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刍议我国职称改革及立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东[1](2021)在《国家特殊公职人员: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时代界定与法治意蕴》文中研究说明关于高校教师法律地位,公务员说、公务雇员说、专业人员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说、劳动者说及特殊劳动者说等等,都无法从整体上让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获得符合法理的规范阐释。高校教师自身的公务要素使其同《监察法》中的"国家公职人员"身份相契合;同时,高校教师聘用合同中的劳动要素,以及高校教师的专业性特质,决定了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可以被界定为"国家特殊公职人员"。这一身份定位,一方面要求明确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性质,推动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规范化,并实现高校教师人事争议的有限行政可诉性;另一方面,要求确保高校教师的教学自由与研究自由,并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形成完善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
梁士伟[2](2021)在《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始终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推进科技发展的重任,而高校教师又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连接高校与学生的纽带。高校教师作为学术创新的带头人,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教育教学方面,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保护高校教师的权利,有助于大幅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我国高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然而作为高等教育界的中坚,高校教师权利却频频受到侵害。这些负面现象极大地挫伤了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给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如何更好地保护高校教师权利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教师权利包括一般性权利和职业性权利,本文重点研究高校教师的职业性权利以及相应的保护制度。通过深入研究《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高校教师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总结众多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而分析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寻找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在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上,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设立了一些比较有借鉴价值的制度,如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建立竞争性和灵活性兼具的薪酬制度等对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进行保护。本文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范围、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除去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概述”。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的内容,对《教师法》中规定的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进行分类。然后介绍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第二部分是“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首先介绍了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分别为法的平等价值理论、法的秩序价值理论、法的正义价值理论以及教师发展理论。其次介绍了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分别是统一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第三部分是“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首先对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进行分析总结,进而介绍了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立法体系有待完善、二是规定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职责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责任规定不清、法律法规对高校的行政管理规定有待完善。三是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包括聘任制合同内容不完善、聘任过程缺乏监督,四是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救济机制有待完善,分别是高校教师申诉中的听证程序规定不够完善、教育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存在局限性、人事争议仲裁机制存在一定局限性、诉讼与人事争议仲裁衔接不当等。第四部分为“国外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这一部分介绍了美国、德国、法国在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方面的相关制度,并根据这些制度总结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第五部分为“完善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建议”。一是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及时更新教育法律法规、建立配套的地方性教育法律法规、完善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相关规定。二是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管理责任,包括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责任、明确高校的管理责任。三是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在相关规定中改进聘任制合同内容、在相关法律规定中规范教师聘任制度。四是改进法律救济措施,健全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救济机制,包括细化申诉中的听证程序、扩大行政复议的救济范围、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加强诉讼与人事争议仲裁的衔接等。
赵捷[3](2021)在《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文中认为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投入终身学习中才能在信息更新加快、科技发展迅速、网络互联互通的时代实现个人的生存和不断的发展。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引领者,更需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选取太原市R区三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作为调查样本,将问卷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现状开展实证调查,了解目前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找寻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深究造成问题的原因,为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必要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的变化的必然要求。