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藿香叶的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卢昌华[1](2020)在《广藿香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和倍半萜合酶的基因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其挥发油广泛应用于香水行业,广藿香醇作为广藿香油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因此,从基因水平上研究广藿香醇的合成机制,对其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进行调控,以期在体外通过发酵工程获得大量广藿香醇。同时通过转基因途径,从植物来源上提高广藿香醇的表达,为进一步利用广藿香药用资源奠定基础。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是广藿香倍半萜合成途径中合成中间体法尼基焦磷酸的关键酶,能够催化异戊烯基焦磷酸(IPP)和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DMAPP)生成法尼基焦磷酸等前体物质。本课题组对广藿香叶片进行2代+3代测序,获得广藿香转录组数据;使用逆转录法获得广藿香法尼基焦磷酸基因(FPPS)的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广藿香FPPS基因的cDNA全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量为40 KD,等电点为5.43,蛋白的催化部位由一个大的中心腔组成,该中心腔主要由反平行的α螺旋组成,在中心腔有两个相对的壁,上面富含天冬氨酸富集区(DDXXD)。使用无缝克隆的方法构建pET-28a-FPPS和pET-32b-FPPS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蛋白表达菌株BL21(DE3)中,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下诱导蛋白表达,结果发现pET-28a-FPPS载体表达的蛋白出现截短,截短10 KD左右,p ET-32b-FPPS载体表达蛋白受温度调控比较明显,20、25℃温度下蛋白大部分表达在上清,30、37℃温度下蛋白大部分表达在沉淀中。选取25℃、130 rmp、1 mM IPTG条件下诱导蛋白大量表达,使用琼脂糖Ni柱对蛋白进行纯化,并使用BCA方法检测蛋白浓度,在IPP和DMAPP的缓冲液中进行酶促反应,反应结束后使用HPLC-MS检测产物,结果发现蛋白酶促反应结果符合预期,产生单萜化合物香叶基焦磷酸和倍半萜化合物α-羟基法尼基磷酸。倍半萜合酶(PTS)是广藿香中合成广藿香醇的关键酶,催化法尼基焦磷酸生成广藿香醇等倍半萜化合物。本研究使用自诱导方式代替IPTG诱导带有pET-32b-PTS载体的BL21(DE3)菌株,获得可溶性的PTS蛋白,蛋白纯化后进行浓度检测,再以法尼基焦磷酸为底物进行酶促反应,结果发现纯化后的蛋白具有活性,能催化底物产生广藿香醇及其他副产物。本课题组前期获得了过表达和反义RNA沉默PTS基因的广藿香植株,但是未对其进行含量检测。本次研究对这两组广藿香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过表达植株的广藿香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7.6%、47.1%和35.7%(干重),广藿香酮含量下降了59.2%,-20.4%和60.7%;干扰组广藿香醇含量降低了18.0%(干重),广藿香酮含量上升了314.1%。因此推测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可能具有共同前体。同时将PTS基因导入烟草中,获得了转PTS基因的烟草,为后期进一步验证PTS基因功能提供材料。倍半萜合成途径中许多关键基因受到茉莉酸的调控,本研究通过在广藿香叶片上外施茉莉酸甲酯,在7个不同时间段采收叶片,提取RNA后对FPPS和PTS基因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发现FPPS和PTS基因受茉莉酸甲酯调控。相对于FPPS,PTS基因表达量受茉莉酸甲酯调控作用更明显;两个基因在48 h时的表达量和对照组差异最显着,0.1 mM茉莉酸甲酯诱导下48 h时的FPPS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上调2.53倍,而PTS基因上调4.81倍;0.25 mM茉莉酸甲酯诱导下48 h时的FPPS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上调2.20倍,而PTS基因上调4.88倍;并且从FPPS基因的表达趋势可以推测高浓度的茉莉酸甲酯会抑制FPPS基因的表达,低浓度茉莉酸甲酯能促进FPPS基因的表达。
安鑫[2](2020)在《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的多维度品质评价》文中认为目的:中药材的品质是中药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但在实际生产与贸易中,单独利用某一种品质评价方法(如性状鉴定、分子鉴定等),较难实现中药材品质的全面合理评价。理想的中药材品质评价方法应将外观性状、化学成分、分子生物评价三者相结合,实现对中药材的多维度准确评价,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是着名的“十大南药”之一,临床使用广泛,疗效甚佳,亦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中的重要中药。受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加工方法等影响,各地所生产的广藿香在外观形态、化学成分、基因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品质也有相应的差别,从而造成了广藿香品种混乱,分类方法复杂等问题。近年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促使广藿香的混伪品涌现,对消费者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及健康危害。因此,在当前南药资源大开发的背景下,准确评价不同栽培品种及化学型的广藿香,对于这一岭南名药的质量控制及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广藿香主含的挥发油成分是评判其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腺毛是挥发油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场所。有研究表明,植物腺毛的形态特征不仅是植物分类的可靠依据,其生长发育状态甚至可影响中药材的整体品质。基于以上事实,本研究针对广藿香这一分类混乱、混伪品难以区分的中药,探索建立“性状评价+化学评价+分子评价”三者结合的中药材多维度品质评价体系,从广藿香表皮毛微形态特征、挥发油中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和DNA分子鉴定等多角度出发,对传统评价和分类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更加客观准确地鉴评其真伪优劣,实现中药“辨状论质”的科学阐释;同时,开发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以区分广藿香及其混伪品,保障消费者权益及临床用药安全,为中药质量控制以及探讨广藿香品质形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性状及微性状鉴别评价:基于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以8个不同品种来源,2个采收期(6月末和10月末)的广藿香叶片为材料,通过肉眼及体视镜观察叶片形态特征,水合氯醛透化法制片观察叶表皮毛特征,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整理统计数据,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叶表皮毛密度、腺毛直径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样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相比较,以实现广藿香的“辨状”。2.化学成分鉴别评价: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来源广藿蕾香甲醇提取部分的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含量,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整理数据,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平均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对广藿香样品的化学型进行分类,以实现广藿香的“论质”。将结果与表皮毛密度进行关联分析,探究性状表型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3.分子鉴定: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扩增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样品的ITS2序列及matK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基于二代测序技术,使用SPAdes基因组组装软件、GeSeq基因注释软件、mVISTA基因组全局比对软件对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比对分析。4.正品与混伪品的特异性分子鉴别:基于ITS2序列,使用Primer3.0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优化特异性PCR反应条件,鉴别广藿香及其混伪品。结果:1.基于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叶表皮毛密度和直径),可将8个不同品种来源,2个采收期的广藿香分为了 4大类,与传统分类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2.