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士综合素质与现代护理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罗娜[1](2021)在《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应用》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编制针对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为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现状提供调查工具,调查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的知识、信念、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静脉输液港维护管理与培训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回顾静脉输液港维护及相关研究进展、静脉输液技术指南与标准初步拟定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问卷条目,通过专家德尔菲法修改条目,形成预调查问卷。2.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山东省临床护士 450名进行预试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资料通过SPSS22.0进行分析,采用决断值法筛选条目,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内容效度指数检验信效度形成最终问卷。3.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现状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问卷》进行网络调查,通过方便抽样法从山东省各医院中抽取1089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所有数据资料通过SPSS22.0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两轮函询中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2.8%、93.1%;意见提出率分别为58.6%、37.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系数分别为0.147(P<0.001)、0.168(P<0.001),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0.00~0.24、0.00~0.23。2.信效度检验结果:其中信度分析通过内部一致性表示,问卷总体Cronbach’s alpha为0.959,知识、信念及行为各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分别为0.787、0.987、0.965,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效度分析通过内容效度表示,问卷两轮条目水平内容水平效度(I-CVI)分别为0.62~1.00、0.85~1.00,两轮问卷全体一致性内容效度(S-CVI/UA)为0.96和0.95,问卷均值内容效度(S-CVI/Ave)均为 0.97。3.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及预试验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版《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共64个条目,其中知识维度28个条目、信念维度18个条目,行为维度18个条目。4.发放问卷1179份,回收有效问卷1089份。1089名临床护士中女性占98.2%;年龄为26-35岁的护士占54.3%;最终学历为本科的护士占86.8%;61.3%的护士参加过输液港相关知识的培训;仅25.4%的护士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5.山东省临床护士输液港维护知信行总体得分为(174.37±24.26)分,知识、信念、行为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6.42±4.66)分、(82.43±12.56)分、(75.53± 14.19)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临床护士静脉维护知识与信念(r=0.264,P<0.001)、知识与行为(r=0.209,P<0.001)、信念与行为(r=0.434,P<0.001)之间均存在正性相关关系。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工作科室、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最终学历、职称、是否为静脉专科护士和是否参加培训的临床护士在静脉输液港维护知识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和是否参加相关培训的临床护士在静脉输液港维护信念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作科室、年龄、职称、是否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和是否参加相关培训的临床护士在静脉输液港维护行为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年限、所在科室、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等级和是否接受过静脉输液港维护培训、是否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P<0.05);信念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是否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是否参加过静脉输液港维护培训(P<0.05);行为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科室、是否参加过静脉输液港维护培训(P<0.05)。结论1.编制的《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了解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水平的评估工具。2.相较于静脉输液港维护信念得分,知识得分较低,行为得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应制定相关措施,提高临床护士对静脉输液港维护知识及行为水平。3.强化对低年资、年轻、低职称、专科学历、非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及未参加过静脉输液港维护相关培训护士的培训,结合多元化培训形式,激发临床护士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与效果。
刘萍[2](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吴丹,米钰,邹盼盼,钱金平,钱国安,程婧婧,王文[3](2021)在《安徽省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安徽省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后期护理管理者提升健康教育培训效果及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7—9月对安徽省23所一级医院、56所二级医院、54所三级医院的10 239名护理人员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通过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 239份,有效回收问卷9 182份,有效回收率为89.68%。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安徽省9 182名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总分为(347.47±50.66)分,标准分为(78.08±11.38)分;自我效能感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总分分别为(29.45±6.16)、(48.49±11.2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初始学历、护理能级、带教时间、学校健康教育学习经历、医院健康教育培训经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自我效能、组织支持是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调整后R2=0.218,F=151.553,P<0.001)。结论安徽省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升;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为其从事临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组织支持,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为患者更好地服务。
高翔[4](2021)在《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旨在探讨临床护士应具备的人文关怀能力。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初步构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他评问卷,调查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初步拟定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及组合权重。根据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1访谈提炼出四个主题:护士需在关怀关系中树立榜样作用;护患双方表达出各自的心声可以更好地促进关怀关系的发展;护士需练习关心的技巧,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护患双方都被充分认可的关怀关系有利于人文关怀的进一步实施。2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6.6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7;第一轮专家函询的Kendall协调系数为0.282,第二轮为0.276;各指标赋值均数为4.69~4.93;变异系数为0.052~0.169,分值均符合要求。3构建基于诺丁斯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92个,分为护士长、临床医生、住院患者三个模块。4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问卷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03、0.832、0.750;分半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0.702、0.610;Spearman-Brown系数分别为0.757、0.712、0.610。