可行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和“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第二,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培养的现状调查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二是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三是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四是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五是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六是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第三,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二是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三是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四是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五是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第四,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二是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三是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四是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五是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六是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第五,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解决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二是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三是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解彦雪[4](2021)在《聘任制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权益保障研究 ——以A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教师聘任制指的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合同或者是契约方式,来聘请教师的一种方式。采取聘任制教师的方式已经被运用到全球多个国家当中。1985年,我国发布了改革教育体制的方案,校长负责制度开始逐步在我国中学实施。1986年,教师聘任制的兴起,并逐步推广发展到现在。教师聘任制的推广主要原因在于该制度优势明显,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能够将不具备教师能力的人拒绝于门外。鉴于此,大部分学校在采用聘任制招聘教师时,会结合学校自身的需求选取合适的人选。目前,学校采用聘任制的方式聘请教师已经发展了多年,聘任制教师的队伍也在逐步扩大。但是,在聘任制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侵害教师权益的事件,对此进行研究,能够让教师意识到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性,从法律角度和社会角度来说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能够起到快速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作用。如何在聘任制下,保障教师权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分析聘任制背景下教师权益保障现状,选取了A中学在教师聘任制背景下教师权益保障工作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式,找出了目前教师权益保障存在的缺陷,结合各方面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绪论部分。主要有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综述、内容和方法等几个部分组成。其次,具体阐述了与本文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例如教师权益、教师聘任制、聘任制教师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等。同时,分析了中学教师聘任制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阶段对教师权益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学教师权益保障的内容。再次,以A中学作为研究案例,对其运用的教师聘任制下的教师权益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规章制度的梳理,对该学校聘任制改革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此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该校在教师权益保障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保障聘任制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权益的有效方案,分为:立法执法层面——加大立法执法力度、行政管理层面——加强教师权益教育、学校管理层面——完善管理机构制度保障、家校合作层面——构建家校社会和谐关系、教师层面——强化合法权益维权意识等五个方面。最后,对此次研究进行了总结。由于此次研究选择的案例属于个例,有极强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够为其他学校的教师权益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意义重大。期望笔者此次研究能够对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同时也能够起到促进聘任制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作用。并且,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建议能够为教师聘任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苗[5](2021)在《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但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例如管理体制、投入机制不健全,学前教师权益缺乏保障、师德素养水平不高,学前儿童的权利保障制度、救济制度不完善等,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导致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面临巨大挑战,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本文基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我国现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进行整理,总结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而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主要制度架构,分别从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财政投入与保障制度、学前教育机构及工作人员制度、保育与教育制度、学龄前儿童的权利保障制度、法律责任与权利救济制度等方面提出立法建议,以弥补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不足,破解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从而更好维护和保障我国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立法体系,促进和保障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规范长远发展。
王美[6](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何鹏[7](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陈晨[8](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特别是在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全新发展的新时代,曾经是国民教育体系短板的学前教育,现如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日新月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蒸蒸日上,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基本得到缓解,但师资队伍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充足、办园设施不完善等学前教育资源问题仍较为突出,相关研究成果也寥若晨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与否会影响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繁荣,因此增加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迫在眉睫。为适应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新时代,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快速进步,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选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人力、财力、物力三个方面,基本现状、师资队伍、教育投入、办园条件四个指标作为研究维度,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幼儿园师资配置总量不足、素质结构失衡、工资待遇较低、培训机会较少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不足、不同性质幼儿园的生均学前教育经费存在较大差距的财力资源配置问题;幼儿园办园条件存在区域性差别的物力资源配置问题。本研究分别从社会、政府和幼儿园三个层面出发,结合当前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分析得出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部分政策落实效果不佳、学前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幼儿园管理者自身的原因导致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并提出以社会理念认同先行、资源配置效率为重、师资队伍更优化的建议,促进内蒙古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合理化。
