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多酚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琳,马烁,赵华,张朝正[1](2022)在《茶多酚提取及其在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日用化学品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主要包括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日用化学品中的功效和应用,总结了茶多酚提取各个方法的优缺点。
童维熙[2](2021)在《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茶多酚复合颗粒稳定乳液作用及其负载槲皮素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液是食品工业中普遍存在的食品形态之一,在改善食品风味、形成特殊质构和递送营养物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与依靠化学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传统乳液相比,Pickering乳液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好、制备简单等优点。Pickering颗粒(固体颗粒)的构建对于Pickering乳液的制备至关重要。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易于改性等优良特性。但是,其直接作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颗粒还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利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茶多酚(CS-TPP-GTP)复合颗粒,通过粒度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三相接触角等指标比较了茶多酚复合前后粒子的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使用该颗粒制备O/W型Pickering乳液,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研究了该乳液体系对槲皮素贮藏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拓宽壳聚糖作为Pickering粒子的应用范围和提高槲皮素的稳定性提供应用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茶多酚复合颗粒(CS-TPP-GTP)的构建及表征。利用静电吸附法制备CS-TPP-GTP复合颗粒,通过测定FTIR、三相接触角、粒径分布、SEM和PDI值等指标,对复合颗粒进行表征。FTIR显示茶多酚成功结合到CS-TPP颗粒上;茶多酚的加入改善了CS-TPP复合颗粒的疏水性,使其三相接触角更加接近于90°。粒径分析结果表明该固体颗粒大小在1140 nm至1810 nm范围内,分布均匀。(2)制备条件对CS-TPP-GTP固体颗粒稳定乳液作用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制备条件下乳液的稳定性(贮藏稳定性、离心稳定性、热稳定性)、液滴形貌和乳化指数等指标,研究了pH值、颗粒添加量、盐离子浓度以及油相分数等因素对CS-TPP-GTP颗粒稳定乳液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了乳液的流变学特性。发现乳液在低pH环境、高盐离子(0.2 mol/L)、低颗粒浓度(0.25%)下均可以稳定存在。随着油相分数的升高,乳液性能增强;当油相分数到达70%时,乳化指数趋近100%,乳液可以稳定存放30天。在固体颗粒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1%),乳液的离心稳定性较差,其余制备条件下乳液离心稳定性较好。当颗粒物浓度小于0.25%时,乳液的热稳定较差,其余乳液组均可以适应巴氏杀菌处理。流变学实验表明,当油相分数达到70%时,乳液呈现固态凝胶特征,并且所有乳液均为假塑性流体。(3)CS-TPP-GTP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负载槲皮素应用研究。将前期制备的CS-TPP-GTP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用于负载槲皮素,研究了负载前后乳液的外观形貌、微观结构以及动态振荡和稳态流变特性。以直接溶于油相的槲皮素作为对照,分析了乳液负载和对照组对槲皮素贮藏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存15天后,乳液组槲皮素保留率高达58.23%,而对照组的保留率仅为12.86%。此外,该乳液也可以显着提高槲皮素的消化稳定性。
李慧娟,程佶星,蔡美丽,汤琇斐,高昂[3](2021)在《茶多酚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一类提取自茶叶的天然活性物质,因其良好的抗菌、抗氧化等生物学性能逐步被人们认可,现已在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有所开发和研究。本文通过对茶多酚的生理活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茶多酚作为天然保鲜剂的市场前景。
刘成龙[4](2021)在《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活性膜的制备及缓释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降解聚合物因其来源丰富、成本低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替代石油基材料的理想选择。大豆分离蛋白(SPI)具有低成本、可持续性、丰富性和功能性等特点,开发具有再生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的环境友好型蛋白质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SPI为原料,通过亚硫酸钠(Na2SO3)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对SPI进行适当的改性后,用流延法制备了不同的改性SPI膜。并通过接触角、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等表征方法对改性SPI进行了性能的研究。然后添加茶多酚和槲皮素两种活性物质,研究了茶多酚和槲皮素对不同改性SPI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在膜中的释放规律,使SPI更为的有效地应用于各个领域。(1)Na2SO3降低了SPI膜的水分含量和总可溶性固形物,降低了膜的亲水性。而且,Na2SO3改性后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从3.56×e-10(g cm/(cm2s Pa))降低到2.73×e-10(g cm/(cm2s Pa)),接触角从41.3°增加到81.9°。说明Na2SO3改性提高了SPI膜的阻水性能和表面疏水性。当Na2SO3添加量为2%时,膜的抗拉强度为4.11 MPa,相比于未改性的SPI膜(2.29 MPa)明显增大。但是,Na2SO3改性降低了SPI膜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SPI膜的不透明度。