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谈中医药从整体上调控基因功能的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孙雷[1](2022)在《培育中医生物学 助力中医学发展》文中认为在中医学研究中融会贯通现代生物学理念,培育中医生物学,可以助力发展传统中医学。文章分析中医生物学专业培育的基础,探讨了中医生物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构思了中医生物学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的框架。中医生物学是生物学与中医学交融的产物,将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有力支撑,还将有助于减少"西医化"思维对中医学研究的干扰。
李文飞[2](2021)在《运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文中认为“方证相关”理论不仅是方剂学的核心命题,也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逻辑基础,方证相关的科学问题是方与证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其现代生物学基础。方证相关中的“方随证设,因证而效”的逻辑决定了研究中医的方或证有必要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肝郁证是中医最常见的证候之一,柴胡疏肝散是中医治疗肝郁证的代表性方剂,目前对肝郁证的现代内涵和柴胡疏肝散的药理作用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有关肝郁证与疏肝解郁方之间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仍不清楚。本文试图基于方证相关理论,在了解柴胡疏肝散所含化学成分和柴胡疏肝散现代临床运用所涉病种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查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论文共包括文献综述、临床调查和生物学分析三个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围绕近年来关于方证相关的研究概况,网络药理学的概念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和药理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正文研究一为柴胡疏肝散主治现代疾病的文献调查;研究二为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的探查。研究一柴胡疏肝散现代临床主治疾病的调查方法:利用文献检索研究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到2020年12月的所有文献,对柴胡疏肝散临床运用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确定其主治的主要病种。结果:本次研究共检索到3608条结果,其中涉及该方治疗的有明确的现代疾病诊断且基于中医辨证用方的临床文献共1163篇。经分析发现,柴胡疏肝散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多科共98种疾病,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对病种频次的分析显示,主要疾病共有18种,多为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排名前10位的是慢性胃炎、抑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乳腺增生、乙型肝炎、心绞痛。结论:柴胡疏肝散主治的现代疾病范围较广,涉及多个系统多种疾病,其中较常运用的有包括慢性胃炎在内的消化系统疾病、抑郁症、乳腺增生、乙型肝炎、心绞痛5种疾病,可被视为柴胡疏肝散主治的主要病种。这5种疾病虽然病理及表现各有不同,但中医辨证选方以柴胡疏肝散一方治疗多种病证的现象,反映了中医“异病同治”,即“同证同治”的经验特色,同时提示该方主治的各种不同疾病可能拥有与肝郁证相关的共同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二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探查方法:(1)选择柴胡疏肝散现代临床运用涉及的5个主要病种,即慢性胃炎、抑郁症、乳腺增生、乙型肝炎、心绞痛,应用生物信息分析手段,通过检索多种疾病基因靶点数据库,构建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网络。(2)调查柴胡疏肝散复方化学组成,利用复方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获得该方的分子作用网络。(3)进一步对该方主治的疾病生物学网络和该方作用的药理学网络进行拟合分析,对二者交集部分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4)通过构建柴胡疏肝散成分—肝郁证靶点网络,对其进行拓扑分析,探查柴胡疏肝散—肝郁证关联的效应物质基础,并用分子模拟对接的方法予以模拟验证。结果:(1)慢性胃炎、抑郁症、乳腺增生、乙型肝炎、心绞痛的疾病基因靶点分别为1144、3902、4478、7696、1418个;5个主要病种共同的基因靶点340个;其共同的病生理机制均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应答、抗病毒、抗感染、氧化应激、肿瘤转移、DNA损伤、细胞凋亡、衰老、内分泌抵抗、血液循环、腺体发育、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机制;与Th17细胞分化,IL12、CAMs、5-HT、蛋氨酸合成,花生四烯酸合成代谢、过氧化氢代谢、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及对激酶、转移酶、蛋白质激酶、Akt活性调节,MAPK活性和级联调节,磷酸酶、激酶结合等相关;共同的通路涉及ERK1和ERK2级联、AGEs-RAGE、HIF-1、PI3K、PI3K-Akt、ErbB、fox0、NF-κB、泌乳素、T 细胞受体、NOD样受体、BNDF、Ras、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癌症中的通路,与病毒感染和癌变最多关联。(2)柴胡疏肝散方中共含有256种活性成分,对应靶点有242个;药理作用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细胞凋亡、血管发育、DNA复制、激酶结合、脂肪代谢、神经元凋亡和胰岛素、雌激素等激素分泌,腺苷酸环化酶调节的G蛋白偶联、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激酶活性调节,细胞周期、细胞迁移调节,对机械刺激、辐射、药物的反应,肌肉细胞、上皮细胞增殖,腺体发育,肽基-丝氨酸的磷酸化、RNA聚合酶Ⅱ对pri-miRNA转录的调节、miRNA对参与基因沉默的miRNA的产生的调节、癌症中的转录错误调控、癌症中的MicroRNAs,对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白细胞分化,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等生物学功能和过程相关,涉及钙离子、cAMP、fox0、VEGF、NF-κB、细胞内类固醇激素受体、泌乳素、甲状腺激素、Rap1、PI3K-Akt、AGEs-RAGE、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及癌症中的通路等通路,与血液循环、认知、衰老、脂肪代谢、血管发育、内分泌、免疫等生理过程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TLV-I感染、Epstein-Barr病毒感染、麻疹、弓形虫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等肿瘤相关。(3)该方作用靶点中涉及以上5种疾病的靶点分别有127、216、228、256、172个,共同交集的靶点有96个,涉及STAT3、JUN、TP53等30个关键基因。