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浅谈如何加强回采工作面顶板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斌[1](2021)在《华亭煤矿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范围内煤炭资源逐渐转入深度开采阶段,煤炭企业所面临的灾害影响越来越多,尤其因冲击地压灾害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极大的威胁生产安全,是矿井急需加以管控的重大风险灾害。华亭煤矿2501采区自开展采掘活动以来冲击地压事件一直十分活跃,致使巷道底鼓、顶板下沉、支护失效、大型设备位移等现象突出,甚至出现人身伤亡,对矿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为解决矿井冲击地压频发的问题,本论文采用了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分析等方法,对华亭煤矿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及其解危措施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冲击地压危险的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耦合划分了冲击危险区;以叠加理论为基础分析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力源并得出研究区域以动载为主且主要来源于临空区覆岩破断;基于综合指数评价对250102-2工作面位于上分层保护层和煤柱下方的重点区域及上分层250107-1准备工作面两巷掘进期间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价,运用多因素耦合判定危险程度并划分危险区;对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确定合理的推进速度以及巷道支护等方面从防冲角度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人为因素对矿井冲击地压的影响。根据矿井实际提出对静动载同时监测区域局部相结合的综合监测预警技术,确定监测预警指标综合评判冲击危险性并实施以钻孔卸压、爆破卸压为主的针对性防治措施,通过选取相邻或相似工作面对比冲击地压破坏程度,对综合防治效果进行了检验,得出采掘工作面冲击地压破坏程度显着降低,在冲击地压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常立宗[2](2021)在《高应力区巷道采动影响时效特征及稳定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煤层开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采动影响巷道的矿压显现越发明显,尤其是遇到断层、节理发育等地带,巷道更容易受采动影响发生大范围失稳垮落,因此对高应力区巷道采动影响时效特征与围岩稳定控制研究意义重大。为了解决此类巷道在服务期间内围岩变形严重、不易控制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双柳煤矿3316工作面高应力区采动影响巷道为背景,通过实验室测试、理论分析、数值分析与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高应力区抽采巷围岩应力和变形受采动影响的时效特征规律,并据此优化支护方案,经工程应用与监测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3316抽采巷埋深大,受附近断层构造应力影响明显,巷道整体处于高应力环境之下;巷道岩样力学参数测试结果显示,顶底板岩层力学强度较低、结构破碎。可见巷道围岩松软、承载能力较弱是巷道顶板扭曲变形、帮部碎胀片落严重、巷道围岩整体趋于失稳的根本原因。(2)运用矿压控制理论分析了工作面回采对3316抽采巷的影响机理以及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巷道受采场应力影响变化过程;采用FLAC3D建模对巷道采动影响的时效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煤柱内采动应力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在工作面超过巷道测站80 m处采动应力峰值最大,应力集中系数最高达2.96。(3)锚杆(索)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从测站到达前50 m处至超过测站20 m时,巷道支护结构受采动影响较小,超过测站20 m处至超过测站80 m期间,巷道支护结构受采动影响明显,围岩应力增大,超过测站80 m后采动影响逐渐减缓;采动影响下锚杆(索)工作载荷大幅增加,采动影响增强系数达2.1~5.8,即采动影响明显导致支护结构受损。(4)实测与分析表明,3316抽采巷煤柱帮和实体煤帮受采动影响强度不同,具有不对称性,煤柱帮锚杆(索)工作载荷采动影响增强平均系数较实体煤帮高出27.3%。(5)顶板围岩原位探测对比表明,回采过程中采动应力增加明显导致浅部围岩次生裂隙增多、裂隙范围扩大,尤其集中在0~2.4 m范围内。裂隙扩展使顶板岩层内聚力减小、围岩强度降低。(6)依据抽采巷的采动影响机理与破坏特征,通过提高锚杆、锚索支护强度对原支护方案进行了相应优化,工程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的支护方案巷道顶底板下沉量与原支护方案相比降低了86.2%、两帮移近量则降低了89.1%,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效果明显,实现了整个工作面安全回采。

孙兵军[3](2021)在《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缓解煤炭资源的需求紧张的问题,减少回采工作面保护煤柱的浪费,采用不留回采工作面保护煤柱,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技术通过对保护煤柱的回收,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浪费,消除了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减少了巷道掘进长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相同产量的煤炭资源减少了工业生产的成本,实现了煤炭资源高效安全的开采。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通过切顶技术切断了顶板与采空区的连接,结构运动影响因素多,因此对留巷的顶板的控制需要进一步研究留巷顶板的内部机理,提出相对应的支护方案。