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超声内窥镜探头设计及实时图像数字扫描变换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笑[1](2021)在《基于微波热声的内窥成像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消化道疾病一直以来都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例如食道疾病、肠道疾病等。在我国,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每年都在上升,是影响国民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目前,内窥镜是消化道疾病及其它临床疾病最重要的诊断技术之一。现有的内窥镜检查手段包括纯光学内窥镜检查、超声内窥检查、以及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光学相干内窥镜技术和光声内窥镜技术等。虽然光学内窥镜、超声内窥镜等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些技术都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微波热声成像技术同时具有超声的高分辨率优势和微波的深穿透深度优势,是近年来新兴的混合型成像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微波热声成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乳腺部位、大脑等部分结构的成像,尚未进行内窥成像的尝试。本文首次提出微波热声内窥成像概念,并且利用3GHz高重频脉冲微波源搭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本系统中,脉冲微波通过偶极子天线从外部向成像目标辐射,中心频率为10 MHz的单晶元侧向探测超声内窥探头从成像目标内部进行360°自转扫描接收超声信号。我们利用合成孔径成像算法和相干权重因子编写了适用于本系统的内窥成像算法。铜丝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可以取得1.5 mm的横向分辨率和0.35 mm的轴向分辨率。随后我们利用琼脂仿体和盐水管以及离体肿瘤开展了一系列仿体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成像性能。此外,我们分别将5%盐水管和肿瘤包埋在不同深度的猪肉组织中,并对图像的信噪比随微波穿透深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猪肉组织中盐水管和肿瘤的有效探测深度分别为9 cm和6 cm。最后,本文通过大鼠活体实验验证了系统的临床应用能力。在活体实验中,本文提出的热声内窥成像探头经直肠通道介入大鼠的身体内部,分别对埋置在大鼠腹腔中的单个肿瘤和两个肿瘤进行了成像,有力地证明了热声内窥成像系统具备活体成像能力。最后通过升降电机控制大鼠移动,实现了对大鼠活体的三维内窥扫描,并成功呈现出肿瘤的三维图像。本文提出的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在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
黄耀才[2](2020)在《一种超声胶囊内窥镜及其成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早期的症状不明显,患者就医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临床治疗收效甚微。因此,实现食管癌早期的准确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食管癌治愈率的必要手段。目前,临床上常使用X线钡餐造影、食管镜活检、内镜超声检查和CT等手段进行食管癌诊断和分期。它们在一些病例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在进行症状不明显的食管癌早期诊断时,就会暴露出难以获取微小癌变特征的问题。高频超声(>20MHz)具有5mm以上的成像穿透深度和约40μm的成像分辨率,以及超声自身的无辐射、低成本等优点,可以为食管癌早期的诊断提供新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超声(30-50MHz)的胶囊内窥镜,它由胶囊壳体、超声换能器、微型电机、电磁环和同轴电缆组成。高频超声换能器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直径不超过1mm的同轴电缆使内窥镜细径化,提高耐受性,该设备还支持三维成像,以上功能可用于弥补现有诊断技术的不足。超声换能器放置于胶囊壳体前端,在微型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机械旋转,电磁环用于旋转的换能器和静止的信号线之间的信号传输,内窥镜的工作由外围的成像系统控制,微型电机的供电以及内窥镜和成像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均通过同轴电缆实现。