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县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亚军,王山东[1](2021)在《马鞍山市工业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马鞍山市工业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通过该模型计算马鞍山市三区一县工业部门的Nij、Pij、Dij及Gij值,分别对各区县的工业总体和部门工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0年期间,工业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变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增长。
秦贺营[2](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陆利军[3](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张江峰[4](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认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张静[5](2019)在《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美誉。习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思想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指导思想,实现了扶贫单元从面向区域到瞄准农户的转变,扶贫工作也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党的十九大肯定了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因此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脱贫攻坚有机衔接,互促共进、长效发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企业(以下简称科特派企业)能够将政府、企业、高校、科技和农户等多种资源有效集聚,是有效衔接产业减贫、创业减贫和智力减贫的重要抓手,是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精准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区交通和信息较为闭塞,在农业生产价值链中还处于低端,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供求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贫困户脱贫严重受限。科特派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融合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嵌入企业的社会资本能够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由此可见,基于社会资本和产业融合的视角对科特派企业减贫进行机理分析,并以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为例进行实证验证,在我国当前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实施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双重视角,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六次产业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企业减贫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在系统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下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剖析,利用秦巴山区陇南片区科特派企业的案例访谈,以及秦巴山区五省一市的208家科特派企业的数据调研,详细剖析了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了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及其细分维度的表征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测度并解析了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及其细分维度的各项指数,进而运用数理模型及方法深入探究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内在影响机理,对现有的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科特派企业减贫主要从帮扶带动减贫、产业增收减贫和投资收益减贫三个维度分析,帮扶带动减贫中,样本企业帮扶带动减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值为27.71户,从区域平均值比较来看,重庆>河南>四川>甘肃>陕西>湖北;产业增收减贫中,样本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年收入增加额均值16237.98元,从区域中位数比较来看,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投资收益减贫中,样本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贷款的数量平均值为9.05户,从区域平均值比较来看,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2)本文所设计的表征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实用、得当。整体来看,产业融合指数高低的区域排序为,河南>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北,其中,河南、四川和重庆高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甘肃、陕西和湖北低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社会资本指数高低的区域排序为,四川>河南>重庆>陕西>湖北>甘肃,其中,四川、河南和重庆高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陕西、湖北和甘肃低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3)基于产业融合视角,采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三个维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创业年限、注册资金和员工数量对科特派企业减贫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产业融合指数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各维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帮扶带动减贫>产业增收减贫>投资收益减贫。(4)基于社会资本视角,采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对科特派企业减贫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创业年限、注册资金和员工数量对科特派企业减贫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资本各维度对帮扶带动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关系型>结构型;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产业增收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结构型>关系型;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投资收益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关系型>结构型。(5)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双重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在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中起到的不完全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在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总效应传导中,社会资本起到约22.34%的中介效应。科特派企业减贫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产业融合促进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直接路径,二是科特派企业在产业融合实施过程中通过社会资本促进科特派企业减贫的间接路径。(6)本文从通道优化、服务支撑和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优化的总体思路,并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分别从运行机制、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融资机制和参与机制五个方面对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进行了优化,同时本文还分别从创新科特派企业联盟、构建科特派企业利益共同体、整合科特派企业科技智库以及建立科特派企业农业标准和追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减贫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宋洋[6](2019)在《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在区域空间布局的演变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自发形成的产业空间组合形式变化的动态过程。