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电测距仪检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学德[1](2019)在《野外基线高精度激光测量环境参数补偿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野外基线作为室外测绘仪器重要的长度标准,其量值准确可靠对大型工程建设,精密工程安全性检测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野外基线测量方法,提高基线量值的测量精度,是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热点方向。然而室外环境不可控,且各环境因素跨度大,变化量大,会影响基线的测量精度。通常的高精度测距仪及白光干涉法以及基线尺测量方法等都会受环境条件影响,为提高基线测量精度,本课题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实验基地标准基线场基础上,搭建一套高实时性的环境参数补偿系统,研究环境参数对激光测距及基线测量结果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并联设计方案,解决环境参数补偿系统采集实时性不足问题。分析原有环境参数补偿系统运行机制,发现数据传输方式是影响系统采集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系统引入多台数据传输设备,采用并联方式将所有传感器分组,并为每个组设计相应的软件采集模块,同时并行采集各组传感器数据,实现95个传感器循环采集一次的周期降低到7 s以内。2.进一步分析采集周期为7 s时各环境参数延时引入的误差,文中分别选取晴天和阴天两种典型天气下基线沿线环境参数数据,采用数据统计的方式,量化改进后环境参数补偿系统各环境参数延时误差,并计算该延时误差值引入的折射率修正误差。3.针对基线测量结果无法有效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线测量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即分别绘制出基线测量值相对变化量图和环境参数的波动图,通过包络线匹配方式,实现了基线测量数据的有效评估,提高基线测量结果的可靠性。4.为使野外基线高精度激光测量方式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它基线测量,研制一套便携式野外基线高精度激光测量系统,开发相应的自动测量软件。该系统采用无线发送技术和串口通讯技术获取光路沿线环境参数值并实时补偿测距值,且通过实验验证了便携式野外基线高精度激光测量系统的可行性。
张博[2](2017)在《基于信息化业务流程的测绘仪器检定系统研发》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仪器种类,使用数量也迅速增长。仪器检定机构现行的基于人工记录的非信息化检定工作模式已难以应对测绘仪器检定业务量日益增长、检定数据处理内容越发繁琐以及检定管理工作比重增加的问题。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通过设计信息化的检定新流程,开发基于新流程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系统,将现行的人力手工检定工作模式转为分工更加明确、信息化程度更高、数据管理更规范的工作模式,进而改善检定工作流程结构、提高检定工作自动化程度,实现降低检定工作强度、提高检定工作效率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现行测绘仪器检定工作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检定流程现阶段仪检工作主要所采用的手工记录配合计算机辅助程序的方式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重复工作量大、人工参与程度高、信息管理能力弱以及缺乏过程控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化检定工作流程,通过充分利用以检定任务为基础的相关信息,将检定业务分解于检定室、管理系统和采集系统三个应用角色,实现了仪器检定工作职能的合理划分,优化了检定工作流程、降低了工作强度、排除了人工参与的不确定性并为检定工作的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2)设计测绘仪器检定软件功能,开发了一套基于新流程的检定系统针对所提出的信息化检定流程,以任务管理子系统为中心,检定数据采集子系统为手段构建了一套基于WEB/APP框架的信息化测绘仪器检定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包括接件登记、数据采集、检定计算、报告编制、信息管理等检定业务的信息化结合,提高了检定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缩短了检定工作周期。另外,通过采用组件式的设计结构,保证了检定系统的可更新性,较好地满足了日益变化的实际检定需求。实例应用与模块测试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信息化测绘仪器检定工作流程,职能分划合理、业务结构完善;研发的检定系统,功能健全、使用方便、可更新性好。
袁进军[3](2010)在《超站仪检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间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空间信息是建立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之上的,空间数据的质量直接决定获取空间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作为空间数据采集工具之一的超站仪是一种兼有自动测距、测角、计算和数据自动记录及传输功能的自动化、数字化的三维坐标测量和定位系统。参加采集空间数据的超站仪的性能是否能够满足数据采集的需要,是决定所采集数据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关键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测绘计量暂行管理办法》都对计量器具的检定作出了规定。《测绘计量暂行管理办法》规定,承担测绘任务的单位和个体测绘业者,其所使用的测绘计量器具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测绘计量检定机构或测绘计量标准检定合格,方可申领测绘资格证书。无检定合格证书的,不予受理资格审查申请。上述测绘单位和个体测绘业者使用的测绘计量器具,必须按照规定周期检定合格,才能用于测绘生产。