郑梦真[9](2020)在《治理与放权: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 ——基于东部八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文中研究指明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是评价教师工作绩效、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应突出自己的特色。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尚处于套用转向独立的过渡状态。在评审权下放的大背景下,研发符合高职院校特点与需求的职称制度,对引领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服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研究思路,选取研究方法。运用制度有效性理论、治理理论和教师评价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制度有效性框架,作为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论证的重要观测点。在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的过程中,根据放权改革节点、地域分布、院校类型等情况,从我国东部G省、Z省、J省和S市高职院校建设高地选出8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为样本校。一方面,对国家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对学校层面的职称评审办法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另一方面,对样本学校进行问卷和访谈,收集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归纳整理了8所样本校放权后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并且进一步借助SPSS数据分析工具,对东部8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着重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制度设计导向不够明确,尚未凸显高职教师特点;制度内容建设不够完善,各部分的权重不够合理;制度方法体系不够规范,影响评审结果的公平性;评审主体建设不甚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度实施效果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效性等。主要原因是,制度设计理念的相对滞后;制度参与主体的理性不足;制度设计受外部环境制约等。主要建议包括,赋予高职院校更加独立的治理权;明确职称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完善职称制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不断优化评审主体的构成;进一步提高评审方法的规范性;加强职称评审过程监督的有效性等。本研究中的主要创新包括:(1)丰富了制度有效性理论,将制度的价值有效性和功能有效性扩充为四个维度、构建了八个观测点,用于制度有效性程度分析的参照指标;(2)以治理理论为视角探讨新型政校关系的构建,提出明确治理主体权责关系,落实职称制度改革目标;(3)以教师评价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发展性评价理念在职称制度设计中的重要导向作用。
付莹莹[10](2019)在《体育教师信念与教学风格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和教育研究方向的改变,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课程本身转移到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身上。体育教师队伍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将课程改革理念付诸实践的历史使命,对推动教育改革进程、实现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摒弃传统的只从外显行为对教师研究的范式,试图从与体育教师教学有密切关联的教师信念入手,了解影响教师决策的内在因素和心理过程。通过对体育教师信念、教学风格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知晓体育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深层想法,指导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教师能够积极应对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师信念、教师教学风格及二者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体育教师个人的基本情况》和《体育教师信念问卷》,研究者根据问卷编制的原则和具体步骤进行制作;二是《体育教师教学风格问卷》采用林丽萍学者编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采集。将最终形成的正式问卷发放给南京市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浦口区等区的部分中学体育教师进行填答,再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论:(1)体育教师信念呈现水平较好;(2)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多表现为立法型、评判型和激进型倾向;(3)不同性别、区域、教龄、职称的体育教师信念存在差异;(4)不同性别、区域、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存在差异;(5)体育教师信念与教学风格为中度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立法型、激进型、整体型、保守型、评判型、执行型;(6)以体育教师信念为自变量,教学风格(局部型除外)为因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得到六个回归方程式:Y(立法型风格)=5.429+0.309*X(体育教师信念)、Y(执行型风格)=37.876-0.196*X(体育教师信念)、Y(评判型风格)=12.502+0.145*X(体育教师信念)、Y(整体型风格)=8.154+0.196*X(体育教师信念)、Y(激进型风格)=7.496+0.263*X(体育教师信念)、Y(保守型风格)=40.699-0.234*X(体育教师信念),且体育教师信念能够解释和预测这六种教学风格。建议:(1)教育部门应促进体育教师信念职前职后的衔接发展;(2)学校需关注教师内在精神状态,引导并巩固教师信念;(3)体育教师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师信念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4)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5)重视体育教师信念研究,并不断强化教师的教学风格。
二、刍议我国职称改革及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我国职称改革及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特殊公职人员: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时代界定与法治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教师法律地位学术争鸣的理论研判 |
(一)高校教师法律地位学术争鸣的历史回溯 |
(二)高校教师法律地位学术争鸣的法理回应 |
二、高校教师“国家特殊公职人员”属性定位的法治逻辑 |
(一)国家公职人员与高校教师的身份相契合 |
(二)国家公职人员属性“特殊”面向分析 |
三、高校教师“国家特殊公职人员”属性定位的实践意义 |
(一)促进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法治化 |
(二)实现高校教师学术发展机制的规范化 |
四、结语 |
(2)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范围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高校教师 |
2.权利 |
3.职业性权利 |
4.法律保护 |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七)创新之处 |
一、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概述 |
(一)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的内容 |
1.教育教学权 |
2.学术自由权 |
3.民主管理权 |
4.薪酬福利待遇权 |
5.获得公正评价权 |
6.教师培训权 |
(二)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相关规定 |
1.实体法中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的保护制度 |
2.程序法中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的保护制度 |
二、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
(一)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
1.法的平等价值理论 |
2.法的秩序价值理论 |
3.法的正义价值理论 |
4.教师发展理论 |
(二)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 |
1.统一性原则 |
2.灵活性原则 |
三、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现状调查问卷研究 |
1.研究设计 |
2.指标设计 |
3.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
4.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实现现状分析 |
(二)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1.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立法体系有待完善 |
2.规定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职责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3.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4.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救济机制有待完善 |