横向来看,受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市场环境、政策制度、历史沿革等因素差异的影响,产业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状态和组合形式会有所差异;纵向来看,区域内影响因素随时间的改变,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和运动轨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另外,不同类型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也存在显着差异。详细了解产业空间分布演变的规律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高效利用区域内资源、协调区域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有序、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提高,制造业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制造业大规模地向东南沿海省份集聚,造就了一个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借助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以及国家区域政策的特殊待遇,获得了大量海外投资,并通过“三来一补”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承接了大批来自港、澳及海外的加工制造企业(生产部门)的转移,制造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一跃成为全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内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如今,珠三角地区已经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发展更加趋于集约化、高端化、智能化,传统落后制造产能逐渐被淘汰或转移。而粤东、西、北地区则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仍是以初级产品加工业、纺织、冶炼等低端制造业为主,而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较低。广东省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就了广东特色的制造业空间布局,占全省土地面积30%的珠三角区域集聚了全省80%的制造业企业,产业集聚程度远远高于粤东、西、北地区。珠三角制造业的高度集聚虽然能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生产运作效率,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每况愈下,劳动力、能源等各种要素价格飞速上涨、工业用地资源日益稀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产业升级压力等一系列问题陆续涌现,迫使一些对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需求较高的企业或生产部门想要向珠三角以外地区转移。粤东、西、北地区虽然一直积极承接来自珠三角以及海外的产业转移,但由于受各地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市场环境、政策支持度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各地区对不同类型制造业的集聚能力有较大差异,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变形态。本文以广东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东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利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区域产值份额变动图、区域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空间分散度指数的变化态势,分析制造业在广东省内各区域分布的演变情况,并且进一步实证分析在广东省不同区域范围内影响制造业分布状况的因素差异情况,对比2000—2007年和2008—2017年两个时间段,实证分析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适合广东省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议。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6章,各章简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2章,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对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分别从产业布局的概念和指向、产业区位理论、产业集聚相关理论、产业扩散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本章首先对广东省工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发现在1990—1995年和2001—2007年两个时间段广东省的工业增长经历了两次高峰期,2010年以后广东的工业增长率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其次,研究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各时期广东省制造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趋势;再次,本章分析了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中地位的变化情况,从广东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各制造行业占全国产值份额的变化、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变化三个角度,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及比较优势行业的演变;最后,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从专业镇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制造业省内区域间发展差距悬殊、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4章,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本章首先采用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分析广东省内四个区域之间和各地市之间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广东省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制造业结构差异明显,尤其以珠三角和其他非珠三角区域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差异较大,具有良好的产业分工的基础,广东各城市之间的专业化水平有所上升,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其次,珠三角仍然是广东省制造业集聚的核心区,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呈现出从珠三角地区向外扩散的态势,主要从珠三角地区向粤东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扩散,体现为从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向珠三角其他城市(佛山、东莞、惠州)转移,相较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分布仍比较集中;广东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不断提高,高度集中在珠三角七个城市(除肇庆和江门)。最后,利用空间分散度指数对制造业各行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从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视角分别分析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趋势,珠三角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呈扩散态势,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呈集聚的态势;粤东地区在空间上形成集聚趋势的行业既有纺织业、食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也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现代制造业;粤西地区的石油加工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有所提高;粤北地区的纺织业和服装业的空间集中趋势比较明显,但多数行业还是呈比较分散的分布态势。