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支持西咸经济一体化问题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梅志炎[2](2020)在《针对新城新区发展过程的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文中指出作为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途径,新城新区建设所面临的大规模扩张、低密度蔓延问题日益显着,注重新城新区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集约紧凑对实现新城新区发展目标尤为关键。现有研究表明,空间紧凑度的研究多局限于宏观尺度,且对于新城新区的空间紧凑度关注程度不足。因此,从不同空间层面探索科学合理的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评价新城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集约高效程度及其形态演变特征,指明空间格局与发展目标所存在的差异性,对实现我国新城新区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包括了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构建、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实践、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优化研究三部分内容。首先,研究梳理我国新城新区空间演化模式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空间紧凑度测度相关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因素叠加的空间引力模型作为我国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的主要测度方法。基于我国新城新区的发展特征,从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确定了我国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的评价模式。测度方法与评价模式共同构成了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其次,对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展开评价实践,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GIS平台中构建评价数据库,运用多因素叠加的空间引力模型,分别从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对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展开评价;最后,基于两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判断西咸新区空间不同空间层次下空间紧凑度的异质性和形态紧凑度的演变趋势,并将其与西咸新区规划发展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在不同空间层次下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有何异同,根据对比分析结果进而提出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优化建议。研究主要结论:一是研究构建了技术方法与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新城新区空间格局与发展的低效区域;二是对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展开评价实践,研究从不同空间层次分析了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特征及其形态紧凑度的演变趋势,揭示了西咸新区空间形态扩张模式与形态紧凑度演变趋势之间的关联性;三是通过分析相关规划对西咸新区发展的目标定位,从不同空间层面剖析了空间紧凑度现状与西咸新区发展目标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的优化建议。
白雪[3](2020)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发布与实施,西部地区将迎来又一次历史巨变,未来将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引领西部开发的全新格局。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将是各个城市经济快速升级的稳定助力,同时也是核心城市西安迈向万亿级GDP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迫在眉睫。基于此,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并对其进行评价,了解其短板或长处,进而提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城市群理论成果,按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关中平原城市群12个市(区)的三系统及综合发展状况进行得分排名,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的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2个市(区)各自的三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与顺序排名。最后,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各个市(区)的协调发展情况及优势、劣势等竞争力情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程度与经济系统水平相关度最高,城市群中整体发展较差,多城市属于相对贫困地区,且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大部分城市协调发展程度处于勉强协调发展水平之下。除西安、杨凌示范区外,其他城市协调发展程度较差,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工业型城市易忽视其生态发展状况,反而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更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从中心城市到外围辐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和协调发展程度依次递减,同时除核心城市外其他城市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态势。西安市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尚未满足通常核心城市需万亿级GDP的要求,且差距较大,这导致目前西安市还不能真正发挥出核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建设大西安、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二级城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系统发展居中,但通常生态或社会系统较落后,作为节点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还不能满足要求。三级城市即外围辐射城市,无论是综合发展指数还是三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在城市群内都属于最差。总之,整体来看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较落后且内部一体化协调发展程度比较差,整个城市群的发展首要任务是提升西安的辐射带动能力,其次需要其他城市从自身和整体多个角度进行提升发展,最终形成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网状城市局面。
严琪[4](2015)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机制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政府与市场不断地规划与完善,现在不论在规模还是效益上都展现出了不凡的成果。同时,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实践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例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都在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做着艰辛的探索,现阶段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先驱和代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的重要新举措,这代表着我国将由单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向组团式板块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但在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区域内的政府合作以及跨区域的许多公共事务都存着“多头管理”或者“管理缝隙”,因此产生了很多阻碍区域发展的问题,亟待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府能够合作共同处理。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及政府间存在竞争的本质原因,实践中的政府合作更多的关注点往往局限在区域内的公共物品供给、公共利益分配等,而对于合作应承担的责任关注度不足,投入度不够。目前政府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具体表现为:合作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缺少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合作范围小,水平低等。如何破解地方政府的合作困境,推动合作进程,促进经济发展,这成为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焦点。本文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所面对的困境和问题展开研究。运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方法,分析西咸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所遇到的困境及其成因。再运用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观察学习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合作的案例,总结合作经验。最后,针对西咸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政府合作的困境,分析其产生的问题原因,提出构建政府合作机制的针对性建议。
