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剂VA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与水杨酸含量的关系

抗病毒剂VA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与水杨酸含量的关系

一、抗病毒剂VA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与水杨酸含量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钰[1](2021)在《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病毒几乎能侵染所有植物,且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由于植物没有完整的免疫系统,病毒病的防治较为困难。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用量大、施药方式不科学,造成大量农药残留、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且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寻找作用范围广,安全高效的抗植物病毒制剂是当前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智能聪(ZNC)是近几年从野生沙棘植株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丝状真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经过发酵提取出来的一种超高活性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已有研究表明,ZNC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由于ZNC是一种混合物,具体是哪种组分对增强植物抗病性起到关键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马铃薯X病毒(PVX)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为防治对象,开展ZNC有效抗病毒组分的筛选及诱发植物抗病毒机制的研究,为植物免疫诱抗剂—ZNC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ZNC是由16种不同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将ZNC溶解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结果显示ZNC是由16种不同的组分组成,并进一步纯化得到16种组分溶液,分别编号为F1-F16。(2)Fraction 8为ZNC最佳有效抗病毒组分。将ZNC的16种不同组分配制成浓度为100 ng/m L溶液,分别喷施本氏烟草,2 h后摩擦接种带有GFP标签的PVX病毒(PVX-GFP),以dd H2O处理为对照,在接种后第5 d观察发现,喷施Fraction 2、6、8、10、11、15的烟草GFP荧光强度均弱于dd H2O处理的,其中喷施Fraction 8的烟草GFP荧光强度最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进一步定量测定了各处理植株系统叶中PVX-CP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喷施Fraction 8处理的烟草体内病毒含量最低。从而确定Fraction 8为ZNC最佳有效抗病毒组分。(3)Fraction 8对病毒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选取长势一致的本氏烟草,分别做先喷施Fraction 8后接种PVX-GFP和先接种病毒后喷施Fraction 8,观察GFP荧光现象并检测病毒积累量。结果发现:先接种病毒再喷施Fraction 8,PVX-CP的表达量略低于喷施dd H2O的烟草植株,但差异不显着;而先喷施Fraction 8再接种病毒,PVX-CP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喷施dd H2O的烟草植株。上述结果表明ZNC的Fraction 8组分对病毒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4)Fraction 8抗病毒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将Fraction 8配制成5个浓度梯度,以dd H2O处理为对照,分别喷施本氏烟草,2 h后摩擦接种PVX-GFP。接种后第5 d观察GFP荧光现象并检测病毒积累量。结果发现,随着Fraction 8浓度的提高,荧光强度和植株内病毒的含量逐渐降低,浓度为150 ng/m L处理的荧光强度和病毒含量达到最低;且当浓度达150 ng/m L以上时,其荧光强度和病毒的含量不再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从而确定Fraction 8抗病毒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5)Fraction 8增强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选取长势一致的本氏烟草,分别喷施dd H2O和Fraction 8,2 h后摩擦接种带有GFP标签的TMV(TMV-GFP)。接种后第8 d发现,喷施Fraction 8的本氏烟草荧光程度明显弱于dd H2O处理的本氏烟草。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本氏烟草植株中的TMV-CP基因表达量,结果与表型一致,表明Fraction 8对TMV也有同样的预防效果。上述结果说明,ZNC的Fraction 8组分可能对植物病毒病具有广谱抗性。(6)Fraction 8能够促进水杨酸的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对Fraction 8和dd H2O分别处理不同时间的本氏烟草叶片进行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示,在各个时间点,喷施Fraction 8的叶片中SA含量均明显高于dd H2O处理,且随着时间延长不断积累,并在4 h时达到最高。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SA信号通路的标志基因NPR1、PR1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说明Fraction 8能够促进SA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7)Fraction 8能够促进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对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后的本氏烟草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DAB染色和NBT染色。DAB染色结果显示,Fraction 8处理的叶片的染色深度明显强于dd H2O处理,且随着时间延长,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在4 h时染色程度最深,表明Fraction 8试剂能够明显促进过氧化氢的积累。NBT染色结果显示,Fraction 8处理的叶片的染色深度与dd H2O处理的差异不明显,且随着时间延长,颜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Fraction 8不能促进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利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后本氏烟草中ROS合成与清除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植物中Rboh A和Rboh B等ROS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提高,4 h达到最高水平;同时CAT,SOD和APX等ROS清除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至较低水平,表明Fraction 8是通过促进ROS合成基因和抑制ROS清除基因的表达促进了ROS的积累。植物为了应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细胞ROS信号与钙信号之间相互整合,并作出特异性响应。用荧光标记的Fluo-3AM对细胞内Ca2+进行评价,Fraction 8处理的保卫细胞中有显着荧光,表明Fraction 8可促进Ca2+内流,激活RBOHs进而产生ROS。综上结果表明,Fraction 8能够激活ROS信号通路,与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密切相关。(8)Fraction 8通过SA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植物抗病毒。取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植株和非转基因本氏烟草,分别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2 h后用p ROK-II::GFP瞬势侵染烟草叶片,在处理后的第3 d用Fusion FX SPECTRA多功能成像仪观察GFP的荧光强度。结果发现,非转基因本氏烟草植株经Fraction 8处理后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对照,而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植株经Fraction 8处理后的荧光强度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同时,对两种烟草分别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后接种PVX-GFP病毒,发现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在喷施Fraction 8后无明显预防效果。结果表明,Fraction 8可能通过SA信号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病毒抗性。综上所述,本研究从ZNC混合物分离纯化出16种不同组分,确定了ZNC最佳抗病毒组分为Fraction 8,其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对植物病毒病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且具有广谱抗性。抗性机理的研究显示,Fraction 8能够激活ROS信号通路,并通过SA信号途径增强RNA沉默,从而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该研究为智能聪(ZNC)在植物抗病毒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陈龙[2](2021)在《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毒病害是制约苹果产业高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不同,植物一旦感染病毒病害,难以用其他方法治愈。栽培无毒苗是目前生产上防治病毒病害的有效方法。建立简易、高效的脱毒技术是培育和栽培无毒苗的必要条件。对苹果危害最大的潜隐病毒有三种,它们是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olorotic leafsopt virus,ACLS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ASPV不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容易脱除,而ASGV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难以脱除。褪黑素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如干旱、低温、盐碱等)和生物胁迫(如真菌和细菌)的抗性,但在增强植物对病毒抗性和脱毒方面极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1)以模式植物为材料,研究外施褪黑素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抗性。通过病毒相对含量、防御基因表达量和抗病相关因子含量测定,初步探究外施褪黑素促进植物抗病毒的机理,并将获得的结果在苹果植株上验证;(2)测试外施褪黑素脱除苹果ASGV和ASPV的效果,通过测定抗病相关因子和病毒相对含量及病毒在茎尖的定位,揭示褪黑素促进病毒脱除的机理;(3)测试褪黑素介导植物增强对病毒抗性的关键因子(SA和NO)脱除ASGV和ASPV的效果,建立脱毒新方法。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普通烟草(N.tabacum)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模式植物为试材,研究了外施褪黑素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抗性的效应。心叶烟(N.glutinosa)根部外施褪黑素,增强了植株对TMV局部侵染的抗性,以100μM褪黑素施用两次效果最佳,枯斑抑制率达37.4%。RT-q PCR检测结果表明,番茄根部外施褪黑素后,PR1和PR5基因表达上调,TMV相对含量下降,以100μM褪黑素施用两次时效果最显着。Dot-ELISA对TMV的测定结果也验证了外施褪黑素降低TMV的含量。