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kV预制式电缆附件安装中常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胡巍,赵洪,牛越,李春阳,马宇航,韩宝忠[1](2021)在《高压电缆附件用橡胶基增强绝缘电学性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高压电缆需要通过电缆附件与输电系统进行稳定可靠的连接,电缆附件增强绝缘主要采用硅橡胶(SIR)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SIR和EPDM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但随着高压输电等级的不断提高,电缆附件电学性能的发展也需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此,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了高压电缆附件增强绝缘用SIR和EPDM电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改善电学性能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双层绝缘介质界面电学性能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高压电缆附件用橡胶基增强绝缘电学性能改性的难点,并对高压电缆附件用橡胶绝缘材料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邵新炜[2](2021)在《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用电量激增,高压输电电缆业务迅速发展,其运行维护的难度与成本也急剧增加,具体表现为供电可靠性不足,以及高投资、低成效所带来的严重浪费,难以满足国家对电网企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供电可靠性与企业效益并行的需求。精益管理作为最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其思想及相关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的同时杜绝浪费,进而提升企业效益。本论文以D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高压输电电缆项目的运行维护工作展开研究。文章首先以设备的全寿命周期价值流为切入点,结合精益管理理论和作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识别出了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四个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阐述了问题造成的浪费情况。论文识别出的问题包括验收交接环节无法发现施工缺陷,巡视检查环节浪费资源且效果差,停电作业环节延期频繁违章多,以及故障抢修环节效率低质量差。本论文针对运行维护四个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运用4M1E-鱼骨图、价值流程图等分析方法,得出了各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精益化方案。针对验收交接环节中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盲区,本文利用精益质量管理的思想,提出了施工全过程管控平台的应用方案;针对巡视检查环节中通道及路径巡视工作分配的不合理,本文运用准时生产方式的思想,构建了状态巡视体系,并利用自动化解决防外破需求;针对停电作业环节中生产组织协调困难以及作业现场管理欠缺,本文提出了生产组织重构以及停电现场6S管理看板的方案;针对故障抢修环节中备件库存与抢修方案未建立标准,本文提出了抢修库存超市的方案,并建立了精益应急联动体系。最后,本论文为了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思想、技术、组织、人力以及绩效五个方面归纳整理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本论文中提出的方案及措施,对于刚起步且发展迅速的高压输电电缆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为其他各地区的输电电缆运行维护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王永伟[3](2020)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关产业初具规模。拉挤成型技术作为最成熟和普及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快速的生产效率和极高的原料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纤维沿轴向方向上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几年逐步形成一系列标准的工业化产品,尤其是在能源、建筑领域,出现了用于电力输送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油田开采用的碳纤维抽油杆,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加强筋梁等制品。这些应用领域均为连续长度使用,少则数十米,多则成百上千米,甚至是要求高达数千米而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接头,因此对拉挤制品在轴向方向上各项性能的连续和稳定性上有极为严苛的要求。本文对能源领域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油田用抽油杆和风电叶片加强筋板的轴向拉挤-环向缠绕-玻纤带包覆一体化成型技术和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上开展了研究。对影响复合材料连续拉挤成型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因素及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树脂特性变化以及固化反应的差异性对拉挤产品微观组织结构及宏观性能的影响形式;研究了拉挤产品裂纹、形变等缺陷产生的机理及消除方法;对连续拉挤中、高温树脂体系反应动力学与拉挤工艺控制关系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树脂体系在连续拉挤过程中均一、连续稳定固化;研究了影响连续拉挤稳定成型的各项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各关键因素实现了可调可控,有效抑制了各种产品制备过程中内部缺陷的产生,实现了拉挤制品的连续稳定化制备。对多层功能复合型碳纤维增强光纤探测杆和电信号缆开展了研制工作。以环向缠绕层对内芯功能部位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居中定位,以环向包覆高强玻璃纤维带层实现对制品径向的保护和性能的提升。开发了轴向拉挤-环向纤维缠绕-包覆玻纤带一体化成型技术。