为了验证该超声胶囊内窥镜设备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线仿体成像实验、在体猪实验、离体猪小肠三维成像实验和在体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计算线仿体图像得出的空间分辨率值表明超声胶囊内窥镜具有高分辨率的成像性能;采集到的猪小肠和食管超声图像具有清晰的腔壁结构分层;采用一种机械扫描方法实现了离体猪小肠的超声三维成像,使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更准确;选择猴子作为模型动物进行了在体实验,获得了具有良好层次和形态的猴子食管图像,为超声胶囊内窥镜提供了新数据,并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婷[3](2020)在《基于PMN-PT/环氧2-2复合材料的360°电子环扫型超声内窥镜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声内窥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是将小型超声探头集成在电子内窥镜上的技术,可以实现对消化道内表面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的实时成像,是公认的检查消化道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主流的超声内窥镜多采用声学探头在前、光学模组在后的结构设计。近几年发现,光学镜头在前,声学探头在后的新型结构,不仅可以方便临床医生的操作,还具有更好的可视性。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上消化道系统疾病诊断的360°电子环扫型超声内窥镜,该超声内窥镜整体分为电子内窥镜和超声探头两部分,并采用电子内窥镜在前,超声探头在后的结构设计,电子内窥镜可实现前视128.3°的大视野成像,超声探头可实时提供360°的侧向环扫超声成像视野。其中电子内窥镜的光学模组采用微距广角镜头以及高分辨率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作为核心部件。本文采用坐标纸来测试该光学模组的成像性能,结果表明该光学模组可以实现管腔内表面微距高清晰度成像。为了提高超声的成像性能,本文选用PMN-PT/环氧的2-2复合材料作为压电材料来制作超声探头,它是有128个阵元的侧向环阵探头,可实现上消化道腔内实时成像。超声内窥镜的最大外径为9.58 mm,且它的前端不可弯曲部分长度仅为23 mm。随后搭建超声换能器性能测试平台,结果显示该超声换能器的中心频率为8.7 MHz,-6 d B带宽为85.05%,双向插入损耗为-30.18 d B。并用100μm的钨丝线靶来测试超声探头的成像分辨率,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该超声换能器的轴向分辨率为197μm,横向分辨率为513μm。最后,为了验证光学部分和声学部分实时成像的问题,本文将两者进行集成封装,并用热缩管对其进行防水处理。最后搭建成像测试平台测试其成像性能。结果显示该内窥镜可以实现光学和声学实时成像,并获得高清大视野的食管内壁的光学图像和显示不同食管壁的声学图像,证明该超声内窥镜成像性能优良。
吴华钦[4](2020)在《面向粘膜下早期胃肿瘤无损检测的光声成像原理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光声成像是近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应用于实体肿瘤的结构与功能成像的技术。利用检测光声效应产生的超声信号,光声成像克服了光在生物组织体传输过程中的强散射作用,突破传统光学成像的成像深度浅以及声学成像的成像对比度低的局限,在早期癌症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有望成为肿瘤的诊断、定位、分期和治疗的有效手段。由于光声成像在生物组织深度成像中因不使用电离辐射而可提供最大强度的对比度以及卓越的空间分辨率,本论文提出将光声成像技术应用于粘膜下胃肿瘤的检测。基于胃腔组织的结构特征,提出短脉冲光依据内窥镜携载光纤经食道抵达胃腔激励胃壁组织,并利用外置于体外的超声换能器检测胃壁组织产生的光声信号的技术路线,系统地开展胃肿瘤与正常胃组织的光学吸收参数测量、仿真模拟粘膜下胃肿瘤光声信号的产生、搭建粘膜下胃肿瘤检测的扫描光声成像系统、搭建结合内窥镜的光声与超声双模成像系统、光声信号增强等研究,取出初步的结果与进展,具体如下:一、获得胃肿瘤与正常胃组织的光学吸收特性参数,指导粘膜下胃肿瘤光声信号生成的模拟研究。采用传统的光学成像方法与光声成像方法测量胃肿瘤、正常胃组织、离体动物组织的光学吸收系数,比较光学成像方法与光声成像方法测得的光学吸收系数的差异,为后续粘膜下胃肿瘤的光声信号模拟提供参数支持。二、根据粘膜下胃肿瘤的结构分布特点以及本论文提出的光声成像技术路线,构建简化的粘膜下胃肿瘤的仿真模型,通过耦合COMSOL Multiphysics的数学模块、传热模块、结构力学模块和声学模块仿真模拟粘膜下胃肿瘤光声信号的产生,获得粘膜下胃肿瘤光声成像的最佳波长,并开展离体实验验证最佳波长的成像效果。三、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搭建应用于粘膜下胃肿瘤检测的光声扫描成像系统,测试了光声扫描成像系统的性能,包括系统的横纵向分辨率、系统对吸收体吸收差异的敏感度以及粘膜下胃肿瘤的检测深度等,从而揭示光声扫描成像系统在粘膜下胃肿瘤的检测能力。四、依据本论文提出的脉冲光经光纤传输至胃腔辐照胃壁组织的技术路线,提出利用白光内窥镜引导光纤通过食道进入胃腔,借助内窥镜成像设备实现脉冲光的的精准辐照,同时置于体外的医用超声阵列系统实现胃组织的超声成像以及接收外传光声信号,最后利用延迟叠加算法重建粘膜下胃肿瘤的光声与超声双模成像。据此分析了粘膜下模拟肿瘤的结构尺寸、浸润深度、光声信号强度以及信噪比等定量信息揭示了光声与超声双模成像应用于粘膜下胃肿瘤检测的可行性,并测试光声成像对离体胃肿瘤检测的能力,为粘膜下胃肿瘤的临床检测奠定基础。五、探究纳米金棒(GNRS)光吸收增强剂对粘膜下胃肿瘤光声信号增强效果,开展了粘膜下模拟血管光声信号增强研究以及离体胃肿瘤光声信号增强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金棒光吸收增强剂可以帮助光声成像系统实现深部胃肿瘤的检测。