根部外施褪黑素促进了番茄带毒植株中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的积累,但对H2O2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外施NO供体硝普钠(SNP)和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可以上调PR1和PR5的表达,降低带毒植株中的病毒浓度。外施一氧化氮抑制剂c PTIO,明显降低褪黑素诱导的对TMV的抗性。以转水杨酸羟化酶基因(nah G)的普通烟草(N.tabacum cv.Xanthi-nn)为材料,接种TMV后发现,nah G烟草更易感病,接种3天后病毒浓度为野生型烟草的3倍,外施100μM褪黑素对nah G烟草的TMV相对浓度没有明显影响。以上研究表明,褪黑素介导的TMV抗性很可能依赖于NO和SA途径。(2)以单感ASG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培养在添加0-20μM褪黑素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10-20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茎的增殖,10-15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茎的伸长。外施褪黑素明显提高试管苗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以15μM褪黑素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在含有15μM褪黑素的增殖培养基培养4周后,取0.5 mm带有2片叶原基的茎尖进行培养,茎尖培养的成活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再生率由对照组的47%提高至85%,脱毒率由对照组的0%提高到95%。外施15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试管苗内源SA和NO积累。RT-q PCR对病毒的定量检测表明,褪黑素处理显着降低带毒植株的病毒含量,病毒相对浓度下降约60%。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毒定位研究发现,褪黑素处理抑制ASGV在茎尖的转运,扩大茎尖的无毒区。(3)以复合感染ASGV和ASP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取叶片外殖体培养在含有0-30μM褪黑素的再生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从不定芽取茎尖(0.3-0.5 mm、带2-3个叶原基)培养获得完整试管苗。结果表明,再生培养基中添加15-30μM褪黑素明显提高叶片不定芽再生力。对照组的不定芽发生率和不定芽数分别为81.6%和3.9。15μM和30μM褪黑素处理的不定芽发生率和不定芽数分别为100%和5.8与5.2,显着高于对照组。再生培养基中添加褪黑素(15-30μM)能提高茎尖的再生率及脱毒率,以15μM褪黑素处理对ASGV和ASPV脱毒率最高,分别达到53%和100%。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毒定位研究发现,外施褪黑素扩大茎尖的无毒区,促进茎尖培养脱除病毒。(4)以复合感染ASGV和ASP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培养在添加了SA和NO供体硝普钠(SNP)的培养基培养4周后,取茎尖(0.3-0.5mm、带2-3个叶原基)培养获得完整试管苗。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A(10μM)与SNP(10μM和50μM)对试管苗的伸长和增殖无显着影响,高浓度SA(100μM)与SNP(70μM)明显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但明显提高ASGV和ASPV的脱毒率。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外施褪黑素能明显提高植物对TMV的抗性。外施褪黑素、SA及NO供体硝普钠(SNP)能有效脱除ASGV和ASPV,并初步揭示了外施褪黑素提高脱毒率的机理。本研究为植物脱毒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

肖华[3](2020)在《金针菇毒素FTX的原核表达体系构建及其对TMV的抗病性机制分析》文中提出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寄主众多、传染性强和抗逆性强的植物病毒,至今尚未有一种方法能对TMV进行根除。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是抑制病毒的方法之一。Flammutoxin(FTX)与其仅相差20个氨基酸的前体物质TEER-decreasing protein(TDP)是仅仅产生于金针菇子实体发育与生长阶段的蛋白质。研究发现,FTX或TDP具有抗TMV特性,但目前还没确认在抗TMV过程中到底是哪种蛋白发挥作用或主要作用。为了确认不同蛋白的抗TMV效果及分析可能的抗病机制,本实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成功构建了 FTX和TDP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随后通过诱导表达获得TDP-pET32a和FTX-pET32a重组蛋白并利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IMAC)进行纯化。结果显示,采用1mM浓度的诱导剂IPTG,于37℃诱导8h蛋白可以得到较多的蛋白,且pET32a标签蛋白、重组蛋白 FTX-pET32a 和 TDP-pET32a 在 250mM、200mM 和 250mM Elution buffer洗脱下能获得更多的纯化蛋白。以K326普通烟草为研究对象,从蛋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两个方面研究了 FTX和TDP蛋白的抗病毒机制。蛋白的保护作用是先在烟草K326上分别喷洒FTX和TDP蛋白,12h后接种病毒TMV,随后测定了烟草在1-9天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以及多酚氧化酶(PPO)等与防御有关的防御酶的酶活性。结果发现经过蛋白FTX和TDP处理的烟草在接种TMV后,在1-9天内,其酶活性相对于三组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在第7天,POD的酶活性测定中,TDP为26.8U/g,FTX为24.4U/g,相比于三组对照组的数值(18.6U/g,21.3U/g和19.5U/g)酶活性更高。实验结果说明TDP和FTX可诱导普通烟草的抗TMV活性且TDP的诱导抗性效果高于FTX。治疗作用则是先在K326烟草接种TMV,12h后分别喷洒FTX和TDP蛋白,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烟草在喷洒蛋白FTX和TDP后的1-9天内TMV含量变化,以高度保守的β-actin基因为内参,结果发现,在1-9天内,相对于两组对照组,蛋白TDP处理组和FTX处理组体内TMV的含量明显比对照低,而蛋白TDP处理的烟草比FTX要高,说明两种蛋白均能抑制病毒在烟草体内增殖,两者在第7天的抑制率甚至达到了 70%,并且TDP比FTX具有更强的抑制效果。本研究获得了 FTX及TDP的原核表达产物,确定了两种原核表达产物与其直接提取物一样具有较强抗病毒效果,可进一步开发成低成本的生物农药。我们推测最初从金针菇中纯化的蛋白可能就是FTX及TDP的混合物。研究结果还表明TDP相对FTX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效果,而不管是FTX还是TDP,它们既能诱导普通烟草产生抗性来抑制TMV的侵染,又能直接抑制TMV在寄主体内的增殖,其抗TMV机理可能是多方面的。

张松杰[4](2020)在《壬二酸诱导烟草抗病性作用机理探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烟草病害是烟草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给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其中烟草花叶病是我国烤烟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因此,深度挖掘烟草抗病机理和寻找高效绿色的防治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而植物内源性诱导抗性物质以其微量高效、安全无残留和抗病性持久的优势受到关注,在烟草病害防治中有巨大的潜力。壬二酸(azelaic acid,AzA)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内源性物质。已有研究证明,AzA可以作为信号物质诱导拟南芥产生系统获得性免疫,提高拟南芥对病原菌的系统抗病性。关于AzA诱导拟南芥的抗病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AzA促进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合成,通过SA诱导通路诱导系统获得性免疫(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另一种是AzA促进了糖酵解的中间代谢产物3-磷酸甘油醛(glycerol 3-phosphat,G3P)的积累进而诱导SAR。然而AzA是否可以诱导烟草的抗病性及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因此,为明确AzA诱导烟草抗病作用机制和田间应用方法,本研究以烟草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AzA对烟草进行喷施,对喷施后烟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在大田探索AzA对烟草的作用,初步阐明AzA诱导烟草的抗病机理及AzA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方法。有关壬二酸诱导烟草抗病性机理初步探索的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我们对AzA的作用浓度进行了摸索,并检测了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实验室内采用0.5 mM和1 mM的AzA对烟草K326进行喷施,对抗病相关基因和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0.5 mM AzA喷施显着提高了烟草叶片的抗病相关基因PR1/NrCN/PAL/NPR1/AZI1和抗氧化相关基因SOD/APX的表达量,不同的基因的最佳响应时间有所不同。PAL/NPR1/PR1是SA诱导SAR通路上的关键基因,AzA的喷施提高了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因此,我们推测在烟草中,AzA可能是通过激活SA信号通路来诱导烟草产生SAR反应;而SOD/APX表达量的提高表明AzA可能是通过提高烟草内抗氧化酶活性清除累积的活性氧(reaction oxygen species,ROS),从而提高烟草的抗病性。AZI1是壬二酸诱导的脂质转运蛋白,具有转运AzA的作用。AzA的喷施提高了AZI1的表达量,表明AzA的喷施加速了烟草体内的AzA转运;GCN2是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2α激酶,可以通过使eIF2α发生磷酸化下调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对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做出应答。AzA的喷施提高了GCN2的表达量,我们推测AzA可能通过激活GCN2进而激活烟草的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NrCN是烟草抗TMV的标志抗性基因,AzA的喷施提高了NrCN的表达量,说明AzA的喷施可以提高烟草对TMV的抗性。其次,我们对不同浓度的AzA喷施后烟草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和烟草的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zA的喷施能够提高烟草叶片内的MDA含量和Pro含量,Pro对于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有重要作用,说明AzA可能通过增加细胞的渗透物质提高烟草抗性;MDA含量可以衡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AzA喷施提高了烟草叶片中的MDA含量,表明AzA可能通过提高烟草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抑制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从而提高烟草的抗性。AzA的喷施促进了烟草根系的生长,推测根系的生长可以使烟草从土壤吸取充足的营养物质,对烟草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对于AzA在烟草田间防治TMV的应用探索的研究结果如下所示:首先,我们对壬二酸在田间喷施浓度和喷施时间点进行了探究。在2018年,我们在移栽前2 d对烟草NC55进行了1 mM和2 mM的AzA喷施处理,在移栽后30 d和60 d对烟草TMV的发病情况、农艺性状、抗氧化酶活和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统计测定。结果显示,2 mM AzA喷施处理后,NC55的SOD/POD/CAT酶活及SOD/POD/CAT的表达量显着提高,并且对TMV有显着的防治效果,说明2 mM AzA是NC55田间防治TMV的最适施用浓度。