通过优化成型工艺,改进生产装备,配套各项保障体系,实现生产过程中制品内外结构稳定,高温树脂体系均一固化,并进一步验证制品性能的连续稳定,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两个系列产品超长距离连续稳定化制备。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和抽油杆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包括实现长距离力学性能传递的连接金具及配套安装技术,安全施工用的导向装置,连续长度应用所需的抗扭转、防偏磨、断裂保护以及临时夹持装置。根据纤维材料的各项异性以及径向方向性能的差异,对抽油杆施工作业车进行了设计,并在实际现场验证了设备的各项功能,实现了稳定的施工作业工序。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胜利油田以及延长油田开展科研项目并对碳纤维抽油杆进行推广应用,对现场各项采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杆柱设计和采油工艺优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合理化的应用和设计方案,以提高采油效益和并实现能耗控制。在连续拉挤制品施工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即是连接金具的制作,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性以及产品的综合寿命。而在施工放线作业各项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杆体径向造成挤压、扭转、弯折或冲击损伤,但此类产品通常表面被包覆金属绞线或有油污,难以通过肉眼发现内部损伤;另一方面在系列产品服役周期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判定产品质量并预测寿命。因此施工质量验收和产品运营维护均需要专业配套的无损检测技术。本文基于X射线成像机理,开发了一款便携式无损探伤仪,系统研究了不同成像手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图像增强技术,实现了对绞合拉挤产品复合材料芯棒以及关键连接部位缺陷的清晰识别;基于振动频谱响应原理,开发了一款长距离拉挤复合产品缺陷识别便携装备,通过振动扫频和频谱识别,建立了复合拉挤产品缺陷探测和谱图识别方法;实现了拉挤产品施工以及运营维护过程中损伤局部检测和长距离缺陷探测,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尹家骏[4](2020)在《基于信捷PLC电梯维修实训设备设计》文中提出电梯是整个建筑物的核心部件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建筑物中最快捷的货物与人员运输通道,使用量亦大幅增加。经调研,关于电梯维护与保养的维修人员缺口较大,其中电气方面的维修人员缺乏非常严重。因此,开发一款用于电梯电气部分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训练的成本低、综合性强的实训设备,具备一定的研究性与实际意义。针对这一情况,本设计对电梯实训装置进行电气方面设计。本设计共分为较为独立的三个部分。基于信捷PLC的电梯模拟运行模块、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电梯故障模拟模块以及视频监控模块。基于信捷PLC的电梯模拟运行模块设计,主要参考传统的PLC机电产品设计方法,首先参考实际电梯组件,完成了电气系统中相关装置的选型并对PLC具体型号进行选择;根据相关设备工作特点,完成电气原理图的设计以及图纸的绘制;完成了PLC程序的编写,并实现了简单的消防联动功能。在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电梯故障模拟模块中,本文总结了电梯的常见故障现象,并总结了模块实现的功能来确定单片机的选型,并对单片机外围电路进行设计;同时,完成了对单片机相关程序的编写,在功能上,实现了单台设备中故障点的模拟,更能通过商业云平台的设备组态,实现远程设备的故障模拟控制,方便指导教师进行统一考核。
许鹏飞[5](2020)在《110kV插拔式GIS电缆终端温度场电场分布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缆线路增容对于应对城市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电缆线路的增容安全,有必要评估电缆线路全线的载流热点状况。目前,电缆附件和诸多敷设环境均存在着突变的局部点可能过热运行,即成为载流热点。电缆终端是电缆线路的载流热点的主要部位之一,由于在其安装时需要去除电缆尾端的屏蔽层,会引起屏蔽层断口处的电场、温度场畸变,形成发生故障的潜在威胁点。因此,研究电缆终端的温度场和电场的基本分布特性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配电网中电缆线路的结构组成,着重阐述了电缆终端的种类以及电缆终端的发热机理,并介绍了电缆损耗计算方法和传热过程,为电缆终端温度场电场数值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插拔式GIS电缆终端(GIS终端)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在其数值仿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GIS终端与电缆本体温度场的轴向分布特性;提出了不同线芯载流、外表面温度下电缆线芯最高温度、绝缘层温度差的变化关系;探讨了线芯载流与外表面温度对GIS终端的稳态温度场的影响规律。GIS终端电场分布成为了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和试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为提高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对GIS电缆终端内部电场强度较为集中的位置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了GIS终端实际应用环境与生产情况,提出了GIS终端主绝缘和应力锥绝缘材料、应力锥金属部分曲率半径以及半导电屏蔽层结构对其电场分布影响的计算方法,为寻求GIS终端电场分布最优化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还搭建了110kV GIS电缆终端大电流实验平台,并通过测量GIS终端、电缆本体在不同负载电流下不同节点位置的温度分布,研究了线芯最高温度、GIS终端与电缆本体的温差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总结了GIS电缆终端与电缆本体温度场的轴向分布特性。