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供需两旺(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华[1](2021)在《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的力度,对中国高质量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自此,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走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路上,存在诸多管理决策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极为突出的就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相关问题。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将面临更大的波动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为避免出现大量弃风、弃光的情况发生,提升系统灵活性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此,研究建立并完善提高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探索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有助于为能源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减少无效投资,对“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规划有重大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其次,通过构建基于MLR-ANN(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耦合)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和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模型,系统LCOE(系统平准化发电成本)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以及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等模型,建立了新型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思维范式。然后,本文也应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中国电力行业潜在的发展路径,并运用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方法对形成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最后,针对优化路径,提出了公正合理的政策建议,为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献策。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阐述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优化思路,形成了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的整体思路。(2)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电源结构、跨省跨区输电线路和全社会用电量等主体构架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发电技术经济性、线损、厂用电率、煤耗、需求响应规模等成本效率方面的演变趋势。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的构建和电力行业优化路径的探索提供了参数设定依据。(3)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首先,重点分析了引起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相关因素,基于MLR模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取了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显着影响变量。并通过时间序列ANN模型和最小二乘法,分别预测了显着影响变量的未来值。其次,通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分别用两组数据预测了我国2021-2035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然后,基于Gompertz曲线模型对主要发达国家电力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了用电量“拐点”的问题。最后,整合了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的结果,结合对中长期电力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的结论,对本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结果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MLR+最小二乘+ANN”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靠。(4)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首先,分别构建了以系统成本为核算基础的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补充了已有的技术成本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灵活性和需求侧资源考虑缺失的问题。然后,充分模拟电力市场环境,利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情况。最后,基于电力市场化背景,综合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结论,分析了各类发电资源和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年均新增规模及发展潜力,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约束条件设立了较为客观的定义域。(5)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首先,基于电力规划基本原理,通过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的分析,论述了中长期规划视角中需充分考虑满足系统灵活性要求,进而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必要性。其次,以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作为切入点,嵌入电力行业碳达峰约束与灵活性平衡约束进行优化,构建基于系统灵活性的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新型电力规划模型,并叠加前文子模型的互动,共同形成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然后,基于所构建的MLR-ANN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系统LCOE模型以及双因素学习曲线模型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构建的基准情景、加强政策情景、“碳中和”情景以及1.5℃情景等四种不同政策情景,应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探索了 2021-2035年我国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最后,采用运行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规划模型呈现的规划方案能满足各项约束条件,是一个优化的结果。(6)政策建议。