王真真[5](2014)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研究 ——以郑汴一体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政府之间的合作分为纵向和横向府际合作,纵向府际合作主要是指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政府之间的合作。横向府际合作主要是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政府之间的合作。对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研究借助于府际管理理论、府际关系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大市场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和空间一体化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首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府际关系、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概念界定,展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研究。通过对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形成背景、影响因素、现状和特点总结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经验启示。影响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中的因素主要有行政观念、经济利益、法律约束三个方面。借助对国内主要经济一体化区域长株潭、厦漳泉、广佛、西咸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内容及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特点主要是:以合作共识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具体事项为载体、以互惠互利为目的。同时得出地方政府间横向府际合作正在朝向交流、协商方式多样、领域扩展和合作内容深化、合作组织类型和模式多样化的趋势发展。郑汴一体化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一个案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研究价值。通过对郑州市、开封市的基本情况介绍,得出郑汴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主要是城市形态演进的必然、中原城市群中区域“增长极核心”建设的需要及两市历史渊源深厚三方面。从行政、经济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分析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的现状及特点,发现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存在行政信息交流不对等、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差、合作协议执行制度化程度低、两市资源及要素流动存在障碍和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五个问题,针对以上五个问题的分析主要是行政区观念的束缚、协调机构网络未建立、行政壁垒、利益分配及补偿机制不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和法律的缺失,针对以上府际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分别从政府思维方式转变、建立完善的府际合作协调机构、打破行政壁垒、健全利益分配及补偿机制、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体系、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及产业升级、发掘两市特色优化资源配置和完善法律法规几个方面,提出针对郑汴一体化横向府际合作的优化对策。
闫利峰[6](2014)在《论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关系协调》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正在摸索前进,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正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2009年6月获批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本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区,由此,西咸经济一体化上升到了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建设西咸经济一体化,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带动关中城市群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缩小关中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差距,使关中城市群成为我国第四大城市群成为可能,进而改变我国现状区域经济版图东重西轻的格局,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2002年底,西安、咸阳两市政府提出西咸经济一体化以来,两市在合作模式、合作领域、合作突破口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尝试,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区域间合作发展探索了经验。然而,在两市经济一体化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体制性障碍和两市间利益冲突凸显出来,致使一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影响了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如何进一步加快两市联动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在现行行政体制和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的合理定位与积极作用就显的尤为重要。通过两地政府的关系现状分析,从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下提出目前两地政府应着眼于积极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使西咸两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相互沟通、积极协作、统一规划,提高政府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率,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
