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建筑装饰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郑子萱[1](2021)在《现代家居空间装饰材料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文中认为现今,由于人们对家居生活环境的精神层面要求不断提升,室内装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壮大,新型材料更是不断被开发。目前,已成为全球装饰材料的制造、消费、出口的佼佼者的我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变革。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家居空间装饰行业的现状,然后进行细致剖析,最终从多角度分析现代家居空间装饰材料发展特点及趋势。
张露露[2](2021)在《医疗建筑室内装饰材料的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甄浩[4](2021)在《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是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城,是我国多元文化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宗教文化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居样貌和独特民居建筑空间。自西藏和平解放至今,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颁布,可以发现当地乡土民居建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趋向集中,细部构造做法更加现代化,空间的功能变的单一,新建民居的室内热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等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通过总结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规律以及演变背后的因素,对藏族民居建筑研究的理论进行扩充,为研究藏族民居建筑提供资料,为地域创作实践提供思路。首先,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梳理了拉萨自然人文环境、拉萨农村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并汇总了拉萨历史民居以及新建民居的基础资料。之后,本文运用了建筑类型学、社会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研究并分析了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的演变规律及其原因。通过运用建筑类型学理论,从总体布局与体量、房屋格局与布置、功能特征、材料构造与结构、室内外装饰和室内热环境六个方面总结了不同时段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空间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通过运用社会行为学理论,从群体性模仿行为的视角分析拉萨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背后的原因。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从室内物理环境变化和室外空间变化的角度分析当地居民的室内外活动变化。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在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的演变过程中,部分特征得以保留,部分特征发生变化,而其中发生的变化较为明显。1、院落空间和建筑体块变的单一;2、建筑体量变高变大;3、室内核心空间发生了偏离;4、家具布置变的宽松;5、院落空间的功能多样性降低,室内空间的功能专一性加强;6、建筑材料、细部构造和结构趋向现代化;7、室内外装饰的位置、色彩和图案发生变化;8、新建民居的室内空气温度降低、空气湿度提高。通过分析其演变背后的动力机制发现: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是民居建筑演变的前提条件,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是民居建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习俗观念是民居保留部分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变的研究,发现了其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遗失现象和盲目模仿现象。针对目前拉萨民居演变特征及因素,在今后的民居发展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居民的现实空间需求,通过合理采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特征元素,为居民提供既满足生理需求又满足心理需求的民居建筑方案,为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和传承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做努力。
丁俊[5](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石林[6](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宋哲琦[7](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王馨怡[8](2020)在《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寻根意识的催化下,学术界开始关注地域建筑艺术的研究,寻找本土建筑艺术特色,增强地域独特性。建筑装饰图案作为文化符号和地域象征,对承载地域记忆、表现时代特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代时期,东西方文化碰撞激烈,苏锡常地区建筑装饰图案在图案形态、图案特征、装饰方法和装饰理念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文献梳理,中国学者对该地区近代建筑装饰艺术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研究中缺乏图案研究的视角,不利于对场所记忆的丰富和对地域文化的挖掘。本文以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为研究载体,开展实地调研。基于设计学学科,从图案研究的视角,运用符号学、视觉心理学、建筑类型学和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展开对于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从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形态研究”(共时性研究)和“变化研究”(历时性研究)入手,重点分析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图案类型及图式变化。其一,总结三种基本的图案类型、三种图案的变化形态及四种图案变化方式;其二,具体分析图案特征的变化、装饰率的变化和图案内部“层级协作”方式的变化,完善人们对于图案的阶段性认知;其三,从物质发展、文化互补及意识解放的角度,分析图案的变化缘由。本文希望从图案研究的角度,结合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理念等因素,构建人们对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清晰的图案认知,使之古为今用,延续历史记忆,传承地域文化。
