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氧化研究前景

植物抗氧化研究前景

一、植物抗氧化剂研究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徐超[1](2021)在《苗期高温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莓种植以其周期短,见效快和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高温是限制温室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以草莓品种“红颜”为实验材料,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和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实验站进行了不同温度(32/22°C、35/25°C、38/28°C和41/31°C;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和不同持续天数(2d、5d、8d和11d)处理后的草莓苗的栽培实验,以28/18°C为对照。通过测定草莓叶片光合生理生化特性(光合特性和抗衰老特性)、生长发育数据(生育期、叶面积和各器官干物质)和果实内在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花青苷),提取了草莓苗期的关键高温灾害指标,确立高温胁迫等级并构建了苗期高温对草莓生育期、干物质生产和分配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苗期草莓高温胁迫等级的确定。随着温度的升高,持续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E)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下降趋势,而光补偿点(LSP)和暗呼吸速率(Rd)呈上升趋势。高温阻碍PS II中心类囊体能量的传递(L-band为正值),加速PS I末端电子受体库的还原速率(WIP=0.5时所对应的半衰期较短),在处理第11d时,除32°C外,其他高温处理下的放氧复合物OEC均失活(K-band为正值)。各高温处理下活性氧物质(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MDA)随处理天数增加呈上升趋势,而抗氧化酶的活性(CAT、SOD和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Chla、Pmax、φ(Po),PIabs和MDA作为关键指标,并计算高温胁迫指数(Z),依据Z值大小将高温胁迫划分为轻度(2≥Z>1)、中度(3≥Z>2)、重度(4≥Z>3)和特重(Z>4)4个等级。2.苗期高温对草莓生育期影响的模拟。苗期轻度和中度高温可以促进草莓提前进入开花期、坐果期和采摘期,而重度和特重度高温则会使草莓进入上述关键生育期的时间推迟。与辐热积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相比,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的模型对草莓发育期的模拟更为精确,其模拟的草莓开花期、坐果期和采收期天数与实测值之间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0.82和0.97,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39d、1.50d和1.56d,相对误差(RE)分别为2.27%、2.23%和1.57%。因此,生理发育时间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草莓开花期、坐果期起止时间和初次采摘的时间。3.苗期高温对草莓叶面积指数影响的模拟。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建立了苗期高温对叶面积指数影响的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进行验证。该模型对叶面积指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之间的R2为0.98,RMSE为0.04,RE为6.43%。因此,所构建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苗期高温后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4.苗期高温对草莓地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影响的模拟。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建立了苗期高温对地上干物质分配指数影响的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和叶面积指数模型与基于光合作用的SUCROS模型相结合,最终建立了苗期高温对草莓地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影响的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进行验证。所建模型对地上总干物质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之间的R2为0.91,RMSE为1.38 g m–2,RE为11.49%。对叶、茎和果实干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6、0.93和0.98,RMSE分别为6.62、10.84和11.07g m–2,RE分别为7.96%、11.42%和13.97%。因此,所构建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苗期高温后草莓地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5.苗期高温对草莓综合内在品质影响的模拟。基于模糊数学法,采用熵权法确定苗期高温后草莓果实内在品质的权重次序为:可滴定酸(0.33)>花青苷(0.25)>维生素C(0.23)>可溶性糖(0.19)。模糊综合评价的得分显示,苗期轻度和中度高温处理下果实内在品质的综合得分较高(均大于0.6),重度和特重度高温处理下得分较低(0~0.6)。构建的模糊评价模型对草莓综合内在品质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为0.85,RMSE为0.01,RE为19.55%。因此,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苗期高温后草莓果实的综合内在品质。本文通过模拟草莓苗期的高温状况,提取关键生理生化指标,根据高温胁迫强度和持续天数等动态信息确定苗期草莓的高温胁迫等级,搭建了与气象服务系统的更好融合的桥梁。所构建的模型综合考虑了温度、辐射、光周期及高温胁迫因子的影响,可以预测苗期高温对温室草莓生育期、叶面积、地上器官干物质的生产和分配、果实品质的动态影响,模型机理性强,参数少且易获取,为定量评估高温天气事件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奠定了模型基础。

李鹏扬[2](2021)在《水中全氟辛烷羧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植物毒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关注于污水中颗粒物和营养物质等大量存在污染物的去除,未考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与削减。再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一类含有全氟烷基(CnF2n+1)的人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ASs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高生物毒性等特征,在城市污水和农业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在城市再生水农业灌溉回用背景下,水中PFASs的农作物毒性研究对于再生水回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水培暴露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两种典型PFASs(全氟辛烷羧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在莴苣中引起的植物毒性及莴苣体内激活的解毒机制。论文揭示了在PFOA和PFOS暴露条件下,莴苣体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累积特征、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响应和氧化损伤的发生状况,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代谢产物、代谢通路的扰动和基于代谢调控的解毒机理。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莴苣不同部位,PFOA和PFOS暴露导致不同种类和水平的ROS累积。PFOA在莴苣叶片引起H2O2、·OH和O2·-的累积,在根部引起·OH的累积。PFOS在莴苣叶片引起H2O2和O2·-的累积,在根部引起H2O2的累积。在50μg/L PFOA胁迫下,叶片中H2O2、·OH和O2·-含量分别升高了38.7%、26.4%和22.8%(p<0.01),根部·OH升高了9.47%(p<0.05)。在50μg/L PFOS胁迫下,叶片中H2O2和O2·-含量分别升高了23.8%和25.3%(p<0.01),根部H2O2升高了14.4%(p<0.01)。(2)不同莴苣组织利用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应对PFASs胁迫产生的ROS累积。叶片细胞激活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剂应对PFOA,激活非酶类抗氧化剂应对PFOS。根部细胞同时激活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剂应对PFOA和PFOS。在50μg/L PFOA胁迫下,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着升高(p<0.05),总酚含量下降(p<0.05)。根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POD活性和GSH含量显着升高(p<0.05)。在50μg/L PFOS胁迫下,叶片中GSH含量和GPX活性显着升高(p<0.05),总酚含量下降(p<0.05)。根部APX、CAT、POD、GPX活性和GSH、总酚含量显着升高(p<0.05)。(3)莴苣叶片对PFOA和PFOS的耐受性要低于根部。PFOA导致莴苣叶片脂质过氧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片胞间CO2浓度降低和净光合速率升高。PFOS破坏莴苣叶片细胞膜通透性,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在5和50μg/L PFOA胁迫下,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分别增加了57.8%和50.0%(p<0.05)。在50μg/L PFOA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31.2%(p<0.01)。在5和50μg/L PFOS胁迫下,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分别提高了88.7%和58.7%(p<0.05),叶绿素a含量分别下降了41.4%和55.6%(p<0.01),叶绿素b含量分别下降了38.4%和41.3%(p<0.01),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了24.6%和30.1%(p<0.05)。(4)PFOA或PFOS单独暴露均导致莴苣叶片的代谢紊乱。叶片细胞通过改变细胞膜组成、激活抗氧化防御通路、提高耐受性及修复受损的DNA等代谢调控机理防御PFOA或PFOS胁迫。0.5和5μg/L PFOA或PFOS单独暴露改变了莴苣叶片中脂类、碳水化合物、脂肪酸、氨基酸和酚类等代谢产物的丰度。PFOA或PFOS单独暴露均导致包括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以及丙酮酸代谢在内的能量代谢通路的紊乱。此外,PFOA还干扰了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等氨基酸代谢,PFOS破坏了亚油酸代谢。(5)PFOA与PFOS共同暴露改变了莴苣根叶的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共同暴露对根部细胞代谢的调控呈现出非剂量依赖型特征,对叶片细胞代谢的调控呈现出剂量依赖型特征。在0.5~5μg/L PFOA与PFOS(浓度1:1)共同暴露条件下,莴苣根部酚类、脂类、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嘌呤与核苷等代谢产物的丰度发生了显着改变,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和单萜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受到了干扰。莴苣叶片中氨基酸与肽类、脂肪酸和脂类的代谢呈剂量依赖型下调,嘌呤与核苷的代谢呈剂量依赖型上调。莴苣叶片通过增强莽草酸-苯丙氨酸途径和类黄酮支路的多酚生物合成解毒PFOA与PFOS共同暴露引起的ROS累积。图58幅,表23个,参考文献250篇。