基于不同政策情景下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结论,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以及需求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保障优化路径得以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同时,还针对优化路径引发的相关公正转型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武丹[2](2008)在《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保证。1997年以来,电力行业逐步进行了旨在引入市场竞争的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了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之间的“厂网分离”。近几年,发电厂竞相增加装机容量,电力有过剩趋势。2003年12月,成立了五大发电集团,分割了全国的电力网络,开始逐步实行“竞价上网”改革,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因此,电力市场改革的第一步是“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竞价上网试运行期采纳单一买方模式。如果单一买方模式正式运行,势必会对发电侧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又会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上游煤炭市场。眼下,煤炭的市场价格完全放开,电煤价格一直猛涨,激化了煤炭、电力企业之间的矛盾。未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后,发电厂必须独自承担煤炭价格上涨的成本。因此,发电厂肯定要寻找降低成本的出路。本文认为,要制定合理的电力竞价上网的运行方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影响。本文就发电侧竞价上网的背景、煤电矛盾的来龙去脉以及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进行准确分析,得到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影响的基本预测,并根据发电厂的私人激励,提出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本文对发电侧竞价上网背景下的煤电纵向一体化及其社会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现代产业组织和博弈论研究方法,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研究范式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建立博弈模型展开研究。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本文首先考察了在发电侧竞价上网、煤炭价格上涨这两个主要因素作用下,基于厂商私人激励的煤电纵向关系安排,认为发电企业有后向一体化的激励;接着研究了煤电后向一体化是否引起下游的电力报价合谋;之后借鉴电力竞价上网与煤电纵向关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一体化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电力竞价上网激励发电企业降低成本、改进效率。其中一种途径是发电厂的后向一体化。对于发电厂来说,存在后向一体化的激励。纵向一体化出现的前提如果是发电厂和一个合意的煤炭企业一体化,消除了双重加价的非效率;一体化企业的电厂利用供应有保障的低价煤发电,降低了发电的边际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本文认为,纵向一体化具有竞争效应,或者效率效应,电力上网报价最终可能会降低。后向一体化也会使得社会福利增加。其次,纵向一体化引起的下游价格共谋。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影响导致纵向一体化存在下游的价格共谋效应。下游的竞争对手会选择向纵向一体化企业买煤,煤电纵向一体化企业的最优煤炭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也高于竞争对手的边际成本。煤电一体化企业的边际成本最低,照道理讲应降低电价。但由于煤电纵向一体化企业以较高价格给发电部分的竞争对手供煤,如果电价降低,受成本影响,下游竞争对手无法降价,电力需求量减少,投入品煤炭需求量势必跟着下降,将会影响到一体化企业在煤炭部分的利润。因此,一体化企业不会降低电价。而且,由于担心一体化企业降低电价,这反过来也促使下游竞争对手选择向一体化企业买煤。当存在其它转换成本很低的交易方式情况下,煤电纵向一体化不会有利于下游价格的共谋,从而也不会违反国家加强发电业务竞争性的政策,有助于发电侧引入竞争,推动竞价上网。进一步,独占契约的效率效应。独立的煤炭、电力企业应用独占契约,不会引起下游价格共谋。发电企业若想保证煤炭供应,应接受煤炭企业的独占契约。但缔结这样契约的后果是煤炭批发价格直接等于其生产成本,按照煤炭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中国市场现状,煤炭企业可能并不乐意提供这种契约。本文认为,在二部收费的独占契约中规定一笔小于零的转移支付,这意味着发电企业要花钱购买这份独占契约。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煤炭供应,还可以降低成本。最后,实行相应的煤电政策。通过法律形式鼓励纵向一体化,并且辅之以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政策环境。
王步超[3](2007)在《电力供需波动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管制电力企业的历史和现实坏境,电力企业放松管制的制度变迁以及国际上各国政府对电力管制与放松管制的实践,从而为本文的分析找到了出发点和制度背景与现实基础;接着,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层面分析了导致电力波动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政府应对方案和措施,在这些分析中,文章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处理。同时借用相关的数学模型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通过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和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在众多影响中国电力波动的因素中,文章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并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郭凌旭[4](2007)在《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模式及其技术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首先掀起了以“网厂分开、竞价上网”为基本标志的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浪潮,其后美国、西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继建立发展了不同形式的电力市场。为了提高电力市场的有效性,选择适合的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从90年代开始,中国也积极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尝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主要市场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现有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模式提出了改进方案。论文首先对电力市场背景做了概要介绍。按照市场开放程度对现存的垄断、购买代理、批发代理、零售代理四种电力市场运营模式[1]进行了分析。其次,研究了英国、美国、北欧等地区电力市场改革经验,在归纳国外电力市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比较了现有主流电力市场模式的优缺点。再次,论文借鉴英国、美国、北欧等地区电力市场改革经验,提出了适应目前中国电力工业实际环境的区域市场运营模式。并以华北区域电力市场为例,主张在三级电力市场体系下打破省间壁垒,在区域市场进行电量交易。最后论文还结合华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实际状况,介绍了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设计,对交易子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算法逻辑结合实例进行了研究。
