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治疗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杨梅[1](2021)在《儿童EBV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21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儿童EBV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特点,探索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儿童EBV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组并随访,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2例(57.1%),女性9例(42.9%),中位发病年龄8岁(2-14岁),中位病程24.5个(0.3-161个月)。21例患者临床病理亚型主要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9例(42.9%),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8例(38.1%),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CSEBV+TCL)4例(19.0%)。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7/21,80.9%),肝大(15/21,71.4%),脾大(14/21,66.7%),浅表淋巴结肿大(11/21,52.4%)和皮疹(10/21,47.6%)。实验室检查主要发现全血细胞减少(10/21,47.6%),血小板减少(11/21,52.4%),肝功能异常(9/21,42.9%),胆色素代谢障碍(7/21,33.3%),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11/21,52.4%),其中7例患者LDH水平超过1000IU/L,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7/21,33.3%),合并HLH(7/21,33.3%),血尿素氮和/或肌酐升高(3/21,14.3%)。19例患者有EBV相关血清学检查资料,EBV-DNA拷贝数明显升高,超过104copies/ml。此外18例患者EBV VCA-Ig M均阴性,VCA-Ig G均阳性。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组织病理学资料,以皮肤、淋巴结、骨髓为主。组织病理特点为异常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可见轻度异型细胞。2例CSEBV+TCL患者组织活检可见异型肿瘤细胞增生。免疫组化特点为CD3、CD7、TIA-1阳性,部分合并CD56阳性。除部分骨髓活检外,EBER均阳性。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分析阳性率为55.6%(5/9)。共随访20例患者,失访1例,中位随访时间7个月(0.3-59个月),死亡16例(80%)。单因素预后分析发现发热(P=0.028)、淋巴结肿大(P=0.037)、血小板减少(P=0.013)、LDH升高(P=0.003)、胆红素升高(P=0)、肾功能异常(P=0.02)、凝血功能障碍(P=0)、存在噬血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0)与儿童EBV-T/NK-LPDs不良预后相关;多因素预后分析提示血小板减少、LDH升高是影响儿童EBV-T/NK-LPDs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1.儿童EBV-T/NK-LPDs临床表现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种痘样皮疹为主,出现系统性损害时,主要累及血液系统、肝脏功能。2.组织病理学特点为EBV感染的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免疫组化显示:CD3、CD7、TIA-1阳性,部分可同时合并CD56阳性。EBBR普遍阳性。3.该类疾病临床罕见,合并系统性症状时,侵袭性强,病死率高,血小板减少、LDH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4.对合并系统性症状的儿童EBV-T/NK-LPDs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单用糖皮质激素或HLH治疗方案,效果均不理想。
周杨林[2](2020)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不良事件数据为基础,建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数据库,对不良事件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新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研究方法:获取并解析包含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规范药品名称和数据集成等处理,建立用于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的数据库。定义“重要不良事件”和“特殊不良事件”,使用不相称性分析中的报告比值比法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重要不良事件”、“特殊不良事件”和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将说明书中没有记载的“特殊不良事件”作为新的风险信号。研究结果:通过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数据库的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对于重要器官,氟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75个,伊曲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30个,伏立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79个,泊沙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33个。将说明书中已经记载的不良事件与数据挖掘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氟康唑有13个阳性信号,伊曲康唑有14个阳性信号,伏立康唑有38个阳性信号,泊沙康唑有13个阳性信号,4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中不良事件是风险信号的占各自记载总不良事件的百分比分别为20.97%、16.28%、25.33%、15.67%。对于特殊不良事件,研究最终发现氟康唑6个新风险信号,伊曲康唑2个新风险信号,伏立康唑8个新风险信号,泊沙康唑11个新风险信号,这些新风险信号均未在现有说明书中记录。研究结论:通过对药品不良事件的数据挖掘,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心脏、血液、胃肠、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或系统中均存在较多的风险信号;部分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未被记录在药品说明书中,为新的药品风险信号,对这些新的风险信号需要加强监测。临床在使用三唑类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时,需要做好药用药评估以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风险。