本文针对留巷顶板的变形的机理以及围岩的控制的问题,以恒源煤矿Ⅱ632工作面运输平巷为实际的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的破断结构,构建了力学模型,采用两面四向加载实验平台与数值模拟研究手法分析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覆岩运动的特征,分析了留巷支护阻力与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在回采工作面推进的过程中留巷不同阶段的围岩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支护方案控制留巷围岩变形,并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主要的结论如下:通过关键层理论与铰接理论构建力学结构模型,得到了留巷支护阻力的数学解析式,并分析了不同的因素对留巷顶板的支护阻力的影响,随着切顶角度与切顶高度的增大,留巷顶板所需的支护阻力也会相应的增大。以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进行分析。分析了恒源煤矿Ⅱ1632工作面运输平巷合理的切顶角度为15°,切顶高度为8m时,切顶技术能够切断上覆岩层之间的连接,使上覆岩层应力传递的途径被切断。通过两面四向加载实验台模拟了恒源煤矿Ⅱ632工作面运输平巷实际的留巷情况,以数值模拟得到合理的切顶参数模拟了留巷在一次采动影响下留巷围岩的稳定状态,运用数字记录技术与应力监测设备记录了留巷围岩变形和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上方岩层垮落的形态以及留巷周围应力在随着回采过程中应力变化状态。通过两面四向加载实验台恒定的给与围岩荷载,留巷顶板整体发生弯曲下沉现象,底板随着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应力的解除出现底鼓。切顶卸压技术能够切断留巷顶板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连接,采空区直接顶沿着切顶线直接滑落,冒落的矸石充满采空区。在相似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工作面分段推进过程中对留巷的影响范围。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留巷在不同时期内留巷围岩的变形以及应力分布特征。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以及相似模拟的结构,提出锚网索加强支护的方式,并应用于恒源煤矿Ⅱ632工作面运输平巷,通过围岩变形的监测得到留巷围岩整体的变形量较小,留巷能够安全为下个回采工作面使用。图[69]表[3]参[91]

高飞[4](2020)在《回采工作面矿压与顶板管理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回采工作面矿压的危害实行分析,对煤矿回采工作面顶板主要分类状况加以研究,对回采工作面矿压、顶板管理工作的不足进行刍议,对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问题成因、管理完善举措作以探讨,旨在正视回采工作面矿压、加大顶板管理力度,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的良好发展。

史丽娜[5](2020)在《顶压观测风险预警在霍尔辛赫煤矿的统计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3308工作面为分析对象,从精准提供顶板管理技术指导来提升安全效益角度出发,有必要对该工作面开展顶压观测的风险预警统计分析,这为提高工作面的施工效率和现场施工作业安全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并从节支、降耗角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杨剑广[6](2020)在《壁盈煤矿9#煤层矿井瓦斯治理研究与一通三防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风治理瓦斯;二是抽放瓦斯。采取合理有效的瓦斯抽放方法,对保证采区瓦斯的抽放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方法选择得当不但省时省力、节约资金,更主要的是效果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以壁盈煤矿9#煤层91305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工作面构造复杂、瓦斯涌出异常、瓦斯难管控的难题,根据壁盈煤矿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本身的赋存条件,研究发现,回采工作面随着生产进度要求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采煤工作面已采区域的采空区随来压导致顶板自然跨落后,溢出的瓦斯涌出后自采空区的部位由上隅角不断流往回风巷,造成瓦斯涌出异常,而使上隅角瓦斯浓度偏高。根据壁盈煤矿的要求,本着“抽采为主,通风系统风排瓦斯与管理并重”的综合治理原则,要搞好边掘(采)边抽,解决瓦斯异常涌出和超限同时开展预抽工作,实现保证矿井低瓦斯状态下进行采掘作业的生产要求。应用包括理论计算和现场测试等方法,并全面充分考虑壁盈煤矿生产方式的特性,同时确保壁盈煤业9#煤层91305工作面的正常安全生产,防治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最终得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91210回风巷施工瓦斯抽放钻场,钻场内由相应瓦斯抽放孔施工人员根据合理的参数施工相应的走向顶板瓦斯长距离钻孔使其对91305工作面的后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起到随采随抽的效果。同时搭配均匀布置本煤层钻孔先预抽工作面瓦斯后注水降温、降粉尘等综合手段结合通风系统的调整设计,以保证91305工作面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另外也明确了抽采和防尘工艺及相应的一通三防设计,钻孔施工标准和钻场位置合理选用等具体参数;最终形成一个关于壁盈煤矿9#煤层瓦斯治理新的思路,为壁盈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刘振云[7](2020)在《张家峁煤矿4-2煤层煤巷锚杆支护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较好,浅埋煤层煤巷锚杆支护有较明显的富裕系数。目前煤巷支护成本居高不下。以张家峁煤矿4-2煤层14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物理模拟、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4-2煤层煤巷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通过现场获取岩样和实验室测定,得出张家峁煤矿4-2煤层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根据顶板稳定性分级的结果,4-2煤层顶板为II类顶板;对现有4-2煤层顺槽收敛量和表面观测结果得出:距回采工作面53m以内,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运输顺槽两帮累计变形量及顶板累计下沉量都不断增大。