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测绘计量器具,不得使用。教学示范用测绘计量器具可以免检,但须向省级测绘主管部门登记,并不得用于测绘生产。在测绘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内,可由使用者依据仪器使用状况自行检校。因此,研究超站仪各个部件和功能的检定理论和方法,为超站仪投入测绘生产提供计量技术保障,对于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量值的准确可靠和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详细叙述测量与计量、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超站仪进行检定研究:(1)根据超站仪中三轴系统误差的规律,通过单轴补偿、双轴补偿和三轴补偿的电子补偿措施,对超站仪的角度测量值进行误差改正以削弱由轴系位置不正确而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了研究,并对超站仪的视准轴、横轴、竖轴的位置不正确对角度测量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并探讨减弱措施。通过垂线法对三轴误差补偿模拟实验,证明通过基于误差理论的三轴补偿模型能够很好的起到补偿作用。(2)分析了超站仪测距部分的误差源,一部分是与待测距离成比例的误差,称为比例误差;另一部分是仪器固有的误差,与被测距离长度无关,称为固定误差。针对超站仪测距部分的误差源,探讨了超站仪测距部分加常数和乘常数检定的方法。并讨论了三段法单独检定加常数、基线比较法同时测定仪器的加、乘常数和加、乘常数非等权线性回归计算方法,在等权线性回归计算中采用显着性检验理论进行加常数和乘常数计算。(3)论述了编码度盘测角,光栅度盘测角、动态法测角等测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个方面对超站仪的角度测量误差规律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基于德国工业标准DIN18723-3、基于检定规程JJG100-2003和基于国际标准ISO8322—4的一测回竖直角标准偏差测定实验,最后通过对几种求解一测回竖直角标准偏差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三步法”竖直角标准差的求定方法。同时还进行了基于德国工业标准DIN18723-3的多目标法水平方向标准差的检定实验,探讨了垂直角和水平角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4)阐述了误差椭圆和假设检验理论,建立超站仪综合检定模型和第三检测模型。利用误差传播理论推导出第三检测的最佳图形和测角、测距及坐标功能检测限差,并用实例验证了检测过程。
杨维芳[4](2009)在《光电测距仪室内长基线建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光电测距仪器(包括全站仪,以下只简称光电测距仪)既是测量仪器,又是计量仪器,肩负着长度量值传递的任务。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测量工作的质量。尤其在目前仪器“黑盒”操作时代,仪器的性能更是整个测量过程的关键;因此要有科学的方法对光电测距仪进行周期性的检定。目前光电测距仪的加常数、乘常数检定采用野外基线。野外基线法的缺点是:(1)需要的场地面积大,建设和维护费用高;(2)因其一般建在郊外,每次检定仪器时所需的人力和财力相应增大;(3)检定花费时间长;(4)检定还易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与野外基线法相比,在室内建立基线的优势是明显的:室内环境条件稳定,标准仪器准确度高,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仪器本身内在的质量问题,为独立分离光电测距仪各项误差因素提供了保障,而且检定能够随时进行。随着光电测距仪的用量逐年增加,仪器检定、校准和检测人员的工作量也在增大;因此,研究高效的、方便的室内检定方法用以确定或了解仪器的准确度成为业内的共识,也是当前测距仪检定课题的研究热点。但是,这是一项国际性的难题,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虽然实现了测距仪加常数和周期误差的室内检定,但乘常数的检定依然应用野外基线法。因为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基线越长,乘常数的检定结果越可靠。在建立室内长基线方面,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方法有光纤法和平面镜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对长基线的研究浅尝辄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由此可见,对于光电测距仪室内检定而言,长基线的建立是问题的关键,其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不言而喻。为此,论文提出了利用角锥棱镜阵列来建立虚拟长基线的思想,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该创新思想建立在作者如下工作的基础上:(1)对利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因为角锥棱镜具有后反射特性、免调试特性、光线在角锥棱镜内的光程是一常量的特性等,通过对角锥棱镜在室内基线中的能量损失、气象条件对测距的影响、波长对测距的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基线的标定问题等的分析,指出用25个角锥棱镜在室内40m的距离上建立1km长的基线是可行的。(2)给出了室内基线系统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经分析得到,本方案设计的基线在1km长度上的不确定度为0.67mm,能够满足检定基线的要求。(3)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理论性验证实验。在作者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了200m内的基线。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距离重复性、相对稳定性和易操作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光电测距仪室内检定的现状及存在的瓶颈问题;2.提出利用角锥棱镜阵列建立室内长基线的思想;3.对利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及系统不确定度分析;4.确立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5.对鲜见报道的光电测距仪野外基线设计原理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整理;6.建议检定规程中应对光电测距仪的加常数和乘常数给出定义,并对加常数、乘常数的计算进行加权处理。