何常春[5](2006)在《我国电站锅炉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电站锅炉作为现代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之一,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用电提供发电成套设备的重任。目前通过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占我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电站锅炉行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十一五”规划纲要等的要求来发展我国电站锅炉行业已成为必然,电站锅炉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也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我国电站锅炉行业的发展历程、行业概况、主要生产商、产品技术水平等现状后,采用“PEST”方法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四个主要方面对我国电站锅炉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就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五种力量对我国电站锅炉行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电站锅炉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整理。根据我国电站锅炉企业的具体情况,构造了企业的竞争策略并给予了评价,并对我国电站锅炉企业的竞争策略提出了实施对策,同时以我国电站锅炉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实例对竞争策略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6](2006)在《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上)》文中指出
张浩华[7](2005)在《常州地区电力供需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2004年常州地区电力供需状况的调研,着重分析了影响电力供需平衡的主要因素及这轮严重“电荒”现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法对2005、2006、2007年常州市的电力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2005年全年总电量基本平衡,夏季用电高峰时将有49万KW左右电力供应缺口;2006年全年总电量基本平衡且略有盈余,夏季用电高峰时将有9万KW左右电力供应缺口;2007年全年总电量基本平衡且略有盈余,夏季用电高峰时供需基本平衡且略有盈余。在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常州市的电力建设不同措施作经济性比较,得出的结论如下:进行电源建设改造方案的权重为0.3418,进行电网建设改造方案的权重为0.4899,进行需求侧建设改造方案的权重为0.1683,常州市电力建设改造资金完全可以按照上述层次分析法求得的计算权重予以分配利用。这对实际的电力建设的规划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帮助作用。 文章最后,结合市场经济及电力体制改革对如何缓解当前电力供需紧张,保证电力工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李保荣[8](2005)在《河南省电力供求分析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国电力发展很快,但电力需求增长更快,供求矛盾突出。本论文正是在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都缺电的背景下展开的,论文首先介绍了全国的电力供求情况,分析了我国电力紧张的原因以及解决电力短缺应采取的措施,简单介绍了河南省电力供求现状。对电力供应与电力需求以及宏观环境对电力需求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对河南省电力生产情况和历史数据资料以及在建电源分析,对2005年河南省电力供应情况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河南省电力需求情况和2000年至2005年用电量以及河南省电力需求环境的分析,利用灰色(GM)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对河南省2005年至2009年用电量进行预测,同时给出了河南省电力公司对2005年用电负荷的预测情况。在对河南省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电力供求情况进行了平衡分析,得出2005年及未来两到三年内河南省电力供应依然紧张的结论。针对河南省电力供应紧张的客观情况,提出了规划电力建设、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区间电力电量交换、坚持电力生产的统一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规划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六个方面的对策。随着河南省电力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各项管理措施的逐步落实,河南省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会大大缓解。文章的最后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的规划。
井志忠[9](2005)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推进》文中提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电力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实行了多种模式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效率,降低电价。实现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一是对电力工业国有资本实行民营化,出售给股民或外国公司等;二是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三是打破独家垄断经营,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在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政府主导,立法先行,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学基础,同时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虽然发生了美国加州电力危机和美、加8·14 大停电这样的改革失误,但总体上,电力市场化改革使许多国家电力工业的效率大大提高,电力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供不应求的局面,电价大幅度下降,服务质量也明显改善。