顾丽雯[3](2019)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2014-2018年单中心儿童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儿童心肌炎所有临床症状,尤其是首发、早期临床症状,为心肌炎的诊断,尤其是危重病例的识别提供临床经验,从而减少误诊率,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通过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共145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起病日期、就诊日期、住院日期)、首发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预后等,并将其分为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组与非FM组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1)心肌炎以冬春季节起病多见。本资料共145例心肌炎患儿,男性79例,女性66例。FM组共47例(32.4%),男19例,女28例;非FM组共98例(67.6%),男60例,女38例,FM组中女性比例(58.6%)高于非FM组女性比例(38.8%)(P<0.05)。(2)FM组首发临床表现中消化系统症状31例(66.0%)、神经系统症状11例(23.4%)、面苍/急促45例(95.7%)、食纳差36例(76.6%)、精神差31例(66.0%)明显高于非FM组(P<0.01)。(3)病初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 mass,CK-MB mass)、肌红蛋白(Myoglobin,MYO)、B 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 FM组升高程度较非FM组显着(P<0.01)。入院首次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表现比较:FM组病初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19.1%)、Ⅲ°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AVB)发生率(10.6%)高于非FM组(P<0.01),而心室颤动发生率(4.3%)、心室扑动发生率(4.3%)、高度AVB发生率(4.3%)、T波低平/倒置发生率(34.0%)高于非FM组(P<0.05),但FM组中病初室性早搏发生率(10.6%)明显低于非FM组(P<0.01)。入院首次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表现:FM组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比例(73.3%)、心脏增大比例(75.6%)、室间隔增厚比例(37.8%)、心包积液比例(22.2%)、室壁运动异常比例(48.9%)明显高于非FM组(P<0.01)。(4)145例患儿中死亡4例(2.8%)(均为FM患儿),存活141例(97.2%),治愈 114 例(78.6%)。结论:儿童心肌炎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是心肌炎患儿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心脏损伤表现在临床中却相对少见。通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伴面苍、精神食纳欠佳的患儿,则需警惕FM。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ECG、UCG在病初多有异常,灵敏度高,因此应作为临床一线辅助检查。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ECG表现为Ⅲ°/高度AVB、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常提示FM可能,而出现室性早搏则在非FM中多见。心肌炎尤其是FM常病情危重,早期病死率高,故临床疑似或确诊心肌炎者均应收住入院观察治疗。第二部分:单中心十五年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儿童F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预后特征,为FM的早期识别、诊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01月至2018年12月临床诊断为FM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手段及预后,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1)本资料共70例FM患儿,男性29例(41.4%),女性41例(58.6%),其中新生儿2例,婴幼儿33例,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年发病例数由2004到2018年逐年增加。(2)起病前3周内,有70.0%的患者有明确前驱感染史,其中41例(58.6%)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8例(11.4%),最为多见。(3)FM首要症状以心外表现为主,呼吸道症状41例(58.6%)、消化道症状37例(52.9%)较为多见;典型心脏症状在年长儿中多见,主要包括胸闷13例(18.6%)、胸痛6例(8.6%)、心悸4例(5.7%)。婴幼儿中表现为精神欠佳28例、拒乳/食纳差27例、面苍/大汗23例。(4)首诊辅助检查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升高 20/23(86.9%),CK-MB mass 升高 37/46(80.4%),cTnI 升高 60/67(89.6%),MYO 升高 27/60(45.0%),BNP 升高 30/50(60.0%)。ECG 异常占 98.6%,最常见的是T波改变28例(40.0%)、ST-T段改变25例(35.7%)、窦性心动过速25例(35.7%),其中Ⅲ°/高度AVB14例(20.0%),室性心动过速8例(11.4%)。UCG异常者占89.7%,其中左室收缩功能减弱47例(69.1%)、心脏增大45例(66.2%)最为多见,另外室间隔增厚16例(23.5%),室壁运动异常25例(36.8%),心包积液15例(22.1%)。(5)70例FM患儿中,死亡患儿11例,59名患儿存活。死亡组中出现呼吸促/费力(72.7%)、呼吸心跳骤停(27.3%)、心室颤动(18.2%)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6)治疗过程中,使用磷酸肌酸组存活率(79.7%)明显高于未使用磷酸肌酸组存活率(20.3%)(P<0.01),联合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营养心肌药物者存活率(78.0%)明显高于未联合使用者存活率(22.0%)(P<0.01)。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组存活率(86.4%)高于未使用IVIG组存活率(13.8%)(P<0.05)。(7)70例FM患儿死亡率达15.7%,生存率为84.2%,存活59例中有43例(61.4%)痊愈,有2例安装永久起搏器,2例患儿失访。结论:儿童FM多见于冬春季节,各年龄段可见,其起病迅猛,病程进展极快,疾病早期死亡率高。FM的首发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以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起病,对于确诊FM患儿早期使用大剂量IVIG及心肌营养药物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存活率。患儿病程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和心室颤动后存活率较低。
杨晶[4](2019)在《多粘菌素B对α-鹅膏毒肽中毒兔肝功能损伤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探讨多粘菌素B治疗α-鹅膏毒肽中毒所致肝功能损伤的疗效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 法]用新西兰纯种白兔20只分为4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为中毒模型组,用鹅膏毒蕈毒素灌胃;第3组为中毒模型加水飞蓟宾(silibinin,SIL)组,用鹅膏毒蕈毒素灌胃1次,造成中毒模型后用水飞蓟宾腹腔注射治疗;第4组为中毒模型组加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LOB)组,用鹅膏毒蕈毒素灌胃1次,造成中毒模型后用多粘菌素B注射液静脉推注。然后测定肝功能的ALT、AST和TBIL三个指标,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从形态学角度观察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和肝细胞凋亡情况,全部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探究多粘菌素B对兔α-鹅膏毒肽中毒肝功能损伤的疗效分析。[结 果](1)α-鹅膏毒肽中毒的新西兰纯种白兔经多粘菌素B和水飞蓟宾治疗后,兔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显着降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指标明显降低,且多粘菌素B治疗组的ALT、AST、TBIL测量值较水飞蓟宾治疗组低,接近正常值;(2)肝脏组织的HE染色,可观察到多粘菌素B和水飞蓟宾治疗组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未经治疗的新西兰纯种白兔的肝组织损伤程度轻,坏死细胞减少,中心静脉充血减轻,且多粘菌素B治疗组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水飞蓟宾治疗组的肝组织损伤程度轻;(3)肝脏组织的TUNEL染色,可观察到多粘菌素B和水飞蓟宾治疗组的肝细胞凋亡数量较未经治疗的新西兰纯种白兔的肝细胞凋亡数量少,且多粘菌素B治疗组的肝细胞凋亡数量较水飞蓟宾治疗组的肝细胞凋亡数量少。[结 论]多粘菌素B对α-鹅膏毒肽中毒兔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且强于水飞蓟宾。