李静凤[3](2021)在《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是漆树科盐肤木属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盐肤木叶片上的五倍子,因高含量的单宁以及潜在的健康价值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近些年来,天然产物的提取以及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盐肤木叶多酚具有抗氧化功效,盐肤木叶是五倍子蚜在寄主植物盐肤木叶片上形成的虫瘿,那么盐肤木叶是否具有相关的应用价值,关于盐肤木叶多酚的成分分析和应用研究就成为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以盐肤木叶多酚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提取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并进行成分分析;然后以胡麻油为主要研究原料,以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为主要添加量,选取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作为协同增效组分,定期测定油脂的相关理化指标,以诱导期、总氧化值和抗氧化系数为评价指标对复合抗氧化剂组合进行抗氧化效果的评价和筛选;最后对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响应值最大的点,即抗氧化剂组合的最优添加量,进行验证试验,应用于油脂保鲜,以期替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成分分析(1)利用UHPLC-Q-Exactive HF/MS对盐肤木叶多酚进行成分鉴定,鉴定出30种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17种、酚酸类物质有7种、有机酸两种、鞣质1种、其它类物质3种。其中总可溶性多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杨梅苷,含量为735.59μg/m L;酯化多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槲皮苷,含量为178.85μg/m L;结合态多酚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没食子酸,含量为53.87μg/m L,推测黄酮类物质在游离态多酚中可能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而结合态多酚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可能是没食子酸等酚酸类物质。2、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对油脂抗氧化能力比较及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烘箱法加速油脂氧化,定期测定油脂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油脂氧化评价指标对油脂氧化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最适添加量为0.05%;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为:酯化多酚、茶多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方是:酯化多酚添加量0.06%、茶多酚添加量0.04%、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添加量0.01%,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出油脂的诱导期为4.26天,该值与理论预测值仅相差0.07天,说明该预测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对油脂诱导期的影响,达到组合优化的效果;其抗氧化能力远高于合成抗氧化剂BHT。

贺瑾瑾[4](2021)在《褪黑素对镉、铅胁迫下莜麦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褪黑素又叫N-乙酰基-甲氧基色胺(melatonin,MT),其植物功能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响应非生物胁迫反应,抵抗逆境环境下的氧化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功能备受瞩目。但是这些功能的研究在高等植物莜麦中还很薄弱。莜麦作为一种深受人类喜爱的粮食作物,近些年来因为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生长受到极大影响,产量严重下降,也会因此造成莜麦生长过程中过多积累源于土壤的金属元素,遭受生长毒害,进而也间接危害人类的饮食健康,增加人类患病的风险。基于此,本论文关注外源施加褪黑素在重金属镉和铅胁迫下对莜麦抗氧化作用,旨在降低或避免土壤中重金属胁迫对莜麦的不利影响。研究以莜麦为材料,探讨了外源施加褪黑素后对金属镉和铅胁迫下莜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关抗逆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莜麦中褪黑素是否具有缓解重金属毒害的功能以及相关作用机制,为褪黑素缓解类似重金属胁迫带来的危害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对提高莜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褪黑素对莜麦幼苗镉胁迫下的保护作用:(1)25 mg/L的镉胁迫降低了莜麦幼苗的株高、鲜重和干重增量,在外源施加褪黑素后可以缓解镉胁迫的抑制情况,株高、鲜重和干重均得到了增加,同时叶绿素含量也显着提高。显示出褪黑素在镉胁迫环境中有促进莜麦幼苗生长作用。(2)25 mg/L的镉胁迫造成了莜麦幼苗叶片的活性氧和镉含量积累,H2O2、O2·–和MDA含量也显着升高,但是外源施加褪黑素后,镉含量、H2O2、O2·–和MDA的含量均开始大幅度下降,相反,SOD、POD、CAT的酶活性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说明外源褪黑素能够提高莜麦幼苗的抗氧化能力,ROS水平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3)可溶性蛋白在浓度为25 mg/L的镉离子处理下遭到损伤,大幅度下降,但是外施褪黑素处理后其含量开始增加,损伤程度得到一定缓解;脯氨酸含量在莜麦幼苗受到镉胁迫后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再外源施加褪黑素后会显着上升。证实脯氨酸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在镉胁迫下受到了影响,进而提高了莜麦幼苗对镉的耐受性。(4)在镉处理下,莜麦幼苗叶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酶基因LOX和POX的基因表达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外施不同浓度褪黑素后,POX的基因表达量得到更显着上调,但是LOX的基因表达量却开始下调。同时MAP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中的基因也显着上调。转录因子NAC和WRKY1在外施100μM褪黑素后出现非常明显的提高。这说明莜麦幼苗在镉胁迫下的MAPK会介导H2O2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植物体内过多ROS,调控与重金属镉胁迫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情况来提高莜麦幼苗对镉的耐受性。(2)外源褪黑素对莜麦幼苗铅胁迫下的保护作用:(1)75 mg/L铅离子胁迫下莜麦幼苗的三个指标株高、鲜重和干重都大幅度下降,受到胁迫的程度明显,外施不同褪黑素后生长情况得到好转,叶片萎蔫变少,三个指标均得到提高。莜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在铅胁迫下也显着降低,同样外施褪黑素后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所以铅胁迫下外施褪黑素使得铅对莜麦幼苗的毒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2)铅胁迫条件下,H2O2含量和O2·–的产生速率都要明显高于未经过胁迫处理的实验组,而在外施褪黑素的情况下又显着降低了莜麦叶片内ROS水平。铅胁迫下,莜麦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外施褪黑素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上升,抗氧化酶活SOD、POD、CAT的活性均显着提高,减轻了莜麦幼苗的氧化胁迫损害程度。铅胁迫还增加了莜麦叶片的MDA含量,外施褪黑素处理后,MDA开始下降,幼苗的膜脂过氧化状况得到缓解。而脯氨酸测定发现,其变化趋势与可溶性蛋白相反,铅胁迫诱导了莜麦体内的脯氨酸,外源施加褪黑素后脯氨酸会显着提升。(3)在铅胁迫条件下,莜麦幼苗叶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酶基因LOX和POX的表达量无明显波动,但是在外源施加褪黑素后其表达量出现显着上调,Asmap1基因表达量也显着上调,上调幅度随着褪黑素处理浓度及方法的不同有所差异。铅胁迫下外源施加褪黑素相比于单独铅处理组转录因子NAC的表达量上调,但是WRKY1在50μM褪黑素处理时无明显变化,外施100μM褪黑素后上调显着。综上所述,莜麦幼苗无论是在镉胁迫还是在铅胁迫下,褪黑素处理都可以增强莜麦在重金属胁迫下的抗氧化保护功能,增强莜麦的重金属毒害的防御力,可以作为莜麦的种植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理论和实际参考。

黄周群[5](2021)在《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和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饮食消费喜好逐渐趋向绿色健康、保健营养的功能性食品,富含功能性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正好符合人们的需求。目前核桃乳饮料的研究仅限于改良产品配方和优化加工工艺,其对生物活性的探究及具体营养功能的开发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核桃的资源优势和营养保健功效。而且发酵核桃乳的风味、稳定性和营养功能的问题,也给产品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研究旨在研发一款富含共轭脂肪酸的稳定性及风味良好的功能性发酵核桃乳。(1)首先研究不同菌株在不同料水比的核桃乳中的生长特性,将七株在MRS上具有较高共轭脂肪酸转换能力的益生菌分别接种到不同料水比的核桃乳中,根据p H值以及活菌数,初步筛选出植物乳杆菌ZS2058、干酪乳杆菌FZSSZ3-L1、鼠李糖乳杆菌JSWX-3L-2和短双歧杆菌CCFM683这四株菌进行核桃乳的发酵,并确定料水比为1:5。通过研究不同的酶解条件、发酵时间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对发酵核桃乳中共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发现只有短双歧杆菌CCFM683发酵的核桃乳中产生了共轭脂肪酸,且当脂肪酶添加量为60 U/m L,37℃水解3 h,巴氏杀菌后接种CCFM683,发酵20 h左右,此时共轭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2.30 mg/m L,其中CLA约1.29 mg/m L,而CLNA约1.01 mg/m L。(2)以乳化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由单因素实验得到果胶、结冷胶和CMC对核桃乳体系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在CMC添加量0.6%,果胶添加量0.04%,结冷胶添加量0.02%的优化条件下,乳化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分别是以前的1.13倍和0.91倍,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较好。(3)通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添加不同的质量分数和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发酵核桃乳在贮藏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变化。添加0.016%的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油酸的氧化,而且亚油酸、亚麻酸氧化产生的挥发性凤风味物质的含量,相对于其他抗氧化剂,也明显降低,发酵核桃乳饮料的脂肪氧化问题有所改善。(4)结合表观喜好度、气味喜好度、滋味喜好度和质地喜好度这4个感官属性进行感官评价,添加0.075%的核桃香精和10%白砂糖的发酵核桃乳的总体喜好度最高,达到5.8分,此时的产品呈灰白色,质地均匀,酸甜可口,兼具核桃香味和发酵风味。(5)通过加速实验,测定发酵核桃乳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感官、粘度、粒径和离心沉淀率,离心沉淀率与感官评分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从而建立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的发酵核桃乳货架期预测模型,推算出本成品在常温贮藏下的货架期为186 d。