与此同时,本文研究成果可供电力调度及运行维护部门评估电缆线路载流量提供参考,并可为GIS电缆终端内部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徐加发[6](2020)在《110kV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探讨》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电力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在诸多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电力系统之中电缆线路,尤其是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逐渐成为了我国110kV输电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包括材料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结构形式简单且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便于安装、方便施工及维护难度低。同时供电电缆的安全稳定性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缆敷设以及电缆的附件安装质量水平。基于此种情况,本文着重对110kV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进行多方面探讨。
成守花[7](2020)在《电力电缆接头绝缘缺陷电热场仿真与放电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加大了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为保证城市环境美观和节省土地资源,电力电缆成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电力设备。交联聚乙烯电缆有着其他电缆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电缆主要由电缆本体、中间接头和电缆附件等组成。据统计,电缆事故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接头故障,占总故障的百分之九十几。中间接头结构复杂,由多种不同材料组成,是电力电缆中最为薄弱的部件。根据接头事故原因分析表明,电缆接头故障是因为绝缘存在缺陷导致场强集中,引起绝缘材料发生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击穿。且绝缘缺陷能够引起温度的升高,引发爆炸事故。这些缺陷主要来自于工厂和安装现场,制作工艺的不精和安装操作的不到位会使绝缘存在缺陷。这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将严重影响电缆接头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接头绝缘缺陷加深研究,为维修和监测提供有效依据。本文针对常见的几种接头绝缘缺陷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主绝缘存在缺陷时,电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缺陷会引起绝缘处场强畸变,导致局部放电的产生,进而发生绝缘击穿。缺陷还能使绝缘材料温度升高,对材料的寿命造成一定危害。为了进一步研究接头运行情况,选取接头的交联聚乙烯和硅橡胶界面绝缘缺陷进行电场仿真,结果与主绝缘仿真情况吻合。最后在实验室设计界面绝缘缺陷,进行放电试验研究。得到了当界面存在不同缺陷时的起始放电电压和击穿电压,分析了界面放电后绝缘受损情况,验证了仿真计算的正确性。最后建立了界面绝缘在电场、温度场和缺陷三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寿命模型,能够为电缆接头绝缘寿命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对电缆接头绝缘缺陷的监测和维修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齐佳乐[8](2020)在《电缆绝缘介质界面空间电荷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架空线路被电缆线路取代成为必然趋势。交联聚乙烯电缆作为常用电缆品种有着优秀的电气性能和耐热性能,在城市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电场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电缆内会出现空间电荷,尤其是直流电缆及附件组成的复合绝缘界面处更易积聚空间电荷。空间电荷在绝缘层中积聚会导致局部电场的畸变,破坏绝缘材料微观结构,随着微观结构被破坏,电缆中可以堆积更多的空间电荷,如此最终导致绝缘性能逐渐被破坏。电缆负载运行引起绝缘层形成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的存在会影响双层介质空间电荷行为特性。因此,本文研究了电缆主绝缘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和附件应力锥绝缘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R)与 XLPE 和附件绝缘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组成的双层介质平板试样在不同直流电场和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空间电荷特性,旨在完善XLPE电缆绝缘和附件绝缘的界面空间电荷特性,这对于为直流电缆及附件绝缘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可实现温度梯度的空间电荷测量装置,制备XLPE/SR和XLPE/EPDM双层介质平板试样,对温度梯度场和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的平板试样进行空间电荷测量,最后基于Maxwell-wagner理论和双极性电荷输运模型进行XLPE/SR双层介质的界面空间电荷仿真。结果表明:界面空间电荷极性与电导率高的介质侧所积累的电荷极性相同,XLPE/EPDM界面积累的空间电荷量少于XLPE/SR双层介质,且双层介质中空间电荷积聚明显受温度梯度影响,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加,异极性电荷的迁移更明显,造成了界面处更多空间电荷的积聚。而基于M-W极化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模拟出低场强(5kV/mm)下的XLPE/SR双层介质内部空间电荷分布。不过在高场强(10kV/mm和15kV/mm)下,双极性电荷输运模型更适合用来模拟计算双层介质界面空间电荷密度。