基于气相色谱法测定广藿香甲醇提取部分广藿香醇及广藿香酮含量,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将8个不同品种来源,2个采收期的广藿香分为3种化学型,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3.DNA条形码测序分析结果表明,8个不同品种来源的样品均为广藿香。获得了8个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的叶绿体全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8个样品的叶绿体基因组均较为保守,并筛选出了其中的3个高变区(rbcL、ndhB、rrn23)。4.基于ITS2序列所设计的鉴别引物特异性良好,在优化的PCR反应条件下,广藿香原植物、饮片及中成药均出现清晰明亮的特异性电泳条带,混伪品无条带。结论:1.基于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广藿香分类方法,补充了表皮毛特征这一植物表型在广藿香品种分类中的应用,证实了表皮毛特征在广藿香分类中的作用。2.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广藿香中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无需提取广藿香挥发油,大大提高了品质评价的实效性;各样品化学成分含量与表皮毛特征的关联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初步证实了广藿香腺毛特征与其质量之间的相关性。3.验证了各样品基源的准确性;与多年前的研究报道结果相对比,发现不同产地及品种来源广藿香经过多年栽培引种,在基因水平上发生了变异。广藿香叶绿体基因组中3个变异较大的区域(rbcL、ndhB、rrn23)可作为候选DNA条形码用于其栽培品种及化学型的鉴别。4.建立了一种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以准确鉴别广藿香及其混伪品,此方法对降解程度较严重的广藿香干燥药材及中成药同样适用,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的观察分析,有效成分化学含量测定及分子鉴定,建立了一种“性状评价+化学评价+分子评价+混伪品鉴别”的中药材多维度品质评价体系;获得了 8个不同品种来源的广藿香叶绿体全基因组,为广藿香的超级DNA条形码研究提供了基础;验证了广藿香表皮毛特征与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广藿香的品种分类及优劣评价提供了更为全面系统的方法,从现代科学角度对中药材“辨状论质”这一传统经验进行了初步阐释,也为相关中药材品质评价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安鑫,吴文如,来慧丽,黄玉瑜,吴小燕,陈镇舟,谭新宁[3](2020)在《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表皮毛特征作为药用植物的"微性状"特征,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植物学分类研究中,表皮毛的生长发育状态可以直接影响药材的整体品质。广藿香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叶表皮毛中的腺毛是其挥发油的主要合成分泌场所,而非腺毛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影响其长势和产量。为了探讨叶表皮毛特征在广藿香品种鉴别方面的意义,该研究以8个不同品种来源以及2个采收期(6月末和10月末)的广藿香的顶叶、第4对生叶及底叶为材料,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法制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统计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叶表皮毛密度、腺毛直径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来源,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叶表皮毛密度有显着性差异,6月末采收的广藿香叶表皮毛密度显着低于10月末采收的;根据叶表皮毛(非腺毛、头状腺毛、盾状腺毛)密度及腺毛直径,可将相同采收期的8个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分为4类,且可以将已知品种来源的南香、肇香和牌香分开,与传统分类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叶表皮毛密度和腺毛直径在广藿香的分类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并为广藿香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高文杰,周蕴薇,王想,焦宏彬,李海波,何淼[4](2017)在《UV–B辐射对神农香菊叶片表皮毛及其分泌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材料,用紫外光UV–B对其进行辐射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CK)、1、3、5、7 d,研究其对叶片表皮毛形态、密度和叶片表面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处理后的头状腺毛中部出现不规则凹陷,甚至扭曲;"T"形非腺毛出现顶细胞破裂、脱落现象;头状腺毛和"T"形非腺毛的密度均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两者均在处理1 d时达最大,此时叶尖、叶中、叶基的头状腺毛密度每视野分别为16.00、13.67、18.67根,叶片下表皮的"T"形非腺毛密度每视野达43.84根;叶片表面分泌物中α–蒎烯、α–荜澄茄油烯的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而杜松萜烯、1–石竹烯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均在处理3 d时相对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9.45%和14.71%;樟脑类物质和醇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第1天或第3天达到最大值,第7天降到最低。
刘璐[5](2016)在《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积累对昼夜变化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百秋李醇作为广藿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和广藿香的活性成分之一,是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用于评价广藿香药材及广藿香油质量的指标成分,除了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和抑菌功效之外,还是一种很好的定香剂,有独特宜人的气味且可使香味持久,因而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和日用品等行业。在自然界中,百秋李醇主要存在于广藿香的挥发油中,然而在广藿香中含量低限制了它的开发利用,因而有必要对百秋李醇的生物合成与积累规律展开研究。本试验就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积累对昼夜变化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法定量分析广藿香中挥发油、百秋李醇及其他挥发油主要成分在昼夜变化和矿质营养元素处理下的含量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百秋李醇合成酶基因和HMG-CoA还原酶基因在对应处理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昼夜变化过程中,广藿香中挥发油的含量在15:00时达到最大值,24h内平均含量为0.83%;广藿香挥发油中百秋李醇在12:00时达到相对含量最高值,24h内平均相对含量为31.36%;β-广藿香烯在3:00时,法呢醇在9:00时分别达到最大相对含量,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50%和3.83%;β-榄香烯、石竹烯和葎草烯相对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且均在6:00时达到最大值,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0.75%、2.38%和0.96%;a-愈创木烯、刺蕊草烯和α-布藜烯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均在18:00达到最高值,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6.73%、4.68%和9.54%。(2)Mg、Mn和Co 3种矿质营养元素均能促进广藿香中挥发油和百秋李醇的积累,且最佳作用浓度相同,分别为:低浓度Mn (1μM)、高浓度Mg (10mM)和Co (1mM), Mn以处理1次,Mg和Co以处理2次时分别获得最高含量的挥发油,百秋李醇则均在处理1次时达到最高相对含量:α-愈创木烯和葎草烯均在高浓度Mg(10mM)处理3次后达到相对含量最高值,中浓度Mn (10μM)处理2次后石竹烯和法呢醇的相对含量达到最大值,刺蕊草烯和α-布藜烯分别高和低浓度Mg (10mM和1mM)处理1次时获得最高相对含量,β-榄香烯和β-广藿香烯的相对含量则分别在中浓度Mn (10μM)处理3次和高浓度Co处理2次时达到最大值。(3)本研究克隆得到了广藿香HMGR基因的片段序列,长度为449bp,编码143个氨基酸。获得的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记的其他物种的HMGR基因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可以确定获得的序列为目的序列;广藿香植株根中HMGR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叶和茎,叶略高于茎,但差异不显着,说明在广藿香植株中,HMG-CoA还原酶在根中活性最高。(4)本研究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广藿香叶中PTS基因和HMGR基因在昼夜变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PTS基因的转录从夜晚就开始积累,黎明前(3:00)达到最高峰,然后转录水平逐渐下降;HMG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出午后低而夜间高的变化趋势,在中午12:00达到峰值,与百秋李醇达到最高含量的时间点相吻合。(5)分析广藿香叶中PTS和HMGR基因在对应Mg、Mn和Co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3种矿质营养元素不同浓度处理对PTS基因的表达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3种矿质营养元素对HMGR基因的表达影响不同,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是低浓度Mg(1mM)和低、中和高浓度Co(1μM、10μM和100μM),其中以高浓度Co处理促进效果最佳。