牛文惠[5](2019)在《MSCs促生长及免疫调节相关因子检测和促进ALPPS术后肝再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与脐血T细胞共培养后有关促生长和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变化,探讨UC-MSCs的旁分泌及对T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通过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联合门静脉结扎与肝脏劈离的二步肝切除(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模型,探讨BM-MSCs细胞移植能否促进剩余肝再生,改善肝功能及病理指标,防止术后肝衰竭。研究方法:(1)使用脐带组织解离器与配套试剂盒标准化处理脐带组织,获得UC-MSCs;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BM-MSCs。应用流式细胞仪鉴定UC-MSCs和BM-MSCs的表面标志。(2)第一部分实验分为三组,即UC-MSCs组、脐血T细胞组和共培养组。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三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检测前八代UC-MSCs 14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寻找分泌能力较强的UC-MSCs细胞代数,利用此代细胞建立不同比例UC-MSCs与脐血T细胞的共培养体系,检测五种细胞因子表达量。(3)第二部分实验分为三组,即门静脉结扎和肝叶劈离组(后简称ALPPS组)、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联合ALPPS组(后简称生理盐水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联合ALPPS组(后简称为细胞移植组)。构建ALPPS手术模型和移植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1d、5d、7d、10d和14d)计算大鼠体重与肝脏再生率的变化;收集静脉血,并检测血清标本中AST、ALT、Alb和Tbil的水平;HE染色检测大鼠肝脏的坏死与再生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CNA指数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术后大鼠肝脏TNFα、IL-6和HGF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获得较高活力的UC-MSCs,细胞高表达CD29、CD49、CD90和CD105,低表达CD34、CD45、CD31和HLA-DR。获得较高活力的BM-MSCs,细胞高表达CD29和CD44,低表达CD45。(2)P6 UC-MSCs与其他代数的细胞相比,细胞因子分泌量较高。共培养组中GM-CSF分泌量不受UC-MSCs存在的影响。但随着UC-MSCs的加入,IL-4和IL-10的分泌量增加,TNF-α和IFN-γ的分泌量减少,且脐血T细胞与UC-MSCs比值为10∶1以上比例时分泌量变化更显着(P<0.05)。(3)第二部分实验中三组大鼠术后的体重在前五天体重为快速负增长,第5天后大鼠体重逐渐回升,第10天时逐渐恢复正常水平。术后第5天,三组右中叶均明显开始肝叶再生,且细胞移植组再生速度更快。第5、7、10、14天时细胞移植组的右中叶再生率明显大于ALPPS组和生理盐水组。(4)细胞移植组从术后第5天开始,ALT、AST的浓度明显低于ALPPS组和生理盐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PS组和生理盐水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至第10天时,细胞移植组ALT、AST浓度恢复至正常值水平,ALPPS组和生理盐水组在第14天时恢复至正常值水平。细胞移植组从术后第5天开始,Alb浓度明显高于ALPPS组和生理盐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PS组和生理盐水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0天时,细胞移植组Alb浓度恢复至正常值水平,ALPPS组和生理盐水组在第14天时恢复至正常值水平。三组术后血清Tbil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术后第1天右中叶均出现大面积水肿,胞浆空泡,有少量点灶状坏死。术后第5天均出现水肿增加,但细胞形态、肝细胞索排列和淤血情况均较第1天减轻,且核分裂像增加,可见新生细胞。术后第7天,三组组织结构接近正常。(6)三组术后在第5天PCNA阳性表达水平最高,第7、10、14天的PCNA阳性表达数下降且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三组术后右中叶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GF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在第5天达到峰值,且细胞移植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细胞移植组恢复至正常值范围,ALPPS组和生理盐水组在术后第14天恢复至正常值水平。研究结论:使用脐带组织解离器与配套试剂盒标准化处理脐带组织获得UC-MSCs;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BM-MSCs。所获细胞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其形态和免疫表型均符合MSCs的生物学特征。使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量。UC-MSCs与T细胞共培养后抗炎细胞因子分泌量增加,促炎细胞因子分泌量减少,有降低炎症反应的功能;移植BM-MSCs并联合ALPPS可以促进剩余肝再生,改善肝功能以及病理指标,防治术后肝衰竭,为MSCs移植治疗肝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殷晓辰[6](2019)在《重组蛋白疫苗抗原分子表征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以类病毒颗粒为基础的重组蛋白疫苗近年来不断发展,目前已有针对HBV、HPV和HEV这三种病毒的重组蛋白疫苗成功上市。类病毒颗粒能够在分子表面充分展示关键表位,刺激抗原提呈及免疫反应的进行,在疫苗的研发中备受青睐。而重组蛋白分子表征的稳定性是保证疫苗发挥免疫原性及抗原性的关键。本文以两种重组蛋白为例对抗原分子表征的稳定性展开研究。一方面,对已上市的戊肝疫苗进行实时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对潜力候选疫苗乙肝治疗性抗原的热稳定性展开探索。在戊肝疫苗稳定性研究方面,首先,本研究选取在2-8℃存放36个月的戊肝疫苗样品进行实时稳定性分析。体内效力结果证明戊肝疫苗经长期储存后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体外免疫化学检测中,选择不同特点的8株p239特异性单抗,针对重组蛋白p239的不同表位进行分子表征稳定性分析,不同的体外检测方法得出一致的结论,戊肝疫苗经长期储存后,至少保持50%以上的抗原性。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检测方法(LC-MS、MALDI-TOF MS、TEM、CE-SDS、HPSEC)证明,长时间储存后,戊肝疫苗的p239抗原的蛋白完整性及颗粒性基本保持稳定不变。接下来,本研究对热加速后的戊肝疫苗样品进行了体内及体外效力检测。效力试验证明,42℃热加速2周以内,戊肝疫苗的ED50仍小于放行标准(1.0 μg),且能保持50%及以上的抗原性,这部分数据为戊肝疫苗申请CTC提供可行性数据支持。在乙肝治疗性抗原热稳定性研究方面,首先,针对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对缓冲液条件的摸索,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SEC)、差式扫描量热法(DSC)以及双抗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最终确定最佳缓冲液配方(5 mMPB 7.0+100 mMNaCl+0.3%Tween 80)。在最佳缓冲条件下,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在50℃热加速7天仍能保持近1 00%的抗原性。