第5章,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政府行为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因素,在对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由于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悬殊,且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设立了全省范围、珠三角区域、非珠三角区域三个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发现,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效果相似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需求、外部性和技术创新能力,而在区域上有显着差异的影响因素是拥挤效应、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支持度三项因素。在比较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由于制造业类型不同,对其空间布局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也存在显着差异,本文以2008年为分水岭,分别实证分析了2000—2007年和2008—2017年两个时间段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差异。第6章,结论与对策建议。首先对前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综合归纳,提取本文的核心观点,然后,依据上述结论提出广东制造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杨红[7](2019)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以甘肃省1683个样本农户为例》文中提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发展数字经济。互联网就是新技术的代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高达32.9%。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因数字经济吸纳的就业人口达1.71亿人,互联网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就业渠道,极大的促进人们收入的提高和就业的稳定,互联网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社会发展的面貌。本文从农村互联网使用的角度入手,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促进网络扶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互联网对收入等有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综述。其次,对样本村的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描述,主要分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情况,在样本村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方面分别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外出与非外出劳动力四个角度进行叙述。最后运用OLS模型和PSM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互联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鲜有研究农村地区互联网使用的效益,本文运用西北师范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在甘肃省贫困县15个农村的社会调查数据,在实证分析阶段运用OLS回归和PSM分析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用互联网可以使农户收入显着提高近1700元。因此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有利于实现网络扶贫;第二,影响农户使用互联网的因素主要是农户特征因素和家庭的因素。依次为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户主的政治面貌,农户的家庭规模和家庭是否发生重大事件。第三,非农就业是互联网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途径。互联网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快信息的传播,有利于就业供给与就业需求的匹配。第四,社会资本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第五,互联网在对农户非农经营收入增加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王龙涛[8](2017)在《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陇南特色农产品和兰州百合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甘肃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盛产各类优质农产品,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产销方式,现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受到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和推崇。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研究,以甘肃陇南特色农产品和兰州百合产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为例进行现状分析和问题研究,最终认为甘肃省具备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独特优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前景好,基础设施配套完备齐全,具备较好的政策环境、群众基础。同时也存在产品知名度低、市场效应差、规模小、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最后,在对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即以大力度的产品推广宣传和同行业巨头合作带动提升产品知名度;以规范化的产销标准和便捷化的物流快递提高产品经济效益;在维护利用好现有基础设施的同时,采取定向委培方式逐步解决人才缺口。
郭茜[9](2016)在《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转型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合金作为钢铁制造业的一种关键性的原材料,不管是对国民经济发展,还是对人民生活来讲,都必不可少。进入本世纪以来,铁合金工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发展成效最为显着。但是,随着资源与能源供给日益紧张,铁合金行业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铁合金企业竞争加剧,加速发展日趋困难。在国内铁合金产业布局不合理、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形势下,铁合金企业面临着战略转型的挑战,而走节能、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成为铁合金企业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所以,研究中小铁合金企业的转型发展战略,这一课题不但迫切,而且切实,同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笔者以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的发展实际,对其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借助自身努力,找到新的发展机遇,设立科学合理的转型战略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予以阐述。本文先界定了企业战略的定义,对其基本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对相关的理论予以了回顾;紧接着以这些理论为依据和指导,透彻地分析了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当前生存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铁合金这一行业的整体环境。接下来研究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的内部环境,结合企业宗旨、使命、目标以及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中面临的瓶颈,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做好战略匹配工作,对明辉硅业在当前发展中所具备的发展优势、存在的发展劣势、面临的发展威胁、潜存的发展机会予以总结归纳。最后选择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分析法为本文的核心工具,进而得出适合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发展的转型战略选择,并制定了明辉硅业的整体性的战略目标及具体的战略实施措施。最后是结论与展望。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也能为国内其他中小型铁合金企业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王海龙[10](2015)在《陇南市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结构是指在既定的地区范围中,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客体、经济相关活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组织形态,是对地区经济系统中经济要素的在空间上集聚程度和形态的反映。