共同靶点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对化学刺激、脂多糖、辐射、药物、肽、创伤、氧含量、活性氧代谢过程、白细胞分化抗原、生长因子等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对细胞凋亡和离子运输的正向调节,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上皮细胞增殖、蛋白质分解、铂类药物耐药性、癌症中的转录错误等生物学过程;相关通路主要涉及癌症中的通路,AGEs-RAGE、IL-17、MAPK、NF-κB、VEGF、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病毒及免疫性疾病、癌症和肝脏病变密切相关。(4)柴胡疏肝散关键活性成分有22种,主要来自于方中柴胡、香附、甘草3味,其中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素、葛根素、氯化矮牵牛素4种,源于方中柴胡、香附两味,尤以柴胡为主,基本与方剂学对该方君臣佐使的定位相吻合。4种成分作用的关键靶点有8个,依次为PTGS2、AR、NOS2、GSK3B、PPARG、HSP90AA1、MAPK14、PTGS1。分子模拟对接显示这4种关键成分与其作用的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较好,其作用靶点涉及的生物学机制与方-证关联的生物学内涵相符。结论:1.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关联的生物学基础包括:1)炎症反应,涉及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病理生理学环节,其中白介素(包括IL-6、IL-2、IL-1β、IL-4、IL-10)和VEGFA为关键因子,涉及IL-17、NF-κB、VEGF、PI3K-Akt信号通路等通路的调控。2)细胞凋亡,涉及AKT1、TP53、BCL2等介导的细胞凋亡过程及MAPK、NF-κB及凋亡信号通路。3)内分泌调节,涉及前列素、泌乳素、AR等激素和受体的合成与释放,PTGS2、AR、PTGS1为关键靶点。4)氧化应激,涉及对NOS2、HSP90AA1的调节,AGEs-RAGE信号通路为其关键通路。5)免疫调节,涉及Th17细胞分化、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过程,以IL-17信号通路为关键通路。6)对神经系统的调节,涉及神经元凋亡、5-HT合成等过程,BNDF信号通路为关键通路。7)肿瘤发生及其耐药性机制,涉及癌症中的蛋白多糖作用、癌症中的转录错误调控、铂类药物耐药性等生物学过程,STAT3、JUN、FOS、MYC、TP53 等癌症基因,癌症中的通路、MAPK、NF-κB、VEGF信号通路可能为关键通路。2.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相关的物质基础:来自于柴胡、香附、甘草3味中药的22种关键成分可能是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相关的物质基础,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苷、葛根素、氯化矮牵牛素4种;涉及关键作用靶点 8 个,依次为 PTGS2、AR、NOS2、GSK3B、PPARG、HSP90AA1、MAPK14、PTGS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4种关键成分与其各自对应的关键作用靶点间结合活性较好,所对接的靶点及其通路与方-证关联的生物学内涵的主体相符,提示其作为成分配方的表征意义。本研究为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生物学内涵,特别是为已经了解到的肝郁证和柴胡疏肝散的作用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分子层面的理解,同时也为该方临床进一步拓展运用于免疫失调及癌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生物学依据,为以中医证候为主治的基于分子组合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梁学玲[3](2021)在《喘康贴对哮喘大鼠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拟运用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喘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靶标,并对其进行互作网络分析,找到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基因,并进行生物学过程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通过动物实验收集肺组织标本进行全转录组测序,鉴定哮喘的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circ RNA)、微小非编码RNA(mi RNA)及差异表达信使RNA(m RNA),构建哮喘相关的竞争性内源RNA(ce RNA)网络,为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的潜在靶标及信号通路;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全转录组测序初步阐释喘康贴治疗哮喘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方法(1)借助TCMSP数据库根据最常用的筛选规则(OB≥30%,DL≥0.18)进行筛选,并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确定喘康贴的主要化合物及相关靶标;整合Dis Ge NET、CTD、Gene Card、TTD、Drug Bank、OMIM、Pharm GKB疾病数据库筛选哮喘相关靶标;通过STRING在线网站,得到核心靶标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文件;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潜在靶标-疾病”网络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网络分析工具,筛选出关键作用靶标并进行网络模块化分析;基于Metascape数据库筛选潜在靶标显着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2)将18只雄性清洁SD大鼠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经过致喘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6只,经过激发诱喘及穴位贴敷治疗后,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肺中叶,运用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哮喘差异表达的circ RNA、lnc RNA、mi RNA及m RNA,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及非编码RNA靶基因预测,最终构建ce RNA调控网络,并对ce RNA调控网络中的m RNA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对于非编码RNA,其功能注释由与其直接相连的m RNA的功能决定),得到ce RNA调控网络中显着富集的基因功能和通路。(3)将网络药理学与全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及验证,得到喘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靶标及相关信号通路,为分析作用机制提供依据。结果(1)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到喘康贴主要化合物成分73个,对应相关靶标235个;收集到哮喘相关靶标484个;将两者进行映射,共得到86个核心靶标;通过STRING在线网站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共239对,经过分析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CXCL8)、转录因子AP-1(JUN)、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B)为网络中的关键作用靶标;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喘康贴治疗哮喘主要通过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化调控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分化等与抗炎、调节免疫相关的通路发挥作用。