同时,我们发现2 mM AzA喷施处理的烟草株高和最大叶宽显着高于对照处理,研究表明GA可以促进烟草株高和叶宽的增加,而GCN2的缺失会下调GA的代谢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我们推测AzA的喷施上调了烟草体内的GCN2的表达量,从而激活了GA的代谢通路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其次,为了探索AzA在其它烟草品种中的应用,在2019年对NC196、LY1306和云烟87三个烟草品种进行了1 mM和2 mM AzA的喷施处理,并在移栽后30 d,45 d和60 d对田间TMV的发病情况和农艺性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 mM的AzA喷施处理后,LY1306的TMV发病率较对照处理显着降低,表明1 mM AzA防治效果较好;2 mM AzA喷施处理后,NC196和云烟87的TMV的发病率显着降低,表明2mM AzA在NC196和云烟87中防治效果较好。同时,我们发现AzA的喷施显着提高了烟株的株高,表明AzA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可能存在着促进作用。综上,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初步得出AzA诱导烟草抗病作用机理可能与SA诱导SAR通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阐明。同时我们发现AzA在烟草田间喷施能有效提高烟草对TMV的防治效果,说明AzA在烟草生产上对病害防治有着广泛的应用潜能。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AzA诱导烟草抗病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宝霞[5](2019)在《外源Hpa1蛋白介导半夏抗TMV活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的干燥块茎,由于其具有燥湿化痰、抗溃疡、降血脂、解毒等药理功效,因此倍受关注。然而,随着半夏人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半夏病毒病害也愈发严重,已对半夏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进行喷洒化学源农药和培育抗性品种被认为是两条有效抗病途径,但其具有环境污染和工作量繁重等弊端。有研究表明源于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的过敏蛋白(Harpin)具有提高植物广谱抗性的作用,而且实验室前期试验将Hpa1(一种Harpin蛋白)喷施于半夏叶片上,发现Hpa1能够显着缓解半夏花叶症状,说明Hpa1能激发有效抗性,但其抗病分子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拟在明确Hpa1最适有效剂量的基础上,从抗病相关防御酶活性、抗病相关物质含量、植物信号传导途径和抑制病毒复制等方面来解析其抗性机理;同时通过对不同诱导期半夏的田间发病状况和系统病叶病毒含量进行统计和检测,探索其在田间应用的稳定性。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植物组织离体培养技术对半夏进行脱毒培养。以半夏茎尖为外植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设计L9(32)正交试验,确定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并对脱毒苗病毒含量进行分子检测。正交试验得出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5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2.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7 g/L琼脂+30 g/L蔗糖,并可一次性成苗。通过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ot-ELA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该组培脱毒苗进行检测后,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脱毒率均达到100%。2.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ASA)的检测手段,从预防和治疗效果两方面测定了Hap1的抗TMV活性及最佳有效剂量。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Hap1具有明显的抗TMV活性,且其预防效果强于治疗效果,说明Hap1能以更强劲的方式阻止TMV侵染半夏。其次,当Hap1浓度为15μg/mL时,Hap1的防治效果最佳,预防效果高达71.4%,治效果高达55.4%。3.用15μg/mL Hap1激发诱导抗性,于诱导后1 d接种TMV,对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半夏防御相关酶活性和部分抗病相关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ap1诱导后,半夏体内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含量显着上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着下降。4.用15μg/mL Hap1激发诱导抗性,诱导后1 d接种TMV,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对攻毒后不同时间点的半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在不同处理中H2O2、胼胝质和侵染位点酚类物质的积累模式基本相同,都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相较于对照组,经Hap1和宁南霉素诱导的半夏叶片中这三种物质以更快更多的方式积累,可以加强半夏对TMV的抗性。5.用15μg/mL Hap1诱导激发抗性,诱导后1 d接种TMV,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对植物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防御相关基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经Hap1和宁南霉素诱导后,半夏体内的PR1与PR5(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通路相关的两个基因)和PR3与PDF1(与茉莉酸/乙烯(Jasmonic acid/ethylene,JA/ET)通路相关的两个基因)基因的表达量都显着提高,且两者差异不显着。对外源Hap1介导的半夏而言,在接种TMV 4 d后,PR1的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比对照组高4.3倍;接种6 d后PR3的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比对照组高2.9倍;PR5和PDF1.2以更快的模式诱导抗性,并且相对表达量均在接种2 d后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组高2.8和2.4倍。6.基于病毒在大田中侵染植物时间的不确定性,本试验以15μg/mL Hap1为激发诱导剂,于诱导后不同时间点进行攻毒,通过对田间半夏发病状况和系统病叶病毒含量的统计和测定,对Hpa1诱导TMV抗性的稳定性以及田间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将Hpa1喷施到半夏叶片上2 d后,用TMV进行攻毒试验,半夏叶片的发病症状最轻,其防控效果高达85%,同时qRT-PCR检测结果也显示当间隔期为2 d时,系统病叶T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的相对表达量最少,比对照组低11.52倍。另外,相对于对照组,外源Hpa1在整个试验周期的防治效果都显着高于对照组,且高防护效果持续10 d左右。

他永全[6](2019)在《抑制马铃薯Y病毒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活性组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筛选出对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具有抑制活性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通过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qPCR),对来源于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的中度嗜盐菌抑制PVY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8株中度嗜盐菌菌株中,56株菌株对PVY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抑制率大于90%以上的菌株共计7株;抑制率介于70%-90%之间的菌株共计15株;抑制率介于50-70%之间的菌株共计12株。为了挖掘察尔汗盐湖中度嗜盐菌菌株抑制PVY活性的潜力,通过单因子单次实验方法对菌株E40203a2的最佳碳源、氮源及无机盐进行筛选,并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和响应面法(RSM)对其最佳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E40203a2的最佳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牛肉膏、K2HPO4和KH2PO4。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16 g/L、牛肉膏16.35 g/L、MgSO4·7H2O10 g/L、CaCl2·2H2O 0.4 g/L、KCl 5 g/L、KH2PO4 10.51 g/L和K2HPO4 12.49 g/L。通过培养基优化,菌株E40203a2对PVY的抑制率达到74.36%。与原培养基配方相比,抑制率提高了38.36%。此外,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E40203a2为泛酸枝芽孢杆菌Virgibacillus pantothenticus。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对菌株E40203a2进行大量发酵,对其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PVY的活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PVY的抑制活性比乙酸乙酯提取物高,抑制率分别为99.70%和96.43%。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处理烟草后,烟草植株体内PVY总核酸及P1、HC-Pro、P3、6K1、VPg、N1a、N1b和CP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下调;烟草中与PVY抗性相关基因eIF4E、NtTCTP、F-box和Cullin的表达量上调;烟草中与PVY病程相关基因PSII、XTH、Cp和LHC的表达量下调。综上所述,察尔汗盐湖中度嗜盐菌具有抑制PVY的生防效果,有望从中分离得到对PVY具有抑制活性的纯品化合物,从而为开发新型微生物源抗病毒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陈晖[7](2017)在《玉米响应SCMV侵染的蛋白组学研究及ZmPALs在SCMV侵染中的功能分析》文中提出玉米矮花叶病在世界玉米产区广泛发生,在欧洲和中国玉米产区其主要病原是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危害尤为严重。研究玉米响应SCMV侵染调控的蛋白因子及其在SCMV侵染增殖中的作用,对解析SCMV侵染致病机制、控制玉米矮花叶病和提出抗病毒新策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为鉴定受SCMV侵染调控的玉米蛋白因子并发现可能参与SCMV增殖的玉米蛋白,以模式自交系B73为材料,在观察和分析SCMV侵染表型的基础上,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玉米被SCMV系统侵染后上部第一片叶片(1 SL,为源叶)和第二片叶片(2 SL,为库叶)中响应SCMV侵染的显着差异蛋白。共鉴定到显着差异蛋白71个,其中8个为1 SL和2 SL中均差异表达且变化趋势相同的蛋白。1SL中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光合作用(28%)、碳代谢(16%)、胁迫与防御反应(14%)和氨基酸代谢(12%)等过程,主要定位在叶绿体(47%)、细胞质(31%)、内质网(6%)、线粒体(6%);2 SL中差异蛋白主要参与氧化还原过程(23%)、氨基酸代谢(16%)、碳代谢(13%)、蛋白代谢和修饰(13%)、信号转导(13%)等过程,主要定位在细胞质(45%)、叶绿体(29%)、内质网(10%)、线粒体(7%)等。Western blot验证了蛋白组学数据的准确性;反转录-qPCR数据表明大部分差异表达蛋白在转录水平受到调控,一部分在转录后发生调控。对光合作用相关差异蛋白分析表明1 SL中有12个参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在SCMV侵染后表达受到显着抑制,而2 SL中仅有2个蛋白受到影响,说明SCMV侵染可能显着降低1 SL中的光合作用,而对2 SL中光合作用影响不明显。光合相关参数测定实验表明SCMV侵染后显着抑制了 1 SL的光合作用,而对2 SL中的光合作用影响不明显。对活性氧相关蛋白分析发现SCMV侵染引起1 SL中参与H2O2生成的酶被诱导表达,参与H2O2清除的酶受到抑制,而2 SL中参与H2O2生成和清除的酶均被诱导表达。H2O2含量测定实验表明:SCMV侵染引起1 SL中H2O2积累量明显增多,而2 SL中H2O2含量变化不明显。SCMV侵染后,1 SL和2 SL中蛋白二硫键异构酶类似蛋白(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like,ZmPDIL)、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ZmPGK)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ZmPAO)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被诱导表达。