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

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

一、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朗蔚·玛拉斯拉散(Lang WeiMa la Ssu La San)[1](2021)在《非遗身体性研究 ——以台湾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过去祈祷小米丰收歌是台湾布农族人在播种小米仪式中,为了祈祷天神让小米丰收而吟唱的调子,相传唱到最高、最亮的声响,能使天神喜悦并祝福小米丰收,布农族称为“圆满”(bisosilin)。然而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布农族宗教信仰与农耕作物改变,祈祷小米丰收歌从仪式变成文化表演,失去原来的意义面临着传承的困境。但从圆满经验(oneness)的研究发现:现代布农族人吟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时,仍经历到圆满的经验。此身体经验是否正是祈祷小米丰收歌传承重要关键?本研究为探索身体经验与非遗之间的关系,基于非遗身体性为理论基础,以长期追踪研究之台湾非遗项目——布农族吟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时的身体经验为例,提出非遗身体性的研究框架,从身体性的视角重新建构非遗核心的问题:非遗来源、非遗内容及如何传承。本文研究方法综合地使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以及经验取样法ESM(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研究步骤分两部分:第一,先行性的研究,第二,是正式的研究。先行性研究是身体经验的初次探索,以跨项目(非遗项目)、跨级别(国家与县级)传承人为取样,主要是测试修正所设计之田野访谈结构的有效性。正式的研究是以布农族为研究主体,按照先行研究所修正之步骤展开。取回之文本经整理编码后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以文献梳理民族音乐学、人类学过去之研究成果;哲学理论则援引Merleau-Ponty、Don Ihde之身体理论确立立论依据;另借助心理学具有实验基础的心流经验量表(FFS)、高峰经验(peak of experience)、人性需求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等,使主观抽象身体经验获得具体理解。最后透过文本间比较,将研究对象与其他传承人经验初步比较辨明身体经验异同。以上综合分析取得本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吟唱者在吟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时有4种身体经验分别是;唱的身体感,声响的身体感,听接身体感以及达到圆满的经验,而此身体性内容正是吟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本质意义。从身体性的视角不仅揭示了隐藏在身体里面的知识,也建构起非遗身体性研究范式,得以回应非遗核心问题。第一,身体是非遗之源,祈祷小米丰收歌来源是因布农族的需求而产生的仪式,并在不断地变动中通过人身体自动转换而产生认知的历程。第二,身体是非遗再现的场,非遗内容是执行项目的身体经验。祈祷小米丰收歌核心内容来自无法言说的身体经验。若仅以音乐的知识为内容,将会失去身体感知识的丰富性,产生意义的隐蔽与价值的匮缺。第三,传承就是身体经验转移的过程。时空变化身体消逝,祈祷小米丰收歌从仪式身体转换成表演身体,到日常身体,乃是掌握了经验的转移与人性价值不变的原则,便是非遗永续保存之道。本研究跨领域的互相参照,研究工具的交替应用,使研究主题多元化边界突破,具有新文科的研究价值。然而身体范围大非遗项目与传承人多,本研究成果仅是初步探索,期提供非遗身体性研究之参考范式。

杨锦宇[2](2020)在《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探究 ——以屏东县三所原住民族实验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民族文化逐渐受到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入侵。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现代人是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核心目标,而关于怎样才能做得好的问题,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在寻找答案。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是近几年台湾地区原住民族教育的新发展,是运用实验教育的创新思路服务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新形式。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谈法、历史与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索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新路径。论文首先梳理了台湾地区原住民族教育的发展。共划分四个历史阶段,分别为山地平地化时期(1945年—1962年)、融合整体时期(1963年—1987年)、开放发展时期(1988年—2002年)以及主体性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经历了从同化到主体性发展、以行政命令到配套长期计划不断出台的演变过程。目前来看,台湾地区原住民族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学生基本学习能力不佳、原住民籍教师不足、原住民族自身知识体系不完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不深入的问题依然亟待解决。其次梳理了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的发展。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是在实验教育经历了开端酝酿期(1999年以前)、萌芽发展期(1999年—2013年)和法律完善期(2014年至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保护原住民语言和文化存在需求、实验教育三法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原住民教育政策的不断推动,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迅速产生和发展。论文接着以屏东县长荣百合国民小学、地磨儿民族实验小学、北叶国民实验小学这三所原住民族实验小学作为案例,从理念目标、校园环境、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得出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的特点,内涵层面包括以目标和理念为导向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树立、以课程和教学为内涵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承、以环境为熏陶的民族文化体验融入和以实践为载体的民族文化技能提升,操作层面包括宏观松绑和微观细化、流程规范和环节精准、参与广泛和连结丰富。