(2)当TG添加量为0 U/g~4 U/g时,SPI薄膜的抗拉力强度增大。当添加量为4 U/g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4.24 MPa。当TG浓度进一步增大,膜的抗拉强度减小。由于TG的交联作用,SPI膜的断裂伸长率从202.2%降低到100.4%。TG添加量为4 U/g时,SPI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最小,具有较好的阻水性能。当浓度大于4 U/g后,SPI膜的抗拉强度减小,水蒸气透过率增大。经TG改性后膜的表面不均匀,能够观察到粗糙的表面。(3)茶多酚的添加提高了Na2SO3改性SPI膜的机械性能。茶多酚含量从0%增加到5%,膜的抗拉强度从3.11 MPa升高到5.11 MPa。但是断裂伸长率从101.7%降低到50.8%。茶多酚降低了Na2SO3改性SPI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并提高了SPI膜的接触佳品。茶多酚中含有色素成分。添加茶多酚后,Na2SO3改性SPI膜的总色差从11.62增加到72.52,而且不透明度也升高。茶多酚在TG改性的SPI膜中的释放速率要比在Na2SO3改性SPI膜中的释放速率较快。(4)槲皮素提高了Na2SO3改性SPI膜的接触角和抗拉强度,而且降低了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但是,槲皮素对于TG改性的SPI膜影响较弱。当槲皮素添加量为2.5%时,膜的机械性能降低,而且膜的总可溶性固形物升高。槲皮素提高了两种改性膜的b*值(黄度值)和不透明度。两种添加槲皮素的改性SPI膜在10%的乙醇模拟液中的释放量较低。但是,槲皮素在95%的乙醇模拟液中具有较高的溶出率,而且溶出速率快。槲皮素在TG改性SPI膜中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均大于在Na2SO3改性SPI膜。
陈海银[5](2021)在《山西省沙棘叶资源性化学评价及制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沙棘是一种胡颓子科酸刺种属落叶性的灌木,其叶营养丰富,并富含黄酮等多种功效因子,2013年沙棘叶被列为新资源食品。山西野生小果沙棘天然林面积占全国野生沙棘林面积90%,是重要的特色小果沙棘资源聚集地。本项目对山西宋家沟、右玉、庞泉沟和古交四个重要野生沙棘林区的沙棘叶进行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沙棘叶制茶的可行性及关键工艺进行了研究。资源调查包括生长地区和采摘时间对沙棘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尤其是制茶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包括:1)通过山西不同地区宋家沟、右玉、庞泉沟和古交沙棘叶中理化指标的对比研究,分析生长环境对沙棘叶化学组成和制茶适宜性的影响;2)通过比较5月到10月不同采摘时间宋家沟沙棘叶中的化学组成,研究采摘时间对沙棘叶化学组成及制茶适宜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采摘时间。沙棘叶并非传统制茶原料,本文对沙棘叶制茶的关键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1)干燥方式对沙棘叶营养成分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干燥方式;2)通过对沙棘叶进行凋萎、清洗、接种酵母菌或乳酸菌发酵、干燥,然后对沙棘叶益生菌发酵茶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和感官品质评价,确定了沙棘叶益生菌茶适合的发酵菌种、发酵时间的发酵参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四个地区天然小果沙棘叶18个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水分、灰分类、膳食纤维类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在不同地区没有显着差异性,与制茶相关的几个指标,包括咖啡碱、水浸出物、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地区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分别为1.04%、39.04%和5.39%。四个地区重金属Pd、Cr、As和Cd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符合安全性要求。与传统茶叶相比,沙棘叶中总干物质含量、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水浸出物、铁和钙含量较高分别为34.19%~42.42%、3.68%~5.39%、31.44%~39.04%、387~769mg/kg和5.03×103~12.3×103mg/kg,茶多酚和锰含量较低分别11.54%~13.04%和58.40~70.40mg/kg,酚氨比值在1.95~3.64小于8,通常认为适宜制绿茶。咖啡碱含量0.50%~1.04%为常规茶叶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可以作为低咖啡碱茶品或抹茶类制品的优质原料。2、分析了山西宋家沟天然小果沙棘林5-10月不同采摘月份沙棘叶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八月份采摘的沙棘叶理化指标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水分、总灰分、水不溶灰分、水溶性灰分、蛋白质、总膳食纤维、水不溶膳食、水溶性膳食纤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含量分别为61.87%、5.07%、2.50%、2.57%、24.41%、41.79%、38.40%、3.38%、37.23%、11.14%、4.45%。3、研究了真空干燥(NZ)、微波干燥(NW)、鼓风干燥(NG)、鲜叶直接鼓风干燥(GZ)和自然晾晒(ZL)干燥方式对制茶预处理后沙棘叶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真空干燥(NZ)处理后,其游离氨基酸、总抗氧化能力和感官评价得分的最高,分别为4.16%、456.05μmol/g和81.91分,其它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在综合考虑营养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的评价之后,可以选择真空干燥(NZ)的方式。4、本研究对新鲜的沙棘叶进行凋萎、蒸青、揉捻,分别接种不同的酵母菌和乳酸菌,以水浸出物、多酚、黄酮、游离氨基酸和总抗氧化能力和茶叶成品茶的感官评价为重要指标,筛选合适的益生菌发酵菌种。(1)选取烟台果酒酵母菌(YWY)、安琪果酒酵母菌(YWA)和高活性干酵菌(YHD)三种酵母菌进行沙棘叶发酵,研究表明,与鲜叶相比,经酵母菌发酵1天后,沙棘叶青草味减少,茶汤感官品质总体提高。其中YWY发酵2天后风味最佳,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2.91%,3天后总抗氧化能力达到最高为437μmol/g。(2)选取植物乳杆菌(LP)、唾液乳杆菌(LS)、动物双歧杆菌(A6)和副干酪乳杆菌(L9)四种乳酸菌进行沙棘叶发酵,研究表明,不同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对沙棘叶的理化指标影响不同。其中,LP发酵2天茶多酚、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到鲜叶的1.27倍、1.34倍和1.27倍,沙棘叶发酵茶成品感官品质的综合评价最高分为81.6分,为LP发酵2天的发酵茶成品,因此,在选择乳酸菌进行发酵时,可以选择LP发酵2天。