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浪羊的生理生化常值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秦学波[1](2020)在《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特点研究》文中认为湖羊是地方优良品种,具有繁殖力高、母性好和非季节性发情等优点。杜泊羊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用绵羊品种。本研究在河北乾茂原牧业有限公司测定并分析了同一胎次不同胎型湖羊从初生到断奶期间的成活状况、生长性能指标和断奶时的血液生理指标,同时比较了双羔湖羊和杜湖杂交一代羊从初生到断奶期间的成活状况、生长性能指标和断奶时的血液生理指标。生长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初生重、15日龄重、1月龄重、断奶重以及1月龄和断奶时的体长、体高、胸围等体尺指标,并计算了不同胎型、不同性别体重的累积生长、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血液生理指标主要包括WBC、RBC、HGB等。研究结果旨在为做好当地湖羊的繁殖和杂交育种工作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成活状况:不同胎型(窝产单羔、双羔、3羔和4羔)的湖羊从出生到断奶依次死亡0只、2只、3只和5只,成活率依次为100%、95.0%、90.0%和79.2%,说明产羔数越多,成活率越低。来自双胎的杜湖杂交一代羊,从出生到断奶无死亡情况,说明杜湖杂交一代羊抗病力较强,较好的体现出杂种优势。2.不同胎型湖羊从出生到断奶期间生长性能的变化:体重的累积生长表明,随着产羔数的增加,湖羊公、母羔从出生到断奶各时间点的体重均呈递减趋势。绝对生长中,随着日龄的增加,双羔、3羔和4羔的生长速度均逐渐加快,到断奶时,双羔、3羔的生长速度均已超过了单羔。相对生长中,从1月龄-断奶,4个胎型的生长强度逐渐加大,特别是3羔和4羔,均已超过了单羔和双羔的生长强度。另,随着产羔数的增加,公、母羔1月龄和断奶时各体尺指标均呈递减趋势,多数指标单羔与双羔、3羔与4羔差异不显着(P>0.05)。公、母羔1月龄和断奶时体重与多数体尺指标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个别指标呈显着正相关(P<0.05)。胸围与1月龄重和断奶重的相关系数均最大,说明在1月龄和断奶时湖羊公、母羔的胸围对体重影响最大。3.湖羊和杜湖杂交一代羊生长性能的比较:体重的累积生长中,除了初生重,杜湖杂交一代公、母羔各时间点的体重均高于湖羊。绝对生长中,初生-15日龄,杜湖杂交一代公、母羔极显着高于湖羊(P<0.01),15日龄-1月龄和1月龄-断奶,杜湖杂交一代公、母羔略低于湖羊,但均差异不显着(P>0.05)。相对生长中,初生-15日龄,杜湖杂交一代公羔极显着高于湖羊公羔(P<0.01),杜湖杂交一代母羔显着高于湖羊母羔(P<0.05),15日龄-1月龄和1月龄-断奶,杜湖杂交一代公、母羔略低于湖羊,但均差异不显着(P>0.05)。另外,杜湖杂交一代公、母羔的大部分体尺指标均高于湖羊。4.湖羊和杜湖杂交一代羊的血液生理特点:不同胎型湖羊和杜湖杂交一代羊公、母羔的大多数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标准参考值内。综上所述,随着产羔数的增加,湖羊的成活率逐渐降低。不同胎型湖羊从出生到断奶,根据体重和体尺指标的测定结果,结合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产双羔可能效果最佳,如果能加强饲养管理,也可以考虑产3羔。另断奶时杜湖杂交一代羊的大部分生长性能指标均优于湖羊,各个胎型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的大部分血液生理指标都在标准参考值内,表明湖羊在河北邢台地区适应性良好,与黑头杜泊羊的杂种优势明显。
程关胜[2](2019)在《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的繁育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肉羊数量多,但大多是一些肉质适口性不好、产肉率低的一些地方品种,在生产实践中需要利用优秀的肉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目前,对引进绵羊和本地羊杂交改良研究较多,但对引进绵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的综合繁育性能分析尚未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研究。为了解引进肉羊品种风土驯化结果,选择适合中原地区的外来肉羊品种,对中原地区地方绵羊品种进行改良,本研究以从澳大利亚引进并自繁的杜泊羊、白萨福克、萨福克、道赛特羊、澳洲白绵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地方绵羊品种湖羊为对照群体,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饲养管理,首先测定并分析引进品种公、母羊各阶段体重、体尺等生长发育指标,分析产羔类型、性别对羔羊初生重影响;其次测定各品种公羊精液品质、母羊产羔性能以及腹腔镜人工授精、腹腔镜胚胎移植等现代繁殖生物技术应用效果,还测定了各品种公、母羊的基础生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各类主要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的发病情况,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各引进肉羊品种的繁育效果和适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生长发育性能分析(1)初生重:白萨福克、道赛特、萨福克、杜泊、湖羊各胎次公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5.40±0.95、5.42±0.77、5.32±0.94、4.9±0.67、4.63±0.53kg(p<0.01),各品种各胎次母羔平均体重分别为5.26±0.93、5.00±0.72、5.11±0.74、4.81±0.65、4.46±0.76kg(p<0.01);湖羊初生重最低,引进品种初生重显着高于湖羊(p<0.05),白萨福克和萨福克羔羊初生重最大。除品种和性别外,出生类型也对羔羊初生重有极显着影响。(2)45d断奶重:白萨福克、道赛特、萨福克、杜泊、湖羊各胎次公、母羔平均断奶体重分别为17.20±2.51、20.15±2.78、16.07±2.54、16.78±3.44、12.67±2.91kg(p<0.01)。不同产羔类型羔羊断奶重有明显差异(P<0.01),单羔、双羔、三羔出生的羔羊的的断奶重分别为17.28±3.39、15.96±3.55、14.26±2.99,单羔出生羔羊断奶重比双羔、三羔出生的分别高8.27%、21.18%(p<0.01),双羔出生羔羊断奶重比三羔高11.92%(p<0.05)。(3)6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各品种公羊6月龄体重有显着差异,白萨福克公羊显着低于杜泊羊(p<0.05);道赛特母羊6月龄体重最大,显着高于杜泊羊和湖羊(p<0.05)。6月龄体高,白萨福克公羊和萨福克公羊均显着高于杜泊公羊(p<0.05);道赛特、白萨福克、萨福克母羊显着高于杜泊母羊(p<0.05)。6月龄体长,白萨福克、萨福克和杜泊公羊无显着差异(p>0.05);但道赛特母羊体长显着大于其他品种(p<0.05),白萨福克和萨福克母羊也高于杜泊羊(p<0.05)。6月龄胸围,各品种公羊无显着差异(p>0.05);道赛特和白萨福克母羊显着高于杜泊母羊(p<0.05)。6月龄管围,各品种公羊无显着差异(p>0.05);道赛特母羊则显着高于其它品种母羊(p<0.05)。6月龄公羊阴囊周径,白萨福克、萨福克和杜泊羊无显着差异(p>0.05),接近相关参考值。(3)12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12月龄体重,道赛特公羊显着高于杜泊羊(p<0.05);白萨福克母羊显着高于其他品种母羊(p<0.05)。