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设计文化观(论文文献综述)
余蕾[1](2021)在《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和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涌入人们的眼前。面对如潮水般袭来的数据信息,人们如何在信息爆炸中保持敏锐和清醒,快速地理解并接收信息,这使得信息可视化设计应运而生。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背景下,濒危野生动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如何更直观、简明、高效地将濒危野生动物的相关信息推送给大众,这让信息可视化设计首当其冲地成为信息传达媒介。本研究以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为依托,通过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表现手段,说明当前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视觉化呈现的关键技术,丰富濒危野生动物等公益主题的叙述媒介。通过对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的现存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形态特征、保护级别、濒危原因等层面的信息进行系统的采集、提取、梳理及整合,采用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表达方式,构建一套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体系,让人们真正关注并切实了解中国濒危野生动物。本文运用文献梳理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研究。课题首先阐述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特性和价值,举例论证信息可视化设计的重要性。其次,归纳总结了濒危野生动物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濒危野生动物设计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当前濒危野生动物设计语言存在的问题。对比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优秀案例,进行系统梳理与规律探寻,探索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呈现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并论述信息可视化设计运用到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的设计原则和流程,阐述如何利用信息可视化设计去传达中国濒危野生动物冗余繁杂的信息内容,以期为我国濒危野生动物视觉语言的提升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
于凌涛[2](2021)在《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媒体立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佳节喜庆之日张灯结彩、观灯赏景的习俗,以表达国泰民安的喜悦之情,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要求的展示。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已成为一项民心及民生工程,成为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更是展示城市鲜明文化特色、塑造城市风貌的新名片。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媒体艺术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信息传达系统:媒体立面,为传统的城市夜景亮化增添了新的亮化方式,使建筑的城市信息传播功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并自杭州G20峰会后得到迅猛发展,随之带来了光污染、千城一面、缺乏文化特色等问题,如何针对媒体立面进行创新性设计、如何去同质化、如何提升媒体立面的城市特色文化表现,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符号学为支撑,对地域文化符号与媒体立面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并梳理两者的相关性;通过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媒体立面设计相较国外的短板与不足,并根据罗兰·巴特“意指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对青岛媒体立面设计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从视觉表现与文化内涵表达两个方面总结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问卷了解受众对媒体立面创新性设计的相关诉求,依据符号学与形态构成学相关理论,着重研究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媒体立面设计中的视觉表达,提出青岛地域文化符号视觉转化、应用于媒体立面设计的具体方法,以达到去同质化与提升文化表现力目的;并通过具体设计实践项目,对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媒体立面设计中的应用过程进行展示,为青岛媒体立面创新性设计、展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塑造青岛城市新风貌,促进青岛夜经济发展。