杨帆[10](2005)在《论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西气东输工程配套天然气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增加,能源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根据中国2010远景目标,经济的增长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是必然的趋势,按目前能源结构发展下去,能源消费对社会和环境的压力难以承受,国家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制约。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洁净能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电力工业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电力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在发电领域将逐步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开放发电侧的经营模式,即各发电公司按电价竞争上网的市场机制。因此,各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技术支持,必须适应我国电力市场的需要。 本课题从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电力产业及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分析燃用天然气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优点以及天然气发电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得出在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是十分紧迫的。文章结合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配合西气东输而新建的3×390MW天然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对公司上马该燃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同时针对项目投产后将遇到的内外部的各项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对公司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上有所借鉴。
二、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供需两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供需两旺(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 |
1.2.2 不同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1.2.3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
1.2.4 煤电供给侧改革与灵活性改造 |
1.2.5 促进系统灵活性的市场政策机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重点 |
1.3.4 研究难点 |
1.3.5 研究路线图 |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 |
2.3 电力系统灵活性基本内涵 |
2.4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
2.4.1 传统需求预测模型 |
2.4.2 基于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预测模型 |
2.5 系统优化算法 |
2.5.1 粒子群算法 |
2.5.2 蚁群算法 |
2.5.3 遗传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电力行业主体构架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发电装机容量 |
3.2.2 跨省输电线路 |
3.2.3 全社会用电量 |
3.3 中国电力行业成本效率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发电技术经济性 |
3.3.2 线损和厂用电率 |
3.3.3 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 |
3.3.4 需求响应规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MLR-ANN的中长期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构建 |
4.2.1 MLR基本原理 |
4.2.2 ANN基本原理 |
4.2.3 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 |
4.3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数据整理 |
4.3.1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全社会用电量影响因素数据整理 |
4.4 基于MLR-ANN的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4.1 用电量显着影响变量提取 |
4.4.2 2021-2035年显着影响变量预测 |
4.4.3 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5 电力需求预测定性分析与结果修正 |
4.5.1 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与国际比较 |
4.5.2 不同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对比 |
4.5.3 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校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系统LCOE和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5.2.1 LCOE模型基本原理 |
5.2.2 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
5.2.3 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构建 |
5.2.4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 |
5.3 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1 各类电力资源禀赋分布及新增电源布局 |
5.3.2 各类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3 区域电力流向及传输规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构建 |
6.2.1 电力规划模型基本原理及衍生 |
6.2.2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基本特征 |
6.2.3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分析 |
6.2.4 模型目标函数 |
6.2.5 模型约束条件 |
6.3 全国层面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3.1 情景设定 |
6.3.2 参数设定 |
6.3.3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 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1 电力资源现状分析 |
6.4.2 基于系统LCOE的各类发电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6.4.3 参数设定 |
6.4.4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5 电力规划方案运行模拟 |
6.5.1 运行模拟与系统灵活性定量评估方法 |
6.5.2 典型场景下区域电网运行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引言 |
7.2 政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厂网分离、竞价上网" |
1.2.2 煤电厂商纵向关系 |
1.2.3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价格共谋效应 |
1.3 理论的研究范式 |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结构 |
1.4.1 论文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主要结论 |
1.5.1 发电侧竞价上网促使发电企业降低成本和上网电力价格 |
1.5.2 纵向一体化引起下游价格共谋 |
1.5.3 独占契约的效率效应 |
1.5.4 中国煤电产业链的反垄断政策 |
1.6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文献述评 |
2.0 引言 |
2.1 电力市场改革与煤炭市场相关研究述评 |
2.1.1 发电侧的竞争行为研究 |
2.1.2 电力市场相关研究文献 |
2.1.3 中国煤炭市场研究文献 |
