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彭钰栋[1](2021)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 ——以《民法典》第86条为对象》文中研究说明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百余年时间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经历了从萌芽到诞生,再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现代公司企业的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在为股东利益赚取利润的同时,是否应当兼顾社会中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的议题。随着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议题也逐渐进入了法学领域中,在我国突出表现为2005年《公司法》第5条中加入了“社会责任”,这一修订被视作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条款的诞生,并引起了商法学界的积极讨论。但自那之后,由于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识的不足,以及《公司法》第5条概括性质的规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并未取得实质性质的突破。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在总则编的“营利法人”中通过第86条,再次规定了“社会责任”的内容,这一条可兹看作对于《公司法》第5条的延续和发展。将企业社会责任条款规定于《民法典》的总则编之中,于我国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之下,使得第86条具有了商法原则的地位。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条款具有法律原则的性质,于现有立法模式之下,无论是对条款自身性质的认识与解释,还是对于法条适用方法的探究都大有裨益。首先,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条文的概括性使得其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不足,在历史解释和文义解释之外还需要对法律原则的价值进行探讨和补充,在我国《民法典》体系下可用民事基本原则对企业社会责任原则进行价值补充,尤其是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其次,作为商法原则的《民法典》第86条,在其适用上可以借鉴法律原则的指导功能、裁判功能以及评价功能进行展开,其中指导功能强调第86条对于《公司法》《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部门法中有关利益相关者保护的法律规则进行解释;裁判功能则是在缺少法律规则的时候将企业社会责任原则进行规则化适用,以弥补对于利益相关者保护不足的法律漏洞;评价功能则是在个案中,当企业社会责任原则在与其他法律原则发生冲突时,通过比例原则进行衡量的过程。作为商法原则的《民法典》第86条通过发挥其法律原则的功能而进入司法实践中,但这一过程可能赋予法官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于是在现有的立法模式之下,可以利用“标准”与“法律”的特殊关系,在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所构建的制度基础上,发挥标准制定主体的灵活性与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在企业声明适用某一标准的情况下,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构成对《民法典》第86条的原则补充,一方面指导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将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价值贯彻于日常经营之中,另一方面为法官在审判中利用原则进行规则创制或者进行原则之间的衡量提供规范性依据。最终通过这一法律化路径,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成果融入到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之中。

任翔[2](2020)在《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品质量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元素,是社会关心、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其相对应的产品质量监管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产品质量监管涉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横跨公共管理、法律制度、标准计量、认证检测、社会伦理等多门类学科。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或层面考量,产品质量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我国现有的以行政监管为主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与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导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法治化体系化研究,使产品质量监管领域的法制制度、监管模式从“源头立意”上就日渐式微,适应不了新形势新要求。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对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问题构建起新的分析路径,通过实证和比较研究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目标、价值取向、法制结构、法治行为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的意见建议,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法治化进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围绕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产品质量监管相关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的学科理论学说,并在本章最后结合当代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安排的实际,提出“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旨在对当代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路径选择问题上作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第二章探讨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框架。以结构性研究来指导行为的分析范式作为本章的研究主线,系统详细地论述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等四个方面。即根据对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四个层面的探究,指出影响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过程中的关键动因及限制性因素,提出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选择呈现出观念上的渐进式、结构上的社会化、行为上的法治化的特点与趋势。第三章以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视角,首先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探讨了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困境以及法治发展,对产品质量法制演进沿革进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从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阐述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成效。最后,从前面一般性的制度构建层面的梳理上升到法治理念层面,重点探讨了当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存在问题。第四章主要讨论对境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借鉴。文中采取“总-分”的思路,先将境外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分为产品主导型监管和消费者主导型监管两种类型,并借助“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对每种类型下的监管理念、法制结构和监管行为进行梳理分析。随后,具体分析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特点及主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启示。第五章结合前文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的措施的建议。包括在法治观念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产品质量监管价值取向,将意识形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行政本位”向市场经济下的“尊重市场规律”转变;在法制结构方面,要深化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改革,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多方参与制度体系,要加强各方主体间的联系与互动,要建立监管法制影响评估分析;在法治行为方面,要强化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方式,要细化消费者监管权利义务,要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要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监管优势,要提高信息传递质量。最后,本文虽然围绕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这一特定背景,尝试通过构建“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范式,并依据此范式从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选择等层面系统剖析重构当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理论和整体体系框架。然而,这一尝试是否能够涵盖并较为信服地解释当下中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最后一章结合实务给出的针对性意见建议,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范式的可行性,但这一分析范式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并运用于其他领域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法治化分析,还需要更充分细致的论证探讨。限于个人能力和时间精力,所有上述问题的解决寄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共同努力。

李丹阳[3](2020)在《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度极高,自动驾驶技术就是交通领域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杰出代表。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自动驾驶系统几乎可以取代人类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但事故却无从避免。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无涉及自动驾驶汽车致害的责任承担问题,直接适用传统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又存在以下不合理之处,首先,自动驾驶汽车具有高度自主性,该特性使得传统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中的过错认定变得困难;其次自动驾驶系统的几乎完全取代了驾驶员的行为,使得责任主体难以确定。由于自动驾驶汽车作为产品,发生侵权事故可以适用产品责任,但也存在一些困惑:首先,自动驾驶系统具有自主学习和认知判断力,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不能直接认定自动驾驶汽车为缺陷产品。其次,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缺陷的形成具有自主性,使得缺陷产品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变得极为模糊。因此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适用对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以及产品责任认定规则而言均是种极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归纳整理了美国,欧盟、德国、英国以及日本等数个国家的地区关于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指出了对于当前中国处理自动驾驶汽车侵权问题可予以参照和引用的法律规定和经验,并且提出了如下建立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制度的建议。第一,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所引发的责任问题,应当规定责任主体的判定标准和细则;第二,针对不同情况下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归责问题进行区分探究;第三,论述了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在适用产品责任问题上的部分特别性规定。第四,设立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配套政策,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被广泛运用。

