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与铅锌分离作业硫化钠药方优化调配的工业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言[1](2019)在《白铅矿硫化浮选硫化膜表面形貌及晶相结构初探》文中提出铅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铅矿资源丰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生的硫化铅矿不断消耗,使得氧化铅矿的开发利用日益重要。氧化铅直接浮选反应效果很差,硫化-黄药浮选法是回收氧化铅矿的主要方法,因此硫化环节决定了后续氧化铅矿浮选的好坏。探究氧化铅矿的硫化机制对氧化铅矿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氧化铅的硫化-黄药浮选法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过去因分析测试手段的限制,未能对浮选硫化钠用量条件下所生成的硫化产物的微观结构、晶相以及其它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有效表征,硫化机制的研究仍停留在较为宏观的层面。因此,本论文以最重要的氧化铅矿物白铅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浮选试验结合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白铅矿浮选中的硫化机理,旨在进一步理解白铅矿硫化反应。通过浮选试验探究了硫化剂用量、pH值、过量硫离子、硫化时间等因素对白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铅矿直接浮选可浮性差,回收率低;硫化后浮选,可浮性变好,白铅矿回收率有直接明显的提升,而且回收率随着硫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75mg/L时,回收率又开始下降。同时,过量硫离子影响白铅矿浮选主要是由于在矿浆溶液中过量硫离子进而影响浮选,在白铅矿表面生成的硫化铅薄膜较为稳定。最后确定浮选pH值为10,硫化钠用量为75mg/L,硫化时间为5分钟,丁基黄药用量为30mg/L。借助OM、SEM-EDS、AFM等表面分析手段,从不同尺度利用不同成像原理表征了不同硫化程度白铅矿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白铅矿硫化后,会在其表面生成椭球形的硫化物小颗粒(硫化膜),并且随着硫化浓度的加大矿物表面椭球形的颗粒越来越密,颗粒越来越小,晶型也越小,同时硫化膜的生成改变了白铅矿颗粒的颜色,光学性质等。通过SEM、XPS、TOF-SIMS等测试手段对白铅矿及其表面硫化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得出:白铅矿原矿纯净,EDS半定量分析只有Pb、C、O元素;适量硫化后EDS半定量分析有S元素生产,TOF-SIMS表面分析发现CO32—和PbO2—离子下降、S2—和PbS2—离子上升,硫化后白铅矿表面生成PbS;过量硫化后,EDS半定量分析S元素增加并且含量有限,TOF-SIMS表面分析,CO32—和PbO2—离子继续下降、S2—和PbS2—离子上升,表面硫化铅组分增加。适量硫化后白铅矿浮选回收率比直接浮选明显提高这与硫化表面生成物PbS相关,使适量的硫化有助于白铅矿浮选;在过量硫化后表面虽S组分增加但浮选环节回收率没有继续上升反而下降说明这与矿浆溶液环境相关。所以只有适宜硫化才能助于浮选,不仅需要考虑白铅矿矿物本身,而且要结合矿浆溶液环境。此外,在浮选的硫化钠用量条件下,因生成的硫化物低于XRD检测限,硫化的白铅矿仅显示出白铅矿的衍射峰,无法直接检测出硫化产物。为了在浮选的硫化钠用量下,确定白铅矿硫化产物的晶相并探究其结晶性质,本工作利用醋酸-醋酸钠溶液的选择性溶解作用提纯了白铅矿的硫化产物,XRD结果表明白铅矿硫化产物为方铅矿相PbS。本工作首次在浮选的硫化钠用量条件下确定了白铅矿硫化产物的物相。上述结果表明:硫化钠作用后,白铅矿表面生成了PbS椭球形小颗粒,并且具有较高的覆盖密度,暗示硫化的白铅矿具有核壳结构。通过硫化后白铅矿颗粒的横截面EPMA面扫描结果表明:S分布于矿物颗粒的外表面,而内表面则为O。表明硫化的白铅矿具有PbS(方铅矿相)的壳,和PbCO3(白铅矿)核。最后基于试验结果和讨论,提出了固液多相化学反应的硫化机制的观点:当加入硫化剂后,硫离子迅速吸附于矿物表面,然后吸附的硫离子取代了白铅矿表层晶格中的CO32-,生成了硫化铅并且附着于白铅矿表面,发生该反应的原因和驱动力是PbCO3与PbS两者之间溶解度巨大的差异。
朱一民,周菁[2](2017)在《2016年浮选药剂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收集了2016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部分浮选药剂的信息,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调整剂、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和废水处理五个方面介绍并略加评论。
吴杰,陈子凯,陈珺[3](2017)在《硫化钠在某难选锡铜硫化矿浮选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个旧某选矿厂在处理一批原矿铜品位为0.472%,铜氧化率高达26.91%的锡铜硫化矿时,仅获得铜精矿品位为11.65%,回收率为67.81%的生产指标。对该矿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在混合粗选作业、铜硫分离作业中对硫化钠用量进行优化,铜精矿品位提高到13.98%,回收率达到了75.26%。
朴正杰[4](2014)在《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合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色金属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金属,应用于工农业等诸多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铜、铅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使得矿石品位越来越低,难选矿石的处理量日益增加;然而,由于铜、铅硫化物矿物存在可浮性相近、嵌布粒度细等问题,加之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越来越重视,致使开发高效、低毒、低成本的铜、铅硫化物矿物浮选分离抑制剂势在必行。基于上述实际情况,本文成功合成了小分子有机抑制剂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SGX)和O,O-二(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磷酸(DHDTP),通过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考察了两种药剂对铜、铅硫化物矿物浮选分离的作用效果;并根据动电位、红外光谱、吸附量、TOF-SIMS等测试分析和抑制性能参数、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等结果,探讨了药剂与矿物表面间的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H=4-12范围内,SGX对黄铜矿的可浮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方铅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DHDTP对黄铜矿有比较弱的抑制作用;当矿浆pH小于1 0时,DHDTP对方铅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在较宽的矿浆pH范围内,SGX或DHDTP对两种矿物有很好的选择性。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SGX对黄铜矿的可浮性有小的促进作用,而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DHDTP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没有明显改变,而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却逐渐增强。SGX或DHDTP对两种矿物的抑制效果与K2Cr207相当。通过对人工混合矿进行浮选分离试验发现,SGX在乙硫氮浮选体系中获得的浮选分离效果要比在丁铵黑药浮选体系中的好;而DHDTP在丁铵黑药浮选体系中获得的浮选分离效果却比在乙硫氮浮选体系中的好。两种抑制剂对人工混合矿的分离效果都优于K2Cr207的,表明SGX或DHDTP是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中方铅矿的有效抑制剂。借助于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发现,DHDTP和SGX与黄铜矿表面间均以氢键和静电力作用为主,与方铅矿表面间是化学吸附、氢键和静电力共同作用,表明药剂与方铅矿表面的作用能力要强于与黄铜矿的,这一情况得到了浮选试验结果的验证。通过吸附量和TOF-SIMS的测试发现,SGX和DHDTP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量均明显大于在黄铜矿表面的,这进一步揭示了SGX和DHDTP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显着强于对黄铜矿的内在原因。基团电负性、亲水-疏水指数i和HLB计算结果表明,DHDTP和SGX的极性基团与Pb的电负性差大于与Cu的,这意味着本文合成的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更易与方铅矿表面发生作用。模拟计算结果表明,SGX和DHDTP与黄铜矿表面的主要作用方式为它们分子中的两个S原子与矿物表面的Cu、Fe原子共同作用,但它们与黄铜矿表面的相互作用能却比乙硫氮和丁铵黑药的大,所以两者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能力必然比乙硫氮和丁铵黑药的弱;SGX和DHDTP与方铅矿表面的主要作用方式是它们分子中的单键S原子与矿物表面的Pb原子作用,且两者与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能小于乙硫氮和丁铵黑药与矿物表面的,表明它们比乙硫氮和丁铵黑药更易吸附在方铅矿表面。模拟计算结果与抑制性能参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相互印证,从理论上较好地解释了浮选试验结果。