最后对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进行反思,探讨了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该何去何从。研究发现,政府应该在减小“控制力”的同时增强“服务力”,学校应该用“有限”的自主权发挥“无限”的可能性;亲子共学与家校互动可以提升学校教育信任度,通过弥补教育自身不足和满足家长需求来打消家长择校顾虑;学生身份认同面临选择,学业压力存在困扰,学校教育应该正向引导、适切办学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陈子祎[4](2019)在《外部互动与内部分异:泰雅族北势群的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泰雅族北势群属于泰雅族泰雅亚族泽敖列群马巴诺系统,沿大安溪(liyungpaynux)分布,各部落之间建立起攻守同盟的联盟关系。日本殖民者发动北势战役后,将北势群以马那邦与雪山坑为界一分为二,一部分隶属苗栗厅,一部分隶属新竹厅,国民党政府沿用该行政区划,如今的北势群横跨苗栗县泰安乡、台中市和平区两个行政单位。北势群从清朝时起,在不同历史阶段与不同的周边族群进行特点与模式各异的互动。本文结合笔者在北势群永安、象鼻、天狗、达观、雪山坑等部落的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探讨不同时期北势群与周边族群的互动模式与样貌。清朝与日据时期,北势群与汉人、平埔族、日本殖民者之间以贸易和战争为主要互动形式,交换、贸易、冲突、和解成为该阶段的互动主题词。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1945-1980)荣民与平地人迁入部落,在语言、习俗等方面对北势群传统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在政治区划与交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北势群内部走向分化,不仅包括文化与认同的分异,还包括与平地人互动模式的分异。台中市和平区的部落相比于苗栗境内各部落,平地移民更多,原汉互动的内容、层面也更为复杂多样。1980年以后,土地与选举成为北势群与汉人互动的主要内容。北势群内部的分异逐渐扩大,台中市和平区的北势群与汉人形成族群共生共融的局面。从北势群与周边族群的历史与当下互动来看待和理解北势群,才能更加完整地理解北势群作为泰雅族的一个分支族群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变迁。

袁飘[5](2019)在《诗意与危机 ——夏曼·蓝波安的生态叙事与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台湾海洋文学代言人的夏曼·蓝波安,于90年代初进入文坛,此后迸发出非凡的创作力和持续的影响力,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受到了许多海内外学者的好评。本文以“生态叙事和文化建构”为支撑,以夏曼的个人经历和台湾的政治文化为背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探索夏曼的文学创作与民族文化、生态危机之间的关联。第一章主要以“文学生态位”为切入点,分析“童年生境与历史记忆”、“传统信仰与地域文化”和“社会运动与文学思潮”对夏曼创作的影响。第二章着重讨论“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在夏曼作品中的危机主题呈现。第三章从“原生态”叙事、“主体间性”叙事和“边缘人”叙事形象三个方面,探讨夏曼作品的生态叙事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揭示夏曼作品中的诗意自然与现实危机,进一步肯定夏曼作品的文学历史意义与生态美学价值。

许冰航[6](2019)在《论台湾电影中原住民形象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1895年,电影诞生在法国的卡普辛街“大咖啡馆”。同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并入日本版图,成为日本在海外的殖民地。同一年发生了两件载入史册的事,冥冥之中似乎诉说着电影和台湾政治的不解之缘。汉人移居台湾之前最早居住在台湾岛屿上的族群,被称为“台湾原住民”。自汉人来台始,又经历荷兰人、日本人、国民党等不同政权的统治,原住民越来越被边缘化,他们成了台湾的少数群体,成了被定义被言说的对象。从这一时间段的台湾电影当中,可以看出台湾原住民被当做符号化的存在,他们被放置在“他者”的眼光中去定义、去呈现。直到电影《赛德克·巴莱》这部被称为原住民史诗电影的出现,原住民才被放置到本族群特定的文化习俗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底下,原住民作为一个平等的族群真正被人看见,在台湾电影中得到呈现。关于电影中的台湾原住民形象,已有的学术成果大都对原住民进行细致、详实的对比与研究,本文在前辈的基础上,试图对电影中台湾原住民的形象做一个时间线的厘清,即在不同时间阶段的电影中台湾原住民形象有何不同,追问其不同的原因,通过电影中台湾原住民形象的变迁趋势去思考作为符号化的原住民形象如何摆脱这种情况,成为“原住民”自己。本文选取从日据时代至今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原住民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对这段时间的台湾原住民形象进行梳理和论述。研究目的有以下三点:其一,梳理电影中原住民形象变化轨迹;其二,台湾“原住民”从被言说的对象、影像上符号化的存在到作为独立个体呈现在银幕之上,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原因;其三,更为重要的是,借着不同时期原住民形象的差异,思考当时台湾社会的心理状态——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的必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内心的诉求,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应当做一些什么?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透过电影中台湾原住民的形象,也许能够感受到台湾自1895年以来人们心中复杂纠结的情感,穿透在百多年来台湾原住民心中的身份认同、文化焦虑。我们去厘清百年来台湾影像中原住民形象的变迁,是为了理解台湾这片岛屿经历了什么样的风云变幻,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台湾人民心中的情感。