贾少龙[7](2013)在《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 ——以沣西新城为例》文中认为城乡统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与重要前提。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咸新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但是,在西咸新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产业布局混乱,严重制约着西咸新区的发展和西安咸阳一体化。如何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特别是切实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成为西咸新区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论文基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以西咸新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在总结梳理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基础理论、前沿文献与城乡产业统筹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剖析总结已有城乡产业统筹典型案例中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其次,结合当前中国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新背景和新趋势,详细分析西咸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西咸新区的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及发展阶段进行研判。再次,提出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适宜模式及关键路径。最后,以沣西新城为例对其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进行了具体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从城乡统筹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梳理,形成论文的理论研究基础。二是对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五个国家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上海、成都、重庆和苏南地区的实践探索进行概括,总结国内外相关做法的经验与启示。三是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规划确立西咸新区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的目标。四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五是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的总体思路以及西咸新区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六是在上述西咸新区城乡统筹模式和相应路径的框架下,以沣西新城为研究对象,提出沣西新城城乡产业统筹的具体目标、模式与路径。论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应采用田园城市框架下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第二,西咸新区应建立现代田园城市框架下的、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导的“三产联动”的城乡产业统筹模式。即以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为终极目标,将都市农业和现代城市高度融合,建立新兴产业和都市农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农业现代化促使城市田园化,构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田园城市格局。第三,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路径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社区布局以及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一是针对以建设田园城市为目标的特殊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理论对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二是提出了西咸新区在现代田园城市框架下、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导的“三产联动”的城乡产业统筹模式,以及相应的产业布局路径、社区布局路径以及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路径。
邢铭[8](2011)在《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区域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世界各国大都市区不断形成与发展,伴随着出现了大都市区内部的同城化现象。大都市区作为城市区域化和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也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领域;同城化是大都市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大都市区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大都市区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都市区发展的同城化问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城市及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本文以为大都市区发展和同城化实践提供参考为出发点,以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发展相对成熟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基本理论体系,深入探讨了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条件、类型、模式、要素、机制及实现途径等。在此基础上,以沈抚同城化为案例,立足沈阳大都市区的发展,系统研究了沈抚同城化的发展条件、发展动因等,并提出沈抚同城化发展的调控措施与战略愿景。论文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入手,重点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快速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同城化现象,概括总结了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意义,论述了大都市区与同城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拟定了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相对成熟的大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区及其内部空间连绵的案例。其中,国外的案例涵盖了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区、欧洲的伦敦大都市区、巴黎大都市区、荷兰兰斯塔德大都市区以及日本东京大都市区等;国内的案例涵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三大都市区以及西咸、郑汴两个主要同城化地区。在分析这些大都市区空间连绵发展和同城化现象的基础上,总结了大都市区发展的特点、规律和经验等。第三章在认真梳理不同学科关于城市、区域和大都市区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包括大都市区的有关理论、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尤其是对同城化的有关论述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同城化理论和方法。第四章以相关案例及理论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条件、原则、目标、类型和模式。首次对不同条件、不同模式的同城化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试图透过表象揭示同城化发展的规律,进而对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第五章从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动力因素的视角出发,重点研究了大都市区同城化过程中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和生态等要素的内涵及作用机制等,并提出了各类同城化发展要素的调控途径,力求把握同城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合理调控同城化发展。第六章是以沈抚同城化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立足沈阳大都市区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沈抚同城化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条件,探讨了沈抚同城化发展的动力因素,提出了沈抚同城化发展的主要调控措施,总结了实践中取得的重大进展,描绘出沈抚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愿景。