(2)全转录组测序:共得到69个mi RNA、884个m RNA、173个lnc RNA、134个circ RNA。经过过滤筛选潜在存在相互作用的ce RNA,构建了lnc RNAmi RNA-m RNA、circ RNA-mi RNA-m RNA调控网络,并对网络中的m RNAs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蛋白质消化吸收(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IL-1B与IRF1均富集在此通路上,具体见图11)、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 pathway)、IL-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哮喘(Asthma)等与抗炎、免疫调节、疾病相关的通路中发挥作用。(3)比较验证:将网络药理学潜在靶点与ce RNA网络中的m RNA取交集并进行分析,发现白细胞介素1β(IL-1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在网络中起重要作用;并对网络药理学与ce RNA网络中的通路取交集,发现与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有关。结论(1)喘康贴干预哮喘涉及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2)ce RNA调控机制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哮喘后续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3)根据研究结果分析,IL-1B、IRF1是哮喘相关的关键基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治疗哮喘的潜在靶点;(4)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与抗炎、调节免疫相关的通路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为哮喘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梁仁久[4](2021)在《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用CCl4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探究壮肝逐瘀煎对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更深一步的探究壮肝逐瘀煎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从62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54只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进行皮下注射40%的CCl4花生油溶液,每周3次,延续8周;将剩余的8只作为对照组(G)。在造模的第6周和第8周分别取3只造模组大鼠进行肝组织HE检测,观察其是否成模。模型构建成功后,把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壮肝逐瘀煎高剂量组(A)、壮肝逐瘀煎中剂量组(B)、壮肝逐瘀煎低剂量组(C)、复方鳖甲软肝片组(D)、秋水仙碱组(E)和模型组(F)。壮肝逐瘀煎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 mg/kg、50 mg/kg,秋水仙碱灌胃剂量为:0.4 mg/kg,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剂量为:50 mg/kg,空白组大鼠灌相对应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6周。灌胃结束后,提前24小时禁食不禁水,记录大鼠体重,麻醉大鼠,通过腹主动脉采血,离心、过滤,将一部分血冻存备用,另一部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同时记录大鼠肝重。剪取肝脏并分装,一部分放在-80℃冰箱和另一部分用组织固定液固定。将固定的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HE和Masson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用RT-q 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BMP7、Smad2、Smad3、Smad7的m 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Fβ-1、BMP7、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壮肝逐瘀煎组大鼠的增重水平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的肝脏指数最低,CCL4模型组大鼠的肝脏指数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和空白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壮肝逐瘀煎低剂量组要高于秋水仙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相比,壮肝逐瘀煎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秋水仙碱组、空白组大鼠血清中ALT、AST的值均比模型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TBIL的值时,壮肝逐瘀煎高剂量组和空白组与模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广泛增生,纤维间隔相互连接,部分样本出现假小叶,发展成为肝硬化;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4.RT-q PCR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TGFβ-1、S mad2、Smad3 m 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TGFβ-1、Smad2、Smad3 m RNA的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1),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BMP7m 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鼠肝组织中T 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模型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的表达相较于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大鼠肝组织中BMP7的表达: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的表达高于模型组。结论:1.壮肝逐瘀煎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护肝作用。2.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MP7/Smads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叶童[5](2021)在《基于毒邪致病理论探讨清热解毒法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AS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丹蒌片加栀子、连翘”对ApoE-/-小鼠的血脂水平、形态学变化以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法”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40只SPF级健康AopE-/-小鼠,自由摄食饮水,适宜性喂养1周,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对照组小鼠每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以及辛伐他汀组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自由摄食,饮水不限。