鞠斐[9](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黄晨虹[10](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传统民居集中表现了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气候特点,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浪潮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传统民居、传统文化正经历着新的挑战。乡村在扩张和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新的建筑思潮,新的材料结构形式乃至新的审美观念,形成新的价值观点,传统民居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冲击。民居的营造模式涵盖了民居及其相关的社会文化,研究民居营造模式对解决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实际生活需要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有着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范围,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及其演变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西江社会特点及建设现状和研究西江苗寨传统民居营造模式进行行文背景梳理,展开实地调研,并依据调研结果从平面与功能、材料与结构、营造的一般过程、仪式与习俗等主要方面阐述西江民居营造模式及演变,概括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特点,总结演变规律与影响,并通过动因归纳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借此探索西江民居营造的发展策略。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本文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对象与范围,阐述相关研究现状,提出论文框架,表明意义与目的。第二章对西江及西江苗寨民居的概况进行介绍,作为行文背景资料整理与补充。主要介绍西江概况和基础信息,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西江旅游开发后的十年发展做出总结,并介绍西江传统苗居特征及其营造模式特点。第三章展开对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现代演变及特点的详述。从平面与功能、材料与结构、施工及工艺、营造仪式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西江民居现代营造模式及其演变特点。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演变进行规律总结,同时分析了营造模式演变在村寨风貌、建筑性能、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影响。第五章归纳了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的演变的动因,并展开对西江苗寨民居发展要点的探索。最后是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二、美国建筑装饰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建筑装饰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家居空间装饰材料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家居空间装饰材料现状 |
1.1 环保材料应用率低 |
1.2 材料市场管理欠佳 |
1.3 材料的二次利用率低 |
2 家居空间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
2.1 装饰材料高效率化 |
2.2 材料趋高分子复合化 |
2.3 材料制造规范统一化 |
2.4 材料呈现多功能化 |
2.5 材料趋绿色环保、可持续化 |
3 结语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调研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目标 |
2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发展背景 |
2.1 拉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1.4 社会经济 |
2.2 拉萨农村情况介绍 |
2.2.1 拉萨村庄基本概况 |
2.2.2 拉萨农村经济发展 |
2.3 相关政策与法规 |
2.3.1 国家政策 |
2.3.2 地方政策 |
2.4 现状调查研究概述 |
2.4.1 调研情况概述 |
2.4.2 调查内容 |
2.4.3 调查方法 |
2.4.4 调研成果 |
2.5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发展阶段研究 |
2.5.1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划分时段依据 |
2.5.2 20世纪50-90年代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2.5.3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2.5.4 2000年初至今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3 20世纪50-90年代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3.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
3.1.1 总体布局 |
3.1.2 建筑体量 |
3.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
3.2.1 空间格局 |
3.2.2 室内家具布置 |
3.3 功能特征 |
3.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
3.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
3.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