空间结构研究不仅是区域科学研究的重要范畴,随着旅游学研究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空间结构也成为旅游学研究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问题之一。为实现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繁荣陇南地方旅游经济,推进区域旅游协作,促进陇南市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从陇南旅游空间结构构建分析与优化提升的角度,重点论述研究了以下几方面:1、从陇南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陇南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现存问题与矛盾、交通建设情况及陇南城市体系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陇南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的基础条件与开发环境。2、从宏观发展规划层面,结合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综合分析研究陇南旅游业发展现状,确定了陇南市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旅游节点和旅游发展轴线,构建出“一横两纵”的斜“H”字型旅游空间结构,并提出重点建设旅游竖向发展通道,加强向南开发,连接川渝的发展格局。3、从区域空间尺度,分析陇南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陕、甘、川毗邻地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方向;将陇南市范围的8县1区,划分3个层级,采取以主要城市(镇)节点为依托,结合每个县区节点的实际,具体论述每个旅游节点城市(镇)的发展措施。4、阐明了陇南旅游空间结构发展优化提升的战略,并论证了陇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升的举措与意义。
二、文县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县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鞍山市工业经济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方法 |
2 实验与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说明 |
2.3 结果分析 |
2.3.1 各区县的工业总体分析 |
2.3.2 各区县部门工业结构分析 |
3 结语 |
(2)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空间 |
2.1.3 空间模式 |
2.2 相关文献梳理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相关案例借鉴 |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
3.2.1 评价内容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2.4 评价方法确定 |
3.2.5 评价结果分析 |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产业因素 |
4.2.3 文化因素 |
4.2.4 交通因素 |
4.2.5 政策因素 |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1 内生驱动 |
4.3.2 外部推力 |
4.3.3 协同平台 |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2 本章小结 |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
6.1 研究方法 |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
6.5 本章小结 |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5)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特派企业减贫是推进国家科技扶贫战略的重要路径 |
1.1.2 产业融合是以科特派企业减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
1.1.3 社会资本是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特派企业 |
2.1.2 科特派企业减贫 |
2.1.3 产业融合 |
2.1.4 社会资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六次产业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企业减贫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科特派企业减贫的作用机理 |
2.3.2 产业融合与社会资本影响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剖析 |
3.1 科特派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科技特派员的起源——南平经验 |
3.1.2 科特派企业的探索实践——宁夏模式 |
3.1.3 科特派企业的全国推广 |
3.2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多案例剖析 |
3.2.1 案例研究方法与设计 |
3.2.2 案例企业简介 |
3.2.3 案例内分析 |
3.2.4 案例间分析 |
3.2.5 结论与讨论 |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样本描述 |
3.4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剖析 |
3.4.1 全国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 |
3.4.2 样本企业帮扶带动减贫现状 |
3.4.3 样本企业产业增收减贫现状 |
3.4.4 样本企业投资收益减贫现状 |
3.5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存在的现实问题 |
3.5.1 科特派企业同质化严重且发展受限 |
3.5.2 科特派企业减贫模式需要突破创新 |
3.5.3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挖掘不够 |
3.5.4 科特派企业产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测度及解析 |
4.1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测度及结果 |
4.2.1 基于熵值法的科特派企业产业融合测度 |
4.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测度 |
4.3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 |
4.3.1 产业融合的特征分析 |
4.3.2 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融合对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5.2.1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模型构建 |
5.2.2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变量含义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5.3.2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3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结果 |
5.3.4 秦巴山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对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1.1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帮扶带动减贫的影响 |
6.1.2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产业增收减贫的影响 |
6.1.3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投资收益减贫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6.2.1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模型构建 |
6.2.2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变量含义 |
6.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3.3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4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结果 |
6.3.5 秦巴山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资本在产业融合影响科特派企业减贫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产业融合与科特派企业减贫 |
7.1.2 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7.2.1 产业融合、社会资本与科特派企业减贫的模型构建 |
7.2.2 产业融合、社会资本与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变量含义 |
7.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测量模型信度、效度检验 |
7.3.2 Bollen-Stine联合正态检验 |
7.3.3 结构模型拟合优度评价 |
7.3.4 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