肖丽亚[5](2009)在《测距仪分辨力自动化检测与高精度基线测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测距仪应用范围的扩大,对测距仪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工作都要求测距仪的精度达到亚毫米级水平。这就需要有好的检测方法和使用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测距仪进行检测,以确定测距仪达到了必要的精度。就此问题,本文对测距仪分辨力检测与空中基线的精确测定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工作:(1)对光电测距仪检测方法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设计研究一套测距仪分辨力自动检测系统的设想,从运动系统解决的问题、系统设计总体要求以及系统的总体构成与工作原理等方面对分辨力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总体概述,同时对系统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2)以硬件系统设计的目标与方法为依据,对检测系统各硬件模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论证。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的构成与软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将分辨力自动检测系统与现有的测距仪检测系统连接。这一系统能够实现棱镜的精确定位,进行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同时自动计算分辨力的值。(3)对现有的各种消除大气影响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实验为基础,探寻消除气象代表性误差的方法,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寻求气象条件相近的周日观测误差变化趋势的思路,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基线的精确长度,而且将观测结果应用于测距仪的实际检测中。
朱陶业[6](2007)在《光电测量信息中大气折射误差的神经网络建模修正研究》文中指出大气折射误差的客观性影响了光电测量信息的真实性,大气折射误差的复杂性增加了其修正的难度。传统的修正方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没有跳出大气模型及其分层假设这一圈子,它们只适合于标准大气。对非标准大气,传统的非线性建模和数理统计方法往往无法实现高精度修正,而人类大量的光电测量活动都是在非标准大气中进行的。随着光电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与人们对光电测量信息要求的不断提高,光电测量信息中大气折射误差的高精度修正已成为高精度光电测量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类似大气折射误差这样复杂的非线性对象,神经网络理论具有传统的非线性建模无法媲美的优势。所以,本研究尝试利用神经网络理论中的BPNN模型来研究光电测量信息中的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本研究首先对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进行了阐述。在上述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指导下,运用数学基础理论与计算机建模仿真,依托俄罗斯普尔科沃天文台的大气折射实测数据平台、2个变形光电测量工程等提供的相关信息及MATLAB7提供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光电测量信息中大气折射误差的神经网络建模修正开展了下述独创性的研究:(1)根据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的映射函数理论,对10多种映射函数进行了数学理论上的一般化,提出了“高阶分式映射函数”这一新概念。研究完成了基本映射函数的神经网络变换。首次在普尔科沃天文大气折射实测值数据平台上,进行了映射函数、神经网络的计算机建模与拟合比较。结果表明:在拟合精度上,BPNN优于映射函数,是目前修正精度最好的4阶分式映射函数的2倍。证明了映射函数对天文大气折射的模拟精度的确已接近传统非线性建模修正的理论极限。(2)根据光电测距仪的全室内检测新方法,对光电测距系统的误差及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高精度空中基线的建立提供了方法指导。提出了“基线神经网络”的新概念。该方法能够实现基线光电测量信息中大气折射误差与其它误差的高精度分离。(3)根据矩阵的基本性质,巧妙地利用单位矩阵,从数学原理上证明:就神经网络建模效率的实时性而言,样本预处理与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的优化是等价的。该证明简洁明了,不存在病态分式(分母为0的分式)的约束。提出了简单有效的样本预处理方法——均值比例法,实例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与MATLAB中提供的预处理方法相比,能提高建模效率1~4倍;样本预处理可以减轻网络训练中的高阶逼近负荷,而算法优化可以弥补样本预处理高阶逼近能力的不足。(4)对反常大气折射的变化规律、光测信息的利用、基线神经网络的建模理论、建模方法及模型的推广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周日信息一致性检验条件下的基线神经网络模型推广应用新方法。实例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修正后,基线日均变形几乎为0。(5)对某大型变形光电监测工程的应用研究表明:当周日信息一致性强时,基线神经网络模型对基线的日均修正精度可达到10-4mm/km,基线邻边比例的日均修正精度可达到10-3mm/km,周日均值差分的日均修正精度可达到10-2mm/km,气象公式的日均修正精度可达到10-1mm/km。