祝雅柠[4](2020)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研究 ——以规制道德风险为核心》文中提出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金融市场的“灰犀牛”,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与其密切相关,如何解决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命题。2008年金融危机使学术界与金融监管部门意识到金融机构行为监管已经不足以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故提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以进一步完善与强化金融监管。2019年,帕特里克·博尔顿(Patrick Bolton)等四位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发表《金融体系终于稳健了吗?近十年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回顾与评估》研究报告,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金融监管改革尚未有效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并未遏制其过度风险经营倾向。实际上,以公司为组织形式的金融机构是法律抽象的结果,法律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形成与运作产生重要影响。实践中,金融监管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缺乏自足性,通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解决其道德风险问题是后危机时代金融法与公司法交互与融合的重要命题,须针对金融机构的特殊公司治理改革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从而改变其行为动机与风险偏好,进一步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尽管,我国金融系统并未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我国特殊金融市场体制存在极为突出的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并且,我国金融市场化正进入提速期,民营资本不断进入银行业,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可兑换的推进使金融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与更宽领域开放,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制与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意味着更高的制度要求与更国际化的视野。本文以我国金融市场为研究背景,结合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存在的本土问题,借鉴域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关理论成果与制度改革经验,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展开具有前瞻性的法律制度改革研究:突破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以公司治理法律制度改革为路径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从而为我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转型、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法律保障。本文对以公司治理法律制度改革为路径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改革规制其道德风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道德风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却被广泛适用于法学领域研究。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看,道德风险并非风险而是由事后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产生或扩大风险的行为机制。规制道德风险的基本原理是激励相容理论,即对代理人的奖惩与其行为相关信息相联系,从而将委托人的成本与收益内部化为代理人的成本与收益,换言之,通过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为委托人利益行事。法律作为重要的激励机制之一,其通过要求行为人对自身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使相关社会成本与收益转化为私人成本与收益,从而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选择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优状态。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发生机制是多元的,包括金融安全网的设立、金融市场的创新等,其法律制度根源则是权利义务的失衡。以公司为组织形式的金融机构是法律抽象的结果,其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人意志的影响,相较于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等行为法维度上的权利义务失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在组织法层面形成的权利义务失衡亦不容忽视。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监管既有传统的命令与控制型监管,也逐步确立了金融机构后设型监管,前者包括金融机构资本监管与结构性监管等措施,后者则是围绕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展开的董事会构成、董事、高管薪酬奖励等公司治理监管措施。但是,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与金融机构特殊公司治理错位、现代公司法激励机制缺失体系化的公司治理法律责任制度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权利义务失衡,使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对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激励相容作用极为有限。并且,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发生与规制上存在本土化问题,即金融市场存在突出的政府隐性担保,且其正处于市场化提速期,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进一步诱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但目前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规制仍依赖于金融监管的强化,对我国金融机构隐性道德风险的规制效果极为有限。因此,有必要基于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特点,改革现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重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关权力配置、行为规则与权利义务安排,以填补金融监管空隙,调整金融机构行为动机与风险偏好,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政府隐性担保与金融市场化交织为主要发生机制的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二、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理论演进与基本原则的确立当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公司的时代”,任何一种单一理论都不可能为公司治理的所有问题提供全部答案。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基于其与传统公司治理实践的客观差异,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需要理论上的演进指导制度上的改革。股东利益至上被认为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英美等国在后危机时代针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监管与立法上的改革,仍深受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的影响,聚焦于股东与经营者代理利益冲突,通过股东赋权强化监督经营者行为,实现股东与经营者利益的统一,实质上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司利益以何为准的问题上给出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截然相反的答案。但是,以德国为代表,适用利益相关者保护公司治理目标的公司法国家,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制于难以界定利益相关者范围的固有问题,不仅存在较高的制度成本,还易引发金融机构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诸多学者围绕利益相关者理念提出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思路,即以董事信义义务制度为依托,引入债权治理。但是,与非金融业公司债权人风险厌恶不同,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网机制形成了债权人的风险中立,其缺乏激励与能力参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已然是一个更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英国学者安德烈亚斯·科基尼斯(Andreas Kokkinis)基于安德鲁·凯伊(Andrew Keay)提出的实体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EMS)公司治理理论,针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Financial Sustainability)理论,以规制道德风险,遏制金融机构过度风险经营,从而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该理论对以公司治理为路径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具有重大的理论启发: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终极目标,立足于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体系化地重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责任制度,克服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制度内生因素,从而为以规制道德风险为核心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三、金融机构股东责任制度重构对金融机构股东道德风险的直接规制股东有限责任是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重要制度根源,公司人格否认适用条件缺乏预测性与可操作性、法官对否认公司独立人格的审慎态度、非自愿债权人集体行动困境等问题使其在实践中适用范围极为有限,难以解决股东有限责任的道德风险问题。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为场域,影子银行的产生与扩张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兴起表明,金融机构特殊性实质上改变了股东有限责任的理性预设,从而加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最终导致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负外部性问题产生的社会成本高于其带来的制度收益。实际上,相较于非金融业公司股东有限责任,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立法确认较晚,但其发展迅速,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积聚金融系统性风险,现有商事风险分配与控制机制不足以解决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道德风险问题,故通过考察与梳理金融法与公司法学者提出的股东有限责任改革建议与方案,包括股东双倍责任、股东比例责任、选择性股东责任、金融系统性风险基金与比例责任以及股东加重责任,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阶段、金融体制特点以及相关立法现状,以类型化金融机构为前提,以“事实状态预设、权利与义务规则以及法律后果”为逻辑结构,重构金融机构股东责任制度,即银行业金融机构适用股东加重责任,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适用金融系统性风险基金与股东比例责任。四、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对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直接规制以2008年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市场实践为研究场域,现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造成董事治理职责与激励机制的结构性扭曲,形成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实践与理念的偏差,从而诱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在路径依赖理论框架内,通过检视与反思金融机构内部公司治理改革实践,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强化对道德风险的规制作用极为有限,有必要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重塑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进一步改革违反信义义务的损害赔偿责任;考察并分析既有董事信义义务制度改革建议与方案,包括直接扩张董事勤勉义务适用范围、引入董事诚信义务与董事公共治理义务;在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视阈下,结合金融立法现状,在不完备法律理论指导下,重置“强监管、弱司法”的权力配置格局,以渐进主义法律改革模式,在现行法律框架中嵌入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规则,构建董事信义义务三元结构体系。以区分银行业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前提,前者应引入董事公共治理义务以解决我国银行依赖政府隐性担保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后者则通过引入董事诚信义务,纳入债权人利益,构建董事信义义务的三元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目标,从而起到规制道德风险的作用;反思与重构金融机构董事违反信义义务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构建利益相关者派生诉讼制度,使其成为实现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目标,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重要制度依托。五、金融机构监事会职能完善对道德风险的间接规制相较于其他行业公司的监事会制度,我国金融机构监事会的运作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控具有重要作用,应在“强化监事会实质性监督权力、优化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会监督权限配置以及构建金融机构监事会激励与约束制度”问题上作出实质性的制度改革。与德国等国一样,我国监事会制度固有缺陷使其面临严重的公司治理困境,造成监事信义义务制度虚置,且我国公司监事会还存在独立性缺失、公司法激励与约束制度的结构性扭曲等本土化问题。以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治理目标,结合我国公司内部特殊的监事会——独立董事复合监督结构,借鉴德日等国监事制度相关立法经验,通过构建金融机构监事会信息权、同意保留权与风险管理监督职责赋予其实质性的监督权力;构建针对监事会监督职能特点的薪酬制度与信义义务制度,确保监事会独立性的同时,激励其充分行使监督职权,从而在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上发挥金融机构监事会内生的、间接的规制作用。