邓惟心[5](2019)在《多阵元超声内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医用超声内镜是检测人体消化道及其它部位病变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通过超声换能器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对人体器官进行成像,具有无损伤、无电离辐射等优势。根据超声换能器阵元数目的多少,可以将医用超声内镜成像系统分为单阵元环扫式超声内镜成像系统和多阵元相控阵超声内镜成像系统。与单阵元环扫式超声内镜成像系统相比,多阵元相控阵超声内镜成像系统避免了电机旋转引入的机械噪声,且具有成像分辨率高、信噪比高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阶段,多阵元相控阵超声内镜研发的主要难点是:随着超声换能器阵元的增多和对成像系统性能的更高要求,超声内镜成像系统的成像信号采集和处理过程更为复杂,硬件设计难度增大;同时现有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算法仍然具有较大的旁瓣噪声,需要设计新的成像算法来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针对上述难点,本文设计了一套多阵元超声内镜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信号发射子系统和接收处理子系统,完成了超声波的延时发射、回波信号转换与处理等功能,并利用USB3.0接口将回波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激励技术和相干系数的超声成像算法,该算法提高了超声内镜成像系统生成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多阵元相控阵超声内镜的系统整体方案:选择FPGA芯片作为信号发射和接收处理的主控芯片;采用AD9272芯片进行回波信号处理;采用USB3.0接口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最后通过GPU进行超声回波数据的处理。2.完成多阵元相控阵超声内镜信号发射子系统设计:以FPGA芯片为核心,控制信号实现延时发射、高压脉冲激励等功能。3.设计了超声回波信号接收处理电路:以集成模拟前端AD9272为核心,完成模拟信号放大、带通滤波、模数转换等功能;利用USB3.0接口上传回波数据。4.搭建多阵元相控阵超声内镜信号采集与处理实验系统,完成信号发射系统和接收处理系统的功能验证,证明了二者的可行性。5.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激励和相干系数的内镜超声成像算法,并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提高超声成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可行性。
李晓珍[6](2018)在《360°电子环扫型消化道超声内窥镜的设计与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消化道超声内窥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是将电子内窥镜和高频超声换能器结合起来对消化道及其周围组织器官进行成像的医学诊断技术。它不仅能通过电子内窥镜实时观察消化道壁管腔内表面粘膜,又能通过高频超声扫描获得组织器官断层的特征,不仅扩大了普通内窥镜的诊断范围和诊断能力,而且对于食道癌、胃癌和胰腺癌等疾病的分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提高消化道疾病早期诊断率的最佳方法。本文设计研制了一种用于上消化道检测的360°电子环扫型超声内窥镜,最大外径为9.58 mm,整体分为光学模组和超声探头两个部分,可同时提供128.3°的前端光学成像视野和360°的侧向环扫超声成像视野。光学模组采用的是128.3°的微距广角镜头和5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本文采用拉普拉斯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分析光学成像结果,其不仅可以大视野微距9.5 mm高清晰成像,而且可以实现20 mm内径管腔内壁高清晰成像,相比于传统摄像模组,可实现管腔内微距大视野高清晰成像,分辨率为500万像素,景深范围为318 mm。超声探头使用PZT-5H压电陶瓷作为压电材料,研制成一个128阵元的侧向环阵探头,扫描角度为360°,最大外径为9.58 mm。本文对其进行了电学性能、声学性能、各阵元kerf宽度的一致性和空间分辨率成像的测试。结果表明:探头的中心频率为8.2 MHz,-6 dB带宽为83%,且各阵元有较好的一致性,中心频率处的双向插入损耗为-39.62 dB,相邻阵元间的串扰小于-36 dB,圆环超声成像验证了探头各阵元间kerf宽度的一致性较高,线靶超声成像测得探头的横向分辨率和轴向分辨率分别为695μm和133μm。最后,本文使用封装集成的超声内窥镜对离体猪食管进行成像测试,能够实时同步获得360°侧向视野的清晰分辨猪食管四层食管壁结构和前端大视野内食管内壁表面纹路,表明研制的超声内窥镜封装集成效果好,且有望提高消化道管腔内疾病早期诊断率的准确性。