利用基于雀麦花叶病毒的VIGS载体沉默ZmPDIL、ZmPGK和Zm/AO,探究它们在SCMV侵染中的功能,结果表明:沉默ZmPDIL和ZmPGK抑制SCMV在系统侵染叶片中的积累,而沉默ZmPAO促进SCMV在上部叶片中积累,说明ZmPDIL和ZmPGK可能是SCMV侵染中的重要寄主因子,而ZmPAO可能参与对SCMV的抗性。此外研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在SCMV侵染中的作用。SCMV侵染诱导SA的积累,喷施SA显着增强对SCMV的抗性。在玉米中,沉默ZmPALs后显着降低了叶片中SA积累量,并且抑制了 SCMV侵染诱导的SA积累,促进了 SCMV在上部系统侵染叶片中的积累;在沉默ZmPALs的玉米植株上喷施SA部分恢复了ZmPALs介导的对SCMV的抗性。首次证明了 ZmPALs在玉米抗SCMV侵染中的功能,并揭示了ZmPALs在依赖SA信号途径抗SCMV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抗SCMV育种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颖[8](2017)在《超敏蛋白对烟草蚀纹病毒的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最早发现于1930年的美国肯塔基州,随后加拿大的部分烟区也发现了该病毒,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病毒病。烟草蚀纹病毒主要通过蚜虫的非持久性传播,也可以通过种传和机械传播。烟草蚀纹病毒因病毒株系、寄主种类和长势不同所表现的症状稍有不同。一般来说,植株开始发病初期是小斑点,随着斑点数量的增多,出现线型的坏死组织和斑驳,并沿着叶脉发展,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到发病后期病组织会干枯脱落,只留下焦枯的叶脉。近年来,烟草蚀纹病毒已成为继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等危害烟叶生产品质的第四大病毒病,在我国各大烟区普遍发生。烟草蚀纹病毒在陕西烟田的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前期本实验室从秦岭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显着抗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结合前人对芽孢杆菌属的研究,本实验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为出发点,通过过滤离心、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等多种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的发酵液进行提纯分离,结合生物活性测定和过敏性坏死反应发现能够诱导烟草系统抗病性的超敏蛋白JDF-d的分子量在25-30 kDa之间。为明确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超敏蛋白JDF-d对烟草蚀纹病毒的诱导抗性。本实验以三生烟和普通烟NC89为实验材料,测定100,300,500,800μg/mL的超敏蛋白JDF-d对烟草蚀纹病毒的诱导抗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超敏蛋白JDF-d粗蛋白提取液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烟草对烟草蚀纹病毒的抑制效果,诱抗效果随着超敏蛋白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采用300μg/mL的超敏蛋白JDF-d粗蛋白提取液进行对烟草蚀纹病毒的钝化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超敏蛋白JDF-d对烟草蚀纹病毒的体外钝化效果不明显,说明超敏蛋白JDF-d本身不具备对病毒粒子的抑制效果。随后测定了300μg/mL超敏蛋白JDF-d粗蛋白提取液对烟草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对烟草喷施300μg/mL超敏蛋白JDF-d粗蛋白提取液24小时和48小时后接种烟草蚀纹病毒的烟叶枯斑数较对照大幅度减少,枯斑抑制率分别达到67.08%和71.33%。在超敏蛋白JDF-d激发子的作用下,烟草叶片的SOD、PAL、POD三种防御酶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酶活性升高,达到最高点后酶活性开始下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解淀粉芽孢杆菌在自身生长过程中分泌的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能够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对植物自身起到促生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但由于此类物质成分在5%绵羊血琼脂平板上产生溶血现象,限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进一步开发,并对该菌株的安全性带来隐患。用物理和化学诱变方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进行诱变,通过血琼脂平板对突变菌株筛选出6株溶血性缺失的突变菌株。通过此次试验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紫外诱变更为敏感,致死率更高,诱变结果更为理想,共筛选得到4株理想的突变菌株。将筛选出来的突变型菌株LXY系列通过西瓜炭疽病原菌作为指示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检测,发现5株突变菌株的溶血环和抑菌圈直径较于原始菌株明显较小。但有一株通过紫外诱变得到的突变菌株LXY-6的抑菌活性没有受到影响,该突变型菌株在溶血活性较弱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

秦利军[9](2015)在《烟草CN基因调控植株抗TMV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Togaviridae科Tobamovirus组的单链RNA(signal strand RNA,ssRNA)病毒,可侵染包括茄科植物在内的350多种植物。烟草是茄科植物中具有特殊地位的经济作物,敏感烟草感染TMV后可引起30-50%损失,严重的甚至绝收。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仅因TMV危害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亿美元,而TMV在我国吉林、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等省的烟草种植区均有发生,田间发病率一般在5-20%。贵州作为全国的第二大烤烟种植大省,广泛种植有南江3号、贵烟4号、云烟87、K326、云烟97等重要的烤烟品种。其中,仅K326品种在2012年的种植面积就近1.22万公顷,占贵州烤烟总种植面积的33.8%,但该品种易感TMV,可造成极大的损失,据统计贵州每年因TMV造成的损失就高达0.32亿元。利用TMV抗性基因(resistance gene)进行抗性育种是最为经济、安全、长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黄花烟(N.rustica L.)来源的抗性CN作为抗源,构建了3个含CN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SH-CN,pGM626-DL-SAF-UCn和pSH737-U4Cn-RcHak并分别对K326进行遗传转化,对筛选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人工接种TMV,分析转基因植株应答TMV侵染后的表现和探讨CN基因介导的抗病机理。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转CN基因烟草接种TMV后引起了接种叶片产生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HR),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延缓了由于TMV繁殖扩散所引起的花叶斑形成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表明CN基因的导入可诱导机体产生HR,在接种叶片形成坏死斑(necrosis spots),从而限制病毒的扩散,延缓病毒引起的植株系统感染;同时,转基因植株应答TMV感染时,可显着降低MDA含量,更好地保护植物细胞免遭质膜过氧化产物的损害,提高植株细胞对病原菌的防御能力;另外,CN基因的导入引起了植株产生了系统超敏反应(systemic hypersensitive,SHR),SHR的发生亦可提高植株对其它入侵病原菌的系统抗性;2.接种TMV后,转基因植株中的抗氧化酶(antioxidant enzymes,AOEs),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酶(catalase)的酶活性均显着增加,说明转基因植株在防卫tmv侵染时可通过显着提高aoes活性来实现自身对入侵病毒的抵抗力。aoes活性高低一般认为与机体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的含量正相关,植物体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时通常可引起其体内ros的迅速增加,而高ros含量会严重导致细胞受损。因此,转基因植株接种tmv后一方面通过提高aoes活性使植物细胞免遭ros的氧化损伤,保护其完整性,提高植物组织对病原菌的防卫能力,一方面高的aoes活性对于调节以抗性基因介导的抗病应答通路启动也十分重要;3.转基因植株在接种tmv后引起了植物体内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和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含量的显着增加,两者在抗性基因(resistancegene,r)介导的抗病应答信号通路中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或激活下游抗病基因的表达。h2o2的积累与aoes活性增加有关,病原菌的侵入后导致植物体o·2-迅速增加,sod可催化o·2-形成h2o2,进而减小由于o·2-的过剩积累所引起的组织氧化损伤;h2o2可作为pod和cat的底物被进一步代谢,前者主要利用h2o2氧化多种底物,如酚类,乙醇和甲醛等,起到毒害物质(h2o2)脱毒的作用;后者可直接将催化h2o2形成h2o。tmv接种初期,cn基因显着提高了转基因植株中aoes的活性;接种后期,转cn基因植株又显着降低了cat酶活性,cat酶活性的降低引起了h2o2含量增,后者在植物产生hr和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acquiredresistance,sar)中起到重要作用。tmv接种引起转基因植株sa含量的显着增加,而sa又可作为内源信号分子调控植株的抗病应答机制启动,已有研究表明sa可结合于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a启动子序列的类as-1调控区,从而启动该基因表达提高植株对病原菌的防御能力;4.tmv接种后,cn基因诱导了抗病应答信号通路中蛋白组分,如cn(n-likeprotein)、rar1(requiredformla12resistance)、stg1(suppressorofg2alleleofskp1)、mek1(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kinase)、ntf6(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r-1a(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s1a),和转录因子wrky1表达量的显着上调。一般认为,病原菌入侵后其无毒基因(avirulence,avr)编码产物可与植物体内r基因编码的产物以―r-avr‖的方式形成复合物,进而调控下游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的转录激活。转基因植株接种tmv后,引起了cn基因表达量的显着上调,说明tmv入侵诱导tmv-avr-cn复合蛋白的形成,之后蛋白组分RAR1和STG1的表达量也显着增加,表明Avr-CN复合蛋白可进一步与STG1和RAR1结合形成原初―病原菌-宿主‖复合蛋白调控下游抗病基因的表达。在STG1和RAR1表达量上调之后,其他蛋白组分NTF6、MEK1和转录因子的表达量也随之增加,说明该复合蛋白在激酶磷酸化作用经由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途径信号通路(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ascades,MAPK cascades)调控下游PRs的表达,从而实现转基因植株对TMV的控制;5.本研究通过植物表达载体pGM626-DL-SAF-UCn对烟草进行遗传转化,分析外源基因,包括筛选报告基因Bar::GUS、重组酶(recombinase)基因FLP和抗病基因CN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的清除情况。随着转基因烟草叶片逐渐衰老成熟,烟叶对除草剂草铵膦(phosphinothricin,PPT)敏感性逐渐增加,对GUS(β-glucuronidase)染色活性逐渐下降,说明转基因烟草植株中―Gene-deletor system‖实现了包括Bar::GUS,FLP和CN在内的所有外源基因的清除。―Gene-deletor‖技术的应用为创制培育无选择标记、抗病烟草新种质提供理论基础;6.利用pSH737-U4Cn-RcHak对烟草K326进行遗传转化不仅通过CN基因介导的抗病应答机制提高转基因烟草植株对TMV的抗性,而且烟草高亲和钾离子转运蛋白(high-affinity potassium transport,HAK)的共同导入增加了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厚度,减小了接种叶抗病斑的大小。说明CN和HAK的协同表达不仅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对TMV的内部防御(CN介导的抗病调控),同时也增强植株对TMV的体外防御(叶片加厚)。同时,转基因烟草中HAK的超量表达还同时提高了植株对盐胁迫(salt stress)的耐受力,而非生物胁迫对会显着降低植株应对生物胁迫的能力,超量表达HAK提高了转基因烟草植株的钾素营养富集能力及增强其光合作用,同时还可增加烟草植株对盐胁迫的抵抗力。以上研究表明,通过分别含2个质粒的2种工程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法对烟草进行遗传转化可筛选获得无选择标记、富钾能力强且耐盐的抗病烟草新种质提供参考。