随后,对吸附佐剂的乙肝治疗性抗原的热稳定性分析,利用SDS-PAGE、DSC及双抗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发现佐剂的存在不会削弱乙肝治疗性抗原的热稳定性,并且三种新型佐剂FH-003A、5.7xFH-003A和FH-002A对于维持蛋白完整性具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完成了戊肝疫苗36个月实时稳定性的研究,证明了戊肝疫苗长期储存后仍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抗原性、颗粒性及蛋白完整性。戊肝疫苗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为未来戊肝疫苗申报CTC提供数据支持。乙肝治疗性抗原无论在原液状态还是与佐剂吸附后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一结果为乙肝治疗性抗原成为潜力候选治疗性乙肝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袁伦志[7](2019)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HBV感染具有严格的宿主种属特异性和肝细胞嗜性,其感染人肝细胞后能够持续复制,诱发宿主免疫耐受状态、逐步形成慢性化、直接或间接诱导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并造成重症肝炎、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脏疾病。目前,虽然预防性疫苗的普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HBV新发感染率,但是已批准上市的临床药物仍然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由于HBV的天然宿主人类和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用于研究收到严格的伦理限制,因此发展能够最大限度模拟HBV感染和发病的动物模型成为进一步认识HBV感染发病机制,以及研发和评价新一代抗HBV药物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建立了转基因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旱獭、北京鸭和树鼩等替代模型,然而它们都不能完全模拟HBV在人类中感染发病的自然史,因此,建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特别是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用于支持HBV感染发病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已有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一直存在原代人细胞来源匮乏和体外难以扩增、个体差异大、多种细胞移植不匹配、伦理问题、造模周期长、实验窗口期短和难以模拟HBV感染相关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等限制。因此,建立一种方便易用的、能够支持HBV感染发病研究的新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推进HBV相关基础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发展十分必要。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临床分离的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同时重建了同源的人源肝脏和免疫系统,并将此种双嵌合人源化小鼠用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病理生理学研究。我们对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感染自然史、相关肝脏疾病、天然宿主动物、感染细胞和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察,我们发现hBMSCs具有重建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的巨大的潜力,并选择其作为我们构建新型双嵌合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细胞材料。我们使用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免疫缺陷FRGS小鼠,发现其能够在小鼠体内迅速转分化为具有活性的人肝细胞和多种人免疫细胞,同时证明暴发性肝衰竭的肝脏微环境是驱动hBMSCs在免疫缺陷FRGS小鼠体内大量快速转分化为人源肝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要驱动因素。我们在hBMSCs移植的免疫缺陷FRGS小鼠(hBMSC-FRGS)体内建立了HBV慢性感染,实现A,B,C,D四种常见HBV基因型病毒感染超过50周。我们连续监测了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病毒DNA及蛋白水平,证明被HBV感染的小鼠血清内含有具备感染活力的HBV病毒颗粒。我们初步研究了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的免疫病理生理学变化,在感染进行和持续和过程中同步分析了小鼠肝内人源免疫细胞、人源细胞因子、肝脏炎症进展和HBV特异性人源抗体水平等指标,证明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出现持续的肝脏炎症和免疫耐受状态。我们在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观察到一系列的指示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典型性指标,包括:肝硬化血清学指标持续增高、小鼠肝脏组织中肝硬化相关人源基因表达持续上调、小鼠肝脏组织中胶原纤维堆积持续增加、纤维结节生成、肝小叶结构被破环、肝板塌陷、肝脏外表粗糙体积固缩等。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肝脏和免疫系统双重人源化的hBMSC-FRGS小鼠模型,将其用于HBV感染和相关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HBV感染后小鼠产生肝脏炎症并且逐步发展为典型的肝硬化。
张嘉宁[8](2018)在《多谱学联合分析在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各类高通量分子谱学检测技术的日益成熟,多谱学联合分析的方法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视野。多谱学联合分析为复杂疾病的深入研究以及精准医学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新线索和新思路。干细胞移植在多种高致死率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我们对干细胞协助器官修复的具体应用机制仍知之甚少。暴发性肝衰竭是一类进展极快,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目前,原位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前我们的合作实验室已建立了 D-半乳糖胺(D-Galactose,D-Gal)诱导的猪肝损模型,即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hepatic failure,FHF)大动物模型,并发现在疾病造模的同时,异种移植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显着降低疾病猪模型的死亡率。本研究对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猪的过程中所采集的多类分子谱学数据进行了定量和整合分析,并利用这些数据从各个生物学角度对干细胞在救治暴肝猪过程中所起到的类药物治疗的作用进行了描述。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过程中干细胞的作用时间窗。本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组和暴肝对照组血清中的肝功能相关指标均在造模3天后显着上升,不过3天时干细胞移植组肝功能指标的上升程度有所稀释,且移植组的指标在7天时回到基线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在造模3天后观测到模型猪体内由暴发性肝衰竭所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该细胞因子风暴在干细胞移植7天后被压制,此时猪体内的代谢稳态平衡也得到恢复。此外,本研究还明确了干细胞在体内增殖,转分化和旁分泌作用在肝脏修复过程所起到的贡献。整合分析发现干细胞移植7天后基本完成在体内的增殖和转分化,其中转分化的干细胞约占猪整体肝细胞总量的4.5%。本研究进一步对干细胞移植组和暴肝对照组的细胞因子风暴组分进行分析,发现两个实验组在该过程中对暴肝环境进行响应的细胞因子完全不同,表明干细胞在肝脏恢复过程中逆转了机体对暴肝的响应。最后,本研究对干细胞救治暴肝过程中协同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发现在干细胞介导的肝脏修复过程中Notch通路被激活。对D-Gal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猪模型和大鼠模型仅注射Notch配体DLL4,不进行任何其它治疗,生存分析结果均显示模型生存率得到改善(猪,P = 0.0240;大鼠,P= 0.0453)。这一结果表明DLL4具有较高临床转化潜力。综上,本研究概括了干细胞的治疗时间窗以及干细胞转分化和旁分泌功能在救治器官急性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为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基础。本研究从干细胞和宿主器官互作过程中分离出了 一条复杂的信号通路,揭示干细胞介导的DLL4-NOTCH激活促进了宿主肝脏的修复过程,为探索干细胞在其它情境下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启发。