12月龄体高,道赛特公羊显着高于杜泊羊(p<0.05),而白萨福克和萨福克母羊则显着高于其他品种母羊(p<0.05)。12月龄体长,道赛特、白萨福克、萨福克和杜泊公羊显着高于杜泊羊(p>0.05),但白萨福克母羊显着大于其他品种(p<0.05)。12月龄胸围,道赛特、白萨福克、萨福克和杜泊公羊显着高于杜泊羊(p>0.05),但白萨福克和萨福克母羊显着大于其他品种(p<0.05)。12月龄管围,道萨特公羊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5),但各品种母羊无显着差异(p>0.05)。12月龄公羊阴囊周径,道赛特、白萨福克较大,各品种达到相关参考值。2.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繁殖性能分析(1)公羊精液品质和母羊产羔数统计不同品种公羊精液品质对比分析,杜泊羊射精量显着低于其它品种公羊(p<0.05),白萨福克和萨福克羊的射精量相对较高。各个品种羊精子活力差异不显着(p>0.05),但精子活力都很好(>=97%)。萨福克羊的精子密度最高,其它各品种精子密度差异不显着(p>0.05)。杜泊羊和澳洲白羊的精子畸形率最低且差异不显着(p>0.05)。白萨福克、萨福克、杜泊、湖羊平均产羔率分别为1.68±0.65、1.50±0.58、1.43±0.52、2.23±0.86(p<0.05)。不同品种母羊产羔性能比较,各引进品种羊总产羔率、产活羔率均显着低于湖羊对应指标(p<0.05)。杜泊羊初生羔羊成活率最高,显着高于其它品种(p<0.05)。引进肉羊的单羔率显着高于湖羊的单羔率(p<0.05);白萨福克、杜泊羊双羔率与湖羊无显着差异(p>0.05),但高于道赛特、萨福克羊(p<0.05);白萨福克、杜泊羊三羔率显着高于道赛特、萨福克羊(p<0.05)。(2)腹腔镜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技术效果分析不同品种腹腔镜人工授精效果分析,受胎率均在80%以上,澳洲白、湖羊、杜泊羊、萨福克羊和白萨福克羊受胎率分别为82.9%、90.3%、86.5%、86.6%和80.6%;各品种羊受胎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湖羊受胎率有高于引进肉羊品种的趋势。不同品种羊腹腔镜辅助胚胎移植效果分析,各品种冲胚后感染率无显着差异(p>0.05),道赛特羊感染率似乎较高(2.5%),但与国内同行业一般水平相比较低。澳洲白羊受精率最高为91.9%,杜泊羊、道赛特羊和白萨福克羊受精率分别为82.3%、81.6%、78.%。在受精卵比例名,各品种中囊胚所占比例均为最高,澳洲白羊囊胚所比例(58.9%)显着高于其他它各品种。澳洲白羊可用胚胎率(79.7%)显着高于其它各品种。各品种间可用胚胎数无显着差异。3.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对五个引进品种羊基础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各项指标均处于生理常值范围内。白萨福克与萨福克羊体温较低显着低于其他品种(P<0.05)。心跳次数,品种,间和性别间均无差异(p>0.05),但品种与性别互作效应显着(P<0.05)。呼吸频率,品种间差异极显着(p<0.01),但性别间无差异(p>0.05)。对五个引进品种肉羊血液生量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处于生理常值范围内。白细胞数,各品种间无差异(p>0.05),但公羊高于母羊(p<0.05),与参考值相比比参考值稍高。淋巴细胞数,湖羊和道赛特羊淋巴细胞数显着低于杜泊羊、白萨福克、澳洲白(p<0.05)。中间细胞数,除杜泊羊外,其他引进品种显着高于湖羊(p<0.05)。粒细胞百分比,白萨福克和萨福克羊显着低于道赛特(p<0.05)。红细胞数,道赛特羊显着高于杜泊羊和白萨福克羊(0.05)。红细胞压积,湖羊、杜泊羊、白萨福福克羊最低,澳洲白最高。血Ca含量,萨福克羊Ca数值显着高于湖羊、杜泊羊、白萨福克羊、澳洲白羊和道赛特羊。血UA,澳洲白羊显着低于其它品种羊水平(p<0.05)。对五个引进品种羊各类主要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到5个引进品种羊各类疾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发病率均较低,相对较多疾病为内科、产科病等,但各品种间无显着差异。总体而言,引进中原地区的五个肉用品种,即杜泊、白萨福克、萨福克、道赛特、澳洲白绵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表现基本正常,优于地方绵羊品种湖羊;生理生化指标处于常值范围内,与湖羊无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能正常繁育,风土驯化效果良好。杜泊羊和白萨福克、道赛特羊的各项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更为突出,适宜作为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的适宜杂交改良父本。
闫祥林[3](2018)在《新疆多浪羊肉质特性及品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多浪羊是新疆南疆地区优良肉脂兼用型绵羊品种,但国内外关于多浪羊肉质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首先研究了多浪羊的肉质特性,进而系统探讨了不同饲养方式、电击晕及宰后电刺激对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南疆地区多浪羊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多浪羊的肉质特性研究以湖羊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新疆多浪羊屠宰性能、肉质特性以及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多浪羊屠宰性能低于湖羊,但其肉质明显优于湖羊。多浪羊肉的感官评价、持水力、嫩度、色泽等指标显着好于湖羊(P<0.05),两个品种羊肉的pH、水分、灰分和矿物质元素总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宰后成熟1 d,多浪羊肉中被激活的μ-钙蛋白酶显着高于湖羊(P<0.05),成熟7d,多浪羊肌联蛋白、肌间线蛋白和肌钙蛋白T的降解程度显着高于湖羊(P<0.05)。2.多浪羊的风味特性研究以湖羊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新疆多浪羊羊肉的风味特征、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多浪羊肉膻味小,整体风味显着好于湖羊(P<0.05)。多浪羊肉的SFA、MUFA和PUFA含量均显着高于湖羊(P<0.05),脂肪氧化程度明显增加,是特征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两个品种羊肉的蛋白质氧化、含硫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对两个品种羊肉风味的差异性影响不大;在宰后成熟1 d,多浪羊风味物质种类显着低于湖羊(P<0.05),成熟7 d,风味物质种类明显多于湖羊,主要是酸类、含氮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增多,这是多浪羊肉成熟后风味改善的主要原因。3.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以新疆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工厂化饲养和戈壁滩放养两种饲养方式对多浪羊产肉性能、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方式对多浪羊产肉性能影响不显着(P>0.05),对羊肉品质的影响各有优势。