3.4.1 建筑细部构造 |
3.4.2 建筑结构形式 |
3.5 装饰图案与色彩 |
3.5.1 室外装饰 |
3.5.2 室内装饰 |
3.6 室内热环境 |
3.6.1 测试信息 |
3.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4.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
4.1.1 总体布局 |
4.1.2 建筑体量 |
4.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
4.2.1 空间格局 |
4.2.2 室内家具布置 |
4.3 功能特征 |
4.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
4.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
4.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
4.4.1 建筑细部构造 |
4.4.2 建筑结构形式 |
4.5 装饰图案与色彩 |
4.5.1 室外装饰 |
4.5.2 室内装饰 |
4.6 室内热环境 |
4.6.1 测试信息 |
4.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2000年初至今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5.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
5.1.1 总体布局 |
5.1.2 建筑体量 |
5.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
5.2.1 空间格局 |
5.2.2 室内家具布置 |
5.3 功能特征 |
5.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
5.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
5.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
5.4.1 建筑细部构造 |
5.4.2 建筑结构形式 |
5.5 装饰图案与色彩 |
5.5.1 室外装饰 |
5.5.2 室内装饰 |
5.6 室内热环境 |
5.6.1 测试信息 |
5.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 |
6.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的演变 |
6.1.1 空间趋向单一 |
6.1.2 体块趋向整体 |
6.1.3 体量趋向变大 |
6.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的演变 |
6.2.1 格局趋向集中 |
6.2.2 家具变多变大 |
6.3 室内外功能特征的演变 |
6.3.1 庭院功能多样性降低 |
6.3.2 室内功能专一性加强 |
6.4 主体材料、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的演变 |
6.4.1 材料更替 |
6.4.2 构造做法改变 |
6.4.3 结构转变 |
6.5 装饰图案与色彩的演变 |
6.5.1 室外装饰位置改变 |
6.5.2 室内装饰色彩和图案变多 |
6.6 室内热环境的演变 |
6.6.1 案例平面 |
6.6.2 新建民居室内空气温度降低 |
6.6.3 新建民居室内空气湿度提升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尽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拉萨民居调查问卷 |
致谢 |
(5)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
1.3.6 总结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
2.2.1 厦门的开埠 |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
2.4 近代城市建设 |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
2.5.2 洋楼民居建筑 |
2.5.3 嘉庚建筑 |
2.5.4 骑楼建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
4.1.1 山花 |
4.1.2 柱 |
4.1.3 檐口 |
4.1.4 窗 |
4.1.5 栏杆 |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
4.2.1 女儿墙 |
4.2.2 檐口 |
4.2.3 窗 |
4.2.4 壁柱 |
4.2.5 墙面 |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2.1 等级中心秩序 |
6.2.2 视觉中心秩序 |
6.2.3 风格中心秩序 |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3.1 横向结构秩序 |
6.3.2 纵向结构秩序 |
6.3.3 混合结构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8)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与课题相关的研究 |
1.2.2 国内与课题相关的研究 |
1.2.3 苏锡常地区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现状 |
1.2.4 建筑装饰技艺研究 |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及概念界定 |
1.3.1 范围界定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及目标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理论基础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背景 |
2.1 地域背景 |
2.1.1 地缘之便与交通之利 |
2.1.2 资源禀赋与量材为用 |
2.1.3 时代更迭与工商为先 |
2.1.4 兼收并蓄与开拓创新 |
2.2 调研背景 |
2.2.1 实地调研 |
2.2.2 相关保护规章及条例 |
2.2.3 保存现状及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原始形态及变化形态 |
3.1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的西式图案原始形态 |
3.1.1 抽象线条 |
3.1.2 晶体图案 |
3.1.3 植物茎叶图案 |
3.1.4 工艺制品图案 |
3.1.5 西式图案原始形态的主题运用 |
3.2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的中式图案原始形态 |
3.2.1 祥禽瑞兽图案 |
3.2.2 植物茎叶图案 |
3.2.3 器物法宝图案 |
3.2.4 人物故事图案 |
3.2.5 吉语文字图案 |
3.2.6 几何图案 |
3.2.7 中式图案原始形态的主题运用 |
3.3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的图案变化形态 |
3.3.1 西式图案的本土演变方式——拼贴共存与形式置换 |