张昱[9](2019)在《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空间电荷分布的二维动力学仿真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挤包绝缘高压直流电缆及其附件绝缘在直流电场运行下的空间电荷积累是限制其向更高电压等级发展与进一步应用的关键问题。当空间电荷在绝缘内部或界面积累时,所引发的电场畸变与能量释放均会导致或加速绝缘劣化,甚至会导致电缆暂态运行过程中短时间内就发生击穿。然而,目前的空间电荷测量技术在高压直流系统中应用尚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是测量厚度有限,且以降低空间分辨率为代价;二是测量时需要剥除铠装、金属屏蔽层等附属结构,不易恢复,在实际运维中应用的可能性很小,且无法对电缆进行整体地评估;此外,对于异形不规则结构,现有技术也无法进行直接测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聚合物电荷输运理论的发展,数值模拟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研究介质内部电荷输运的新方法。但是,无论是平板试样还是电缆试样中的电荷输运模拟及相应算法研究,研究者们多数是基于一维的假设。考虑到电缆输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结构固体绝缘,内部电荷与电场的空间关系相对于平板或电缆试样更为复杂,简单的一维电荷输运模型难以直观描述。为直观地研究电缆及附件绝缘内部的空间电荷动力学行为,本文针对电荷与电场动态分布的关联性,对二维同轴结构固体绝缘中的电荷输运算法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开发了二维柱坐标下的电场求解模块,基于变量格心分布的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求解连续方程。通过循环求解泊松方程和连续方程,实现了电荷与电场动态分布的计算。为解决传统迎风格式在计算连续方程时存在的数值发散与震荡等影响计算精度甚至导致求解不收敛的难题,本文在高阶迎风格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带有限制器的高阶迎风格式进行计算,在不影响计算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了二维模型中电荷输运计算的精度。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开发了针对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绝缘内部电荷输运及电场分布的数值计算软件。基于该计算软件平台,首先对不同电压等级(10、320 kV)的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绝缘电缆进行了直流电场下的电荷输运模拟研究,分析了因绝缘屏蔽不连续所导致的电场集中区域附近空间电荷与电场间的相互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绝缘屏蔽层的不连续将导致空间电荷和电场在电缆轴向分布上存在明显畸变,这提示了在电缆制造和运维中应重点关注绝缘屏蔽层的处理;同极性电荷的注入能削弱电极附近的电场,但是会明显提高绝缘中部的电场,因此虽然在电场集中处附近的电场被削弱,但是绝缘内部的电场畸变会使得径向平均电场提高致使绝缘遭受威胁。此外,基于加密网格对二维数值模拟中的分辨率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网格加密能提高数值结果的分辨率,但是会大幅占用计算资源。尽管空间电荷测量在工程应用中仍存在局限性,但其在实验室研究或型式试验等非运行条件下,作为定量分析绝缘内部空间电荷分布的方法仍旧无可替代。而实验定量分析对于数值计算准确性的验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空间电荷测量,基于电声脉冲法研制了电缆空间电荷测量系统。该系统的研制难点主要在于纳秒级高压脉冲的阻抗匹配及直流高压下的局部高电场优化。本文针对不同厚度电缆绝缘的空间电荷测量研制了形成线型高压脉冲源和阻容放电型高压脉冲源。为解决阻抗匹配这一关键问题,本文针对空间电荷波形调试,提出了基于集中参数元件的脉冲电路阻抗匹配方法,匹配结果表明,这种方式能够便捷地对外电极空间电荷波形进行调整。此外,直流500 kV下的试验表明,上述匹配方式,能够在电缆发生闪络等极端情况下提供电流泄放通道,使系统保持正常运行。为解决空间电荷测量时直流高压下的局部电场集中,本文通过仿真对端部均压环和绝缘屏蔽层断面应力锥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了在目标电压下测量不发生击穿和闪络。为与二维电荷数值模拟结果对比,本文对10、320和500 kV XLPE绝缘电缆进行了空间电荷实测。10 kV与320 kV电缆的空间电荷测量结果表明,二维数值模拟在总体趋势上与实测基本一致,证明了二维数值模拟算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在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的基础上,将该二维电荷输运模型与算法在320 kV整体预制式中间接头及其模型的XLPE/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EPDM)复合绝缘中进行了初步应用,接头的计算结果表明:接头高压屏蔽端部的电场随着电荷注入并不会增强,而绝缘中部的电场会随着电荷注入明显增强;此外,发现在一定极化时间以后,界面附近原本随电荷注入下降的电场开始出现反转。这说明注入电荷是绝缘内部和绝缘界面电场畸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接头绝缘设计中除了关注因绝缘结构所导致的电场畸变,还应重点关注注入电荷的抑制问题;该二维计算模型能够确定实际绝缘系统中空间电荷动态变化时的电场最大值及变化趋势,这对绝缘设计中确定设计电场允许值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兼顾计算效率与电荷的空间分辨率,探究了采用等比例接头模型进行替代计算的可能,结果表明:采用等比例模型进行电荷输运计算可提高局部不同种类电荷的空间分辨率,且其绝缘内部的电场变化趋势与原尺寸下基本相同。
朱婷[10](2016)在《±320kV直流输电电缆附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电缆在大容量远距离送电、电力系统联网、远距离海底电缆、大城市地下电缆的送电和配电网直流输电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随着HVDC输电系统的发展,国内市场对HVDC电缆附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附件是电缆输电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电缆附件的安全可靠性,是电缆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以±320kV直流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附件(整体预制式电缆中间接头、组合预制式电缆中间接头、预制式瓷套式电缆终端、模注式电缆中间接头)为研究对象,围绕材料选型、电缆附件的仿真计算、应力锥的设计展开对直流电缆附件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如下:首先,本文详细分析了硅橡胶(SIR)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两种绝缘材料的机械、电气性能,通过实验确定了材料的基本参数以及电导率函数,并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电导率参数配合进行了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缆主绝缘材料选型的依据:当γSIR/γXLPE的比值在10左右时,绝缘界面上的电场强度较均匀,应力锥根部的场强能够有效降低,且空间电荷的密度也最小。其次,通过对比组合预制式与整体预制式中间接头的优缺点,分析了何种预制式中间接头更适合于HVDC电缆的使用。