工厂化饲养组多浪羊肉的嫩度、成熟7d色泽亮度值(L*)、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脂肪酸总量明显高于戈壁滩放养组(P<0.05),肌原纤维直径较小、排列紧密、密度较大,肉质更加细嫩。戈壁滩放养组多浪羊肉的持水力、抗氧化能力、宰后1d的红度值(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优于工厂化饲养组(P<0.05),其风味物质种类明显增多,主要是含氮化合物、酸类、酚类、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羊肉风味更佳。两种饲养方式对矿物质元素总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但工厂化饲养组的镁含量显着高于戈壁滩放养组(P<0.05),戈壁滩放养组的锌、铁、锰含量均显着高于工厂化饲养组(P<0.05)。4.电击晕对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以新疆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传统穆斯林屠宰(不击晕)和三个不同电压电击晕屠宰(90 V、127 V和220 V)对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0 V电压击晕组1h的pH值显着低于其它三组(P<0.05),pH值下降速度最快,对肉质影响不利;90 V电击晕组血液中的皮质醇浓度、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p<0.05),羊应激反应最严重,其次是不击晕组;90 V电击晕组宰后1d、7d的蒸煮损失显着高于其它三组(P<0.05),127 V电压击晕组的贮藏损失显着低于不击晕组和90 V电压击晕组(P<0.05),综合分析,127 V电压击晕组的持水能力最好;电击晕对多浪羊肉嫩度有一定影响,宰后1 d,不击晕组剪切力值显着低于90 V和220 V击晕组(P<0.05),宰后7 d各处理组嫩度显着改善,而127 V电压击晕组表现最佳;220 V电压击晕组放血不充分,放血量显着低于不击晕组和127 V电击晕组(P<0.05),同时多浪羊胴体表皮有多处血斑形成;电击晕屠宰对多浪羊肉色泽无显着影响(P>0.05)。综合分析实验结果,127V电压击晕组持水力与嫩度较优,羊应激反应较小,肉品质相对较好,127 V电压击晕更适合应用于多浪羊的屠宰加工。5.宰后电刺激对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以新疆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在电压70 V、频率50 Hz的条件下,对宰后胴体进行不同时间的电刺激(0s、30s、60s、90s),探讨电刺激对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多浪羊肉的品质,与对照组相比,三个不同时间电刺激组的pH值下降速率明显增快,贮藏损失和宰后1d的蒸煮损失显着降低(P<0.05),宰后1d的剪切力值显着降低(P<0.05),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显着升高(P<0.05),宰后3 d羊肉色泽的L*值和b*值显着降低(P<0.05)。综合分析认为,电刺激60 s处理对多浪羊肉品质改善效果较好,电压70 V、频率50 Hz、时间60 s的电刺激处理可以作为新疆多浪羊宰后电刺激的参数推广应用。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多浪羊肉具有优越的品质特征。持水力、嫩度、色泽、风味、多汁性明显好于湖羊。多浪羊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健康价值。(2)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品质有显着影响。戈壁滩放养组的持水力、色泽、风味、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矿物元素含量、蛋白质和脂肪抗氧化能力等明显优于工厂化饲养组,工厂化饲养组的嫩度、氛基酸组成及含量优于戈壁滩放养组。(3)用适合电压对多浪羊击晕后屠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羊肉的品质。127 V电击晕使持水力、嫩度改善明显,羊应激反应较小,适合应用于多浪羊的屠宰加工。(4)电刺激处理可使多浪羊宰后的能量代谢速度提高和成熟时间缩短,显着改善羊肉的持水力和嫩度。电压70 V、频率50 Hz、刺激时间60 s效果最好,可以作为多浪羊宰后电刺激的参数推广应用。
蒋慧[4](2017)在《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饲用价值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不同物候期骆驼刺的青贮,最适青贮物候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混贮饲料的体外发酵特性,及其对多浪羊适口性等参数的影响,用4个试验系统探讨了骆驼刺作为一种有待开发饲料的饲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其中,试验1通过分析不同物候期对骆驼刺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最适青贮刈割期;试验2通过分析盛花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变化,确定二者适宜的混贮比例;试验3通过分析骆驼刺及其与紫花苜蓿混合青S贮饲料的体外降解特性,确定骆驼刺和苜蓿混贮的组合效应,初步判断骆驼刺及其与苜蓿混合青贮饲料可被动物的利用程度;试验4就混合青贮饲料的适口性、瘤胃发酵参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降解率和平均日增重等进行综合评价,为骆驼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客观的依据。试验一将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及结实期的骆驼刺进行青贮,分析青贮饲料和青贮原料的化学成分,鉴定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研究不同物候期对骆驼刺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骆驼刺的最适青贮刈割期。结果表明,不同物候期骆驼刺及其青贮饲料的化学成分差异极显着(P<0.01),其发酵品质差异也显着(P<0.05)。在4个物候期中,盛花期骆驼刺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12.73%),粗蛋白(CP)含量(16.88%)最高,其青贮的pH值(3.65)和氨态氮/总氮(1.03%)最低。盛花期和结实期骆驼刺的乳酸含量分别为6.06%和6.23%,两者间差异不显着(P>0.05),却显着高于分枝期(2.59%)和初花期(3.19%)的乳酸含量(P<0.05),以分枝期的乳酸含量最低。不同物候期骆驼刺青贮的乙酸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初花期骆驼刺青贮的乙酸含量(2.04%)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结实期骆驼刺青贮的乙酸含量(0.71%)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1),所有处理青贮饲料的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均未检出或仅为微量。综合评价盛花期效果最好,将盛花期做为骆驼刺的最适青贮刈割期。