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激励原则,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艺,王轶涵,杨帆[1](2021)在《榜样激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励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内容,其中榜样激励更是一种极为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方式。然而目前榜样激励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效能低下,亟需设计一套高效完备的激励机制。文章基于内容激励型理论等榜样激励理论,分析了榜样激励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提出要细化导向、过程、内化、反馈四个阶段设计。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高校实施激励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基于现实问题提出了T大学"榜样人物"激励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探索案例,详细阐述机制设计并论证该机制的实效性,以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王天旭[2](2021)在《基于“三全育人”视角的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来慧[3](2021)在《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殊产物,近年来逐渐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跃进。当前独立学院正处于转设的关键时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任务。学生事务管理是独立学院内部治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石。实施柔性化的学生事务管理,不仅能够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也能推动独立学院向内涵式发展。研究以独立学院转设为背景,对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内容进行研究,提出了学生事务管理实现柔性化改进的可能。研究阐明了核心概念的定义,交代了独立学院转设的背景,选取了柔性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事务实现柔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运用个案研究法,将Z学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挖掘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由此对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化管理的目标和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问题主要有:管理理念多以制度为中心,忽视了转设带来的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的变化,缺少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管理过程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很难参与学生事务管理,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管理组织以行政为框架,管理运行的行政化程度高,管理部门联系不够紧密,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低,岗位流动性更大,运行机制不够灵活,且缺少应有的监督评价。所谓柔性化策略,是独立学院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贴合独立学院转设发展趋势,满足独立学院学生的现实需求,实施的更为人性化、灵活化的管理。独立学院柔性化管理的策略主要是遵循人性化的管理宗旨,打造双元化的管理主体,组建专业化的管理结构,构建灵活化的管理机制,并对实际运行进行柔性化控制,以保障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实现柔性化改良,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沈宇[4](2021)在《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基础,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资源。边疆是云南省的主要特色,全省边境地区共有16个少数民族。全省共有81所高等院校,其中地处昆明省会的共有52所,29所分布在各个州市;其中12所院校地处边疆州市。从生源结构上来看,少数民族学生占了高校总人数的一定比重。校园文化氛围相对自由、轻松,特别是和其他院校相比,边疆高校具有特殊的状况,再加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革、多元文化思潮的碰撞、社会环境和家庭结构的变迁等种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这容易导致部分云南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淡薄。云南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事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承担着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事业的社会重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任务。回顾历史,云南高校学生有着爱国、民主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为争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进入新时代,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新挑战,如社会观念多元、学校治理改革、家庭结构变迁、主动性不强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这几个角度来分析和挖掘,如何更好地对云南高校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需要明确地遵循基本原则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促使云南高校学生增强“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从而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柳杨[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志愿服务,由于具有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等特点,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全方位长效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也在积极创新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在志愿服务中追求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因此,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志愿服务理论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需要,也是加强中国精神研究的需要;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需要,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志愿文化形成的需要。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一是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二是在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包括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阐释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包括: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来源,包括:“崇德向善”、“积德行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第二,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作用。本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按照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分为初步形成期、成长壮大期、纵深发展期、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等五个阶段。在系统的梳理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包括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同时,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作用: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以及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第三,通过实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时代境遇。调查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可观、志愿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动机存在功利化的倾向等。本文从不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发展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在整个社会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路径。