喂养8周,模型组、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和辛伐他汀组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进行药物干预,灌胃给药,给药剂量按等效剂量折算系数换算,丹蒌片组生药量浓度为0.03g/mL,0.2mL早晚2次灌胃;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生药量浓度0.03g/mL+0.06g/mL+0.08g/mL,0.2mL早晚2次灌胃;辛伐他汀组浓度0.26mg/mL,每晚1次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每天对小鼠进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检测AopE-/-小鼠血清中血脂TC、TG、LDL、HD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检测每组AopE-/-小鼠主动脉组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主动脉中p-STAT1、STAT1、p-STAT6、STAT6、iNOS、TGF-β蛋白表达以及qRT-PCR技术检测IL-1β、MMP-2、MMP-9、IL-10、IL-4、Arg-1mRNA表达。结果:1.血脂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TC、TG、LDL水平显着升高(P<0.05);HDL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中的TC、TG、LDL水平显着降低(P<0.05);HDL水平显着升高(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有炎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增多,形成泡沫样细胞,斑块面积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和辛伐他汀组斑块面积明显减少。3.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p-STAT1、STAT1、p-STAT6、STAT6、iNOS、TGF-β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中的p-STAT1/STAT1、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和辛伐他汀组p-STAT1/STAT1、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的比较,模型组p-STAT6/STAT6、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和辛伐他汀组p-STAT6/STAT6、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4.q RT-PCR技术检测小鼠主动脉IL-1β、MMP-2、MMP-9、IL-10、IL-4、Arg-1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L-1β、MMP-2、MMP-9 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的比较,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以及辛伐他汀组IL-1β、MMP-2、MMP-9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0、IL-4、Arg-1 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丹蒌片加栀子、连翘组和辛伐他汀组IL-10、IL-4、Arg-1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结论:1.高脂饲料能导致AopE-/-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引发动脉粥样硬化。2.巨噬细胞极化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3.“清热解毒法”改善Apo E-/-小鼠主动脉损伤机制可能与调控巨噬细胞M1型向M2型极化有关。
湛韬[6](2021)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DNA甲基化修饰及与DNA羟甲基化、mRNA表达谱的关联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早发型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是发病年龄相对较早的冠心病类型,可能具有更显着的遗传特征和家族聚集性。针对PCHD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探索有助于理解遗传背景和后天环境因素的作用关系,并有望获得标志性的易感基因,有利于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中医“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式同时涵盖了对疾病局部与整体、先天与后天的阐述,符合表观遗传的思路。因此,全基因组的表观遗传研究有助于理解PCHD血瘀证的现代生物学本质。目的:对冠心病中医证型的DNA甲基化/羟甲基化表观研究进行文献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概况;采用全表观基因组研究(epigenome-wide study,EWAS)方法,通过高通量DNA甲基化芯片筛选PCHD血瘀证的差异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寻PCHD血瘀证DNA甲基化与DNA羟甲基化、m RNA表达谱的内在联系。方法:(1)全面检索冠心病中医证型DNA甲基化/羟甲基化研究的密切相关文献,进行计量文献分析或描述性分析;(2)分别收集PCHD血瘀证、PCHD非血瘀证、非PCHD血瘀证和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各组受试者的总DNA后,利用Me DIP免疫共沉淀甲基化芯片技术对全基因组启动子区进行DNA甲基化水平检测,比较各组的高通量甲基化程度差异,获得各组间比较的差异富集峰(DEP)及对应的差异甲基化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各组比较的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3)结合课题组已获得的针对PCHD血瘀证、PCHD非血瘀证、非PCHD血瘀证、正常人的DNA羟甲基化EWAS结果以及针对PCHD血瘀证、健康人的全基因组m RNA表达检测结果,对3种高通量检测的差异基因取交集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全面检索与冠心病中医证型DNA甲基化/羟甲基化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后,由于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各文献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变异度大,不适合进行计量文献分析,故仅作描述性分析;已有研究获得了普通冠心病血瘀证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谱和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DNA羟甲基化差异基因谱,并有一些易感候选基因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但尚缺乏针对PCHD血瘀证的高通量DNA甲基化研究,以及DNA甲基化与DNA羟甲基化、m RNA表达的关联研究。