杨雨婷[6](2016)在《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药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诱导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细胞MV4-11凋亡的机制,初步揭示二者治疗AML的作用。方法: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对12种共15株肿瘤细胞株及2种正常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筛选敏感细胞株;2.25、50、100μg/mL的广藿香醇或广藿香酮作用于MV4-11细胞24h,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技术和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利用PI单染法和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MV4-11细胞周期;同时用流式细胞仪采用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3.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广藿香醇对MV4-11细胞内NF-κB, PKM2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检测广藿香酮对MV4-11细胞内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凋亡蛋白caspase-7表达的影响。结果:1.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在一定浓度下均能够有效抑制15株肿瘤细胞株的生长,IC50在19.6~100 μg/mL之间,其中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MV4-11最为敏感,IC50分别为23.2±4.9 μg/mL、22.6 ±3.7 μg/mL。2.对MV4-1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25、50、100 μg/mL广藿香醇或广藿香酮作用MV4-11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均能观察到细胞核皱缩,染色质密集和致密浓染的碎块;广藿香醇能够阻滞细胞周期于Gg2/M期,与溶剂对照组G2/M期细胞的41.6%相比,广藿香醇各剂量组G2/M期细胞数分别显着上升至48.7%(25 μg/mL)、55.1%(50μg/mL)和62.8%(100μg/mL),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广藿香酮能阻滞MV4-11细胞周期于Go/G1期,与溶剂对照组Go/G1期细胞的33.2%相比,广藿香酮各剂量组Go/G1期细胞数分别显着上升至38%(25 μg/mL)、44.4%(50 μg/mL)和57.1%(100 μg/mL),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25、50、100μg/mL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均能诱导MV4-11细胞发生凋亡,其中,广藿香醇组的凋亡率分别为8.9%、13.6%、22.0%,广藿香酮组分别为1.6%、10.1%、14.1%,与各组的溶剂对照组比较显着升高(P<0.05);3.对MV4-1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剂量>50μg/mL时,广藿香醇明显抑制细胞内PKM2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总蛋白的表达量不变;同时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量发生改变(P<0.05);在剂量>25 μg/mL时,广藿香酮能够使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内的磷酸化ERK和Caspase-7发生改变(P<0.05)。结论:(1)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但作用强度不同,其中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最敏感;(2)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均可诱导白血病细胞MV4-11凋亡,广藿香醇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广藿香酮阻滞细胞周期于Go/G1期;(3)广藿香醇诱导MV4-11细胞凋亡的机制是通过下调磷酸化PKM2和NF-κB蛋白量的表达,进一步激活caspase-3诱导凋亡的发生;广藿香酮诱导MV4-11细胞凋亡的机制是通过下调ERK的磷酸化激活caspase-7诱发凋亡。
徐岩[7](2015)在《广藿香化感自毒作用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互作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是唇形科(Labiatae)刺蕊草属(Pogostemon)的重要的芳香化湿类中药植物,原产于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但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广藿香连作障碍现象明显,表现为地下部分根系腐烂、退化、根部病害严重,地上叶片长势弱、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整株死亡,造成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这些都阻碍了广藿香的规模化生产。因此,对广藿香连作障碍的成因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从化感作用及土壤生态学角度入手,研究了广藿香的化感自毒作用的表现和机理,及连作后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为实现有效调控广藿香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探讨广藿香根、茎、叶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的化感自毒作用潜力,结果表明:最高浓度的广藿香不同部位水浸液(1:10)对盆栽苗的自毒作用强弱比较结果是叶>根>茎;高浓度的根、茎、叶水浸液(1:10)均能使最株高、根长、最大叶长、总鲜重和叶片数的变化量显着下降;与对照相比,浓度为(1:10)的叶水浸液使植株高度降低了99.8%(p<0.05)。叶和根水浸液随浓度增加,使盆栽苗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先显着升高,后降低。根水浸液(1:25)使SOD含量上升了284.2%,使POD含量上升了99.5%,叶水浸液(1:25)使SOD含量上升了71.2%,使POD含量上升了137.5%。高浓度的叶和根水浸液(1:10)均使广藿香盆栽苗叶片的MDA含量增加,增加值分别为158.3%,和358.3%(p<0.05)。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探讨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的化感自毒作用潜力,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根际土壤水浸液使盆栽苗的株高、根长、最大叶长、叶片数和总鲜重都显着降低,而根长的下降量最明显,为147.1%。中浓度(1:1)和高浓度(纯浓缩物)的根际土壤水浸液使植株总鲜重降低量分别为19.6%和22.7%(p<0.05)。在处理浓度为最高浓度(纯浓缩物)时,SOD、POD、MDA的含量分别达到307μg-1FW,1.6μmol g-1FW and3.3μmol g-1FWh-1。本研究采用水培法,探讨已筛选出的8种化感物质对广藿香盆栽苗的化感自毒作用潜力,结果表明:化感自毒潜力最强的是对羟基苯甲酸,在最高浓度(200μM)时,使广藿香组培苗的株高、根长、总鲜重分别降低了77.0%,42.0%和70.0%(p<0.05)。对羟基苯甲酸对SOD和POD活性的影响最大,在浓度为(50μM)时,使SOD和POD活性分别升高了101.6%和437.4%。本研究采用t-RFLP技术分析了不同茬次广藿香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细菌的种类和菌群数量逐渐下降,优势度和丰富度均降低;土壤真菌的种类和菌群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二茬土壤中有益菌数量降低;土壤因子中全钾和pH是导致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子,细菌中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真菌中的红辣菇菌(Laccaria laccata)是主要致病菌和拮抗菌。