当周日信息一致性不强时,基线神经网络的实时修正效果明显优于气象公式与基线邻边比例修正,略好于周日均值差分修正。提出了下述新观点:光电测量信息中大气折射误差的建模修正,不管采取什么的模型,周日信息一致性强基础上的应用,都有利于修正精度。此新观点将使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模型在推广应用中出现的修正精度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有望得到更好解释。(6)数学证明和实例研究表明:BPNN神经网络模型对大气折射中高阶信息的挖掘是隐含层神经元完成的,而不是输入层神经元。类似映射函数的非线性高阶构造对BPNN神经网络建模挖掘高阶信息的贡献不显着。在大气折射高阶信息的挖掘能力上,神经网络优于映射函数,尽管二者的挖掘形式不同,但在数学原理上是一致的。较好地解释了学术交流中的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7)本研究发展了光电测量信息中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理论,丰富了神经网络理论的应用实践。
程己农[7](2007)在《光电测距仪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电测距仪作为长度测量仪器,在大地测量、普通测量和工程测量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光电测距仪的精度指标是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对光电测距仪检测设备的先进性、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及有效性要求的日益迫切,采用原有人工移动反射镜,手动测量并记录数据的检测方法,难以保证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针对现状,本文以高精度双频激光干涉仪作为检测基准尺,构建了光电测距仪自动化检测系统。文中分析了检测系统中影响测量工作台运动平稳性的主要因素,针对长距离检测和测量工作台驱动方式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以自走式检测小车作为测量工作台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了自走车设计中的注意事项。针对检测过程中导轨精度与长度之间的矛盾,采用多段导轨逐段拼接调整的方法予以解决。对步进电机选用合理的速度曲线,对其进行变速运动控制,以实现测量工作台的精确定位。研发了基于层次化结构,具有良好用户界面和完善功能的实时控制软件,实现了检测流程控制和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本文设计的检测系统显着提高了检测基准尺精确度、检测导轨直线度、采样点定位精度,实现了光电测距仪检测过程中数据采集、反射镜自动定位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计算和数据管理等一系列主要工序的计算机控制一体化作业,提高了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该检测方法的应用对各类测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原华,张学庄[8](2002)在《空中基线标定与量测》文中提出简要介绍用高精度测距系统 ,结合周日观测和实时基线校准来完成 1 .86km ,6 0 5m ,3 1 1m 3条空中基线边的量测过程 ,并精确测定出此组空中基线边的长度 ,测边误差分析后的结果表明空中基线边长度达亚毫米级测距精度。
张学庄[9](2002)在《光电测距仪的乘常数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讨论了光电测距仪的乘常数问题 ,并举出了按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 (试行 )JJG70 390检测得到的乘常数 (R)不正确的例子 ,分析了R误差大的原因
朱顺平[10](2001)在《双频激光测量系统在测绘仪器检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仪器正在向高精度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利用双频激光干涉仪的高精度再辅以相应的传感装置,就组成了具有高精度的测量系统。以此作为检定测绘仪器的长度标准,就可以实现检测过程的高精度和自动化。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利用双频激光测量系统进行测距仪的室内检定、水准标尺的检定和电子水准仪的检定。
二、光电测距仪检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电测距仪检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野外基线高精度激光测量环境参数补偿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激光测距原理与折射率测量技术现状 |
1.3 环境参数采集平台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基线测量系统组成及补偿系统设计 |
2.1 基线测量系统总体框架 |
2.2 野外标准基线 |
2.3 高精度激光测距仪 |
2.3.1 μ-base绝对测距仪介绍 |
2.3.2 μ-base绝对测距仪性能测试 |
2.3.3 TCA2003 全站仪介绍及高差分析 |
2.3.4 基线自动测量软件设计 |
2.4 环境参数补偿系统设计 |
2.4.1 硬件设备组成 |
2.4.2 系统实时性改进 |
2.4.3 软件设计 |
2.4.4 环境参数补偿系统实时性测试 |
2.4.5 环境参数补偿系统正确率测试 |
2.5 野外基线测量方法设计 |
2.5.1 基线测量设站方式 |
2.5.2 斜距测量 |
2.5.3 高差测量 |
2.5.4 平距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参数补偿系统性能分析 |
3.1 环境参数延时误差分析 |
3.1.1 温度延时分析 |
3.1.2 湿度延时分析 |
3.1.3 气压延时分析 |
3.2 基线环境参数补偿结果分析 |
3.2.1 基线测量结果重复性分析 |
3.2.2 基线测量结果稳定性分析 |
3.2.3 基线测量结果精度对比分析 |
3.2.4 基线测量分析小结 |
3.3 基线数据评估方法 |
3.3.1 数据评估原理 |
3.3.2 基线测量结果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便携式野外高精度激光测量系统设计 |
4.1 便携式基线测量系统设计 |
4.1.1 温度测量部分设计 |