总之,志愿服务在一代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上不断进行着传承和发展,志愿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光荣的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本文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对于在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慧[6](2020)在《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尊奉与传承。党在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倡导公民践行即为我国高度重视建设诚信社会和培育公民诚信品德的例证。作为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肩负时代重任并希冀不负众望。但仍存有部分大学生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失信行为时有发生、问题显现,严重影响公民诚信教育效果和国家建设伟业质量。为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促进国家发展,开展针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研究必不可缺并时不我待。本文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阐明开展本项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继而借助调查问卷,分析总结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维度下存有的失信问题并探析原因。其后,一方面形成适用于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实践策略,助力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研究。围绕这一主线,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相关内容做整体概述。界定诚信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等核心概念,提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中有关诚信的相关思想奠定本文理论依据,阐明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其次,以实证研究为依据,梳理探究部分大学生存有失信的问题并做出一定的成因分析。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学生整体诚信现状良好,但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维度下仍存有普遍失信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各方面的失职所致。基于此,笔者从目标指向、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等理论层面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展开了较为深入系统的阐述,从而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就如何开展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方面,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方案。诸如:社会要健全诚信机制,营造守信环境;高校要完善诚信教育内容,践行诚信目标;家庭要发挥诚信涵育功能,夯实教育基础;个人要增强诚信内化意识,提高诚信自律等。
王梓[7](2020)在《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诚信,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德,在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此,必须加强社会诚信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四点要求: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丰富网上道德实践、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随着5G网络的建设,网络已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网络作为一个可以容纳网民浏览信息、交换信息、接纳信息等活动的重要平台,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满足大学生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失信现象也在不断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面对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效协同高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对大学生开展网络诚信教育。论文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详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全面梳理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概述。对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研究的基本涵义、理论内涵和时代背景进行阐释和分析;第三部分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存在问题的表现及原因进行阐述。在查阅大量学术资料,又立足现实生活,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存在问题的表现并对原因进行系统透彻的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形成以高校为主导,家庭与社会全面参与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格局,为加强社会网络诚信建设助力。
宋成立[8](2019)在《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民办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咨询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辅导员队伍也成为民办高校教职工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辅导员除了履行普通意义上的工作职责外,因为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所以工作中还有很多特殊性,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稳定性不足、职业成就感不足以及职业倦怠感严重等情况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必不可少。本文在研究中以教育大省山东省民办高校为例,对建立有效的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希望为解决相关领域问题提供以点带面的解决思路。本文在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为文章的研究做好整体框架准备;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通过阐述概念,论述理论,为文章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三部分是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点分析,主要和公办高校辅导员工作进行对比,分析相似性和差异性,并且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部分。以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为研究案例,对民办高校概况、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现状、激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薪酬福利制度原因、社会保障体系原因、培训进修机制原因、考核评价体系原因、职业晋升通道原因以及职业认同感原因。第五部分首先提出了建立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的原则。然后提出了优化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培训进修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职业晋升通道以及建立高度的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的内容。第六部分是总结全文,形成研究结论,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李淑哲[9](2019)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好引擎”,也是检视文化发展成效的“试金石”。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选择与文化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做出的最新重大决策,为一段时期内国家文化发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遵循学生“拔节孕穗期”要求,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为信仰的生成、选择和传播提供了“场景”和“路径”,在信仰教育中发挥对人的精神的升华和对社会共识的强化作用。同时,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能盘聚文化资源、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在文化发展中发挥引领、辐射和提升的作用。因此,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以大学为基本场域,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系统而深入的信仰教育研究,成为一个兼具时代意义和现实关切的选题,这既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于理想信念的研究领域,又能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基于此,论文从价值效能的视角,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构筑议题,阐释大学生信仰教育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的“应然”功用,调查了解当前存在的“实然”境遇,进行实事求是的归因分析,并探索出改进和完善相应工作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端于大学生信仰教育活动的内涵意义。