郝云霞[7](2013)在《基于FPGA的医用阵列超声内镜成像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超声内镜逐渐成为体内诊断技术的利器。相对于X光、CT等医学成像方式,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凭借其无损、无痛、无电离辐射和可重复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将阵列超声内镜成像系统的微型阵列超声探头与电子内镜相结合送入人体内,既可以通过电子扫描直接观察到胃壁、肠壁等表面粘膜的病变形态,又可以通过超声扫描获得器官的组织断层图像,观察组织内部特征,为医生的对症治疗提供了客观有力的依据。本文在课题组单阵元超声系统旋转扫描成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阵列超声成像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系统前端模拟发射电路和阵元选通电路,利用多路回波接收电路对超声换能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对系统进行时序控制和数字回波信号处理,搭建系统实验装置,进行系统回波测试实验,通过对烧杯壁的断层扫描检测实验及结果分析,验证了本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论文主要的工作包括:(1)确定阵列超声内镜成像系统方案。通过对阵列超声探头的特点及阵列超声系统成像方式的详细分析,确定基于FPGA的超声内镜成像系统方案,根据特定微型阵列超声探头的参数设计前端电路,由示波器显示回波模拟波形;数字回波经FPGA进行信号处理后,数据上传至计算机,实时显示物体断层图像。(2)利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工具调试前端激励脉冲发射电路、阵元选通电路、回波预处理电路,获取超声回波模拟信号。(3)完成基于FPGA的硬件程序设计。在Quartus II平台下,使用VerilogHDL语言编写程序,利用信号发生器、SignalTap等工具调试程序,实现对系统的时序控制,并在FPGA中利用IP核模块实现数字回波信号的滤波、波束合成、正交解调等功能,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存储显示。(4)搭建了阵列超声成像实验系统,进行高压激励脉冲发射实验、选通实验、回波模拟波形提取实验和超声扫描成像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李中意[8](2013)在《医学超声内窥镜系统中阻抗匹配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超声内窥镜在现在医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学超声内窥镜是利用电子内窥镜的活检钳道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人体的消化道,通过超声探头的旋转扫描,得到消化道壁的超声断层图像,辅助医生进行病症诊断。超声内窥镜检测具有无创伤、无辐射的优点,是目前临床消化道检测的首选。医学超声内窥镜技术虽然已经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目前国内在该技术的研发方面与国外公司和机构仍存在较大差距,而超声内窥镜产品在国内还是空白。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超声内窥镜的产品化研究,本文针对目前样机研发过程中存在的电气性能问题,尤其是模拟电路中的信号失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提高了输出信号的强度和信噪比。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分析阻抗失配对超声内窥镜系统性能的影响。2.对激励发射电路进行阻抗匹配分析,对原有的激励电路进行调整改进。利用MOS管开关、射频变压器改进升压发射编码激励电路。研究超声换能器与激励发射电路之间的阻抗匹配规律,实现可调性的换能器匹配发射。设计拥有反馈调节机制的自适应换能器匹配系统,可根据具体的超声换能器内在参数进行自动匹配,从而实现超声发射系统对不同型号探头的兼容性。3.研究超声信号的接收放大电路匹配问题。结合模拟电路的传输线阻抗匹配问题,调节多级放大电路之间,以及放大电路和保护电路、带通滤波电路之间的匹配问题,改良接收放大电路的低噪增益效果,提高模拟信号信噪比。4.设计并完成收发一体的医用超声内窥系统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并在模拟电路中集成了稳压供电电路、隔离电路、保护电路等,形成较完善的模拟电路,便于产业化过程中的改进和升级。