贾文涛[9](2011)在《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文中认为西安、咸阳同为关中地区历史文化古城,同处陕西关中经济带,自2002年12月28日两市签订《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书》以来,两市围绕经济一体化中心在合作模式、合作范围、合作渠道等方面,作出很多尝试,在推进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取得了显着的区域发展成果。但是,由于体制因素、市场因素、发展目标的差异化,两地政府在西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角色关系的构建和政府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成为了一定程度上影响西咸区域整体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发展模式分析和对比,对西咸经济一体化规划实施以来,两地政府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尤其对两地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关系进行研究,准确对在关天经济区发展和西安在国家层面定位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环境下两地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定位。通过两地政府的角色关系分析,从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下提出目前两地政府应着眼于积极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使西咸两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相互沟通、积极协作、统一规划,提高政府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率,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
董欣[10](2011)在《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空间网络化是城市及区域空间演化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及城乡组织形态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大、中、小各级城乡聚落的协同功能,促使其整体效能最大化;能够对信息化、生态化的当代空间发展目标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响应;还能够更好的发挥城镇群体的自组织与它组织机能。本文从对网络的基本认知入手,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空间网络化的实证研究对象,在城市及区域两个空间层次上,以多学科研究的视角,运用融贯研究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化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探讨。空间理论研究层面上,通过对经典城市空间模式及地域演进理论中网络化思想脉络的回顾,通过对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及后现代空间网络观的全面梳理,以系统理论作为空间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架构了以网络流组织、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网络内容要素组织为核心内容的空间网络化基础理论体系。空间分析方法层面上,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空间体系及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及对空间网络化综合指标的系统评价,结合历史过程考察、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了区域城镇空间网络分析的完整框架。空间组织对策层面上,以关中城市群为依托,借助“边缘区”、“亚中心极化”等理论视角,从“点”、“轴线”、“圈层”、“域面”等空间要素入手,结合信息、生态、生产要素的空间组织,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部空间网络组织策略;以全国城镇与经济网络体系及对外开放格局演化趋势为依托,借助全球生产体系地域镶嵌等理论视角,结合全球、中国、西部、经济区周边等区域空间组织单元,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外部空间网络衔接策略;以经济区内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及乡村聚落为依托,借助城乡网络融合、城乡一体化等理论视角,结合“交通组织”、“流域整合”、“黄土地形地貌因循利用”、“产业集聚”等空间组织手段,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乡空间网络协同策略;’以系统观点为依托,借助产业生态网络、创新网络、绿色廊道网络、矩阵管理模式等理论视角,结合网络分工组织、网络通道组织、生态网络组织、管制网络组织等系统组织内容,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系统支撑策略。空间规划调控层面上,基于跨区域空间主体网络化的趋势,提出了包括规划目标机制转化、规划运行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的“网络时代”规划体制变革基本思路。
二、金融支持西咸经济一体化问题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支持西咸经济一体化问题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针对新城新区发展过程的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新城新区” |
1.2.2 “城市空间” |
1.2.3 “紧凑度” |
1.2.4 “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紧凑城市”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紧凑城市”研究现状 |
1.3.3 新城新区相关研究综述 |
1.3.4 研究综述总结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空间理论 |
2.1.2 系统动力理论 |
2.2 我国新城新区发展研究 |
2.2.1 我国新城新区的发展历程 |
2.2.2 新城新区的空间形态演化模式 |
2.2.3 新城新区所存在的问题 |
2.3 空间紧凑度测度方法概述 |
2.3.1 基于空间形态的单指标评价 |
2.3.2 基于空间结构的单指标评价 |
2.3.3 多指标评价 |
2.4 空间紧凑度测度方法选择 |
2.4.1 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测度方法确定 |
2.4.2 空间引力模型可行性分析 |
2.4.3 空间引力模型局限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构建 |
3.1 空间紧凑度测度方法构建 |
3.1.1 空间引力模型优化原则与路径 |
3.1.2 空间紧凑度影响因子提取 |
3.1.3 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3.1.4 基于多因素叠加的空间引力模型构建 |
3.2 空间紧凑度评价模式构建 |
3.2.1 评价模式构建原则 |
3.2.2 空间紧凑度评价模式构建 |
3.3 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逻辑 |
3.3.1 不同空间层次下同一因子的权重不同 |
3.3.2 紧凑度的优劣在同一空间层次下比较得出 |
3.3.3 不同空间层次评价对象的紧凑度不能进行比较 |
3.4 技术路线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 |
4.1 基础资料收集与数据库建立 |
4.1.1 资料及数据来源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数据库建立 |
4.2 西咸新区发展概况 |
4.2.1 西咸新区基础概况 |
4.2.2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历程 |
4.2.3 西咸新区功能用地结构演化 |
4.3 不同空间尺度下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 |
4.3.1 宏观层面空间紧凑度测度分析 |
4.3.2 中观层面空间紧凑度测度分析 |
4.3.3 微观层面空间紧凑度测度分析 |
4.4 不同时间维度下西咸新区形态紧凑度评价 |
4.4.1 宏观层面形态紧凑度变化趋势测度分析 |
4.4.2 中观层面形态紧凑度变化趋势测度分析 |
4.4.3 微观层面形态紧凑度变化趋势测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优化 |
5.1 西咸新区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1.1 宏观层面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1.2 中观层面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1.3 微观层面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2 西咸新区空间发展问题剖析 |
5.2.1 关于适宜紧凑度的探讨 |
5.2.2 相关规划对西咸新区发展的目标定位 |
5.2.3 空间紧凑度现状与发展目标的差异 |
5.3 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优化建议 |
5.3.1 制定空间收缩发展策略 |
5.3.2 提高交通组织的集约性 |
5.3.3 促进用地的整合开发 |
5.3.4 完善微观地块紧凑发展的引导政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实践项目 |
学术研究 |
论文发表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二 :附表 |
致谢 |
(3)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内涵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1.1 关税同盟理论 |
2.1.2 自由贸易区 |
2.1.3 协议性分工原理 |
2.1.4 综合发展战略 |
2.2 城市群理论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1 系统整体性原则 |
3.1.2 简明科学性原则 |
3.1.3 动态引导性原则 |