李俊旺[5](2012)在《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分流分速的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针对会泽铅锌矿中的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通过实验室浮选试验,较系统地研究矿物的可浮性和浮游速度特性,总结硫化矿浮选过程分流分速的规律性,从动力学角度进一步探讨异步浮选的技术内涵,并分别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硫化矿浮选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分批浮选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在无捕收剂和乙基钾黄药与乙硫氮分别作捕收剂时的可浮性和浮游速度,以及硫化钠、硝酸铅、硫酸锌、硫酸铜和氧化钙作调整剂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锌作调整剂时,在pH=7.5,乙基钾黄药浓度为2.4×10-4mol/L和硫酸锌浓度为1.5×10-4mol/L的条件下,方铅矿和黄铁矿浮游性相近,而方铅矿、黄铁矿与闪锌矿浮游性差异最显着。从总体规律看,方铅矿的浮游速度较快,在浮选过程中呈现逐步降低的规律;而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游速度较慢,在浮选过程中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以经典一级浮选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结合会泽铅锌硫化矿异步浮选新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矿物分速浮选模型。选择传统浮选数学模型中的经典一级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本文推导的分速浮选模型,建立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分速浮选模型累计回收率拟合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均为0.999,可见分速浮选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选过程。根据积分复原法对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浮选速度常数(简称K值)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方铅矿的K值分布在0.75-1.27min-1区间内;对于闪锌矿而言,K值分布在0.83-1.33min-1区间的量较多,在其他区间分布的量较少;而黄铁矿的K值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在0-2.07min-1的区间内。应用模糊逻辑研究了粒度对会泽方铅矿浮选动力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方铅矿粒度的增加,浮选累计回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而浮选速度常数则逐渐降低。方差分析表明,粒度对浮选速度常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对浮选累计回收率的影响并不显着。仿真研究表明,基于MATLAB软件设计的模糊逻辑系统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粒度方铅矿的浮选过程。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和隶属函数,提出了从可浮性和浮游速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价会泽铅锌硫化矿浮游性的新方法,实现了矿物浮游性的量化。根据浮游性评价新方法,分析了会泽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在pH=7.5,乙基钾黄药浓度为2.0×10-4mol/L,硫酸锌浓度为1.5×10-4mol/L条件下的浮游性,结果表明,浮游性顺序依次是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在单矿物浮选试验基础之上,进行方铅矿-黄铁矿二元混合矿和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三元混合矿异步浮选试验。方铅矿-黄铁矿二元混合矿异步浮选试验表明,以乙基钾黄药作捕收剂,在“等可浮异步选铅Ⅰ”过程中上浮精矿Ⅰ以方铅矿(73.42%)为主,黄铁矿(37.50%)为辅;在“等可浮异步选铅Ⅱ”过程中上浮精矿Ⅱ以黄铁矿(51.93%)为主,方铅矿(22.95%)为辅。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三元混合矿异步浮选试验表明,以乙基钾黄药作捕收剂,硫酸锌作调整剂,在“等可浮异步选铅Ⅰ”过程中,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分别为84.00%、3.48%和43.71%;在“等可浮异步选铅Ⅱ"过程中,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分别为14.92%、5.05%和43.85%,实现了方铅矿和黄铁矿等可浮浮选以及方铅矿、黄铁矿与闪锌矿之间的异步浮选分离。分别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硫化矿浮选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PSS的回归模型可以分析操作变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但预测精度较差;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硫化矿浮选指标,但并不能表达和分析操作变量与浮选指标之间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动力学研究平台”和“会泽铅锌硫化矿分流分速浮选模拟平台”,实现了人机信息的友好交流。
叶威[6](2012)在《云南某多金属硫化矿铜铅分离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铜铅浮选分离的生产实践中,一般使用的抑制剂为氰化物或者重铬酸钾,这些药剂不仅有毒,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研究一般药剂对铜铅分离的影响以及抑制机理的探讨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黄铜矿和方铅矿的纯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试验,考察了丁基黄药、乙硫氮、Z-200、DY-1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两种纯矿物的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几种抑制剂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对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动电位测试探讨了抑制剂在方铅矿表面作用的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2-12的范围内,丁基黄药、乙硫氮、Z-200、DY-1对两种纯矿物均有各自的捕收特点,四种药剂对黄铜矿捕收能力的大小顺序为:DY-1>Z-200>丁基黄药>乙硫氮;对方铅矿的捕收能力的大小顺序以:乙硫氮>丁基黄药>Z-200>DY-1。综合比较,选择DY-1作为抑铅浮铜时铜矿物的捕收剂。CMC和FeSO4对方铅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水玻璃对方铅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Na2SO3虽然不能抑制方铅矿,但能促进CMC和FeSO4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动电位测试表明:方铅矿表面的动电位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几种抑制剂的加入也会对方铅矿表面动电位造成影响。CMC基本没有改变方铅矿表面动电位,Na2SO3和FeSO4可以大幅度降低方铅矿表面动电位,水玻璃略微提高了方铅矿表面动电位。分析表明,CMC在方铅矿表面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其吸附力主要为范德华力;Na2SO3因其还原性可以降低方铅矿表面动电位,但其不能在方铅矿表面吸附;水玻璃可以在部分方铅矿表面发生化学吸附;Fe2+不仅可以降低方铅矿表面的动电位,还能在方铅矿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对方铅矿起到抑制作用。理论分析表明Na2SO3之所以可以促进CMC与Fe2+对方铅矿抑制作用,是因为Na2SO可以降低方铅矿表面的电子能级,使得CMC和Fe2+更易于在方铅矿表面吸附。