刘欣[9](2018)在《血浆置换对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功能衰竭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浆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使用血浆置换治疗的9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对比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并发症的改善情况、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而对影响治疗肝功能衰竭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S表示分析的实验数据,对资料的计数采用χ2检验,采用t检验进行料比较计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9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共进行274例次血浆置换治疗,其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0例次,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6%,予以对症治疗后缓解,均完成治疗;90例患者中肝功能衰竭治疗有效63例,肝功能衰竭治疗无效27例,总治疗有效率70%。结论在治疗肝功能衰竭中,血浆置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能够有效的、安全的治疗肝功能衰竭。影响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发病年龄、有肝硬化、有并发症、临床分期(晚期)、CHE、治疗前血清TBil、PTA水平等因素。
夏强[10](2016)在《中国儿童肝移植临床诊疗指南(2015版)》文中研究指明1前言儿童肝移植是临床肝移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63年世界首例儿童肝移植手术实施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儿童肝移植的术后生存率已得到极大提高。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儿童肝移植比例均超过肝移植总例数的10%,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80%,儿童活体肝移植的生存率则更高[1-2]。目前,国外儿童肝移植方面的指南有美国肝病研究协会与美国移植协会共同发布的《2013年儿童肝移植术后
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治疗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治疗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EBV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21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病理分型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临床症状和体征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组织病理学 |
2.5 治疗及预后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儿童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诊断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的区别 |
1.1.2 药品不良事件研究的历史背景 |
1.1.3 国内外药品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情况 |
1.1.4 药品风险信号的概念和内容 |
1.1.5 药品风险信号的研究方法 |
1.2 国内外药品风险信号数据挖掘文献研究 |
1.2.1 数据挖掘工作的早期探索 |
1.2.2 医疗大数据的数据挖掘阶段 |
1.2.3 数据挖掘未来发展方向 |
1.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不良事件监测 |
1.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研究的基本情况 |
1.3.2 选择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1.4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内容 |
1.4.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挖掘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
1.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 |
1.4.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挖掘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
2.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来源与获取 |
2.1.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来源 |
2.1.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获取 |
2.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分析与提取 |
2.2.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条目分析 |
2.2.2 提取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中变量并备份 |
2.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清洗 |
2.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重复报告的处理 |
2.3.2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核心变量缺失的处理 |
2.3.3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缺失值处理 |
2.3.4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异常值处理 |
2.3.5 研究数据中ISR编码不同但报告内容相同或相近数据处理 |
2.4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收集和处理 |
2.4.1 常用药名信息的处理方式 |
2.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 |
2.4.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处理 |
2.5 处理后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集成 |
2.6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库基本情况与检测 |
2.6.1 数据库中基本信息查询 |
2.6.2 查询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 |