7.3.5 中介效应检验 |
7.3.6 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优化 |
8.1 总体思路 |
8.1.1 通道优化 |
8.1.2 服务支撑 |
8.1.3 保障机制 |
8.2 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的优化 |
8.2.1 运行机制优化 |
8.2.2 合作机制优化 |
8.2.3 利益分配机制优化 |
8.2.4 融资机制优化 |
8.2.5 参与机制优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创新科特派企业联盟,集聚社会资本减贫 |
9.2.2 构建科特派企业利益共同体,引入考核机制减贫 |
9.2.3 整合科特派企业科技智库,引领成果转化减贫 |
9.2.4 建立科特派企业农业标准和追溯体系,运用第六产业减贫 |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秦巴山区陇南片区科特派企业减贫多案例访谈提纲 |
附录2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调研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3.2 产业集聚与扩散相关研究综述 |
1.3.3 产业空间布局演变研究综述 |
1.3.4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布局的概述 |
2.1.1 产业布局的基本概念 |
2.1.2 产业布局指向 |
2.2 产业区位理论 |
2.2.1 古典区位理论 |
2.2.2 近代区位理论 |
2.2.3 现代区位理论 |
2.3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集聚 |
2.3.2 产业地理集中 |
2.3.3 地区专业化 |
2.3.4 产业集群 |
2.4 产业扩散的相关理论 |
2.4.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业转移 |
2.4.2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产业扩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
3.1 广东省工业的总体发展态势 |
3.2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3.2.1 以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时期(1978—1991 年) |
3.2.2 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时期(1992—2000 年) |
3.2.3 制造业重型化发展阶段(2001—2008 年) |
3.2.4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阶段(2009—2012 年) |
3.2.5 高端制造业发展阶段(2013 年至今) |
3.3 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
3.3.1 广东省的主要工业产品在全国的地位 |
3.3.2 广东省制造业各行业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 |
3.3.3 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
3.4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3.4.1 专业镇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
3.4.2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 |
3.4.3 区域间制造业发展悬殊 |
3.4.4 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较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 |
4.1 广东省各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 |
4.1.1 广东省各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分析 |
4.1.2 广东省各市的地区相对专业化水平 |
4.2 制造业产值份额的空间分布演变 |
4.2.1 制造业各行业最高产值份额所属地的变化分析 |
4.2.2 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产值份额的空间分布演变 |
4.3 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1 全部制造行业产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 |
4.3.2 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 |
4.4 广东省制造业各行业空间集中度的变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5.1.1 资源禀赋 |
5.1.2 劳动力成本 |
5.1.3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 |
5.1.4 外部性 |
5.1.5 拥挤效应 |
5.1.6 政府行为 |
5.2 广东省分区域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5.2.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5.2.4 分区域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结论分析 |
5.3 广东省分类型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5.3.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3.4 分类型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促进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 |
6.2.2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有机联系 |
6.2.3 运用比较竞争优势、建设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极 |
6.2.4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6.2.5 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互联网使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以甘肃省1683个样本农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互联网普及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
二、互联网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
三、互联网影响下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 |
四、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线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的难点 |
第一章 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信息经济理论 |
二、外部性理论 |
三、社会资本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信息化 |
三、互联网经济 |
第二章 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现状 |
第一节 甘肃省互联网发展现状 |
一、甘肃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二、甘肃省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概况 |
第三节 样本村互联网发展现状 |
第四节 样本农户互联网使用现状 |
一、样本村人口基本情况 |
二、不同性别人口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
三、不同年龄段人口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
四、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
五、外出与非外出劳动力的互联网使用情况 |
第三章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指标选取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OLS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二、PSM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匹配结果平衡性检验 |
第五节 OLS与 PSM估计结果比较 |
第四章 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收入的途径 |
第一节 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影响农户收入 |
第二节 通过扩大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 |
第三节 通过电商平台影响农户收入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加快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二、提高农户科学文化素质 |
三、加强政府政策规制和政策性支持 |
四、缩小我国与其他国家互联网发展的差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陇南特色农产品和兰州百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电子商务简介 |