从内涵上看,大学生信仰教育包含四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心的政治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道德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以“依法治国”思维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基础的法律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命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从意义上讲,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社会群体信仰的“投影体”和“晴雨表”,是文化发展境况的折射和标示。理直气壮地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人文化成”和“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推进以传授知识和涵养文化为关照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法治思维,夯实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有利于增加文化智识供给、凝聚文化人才力量、培养文化人力资源,提升文化发展的人才素质;有利于增创文化传承载体、扩展文化发展途径、发掘文化创新源泉,拓宽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实现“强文化之魂、健文化之体、聚文化之气、发文化之力”贡献应有力量,使中华文化蓬勃发展,在世界图景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形成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借助质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法,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群体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得以窥见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一方面,信仰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信仰方向较为健康向上、整体质量相对良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信仰教育主渠道而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信仰教育也面临一些难以忽视的现实问题,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归因于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导致体系欠合理、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导致效果欠明显、机制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发力欠协调等来自教育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归因于市场经济催生的趋利动机钝化了动力、社会现存的某些问题弱化了信力、多元文化的不当蔓延影响了定力等来自教育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从理念与内容维度出发,探寻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从聚焦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升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出发,要树立战略思维,秉持从“善政”到“善治”的理念,提高把握信仰教育大势的能力;要涵养历史思维,秉持从“历史”到“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提高勇担信仰教育使命的能力;要强化底线思维,秉持为“无畏”而“敬畏”的理念,提高应对信仰教育难题的能力;要增强系统思维,秉持由“统筹”至“协同”的理念,提高扩大信仰教育合力的能力。从对标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出发,要发挥文化塑造价值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政治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要遵循文化温润心灵的原则,进一步扩充道德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素质品格的健康发展;要强化文化规范行为的功能,进一步强化法律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行为规范的合理合序;要提升文化健全人格的效用,进一步延伸生命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人格价值的健全超越。从方法与制度维度出发,探寻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的相关路径,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从立足文化发展的智识需求、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出发,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掌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要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拓宽信仰教育的信息源;要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根植信仰教育的活力点;要扩伸教育情境载体范围,增强信仰教育的亲和力。从依托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健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制度出发,要进一步以顶层设计为总揽、推动领导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信仰教育力量的积极性;要进一步以队伍建设为龙头、推动理顺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德才兼备、团结合作的信仰教育主体队伍;要进一步以教育教学为根本、推动完善评价机制,及时反馈规范合理的信仰教育实效;要进一步以组织、人员、经费为抓手、推动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面到位的信仰教育支撑。
蒋保伟[10](2018)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对于进一步深化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研究,增强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效性,完善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研究、定量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在厘定和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科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状,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界定和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含义及发展历程,是研究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一项奠基工作。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是培育者在当代大学生先天遗传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以高校为主导,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最终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从1978年至1996年的萌芽阶段、从1997年至2009年的初创阶段、从2010年至今的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包括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政策法规依据。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素质的结构模型理论、职业发展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实依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最后,本文分别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依据和法规依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二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三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得到发展;四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三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融合度和覆盖面不高;四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应从优化社会环境、高校高度重视、家庭氛围营造、个体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一是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执行力度;营造社会环境,提升育人功能;建立合作模式,形成培育合力;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培育质量。二是在高校高度重视方面,要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改善硬件设施;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融合发展;建立校内激励机制,调动参与者积极性。三是家庭氛围营造方面,要坚持健康教育观念,为孩子提升创业认知;营造家庭学习气氛,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为孩子提供精神养料。四是在个体素质提升方面,要认识自我教育作用,增强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完善自我教育方法,加强认识反思调控过程;完善自我教育机制,促使内在矛盾有效转化;拓宽自我教育途径,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坚持激励原则,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激励原则,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榜样激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榜样激励系统要素分析与机制构建 |
