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采购制度在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枳龙[1](2020)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以L市艺术剧院为例》文中提出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文艺院团的改革也随之进行。在地方文艺院团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关于财政投入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问题已经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对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的必要性,但是对于如何让有限的财政投入更好的发挥引导地方文艺院团的作用仍然是值得探索的,本文笔者就将结合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对解决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笔者以地方文艺院团的财政投入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L市艺术剧院财政投入问题作为研究个案,整理公共产品理论论证传统舞台艺术表演产品属于混合文化产品,通过政府责任的定位与现实选择说明政府和市场应该共同作为混合文化产品的提供主体。因此作为生产传统舞台艺术表演的地方文艺院团应该走财政投入和市场化经营相结合的运营道路。同时介绍L市艺术剧院的财政投入情况,分析L市艺术剧院的运营情况,包括L市艺术剧院的收入情况、支出情况和资产负债情况等数据,梳理总结以L市艺术剧院为例的地方文艺院团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财政投入占比过高、财政投入压力增大和财政投入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逐一分析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参考国内外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的先进经验,尤其选取了国内与L市艺术剧院情况相似的市级文艺院团进行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借鉴,进而对解决以L市艺术剧院为例的地方文艺院团的财政投入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通过优化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结构、创新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方式和加强地方文艺院团预算绩效管理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建议解决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财政部门安排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提出了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
王涛,石丹[2](2020)在《地方艺术表演团体转企改制及其演出效应评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反事实分析》文中提出文章在中国艺术表演团体转企改制进程阶段性划分基础上,根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4—2017年转企改制事件构造反事实分析框架,并运用倍差法对转企改制的演出效应进行因果识别。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转企改制提高了企业性质艺术表演团体的平均演出收入水平(即期效应和滞后效应);但降低了事业性质艺术表演团体的平均演出收入水平(滞后效应);其次,转企改制具有自我强化性,实现了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有效结合;再次,转企改制的演出效应具有阶段性差异,但在巩固提高阶段推进转企改制却不会继续提高演出收入水平;最后,在集中推广阶段,转企改制的同群效应显着为正,表明转企改制的经验与教训在区域间得到了相互借鉴。基于上述结论,围绕重塑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给出有关政策建议。
罗思浩[3](2019)在《基于管理学视角下的琼剧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南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迥异于大陆的海洋文化传统:热带文化、黎苗族文化、穆斯林文化、移民文化。琼剧是海南汉族移民文化集中的显性表现形态,是本岛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是海南汉族音乐最具代表的文化之一。琼剧文化并不仅仅指琼剧,也包含了所有与琼剧的产生和发展相关的文化形式。琼剧文化的研究,对于海南本土文化的发展规律和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们针对琼剧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国外有关研究的琼剧尚未展开,国内的研究成果也少之又少。同时,海南琼剧的发展面临着生存危机,其主要表现为国营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以及人才流失、艺人断层等困境。本文通过对海南琼剧文化生存环境的分析,结合琼剧文化市场调查情况,对比分析了琼剧在国营、民营两种体制下的管理特点,提出了运用现代艺术管理理论在琼剧文化中的指导作用,预见到琼剧未来的生存困境将进一步加重,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举措,从而进一步完善琼剧的发展模式,抢救和保护戏曲琼剧这一文化瑰宝。我们提出的建议包括增强管理观念、健全管理体系;改善管理人才生存环境;实现信息化的艺术管理模式等。
宋俊生[4](2019)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各省区市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制度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兴起文化产业发展新高潮。当前,各省区市间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存在行业规模偏小、与传统产业融合度不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省级区域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推动所属市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发展进行研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从整体情况看,现有研究大多各自为阵、自成一派,尚未形成统一研究体系,一些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在现有成果中,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地域特性,与该地域众多文化企业、相关机构等社会资源相互融合形成,仅在特定地域内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形成难以被其它区域借鉴和模仿。如今,新兴产业层出不穷,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升级,文化产业跨界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本论文借鉴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进行研究,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结构方程建立与分析应用等方面形成创新成果。在文献梳理综述基础上引入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理论,界定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内涵,考察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组成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内部效率作用产生的竞争力和外在环境影响作用产生的竞争力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研究分析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探索影响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关键要素及其发挥作用的途径。选择以天津市作为样本,通过开展专项调查研究获取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相关数据,采集相关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构建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构方程分析模型,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和Amos软件诊断分析天津市文化产业内部能力、产业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以及财政金融政策等关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政府角度、产业角度和企业角度发现影响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以及竞争力提升路径问题,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结果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论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为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孟宪怡[5](2019)在《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发展能力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发展现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文化发展手段与业态变革的新形势都出现了不适应。