魏茜[7](2012)在《硫化铜铅矿浮选分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硫化铜铅矿浮选分离困难的问题及剧毒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考察了不同的抑制剂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了不同的测试手段对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单矿物浮选试验表明,优先选铜试验中,Z-200作捕收剂,焦磷酸钠在弱酸性条件强烈抑制方铅矿,而基本不影响黄铜矿的浮选。丁黄药作铜铅混合浮选的捕收剂,获得的铜铅混合精矿利用硫化钠对其进行脱药,铜铅分离时,Z-200作捕收剂,糊精能在碱性条件下抑制方铅矿浮选黄铜矿。采用红外光谱、动电位测试、吸附量测试及离子溶出测试等,结合药剂的溶液化学分析探讨了药剂与矿物的可能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弱酸性条件下,焦磷酸钠能够选择性使方铅矿表面的铅离子,使其表面的Z-200吸附活性点减少,Z-200在其表面的吸附量减少,从而达到抑制效果;硫化钠脱药机理一方面是HS-和溶液中的BX-在矿物表面发生竞争吸附,阻止了丁黄药在矿物吸附,另一方面硫化钠通过解吸了矿物表面的黄原酸盐,进而达到脱药的效果;在碱性矿浆中,糊精分子结构中的羟基与方铅矿表面或溶液中的铅的氢氧化物作用,使捕收剂在其表面吸附量减少,从而达到抑制方铅矿的目的。在实际矿石浮选分离中,用MA+乙硫氮组合捕收剂进行铜铅混合浮选,活性碳对铜铅混合精矿进行脱药,使用苛性淀粉、硫代硫酸钠及水玻璃组合来抑制方铅矿,基本达到铜铅分离的目的。
沈新春[8](2012)在《钨矿山伴生多金属硫化矿分离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赣南某钨矿山的混合硫化矿为对象,该矿石系高砷、铜,低钼、铋、锌难处理混合硫化矿。辉钼矿、黄铜矿、闪锌矿相互之间及与毒砂的共生关系密切,且经过了大量选矿药剂的处理,各种矿物表面的活性发生了较大变化,给各矿物的分离增加了难度,若采用单一浮选法回收各有价成分,虽也能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但砷的含量超标,所以,无法获得合格的精矿产品,从而制约着该矿石的综合回收利用。本文针对该高砷混合硫化矿组成复杂、共生关系密切及表面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等特点,进行了脱药预处理试验和一系列浮选试验研究及工艺流程对比试验,旨在寻找能有效回收矿石中的有价成分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侧重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的试验研究,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常规药剂的优先浮钼-重选联合流程和混合浮铜钼-重选联合流程,并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采用优先浮钼-重选联合流程,经实验室小型开路试验,获钼精矿品位为48.54%,钼回收率为73.52%;铜精矿品位为24.55%,铜回收率为96.07%;锌精矿品位为49.84%,锌回收率为63.72%;铋精矿品位为15.57%,铋回收率为50.23%,且都达到了相应品级产品的要求,达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采用铜钼混浮-重选联合流程,经实验室小型开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品位为45.79%,钼回收率为75.51%;铜精矿品位为18.58%,铜回收率为98.19%;锌精矿品位为48.01%,锌回收率为48.39%;铋精矿品位为10.59%,铋回收率为47.02%,锌精矿和铋精矿的回收率与本研究的预期目标还有一点差距。硫化钠的脱药机理分析结果可知,硫化钠脱药作用是由于对应矿物晶体中金属原子的黄原酸盐的浓度积比其硫化盐的要大,使黄原酸根从矿物表面脱落实现脱药作用;硫酸锌和亚硫酸钠组合抑制剂对闪锌矿的抑制存在三方面的作用,其中形成的Zn(SO3)沉积在闪锌矿表面使其亲水,是组合抑制剂抑制闪锌矿的主要原因。
王荣生,浦永林[9](2009)在《小茅山银铜铅锌矿石的选矿工业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采用铜、铅、锌顺序优先浮选工艺处理小茅山银铜铅锌矿石,在原矿品位为铜1.36%、铅3.27%、锌3.34%、银231.41g/t时,得到的铜精矿含铜24.80%、铜回收率77.04%,铅精矿含铅61.28%、铅回收率75.40%,锌精矿含锌48.47%、锌回收率80.02%,银在铜精矿和铅精矿中的总回收率为85.56%。工业生产长期稳定运行。
李勇[10](2009)在《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硫化—浮选工艺及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铅锌矿资源丰富,但其中大部分为成分复杂的硫化矿和难选的低品位复杂氧化铅锌矿。低品位氧化铅锌矿因其成分复杂而无法用常规的选矿和冶炼技术有效回收矿石中的有价金属。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研究开发适合于处理该类物料的高效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低品位氧化铅锌矿为原料,在查阅大量文献,对比多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的水热硫化-浮选工艺和硫化焙烧-浮选工艺,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对常见氧化物(MO)与硫化剂(S2或FeS2)及添加剂(C或Fe)等发生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MS)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并绘制了其硫化反应的△G。-T(273K≤T≤1273K)图,分析了低品位氧化铅锌矿转变为硫化矿的可能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化学物相分析等方法确定了氧化铅锌矿中铅和锌的主要硫化反应方程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ZnO(001)面和PbO(100)面和CaO(001)基面,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数方法(DFT),应用CASTEP量子化学计算软件,针对硫化过程中铅锌及脉石分解产物CaO和硫的反应,进行了ZnO(001)面、PbO(100)及CaO(001)面对S的吸附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氧化物都可以和S发生相互作用,但是发生作用时,都是氧化物中的O优先和S发生吸附,然后才是金属离子与S发生吸附,三种氧化物中,最易和S发生吸附反应的是PbO,其次为CaO,ZnO对S的吸附作用较差。对低品位氧化锌矿和硫化剂在高压釜内的水热硫化工艺条件(硫化时间、温度、粒度、硫化剂用量、液固比等)对硫化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最佳水热硫化条件为:温度180℃、时间180mmin、物料粒度为小于74μm占80%、硫磺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液固比为1.2:1。在最佳水热硫化条件下,氧化锌矿中锌的硫化率为76.58%。对最佳水热硫化条件下的硫化物料进行选矿药剂、工艺流程及其它选矿前预处理等的探索性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其浮选工艺流程。