郑美良[7](2019)在《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台湾地区是一个拥有包括原住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和语言。但是由于受政治环境、语言政策等的影响,台湾原住民族语言遭遇发展危机,多种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多元文化思潮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台湾地区开始调整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强调保护和弘扬多元化语言文明。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尝试通过政策研究,考察和分析台湾地区在保护和恢复原住民族语言上所采取的实践行动及其效果。首先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梳理和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台湾地区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历史脉络,整合和分析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考察三所不同类型学校的族语教育政策执行和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台湾的原住民族群约有55万人,占全台湾总人口数约2%,大多居住在山地地区。原住民学生数已达到136371人,占了全体总学生数的3.05%。虽然自2013年以来原住民学生族语交谈频率略有提升,但频率仍然较低;约半数原住民学生认为使用族语不便于与人沟通且缺乏族语学习兴趣;在族语使用能力方面,学生在听力、口语和歌谣歌颂能力均较弱;中学阶段通过族语认证的原住民学生人数也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为切实保护濒临消失的原住民族语言,台湾地区形成了不同层次、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一是形成了以台湾“教育部”和“原住民族委员会”为主体的政策制定主体,全面规划和制定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二是建构了以《原住民族教育法》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为标志性文件的语言政策体系,包括相关课程规划、师资培训规划、教材编辑制度、语言认证制度等政策;三是优化了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行动路径,更加强调通过学校系统层面推动和深化。第三,台湾各地方、各学校依据政策规划,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执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程编排上,台湾在《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和《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都规定了一定时数的族语课程;在师资选拔和培育上,建立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考试制度,实施族语师资培训规划;在教材编写上,制定族语《九阶教材》等学习材料。此外,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通过“母语日”、开展族语活动等方式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借助族语评价与认证机制诊断和促进学生族语学习,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采取族语教师协同示范、深入部落体验文化与生活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第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执行在学校行政上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难题;师资方面存在师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在课程实施上面临教材难以统一的局面;家校社合作难以唤起家长的认同与主动意识,也难以营造良好的社区支持氛围。在后续的政策修正与发展中,还应该在尊重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之上,增强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和自决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师资建设。此外,需要着力解决政策执行所需的配套措施,争取社会文化支持,加大相关投入,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语言教育共同体关系。

郑伟斌[8](2018)在《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ethnicitization)。研究分成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先对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首先回溯花莲地区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源流及其早期的社会文化,接着以重大历史事件——“加礼宛事件”作为切入点,探究造成今日花东地区噶玛兰后裔和撒奇莱雅后裔的分布格局与社会文化形貌背后的历史原因。最后,以回顾原住民族命名-分类体系的演变作为衔接,进入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围绕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族群建构实践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内容以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台湾政治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分别从族群运动和文化政治两个方面考察“噶玛兰族复名运动”和“撒奇莱雅族正名运动”的历程,以及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透过文化政治路线开展族群建构的社会实践。本研究力图呈现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等多重力量建构“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过程,同时也将此过程放在台湾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脉络中进行审视。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台湾原住民社会出现的族群再分类现象,本质上是台湾内部政治秩序调整的产物,它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以及“台独”势力企图在当代国际秩序中寻求“国家”身份认同的理念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还是其他“台湾原住民族(群)”,本质上都是历史过程中关于人群命名、分类的权力政治协商的产物。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化”建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同时也是再创造历史的过程。