吴为(YEO ADAM)[3](2021)在《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文中提出象牙海岸,亦称科特迪瓦共和国,是位于西非的一个国家。领土面积为322463平方公里,是一个语言极为多样化的国家。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约为2660万,所使用的语言约为70种。我们知道,一种语言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语言、声音、图形或手势系统,它允许个人之间进行交流。和其它国家一样,科特迪瓦曾经有过系统的图文交流形式。这些过去使用的传统图形形式具有各种各样非常丰富的美学特征,代表着独特的文化对象,但它却不为人知,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危险。究其原因有:非洲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和文化在现代化的影响下已经逐渐被抛在了脑后,因此许多传统文化没有被得到广泛传播。由于部分研究者和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充分,所以关于这一问题的历史文献很少。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科特迪瓦的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寻求灵感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将这些图形系统作为解决设计问题的灵感来源。本文主要研究和考察象牙海岸语言中的所有图形符号,特别是传统的图形符号、图画、标志、代码、字母和现有的书写系统。重点是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图形符号及其意义、审美意识和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这项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方法及其描述性研究技术,通过收集所有可能的信息、及图像出版物和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应对目前对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的生疏状况,突出科特迪瓦语言中现存的多种图形系统,并介绍其历史发展、使用技术和材料、表达方式和意义。同时,还采用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和应用研究的方法,对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图形符号的使用现象和文字设计的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一现象,现如今已成为一种结构,正是创造将其试为对文化及其现代性演变的新方法。而这也使得我们有可能利用我们的文化特性,而不是在国际设计领域中常常被忽视和边缘化,使我们的平面设计文化得到发展。本文不仅仅是对科特迪瓦语言中的图形符号进行简单的研究,更深入探讨了科特迪瓦语言中传统图形符号的使用,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以便艺术家和设计师运用文化激发的创造力来解决设计问题。而从更广泛的多维角度来看,本文旨在直观地介绍鲜为人知的科特迪瓦传统图形系统,促进和保护该发源地的文化遗产,防止其在全球化的挑战下消亡。因此,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也是试图对研究科特迪瓦图形符号的历史和图形文字设计的文化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
孟冬冬[4](2020)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立场研究 ——以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世界全球一体化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设计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全球化潮流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设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同地区的文化碰撞、冲突与融合促进了世界设计文化共同发展。虽然中国现代设计通过不断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设计文化与理念,在设计教育、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呈现出一些创意抄袭、过度设计、滥用传统元素等设计现象,从本质上来说,设计文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设计的发展。在全球化大趋势下,面对当今设计现状,秉持怎样的文化立场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着眼于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文脉,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平面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缘由,并强调设计文化立场的重要性。设计从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多与文化有关,通过梳理中国设计文化的特征,借用文化结构层次理论,分别从精神层、物质层、制度层来分析设计文化之结构,探寻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根源。精神层属于设计文化的内核,从根本上引导着设计行为,最终左右着设计文化的发展方向;物质层作为视觉层面,从图形、色彩、版式等设计要素彰显文化特征;制度层包含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一系列组织制度,规范着设计活动,并协调着设计文化系统各要素之前的关系。最后以深圳平面设计文化现象为例,提出通过设计语言、设计制度、设计理念三个层面来重塑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文化立场的有效路径。
张引[5](2021)在《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黎族是一个充满着南国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同时也蕴藏着瑰丽多姿的地域文化,黎族传统住居文化尤为彰显其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本文基于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研究的初衷,试图详尽记录与精准挖掘黎族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精髓。