(2)Me DIP结果显示PCHD血瘀证组启动子区较正常人有683个高甲基化DEP、286个低甲基化DEP;PCHD非血瘀证组较正常人有442个高甲基化DEP,355个低甲基化DEP;非PCHD血瘀证组较正常人有472个高甲基化DEP,540个低甲基化DEP;PCHD血瘀证组较PCHD非血瘀证组有697个高甲基化DEP,286个低甲基化DEP;PCHD非血瘀证组较非PCHD血瘀证组有376个高甲基化DEP,380个低甲基化DEP;(3)GO分析显示PCHD血瘀证与正常人比较的高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焦亡、抗原呈递与处理、细胞粘附、MAPK活化、细胞因子应答等生物功能(P<0.01),低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GABA能突触信号传递、呼吸爆发、缺氧适应、胺类物质催化过程等功能(P<0.01);PCHD血瘀证较PCHD非血瘀证的高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谷氨酸受体调节、神经递质受体活性、信号转导、离子转运、受体生物合成、细胞间信号交通等功能(P<0.01),低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G-菌防御反应、TNF及其超家族正向调控、Th1细胞免疫应答等功能(P<0.01);PCHD血瘀证较非PCHD血瘀证的高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内酰胺代谢、心肌收缩力、平滑肌收缩调节、多肽代谢、肌肉收缩负调节、核内DNA复制、胰岛素分泌正向调节、线粒体膜电位、脂质结合等功能(P<0.01),低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泛素依赖的蛋白代谢过程、内质网-胞液蛋白转运等(P<0.01);KEGG通路分析结果示PCHD血瘀证组较正常组的高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c AMP信号转导、PPAR信号转导、病毒性心肌炎相关通路、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神经胶质瘤、α亚麻酸代谢、p53信号转导、AMPK信号转导等通路(P<0.05),低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叶酸合成、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MODY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通路(P<0.05);PCHD血瘀证组较PCHD非血瘀证组的高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MAPK信号转导、酮体合成与降解、雌激素信号转导、Rap1信号转导、c AMP信号转导、胃酸分泌、催产素信号转导、肾素分泌、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降解等通路(P<0.05),低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磷酸肌醇代谢、硫胺素代谢、百日咳、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胰岛素信号转导、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通路上(P<0.05);PCHD血瘀证较非PCHD血瘀证组的高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Gn RH激素信号转导、胆碱代谢、MAPK信号转导、长期药物协同作用、安非他命成瘾、钙重吸收、NF-κB信号转导、昼夜节律调节、肿瘤转录出错、Rap1信号转导等通路(P<0.05),低甲基化差异基因集中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炎症性肠病、Th17细胞分化、血小板活化、类风湿性关节炎、造血细胞系、MODY型糖尿病通路(P<0.05);(4)3种芯片差异基因的关联分析没有找到PCHD血瘀证3种遗传调节形式的共同差异基因,但依据“DNA甲基化↑——DNA羟甲基化↓——m RNA表达↓”调控轴的理解,PCHD血瘀证与正常人比较同时出现了m RNA表达水平变化和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的基因(LAMP1、RRAS、HLA-B、MED22、MORF4L2、PM20D2)。结论:(1)Me DIP甲基化高通量检测结果显示PCHD血瘀证、正常人、PCHD非血瘀证、非PCHD血瘀证4组互相比较获得的DEP分布、基因功能分布、基因通路分布都存在较大的差别,PCHD血瘀证的DNA甲基化特征不能简单用PCHD与中医血瘀证的叠加状态来解释,提示了“病证结合”研究模式的合理性;(2)PCHD血瘀证的甲基化差异基因涉及多种生物功能和通路,其整体特征可能为网络化模式;(3)LAMP1、RRAS、HLA-B、MED22、MORF4L2、PM20D2为PCHD血瘀证较正常人同时出现DNA甲基化水平差异和m RNA表达差异的基因,可能更加具有后续表观调控研究的价值。
王天娇,吕晓东[7](2020)在《基于系统生物学组学技术的冠心病中医药研究思路》文中认为系统生物学是通过系统水平整合研究生物学系统的生物学科,与经典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所不同,宏观上与中医学整体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系统生物学组学技术为冠心病的中医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旨在借助系统生物学组学技术,将冠心病中医药研究带入崭新的阶段,并由此带动中医药飞速发展。
何林熹[8](2020)在《中医体质分类辨识及肾阳虚体质线粒体基因SNP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古今文献,厘清中医体质内涵和外延,深入考证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识体系,构建中医体质客观化辨识体系。为中医体质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2.为探索体质客观化分类与辨识诊断的有效途径,以肾阳虚体质为切入点,采用线粒体基因组全测序方法,筛选肾阳虚体质线粒体基因SNP位点。通过位点功能注释,探索肾阳虚体质辨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肾阳虚体质分类及辨识筛选可能的生物标志物。方法:1.文献研究(1)文献检索:古代文献检索以“体质”、“禀质”、“素质”、“禀赋”、“气禀”、“禀质”、“素禀”为关键词在《中华医典》中对两汉至明清的古籍文献进行检索。此外以“体质内涵”、“体质辨识”、“体质诊断”、“体质分类”、“体质差异”、“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nstitution of TCM”为关键词在CNKI、Pub Med上检索197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献。(2)文献摘录: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摘录和整理。(3)文献整理归纳与凝练:通过文献整理、归纳古今文献,凝练中医体质的学术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深入考证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识方法,厘清体质内涵及外延。2.肾阳虚体质受试者线粒体基因SNP研究。(1)肾阳虚体质受试者纳入:根据课题组前期制定的肾阳虚体质评判标准初步筛选肾阳虚体质受试者,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排除受试者中阳虚体质外的其余兼夹体质。经3名中医诊断学专业人员诊断确认后,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实验研究。(2)线粒体基因组全测序:肾阳虚体质受试者血液样本采集后,抽取样本线粒体DNA,经质检、扩增后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测序。(3)线粒体基因SNP位点筛选:将纳入受试者DNA序列与线粒体基因标准序列进行比较,筛选肾阳虚体质受试者的共同SNP位点。(4)线粒体基因SNP位点分子生物学功能注释。结果:1.文献研究(1)检索纳入古代文献条目3997条;检索到现代中文文献2603篇,英文文献150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中文文献365篇,英文文献16篇。