卞梁[9](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认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逸珂[10](2017)在《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建构:对国民党当局“山地同胞”论述与实践(1947-1994)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原住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同时也是今日我国台湾地区所谓"多元族群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作为在体质、原生文化、传统语言等诸多方面与汉族存在较大差异的"华夏边缘"少数族群,这一台湾岛的"先住民"在台湾地区短短400多年的垦殖史中"几易其名":从明清时期的"番"、到日据时代的"高砂族"、再到戒严时期的"山地同胞",直至最近二十多年才基本确立了今日"原住民"(或"原住民族")的正式称呼。原住民族称的嬗变,实质折射出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执政当局对台湾原住民的不同定位和政治安排,而这往往又与政治精英所秉持的国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想存在莫大关联。在两岸关系不甚明朗的当下,始终不愿放弃"台独"立场的民进党当局大肆利用台湾原住民的异质族群性服务于其的分裂祖国勾当之中,而其之所以能以"转型正义"等冠冕堂皇地理由操弄台湾原住民的族群意识,其实正是导源于90年代之前国民党当局对这一族群、乃至整个台湾社会"国族整合"的失败。因此,本文全面梳理与考察了台湾原住民在威权时代被国民党当局建构为去族群身份的"山地同胞"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进程,试图基于民族主义研究与族群建构的理论视角,分析其中缘由及种种具体措施的深远影响。全文主要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回归民族主义和族群认同研究的经典理论,在学理层面辨析了 "民族/国族"与"族群"的意涵及两者的互动性关系,进而将"山地同胞"论述放在国民党当局"打造均质化中华民族"的国族建构脉络之中,为本文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二部分,笔者回溯了国民党当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分析发现正是因为国民党意识形态中长期存在的大民族沙文主义和汉族本位倾向,决定了其不可能积极承认台湾原住民的族群身份,因而将其定位为身份模糊的"山地同胞",并借由对相关族群历史的重新解释,初步建立起了这种具有强烈民族歧视色彩的"山地同胞"论述。第三部分,笔者对"山地同胞"论述的具体实践展开梳理,即分析国民党如何将"山地同胞"真正建构为一个实体——当局通过建立所谓的"山地行政"体制,依托现代高效的行政机制,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展开了对台湾原住民的同化式融合,从而最终全面解构了传统的原住民社会,也真正实现了对台湾原住民基于党国体制的直接控制。第四部分,笔者分析了当局这种"山地同胞"建构在本质上的虚伪性及其后续历史影响:在官方宣传话语之外,国民党当局在具体的日常实践中其实仍将台湾原住民视为"他者"。由是冠冕堂皇的"山地同胞"不仅无法带给台湾原住民平等地位,反而使其被台湾主流社会边缘化与污名化。然而,当这种"山地同胞"建构随着台湾地区的政治转型而最终崩解时,新兴的原住民族群意识又受到了 "台独"势力的操弄,从而可悲地陷入了民进党当局妄图建立"台湾民族"的另一种建构之中。

二、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非遗身体性研究 ——以台湾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意识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探索
        一、祈祷小米丰收歌文献
        二、非遗身体性文献
        三、心理学文献
    第三节 研究方法、资料整理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整理
        三、特色与创新
    第四节 研究对象、限制与预期贡献
第一章 祈祷小米丰收歌的背景
    第一节 观察路径:本质、分裂、流动、寻回
    第二节 本质:合一
        一、布农族人观:人之合一
        二、祈祷小米丰收歌的来源:万物合一
    第三节 分裂:新的知识
        一、削足适履:音乐视域Fusion Horizon
        二、日本音乐学者黑泽隆朝的研究
        三、重新与布农族对话
    第四节 流动:失去中的存在
        一、内部知识的流动:根源审美标准
        二、外在因素的流动:失去小米的小米丰收歌
        三、失去的存在:表演的祈祷小米丰收歌
    第五节 寻回:新认同
        一、新的传统
        二、文化认同
第二章 非遗的身体性论述
    第一节 “身在何处”的起点
        一、从知识领域探源
        二、综合梳理:关于身体的思考
    第二节 哲学之根:哲学的身体理论
        一、Maurice Merleau-Ponty的身体观:我就是身体
        二、Don Ihde的身体观:技术的身体
    第三节 身体性之名
        一、“非遗的身体”与“非遗身体性”
        二、“身体经验”与“身体感”
    第四节 非遗身体性之价:作为理论的可能性
        一、非遗本体:身体经验的知识
        二、非遗保存的方式
        三、重新定义非遗的价值
        四、非遗身体性视角诠释要点
    第五节 非遗身体性之意:非遗的三种身体性
        一、非遗身体性的三种身体特性
        二、身体主动性:主动身体
        三、身体间性:社会身体、文化身体
        四、当身体被占据:附身
        五、身体性的研究进路
第三章 祈祷小米丰收歌的身体性分析
    第一节 唱的身体感:搭建天梯
        一、“要像上楼梯一样地往上”:级进上行
        二、“要一层层叠”:音色组成
        三、“要接完一圈”:循环模式
        四、“要拉来拉去”:声部任务
    第二节 声响的身体感:遇见“神”?
        一、声响来源:身体
        二、声响形式:无言歌
        三、声响目的:遇见“神”?
    第三节 “听”与“接”的身体感
        一、听:身体即音感
        二、接:双向动态过程
        三、“听与接”:仪式的本体
        四、其他辅助的身体感
    第四节 达到圆满时的经验:与天合一
        一、合一感
        二、技巧掌控感
        三、专注感
        四、正向愉悦感