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算法介绍和使用 |
3.1.1 二乘二列联表与卡方检验 |
3.1.2 报告比值比 |
3.2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信息汇总与研究 |
3.2.1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信息 |
3.2.2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3.1 重要不良事件定义 |
3.3.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结果 |
3.4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4.1 特殊不良事件定义 |
3.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结果 |
3.5 讨论 |
3.5.1 通过对4 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中的风险信号挖掘结果讨论 |
3.5.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结果讨论 |
3.5.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风险信号研究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创新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本研究的创新 |
4.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2014-2018年单中心儿童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单中心十五年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心肌炎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致谢 |
(4)多粘菌素B对α-鹅膏毒肽中毒兔肝功能损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MSCs促生长及免疫调节相关因子检测和促进ALPPS术后肝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及对T细胞分泌的影响 |
1.1 研究对象和材料 |
1.1.1 实验研究对象 |
1.1.2 实验耗材 |
1.1.3 主要试剂 |
1.1.4 主要仪器 |
1.1.5 主要试剂盒 |
1.1.6 主要溶液 |
1.2 实验方法 |
1.2.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1.2.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 |
1.2.3 使用动态成像系统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 |
1.2.4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的制备 |
1.2.5 脐血T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的制备 |
1.2.6 建立UC-MSCs与脐血T细胞共培养体系 |
1.2.7 细胞因子检测 |
1.2.8 统计学方法 |
1.3 结果 |
1.3.1 UC-MSCs体外生长情况及形态学观察 |
1.3.2 UC-MSCs免疫表型鉴定 |
1.3.3 UC-MSCs的增殖能力分析 |
1.3.4 UC-MSCs的细胞因子分泌情况 |
1.3.5 共培养组的细胞因子分泌情况 |
1.4 讨论 |
1.4.1 间充质干细胞 |
1.4.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1.4.3 UC-MSCs与 BM-MSCs生物学特性比较 |
1.4.4 液相芯片技术的优势 |
1.4.5 UC-MSCs的旁分泌作用 |
1.5 小结 |
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ALPPS术后肝再生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研究对象 |
2.1.2 实验耗材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器械 |
2.1.5 主要仪器 |
2.1.6 主要试剂盒 |
2.1.7 主要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2.2.2 大鼠模型的制备 |
2.2.3 检测指标 |
2.2.4 统计学处理 |
2.3 结果 |
2.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情况及形态学观察 |
2.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鉴定 |
2.3.3 大鼠术后体重变化及肝再生率 |
2.3.4 术后肝功能变化 |
2.3.5 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 |
2.3.6 术后PCNA阳性细胞数变化 |
2.3.7 术后右中叶TNFα、IL-6及HGF表达水平 |
2.4 讨论 |
2.4.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2.4.2 ALPPS手术模型 |
2.4.3 细胞移植 |
2.4.4 肝再生的评价指标 |
2.4.5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2.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肝脏再生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重组蛋白疫苗抗原分子表征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戊型肝炎研究概况 |
1.1 戊肝流行病学特征 |
1.2 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1.3 戊型肝炎疫苗研究现状 |
2 乙型肝炎研究概况 |
2.1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
2.2 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2.3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
3 重组蛋白疫苗研究概述 |
3.1 疫苗的发展概况 |
3.2 疫苗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
3.3 类病毒颗粒作为抗原的重组疫苗发展概况 |
4 重组疫苗质量分析概述 |
4.1 疫苗质量分析方法概述 |
4.2 疫苗稳定性研究概述 |
4.3 佐剂在疫苗制剂中的作用 |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仪器 |
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1 试剂与耗材 |
2.2 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
2.3 常规溶液 |
2.4 分析软件 |
3 实验方法 |
3.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2 单克隆抗体的HRP标记及荧光标记 |
3.3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3.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3.5 pH值测定 |
3.6 新型佐剂的制备 |
3.7 模拟疫苗制剂与解离 |
3.8 重组蛋白免疫原性、抗原性及物理化学性质鉴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戊肝疫苗终产品稳定性相关研究 |
1 戊肝疫苗实时稳定性评价 |
1.1 戊肝疫苗物理化学性质评价 |
1.2 在动物体内评价戊肝疫苗的免疫原性 |
1.3 体外检测评价戊肝疫苗抗原性 |
2 戊肝疫苗热稳定性评价 |
2.1 在动物体内评估热加速后的戊肝疫苗 |
2.2 体外相对效力检测热加速后的戊肝疫苗 |
3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乙肝治疗性抗原热稳定性研究 |
1. 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热稳定性评价 |
1.1 缓冲液pH对乙肝治疗性抗原热稳定性的影响 |
1.2 组氨酸对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热稳定性的初步摸索 |
1.3 最佳缓冲条件下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的热稳定性 |