一、电子商务定义 |
二、电子商务特点 |
三、电子商务功能 |
第二节 农产品电子商务简介 |
第三节 电子商务对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影响 |
一、电子商务对涉农企业的影响 |
二、电子商务对产品流通的影响 |
三、电子商务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 |
四、电子商务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四节 问题提出 |
第二章 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必要性 |
第二节 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二、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情况 |
四、甘肃农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知 |
五、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支持 |
六、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情况 |
七、电子商务专业人员情况 |
八、存在困难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甘肃省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基础条件 |
一、产品基础 |
二、电商服务中心建设 |
第二节 农民受益情况 |
一、农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同度 |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致富带动情况 |
第三节 成县核桃加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发展困难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百合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兰州百合简介 |
第二节 兰州百合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一、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员情况 |
三、电子商务政府支持情况 |
四、网上门店及销售情况 |
第三节 百合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一、兰州百合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二、兰州百合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转型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三) 研究工具与方法 |
二、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一) 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二) SWOT分析综述 |
(三)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综述 |
(四)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综述 |
(五)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综述 |
(六) 相关文献综述 |
三、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经营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简介 |
(二) 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经营问题诊断 |
四、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
(一) 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二) 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行业环境分析 |
(三) 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五、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 |
(一) SWOT分析 |
(二) 战略组合分析 |
(三) 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制定 |
(四) 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实施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 主要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陇南市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间结构理论概述 |
2.1.1 空间结构理论发展形成过程 |
2.1.2 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及其模式 |
2.2 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
2.2.2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进程与趋势 |
第三章 陇南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的条件分析 |
3.1 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
3.1.1 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2 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 陇南旅游资源类型及空间分布 |
3.2.1 陇南市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
3.2.2 陇南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
3.3 陇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
3.3.1 陇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
3.3.2 陇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3 陇南市旅游发展的优势 |
3.4 陇南市交通状况及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
3.4.1 交通运输 |
3.4.2 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
第四章 陇南市旅游空间结构总体格局 |
4.1 斜“H”字型空间结构构建 |
4.1.1 构建依据 |
4.1.2 斜“H”字型旅游空间结构 |
4.2 建设完善陇南“竖向”旅游通道 |
4.2.1 旅游线路的开发建设 |
4.2.2 确定发展轴线 |
4.2.3 选择区域支撑中心 |
4.3 打造陇南市四大旅游区 |
4.3.1 陇南市四大旅游区划分 |
4.3.2 陇南市四大旅游区建设策略 |
第五章 陇南市各旅游节点城市开发对策 |
5.1 陇南市各县区旅游发展的差异比较 |
5.1.1 陇南市各县区旅游收入与游客接待量对比 |
5.1.2 陇南市各县区旅游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
5.2 陇南市各县区旅游节点发展对策 |
5.2.1 武都——陇南市区域集散中心 |
5.2.2 成县——陇南旅游发展的重点 |
5.2.3 康县——陇南绿色生态天然氧吧 |
5.2.4 西和——陇南文化旅游的亮点 |
5.2.5 文县——陇南旅游发展的潜力股 |
5.2.6 徽县——陇南“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 |
5.2.7 两当——陇南旅游发展新秀 |
5.2.8 宕昌——陇南旅游重要增长极 |
5.2.9 礼县——陇南“秦人故里”旅游地 |
5.3 陇南市旅游三大层级与梯度发展 |
5.3.1 陇南各旅游节点发展的梯度层次划分 |
5.3.2 梯度发展的策略建议 |
第六章 陇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升战略 |
6.1 区域大通道建设与旅游精品线路打造 |
6.1.1 实施区域大通道建设战略 |
6.1.2 陇南精品旅游线路的拓展 |
6.2 融入“大九寨”旅游经济圈及区域旅游协作 |
6.2.1 融入“大九寨”旅游经济圈 |
6.2.2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文县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鞍山市工业经济空间结构研究[J]. 郭亚军,王山东. 地理空间信息, 2021(02)
- [2]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D]. 张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6]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D]. 宋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7]互联网使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以甘肃省1683个样本农户为例[D]. 杨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陇南特色农产品和兰州百合为例[D]. 王龙涛. 兰州大学, 2017(04)
- [9]甘肃省文县明辉硅业集团转型发展战略研究[D]. 郭茜. 兰州大学, 2016(08)
- [10]陇南市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研究[D]. 王海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