第四章 从身体性视角探讨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失去身体的困境
        一、知识的盲点
        二、制度的盲点
        三、知识价值的亏缺
    第二节 非遗身体性的轮廓
        一、非遗来源:传承人的身体经验
        二、非遗内容:心授、味道
        三、非遗传承:需求价值
        四、非遗身体性理论贯穿
    第三节 非遗身体性保护的视角
        一、非遗的变与不变:人类的特性与共性
        二、变:身体经验的转移
        三、不变:人性价值不变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发现
        一、非遗为何?身体是非遗之源:身体需求转化的认知历程
        二、非遗内容?身体是再现的场:执行项目的身体经验
        三、如何传承?身体经验的转移:身体经验转换的过程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贡献:新文科价值
    第三节 研究之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传承人心流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探究 ——以屏东县三所原住民族实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研究具有时代性
        (三)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探究具有参考性
        (四)屏东县三所原住民族实验小学作为研究个案具有代表性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中文文献
        (三)英文文献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台湾地区原住民族教育的发展
    一、台湾地区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一)山地平地化时期(1945年——1962年)
        (二)融合整体时期(1963年——1987年)
        (三)开放发展时期(1988年——2002年)
        (四)主体性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
        (五)反思
    二、台湾地区原住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当前状况
        (二)存在问题
第二章 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的发展
    一、台湾地区实验教育的发展
        (一)实验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实验教育政策的演变
    二、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一)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的当前状况
第三章 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的案例分析
    一、长荣百合国民小学
        (一)博采众长,确立多元理念
        (二)创新模式,发展多元课程
        (三)突破传统,促进多元教学
    二、地磨儿民族实验小学
        (一)软硬兼备,打造优质环境
        (二)文化本位,培养优质人才
        (三)专业发展,培育优质师资
    三、北叶国民实验小学
        (一)挖掘内涵,建构特色课程
        (二)多方联动,共筑特色品牌
        (三)强化师资,打造特色教学
    四、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特点
        (一)内涵层面
        (二)操作层面
第四章 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的困惑与反思
    一、学校的权衡
        (一)学校与政府政策的磨合
        (二)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把握
    二、家庭的考量
        (一)家长对实验教育的认识
        (二)家庭对学生择校的犹豫
    三、学生的矛盾
        (一)学生对身份认同的选择
        (二)学生于课业学习的负担
结语
附录一 :长荣百合国小各年级校园实作(五动山林)课程
附录二 :北叶国小各年级课程文化指标
附录三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外部互动与内部分异:泰雅族北势群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大安溪畔的泰雅族北势群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第二节 生计与文化
    第三节 各部落的历史迁徙
第三章 贸易与战争:日据时期北势群与周边族群的关系
    第一节 交换与贸易
    第二节 从冲突到和解
第四章 移民与交融: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北势群与周边族群的交往
    第一节 荣民迁入与通婚
    第二节 平地人移住与社会生活交往
    第三节 北势群的内部分异
第五章 土地与选举:1980年以后北势群与周边族群的互动
    第一节 人口与居住格局
    第二节 土地租种与买卖
    第三节 选举与政治权力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诗意与危机 ——夏曼·蓝波安的生态叙事与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背景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文学创作的“生态位”
    第一节 童年生境与历史记忆
    第二节 传统信仰与地域文化
    第三节 社会运动与文学思潮
第二章 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
    第一节 文学场域中的自然·文化·精神
    第二节 涵化中的文化颉颃与生态反思
    第三节 同构中的生态危机与文学建构
第三章 生态叙事策略
    第一节 “原生态”叙事
    第二节 主体间性叙事
    第三节 “海洋之子”的边缘形象
第四章 结论
附录1:夏曼·蓝波安作品目录
附录2:兰屿纪事及夏曼·蓝波安的个人经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论台湾电影中原住民形象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日据时代电影中的台湾原住民
    第一节 日据之前台湾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日据时代电影中的台湾原住民形象
    第三节 日据时代原住民形象成因分析
第二章 国统时代电影中的台湾原住民
    第一节 国统时代电影中的台湾原住民形象