张盛楠[6](2021)在《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保障粮食、蔬菜安全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Cd、As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威胁粮食、蔬菜品质和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水稻和油菜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农田Cd、As污染严重制约着其产量和品质,并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农作物对Cd、As的吸收累积,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是当前土壤及环境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以水稻品种中嘉早17和油菜品种圣达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水培试验、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利用荧光染料活体染色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了在不同浓度Cd、As胁迫下,外源添加褪黑素(MT)、表油菜素内酯(EBL)和茉莉酸(JA)对水稻和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Cd、As吸收转运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萌发试验结果表明,Cd、As胁迫下水稻植株生物量显着降低,Cd、As在根中大量积累,MDA和ROS的含量随Cd、As浓度的提高而显着增加,POD、CAT活性降低,加剧了脂质膜的氧化应激损伤。外源添加MT、EBL和JA显着降低了MDA含量,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显着增强,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所缓解,水稻幼苗地上部与根系Cd、As积累量显着降低,其中Cd含量降低了26.2%~77.9%,As含量降低了5.3%~43.2%。说明添加这三种外源植物激素可缓解Cd、As对水稻幼苗的胁迫。2.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添加MT、EBL和JA使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14.5%~51.6%和38.9%~85.3%,地下部As含量降低了13.4%~33.3%,同时降低了Cd、As胁迫下MDA、H2O2和·O2-的含量,显着提高了水稻体内的POD和CAT活性,增加了5.6%~93.9%。这表明外源MT、EBL和JA可通过诱导抗氧化物酶活性来增强水稻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过量的ROS,从而缓解Cd、As对水稻的毒害。3.通过盆栽试验发现,外源喷施和根施MT、EBL和JA均可有效地降低水稻旗叶和籽粒中Cd的含量,喷施100μmol·L-1MT、0.2μmol·L-1EBL和0.2μmol·L-1JA使籽粒中Cd含量比对照处理下降74.1%、68.7%和61.7%;根施0.2μmol·L-1JA、500μmol·L-1MT和20μmol·L-1EBL使水稻籽粒中Cd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60.7%、50.4%和76.2%,水稻籽粒中As含量分别下降68.0%、65.7%和71.3%。不过无论是喷施还是根施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和生物群落物种构成无任何影响。4.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外源喷施MT、EBL和JA可有效地降低了水稻根、茎、旗叶和籽粒中Cd以及籽粒中的As含量。其中喷施0.2μmol·L-1EBL、500μmol·L-1MT和20μmol·L-1JA效果更好,使水稻籽粒中Cd含量下降30.3%、45.0%和29.6%,As含量分别下降33.0%、25.7%和36.2%。100μmol·L-1MT显着降低了Cd从旗叶向籽粒的转运,转运系数下降了71.4%。5.通过盆栽试验叶面喷施比较不同外源植物激素MT、EBL和JA对Cd、As胁迫下油菜生理指标及其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发现喷施200μmol·L-1的MT和JA均显着地提高油菜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而喷施20μmol·L-1的EBL显着降低油菜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与CK处理相比,喷施20μmol·L-1EBL使油菜叶片中MDA含量降低了52.3%,同时使油菜叶片SOD活性提高了88.2%。喷施200μmol·L-1MT导致油菜地上部Cd含量比CK处理降低了27.8%,而喷施20μmol·L-1的EBL和200μmol·L-1的JA却使油菜地上部As含量提高136.8%和159.8%。以上研究结果阐明了三种外源植物激素MT、EBL和JA缓解Cd、As毒性的重要机制,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途径减少作物对Cd、As吸收累积,为Cd、As复合污染农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柯诺[7](2021)在《三类功效成分对真核生物生长和衰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三类不同功效成分对不同真核生物生长和衰老的影响并对它们的作用效果进行对比,本论文研究选取了维持能量代谢物质(烟酰胺、烟酰胺单核苷酸(NMN)、辅酶Q10)、抗氧化剂(茶多酚、α-硫辛酸、豆甾醇)、膜脂类成分(亚麻酸、亚油酸、大豆卵磷脂)三类功效成分,分别作用单细胞(小球藻、酵母菌、草履虫)和多细胞(拟南芥、黑曲霉、斑马鱼、小白菜)共7种真核生物,通过测定单细胞生物量、动物死亡时间、植物衰老指标,微生物生长曲线、细胞膜脂肪酸变化等指标,研究各功效成分对动物、微生物、植物的生长和衰老的影响,并利用荧光光谱分析和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分别研究功效成分对生物自发衰老荧光和有机化合物的影响,建立新型判断生物衰老的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单细胞真核生物:(1)能量代谢物质:对于促进三类单细胞的繁殖和抑制衰老,都非常重要。烟酰胺对三种单细胞生物生长和衰老均无效;NMN和辅酶Q10能通过抑制小球藻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占比下降和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占比上升,延缓激发波长630nm,发射波长684nm处荧光的增强,延缓小球藻衰老;NMN能延缓酵母菌衰老,刺激酵母菌、草履虫繁殖;辅酶Q10能刺激草履虫繁殖。(2)抗氧化剂:三类生物需要不同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三种单细胞生物生长和衰老均无效;茶多酚能促进小球藻生长,延缓其衰老,抑制酵母菌生长;豆甾醇有利于草履虫生长,对其他两种单细胞生物无效。(3)膜脂类成分:混合脂肪酸的磷脂有利生物生长,单一脂肪酸处理对生物有害。亚麻酸抑制酵母菌、小球藻生长,致死草履虫;亚油酸抑制小球藻生长,致死草履虫,对酵母菌生长和衰老无效,可能对细胞膜有破坏作用;大豆卵磷脂能刺激小球藻生长、酵母菌繁殖,还能通过抑制棕榈油酸占比的下降,调控酵母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来延缓酵母菌衰老。(4)小球藻中有机化合物和衰老荧光变化与其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94,相关性强;酵母菌中有机化合物和衰老荧光变化与其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4和0.35,相关性弱;草履虫浓度太稀难以检测。说明可以通过近红外无损检测和荧光光谱分析判断小球藻的衰老情况,不适合检测酵母菌和草履虫。2、模式多细胞真核生物:(1)能量代谢物质:对多细胞生物的刺激生长和防衰效果不如单细胞生物。烟酰胺对三种模式多细胞生物生长和衰老均无效,甚至抑制拟南芥生长;NMN能通过减缓拟南芥中酰胺类、酯类、含硫化合物的降解,稳定亚油酸在拟南芥细胞膜脂肪酸中所占的比重,抑制亚麻酸比例下降和棕榈酸上升,显着延缓拟南芥衰老,但对黑曲霉和斑马鱼氧化应激无效;辅酶Q10也作为一种脂溶抗氧化剂,它能显着延长外源强氧化剂诱导下的斑马鱼存活时间。(2)抗氧化剂:对三类生物有一定毒性,但可延缓强自由基下鱼类死亡。α-硫辛酸抑制黑曲霉生长,致死斑马鱼和拟南芥;茶多酚显着抑制黑曲霉和拟南芥生长,致死斑马鱼;豆甾醇对黑曲霉无效,但能显着延长外源强氧化剂诱导下的斑马鱼存活时间,抑制拟南芥生长。(3)膜脂类成分:膜脂类处理有利曲霉生长和抗衰老,对植物和动物有一定毒性,但可减轻鱼类急性氧化死亡。亚麻酸对黑曲霉无效,致死斑马鱼和拟南芥;亚油酸能促进黑曲霉生长,延缓其衰老效果不佳,能够致死斑马鱼和拟南芥;大豆卵磷脂能显着促进黑曲霉生长,并通过减缓黑曲霉中有机物的降解,稳定油酸在黑曲霉中所占的比重,抑制亚麻酸比例下降和棕榈酸上升,延缓黑曲霉衰老,并能有效促进斑马鱼氧化应激反应,延长存活时间,但致死拟南芥。(4)黑曲霉中有机化合物和衰老荧光变化与菌丝重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89,说明荧光光谱分析相关性强,可以用于判断黑曲霉的衰老情况;拟南芥中波数5187cm-1、6888cm-1处有机化合物和衰老荧光变化与其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4和-0.99,相关性极强,可以通过近红外无损检测和荧光光谱分析判断拟南芥的衰老情况。3、小白菜:有利单细胞和模式多细胞的功能成分,对小白菜保鲜效果却不好。找到了两种前面不好的或无效的功效成分却能抑制小白菜衰老,分别是抗氧化剂α-硫辛酸和膜脂类成分亚油酸,能够有效延缓贮藏过程中小白菜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和减缓电解质外渗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上升,通过抑制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的氧化,和抑制棕榈酸水平的上升,调控脂肪酸占比,从而达到对小白菜的抗衰老效果。发射波长229nm,激发波长324nm处的荧光强度变化与小白菜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3,相关性极强,可以作为小白菜衰老情况的判断依据;在波数5187cm-1、6900 cm-1处有机化合物变化与其叶绿素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77,相关性较弱,可以通过算法建模判断小白菜衰老。