(3)应用气质联用研究了沙棘鲜叶、益生菌发酵茶和沙棘叶茸毛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茸毛和发酵茶中,芳香类化合物明显增加,从新鲜沙棘叶中的5种芳香类化合物增加到17种和15种,其中发酵茶产生14种具有茗茶香气新的挥发性物质,推测这14种新的挥发性成分对发酵茶的香气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李静凤[6](2021)在《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是漆树科盐肤木属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盐肤木叶片上的五倍子,因高含量的单宁以及潜在的健康价值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近些年来,天然产物的提取以及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盐肤木叶多酚具有抗氧化功效,盐肤木叶是五倍子蚜在寄主植物盐肤木叶片上形成的虫瘿,那么盐肤木叶是否具有相关的应用价值,关于盐肤木叶多酚的成分分析和应用研究就成为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以盐肤木叶多酚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提取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并进行成分分析;然后以胡麻油为主要研究原料,以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为主要添加量,选取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作为协同增效组分,定期测定油脂的相关理化指标,以诱导期、总氧化值和抗氧化系数为评价指标对复合抗氧化剂组合进行抗氧化效果的评价和筛选;最后对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响应值最大的点,即抗氧化剂组合的最优添加量,进行验证试验,应用于油脂保鲜,以期替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成分分析(1)利用UHPLC-Q-Exactive HF/MS对盐肤木叶多酚进行成分鉴定,鉴定出30种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17种、酚酸类物质有7种、有机酸两种、鞣质1种、其它类物质3种。其中总可溶性多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杨梅苷,含量为735.59μg/m L;酯化多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槲皮苷,含量为178.85μg/m L;结合态多酚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没食子酸,含量为53.87μg/m L,推测黄酮类物质在游离态多酚中可能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而结合态多酚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可能是没食子酸等酚酸类物质。2、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对油脂抗氧化能力比较及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烘箱法加速油脂氧化,定期测定油脂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油脂氧化评价指标对油脂氧化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最适添加量为0.05%;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为:酯化多酚、茶多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方是:酯化多酚添加量0.06%、茶多酚添加量0.04%、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添加量0.01%,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出油脂的诱导期为4.26天,该值与理论预测值仅相差0.07天,说明该预测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对油脂诱导期的影响,达到组合优化的效果;其抗氧化能力远高于合成抗氧化剂BHT。
李璇[7](2021)在《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泥料的紫砂壶与六大茶类的适配性。以三种不同泥料的紫砂壶及六大茶类中的代表性茶样为材料,模拟日常饮用场景制备茶汤为样品,通过检测茶汤中主要理化成分、采用顶空液相微萃取(HS-L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香气差异;在理化测定的基础上进行感官审评对样品的滋味、香气、汤色进行评分,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对样品茶汤的理化物质进行测定,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得知不同的材质的壶有较好的区分。铁观音的水浸出物、氨基酸在红泥壶中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泥料而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较少,黄酮、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如EGCG、咖啡碱在紫泥壶中含量显着高于其他而氨基酸含量最少;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在段泥壶中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红泥壶中的茶汤滋味浓醇、甘鲜,更符合“音韵”的滋味物质特征。其他五种茶用不同材质的紫砂壶冲泡出的茶汤在理化成分上各有差异,总体来说段泥壶冲泡的茶汤中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黄酮的含量较高,而紫泥壶冲泡的茶汤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高。(2)茶汤的理化成分含量在第一泡到第三泡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溶出规律,仅有乌龙茶及白牡丹中的理化成分在从第一泡到第三泡的过程中持续增加。(3)与对照组烧杯相比,紫砂壶组冲泡铁观音茶汤中香气物质种类增加、总浓度增加且重要香气物质如橙花叔醇、吲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β-紫罗酮等花香类香气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且红泥壶中变化最为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综合得分从高到底排序为红泥、紫泥、段泥、对照组,其中红泥壶对乌龙茶的花香、清香的香气特征增益效果最强。不同材质的紫砂壶对于其他五种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在数量及香气物质比例上有一定影响,总体来说红泥壶有较好的表现。(4)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红泥壶在冲泡铁观音、西湖龙井、凤庆红茶、白牡丹时综合得分均为最高,紫泥壶在冲泡莫干黄茶综合得分最高,段泥壶在冲泡熟普时综合得分最高。以审评得分作为因变量,紫砂壶的材质(X1)和冲泡的泡次(x2)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冲泡的泡次仅对铁观音的香气有显着影响,而紫砂壶的材质对铁观音、西湖龙井、凤庆红茶和白牡丹的审评综合评分影响极为显着,对熟普和莫干黄茶的影响则不显着。紫砂壶的材质对于铁观音茶汤的影响程度最大,用红泥壶冲泡铁观音在滋味和香气这两个重要评价因子中得分最高,其回归方程式为,综合得分:C=92.406-0.702X1;汤色:I=90.20+0.41X1、香气:A=93.46-0.91X1+0.11X2、滋味:T=92.45-1.05X1。综上所述,在本研究的三种泥料的紫砂壶中,红泥壶较适合冲泡铁观音、西湖龙井、凤庆红茶和白牡丹,紫泥壶较适合冲泡莫干黄茶,段泥壶冲泡熟普有最佳风味。