地域性传统建筑离不开其所在的聚落环境,传统聚落作为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载体不仅对其形态特征流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黎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生成,因此对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无法回避其传统聚落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差异性较大,它是黎族先民在漫长历史迁徙和聚居繁衍中积累下来的地方风俗、民族性格及文化意识,结合传统聚落环境保护传统民居建筑能够继承千年文明的民居文化,推动南海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通过再生思维让黎族民居的设计精华在城市街道景观、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运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思路从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出发,拓展成了兼具传统聚落环境大局意识的再生设计思考。论述了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认知二者之间“矛盾”与“相互作用”的复杂关联。通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内容。历时十三年的田野调查凝练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类型及配属建筑设施,为后文的保护与再生提供详实的理论支撑。第二章着重阐述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理论,针对其场所精神把握、原生态保护原则、建筑意义重构和文化生态反哺等再生理论强调了黎族传统聚落保护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第三章开始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变到黎族建筑遗产的传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以“原真性”为主要传承脉络展开论述,较为客观的阐述了保护与再生设计之间的博弈关系。任何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工作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分别从外和内两个角度的影响,本文在第四章围绕海南省多个黎族传统村落详细分析保护与再生的因果关系,以实际案例说明分析再生应用的实际情况,为后一章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进行铺垫。第五章整合了前文所做的理论和实际铺垫,将环境—生态—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设计学思维落到黎族传统民居的再生设计实处,通过美丽乡村、城市环境、文旅项目进一步加固了环境与建筑再生的关系。
王春雨[6](2020)在《汉字应用于酒包装的表现形式研究》文中指出汉字是华夏民族语言交流的一种符号性的语言形式,也是构成视觉表现的重要图形标志之一。中国是酒文化的故乡,酒是代表着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其包装形式也是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中国酒包装的历史演变的特点,从汉字作为构成图形表现的视觉因素,围绕汉字在中国酒包装中所表现的样式特点及其影响来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课题立足于汉字在现代酒包装中的常见形式特点,契合现代设计的视觉审美取向,从近几十年中国品牌酒包装的风格样式,来进行梳理和探究汉字构成视觉图形的演变路径及表现特征。一方面,从汉字在酒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识别的功能性来审视其传达的重要性和作用性;另一方面,从汉字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符号性语言,结合文化的语境与属性来审视汉字的视觉表现和形意延伸的方式,并从其字体构成的美与意,对酒包装中的汉字表现方式与样式进行深入探究。同时结合相关酒包装的汉字表现案例来分析及论述,从而提出汉字在中国现代酒包装未来的发展与展望之路,获取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实际意义,启示当下中国酒包装设计的审美趋向与文化脉络,也是拾撷文明的珍贵颗粒,焕发时代新生。
刘勇[7](2020)在《汉字设计在信阳毛尖茶叶包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茶的故乡,有关茶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性日益被发掘和运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精神的物化产品,并具备了包含审美价值及历史价值的文化意义。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带动了茶叶销售和茶叶包装的发展,包装作为美化产品和传递信息的载体,逐步发展成为引导消费与生活方式的新风尚。汉字文化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不仅仅体现信息指向的功能,同时也是视觉美感的具体表现。茶叶包装设计上的汉字,除了具有文字意义的指向性,同时也具有塑造包装美感,包装风格,包装审美的文化功能。汉字设计在茶叶包装表现上的视觉语言探索,不仅承担着茶叶信息储存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艺术和商业的双重属性,在茶叶包装设计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信阳毛尖茶叶包装设计实践,首先从茶叶包装和汉字设计理论出发,引申出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汉字设计视觉语言的分析,从设计特征,设计表现,设计影响方面探讨茶叶包装中汉字设计美感。其次进一步推进研究范围,深入茶叶包装汉字视觉表现,汉字设计意义,汉字设计原则论述展开,在调研与分析市场上相关茶叶包装的基础上,解读茶叶包装中汉字设计的趋势。最后对信阳毛尖茶叶包装设计方案提出设计见解和策略,并进行设计方案实施,目的用以加强其自身产品特色,突出品牌包装在商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杨安迪[8](2020)在《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AGI香港设计师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港现代设计于1960年代早期初露锋芒,西方的现代设计风格和理念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第一代平面设计师如石汉瑞、靳埭强作为启蒙者,对香港现代平面设计的萌芽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1970年代即交融与图新时期,香港设计界的中坚人物代表陈幼坚脱颖而出,他的实践探索使“香港设计”的地位在八十年代巩固下来。