然而,辅运顺槽的测点在距工作面煤壁-30m(采空区后方)左右,超前压力影响急剧增大,顺槽表面有片帮现象。基于回采过程对辅运顺槽松动圈观测结果得出:当监测点距回采工作面煤壁的距离20m时,顶板围岩破碎区有所增加;当监测点距回采工作面煤壁距离-63m时,在距孔口0.51m有明显破碎,顶板孔内有一定破碎;当监测点距回采工作面煤壁距离-93m时,破碎区域较前明显增大,且帮部片帮严重。根据顺槽收敛监测结果、顶板离层监测结果、围岩松动圈监测结果,采用锚杆支护理论对现有锚杆尺寸和支护强度进行了优化。利用ANAYS模拟得出,碟形直边托盘能满足变形和受力要求,确定碟形直边托盘尺寸为120×120×8mm,孔径21mm,厚度20mm。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对优化前后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顺槽顶板和两帮变形值差别不大,表明优化后的方案能满足顺槽稳定,有效的控制顺槽围岩变形。同时,工程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支护强度的降低节省了支护材料,降低了支护成本;确定优化后的参数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164元/m,节约的支护成本达214.35万元。研究成果将促进矿区的高效发展。

赵学文[8](2020)在《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灾害。随着煤矿开采程度的综合机械化与集中化,煤矿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不断提高,从而加速了大面积采空区的形成,为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的大量积聚创造了有利环境。由于倾斜煤层窄煤柱综放开采模式下,窄煤柱受到偏载应力,更容易变形破坏,而变形破坏的窄煤柱很容易贯通两个相邻工作面,导致正在回采的工作面瓦斯灾害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以硫磺沟煤矿(4-5)06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在倾斜煤层窄煤柱综放开采模式下,分析了采空区瓦斯运移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和模拟研究了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运移规律。然后根据瓦斯的运移规律提出了具体的瓦斯防治技术,最后应用于现场工程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倾斜煤层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窄煤柱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得出窄煤柱内部塑性破坏、所受应力以及位移变化情况。并根据其位移分布特点将窄煤柱分为三部分:窄煤柱完整部分、窄煤柱裂隙发育部分以及窄煤柱垮落部分。最后,结合采空区其他区域的孔隙率得出窄煤柱各部分的孔隙率,为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提供了依据。利用FLUENT分别模拟了邻近采空区在无瓦斯防治措施以及在注氮的情况下,正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浓度分布情况,得到了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的瓦斯运移规律。通过对工作面采空区使用高位钻场和回风隅角埋管的情况进行模拟,经过模拟得出窄煤柱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高位钻场及埋管治理瓦斯可以降低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浓度。提出了高位钻场抽采瓦斯与上隅角埋管抽放采空区瓦斯的具体技术措施。结合其他瓦斯防治措施,最后经过现场实测,汇总出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的防治效果。最终工作面及回风隅角的瓦斯积聚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张明[9](2020)在《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控制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煤矿巷道回采工作存在较高的复杂性,并且相对比较危险,同时在回采过程中破碎顶板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使煤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要想使中国煤炭企业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对开采工作面的质量充分保证,如果在回采工作中出现了相应的顶板破碎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煤炭的生产,甚至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1]。因此就需要相关煤炭企业加强对关键技术的合理选择,注重对破碎顶板的有效控制,在必要时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使顶板支护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使煤矿回采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提高回采工作的安全性。