叶心[8](2021)在《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咖啡碱(Caffeine)是一种嘌呤类生物碱,具有缓解疲劳、兴奋神经中枢、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情绪等作用,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咖啡碱自然存在于许多植物的叶子和种子中,在茶叶中的含量最高。目前工业上通过水提取-乙酸乙酯萃取-水反萃取工艺生产茶多酚时会得到三个组分,即水相Ⅰ、乙酸乙酯相Ⅱ和水相Ⅱ(萃余液),萃余液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但常被作为废水直接排放,为了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茶叶深加工企业效益,建立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分离纯化其中的咖啡碱十分必要。本文对萃取工艺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升华法分离纯化萃余液中咖啡碱的工艺条件,并通过体内动物实验探究纯化得到的茶叶咖啡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预防作用,以期为茶叶咖啡碱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萃余液、水相Ⅰ和乙酸乙酯相Ⅱ中主要成分分析及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三个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研究。萃余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分别占萃余液干重的51.46%、22.85%和10.43%,乙酸乙酯相Ⅱ主要由茶多酚组成,其它化学成分的含量极低,而水相Ⅰ主要由可溶性糖和氨基酸构成。经过萃取工艺,茶多酚在萃余液、水相Ⅰ和乙酸乙酯相Ⅱ中的分配占比分别为32.45%、23.75%和43.81%,咖啡碱在三个组分中的分配占比分别为63.33%、33.89%和2.78%,超过90%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分配在水相Ⅰ中,活性较高的酯型儿茶素主要分配在乙酸乙酯相Ⅱ中,而非酯型儿茶素则主要分配在萃余液内。结果表明,水提取-乙酸乙酯萃取-水反萃取工艺能够较好地实现茶叶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分离,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茶多酚,萃余液的化学成分复杂且咖啡碱含量较高,选用升华法对咖啡碱进行分离纯化较为适宜。2.萃余液前处理剂的筛选与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工艺的优化。通过升华法分离纯化萃余液中的咖啡碱,筛选出咖啡碱回收率和纯度较高的碳酸钠作为前处理剂,探究了p H、升华温度、升华时间和碳酸钠添加量对咖啡碱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升华工艺条件:升华温度214℃,升华时间28 min,碳酸钠添加量与原料质量之比为2.3:1(w/w),该条件下咖啡碱回收率可达76.21%,咖啡碱纯度高于98.5%。使用最佳升华工艺对四种不同原料中的咖啡碱进行分离纯化,以传统升华方法作为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升华工艺适用于不同原料中咖啡碱的分离纯化,且回收率比传统升华方法提高约29%,并进一步证实茶多酚是影响咖啡碱回收率的主要因素,而茶多糖会降低咖啡碱的纯度。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确定了纯化所得物质为无水咖啡碱,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得咖啡碱晶体形态呈针状和棒状,表面堆积致密,品质较高。3.茶叶咖啡碱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作用研究。通过给小鼠喂食高脂饲料构建小鼠NAFLD模型,对比观察高脂饮食下摄入不同剂量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肥胖、脂质积累、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高脂饮食组,茶叶咖啡碱预防组可以降低小鼠体重和白色脂肪系数,增大棕色脂肪系数;降低小鼠血清中TG、TC和LDL-C的含量,增加HDL-C的含量,降低小鼠肝重指数和肝脏中TG、TC的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葡萄糖耐受;降低小鼠肝脏中MDA含量,增加小鼠肝脏中SOD、CAT和GSH含量;下调小鼠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上调小鼠血清中IL-10的水平;肝脏切片HE染色显示,茶叶咖啡碱减轻了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空泡的产生,茶叶咖啡碱具有明显预防NAFLD的作用。4.茶叶咖啡碱对高脂饮食诱导NAFLD小鼠肝脏中炎症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通过q RT-PCR检测小鼠肝脏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茶叶咖啡碱能下调高脂饮食小鼠肝脏内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来预防肝脏炎症的产生,通过抑制脂肪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FAS、ACC-1和SCD1的表达、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PPAR-α和CPT-1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肝脏内脂肪的堆积,从而起到预防NAFLD的作用。