4.1.2 气压测量部分设计 |
4.1.3 湿度测量部分设计 |
4.1.4 各环境参数的计算方法 |
4.1.5 软件设计 |
4.2 便携式基线测量系统实验方案设计 |
4.3 便携式基线测量系统结果分析 |
4.3.1 便携式测量系统重复性分析 |
4.3.2 便携式测量系统精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基于信息化业务流程的测绘仪器检定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与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信息化测绘仪器检定流程设计 |
2.1 非信息化检定流程 |
2.2 信息化检定流程 |
2.3 检定流程对比与分析 |
第3章 仪器检定方法与系统开发技术 |
3.1 测距检定方法 |
3.1.1 直接比较法 |
3.1.2 组合边计算法 |
3.2 测角检定方法 |
3.2.1 多目标观测法 |
3.2.2 多尺分度台法 |
3.3 系统开发技术 |
3.3.1 SSH框架 |
3.3.2 Android平台 |
3.3.3 网络通讯技术 |
3.3.4 数据持久化技术 |
第4章 测绘仪器检定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检定系统功能设计 |
4.1.1 检定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1.2 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 |
4.1.3 采集子系统功能设计 |
4.2 检定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4.2.1 数据实体设计 |
4.2.2 数据库表设计 |
4.2.3 操作对象设计 |
4.3 管理子系统实现 |
4.3.1 任务管理功能模块 |
4.3.2 检定真值管理模块 |
4.3.3 检定方案管理功能模块 |
4.3.4 计量标准管理模块 |
4.3.5 检定证书管理模块 |
4.4 采集子系统实现 |
4.4.1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 |
4.4.2 检定任务管理模块 |
4.4.3 检定数据输入模块 |
4.4.4 检定数据解算模块 |
4.4.5 环境参数设置模块 |
4.4.6 检定任务保存模块 |
4.5 检定系统改进与优化 |
4.5.1 任务编码体系 |
4.5.2 任务属性统计 |
第5章 检定系统模块测试 |
5.1 系统实例流程测试 |
5.2 检定数据处理测试 |
5.3 网络数据传输测试 |
5.4 检定证书生成测试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超站仪检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超站仪的发展过程和检定研究现状及趋势 |
1.1.2 测量与计量 |
1.1.3 测量误差及测量不确定度 |
1.2 本章小结 |
2 超站仪测距部分检定 |
2.1 电磁波测距概述 |
2.2 超站仪测距原理 |
2.2.1. 脉冲式测距原理 |
2.2.2. 相位式测距原理 |
2.2.3 干涉法测距原理 |
2.3 超站仪测距部分误差及检定 |
2.3.1 超站仪测距部分的误差分析 |
2.3.2 超站仪测距部分误差检定 |
2.4 本章小结 |
3 超站仪测角部分检定 |
3.1 三轴误差及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影响分析 |
3.1.1 超站仪的视准轴误差 |
3.1.2 超站仪的横轴误差 |
3.1.3 超站仪的垂直轴倾斜误差 |
3.1.4 轴系误差的电子补偿技术 |
3.1.4.1 轴系误差的电子补偿原理 |
3.1.5 超站仪轴系误差的检验 |
3.1.5.1 补偿器零点误差检验与校正 |
3.1.5.2 基于误差理论的轴系误差检验原理及实验分析 |
3.2 超站仪电子测角原理 |
3.3 超站仪角度测量误差分析 |
3.4 垂直角检定 |
3.4.1 一测回竖直角标准差的检定 |
3.4.2 一测回竖直角不确定度的评定 |
3.5 水平角检测 |
3.5.1 基于德国工业标准DIN18723-3的多目标法水平方向标准差的测定 |
3.5.1.1 多目标法水平方向标准差检定结果的计算模型 |
3.5.1.2 置信区间估计 |
3.5.2 基于我国计量检定规程JJG100-2003的多目标法水平方向标准差的测定 |
3.5.3 我国计量检定规程JJG100-2003和德国工业标准DIN18723-3在测定一测回水平角标准差时的区别和联系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等边三角形的第三检测技术 |
4.1 误差椭圆和假设检验理论与超站仪检测 |
4.1.1 位差和误差椭圆 |
4.1.2 检测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 超站仪第三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光电测距仪室内长基线建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原理及测距误差 |
1.3. 光电测距仪检定的目的及检定项目 |
1.4. 研究光电测距仪室内检定方法的意义 |
1.5. 光电测距仪室内检定方法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限定条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电测距仪的野外检定方法 |
2.1. 野外基线 |
2.2. 加常数的检定方法 |
2.3. 乘常数的检定方法 |
2.4. 周期误差的检定方法 |
2.5. ISO17123—4:2002光电测距仪野外检测程序介绍 |
2.6. 测距仪野外检定方法分析与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电测距仪的室内检定方法 |
3.1. 室内检定方法已有成果概述 |
3.2. 建立室内长基线的两种假设方法 |
3.3. 各种方法的比较与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理论基础 |
4.1. 角锥棱镜的光学特性 |
4.2. 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对光线偏角的影响 |
4.3. 角锥棱镜的镜面面形误差对光线偏角的影响 |
4.4. 光线入射角与角锥棱镜有效反射面积的关系 |
4.5. 光线入射角对角锥棱镜测距的影响 |
4.6. 光线经过角锥棱镜后的能量损失计算 |
4.7. 利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新思路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方法与实验 |