闭路试验中取得浮选指标为:铅精矿含铅16.82%,回收率40.35%;锌精矿含锌22.45%,回收率69.31%对低品位氧化铅锌矿和硫化剂在管式炉内中温(350℃-800℃)条件下的硫化焙烧工艺参数(硫化时间、温度、硫化剂用量,物料粒度等)对硫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硫化焙烧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750℃、硫化时间120mmin、硫磺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倍,物料粒度小于74μm。在该条件下进行最优条件试验,铅的硫化率可稳定在97%以上,锌的硫化率可稳定在94%以上。对最优硫化焙烧条件下处理后的物料,用最优浮选流程进行浮选,取得闭路浮选指标为:精矿含锌为37.17%,回收率为86.62%;含铅9.40%,回收率为74.42%。比较水热硫化-浮选工艺的小型闭路浮选指标和硫化焙烧-浮选工艺的浮选指标,确定硫化焙烧-浮选工艺为二者中的较佳工艺,并对此进行了10t/d的半工业试验。21个班的灰岩矿扩大连续性试验中,当给矿铅品位为1.04%,给矿锌品位7.81%时,精矿含铅3.56%,含锌25.74%;尾矿铅品位0.35%,锌品位为1.49%;精矿铅回收率为63.75%,精矿锌回收率为75.06%。15个班的砂岩型矿石扩大连续性浮选试验和连续性统计结果表明,当给矿铅品位1.03%,锌品位为6.63%时;精矿含铅4.33%,含锌29.12%;尾矿铅品位0.38%,锌品位为1.20%;精矿铅回收率为60.24%,精矿锌回收率为74.83%。19个班的混合矿石(砂:灰=1:1)扩大连续性浮选试验和连续性指标统计表明,当给矿铅品位1.06%,锌品位为7.52%时;精矿含铅4.59%,含锌31.74%;尾矿铅品位0.33%,锌品位为1.48%;精矿铅回收率为64.25%,精矿锌回收率为73.79%。灰岩、砂岩及混合矿共55个班的扩大连续性浮选试验和连续性统计结果表明,当给矿铅品位1.04%,锌品位为7.39%时;精矿含铅4.07%,含锌28.15%;尾矿铅品位0.34%,锌品位为1.40%;精矿铅回收率为63.81%,精矿锌回收率为74.60%。
二、铜与铅锌分离作业硫化钠药方优化调配的工业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与铅锌分离作业硫化钠药方优化调配的工业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白铅矿硫化浮选硫化膜表面形貌及晶相结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资源概述 |
1.2 氧化铅矿概述 |
1.3 氧化铅浮选工艺 |
1.3.1 硫化黄药浮选法 |
1.3.2 螯合剂浮选法 |
1.3.3 絮凝浮选法 |
1.4 氧化铅浮选药剂 |
1.4.1 pH调整剂 |
1.4.2 活化剂 |
1.4.3 其他调整剂 |
1.5 硫化方法 |
1.5.1 机械硫化 |
1.5.2 水热硫化 |
1.5.3 硫化焙烧 |
1.5.4 表面硫化 |
1.6 表面硫化机理 |
1.7 白铅矿表面硫化影响因素 |
1.7.1 矿浆pH值 |
1.7.2 硫化时间 |
1.7.3 硫化剂用量及加药方式 |
1.7.4 矿浆温度 |
1.7.5 其他 |
1.8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8.1 论文研究意义 |
1.8.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样品、设备、药剂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样品的来源及性质 |
2.2 试验药剂和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3.2 检测样品制备 |
2.3.3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 |
2.3.4 电子探针(EPMA) |
2.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 |
第三章 白铅矿硫化浮选试验研究 |
3.1 丁基黄药用量对白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 硫化钠用量对白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 不同PH值对白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 过量硫离子对白铅矿硫化浮选行为的影响 |
3.5 硫化时间对白铅矿硫化浮选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铅矿表面硫化机理研究 |
4.1 光学显微镜(OM) |
4.2 扫描电镜(SEM) |
4.2.1 原矿表面形貌与能谱 |
4.2.2 少量硫化钠作用后表面形貌与能谱 |
4.2.3 适量硫化钠作用后表面形貌与能谱 |
4.2.4 过量硫化钠作用后表面形貌与能谱 |
4.2.5 硫化后氧和硫元素mapping |
4.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3.1 原矿表面形貌 |
4.3.2 适量硫化后表面形貌 |
4.3.3 过硫化后表面形貌 |
4.4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 |
4.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6 电子探针(EPMA)分析 |
4.7 硫化机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2)2016年浮选药剂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硫化矿捕收剂 |
1.1 丁基黄药与乙硫氮混用 |
1.2 LC-1和松醇油浮选预先分选碳质物 |
1.3 KM-109半优先浮铜 |
1.4 复合捕收剂XB-6浮金 |
1.5 组合捕收剂丁黄药+异戊基黄药 |
1.6 SN-9#+苯胺黑药混用 |
1.7 PZO捕收剂 |
1.8 油类捕收剂 (KYB-1) |
1.9 E908捕收剂 |
1.1 0 CIL环保提金剂 |
1.1 1 醇和煤油的混合剂 |
1.1 2 高效选择性捕收剂M6和捕收起泡剂A5 |
1.1 3 JBS辉钼矿的捕收剂 |
1.1 4 煤油作捕收剂 |
1.1 5 YC捕收剂 |
1.16 7022+9010捕收剂 |
1.17新型捕收剂D60 |
2 氧化矿捕收剂 |
2.1 混合脂肪酸酸皂 |
2.2 白钨矿浮选的捕收剂 |
2.3 油酸+苯甲羟肟酸 |
2.4 捕收剂DZX-9 |
2.5 新型阳离子捕收剂MZ-3 |
2.6 硅捕收剂DLG-2 |
2.7 乳化剂月桂酸皂 |
2.8 LF8捕收剂 |
2.9 ZY-01捕收剂 |
2.1 0 羟肟酸协同脂肪酸 |
2.1 1 阴离子捕收剂DMY-1 |
2.1 2 EM505捕收剂 |
2.1 3 十二胺 |
2.1 4 Z-202捕收剂 |
2.1 5 DHT-4捕收剂 |
2.16 Cytec Aero+Cytec Aero组合捕收剂 |
2.17 N, N-二羟乙基十二胺 |
2.18 MG-2、MES和氧化石蜡皂为组合捕收剂 |
2.19 YS-3捕收剂 |
2.20 S.P.A捕收剂 |
2.21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经脂酸组合捕收剂 |
2.22磷灰石捕收剂 |
2.23辛基羟肟酸 |
2.24 DWD-1捕收剂 |
2.25 BK425和BK432捕收剂 |
2.26组合捕收剂石油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
2.27 CYH系列捕收剂 |
2.28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L24 |
2.29钨矿捕收剂CF和BK410 |
2.30 KY-109捕收剂 |
2.31 WB-05捕收剂 |
2.32 GE-609捕收剂 |
3 浮选调整剂 |
3.1 DHY抑制剂 |
3.2 活化剂L1 |
3.3 分散剂YZA |
3.4 羧甲基纤维素钠, 六偏磷酸钠, 焦磷酸钠, 柠檬酸 |
3.5 石灰+亚硫酸钠为抑制剂 |
3.6 组合抑制剂SSCH |
3.7 抑制剂BK511 |
3.8 石灰+次氯酸钙 |
3.9 含氟酸性废水替代硫酸 |
3.1 0 抑制剂HY1-1 |
3.1 1 Pb2+活化黑钨矿浮选 |
3.1 2 葡聚糖抑制滑石 |
3.1 3 钙离子抑制红柱石 |
3.1 4 瓜尔胶和黄原胶 |
3.1 5 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混用 |
3.16 CMSD抑制剂 |
3.17硫酸锌+亚硫酸钠混合抑制剂 |
3.18酸化水玻璃与ATM混合抑制剂 |
3.19 Ca2+、Mg2+、Cu2+、Fe对滑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0有机小分子抑制剂 |
3.21硫化钠+碳酸钠+硫酸锌混合抑制剂 |
3.22硫化钠+活性炭混合脱药 |
3.23 X-43活化剂 |
3.24 DG11为含氟镁脉石矿物的抑制剂 |
3.25絮凝剂CMS |
3.26石灰+YD硫抑制剂 |
3.27 EMF-19抑制剂 |
3.28 CY-SA调整剂 |
3.29乙二胺磷酸 |
3.30 T31活化剂 |
3.31琉基乙酸钠+CMC组合抑制剂 |
3.32淀粉丙烯酞胺接枝聚合物 |
3.33 Fe3+、Cu2+、Pb2+、Mg2+活化锡石 |
3.34 MP抑制剂 |
3.35 TLT8626组合絮凝剂 |
3.36石灰加KJ14组合抑制剂 |