1990年代是香港现代设计的全盛时期,涌现了不少杰出的中青代设计师,如李永铨、刘小康、黄炳培;这一代人与香港设计是共同成长起来的,他们既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象,也融入了西方现代流行文化和艺术美学,设计风格和创作形式都自成一格。“九七”回归以后,香港的设计更具多样性,设计师通过打破传统身份框架来建构香港设计的主体性和本土主义,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香港设计师如林伟雄、毛灼然。加入AGI的这四代香港设计师共同见证了香港1960年代至今的现代平面设计发展历程,香港平面设计的价值和地位则在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文化形态,这种独特的形态对中国平面设计的整体格局乃至世界平面设计的学术语境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加入国际平面设计协会(AGI)的八位香港设计师的重要经历、设计历程和风格演进,并结合他们的代表作品探讨西方现代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对香港设计产生的影响,进而解读东方民族文化在设计表现上从解体至延续的过程;透过香港设计师在不同时期的文化立场转变,体现香港平面设计在多元、混杂的特殊文化中形成的发展轨迹和独特形态,也呈现香港设计以传统身份、政治身份、民族身份三种文化身份策略来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并建构起“香港形象”的历程。最后从香港的“边缘化”和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视野,进一步揭示港人在回归过渡时期和“后九七”阶段的身份认同困惑,以及本土文化因子遭遇西方文化冲击时的立场变化和价值观选择;从而深入分析四代香港设计师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身份危机和发展机遇,通过对该群体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过程的研究,从中折射出中华文化的边缘生存境况和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身份思考。
刘绍勇[9](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刘晓晴[10](2020)在《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肯定对一定时期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一定时期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也肯定会体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本研究试从青岛作为殖民统治地的特殊性出发,分析青岛啤酒核心产品包装中所蕴含的殖民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审美文化等,探究其包装的整体发展。首先,对酒类产品包装以及其中的啤酒包装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酒类包装的分类,为后续内容提供一个大的研究环境。探究了啤酒包装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啤酒包装的因素,从而引出之后政治历史等因素在青岛啤酒包装中的体现。其次,通过青岛啤酒的历史因素,分析德国、日本等殖民文化以及国民政府时期到新中国成立青岛解放后各个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在青岛啤酒包装设计和广告中的体现和影响。然后,通过对现如今青岛啤酒包装设计以及代表性包装设计思想的深入研究,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在包装设计上的对比,分析不同啤酒品牌优秀的包装设计思路,总结出当今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创新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进而总结出青岛啤酒包装之后的发展方向:个性化、民族化、绿色环保、品牌化、增强国际化视野与关注中包装、外包装的设计。最后,通过整个研究分析出青岛啤酒包装设计所存在的意义。对企业:促进青岛啤酒的销量带动企业的发展;提升青岛啤酒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对社会:带动地方及青岛城市的发展;提高大众审美和我国啤酒包装的总体水平;提升消费文化。
二、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设计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设计文化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2 濒危野生动物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信息可视化设计概念的界定 |
2.2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特性 |
2.2.1 客观性 |
2.2.2 功能性 |
2.2.3 高效性 |
2.2.4 逻辑性 |
2.3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价值体现 |
2.3.1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文化价值 |
2.3.2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社会价值 |
2.3.3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美学价值 |
第3章 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现状分析 |
3.1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概念的诠释 |
3.2 濒危野生动物的设计现状分析 |
3.2.1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 |
3.2.2 濒危野生动物信息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
3.2.3 濒危野生动物设计现状分析小结 |
3.3 信息可视化设计对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的意义 |
第4章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探究 |