蓝蔚青,杜金涛,梅俊,谢晶[9](2021)在《茶多酚抑菌机理及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目的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探究茶多酚的作用机制并将其用于水产品保鲜现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方法在介绍茶多酚的化学组成和主要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阐述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望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领域的发展前景。结果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作为一种来源广泛、天然安全的生物保鲜剂,相较于化学合成的保鲜剂,更能满足人们追求绿色健康食品理念的要求。结论只有充分挖掘茶多酚的优势,结合新型保鲜剂或处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方面的作用,使其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梁进欣,白卫东,杨娟,涂俊才,查尔斯·斯蒂芬·布伦南,邓展华,周金林[10](2020)在《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结构复杂、种类多且具有多种功效,应用广泛。通过综述植物多酚的种类、作用机理、提取、医药特性等,为今后研究多酚提供参考。
二、茶多酚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多酚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茶多酚提取及其在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
1.1 离子沉淀法 |
1.2 树脂吸附分离法 |
1.3 溶剂萃取法 |
1.4 低温纯化酶提取法 |
1.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2 茶多酚在日用化学品中的功效 |
2.1 延缓皮肤衰老 |
2.2 美白、防晒 |
2.3 抗菌、除臭 |
2.4 收敛、保湿 |
2.5 护发功效 |
3 茶多酚在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 |
4 展 望 |
(2)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茶多酚复合颗粒稳定乳液作用及其负载槲皮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乳液 |
1.2 Pickering乳液 |
1.3 食品级Pickering粒子 |
1.4 壳聚糖及其作为食品级Pickering粒子的研究进展 |
1.4.1 壳聚糖的结构及生物特性 |
1.4.2 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3 壳聚糖基纳米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作用研究 |
1.4.4 Pickering乳液递送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4.5 Pickering乳液递送槲皮素应用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CS-TPP)复合颗粒的制备 |
2.3.2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茶多酚复合颗粒(CS-TPP-GTP)的制备 |
2.3.3 复合颗粒的表征 |
2.3.4 CS-TPP-GTP颗粒稳定的乳液的制备方法 |
2.3.5 不同制备条件对CS-TPP-GTP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6 CS-TPP-GTP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表征及稳定性考察 |
2.3.7 负载槲皮素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
2.3.8 负载槲皮素乳液的表征 |
2.3.9 负载槲皮素乳液的体外消化实验 |
2.3.1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S-TPP和CS-TPP-GTP复合颗粒的表征 |
3.1.1 FTIR光谱分析 |
3.1.2 三相接触角 |
3.1.3 复合颗粒的微观结构 |
3.1.4 复合颗粒的粒径分布、PDI值和Zeta电位 |
3.1.5 茶多酚的负载量 |
3.2 不同制备条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1 pH值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2 离子强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3 固体颗粒添加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4 油相分数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 CS-TPP-GTP颗粒稳定的乳液负载槲皮素应用研究 |
3.3.1 负载槲皮素乳液的形貌特征 |
3.3.2 乳液的流变学特征 |
3.3.3 负载槲皮素乳液的稳定性考察 |
4 讨论 |
4.1 CS-TPP-GTP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稳定乳液作用 |
4.2 CS-TPP-GTP复合粒子稳定的Pickring乳液的稳定性 |
4.3 Pickering乳液用于槲皮素递送的优势及不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茶多酚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多酚的生理活性 |
1.1 抗氧化 |
1.2 抑菌 |
2 茶多酚的具体应用 |
2.1 蔬菜瓜果 |
2.2 畜禽肉类及制品 |
2.3 水产品 |
2.4 油脂 |
2.5 糕点 |
2.6 茶多酚复合保鲜剂 |
3 结语 |
3.1 现阶段存在的的问题 |
3.2 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价值分析 |
(4)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活性膜的制备及缓释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 |
1.3 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研究 |
1.3.1 大豆分离蛋白成膜机理 |
1.3.2 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改性 |
1.4 大豆分离蛋白活性膜研究进展 |
1.5 大豆分离蛋白膜活性物质的释放研究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亚硫酸钠改性SPI膜的制备 |
2.3.2 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SPI膜的制备 |
2.3.3 膜厚度的测定 |
2.3.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5 总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2.3.6 不透明度的测定 |
2.3.7 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
2.3.8 接触角的测定 |
2.3.9 机械性能的测定 |
2.3.10 微观结构的测定 |