3.3.2 中式图案的继承发展方式——变形与结构化调整 |
3.3.3 个性语义下的特殊图案——图案意向的传达 |
3.3.4 图案变化形态的主题运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图式变化 |
4.1 图案特征的变化 |
4.1.1 “画幅型图案”特征——明确边界、适形而止 |
4.1.2 “装饰型图案”特征——模糊边界、雕缋满眼 |
4.1.3 “块状图案”特征——强化边界、线条硬朗 |
4.1.4 “去图案化”特征——裸露边界、注重功能 |
4.1.5 图案特征的变化特点 |
4.2 装饰率的变化 |
4.2.1 “移植期”的装饰率:霄壤之别——建筑形式倾向化 |
4.2.2 “吸收期”的装饰率:逐渐趋同——建筑风格杂糅化 |
4.2.3 “转型期”的装饰率:大同小异——建造技术现代化 |
4.2.4 “简化期”的装饰率:相差无几——设计理念导向化 |
4.2.5 装饰率的变化特点 |
4.3 “层级协作”方式的变化 |
4.3.1 方向性引导——“尚中思想”的传承 |
4.3.2 对比式凸显——“美的范式”的追求 |
4.3.3 等量式重复——“机械美学”的熏陶 |
4.3.4 “层级协作”方式的变化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变化内因 |
5.1 物质层面的发展——材料更新及工艺发展对图案演变的影响 |
5.1.1 匠心精神淡化和形式感趋同 |
5.1.2 丰富表现手法和塑造特殊肌理 |
5.1.3 图案历史信息的记录和保存 |
5.2 文化层面的融合——文化交织对图案演变的影响 |
5.2.1 “文化殖民”到“自发更新” |
5.2.2 “兼容并蓄”且“文化传承” |
5.2.3 “科学时效”与“经世致用” |
5.3 意识形态层面的变化——意识解放对图案演变的影响 |
5.3.1 图案作用的变化——“传情达意”向“服务于人” |
5.3.2 图案属性的变化——“等级彰显”向“社群无异” |
5.3.3 图案风格的嬗变——结构化装饰的形成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调研名录 |
附录二: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旧影 |
附录三: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范围 |
1.1.3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侧重点 |
1.3.2 论文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江苗寨概况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建设发展 |
2.1 西江苗寨概况 |
2.1.1 自然环境及交通 |
2.1.2 历史溯源与社会形态 |
2.1.3 人口组成与民族文化 |
2.1.4 经济与产业 |
2.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西江十年发展概述 |
2.2.1 旅游业主导经济发展 |
2.2.2 核心民俗文化传承中发展 |
2.2.3 大量建设带来村寨格局与风貌变化 |
2.3 西江传统苗居特征 |
2.3.1 总体特点 |
2.3.2 灵活多变的选址与地形处理 |
2.3.3 紧凑的功能布置与空间利用 |
2.3.4 典型干栏式建筑立面特征 |
2.3.5 小而亲近的空间尺度特点 |
2.4 西江传统苗居营造模式及特点 |
2.4.1 营造的一般过程 |
2.4.2 自然材料的大量运用及特点 |
2.4.3 寓意丰富的营造仪式与习俗 |
2.4.4 西江传统苗居营造模式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现代演变及特点 |
3.1 选址与功能平面的演变 |
3.1.1 选址逐渐外扩 |
3.1.2 平面基本形式的延续与演进 |
3.1.3 卫浴空间合并 |
3.1.4 厨房与火塘间进一步分化 |
3.2 材料与结构的演变 |
3.2.1 基础与主体的形式与材料演变 |
3.2.2 围护结构材料的沿袭与多元发展 |
3.2.3 屋顶和楼地面的灵活处理 |
3.2.4 构件的丰富与多样化 |
3.2.5 装饰材料的出现与发展 |
3.2.6 材料来源及运输方式的现代化 |
3.3 施工及工艺的演变 |
3.3.1 传统木作的传承与新工艺引入 |
3.3.2 现代器械与多样工具的使用 |
3.3.3 从众助共建到专业施工队 |
3.3.4 施工的一般过程与工期延长 |
3.4 营造仪式的演变 |
3.4.1 部分营造仪式的消失 |
3.4.2 现代营造仪式的简化 |
3.5 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演变特点 |
3.5.1 规模尺度变大 |
3.5.2 材料多元运用 |
3.5.3 结构模式革新 |
3.5.4 装饰丰富多样 |
3.5.5 综合成本变高 |
3.5.6 民族文化传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演变规律与影响 |
4.1 营造模式演变中的规律与趋势 |
4.1.1 整体构造趋同与模式统一化 |
4.1.2 高包容度与个体差异化 |
4.1.3 乡村振兴背景与旅游开发阶段性导向作用明显 |
4.2 营造模式演变带来的影响 |
4.2.1 立面与风貌总体和谐细部粗糙 |
4.2.2 建筑性能与舒适度提高 |
4.2.3 建造工艺与文化传承消长兼具 |
4.2.4 游客体验与旅游吸引力提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演变动因与发展探索 |
5.1 西江民居营造模式演变中的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 |
5.1.1 营造方式演变中的主动演变 |
5.1.2 营造方式演变中的被动演变 |
5.1.3 营造方式演变中的综合选择 |
5.2 营造模式演变的动因分析 |
5.2.1 客观因素 |
5.2.2 主观因素 |
5.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演变发展导向要点 |
5.3.1 建筑营造 |
5.3.2 文化遗产保护 |
5.3.3 居民行为与政策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西江村建房规划管理及建材管控办法(试行)摘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美国建筑装饰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家居空间装饰材料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J]. 郑子萱. 西部皮革, 2021(16)
- [2]医疗建筑室内装饰材料的设计应用研究[D]. 张露露. 北京服装学院, 2021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D]. 甄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6]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8]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研究[D]. 王馨怡. 江南大学, 2020(01)
-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西江苗寨民居营造模式演变研究[D]. 黄晨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