4.1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原则 |
4.1.1 信息传递精练直观 |
4.1.2 受众认知清晰便利 |
4.1.3 视觉呈现创新有趣 |
4.1.4 信息架构流畅有序 |
4.2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流程 |
4.2.1 主体确立 |
4.2.2 研究信息 |
4.2.3 视觉转化 |
第5章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 |
5.1 问卷调查反馈 |
5.1.1 受众定位 |
5.1.2 问卷调查设计 |
5.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 设计实践思路 |
5.3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框架构建 |
5.3.1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采集 |
5.3.2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整合 |
5.4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呈现 |
5.4.1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的视觉转化 |
5.4.2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呈现版式 |
5.5 中国濒危野生动物衍生品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调查问卷 |
(2)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媒体立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需求 |
1.1.2 城市夜经济的发展需求 |
1.1.3 媒体立面设计趋于同质化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 |
2.1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1 符号学理论 |
2.1.2 形态构成学理论 |
2.1.3 地域文化 |
2.1.4 地域文化符号 |
2.1.5 媒体立面 |
2.1.6 地域文化符号与媒体立面的相关性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2.3.1 国外案例分析 |
2.3.2 国内案例分析 |
2.3.3 案例分析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地域文化概况与媒体立面现状调研分析 |
3.1 青岛地域文化概况 |
3.1.1 自然文化 |
3.1.2 物质文化 |
3.1.3 非物质文化 |
3.2 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应用现状 |
3.2.1 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3.2.2 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环境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3.3 青岛浮山湾CBD媒体立面调研分析 |
3.3.1 重点调研范围 |
3.3.2 重点调研范围媒体立面地域文化符号应用现状 |
3.4 青岛圣弥厄尔教堂媒体立面调研分析 |
3.4.1 调研对象基本概况 |
3.4.2 圣弥厄尔教堂媒体立面地域文化符号应用现状 |
3.5 青岛媒体立面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 |
3.5.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3.5.2 调查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媒体立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4.1 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媒体立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4.1.1 主题性原则 |
4.1.2 典型性原则 |
4.1.3 多样性原则 |
4.1.4 适度性原则 |
4.1.5 整体性原则 |
4.2 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媒体立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
4.2.1 脚本拟定 |
4.2.2 符号选择 |
4.2.3 视觉转化 |
4.2.4 色彩填充 |
4.2.5 整体布局 |
4.2.6 动态组织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海天中心媒体立面设计实践 |
5.1 项目前期分析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区位 |
5.1.3 项目概况 |
5.2 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海天中心媒体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
5.2.1 方案一:彩色四季 |
5.2.2 方案二:岛城追忆 |
5.2.3 方案三:趣味之屿 |
5.2.4 方案四:民俗之风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青岛媒体立面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 |
(3)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科特迪瓦语言中图形符号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
1.3 课题研究角度、主要方法 |
1.4 标题中所使用的关键字定义 |
第1章 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
1.1 科特迪瓦的语言历史和图形符号 |
1.2 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特点 |
1.3 科特迪瓦语一览表与科特迪瓦语言的实用正字法 |
1.4 不同族群在科特迪瓦的语言符号 |
1.5 文字和符号之间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科特迪瓦的语言图形符号 |
引言 |
2.1 图案和符号的象征意义 |
2.2 黄金砝码和图腾象征 |
2.3 群族标识的符号象征含义(BOGOLAN, KITABERGLANG, KOHOGOB) |