李明[9](2012)在《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声内窥镜将微型超声扫描探头通过电子内窥镜的活检通道送入人体,在电子内窥镜观察体内器官内腔粘膜面的同时,微型超声扫描成像系统可获取人体内脏器官壁的断层图像,发现其中的早期癌变和微小肿瘤,是目前诊断人体内脏器官病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在实验室内镜超声成像系统和内窥超声成像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系统分辨率、信噪比的改善和超声波在人体中传播时产生的衰减和扩散等关键问题,首次提出了基于单阵元换能器探头的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技术。利用单阵元换能器探头的旋转效应,在探头旋转的不同时刻与位置发射并接收超声回波,等效合成较大的孔径,以增强内窥超声图像的分辨率与信噪比;并通过算法鲁棒性及声波传播衰减特性的研究,提出相位补偿等改进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提出用于内窥超声成像的、基于单阵元换能器的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方法和合成孔径聚焦算法(SAF)。根据超声回波的编码特性与线性调频特性,完成对内窥超声合成孔径图像的重建。2.提出一种基于Chirp编码的鲁棒医学超声内窥合成孔径方法(CRSA),采用具有大多普勒容限与时间带宽积的Chirp码代替传统的Barker码激励超声换能器,以减小人体组织声速误差对成像结果的影响。3.完成CRSA方法的仿真研究,分析人体组织声速误差对CRSA方法所成图像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鲁棒性。4.研究超声回波在人体内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轴向与侧向(方位向)衰减,得到回波衰减与超声波中心频率、合成孔径系统侧向分辨率和正交解调结果的变化关系。5.根据对超声波传播衰减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改进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方法,校正因超声波衰减造成的回波相位失真,提高系统的分辨率。6.设计内窥超声合成孔径实验系统,完成内窥超声合成孔径算法的生物组织实验、多点目标成像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耿洁[10](2011)在《医用超声内窥镜微型超声探头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对医用超声内窥镜系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工作是对医用超声内窥镜超声探头的分析与设计。目前,快速发展的超声传感技术,微机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些先进电子技术与超声内窥镜成像系统的研究相互结合,使得超声内窥镜技术也掀起了快速发展的风气。医用超声内窥镜系统是在电子内窥镜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内窥镜的活检通道把超声探头伸进人的体腔内部,从而靠近所要诊断的目标器官。超声内窥镜与普通电子内窥镜的不同之处包括:超声内窥镜不但可以通过内窥镜观察所诊断的器官粘膜表面的病变状态,并且可以超声扫描所检查的器官,通过超声扫描,器官壁各个断层的组织学特征就尽收眼底。由于电磁电机有很多缺点,这些缺点阻止了超声内窥镜更好的发挥优势,所以文中采用的是弯曲振动模态超声电机,是通过振子的弯曲振动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能量的。因为本文采用的是声反射镜来实现扇形扫描,避免了旋转换能器带来的寿命短的问题,所以超声电机通过一根轴和声反射镜连接,进行旋转。探头设计的关键在于核心部分超声换能器。换能器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制作换能器的材料、结构形式、成像参数以及换能器的安装方式。本文先对换能器的等效模型进行了分析,把超声换能器的发射灵敏度和换能器阻抗匹配的问题联系压电陶瓷材料和聚合物材料进行分析。换能器的材料选择是通过比较锆钛酸铅与高分子压电材料之间的性能优缺点,最终选择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压电复合材料作为该换能器的最佳选择。虽然圆环阵列换能器的各种性能都能达到超声内窥镜系统的要求,但是缺点是难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也很高,这样就不利于医用超声内窥镜在市面上的普及。所以,本文最后确定使用球面聚焦超声换能器,它比起平面的活塞式换能器,声辐射的面积增大了,声场的密度也变大了,景深更长。和聚焦的声透镜形式相比较,还能避免声能的损耗,能够达到所需的要求。声反射镜安装方式是通过旋转声反射镜来实现扇形扫描,换能器是固定的,不用旋转,这样就省略了旋转换能器必须使用旋转设备的麻烦。所以,本设计中采用声反射镜安装方式。本文通过采用以上的方案对现有的超声内窥镜进行改进,为超声内窥镜无电磁干扰,长寿命,宽带宽,高灵敏度,低成本等多种需要做出了良好的基础。分析总结了优势,也提出了相关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进行完善。
二、医用超声内窥镜探头设计及实时图像数字扫描变换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用超声内窥镜探头设计及实时图像数字扫描变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波热声的内窥成像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