翟甜甜[5](2019)在《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文中指出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危害巨大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腾飞,成就了“中国奇迹”的同时,环境问题的危害也进入集中爆发期。从理论上讲,环境侵害行为可能导致两类损害:一是环境私益损害,即对私主体的人身、财产权益的损害;二是环境公益损害,即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从民事责任角度,两类损害分别对应着环境侵权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环境法律制度相对先进的美国及受其影响的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两种责任均采取了由侵权法和环境专门法二元规制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规则。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相对完善,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仍然存在规制模式不明及具体规则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救济环境公益损害的效用。故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处理两类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关系以选择恰当的规制模式,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进具体的责任规则以为环境公、私益损害提供有效的救济。本研究正是基于该理论和实践难题,在考察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趋势的基础上,以美国先进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为研究中心,阐述美国针对私益损害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以及《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CERCLA)针对生态环境本身损害而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以为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规制模式和具体规则的完善提供借鉴。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释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及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首先,在对“环境侵权”、“生态环境损害”和“环境侵害”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得出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双重性的结论。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可分为传统的环境侵权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两者在责任构成、救济主体、请求权主体、具体责任内容以及制度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又存在相互联系或类似之处。其次,探究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美国对环境问题的法律应对经历了从侵权法到环境成文法的发展历程,目前对于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也呈现出侵权法与CERCLA等环境专门法二元规制的状态。CERCLA对欧盟《关于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指令》在欧盟境内建立起了共同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框架,并通过国内法的转化使各成员国在侵权法之外建立起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此外,有关环境损害的国际条约也出现了将规制对象从私益损害扩大至生态环境损害或专门规定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趋势。前者如《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后者如《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洲条约马德里议定书》和《关于赔偿责任与补救的名古屋——吉隆坡补充议定书》。这些法律发展无不印证了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及其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第二章至第五章集中研究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包括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以及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第二章研究的便是针对私益损害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包括环境侵权诉因理论、责任的抗辩事由以及责任方式和责任范围。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没有抽象独立的侵权责任制度,其侵权法是各种诉因的集合。常用于环境侵权案件中的诉因包括妨害、侵入、过失和异常危险活动严格责任。环境侵权案件的被告经常主张的普通法抗辩事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被告的行为,二是原告的行为,三是介入原因与取代原因。此外,当原告主张禁止令等衡平法上的责任方式时,被告还可以提出衡平法上的抗辩事由。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禁止令和损害赔偿。禁止令往往需要法院运用“均衡衡平”原则作出决定,与之相比,损害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更加普遍。包括补偿性损害赔偿、惩罚性损害赔偿和象征性损害赔偿。基于环境侵权致害的特殊性,出现了污名损害、亚细胞损害、未来损害风险以及医疗监测费用等新型补偿性损害赔偿类型。惩罚性损害赔偿具有制裁和威慑环境侵害行为的功能,为保证公平正义,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及其数额的确定往往受到联邦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限制。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围绕CERCLA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展开研究。其中,第三章在介绍CERCLA立法背景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包括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责任主体间的连带责任以及抗辩事由。CERCLA以身份定责,四类潜在责任人包括受污染财产当前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处置危险物质期间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安排危险物质处置或处理的人、选择处置或处理场所的运输人。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责任的构成无需考虑主观过错。并且,责任人之间以承担连带责任为一般原则,除非被告能够证明责任的可分性。责任的法定抗辩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战争行为和第三方责任。此外,被告还可以无辜土地所有者、预期的善意购买者、相邻土地所有者进行抗辩,或者主张微量责任免除。第四章和第五章研究CERCLA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针对生态环境损害,CERCLA主要确立了两方面的民事责任机制,一是清除污染的反应行动及反应费用的承担机制,二是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机制。第四章旨在探讨反应行动及反应费用的承担机制。反应行动可分为短期的污染清除行动以及长期的环境补救行动。联邦政府可以超级基金作为资金来源,通过联邦环保署或与联邦签订合作协议的州或印第安部落自行采取反应行动,也可以命令潜在责任人采取反应行动。政府采取的反应行动必须遵守《国家应急计划》的程序性要求和标准,而且环境补救行动必须是针对《国家首要工作清单》中的污染场地。联邦环保署还可以通过获得法院的禁止令或发布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责任人对污染场地进行清理。政府和其它任何人在采取符合《国家应急计划》要求的反应行动后可以提起收回反应费用诉讼。在诉讼期间或之后,作为被告的潜在责任人可以向其它潜在责任人提起追偿之诉,法院依据其认为恰当的衡平因素在责任人之间分配反应费用。第五章研究CERCLA规定的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包括责任构成、赔偿权利人、赔偿标准和范围以及责任抗辩事由。当处于其管理和控制之下的自然资源遭受损害时,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印第安部落基于公共信托理论有权以自然资源信托受托人的身份向造成损害的潜在责任人提起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经历了由普通法中的“就低规则”到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自然资源所需费用为最低标准的发展。目前,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基础性修复费用、补偿性修复费用以及合理的损害评估费用。其中,基础性修复费用是指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自然资源以使其恢复至基线状态所需的费用;补偿性修复费用是指从自然资源受损到修复完成期间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损失。司法实践还进一步细化了可获得赔偿的自然资源服务功能损失,兼具使用性和非使用性价值损失。除第二章规定的普遍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之外,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中,还存在联邦排放许可和禁止双重赔偿规则等免除或限制赔偿责任的情形。第六章本着比较法研究的应有之义,在考察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的经验,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规制模式和具体规则。目前,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已日臻成熟,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却处于立法缺失的尴尬境地,在责任构成、责任承担以及追责机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待完善之处。为解决目前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建设不足的问题,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一审稿和二审稿在《民法总则》“绿色原则”的指引下进行了绿色化尝试,试图将生态环境损害纳人侵权责任体系,学界也提出了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侵权责任体系的构造路径,但均存在突破民法绿色化必要限度之嫌,难以实现其初衷。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与环境法的社会利益本位将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引向二元规制的模式。基于这一思路,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应当坚持侵害私益责任法的属性,在完善有关原因行为、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及数人侵权责任承担等规则之外,借鉴美国环境侵权的有益规则,适当扩大补偿性损害赔偿的范围并合理设定惩罚性损害赔偿。就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而言,目前最佳的立法模式是制定集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于一体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法》。在未来立法中可以借鉴CERCLA有关规定,完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具体规则。此外,建立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也是CERCLA为我们提供的另一有益经验。

王梅晨[6](2019)在《人工智能侵权对侵权责任法的挑战及其应对》文中认为就像互联网一样,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社会和经济上的变革性技术。人工智能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广泛部署,对于人工智能侵权产生的法律适用问题予以研究。主要表现为人工智能主体、责任认定及分配问题。本文是通过不同人工智能类型的区分责任加以规制。责任主体方面通过学说研究探讨人工智能能否作为侵权责任主体问题,进而通过现有理论基础探讨人工智能致人损害侵权责任主体的界定。责任认定及分配分产品责任和替代责任进行讨论。对比借鉴国外经验,对人工智能侵权责任提出规制建议。最终对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提出建议并提出建立配套社会化机制。

董凡[7](2019)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学者研究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司法实践,历来注重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责任方式等问题的定性探究,而较少重视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原则、数额的确定等核心内容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实证分析。以致于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一直饱受诟病,并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要求不相适应。现阶段,学理界与实务界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情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尚未充分发挥保护权利人、遏制侵权行为、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效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仅简单借用传统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内容,十分缺乏在传承继受基础上形成创新发展性质的研究成果。因此,国内多数研究结论与建议亦无法有效解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恶意侵权、重复侵权、赔偿低、举证难等突出问题。本文在基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特殊性以及我国司法审判实践的现实情势,围绕“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具体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路径”与“制度完善对策”四大主轴,设计研究框架,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部分,旨在探求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组成内容及其内涵。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损害意涵、制度功能、基本原则、多元赔偿方式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同时,通过对1769件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裁判案件的实证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缺失基础理论指引、具体赔偿方式适用空间有限、法定赔偿裁量空间较大以及缺乏专门证据制度等显现问题。在“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部分,深入剖析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两大方面。基于现有侵权情势严峻、赔偿额补偿效果遏制社会创新潜力以及传统民事损害赔偿理念难以解释突破法定赔偿上限等现实状况,进而强调“预防功能”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应将预防功能与救济功能置放于同一功能价值位阶,以发挥其遏制侵权、促进创新的制度效果。传统民事损害赔偿以填平救济原则作为最主要的计赔原则,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坚持填平救济原则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引入和确立市场价值原则和比例原则,构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三原则”内容体系。