    第二节 国统时代的执政方针对电影中原住民形象的影响
    第三节 国统时代的电影政策对电影中原住民形象的影响
第三章 1980-90 年代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
    第一节 台湾电影“新浪潮”中的原住民形象
    第二节 新形象背后的原因
    第三节 “新浪潮”后的“低潮期”
第四章 新千年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
    第一节 千禧之交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
    第二节 千禧之交台湾社会变化对电影中原住民形象的影响
第五章 台湾原住民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
    第一节 《赛德克·巴莱》中的原住民形象
    第二节 《赛德克·巴莱》的影响
    第三节 《赛德克·巴莱》是怎么出现的
结论
附录1 参考影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7)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
        二、语言保护政策措施成效低下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多元文化与教育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相关研究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
        四、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五、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二章 台湾原住民族及其语言教育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概述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背景分析
        一、学生人数构成
        二、原住民学生就学人数
        三、各县市原住民学生分布情况
        四、各级学校原住民学生族籍分布情况
    第三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族语使用情形分析
        一、使用族语状况
        二、族语能力自评
        三、参加族语认证情况
第三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历史演进
    第一节 “二战”前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一、“荷西”时期(1624-1662 年)
        二、“明郑”时期(1662-1683 年)
        三、“清领”时期(1683-1895 年)
        四、“日据”时期(1895-1945 年)
    第二节 “二战”后到解严前的族语教育政策
        一、社会环境变迁推动政策修订
        二、实施国语政策削弱原住民族语言
    第三节 解严后到《原住民族教育法》的族语教育政策
        一、族群意识兴起促使政策转变
        二、多元文化下的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第四节 《原住民族教育法》后的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一、正视本土文化完善政策制定
        二、振兴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第四章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分析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法律基础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三、对现行原住民族语言保护规范的分析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管理体系
        一、台湾“教育部”
        二、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
    第三节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一、法源基础
        二、信念价值
        三、现有问题分析
        四、计划目标
        五、执行策略
        六、预期效果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规划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课程规划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师资培育规划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材编辑
        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认证制度
第五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育基本状况分析
        一、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师资结构
        二、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课程编排方式
        三、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材使用情况
    第二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行政管理分析
        一、学校执行相关配套措施
        二、学校政策执行成效评鉴
    第三节 学校族语教学分析
        一、族语教师教学信念引导教学实践
        二、族语教学策略分析
    第四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效果检视
        一、学校行政的困境
        二、教师面临的困境
        三、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成效与困境分析
第六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归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一、跨族群通婚带来的语言困境
        二、部落的文化经营的变化
    第二节 教育政策因素分析
        一、语言同化政策的影响遗留
        二、菁英族人族语危机意识淡薄
    第三节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一、学校氛围的营造
        二、族语师资老化与断层问题
        三、族语教师信念影响教学实践