(2)体质形成:体质的形成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以先天为主后天为辅。(3)体质内涵: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身心合一”观的指导下,在外貌体态、生理特征、精神情志方面所表现的人体特质。(4)体质分类:古代体质分类以“阴阳”“五行”为纲。其中《灵枢·通天》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分类最为详尽,涵盖面最广。现代体质分类主要包括病理体质分类法和更为多元化的综合分类法14种,并对特殊群体(如儿童、妇女)的体质进行了分类。(5)体质辨识:中医古代体质辨识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主要包括外貌体态、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现代中医体质辨识研究聚焦于中医体质的客观化诊断,其中中医体质量表的运用最为广泛。此外,四诊信息的客观化及现代生物学指标的引入推动了体质客观化的发展。(6)体质分类辨识体系框架:形成以“身心合一”观为核心,外貌体态特征为基础,分子生物学及客观化舌、脉诊信息数据为参考,体质问卷量表数据为辅助的中医体质客观化分类辨识体系框架。2.肾阳虚体质受试者线粒体基因SNP研究(1)通过体质量表评定和专业人员评估共纳入肾阳虚体质受试者31例。(2)基因序列比对筛选了10个肾阳虚体质共同突变位点,这些位点分别位于以下6个基因片段上:MT-RNR1(m.73A>G,m.263A>G,m.750A>G,m.1438A>G)、MT-RNR2(m.3105ACN>AC)、MT-CO1(m.7028 C>T)、MT-ATP6(m.8860A>G)、MT-ND4(m.11719 G>A)、MT-CYB(m.14766 C>T,m.15326A>G)。位点中有2个位点m.73A>G及m.263A>G位于线粒体DNA上游非编码区,其余位点均位于外显子区域。(3)肾阳虚体质线粒体基因位点注释发现突变位点与衰老进程、能量代谢、生殖功能及精神情志异常相关。结论:1.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身心合一”观指导下,外貌体态、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方面所表现的个体特质。“身心合一”思想贯穿整个体质分类、体质辨识的全过程,是体质理论的核心思想。2.以“身心合一”观为核心,外貌体态特征为基础,分子生物学及客观化舌、脉诊信息数据为参考,体质问卷量表数据为辅助的中医体质客观化分类辨识体系的构建为中医体质诊断客观化奠定了理论基础。3.线粒体基因SNP改变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不良可能是肾阳虚体质形成的生物学基础,这是肾阳虚体质实质研究新的切入点。4.研究筛选出的6个基因及其上的10个位点可能是肾阳虚体质辨识的潜在生物标志物。5.体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是探索体质分类辨识客观化的途径之一。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颜芬[10](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二、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谈中医药从整体上调控基因功能的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谈中医药从整体上调控基因功能的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培育中医生物学 助力中医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生物学的培育基础 |
1.1 系统生物学服务于中医学研究 |
1.2 现代生物学对中医学的延伸 |
2 中医生物学专业队伍建设的思路 |
3 中医生物学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 |
3.1 立足教学优势聚焦中医学基本知识 |
3.2 服务中医学建设生物学相关课程 |
4 中医生物学不是“西医”化 |
(2)运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方证相关的研究概况 |
1 方证相关的文献研究 |
1.1 对特定方剂临床应用规律的探查 |
1.2 对类方的探查 |
1.3 基于病证结合角度对方证关联的探查 |
2 方证相关的临床探查 |
2.1 一证多方 |
2.2 一方多证 |
3 方证相关的实验研究 |
3.1 以方探证 |
3.2 方证对应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
1 网络药理学的概念 |
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
2.1 方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
2.1.1 单味药的研究 |
2.1.2 药对的研究 |
2.1.3 复方的研究 |
2.2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 |
2.3 中药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
2.4 中医证实质的研究 |
2.5 方证相关的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与药理研究 |
1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 |
1.1 内科疾病 |
1.1.1 消化系统疾病 |
1.1.2 呼吸系统疾病 |
1.1.3 循环系统疾病 |
1.1.4 内分泌系统疾病 |
1.1.5 神经系统疾病 |
1.1.6 泌尿系统疾病 |
1.1.7 运动系统疾病 |
1.2 妇科疾病 |
1.3 儿科疾病 |
1.4 心理疾病 |
1.5 皮肤科疾病 |
2 柴胡疏肝散的药理研究 |
2.1 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
2.1.1 对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影响 |
2.1.2 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
2.1.3 对基因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
2.2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轴调节作用 |
2.2.1 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
2.2.2 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 |
2.2.3 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
2.3 胃肠调节作用 |
2.4 糖脂代谢调节作用 |
2.5 免疫调节作用 |
2.6 抗氧化作用 |
2.7 抗纤维化作用 |
2.8 抗抑郁作用 |
2.9 抗肿瘤作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立论依据 |
研究目标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柴胡疏肝散现代临床主治疾病的调查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信息提取与规范 |
2.3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探查 |
1 数据库及软件 |
1.1 疾病基因数据库 |
1.2 网络药理学相关数据库及软件 |
1.3 GO和KEGG富集分析工具 |
1.4 数据可视化工具 |
1.5 分子对接工具 |
1.6 其他数据库及软件 |
2 研究方法 |
2.1 柴胡疏肝散主治的5个主要病种的生物学网络 |
2.1.1 5个主要病种的基因靶点获取 |
2.1.2 5个主要病种共有靶点及其生物学网络构建 |
2.1.3 5个主要病种共有靶点的生物学网络拓扑分析 |
2.1.4 5个主要病种的Hub基因的生物学富集分析 |
(1) GO功能富集分析 |
(2)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 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可视化 |
2.2 柴胡疏肝散的复方网络药理学研究 |