2.2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2.2.1 煤、电产业的纵向市场势力研究 |
2.2.2 煤电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专题研究 |
2.2.3 电煤契约的价格机制 |
2.3 纵向交易理论 |
2.4 市场圈定理论 |
3 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分析 |
3.0 引言 |
3.1 竞价上网机制的效率 |
3.1.1 发电侧竞价上网机制简述 |
3.1.2 竞价上网机制的效率分析 |
3.2 竞价上网的市场模式 |
3.2.1 国外的市场模式类型 |
3.2.2 中国单一买方模式的选择和概况 |
3.3 发电侧市场s-c-p分析及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 |
3.3.1 市场结构分析 |
3.3.2 市场行为分析 |
3.3.3 市场绩效分析 |
3.3.4 未来煤、电纵向一体化趋向的分析 |
3.4 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市场结构 |
3.5 引入竞价上网的发电企业纵向一体化现状分析 |
3.5.1 政策导向 |
3.5.2 煤电一体化的实践举例 |
4 电力竞价上网与煤电纵向关系的国际经验 |
4.1 电力竞价上网的国际案例分析 |
4.1.1 引言 |
4.1.2 英国经验 |
4.1.3 美国经验 |
4.2 美国电煤市场的成功经验 |
4.2.1 美国煤炭市场机制 |
4.2.2 美国煤炭市场结构分析 |
4.2.3 结论 |
4.3 澳大利亚电力改革对燃煤电厂的经济效应——与CCGT相比 |
4.3.1 引言 |
4.3.2 燃煤发电和CCGT的国际技术背景 |
4.3.3 电力市场改革对燃煤发电汽轮机组与CCGTs选择的影响 |
4.4 主要结论和建议 |
5 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激励 |
5.0 引言 |
5.1 未来发电侧竞价上网的市场条件 |
5.1.1 电力市场供需 |
5.1.2 未来煤炭市场可能状况 |
5.1.3 小结 |
5.2 发电厂商的后向一体化激励模型 |
5.2.1 基于未来市场条件的假设 |
5.2.2 模型 |
5.3 模型求解 |
5.3.1 U_1-D_1与U_2的价格与产量 |
5.3.2 下游发电厂商的利润 |
5.4 模型的主要结果分析 |
5.4.1 各种情况的价格、产量、利润比较 |
5.4.2 后向一体化的激励 |
5.4.3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6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价格合谋效应 |
6.0 引言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模型 |
6.2.1 基本假设 |
6.2.2 模型描述 |
6.2.3 基本模型 |
6.3 对均衡解的分析 |
6.3.1 第1阶段不存在纵向一体化 |
6.3.2 U_1和D_1纵向一体化后的发电市场(第四阶段) |
6.3.3 U_1和D_1纵向一体化的煤炭市场(第三阶段) |
6.3.4 D_2会不会与U_2一体化(第二阶段) |
6.3.5 煤炭企业一体化条件(第一阶段) |
6.4 主要结论 |
6.4.1 均衡路径 |
6.4.2 价格共谋效应分析 |
7 煤电交易:纵向一体化和独占契约 |
7.1 引言 |
7.1.1 研究背景 |
7.1.2 独占契约模型与价格合谋效应模型的联系及差异 |
7.1.3 内容安排 |
7.2 模型思想 |
7.3 独占契约模型——发电企业差异化 |
7.3.1 模型 |
7.3.2 改进后的模型——上游唯一厂商的情况 |
7.3.3 改进的模型——上游双寡头垄断情况 |
7.3.4 U_1-D_1纵向分离为两个独立企业 |
7.4 主要结论 |
8 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政策 |
8.0 引言 |
8.1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研究 |
8.1.1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实践与相关政策 |
8.1.2 理论支持 |
8.1.3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环境 |
8.1.4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反垄断政策 |
8.2 煤电产业链的相关政策 |
8.2.1 电力竞价上网——英国模式 |
8.2.2 培育煤炭现货市场 |
8.2.3 培育电煤期货市场 |
参考文献 |
References |
后记 |
(3)电力供需波动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写作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和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1.4 论文采用的主要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力管制理论范畴分析 |
2.1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
2.1.1 自然垄断的一般看法 |
2.1.2 自然垄断理论的新发展 |
2.1.3 对自然垄断的政府管制 |
2.2 管制、管制改革和竞争 |
2.3 政府对电力产业的管制背景分析 |
2.3.1 电力管制回顾 |
2.3.2 中国的电力管制改革 |
第三章 电力需求波动分析 |
3.1 电力需求的周期特征 |
3.1.1 电力需求的周期性 |
3.1.2 中国电力需求增长率的H-P滤波分解 |
3.1.3 电力需求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 |
3.2 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
3.3 电力需求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
3.4 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 |
3.4.1 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3.4.2 经济及能源政策调整的影响 |
第四章 电力供给波动分析 |
4.1 电力供给投资 |
4.2 电力投资过热的模型分析 |
4.3 电力供给波动与煤电联营 |
4.3.1 中国电力生产的结构 |
4.3.2 供给波动与煤电联营 |
第五章 调控电力供需波动的管理对策 |
5.1 创新供给机制 |
5.2 加强需求干预 |
5.3 合理电网布局 |
5.4 开发电力余融产品 |
5.4.1 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 |
5.4.2 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 |
5.4.3 期权合约(option contract) |
5.4.4 掉期(互换)(swap contract) |
5.5 调整运输能力与电源结构 |
5.3.1 运输能力调整 |
5.3.2 电源的内部结构调整 |
第六章 湖南电力供给与需求案例分析 |
6.1 湖南电力供给与需求波动分析 |
6.1.1 湖南的电力供给短缺 |
6.1.2 湖南的电力供给现状 |
6.1.3 湖南的电力需求 |
6.2 调控湖南电力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管理对策 |
6.2.1 创新湖南电力供给机制 |
6.2.2 加强湖南电力需求干预 |
6.2.3 调整湖南运输能力 |
6.2.4 电源的内部结构调整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模式及其技术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电力市场模式研究现状 |
1.3 电力市场模式研究的迫切性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力市场模式及特点 |
2.1 电力产业特点 |
2.2 电力市场成员 |
2.3 按市场开放程度划分 |
2.4 按交易集中的程度划分 |
2.5 电力市场模式比较 |
第三章 国外电力市场模式分析 |
3.1 英国电力市场 |
3.2 北欧电力市场 |
3.3 美国PJM电力市场 |
3.4 国外电力市场模式对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发展探索 |
4.1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宏观环境 |
4.2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
4.3 改革区域电力市场模式的迫切性 |