改变不适应状况,根本出路在改革。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经探索、扩展、深化阶段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纵向链条。系统梳理、总结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演进历程,可以厘清文化改革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之基,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复兴之梦的价值取向和重要手段,而这个取向和手段将成为实现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思想,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改革”、“创新”能否从观念形态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现实形态,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将成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本文将文化治理理论作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的分析工具,通过论述具有完备文化治理经验的典型发达国家,如“社会运作型”的美国文化体制、“政府主导型”的法国文化体制、“产业促进型”的韩国文化体制,比较分析、取长补短,更好的引导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本文对新时代文化体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界定了文化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性,总结提出了文化体制的概念、职能及基本范畴,对历史各个阶段、东西方各种文化体制的相关理论进行追根溯源。梳理了建党以来文化体制的形成过程,论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因,介绍了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问题与成因。在梳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时,本文在“三分法”基础上进行时空上的延展和补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初探、拓展、共识、深化四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取得的成效和不足进行阐述,对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了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及问题的成因,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五方面的原因:传统文化体制惯性的路径依赖;改革路径的单向性;改革主体的一元主导;改革动力的非原生性;政府文化管理的低效性。从而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创新路径找到突破口。结合文化治理理念与制度变迁理论,从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方面,以创新为突破口,探寻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创新包括创新党对新时代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树立新时代高效服务型政府理念、践行新时代文化治理理念、重视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究;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包括推动政府文化管理权的下放与转移、落实大文化体制架构、推进新时代文化立法工作、提升大数据环境下文化管理能力;文化运行机制创新包括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国家文化需求的机制创新、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转化的机制创新、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机制创新。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较为系统的回答了如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如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如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如何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提供了方案。
邱益倩[6](2019)在《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话剧具有现场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话剧艺术的产业化开发进程。文化工业时代,机械复制造就的低成本流通,快捷便利的休闲放松方式,培育了不断吞噬及消化具有浓厚商业气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网生代观众。话剧这种需要长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艺术形式,已经很难被列入他们的文化消费清单中。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话剧艺术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演出成本高、原创力不足、缺乏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等。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与契机并存。“IP”这一元素正不断撬动着传统话剧产业的运作模式和经验,一种内藏的裂变隐喻着话剧产业的变革与重构。本文认为,话剧IP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资源和版权资源,能够促进话剧艺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推动话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围绕话剧IP可以进行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战略布局。基于话剧IP的号召力与知名度,对同一话剧IP可以进行动漫、游戏、音乐、影视、文学等各种形态的多元化开发。话剧产业与其他产业领域的用户在话剧IP的带动下开始在这些领域之间流动,话剧市场与泛文娱市场之间也开始产生互补与联动关系。在话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过程中,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现象显得尤为突出。话剧产业化的开发类型中有文学化、动漫化、游戏化、影视化等方式。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本文认为,话剧IP影视化开发是目前能够非常快速有效推动话剧产业化的路径之一。本文关注的“话剧IP影视化开发”是基于话剧IP之上的产业融合式开发。就理论意义而言,本文充实了话剧IP开发运营体系、话剧产业运行机制、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发展理论。就实践意义而言,一方面是对话剧IP影视化开发实践层面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是对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融合发展实践问题的借鉴意义。本文紧紧围绕着“话剧IP影视化开发”,通过对大量资料数据的梳理和推导,遵循现状-背景-问题-原因-过程-结果-案例-对策的研究路径,界定了三个核心概念,论述了话剧产业的发展概况、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问题、话剧IP改编影视剧的问题,分析了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案例,探究了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历史脉络、驱动因素、效果效应等发生发展的机理机制,得出了话剧IP影视化开发路径的优化建议。为了把握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内在机理,本文灵活运用产业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艺术学、文化研究等学科知识,通过借鉴产业融合理论,对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过程路径模式,结果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话剧IP影视化开发不仅仅是话剧IP影视化改编问题。本文认为,话剧IP影视化开发还表现为话剧IP在影视产业层面的开发,包括对话剧作品的录制、翻拍、改编、广播、放映、直播、周边文创衍生品、移动剧影院、主题影视乐园等。