在适用填平救济原则作为确定赔偿实现目标的基础上,具体适用市场价值原则来确定初步的损害赔偿数额,再适用比例原则确定最终的合理损害赔偿额。在“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规则”部分,实际损失应当厘清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法官在适用实际损失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应当持“分摊原则为原则,以整体市场价值原则为例外”的裁判逻辑;适用“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时,应当扩大合理许可费基准范围,适当援引域外计算合理许可费基数的司法经验;同时,应当确立“法定赔偿”的量化裁判标准。同时,我国应当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并在适用规则方面设计精细化赔偿倍数的考量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需从实体法、程序法和相关配套制度三方面进行完善。在实体法维度,应当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及适用关系,即构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基准、取消适用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限定等;删除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中“倍数”的立法措辞,而以“合理许可使用费”的赔偿方式代替;适当修正法定赔偿的最低判赔限制与至高判赔上限,以及统一“法定赔偿”的立法措辞;提出以“故意侵权”和“实施两次以上的侵权行为或者侵权情节严重”作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并且统一判赔倍数的幅度。在程序法维度,提出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收集阶段确立诉讼证据披露规则与证据保全规则;在诉讼庭审过程中确立举证妨碍规则以及降低证明标准的完善建议。在相关配套措施方面,应当强调通过发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以及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通过上述完善对策的实施,促进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发挥出最优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李涛[8](2019)在《法治与改革:1978—2018年法律制定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予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年是改革开放起步之年,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1978”、“2018”,两个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它们连接起了 40年中国前进的脚步。在4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存在两条既彼此互相关联,但又不完全重合的主线——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法治的建设。这种复线交织的变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制度变迁模式息息相关,也与我国经历的特殊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社会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而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法治和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最鲜明的两个主题,没有改革,社会不会进步;没有法治,社会不会稳定,法治和改革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和关键。其中,法治的基础是法律,法律制定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改革需要法治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改革中本身就包含着法律制度的变革。因此,法律制定是追寻法治的起点,也是考察法治与改革关系演变的理想观察视角。社会主义法的制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内容,是解决有法可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路径。改革开放40年来,法治与改革同时起步,共同发展,法律制定的任务常常是改革的任务,法律制定的难点也常常是改革的难点。我国法律的制定,既是改革在法律上的投射,又是法律本身对新时期发展的自觉回应,其制定的变迁和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对法治的影响。本论文分为导论、结论以及五章。第一章对法治、改革、法律的制定以及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概念释义和界定,明确了研究的主体和范围。第二章回顾了1978—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法律制定的基本情况。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起步阶段,也是我国法律制定重新起步的转折点。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是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并且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改革开放提供保障。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是改革优先,法治提供保障,在确保秩序和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同步推进。法治建设可以概括为以恢复秩序并且突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秩序法治观。第三章对1992—2012年的法律制定进行了分析和回顾。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重新起步并且既往开来的阶段,法治建设也进入快车道,即适应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阶段。围绕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方向以及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决定了法律制定的目标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建设体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法治观。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表现为改革为主,法治指引,法治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并相互促进。第四章对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的法律制定进行了全面理解和总结。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制度的高效运转对法律制定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还要做到“良法善治”。这一时期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是,法治引领改革,改革推动法治发展。法治观念升华为治国方略法治观,法治建设方针转变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五章对改革开放40年我国法治的转向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中国的法治必然也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时代法治与改革应该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实现良性互动,并且统一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新时代,法律的制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法律制定的客观规律,坚持人民利益为导向,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坚持依法、科学、民主法律创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跟不上的人必将成为落伍者,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历史阶段是不可超越的;但超越历史阶段的愿望又产生于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之中,这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一种矛盾。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经济社会转型,新时代的实践需要理论的解释提升,从而构建出基于中国经验的话语体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时进行的新时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又有了新的时代特点。在处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时,通过建立科学的法律制定的方式来完善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与体会“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和思想光芒。纵观社会转型成功的国家,其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建设都坚持把法律的制定放在首位。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国法律制定不断摸索规律的40年,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规律,我们所制定的法律就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立法者必须正确认识法律的功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法律的制定工作。但我们也需要注意,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大规模进行法律制定的活动已经结束,法制发展已经由侧重法律制定、搭建法律体系框架,转变为对于具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的“精耕细作”。

肖梦黎[9](2019)在《交易平台自我规制的风险与问责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交易平台正经历着迅速崛起与超速发展,并且以席卷之势侵入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交易平台兼具企业与市场的双重属性,具有用网络效应吸引交易量、以高效的搜索匹配能力降低交易成本等特点。交易平台需要符合交叉网络外部性、价格结构非中性、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直接进行交易,且交易双方退出平台的成本较高四个约束条件。对网络交易平台的考察应该放置在交易平台动态演进的视角中进行。网络交易平台是交易平台演进过程的最新阶段,既具有交易平台的共同属性,也有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特点。交易平台采取自我规制的原因一是在于自我规制是最自然的规制形式,二是作为他者的“命令-控制型”规制在交易平台所处的行业异质性较强的新兴领域会遭遇巨大的规制难题。网络交易平台不受物理疆域的限制并具有技术上的架构优势,法律不完备与执法不足很难避免。自我规制具有信息优势,可以有效减缓风险认知中的二元对立,促进被规制者的服从。使政府既达到规制目的,又无需承担规制成本与规制责任。网络交易平台自我建构了一个规范闭环,对于进入平台交易的主体均有规制效力。这也就暗合了法律多元主义的一个命题:即一定条件下,在给定的场域内,是一些非国家法的规范秩序在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研究自我规制有助于了解社会自治的结构与机理,从而实现对回应型法的升级,使法律得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交易平台进行自我规制的初衷在于降低规制成本、消弭风险带来的偏在性,以更好地回应功能分化社会下“去中心”的规制体系。但风险是弥散且难以消灭的,风险已经逐渐演变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背景辐射。交易平台不但可能产生科学技术视角下的风险,即包含技术故障导致的交易异常、系统漏洞带来的数据泄露在内的技术与系统风险,也可能产生社会科学取向下可归咎于决定的风险,包含歧视性定价、搜索排名、定向广告等算法的风险,以及交易平台的失察风险与自我规制制度被滥用的风险。交易平台的自我规制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交易平台在自我规制的过程中建构了各种“权力”,有传统社团的刚性处罚权,也有发展到网络交易平台才逐渐兴盛的柔性“数据权”。交易平台的权力多数时候不表示为传统意义上的“压制”与“审查”,而更像是一种以“同意”为前提的,使用代码、软件、架构与协议,渗透到“最微妙的个体行为中”的权力。公民权力与平台权力互相影响;国家权力既可能被平台权力所规避,也可能型塑甚至收编平台权力。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平台会主动选择或被动接受不同的权力关系。交易平台利用权力建构出了“决定者”与“被决定影响者”,从而成为了各种风险产生的前提。交易平台在自我规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交易平台、平台用户与公众间的风险沟通。平台应就自律规则的创设、修改,自律规则本身,以及自律规则的执行等方面做出说明与解释,以尝试弥合兼具专家与规制者身份的平台与公众间风险意识的鸿沟。这种说明解释义务是非强制性的,不宜由政府直接进行干预,而应由各方共同形成一种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使平台进行自我设限并完善其风险沟通机制。风险沟通需要从寻求“公开”逐渐变为追求“透明”,“公开”往往和客观的点状或块状信息相联系,“透明”则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即希望通过民主理念的进入使得平台权利的运转变得清晰可见。若潜在风险演化成了实质性的损害,交易平台还需要承担强制性的“归因-课责”责任。对自我规制进行风险规制时需要考量无序成本与权力成本,继而在自我规制、司法介入与行政监管与国有化等规制方式中做出选择。具体归责要考虑到“规制总强度恒定”与不同类型交易平台中规制阶梯的存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交易平台应该综合风险控制与成本收益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外部介入模式,将预防原则与回复性原则的精神渗透到规制过程中,从而在尊重自我规制、保护用户权益与推动产业创新间达到一种平衡。