2 乙肝治疗性抗原吸附佐剂后的热稳定性评价 |
2.1 解离液配方的摸索 |
2.2 吸附佐剂后的乙肝治疗性抗原物理化学性质评价 |
2.3 吸附佐剂后乙肝治疗性抗原抗原性评价 |
3 第二部分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戊肝疫苗实时稳定性评价在疫苗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意义 |
4.2 戊肝疫苗脱冷链运输的可行性 |
4.3 乙肝治疗性抗原成为候选疫苗的潜力 |
4.4 不同免疫化学方法的优势比较 |
小结与展望 |
1 小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 |
致谢 |
(7)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乙型肝炎病毒 |
1.1 HBV的起源与进化 |
1.2 HBV的病毒结构 |
1.3 HB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 |
1.4 HBV的感染机制和生命周期 |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造成的相关肝脏疾病 |
2.1 HBV感染的主要宿主 |
2.2 HBV的全球流行状况 |
2.3 HBV感染的自然历史过程 |
2.4 HBV感染慢性化诱发的相关肝脏疾病 |
2.5 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 |
3.1 基于人肝癌细胞系的HBV稳定复制细胞系 |
3.2 基于原代人肝细胞和原代树鼩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3.3 基于人肝脏祖细胞系HepaRG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3.4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3.5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原代猪肝细胞和原代猴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3.6 基于人干细胞分化获得类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
4.1 灵长类HBV感染模型 |
4.2 树鼩HBV感染模型 |
4.3 土拨鼠替代模型 |
4.4 北京鸭替代模型 |
4.5 HBV转基因小鼠 |
4.6 基于病毒基因组转染的HBV复制小鼠模型 |
4.7 人类肝脏单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感染及抗病毒研究 |
4.7.1 免疫缺陷小鼠和细胞移植 |
4.7.2 uPA缺陷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
4.7.3 HSV-tk/NOG小鼠模型 |
4.7.4 Fa~(-/-)Rag2~(-/-)IL2rg~(-/-)(FRG)小鼠模型 |
4.7.5 FRGS小鼠模型 |
4.8 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相关疾病研究 |
4.8.1 AFC8-hu HSC/Hep小鼠模型 |
4.8.2 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FRGN和uPA-NOG小鼠 |
4.8.3 A2/NSG-hu HSC/Hep小鼠 |
4.8.4 HIS-Hep-FRGN小鼠 |
4.8.5 HIS-HUHEP-uPA/NRG小鼠 |
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5.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 |
5.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 |
5.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 |
5.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分子机制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7.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耗材和试剂 |
7.1 主要仪器 |
7.2 常规耗材 |
7.3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常规基础试剂 |
7.4 定性和定量检测试剂盒 |
7.5 实验用主要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
7.6 常规PCR引物 |
7.7 常规抗体和荧光素 |
7.8 实验动物和细胞 |
8. 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8.1 ELISA/CLEIA检测 |
8.2 Western Blot检测 |
8.3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8.4 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染色实验 |
8.5 常规流式细胞技术 |
8.6 常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
9. hBMSC-FRGS小鼠模型构建和鉴定 |
9.1 hBMSCs分离、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 |
9.2 FHF-FRGS小鼠的构建及hBMSCs移植手术 |
9.3 肝脏灌流分离肝内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 |
9.4 分离鉴定人源细胞及检测相关标志物 |
9.5 鉴定人源肝细胞和鼠源肝细胞是否发生融合 |
10. HBV感染相关病毒学和病理学检测 |
10.1 不同基因型HBV病毒生产与纯化 |
10.2 HBV蛋白与核酸检测方法 |
10.3 hBMSC-FRGS小鼠人源免疫反应分析 |
10.4 肝硬化诊断方法 |
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FRGS小鼠 |
12.1 hBMSCs表型鉴定 |
12.2 hBMSCs移植拯救FHF-FRGS小鼠免于死亡 |
12.3 hBMSC-FRGS小鼠实现人源肝细胞嵌合 |
12.4 hBMSC-FRGS小鼠实现多种人源免疫细胞嵌合 |
12.6 嵌合肝脏内的人源肝和鼠源肝细胞未发生融合 |
12.7 hBMSC-FRGS小鼠长期安全性评估 |
12.8 FHF肝脏微环境是hBMSCs转分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
12.9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hBMSC-FRGS小鼠支持慢性化HBV感染 |
13.1 hBMSC-FRGS小鼠支持多种基因型HBV感染 |
13.2 hBMSC-FRGS小鼠支持C基因型HBV感染慢性化 |
13.3 第二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 |
14.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肝人源内免疫细胞变化 |
14.2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人源细胞因子变化 |
14.3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发生重症肝炎 |
14.4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产生特异性针对HBV抗原的T细胞 |
14.5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血清HBV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 |
14.6 第三部分小结 |
第四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诱发人源肝硬化 |
15.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
15.2 HBV感染肝hBMSC-FRGS小鼠组织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
15.3 肝硬化区域种属特异性鉴定 |
15.4 第四部分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16. HBV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发展历程 |
17.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人类肝脏再生和免疫系统重建 |
18. HBV感染慢性化和诱导肝脏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 |