本文认为,融合式开发是开发的一种重要模式。话剧IP影视化开发也能从侧面体现基于话剧IP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和新趋势。在话剧IP影视化开发过程中,话剧IP促进了话剧艺术和影视艺术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种融合与交流又引起了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业态发展和生态布局的变化。通过借鉴产业融合理论,本文试图对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动力机制和过程模式进行分析。这也为解释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路径或模式、影响与结果提供了理论依据。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动力因子分为内生动因和外生动因。内生动因包括艺术动因、市场动因和产业动因,外生动因包括政策动因和技术动因。其中,艺术动因是指话剧与影视间有强艺术关联性和弱艺术差异性,以及艺术创新力和艺术生态环境的驱动因素。市场动因是指话剧市场和影视市场的互惠性、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市场需求的驱动因素。产业动因是指话剧产业和影视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性以及产业升级转型的驱动因素。技术动因是指VR技术、多媒体(舞台、影视)制作技术、话剧IP相关版权技术等高新科技驱动因素。政策动因是指话剧、影视的市场结构垄断因子以及产业管理政策制度的驱动因素。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驱动机制为竞争和协同。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的影视化开发是从无到有、不断融合、动态演变的过程,并以话剧IP影视化产品的出现为标志物和分水岭。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模式有延伸式、重组式和渗透式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了话剧产业和影视产业融合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出现的融合型产品也为话剧IP的影视化开发提供了参照的样本与模板。随着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内外部条件的不断演变,话剧院团及公司主动地将业务延伸至影视领域,影视公司也主动地向话剧院团及公司购买话剧IP或者资助话剧IP资源的开发。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主体通过积极调动与整合行业资源,不断研发话剧IP影视化产品,带动了话剧产业和影视产业的创新和变革。演艺业和影视业为开心麻花集团的主营业务板块,其围绕话剧IP开展的一系列关于影视文本的生产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佐证前文所得出的结论。因此,本文将开心麻花集团作为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个案研究对象,探讨和总结了该案例的经验和启示。分析表明,开心麻花运营模式是以话剧与影视为核心的多业务协同合作模式。开心麻花话剧IP影视化产品类型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电影,春晚小品、网络剧(包括网络剧场、网络情景喜剧)、电视栏目剧、电视综艺竞赛节目。针对开心麻花话剧IP影视化开发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实现话剧IP价值最大化的条件与路径;开发多种商业话剧类型,探索多元商业模式;以话剧IP为核心,促进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发展。根据本文在第一章论述的话剧产业发展概况,第二章提出的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问题,第三章归纳的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理论,以及第四章总结的个案经验和启示,本文在第五章中分别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层面对话剧IP影视化开发路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研究表明,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主要问题为:话剧IP改编乱像,大多为单向影视化改编;过于迎合市场需求,缺乏优质原创话剧IP;用户错位不统一,话剧IP联动效应不佳;未形成闭环产业链,产业内外融合度低。话剧IP改编影视剧的主要问题为:在内容创作方面,未注意话剧与影视的艺术差异性,改编效果欠佳;在内容生产方面,话剧演员受话剧表演惯性所束,其影视表演有局限性;在市场开发方面,话剧IP改编影视剧类型单一,市场开发程度低;在IP开发的持续性方面,改编剧市场趋于饱和,话剧IP仍需持续打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就政府层面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以话剧IP保护与开发为核心的内容产业融合发展制度体系:激励提升科技创新力,减轻融合客观障碍;实时监管预测融合阶段,动态转换管理调控模式;健全体制机制及政策体系,提供融合外部环境支撑;再造城市文化空间,推动“话剧+影视”产业融合发展。就市场层面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IP融合发展活力:分化合流受众群体,分类建立反馈机制;加大原创话剧IP供给,研发融合型产品服务;突出话剧独特灵氛光晕,促进多种艺术形态融合;加深产业生态多元融合,加强产业内外部联动发展。就社会层面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筑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公众基础:整合社交媒体资源,转变升级消费者角色;发挥自组织运行优势,推动话剧进入新观演场域;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深入探究融合内在机理;积极普及话剧艺术教育,扩容受众及复合型专业型人才。
伍俊龙[7](2019)在《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表演艺术历经近40年的市场化改革,先后经历国有表演艺术院团的内部改革和自治、国有院团的公司制改革和发展民营院团、表演艺术市场体系建设和制度完善等阶段。与改革前相比,表演艺术院团数量和演出数量,尤其是民营院团数量及其演出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配置更加自由;市场消费规模不断扩张。事实上,市场化改革释放了表演艺术的发展潜力。但是,一些影响表演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各类型表演艺术的市场化改革效果的差异有待厘清。表演艺术生产中经营管理和生产规模对提升生产效率的机理尚不明确。制约进一步扩大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待研究。表演艺术生产和消费相互作用的机理还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既是文化产业管理中的共性理论问题,也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迫切问题,更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消费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深入剖析了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特点,通过构建表演艺术市场化程度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对当前中国表演艺术的市场化改革结果进行了评估。其次,分析了市场化改革以来,尤其是2004年发展民营院团以后,表演艺术生产及其要素投入的特征,在构建表演艺术生产效率测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表演艺术生产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再次,分析了市场化改革以来表演艺术消费特征,拓展了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经典模型并对影响中国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计量解析。最后,通过构建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冲量过程模型,研究了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内在互动机理。研究发现,其一,具有现代特征、欣赏门槛低的表演艺术类型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有必要处理好政府对文化艺术的保护扶持与市场化的关系,充分考虑不同表演艺术类型的特征,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其二,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表演艺术的整体技术效率的改善有限,技术低效率的主要来源是规模低效率,市场化程度高的表演艺术类型更容易实现规模效率,有必要以激发生产活力和促进表演艺术提质增效为目的,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优化艺术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改进表演艺术生产的规模效率,体现国家去产能、补短板的政策意图。其三,市场化改革以来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介于0.42-2.33之间,而价格弹性介于0.57-1.12之间,表演艺术相互之间的替代或互补效应不明显,最大供给能力、文化效用资本、15-24岁人口比重对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的影响因表演艺术的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必要立足于培育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通过实施生产院团与消费者双向补贴、扩大表演艺术产品有效供给、向年轻人普及表演艺术等方式扩大表演艺术消费需求。其四,总体上市场化改革后表演艺术生产对其消费存在着促进作用,但欣赏门槛高、市场化程度低的表演艺术生产有赖于其消费的总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其消费导向性明显,有必要着眼于创造表演艺术新供给、释放表演艺术新需求,通过突破欣赏门槛、跨越制约高雅表演艺术消费的审美障碍,以及深化表演艺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艺术产品更加具有有效供给属性,协调市场供求关系。