试验二以100%苜蓿(M),100%骆驼刺(LS) , 30%骆驼刺+70%苜蓿(LS3),50%骆驼刺+50%苜蓿(LS5) , 70%骆驼刺+30%苜蓿(LS7)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分析青贮前和青贮后化学成分,青贮品质,判断二者混合青贮效果,结果表明,骆驼刺与苜蓿混合后,提高DM、WSC含量;青贮90d后,混合青贮处理LS3、LS5、LS7的乳酸含量分别为3.86、5.64和6.75%, LS5、LS7的乳酸含量着高于(P<0.05) 100%苜蓿青贮的乳酸含量(3.54%);混合青贮处理LS3、LS5、LS7的乙酸含量分别为1.90、1.68和1.60%,显着高于(P<0.05) 100%骆驼刺青贮的乙酸含量(1.32%);混合青贮处理LS3、LS5、LS7的NH3-N/TN 为 9.26、2.19 和 1.35%, pH 值分别为 3.84、3.80 和 3.72,显着低于(P<0.05) 100%苜蓿青贮的NH3-N/TN (11.38%)和pH值(4.35);混合青贮处理LS3、LS5、LS7的丙酸、丁酸、戊酸、乙酸和乙醇含量也显着低于(P<0.05)苜蓿青贮。处理LS3、LS5、LS7的乳酸菌总数分别为7.56、8.62和9.65 log cfu/g,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分别为3.02、4.09、4.45 log cfu/g,胶红酵母数量分别为0.8、1.15、1.45 log cfu/g,均显着高于100%苜蓿青贮的乳酸菌总数(5.76 log cfu/g),枯草芽孢杆菌数量(2.30logcfu/g)和胶红酵母菌数(0.03logcfu/g)。通过对感官得分,乳酸含量、丁酸含量、NH3-N/TN、乳酸菌数和酵母菌数的综合评价,70%骆驼刺+30%苜蓿为合适混合青贮比例。试验三采用苜蓿干草(Ⅰ ), 100%骆驼刺青P贮(Ⅱ), 30%骆驼刺+70%苜蓿青贮(Ⅲ),50%骆驼刺+50%苜蓿青贮(Ⅳ) , 70%骆驼刺+30%苜蓿青贮(V)进行体外发酵比较,分别记录培养2、4、8、12、24、36、48、72和96小时的产气量;测定发酵24小时的发酵参数、降解率及其组合效应,初步判断骆驼刺及其与苜蓿混合青贮可被动物的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混贮饲料处理Ⅲ、Ⅳ、Ⅴ的体外发酵24h产气量分别为10.00、20.00和23.00ml,均显着低于苜蓿干草(28ml)和100%骆驼刺青贮(24.00ml)的产气量。混合青贮体外发酵液处理Ⅲ、Ⅳ、Ⅴ的pH值分别为6.47、6.53和6.57,均在瘤胃正常pH值范围内,且都高于6.2,其NH3-N浓度分别为20.41、19.47和18.65mg/dL,均在瘤胃液氨态氮最佳浓度(85~300mg/L)范围内,不会对纤维降解菌的蛋白质的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处理Ⅲ、Ⅳ、V的体外DM降解率分别为31.53、32.56和33.75%,均低于苜蓿(35.23%)和100%骆驼刺青贮饲料(34.79%)的体外降解率;其TVFA 分别为 61.30、60.50 和 57.10 mmol/L,均显着高于(P<0.05)苜蓿干草(52.00 mmol/L)和100%骆驼刺青贮(50.00mmol/L)的TVFA。经综合评价,混合青贮中,70%骆驼刺+30%苜蓿混合青贮的体外降解效果优于50%骆驼刺+50%苜蓿混合青贮优于30%骆驼刺+70%苜蓿青贮。试验四本试验用基础日粮与苜蓿干草(Ⅰ),100%骆驼刺(Ⅱ) , 30%骆驼刺+70%苜蓿(Ⅲ) , 50%骆驼刺+50%苜蓿(Ⅳ),70%骆驼刺+30%苜蓿(V)青贮饲喂多浪羊,分析其适口性、表观消化率、日增重、瘤胃发酵参数、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多浪羊对混合青贮饲料处理Ⅲ、Ⅳ、Ⅴ的采食速率分别为15.82、19.24和11.66g/min,显着高于骆驼刺青贮饲料(9.86g/min),混合青贮改善了骆驼刺的适口性(P<0.05)。DM、OM、CP、NDF、ADF的消化率在处理Ⅱ与混合青贮饲料处理Ⅲ、Ⅳ、Ⅴ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混贮不影响骆驼刺的消化率。所有处理组的瘤胃pH值和瘤胃液氨态氮均在瘤胃正常范围内。各处理组的瘤胃液乙酸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以50%骆驼刺+50%苜蓿组乙酸含量最高(75.70 mmol/L);饲喂混合青贮饲料处理Ⅲ、Ⅳ、Ⅴ的丙酸含量分别为49.30、38.10和35.70mmol/L显着高于骆驼刺青贮(31.90 mmol/L)和苜蓿干草组(33.00mmol/L)的丙酸含量;其丁酸含量分别为18.30、21.40和18.80mmol/L,显着高于(P<0.05)苜蓿干草组(17.10mmol/L);处理Ⅳ的 TVFA (135.40mmol/L)显着高于(P<0.05)其他 4 组处理。多浪羊的血常规值除处理Ⅱ的淋巴细胞数量(240.50)显着高于处理Ⅰ (160.22)外,其他处理间的全部血常规指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均在血常规额正常范围内。血液生化指标表明,处理Ⅰ的肌酐含量(94.60 umol/L)显着高于处理Ⅲ (77.00 umol/L),处理Ⅰ的谷丙转氨酶(28.40 U/L),谷草/谷丙(3.78)显着低于处理Ⅲ的谷丙转氨酶(20.60 U/L)和谷草/谷丙(6.64);血液中总蛋白含量处理V (81.90 g/L)显着高于处理Ⅲ (64.28 g/L);处理Ⅱ的血液间接胆红素(2.56umol/L)显着高于(P<0.05)处理V (1.50umol/L)。血糖、尿素、尿酸、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氨酶含量、血液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且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混合青贮饲料对多浪羊肝脏、肾脏、心脏、能量和蛋白代谢无不利影响。经综合评价,50%骆驼刺+50%苜蓿组在3组混合青贮中,饲喂效果最好。
陈勇,王泰,苏元君,刘建,雍军,吴锦波,周明亮,杨龙波[5](2017)在《24月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文中提出试验以四川省的1个西藏羊地方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其24月龄的公、母羊各5只,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4月龄贾洛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着差异;母羊的MPV血液生理指标显着高于公羊(0.01<P<0.05),公羊的PDW指标显着高于母羊(0.01<P<0.05),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RDW-SD、PCT和RDW-CV等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着(P>0.05);ALT、AST、TP、ALB、GLO、ALP、LDH、A/G、GLU、CHE和CHOL等血液生化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建立了24月龄段贾洛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以后加强贾洛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适应性及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艾合麦提江·吐尔逊[6](2016)在《不同处理对多浪羊及巴音布鲁克羊同期发情产羔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绵羊生产逐渐趋于舍饲化、规模化,如何简单易行、高效率地发挥绵羊繁殖潜力、批量生产商品羊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实验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方法对多浪羊和巴音布鲁克羊在春季、秋季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的效果,力求优化一种操作简单,且能在南疆农村养羊中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方法,以期为南疆养羊业提供技术参考。