3.1.4 标准通用性原则 |
3.1.5 相对稳定性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构建方法 |
3.2.2 层次划分 |
第四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评价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4.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系统得分计算 |
4.2.2 基于离差系数最小化的协调度模型 |
4.2.3 系统协调发展度 |
4.3 模型验证及总结 |
第五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
5.1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概况 |
5.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5.3 评价模型应用及检验 |
5.3.1 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
5.3.2 聚类分析与评价 |
5.3.3 系统协调发展度分析与评价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5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
6.1 全面提升西安核心竞争力,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 |
6.1.1 产业协同推进的政策与措施 |
6.1.2 关中平原城市群科技研发与创新的统筹协调对策 |
6.1.3 立体化交通网络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措施 |
6.1.4 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对策与措施 |
6.1.5 统筹城乡及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6 民生事业的协同发展路径与对策 |
6.1.7 财政支持政策与建议 |
6.2 杨凌强化农业合作优势,建设农业自贸区 |
6.2.1 突出农业科技领导作用 |
6.2.2 全力打造农业自贸区 |
6.3 优化外围城市服务能力,缩小城市内部系统不平衡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附录A 标准化数据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机制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地方政府合作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区域与区域经济 |
2.1.1 区域 |
2.1.2 区域经济 |
2.2 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合作 |
2.2.1 地方政府 |
2.2.2 地方政府合作 |
2.3 地方政府合作的理论基础 |
2.3.1 府际关系学 |
2.3.2 博弈论 |
2.3.3 区域主义 |
第3章 西咸新区政府合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西咸新区政府合作现状及发展历程 |
3.2 西咸新区政府合作冲突表现 |
3.3 西咸新区政府合作困境原因分析 |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案例研究 |
4.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案例 |
4.1.1 欧盟的国家政府间合作经验 |
4.1.2 美国的政府合作经验 |
4.1.3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经验总结 |
4.2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案例 |
4.2.1 长三角经济区域政府间合作经验 |
4.2.2 乌昌区域经济政府间合作经验 |
4.2.3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经验总结 |
第5章 构建西咸新区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建议 |
5.1 决策机制的构建 |
5.1.1 加强新区管委会管理力度,转变政府职能 |
5.1.2 高效的信息沟通制度,丰富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 |
5.2 协调机制的构建 |
5.2.1 强化中央政府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协调作用 |
5.2.2 建设相关事务协调机构 |
5.3 监督体制的构建 |
5.3.1 完善政府绩效考核 |
5.3.2 积极推进法制建设 |
5.4 培育地方政府合作意识,构建合作文化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研究 ——以郑汴一体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相关论述 |
2.1 相关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2.1.2 府际关系、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关系理论 |
2.2.2 府际治理理论 |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4 空间一体化理论 |
第3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 |
3.1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形成背景 |
3.2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影响因素 |
3.2.1 行政观念 |
3.2.2 经济利益 |
3.2.3 法律约束 |
3.3 国内主要经济一体化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比较分析 |
3.3.1 长株潭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 |
3.3.2 厦漳泉同城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 |
3.3.3 广佛同城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 |
3.3.4 西咸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 |
3.4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特点 |
3.4.1 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以共识为前提 |
3.4.2 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
3.4.3 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以合作事项为载体 |
3.4.4 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以互惠互利为目的 |
3.5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趋势 |
3.5.1 府际交流和协商方式多样 |
3.5.2 合作组织类型和组织模式丰富 |
3.5.3 合作领域扩展和内容深化 |
第4章 郑汴一体化横向府际合作的现状 |
4.1 郑汴两市的基本情况介绍 |
4.1.1 郑州市概况 |
4.1.2 开封市概况 |
4.2 郑汴一体化形成的背景 |
4.2.1 城市形态演进的必然 |
4.2.2 “增长极核心”建设的需要 |
4.2.3 郑州开封两市历史渊源深厚 |
4.3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现状 |
4.3.1 行政方面的合作 |
4.3.2 经济方面的合作 |
4.3.3 社会服务方面的合作 |
4.4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的特点 |
4.4.1 以共识为横向府际合作前提 |
4.4.2 以便民惠民为合作的出发点 |
4.4.3 建立合作制度及领导小组为保障 |
4.4.4 以具体事项为合作载体 |
4.5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的成效 |
4.5.1 交通商贸便利,促进两市经济繁荣 |
4.5.2 强化城市定位,促进两市特色彰显 |
4.5.3 两市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优惠和便利 |
第5章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
5.1.1 两市行政信息交流不对等 |
5.1.2 合作组织间协调能力差 |
5.1.3 合作协议执行中制度化程度低 |
5.1.4 两市资源及要素的流动存在障碍 |
5.1.5 两市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
5.2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行政区经济观念 |
5.2.2 协调机构网络未建立 |
5.2.3 行政壁垒 |
5.2.4 利益分配及补偿机制不健全 |
5.2.5 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
5.2.6 法律缺失 |
第6章 郑汴一体化横向府际合作提升对策 |
6.1 政府思维方式转变 |
6.1.1 深化共赢意识,培养创新合作意识 |
6.1.2 领导方式创新,保障合作高效率 |
6.1.3 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增强政府间互信 |
6.1.4 制定统一政策,促经济跨行政区发展 |
6.2 建立完善的府际合作协调机构 |