张卉[8](2019)在《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舞蹈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行为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但中国舞蹈产业的提出已经是21世纪初的事情。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也拉开了序幕,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持续推进,面临着创作生产、管理运营走市场化道路的问题。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政策、文化市场管理政策的陆续颁布,为舞蹈产业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舞蹈创造了更多的呈现方式,拉近了舞蹈艺术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总体而言,中国舞蹈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舞蹈演出业、舞蹈出版业、舞蹈培训业、舞蹈用品业等越来越多的舞蹈产业形态出现并进行着积极探索。不过,相较于实践领域的繁华,舞蹈产业理论研究尚显不足。对于舞蹈产业的定义、分类、特征等基本问题众说纷纭,缺乏规范解释;舞蹈产业中现存的现象与问题、如何保持舞蹈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本篇论文以中国舞蹈产业最基本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切入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分析与总结。本论文包括四章:第一章对中国舞蹈产业的概念、内容、特征做出阐释,以建立对舞蹈艺术与产业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转换以及基本认识;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舞蹈产业自古至今的发展轨迹与演变过程,以凸显影响舞蹈产业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因素;第三章从政策环境入手,分析政策对演出市场、院团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消费者培育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舞蹈产业自身入手,分析舞蹈演出业、舞蹈出版业、舞蹈培训业、舞蹈用品业、舞蹈内容保存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归纳出问题与建议,以小见大描摹出中国舞蹈产业的整体样貌;第四章主要探究如何保持中国舞蹈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尝试提出生产以内容为王,传播以互联网为平台,服务以大众为本的发展策略。作为艺术产业的后发国家,中国舞蹈的产业化探索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关于中国舞蹈产业是什么,有什么,如何发展以及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在当前已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研究必要性,并且十分有必要对产业化的实践探索做出理论回应与学术建设。
史一茹[9](2018)在《国有文艺院团与美国非营利表演团体的制度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国有文艺院团作为承载与创新传统文化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肩负着文化改革的重任。但是,我国的国有文艺院团多年来的发展与市场需求脱离,并存在体制僵化、管理低效、市场化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等多种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需要逐渐实现转企改制的实效,有效回应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等多种难题。而美国的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在艺术口碑、演出场次、市场收入及资金渠道等方面都有其优势,同时在艺术衍生品服务等方面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的经验和优势值得我国的国有文艺院团学习借鉴。目前,我国学界对国内外艺术表演团体的对比研究尚存在历史环境研究不充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美国非营利表演团体、中国国有文艺院团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总结了中美具有非营利性质的表演团体的产生机制与制度沿革。其次,对国有文艺院团与美国非营利表演团体进行详细的比较,主要对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进行对比,得出中国国有文艺院团具有数量、就业、政府投入等方面优势,但经济贡献、社会贡献、法律体系、政策规划方面还存在欠缺等结论。最后,本文总结了美国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和我国国有文艺院团发展的经验与不足,美国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行业自律管理充分、资金筹措渠道广泛、文化品牌打造有力,但也存在无序竞争日益加剧的问题,而我国国有文艺院团存在竞争优势不足、资金渠道单一、缺乏政策扶植和激励机制以及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文艺院团要持续提升艺术水平,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同时政府方面要注意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和实效,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
潘炜[10](2017)在《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DEA模型》文中指出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2012年“五个一批”改革后,为支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国家层面不断加强对国有文艺院团的扶持力度,2013-2015年期间,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平均增幅维持在10%左右,财政支出占事业院团和企业院团总收入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财政投入的增长并未转化为实际的发展动能,国有文艺院团普遍面临着经费自给率降低和效益产出减少的问题。随着市场化改革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层面对财政支出绩效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成效与财政支出绩效问题将成为政府、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点。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针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概况,对我国国有文艺院团的财政支出效率情况进行评价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系统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国有文艺院团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常用方法,并提出本文选择DEA法的原因及其优缺点。第二章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分析,论述了指标选取的依据,并重点介绍了 DEA法的三个评价模型。第三章是实证分析,在分析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现状的基础上,对2014年财政投入效率情况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对比分析。第四章是问题与建议,结合财政投入现状和效率评价结果,总结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现状及其所反映出的宏观层面的改革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全国整体概况、区域对比情况和企事业院团对比情况发现,现阶段我国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投入规模已趋于合理,但院团财政支出效率却表现出总体偏低、区域结构性失衡、“企高事低”的特点,院团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路径依赖”和“供需错配”问题,改革有待进一步突破。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改革、优化财政投入结构与方式、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国有文艺院团内部管理水平和财政支出效率。各区域、省份和不同性质院团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投入规模、改革投入方式,避免“一刀切”。