2.2.1 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筛选 |
2.2.2 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获取 |
2.2.3 柴胡疏肝散作用靶点的PPI网络构建 |
2.2.4 柴胡疏肝散作用靶点的PPI网络拓扑分析 |
2.2.5 柴胡疏肝散作用的Hub基因的生物学富集分析 |
2.3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生物学基础 |
2.3.1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共同靶点筛选 |
2.3.2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靶点的生物学富集分析 |
2.4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复方物质基础探查 |
2.4.1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
2.4.2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成分—靶点网络的拓扑分析 |
2.5 基于方证关联的分子对接验证 |
3 结果 |
3.1 柴胡疏肝散主治的5个主要病种的生物学网络 |
3.1.1 5个主要病种各自的基因靶点 |
3.1.2 5个主要病种共同的基因靶点 |
3.1.3 共同基因靶点PPI网络及其拓扑分析信息 |
3.2 柴胡疏肝散网络药理学研究 |
3.2.1 柴胡疏肝散的活性成分 |
3.2.2 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 |
3.2.3 柴胡疏肝散作用靶点PPI网络及其拓扑分析信息 |
3.3 柴胡疏肝散与其所主5个主要病种的生物关联性 |
3.3.1 柴胡疏肝散与5个主要病种的共同靶点 |
3.3.2 柴胡疏肝散与5个主要病种的共同靶点的PPI网络 |
3.3.3 共同靶点的PPI网络中的Hub基因及其生物信息 |
3.3.4 柴胡疏肝散与5个主要病种的共同靶点及其生物学富集 |
3.4 柴胡疏肝散—肝郁证关联的效应物质基础 |
3.4.1 柴胡疏肝散成分—肝郁证关联的靶点网络及其生物学信息 |
3.5 基于方证关联的方剂关键成分与其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 |
4 讨论 |
4.1 基于异病同证的肝郁证生物学内涵及其解读 |
4.1.1 肝郁证与炎症、免疫、细胞凋亡及肿瘤 |
4.1.2 肝郁证与神经—内分泌系统 |
4.2 柴胡疏肝散作用的生物学网络及其特点 |
4.2.1 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作用 |
4.2.2 其他作用 |
4.3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4.3.1 方-证关联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分子基础 |
4.3.2 方药网络药理与病证生物学内涵的比较 |
4.4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效应物质基础 |
4.4.1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关键活性成分 |
4.4.2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关键靶点 |
4.4.3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成分-靶点分子对接验证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立论背景与研究思路 |
2 研究结果及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3.1 创新点 |
3.2 局限性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喘康贴对哮喘大鼠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喘康贴治疗哮喘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喘康贴治疗哮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肝纤维化模型的构建 |
2.2 动物给药干预 |
2.3 动物取材 |
2.4 动物的一般情况收集 |
2.4.1 大鼠体重的变化情况 |
2.4.2 肝脏指数 |
2.5 ALT、AST、TBIL检测 |
2.6 RT-qPCR法检测BMP7、Smad2、Smad3、Smsd7、TGFβ-1 mRNA的表达量 |
2.6.1 准备去除RNA酶的实验器具 |
2.6.2 设计引物、合成引物 |
2.6.3 提取肝组织总RNA |
2.6.4 测定RNA浓度 |
2.6.5 RT-PCR逆转录合成c DNA |
2.6.6 RT-PCR扩增反应 |
2.6.7 RT-PCR结果分析 |
2.7 Western blot法检BMP7、Smad2、Smad3、Smad7、TGFβ-1 蛋白的表达量 |
2.7.1 提取肝组织蛋白 |
2.7.2 BCA蛋白浓度测定 |
2.7.3 蛋白变性 |
2.7.4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 |
2.7.5 电泳 |
2.7.6 转膜 |
2.7.7 洗涤、封闭 |
2.7.8 孵育一抗、二抗 |
2.7.9 显影、拍照、条带分析 |
2.8 肝组织HE染色 |
2.9 Masson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的一般情况 |
3.1.1 大鼠的行为状态 |
3.1.2 大鼠体重情况变化 |
3.1.3 大鼠肝脏指数结果 |
3.1.4 大鼠肝脏外观的情况比较 |
3.2 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的情况 |
3.3 PCR结果 |
3.4 Western blot结果 |
3.5 HE结果 |
3.6 Masson结果 |
4 讨论 |
4.1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 |
4.2 BMP7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 |
4.3 中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4.3.1 化痰行瘀法 |
4.3.2 肝主疏泄理论 |
4.3.3 络病理论 |
4.4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 |
4.4.1 名医观点及治疗经验 |
4.4.2 中药复方防治肝纤维化 |
4.4.3 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的药理研究 |
4.5 壮肝逐瘀煎的中医理论及基础实验研究 |
4.5.1 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
4.6 对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选择 |
4.7 阳性对照药物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
4.7.1 秋水仙碱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
4.7.2 复方鳖甲软肝片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
4.8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 |
4.8.1 mi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4.8.2 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壮肝逐瘀煎的未来研究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长链非编码 RNA 在抗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基于毒邪致病理论探讨清热解毒法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AS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AS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早发冠心病血瘀证DNA甲基化修饰及与DNA羟甲基化、mRNA表达谱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冠心病中医证型DNA甲基化/羟甲基化表观遗传研究的文献分析 |