李成[10](2020)在《黄玉川煤矿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玉川煤矿21604综放工作面采用预掘双回撤通道,末采阶段受采动动压影响显着,矿压显现剧烈,围岩变形破坏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安全顺利回撤。21605工作面与21604工作面处于同一盘区,煤层赋存条件和顶底板岩性相似,巷道布置以及拟采用的围岩控制措施一致。因此需要对21605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措施进行优化,以确保设备回撤顺利进行。首先,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21604工作面末采阶段矿压显现以及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确定主回撤通道受采动影响显着范围为30m-贯通后,此范围现场矿压显现剧烈,主回撤通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塑性区范围大,应力集中达到峰值。在对主回撤通道支护优化时应强化对该工作面推进范围内的动压控制;且主回撤通道中部区域(50m-200m)矿压显现较之于两端更为严重;辅回撤通道随受采动影响虽有矿压显现,但围岩相对稳定,可以正常使用。其次,本文对工作面末采阶段顶板覆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理论分析可知,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贯通后应尽量避免出现周期来压,并详细阐述了停采让压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高控制和强制放顶等辅助矿压控制措施。最后,通过对回撤通道支护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并对主要支护形式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提出对21605工作面主回撤通道围岩进行马丽散注浆加固、补强顶板及巷帮支护、提高主回撤通道内锚杆设计锚固力、主回撤通道附近回风顺槽进行支护补强等围岩控制优化措施,经过数值模拟分析,针对21605工作面提出的围岩优化措施切实可行。现场实测也表明,21605工作面采用围岩控制优化措施后,其主回撤通道内顶板下沉量、垛式支架下缩量、以及巷帮移近量较之于21604工作面明显降低,围岩变形量得以较好控制,现场应用取得显着效果,确保了 21605工作面设备回撤的安全高效进行。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黄玉川煤矿后续其他综放工作面的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提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参考和借鉴,并为类似情况下的其他矿井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提供经验指导。

二、浅谈如何加强回采工作面顶板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加强回采工作面顶板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华亭煤矿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冲击地压产生机理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冲击危险评价及防治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2 采区概况与冲击地压发生原因分析
    2.1 2501 采区及工作面概况
        2.1.1 地质概况
        2.1.2 开采方法
    2.2 冲击地压影响因素
    2.3 动静载叠加诱冲机理
        2.3.1 静载荷分析
        2.3.2 动载荷分析
        2.3.3 冲击地压产生原因
    2.4 本章小结
3 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综合评价
    3.1 评价方法及流程
    3.2 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综合评价与区域划分
        3.2.1 250102-2 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危险性评价与区域划分
        3.2.2 250107-1 工作面掘进期间冲击危险性评价与区域划分
    3.3 本章小结
4 工作面防冲优化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防冲优化设计
        4.2.1 开采顺序
        4.2.2 区段煤柱留设
        4.2.3 开切眼布置
        4.2.4 停采线设计
        4.2.5 推进速度
        4.2.6 巷道支护
    4.3 本章小结
5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与防治
    5.1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
        5.1.1 微震监测
        5.1.2 声发射法
        5.1.3 钻屑法
        5.1.4 矿压监测法
        5.1.5 工作面应力在线监测
    5.2 采掘工作面预卸压措施
        5.2.1 大直径钻孔卸压
        5.2.2 卸压爆破
        5.2.3 煤层注水卸压
        5.2.4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解危卸压
    5.3 解危卸压及效果检验
        5.3.1 解危卸压
        5.3.2 效果检验
    5.4 安全防护措施
        5.4.1 警戒区域“双限”管理制度
        5.4.2 加强支护管理制度
        5.4.3 设备材料限位固定管理制度
        5.4.4 加强个体防护管理制度
    5.5 防治效果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高应力区巷道采动影响时效特征及稳定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2 巷道采动影响研究现状
    1.3 巷道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1.3.1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
        1.3.2 锚杆支护理论
        1.3.3 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4 高应力区巷道受采动影响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巷道围岩原位力学特性研究
    2.1 工程概况
        2.1.1 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
        2.1.2 煤层赋存
        2.1.3 水文情况
        2.1.4 巷道布置
    2.2 抽采巷支护参数及破坏特征
        2.2.1 支护方式及参数
        2.2.2 巷道破坏特征
    2.3 巷道围岩力学参数及原位探测分析
        2.3.1 巷道围岩力学参数
        2.3.2 巷道围岩原位探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巷道采动影响机理与时效特征分析