2.4 面具符号的象征含义 |
本章结论 |
第3章 科特迪瓦语言与图形符号间的联系 |
3.1 托物传意的表现 |
3.2 吉凶巫术的预兆 |
3.3 信仰崇拜的礼仪符号 |
本章结论 |
第4章 BéTé文字 |
4.1 定义和来源(起源) |
4.2 BéTé字母字设计哲学 |
4.3 BéTé文字与汉字的比较 |
4.4 BéTé文字表遇到的问题 |
本章结论 |
第5章 科特迪瓦语言与图形符号的视觉表现及象征意义 |
5.1 意象、表象、想象 |
5.2 平面造型的应用 |
5.3 图形符号的视觉设计 |
5.4 视觉语言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图形符号与文化概念的体现 |
6.1 平面设计符号的拓展 |
6.2 文化及文化认同符号 |
6.3 创造力的文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立场研究 ——以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 |
2.国外相关文献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现状 |
(一)中国近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
1.屡禁不止的创意抄袭 |
2.普遍存在的过度设计 |
3.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误用与滥用 |
4.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缺失 |
(三)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问题分析 |
1.设计是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 |
2.设计是一种文化表达 |
3.文化立场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
二、中国设计文化立场与文化结构分析 |
(一)何谓设计文化立场 |
1.文化的由来和定义 |
2.文化立场的内涵 |
3.中国古代设计的文化立场概述 |
(二)中国设计文化特征 |
1.多元融合的设计文化 |
2.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
3.内敛含蓄的设计表达 |
(三)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设计文化结构分析 |
1.文化层次理论概述 |
2.设计文化的结构层次分析 |
3.设计文化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 |
三、重塑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立场的途径——以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为例 |
(一)深圳平面设计的发展概况 |
1.地理优势 |
2.政策优势 |
3.人才优势 |
(二)深圳平面设计文化之结构层次剖析 |
1.精神层——设计理念 |
2.物质层——设计语言 |
3.制度层——设计制度 |
(三)重塑设计文化立场的路径 |
1.在设计理念上做到“和而不同” |
2.在设计语言上做到“推陈出新” |
3.在设计制度上做到“规圆矩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内外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的研究 |
二、2000-2020年涉及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海南黎族传统民居遗产 |
二、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之本源 |
三、再生性设计的思考与研究 |
四、研究地域范围的思考 |
五、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黎族传统民居的生成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 |
一、黎族概况 |
二、黎族民居演化发展概述 |
三、黎族原始聚落选址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类型 |
一、船型屋式民居 |
二、金字屋式民居 |
三、干栏屋式民居 |
四、砖瓦房式民居 |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民居形制构造、工匠技艺及配属建筑设施 |
一、民居营建主要材料 |
二、传统民居附属建筑 |
三、形制构造的工匠技艺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形式特征成因 |
第五节 海南黎族传统原生态民居演化的恒常与变异 |
第二章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理论 |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场所精神 |
第二节 传统聚落民居建筑保护策略 |
第三节 再生中的建筑意义重构与模式转换 |
一、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中的再生 |
二、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以外的再生 |
第四节 生态学环境中的文化反哺 |
一、传统聚落体现的生态文化思想 |
二、生态营建环境智慧的当代价值 |
三、生态与环境文化的反哺环链:传承与再生 |
第三章 黎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脉络 |
一、民居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
二、传承中的再生来源 |
第二节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关系博弈 |
一、民居“形”与“意”的保护与再生设计对立 |
二、保护与人本自然再生设计延续融合 |
三、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共生关系 |
第三节 黎族传统聚落原生态民居的保护方式研究 |
第四节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形态转译与再生研究 |
一、多源复合的形态 |
二、再生评估机制 |
三、再生的美学策略——建筑体验中的深层知觉 |
第四章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因果关系 |
第一节 白查村黎族民居的十五年沿革与流变 |
一、原址聚落发展阶段 |
二、整村迁离生活阶段 |
第二节 俄查村黎族民居生态掘进 |
第三节 洪水村黎族民居文化传承双重性 |
第四节 初保村民居保护与再生支点 |
第五节 中廖村民居再生的美丽乡村范式 |
第六节 什寒村民居建筑语言碎片与再生诊断 |