4.4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模式的设计原则 |
4.5 我国的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发展趋势 |
4.6 建立批发竞争的区域电力市场模式 |
第五章 华北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实例分析 |
5.1 华北电网概况 |
5.2 华北区域电力市场模式现状 |
5.3 华北区域电力市场模式改进 |
5.4 改进模式下输电电价分析 |
5.5 区域电力市场输电价格实例验算 |
第六章 华北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分析 |
6.1 华北电力市场的基本条件 |
6.2 华北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概况 |
6.3 交易管理子系统功能 |
6.4 电力市场交易系统建设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我国电站锅炉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定义及分类 |
1.2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特点分析 |
1.3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分析相关技术 |
2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现状分析 |
2.1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
2.2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概况 |
2.3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主要生产商 |
2.4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产品现状 |
3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3.1 政治法律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
3.2 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
3.3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
3.4 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
4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1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4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
4.5 我国电站锅炉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 |
5 我国电站锅炉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的构造 |
5.1 我国电站锅炉企业整体SWOT 分析 |
5.2 我国电站锅炉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的构造 |
5.3 我国电站锅炉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的评价 |
6 我国电站锅炉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的实施对策 |
6.1 制订符合企业竞争策略要求的有效管理模式 |
6.2 做到市场与内部管理并重 |
6.3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
6.4 促进人力资源的积聚与优化 |
6.5 加快以信息化为主的企业现代化建设 |
6.6 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 |
7 案例分析: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竞争策略的实施 |
7.1 公司概况 |
7.2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竞争策略的实施 |
7.3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竞争策略的实施效果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常州地区电力供需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常州电力公司概况 |
1.1.1 我国电力公司管理体制 |
1.1.2 常州电力公司简介 |
1.2 2004年常州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1.3 常州地区电力短缺状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
2 影响电力供求的主要因素 |
2.1 影响电力供给的主要因素 |
2.1.1 电源对电力供给的影响 |
2.1.2 电源结构对电力供给的影响 |
2.1.3 电网对电力供给的影响 |
2.2 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
2.2.1 经济发展水平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2.2.2 产业结构调整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2.2.3 气温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2.2.4 需求侧管理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2.2.5 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3 常州地区电力供求状况分析 |
3.1 电力消费及实绩及负荷特征 |
3.2 电力供应能力分析 |
3.3 电力供需不平衡原因分析 |
4 常州地区未来三年电力市场供求预测。 |
4.1 2005——2007常州地区产业用电发展趋势。 |
4.2 2005-2007年用电需求量及最大负荷灰色预测法分析 |
4.2.1 灰色预测法建模 |
4.2.2 运用模型对常州市区用电量的预测 |
4.3 2005-2007年逐年电力供需平衡分析 |
5 常州地区电力建设措施的层次分析法分析 |
5.1 层次分析法的含义和要求 |
5.2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3 不同电力建设方案的分类与优缺点分析 |
5.3.1 总体分析 |
5.3.2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
5.4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1 层次分析方法的主要计算步骤 |
5.4.2 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电力建设措施与方法 |
5.5 层次分析法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 |
6 对我国电力体制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
6.1 我国电力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6.2 我国电力产业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三大关系 |
6.2.1 正确处理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社会性之间的关系 |
6.2.2 必须处理好“市场引导电网、电网引导电源”的关系 |
6.2.3 必须处理好电力体制和电价机制之间的关系 |
6.3 对常州市电力公司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河南省电力供求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电力供应现状 |
1.2 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 |
1.3 我国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
1.4 河南省电力供求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力供应与需求 |
2.1 电力供应 |
2.1.1 电力 |
2.1.2 电力生产 |