1. 激励理论概述 |
2. 激励系统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 |
二、高校实施榜样激励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
1. 大学生榜样激励机制效能低下 |
2. 激励教育的方法和载体固化有待创新 |
3. 激励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呈现功利化倾向 |
三、T大学“榜样人物”激励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
1. 明确榜样激励目标,拓展多元化“榜样人物” |
2. 抓住管理控制节点,借鉴先进技术创新工作 |
3. 构建“三全”教育环境,助力榜样激励提质增效 |
4. 榜样激励与情感激励结合,提升大学生自我激励素养 |
四、结语 |
(3)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的进展 |
(三) 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前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独立学院 |
(二) 独立学院转设 |
(三) 学生事务管理 |
(四) 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 |
二、独立学院的转设背景及影响 |
(一) 独立学院的发展进程 |
(二) 独立学院转设的必然性 |
(三) 转设对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影响 |
三、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管理的理论及意义 |
(一) 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二) 柔性管理理论具有体现人文情怀的应用价值 |
(三)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管理的适切性和可行性 |
第二章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特征的宏观判断 |
(一)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比二级学院幅度宽内容广 |
(二)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呈现多方面的不适应 |
(三) 独立学院生源结构对学生事务管理影响扩大 |
(四)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与转设发展目标存在差距 |
二、江苏省Z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个案调查 |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研究 |
一、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困境 |
(一) “以制度为中心”:刚性稳定的偏保守顶层设计 |
(二)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管理过程 |
(三) “以行政为框架”: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管理运行 |
二、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
(一) 管理理念滞后:学生需求和心理动态的关注度不够 |
(二) 管理角色单一:学生主体和服务学生的权重比偏小 |
(三) 管理功能弱化:组织互联和横向协调的灵活性缺乏 |
(四) 管理机制僵化:结果导向和过程可控的制度性冲突 |
第四章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探索 |
一、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管理的目标设定 |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定管理框架 |
(二) 选择柔性人文的方式设定管理规范 |
(三) 遵循引导激励的原则构建管理关系 |
(四) 运用系统科学的制度补齐管理短板 |
二、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管理的策略选择 |
(一) 管理宗旨人性化:“以服务为主” |
(二) 管理主体双元化:“实行师生共治” |
(三) 管理结构专业化:“纵横互联互通” |
(四) 管理机制灵活化:“尽可能避免刚性” |
(五) 管理运行可控化:“落实柔性化改造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培育的重要性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解读 |
(一)共同体的涵义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涵义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涵义 |
二、培育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
(二)有利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
(三)有利于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
(四)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第二章 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历史回顾 |
一、新中国成立前云南高校学生争取民族团结的反帝爱国斗争阶段 |
(一)陆军讲武堂时期的爱国运动 |
(二)反内战求和平的一二一运动 |
(三)反独裁争民主的七一五运动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探索阶段 |
(一)萌芽时期(1949—1956 年) |
(二)探索时期(1957—1966 年) |
(三)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6 年) |
三、改革开放以来云南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初步发展时期(1978—1988 年) |
(二)稳步发展时期(1989—2011 年)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新阶段 |
第三章 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 |
一、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取得的成效 |
(一)学生对“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理念认同度较高 |
(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意愿笃定 |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载体建设进一步深化发展 |
(四)形成了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繁荣景观 |
二、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未完全形成良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氛围 |
(二)学校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作用发挥不够 |
(三)家庭对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视不足 |
(四)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我培育意识相对淡薄 |
三、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的快速变迁 |
(二)学校培育体系不完善 |
(三)家庭环境的差异性 |
(四)学生身心结构的变化 |
第四章 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对策思考 |
一、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 |
(三)示范性与激励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优化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措施 |
(一)健全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合力机制 |
(二)营造培育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氛围 |
(三)发挥高校在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阵地作用 |
(四)提升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家庭教育水平 |
(五)注重云南高校学生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
2.1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 |
2.1.1 “志愿服务”的概念 |
2.1.2 “志愿者”的概念 |
2.1.3 “志愿精神”的概念 |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类型 |
2.2.1 日常社区类 |
2.2.2 扶贫帮困类 |
2.2.3 助学支教类 |
2.2.4 应急救援类 |
2.2.5 环境保护类 |
2.2.6 大型活动类 |
2.2.7 海外服务类 |
2.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
2.3.1 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 |
2.3.2 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 |
2.3.3 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 |
2.4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