王霈菲[8](2021)在《酯型没食子酸功能分子设计制备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具有显着抗氧化活性的植物多酚没食子酸进行分子修饰,制备了界面抗氧化剂和蛋白载体增效剂,研究了界面抗氧化剂(没食子酸十二烷基双子物(GG))在O/W乳液中的抗氧化性能与作用机理以及蛋白载体增效剂(没食子酸聚乙二醇酯(GAP))用于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溶液体系中的稳定性与消化情况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开发了以硅胶预填充柱和蠕动泵为基础的半自动纯化过柱系统,实现了双子界面抗氧化剂的原料十二烷基双子链的高效纯化,并通过Steglich酯化反应制备了没食子酸十二烷基单子物(MG)和没食子酸十二烷基双子物(GG)。在对十二烷基双子链的合成优化中,发现催化剂氯化锌虽然对反应催化效果明显,但是产物纯化分离难度较大。因此,最终采用前期合成路线(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十二醇为原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DMSO为溶剂)制备了十二烷基双子链,并对纯化分离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开发了硅胶预柱蠕动泵纯化系统,设定蠕动泵泵送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泵送速率分别为16.5 m L/min和3 m L/min,再将提纯得到的产物与三异丁酰没食子酸偶联,最后使用水合联氨脱保护获得GG,并按照此方案合成了MG进行对比。(2)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ORAC抗氧化能力实验表明,MG和GG均保留了没食子酸的抗氧化活性,且MG与GG在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没食子酰基的摩尔比成正比例关系。但在O/W乳液中,GG比MG具有更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更好的抗氧化活性,且这种差异在减少乳化剂添加量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当乳化剂加入量为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值时,GG和MG的抗氧化活性比值为5:1,显着高于两者的没食子酰基摩尔比2:1。机理研究结果表明GG的优异的抗氧化活性源于其独特的双子结构所引起的界面自组装行为,双子抗氧化剂的结构可能使其更容易聚集在界面层,从而增加其界面浓度,最终体现为抗氧化活性的差异。(3)通过Steglich酯化反应探索了没食子酸三乙二醇酯的合成条件,并根据该条件制备了蛋白载体增效剂没食子酸聚乙二醇酯(GAP)。最终的反应原料摩尔比为三异丁酰没食子酸:聚乙二醇单甲醚:DCC:DMAP=1.5:1:1.5:0.1,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沉淀法分离纯化GAP的体积比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1~1:4~0:1。(4)将GAP用于玉米醇溶蛋白对姜黄素的载运,通过测定对姜黄素的包封率,发现添加有GAP的纳米载体包封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当GAP: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质量比为24:8:1时,包封率为91.3%。由FT-IR光谱、荧光光谱、DSC、激光共聚焦显微图像确认了GAP-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颗粒中姜黄素的包封。与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分散体系相比,GAP-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效果更好,溶液也更为澄清,模拟胃肠道消化的生物可给率也更高,当GAP: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的质量比为60:20:1时,其生物可给率约是仅玉米醇溶蛋白包封的纳米颗粒的5~6倍。

王枭[9](2021)在《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沙棘叶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但因酚类物质水溶性较差,不稳定易降解以及有令人不悦的气味,而限制了沙棘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其作为一种废弃物资源并未被充分开发。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胶囊化包埋是提高其稳定性、溶解性及风味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在优化沙棘叶酚类物质提取工艺条件基础上,首先,将沙棘叶提取物采用电流体力学法包封,在结构及包封效果评价基础上,重点评估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沙棘叶提取物和微胶囊中总酚,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和抗氧化活性变化以及其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影响,以明确包封对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其次,将沙棘叶提取物应用到沙棘油中并喷雾干燥,对比不同添加量沙棘叶提取物(0.5%,1%,2%)和法规允许最大添加量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在保护沙棘油氧化稳定性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将2%的沙棘叶提取物应用到了静电纺丝法包封沙棘油上,研究其在提高油稳定性以及增强微胶囊抗氧化活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沙棘叶中酚类物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提取物多酚含量为386.1 mg GAE/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明提取物被成功包封,微囊化提高了活性物质对消化环境的耐受性(p H和消化酶等),减少了其降解率,从而促进了被包封化合物的缓慢释放,有助于增加其在肠道中的生物可及性;另外,相对于游离提取物,微胶囊化提取物消化后保留了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其在人体内降血糖和降血脂功能的发挥。在包封沙棘油的应用上,沙棘叶提取物可有效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并增强抗氧化性,其效果要优于BHA和BHT,并且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沙棘叶提取物被用于营养补充剂和功能强化剂具有可行性,在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安全性及在不同食品中应用效果基础上,沙棘叶有望在未来食品工业中发挥作用,由此可避免资源浪费。

赵浩安[10](2021)在《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挖掘具有特定营养健康功效的食品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由氧化应激及其他相关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蜂蜜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作为天然膳食抗氧化剂也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其中,中华蜜蜂蜂蜜(简称中蜂蜂蜜)作为我国特有的蜂蜜品种和民间药物,用于解酒保肝、润肠通便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其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是揭开中蜂蜂蜜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食品组学的方法,在分析中蜂蜂蜜化学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血清代谢表型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溃疡性结肠炎及代谢紊乱等常见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可为蜂产品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亦可为多组学技术在食品生物活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全文共分六章,作者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测定和表征中蜂蜂蜜理化性质、营养组成及酚类化合物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蜂蜂蜜总酚含量为345.1-502.1 mg/kg,抗坏血酸含量为153.8-385.4 mg/kg;咖啡酸和芦丁是中蜂蜂蜜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平均含量分别为30.4 mg/kg和11.9 mg/kg;此外,中蜂蜂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 87.5-136.2 mg/m L)、Fe3+还原能力(176.5-317.4 mg Trolox/kg)、Fe2+螯合能力(22.8-35.5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65.7%)。2.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中蜂蜂蜜酚类化合物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和代谢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与酚类、脂肪酸类和氨基酸类等25种生物标志物有关,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三条代谢通路:与COX和LOX途径相关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活性氮产生相关的精氨酸代谢通路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3.以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为对象,探究中蜂蜂蜜的长期摄入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重点关注其对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12周的中蜂蜂蜜摄入显着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提高血清氧自由基吸收能力(p<0.05),能够抑制血清ALT和AST的升高、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抑制血清和肝脏中TGF-β1水平,证实了中蜂蜂蜜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4.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蜂蜂蜜及其成分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蜂蜜及其酚类化合物的摄入显着提高肠组织SOD和GSH-Px水平,降低NO含量、MPO活性、炎症因子TNF-α、TGF-β1和IL-6水平,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IFN-γ基因表达,上调IκB-α基因表达。此外,中蜂蜂蜜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表现出相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差异菌群变化。在属水平上,中蜂蜂蜜显着减少了拟杆菌、棒状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数量。相关分析表明,中蜂蜂蜜调控的结肠基因表达与肠道差异菌群有关。5.结合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蜂蜜和同等比例糖水摄入对正常小鼠和代谢紊乱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蜂蜂蜜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并且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合成、干预氧化应激稳态及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代谢物改善代谢紊乱小鼠的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二、植物抗氧化剂研究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抗氧化剂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苗期高温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温对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
        1.2.2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
        1.2.3 温室作物生长发育模型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计
        2.2.1 人工控制实验
        2.2.2 温室栽培实验
    2.3 测定内容和方法
        2.3.2 光合特性的测定
        2.3.3 活性氧物质的测定
        2.3.4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2.3.5 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3.6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
        2.3.7 作物生长发育数据的收集
        2.3.8 温室气象数据的获取
    2.4 数据的处理
第三章 高温对温室草莓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
    3.1 高温对温室草莓光合特性影响