    3.1 巷道采动影响机理分析
        3.1.1 回采工作面覆岩破断特征
        3.1.2 回采应力对巷道的影响机理
        3.1.3 回采工作面推进对巷道的影响
    3.2 巷道采动影响时效特征数值分析
        3.2.1 FLAC~(3D)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3.2.2 巷道采动影响数值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巷道支护结构体采动影响实测分析
    4.1 巷道支护结构采动影响实测分析
        4.1.1 锚杆、锚索工作载荷监测布置
        4.1.2 采动期间锚杆动态载荷受力分析
        4.1.3 采动期间锚索动态载荷受力分析
        4.1.4 采动期间巷道收敛量分析
    4.2 巷道围岩破裂演化原位探测分析
        4.2.1 巷道围岩裂隙原位探测对比
        4.2.2 巷道围岩破裂扩展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应力区采动影响巷道支护方案优化
    5.1 支护方案优化
        5.1.1 优化机理与设计依据
        5.1.2 优化方案确定
    5.2 优化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2.1 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对比
        5.2.2 巷道围岩水平应力分布对比
        5.2.3 巷道围岩变形量对比
        5.2.4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实践与应用
    6.1 优化方案应用
    6.2 监测方案及测站布置
    6.3 矿压监测与结果分析
        6.3.1 测站锚杆受力监测结果分析
        6.3.2 测站锚索受力监测结果分析
        6.3.3 测站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3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留巷围岩结构研究现状
        1.3.2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关键参数研究现状
        1.3.3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切顶技术研究现状
        1.3.4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技术路线
2 切顶卸压沿空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
    2.1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分析
    2.2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结构分析
        2.2.1 留巷顶板破断结构
        2.2.2 留巷顶板关键块结构
        2.2.3 留巷围岩结构力学分析
        2.2.4 留巷顶板切顶角度
        2.2.5 留巷顶板的切顶高度
        2.2.6 顶板支护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留巷关键参数确定
    3.1 工程条件
    3.2 留巷顶板切缝参数的确定
        3.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3.2.2 切顶留巷顶板切顶高度数值模拟分析
        3.2.3 切顶留巷顶板切顶角度数值模拟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的覆岩运动特征
    4.1 留巷物理相似模拟实验
        4.1.1 实验目的
        4.1.2 相似模拟研究内容
        4.1.3 相似模型及比例
        4.1.4 模型测点布置
        4.1.5 相似材料选择及材料用量
        4.1.6 试验过程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留巷围岩位移监测变化
        4.3.1 留巷围岩变化演化
        4.3.2 留巷围岩表面位移演化
    4.4 留巷围岩应力监测
    4.5 一次采动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变形特征
        4.5.1 模型的建立
        4.5.2 不同时期内切顶卸压对留巷围岩结构特征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留巷围岩控制及工程验证
    5.1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控制
    5.2 留巷挡矸支护
    5.3 留巷顶板切顶爆破方案
    5.4 留巷顶板围岩变形观测方案
        5.4.1 测站布置
        5.4.2 矿压观测数据
        5.4.3 留巷效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回采工作面矿压与顶板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回采工作面矿压危害分析
2 煤矿回采工作面顶板主要分类状况研究
3 回采工作面矿压、顶板管理工作的不足
    3.1 顶板管理工作面问题
    3.2 支柱额定工作阻力问题
    3.3 支护稳定问题
4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问题成因、管理完善举措探讨
    4.1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问题成因
    4.2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完善措施
5 结语

(5)顶压观测风险预警在霍尔辛赫煤矿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面概况分析
2 存在问题分析
    2.1 回采工作面通过断层问题
    2.2 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报问题
    2.3 回采生产效率受构造影响
3 风险预警统计方法及过断层技术方案设计
    3.1 风险预警统计方法分析
    3.2 过断层技术方案设计
4 周期来压期间的管理事项制定
5 预警统计实施过程分析
    5.1 回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分析
    5.2 效果分析
6 风险预警的提升建议