2.4.1 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 |
2.4.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4.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3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
3.1.1 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
3.1.2 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活动 |
3.1.3 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 |
3.1.4 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 |
3.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渊源 |
3.2.1 “崇德向善” |
3.2.2 “积德行善” |
3.2.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3.2.4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
第4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及历史作用 |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
4.1.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初步形成时期 |
4.1.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长壮大期 |
4.1.3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时期 |
4.1.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 |
4.1.5 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 |
4.2 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 |
4.2.1 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 |
4.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
4.2.3 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 |
4.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作用 |
4.3.1 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
4.3.2 创造经济价值 |
4.3.3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
5.1 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良好的态势 |
5.1.1 志愿者人员数量可观 |
5.1.2 志愿服务范围更广 |
5.1.3 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
5.2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
5.2.1 对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 |
5.2.2 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
5.2.3 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 |
5.3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 |
5.3.2 志愿服务的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
5.3.3 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 |
5.3.4 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 |
6.1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 |
6.1.1 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党领导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 |
6.1.2 广大青年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
6.1.3 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同向 |
6.2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 |
6.2.1 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党建工作 |
6.2.2 思政课培育志愿精神 |
6.2.3 志愿服务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6.3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 |
6.3.1 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志愿服务品牌 |
6.3.2 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 |
6.3.3 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志愿服务效应 |
6.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
6.4.1 规范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动员和遴选机制 |
6.4.2 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 |
6.4.3 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
6.4.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
6.5 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 |
6.5.1 完善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 |
6.5.2 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 |
6.5.3 塑造志愿文化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概述 |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概念界定 |
(一)诚信的内涵 |
(二)诚信教育的内涵 |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
二、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诚信的相关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文化中诚信的相关观念 |
三、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
(一)培养合格公民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应有之举 |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
(三)保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及原因探析 |
一、基由调查问卷所显现的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
(一)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的基本概述 |
(二)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三)当代大学生基本诚信现状 |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
(一)部分大学生存有诚信品质下滑倾向 |
(二)部分大学生所受诚信教育效果不佳 |
(三)部分大学生仍然存有欺瞒家人现象 |
(四)部分大学生自身诚信品德修为不高 |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诚信相关机制尚不健全削弱了约束功效 |
(二)学校诚信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减弱了教育效果 |
(三)家庭诚信教育要素尚不达标偏离了培育目标 |
(四)个人对己诚信要求尚不严格降低了诚信标准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 |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指向 |
(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认知 |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诚信理念 |
(三)督促大学生践行内修的诚信品质 |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践诺履约教育 |
(二)求真务实教育 |
(三)以信立身教育 |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原则 |
(二)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
(三)榜样示范与赏罚分明相结合原则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 |
一、健全社会诚信监管机制,营造教育环境 |
(一)制度先行,健全社会诚信保障机制 |
(二)惩恶扬善,加大失信行为惩罚力度 |
(三)氛围熏陶,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
二、完善高校诚信教育内容,践行诚信目标 |
(一)改弦易张,变革高校诚信教育 |
(二)制度保障,完善高校诚信体系 |
(三)优化环境,营造高校诚信氛围 |
(四)整合资源,强化诚信教育效果 |
三、发挥家庭诚信涵育功能,夯实诚信教育基础 |
(一)讲信修睦,重视家庭诚信教育 |
(二)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四、增强诚信内化意识,凸显大学生诚信自律能力 |
(一)立身行道,增强诚信责任担当 |
(二)严于律己,树立诚信自律意识 |
(三)淡泊明志,坚定理想信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研究的概述 |
2.1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研究的基本内涵 |