再次,研究附件不同部位尺寸变化对电场的影响,发现改变这些尺寸都将引起场强的变化,而尺寸的变化所达到的优化效果并不如材料改性,仅改善局部场强。由此提出HVDC电缆中间接头的设计应以材料研制为主,以尺寸修正为辅。最后,优化了320kV电压等级MMJ(Mould Melt Joint)的结构与尺寸,为高压直流电缆输电系统提供了一种电气稳定性更高、更安全、更可靠的选择。本文采用仿真设计与优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完成了±320kV柔性直流XLPE电缆附件的优化设计。课题研究的成果为厦门±320kV柔直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为国网公司今后柔直电缆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二、10kV预制式电缆附件安装中常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kV预制式电缆附件安装中常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电缆附件用橡胶基增强绝缘电学性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缆附件用SIR和EPDM绝缘材料存在的问题 |
2 电学性能影响因素 |
2.1 二次硫化 |
2.2 机械应力 |
2.3 老化 |
3 电学性能改性研究进展 |
3.1 电树枝 |
3.2 空间电荷 |
3.3 电导率 |
4 双层介质界面电学性能研究进展 |
4.1 界面空间电荷 |
4.2 界面耐电强度 |
5 结束语 |
(2)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综述 |
2.1.1 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 |
2.1.2 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发展趋势 |
2.2 精益管理理论综述 |
2.2.1 精益管理的相关概念 |
2.2.2 供电生产企业的精益思想内涵 |
2.2.3 精益管理的分析方法 |
2.2.4 精益管理的实施方法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精益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
2.3.2 精益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
2.3.3 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国内外发展状况 |
3 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D公司及输电电缆项目概况 |
3.1.1 D公司概况 |
3.1.2 输电电缆项目概况 |
3.2 项目运行维护管理问题识别 |
3.2.1 验收交接无法发现施工缺陷 |
3.2.2 巡视检查浪费资源且效果差 |
3.2.3 停电作业延期频繁且违章多 |
3.2.4 故障抢修效率低质量差 |
3.3 项目运行维护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3.1 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存在盲区 |
3.3.2 通道及路径巡视工作分配不合理 |
3.3.3 生产组织协调困难及作业现场管理欠缺 |
3.3.4 备件库存与抢修方案未建立标准 |
4 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方案 |
4.1 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
4.2 验收交接精益管理方案 |
4.2.1 项目施工精益质量管理 |
4.2.2 验收流程标准化 |
4.3 巡视检查精益管理方案 |
4.3.1 构建电缆设备状态巡视体系 |
4.3.2 建立外破实时监测管理模式 |
4.4 停电作业精益管理方案 |
4.4.1 生产组织架构调整 |
4.4.2 停电作业现场6S管理 |
4.5 故障抢修精益管理方案 |
4.5.1 设置故障抢修库存超市 |
4.5.2 建立精益应急联动体系 |
5 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方案保障措施 |
5.1 思想保障 |
5.2 技术保障 |
5.3 组织保障 |
5.4 人力保障 |
5.5 绩效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缆状态评价细则 |
附录B 外破监测装置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
致谢 |
(3)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PAN基碳纤维发展现状 |
1.2 连续拉挤成型工艺 |
1.3 拉挤工艺发展现状 |
1.3.1 工艺控制 |
1.3.2 拉挤工艺国内外现状 |
1.4 新型拉挤工艺介绍 |
1.4.1 在线编织拉挤成型法 |
1.4.2 反应注射拉挤 |
1.4.3 曲面拉挤 |
1.5 碳纤维拉挤制品应用现状 |
1.5.1 电力 |
1.5.2 石油 |
1.5.3 风力发电 |
1.5.4 汽车轻量化 |
1.5.5 建筑加固领域 |
1.6 拉挤制品生产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1.3 技术路线 |
2.2 连续拉挤成型 |
2.3 工程应用研究 |
2.3.1 连接金具 |
2.3.2 辅助配件 |
2.3.3 工程化应用评测 |
2.4 无损检测研究 |
2.4.1 X射线检测 |
2.4.2 振动检测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碳纤维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
2.5.2 拉挤制品外观 |
2.5.3 直径公差及f值 |
2.5.4 抗拉强度 |
2.5.5 径向耐压性能实验(圆杆) |
2.5.6 玻璃化转变温度 |
2.5.7 卷绕 |
2.5.8 扭转实验 |
2.5.9 线密度 |
2.5.10 固化度测试 |
2.5.11 热分析 |
2.5.12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2.5.13 耐水压性能测试 |
2.5.14 碳纤维抽油杆杆冲程损失 |
2.5.15 杆体磨损性能评测 |
第3章 连续稳定拉挤成型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3.1 增强纤维性能对连续拉挤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
3.1.1 碳纤维离散性 |
3.1.2 摩擦磨损性能 |
3.2 树脂性能对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
3.2.1 酸酐吸湿 |
3.2.2 树脂老化 |
3.3 稳定成型工艺研究 |
3.3.1 大直径杆体内部裂纹产生和消除 |
3.3.2 风电叶片板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研究 |
3.3.3 轴向形变 |