7 结语

(6)壁盈煤矿9#煤层矿井瓦斯治理研究与一通三防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壁盈煤矿矿井地质及通风条件
    2.1 壁盈煤矿矿井概况
        2.1.1 含煤性
        2.1.2 可采煤层
        2.1.3 地质构造
    2.2 9#煤层瓦斯、煤尘及地温等情况
        2.2.1 瓦斯
        2.2.2 煤尘及煤的自燃
        2.2.3 地温及地压
    2.3 矿井通风
        2.3.1 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2.3.2 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2.3.3 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2.3.4 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91305 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和抽采方法选择
    3.1 91305 工作面概况
        3.1.1 91305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1.2 煤层赋存、顶底板及地质构造情况
        3.1.3 91305 工作面施工方式及主要巷道布置情况
        3.1.4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3.2 91305 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
        3.2.1 91305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3.2.2 通风线路及系统设计
    3.3 91305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和抽采方法选择
    3.4 91305 工作面瓦斯抽放管路设计
        3.4.1 瓦斯抽放泵站系统设计及管路布置
        3.4.2 工作面瓦斯抽采管路要求及选型设计
        3.4.3 抽放管路的安装
        3.4.4 瓦斯排放口位置变更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91305 工作面抽采钻孔设计及施工
    4.1 钻场及钻孔布置方案
        4.1.1 钻场设计
        4.1.2 钻孔设计
    4.2 组织管理及工作面抽放系统管理
    4.3 主要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技术措施
    4.4 施工设备及器材
    4.5 本煤层瓦斯预抽钻孔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91305 工作面综合防尘及其它一通三防设计
    5.1 91305 工作面综合防尘设计
        5.1.1 91305 综合防尘供水系统
        5.1.2 防尘设施
        5.1.3 煤层注水
    5.2 其他一通三防设计要求
        5.2.1 通风方面
        5.2.2 安全监测监控方面
        5.2.3 防灭火方面
        5.2.4 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5.3 采用瓦斯抽放治理设计后的成果与对比
        5.3.1 本煤层瓦斯抽放前后煤体瓦斯含量对比
        5.3.2 91305 工作面瓦斯抽放治理设计后瓦斯浓度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张家峁煤矿4-2煤层煤巷锚杆支护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浅埋煤层顺槽顶板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煤巷支护理论研究
        1.2.3 煤巷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张家峁煤矿4~(-2)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分析及参数确定
    2.1 张家峁煤矿4~(-2)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分析
    2.2 煤岩物理与力学试验
        2.2.1 试样制备及物理试验
        2.2.2 超声波煤样缺陷分析试验
        2.2.3 煤岩力学试验
    2.3 本章小结
3 14204工作面煤巷原支护状况监测及效果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2 煤巷锚杆支护监测方案设计
    3.3 煤巷锚杆支护监测结果分析
        3.3.1 顺槽收敛量
        3.3.2 顺槽表面观测
        3.3.3 顶板离层量
        3.3.4 围岩松动圈
        3.3.5 锚杆锚固力
    3.4 现有煤巷锚杆支护效果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14204工作面煤巷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4.1 锚杆(索)参数理论确定
        4.1.1 锚杆悬吊理论计算
        4.1.2 锚索参数确定
    4.2 现有支护方案
    4.3 优化结果
    4.4 经济性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煤巷锚杆支护优化方案数值模拟分析与工程验证
    5.1 不同形状托盘受力分析
        5.1.1 模型建立
        5.1.2 模拟结果分析
    5.2 不同工况的数值分析
        5.2.1 工况模型的确定
        5.2.2 参数确定
        5.2.3 4~(-2)煤层辅运顺槽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2.4 锚杆受力分析
    5.3 工程实践应用
        5.3.1 14207工作面顺槽概况
        5.3.2 14207工作面正帮松动圈窥视
        5.3.3 14207工作面负帮松动圈窥视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窄煤柱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1.2.3 瓦斯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技术路线
2 采空区瓦斯运移影响因素分析
    2.1 煤的微观孔、裂隙结构特征