1 文献获取 |
2.基于DNA甲基化/羟甲基化的中医证候研究 |
3.冠心病中医证候的DNA甲基化研究 |
3.1 整体DNA甲基化水平和全表观基因组甲基化研究 |
3.2 候选基因甲基化研究 |
3.3 候选基因甲基化与其它表观遗传形式 |
4 冠心病中医证候的DNA羟甲基化研究 |
4.1 冠心病中医证候DNA羟甲基化EWAS研究 |
4.2 冠心病中医证候DNA羟甲基化候选基因研究 |
5 基于DNA甲基化/羟甲基化的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危险因素中医证候研究 |
6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一) |
第二部分 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布谱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主要仪器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1.3 实验主要耗材 |
1.4 实验试剂调配 |
1.5 实验研究对象 |
2 实验方法 |
2.1 全基因组DNA提取与DNA甲基化芯片MeDIP-Chip检测 |
2.2 一般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DNA甲基化芯片实验质控 |
3.3 差异甲基化基因高、中、低CpG密度启动子区域的DEP分析 |
3.4 各组标本差异甲基化基因的DEP聚类分析 |
3.5 各组差异甲基化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3.6 各组差异甲基化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第三部分 早发冠心病全基因组DNA甲基化-DNA羟甲基化-mRNA表达分布谱关联分析 |
1 分析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二) |
附录A:早发冠心病临床调查表 |
综述:冠心病DNA甲基化/羟甲基化表观遗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系统生物学组学技术的冠心病中医药研究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蛋白质组学在CHD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2 代谢组学在CHD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3 转录组学在CHD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4 基因组学在CHD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5 系统生物学组学在CHD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6 小结 |
(8)中医体质分类辨识及肾阳虚体质线粒体基因SN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专业词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研究 |
1.研究方法 |
1.1 古代文献来源 |
1.2 检索方法 |
1.3 资料摘录 |
2.研究结果 |
2.1 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
2.1.1 体质秉承于先天——先天为主 |
2.1.2 体质得养于后天——后天为辅 |
2.2 中医体质内涵 |
2.2.1 体质古代内涵 |
2.2.2 体质现代内涵 |
2.3 中医体质分类 |
2.3.1 中医体质分类古代研究 |
2.3.2 中医体质分类现代研究 |
2.4 中医体质辨识 |
2.4.1 中医体质辨识古代研究 |
2.4.2 中医体质辨识现代研究 |
2.5 中医体质分类辨证体系框架 |
3.讨论 |
3.1 “身心合一”是中医体质的核心思想 |
3.2 基于体质分类辨识体系的智能化辨识设想 |
3.2.1 以外貌体态为基础——借鉴生物识别技术 |
3.2.2 以舌、脉诊信息为参考——加快仪器研发 |
3.2.3 以生物学指标为参考——筛选体质生物标志物 |
3.2.4 以体质问卷为辅助——完善体质量表 |
第二部分 肾阳虚体质线粒体基因SNP研究 |
1.研究方法 |
1.1 受试者纳入 |
1.1.1 肾阳虚体质判定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伦理审查 |
1.2 样本采集 |
1.3 实验试剂和设备 |
1.3.1 实验主要试剂 |
1.3.2 实验主要器材 |
1.4 样本线粒体DNA抽提与质检 |
1.4.1 线粒体DNA的抽提与纯化 |
1.4.2 样本质检 |
1.5 线粒体DNA全测序 |
1.5.1 测序文库构建 |
1.5.2 文库质检 |
1.5.3 Cluster生成 |
1.5.4 上机测序 |
1.6 数据分析 |
1.6.1 数据库信息及数据分析程序 |
1.6.2 数据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肾阳虚体质受试者体质评分 |
2.2 肾阳虚体质受试者样本质检 |
2.3 数据分析结果 |
2.3.1 原始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2.3.2 测序序列质量评估结果 |
2.3.3 Indel检测统计结果 |
2.3.4 SNP检测统计结果 |
2.3.5 突变位点注释 |
3 讨论 |
3.1 线粒体功能不良是肾阳虚体质生物学基础研究新的切入点 |
3.2 线粒体基因组遗传特性 |
3.2.1 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且基因突变率高 |
3.2.2 线粒体基因非编码调控区在复制和转录中起着重要作用 |
3.2.3 线粒体遵循较为严格的母系遗传规律 |
3.3 线粒体基因突变是对肾阳虚体质临床表现产生机制的有效阐释 |
3.3.1 能量代谢紊乱 |
3.3.2 生长发育异常 |
3.3.3 生殖功能减退 |
3.3.4 异常情绪状态 |
3.3.5 肾阳虚体质与遗传疾病 |
3.4 线粒体基因SNP位点与肾阳虚体质辨识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综述 肾阳虚证候及体质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肾阳虚体质判定标准表 |
附件三:伦理审查批件 |
附件四: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谈中医药从整体上调控基因功能的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培育中医生物学 助力中医学发展[J]. 孙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02)
- [2]运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D]. 李文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喘康贴对哮喘大鼠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D]. 梁学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D]. 梁仁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5]基于毒邪致病理论探讨清热解毒法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AS的作用研究[D]. 叶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早发冠心病血瘀证DNA甲基化修饰及与DNA羟甲基化、mRNA表达谱的关联研究[D]. 湛韬.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7]基于系统生物学组学技术的冠心病中医药研究思路[J]. 王天娇,吕晓东. 光明中医, 2020(16)
- [8]中医体质分类辨识及肾阳虚体质线粒体基因SNP研究[D]. 何林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