        四、族语认证引导族语教学策略
        五、教学策略影响教学成效
    第四节 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一、部分家庭对族语教育的重视
        二、遭受家长漠视的族语教育
第七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传承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与教育
        一、坚持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
        二、坚持理解共荣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语言与语言教育
        一、多元文化中语言的地位
        二、语言教育的政策规划
        三、多元文化中的语言教育
    第三节 语言教育问题
        一、语言教育的功利性强
        二、有语无言的教育生态
        三、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的资源匮乏
        四、原住语言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四节 语言教育政策的修正
        一、遵循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第五节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支持与保障
        一、培育社会文化
        二、增加资源投入
        三、建构社区-家庭-学校的语言共同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族语师资是落实政策的关键主体
        二、族语教材是实施政策的重要载体
        三、家庭是实践政策的核心力量
        四、族语认证分级制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政策工具
        五、使用族语的场域与机会是保障政策效果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保护和发展原住民族语言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成年人学习族语的途径
        二、提高族人对族语的重视
        三、创新族群语言文化教育
        四、保障族语教师职业发展
        五、优化族语教师团队结构和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
附录二:十二年国教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文
附录三: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
附录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附录五:访谈邀请函
附录六:访谈同意书
附录七:访谈大纲
后记

(8)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篇章结构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建构:对国民党当局“山地同胞”论述与实践(1947-1994)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 对台湾地区政治转型前后族群问题的研究
        (二) 对台湾原住民族群建构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行文框架、概念厘清
        (一) 研究方法
        (二) 行文框架
        (三) 关于研究对象的概念声明
第二章 "国族建构"脉络中的"族群"
    一、"民族主义"与国族建构
        (一) "民族/国族(nation)"与民族主义
        (二) "国族建构"的另一种思考:论述(discourse)
    二、"族群"的内涵
        (一) 族群与族群认同
        (二) "族群"对国族建构的意义
    三、建构的"山地同胞":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与"山地同胞"论述的发轫
    一、国民党精英的国族观
        (一) "先天"的种族主义倾向
        (二) 拒绝"异质"的"中华民族宗族论"
    二、"山地同胞":当局对台湾原住民的官方认定
        (一) 光复初期的过渡
        (二) 文化霸权与现实政治考量
    三、对"山地同胞"的族史重构
        (一) "同源"与"落后"
        (二) "史诗"的重释
第四章 "山地同胞"的"实体化"实践——基于族群同化目的的"山地行政"
    一、"山地行政"体制在台湾地区的全面建立
    二、"山地平地化":以"社会融合"为名的全面同化
        (一) 政治同化
        (二) 文化同化
        (三) 经济同化
第五章 "山地同胞"建构的最终崩解
    一、"山地同胞"建构矛盾与虚伪的本质
        (一) 日常实践与官方话语的"断裂"
        (二) 展现于"国族场域"中的"他者"
        (三) 失败的族群融合现实
    二、从"山地同胞"到"原住民族": "台独"阴影中的原民运动
        (一) "族群"概念在台湾岛内的兴起
        (二) 原住民族群运动与"台独"的操弄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遗身体性研究 ——以台湾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歌为例[D]. 朗蔚·玛拉斯拉散(Lang WeiMa la Ssu La San).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台湾地区原住民族实验教育探究 ——以屏东县三所原住民族实验小学为例[D]. 杨锦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外部互动与内部分异:泰雅族北势群的人类学研究[D]. 陈子祎. 厦门大学, 2019(09)
  • [5]诗意与危机 ——夏曼·蓝波安的生态叙事与文化建构[D]. 袁飘.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论台湾电影中原住民形象的变迁[D]. 许冰航.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D]. 郑美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D]. 郑伟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9]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建构:对国民党当局“山地同胞”论述与实践(1947-1994)的考察[D]. 马逸珂. 南京大学, 2017(09)

标签:;  ;  ;  ;  

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