景荻[10](2019)在《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研究》文中认为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成为现实,一个自动驾驶的时代正在到来。尽管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其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事实上,自动驾驶汽车引发伤亡事故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由此引发侵权责任承担的难题。一方面,自动驾驶汽车到来后,自动驾驶系统逐步取代人工驾驶,人类驾驶员的角色日益被削减和替代,传统以人类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驾驶过错为中心构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难以继续适用;另一方面,作为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具体运用,自动驾驶汽车具有高度的智能属性,这使其区别于传统产品,由此对现行产品责任制度提出了挑战。基于此,本文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侵权责任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展开如下:第一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挑战,主要揭示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现行侵权责任规则提出的难题。首先,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历史演变、技术分级以及社会价值展开论述,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和特征,辨明了其与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和我国有关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规制进行比较法上的考察可知,各国都在鼓励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道路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尚不存在一个行之有效又普遍适用的侵权责任解决方案。最后,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挑战展开了从事实到法律的论述,并将其归纳为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自动驾驶汽车究竟是法律主体抑或法律客体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规则的选择和设计,故称之为前提问题;二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使用人一方的责任承担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现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挑战,称之为内部责任问题;三是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者、销售者一方的责任承担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现行产品责任的挑战,称之为外部责任问题。第二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辨析,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究竟是法律主体抑或法律客体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自主性、自我学习、自我决策等智能特征进行分析,提出自动驾驶汽车拟人化倾向引发的法律主体地位的困惑。其次,梳理和评析了当前有关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各种学说,指出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判断的关键在于赋予其法律主体地位是否能够解决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侵权责任等法律挑战以及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最后,在比较分析上述学说的基础上,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给出了本文的回答。当前自动驾驶汽车尚不具备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技术、社会伦理和法律基础,赋予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地位也并非解决侵权责任承担等其他法律挑战的关键,相反还会徒增立法和司法成本,阻碍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故此,应坚持将自动驾驶汽车界定为法律客体。第三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规则界定,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内部责任问题和外部责任问题的具体解决规则进行探讨。首先,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使用人一方的内部责任问题展开论述,详细比较和评析了现有的各种学说。其次,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者、销售者一方的外部责任问题展开论述,深入考察和评述了当前各种可能的路径。最后,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内部责任问题和外部责任问题给出本文的解决模式:对于所有人、使用人一方的责任问题,主张通过改造现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来解决,具体通过引入无过错责任性质的机动车保有人责任来替代当前以驾驶行为和驾驶过错为基础的驾驶人责任,以便适应自动驾驶时代无人化的技术特征;而针对生产者、销售者一方的责任问题,则主张延续现行产品责任规则,由生产者、销售者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但在产品责任的具体适用上理当予以相应的更新。第四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与产品责任的更新,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适用问题展开探讨。首先,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分析,主张无过错责任原则应当一体适用于生产者和销售者,同时不应当区分制造缺陷、设计缺陷和警示缺陷。其次,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主体展开论述,主张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主体包括生产者、销售者,但不包括运输者和仓储者,同时对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软件供应商、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等特殊主体展开了具体分析。再次,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认定进行探讨,重点论述了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类型、判断标准和证明问题。其中,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缺陷的判断,本文主张以不合理的危险为根本,遵从当事人的约定至上,同时坚持以消费者期待标准为主、风险效用标准为辅、发展风险抗辩规则兜底限制的判断标准。随后,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要件展开论述,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判断的主要方法、举证责任以及推定问题。最后,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免责事由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发展风险抗辩规则,主张考虑到自动驾驶系统主动或被动升级的技术特征,因而在发展风险抗辩规则具体适用的时间点以及技术水平判断标准都与传统产品有所不同。第五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更新,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适用展开论述。首先,探讨了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主张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同时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无过错责任与传统机动车“过错责任+过错推定”二元归责原则的协调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统一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改革模式和区分自动驾驶汽车和传统机动车分别适用不同归责原则的改良模式。其次,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的认定展开论述,主张将“运行支配+运行利益”作为判断保有人的标准,重点针对所有人和使用人分离时保有人的认定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反对将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者认定为保有人。再次,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具体承担问题进行探讨,分别就构成要件和免责事由逐一进行阐述。最后,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具体情形中的交通事故责任问题进行论述,包括自动驾驶汽车人机混合模式、道路测试期间的交通事故问题,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的协调适用问题,以及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保险的配套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 ——以《民法典》第86条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情况
        (一)国内研究概况
        (二)国外研究概况
    三、法律化路径说明
        (一)道德的法律化
        (二)本文法律化路径思考
第一章 法学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沿革
        (一)中世纪后期西欧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萌芽
        (二)1900-1950:企业社会责任的萌芽阶段
        (三)20 世纪50-60 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
        (四)1970 年代: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时期
        (五)1980-1990 年代:补充性理论的蓬勃发展
        (六)21 世纪: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化
    二、我国法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探讨
        (一)法律概念之争与法律条文解释之辩
        (二)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的多元视角
        (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困境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司法实践
        (一)企业社会责任司法判例概况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判决中的运用
        (三)企业社会责任司法实践的困境
    四、对企业社会责任中“责任”概念的再认识
        (一)何为“责任”
        (二)法学中有关“责任”的探讨
        (三)企业社会责任是何种“责任”
第二章 《民法典》第86 条的理论探讨
    一、《民法典》第86 条立法沿革
        (一)早期立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二)2005 年《公司法》第5条中的“社会责任”
        (三)《民法典》第86 条的出台
        (四)《民法典》第86 条文义解释
    二、《民法典》第86 条的法律原则性质研究
        (一)企业社会责任条款的法律性质之争
        (二)法律规范理论:规则与原则的区分
        (三)《民法典》第86 条法律性质:法律原则
    三、作为法律原则的《民法典》第86 条解释
        (一)体系因素解释:民商合一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原则
        (二)目的因素解释:对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价值补充
第三章 《民法典》第86 条的司法适用
    一、指导功能
        (一)法律原则的指导功能——法律规则的解释方法
        (二)劳工保护
        (三)消费者保护
        (四)环境保护
        (五)案例分析
    二、裁判功能
        (一)法律原则的裁判功能——用于法律漏洞补充
        (二)法律漏洞认定
        (三)法律漏洞的补充方法
        (四)案例分析
    三、评价功能
        (一)法律原则的评价功能——价值衡量的依据
        (二)怎样进行衡量——比例原则
        (三)案例分析:北京世界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诉刘富君劳动争议案
第四章 对《民法典》第86 条的补充——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为依据
    一、对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
        (一)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二)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方法
    二、标准:作为法律的补充
        (一)什么是标准
        (二)标准与法律的关系
    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对第86 条的补充
        (一)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二)企业社会责任国内标准
        (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实践中的运用
        (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补充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基础理论与分析范式构建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管概述
        一、产品、质量与产品质量
        二、监管与产品质量监管
        三、产品质量监管工具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相关理论
        一、法经济学理论
        二、政府管制理论
        三、安全价值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范式建构:一种法治化分析路径
        一、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初始法制状态
        二、“观念——结构——行为”法治化分析路径的建构
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框架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目标
        一、价值目标:打造协同治理的法治监管模式
        二、结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法治平衡
        三、行为目标:形成多元协同、社会共治的法治格局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动力来源
        一、内在动力:现代质量监管理念的嵌入
        二、外在动力:法律制度供求的非均衡
        三、直接动力:利益驱动下的理性选择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阻力因素
        一、思想阻力:理念认知滞后
        二、结构阻力: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
        三、行为阻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选择
        一、观念选择:渐进式路径
        二、结构选择:社会化路径
        三、行为选择:法治化路径
第三章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变迁
    第一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演进