3.37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
3.38草酸与六偏磷酸钠混用 |
3.39铵盐取代硫酸 |
3.40 FY02抑制剂 |
3.41石灰和BJ混用抑制剂 |
3.42固体活化剂ZJS-22 |
3.43大分子抑制剂MOD |
3.44 PL为石英等硅酸盐矿物的抑制剂 |
3.45机抑制剂Q-Zn |
3.46亚硫酸钠+腐殖酸钠作毒砂抑制剂 |
4 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 |
4.1 镜像对称规则 |
4.2 Materials Studio软件 |
4.3 起泡剂对应的综合评价值 |
4.4 量子化学 |
5 选矿废水处理 |
5.1 分段使用回水方法 |
5.2 选矿废水中砷主要存在形态 |
5.3 水质、浓度、硫化矿吸附作用对乙基黄药自然降解的影响 |
5.4 PAM混凝法处理选磷废水 |
5.5 人造沸石处理选磷废水 |
5.5 尾矿絮凝沉降特征 |
5.6 膜生物反应器 (s MBR) 技术来处理含苯胺黑药选矿废水 |
5.7 甲基纤维素对微细粒蛇纹石的絮凝作用 |
6 结语 |
(3)硫化钠在某难选锡铜硫化矿浮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原矿性质 |
3 试验研究及分析 |
3.1 混合粗选硫化钠用量试验 |
3.2 硫化钠用量对铜硫分离的影响 |
3.3 全流程闭路试验 |
4 应用于生产 |
5 结语 |
(4)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合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浮选捕收剂 |
1.2 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的抑制剂 |
1.2.1 抑铅浮铜工艺 |
1.2.2 抑铜浮铅工艺 |
1.2.3 抑铜浮铅-抑铅浮铜联合工艺 |
1.3 方铅矿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
1.3.1 无机抑制剂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 |
1.3.2 有机抑制剂抑制方铅矿的作用机理 |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4.1 经典力学定律 |
1.4.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运算流程 |
1.4.3 经典势场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试样和试剂 |
2.1.1 试验用矿样 |
2.1.2 试验用试剂 |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浮选试验 |
2.3.2 动电位测试 |
2.3.3 吸附量测定 |
2.3.4 红外光谱测试 |
2.3.5 X射线衍射测试 |
2.3.6 TOF-SIMS测试 |
第3章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合成和表征 |
3.1 有机抑制剂分子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 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SGX)的合成 |
3.2.1 合成机理 |
3.2.2 合成操作 |
3.2.3 合成过程可能存在的副反应 |
3.2.4 合成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 O,O-二(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磷酸(DHDTP)的合成 |
3.3.1 合成机理 |
3.3.2 合成操作 |
3.3.3 合成过程可能存在的副反应 |
3.3.4 合成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章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研究 |
4.1 乙硫氮浮选体系中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效果 |
4.1.1 乙硫氮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捕收性能 |
4.1.2 重铬酸钾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效果 |
4.1.3 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效果 |
4.1.4 O,O-二(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磷酸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效果 |
4.2 丁铵黑药浮选体系中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效果 |
4.2.1 丁铵黑药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浮选效果 |
4.2.2 重铬酸钾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效果 |
4.2.3 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效果 |
4.2.4 O,O-二(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磷酸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效果 |
4.3 人工混合矿的浮选试验 |
4.3.1 乙硫氮浮选体系中的分离试验 |
4.3.2 丁铵黑药浮选体系中的分离试验 |
4.4 小结 |
第5章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与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的作用机理 |
5.1 矿物表面的动电位分析 |
5.1.1 药剂作用下黄铜矿表面的动电位分析 |
5.1.2 药剂作用下方铅矿表面的动电位分析 |
5.2 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5.2.1 药剂与黄铜矿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5.2.2 药剂与方铅矿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在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的吸附行为 |
5.3.1 SGX在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的吸附 |
5.3.2 DHDTP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
5.4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在矿物表面的TOF-SIMS分析 |
5.4.1 SGX在矿物表面的TOF-SIMS分析 |
5.4.2 DHDTP在矿物表面的TOF-SIMS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抑制性能分析和分子力学计算 |
6.1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抑制性能分析 |
6.1.1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极性基团的电负性与抑制性能 |
6.1.2 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性能指数与抑制性能 |
6.2 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分子力学计算 |
6.2.1 矿物和药剂的结构性质 |
6.2.2 药剂与黄铜矿表面作用的能量 |
6.2.3 药剂与方铅矿表面作用的能量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分流分速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世界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
1.2.1 铅锌矿产资源储量 |
1.2.2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
1.3 铅锌硫化矿浮选分流分速研究进展 |
1.3.1 工艺流程的进展 |
1.3.2 浮选药剂的进展 |
1.3.3 理论研究的进展 |
1.4 浮选动力学研究概况 |
1.4.1 发展历程 |
1.4.2 浮选动力学的应用 |
1.5 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原则流程 |
1.5.1 会泽铅锌矿概况 |
1.5.2 浮选原则流程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与研究方法 |
2.1 矿样的采集与制备 |