2.3.11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改性对SPI膜水分含量和总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4.2 改性对SPI膜不透明度的影响 |
2.4.3 改性对SPI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2.4.4 改性对SPI膜接触角的影响 |
2.4.5 改性对SPI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2.4.6 改性对SPI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茶多酚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添加茶多酚的Na_2SO_3改性SPI活性膜的制备 |
3.3.2 添加茶多酚的 TG 酶改性 SPI 活性膜的制备 |
3.3.3 厚度的测定 |
3.3.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3.3.5 总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3.3.6 光学性能的测 |
3.3.7 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
3.3.8 接触角测定 |
3.3.9 机械性能测定 |
3.3.10 茶多酚的释放性能测定 |
3.3.11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水分含量和总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4.2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不透明度的影响 |
3.4.3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颜色的影响 |
3.4.4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3.4.5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接触角的影响 |
3.4.6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7 茶多酚的释放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槲皮素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添加槲皮素的Na_2SO_3改性SPI活性膜的制备 |
4.3.2 添加槲皮素的TG改性SPI活性膜的制备 |
4.3.3 厚度的测定 |
4.3.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4.3.5 总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4.3.6 光学性能的测定 |
4.3.7 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
4.3.8 接触角测定 |
4.3.9 机械性能测定 |
4.3.10 槲皮素的释放性能测定 |
4.3.11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水分含量和总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4.4.2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不透明度的影响 |
4.4.3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颜色的影响 |
4.4.4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4.4.5 槲皮素对改性 SPI 膜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4.6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4.4.7 槲皮素的释放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山西省沙棘叶资源性化学评价及制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沙棘叶营养成分 |
1.1.2 沙棘叶的加工研究现状 |
1.1.3 山西沙棘资源概括 |
1.2 茶叶分类 |
1.3 益生菌在发酵茶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项目创新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地区和采摘时间沙棘叶化学组成和茶叶适制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蛋白质测定方法 |
2.3.2 咖啡碱测定方法 |
2.3.3 茶多酚测定方法 |
2.3.4 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 |
2.3.5 黄酮测定方法 |
2.3.6 总抗氧化性测定方法 |
2.3.7 矿物质含量检测 |
2.3.8 重金属检测 |
2.3.9 其他生化指标测定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4.2 不同地区的沙棘叶理化指标 |
2.4.3 不同采摘时间沙棘叶理化指标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干燥方式对沙棘叶茶品质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试剂与设备 |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3.1 干燥方式 |
3.3.2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沙棘叶益生菌发酵茶技术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发酵茶感官品质评价方法 |
4.2.2 挥发性成分测定方法 |
4.3 试验设计 |
4.3.1 菌种的培养 |
4.3.2 益生菌发酵茶的技术研究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4.4.2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4.4.3 沙棘叶益生菌发酵茶的感官评价 |
4.4.4 沙棘叶发酵前后和茸毛挥发性物质对比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6)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植物多酚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多酚简介 |
1.1.2 植物多酚结构和分类 |
1.1.3 植物多酚生物活性 |
1.2 盐肤木叶多酚研究进展 |
1.2.1 盐肤木概述 |
1.2.2 盐肤木叶多酚化学成分 |
1.2.3 盐肤木叶多酚研究现状 |
1.3 油脂氧化概述 |
1.3.1 胡麻油营养价值 |
1.3.2 油脂氧化的类型 |
1.3.3 油脂氧化的危害 |
1.4 油脂抗氧化剂研究现状 |
1.4.1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
1.4.2 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
1.4.3 几种常见天然抗氧化剂 |