        3.1.1 高温对草莓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3.1.2 高温对草莓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1.3 高温对草莓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3.2 高温对温室草莓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3.2.1 高温对叶绿素荧光动力曲线的影响
        3.2.2 高温对单位PSII反应中心活性(QA处在可还原态时)的影响
        3.2.3 高温对PSII反应中心能量分配或量子产量的影响
        3.2.4 高温对PSII反应中心综合性能的影响
    3.3 高温对温室草莓活性氧物质的影响
    3.4 高温对温室草莓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5 高温对温室草莓MDA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3.6 高温对温室草莓胁迫等级的构建
        3.6.1 温室草莓光合生理生化指标与高温处理天数的相关性分析
        3.6.2 温室草莓高温下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6.3 温室草莓高温胁迫等级构建
    3.7 讨论与结论
        3.7.1 讨论
        3.7.2 结论
第四章 高温对温室草莓发育进程影响及模型模拟
    4.1 模型的描述
        4.1.1 生理发育时间模型
        4.1.2 辐热积模型
        4.1.3 有效积温模型
    4.2 高温对温室草莓发育期的影响
    4.3 高温下温室草莓生育期的模型模拟研究
        4.3.1 高温下草莓各生育期的模型建立
        4.3.2 模型的验证
    4.5 讨论与结论
        4.5.1 讨论
        4.5.2 结论
第五章 高温对温室草莓干物质生产影响及模型模拟
    5.1 高温对温室草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和模拟
        5.1.1 高温对草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1.2 高温下草莓叶面积指数的模拟
        5.1.3 模型的验证
    5.2 高温对温室草莓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和模拟
        5.2.1 高温对草莓地上总干物质量的影响
        5.2.2 高温下地上总干物质生产的模拟
        5.2.3 模型验证
    5.3 讨论与结论
        5.3.1 讨论
        5.3.2 结论
第六章 高温对温室草莓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及模型模拟
    6.1 高温对温室草莓地上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和模拟
        6.1.1 高温对草莓地上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的影响
        6.1.2 高温下地上器官干物质分配的模拟
        6.1.3 模型验证
    6.2 讨论与结论
        6.2.1 讨论
        6.2.2 结论
第七章 高温对草莓果实品质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及模型模拟
    7.1 高温对温室草莓内在品质的影响
        7.1.1 高温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的影响
        7.1.2 高温对草莓果实花青苷的影响
        7.1.3 高温对草莓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影响
        7.1.4 高温对草莓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7.2 温室草莓果实综合内在品质评价方法
        7.2.1 建立模糊评判的矩阵
        7.2.2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7.2.3 评价指标的权重
        7.2.4 综合评判结果
    7.3 高温下草莓综合内在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7.3.1 高温下草莓综合内在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7.3.2 模型验证
    7.4 讨论与结论
        7.4.1 讨论
        7.4.2 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水中全氟辛烷羧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植物毒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城市再生水的农业灌溉回用
    1.2 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健康危害及其管控
    1.3 城市污水中PFASs的污染状况
    1.4 农业环境中PFASs的污染状况
    1.5 PFASs植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1.5.1 PFASs的植物暴露途径
        1.5.2 PFASs在植物中的累积特征
        1.5.3 PFASs暴露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
        1.5.4 PFASs暴露对植物生化过程的影响
        1.5.5 当前PFASs植物毒性方面需要开展的研究
    1.6 代谢组学方法在PFASs生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7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耗材
    2.2 仪器与设备
    2.3 水培暴露实验的设计
        2.3.1 莴苣水培种植条件
        2.3.2 暴露实验设计
    2.4 莴苣组织中PFOA和PFOS的提取与检测方法
        2.4.1 PFOA和PFOS的提取方法
        2.4.2 PFOA和PFOS的检测方法
    2.5 莴苣组织中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分析方法
        2.5.1 活性氧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2.5.2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5.3 非酶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2.5.4 氧化损伤参数的测定方法
        2.5.5 莴苣叶片光合作用系统的分析方法
        2.5.6 莴苣叶片营养品质参数的测定方法
        2.5.7 矿物质元素的提取与检测方法
    2.6 莴苣组织中代谢产物的提取、分析与质谱数据预处理方法
    2.7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7.1 PFOA和PFOS提取与检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7.2 代谢组学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7.3 矿物质元素检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8 统计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 PFOA和PFOS胁迫下莴苣组织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3.1 莴苣组织中PFOA和PFOS的生物累积
    3.2 莴苣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的累积特征
    3.3 PFOA和PFOS在莴苣组织中引起的氧化损伤
    3.4 莴苣抗氧化防御系统对PFOA和PFOS胁迫的响应特征
        3.4.1 抗氧化酶对PFOA和PFOS胁迫的响应
        3.4.2 非酶抗氧化剂对PFOA和PFOS胁迫的响应
    3.5 PFOA和PFOS胁迫对莴苣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5.1 PFOA和PFOS胁迫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5.2 PFOA和PFOS胁迫对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
        3.5.3 PFOA和PFOS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PFOA或 PFOS单独暴露下莴苣叶片的代谢组学研究
    4.1 莴苣叶片中PFOA和PFOS的生物累积
    4.2 PFOA或 PFOS胁迫对莴苣营养品质的影响
    4.3 PFOA或 PFOS胁迫对莴苣叶片代谢的影响
    4.4 莴苣叶片的代谢通路分析
    4.5 莴苣叶片防御PFOA或PFOS胁迫的分子机理
        4.5.1 改变细胞膜的组成
        4.5.2 激活抗氧化防御通路
        4.5.3 提高对PFOA或PFOS胁迫的耐受性
        4.5.4 修复受损伤的DNA
    4.6 PFOA或PFOS诱导莴苣叶片代谢网络的变化
    4.7 本章小结
5 PFOA与PFOS共同暴露下莴苣根叶的代谢组学研究
    5.1 莴苣组织中PFOA和PFOS的生物累积
    5.2 PFOA与PFOS共同暴露对莴苣根叶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5.3 PFOA与PFOS共同暴露对莴苣根部代谢的影响
        5.3.1 莴苣根部的代谢通路分析
        5.3.2 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
        5.3.3 脂类含量的变化
        5.3.4 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5.3.5 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5.3.6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5.3.7 嘌呤和核苷含量的变化
        5.3.8 其它类型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
    5.4 PFOA与PFOS共同暴露对莴苣叶片代谢的影响
        5.4.1 氨基酸和多肽含量的变化
        5.4.2 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5.4.3 脂类含量的变化
        5.4.4 嘌呤和核苷含量的变化
        5.4.5 抗氧化通路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植物多酚研究进展
        1.1.1 植物多酚简介
        1.1.2 植物多酚结构和分类
        1.1.3 植物多酚生物活性
    1.2 盐肤木叶多酚研究进展
        1.2.1 盐肤木概述
        1.2.2 盐肤木叶多酚化学成分
        1.2.3 盐肤木叶多酚研究现状
    1.3 油脂氧化概述
        1.3.1 胡麻油营养价值
        1.3.2 油脂氧化的类型
        1.3.3 油脂氧化的危害
    1.4 油脂抗氧化剂研究现状
        1.4.1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1.4.2 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1.4.3 几种常见天然抗氧化剂
        1.4.4 油脂氧化的评价方法
        1.4.5 抗氧化剂协同增效作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
        2.2.1 制备不同形态多酚
        2.2.2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样品的预处理
        2.2.3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色谱-质谱条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负离子模式条件下总离子流图
        2.3.2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定性结果
        2.3.3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半定量结果
第三章 盐肤木叶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内容
        3.2.1 氧化诱导试验
        3.2.2 理化指标测定