何梦玲,何芳,熊洋,马嘉瑜,龚伟骏,严寒静[8](2014)在《茉莉酸甲酯对广藿香叶中百秋里醇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广藿香为试材,采用叶片喷雾法,外施茉莉酸甲酯于扦插的植株上,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百秋里醇含量,研究茉莉酸甲酯对广藿香叶中百秋里醇形成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广藿香植株经茉莉酸甲酯喷施处理后,其叶中百秋里醇含量与对照有显着差异,以外施50mg/L茉莉酸甲酯时叶中百秋里醇的含量为最高。试验结果表明,外施一定浓度的茉莉酸甲酯能促进广藿香叶中百秋里醇的产生和积累,可以考虑在生产中加以应用。
代蕾[9](2012)在《救必应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及组织化学研究》文中提出救必应,又名龙胆仔、白木香、白沉香、米碎木、山冬青、白皮冬青、大叶冬青、白山叶等。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的干燥树皮或根皮,是我国南方常用的中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行气止痛、凉血止血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肠胃炎、痢疾、骨痛等。救必应作为药用,始载于《岭南采药录》,称“白木香、味苦、清热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2010年版一部)也收载了该药材,其质量控制方法主要为药材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标准药材为对照的薄层色谱鉴别及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的代表性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但这些控制方法比较片面,不能系统的为救必应的化学成分进行质量标准的制定。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救必应药材不仅茎皮与根皮混用,并且由于生长年限、采收部位或者产地的不同等因素导致茎皮药材横切面厚度相差较大,质量优劣不等,甚至出现有同属近缘种植物药材混用的现象,影响救必应药材的临床使用标准及药效。为此,本课题对救必应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指标成分,构建救必应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并将救必应不同用药部位以及同属近缘种植物不同部位的薄层色谱图与救必应指纹图谱进行对比,为完善救必应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因救必应中皂苷类成分含量大且多数为其有效成分,如其中含量较大的具栖冬青苷等,本课题通过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来探讨皂苷类成分在救必应组织中分布的情况,为救必应药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了救必应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以多批次样品中稳定出现的11个峰构建其指纹特征。与随行对照品进行比对,辨认其中的3个特征峰分别为:丁香苷(syringin),具栖冬青苷(peduncu-loside),铁冬青酸(rotundic acid)。应用Chromafinger2005色谱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珠海科曼中药研究有限公司)将薄层色谱图像转化成轮廓曲线图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除了一份样品相似度为0.84以外,其余所有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而相似度较低那一份样品经观察后发现整体药材厚度大,与其余样品差别较大。利用HPTLC指纹图谱可以为救必应建立一个简便的、系统的、专属性强的质量控制方法。2.利用所建立的救必应指纹图谱,考察因生长年限等因素所导致的不同横切面厚度的救必应药材的薄层色谱差异,同时对比救必应不同部位(茎皮、根皮、木心和叶)的薄层色谱以及救必应两种同属近缘种植物药不同部位的薄层色谱差异。结果不同厚度救必应药材的薄层色谱差异较明显,与救必应药材共有模式相比较,厚度为0.5-2mm的救必应药材相似度最高,厚度为2-7mm的救必应药材次之,而厚度为9-12mm的救必应药材薄层色谱明显的与其他厚度药材的薄层色谱有较大分别,丁香营和具栖冬青苷处没有对应的斑点,且大部分的斑点位置和亮度与其他样品相对比也有较大差异。另外,随着厚度的增加,图谱中丁香苷所对应的斑点亮度呈现逐渐减弱现象,说明药材厚度对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而不同部位的薄层色谱图差异也较大,其中与救必应药材商品薄层色谱图极为相似的为救必应茎皮部位的色谱图,而在救必应根皮及木心部位的薄层图谱中,丁香苷所对应的斑点不明显,且木心部位图谱可以明显看出化学成分以及含量的差异,叶片部位差异更甚,丁香苷及具栖冬青苷的含量和其他部位相比明显较少。同属近缘种植物药之间的薄层图谱差异也较大,不能将药材混用之。3.应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技术,研究救必应植物中皂苷成分的累积分布状态。将救必应不同部位的显微切片用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混合试剂进行染色后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阴性对照品为用FAA固定液浸泡1个月的切片组织。结果显示救必应中的皂苷成分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细胞组织中,其中在根中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和皮层薄壁细胞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细胞中;在叶中则主要分布在栅栏组织中,海绵组织有少量分布。本课题为救必应建立了以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核心的救必应药材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救必应植物不同药用部位以及药材不同横切面厚度对救必应药材质量影响较大,与同属近缘种植物间的差异也较大,应该加以区别应用。出于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将救必应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作对比研究也是具有长远的意义的。因此,以救必应主要成分化合物为指标建立救必应指纹图谱评价质量标准的技术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课题通过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来探讨皂苷类成分在救必应组织中分布的情况,为救必应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但由于课题经费以及时间问题,本实验暂时无法对药材进行定点采收并加以系统的比较,只是对于市场上收集到的药材进行初步对比,对于救必应药材不同生长年限等因素所照成的化学成分差异还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救必应中其他类型化学成分的组织化学研究也有待探讨。
曹嵩晓[10](2011)在《广藿香无菌苗的秋水仙素和EMS诱变及突变体植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是我国重要常用中药之一;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国家,后传入我国。广藿香在我国产区栽培,由于气温比原产地低,罕见开花,因此生产上一直采用扦插繁殖。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病原体通过无性繁殖传递,故造成品种退化,病虫危害加重。为了确保广藿香这一重要中药种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是引入新的育种技术和方法以尽快培育出新品种。本研究以广藿香的无菌丛生芽为实验材料,使用秋水仙素和EMS进行诱变处理,并对突变体植株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外植体材料的原初供体与突变体植株相互之间的遗传变异进行ISSR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以广藿香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途经得到大量丛生芽。将从生芽转接到含有不同浓度6-BA的增殖培养基和不同浓度IBA的生根培养基中,分别筛选出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0.1 mg/L~0.2 mg/L6-B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5 mg/L~1.0 mg/L IBA。以在MS+0.1 mg/L 6-BA培养基增殖的丛生芽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化学诱变剂秋水仙素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不同时间,最终得到出广藿香从生芽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2%秋水仙素处理3d;以EMS为化学诱变剂时,半致死剂量为1.2%EMS处理7.5 h。2.为了建立沈广藿香I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定其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广藿香ISSR-PCR反应的5种因素4水平进行优化试验。