2.1.3 电的供给 |
2.2 电的需求 |
2.2.1 电的需求定义 |
2.2.2 电力需求的分类 |
2.2.3 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
2.3 电力市场的均衡 |
第三章 宏观环境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3.1 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3.2 宏观调控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第四章 河南省电力供求分析及预测 |
4.1 河南省电力供应现状 |
4.1.1 河南电力生产基本情况 |
4.1.2 河南省电力生产情况分析 |
4.2 河南省电力供应预测 |
4.3 河南省电力需求现状 |
4.3.1 河南省用电基本情况 |
4.3.2 河南省用电情况分析 |
4.4 河南省电力需求环境分析 |
4.5 电力需求预测 |
4.5.1 用电量预测 |
4.5.1.1 灰色(GM)建模理论 |
4.5.1.2 河南省用电量预测 |
4.5.2 用电负荷预测 |
4.6 河南省电力供求平衡分析 |
第五章 河南省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的应对策略 |
5.1 电力公司采取的措施 |
5.2 解决河南省电力短缺的方法及策略 |
第六章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6.1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开发和利用状况 |
6.2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力市场化改革: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和主要观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主要观点 |
第二章 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内涵 |
第一节 电力行业的特点 |
第二节 政府对电力工业的宏观管理与市场监管 |
第三节 电力行业协会的功能 |
一、英国电气协会 |
二、美国电力企业协会 |
三、日本的中央电力协议会和电气事业联合会 |
四、欧洲电力企业联合会(EURELECTRIC)和国际电力生产者与销售者联盟(UNIPEDE) |
第四节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 |
第三章 市场化改革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 |
一、市场化改革前电力工业实行垄断经营的原因 |
二、市场化改革前电力工业的所有制性质多以国有(联邦、州)为主的原因 |
第二节 市场化改革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类型 |
一、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模式——州属发输电公司和地方配电公司 |
二、法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模式——全国性垂直垄断管理的公有电力公司 |
三、日本电力工业管理模式——十大垂直垄断的私有化电力公司 |
四、美国电力工业管理模式——私有制为主的多模式垄断电力公司 |
第三节 市场化改革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作用和存在的缺陷 |
一、市场化改革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作用 |
二、市场化改革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 |
第四章 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分析 |
第一节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内因 |
一、发电科技创新对电力经营管理体制的冲击 |
二、输电科技创新对电力经营管理体制的冲击 |
三、配电科技创新对电力经营管理体制的冲击 |
第二节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外因 |
一、电力全球化的促进 |
二、社会各界对打破电力垄断的强烈呼声 |
三、国际组织的政策扶持 |
第五章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
第一节 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 |
一、自然垄断行业必然实行垄断经营 |
二、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对社会有利的方面 |
三、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对社会不利的方面 |
四、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垄断经营的效应 |
五、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程度 |
六、自然垄断行业的解制 |
第二节 电力行业的解制与市场化改革 |
一、电力市场的基本结构 |
二、电力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操纵力的削弱与存在 |
三、电力市场化改革后市场竞争效率的提高与缺乏 |
第六章 若干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 |
第一节 英国: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始作俑者 |
一、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历程 |
二、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原则 |
三、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创新 |
四、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法国:反对破碎化以实现规模经济 |
第三节 日本:稳步推进市场自由化 |
一、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
二、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特色 |
第四节 美国:两种方案两个结果 |
一、加州电网市场化改革 |
二、PJM 电网市场化改革 |
第五节 俄罗斯:波折颇多,缓慢前行 |
一、俄罗斯电力工业概况 |
二、俄罗斯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 |
三、俄罗斯电力市场化改革解析 |
第六节 欧盟:倡导建设统一电力市场 |
第七章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目标、途径 |
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目标 |
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途径 |
第二节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点 |
一、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 |
二、形成市场定价机制 |
三、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
第三节 电力市场化改革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普遍做法 |
一、政府主导,立法先行 |
二、总体设计,分步实施 |
第四节 电力市场化改革展望 |
第八章 电力监管 |
第一节 监管的含义 |
第二节 电力工业监管的基本内容 |
一、电力监管的定义与性质 |
二、电力监管制度的发展过程 |
三、电力监管的基本原则 |
四、电力监管模式 |
第三节 现代电力监管制度的特点 |
第四节 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职能与监管方式 |
一、电力监管的任务 |
二、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划分 |
三、电力监管方式 |
第五节 电价管制 |
第九章 电力市场 |
第一节 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
一、电力市场的定义 |
二、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