二、政府采购制度在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采购制度在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以L市艺术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局限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体制改革 |
2.1.2 地方文艺院团 |
2.1.3 财政投入 |
2.1.4 传统舞台艺术表演产品 |
2.2 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的理论依据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政府责任的定位与现实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现状 |
3.1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 |
3.1.1 改革的起步 |
3.1.2 改革的探索与发展 |
3.2 地方文艺院团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
3.2.1 地方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动因 |
3.2.2 地方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演进 |
3.2.3 文化体制改革对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影响 |
3.3 地方文艺院团的财政投入现状(以L市艺术剧院为例) |
3.3.1 L市艺术剧院基本情况 |
3.3.2 L市艺术剧院财政投入现状 |
3.3.3 L市艺术剧院财政投入社会效益 |
3.3.4 L市艺术剧院财政投入经济效益 |
3.3.5 L市艺术剧院财政投入政治效益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L市艺术剧院资金运营情况调查分析 |
4.1 调查相关情况简要介绍 |
4.1.1 L市艺术剧院历史资料来源 |
4.1.2 L市艺术剧院历史资料选定 |
4.1.3 调查数据情况及反馈信息分析 |
4.2 2016-2018年L市艺术剧院收入情况分析 |
4.2.1 2016-2018年L市艺术剧院收入结构分析 |
4.2.2 2016-2018年L市艺术剧院收入质量分析 |
4.2.3 2016-2018年L市艺术剧院收入趋势分析 |
4.3 2016-2018年L市艺术剧院支出情况分析 |
4.3.1 2016-2018年L市艺术剧院营业成本支出 |
4.3.2 2016-2018年L市艺术剧院人员经费支出 |
4.3.3 2016-2018年L市艺术剧院管理费用支出 |
4.4 L市艺术剧院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市艺术剧院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L市艺术剧院财政投入问题 |
5.1.1 财政投入占比过高问题 |
5.1.2 财政投入压力增大问题 |
5.1.3 财政投入经济效益较低问题 |
5.2 L市艺术剧院财政投入问题产生原因 |
5.2.1 市场化盈利能力弱导致L市艺术剧院过度依赖财政投入 |
5.2.2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财政投入压力增大 |
5.2.3 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财政投入产生的效益属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的措施及经验 |
6.1 国内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的措施及经验 |
6.1.1 平顶山市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的措施和经验 |
6.1.2 无锡市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的措施和经验 |
6.2 国外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的措施及经验 |
6.2.1 以美国为例财政间接投入支持非营利艺术组织 |
6.2.2 以德国为例财政直接投入支持表演艺术组织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对策建议 |
7.1 优化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结构 |
7.1.1 提高上级转移支付对精品剧目创作财政投入比例 |
7.1.2 加大文化演出项目进基层财政投入力度 |
7.1.3 提高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项目支出比例 |
7.2 创新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方式 |
7.2.1 财政投入由传统拨款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变 |
7.2.2 通过以奖代补的财政投入形式支持地方文艺院团 |
7.2.3 通过对地方文艺院团错峰安排财政投入减轻财政压力 |
7.3 加强地方文艺院团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
7.3.1 设立地方文艺院团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整体绩效目标 |
7.3.2 设立地方文艺院团重点预算项目绩效目标 |
7.3.3 理顺预算绩效评价中各部门职责 |
7.3.4 做好预算绩效评价流程跟踪 |
7.3.5 充分运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确定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管理学视角下的琼剧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分析法 |
1.4.2 田野工作 |
1.4.3 文献搜集 |
1.4.4 综合分析 |
2 海南琼剧文化与生存现状 |
2.1 海南人文地理与戏曲文化 |
2.1.1 海南岛人文历史 |
2.1.2 海南的琼剧文化 |
2.2 海南琼剧的生存状况 |
3 有关海南琼剧的市场调查 |
3.1 琼剧演出市场调查 |
3.1.1 剧团演出场次调查 |
3.1.2 琼剧受众调查 |
3.2 琼剧文化生存环境 |
3.2.1 琼剧所处的文化市场情况 |
3.2.2 琼剧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 |
3.3 琼剧管理现状 |
3.3.1 国营体制下的琼剧管理特点 |
3.3.2 民营体制下的琼剧管理特点 |
4 艺术管理学在琼剧文化市场中的理论与实践 |
4.1 针对我国戏剧文化艺术管理理论的建立 |
4.1.1 一体化的统管机构形成 |
4.1.2 计划性管理职能体系的确立 |
4.1.3 政府与剧团保护-依附关系的确立:苏联大剧院模式 |
4.1.4 国家艺术院团布局初成 |
4.2 琼剧院团管理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4.3 艺术管理理论在琼剧文化方面的运用 |
4.3.1 加强琼剧院团管理制度建设 |
4.3.2 完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
4.3.3 提升琼剧艺术管理的整体水平 |
5 艺术管理学视域下琼剧的发展与创新 |
5.1 基于现代管理理论的文化保护问题 |
5.2 实现信息化艺术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
5.2.1 管理对象的变化:技术含量型产品逐步替代技能含量型产品 |
5.2.2 组织形态的变化:由科层结构向网络结构发展 |
5.3 着力培养和开拓琼剧艺术的演艺市场 |
5.4 琼剧艺术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
6 总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样本选择与分析 |
1.2.1 研究样本选择——以天津市为例 |
1.2.2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1.2.3 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1.3 研究思路与体例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产业 |
2.1.2 产业竞争力 |
2.1.3 文化产业竞争力 |
2.2 文化产业及其竞争力理论 |
2.2.1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
2.2.2 文化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
2.2.3 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分析 |
2.2.4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
2.2.5 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要览 |
2.3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 |
2.3.1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2.3.2 结构方程分析方法 |
2.3.3 其它评价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