2.1.1 大学生网络诚信 |
2.1.2 协同教育 |
2.1.3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 |
2.2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诚信的思想 |
2.2.3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 |
2.3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研究的时代背景 |
2.3.1 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
2.3.2 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2.3.3 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 |
第3章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的良好态势 |
3.1.1 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认知不断提升 |
3.1.2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合力初步形成 |
3.2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实效弱化的主要表现 |
3.2.1 协同教育主体协同意识较为淡薄 |
3.2.2 协同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
3.2.3 协同教育内容相对滞后 |
3.2.4 协同教育动力较为欠缺 |
3.3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实效弱化的原因分析 |
3.3.1 协同教育责任划分不够清晰 |
3.3.2 协同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充分 |
3.3.3 协同教育工作规划不够完备 |
3.3.4 协同教育支持保障不够充足 |
第4章 优化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的路径 |
4.1 优化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的原则 |
4.1.1 高校主导原则 |
4.1.2 整体优化原则 |
4.1.3 层次有序原则 |
4.1.4 科学激励原则 |
4.2 明确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4.2.1 以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诚信道德规范为目标 |
4.2.2 以树立一致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理念为前提 |
4.2.3 以科学制定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规划为关键 |
4.2.4 以推进校园网络诚信规范和制度健全完善为保障 |
4.3 优化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的具体策略 |
4.3.1 强化高校网络诚信教育课程协同 |
4.3.2 加强高校网络诚信教育组织协同 |
4.3.3 提升高校网络诚信教育平台协同 |
4.3.4 促进高校网络诚信教育工作机制协同 |
4.3.5 增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环境协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民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民办高校 |
2.1.2 辅导员 |
2.2 激励的概述 |
2.2.1 激励的定义 |
2.2.2 激励的特点 |
2.2.3 激励的作用 |
2.3 激励相关理论 |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2.3.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2.3.3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2.3.4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第3章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点分析 |
3.1 和公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相似性 |
3.1.1 劳动特征 |
3.1.2 人力资本投资成本 |
3.1.3 需求方面 |
3.2 和公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差异性 |
3.2.1 社会地位 |
3.2.2 工作条件 |
3.2.3 职业安全感 |
3.2.4 辅导员流动性 |
3.3 强化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的必要性 |
3.3.1 特殊工作对象的要求 |
3.3.2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
3.3.3 民办高校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现状分析 |
4.1 山东省民办高校概况 |
4.2 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概况 |
4.2.1 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基本情况 |
4.2.2 民办高校辅导员合同聘用形式 |
4.2.3 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 |
4.3 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现状 |
4.3.1 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
4.3.2 辅导员培训体系情况 |
4.3.3 辅导员职业发展情况 |
4.3.4 辅导员离职或流失情况 |
4.4 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存在的问题 |
4.4.1 薪酬福利制度问题 |
4.4.2 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
4.4.3 培训进修机制问题 |
4.4.4 考核评价体系问题 |
4.4.5 职业晋升通道问题 |
4.4.6 职业认同感问题 |
4.5 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4.5.1 薪酬福利制度原因 |
4.5.2 社会保障体系原因 |
4.5.3 培训进修机制原因 |
4.5.4 考核评价体系原因 |
4.5.5 职业晋升通道原因 |
4.5.6 职业认同感原因 |
第5章 优化山东省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的对策建议 |
5.1 激励的原则 |
5.1.1 公平原则 |
5.1.2 发展原则 |
5.1.3 个性化原则 |
5.1.4 以人为本原则 |
5.1.5 多元化原则 |
5.2 激励机制设计思路 |
5.2.1 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 |
5.2.2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5.2.3 建立完善的培训进修机制 |
5.2.4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
5.2.5 建立完善的职业晋升通道 |
5.2.6 建立高度的职业认同感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难点 |
1.4.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
2.1 文化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要义 |
2.1.1 文化的基本内涵 |
2.1.2 文化发展战略的概念、特征与确立原则 |
2.1.3 文化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沿革 |
2.2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
2.2.1 信仰的内涵及概念辨析 |
2.2.2 信仰教育的生成机理 |
2.2.3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特征与意义 |
2.3 研究的理论支撑 |
2.3.1 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论 |
2.3.2 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 |
2.3.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教育智慧 |
2.3.4 借鉴:西方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镜鉴启示 |
2.4 小结 |
第3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对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效用启迪 |
3.1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夯实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 |
3.1.1 政治信仰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
3.1.2 道德信仰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
3.1.3 法律信仰教育涵养法治思维 |
3.1.4 生命信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2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提升文化发展的人才素质 |
3.2.1 提供文化智识供给 |
3.2.2 凝聚文化人才力量 |
3.2.3 开发文化人才资源 |
3.3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拓宽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 |
3.3.1 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承 |
3.3.2 助力文化的健康发展 |
3.3.3 推动文化的守正创新 |
3.4 小结 |
第4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 |
4.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4.1.1 精心确定调查对象 |
4.1.2 科学聚焦调查内容 |
4.1.3 合理选择调查方法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0 取得的基本成效 |