实验一,对比了CIDR+PG+PMSG、CIDR+PMSG、CIDR+PMSG+A3三种处理方法对秋季空怀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及人工受精后受胎率及产羔率的影响。结果显示:CIDR+PG+PMSG处理后母羊的发情率、受胎率及产羔率分别为93.1%、96.3%和125.0%,均显着高于CIDR+PMSG处理组母羊的发情率(80.4%)、受胎率(80.0%)及产羔率(94.4%),也均显着高于CIDR+PMSG+A3处理组的发情率(78%)、受胎率(79.5%)及产羔率(93.5%),(P<0.05)。CIDR+PMSG和CIDR+PMSG+A3处理组之间的发情率、受胎率及产羔率差异均不显着。结果表明,在秋季使用CIDR+PG+PMSG法对多浪羊进行高频繁育可以获得理想的产羔效果。实验二,使用CIDR+PMSG+PG处理方法在春季和秋季对巴音布鲁克羊和多浪羊进行同期发情,分别比较秋季和春季同期发情对空怀巴音布鲁克羊和多浪羊受胎率及产羔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秋季使用CIDR+PG+PMSG方法处理后的巴音布鲁克羊发情率93.1%,极显着地高于春季使用相同方法处理的巴音布鲁克羊的发情率,(P<0.01);秋季该方法处理后母羊的受胎率及产羔率分别为89.4%和96.3%,均显着高于春季处理母羊的受胎率(58.5%)及产羔率(94.5%),(P<0.05)。在春季和秋季分别使用CIDR+PG+PMSG方法处理多浪羊,秋季母羊发情率95.1%与春季母羊发情率91.2%无显着性差异;但秋季母羊受胎率及产羔率分别为88.2%和115.8%,均显着高于春季处理母羊的受胎率(77.4%)及产羔率(105.6%),(P<0.05)。将同一品种母羊春季、秋季的同期发情后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羔率合并,对比两个品种的受胎效率和产高效率。结果显示,多浪羊在处理母羊受胎效率和产羔效率上均极显着高于巴音布鲁克羊,提示多浪羊更适合工厂化养殖,能给养殖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陈勇,王泰,苏元君,刘建,雍军,吴锦波,周明亮,杨龙波[7](2016)在《12月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文中指出试验以四川省的1个西藏羊地方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其12月龄的公、母羊各5只,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2月龄贾洛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着差异;母羊的WBC血液生理指标显着高于羔羊(0.01<P<0.05),RBC、HGB、HCT、MCV、MCH、MCHC、PLT、RDW-SD、MPV、PCT、PDW和RDW-CV等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着(P>0.05);ALT、AST、TP、ALB、GLO、ALP、LDH、A/G、GLU、CHE和CHOL等血液生化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建立了12月龄段贾洛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以后加强贾洛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适应性及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陈勇,王泰,苏元君,刘建,雍军,赵兵,周明亮,杨龙波[8](2015)在《不同年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文中研究说明试验以四川省的一个地方藏绵羊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按照1岁、2岁和3岁等3个年龄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等指标在3个年龄段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2)2岁贾洛羊的MCH、MCHC和MPV等指标显着高于1岁(P<0.05),1岁的RDW-SD指标显着高于2岁(P<0.05),WBC、RBC、HGB、HCT、MCV、PLT、PCT、PDW和RDW-CV等9项血液生理指标在3个年龄段间差异不显着(P>0.05);3)1岁贾洛羊的ALT指标显着高于3岁,1岁时的ALP指标极显着高于3岁(P<0.01),AST、TP、ALB、GLO、A/G、LDH、GLU、CHE和CHOL等9项血液生理指标在3个年龄段间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中测定的贾洛羊的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等均在我国高原藏绵羊的正常范围内.
周明亮,陈明华,吴伟生,谢荣清,蒋世海,杨平贵[9](2015)在《不同月龄白藏羊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高原环境下饲养的白藏羊在不同月龄段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四川省红原地区的白藏羊为研究对象,按3、6、9、12、15、18、21和24月龄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白藏羊324月龄的体温、呼吸和心率的波动范围分别为(38.89±0.56)39.83±0.32℃、(26.00±6.67)58.64±12.67次/min和(83.90±7.64)111.36±7.46次/min;(2)白藏羊的血液生理指标WBC、HCT和RDW-CV等指标为3、6、15、18月龄相对低于9、12、21、24月龄,RBC、MCV、MCH、MCHC等指标为3、6、15、18月龄相对高于9、12、21、24月龄,HGB和PLT等指标不呈现月龄变化;(3)白藏羊的血液生化指标ALT、AST、TP、ALB、LDH、CHOL等指标在21月龄时达到最大值,ALP、PCHE和GLU等指标在3月龄时达到最大值,GLO和Ca分别在18和24月龄时达到最大值。白藏羊的生理生化指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高原的气候环境以及季节也对绵羊的机体具有较大的影响。
周明亮,陈明华,吴伟生,谢荣清,蒋世海,杨平贵[10](2015)在《白萨福克羊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变化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研究白萨福克羊在高原地区机体的适应性,试验以饲养在四川省红原地区的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按季度测定了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白萨福克羊四季的呼吸频率变化范围为(34.10±12.08)74.56±10.91次/min,体温的变化范围为(38.96±0.23)40.80±0.74℃,心率的变化范围为(83.10±9.40)97.56±12.06次/min;2WBC、MCV、MCH和MCHC等指标以春、夏季极显着(P<0.01)低于秋、冬季,RBC、HCT和RDW-CV等指标以春、夏季极显着(P<0.01)高于秋、冬季,HGB在四季中无显着差异,PLT的变化范围为(161.44±143.47)×109348.25±182.97×109/L;3ALT、AST、TP、GLO、LDH和CHOL等6项指标以夏、秋季高于冬、春季,ALB和GLU指标以春、秋季高于夏、冬季,PCHE指标以冬、春季高于夏、秋季,ALP和CA指标以秋、冬季高于春、夏季。
二、多浪羊的生理生化常值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浪羊的生理生化常值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湖羊的种质特征 |