3.4 加热温度失稳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层功能型复合连续拉挤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
4.1 高T_g树脂连续拉挤成型稳定化研究 |
4.1.1 树脂固化性能研究 |
4.1.2 固化工艺研究 |
4.1.3 树脂老化 |
4.2 功能复合线缆性能指标 |
4.3 多功能复合杆体的结构 |
4.4 成型工艺控制及验证 |
4.4.1 光纤复合缆 |
4.4.2 电信号复合缆 |
4.4.3 信号缆耐温性验证 |
4.4.4 配套金具 |
4.4.5 耐压性能评测 |
4.4.6 连续稳定性生产验证 |
4.4.7 设备稳定性改进和配套 |
4.5 功能型复合线缆的连续生产制备 |
4.6 结论 |
第5章 连续拉挤制品工程化应用配套技术研究 |
5.1 拉挤制品连接及握着效果研究 |
5.1.1 压接式连接 |
5.1.2 楔形金具 |
5.1.3 胶接金具 |
5.2 工程化应用系统配套 |
5.2.1 导向滑轮 |
5.2.2 安全保险接头 |
5.2.3 自锁防扭接头 |
5.2.4 井口悬挂器 |
5.2.5 扶正器 |
5.3 连续拉挤制品耐磨性研究及防护 |
5.4 混杂纤维杆体的工程化应用 |
5.4.1 弯曲性能 |
5.4.2 拉伸和扭转性能 |
5.4.3 混杂纤维界面 |
5.5 抽油杆施工作业装备设计和应用 |
5.5.1 早期作业装备 |
5.5.2 新型高效作业车 |
5.6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工程化应用及效果评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连续拉挤制品无损探伤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弯曲卷绕法 |
6.3 外形尺寸监测 |
6.4 X射线检测技术 |
6.4.1 显影效果 |
6.4.2 表面涂敷显影剂 |
6.4.3 树脂改性 |
6.4.4 新型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 |
6.4.5 红外热成像 |
6.5 微振动频谱分析 |
6.5.1 振动检测原理 |
6.5.2 检测装置 |
6.5.3 振动检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奖项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信捷PLC电梯维修实训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梯发展概述 |
1.1.2 学校教学背景 |
1.2 实训设备及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近年来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市场上相关教学设备现状 |
1.2.3 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和总结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实训装置设计总纲 |
2.1 系统具体设计内容 |
2.2 系统整体构架 |
2.2.1 常见电梯模拟运行实训装置构架 |
2.2.2 故障设置部分 |
2.2.3 本设计系统构架 |
2.3 各模块设计思路 |
2.3.1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模块 |
2.3.2 单片机故障设置部分 |
2.3.3 视频监控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梯控制模块设备硬件选型 |
3.1 电梯的基本结构 |
3.2 门系统相关设备选型 |
3.2.1 门电机与限位的选择 |
3.2.2 轿厢门防夹装置的选择 |
3.3 电力拖动系统设备选型 |
3.3.1 动力来源 |
3.3.2 电机驱动和调速 |
3.3.3 速度检测装置 |
3.4 安全保护系统 |
3.5 电气控制系统 |
3.5.1 操纵装置与选层器 |
3.5.2 位置显示装置 |
3.5.3 平层装置 |
3.5.4 核心控制器件 |
3.6 PLC的选型 |
3.6.1 I/O分配 |
3.6.2 PLC输出形式的选择 |
3.6.3 供电模式的选择 |
3.6.4 PLC型号的选择 |
3.7 其他设备和导线的选择 |
3.7.1 相关参数估算 |
3.7.2 空气断路器的选择 |
3.7.3 导线的选择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梯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4.1 电源供电部分设计 |
4.2 PLC输入部分设计 |
4.3 PLC输出部分设计 |
4.4 其他硬件设置及外围电路设计 |
4.4.1 轿厢门电机控制电路 |
4.4.2 西门子V20变频器接线与参数设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梯控制模块PLC程序设计 |
5.1 PLC程序整体流程设计 |
5.2 PLC控制程序 |
5.2.1 电梯正常运行模式程序编写 |
5.2.2 电梯特殊模式程序编写 |
5.2.3 电梯显示与输出部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单片机故障设置模块设计及监控模块构架 |
6.1 电梯常见故障总结 |
6.2 单片机的选型及外围电路设计 |
6.2.1 矩阵键盘 |
6.2.2 显示部分 |
6.2.3 单片机的选型 |
6.2.4 单片机电源电路设计 |
6.2.5 单片机最小系统 |
6.2.6 继电器控制电路 |
6.3 远程控制器的选取及其通信 |
6.3.1 远程控制器的选取 |
6.3.2 上位机通讯方式 |
6.3.3 MiniGPRS模块简介 |
6.3.4 云端组态与通讯 |
6.4 视频监控模块简介 |
6.4.1 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 |
6.4.2 视频监控系统基本构架与选型 |
6.4.3 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要求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PLC及其外围电路原理图(输入部分) |
附录 B PLC及其外围电路原理图(输出部分) |
附录 C PLC及其外围电路原理图(电源部分) |
附录 D PLC及其外围电路原理图(其他部分) |
附录 E 单片机外围电路 |
附件F 云端组态换面 |
附件G miniGPRS模块原理图 |
(5)110kV插拔式GIS电缆终端温度场电场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缆终端电场研究现状 |
1.2.2 电缆终端温度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缆终端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2.1 电缆接头的分类及结构 |
2.2 电缆线路故障原因及发热机理 |
2.2.1 电缆线路故障原因 |
2.2.2 电缆线路热点产生及机理分析 |
2.3 电力电缆的损耗计算 |
2.3.1 导体损耗 |
2.3.2 绝缘介质损耗计算 |