四、国外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国外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 |
1.美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 |
2.德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 |
3.法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 |
(二)国外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五、完善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的建议 |
(一)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1.及时更新教育法律法规 |
2.建立配套的地方性教育法律法规 |
3.完善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相关规定 |
(二)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管理责任 |
1.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责任 |
2.明确高校的管理责任 |
(三)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
1.在相关规定中改进聘任制合同内容 |
2.在相关法律规定中规范教师聘任制度 |
(四)改进法律救济措施,健全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救济机制 |
1.细化申诉中的听证程序 |
2.扩大行政复议的救济范围 |
3.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
4.加强诉讼与人事争议仲裁的衔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1.2.2 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1.2.3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2.1.1 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1.2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1.3 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变化的必然要求 |
2.2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
2.2.1 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 |
2.2.2 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 |
2.2.3 “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
第三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2 培养目的和态度分析 |
3.1.3 培养内容分析 |
3.1.4 培养方式分析 |
3.1.5 培养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分析 |
3.1.6 培养的激励和评价分析 |
3.1.7 培养环境分析 |
3.1.8 培养的困难和影响因素分析 |
3.2 调查结论 |
3.2.1 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 |
3.2.2 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 |
3.2.3 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 |
3.2.4 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 |
3.2.5 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 |
3.2.6 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
第四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 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 |
4.2 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
4.3 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 |
4.4 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 |
4.5 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
第五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5.1 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 |
5.2 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 |
5.3 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 |
5.4 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 |
5.5 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 |
5.6 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 |
第六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6.1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6.1.1 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
6.1.2 完善终身学习规划,灵活应用学习方法 |
6.1.3 调整个人良好心态,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
6.2 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
6.2.1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转变理念加强监管 |
6.2.2 适应层次发展需求,全面促进实际工作 |
6.2.3 开拓创新更新模式,扩大参与加强互动 |
6.2.4 多元优化激励机制,健全发展评价体系 |
6.3 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
6.3.1 加快终身学习立法,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
6.3.2 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推进学习成果认证 |
6.3.3 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畅通人才成长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校领导) |
附录三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聘任制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权益保障研究 ——以A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价值 |
2.应用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教师权益 |
2.教师聘任制 |
3.聘任制教师 |
(二)教师权益保障相关理论介绍 |
1.利益相关者理论 |
2.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
二、我国中学教师聘任制发展历程及中学教师权益保障内容 |
(一)我国中学教师聘任制发展历程 |
1.任用制阶段:教师权益体系固化和维权观念淡化 |
2.聘任制试点阶段:基于聘任合同的教师权益体系初步成型 |
3.聘任制实施阶段:教师权益问题凸显,权益保障机制缓慢发展 |
(二)中学教师权益保障内容 |
1.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2.教师的待遇与奖励 |
3.教师维护权益的渠道 |
三、聘任制改革背景下A中学教师权益保障的现状 |
(一)A中学聘任制改革现状 |
1.聘任流程改革现状 |
2.聘任合同改革现状 |
3.考评机制改革现状 |
(二)A中学教师权益保障现状的调查 |
1.调查对象、目标与设计 |
2.教师权益保障调查结果 |
(三)A中学教师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1.合法权益认识不足 |
2.人格尊严无法保障 |
3.专业自主权受侵害 |
4.申诉渠道不畅通 |
5.维权行动迟缓 |
(四)A中学教师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权益教育缺失致认识不足 |
2.社会质疑致人格尊严受侵害 |
3.教育行政部门缺位致专业自主权受侵害 |
4.法律执行力度宽松不严致申诉渠道不畅通 |
5.教师维权意识薄弱致维权行动迟缓 |
四、聘任制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权益保障的对策 |
(一)立法执法层面——加大立法执法力度 |
1.推动教师权益的立法保障 |
2.完善教师权益的申诉渠道 |
(二)行政管理层面——加强教师权益教育 |
(三)学校管理层面——完善管理机构制度保障 |
1.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 |
2.建立全员聘任制度 |
(四)家校合作层面——构建家校社会和谐关系 |
1.加强家校社会合作与联系 |
2.组建联合协调委员会 |
(五)教师层面——强化合法权益维权意识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A 中学教师权益保障调查问卷 |
附录二 A 中学教师权益保障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5)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我国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
(二)我国学前教师队伍不断优化 |
(三)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增加 |
二、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