5.1. 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基本设想 |
5.2. 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可行性分析 |
5.3. 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方案设计 |
5.4. 角锥棱镜建立室内基线的不确定度分析 |
5.5. 用角锥棱镜建立室内虚拟基线的实验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5.7. 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总结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附录 部分检定术语的规范化研究 |
(5)测距仪分辨力自动化检测与高精度基线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电测距仪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1.1.1 光电测距仪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2 光电测距仪分辨力自动化检测的意义 |
1.2 基线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1.2.1 基线研究现状 |
1.2.2 大气折射率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消除空中基线测量大气因素影响的意义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测距距仪分辨力检测的研究内容 |
1.3.2 基线测量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辨力自动检测系统总体概述 |
2.1 分辨力检测方法与本设计解决的问题 |
2.2 分辨力性能要求 |
2.3 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
2.4 检测系统的总体构成与工作原理 |
2.4.1 检测系统的组成 |
2.4.2 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2.5 系统方案可行性的分析 |
第三章 分辨力自动检测系统的硬件部分 |
3.1 硬件系统设计的分析 |
3.2 各模块方案的选择 |
3.2.1 电机模块的选择 |
3.2.2 控制器模块 |
3.2.3 电机驱动模块 |
3.3 硬件电路主要元器件介绍 |
3.3.1 步进电机介绍 |
3.3.2 芯片 L297 |
3.3.3 芯片 L298 |
3.4 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 |
第四章 分辨力自动检测系统的软件部分 |
4.1 软件的设计准则与开发工具的选择 |
4.1.1 软件的设计准则 |
4.1.2 开发工具的选择 |
4.2 计算机对运动系统硬件部分的控制 |
4.3 计算机与测距仪之间的数据通信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 系统实验 |
4.6 测距仪分辨力检测系统与现有测距仪检测系统的连接 |
第五章 大气折射率对光电测距精度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
5.1 大气折射率对光电测距精度的影响 |
5.2 消除大气影响的方法 |
5.2.1 直接测定法 |
5.2.2 数学模型法 |
5.3 寻求新的修正方法 |
第六章 分析论证过程 |
6.1 通用性的气象代表性误差修正函数 |
6.2 寻求气象条件相近的周日观测误差变化趋势 |
6.3 观测结果分析与测量数据的确定 |
6.3.1 观测结果分析 |
6.3.2 基线边长值的确定 |
6.3.3 观测结果在测距仪检测中的应用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6)光电测量信息中大气折射误差的神经网络建模修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的基本水平 |
1.2.1 大气折射对光电测量量的影响 |
1.2.2 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的国外水平 |
1.2.3 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的国内水平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分析 |
1.3.1 大气折射误差的客观性与精确修正的复杂性 |
1.3.2 光电气候学 |
1.3.3 大气结构的分层高度 |
1.3.4 对流层大气模型及折射指数的研究 |
1.3.5 电离层大气模型及折射指数的研究 |
1.3.6 大气折射误差的修正方法 |
1.3.7 大气折射误差的映射函数修正 |
1.3.8 大气折光修正 |
1.3.9 大气折射误差的神经网络建模修正 |
1.3.10 制约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精度提高的主客观因素 |
1.3.11 直接测量或削弱大气折射误差的新方法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气折射误差的映射函数修正研究 |
2.1 基本思想 |
2.2 光电信号大气折射指数积分函数的时空复杂性 |
2.2.1 大气折射指数函数的基本物理参数 |
2.2.2 研究大气折射指数的一般方法 |
2.2.3 麦克斯韦电磁波传播原理 |
2.2.4 光电信号在大气中传播时与折射指数的关系 |
2.2.5 大气折射研究的几何方法 |
2.2.6 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积分函数的建立方法 |
2.3 地球大气分布及其运动特征 |
2.3.1 对流层大气分布及其运动特征 |
2.3.2 平流层大气分布及其运动特征 |
2.3.3 电离层大气分布及其运动特征 |
2.4 大气模型分析 |
2.4.1 标准大气模型 |
2.4.2 霍普菲尔德大气模型 |
2.4.3 Saastamoinen大气模型 |
2.4.4 指数大气模型 |
2.5 大气折射误差的映射函数修正 |
2.5.1 映射函数概述 |
2.5.2 映射函数建模相关的几个基本定义 |
2.5.3 Chao连分式映射函数雏形 |
2.5.4 Marini连分式映射函数 |
2.5.5 Davis连分式映射函数(CfA2.2) |
2.5.6 Herring连分式映射函数(MTT) |
2.5.7 UNSW931连分式映射函数 |
2.5.8 Hopfiled映射函数 |
2.5.9 Saastamoinen映射函数 |