3.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组成因素 |
3.1.1 内部因素分析 |
3.1.2 外部因素分析 |
3.1.3 竞争力因素组成 |
3.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演进阶段 |
3.2.1 要素导向阶段 |
3.2.2 投资导向阶段 |
3.2.3 创新导向阶段 |
3.2.4 波动调整阶段 |
3.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 |
3.3.1 资源要素整合过程 |
3.3.2 企业分工协作过程 |
3.3.3 产业聚集过程 |
3.3.4 跨界融合过程 |
3.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 |
3.4.1 机制分析框架 |
3.4.2 机制运行原理 |
3.4.3 机制运行因素 |
第四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4.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程序 |
4.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 |
4.2.1 建立原则 |
4.2.2 确定一级指标 |
4.2.3 确定二级指标 |
4.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4.2.5 进行指标赋权 |
4.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
4.3.1 指标数据来源 |
4.3.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3.3 指标权重确定 |
4.3.4 进行横向比较 |
4.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 |
4.5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第五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 |
5.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分析原则方法 |
5.1.1 分析原则 |
5.1.2 方法步骤 |
5.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探索因子分析 |
5.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假设 |
5.3.1 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3.2 产业政策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3.3 财政金融政策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提升模型构建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模型修正 |
5.5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提升模型应用 |
5.5.1 模型综合应用 |
5.5.2 理论假设验证 |
5.5.3 模型分析结论 |
第六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与战略选择 |
6.1 基于政府角度的提升路径 |
6.1.1 培育文化专业人才 |
6.1.2 改善资本流通环境 |
6.1.3 完善和转变政府职能 |
6.2 基于产业角度的提升路径 |
6.2.1 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
6.2.2 增强文化产业关联竞争力 |
6.2.3 整合文化产业资源 |
6.2.4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6.3 基于企业角度的提升路径 |
6.3.1 拓宽文化企业投资融资渠道 |
6.3.2 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 |
6.3.3 加强文化企业战略管理 |
6.3.4 提高文化产品高新科技含量 |
6.4 提升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战略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获奖论文与研究成果 |
发表、获奖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附录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题项表 |
附录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量表 |
附录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探索因子分析表 |
附录5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关系验证过程表 |
附录6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后系统估计结果表 |
致谢 |
(5)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 |
一、文化 |
二、文化体制 |
三、文化体制改革 |
四、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
三、西方学者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形成创立阶段(1921—1978)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体制的形成(1921—1949)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体制的创立(1949—1978) |
第二节 改革探索阶段(1978—2012)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初探(1978—2002)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拓展(2002—2012) |
第三节 新时代全面深化阶段(2012 至今)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共识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深化 |
第三章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
一、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 |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 |
第二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
一、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外部挑战 |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内部困境 |
第三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路径依赖 |
二、改革路径的单向性 |
三、改革主体的一元主导 |
四、动力机制的非原生性 |
五、政府文化管理的低效性 |
第四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社会运作型”的美国文化体制 |
一、美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
二、美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
三、美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
四、美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的法国文化体制 |
一、法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
二、法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
三、法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
四、法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
第三节 “产业促进型”的韩国文化体制 |
一、韩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
二、韩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
三、韩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
四、韩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
第四节 国际经验的启示 |
一、文化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立足本国国情 |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应围绕多中心治理 |
三、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开辟多元文化融资渠道 |
四、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应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 |
第五章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创新 |
第一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创新 |
一、创新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 |
二、树立新时代高效服务型政府理念 |
三、践行新时代文化治理理念 |