I-CVI在0.8~1之间,S-CVI在84.4%~87.9%之间。KMO值分别为0.792、0.750、0.739,Barlett球形检验值分别为1513.450、1163.144、1134.201(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公因子旋转法,前4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2.629%、79.616%、64.973%,4个公因子与问卷中一级指标对应。5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得分率>80%),所在科室、性别、民族、第一学历、是否有宗教信仰、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婚姻状况、人事状况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不产生影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最高学历、是否生育、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方面培训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产生影响(P<0.05)。结论:1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构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92项。2编制《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问卷信效度较好。3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得分率>80%),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人文关怀知识培训是影响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
米钰[5](2021)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系统、科学的量表构建程序,构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从而为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与自我效能、组织支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期干预和提升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提供支持。方法第一阶段:通过文献回顾法、焦点小组访谈法以及德尔菲法初步确立量表各级指标(预测版本)。并利用该量表和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3~6月对安徽省某所三级甲等医院727名临床护士进行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26份),经项目分析和第一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量表的施测版本。第二阶段: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7~10月对安徽省某4所三级甲等医院2036名临床护士正式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861份),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形成量表的应用版本。第三阶段:采用横断面调查和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7~9月对安徽省23所一级医院、56所二级医院、54所三级医院10239名护理人员,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应用版本)、自我效能感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通过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239份,有效回收问卷9182份,有效回收率为89.68%。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第一阶段:经文献回顾法、焦点小组法、德尔菲法和预调查后,形成了以知识与经验、技能与能力、综合素质为主要框架的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施测版本,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90个。其中,2轮德尔菲法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5,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11、0.635(P<0.01)。预调查未删除任何条目,只是调整个别条目的归属和对因子名称进行重新命名。第二阶段:经正式施测后,形成了以知识与经验、技能与能力、综合素质为主要框架的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应用版本,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89个。其中,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3个分量表均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中知识与经验、技能与能力、综合素质的各拟合指数分别为:卡方自由度比值(X2/df)分别为2.169、2.829、2.836,比较拟合指数(CFI)分别为0.999、0.971、0.991,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分别为0.035、0.044、0.044,规范指数(NFI)分别为0.998、0.956、0.986,拟合优度指数(GFI)分别为0.993、0.857、0.957。量表(应用版本)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7;知识与经验,技能与能力、综合素质3个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65、0.983、0.934;量表的折半信度和CVI分别为0.811、0.943。第三阶段:护理人员自我效能和组织支持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9.45±6.16)和(48.49±11.26)。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得分为(78.08±11.38),处于中等水平。同时,健康教育胜任力在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健康教育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和组织支持呈显着正相关(P<0.001)。自我效能感与组织支持呈显着正相关(P<0.001)。组织支持对健康教育胜任力具有直接的积极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支持和健康教育胜任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36,占总效应51.45%。结论本研究最终形成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共包括3个分量表,89个条目。其中,“知识与经验”分量表包括2个维度(“医学知识”和“经验”),共8个条目;“技能与能力”包括5个维度(“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估”,“科学研究和创新”,“沟通”,“领导和管理”),共59个条目;“综合素质”包括3个维度(“社会角色”,“个人特质和动机”,“职业忠诚度”),共22个条目。并经严格信效度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同时,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支持和健康教育胜任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金莲锦,陈萌,孙平,李罡[6](2020)在《基于医学教育认证的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医学教育认证的出台,更是为医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契机。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极为重要的学科,麻醉学由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涉及到药理、生理、人体解剖以及临床麻醉、疼痛诊疗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医学教育认证及麻醉学教学特点,并结合当前麻醉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康爱华[7](2020)在《基于护士层级管理APN排班法对儿科责任制护士职业倦怠感和胜任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基于护士层级管理APN排班法对儿科责任制护士职业倦怠感和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于2019年1月开始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和APN排班法,对不同层级护士合理搭配,对患儿进行责任制护理,调查对比层级管理APN排班法实施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和胜任能力的变化。结果层级管理和APN排班法实施后,护士职业倦怠感中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评分均显着低于实施前(P值均<0.05),个人成就感评分显着高于实施前(P <0.05);护士岗位胜任力各指标评分均显着高于实施前(P值均<0.05)。结论运用护士层级管理和APN排班法可有效减轻儿科责任制护士的职业倦怠感,促进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提升。