        3.2.3 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抗氧化能力的筛选
        3.3.2 不同添加量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对胡麻油的抗氧化试验
        3.3.3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筛选
第四章 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优化及应用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实验内容
        4.2.1 Schaal烘箱法
        4.2.2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单因素实验
        4.2.3 响应面法优化盐肤木叶酯化多酚抗氧化剂复配组合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3 单因素试验结果
        4.3.4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4.3.5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与合成抗氧化剂的比较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褪黑素对镉、铅胁迫下莜麦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重金属污染
        1.1.1 重金属污染现状
        1.1.2 重金属镉来源及污染危害
        1.1.3 重金属铅来源及污染危害
    1.2 重金属镉和铅污染的植物体响应机制
        1.2.1 ROS积累
        1.2.2 渗透物质的积累
        1.2.3 重金属胁迫相关抗逆基因的研究
    1.3 褪黑素概况
        1.3.1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1.3.2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调控功能
        1.3.3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抗氧化功能研究
    1.4 莜麦研究现状
        1.4.1 莜麦简介
        1.4.2 莜麦的重金属危害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试剂
        2.1.1 植物材料与培养条件
        2.1.2 常用试剂及试剂盒
        2.1.3 常见试剂的配制方法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中胁迫条件的确定
        2.2.2 实验分组设计及试样收集
        2.2.3 植物生物量测定
        2.2.4 褪黑素含量测定
        2.2.5 总叶绿素含量测定
        2.2.6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2.7 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2.8 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的测定以及DAB染色
        2.2.9 重金属镉含量测定
        2.2.10 RNA的提取以及相关基因表达q RT-PCR的测定
        2.2.11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外源褪黑素对重金属镉胁迫下莜麦幼苗的影响
        3.1.1 莜麦最适镉胁迫浓度和褪黑素浓度的筛选
        3.1.2 莜麦幼苗生长情况
        3.1.3 莜麦幼苗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1.4 莜麦幼苗的褪黑素含量变化
        3.1.5 莜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1.6 莜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3.1.7 莜麦幼苗的活性氧变化
        3.1.8 莜麦幼苗的镉含量分析
    3.2 外源褪黑素对重金属镉胁迫下莜麦幼苗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2.1 内脂质过氧化物酶基因变化
        3.2.2 MAPK基因表达分析
        3.2.3 转录因子(TFs)的表达情况
    3.3 外源褪黑素对重金属铅胁迫下莜麦幼苗的影响
        3.3.1 莜麦最适铅胁迫浓度的确定
        3.3.2 莜麦幼苗的生长情况
        3.3.3 莜麦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变化
        3.3.4 莜麦幼苗褪黑素含量变化
        3.3.5 莜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3.6 莜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3.3.7 莜麦幼苗活性氧的变化
    3.4 外源褪黑素对重金属铅胁迫下莜麦幼苗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1 内脂质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变化
        3.4.2 莜麦幼苗MAPK基因表达情况
        3.4.3 莜麦幼苗TFs表达情况
第四章 讨论与小结
    4.1 外源褪黑素对重金属镉胁迫莜麦幼苗的影响
        4.1.1 莜麦幼苗生长发育及形态生理变化
        4.1.2 莜麦幼苗的部分抗氧化基因变化
    4.2 外源褪黑素对重金属铅胁迫莜麦幼苗的影响
        4.2.1 莜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生理变化
        4.2.2 莜麦幼苗的部分抗氧化基因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符号表
1 绪论
    1.1 核桃概述
        1.1.1 脂类
        1.1.2 蛋白质
    1.2 共轭脂肪酸概述
        1.2.1 共轭脂肪酸的结构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1.2.2 共轭脂肪酸的来源及合成
    1.3 发酵核桃乳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1.4 发酵核桃乳的研究现状
    1.5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立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试剂
        2.1.4 培养基制备
        2.1.5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2.2.2 核桃乳的制备
        2.2.3 发酵核桃乳的制备
        2.2.4 p H值的测定
        2.2.5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2.2.6 脂肪酸分析
        2.2.7 乳化稳定系数的测定
        2.2.8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2.2.9 粘度的测定
        2.2.10 粒径及粒度分布分析
        2.2.1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2.2.12 喜好度评价
        2.2.13 贮藏期内产品稳定性的研究
        2.2.1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菌株在核桃乳中转化共轭脂肪酸的研究
        3.1.1 料水比对不同菌株在核桃乳中的生长特性的影响
        3.1.2 核桃乳中亚油酸、亚麻酸的转化情况
        3.1.3 发酵核桃乳中共轭脂肪酸转化条件的研究
    3.2 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研究
        3.2.1 抗氧化剂的筛选
        3.2.2 乳化剂和增稠剂的复配和筛选
        3.2.3 发酵核桃乳的产品配方及喜好度评价
        3.2.4 发酵核桃乳的贮藏稳定性
        3.2.5 发酵核桃乳的货架期预测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1.2 我国土壤Cd、As污染现状
        1.1.3 湖南省农田土壤Cd、As污染背景分析
    1.2 土壤Cd、As污染的危害
        1.2.1 土壤Cd、As污染对动物的危害
        1.2.2 土壤Cd、As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1.2.3 土壤Cd、As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3 Cd、A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3.1 物理化学修复
        1.3.2 生物修复
        1.3.3 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1.4 外源植物激素缓解Cd、As污染对植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主要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d、As胁迫下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置
        2.2.3 测定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 Cd、As 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
        2.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MDA含量的影响
        2.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 Cd、As 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2.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Cd、As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Cd、As胁迫下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置
        3.2.3 测定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
        3.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Cd、As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在水稻中的转运和积累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置
        4.2.3 测定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
        4.3.2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相邻器官间Cd、As转运的影响
        4.3.3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4.3.4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构成的影响
        4.3.5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籽粒重量的影响
        4.3.6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各器官吸收积累 Cd、As 的影响
        4.3.7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田间水稻相邻器官间Cd、As转运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生理指标及其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置
        5.2.3 测定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生物量及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5.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叶片中POD和 SOD活性的影响