四、重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新时代文化管理领导体制创新 |
一、推动政府文化管理权的下放转移 |
二、落实大文化体制架构 |
三、推进新时代文化立法工作 |
四、提升大数据环境文化管理能力 |
第三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创新 |
一、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国家文化需求 |
二、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化 |
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二)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话剧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话剧IP的概念界定 |
二、话剧产业的概念界定 |
三、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话剧观演关系的变化 |
一、话剧的本质性 |
二、话剧观演关系的变迁与重建 |
第三节 话剧产业的现状与变革 |
一、剧场资源类型多元化,话剧审美日常生活化 |
二、话剧IP市场发展迅速,消费群体需求多元化 |
三、政策条件分布不均,各地区发展差异化明显 |
四、内外部条件成熟,处于融合与变革发展阶段 |
第二章 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背景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背景 |
一、“话剧+电影”产业融合 |
二、“话剧+电视”产业融合 |
第二节 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问题 |
一、话剧IP改编乱像,大多为单向影视化改编 |
二、过于迎合市场需求,缺乏优质原创话剧IP |
三、用户错位不统一,话剧IP联动效应不佳 |
四、未形成闭环产业链,产业内外融合度低 |
第三节 话剧IP改编影视剧的问题 |
一、内容创作:未注意话剧与影视的艺术差异性,改编效果欠佳 |
二、内容生产:话剧演员受话剧表演惯性所束,其影视表演有局限性 |
三、市场开发:话剧IP改编影视剧类型单一,市场开发程度低 |
四、IP开发持续性:改编剧市场趋于饱和,话剧IP仍需持续打造 |
第三章 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动力机制与过程模式 |
第一节 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动力因子 |
一、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内生动因 |
二、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外生动因 |
第二节 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驱动机制 |
一、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驱动机制之一——竞争 |
二、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驱动机制之二——协同 |
第三节 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过程模式 |
一、话剧IP影视化开发过程 |
二、话剧IP影视化开发模式 |
第四章 话剧IP影视化开发的个案分析——以开心麻花为例 |
第一节 开心麻花话剧IP影视化开发现状 |
一、开心麻花运营模式 |
二、开心麻花话剧IP影视化产品 |
第二节 开心麻花话剧IP影视化开发启示 |
一、实现话剧IP价值最大化的条件与路径 |
二、开发多种商业话剧类型,探索多元商业模式 |
三、以话剧IP为核心,促进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发展 |
第五章 话剧IP影视化开发路径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层面:建立以话剧IP保护与开发为核心的内容产业融合发展制度体系 |
一、激励提升科技创新力,减轻融合客观障碍 |
二、实时监管预测融合阶段,动态转换管理调控模式 |
三、健全体制机制及政策体系,提供融合外部环境支撑 |
四、再造城市文化空间,推动“话剧+影视”产业融合发展 |
第二节 市场层面:激发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的IP融合发展活力 |
一、分化合流受众群体,分类建立反馈机制 |
二、加大原创话剧IP供给,研发融合型产品服务 |
三、突出话剧独特灵氛光晕,促进多种艺术形态融合 |
四、加深产业生态多元融合,加强产业内外部联动发展 |
第三节 社会层面:构筑话剧产业与影视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公众基础 |
一、整合社交媒体资源,转变升级消费者角色 |
二、发挥自组织运行优势,推动话剧进入新观演场域 |
三、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深入探究融合内在机理 |
四、积极普及话剧艺术教育,扩容受众及复合型专业型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后记 |
(7)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市场化及市场化程度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2 表演艺术生产及其效率测度的研究现状 |
1.2.3 表演艺术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4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互动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5 相关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表演艺术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1 表演艺术的概念 |
2.1.2 表演艺术的特征 |
2.1.3 表演艺术的类型 |
2.2 文化艺术市场理论 |
2.3 文化艺术生产与消费理论 |
2.3.1 文化艺术生产理论 |
2.3.3 文化艺术消费理论 |
2.4 文化艺术生产与供给侧改革理论 |
2.4.1 萨伊定律 |
2.4.2 供给学派及其实践 |
2.4.3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 |
2.4.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第三章 中国表演艺术的市场化改革及其市场化程度的灰评估 |
3.1 引言 |
3.2 近代中国表演艺术市场的历史回溯—以京剧为例 |
3.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政策的演进及其影响 |
3.3.1 初步展开阶段:内部改革与院团自治 |
3.3.2 全面展开阶段:公司制改革与演出市场体系建设 |
3.3.3 深化发展阶段:制度的深化与完善 |
3.4 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 |
3.4.1 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程度的含义 |
3.4.2 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程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 中国表演艺术的市场化程度的灰色聚类评估 |
3.5.1 模型与数据 |
3.5.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3.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四章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及其效率测度 |
4.1 引言 |
4.2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的表演艺术生产 |
4.3 基于DEA的中国表演艺术生产效率测度 |
4.3.1 表演艺术生产效率测度模型 |
4.3.2 表演艺术生产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 |
4.3.3 数据及其来源 |
4.3.4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4.4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五章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的表演艺术消费 |
5.3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消费分析建模 |
5.3.1 表演艺术消费需求扩展模型 |
5.3.2 变量 |
5.3.3 数据 |
5.4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5.4.1 变量与模型的检验 |
5.4.2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5.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六章 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互动的冲量过程研究 |
6.1 引言 |
6.2 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6.2.1 表演艺术生产对表演艺术消费的作用机制 |
6.2.2 表演艺术消费对表演艺术生产的作用机制 |
6.3 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互动关系的冲量过程建模 |
6.4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冲量过程及结果分析 |
6.4.1 加权邻接矩阵W的建立 |
6.4.2 冲量过程模拟与互动关系结果分析 |