周珺[8](2020)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定并实施手术室行为导向教学具体方案,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240人展开研究。所有护理实习生在护理部按照完全随机的分配方法,分别进入手术室A病区和B病区实习。应用抛硬币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入A病区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干预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同期进入B病区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周期为4周,分别应用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带教满意度及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表,对护生的综合能力及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进行评价。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均值±标准差、率和构成比等方法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行为导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共236名护生完成了整个研究,其中,对照组117人,干预组119人,结果显示:1.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总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P>0.05);干预后,对照组总分为(107.92±3.59)分,干预组总分为(118.18±5.72)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2.12±0.52)分,干预组为(2.2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84.21±3.65)分,干预组为(89.75±3.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85.13±4.33)分,干预组为(91.36±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3,P<0.01),干预组在进行带教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无显着差异(P>0.05)。4.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后,对照组得分为(68.36±4.68)分,干预组得分为(90.14±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2,P<0.01)。5.临床带教教师行为锚定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9.07±1.17)分,干预组(11.69±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5)。结论1.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可以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护士核心能力,增强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使其熟练掌握手术室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生对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的满意度。2.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改变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理念,督促带教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实践中,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完善和补充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申媛[9](2020)在《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风险预警能力,初步构建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自评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第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初步拟定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序图(Precedence Chart,简称PC)法对能力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再采用平均数法和乘积法计算二级指标复合权重。根据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培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第二部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现状调查。选取山东省某地2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1)构建的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分别是护理风险基础、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权重分别为0.150,0.444,0.245,0.161,二级指标30项。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5、0.888,均大于0.7,说明专家权威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肯德尔系数(Kendall’s,W)分别为0.315、0.347(P<0.001),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两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CV)分别是0.000~0.295、0.000~0.189。(2)《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信效度检验。预调查分析,问卷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为0.942,重测信度为0.958,问卷总体内容效度(S-CVI)为0.85,各条目内容效度(I-CVI)分布在0.83~1.00之间,探索性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公因子旋转方法采用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前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629%,4个公因子与与问卷中一级指标对应。(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总分是83.15±15.22,四个维度护理风险基础、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得分分别是16.15±3.74、38.06±7.65、11.64±2.76、17.11±3.29。职称、手术室类型、手术室工作年限、职务是护理风险基础维度、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维度、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维度以及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职称、手术室类型、职务是不良事件管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构建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0项。(2)编制《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进行信度和检验,问卷信效度较好。(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职称、手术室类型、职务以及手术室工作年限是影响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主要因素。
周悦[10](2020)在《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立足临床护理岗位并承担护理科研任务的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的临床规范化培训方案构建、岗位绩效考核和职业规划提供依据,为护理研究生教育策略和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同时为临床各专科、各阶段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指标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1.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2.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概念界定和指标筛选。3.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同时计算专家的权威系数、判断系数和内容熟悉程度,以此来判断专家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结果 1.界定了“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和“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构建了由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护理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8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6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260,0.3443,0.0764,0.0542,0.2731,0.1260。3.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7和 0.88。4.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9,0.18,0.16,卡方检验p值均<0.05。结论 在对“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和“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方面能力提升提出改进建议,为此群体的临床规范化培训、考核和职业规划提供了评价工具,并为各专科、各阶段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期提高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的临床和科研能力,促进我国临床护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
二、护士综合素质与现代护理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士综合素质与现代护理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输液港的应用概述 |
2.2 输液港的维护与护理研究进展 |
2.3 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现状 |
2.4 国内外护士输液港维护知信行研究现状 |
2.5 理论基础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问卷的编制 |
3.1 研究目的 |
3.2 问卷编制过程 |
3.3 主要统计学指标 |
3.4 预调查 |
3.5 问卷编制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第四章 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现状调查 |