2.3.3 金属护套和屏蔽层的损耗 |
2.4 温度场传热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插拔式GIS电缆终端温度场分析与仿真计算 |
3.1 电缆终端局部热扩散分析 |
3.1.1 径向热阻分析 |
3.1.2 绝缘层轴向热扩散 |
3.1.3 铜导体轴向热扩散范围 |
3.2 GIS终端温度场仿真计算 |
3.2.1 GIS终端的物理模型 |
3.2.2 网格剖分及边界条件 |
3.2.3 仿真结果与讨论 |
3.3 GIS电缆终端温度场的影响因素 |
3.3.1 线芯载流对GIS电缆终端温度场的影响 |
3.3.2 环境温度对GIS电缆终端温度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插拔式GIS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特性及优化 |
4.1 GIS终端结构参数分析与计算 |
4.1.1 GIS终端中应力锥参数 |
4.1.2 GIS终端中半导电屏蔽层 |
4.1.3 材料电学特性参数计算 |
4.2 仿真物理模型 |
4.3 电热偶合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应力锥尺寸对GIS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 |
4.3.2 绝缘材料对GIS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 |
4.3.3 高压屏蔽电极对GIS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插拔式GIS电缆终端温度场分布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 |
5.1.1 升流系统 |
5.1.2 热电偶与测温仪 |
5.1.3 GIS终端 |
5.2 实验方案 |
5.2.1 测温点布置 |
5.2.2 实验步骤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单一负载下GIS终端温度场分布特性 |
5.3.2 不同负载下GIS终端温度场分布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110kV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110kV电缆附件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因素分析 |
2 110kV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
2.1 电缆预处理 |
(1)电缆自身加固 |
(2)电缆加热校直 |
2.2 安装环境的控制 |
2.3 电缆绝缘层、屏蔽层处理 |
(1)电缆屏蔽层处理 |
(2)绝缘层的处理 |
2.4 电缆附件组件安装 |
(1)应力控制件的安装 |
(2)密封件的安装 |
(3_接地安装分析 |
3 结语 |
(7)电力电缆接头绝缘缺陷电热场仿真与放电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缆接头XLPE主绝缘缺陷电热场仿真 |
2.1 静电场理论分析 |
2.1.1 方程表达式 |
2.1.2 边值问题分析 |
2.1.3 空间电荷分析 |
2.1.4 数值计算方法分析 |
2.2 电缆接头典型缺陷分析 |
2.2.1 接头缺陷类型 |
2.2.2 电缆接头事故原因分析 |
2.2.3 现有接头事故处理技术 |
2.3 XLPE主绝缘缺陷电场仿真分析 |
2.3.1 XLPE主绝缘缺陷模型建立 |
2.3.2 电场仿真结果分析 |
2.4 XLPE主绝缘缺陷温度场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电缆接头界面绝缘缺陷电场仿真分析 |
3.1 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 |
3.2 界面缺陷电场仿真分析 |
3.2.1 界面缺陷模型建立 |
3.2.2 电场仿真分析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3.3.1 无损界面 |
3.3.2 气隙界面 |
3.3.3 受潮界面 |
3.3.4 杂质界面 |
3.4 本章小结 |
4 界面绝缘缺陷放电试验与寿命模型 |
4.1 引言 |
4.2 界面放电试验研究 |
4.2.1 搭建试验平台 |
4.2.2 试验步骤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起始放电分析 |
4.3.2 放电过程分析 |
4.3.3 击穿结果分析 |
4.4 界面绝缘加速寿命模型 |
4.4.1 界面绝缘寿命模型分析 |
4.4.2 模型参数估计 |
4.4.3 界面绝缘寿命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电缆绝缘介质界面空间电荷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制式电缆附件简述 |
1.2.2 空间电荷测量技术发展 |
1.2.3 空间电荷基础理论 |
1.2.4 双层介质界面空间电荷特性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可实现温度梯度的空间电荷测试系统 |
2.1 电声脉冲法测量空间电荷原理 |
2.2 实现温度梯度的PEA系统的整体结构 |
2.3 测量装置的电极设计 |
2.3.1 PEA装置的上电极结构 |
2.3.2 PEA装置的下电极结构 |
2.3.3 元器件的参数 |
2.4 信号采集传输单元 |
2.5 双层介质波形恢复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层介质空间电荷测试与分析 |
3.1 电缆附件绝缘材料及其制备 |
3.1.1 电缆附件绝缘材料简述 |
3.1.2 试样的制备 |
3.2 温度梯度下XLPE/SR双层介质空间电荷特性 |
3.3 温度梯度下XLPE/EPDM双层介质空间电荷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层介质界面空间电荷仿真研究 |
4.1 有限元法和COMSOL软件的介绍 |
4.1.1 数值计算和有限元法 |
4.1.2 COMSOL软件的介绍和基本操作 |
4.2 电导率模型的建立 |
4.2.1 电导率测量装置 |
4.2.2 电导率模型的参数 |
4.3 基于MW极化的界面空间电荷仿真 |
4.3.1 Maxwell-wagner极化理论 |
4.3.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双层介质界面空间电荷的双极性仿真 |
4.4.1 双层介质双极性电荷输运理论 |
4.4.2 双层介质界面空间电荷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9)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空间电荷分布的二维动力学仿真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在高压直流输电中的应用和意义 |
1.2 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现状 |
1.2.1 绝缘内部的空间电荷积聚 |
1.2.2 绝缘界面的空间电荷积聚 |
1.2.3 复杂绝缘结构中的局部高电场 |