1.1.1 湖羊的起源 |
1.1.2 外貌特征 |
1.1.3 品种特性 |
1.1.4 产区特点及分布情况 |
1.2 湖羊引入其它地区研究 |
1.2.1 适应性研究 |
1.2.2 生长发育研究 |
1.2.3 血液生理特点研究 |
1.3 杜泊羊及其杂交效果研究 |
1.3.1 杜泊羊 |
1.3.2 杂交效果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不同胎型湖羊生长性能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时间与环境条件 |
2.1.2 试验羊只及饲养管理 |
2.1.3 试验阶段及日粮 |
2.1.4 试验分组 |
2.1.5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及测定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胎型湖羊的成活状况 |
2.2.2 不同胎型湖羊生长性状的变化情况 |
2.2.3 不同胎型湖羊生长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不同胎型湖羊的成活状况 |
2.3.2 不同胎型对湖羊体重、体尺指标的影响 |
2.3.3 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相关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时间与环境条件 |
3.1.2 试验羊只及饲养管理 |
3.1.3 试验阶段及日粮 |
3.1.4 试验分组 |
3.1.5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及测定方法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湖羊和杜湖杂交一代羊的成活状况 |
3.2.2 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生长性能的变化情况 |
3.3 讨论 |
3.3.1 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的成活状况 |
3.3.2 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生长性能的变化情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血液生理特点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试验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胎型湖羊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
4.3.2 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血液生理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
4.4 讨论 |
4.4.1 不同胎型湖羊的血液生理指标 |
4.4.2 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血液生理指标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的繁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1.1.1 国外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引进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1.1.3 中原地区引进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1.1.4 我国肉羊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1.2 引进肉羊品种介绍 |
1.2.1 杜泊羊 |
1.2.2 萨福克羊 |
1.2.3 白萨福克羊 |
1.2.4 道赛特 |
1.2.5 澳洲白 |
1.2.6 湖羊 |
1.3 引进肉羊生长发育性能研究 |
1.3.1 体重指标 |
1.3.2 体尺指标 |
1.4 引进肉羊繁殖性能研究 |
1.4.1 精液品质 |
1.4.2 产羔率 |
1.4.3 人工授精技术应用 |
1.4.4 胚胎移植技术应用 |
1.5 引进肉羊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
1.5.1 基础生理指标 |
1.5.2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
1.5.3 发病统计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目标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时间地点 |
3.2 试验动物 |
3.2.1 试验动物选择 |
3.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3.3 试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3.3.1 仪器设备 |
3.3.2 化学试剂 |
3.4 试验内容与方法 |
3.4.1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生长发育性能研究 |
3.4.1.1 体重测定 |
3.4.1.2 体尺指标测定 |
3.4.2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繁殖性能研究 |
3.4.2.1 公羊精液品质和母羊产羔数统计 |
3.4.2.2 腹腔镜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技术效果测定 |
3.4.3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
3.4.3.1 基础生理指标测定 |
3.4.3.2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3.4.3.3 各品种肉羊各类主要疾病发病情况统计 |
3.5 数据统计分析 |
3.5.1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生长发育性能研究 |
3.5.2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繁殖性能研究 |
3.5.3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的生长发育性能分析 |
4.1.1 不同品种羔羊初生重分析 |
4.1.2 不同性别初生重分析 |
4.1.3 不同品种断奶重分析 |
4.1.4 不同性别断奶重分析 |
4.1.5 六月龄体重、体尺指标分析 |
4.1.6 十二月龄体重、体尺指标分析 |
4.2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繁殖性能分析 |
4.2.1 公羊精液品质和母羊产羔性能统计 |
4.2.1.1 公羊精液品质比较 |
4.2.1.2 母羊产羔性能比较 |
4.2.2 腹腔镜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技术效果分析 |
4.2.2.1 腹腔镜人工授精技术效果比较 |
4.2.2.2 腹腔镜辅助的胚胎移植技术效果比较 |
4.3 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4.3.1 基础生理指标比较 |
4.3.2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
4.3.2.1 血液生理指标比较 |
4.3.2.2 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