6.3 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科教文卫资源共享 |
6.3.1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制 |
6.3.2 完善教育资源流动共享均等化发展 |
6.3.3 深化两市文化认同建立精品文化廊 |
6.3.4 加强公共卫生的联防联控 |
6.4 建立健全利益分配及补偿机制 |
6.4.1 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 |
6.4.2 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
6.5 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体系 |
6.5.1 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 |
6.5.2 完善政府考核体系 |
6.6 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及产业升级 |
6.6.1 统筹协调两市产业 |
6.6.2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
6.6.3 促进两市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 |
6.7 发掘两市特色,优化资源配置 |
6.7.1 充分发挥两市特色,实现多方合作 |
6.7.2 充分发掘贸易优势,建立开放型经济 |
6.7.3 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实现两市资源配置优化 |
6.8 完善法律法规 |
6.8.1 国家对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法律法规 |
6.8.2 赋予府际合作协议相应的法律地位 |
6.8.3 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的法律救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论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关系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地方政府关系协调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
1.3.2 地方政府关系协调要遵循市场规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作用认识的演进 |
1.4.2 区域协调机制研究综述 |
1.5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西咸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分析 |
2.1 西咸经济一体化提出的宏观背景 |
2.2 西咸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分析 |
2.2.1 西咸经济一体化提出 |
2.2.2 西咸经济一体化内涵 |
2.2.3 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 |
2.2.4 西咸经济一体化总体战略 |
第3章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关系现状 |
3.1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的合作 |
3.1.1 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
3.1.2 地方政府合作模式 |
3.2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的冲突 |
第4章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冲突原因分析 |
4.1 地方政府在市场标准化建设中存在差异 |
4.2 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对接 |
4.3 行政区划导致两地政府存在利益冲突 |
4.4 产业格局规划缺乏结构优化 |
第5章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冲突解决方案 |
5.1 国际国内区域冲突协调机制借鉴 |
5.1.1 国外大都市经济圈区域协调机制 |
5.1.2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冲突协调(以长三角为例) |
5.2 地方政府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
5.2.1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5.2.2 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 |
5.2.3 推进产业合理分工 |
5.2.4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
5.3 西咸新区推动西咸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的合作 |
5.3.1 西咸新区的成立有望解决利益冲突 |
5.3.2 两地政府加强合作 |
5.3.3 整合政府制度资源 |
5.3.4 实施统一区域规划 |
5.3.5 完善市场发展秩序 |
5.3.6 强化公共交通建设 |
第6章 小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 ——以沣西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总体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问题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关键技术与主要创新 |
1.5.1 关键技术 |
1.5.2 主要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2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乡统筹 |
2.1.2 城乡产业统筹 |
2.1.3 城乡统筹与城乡产业统筹的关系 |
2.2 城乡发展关系的基础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理论 |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3 二元空间结构发展理论 |
2.3 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基础理论 |
2.3.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3.2 产业布局相关理论 |
2.4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理论 |
2.4.1 城乡产业关联与城乡产业统筹 |
2.4.2 城乡产业扩散与城乡产业统筹理论 |
2.4.3 城乡产业布局相关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经验启示 |
3.1 国内外城乡统筹模式及经验启示 |
3.1.1 国外城乡统筹模式及经验启示 |
3.1.2 国内城乡统筹模式及经验启示 |
3.2 国内外城乡产业统筹模式及经验启示 |
3.2.1 国外城乡产业统筹模式及经验启示 |
3.2.2 国内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咸新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4.1 西咸新区总体发展现状 |
4.1.1 地理区位 |
4.1.2 资源文化 |
4.1.3 交通设施 |
4.2 空间布局 |
4.2.1 空间格局分布 |
4.2.2 人口区域分布 |
4.2.3 土地资源分布 |
4.3 产业发展 |
4.3.1 产业结构诊断 |
4.3.2 产业集群态势 |
4.3.3 产业发展问题 |
4.4 社会现状 |
4.4.1 城乡二元结构 |
4.4.2 收入消费就业 |
4.4.3 公共服务事业 |
4.5 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条件分析 |
4.5.1 优势条件 |
4.5.2 劣势条件 |
4.5.3 发展机遇 |
4.5.4 面临挑战 |
4.6 本章小结 |
5 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定量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因素 |
5.2 权重计算及成果合成方法 |
5.2.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5.2.2 评价成果合成方法 |
5.3 系统评价分析 |
5.3.1 指标权重计算及评价 |
5.3.2 城乡产业统筹系统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模式与路径选择 |
6.1 城乡产业统筹模式选择的依据及评价 |
6.1.1 选择依据 |
6.1.2 评价因素 |
6.2 模式选择 |
6.2.1 模式选择 |
6.2.2 模式解读 |
6.3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路径 |
6.3.1 产业布局路径 |
6.3.2 社区布局路径 |
6.3.3 就业促进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7 沣西新城城乡产业统筹实证研究 |
7.1 实证研究区域选定 |
7.1.1 范围界定 |
7.1.2 选定因素 |
7.1.3 发展现状 |
7.1.4 主要问题 |
7.1.5 综合评价 |
7.2 战略目标与产业规划 |
7.2.1 总体规划目标 |
7.2.2 产业体系构建 |
7.2.3 产业统筹规划 |
7.3 城乡产业统筹模式及路径 |
7.3.1 模式选择 |
7.3.2 模式解读 |
7.3.3 实施路径 |
7.4 城乡产业统筹路径 |
7.4.1 产业布局路径 |
7.4.2 社区空间布局与就业路径 |
7.5 城乡产业统筹推进措施 |