1.2 微波热声成像技术 |
1.2.1 微波热声成像技术简介 |
1.2.2 微波热声成像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微波热声成像原理分析 |
2.1 微波热声信号产生机理 |
2.2 微波热声成像的对比度来源 |
2.3 微波热声成像的主要性能参数 |
2.4 微波热声成像中几种典型的重建算法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3.1 主要元器件介绍 |
3.1.1 微波激励源系统 |
3.1.2 聚焦超声内窥探头简介 |
3.1.3 信号放大与采集系统简介 |
3.1.4 电机驱动系统简介 |
3.2 传统热声成像系统的搭建与测试 |
3.3 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的性能测试 |
4.1 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的基本参数测试 |
4.1.1 图像重建算法 |
4.1.2 分辨率测试 |
4.2 仿体成像实验 |
4.3 离体成像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活体实验 |
5.1 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的动物成像测试 |
5.1.1 活体实验的准备工作 |
5.1.2 活体实验过程及结果 |
5.2 微波热声内窥成像系统动物三维成像 |
5.2.1 三维热声内窥成像系统的升级 |
5.2.2 动物活体三维成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一种超声胶囊内窥镜及其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内窥镜 |
1.2.2 超声内窥镜 |
1.2.3 胶囊内窥镜 |
1.2.4 小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超声成像原理与超声内窥镜技术 |
2.1 超声波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
2.2 超声成像的原理和种类 |
2.3 超声B-mode成像技术 |
2.4 超声内窥镜技术 |
2.5 小结 |
第3章 高频超声胶囊内窥镜 |
3.1 结构设计 |
3.1.1 胶囊外壳材料 |
3.1.2 胶囊结构设计 |
3.1.3 胶囊内窥镜封装 |
3.2 高频超声换能器 |
3.3 超声胶囊内窥镜工作原理 |
3.3.1 成像流程 |
3.3.2 换能器机械扫描 |
3.3.3 三维成像方法 |
3.4 小结 |
第4章 高频超声成像系统开发 |
4.1 成像系统整体设计 |
4.2 超声激励通道 |
4.3 信号传输电路 |
4.3.1 前端模拟电路 |
4.3.2 FPGA数字电路 |
4.3.3 USB3.0 数据传输接口 |
4.4 超声回波信号处理 |
4.5 上位机成像操作界面 |
4.6 小结 |
第5章 高频超声胶囊内窥镜性能测试 |
5.1 性能测试 |
5.2 分辨率计算 |
5.3 线仿体成像 |
5.4 三维成像研究 |
5.5 小结 |
第6章 在体动物实验 |
6.1 在体猪成像实验 |
6.1.1 动物模型 |
6.1.2 实验过程 |
6.1.3 实验结果 |
6.2 在体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 |
6.2.1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
6.2.2 在体猴子成像实验 |
6.3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PMN-PT/环氧2-2复合材料的360°电子环扫型超声内窥镜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声内窥镜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内窥镜的发展现状 |
1.3 主要技术难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360°电子环扫型超声内窥镜的设计 |
2.1 摄像模组的设计 |
2.1.1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
2.1.2 光学镜头的选择 |
2.2 超声换能器的设计 |
2.2.1 压电材料的选择 |
2.2.2 阵元参数的设计 |
2.2.3 匹配层及背衬材料的设计 |
2.2.4 短轴方向的聚焦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2-2复合材料的超声内窥镜的研制 |
3.1 摄像模组的研制 |
3.2 侧向环阵探头的研制 |
3.2.1 FPCB的设计 |
3.2.2 压电阵元的切割 |
3.2.3 夹具的设计 |
3.2.4 超声探头的制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学摄像模组和超声探头性能测试 |
4.1 光学模组成像测试 |
4.2 环阵探头性能测试 |
4.2.1 电学性能测试 |
4.2.2 声学性能测试 |
4.2.3 空间分辨率测试 |
4.2.4 圆环仿体成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内窥镜的封装集成及成像测试 |
5.1 超声内窥镜的封装集成 |