        5.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叶片中MDA和 H_2O_2含量的影响
        5.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重金属胁迫下油菜中Cd、As含量的影响
        5.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植株Cd、As富集系数的影响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三类功效成分对真核生物生长和衰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各功效成分的研究现状
        1.2.1 能量代谢物质
        1.2.1.1 烟酰胺
        1.2.1.2 烟酰胺单核苷酸
        1.2.1.3 辅酶Q10
        1.2.2 抗氧化剂
        1.2.2.1 α-硫辛酸
        1.2.2.2 茶多酚
        1.2.2.3 豆甾醇
        1.2.3 膜脂类成分
        1.2.3.1 亚麻酸
        1.2.3.2 亚油酸
        1.2.3.3 大豆卵磷脂
    1.3 受试生物的选择
        1.3.1 单细胞生物
        1.3.1.1 小球藻
        1.3.1.2 酵母菌
        1.3.1.3 草履虫
        1.3.2 多细胞生物
        1.3.2.1 拟南芥
        1.3.2.2 黑曲霉
        1.3.2.3 斑马鱼
        1.3.2.4 小白菜
    1.4 研究内容及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三类功效成分对单细胞生物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3 处理方法
        2.3.1 配制功效成分母液
        2.3.2 酵母菌
        2.3.3 草履虫
        2.3.4 小球藻
    2.4 实验方法
        2.4.1 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4.2 草履虫数目的测定
        2.4.3 小球藻生物量的测定
        2.4.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4.5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2.4.6 近红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2.4.7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衰老荧光物质变化
        2.4.8 细胞膜脂肪酸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2.6 结果统计与分析
        2.6.1 三类功效成分对酵母菌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2.6.1.1 影响酵母菌衰老的功效成分选择
        2.6.1.2 NMN和大豆卵磷脂对酵母菌48h生长曲线的影响
        2.6.1.3 NMN和大豆卵磷脂对酵母菌衰老荧光变化的影响
        2.6.1.4 NMN和大豆卵磷脂对酵母菌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2.6.1.5 NMN和大豆卵磷脂对酵母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6.2 三类功效成分对草履虫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2.6.3 三类功效成分对小球藻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2.6.3.1 影响小球藻衰老的功效成分选择
        2.6.3.2 茶多酚、NMN、大豆卵磷脂和辅酶Q10对小球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6.3.3 茶多酚、NMN、大豆卵磷脂和辅酶Q10对小球藻叶绿素荧光变化的影响
        2.6.3.4 茶多酚、NMN、大豆卵磷脂和辅酶Q10对小球藻衰老荧光变化的影响
        2.6.3.5 茶多酚、NMN、大豆卵磷脂和辅酶Q10对小球藻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2.6.3.6 茶多酚、NMN、大豆卵磷脂和辅酶Q10对小球藻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7 小结
第3章 三类功效成分对模式多细胞生物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3 处理方法
        3.3.1 黑曲霉
        3.3.2 斑马鱼
        3.3.3 拟南芥
        3.3.3.1 配制拟南芥水培营养液
        3.3.3.2 拟南芥水培法
        3.3.3.3 拟南芥平板培养法
    3.4 实验方法
        3.4.1 黑曲霉菌丝重量测定
        3.4.2 黑曲霉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3.4.3 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细胞膜脂肪酸、近红外可见光光谱分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荧光物质变化
    3.5 数据处理
    3.6 结果统计与分析
        3.6.1 三类功效成分对黑曲霉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3.6.1.1 影响黑曲霉衰老的功效成分选择
        3.6.1.2 亚麻酸和大豆卵磷脂对黑曲霉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6.1.3 亚麻酸和大豆卵磷脂对黑曲霉衰老荧光的影响
        3.6.1.4 亚麻酸和大豆卵磷脂对黑曲霉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3.6.1.5 亚麻酸和大豆卵磷脂对黑曲霉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6.2 三类功效成分对斑马鱼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3.6.3 三类功效成分对拟南芥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3.6.3.1 影响拟南芥衰老的功效成分选择
        3.6.3.2 NMN处理对拟南芥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6.3.3 NMN处理对拟南芥叶绿素荧光变化的影响
        3.6.3.4 NMN处理对拟南芥衰老荧光的影响
        3.6.3.5 NMN处理对拟南芥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3.6.3.6 NMN处理对拟南芥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7 小结
第4章 三类功效成分对小白菜抗衰老效果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3 处理方法
    4.4 实验方法
        4.4.1 叶片鲜重测定
        4.4.2 黄化率、腐败率评价方法
        4.4.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4.4.4 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4.4.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4.4.6 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细胞膜脂肪酸、近红外可见光光谱分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荧光物质变化
    4.5 数据处理
    4.6 结果统计与分析
        4.6.1 影响小白菜衰老的功效成分选择
        4.6.2 α-硫辛酸和亚油酸处理对小白菜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6.3 α-硫辛酸和亚油酸处理对小白菜腐败指数的影响
        4.6.4 α-硫辛酸和亚油酸处理对小白菜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
        4.6.5 α-硫辛酸和亚油酸处理对小白菜中总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4.6.6 α-硫辛酸和亚油酸处理对小白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6.7 α-硫辛酸和亚油酸处理对小白菜衰老荧光的影响
        4.6.8 α-硫辛酸和亚油酸处理对小白菜中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4.6.9 α-硫辛酸和亚油酸处理对小白菜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7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红外光谱图
附录二 荧光光谱图
附录三 各脂肪酸在总脂肪酸含量中的占比
致谢

(8)酯型没食子酸功能分子设计制备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界面抗氧化剂概述
        1.1.1 界面抗氧化剂的由来与定义
        1.1.2 界面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1.1.3 界面抗氧化剂的分类
    1.2 没食子酸酯合成研究进展
        1.2.1 化学催化合成
        1.2.2 酶催化合成
    1.3 多酚-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3.1 共价相互作用
        1.3.2 非共价相互作用
        1.3.3 蛋白-多酚纳米颗粒的自组装
    1.4 纳米封装递送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1.4.1 乳化纳米封装
        1.4.2 凝聚纳米封装
        1.4.3 包结络合纳米封装
        1.4.4 纳米沉淀封装
        1.4.5 乳化-溶剂蒸发纳米封装
        1.4.6 超临界流体纳米封装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双子界面抗氧化剂设计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十二烷基双子链的氯化锌催化合成路线探索
        2.3.2 十二烷基双子链纯化方法优化
        2.3.3 没食子酸十二烷基双子物(GG)的制备方法
        2.3.4 薄层色谱(TLC)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十二烷基双子链的氯化锌合成探索
        2.4.2 十二烷基双子链的纯化方法优化
        2.4.3 没食子酸十二烷基双子物(GG)的合成
        2.4.4 没食子酸十二烷基单子物(MG)的合成
    2.5 小结
第三章 双子界面抗氧化剂的结构分析与抗氧化活性探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没食子酸十二烷基单子物和双子物的质谱分析
        3.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3 核磁共振(NMR)分析
        3.3.4 液质联用(HPLC-MS)分析
        3.3.5 抗氧化活性分析
        3.3.6 O/W乳液中β-胡萝卜素AAPH漂白实验
        3.3.7 用荧光探针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
        3.3.8 显微镜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3.3.9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MG和GG的分子量测定分析
        3.4.2 MG和 GG的 NMR分析
        3.4.3 MG和 GG的 FT-IR分析
        3.4.4 MG和 GG的 HPLC-MS分析
        3.4.5 MG和 GG的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分析
        3.4.6 MG和 GG的 ORAC分析
        3.4.7 MG和 GG在 O/W乳液中对b-胡萝卜素氧化的抑制作用
        3.4.8 MG和GG在较低乳化剂浓度乳液中产生差异的机理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没食子酸聚乙二醇酯设计与制备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三异丁酰没食子酸的制备