1.4.4 油脂氧化的评价方法 |
1.4.5 抗氧化剂协同增效作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2.2.1 制备不同形态多酚 |
2.2.2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样品的预处理 |
2.2.3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色谱-质谱条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负离子模式条件下总离子流图 |
2.3.2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定性结果 |
2.3.3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半定量结果 |
第三章 盐肤木叶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内容 |
3.2.1 氧化诱导试验 |
3.2.2 理化指标测定 |
3.2.3 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抗氧化能力的筛选 |
3.3.2 不同添加量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对胡麻油的抗氧化试验 |
3.3.3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筛选 |
第四章 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优化及应用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内容 |
4.2.1 Schaal烘箱法 |
4.2.2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单因素实验 |
4.2.3 响应面法优化盐肤木叶酯化多酚抗氧化剂复配组合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3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4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4.3.5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与合成抗氧化剂的比较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与缩略语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绪论 |
1.1 六大茶类概况 |
1.1.1 乌龙茶研究进展 |
1.1.1.1 乌龙茶定义和种类 |
1.1.1.2 乌龙茶加工工艺及其功效 |
1.1.1.3 乌龙茶理化特征及滋味研究进展 |
1.1.1.4 乌龙茶香气研究进展 |
1.1.2 绿茶简介 |
1.1.3 黑茶简介 |
1.1.4 红茶简介 |
1.1.5 白茶简介 |
1.1.6 黄茶简介 |
1.2 紫砂壶概况 |
1.2.1 紫砂壶简介及分类 |
1.2.2 紫砂壶作为茶器的研究进展 |
1.3 茶叶滋味成分概述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泥料紫砂壶对乌龙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主要化学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茶汤制备 |
2.2.2 常规内含成分测定 |
2.2.3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主要滋味成分浸出影响 |
2.3.1.1 水浸出物 |
2.3.1.2 茶多酚 |
2.3.1.3 儿茶素、没食子酸与咖啡碱 |
2.3.1.4 氨基酸 |
2.3.1.5 可溶性糖 |
2.3.1.6 可溶性蛋白 |
2.3.1.7 黄酮 |
2.3.2 主要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1 铁观音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2 西湖龙井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3 熟普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4 凤庆红茶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5 白牡丹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6 莫干黄茶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香气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主要化学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茶汤制备 |
3.2.2 顶空液相微萃取(HS-SPME) |
3.2.3 GC-MS分析条件 |
3.2.4 香气物质定性与定量分析 |
3.2.5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容器冲泡铁观音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1.1 不同容器冲泡铁观音茶汤香气测定结果 |
3.3.1.2 不同容器冲泡铁观音香气成分PCA分析 |
3.3.2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西湖龙井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3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熟普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4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凤庆红茶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5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白牡丹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6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莫干黄茶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感官审评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官审评结果与分析 |
4.3.2 审评得分回归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
(8)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茶叶功能成分的综合提取简介 |
1.2 咖啡碱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1 咖啡碱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来源 |
1.2.2 咖啡碱的分离纯化 |
1.2.3 咖啡碱的生物活性 |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
1.3.1 非酒精性脂肪肝概述 |