7.5.1 完善配套保障政策 |
7.5.2 完善区域协调机制 |
7.5.3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建议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附录: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汇总 |
参考文献 |
(8)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
二、快速城市化与大都市区的不断形成 |
三、大都市区内同城化发展现象的出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
二、优化地域分工和要素组合的需要 |
三、整合产业发展,形成优势集群需要 |
四、最大限度发挥政府的引领调控作用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概念与内涵 |
一、大都市区的概念与内涵 |
二、同城化的概念与内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主要大都市区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国外主要大都市区发展 |
一、北美主要大都市区发展 |
二、西欧主要大都市区发展 |
三、日本主要大都市区发展 |
第二节 国内主要大都市区发展 |
一、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区发展 |
二、珠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区发展 |
三、京津冀大都市连绵区发展 |
四、国内其它城市同城化发展 |
第三节 国内外大都市区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大都市区发展的特点 |
二、大都市区发展的规律 |
三、大都市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三章 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大都市区相关理论 |
一、区位理论 |
二、核心边缘理论 |
三、大都市区发展阶段论 |
四、大都市区相关的行政与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 |
一、早期: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实践 |
二、二战前:从广义建筑到城市体系理论 |
三、二战后:激进的现代主义和城市设计思想 |
四、20世纪中后期:对社会经济规划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五、世纪之交的三十年:交互式规划、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同城化相关理论 |
一、区域分工理论 |
二、城市聚集扩散论 |
三、城市空间引力论 |
四、城市空间结构论 |
第四章 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类型与模式 |
第一节 同城化发展的条件 |
一、发展阶段相宜 |
二、地理位置毗邻 |
三、资源优势各异 |
四、产业结构互补 |
五、市场体系统一 |
六、文化历史同脉 |
第二节 同城化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
一、同城化发展的原则 |
二、同城化发展的目标 |
第三节 同城化发展的类型 |
一、空间分布类型 |
二、要素驱动类型 |
第四节 同城化发展的模式 |
一、空间整合模式 |
二、组织管理模式 |
第五章 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要素与机制 |
第一节 同城化过程中的产业要素与机制 |
一、产业要素的内涵 |
二、产业要素的作用机制 |
三、产业要素的调控途径 |
第二节 同城化过程中的空间要素与机制 |
一、空间要素的内涵 |
二、空间要素的作用机制 |
三、空间要素的调控途径 |
第三节 同城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要素与机制 |
一、基础设施要素的内涵 |
二、基础设施要素的作用机制 |
三、基础设施要素的调控途径 |
第四节 同城化过程中的生态要素与机制 |
一、生态环境要素的内涵 |
二、生态环境要素的作用机制 |
三、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控途径 |
第六章 沈抚同城化实证 |
第一节 沈抚同城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
一、发展背景 |
二、发展意义 |
第二节 沈抚同城化发展的条件与目标 |
一、发展条件 |
二、发展目标 |
第三节 沈抚同城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产业要素 |
二、空间要素 |
三、基础设施要素 |
四、生态环境要素 |
第四节 沈抚同城化发展的调控措施 |
一、产业发展调控措施 |
二、空间结构调控措施 |
三、基础设施建设调控措施 |
四、生态环境调控措施 |
五、政策保障措施 |
第五节 沈抚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愿景 |
结论与展望:走向可持续的区域城市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三、展望:走向可持续的区域城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3 研究综述 |
1.3.1 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
1.3.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资源配置 |
1.3.3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
1.4 研究思路与视角 |
1.4.1 地方政府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方面 |
1.4.2 地方政府的行为要遵循市场规律 |
第2章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
2.2.1 区位优势明显 |
2.2.2 产业资源互补性较好 |
2.2.3 经济集聚度较高 |
2.3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
2.3.1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2.3.2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
2.3.3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的内容分析 |
2.4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分析 |
2.4.1 我国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模式 |
2.4.2 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分析 |
第3章 地方政府在西咸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
3.1 西安咸阳两地政府在经济一体化中角色分析 |
3.1.1 区域经济的的宏观规划者 |
3.1.2 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者 |
3.1.3 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者 |
3.1.4 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者 |
3.2 西咸新区发展情况及问题分析 |
3.2.1 西咸新区发展基本情况 |
3.2.2 西咸新区管理机制分析 |
3.2.3 西咸新区发展中的问题 |
3.3 两地政府在西咸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错位分析 |
3.3.1 市场机制建设各自为政 |
3.3.2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对接 |
3.3.3 行政区划导致两地政府存在博弈行为 |
3.3.4 产业格局规划缺乏结构优化 |
3.4 西咸新区管委成立后的角色分析 |
3.4.1 体制利益博弈将长期存在 |
3.4.2 西咸两地政府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
第4章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
4.1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4.1.1 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 |
4.1.2 培养人们的市场意识,营造公平的市场秩序 |
4.1.3 合理规划区域产业结构 |
4.2 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
4.2.1 统筹安排交通建设 |
4.2.2 两市互相开放交通运营 |
4.3 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和布局中的作用 |
4.3.1 西咸一体化对产业布局的规划 |
4.3.2 西咸地方政府对西咸产业规划的调整 |
4.4 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
4.4.1 控制沿河企业污染 |
4.4.2 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
4.4.3 恢复渭河、沣河湿地生态系 |
4.4.4 加强城市绿化和防护林建设 |
第5章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合作的思考 |
5.1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 |