(二)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与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三)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二章 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现状 |
一、我国学前教育现有法律法规情况 |
(一)我国现有法律中有关学前教育的规定 |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中央立法 |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地方立法 |
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前教育立法的法律效力较弱 |
(二)学前教育政策存在诸多不足 |
(三)学前教育地方立法不均衡且存在冲突 |
第三章 加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加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
(一)解决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问题之需要 |
(二)满足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出现的现实需求 |
(三)实现教育公平和维护学前儿童受教育权 |
二、加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
(一)学前教育政策为学前教育立法奠定了基础 |
(二)地方学前教育立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三)国家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立法的重视与关注 |
第四章 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学龄前儿童权益优先原则 |
(一)《儿童权利公约》对于“儿童利益优先”的规定 |
(二)我国现有法律、政策对“儿童权益优先”的规定 |
二、公益普惠原则 |
(一)公益性 |
(二)普惠性 |
三、公平原则 |
(一)坚持学前教育的“差异性” |
(二)坚持学前教育的“补偿性” |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原则 |
(一)政府主导 |
(二)社会协同参与 |
第五章 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主要制度架构 |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 |
(一)明确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 |
(二)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学前教育职责 |
(三)建立和健全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与问责机制 |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与保障制度 |
(一)建立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
(二)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扶持与保障机制 |
(三)建立合理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
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制度 |
(一)明确我国学前教育的办园体制 |
(二)明确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件与举办标准 |
(三)建设师德高尚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
四、我国学前教育中的保育与教育制度 |
(一)明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二)明确保育与教育的内容 |
(三)明确保育与教育的对象及方式 |
五、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学前儿童权利保障制度 |
(一)游戏权 |
(二)受父母抚养教育权 |
(三)受教育自由权和平等权 |
(四)免受不当教育权 |
(五)健康和安全保障权 |
六、我国学前教育中的法律责任与权利救济制度 |
(一)明确我国学前教育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二)我国学前教育中的权利救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后记 |
(6)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相关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研究对象 |
4.研究方法 |
5.研究过程 |
6.创新之处 |
二、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背景 |
1.内蒙古自治区H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
(二)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 |
1.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
2.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财力资源配置情况 |
3.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物力资源配置情况 |
三、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 |
1.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 |
2.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的问题 |
3.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物力资源配置的问题 |
(二)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社会因素 |
2.政府因素 |
3.幼儿园自身因素 |
四、促进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建议 |
(一)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应理念先行 |
1.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
2.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理念的督导 |
3.确立幼儿园科学的学前教育资源配备观念 |
(二)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效率为重 |
1.构建二元经费投入体制,学前教育经费要“精准扶贫” |
2.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各部门合作要“和衷共济” |
(三)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师资队伍需更优化 |
1.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 |
2.严格把控幼儿园教师的准入制度,幼儿园教师培训形式多样化 |
3.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合理规划幼儿园教师编制比例 |
4.建立幼儿园教师轮岗交流机制,结对帮扶缩小幼儿园教师差距 |
五、结语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卷调查表(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卷) |
附录2 幼儿园资源配置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访谈提纲(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卷) |
附录4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访谈提纲(园长卷) |
附录5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访谈提纲(教师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治理与放权: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 ——基于东部八所高职院校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制度悬缺的尴尬:高职院校套用普通本科教师职称制度 |
(二)治理理念的关照:共同治理能助推职称制度建设的水平 |
(三)发达地区的经验:东部高职职称制度探索经验需要总结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治理 |
(二)高职院校 |
(三)教师职称制度 |
(四)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 |
四、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制度有效性理论 |
(三)教师评价理论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论文选题的视角较新:基于治理理论和制度有效性理论 |
(二)研究结论比较有新意:服务放权后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 |
第一章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变迁逻辑 |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同源初创时期(1986—2000年) |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分型探索时期(2001—2016年) |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放权治理时期(2017年—至今) |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变迁的逻辑 |
(一)职称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分析 |
(二)职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