高琪昕[10](2015)在《β-氨基丁酸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诱导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马铃薯Y病毒(PVY)是目前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其寄主广泛,传播快,田间症状复杂,鉴定与防治难度大,且PVY常与其他病毒病复合侵染植株,使作物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因此寻求一些高效实用的PVY病毒病防治手段及生物诱抗剂的工作已迫在眉睫。众多研究表明p-氨基丁酸(BABA)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植物诱抗剂。但目前BABA对PVY抗性诱导的研究还比较少,本试验以烟草为实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BABA来分析BABA诱导烟草PVY抗性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ABA对烟草PVY抗性诱导的影响(1) BABA溶液喷施叶片可以有效诱导烟草对PVY的抗性,结合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出最佳喷施浓度为5mmol· L-1。(2) 5mmol·L-1 BABA对烟草PVY抗性诱导效果明显,可以使叶片明脉推迟约3-4d出现,同时抑制茎部的坏死程度,对病毒积累也有抑制作用,病理症状观察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相符合。2,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过氧化氢表达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1) BABA可有效调节烟草植株内活性氧动态平衡,在激活防御体系的同时降低H202对植株的毒害。(2) BABA可以通过调节烟草植株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表达,提高植株PVY抗性。3、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基因表达的影响喷施BABA对PR-la、PR-2a、PR-4a的诱导效果显着,且诱导的PR基因表达量与植株体内PVY含量及病程发展时间密切相关,表明BABA可诱导烟草PR基因的合成及表达,有效提高烟草PVY抗性。4、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内源SA含量的影响BABA喷施处理可诱导烟草内SA含量的峰值出现时间先于防御酶基因及PR基因表达量的峰值出现时间,说明SA作为信号分子参与BABA诱导植株防卫基因产生过程。

二、抗病毒剂VA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与水杨酸含量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病毒剂VA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与水杨酸含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病毒病
        1.1.1 植物病毒病的危害
        1.1.2 植物病毒病的种类
        1.1.3 植物病毒防治策略
    1.2 植物诱导抗性
        1.2.1 植物免疫系统
        1.2.2 植物诱导抗性的作用机制
        1.2.2.1 组织病理学机制
        1.2.2.2 生理生化机制
        1.2.2.3 分子机制
    1.3 植物免疫诱抗剂
        1.3.1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概述
        1.3.2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
    1.4 RNA沉默与植物防御病毒的研究
        1.4.1 RNA沉默的发现
        1.4.2 RNA沉默的途径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免疫诱抗剂—智能聪
        2.1.2 病原及植物材料
        2.1.3 质粒、菌株
        2.1.4 酶及各种生化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1.6 工具软件与数据库
        2.1.7 PCR引物
    2.2 材料准备及处理
        2.2.1 本氏烟草的种植与处理
        2.2.2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侵染烟草
        2.2.3 马铃薯X病毒的活化与保存
        2.2.4 本氏烟草的处理和取材方法
        2.2.5 培养基
    2.3 试验方法
        2.3.1 智能聪各组分的分离纯化
        2.3.2 植物总RNA的提取
        2.3.3 反转录合成cDNA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5 水杨酸检测
        2.3.6 长波紫外灯的使用
        2.3.7 活性氧检测
        2.3.7.1 DAB染色检测过氧化氢的积累
        2.3.7.2 NBT染色检测超氧阴离子的积累
        2.3.8 钙离子信号的检测
        2.3.8.1 本氏烟草叶片细胞内Fluo-3AM的装载
        2.3.8.2 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2.3.9 荧光强度的量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ZNC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
    3.2 ZNC的有效抗病毒组分的筛选
    3.3 不同浓度Fraction8 对病毒的防治效果
    3.4 Fraction8 不同处理方式对病毒的防治效果
        3.4.1 先接种病毒后喷施Fraction8 的防治效果
        3.4.2 先喷施Fraction8 后接种病毒的防治效果
    3.5 Fraction8 增强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
    3.6 Fraction8 诱导植物抗病毒机制研究
        3.6.1 Fraction8 能够促进水杨酸的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
        3.6.2 Fraction8 能够促进ROS的积累
        3.6.3 Fraction8 能够促进Ca~(2+)内流
        3.6.4 Fraction8 可能通过SA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抗病毒性
4 讨论
    4.1 Fraction8 对病毒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
    4.2 Fraction8 诱发植物抗病毒的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2)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生产概况与病毒病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
    1.2 苹果脱毒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茎尖培养
        1.2.2 热疗法
        1.2.3 化学疗法
        1.2.4 茎尖嫁接
        1.2.5 茎尖超低温疗法
    1.3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3.1 褪黑素的概况
        1.3.2 褪黑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
        1.3.3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
        1.3.4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
        1.3.5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机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本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褪黑素增进植物抗病毒的机理研究
    2.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2.1.3 主要试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TMV病毒粒子的提纯
        2.2.2 外施褪黑素对烟草TMV局部侵染抗性的影响
        2.2.3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TMV系统侵染抗性的影响
        2.2.4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SA含量的影响
        2.2.5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H_2O_2含量的影响
        2.2.6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NO含量的影响
        2.2.7 外施NO供体对番茄TMV抗性的影响
        2.2.8 内源SA对番茄TMV抗性的影响
        2.2.9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3 试验结果
        2.3.1 外施褪黑素对烟草TMV局部侵染抗性的影响
        2.3.2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TMV系统侵染抗性的影响
        2.3.3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中SA含量的影响
        2.3.4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中H_2O_2含量的影响
        2.3.5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NO含量的影响
        2.3.6 NO对番茄TMV抗性影响
        2.3.7 内源SA对番茄TMV抗性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外施褪黑素结合茎尖培养脱除ASGV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与保持
        3.2.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2.3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3.2.4 外施褪黑素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3.2.5 再生苗的温室移栽
        3.2.6 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
        3.2.7 病毒的指示植物法与DAS-ELISA检测
        3.2.8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SA与NO含量的影响
        3.2.9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病毒含量的影响
        3.2.10 外施褪黑素对病毒在茎尖分布的影响
        3.2.11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3.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3.3.3 外施褪黑素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3.3.4 病毒RT-PCR检测结果
        3.3.5 病毒的指示植物法与DAS-ELISA检测结果
        3.3.6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病毒含量的影响
        3.3.7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SA和NO含量的影响