2.5.10 指数形式映射函数 |
2.5.11 不同映射函数修正精度分析 |
2.6 有限距离大气折光的映射函数修正 |
2.6.1 光波段映射函数FCULa与FCULb |
2.6.2 光波段连分式映射函数 |
2.6.3 修正精度分析 |
2.7 映射函数修正残差较大的原因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神经网络研究进展及其MATLAB工具箱使用研究 |
3.1 基本思想 |
3.2 神经网络概述 |
3.2.1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3.2.2 神经网络基本模型 |
3.2.3 神经网络基本学习方法 |
3.2.4 神经网络基本性质 |
3.2.5 神经元基本要素 |
3.2.6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
3.3 神经网络类型与算法原理概述 |
3.3.1 前馈误差反向传播网络及算法 |
3.3.2 数据群处理方法(GMDH)网络及算法 |
3.3.3 自适应谐振理论(ART)网络及算法 |
3.3.4 学习矢量量化(LVQ)网络及算法 |
3.3.5 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
3.3.6 Hopfield网络及算法 |
3.3.7 Elman和Jordan网络及算法 |
3.4 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及相关函数的使用方法 |
3.4.1 神经网络设计相关函数概述 |
3.4.2 数据预处理函数概述 |
3.4.3 训练数据的导入方法 |
3.4.4 BP神经网络建模步骤 |
3.5 正弦函数的BPNN建模与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气折射误差神经网络建模修正的可行性研究 |
4.1 基本思想 |
4.2 映射函数的基本形式 |
4.3 基于数学概念上的一般化处理 |
4.4 映射函数与神经网络建模的优缺点分析 |
4.4.1 映射函数建模的优点分析 |
4.4.2 映射函数建模的缺点分析 |
4.4.3 神经网络建模的优点分析 |
4.4.4 神经网络建模的缺点分析 |
4.5 函数的神经网络变换理论 |
4.6 连分式映射函数的BPNN变换 |
4.7 映射函数与神经网络的建模和拟合精度比较 |
4.7.1 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映射函数建模与拟合 |
4.7.2 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神经网络建模与拟合 |
4.7.3 拟合比较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电测距误差的控制分离及气象参数测定误差的影响 |
5.1 基本思想 |
5.2 光电测距仪物理特征溯源与量传 |
5.2.1 相位式光电测距原理 |
5.2.2 光电测距仪的乘常数、加常数 |
5.2.3 气象改正数 |
5.2.4 光电测距仪的误差构成和规律 |
5.3 光电测距系统误差的控制与估计 |
5.3.1 光电测距仪的全室内检测的主要特点 |
5.3.2 光电测距仪的全室内检测项目 |
5.3.3 光电测距仪的全室内检测方法 |
5.4 光电测距仪全室内检测对基线量值传递的误差分析 |
5.5 气象参数测定误差对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精度的影响 |
5.5.1 光电测距仪气象修正公式与气象参数的关系 |
5.5.2 气象参数测量误差对修正精度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预处理提高神经网络建模效率的研究 |
6.1 基本思想 |
6.2 样本预处理的现状 |
6.3 样本预处理与矩阵权值学习的等价证明 |
6.3.1 基于线性化多输入单输出网络的证明 |
6.3.2 基于状态方程的证明及一般化 |
6.4 二种优化的学习算法 |
6.4.1 模拟退火算法 |
6.4.2 遗传算法 |
6.5 实例建模比较 |
6.5.1 大气折光系数及中误差的计算方法 |
6.5.2 精度分析 |
6.5.3 学习算法对神经网络建模效率的影响分析 |
6.5.4 样本预处理对神经网络建模效率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线神经网络提高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精度的研究 |
7.1 基本思想 |
7.2 近地反常大气折射的动力学分析 |
7.3 近地反常大气折射的变化特征 |
7.3.1 时间特征 |
7.3.2 气候特征 |
7.3.3 高度特征 |
7.3.4 地表特征 |
7.3.5 均值特征 |
7.4 传统反常大气折射修正残差分析 |
7.5 基于基线参量的BPNN建模修正 |
7.5.1 基线大气折射误差的分离方法 |
7.5.2 模型选取分析 |
7.5.3 训练样本的构造方法 |
7.5.4 数据预处理 |
7.5.5 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 |
7.5.6 模型检验 |
7.5.7 提高网络泛化性能的方法 |
7.5.8 基线BPNN模型推广的一致性检验 |
7.6 基线实例建模检验与修正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线神经网络模型在百龙天梯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8.1 基本思想 |
8.2 百龙天梯简介 |
8.3 百龙天梯空间几何变形监测概述 |
8.3.1 TCA2003高精度全站仪 |
8.3.2 SMDAMS高精度变形监测系统 |
8.3.3 测站与测点的布设 |
8.4 不同修正方法对基线与测线的大气折射误差修正 |
8.4.1 基线与测线实时原始信息 |
8.4.2 周日观测均差修正 |
8.4.3 基线邻比差分实时修正 |
8.4.4 气象公式修正实时修正 |
8.4.5 基线神经网络实时修正 |
8.5 原始数据与误差修正及变形分析 |
8.5.1 原始数据分析 |
8.5.2 误差修正及变形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神经网络隐层挖掘大气折射高阶信息的因果论证 |
9.1 基本思想 |
9.2 映射函数与神经网络挖掘大气折射高阶信息的方法与效果 |
9.2.1 映射函数建模挖掘大气折射高阶信息的基本方法 |
9.2.2 连分式映射函数的一般形式及建模 |
9.2.3 基于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高阶分式映射函数建模与拟合 |
9.2.4 基于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高阶BPNN建模与拟合 |
9.2.5 拟合结果论证分析 |