        一、改革开放前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二、改革放开后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三、产品质量监管法制演进沿革述评
    第二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成效
        一、监管理念从国家权力走向公民权利
        二、监管法制从自利型走向服务型
        三、监管行为从单一手段走向多元化手段
    第三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运行存在问题
        一、监管理念守旧,价值目标冲突
        二、法制体系内容交叉冲突,与市场实际脱节
        三、监管行为倚重运动式监管,参与主体单一
第四章 境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借鉴
    第一节 产品主导型监管
        一、监管理念
        二、法制结构
        三、监管行为
    第二节 消费者主导型监管
        一、监管理念
        二、法制结构
        三、监管行为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分析及启示
        一、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的分析
        二、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路径
    第一节 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观念变革
        一、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产品质量监管法治意识形态革新
    第二节 重塑产品质量监管法治结构
        一、深化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多方参与制度
        三、优化各方主体间联系互动制度
        四、建立监管法治影响评估分析制度
    第三节 优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行为
        一、加强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方式手段
        二、细化消费者监管权利义务
        三、加强企业主体责任
        四、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监管优势
        五、提高信息传递质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自动驾驶汽车的界定
    2.1 自动驾驶汽车相关概念辨析
    2.2 自动驾驶汽车的分级定义
    2.3 自动驾驶汽车的特殊性
        2.3.1 高度的自主性和难预测性
        2.3.2 驾驶模式的多样性和驾驶员的不确定性
        2.3.3 事故发生原因的难确定性
3 自动驾驶汽车致害对我国侵权法的挑战
    3.1 自动驾驶汽车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挑战
        3.1.1 责任主体的难以确定
        3.1.2 主观过错的难以认定
        3.1.3 过错归责原则适用的困惑
    3.2 自动驾驶汽车对产品责任的挑战
        3.2.1 系统缺陷难以认定
        3.2.2 因果关系难以认定
        3.2.3 生产者的发展风险抗辩
4 国外自动驾驶汽车致害的侵权法规制之考察及启示
    4.1 国外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现状
        4.1.1 美国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现状
        4.1.2 德国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现状
        4.1.3 其他地区、国家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现状
    4.2 对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规则的启示
        4.2.1 责任主体
        4.2.2 责任承担方式
        4.2.3 数据记录与隐私保护共生
5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制度的构建
    5.1 确立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则
        5.1.1 否定单一责任主体的判断标准
        5.1.2 建立多元化的责任主体
    5.2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5.2.1 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5.2.2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5.3 自动驾驶汽车在适用产品责任时的特殊规则
        5.3.1 放宽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
        5.3.2 改证明缺陷为推定缺陷
        5.3.3 生产者的免责机制
    5.4 配套制度
        5.4.1 强化生产商的说明义务
        5.4.2 建立生产者强制保险赔付制度
        5.4.3 建立赔偿基金制度
        5.4.4 安装“黑匣子”便于事实查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研究 ——以规制道德风险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的前提问题:廓清规制道德风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基本认识
        一、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内涵
        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表现
        三、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危害性
    第二节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形成的理论探析
        一、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形成的信息经济学解释
        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形成的法理解释:权利义务失衡
        三、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发生机制的本土化问题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制的检视与反思
        一、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制的基本原理:激励相容
        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监管实践的困境与局限
        三、金融机构特殊公司治理及其法律意义
        四、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制的公司治理路径
第二章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的理论演进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股东利益至上理论
        一、股东利益至上的理性基础与理论范式
        二、股东利益至上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实践
        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视阈下股东利益至上的价值困境
    第二节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的基本原理
        二、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实践
        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视阈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适用迷局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基本原则
        一、原则一: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应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
        二、原则二:以金融可持续发展为公司治理目标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三、原则三:金融可持续发展下改革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
第三章 直接规制股东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股东责任制度重构
    第一节 金融机构股东道德风险的形成:有限责任
        一、股东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
        二、股东道德风险的公司法规制:公司人格否认
    第二节 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检视与改革
        一、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沿革
        二、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异化与规制虚空
        三、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限度突破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股东责任的反思与重构
        一、金融机构股东责任的路径选择与立法模式
        二、金融机构股东责任规则的建构思路
        三、金融机构股东责任的规则设计
第四章 直接规制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
    第一节 传统公司治理中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诱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
        一、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实践视阈下董事激励与约束的法律考察
        二、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之检视
        三、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之反思
    第二节 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
        一、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必要性
        二、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路径
        三、我国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方案
    第三节 金融机构董事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强化
        一、我国金融领域监管与司法的权力配置格局重置
        二、我国金融机构董事责任强化的立法路径
        三、我国金融机构董事责任强化的司法路径
第五章 间接规制道德风险:金融机构监事职能完善
    第一节 金融机构监事规制道德风险的原理与现实困境
        一、金融机构监事规制道德风险的基本原理
        二、金融机构监事规制道德风险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金融机构监事会监督职能之完善
        一、金融机构监事会信息权制度
        二、金融机构监事会同意保留权与风险管理职责
        三、金融机构监事会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监事会本土化问题与制度改革
        一、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供给现状
        二、金融机构监事会法律制度评估
        三、金融机构监事会制度改革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与法律规制的二元化
    第一节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
        一、环境侵害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
    第二节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
        一、美国
        二、欧盟及其成员国
        三、国际条约
第二章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
    第一节 美国环境侵权诉因理论
        一、妨害
        二、侵入
        三、过失
        四、异常危险活动严格责任
    第二节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抗辩事由
        一、被告的行为
        二、原告的行为
        三、介入原因与取代原因
        四、衡平法上的抗辩
    第三节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承担方式与责任范围
        一、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
        二、环境侵权的补偿性损害赔偿范围
        三、环境侵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之适用
第三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基本理论
    第一节 CERCLA立法背景与适用范围
        一、CERCLA立法背景
        二、CERCLA适用范围
    第二节 责任主体与归责原则
        一、责任主体
        二、归责原则
    第三节 责任主体间的连带责任
        一、连带责任标准的确立
        二、责任可分性之争
    第四节 责任的抗辩事由
        一、不可抗力、战争行为和第三方责任
        二、无辜土地所有者、预期的善意购买者和相邻土地所有者
        三、微量的责任
第四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行动与反应费用的承担
    第一节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行动
        一、反应行动分类
        二、政府采取的反应行动
        三、政府命令的反应行动
    第二节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费用的承担
        一、超级基金垫付机制
        二、垫付的反应费用的收回
        三、责任主体间反应费用的追偿
第五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
    第一节 自然资源损害责任的构成与赔偿权利人
        一、自然资源损害责任的构成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权利人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与赔偿范围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范围
    第三节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或限制
        一、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限制
第六章 关于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的思考
    第一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现状及不足