5.1.1 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5.1.2 努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 |
5.1.3 推进产业转移整合,深化区域产业合理分工 |
5.1.4 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 |
5.2 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合作的思考 |
5.2.1 整合两地政府的制度资源,形成积极沟通的工作平台 |
5.2.2 实施统一的区域产业规划,实现地域资源的优势互补 |
5.2.3 规范区域市场发展秩序,建立政府社会保障机制 |
5.2.4 加强两地公共交通建设,实现区域无障碍交通运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背景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0.4 研究内容框架 |
0.5 研究创新之处 |
1 网络空间体系:当代城市及区域空间组织的理想形态 |
1.1 网络概念梳理 |
1.1.1 基本含义辨析 |
1.1.2 概念层次释义 |
1.1.3 基本特征综述 |
1.2 “网络时代”透视 |
1.2.1 网络时代的特征 |
1.2.2 网络时代的空间性 |
1.3 网络思维审视 |
1.3.1 网络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
1.3.2 网络思维方式主导下的城市竞争策略 |
1.3.3 网络思维方式激发空间创新价值 |
1.4 空间网络界定 |
1.4.1 三个层面的基本划分 |
1.4.2 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
1.4.3 三个角度的概念界定 |
1.5 空间网络化剖析 |
1.5.1 网络化过程解析 |
1.5.2 网络化机制辨析 |
1.5.3 网络化效应透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2 基础理论综述:空间网络相关研究的多维度审视 |
2.1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当代理论思潮 |
2.1.1 时空性凸显的空间网络观 |
2.1.2 现代到后现代的空间网络观 |
2.1.3 新区域主义的空间网络观 |
2.1.4 新城市主义的空间网络观 |
2.2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方法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是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2.2.2 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空间网络研究方法 |
2.3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经典理论支撑 |
2.3.1 经典城市空间模式理论中的网络化思想源流 |
2.3.2 经典地域结构演进理论中的网络化思想脉络 |
2.4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核心理论框架 |
2.4.1 关于空间网络“流”组织的理论体系 |
2.4.2 关于空间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的理论体系 |
2.4.3 关于空间网络内容要素组织的理论体系 |
本章小结 |
注释 |
3 空间网络模式:城镇化进程中空间组织方式转换必然趋势 |
3.1 历史过程考察 |
3.1.1 城市演绎——网络化基础 |
3.1.2 历史图景——网络化过程 |
3.2 发展趋势考察 |
3.2.1 空间背景转换——网络趋势性凸显 |
3.2.2 空间要素转化——网络关联性增强 |
3.2.3 空间范式转型——网络模式性确立 |
3.3 经典案例考察 |
3.3.1 全球城市群体网络化趋势 |
3.3.2 国内城市群体网络化趋势 |
3.4 空间战略考察 |
3.5 研究本体考察 |
本章小结 |
注释 |
4 分析框架建构:网络化理念下空间分析方法的整合与创新 |
4.1 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 |
4.1.1 分析框架 |
4.1.2 案例分析 |
4.2 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 |
4.2.1 分析框架 |
4.2.2 案例分析 |
4.3 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 |
4.3.1 分析框架 |
4.3.2 案例分析 |
4.4 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 |
4.4.1 分析框架 |
4.4.2 案例分析 |
4.5 空间网络综合指标评价 |
4.6 空间网络发展现状反思 |
本章小结 |
注释 |
5 内部网络组织:网络体系建构的基础环节 |
5.1 以关中天水城市群体为基础 |
5.2 以各类空间地域要素为依托 |
5.2.1 空间网络中的点要素组织 |
5.2.2 空间网络中的圈层结构组织 |
5.2.3 空间网络中的轴线要素组织 |
5.2.4 空间网络中的域面形态组织 |
5.3 以区域发展支撑要素为抓手 |
5.4 以空间网络演化过程为脉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6 外部网络衔接:网络功能优化的主导方向 |
6.1 全球层次网络衔接 |
6.2.1 全球网络化分工总体格局及其中国响应 |
6.2.2 全球分工网络化镶嵌模式及其地域组织 |
6.2.3 经济区全球网络衔接及其生产要素组织 |
6.2 国家层次网络衔接 |
6.2.1 城镇网络体系衔接 |
6.2.2 经济网络格局衔接 |
6.3 区域层次网络衔接 |
6.3.1 面向西部层面的空间网络衔接 |
6.3.2 面向东部层面的空间网络衔接 |
6.3.3 面向周边地区的空间网络衔接 |
本章小结 |
注释 |
7 城乡网络整合:空间网络调控的全面深化 |
7.1 网络形成机制 |
7.2 网络要素组织 |
7.2.1 以地形地貌为城乡网络组织基础 |
7.2.2 以河流水系为城乡网络组织脉络 |
7.2.3 以交通线路为城乡网络组织骨架 |
7.2.4 以产业集聚为城乡网络组织目标 |
7.3 小城镇网络组织 |
7.3.1 建构特色小城镇网络 |
7.3.2 建构生态小城镇网络 |
7.4 乡村聚落组织 |
7.5 城乡网络融合 |
7.5.1 内涵与目标 |
7.5.2 思路与抓手 |
7.5.3 经验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8 系统网络支撑:网络系统运行的整体思维 |
8.1 网络分工组织 |
8.1.1 网络分工背景 |
8.1.2 产业(传统)网络整合 |
8.1.3 创新网络优化 |
8.1.4 职能网络衔接 |
8.2 网络通道组织 |
8.2.1 信息网络通道组织 |
8.2.2 交通网络通道组织 |
8.2.3 物流网络通道组织 |
8.2.4 设施网络通道组织 |
8.3 生态网络组织 |
8.3.1 网络整体格局控制 |
8.3.2 景观生态网络组织 |
8.3.3 绿色廊道网络组织 |
8.4 管治网络组织 |
8.4.1 管治模式建构 |
8.4.2 行政区划调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9 规划模式响应:基于空间网络状主体的城乡规划变革 |
9.1 运行体制的空间网络化应对 |
9.1.1 空间网络化趋势形成的体制改革背景 |
9.1.2 基于空间网络状主体的运行机制建构 |
9.1.3 基于跨行政区网络整合运作机制创新 |
9.2 编制体系的空间网络化响应 |
9.2.1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目标机制转化 |
9.2.2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 |
9.2.3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编制方法完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目 |
表目 |
致谢 |
附录 |
四、金融支持西咸经济一体化问题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针对新城新区发展过程的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D]. 梅志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白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机制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D]. 严琪.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5]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研究 ——以郑汴一体化为例[D]. 王真真. 广西师范学院, 2014(02)
- [6]论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关系协调[D]. 闫利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7]西咸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 ——以沣西新城为例[D]. 贾少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8]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D]. 邢铭.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西咸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的作用[D]. 贾文涛. 西北大学, 2011(08)
- [10]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 董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标签:西咸新区论文; 经济一体化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