5.2 超声内窥镜的成像测试 |
5.2.1 超声成像 |
5.2.2 光学成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指导老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面向粘膜下早期胃肿瘤无损检测的光声成像原理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光声成像技术 |
1.1 光声成像技术的原理 |
1.2 光声成像系统 |
1.3 光声成像算法 |
1.4 光声成像的临床潜在应用研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胃肿瘤光吸收系数测量研究 |
2.1 Kubelka-Munk模型下的胃肿瘤吸收特性研究 |
2.1.1 Kubelka-Munk理论的原理 |
2.1.2 正常胃组织、血液、胃肿瘤的吸收系数测量 |
2.2 胃肿瘤组织的吸收系数光声测量研究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实验装置 |
2.2.3 实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粘膜下胃肿瘤光声成像的最佳波长研究 |
3.1 仿真与实验内容 |
3.1.1 模拟产生光声信号的原理 |
3.1.2 仿真模型 |
3.1.3 实验设备与样品设置 |
3.2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长焦区聚焦超声换能器粘膜下胃肿瘤的光声扫描成像 |
4.1 成像原理与系统装置 |
4.1.1 成像原理 |
4.1.2 系统装置 |
4.2 实验内容 |
4.2.1 系统分辨率检测 |
4.2.2 系统灵敏度检测 |
4.2.3 离体胃肿瘤横向与纵向检测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系统分辨率检测结果 |
4.3.2 系统灵敏度检测实验结果 |
4.3.3 粘膜下胃癌的横向和纵向光声成像的检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临床超声系统的粘膜下早期胃癌实时光声与超声双模成像系统的研究 |
5.1 系统装置与样品 |
5.1.1 样品 |
5.1.2 光声与超声双模成像系统装置 |
5.1.3 延迟叠加算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实时的光声和超声双模内窥镜成像系统的横纵向分辨率 |
5.2.2 胃粘膜下的模拟肿瘤的光声与超声双模成像系统成像结果 |
5.2.3 离体胃癌组织的光声成像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光吸收增强剂的光声成像胃癌检测研究 |
6.1 光吸收增强剂的应用研究 |
6.2 实验内容与结果 |
6.2.1 实验装置与样品 |
6.2.2 实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多阵元超声内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声内镜成像系统 |
1.2.2 超声内镜成像算法 |
1.2.3 研究难点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超声内镜成像原理及系统整体方案 |
2.1 超声成像原理 |
2.1.1 超声波传播特性 |
2.1.2 超声内镜成像原理 |
2.2 相控阵超声内镜 |
2.2.1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原理 |
2.2.2 多阵元相控阵超声内镜成像原理 |
2.3 相控阵超声内镜成像系统设计要求 |
2.3.1 系统功能要求 |
2.3.2 系统性能指标 |
2.4 相控阵超声内镜成像系统整体方案 |
2.4.1 信号发射子系统 |
2.4.2 接收处理子系统 |
2.4.3 成像显示子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号发射和接收处理子系统设计 |
3.1 信号发射子系统电路设计 |
3.1.1 信号发射子系统电路结构 |
3.1.2 激励脉冲产生电路 |
3.1.3 高压电路 |
3.1.4 精确延时电路 |
3.1.5 系统供电电路 |
3.2 信号发射子系统程序设计 |
3.2.1 程序设计框架 |
3.2.2 程序各模块设计 |
3.3 接收处理子系统电路设计 |
3.3.1 接收处理子系统电路架构 |
3.3.2 回波限幅电路 |
3.3.3 信号预处理电路 |
3.3.4 数据传输电路 |
3.4 接收处理子系统程序设计 |
3.4.1 串并转换模块 |
3.4.2 数据通道标志模块 |
3.4.3 DDR2 模块 |
3.4.4 USB3.0 控制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编码激励和相干系数的内镜超声成像算法 |
4.1 算法基本原理 |
4.1.1 合成孔径算法 |
4.1.2 编码激励技术 |
4.1.3 相干系数 |
4.2 算法流程 |
4.3 仿真实验验证 |
4.3.1 仿真实验平台 |
4.3.2 超声图像评价指标 |
4.3.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平台 |
5.2 实验结果 |
5.2.1 信号发射实验结果 |
