.1.1 中共琼崖党组织是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 |
3.1.2 中共琼崖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团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 |
3.2 琼崖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 |
3.2.1 工农大众 |
3.2.2 少数民族 |
3.2.3 海外侨胞 |
4 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 |
4.1 宣传马克思主义及经典着作 |
4.1.1 对马克思主义的通识性介绍 |
4.1.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推广 |
4.2 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琼崖革命 |
4.2.1 推广毛泽东的着作:“由上而下,务求深入,务求具体” |
4.2.2 加强党的建设:“刷污审干与学习文件运动” |
4.2.3 建立统一战线:“琼崖各阶层人士、民主党派、海外侨胞一致团结起来” |
4.2.4 推进群众路线:“为民众负责,向民众学习” |
5 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
5.1 对琼崖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5.1.1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的骨干的革命意识 |
5.1.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 |
5.1.3 创办党报党刊,提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
5.2 对军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5.2.1 注重政治思想教育 |
5.2.2 注重军队内干部的教育 |
5.2.3 注重群众观教育 |
5.3 对工农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5.3.1 创办农会,把握工农群众的利益诉求 |
5.3.2 发动土地革命,解决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 |
5.3.3 层层动员,鼓动群众参军支前 |
6 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与作用 |
6.1 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掀起支前热潮 |
6.2 爱国救乡的统一战线得到发展,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 |
6.3 干部的理论素养提高,为琼崖革命培养骨干力量 |
7 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
7.1 聚合多方力量,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 |
7.2 走群众路线,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号召力 |
7.3 优化话语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 |
7.4 创新传播手段,扩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9)中央苏区出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央苏区出版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中央苏区建立前赣南、闽西落后的社会状况 |
第二节 中央苏区建立前革命报刊的出现 |
第二章 中央苏区出版业的初创时期(1929. 1—1931. 10) |
第一节 初创时期党的出版方针 |
第二节 初创时期的出版管理机构 |
一、党委出版管理机构 |
二、苏维埃政府的出版管理机构 |
三、红军的出版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初创时期的报刊与图书出版 |
一、报刊出版的兴起 |
二、图书出版的兴起 |
三、初创时期出版物的总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初创时期的印刷机构与发行工作 |
一、毛铭新印刷所和闽西列宁书局印刷所 |
二、发行工作的初建 |
第三章 中央苏区出版业的鼎盛时期(1931.11—1934.10) |
第一节 鼎盛时期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政策的调适 |
一、鼎盛时期的文化教育方针 |
二、鼎盛时期的出版任务 |
三、党和苏维埃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与措施 |
第二节 鼎盛时期的出版管理机构 |
一、文化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确立 |
二、专职性出版管理机构的出现 |
第三节 鼎盛时期报刊与图书的出版 |
一、报刊出版的繁荣 |
二、专业性出版机构的创建 |
三、图书出版数量的激增和类型的变化 |
四、鼎盛时期出版物的总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鼎盛时期的印刷与发行工作的完善 |
一、专业性印刷机构的建立 |
二、发行机构的建立与发行工作的完善 |
第四章 中央苏区出版业的特点 |
第一节 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出版原则 |
第二节 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出版任务 |
第三节 管理与出版合一、高效统一的出版制度 |
第五章 中央苏区出版业的历史作用 |
第一节 革命传播的媒介:苏区出版物与革命理论、政策的宣传 |
一、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传播载体 |
二、宣传了党、政府和红军的方针和政策 |
第二节 革命动员的号角:苏区出版物与革命战争的推进 |
一、积极宣传扩红运动的讯息 |
二、动员民众节省粮食,支援红军 |
第二节 革命事业发展的载体:苏区出版物与科教文卫的勃兴 |
一、促进了中央苏区文化艺术的繁荣 |
二、加快了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三、推动了中央苏区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创时期中央苏区出版的报刊 |
附录二 初创时期中央苏区出版的图书 |
附录三 鼎盛时期中央苏区出版的报刊 |
附录四 鼎盛时期中央苏区出版的图书 |
后记 |
(10)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一)相关研究 |
(二)现状评析 |
三、研究旨趣 |
(一)问题意识 |
(二)重点难点 |
(三)方法支撑 |
(四)学术创新 |
四、观察维度 |
(一)文本史料维度 |
(二)报刊舆论维度 |
(三)新闻评论维度 |
(四)党派话语维度 |
(五)抗战动员维度 |
五、概念界定 |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
(一)群体组成 |
(二)群体特征 |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
(一)初始形态 |
(二)完整形态 |
(三)最终形态 |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
(一)社论时间 |
(二)社论类型 |
(三)社论主题 |
(四)社论性质 |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指导性 |
(三)权威性 |
(四)时宜性 |
(五)战斗性 |
(六)局限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省委领导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党刊文化产业报道现状与策略 ——以《当代江西》杂志为例[D]. 吴双能. 南昌大学, 2020(01)
- [2]《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27-1932)[D]. 徐丽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共产党人》月刊研究[D]. 冯婧怡.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探析 ——以“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D]. 刘淑君. 暨南大学, 2019(02)
- [5]延安整风时期《新华日报》改版研究[D]. 王砾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战线》杂志研究 ——以晋察冀边区党建为中心[D]. 齐文进.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新湘评论》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李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解放战争时期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麦艳芳. 海南大学, 2019(07)
- [9]中央苏区出版业研究[D]. 韩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