4.3.3 各处肉羊各类主要疾病发病情况比较 |
5 讨论 |
5.1 引进肉羊品种生长发育性能 |
5.2 引进肉羊品种繁殖性能 |
5.3 引进肉羊品种生理生化指标 |
6 总体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图 |
(3)新疆多浪羊肉质特性及品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前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肉羊产业发展概况 |
1.1 世界肉羊产业概况 |
1.2 我国肉羊产业概况 |
1.3 新疆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新疆多浪羊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前景 |
2 肉品质及评价方法 |
2.1 pH值 |
2.2 持水力 |
2.3 肉色 |
2.4 嫩度 |
2.5 氧化程度 |
2.6 风味 |
3 影响羊肉品质的主要因素 |
3.1 品种 |
3.2 年龄 |
3.3 性别 |
3.4 饲养方式 |
3.5 宰前应激 |
3.6 致晕方式 |
3.7 电刺激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一章 多浪羊肉质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样品及预处理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屠宰性能 |
2.2 感官品质 |
2.3 宰后pH变化 |
2.4 水分、灰分及矿物质元素含量 |
2.5 持水能力 |
2.6 颜色 |
2.7 嫩度 |
2.8 蛋白质降解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浪羊风味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样品及预处理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风味感官评价 |
2.2 蛋白质氧化 |
2.3 脂肪氧化 |
2.4 游离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2.5 游离氨基酸含量 |
2.6 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饲养方式对新疆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样品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pH的影响 |
2.3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持水能力的影响 |
2.5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嫩度的影响 |
2.6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颜色的影响 |
2.7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2.8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脂肪氧化的影响 |
2.9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游离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
2.10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11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
2.12 不同饲养方式对多浪羊肉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电击晕对新疆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样品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电击晕对多浪羊肉pH的影响 |
2.2 电击晕对多浪羊肉持水能力的影响 |
2.3 电击晕对多浪羊肉嫩度的影响 |
2.4 电击晕对多浪羊肉颜色的影响 |
2.5 电击晕对多浪羊放血重及血浆应激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宰后电刺激对新疆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样品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电刺激对多浪羊肉pH的影响 |
2.2 电刺激对多浪羊肉持水能力的影响 |
2.3 电刺激对多浪羊肉嫩度的影响 |
2.4 电刺激对多浪羊肉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的影响 |
2.5 电刺激对多浪羊肉颜色的影响 |
2.6 电刺激对多浪羊肉肌肉能量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说明 |
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饲用价值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动态 |
1.1.1 畜牧业在新疆的重要性 |
1.1.2 新疆草地资源概况 |
1.1.3 骆驼刺资源及其研究现状 |
1.1.4 苜蓿青贮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及研究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2.4 实施方案 |
1.2.5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不同物候期骆驼刺青贮评价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青贮饲料调制 |
2.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感官评价 |
2.3.2 不同物候期对骆驼刺青贮原料化学成分的影响 |
2.3.3 不同物候期对骆驼刺青贮饲料的化学成分及pH值 |
2.3.4 不同物候期对骆驼刺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
2.3.5 不同物候期青贮的综合评价 |
2.4. 讨论 |
2.4.1 不同物候期骆驼刺原料特性与青贮品质的关系 |
2.4.2 不同物候期骆驼刺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
2.5. 小结 |
第三章 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品质及其乳酸菌和酵母菌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设计与技术路线 |
3.2.2 青贮饲料调制 |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产乳酸结果 |
3.3.2 感官评价 |
3.3.3 青贮原料的化学成分 |
3.3.4 青贮饲料的化学成分 |
3.3.5 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
3.3.6 青贮前、后乳酸菌数量变化 |
3.3.7 青贮前、后酵母菌数量变化 |
3.3.8 综合评价结果 |
3.4 讨论 |
3.4.1 青贮原料特性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
3.4.2 混合比例对青贮发酵有机物的影响 |
3.4.3 混合比例对青贮NH_3-N/TN的影响 |