        4.3.2 Steglich酯化反应合成没食子酸三乙二醇酯(GAT)
        4.3.3 没食子酸聚乙二醇酯(GAP)的制备
        4.3.4 薄层色谱(TLC)分析
        4.3.5 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
        4.3.6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没食子酸聚乙二醇酯的合成探索
        4.4.2 没食子酸聚乙二醇酯(GAP)的结构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没食子酸聚乙二醇酯促进玉米醇溶蛋白对姜黄素载运的作用探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没食子酸聚乙二醇酯-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GAP-Zein-Cur)复合物制备
        5.3.2 显微镜与扫描电镜(SEM)分析
        5.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M)分析
        5.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5.3.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5.3.6 荧光吸收光谱
        5.3.7 稳定性分析
        5.3.8 胃肠道消化分析
        5.3.9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GAP-Zein、Zein-Cur配比优化
        5.4.2 FT-IR分析
        5.4.3 不同比例GAP-Zein-Cur的微观形貌研究
        5.4.4 性质分析
        5.4.5 纳米颗粒稳定性分析
        5.4.6 模拟胃肠道消化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沙棘概述
    1.2 包封方法概述
    1.3 多酚提取物包封的应用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沙棘叶总酚提取工艺流程
        2.2.2 沙棘叶总酚提取单因素实验
        2.2.3 沙棘叶总酚提取响应面优化
    2.3 总酚及黄酮含量测定
        2.3.1 总酚含量(TPC)的测定
        2.3.2 总黄酮含量(TFC)的测定
    2.4 结果分析
        2.4.1 单因素实验
        2.4.2 响应面优化
第三章 电流体力学法包封沙棘叶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沙棘叶酚类提取物制备
        3.2.2 沙棘叶酚类提取物微胶囊制备
        3.2.3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IVGID)
        3.2.4 总酚(TPC)含量测定
        3.2.5 总黄酮含量(TFC)测定
        3.2.6 酚类成分质谱分析(LC-ESI-QTOF/MS)
        3.2.7 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的测定
        3.2.8 包封率和负载量的测定
        3.2.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3.2.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11 热重分析(TGA)
        3.2.12 抗氧化能力测定(TAC)
        3.2.13 抑制代谢综合征相关酶能力的测定
        3.2.14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EE和LC结果
        3.3.2 SEM和粒径分布
        3.3.3 FTIR分析结果
        3.3.4 热重分析结果
        3.3.5 TP和TF的含量及生物可及性变化情况
        3.3.6 酚类成分鉴定结果
        3.3.7 TACs结果
        3.3.8 代谢综合征相关酶的抑制作用变化情况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喷雾干燥法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
        4.2.2 出粉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4.2.3 微胶囊的表征
        4.2.4 微胶囊中水份的测定
        4.2.5 油脂氧化诱导期测定
        4.2.6 加速氧化实验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出粉率,包封率,水份以及粒径大小
        4.3.2 FTIR分析结果
        4.3.3 热重分析结果
        4.3.4 包封与未包封沙棘油的氧化诱导期情况
        4.3.5 加速氧化过程中微胶囊的变化
    4.4 结论
第五章 基于静电纺丝法沙棘油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静电纺丝法制备沙棘油微胶囊
        5.2.2 微胶囊的表征
        5.2.3 包封率和负载量
        5.2.4 加速氧化实验
        5.2.5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SEM结果
        5.3.2 FTIR分析结果
        5.3.3 热重分析结果
        5.3.4 EE和LC
        5.3.5 加速氧化过程中微胶囊的变化
        5.3.6 模拟消化过程中的释放率和抗氧化活性变化情况
    5.4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蜂蜜的研究进展
        1.1.1 蜂蜜的分类
        1.1.2 蜂蜜的成分
        1.1.3 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
        1.1.4 蜂蜜的其他生物活性
    1.2 多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1.2.2 蛋白质组学
        1.2.3 代谢组学
        1.2.4 多组学技术在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1.3 展望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中蜂蜂蜜的营养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2.2.4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2.2.5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
        2.3.2 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2.3.3 中蜂蜂蜜对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代谢表型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动物实验设计
        3.2.3 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分析
        3.2.4 高分辨质谱分析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蜂蜂蜜提高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3.3.2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筛选
        3.3.3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变化
        3.3.4 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3.3.5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代谢通路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中蜂蜂蜜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动物实验设计
        4.2.3 生化指标分析
        4.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蜂蜂蜜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4.3.2 中蜂蜂蜜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动物实验设计
        5.2.3 生化指标分析
        5.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2.6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蜂蜂蜜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5.3.2 中蜂蜂蜜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5.3.3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氧化应激稳态
        5.3.4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小鼠代谢紊乱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动物实验设计
        6.2.3 生化指标分析
        6.2.4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2.6 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6.2.7 肝脏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6.2.8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6.2.9 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6.2.10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中蜂蜂蜜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
        6.3.2 中蜂蜂蜜改善代谢紊乱小鼠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6.3.3 中蜂蜂蜜重塑代谢紊乱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
    6.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植物抗氧化剂研究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苗期高温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D]. 徐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水中全氟辛烷羧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植物毒性机制研究[D]. 李鹏扬.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李静凤. 山西大学, 2021(12)
  • [4]褪黑素对镉、铅胁迫下莜麦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 贺瑾瑾. 西北大学, 2021(12)
  • [5]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D]. 黄周群. 江南大学, 2021(01)
  • [6]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D]. 张盛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7]三类功效成分对真核生物生长和衰老的影响[D]. 王柯诺. 浙江工商大学, 2021(12)
  • [8]酯型没食子酸功能分子设计制备及性质研究[D]. 王霈菲. 浙江大学, 2021
  • [9]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D]. 王枭. 西北大学, 2021(12)
  • [10]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浩安. 西北大学, 2021(10)

标签:;  ;  ;  

植物抗氧化研究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