4.1 研究方法 |
4.2 统计分析 |
4.3 质量控制 |
4.4 研究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6.1 创新性 |
6.2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2 文献检索策略 |
3.2.3 文献质量评价 |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内容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纳入标准 |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方法 |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
4.3.4 伦理学原则 |
4.3.5 质量控制 |
4.4 研究结果 |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
4.4.2 主题提炼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专家遴选 |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
5.2.3 函询过程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5 伦理原则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专家基本情况 |
5.3.2 专家意见整理 |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
第七章 讨论 |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理论基础 |
3 研究概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质性研究结果 |
2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
3 层次分析法结果 |
4 问卷预调查结果 |
5 正式调查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和科学性分析 |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
4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 |
5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 |
1 建立了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2 形成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并初步应用 |
3 创新性 |
4 局限性与展望 |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
第七部分 致谢 |
第八部分 附录 |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附录 B 质性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 C 第一轮专家咨询 |
附录 D 第二轮专家咨询 |
附录 E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 |
附录 F 综述 诺丁斯关怀理论在护理人文关怀领域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5)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现状 |
1.2.1 护理人员某一方面的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 |
1.2.2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评价工具研究 |
1.2.3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的维度划分不明晰 |
1.3.2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评价工具现存在的不足 |
1.3.3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与自我效能、组织支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明晰 |
2 操作性定义 |
3 理论基础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6 技术路线图 |
研究一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构建 |
1 基于文献回顾和焦点小组访谈法形成量表草案 |
1.1 文献回顾 |
1.1.1 检索数据库 |
1.1.2 检索词 |
1.1.3 检索时限 |
1.2 焦点小组访谈法 |
1.2.1 焦点小组访谈前准备及实施 |
1.2.1.1 确立访谈目的 |
1.2.1.2 制定访谈提纲 |
1.2.1.3 确定访谈对象 |
1.2.1.4 访谈人员、地点、时间等准备 |
1.2.2 访谈资料收集 |
1.2.3 资料整理分析 |
1.2.4 访谈结果 |
1.2.4.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
1.2.4.2 具体访谈结果 |
2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量表的预测版本 |
2.1 确定函询专家 |
2.1.1 专家纳排标准 |
2.1.2 专家人数 |
2.1.3 函询方式 |
2.2 确定函询问卷 |
2.2.1 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
2.2.2 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 |
2.3 量表指标筛选标准 |
2.4 统计处理 |
2.5 专家咨询结果 |
2.5.1 基本情况 |
2.5.2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
2.5.2.1 专家积极程度 |
2.5.2.2 专家权威程度 |
2.5.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2.5.2.4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
2.5.3 评价指标筛选结果 |
3 通过预调查形成量表的施测版本(第一次探索性因子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步骤 |
3.4.1 项目分析 |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
3.5 资料收集及质量控制 |
3.6 数据处理 |
3.7 研究结果 |
3.7.1 基本情况与量表得分情况 |
3.7.2 项目分析 |
3.7.3 第一次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
研究二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工具 |
3.1.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3.1.2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施测版本) |
3.2 研究步骤 |
3.2.1 项目分析 |
3.2.2 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
3.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
3.3 资料收集及质量控制 |
3.4 数据处理 |
3.5 伦理考虑 |
4 结果 |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4.2 项目分析 |
4.3 效度检验 |
4.3.1 结构效度 |
4.3.1.1 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1.2 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
4.3.2 内容效度 |
4.4 信度检验 |
5 讨论 |
5.1 量表构建过程及意义 |
5.2 量表信、效度较高 |
5.3 量表内容系统、全面 |
研究三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初步应用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工具 |
3.1.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3.1.2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应用版本) |
3.1.3 自我效能感量表 |
3.1.4 组织支持感量表 |
3.2 数据收集及质量控制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社会人口学信息 |
4.2 自我效能,组织支持与健康教育胜任力之间的关系 |
4.3 自我效能在组织支持和健康教育胜任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
5 讨论 |
5.1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分析 |
5.2 组织支持积极提升健康教育胜任力 |
5.3 自我效能在组织支持和健康教育胜任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全文结论 |
1 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
1.1 创新性 |
1.2 局限性与展望 |
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Ⅰ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构建专家函询表(第1 轮) |
附件Ⅱ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构建专家函询表(第2 轮) |
附件Ⅲ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调查(预测版本) |
附件Ⅳ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调查(施测版本) |
附件Ⅴ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调查(应用版本) |
附件Ⅵ 伦理审查批件 |
(6)基于医学教育认证的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教育认证概述 |
2 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特点 |
2.1 涉及医疗风险高 |
2.2 理论实践要求高 |
2.3 临床处理复杂性 |
2.4 人性化教学管理 |
3 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
3.1 教学法的应用问题 |
3.2 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
3.3 实验室设施的问题 |
4 基于医学教育认证的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教学改革 |
4.1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