6.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8)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
二、产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
三、舞蹈与产业 |
四、舞蹈产业概念 |
第一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内容范畴 |
第一节 舞蹈产业的分类 |
一、基于《文化及相关产业(2018)分类标准》 |
二、按照产品存在形态分类 |
三、按照与舞蹈的相关性程度分类 |
四、按照产业主体分类 |
第二节 舞蹈产业的特征 |
一、商品属性与审美属性 |
二、创新性 |
三、增值性 |
四、交叉性 |
五、高风险性 |
六、人才资源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萌芽开端(1912-1949) |
一、营业性舞厅 |
二、舞蹈演出业 |
三、舞蹈培训业 |
四、舞蹈图书出版业 |
第二节 延缓形成(1950-1978) |
一、文化生产方式的变化 |
二、舞蹈艺术性质的裂变 |
第三节 新兴起步(1979-1999) |
一、文化院团体制改革 |
二、舞蹈演出市场化探索 |
三、专业人才舞蹈产业意识觉醒 |
第四节 三方共舞时代(21世纪)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政策引领下的舞蹈产业 |
一、舞蹈演出的产业化与规范化 |
二、“勤俭节约”政策的冲击与契机 |
三、舞蹈产业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与储备 |
四、舞蹈消费者的多层孵化 |
第二节 舞蹈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舞蹈演出业:类型丰富、盈利不足 |
二、舞蹈出版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
三、舞蹈培训业:需求量大、竞争激烈 |
四、舞蹈用品业:发展空间足、创新意识弱 |
五、舞蹈内容保存业:受重视程度提升、开发力度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第一节 面向内容——注重舞蹈产业内容生产 |
一、树立生产者的内容意识 |
二、保持精耕细作的匠人精神 |
第二节 面向互联网——加强舞蹈与互联网的结合模式 |
一、互联网传播为舞蹈产业的发展提供新路径 |
二、互联网有利于舞蹈产品的生产、推广与消费 |
第三节 面向大众——深化大众群体的面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国有文艺院团与美国非营利表演团体的制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0.2.1 研究意义 |
0.2.2 研究目的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对比研究法 |
0.3.3 历史研究法 |
0.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美国非营利表演团体的机制与制度 |
1.1 文化市场与公共文化服务 |
1.1.1 文化商品 |
1.1.2 文化产业 |
1.1.3 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 |
1.1.4 文化市场的失灵 |
1.1.5 公共文化服务与政府失灵 |
1.1.6 传统、高雅艺术表演团体的市场失灵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 |
1.2 非营利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1.2.1 非营利的概念与界定 |
1.2.2 非营利表演团体的概念与分类 |
1.3 非营利表演团体运营的历史源流 |
1.3.1 赞助人制度 |
1.3.2 表演团体的市场化 |
1.3.3 非营利表演团体的兴起 |
第二章 中国国有文艺院团的机制与制度 |
2.1 国有文艺院团的历史起源 |
2.1.1 乐户制度 |
2.1.2 民国时期的表演团体 |
2.1.3 建国后的科层制文化管理与民众多样艺术需求的出现 |
2.2 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 |
第三章 国有文艺院团与美国非营利表演团体的比较研究 |
3.1 经济环境比较 |
3.1.1 数量与经济贡献 |
3.1.2 政府投入比较 |
3.1.3 市场收入比较 |
3.1.4 捐赠收入比较 |
3.2 制度环境比较 |
3.2.1 法律规定 |
3.2.2 优惠扶持政策 |
3.2.3 政府出台的发展规划 |
3.3 小结 |
第四章 对国有文艺院团与美国非营利表演团体的比较性思考 |
4.1 美国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的经验与不足 |
4.1.1 行业自律管理充分 |
4.1.2 资金筹措渠道广泛 |
4.1.3 文化品牌打造有力 |
4.1.4 无序竞争日益加剧 |
4.2 国有文艺院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文化行政机构改革缓慢,转企改制动力不足 |
4.2.2 竞争优势不足,演艺市场机制不完善 |
4.2.3 资金渠道单一 |
4.2.4 扶植政策针对性弱,缺乏激励机制 |
4.2.5 社会效益有待提高 |
4.3 对国有文艺院团发展的对策建议 |
4.3.1 提升艺术水平增强竞争力 |
4.3.2 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
4.3.3 提高政策扶持力度 |
4.3.4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DEA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境内研究现状 |
(二) 境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理论基础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文艺院团与国有文艺院团 |
(二) 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
二、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公共财政理论 |
(三) 表演艺术相关理论 |
三、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的方法概述 |
(一) 数据包络分析法 |
(二) 模糊综合评价法 |
(三) 层次分析法 |
(四) 平衡记分卡法 |
(五) 关键指标法 |
(六) 经济增加值法 |
(七) 本文选取的研究方法及其原因 |
第二章 基于DEA法的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一、明确评价目的 |
二、划分决策单元 |
三、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
(一) 基本原则 |
(二) 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
四、构建评价模型 |
(一) 传统C~2R模型和BC~2模型 |
(二) “超效率”模型 |
第三章 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一、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投入概况 |
(一) 总体情况 |
(二) 分区域情况 |
二、实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一) 财政支出效率总体偏低,存在“路径依赖”和“供需错配”现象 |
(二) 区域结构失衡,各省之间效率水平差异显着 |
(三) 效率得分“企高事低”,改革成效初显但有待突破 |
二、对策建议 |
(一) 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缓解“供需错配”矛盾 |
(二)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与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
(三)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政府采购制度在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文艺院团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以L市艺术剧院为例[D]. 王枳龙. 广西大学, 2020(07)
- [2]地方艺术表演团体转企改制及其演出效应评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反事实分析[J]. 王涛,石丹.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0(01)
- [3]基于管理学视角下的琼剧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 罗思浩. 海南大学, 2019(05)
- [4]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宋俊生. 天津大学, 2019(01)
- [5]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 孟宪怡.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D]. 邱益倩.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7]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D]. 伍俊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8]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D]. 张卉.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国有文艺院团与美国非营利表演团体的制度比较[D]. 史一茹. 山西大学, 2018(04)
- [10]国有文艺院团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DEA模型[D]. 潘炜.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