(三)职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二章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现状 |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探索经验 |
(一)职称制度制定具有较强合法性 |
(二)职称制度制定目标设计比较明确 |
(三)职称制度制定标准趋于合理化 |
(四)职称制度实施过程逐渐公平 |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对职称制度总体认识情况 |
(二)对教师师德考核评价现状 |
(三)对教师双师素质评价现状 |
(四)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基本情况 |
(五)对教师科研评价的基本情况 |
(六)对教师社会服务评价的基本情况 |
(七)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基本情况 |
(八)对评审结果争议处理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制度设计导向不够明确,尚未凸显高职教师特点 |
(一)对教师双师素质导向不够明确 |
(二)对企业实践考核重视程度不够 |
(三)对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内容缺失 |
二、制度内容建设不够科学,考核内容权重不够合理 |
(一)教师学历资历要求比较僵化 |
(二)技术应用与服务条件不明确 |
(三)分类评审条件制定不尽完善 |
(四)教学与科研的考核比重失衡 |
(五)科研考核偏重数量而轻质量 |
三、制度方法体系不够规范,影响评审结果的公平性 |
(一)学生评教分值权重较大 |
(二)同行评议的客观性不够 |
四、评审主体建设不甚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一)校外同行专家引入不足 |
(二)评审组织成员的专业程度不够 |
(三)争议处理机制不健全 |
五、制度实施效果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效性 |
(一)职称评审规定未能彰显高职院校特色 |
(二)评聘合一难以形成对教师的有效激励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困境的归因分析 |
一、制度设计理念的相对滞后 |
(一)制度设计盲目推崇本科高校评价理念 |
(二)制度设计尚未能凸显发展性评价理念 |
二、制度参与主体的理性不足 |
(一)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不够 |
(二)行政权力相对制衡学术权力 |
(三)制度设计的专业性相对欠缺 |
三、制度设计受外部环境制约 |
(一)教育行政部门主导高职院校评估 |
(二)学校人事管理部门的自主性不足 |
第五章 健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政策建议 |
一、赋予高职院校更加独立的治理权 |
(一)明确高职院校治理主体 |
(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 |
(三)赋予高职院校更大的人事管理权 |
二、明确职称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 |
(一)加强教师双师素质价值导向 |
(二)明确教师双师认证标准建设 |
(三)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标准建设 |
三、完善职称制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 |
(一)实行分专业、分年龄段考核 |
(二)完善技术应用与服务内容建设 |
(三)不断优化教学型、科研型教师考核标准 |
(四)进一步完善代表作送审制度建设 |
四、不断优化评审主体的构成 |
(一)引入企业专家参与评审组织的组建 |
(二)扩大校内外、省内外同行专家比例 |
五、进一步提高评审方法的规范性 |
(一)增强学生评教信度 |
(二)规范同行评审方法 |
六、加强职称评审过程监督的有效性 |
(一)提高评审组织成员专业素养 |
(二)完善评审专家责任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 A 高职院校人事处人员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C 对高职院校人事部门进行访谈的提纲 |
附录 D 对高职院校人事部门的访谈内容部分摘录 |
附录 E 对高职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的提纲 |
附录 F 对高职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内容部分摘录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体育教师信念与教学风格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教师信念——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先驱 |
1.1.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个性化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
1.1.3 体育教师信念与教学风格关系研究——充实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内容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信念 |
2.1.2 教师信念 |
2.1.3 教学风格 |
2.2 国内关于教师信念、教学风格的研究概况 |
2.2.1 关于教师信念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现状 |
2.3 国外关于教师信念及教学风格的研究 |
2.3.1 教师信念的相关研究 |
2.3.2 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的概述 |
2.4 体育教师信念和教学风格关系研究述评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问卷初稿的编制及预试 |
3.3.1 《体育教师信念问卷》初始问卷的编制 |
3.3.2 预试 |
3.3.3 问卷的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 |
3.4 正式施测 |
3.5 问卷的处理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教师信念与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现状 |
4.1.1 体育教师信念的现状分析 |
4.1.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现状分析 |
4.2 体育教师信念与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分析 |
4.2.1 体育教师信念的差异 |
4.2.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 |
4.3 体育教师信念与教学风格相关分析 |
4.3.1 体育教师信念各维度与教学风格的相关分析 |
4.3.2 体育教师信念与不同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相关分析 |
4.4 体育教师信念与教学风格的回归分析 |
4.4.1 体育教师信念对立法型教学风格的预测情况 |
4.4.2 体育教师信念对执行型教学风格的预测情况 |
4.4.3 体育教师信念对评判型教学风格的预测情况 |
4.4.4 体育教师信念对整体型教学风格的预测情况 |
4.4.5 体育教师信念对激进型教学风格的预测情况 |
4.4.6 体育教师信念对保守型教学风格的预测情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体育教师信念及各维度信念的呈现水平较好 |
5.1.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多表现为立法型、评判型和激进型倾向 |
5.1.3 不同性别、区域、教龄、职称的体育教师信念存在差异 |
5.1.4 不同性别、区域、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存在差异 |
5.1.5 体育教师信念与教学风格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 |
5.1.6 体育教师信念对教学风格预测的回归方程式 |
5.2 建议 |
5.2.1 教育部门应促进体育教师信念职前职后的衔接发展 |
5.2.2 学校需关注教师内在精神状态,引导并巩固教师信念 |
5.2.3 体育教师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师信念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
5.2.4 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
5.2.5 重视体育教师信念研究,并不断强化教师的教学风格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刍议我国职称改革及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特殊公职人员: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时代界定与法治意蕴[J]. 刘旭东. 大学教育科学, 2021(04)
- [2]高校教师职业性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 梁士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D]. 赵捷. 山西大学, 2021(12)
- [4]聘任制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权益保障研究 ——以A中学为例[D]. 解彦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相关问题研究[D]. 李苗.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6]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8]内蒙古自治区H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 陈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治理与放权: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 ——基于东部八所高职院校的调研[D]. 郑梦真. 河南大学, 2020(02)
- [10]体育教师信念与教学风格关系研究[D]. 付莹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