4.2.1 成效的经验启示 |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3 问题的潜在危害 |
4.3 问题的归因与探究 |
4.3.1 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导致目标欠明确 |
4.3.2 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导致体系欠合理 |
4.3.3 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导致效果欠显着 |
4.3.4 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发力欠协调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 |
5.1 聚焦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升华大学生信仰教育理念 |
5.1.1 树立战略思维,提高把握信仰教育大势的能力 |
5.1.2 涵养历史思维,提高勇担信仰教育使命的能力 |
5.1.3 秉持底线思维,提高应对信仰教育难题的能力 |
5.1.4 锤炼系统思维,提高建立信仰教育战线的能力 |
5.2 对标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 |
5.2.1 发挥文化塑造价值的作用,完善政治信仰教育内容 |
5.2.2 遵循文化温润心灵的原则,发掘道德信仰教育内容 |
5.2.3 强化文化规范行为的功能,扩充法律信仰教育内容 |
5.2.4 提升文化健全人格的效用,延伸生命信仰教育内容 |
5.3 立足文化发展的智识需求,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方式 |
5.3.1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掌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 |
5.3.2 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拓宽信仰教育的信息源 |
5.3.3 加大实践教学实施力度,根植信仰教育的活力点 |
5.3.4 扩伸教育情境载体范围,增强信仰教育的亲和力 |
5.4 依托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机制 |
5.4.1 改革领导体制,凝聚积极向上的信仰教育力量 |
5.4.2 理顺管理机制,建设团结合作的信仰教育队伍 |
5.4.3 完善评价机制,反馈规范合理的信仰教育实效 |
5.4.4 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面到位的信仰教育支撑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大学生信仰教育访谈提纲(学生卷) |
附录 C 大学生信仰教育访谈提纲(教师卷) |
致谢 |
(10)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
2.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概念界定 |
2.1.1 创业的含义 |
2.1.2 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含义 |
2.1.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含义 |
2.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发展历程 |
2.2.1 萌芽阶段(1978-1996年) |
2.2.2 初创阶段(1997-2009年) |
2.2.3 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 |
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依据 |
3.1.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3.1.2 素质的结构模型理论 |
3.1.3 职业发展理论 |
3.1.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实依据 |
3.2.1 创业素质培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
3.2.2 创业素质培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要求 |
3.2.3 创业素质培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
3.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3.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依据 |
3.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法规依据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1.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实施 |
4.1.3 样本高校的特征描述 |
4.1.4 样本学生的特征描述 |
4.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积极成效 |
4.2.1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
4.2.2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
4.2.3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得到发展 |
4.2.4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受到关注 |
4.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存在的问题 |
4.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4.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
4.3.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融合度和覆盖面不高 |
4.3.4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4.4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4.4.1 社会因素 |
4.4.2 学校因素 |
4.4.3 家庭因素 |
4.4.4 个体因素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 |
5.1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
5.1.1 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执行力度 |
5.1.2 营造社会环境,提升育人功能 |
5.1.3 建立合作模式,形成培育合力 |
5.1.4 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培育质量 |
5.2 挖掘校内教育资源,发挥高校主体作用 |
5.2.1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
5.2.2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改善硬件设施 |
5.2.3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5.2.4 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融合发展 |
5.2.5 建立校内激励机制,调动参与者积极性 |
5.3 营造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家庭基础作用 |
5.3.1 坚持健康教育观念,为孩子提升创业认知 |
5.3.2 营造家庭学习气氛,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 |
5.3.3 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
5.3.4 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为孩子提供精神养料 |
5.4 提升主动自觉行为,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
5.4.1 认识自我教育作用,增强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
5.4.2 完善自我教育方法,加强认识反思调控过程 |
5.4.3 优化自我教育机制,促使内在矛盾有效转化 |
5.4.4 拓宽自我教育途径,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 |
附录B:当代学生创业素质征求意见表 |
附录C:访谈提纲(一) |
附录D:访谈提纲(二) |
附录E:访谈提纲(三) |
附录F:访谈提纲(四) |
四、坚持激励原则,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榜样激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研究[J]. 李艺,王轶涵,杨帆.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基于“三全育人”视角的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路径研究[D]. 王天旭. 西华大学, 2021
- [3]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研究[D]. 张来慧. 扬州大学, 2021(09)
- [4]云南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沈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 柳杨. 辽宁大学, 2020(07)
- [6]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D]. 张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协同教育研究[D]. 王梓.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8]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民办高校为例[D]. 宋成立.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9)
- [9]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 李淑哲. 湖南大学, 2019(01)
- [10]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D]. 蒋保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