        一、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立法的日臻成熟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立法的不足
        三、民法绿色化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的绿色化尝试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责任构造之反思
        一、环境要素资产化路径
        二、生态环境法律主体说
        三、环境权私法化路径
        四、损害拟制说
    第三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二元化之证成——基于民法与环境法本位的思考
        一、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
        二、环境法的社会利益本位
        三、民法与环境法在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上的分工
    第四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的完善——以美国为参考
        一、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建议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立法的完善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人工智能侵权对侵权责任法的挑战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人工智能侵权概述
    1.1 人工智能概念
        1.1.1 人工智能的含义
        1.1.2 人工智能的类型
    1.2 人工智能侵权特点
        1.2.1 人工智能侵权自主性和不可预见性
        1.2.2 人工智能侵权复杂性
    1.3 人工智能产生的秩序困境
        1.3.1 安全困境
        1.3.2 伦理困境
2.人工智能侵权对我国侵权法的挑战
    2.1 人工智能对侵权构成要件的挑战
        2.1.1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归类分析
        2.1.2 人工智能具体侵权要件分析
    2.2 人工智能对侵权责任主体制度的挑战
        2.2.1 人工智能责任主体认定之争议
        2.2.2 人工智能民事主体资格否定
    2.3 对侵权归责原则的挑战
        2.3.1 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
        2.3.2 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
    2.4 对免责事由的挑战
        2.4.1 现行法律关于免责事由规定
        2.4.2 人工智能免责事由适用困境
3.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制度域外经验及借鉴
    3.1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制度域外经验
        3.1.1 美、德的立法经验
        3.1.2 欧盟的立法经验
    3.2 域外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制度的借鉴
4.我国人工智能民事侵权责任制度的构建
    4.1 针对人工智能产品责任主体的认定
        4.1.1 人工智能法律人格问题之厘清
        4.1.2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主体理论界定
        4.1.3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主体——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4.2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认定及承担
        4.2.1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认定
        4.2.2 人工智能侵权的责任分配
    4.3 配套社会化机制
        4.3.1 制定伦理规范
        4.3.2 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
        4.3.3 推行人工智能自身安全规制
        4.3.4 建立人工智能保险赔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学术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与立法依据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
        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依据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现实考察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呈泛化态势
        二、判赔金额与诉请金额间差距较大
        三、部分赔偿额超过法定赔偿的上限
        四、缘于“举证难”致使审理周期较长
        五、判赔额与地区经济水平呈正比关系
        六、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地区分布不均匀
    第三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存在问题
        一、缺失制度特有的基础理论指引
        二、赔偿方式未能彰示其工具价值
        三、法定赔偿适用的裁量空间过大
        四、缺乏专门的知识产权证据规则
        五、赔偿方式的规则设计不尽合理
第三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与功能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
        一、矫正正义理论:基石价值
        二、功利主义理论:补充价值
        三、创新激励理论:专有价值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多元功能
        一、救济功能
        二、预防功能
        三、惩罚功能
        四、确认功能
    第三节 预防功能应当定位为核心功能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定位调整的必要性
        二、预防功能定位为核心功能的多维度诠释
        三、预防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必要限定
第四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基点
        一、填平救济原则是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石原则
        二、适用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路径
    第二节 市场价值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的价值原点
        一、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支撑
        二、引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三、确定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量定工具与方法选择
    第三节 比例原则:探寻诉讼当事人利益的衡平点
        一、比例原则的基础内涵与本质属性
        二、比例原则适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诠释
        三、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阶层化操作及其适用
        四、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局限表征与完善径路
第五章 知识产权损害的一般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第一节 实际损失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一、实际损失的所属类型与赔偿范围
        二、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三、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第二节 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一、侵权获益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择定
        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三、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第三节 许可费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一、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理论基础
        二、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三、适当扩大许可费赔偿的基准范围
        四、丰富我国合理许可费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法定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理论内涵
        二、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三、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第六章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与适用规则
    第一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基本内涵
        二、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性质
    第二节 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二、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第三节 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考察与镜鉴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二、大陆法系地区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三、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经验镜鉴
    第四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与考量因素
        一、厘清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
        二、释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
        三、预防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滥用的适当限制
第七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实体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一、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式的法定位阶及适用关系
        二、优化我国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赔偿规则的立法规范
        三、调整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赔偿幅度与规范内容
        四、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基本要件
    第二节 程序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规则的必要性
        二、优化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与保全规则
        三、调整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第三节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发挥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
        二、强化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
        三、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法治与改革:1978—2018年法律制定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及相关述评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二)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结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治与改革及法律制定释义
    第一节 法治与改革的意义阐释
        一、法治的内涵
        二、改革的内涵
        三、法治、改革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第二节 法治与改革的辩证关系
        一、法治与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二、法治与改革之间的张力
        三、法治与改革的对立统一
    第三节 法律制定的释义
        一、法律制定概念的界定
        二、法律制定的法理价值
        三、法律制定与立法及法律创制、制订、拟走的关系
第二章 1978—1992年:法律的制定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法律的制定
        一、改革开放的开启
        二、法律制定:改革为先导
    第二节 制定的法律:改革开放的保障
        一、制定的主要法律
        二、改革开放初期法律制定的特点和成就
        三、法律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社会秩序法治观
        一、社会秩序法治观:以社会秩序为中心
        二、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改革先行,法治保障
第三章 1992—2012年:法律的制定指引改革开放
    第一节 改革的重新启动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法律制定的改革背景:发展布局由“三位一体”转向“四位一体”
        二、法律制定的法治建设背景:从“法制”到“法治”
        三、深入推进改革时期法律制定的目标
    第二节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时期制定的法律
        一、制定的法律:为改革的推进保驾护航
        二、改革深入推进时期法律制定的特点、成就
        三、法律制定需要改进的方向: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第三节 经济法治观
        一、经济法治观:法治在于指导和保障经济建设
        二、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改革为主,法治指引
第四章 2012年以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法律制定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法治与改革
        一、法律的制定迎来历史的转折点
        二、新时代法律制定的使命和历史任务
        三、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重点领域的法律制定
        一、制定的法律:良法善治的根基