        3.3.8 外施褪黑素对病毒在茎尖分布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外施褪黑素结合叶片不定芽茎尖培养脱除苹果病毒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与保持
        4.2.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4.2.3 外施褪黑素结合不定芽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
        4.2.4 病毒的RT-PCR检测
        4.2.5 外施褪黑素影响叶片再生不定芽的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定位
        4.2.6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4.3 试验结果
        4.3.1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4.3.2 外施褪黑素结合叶片再生不定芽茎尖培养的脱毒效应
        4.3.3 外施褪黑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影响的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定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褪黑素介导植物增强对病毒抗性的关键因子在促进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研究
    5.1 试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5.1.3 主要试验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和保持
        5.2.2 外施SNP与SA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5.2.3 外施SNP与SA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5.2.4 病毒的RT-PCR检测
        5.2.5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5.3 试验结果
        5.3.1 外施SNP与SA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5.3.2 外施SNP与SA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金针菇毒素FTX的原核表达体系构建及其对TMV的抗病性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TMV的危害
    1.2 TMV的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化学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3 生物农药抗TMV的机制研究
        1.3.1 对TMV的钝化作用
        1.3.2 对寄主的保护作用
        1.3.3 对寄主的治疗作用
    1.4 FTX和TDP蛋白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FTX和TDP的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材料
        2.1.2 pET32a载体图谱
        2.1.3 主要药剂及试剂盒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5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FTX和TDP基因引物的设计
        2.2.2 金针菇的总RNA提取
        2.2.3 RT-PCR扩增FTX和TDP基因cDNA序列
        2.2.4 重组载体FTX-pET32a和TDP-pET32a的构建
        2.2.5 重组质粒FTX-pET32a和TDP-pET32a转入表达菌株
    2.3 结果与分析
        2.3.1 FTX和TDP蛋白cDNA的RT-PCR结果
        2.3.2 重组质粒菌液PCR鉴定
        2.3.3 FTX和TDP蛋白cDNA序列测定结果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3章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 试验方法
        3.2.1 各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3.2.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诱导表达最适温度的确定
        3.3.2 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蛋白FTX和TDP
        3.3.3 FTX和TDP蛋白的纯化结果
        3.3.4 重组蛋白浓度测定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4章 FTX和TDP对感染TMV烟草的保护作用
    4.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试剂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TMV的提纯
        4.2.2 摩擦接种烟草花叶病毒
        4.2.3 各蛋白诱导作用试验处理
        4.2.4 防御酶酶活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各试验组烟草症状图
        4.3.2 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4.3.3 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4.3.4 几丁质酶活性变化
        4.3.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蛋白对TMV的治疗作用
    5.1 试验材料
        5.1.1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5.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各蛋白诱导作用试验处理
        5.2.2 引物设计
        5.2.3 普通RT-PCR扩增检测引物的特异性
        5.2.4 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TMV含量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普通RT-PCR扩增检测引物的特异性
        5.3.2 qRT-PCR动力学溶解曲线
        5.3.3 FTX和TDP处理后烟草中TMV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壬二酸诱导烟草抗病性作用机理探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烟草病毒病的种类
    1.2 烟草花叶病的危害
    1.3 烟草花叶病的发生规律
    1.4 烟草花叶病的防治
    1.5 植物先天免疫防御系统
    1.6 植物诱导抗性免疫防御机制
        1.6.1 诱导系统抗性
        1.6.2 系统获得性抗性
        1.6.3 SAR重要的信号物质SA
    1.7 壬二酸的结构与合成
    1.8 壬二酸抗病作用机理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与处理方法
        3.1.1 室内实验材料与处理方法
        3.1.2 大田试验材料与处理方法
    3.2 实验方法
        3.2.1 NBT化学组织染色
        3.2.2 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
        3.2.3 烟草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R/S)的测定
        3.2.4 SOD、CAT和POD活性测定
        3.2.5 烟草总RNA的提取
        3.2.6 反转录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3.2.8 烟草花叶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调查方法
        3.2.9 烟株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3.3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壬二酸参与的烟草抗病机理分析
        4.1.1 壬二酸对烟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1.1.1 壬二酸对烟草PR1基因的表达分析
        4.1.1.2 壬二酸对烟草NrCN基因的表达分析
        4.1.1.3 壬二酸对烟草PAL基因的表达分析
        4.1.1.4 壬二酸对烟草NPR1基因的表达分析
        4.1.1.5 壬二酸对烟草AZI1基因的表达分析
        4.1.1.6 壬二酸对烟草GCN2基因的表达分析
        4.1.2 壬二酸对烟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2.1 壬二酸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1.2.2 壬二酸喷施后烟草叶片NBT染色情况
        4.1.2.3 壬二酸对烟草APX基因的表达分析
        4.1.2.4 壬二酸对烟草SOD基因的表达分析
        4.1.3 壬二酸对烟草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4.1.4 壬二酸对烟草根系生长的影响
        4.1.4.1 壬二酸对烟草根长和根鲜重的影响
        4.1.4.2 壬二酸对烟草根冠比的影响
    4.2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TMV的防治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4.2.1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NC55 TMV的防治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4.2.1.1 烟草NC55 TMV的发病情况
        4.2.1.2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NC55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2.1.3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NC55抗氧化基因表达分析
        4.2.1.4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NC55农艺性状的影响
        4.2.2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NC196 TMV的防治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4.2.2.1 烟草NC196 TMV的发病情况
        4.2.2.2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NC196农艺性状的影响
        4.2.3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LY1306 TMV的防治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4.2.3.1 烟草LY1306 TMV的发病情况
        4.2.3.2 壬二酸的喷施对烟草LY1306农艺性状的影响
        4.2.4 壬二酸的喷施对云烟87 TMV的防治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4.2.4.1 云烟87 TMV的发病情况
        4.2.4.2 壬二酸的喷施对云烟87农艺性状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壬二酸诱导烟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抗病能力
    5.2 壬二酸提高烟草抗氧化胁迫能力提高抗病性
    5.3 壬二酸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
6 小结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作者简介

(5)外源Hpa1蛋白介导半夏抗TMV活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半夏研究概况
        1.1.1 半夏的植物学特征
        1.1.2 半夏的药用价值
        1.1.3 半夏的病毒病害
    1.2 烟草花叶病毒
        1.2.1 TMV发生历史
        1.2.2 TMV的危害
        1.2.3 TMV的病毒特征及传播途径
        1.2.4 TMV的防治
    1.3 Harpin蛋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Harpin蛋白的概述