2.2 化学试剂与设备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矿样预处理 |
2.3.2 分批浮选试验 |
2.3.3 浮选过程的模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研究 |
3.1 无捕收剂浮选 |
3.1.1 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2 添加硫化钠时pH值硫化矿浮选行为的研究 |
3.2 乙基钾黄药浮选 |
3.2.1 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2 乙基钾黄药浓度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3 添加硝酸铅时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4 硝酸铅浓度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5 添加硫酸锌时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6 硫酸锌浓度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7 添加硫酸铜时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8 硫酸铜浓度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9 添加氧化钙时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 乙硫氮浮选 |
3.3.1 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2 乙硫氮浓度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3 添加硝酸铅时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4 硝酸铅浓度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5 添加硫酸锌时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6 硫酸锌浓度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7 添加硫酸铜时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8 硫酸铜浓度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9 添加氧化钙时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 正交优化浮选试验 |
3.4.1 试验方案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会泽铅锌硫化矿异步浮选动力学研究 |
4.1 浮选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4.1.1 浮选模型建立的基础 |
4.1.2 分速浮选模型的推导 |
4.2 浮选动力学特性分析 |
4.2.1 浮选动力学模型 |
4.2.2 浮选速度常数的计算 |
4.2.3 浮选速度常数的分布 |
4.2.4 结论 |
4.3 浮选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求解方法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模型性能分析 |
4.3.4 结论 |
4.4 不同粒度方铅矿浮选动力学的研究 |
4.4.1 模糊理论 |
4.4.2 浮选模糊推理系统的建立 |
4.4.3 结果与分析 |
4.4.4 结论 |
4.5 会泽铅锌硫化矿浮游性评价新方法 |
4.5.1 基本原理 |
4.5.2 结果与分析 |
4.5.3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混合矿异步浮选试验 |
5.1 方铅矿-黄铁矿的异步浮选试验 |
5.1.1 试验流程 |
5.1.2 结果与分析 |
5.2 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的异步浮选试验 |
5.2.1 试验流程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的模拟 |
6.1 浮选试验 |
6.2 回归分析 |
6.2.1 相关性分析 |
6.2.2 回归模型的建立 |
6.2.3 模型性能评价 |
6.2.4 结论 |
6.3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 |
6.3.1 学习算法 |
6.3.2 神经网络的设计 |
6.3.3 结果与分析 |
6.3.4 结论 |
6.4 浮选过程模拟平台的设计 |
6.4.1 浮选动力学研究平台的设计 |
6.4.2 会泽硫化矿浮选动力学研究平台 |
6.4.3 会泽硫化矿分流分速浮选模拟平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云南某多金属硫化矿铜铅分离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0 硫化矿浮选理论进展 |
1.0.1 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电化学理论的研究 |
1.0.2 捕收剂(黄药)浮选电化学理论 |
1.0.3 浮选调整剂的电化学 |
1.0.4 高碱石灰介质中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和原生电位浮选技术 |
1.0.5 颗粒表面电化学反应电荷传递模型 |
1.1 浮选工艺流程的现状及进展 |
1.2 硫化矿浮选抑制剂 |
1.2.1 无机抑制剂与有机抑制剂 |
1.2.2 有机抑制剂 |
1.3 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 |
1.3.1 抑铅浮铜 |
1.3.2 抑铜浮铅 |
1.3.3 黄铜矿浮选电化学研究 |
1.3.4 方铅矿浮选电化学研究 |
第二章 试验准备及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
3.1 不同捕收剂作用下PH值对单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2 抑制剂对单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原矿石矿物工艺学研究 |
4.1 原矿石的矿物组成 |
4.1.1 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
4.1.2 主要矿物物相分析 |
4.1.3 矿物组成 |
4.2 主要矿物嵌布粒度 |
4.4 磨矿产品解离度测定 |
4.5 主要矿物的选矿工艺性质和嵌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实际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
5.1 原则流程的确定 |
5.2 铜铅分离试验 |
5.2.1 抑制剂选择试验 |
5.2.3 捕收剂用量试验 |
5.2.4 铜铅精矿再磨试验研究 |
5.2.5 开路试验 |
5.2.6 闭路试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药剂与矿物作用的机理研究 |
6.1 黄铜矿、方铅矿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 |
6.1.1 黄铜矿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 |
6.1.2 方铅矿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 |
6.2 药剂对方铅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规律 |
6.2.1 pH对方铅矿动电位的影响 |
6.2.2 抑制剂对方铅矿动电位的影响 |
6.3 药剂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行为 |
6.3.1 CMC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 |
6.3.2 Na_2CO_3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 |
6.3.3 水玻璃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 |
6.3.4 Fe~(2+)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 |
6.4 Na_2SO_3促进CMC和Fe~(3+)对方铅矿抑制作用的机理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的研究成果 |
(7)硫化铜铅矿浮选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铜、铅矿石的概况与资源 |
1.1.1 铜、铅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
1.1.2 铜、铅的矿物与矿床类型 |