9.3 神经网络隐层挖掘高阶信息的数学证明 |
9.3.1 单层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的局限性 |
9.3.2 高阶输入单层神经网络与隐层神经网络的等价证明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总结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感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7)光电测距仪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电测距仪简介 |
1.2 对光电测距仪检验的必要性 |
1.3 光电测距仪的传统检测方法及不足 |
1.4 课题的意义和任务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检测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
2.2 双频激光干涉仪在光电测距仪自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2.3 光电测距仪检测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测量运动系统的设计 |
3.1 测量运动系统的设计目标 |
3.2 测量运动系统机械部件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 测量运动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
3.4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算法的实现 |
3.5 测量运动系统的定位精度验证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控制软件设计 |
4.1 控制软件需求分析 |
4.2 控制软件的概要设计 |
4.3 控制软件的详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误差分析及系统实验 |
5.1 检测系统精度实验及误差分析 |
5.2 光电测距仪性能指标的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导轨直线度误差检测数据 |
附录B 光电测距仪检测数据 |
附录C 实验现场照片 |
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8)空中基线标定与量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采用的仪器及系统 |
3 仪器检测 |
3.1 测距仪检测 |
3.2 温度计 |
3.3 气压计 |
3.4 仪器的实际测距精度指标 |
4 测距组织 |
4.1 周日观测 |
4.2 多目标测量 |
5 实验结果 |
5.1 周日观测曲线 |
5.2 空中基线边长的测量结果 |
5.3 与以往测得的边长值比较 |
6 结 论 |
(9)光电测距仪的乘常数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R和R不正确问题的讨论 |
2 光电测距仪的乘常数 |
2.1 乘常数 |
2.2 只有频率改正数可以作为乘常数 |
2.3 按规程测定的乘常数不是乘常数, 对测距结果加改正没有意义 |
3 六段基线比较法测R误差大的原因 |
3.1 几何长度量具用比长作量传的特点 |
3.2 光电测距仪在野外基线上比长的特点 |
4 结 语 |
(10)双频激光测量系统在测绘仪器检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应用双频激光测量系统的发展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双频激光测量系统介绍 |
2.1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简介 |
2.2 双频激光测量系统的组成 |
2.3 双频激光测量系统的机械光学系统调试 |
2.4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精度测试及对程序的完善 |
第三章 双频激光测量系统在测距仪室内检定中的应用 |
3.1 测距仪分辨力的检定 |
3.2 测距仪周期误差的检定 |
3.3 无反射棱镜测距仪测距精度的检定 |
3.4 自动目标识别全站仪跟踪精度的检定 |
第四章 双频激光测量系统在水准标尺检定中的应用 |
4.1 概述 |
4.2 水准标尺的种类和检定方法 |
4.3 水准标尺的自动化检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双频激光测量系统用于电子水准仪检定的初步研究 |
5.1 电子水准仪介绍 |
5.2 电子水准仪及其水准标尺的综合精度的检验 |
5.3 结论和建议 |
第六章 双频激光测量系统的软件介绍 |
6.1 引言 |
6.2 双频激光检定软件的设计框架 |
6.3 系统检定软件的功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光电测距仪检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野外基线高精度激光测量环境参数补偿系统研制[D]. 刘学德. 天津大学, 2019
- [2]基于信息化业务流程的测绘仪器检定系统研发[D]. 张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3]超站仪检定技术研究[D]. 袁进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4]光电测距仪室内长基线建立方法研究[D]. 杨维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9(07)
- [5]测距仪分辨力自动化检测与高精度基线测量的研究[D]. 肖丽亚. 中南大学, 2009(04)
- [6]光电测量信息中大气折射误差的神经网络建模修正研究[D]. 朱陶业. 中南大学, 2007(01)
- [7]光电测距仪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D]. 程己农.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2)
- [8]空中基线标定与量测[J]. 吴原华,张学庄. 测绘学报, 2002(S1)
- [9]光电测距仪的乘常数问题[J]. 张学庄.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06)
- [10]双频激光测量系统在测绘仪器检定中的应用[D]. 朱顺平.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