广藿香I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40 ng, Mg2+2.5mmol/L,引物浓度为0.3μmol/L, Taq聚合酶浓度为1.5 U, dNTPs浓度为150μmol/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按94℃变性45 s,50.9~58.1℃退火45 s,72℃延伸90 s,进行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4℃保存。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和PCR扩增程序,根据所购引物的理论退火温度,设计了6个退火温度梯度对所购60个引物进行退火温度筛选,最终筛选出12个条带丰富、清晰且稳定的引物并确定了其最适退火温度。3.使用广藿香丛生芽的秋水仙素和EMS半致死剂量分别处理100多个丛生芽,最终获得71份秋水仙素诱变植株和62份EMS诱变植株,然后使用筛选出的12条ISSR有效引物分别对两类不同类型的诱变材料和一份原始供体植株材料(CK)进行ISSR扩增,并对诱变后植株的表形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秋水仙素诱变后的植株矮化粗壮,分枝有所增多,但是通过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诱变后植株遗传相似系数较大,遗传距离较小;EMS诱变后的植株大部分未发生表形变异,只有个别诱变植株的叶片形状、颜色等发生变化。经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相比秋水仙素诱变植株,EMS诱变植株遗传相似系数相对较小,遗传距离较大。这说明经EMS诱变的材料在DNA分子水平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异。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可能与EMS多引起突变多为点突变,而秋水仙素所引起的突变则多数是由于染色体倍性的改变的遗传之变异机理有关。
二、广藿香叶的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藿香叶的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广藿香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和倍半萜合酶的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法尼基焦磷酸合酶的研究进展 |
1.1.1 类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 |
1.1.2 FPPS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1.3 FPPS蛋白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1.1.4 FPPS在植物组织中的定位 |
1.1.5 FPPS蛋白的调控作用 |
1.1.6 FPPS蛋白的结构分析 |
1.1.7 FPPS蛋白作为药物开发的分子靶标 |
1.2 倍半萜合酶的研究进展 |
1.2.1 倍半萜合酶催化机理 |
1.2.2 倍半萜合酶催化影响因素 |
1.2.3 倍半萜合酶的定点突变 |
1.2.4 倍半萜合酶的应用 |
1.3 广藿香倍半萜化合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
1.4 广藿香醇的研究概况 |
1.4.1 广藿香醇的合成 |
1.4.2 广藿香醇的药理作用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广藿香FPP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菌株和载体 |
2.1.3 仪器 |
2.1.4 试剂 |
2.2 方法 |
2.2.1 FPPS基因相关引物设计 |
2.2.2 RNA的提取和c DNA的合成 |
2.2.3 FPPS基因的T-A克隆 |
2.2.4 无缝克隆构建p ET-28a-FPPS和 p ET-32b-FPPS原核表达载体 |
2.2.5 广藿香FPP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广藿香总RNA的提取和c DNA的合成 |
2.3.2 广藿香FPPS基因的T-A克隆 |
2.3.3 无缝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
2.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广藿香FPPS蛋白的纯化和功能验证 |
3.1 实验材料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方法 |
3.3.1 两个FPPS融合表达载体蛋白的小量表达 |
3.3.2 FPPS蛋白的SDS-PAGE电泳 |
3.3.3 FPPS蛋白的大量表达 |
3.3.4 FPPS蛋白的纯化 |
3.3.5 蛋白的浓度检测 |
3.3.6 FPPS的酶促反应 |
3.3.7 HPLC-MS检测反应物 |
3.4 结果 |
3.4.1 FPPS小量表达条件优化 |
3.4.2 FPPS的大量表达及纯化 |
3.4.3 FPPS的蛋白浓度检测 |
3.4.4 FPPS蛋白酶促反应 |
3.5 讨论 |
第四章 广藿香醇合酶基因的蛋白表达、纯化和验证 |
4.1 仪器及试剂 |
4.2 方法 |
4.2.1 IPTG诱导和自诱导表达广藿香PTS蛋白 |
4.2.2 蛋白的纯化和浓度检测 |
4.2.3 PTS蛋白的催化 |
4.2.4 溶液配制 |
4.2.5 方法学考察 |
4.2.6 色谱条件 |
4.3 结果 |
4.3.1 PTS蛋白的表达情况 |
4.3.2 PTS蛋白的纯化及浓度检测 |
4.3.3 方法学考察结果 |
4.3.4 PTS蛋白的催化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广藿香醇合酶基因转化烟草及过表达和反义RNA沉默广藿香植株的鉴定 |
5.1 材料和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剂 |
5.1.3 仪器 |
5.2 方法 |
5.2.1 烟草叶盘的预培养 |
5.2.2 LBA4404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 |
5.2.3 阳性烟草植株的鉴定 |
5.2.4 过表达和反义RNA沉默广藿香的GC-MS验证 |
5.2.5 方法学考察 |
5.3 结果 |
5.3.1 烟草叶盘生长情况 |
5.3.2 转基因烟草的培养 |
5.3.3 烟草植株验证 |
5.3.4 方法学考察结果 |
5.3.5 过表达和反义RNA广藿香的GC-MS验证 |
5.4 讨论 |
第六章 茉莉酸甲酯对FPPS和 PTS表达量的影响 |
6.1 仪器与试剂 |
6.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6.2 材料与溶液配制 |
6.3 方法 |
6.3.1 材料的选取及处理 |
6.3.2 RNA的提取及c DNA第一链的合成 |
6.3.3 引物设计及验证 |
6.3.4 荧光定量PCR反应 |
6.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4 结果 |
6.4.1 茉莉酸甲酯对FPP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6.4.2 茉莉酸甲酯对PT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6.5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的多维度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广藿香品种分类研究现状 |
1.2 广藿香传统品质评价方法研究概况 |
1.2.1 性状及显微鉴别 |
1.2.2 化学分析法鉴别 |
1.3 广藿香的分子鉴定研究概况 |
1.3.1 分子标记技术 |
1.3.2 DNA条形码 |
1.3.3 叶绿体基因组——超级DNA条形码 |
1.3.4 位点特异性PCR |
1.4 植物表皮毛在植物分类及品质评价中的应用概况 |
1.5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叶表皮毛特征的广藿香分类探讨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广藿香叶片微性状观察 |
2.2.2 广藿香叶表皮毛显微特征观察 |
2.2.3 广藿香表皮毛密度的测量 |
2.2.4 广藿香头状腺毛及盾状腺毛直径的测量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产地广藿香叶片微性状 |
2.3.2 广藿香叶表皮毛显微特征 |
2.3.3 同一品种来源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表皮毛特征比较 |
2.3.4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表皮毛密度比较 |
2.3.5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片小腺毛及盾状腺毛直径比较 |
2.3.6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片表皮毛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2.3.7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蕾香的聚类分析 |
2.4 讨论 |
2.4.1 叶表皮毛特征多样性可用于广藿香品种分类 |
2.4.2 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多样性与药材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藿香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与表皮毛特征关联分析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3.2.3 方法学考察 |
3.3 样品含量测定 |