1.1.3 铜、铅矿石的资源简介及分布特点 |
1.2 黄铜矿和方铅矿难以分离的原因及目前可以解决的途径 |
1.2.1 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晶体结构 |
1.2.2 黄铜矿和方铅矿难分离的原因 |
1.2.3 目前解决黄铜矿和方铅矿难分离的可能途径 |
1.3 铜铅硫化矿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
1.3.2 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 铜铅硫化矿浮选分离工艺的研究进展 |
1.4.1 优先浮选流程 |
1.4.2 混合浮选脱药后分离流程 |
1.5 铜铅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样、设备和研究方法 |
2.1 纯矿物的来源及性质 |
2.2 实际矿石矿样的来源 |
2.3 试验药剂和仪器 |
2.3.1 试验药剂 |
2.3.2 试验仪器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2.4.1 单矿物浮选试验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吸附量测试 |
2.4.4 动电位测试 |
2.4.5 离子溶出试验 |
第三章 优先浮选分离中铜铅硫化矿浮选行为及机理研究 |
3.1 不同的药剂体系下铜铅硫化矿物的基本浮选行为的研究 |
3.1.1 不同捕收剂对铜铅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2 不同的抑制剂对铜铅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 焦磷酸钠与两种矿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
3.2.1 焦磷酸钠的Φ-pH图及其浮选意义 |
3.2.2 焦磷酸钠的存在对矿物表面电位的影响 |
3.2.3 焦磷酸钠与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4 焦磷酸钠的存在对矿物表面金属离子溶出量的影响 |
3.2.5 焦磷酸钠对矿物表面Z-200吸附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浮选脱药后分离中铜铅硫化矿浮选行为及机理研究 |
4.1 硫化钠对经过丁基黄药浮选后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 硫化钠脱药的机理分析 |
4.2.1 丁基黄药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产物 |
4.2.2 硫化钠对矿物表面丁基黄药吸附量的影响 |
4.2.3 硫化钠的Φ-pH图及其浮选意义 |
4.3 不同抑制剂对经丁黄药捕收-硫化钠脱药后的铜铅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4 糊精与两种矿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
4.4.1 糊精与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2 不同的搅拌时间下糊精的存在对矿物表面金属离子溶出影响 |
4.4.3 糊精对黄铜矿以及方铅矿表面Z-200吸附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分离研究 |
5.1 矿石的性质 |
5.1.1 矿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
5.1.2 矿石的矿物组成、含量及主要的产出形式 |
5.2 矿物可磨度的分析 |
5.3 铜铅混合浮选试验 |
5.5 铜铅混合浮选后脱药和分离试验研究 |
5.5.1 铜铅混合浮选浮选后脱药试验 |
5.5.2 混合浮选脱药后分离流程中方铅矿抑制剂的种类试验 |
5.5.3 混合浮选脱药后分离流程中组合抑制剂用量试验 |
5.6 开路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钨矿山伴生多金属硫化矿分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钨资源概况 |
1.2 钨矿床工业类型 |
1.2.1 矽卡岩型钨矿床 |
1.2.2 石英脉型钨矿床 |
1.2.3 斑岩型钨(钼)矿床 |
1.2.4 爆破角砾岩型钨矿床 |
1.2.5 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钨矿床 |
1.3 钨矿床伴生硫化矿性质 |
1.3.1 辉钼矿 |
1.3.2 铋矿物 |
1.3.3 黄铜矿 |
1.3.4 闪锌矿 |
1.4 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原则流程和脱药方法 |
1.4.1 矿物浮选原则流程 |
1.4.2 脱药方法 |
1.5 硫化矿浮选分离药剂研究现状 |
1.5.1 钼捕收剂研究现状 |
1.5.2 铜捕收剂研究现状 |
1.5.3 抑制剂研究现状 |
1.6 混合硫化矿分离研究现状 |
1.6.1 铜钼分离研究 |
1.6.2 铜铋分离研究 |
1.6.3 铜锌分离研究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1.7.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7.2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药剂 |
2.2 试验仪器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矿石的化学组成 |
3.1.1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 |
3.1.2 矿石中钨、铜、钼、铋、锌的化学物相分析 |
3.2 矿石矿物成分及含量 |
3.3 矿物嵌布特征 |
3.3.1 黄铜矿嵌布特征 |
3.3.2 辉钼矿嵌布特征 |
3.3.3 铋矿物嵌布特征 |
3.3.4 闪锌矿嵌布特征 |
3.3.5 毒砂嵌布特征 |
3.4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 |
3.4.1 矿石结构 |
3.4.2 矿石构造 |
3.5 矿石矿物工艺粒度 |
3.5.1 主要矿物的粒度组成 |
3.5.2 主要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 |
3.6 原矿中铁和硫的配分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则流程的确定与预处理试验 |
4.1 原则流程的确定 |
4.2 磨矿曲线 |
4.3 试料预处理试验 |
4.3.1 硫化钠用量试验 |
4.3.2 活性炭用量试验 |
4.3.3 组合脱药剂用量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试验 |
5.1 钼粗选条件试验 |
5.1.1 组合脱药剂配比试验 |
5.1.2 煤油添加考察试验 |
5.1.3 煤油用量试验 |
5.1.4 起泡剂用量试验 |
5.2 钼精选条件试验 |
5.2.1 硫化钠添加考察试验 |
5.2.2 抑制剂用量试验 |
5.3 铜粗选条件试验 |
5.3.1 石灰用量试验 |
5.3.2 抑制剂用量试验 |
5.3.3 乙基黄药用量试验 |
5.4 铜精选条件试验 |
5.4.1 亚硫酸钠用量试验 |
5.4.2 精选次数考察试验 |
5.5 锌铋粗选条件试验 |
5.5.1 硫酸铜用量试验 |
5.5.2 乙基黄药用量试验 |
5.6 锌精选条件试验 |
5.7 磨矿细度试验 |
5.8 锌铋分离试验 |
5.9 中矿处理处理方案 |
5.10 开路试验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部分混合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试验 |
6.1 粗选条件试验 |
6.1.1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 |
6.1.2 组合脱药剂配比试验 |
6.1.3 抑制剂添加考察试验 |
6.1.4 捕收剂用量试验 |
6.2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试验 |
6.3 钼粗精矿精选试验 |
6.4 铜精选试验 |
6.5 锌精选试验 |
6.6 开路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机理分析 |
7.1 闪锌矿红外光谱分析 |
7.2 辉铋矿红外光谱分析 |
7.3 硫化钠和石灰的脱药机理和抑制机理分析 |
7.4 硫酸锌和亚硫酸钠抑制闪锌矿机理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小茅山银铜铅锌矿石的选矿工业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试验矿石 |
2 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
3 工业试验 |
3.1 工业试验流程 |
3.2 工业试验指标 |
3.3 工业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
3.3.1 工业试验中遇到的问题 |
3.3.2 工业试验中采取的措施 |
4 结语 |