        1.3.2 Hap1 蛋白抗病研究进展
    1.4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病害与植物诱导抗病性
        1.4.2 植物诱导抗病性特点
        1.4.3 植物诱导抗病性机制
    1.5 试验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路线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半夏茎尖脱毒培养及病毒检测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植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激素单一水平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
        2.2.2 两种激素不同水平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
        2.2.3 茎尖愈伤组织细胞形态观察
        2.2.4 酶联免疫检测
        2.2.5 病毒RT-RCR检测
        2.2.6 炼苗与移栽
    2.3 结果与分析
        2.3.1 2,4-D或6-BA单因素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2 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
        2.3.3 愈伤组织的器官分化分析和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2.3.4 半夏茎尖脱毒苗病毒检测
        2.3.5 炼苗与移栽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外源Hpa1 介导半夏抗TMV分子机制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植物
        3.1.2 供试病毒
        3.1.3 供试诱导剂
        3.1.4 主要试剂
        3.1.5 主要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Hpa1 介导TMV抗性初步测定
        3.2.2 防御酶活性测定
        3.2.3 防御相关物质含量测定
        3.2.4 组织病理学观察
        3.2.5 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浓度Hap1 蛋白对半夏抗TMV的诱导效果测定
        3.3.2 Hap1 蛋白对半夏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3.3 Hap1 蛋白对半夏体内防御物质含量的影响
        3.3.4 Hap1 蛋白对半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3.3.5 Hap1 蛋白对半夏病程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外源Hpa1 介导半夏抗TMV田间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4.1 试剂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植株培养
        4.2.2 病情指数调查
        4.2.3 不同诱导期TMV-CP的表达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病情指数调查结果
        4.3.2 不同诱导期TMV-CP转录物水平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A:本文所用的试剂
附录B:主要实验设备
致谢

(6)抑制马铃薯Y病毒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活性组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马铃薯Y病毒概述
    1.2 生防微生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1.2.1 生防真菌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1.2.2 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1.2.3 生防放线菌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1.3 抗植物病毒物质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1 抑制病毒侵染
        1.3.2 抑制病毒复制和增殖
        1.3.3 诱导寄主产生抗性
    1.4 发酵培养基设计优化策略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抑制马铃薯Y病毒活性菌株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菌株
        2.2.2 供试培养基
        2.2.3 供试植物及病毒
        2.2.4 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嗜盐菌发酵液及去菌体发酵液的制备
        2.3.2 抑制PVY活性菌株的筛选
        2.3.3 quan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PVY含量体系建立
        2.3.4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抑制PVY活性菌株筛选实验的RNA提取结果
        2.4.2 抑制PVY活性菌株筛选实验的Real-Time PCR检测结果
    2.5 讨论
第三章 嗜盐菌E40203a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供试菌株
        3.2.2 供试碳、氮源及无机盐
        3.2.3 供试培养基
        3.2.4 供试植物及病毒
        3.2.5 仪器及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E40203a2 的形态学鉴定
        3.3.2 菌株E40203a2 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3.3 嗜盐菌E40203a2 发酵液及去菌体发酵液的制备
        3.3.4 去菌体发酵液抑制PVY活性的测定
        3.3.5 最佳碳、氮源和无机盐的筛选
        3.3.6 响应面优化设计
        3.3.7 响应面优化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菌株形态学鉴定
        3.4.2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3.4.3 荧光定量体系检测结果
        3.4.4 不同碳源对菌株E40203a2 抑制PVY活性的影响
        3.4.5 不同氮源对嗜盐菌E40203a2 抑制PVY活性的影响
        3.4.6 不同无机盐对嗜盐菌E40203a2 抑制PVY活性的影响
        3.4.7 嗜盐菌E40203a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4.8 二阶回归模型的拟合及方差分析
        3.4.9 响应面分析
        3.4.10 优化验证试验
    3.5 讨论
第四章 嗜盐菌E40203a2 活性组分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供试菌株
        4.2.2 供试培养基
        4.2.3 供试植物及病毒
        4.2.4 仪器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嗜盐菌E40203a2 发酵液有机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4.3.2 发酵液不同提取物抑制PVY活性的测定
        4.3.3 发酵液不同提取物对编码PVY功能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3.4 发酵液不同提取物对寄主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4.4.2 活性菌株的不同提取物抑制PVY的活性
        4.4.3 发酵液活性组分对编码PVY功能蛋白及寄主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4 发酵液活性组分对寄主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7)玉米响应SCMV侵染的蛋白组学研究及ZmPALs在SCMV侵染中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抗病毒免疫途径
    1.2 植物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植物-病毒互作中的应用
    1.3 VIGS及其在植物基因组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1.4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常用溶液和培养基的配置
    2.3 基本实验方法
第三章 玉米响应SCMV侵染的蛋白组学分析
    3.1 SCMV侵染玉米表型观察
    3.2 iTRAQ测序流程
    3.3 响应SCMV侵染的玉米蛋白分析
    3.4 SCMV侵染激活1 SL和2 SL中胁迫与防御反应
    3.5 SCMV侵染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3.6 SCMV侵染后对1 SL和2 SL中ROS的调控
    3.7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利用VIGS初步研究ZmPDIL、ZmPGK和ZmPAO在SCMV侵染中的功能
    4.1 BMV VIGS载体对SCMV侵染增殖的影响
    4.2 瞬时沉默ZmPDIL和ZmPGK抑制SCMV系统侵染
    4.3 瞬时沉默ZmPAO促进SCMV系统侵染
    4.4 酵母中检测ZmPDIL、ZmPGK、ZmPAO与SCMV编码的蛋白相互作用
    4.5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ZmPALs在SCMV侵染中功能分析
    5.1 SCMV侵染上调Zm/ML/在第一片系统侵染叶片中转录水平表达
    5.2 ZmPALs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5.3 瞬时沉默ZmPALs促进SCMV增殖
    5.4 瞬时沉默ZmPALs抑制ZmPR1和ZmPR5的表达
    5.5 SA在玉米抗SCMV侵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5.6 结论与讨论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玉米响应白草花叶病毒系统侵染的蛋白组学分析
    1 响应PenMV系统侵染的玉米蛋白的鉴定
    2 响应PenMV侵染的玉米蛋白功能归类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3 PenMV侵染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4 响应PenMV和SCMV侵染的玉米蛋白比较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3 本研究中扩增基因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用到的引物
附表4 载体构建和检测所用的引物
个人简历

(8)超敏蛋白对烟草蚀纹病毒的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烟草蚀纹病毒研究概括
        1.1.1 烟草蚀纹病毒的发生及危害
        1.1.2 烟草蚀纹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1.2 抗病毒物质的作用机理研究
        1.2.1 抗病毒物质的种类
        1.2.2 抗病毒物质的作用机理研究
    1.3 超敏蛋白的溶血性研究
        1.3.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溶血性研究
        1.3.2 无溶血性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超敏蛋白JDF-d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硫酸铵盐析样品及生物活性测定
        2.2.2 超敏蛋白JDF-d的分离纯化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超敏蛋白JDF-d对烟草蚀纹病毒诱导抗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0 不同浓度超敏蛋白对烟草蚀纹病毒的诱导抗性效果
        3.2.1 超敏蛋白 JDF-d 的体外抗 TEV 活性
        3.2.2 超敏蛋白 JDF-d 对烟草的保护效果
        3.2.3 对烟草叶片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2.4 超超敏蛋白 JDDF-d 对烟草草农艺性状的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无溶血性菌株的诱变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紫外诱变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致死率及突变菌株的检测