1.3 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绝缘内部的电荷输运和研究现状 |
1.3.1 聚合物绝缘中空间电荷的一维模拟 |
1.3.2 聚合物绝缘中空间电荷的二维模拟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合物绝缘内部载流子二维输运模型算法研究 |
2.1 聚合物绝缘中电荷输运模型 |
2.1.1 聚合物中电荷输运问题描述 |
2.1.2 二维同轴结构下电荷输运数学模型 |
2.2 二维同轴结构下泊松方程的数值方法 |
2.2.1 轴对称场有限元法 |
2.2.2 有限元离散过程 |
2.2.3 有限元法计算程序设计 |
2.2.4 电场程序数值解的对比验证 |
2.3 二维同轴结构下连续方程的数值方法 |
2.3.1 一阶迎风格式 |
2.3.2 高阶迎风格式 |
2.3.3 带有限制器的高阶迎风格式 |
2.3.4 非结构网格与总时长对电荷输运模拟结果的影响 |
2.3.5 时间步长对电荷输运模拟结果的影响 |
2.4 二维结构下聚合物绝缘内部电荷动态模拟平台的软件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直流电缆绝缘内部空间电荷行为二维数值模拟 |
3.1 高压直流电缆绝缘计算模型 |
3.1.1 不同电压等级电缆绝缘建模 |
3.1.2 绝缘边界处的电荷行为讨论 |
3.2 不同电压等级电缆绝缘空间电荷的数值模拟 |
3.2.1 数值模拟的参数设置 |
3.2.2 空间电荷动态行为数值模拟 |
3.3 二维下电荷输运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讨论 |
3.3.1 二维数值结果与一维数值结果的对比 |
3.3.2 影响二维数值结果的因素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直流电缆中空间电荷分布的实验验证 |
4.1 电缆空间电荷测量系统 |
4.2 基于集中参数元件阻抗匹配的纳秒级高压脉冲源 |
4.2.1 脉冲源组成结构及基本原理 |
4.2.2 脉冲阻抗匹配原理 |
4.2.3 脉冲源输出实测及比对 |
4.3 高压直流局部高电场优化设计 |
4.3.1 端部均压环设计 |
4.3.2 绝缘屏蔽层断面应力锥设计 |
4.4 不同电压等级电缆绝缘内部空间电荷分布 |
4.4.1 10kV电缆绝缘内部空间电荷分布 |
4.4.2 320kV电缆绝缘内部空间电荷分布 |
4.4.3 500kV电缆绝缘内部空间电荷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直流电缆接头绝缘内部空间电荷行为的二维数值模拟 |
5.1 电缆接头绝缘结构优化设计及载流子输运模型 |
5.1.1 高压屏蔽层的优化设计与型式试验验证 |
5.1.2 载流子输运模型 |
5.2 电缆接头绝缘内部空间电荷的二维数值模拟 |
5.2.1 数值模拟参数设置 |
5.2.2 空间电荷动态行为数值模拟结果 |
5.2.3 数值模拟下的局部高电场分析 |
5.3 等比例模型电缆接头绝缘内部空间电荷的二维数值模拟 |
5.3.1 空间电荷动态行为数值模拟结果 |
5.3.2 电场数值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320kV直流输电电缆附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及意义 |
1.2 ±320kV直流电缆附件发展现状 |
1.3 关键问题 |
1.3.1 应力锥的设计 |
1.3.2 材料选型 |
1.3.3 电缆附件的仿真计算 |
第二章 HVDC XLPE电缆附件的理论分析 |
2.1 HVDC XLPE电缆附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
2.1.1 电场的边界条件 |
2.1.2 温度场的边界条件 |
2.1.3 空间电荷 |
2.1.4 双层介质界面中空间电荷的抑制原理 |
2.2 HVDC XLPE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及其性能 |
2.2.1 试验原理 |
2.2.2 HVDC XLPE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及其性能 |
2.2.3 HVDC XLPE电缆附件型式的比较 |
2.3 HVDC XLPE电缆预制型附件结构与尺寸的设计 |
2.3.1 HVAC XLPE电缆预制型中间接头结构与尺寸的设计 |
2.3.2 HVDC XLPE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结构与尺寸的设计 |
2.3.3 HVDC XLPE电缆MMJ结构与尺寸设计 |
2.3.4 HVDC XLPE电缆预制型终端结构与尺寸的设计 |
2.4 HVDC XLPE电缆预制型附件改善 |
2.4.1 中间接头的改善 |
2.4.2 HVDC XLPE终端的改善 |
第三章 预制式附件仿真计算以及最优选择 |
3.1 仿真参数设置 |
3.2 HVDC XLPE电缆中间接头仿真计算 |
3.3 HVDC XLPE电缆中间接头优化 |
3.3.1 应力锥曲线曲率半径分析 |
3.3.2 应力锥背面曲线斜率分析 |
3.3.3 应力锥端部曲率半径分析 |
3.3.4 压接管的厚度分析 |
3.3.5 内屏蔽层厚度分析 |
3.3.6 内屏蔽层曲率半径分析 |
3.3.7 组合预制式与整体预制式优化结果异同 |
3.4 HVDC电缆终端优化 |
3.4.1 积灰对电缆终端的影响 |
3.4.2 支架对电缆终端的影响 |
3.5 优化结果比对 |
第四章 MMJ优化 |
4.1 MMJ仿真计算 |
4.2 增强绝缘厚度分析 |
4.3 1/K_Z分析 |
4.4 优化结果比对 |
结论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10kV预制式电缆附件安装中常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电缆附件用橡胶基增强绝缘电学性能研究进展[J]. 胡巍,赵洪,牛越,李春阳,马宇航,韩宝忠. 绝缘材料, 2021(07)
- [2]D公司输电电缆项目运行维护精益管理研究[D]. 邵新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D]. 王永伟. 山东大学, 2020(04)
- [4]基于信捷PLC电梯维修实训设备设计[D]. 尹家骏.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4)
- [5]110kV插拔式GIS电缆终端温度场电场分布特性研究[D]. 许鹏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110kV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探讨[J]. 徐加发. 四川水泥, 2020(04)
- [7]电力电缆接头绝缘缺陷电热场仿真与放电试验研究[D]. 成守花. 重庆理工大学, 2020
- [8]电缆绝缘介质界面空间电荷的特性研究[D]. 齐佳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空间电荷分布的二维动力学仿真与应用[D]. 张昱.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320kV直流输电电缆附件关键技术研究[D]. 朱婷. 厦门理工学院,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