(10)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硫化—浮选工艺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锌的主要性质、用途、产量及消费 |
1.1.1 铅和锌的性质 |
1.1.1.1 铅的性质 |
1.1.1.2 锌的性质 |
1.1.2 铅锌主要用途 |
1.1.3 铅锌的产量和消费 |
1.2 铅锌矿物及矿床 |
1.2.1 铅锌矿物 |
1.2.2 铅锌矿床 |
1.3 铅锌生产方法 |
1.3.1 铅的生产方法 |
1.3.2 锌的生产方法 |
1.3.2.1 火法炼锌 |
1.3.2.2 湿法炼锌 |
1.4 氧化铅锌矿的处理研究进展 |
1.4.1 氧化铅锌矿的冶金法处理研究现状 |
1.4.1.1 氧化铅锌矿的火法处理 |
1.4.1.2 氧化铅锌矿的湿法处理 |
1.4.2 氧化铅锌矿的浮选研究现状 |
1.4.2.1 氧化铅锌矿的浮选药剂研究 |
1.4.2.2 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 |
1.4.3 其他新工艺 |
1.5 硫化在冶金和选矿领域中的应用 |
1.6 本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
1.6.1 课题的提出 |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课题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总述 |
2.1 试验原料 |
2.1.1 试验物料 |
2.1.1.1 物料化学成分分析 |
2.1.1.2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性 |
2.1.2 试验化学试剂 |
2.1.2.1 硫化试验所用试剂 |
2.1.2.2 浮选试验所用试剂 |
2.2 试验设备 |
2.2.1 硫化实验设备 |
2.2.2 浮选试验设备 |
2.3 试验规模 |
2.4 数据处理 |
2.5 物料的鉴定表征 |
第三章 硫化焙烧过程热力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热力学分析 |
3.2.1 碳酸盐分解热力学 |
3.2.2 氧化物硫化热力学 |
3.2.2.1 氧化物和固体硫磺的反应热力学 |
3.2.2.2 氧化物加碳与硫磺的反应热力学 |
3.2.2.3 氧化物加铁与硫磺的反应热力学 |
3.2.2.4 氧化物和黄铁矿的硫化反应热力学 |
3.2.2.5 氧化物加碳与黄铁矿的反应热力学 |
3.2.2.6 氧化物加铁与黄铁矿的硫化反应热力学 |
3.2.2.7 矿物中氧化锌的硫化热力学 |
3.2.2.8 矿物中氧化铅的硫化热力学 |
3.3 氧化矿硫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3.3.1 锌矿物与硫化剂的反应 |
3.3.1.1 ZnCO_3的硫化反应 |
3.3.1.2 ZnO的硫化反应 |
3.3.2 铅矿物与硫化剂的反应 |
3.3.2.1 PbCO_3的硫化反应 |
3.3.2.2 PbO的硫化反应 |
3.3.3 主要杂质的硫化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bO、ZnO和CaO与S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量子化学相关理论 |
4.2.1 第一性原理 |
4.2.2 密度泛函理论 |
4.2.2.1 Thomas-Fermi模型 |
4.2.2.2 Hohenberg-Kohn定理 |
4.2.2.3 Kohn-Sham方法 |
4.2.2.4 局域密度近似 |
4.2.3 能带计算原理 |
4.2.3.1 正交化平面波法(OPW) |
4.2.3.2 赝势法 |
4.2.3.3 平面波基组 |
4.3 计算方法 |
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1 PbO表面对S的吸附 |
4.4.1.1 PbO不加S时的优化计算 |
4.4.1.2 PbO表面Pb原子上吸附S的优化计算 |
4.4.1.3 PbO表面O原子上吸附S的优化计算 |
4.4.2 ZnO表面对S的吸附 |
4.4.2.1 ZnO不加S时的优化计算 |
4.4.2.2 ZnO表面Zn原子上吸附S的优化计算 |
4.4.2.3 ZnO表面O原子上吸附S的优化计算 |
4.4.3 CaO表面对S的吸附 |
4.4.3.1 CaO不加S时的优化计算 |
4.4.3.2 CaO表面Ca原子上吸附S的优化计算 |
4.4.3.3 CaO表面O原子上吸附S的优化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品位氧化铅锌矿水热硫化-浮选小型试验研究 |
5.1 试验研究方法 |
5.2 水热硫化试验 |
5.2.1 水热硫化原理 |
5.2.2 水热硫化正交试验 |
5.2.2.1 正交试验设计 |
5.2.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单因素条件试验 |
5.2.3.1 反应温度对硫化率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
5.2.3.2 反应时间对硫化率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
5.2.3.3 物料粒度对硫化率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
5.2.3.4 硫磺用量对硫化率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
5.2.3.5 液固比对硫化率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
5.3 水热硫化后物料的浮选试验 |
5.3.1 浮选基本原理 |
5.3.2 不同温度下的水热硫化预处理-浮选试验 |
5.3.3 温度220℃、时间180min硫化后物料的浮选药剂试验 |
5.3.4 水热硫化温度180℃、时间180min后物料的选矿试验 |
5.3.4.1 粗选试验 |
5.3.4.2 精选试验 |
5.3.4.3 开路浮选试验 |
5.3.4.4 闭路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硫化焙烧-浮选小型试验研究 |
6.1 前言 |
6.2 硫化焙烧试验 |
6.2.1 试验原理 |
6.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2.2.1 反应温度对硫化率的影响 |
6.2.2.2 反应时间对硫化率的影响 |
6.2.2.3 硫化剂用量对硫化率的影响 |
6.2.2.4 物料粒度对硫化率影响 |
6.3 浮选试验 |
6.3.1 试验方法 |
6.3.2 不同硫化条件下的浮选试验 |
6.3.2.1 不同硫化剂用量下的浮选试验 |
6.3.2.2 不同粒度下浮选试验 |
6.3.2.3 不同硫化温度下的浮选试验 |
6.3.2.4 不同硫化时间下的浮选试验 |
6.3.3 浮选药剂试验 |
6.3.3.1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6.3.3.2 硫酸铜用量试验 |
6.3.3.3 丁基黄药用量试验 |
6.3.4 浮选开路试验 |
6.3.5 浮选闭路试验 |
6.3.6 水热硫化和硫化焙烧两种方案浮选指标比较 |
6.4 不同物料及硫化条件下反应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硫化焙烧-浮选半工业试验 |
7.1 前言 |
7.2 半工业试验 |
7.2.1 半工业试验结果 |
7.2.2 半工业试验产品分析及测定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四、铜与铅锌分离作业硫化钠药方优化调配的工业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白铅矿硫化浮选硫化膜表面形貌及晶相结构初探[D]. 刘思言.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2]2016年浮选药剂的进展[J]. 朱一民,周菁. 矿产综合利用, 2017(03)
- [3]硫化钠在某难选锡铜硫化矿浮选中的应用[J]. 吴杰,陈子凯,陈珺. 云南冶金, 2017(01)
- [4]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合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朴正杰. 东北大学, 2014(12)
- [5]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分流分速的动力学研究[D]. 李俊旺. 东北大学, 2012(07)
- [6]云南某多金属硫化矿铜铅分离的试验研究[D]. 叶威. 中南大学, 2012(02)
- [7]硫化铜铅矿浮选分离研究[D]. 魏茜. 中南大学, 2012(02)
- [8]钨矿山伴生多金属硫化矿分离试验研究[D]. 沈新春. 江西理工大学, 2012(03)
- [9]小茅山银铜铅锌矿石的选矿工业应用研究[J]. 王荣生,浦永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09(06)
- [10]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硫化—浮选工艺及理论研究[D]. 李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