三、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杠杆和核心内容 |
第二节 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 |
一、发电厂间的平等竞争 |
二、用户间的平等 |
三、电力市场的公开性 |
四、电力市场应扩大参与者自由选择的权力 |
第三节 电力市场交易中心 |
一、电力市场交易中心是建立电力市场的保证 |
二、电力市场竞价模式 |
第四节 英国电力市场 |
一、电力库(P00L)模式 |
二、新电力交易规则(NETA)模式 |
第十章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败笔——加州电力危机和美、加8·14 大停电事故 |
第一节 加州电力危机 |
一、加州电力危机的爆发 |
二、加州电力危机爆发的原因 |
三、加州电力危机的教训 |
四、加州电力危机后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反思——从加州电力危机看电力市场化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美、加8·14大停电事故 |
一、8·14 大停电事故的发展过程 |
二、8·14 大停电事故造成的损失 |
三、8·14 大停电事故暴露的主要问题及教训 |
四、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否是造成8·14 大停电事故的重要原因 |
第三节 加州电力危机和美、加8·14 大停电事故对世界电力发展和电力改革的影响 |
第十一章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
一、集资办电阶段(1985-1996 年) |
二、公司制改组阶段(1997-1999 年) |
三、市场化改革阶段(2000 年以来) |
第二节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
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 |
二、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三节 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展望 |
一、积极稳妥建设电力市场 |
二、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三、加快电力法制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
四、充实完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功能 |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10)论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西气东输工程配套天然气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我国电力工业现状 |
1.1 我国电力工业基本情况 |
1.2 华东及浙江省电力工业基本情况 |
1.2.1 华东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
1.2.2 浙江省电网概况 |
第二章 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现状 |
2.1 电力市场的概述 |
2.2 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
2.2.1 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
2.2.2 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 |
2.3 中国电力市场现状 |
2.3.1 中国电力行业的变化 |
2.3.2 中国电力工业面临的新问题 |
2.3.3 我国电力市场化的出现及发展 |
2.4 浙江省电力市场化改革情况 |
2.4.1 浙江省电力市场的现货市场 |
2.4.2 浙江省电力市场的清算价格 |
2.4.3 浙江省电力市场差价合约 |
第三章 天然气工业及其发电技术 |
3.1 概述 |
3.2 天然气开发利用现状 |
3.2.1 世界各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现状 |
3.2.2 中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现状 |
3.3 “西气东输”项目基本情况 |
3.3.1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
3.3.2 “西气东输”天然气市场分布及各项指标 |
3.4 天然气发电技术 |
3.4.1 概述 |
3.4.2 天然气发电的优点 |
3.4.2 国外天然气发电产业概况 |
3.4.3 我国利用天然气发电情况 |
第四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
4.1 先进燃气轮机发电技术 |
4.1.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特点 |
4.1.2 燃气轮机的发展及主要产品 |
4.2 我国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
4.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启动特点研究 |
4.4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对电网调峰的影响 |
4.4.1 电网调峰与燃机负荷控制 |
4.4.2 燃气轮机对电网调峰的影响研究 |
4.4.3 燃气轮机在电网调峰中的运行模式 |
4.5 燃气轮机发电站的发电成本问题 |
4.5.1 燃气轮机发电站发电成本估算的简化方法 |
4.5.2 电站发电成本计算实例 |
第五章 杭州半山燃机项目工程实例 |
5.1 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
5.2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
5.2.1 项目相关负荷预测、装机安排和电力平衡 |
5.2.2 本工程建设必要性综述 |
5.3 项目主要技术性和经济性环节分析 |
5.3.1 电厂建设规模及接入电力系统 |
5.3.2 天然气供应与储气调峰 |
5.3.3 环境保护 |
5.3.4 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发展天然气联台循环发电的主要障碍 |
6.2.2 克服障碍发展天然气联台循环发电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供需两旺(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D]. 张文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D]. 武丹. 复旦大学, 2008(03)
- [3]电力供需波动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D]. 王步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4]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模式及其技术支持系统研究[D]. 郭凌旭. 天津大学, 2007(04)
- [5]我国电站锅炉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研究[D]. 何常春.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6]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上)[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6(19)
- [7]常州地区电力供需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浩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7)
- [8]河南省电力供求分析及研究[D]. 李保荣. 天津大学, 2005(07)
- [9]电力市场化改革: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推进[D]. 井志忠. 吉林大学, 2005(06)
- [10]论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西气东输工程配套天然气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D]. 杨帆. 浙江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