        2.1.1 煤中的孔隙
        2.1.2 煤中的裂隙
    2.2 采空区瓦斯流动基本规律
        2.2.1 多孔介质的理论及特性
        2.2.2 采空区瓦斯流动基本方程
    2.3 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
    2.4 采空区瓦斯涌出特征分析
        2.4.1 采空区瓦斯的涌出特征
        2.4.2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量测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窄煤柱变形规律分析
    3.1 试验矿井工作面概况
    3.2 工作面煤柱力学效应分析
    3.3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窄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
        3.3.1 FLAC3D软件简介
        3.3.2 数值模拟方案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4.1 通风方式及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高度计算
        4.1.1 通风方式的选择
        4.1.2 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高度计算
    4.2 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数值模拟
        4.2.1 窄煤柱工作面物理模型的建立
        4.2.2 模型各区域渗透率及粘性阻力系数的确定
        4.2.3 模型各区域瓦斯源项设定
        4.2.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 高位钻场抽采瓦斯数值模拟
    4.4 回风隅角埋管抽放采空区瓦斯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5 瓦斯防治技术工程应用及防治效果
    5.1 瓦斯防治技术工程应用
        5.1.1 高位钻场抽采瓦斯技术
        5.1.2 回风隅角埋管抽放采空区瓦斯
        5.1.3 瓦斯防治其他措施
    5.2 瓦斯防治技术效果
        5.2.1 瓦斯涌出规律分析
        5.2.2 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控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出现冒顶问题的主要原因
2.对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进行控制的相关技术措施
    (1)高度重视现场勘查工作
    (2)重点关注支护工作
    (3)合理减少梁端距
    (4)应用伸缩支护有效缩短端面间距离
    (5)利用金属网增强控制力度
    (6)注重对走向梁的架立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8)带压擦顶移动支护架
3.结束语

(10)黄玉川煤矿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矿井概况
    2.2 21604工作面概况
    2.3 21605工作面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21604工作面末采阶段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3.1 21604工作面末采阶段矿压监测
    3.2 21604工作面末采阶段数值模拟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工作面末采阶段顶板破断特征及矿压控制措施
    4.1 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贯通前顶板破断特征
    4.2 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贯通后顶板破断特征
    4.3 工作面末采阶段矿压控制技术
    4.4 本章小结
5 21605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优化方案及应用
    5.1 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技术
    5.2 21605工作面回撤通道贯通前加固方案
    5.3 21605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5.4 21605工作面现场应用及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浅谈如何加强回采工作面顶板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华亭煤矿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D]. 刘斌.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高应力区巷道采动影响时效特征及稳定控制研究[D]. 常立宗.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孙兵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4]回采工作面矿压与顶板管理初探[J]. 高飞.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22)
  • [5]顶压观测风险预警在霍尔辛赫煤矿的统计分析[J]. 史丽娜. 矿业装备, 2020(06)
  • [6]壁盈煤矿9#煤层矿井瓦斯治理研究与一通三防设计[D]. 杨剑广.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7]张家峁煤矿4-2煤层煤巷锚杆支护优化研究[D]. 刘振云.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倾斜煤层窄煤柱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 赵学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控制关键技术[J]. 张明. 当代化工研究, 2020(12)
  • [10]黄玉川煤矿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李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浅谈如何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