第七节 传统黎族聚落经济模式对区域分布和形态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民居再生设计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文化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环境反哺生态再生 |
第三节 文化生态环境再生的重要维度 |
第四节 生态文化再生与适应 |
第五节 设计学视角下的黎族民居再生内涵与外延 |
一、功能优化提升与打破单一固定形态 |
二、再生设计带动返璞归真 |
三、再生建筑的生态美创新 |
第六节 环境中的再生应用 |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二、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三、槟榔谷文旅项目中的再生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海南黎族船型屋测绘图与再生设计 |
附录2: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保护复原图 |
附录3:海南黎族船型屋再生设计(效果图)实践方案 |
(6)汉字应用于酒包装的表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思路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对比分析法 |
2 汉字及酒包装的相关概念 |
2.1 汉字表现的演变与发展 |
2.1.1 汉字形态的演变 |
2.1.2 汉字形态美的体现 |
2.1.3 汉字表现的意义 |
2.2 中国酒文化概述 |
2.2.1 酒文化的概念 |
2.2.2 酒文化的文化价值 |
2.2.3 酒文化的发展 |
2.3 酒包装设计概述 |
2.3.1 酒包装设计的定义 |
2.3.2 酒包装中汉字表现的特点 |
2.3.3 酒包装中汉字表现的趋向 |
3 汉字对酒包装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
3.1 汉字对酒包装设计的审美导向影响 |
3.1.1 功能识别的设计导向 |
3.1.2 集体共识的审美需求 |
3.2 汉字对酒包装设计的文化传播启示 |
3.2.1 本土文化的显现 |
3.2.2 民族情感的体现 |
3.2.3 时代文心的承传 |
4 酒包装设计的视觉语言表现方式 |
4.1 汉字在酒包装设计中的功能性 |
4.1.1 设计符号的认同 |
4.1.2 设计构成的美感 |
4.1.3 设计元素的互动 |
4.1.4 设计语言的识别 |
4.2 汉字在酒包装设计的文脉性 |
4.2.1 语言的融汇性 |
4.2.2 文化的衍生性 |
4.2.3 民族的独特性 |
4.2.4 情感的传递性 |
5 汉字应用于酒包装设计的构思方法和表现特征 |
5.1 汉字应用于酒包装设计的构思方法 |
5.1.1 形象表现 |
5.1.2 意象构成 |
5.2 汉字应用于酒包装设计的表现特征 |
5.2.1 视觉符号的构成性 |
5.2.2 图形表现的适宜性 |
5.2.3 品牌传播的广泛性 |
5.2.4 汉字书写的艺术性 |
6 汉字在当今酒包装设计中的立场与发展 |
6.1 设计文化的艺术性和传承性 |
6.1.1 艺术性的创造 |
6.1.2 传承性的发展 |
6.2 设计语言的独特性与超越性 |
6.2.1 独特性的语言 |
6.2.2 超越性的表现 |
7 设计实践探索与展望 |
7.1 设计实践——河南宋河酒包装设计 |
7.1.1 市场调研 |
7.1.2 酒的包装风格 |
7.1.3 设计方案 |
7.2 展望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自制表格 |
附录 B:图片来源 |
(7)汉字设计在信阳毛尖茶叶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茶叶包装与汉字设计 |
2.1 包装设计 |
2.1.1 茶叶包装的发展 |
2.1.2 茶叶包装设计特征 |
2.2 汉字设计在茶叶包装上的表现方法 |
2.2.1 汉字的装饰性 |
2.2.2 汉字分解重构 |
2.2.3 汉字线条表现 |
2.2.4 汉字图形化 |
2.3 汉字设计在茶叶包装上的作用 |
2.3.1 信息传递 |
2.3.2 形式美感 |
2.3.3 风格塑造 |
2.4 茶叶包装设计中汉字设计的影响 |
2.4.1 文化内涵的延伸 |
2.4.2 科技数字的创新 |
第三章 汉字设计在信阳毛尖茶叶包装中的意义与设计原则 |
3.1 信阳毛尖茶叶包装中汉字设计文化意义 |
3.1.1 民族文化心理认同 |
3.1.2 汉字文化内涵影响 |
3.2 汉字设计在茶叶包装中的设计原则 |
3.2.1 体现商业价值 |
3.2.2 体现艺术价值 |
3.2.3 体现文化价值 |
第四章 信阳毛尖茶叶包装调研与分析 |
4.1 信阳毛尖背景调研 |
4.1.1 信阳毛尖生态环境分析 |
4.1.2 信阳毛尖茶叶发展现状 |
4.2 信阳毛尖茶叶现有包装形式 |
4.2.1 信阳毛尖茶叶现有包装造型 |
4.2.2 现有设计作品分析 |
第五章 信阳毛尖茶叶包装设计实践 |
5.1 包装视觉元素方案 |
5.1.1 设计基本思路 |
5.1.2 品牌字体设计 |
5.2 包装色彩提炼 |
5.3 设计创意元素提取 |
5.4 综合效果展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AGI香港设计师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AGI香港设计师群体的代际区分与风格演进 |
2.1 第一代:设计启蒙,开创先河 |
2.1.1 石汉瑞:跨文化设计 |
2.1.2 靳埭强:融汇中西 |
2.2 第二代:传统延续,兼容并蓄 |
2.2.1 陈幼坚:东情西韵 |
2.3 第三代:跨界融合,多重演变 |
2.3.1 刘小康:以物抒怀 |
2.3.2 黄炳培:本土再思 |
2.3.3 李永铨:品牌意识 |
2.4 第四代:同构异化,时代延伸 |
2.4.1 林伟雄:创意实验 |
2.4.2 毛灼然:多向思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身份重构的策略:西方与东方之间 |
3.1 西方现代设计文化对香港设计的影响 |
3.1.1 包豪斯在香港的发展 |
3.1.2 构成主义运动的影响 |
3.1.3 波普运动与流行文化的影响 |
3.2 视觉他者化:香港现代设计的身份重构 |
3.2.1 传统身份的他者化 |
3.2.2 政治身份的他者化 |
3.2.3 民族身份的他者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认同的悖谬:传统与现代之争 |
4.1 香港平面设计的视觉传统与文化选择 |
4.1.1 去传统:本土文化的解体 |
4.1.2 再传统:本土文化的延续 |
4.2 混杂的现代性:隐藏与显在的矛盾 |
4.2.1 边缘化:身份危机与发展机遇 |
4.2.2 后殖民语境下的香港文化认同 |
4.2.3 香港设计的主体性与本土主义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0年代至今AGI香港设计师群体主要展览 |