1.3.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
1.3.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 |
1.3.4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咖啡碱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叶萃余液的制备 |
2.2.2 茶叶萃余液及其它萃取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
2.2.3 升华法分离纯化茶叶萃余液中咖啡碱的工艺研究 |
2.2.4 原料对咖啡碱纯化效果的影响 |
2.2.5 茶叶咖啡碱的结构鉴定 |
2.2.6 动物实验设计 |
2.2.7 动物实验样品的采集 |
2.2.8 葡糖糖耐受测试 |
2.2.9 胰岛素耐受测试 |
2.2.10 血清生化分析 |
2.2.11 肝脏组织生化分析 |
2.2.12 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HE染色及形态学观察 |
2.2.13 肝脏RNA提取与实时定量PCR测定 |
2.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茶叶萃余液及其它萃取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
3.2 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工艺的确定 |
3.2.1 前处理剂的筛选 |
3.2.2 单因素实验 |
3.2.3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3 原料对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效果的影响 |
3.3.1 不同原料对茶叶咖啡碱升华效果的影响 |
3.3.2 茶多酚和茶多糖对茶叶咖啡碱升华效果的影响 |
3.4 茶叶咖啡碱的结构表征 |
3.4.1 UV-Vis分析 |
3.4.2 FTIR分析 |
3.4.3 HPLC-MS分析 |
3.4.4 茶叶咖啡碱的微观形态 |
3.5 茶叶咖啡碱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评价 |
3.5.1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 |
3.5.2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影响 |
3.5.3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血脂和肝脂的影响 |
3.5.4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影响 |
3.5.5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
3.5.6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7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血清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
3.5.8 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 |
3.6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1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2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3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茶多酚抑菌机理及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和抑菌机制 |
2 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
2.1 茶多酚单独用于水产品保鲜 |
2.2 与其他生物保鲜剂复合用于水产品保鲜 |
3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3.1 与其他保鲜技术相结合 |
3.2 茶多酚改性 |
4 结语 |
(10)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多酚种类 |
1.1 类黄酮类 |
1.2 酚酸类 |
1.3 木酚素 |
1.4 单宁酸 |
1.5 姜黄素 |
2 植物多酚的作用机理 |
2.1 抗氧化机理 |
2.2 抑菌机理 |
2.3 抗癌机理 |
3 植物多酚的提取方法 |
3.1 溶剂萃取法 |
3.2 超声波提取法 |
3.3 微波提取法 |
3.4 闪式提取法 |
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4 植物多酚在食品中应用 |
4.1 保鲜剂 |
4.1.1 果蔬保鲜 |
4.1.2 多酚对肉制品的保鲜 |
4.1.3 多酚对水产品的保鲜 |
4.2 食品添加剂 |
4.2.1 抗氧化剂 |
4.2.2 澄清剂 |
4.2.3 辅色剂 |
5 多酚的医疗特性 |
5.1 糖尿病 |
5.2 多酚与肠道菌群 |
5.3 心脏疾病 |
5.4 保护神经 |
6 结语 |
四、茶多酚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多酚提取及其在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进展[J]. 黄琳,马烁,赵华,张朝正. 精细石油化工, 2022(01)
- [2]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茶多酚复合颗粒稳定乳液作用及其负载槲皮素应用研究[D]. 童维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茶多酚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李慧娟,程佶星,蔡美丽,汤琇斐,高昂. 现代食品, 2021(11)
- [4]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活性膜的制备及缓释规律研究[D]. 刘成龙.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5]山西省沙棘叶资源性化学评价及制茶关键技术研究[D]. 陈海银. 中北大学, 2021(09)
- [6]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李静凤. 山西大学, 2021(12)
- [7]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影响[D]. 李璇. 浙江大学, 2021(01)
- [8]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D]. 叶心. 江南大学, 2021(01)
- [9]茶多酚抑菌机理及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进展[J]. 蓝蔚青,杜金涛,梅俊,谢晶. 包装工程, 2021(05)
- [10]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J]. 梁进欣,白卫东,杨娟,涂俊才,查尔斯·斯蒂芬·布伦南,邓展华,周金林. 农产品加工,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