3.4 广藿香有效成分含量与叶表皮毛特征关联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3.5.2 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化学成分含量聚类分析 |
3.5.3 广藿香化学成分含量与叶表皮毛特征关联分析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的DNA条形码及超级条形码测序分析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4.2.2 DNA条形码片段的扩增、测序、分析 |
4.2.3 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组装与注释 |
4.2.4 叶绿体全基因组mVISTA全局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因组DNA及目的片段电泳检测结果 |
4.3.2 DNA条形码测序结果分析 |
4.3.3 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4.3.4 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局比对 |
4.3.5 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TS2序列位点特异性PCR鉴别广藿香及其混伪品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主要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1 广藿香ITS2序列分析 |
5.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5.2.3 构建系统发育树 |
5.2.4 设计特异性引物 |
5.2.5 PCR引物特异性筛选 |
5.2.6 特异性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7 检出限测试 |
5.2.8 电泳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基于ITS2序列广藿香及其混伪品的系统进化树构建 |
5.3.2 PCR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筛选 |
5.3.3 PCR反应引物用量的优化 |
5.3.4 检出限测试 |
5.3.5 扩大样本量测试引物特异性 |
5.3.6 特异性引物PCR扩增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3.1 广藿香叶表皮毛显微特征观察 |
1.3.2 广藿香表皮毛密度的测量 |
1.3.3 广藿香头状腺毛及盾状腺毛直径的测量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广藿香叶表皮毛显微特征 |
2.2 同一品种来源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表皮毛特征比较 |
2.3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表皮毛密度比较 |
2.3.1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顶叶表皮毛密度 |
2.3.2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第4对生叶表皮毛密度 |
2.3.3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底叶表皮毛密度 |
2.4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片小腺毛及盾状腺毛直径比较 |
2.5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片表皮毛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2.6 同一采收期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的聚类分析 |
2.6.1 表皮毛密度特征聚类 |
2.6.2 腺毛直径特征聚类 |
2.6.3 表皮毛密度及直径特征聚类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叶表皮毛特征多样性可用于广藿香品种分类 |
3.2 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多样性与药材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
(4)UV–B辐射对神农香菊叶片表皮毛及其分泌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UV–B辐射处理 |
1.2.2 叶片表皮毛形态结构的观察 |
1.2.3 叶片表皮毛密度的测定 |
1.2.4 叶片分泌物的提取 |
1.2.5 叶片分泌物的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UV–B处理对表皮毛形态的影响 |
2.2 UV–B处理对表皮毛密度的影响 |
2.3 UV–B处理对叶片表面分泌物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5)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积累对昼夜变化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广藿香研究进展 |
1.2 百秋李醇研究进展 |
1.2.1 百秋李醇的来源 |
1.2.2 百秋李醇的应用及生物活性 |
1.2.3 百秋李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
1.2.4 百秋李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
1.3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因素 |
1.3.1 品种和产地 |
1.3.2 植株部位和生长期 |
1.3.3 环境因素 |
1.3.4 矿质营养元素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物中的应用 |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 |
1.4.2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物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及GC-MS检测 |
2.2.2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2.2.3 总RNA反转录 |
2.2.4 HMGR基因片段序列的克隆 |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昼夜变化对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等含量的影响 |
3.1.1 昼夜变化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
3.1.2 昼夜变化对百秋李醇含量的影响 |
3.1.3 昼夜变化对挥发油其他成分含量的影响 |
3.2 矿质营养元素对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等含量的影响 |
3.2.1 矿质营养元素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
3.2.2 矿质营养元素对百秋李醇含量的影响 |
3.2.3 矿质营养元素对挥发油其他成分含量的影响 |
3.3 HMGR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3.3.1 HMGR基因的片段序列克隆 |
3.3.2 HMG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3 广藿香植株根、茎、叶中HMGR基因的表达分析 |
3.4 昼夜变化和矿质营养元素对百秋李醇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1 总RNA质量检测 |
3.4.2 RT-PCR检测 |
3.4.3 关键酶基因扩增曲线与融解曲线分析 |
3.4.4 昼夜变化对PTS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5 昼夜变化对HMGR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6 矿质营养元素对PTS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7 矿质营养元素对HMGR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昼夜变化对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等含量的影响 |
4.2 矿质营养元素对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等含量的影响 |
4.3 昼夜变化对百秋李醇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矿质营养元素对百秋李醇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致谢 |
(6)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药物 |
1.1.2 实验细胞 |
1.1.3 实验试剂 |
1.1.4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悬浮细胞的MTT试验 |
1.2.2 贴壁细胞的MTT试验 |
1.2.3 数据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体外诱导MV4-11细胞凋亡试验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物 |
2.1.2 细胞株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 |
2.2.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2.2.3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广藿香醇对MV4-11细胞的影响 |