        二、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法律制定的特点与成就
    第三节 新时代的治国方略法治观
        一、新时代的法治观: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二、治国方略法治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三、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法治引领改革,改革推动法治发展
第五章 新时代法治与改革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法治的转向
        三、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任务
    第二节 法治与改革良性互动的新时代进路
        一、正确处理新时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
        二、在法治引领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法治
    第三节 新时代法律制定的面向
        一、新时代法律制定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二、新时代法律制定的价值目标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交易平台自我规制的风险与问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在现实与理论之间:选择自我规制的交易平台
    第一节 交易平台的含义与演变史
        一、四重约束条件下的交易平台
        二、交易平台的演变史
        三、交易平台与网络交易平台
        四、交易平台的功能与特点
    第二节 自我规制的含义与分类
        一、规制的概念与分析进路
        二、自我规制的含义
        三、交易平台的自我规制
    第三节 交易平台自我规制的现实原因
        一、法律真空与法律不完备
        二、从资源竞争到规制竞争的需要
        三、成本低廉与高参与度的优势
    第四节 交易平台自我规制的正当性基础
        一、自我规制可以消弭风险带来的偏在性
        二、“去中心化”的规制发展为自我规制提供了可能
        三、功能分化社会对于自我规制的尊重
第二章 交易平台自我规制的风险
    第一节 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一、风险话语的流变
        二、科学技术取向下的风险——概率的风险
        三、社会科学视角下的风险——决定的风险
    第二节 交易平台的自身风险
        一、技术故障与系统故障的风险
        二、定向算法引发的风险
        三、平台垄断:真的风险还是被虚构的风险
    第三节 交易平台的规制风险
        一、审核不足导致的失察风险
        二、自我规制目标未实现产生的制度风险
        三、涉及与政府治安管理衔接的规制风险
    第四节 交易平台自我规制产生风险的原因
        一、双重角色带来的利益冲突
        二、规制能力与规制责任的不匹配
第三章 交易平台自治与他治间的互动
    第一节 自我规制的核心:平台权力
        一、权力概念的变迁:从“统治”到“互动”
        二、权力的核心要素:不对称的控制能力与资源占有
        三、权力主体的扩展:从国家到私主体
    第二节 刚性权力:交易规则中的处罚权
        一、交易平台处罚权的种类
        二、交易平台处罚权的权力来源及性质
        三、交易平台如何实现处罚权
    第三节 柔性权力:隐微的数据“权”
        一、平台数据的类型变迁
        二、关于数据的两个悖论:保护隐私和获得更完备的服务
        三、交易平台建构的“数据权”
    第四节 平台权力与公民私权力的互动
        一、消费者评价的设立初衷:降低事后交易成本
        二、消费者评价的影响:塑造了“信誉”的价值
        三、权力生成:对消费者评级的规范与操纵
    第五节 平台权力与政府公权力的互动
        一、平台规范对国家权力的排除
        二、国家权力对平台权力的型塑
        三、国家权力对平台权力的收编
第四章 风险沟通:实现公众对交易平台的问责
    第一节 :风险、问责与公众参与
        一、责任与问责
        二、风险为问责提供了界定标准
        三、依据风险的问责对公众参与的呼唤
    第二节 公众对交易平台进行问责的内容与限度
        一、区分公开与透明
        二、风险沟通的具体要求
    第三节 公众与交易平台间的风险沟通图谱
        一、规则是否存在以及用户知晓规则的可能性
        二、是真的知道还是仅仅点击了“同意”?
        三、用户如果明确知晓相关规则,是否参与了规制的制定与修改?
        四、对交易平台说明与解释“责任”履行的评述
    第四节 交易平台主动进行的风险沟通及其效果
        一、规则制定阶段的公众参与:规则众议院
        二、规则执行阶段的公众参与:大众评审制度
        三、交易平台主动沟通的效果及问题述评
第五章 划界与制裁:政府公权力对交易平台的问责
    第一节 对自我规制的规制:迈向被规制之路?
        一、交易平台中的规制阶梯
        二、从自我规制到规制自我规制:交易平台的制度推演
        三、行政监管还是司法介入?对交易平台的规制选择
    第二节 针对平台自身行为产生的风险进行归责
        一、系统故障、交易异常等风险引发的归责问题
        二、定向算法的风险引发的归责问题
        三、风险规制路径:预防原则的修正性适用
    第三节 对交易平台的规制行为进行的归责
        一、规制过度引发的归责
        二、规制不足引发的归责:“规制总强度恒定”理论
        三、自我规制产生的新型风险引发的归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挑战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的界定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历史演进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界定与技术分级
        三、自动驾驶汽车的社会价值与消极影响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比较法考察
        一、美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考察
        二、德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考察
        三、英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考察
        四、我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考察
        五、小结: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对现行侵权责任的挑战
        一、挑战的现实前提: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假设与危险性现实
        二、挑战的法律前提:自动驾驶汽车的无人化困境与拟人化疑惑
        三、挑战的具体体现:现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遭遇困境
        四、挑战的具体体现:现行产品责任面临难题
    小结
第二章 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辨析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困惑与重要性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特征
        二、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困惑
        三、界定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重要性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学说梳理与评析
        一、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说及其评析
        二、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客体说及其评析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客体的界定
        一、自动驾驶汽车尚不具备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技术基础
        二、自动驾驶汽车尚不具备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社会伦理基础
        三、自动驾驶汽车尚不具备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法律基础
        四、赋予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地位并非解决其侵权责任问题的关键
        五、过早赋予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地位不利于技术革新
    小结
第三章 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规则界定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内部规则的可能路径及其评析
        一、现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说及其评析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保有人责任说及其评析
        三、一般侵权责任说及其评析
        四、高度危险责任说及其评析
        五、参照动物侵权责任说及其评析
        六、用户无须承担责任说及其评析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外部规则的可能路径及其评析
        一、产品责任说及其评析
        二、一般侵权责任说及其评析
        三、产品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区分适用说及其评析
        四、机动车交通事故保有人责任说及其评析
        五、高度危险责任说及其评析
        六、参照电梯侵权责任说及其评析
        七、责任保险救济说及其评析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外部规则的选择
        一、产品责任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具有很强的调整适应性
        二、产品责任契合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法律属性
        三、产品责任能够实现救济受害人和鼓励技术革新的目标
        四、自动驾驶汽车适用产品责任也获得广泛的支持
    第四节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内部规则的选择
        一、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承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二、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承担机动车保有人责任
    小结
第四章 自动驾驶汽车与产品责任的更新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现有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主体界定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者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销售者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认定
        一、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类型
        二、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
    第四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的判断
        一、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二、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三、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的因果关系的推定
    第五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
        三、发展风险抗辩
    小结
第五章 自动驾驶汽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更新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传统机动车保有人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无过错责任的确立
        三、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保有人无过错责任的展开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的界定
        一、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的判断标准
        二、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的具体界定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责任的具体承担
        一、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保有人责任的构成要件
        二、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保有人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四节 自动驾驶汽车具体情形的交通事故责任
        一、自动驾驶汽车人机混合模式的交通事故责任
        二、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期间的交通事故
        三、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的协调
        四、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的配套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成果

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 ——以《民法典》第86条为对象[D]. 彭钰栋. 中国政法大学, 2021(11)
  • [2]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D]. 任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问题研究[D]. 李丹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1)
  • [4]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研究 ——以规制道德风险为核心[D]. 祝雅柠. 吉林大学, 2020(08)
  • [5]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D]. 翟甜甜. 山东大学, 2019(02)
  • [6]人工智能侵权对侵权责任法的挑战及其应对[D]. 王梅晨.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董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法治与改革:1978—2018年法律制定的实践研究[D]. 李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交易平台自我规制的风险与问责分析[D]. 肖梦黎.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研究[D]. 景荻.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