附录2 .AGI香港设计师群体主要作品图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研究成果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啤酒包装设计概述 |
1.1 酒类产品包装设计概述 |
1.1.1 酒包装设计的定义 |
1.1.2 酒包装设计的分类 |
1.1.3 酒类产品包装设计起源与发展 |
1.2 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
1.2.1 啤酒玻璃瓶的出现 |
1.2.2 啤酒罐装包装的诞生 |
1.2.3 啤酒商标、酒标、瓶盖的发展 |
1.2.4 啤酒纸箱包装的发展 |
1.3 啤酒产品包装设计现状 |
1.4 影响啤酒产品包装设计的因素 |
1.4.1 地域文化因素 |
1.4.2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
1.4.3 企业的品牌文化和理念 |
1.4.4 政治历史文化因素 |
第二章 青岛啤酒的发展历史 |
2.1 德国占领时期(1903-1926) |
2.2 日本殖民时期(1926-1945) |
2.3 国民政府经营时期(1945-1949) |
2.4 新中国成立、青岛解放后(1949-1993) |
2.5 21世纪青岛啤酒的发展(1993至今) |
第三章 20世纪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1903-1993) |
3.1. 德国殖民文化下的青岛啤酒包装设计风格(1903-1916) |
3.1.1. 德国殖民文化与内涵 |
3.1.2 德国文化影响下的青岛啤酒标志、酒标的设计思想 |
3.1.3 德占时期的啤酒酒瓶设计 |
3.1.4 德占时期的啤酒外包装设计形式 |
3.2 日本殖民文化对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影响(1916-1945) |
3.2.1 日本殖民文化 |
3.2.2 日本文化视觉符号在青岛啤酒酒标设计中的体现 |
3.2.3 日占时期的啤酒酒瓶造型特点 |
3.2.4 日本经营时期的青岛啤酒月份牌式广告设计风格 |
3.3 民国时期的青岛啤酒包装设计风格(1945-1949) |
3.3.1 民国包装设计文化环境 |
3.3.2 青岛啤酒的包装设计思想 |
3.3.3 青岛啤酒的广告设计艺术风格 |
3.4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啤酒的包装设计特征(1949-1993) |
3.4.1 包装设计思想与政治历史环境 |
3.4.2 青岛啤酒商标的设计理念 |
3.4.3 青岛啤酒大绿酒标贴的设计思想 |
3.4.4 啤酒酒瓶的颜色与造型特点 |
3.4.5 “文革”时期酒标设计的政治色彩 |
3.4.6 青岛啤酒易拉罐包装的出现 |
3.4.7 啤酒纸箱外包装设计 |
3.4.8 青岛啤酒的广告设计风格 |
第四章 21世纪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
4.1 青岛啤酒包装的创新设计与发展进程 |
4.1.1 标志、酒标、玻璃瓶造型的新设计 |
4.1.2 多种规格的易拉罐包装的出现 |
4.1.3 铝瓶造型的诞生 |
4.1.4 青啤衍生产品包装的发展 |
4.1.5 中包装、外包装的更新 |
4.1.6 青岛啤酒的绿色包装文化的衍生 |
4.2 文化内涵、图案、色彩、文字的创新在青岛啤酒包装中的体现 |
4.2.1 “鸿运当头”系列包装 |
4.2.2 “三星高照”铝罐包装 |
4.2.3 ”深夜食堂”IP联名限量版包装 |
4.2.4 “12星座”系列铝瓶包装 |
4.2.5 “夜猫子”系列铝瓶包装 |
4.2.6 “风光系列”包装 |
4.2.7 “世界杯”限定款包装 |
4.3 与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包装设计的比较分析 |
4.3.1 与国内知名啤酒品牌包装的比较分析 |
4.3.2 与国外知名啤酒品牌包装的比较分析 |
4.4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
4.4.1 包装设计个性化 |
4.4.2 包装设计民族化 |
4.4.3 凸显地域特色 |
4.4.4 品牌化发展 |
4.4.5 绿色环保设计 |
4.4.6 增强国际化视野 |
4.4.7 注重中包装、外包装的创新设计 |
第五章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现实意义 |
5.1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
5.1.1 促进青岛啤酒的销量、带动企业的发展 |
5.1.2 提升青岛啤酒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 |
5.2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社会意义 |
5.2.1 促进青岛城市的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
5.2.2 提高大众审美和我国啤酒包装设计水平 |
5.2.3 提升消费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设计文化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D]. 余蕾.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青岛地域文化符号在媒体立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于凌涛.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D]. 吴为(YEO ADAM).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立场研究 ——以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为例[D]. 孟冬冬. 河南大学, 2020(06)
- [5]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 张引. 西安美术学院, 2021(01)
- [6]汉字应用于酒包装的表现形式研究[D]. 王春雨.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7]汉字设计在信阳毛尖茶叶包装中的应用研究[D]. 刘勇. 青岛大学, 2020(01)
- [8]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AGI香港设计师群体研究[D]. 杨安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8)
- [9]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10]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D]. 刘晓晴.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