3.4.4 混合比例对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骆驼刺与苜蓿混贮的体外降解特性及其组合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设计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青贮饲料产气参数 |
4.2.2 不同处理青贮料的发酵参数 |
4.2.3 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饲料的组合效应 |
4.2.4 综合评价 |
4.4. 讨论 |
4.4.1 不同处理对青贮料体外发酵产气量参数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对青贮饲料体外发酵发酵参数的影响 |
4.4.3 不同处理对混合青贮饲料组合效应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骆驼刺与苜蓿混贮饲料对多浪羊适口性、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和日增重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动物、日粮组成及技术路线 |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多浪羊瘤胃发酵参数、适口性、降解率和日增重的影响 |
5.3.2 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多浪羊部分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5.3.3 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多浪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4 对饲喂效果的综合评价 |
5.4. 讨论 |
5.4.1 骆驼刺与苜蓿混贮饲料对多浪羊适口性、瘤胃发酵指标和消化率的影响 |
5.4.2 骆驼刺与苜蓿混贮饲料对多浪羊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5.4.3 骆驼刺与苜蓿混贮饲料对多浪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24月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群体 |
1.2 生理指标测定 |
1.3 血样采集 |
1.4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理指标测定结果统计 |
2.2 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统计 |
2.3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统计 |
3 讨论 |
(6)不同处理对多浪羊及巴音布鲁克羊同期发情产羔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绵羊产业发展概况 |
1.2 绵羊同期发情技术 |
1.3 展望 |
第二章 不同处理方法对多浪羊同期发情及受胎效果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春、秋季巴音布鲁克羊和多浪羊同期发情效果、受胎及产羔率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12月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群体 |
1.2 生理指标测定 |
1.3 血样采集 |
1.4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理指标测定结果统计 |
2.2 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统计 |
2.3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统计 |
3 讨论 |
(8)不同年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 1试验群体 |
1. 2生理指标测定 |
1. 3血样采集 |
1. 4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 5统计分析 |
2结果 |
2. 1不同年龄贾洛羊的生理指标 |
2. 2不同年龄贾洛羊血液生理指标 |
2. 3不同年龄贾洛羊血液生化指标 |
3讨论 |
(9)不同月龄白藏羊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群体 |
1.2血样采集 |
1.3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4统计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月龄白藏羊的生理指标 |
2.2不同月龄白藏羊的血液生理指标 |
2.3不同月龄的白藏羊血液生化指标 |
3讨论 |
(10)白萨福克羊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群体 |
1.2血样采集 |
1.3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4统计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白萨福克羊生理指标季节性变化 |
2.2白萨福克羊血液生理指标季节变化 |
2.3白萨福克羊血液生化指标季节变化 |
3小结与讨论 |
四、多浪羊的生理生化常值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湖羊与杜湖杂交一代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特点研究[D]. 秦学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2]引进肉羊品种在中原地区的繁育性能研究[D]. 程关胜.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新疆多浪羊肉质特性及品质控制研究[D]. 闫祥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饲用价值综合评价[D]. 蒋慧.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 [5]24月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J]. 陈勇,王泰,苏元君,刘建,雍军,吴锦波,周明亮,杨龙波. 草学, 2017(02)
- [6]不同处理对多浪羊及巴音布鲁克羊同期发情产羔效果的影响[D]. 艾合麦提江·吐尔逊.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7]12月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J]. 陈勇,王泰,苏元君,刘建,雍军,吴锦波,周明亮,杨龙波. 草业与畜牧, 2016(01)
- [8]不同年龄的贾洛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J]. 陈勇,王泰,苏元君,刘建,雍军,赵兵,周明亮,杨龙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9]不同月龄白藏羊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J]. 周明亮,陈明华,吴伟生,谢荣清,蒋世海,杨平贵. 家畜生态学报, 2015(03)
- [10]白萨福克羊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变化研究[J]. 周明亮,陈明华,吴伟生,谢荣清,蒋世海,杨平贵. 湖北农业科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