2.3.2 广藿香酮对MV4-11细胞的影响 |
2.4 小结 |
3 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调节MV4-1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试验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药物 |
3.1.2 实验细胞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裂解与蛋白提取 |
3.2.2 SDS-PAGE凝胶电泳及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3.1 广藿香醇对MV4-11细胞PKM2、NF-κB、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3.3.2 广藿香酮对MV4-11细胞ERK、Caspase-7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广藿香化感自毒作用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互作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广藿香研究概况 |
1.1.1 广藿香植株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
1.1.2 广藿香引种栽培及种质资源鉴定 |
1.1.3 广藿香连作障碍研究 |
1.2 药用植物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研究概况 |
1.2.1 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 |
1.2.2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研究概况 |
1.3 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微生物的土壤生态学研究 |
1.3.1 根系分泌物的生态学效应 |
1.3.2 根际微生物的土壤生态学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广藿香根、茎、叶水浸液自毒作用的测定 |
2.3.2 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自毒作用的测定 |
2.3.3 化感物质对广藿香组培苗的自毒作用测定 |
2.3.4 t-RFLP技术对不同茬次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的调查研究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藿香根、茎、叶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的自毒作用 |
3.1.1 根、茎、叶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
3.1.2 根、茎、叶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 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的自毒作用 |
3.2.1 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
3.2.2 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 化感物质对广藿香组培苗的自毒作用 |
3.3.1 广藿香组培苗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 |
3.3.2 化感物质对广藿香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3.3.3 化感物质对广藿香组培苗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茬次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 |
3.4.1 土壤微生物总DNA |
3.4.2 土壤细菌16S rDNA及真菌ITS区的扩增结果 |
3.4.3 土壤细菌的t-RFLP图谱分析 |
3.4.4 土壤真菌的t-RFLP图谱分析 |
3.4.5 土壤因子对广藿香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4.6 土壤因子对广藿香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广藿香根、茎、叶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的自毒作用 |
4.1.1 根、茎、叶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
4.1.2 根、茎、叶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2 广藿香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的自毒作用 |
4.2.1 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
4.2.2 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广藿香盆栽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4.3 化感物质对广藿香组培苗的自毒作用 |
4.3.1 化感物质对广藿香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4.3.2 化感物质对广藿香组培苗保护酶及膜系统的影响 |
4.4 不同茬次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 |
4.4.1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
4.4.2 土壤细菌及真菌的t-RFLP图谱分析 |
4.4.3 土壤因子对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茉莉酸甲酯对广藿香叶中百秋里醇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项目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施不同浓度MJ对广藿香生长情况的影响 |
2.2 外施不同浓度MJ对广藿香叶中百秋里醇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9)救必应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及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救必应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1.救必应原植物考察 |
2.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3.质量评价研究概况 |
4.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5.临床应用 |
6.小结 |
第二节 药用植物组织化学研究概况 |
1.组织化学及其简要发展阶段 |
2.组织化学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意义和方法 |
3.药用植物组织化学研究概况 |
4.小结 |
第二章 化学单体的分离、制备与检测 |
1.仪器与试剂 |
2.样品来源及鉴定 |
3.铁冬青酸的分离鉴定 |
4.铁冬青酸的纯度检查 |
第三章 救必应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一节 药材样品收集 |
1.药材收集 |
2.小结 |
第二节 救必应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
1 实验方法 |
2 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条件的确定及样品测定 |
3.薄层信息扫描 |
4.小结 |
第三节 不同厚度救必应茎皮药材薄层色谱比较 |
1.实验方法及样品测定 |
2.数据分析 |
3.小结 |
第四节 救必应不同采集部位及与同属近缘种植物间的薄层比较 |
1.实验方法及样品测定 |
2.数据分析 |
3.小结 |
第四章 救必应组织化学研究 |
1.实验材料 |
2.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广藿香无菌苗的秋水仙素和EMS诱变及突变体植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1 广藿香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 道地性研究 |
1.1.1 性状和显微鉴别 |
1.1.2 分子鉴别 |
1.1.3 指纹图谱鉴别 |
1.2 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
1.3 药理作用研究 |
1.3.1 调节胃肠道功能 |
1.3.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
1.3.3 抗疟原虫作用 |
1.3.4 其他作用 |
1.4 广藿香挥发油 |
1.4.1 挥发油的提取 |
1.4.2 挥发油成分影响因素 |
1.4.3 广藿香挥发油的分布 |
2 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2.1 秋水仙素在植物诱变育种的应用 |
2.1.1 秋水仙素化学诱变作用机理 |
2.1.2 诱导材料的选取 |
2.1.2.1 愈伤组织 |
2.1.2.2 从生芽 |
2.1.2.3 种子 |
2.1.2.4 叶片 |
2.1.2.5 茎尖 |
2.1.2.6 其他诱导材料 |
2.1.3 诱导方法 |
2.1.3.1 滴液法 |
2.1.3.2 琼脂法 |
2.1.3.3 浸渍法和混培法 |
2.1.4 影响染色体加倍的因素 |
2.1.4.1 秋水仙素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 |