4.2 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
4.2.1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
4.2.2引入案例教学法 |
4.2.3 多媒体案例再现 |
4.3 构建专业教师队伍 |
4.4 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
4.5 完善教学质量评估 |
(7)基于护士层级管理APN排班法对儿科责任制护士职业倦怠感和胜任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实施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比较 |
2.2 实施前后护士胜任能力比较 |
3 讨论 |
(8)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手术室护理带教 |
2.2 干预组:护生接受行为导向教学法干预的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 |
2.3 基于行为导向的带教方法与传统带教方法比较 |
3 工具与效应指标 |
3.1 实习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
3.2 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 CIRN) |
3.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
3.4 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 |
3.5 教学满意度评分 |
3.6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量表 |
4 数据处理 |
5 质量控制 |
5.1 排除教学内容差异的影响 |
5.2 排除教师教学水平差异的影响 |
5.3 排除考核标准评分差异的影响 |
5.4 排除数据录入误差的影响 |
5.5 排除问卷收集过程的影响 |
6 技术线路图 |
结果 |
1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
2 两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比较 |
2.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护士核心能力比较结果 |
2.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
3 两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
3.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结果 |
3.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4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
4.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考核成绩比较结果 |
4.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影响 |
5 两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 |
6 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6.1 教学干预前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6.2 教学干预后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讨论 |
1 实验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优势分析 |
2.1 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护生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
2.2 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显着提高护理实习生满意度 |
2.3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 |
3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1 临床护理带教师资力量局限性 |
3.2 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资料不足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9)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成立研究小组 |
2 指标构建原则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方法 |
5 预调查 |
6 统计学方法 |
7 技术路线图 |
8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1 文献研究结果 |
2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讨论 |
1 研究的可靠性 |
2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
第二部分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现状调查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5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 手术室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现状 |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分析 |
4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 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种类多 |
2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 对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硕士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 |
(二) 以学历为因素分层培训,加强硕士护士培训针对性 |
(三) 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规范化培训方案,促进能岗匹配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 核心能力与护理核心能力 |
(二) 团队角色理论 |
三、护理核心能力框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 |
(二) 专科护士/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能力 |
(三) 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四、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方法及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护理核心能力的文献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文献检索结果 |
(二) 核心能力概念界定及特质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半结构式访谈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
(二) 硕士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结果 |
1. 临床实践能力 |
2. 临床科研能力 |
3. 护理教育能力 |
4. 组织管理能力 |
5. 沟通协调能力 |
6. 专业发展能力 |
三、小结 |
第三部分: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二、函询结果 |
(一) 专家的基本情况 |
(二) 第一轮函询反馈意见 |
(三) 第二轮函询反馈意见 |
(四) 相关统计结果 |
三、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一) 科学性分析 |
(二) 可靠性分析 |
二、硕士护士核心能力指标的结果分析 |
(一) 临床实践能力 |
(二) 临床科研能力 |
(三) 护理教育能力 |
(四) 组织管理能力 |
(五) 沟通协作能力 |
(六) 专业发展能力 |
三、硕士护士核心能力指标的现实意义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半结构式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3: 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4: 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综述 临床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护士综合素质与现代护理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港维护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 罗娜. 山东大学, 2021(12)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3]安徽省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吴丹,米钰,邹盼盼,钱金平,钱国安,程婧婧,王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15)
- [4]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应用[D]. 高翔.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5]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D]. 米钰.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基于医学教育认证的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教学改革研究[J]. 金莲锦,陈萌,孙平,李罡. 中国现代医生, 2020(33)
- [7]基于护士层级管理APN排班法对儿科责任制护士职业倦怠感和胜任能力的影响[J]. 康爱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11)
- [8]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周珺. 青岛大学, 2020(01)
- [9]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 申媛. 青岛大学, 2020(01)
- [10]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周悦.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