        4.2.2 硫酸二乙酯(DES)诱变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致死率及突变菌株的检测
        4.2.3 亚硝酸(HNO2)诱变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致死率及突变菌株的检测
        4.2.4 无溶血性突变菌株的抑菌活性检测
        4.2.5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实验
    4.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烟草CN基因调控植株抗TMV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概述
        1.1 TMV的发现
        1.2 TMV的生物学特征及传播
        1.3 TMV的症状、危害及分布
    2 抗TMV策略研究进展
        2.1 化学合成农药防治TMV
        2.2 天然活性物质抗TMV
        2.3 抗TMV烟草品种选育
    3 烟草抗TMV机制研究
        3.1 防御酶参与的抗性
        3.2 病程相关蛋白介导的抗性
        3.3 抗性基因R参与的抗性
    4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CN基因对烟草TMV抗性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CN基因烟草植株获得
        3.2 接种TMV对转基因植株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CN对TMV抗性及―Gene-deletor system‖对外源基因清除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含―Gene-deletor system‖烟草的获得
        3.2 CN基因聚类及表达模式分析
        3.3 接种TMV对转基因烟草抗性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CN及HAK1协同作用对TMV抗性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质粒构建
        2.3 烟草共转化及转基因植株鉴定
        2.4 无选择标记植株的获得及TMV接种
        2.5 叶片显微观察及病斑统计分析
        2.6 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及TMV半定量分析
        2.7 抗病相关基因及钾吸收相关基因相对表达分析
        2.8 钾含量、烟碱含量及光合参数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转CN及HAK1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
        3.2 CN和HAK1协同作用对叶片形态的影响
        3.3 CN和HAK1协同作用对抗病斑形成的影响
        3.4 CN和HAK1协同作用对AOEs活性及SA含量的影响
        3.5 CN和HAK1协同作用对抗病及钾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6 共转CN和HAK1对植株钾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4 讨论
第五章 共转化植物表达载体pSH737-U4Cn- RcHak对盐耐胁迫能力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转化烟草植株HAK1表达分析
        3.2 盐胁对超量表达HAK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盐胁迫对烟苗生长及HAK1表达模式的影响
        3.4 盐胁迫对转基因烟苗Chl和MDA含量的影响
        3.5 盐胁迫对超量表达HAK1烟草AOEs活性的影响
        3.6 盐胁迫对钠钾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7 盐胁迫对植株体钠钾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创新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β-氨基丁酸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诱导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Y病毒(PVY)及其危害
        1.1.1 马铃薯Y病毒
        1.1.2 马铃薯Y病毒的危害
    1.2 BABA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转、代谢及对植物的生理效应
        1.2.1 BABA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转、代谢
        1.2.2 BABA对植物的生理效应
    1.3 植物体抗病性的诱导及诱导因素的作用
        1.3.1 植物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
        1.3.2 过氧化氢(H_2O_2)在植物抗性诱导过程中的作用
        1.3.3 防御酶系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1.3.4 PR蛋白在植物抗性诱导过程中的作用
        1.3.5 SA在植物抗性诱导过程中的作用
    1.4 BABA诱导植物抗性作用机制
        1.4.1 引起细胞壁结构变化及过敏反应
        1.4.2 植株生成活性氧物质和抗菌物质产生
        1.4.3 对防御酶系的影响
        1.4.4 引起PR蛋白的积累
        1.4.5 BABA诱导抗性的信号转导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BABA对烟草PVY抗性诱导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试验地点
        2.1.4 试验设计
        2.1.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试验方法
        2.2.1 BABA最适浓度的测定
        2.2.2 BABA诱导烟草抗PVY作用及其对植株生理生长影响的表型观察
        2.2.3 烟草总RNA的提取
        2.2.4 RNA的反转录
        2.2.5 SYBR Green Real time-PCR
    2.3 结果与分析
        2.3.1 BABA最适喷施浓度的确定
        2.3.2 BABA对接种PVY烟草症状的影响
        2.3.3 BABA对烟草中PVY表达量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过氧化氢原位表征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试验地点
        3.1.4 试验设计
        3.1.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试验方法
        3.2.1 烟草植株内过氧化氢原位表征的测定
        3.2.2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烟草植株内过氧化氢原位表征的测定
        3.3.2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3.4 讨论
        3.4.1 BABA在诱导烟草抗PVY过程中对植株内过氧化氢的影响
        3.4.2 BABA在诱导烟草抗PVY过程中对植株POD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4.3 BABA在诱导烟草抗PVY过程中对植株PAL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4.4 BABA在诱导烟草抗PVY过程中对植株CAT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第四章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试验地点
        4.1.4 试验设计
        4.1.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2 试验方法
        4.2.1 烟草总RNA的提取
        4.2.2 RNA的反转录
        4.2.3 RT-PCR的试验步骤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1a表达的影响
        4.3.2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2a表达的影响
        4.3.3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4a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4.4.1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1a表达的影响
        4.4.2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2a表达的影响
        4.4.3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4a表达的影响
第五章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内源SA含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试剂与仪器
        5.1.3 试验地点
        5.1.4 试验设计
    5.2 试验方法
        5.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5.2.2 烟草叶片内SA的提取
        5.2.3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对SA的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标准曲线及分离效果图分析
        5.3.2 BABA对烟草内源SA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6.1 全文总结
        6.1.1 BABA诱导烟草对PVY抗性的影响
        6.1.2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过氧化氢表达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6.1.3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PR基因表达的影响
        6.1.4 BABA对烟草抗PVY过程中内源SA含量的影响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抗病毒剂VA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与水杨酸含量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D]. 张明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D]. 陈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金针菇毒素FTX的原核表达体系构建及其对TMV的抗病性机制分析[D]. 肖华. 南昌大学, 2020
  • [4]壬二酸诱导烟草抗病性作用机理探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D]. 张松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外源Hpa1蛋白介导半夏抗TMV活性分析研究[D]. 王宝霞.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抑制马铃薯Y病毒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活性组分的研究[D]. 他永全. 青海大学, 2019(04)
  • [7]玉米响应SCMV侵染的蛋白组学研究及ZmPALs在SCMV侵染中的功能分析[D]. 陈晖.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8]超敏蛋白对烟草蚀纹病毒的防治研究[D]. 王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9]烟草CN基因调控植株抗TMV机理研究[D]. 秦利军. 贵州大学, 2015(07)
  • [10]β-氨基丁酸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诱导及其机理研究[D]. 高琪昕.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抗病毒剂VA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与水杨酸含量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