2.1.4.2 温度 |
2.2 EMS化学诱变作用机理 |
2.2.1 EMS诱变的剂量 |
2.2.2 EMS诱变的材料 |
2.2.2.1 EMS处理种子 |
2.2.2.2 其它材料 |
2.2.3 EMS诱变与离体培养结合 |
3 分子标记技术 |
3.1 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概念与优点 |
3.2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归类 |
3.2.1 基于Southern杂交的分子标记技术 |
3.2.2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 |
3.2.3 ISSR分子标记及其特点 |
3.3 ISSR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上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 技术路线 |
下篇 广藿香无菌苗的秋水仙素和EMS诱变及突变体植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1 广藿香无菌材料的构建、无菌苗组培快繁与移栽技术 |
1.1 材料与办法 |
1.1.1 材料 |
1.1.2 主要化学试剂 |
1.1.3 组织培养主要仪器设备 |
1.1.4 培养基配方 |
1.1.4.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
1.1.4.2 丛生芽诱导培养基 |
1.1.4.3 丛生芽增殖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
1.1.4.4 丛生芽生根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
1.1.5 实验方法 |
1.1.5.1 无菌材料的建立 |
1.1.5.2 广藿香丛生芽最适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1.1.5.3 广藿香丛生芽最适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1.1.5.4 广藿香组培苗的移栽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无菌材料的建立与增殖结果 |
1.2.2 不同6-BA浓度对广藿香丛生芽增殖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不同IBA浓度对广藿香无菌苗生根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广藿香组培苗移栽成活情况 |
1.3 结论 |
2 广藿香丛生芽秋水仙素半致死剂量的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实验方法 |
2.1.4.1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条件 |
2.1.4.2 秋水仙素处理广藿香丛生芽 |
2.1.4.3 培养条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时间对广藿香丛生芽存活率的影响 |
2.2.2 秋水仙素处理后对广藿香植株表形性状的影响 |
3 广藿香丛生芽EMS半致死剂量的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实验方法 |
3.1.4.1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条件 |
3.1.4.2 试剂配制 |
3.1.4.3 EMS处理广藿香丛生芽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浓度EMS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广藿香植株生根时间和生根率的影响 |
3.2.2 广藿香丛生芽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
3.2.3 EMS处理对广藿香植株性状的影响 |
4 利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双重实验方法优化广藿香ISSR-PCR实验体系 |
4.1 材判与办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剂及其配制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实验方法 |
4.1.4.1 广藿香DNA的提取 |
4.1.4.2 单因子试验 |
4.1.4.3 ISSR-PCR反应因素水平的正交设计 |
4.1.4.4 两种优化体系的比较 |
4.1.4.5 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确定 |
4.1.4.6 不同引物退火温度的确定及其筛选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广藿香DNA提取 |
4.2.2 单因子试验结果分析 |
4.2.2.1 模板DNA用量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 |
4.2.2.2 Mg~(2+)浓度对ISSR-PCR反应的的影响 |
4.2.2.3 引物浓度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 |
4.2.2.4 TaqDNA聚合酶的用量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 |
4.2.2.5 dNTPs浓度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 |
4.2.3 PCR正交设计直观分析 |
4.2.4 两种优化体系的比较 |
4.2.5 不同退火温度对广藿香ISSR-PCR扩增的影响 |
4.2.6 循环次数对广藿香ISSR-PCR扩增的影响 |
4.2.7 ISSR引物的筛选及最佳退火温度的确定 |
5 秋水仙素和EMS诱变后广藿香植株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仪器与试剂 |
5.1.3 方法 |
5.1.3.1 诱变后广藿香植株DNA的提取 |
5.1.3.2 诱变植株无菌苗的移栽与苗圃管理 |
5.1.3.3 PCR扩增反应 |
5.1.3.4 扩增产物的检测 |
5.1.3.5 诱变植株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3.6 PCR扩增谱带的统计和分析 |
5.1.3.7 对诱变后的广藿香植株进行表形观察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DNA质量检测 |
5.2.2 秋水仙素索诱变植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2.1 秋水仙素诱变植株ISSR扩增结果 |
5.2.2.2 秋水仙素诱变植株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2.3 秋水仙素诱变后植株表形观察 |
5.2.3 EMS诱变植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3.1 EMS诱变植株ISSR扩增结果 |
5.2.3.2 EMS诱变植株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3.3 EMS诱变后植株表形观察 |
6 讨论 |
6.1 组织培养与人工诱变相结合培育新品种 |
6.2 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对诱变剂的敏感性 |
6.3 关于诱变剂的种类及诱变效果 |
6.4 ISSR实验条件优化 |
6.5 关于ISSR分析的可靠性问题 |
6.6 关于广藿香诱变苗的嵌合体问题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广藿香叶的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藿香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和倍半萜合酶的基因功能研究[D]. 卢昌华.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2]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的多维度品质评价[D]. 安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比较分析[J]. 安鑫,吴文如,来慧丽,黄玉瑜,吴小燕,陈镇舟,谭新宁. 广西植物, 2020(07)
- [4]UV–B辐射对神农香菊叶片表皮毛及其分泌物的影响[J]. 高文杰,周蕴薇,王想,焦宏彬,李海波,何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5]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积累对昼夜变化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响应[D]. 刘璐. 海南大学, 2016(06)
- [6]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药效研究[D]. 杨雨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广藿香化感自毒作用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互作效应研究[D]. 徐岩. 海南大学, 2015(09)
- [8]茉莉酸甲酯对广藿香叶中百秋里醇含量的影响[J]. 何梦玲,何芳,熊洋,马嘉瑜,龚伟骏,严寒静. 北方园艺, 2014(05)
- [9]救必应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及组织化学研究[D]. 代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广藿香无菌苗的秋水仙素和EMS诱变及突变体植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曹嵩晓. 海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