19. 新型HBV抗病毒治疗策略与关肝脏疾病的防治措施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多谱学联合分析在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术语表 |
1 绪论 |
1.1 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 |
1.1.1 临床病因 |
1.1.2 动物疾病模型 |
1.1.3 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 |
1.2 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 |
1.2.1 移植干细胞种类 |
1.2.2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器官修复中的应用 |
1.2.3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暴肝治疗中的应用 |
1.3 多谱学联合分析 |
1.3.1 多谱学联合分析在复杂疾病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组织 |
2 干细胞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猪模型时间窗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模型的建立 |
2.2.2 实验方法 |
2.3 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表型鉴定 |
2.4 生理水平治疗时间窗 |
2.5 分子水平治疗时间窗 |
2.5.1 生化指标变化监测 |
2.5.2 细胞因子丰度变化监测 |
2.5.3 代谢谱变化监测 |
2.6 本章小结 |
3 干细胞在宿主体内转分化和旁分泌作用的评估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方法 |
3.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转分化作用评估 |
3.3 旁分泌作用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多组学协同分析参与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的生物途径 |
4.1 差异分子分析 |
4.2 基因集功能关联分析 |
4.3 候选基因筛选及验证 |
4.3.1 验证实验材料及方法 |
4.3.2 验证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讨论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血浆置换对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肝功能衰竭 |
1.1.2 人工肝支持系统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血浆置换对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2.1 背景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治疗方法 |
2.2.3 实验方法 |
2.2.4 观察指标 |
2.2.5 疗效判断 |
2.2.6 统计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临床症状及并发症 |
2.3.2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 |
2.3.3 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疗效 |
2.3.4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的因素 |
2.3.5 不良反应 |
2.3.6 预后 |
2.4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研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儿童肝移植临床诊疗指南(2015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指南参照的推荐级别/ 证据水平标准 |
3 临床问题及推荐 |
3. 1 儿童肝移植适应证和禁忌证( 见表2,3) |
3. 2 儿童肝移植的术前准备与评估 |
3. 2. 1 儿童肝移植的术前多学科评估团队[4,8] |
3. 2. 2 儿童肝移植术前的主要检查项目 |
3.2.3终末期肝病的严重程度评估[10] |
3. 2. 4 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
3. 3 儿童肝移植的手术时机 |
3. 3. 1 胆道闭锁与其他胆汁淤积性肝病[4,8,23-26] |
3. 3. 2 代谢性疾病[8,27-28] |
3.3.3暴发性肝功能衰竭[4,29-30] |
3. 3. 4 肝脏肿瘤[31-32] |
3. 4 儿童肝移植的手术方式[33-41] |
3. 5 儿童肝移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3.5.1血管并发症 |
( 1) 动脉并发症[3,42-45] |
( 2) 门静脉并发症[3,46-48] |
( 3) 流出道梗阻[49-50] |
3. 5. 2 胆道并发症 |
( 1) 胆瘘[51-52] |
( 2) 胆道狭窄[3,51-54] |
3. 5. 3 感染性并发症 |
( 1 )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 感染[3,55-58] |
( 2) 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 感染与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59-62] |
( 3) 新发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63-65] |
( 4) 真菌感染[66] |
3. 5. 4 排斥反应 |
( 1) 急性排斥反应[3,67] |
( 2) 慢性排斥反应[68] |
( 3) 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69] |
3. 5. 5 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 |
3. 6 儿童肝移植的长期管理与随访 |
3.6.1免疫抑制用药及相关问题 |
( 1) 免疫抑制治疗方案[3,67,70-74] |
( 2) 免疫耐受与撤药[75-76] |
( 3) 免疫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 |
3. 6. 2 生长发育[82-84] |
3.6.3神经认知发育与社会心理学发育[85-86] |
3. 6. 4 疫苗接种[66,87-88] |
3. 6. 5 依从性[8,89] |
4 总结与展望 |
5 利益声明 |
四、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治疗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EBV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21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D]. 杨梅.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D]. 周杨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D]. 顾丽雯. 苏州大学, 2019(05)
- [4]多粘菌素B对α-鹅膏毒肽中毒兔肝功能损伤的疗效分析[D]. 杨晶.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MSCs促生长及免疫调节相关因子检测和促进ALPPS术后肝再生的实验研究[D]. 牛文惠.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重组蛋白疫苗抗原分子表征稳定性分析[D]. 殷晓辰. 厦门大学, 2019(09)
- [7]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D]. 袁伦志. 厦门大学, 2019(08)
- [8]多谱学联合分析在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中的应用[D]. 张嘉宁. 浙江大学, 2018(09)
- [9]血浆置换对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欣. 兰州大学, 2018(10)
- [10]中国儿童肝移植临床诊疗指南(2015版)[J]. 夏强.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