5.2.2 接收处理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360°电子环扫型消化道超声内窥镜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EUS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EUS的两种典型结构 |
1.3 360°电子环扫型消化道超声内窥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技术难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360°电子环扫型消化道超声内窥镜的设计 |
2.1 500万像素广角镜头摄像模组的设计 |
2.1.1 CMOS图像传感器 |
2.1.2 广角镜头 |
2.1.3 基于USB的OV5648摄像模组图像采集原理 |
2.2 360°电子环扫型超声换能器的设计 |
2.2.1 压电材料 |
2.2.2 阵元参数设计 |
2.2.3 柔性匹配层材料及高声衰背衬材料的制备 |
2.2.4 中心频率8MHz超声换能器参数设计及仿真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分辨率超声内窥镜的研制 |
3.1 500万像素光学摄像模组的研制 |
3.2 128阵元侧向环阵探头的研制 |
3.2.1 128阵元超声换能器FPCB的设计 |
3.2.2 360°侧向环阵探头成型装置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内窥镜的光学和声学性能测试 |
4.1 光学成像性能测试 |
4.2 超声换能器性能测试 |
4.2.1 电学性能测试 |
4.2.2 声学性能测试 |
4.2.2.1 脉冲回波实验 |
4.2.2.2 灵敏度测试实验 |
4.2.2.3 串扰测试实验 |
4.2.3 128阵元侧向环阵探头超声成像 |
4.2.3.1 VerasonicsVantage成像系统 |
4.2.3.2 空间分辨率 |
4.2.3.3 圆环仿体和线靶成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内窥镜的封装集成及成像测试 |
5.1 超声内窥镜的封装集成 |
5.2 超声内窥镜的成像测试 |
5.2.1 超声成像 |
5.2.2 光学成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中的不足与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FPGA的医用阵列超声内镜成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医学超声内镜系统概述 |
1.1.1 超声内镜的发展及分类 |
1.1.2 阵列超声内镜的作用及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超声成像原理及系统结构 |
2.1 医学超声成像原理 |
2.1.1 超声波的基本性质 |
2.1.2 超声波在人体中的传播特性 |
2.1.3 医学超声成像方式及原理 |
2.2 医用阵列超声成像系统 |
2.2.1 超声换能器 |
2.2.2 医用超声探头分类 |
2.2.3 医用阵列超声成像系统的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阵列超声成像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电路整体构成 |
3.2 阵列超声探头 |
3.3 激励脉冲发射电路 |
3.3.1 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
3.3.2 脉冲激发主电路 |
3.3.3 协调匹配电路 |
3.4 阵元选通电路 |
3.5 收发隔离电路 |
3.6 回波预处理模拟电路 |
3.6.1 低噪放大电路 |
3.6.2 增益补偿电路 |
3.6.3 带通滤波电路 |
3.7 高速A/D采样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阵列超声成像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
4.1.1 Cyclone Ⅲ系列FPGA的结构 |
4.1.2 FPGA的开发流程 |
4.1.3 阵列超声成像系统时序设计 |
4.2 发射电路时序控制 |
4.2.1 发射聚焦原理 |
4.2.2 发射脉冲时序设计 |
4.2.3 发射电路实验结果 |
4.3 阵元选通时序控制 |
4.3.1 波束扫描方式 |
4.3.2 扫描时序控制 |
4.3.3 选通电路实验结果 |
4.4 数字信号处理 |
4.4.1 QuartusⅡIP核的使用 |
4.4.2 数字回波处理时序设计 |
4.4.3 SignalTap逻辑分析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阵元超声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实验装置总体设计 |
5.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医学超声内窥镜系统中阻抗匹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医用超声内窥系统的概述 |
1.1.1 医用内窥镜的发展 |
1.1.2 国外研究情况 |
1.1.3 国内研究情况 |
1.2 医用超声内窥系统中的阻抗匹配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阻抗匹配原理与超声系统结构 |
2.1 阻抗匹配理论 |
2.1.1 匹配电路的概念 |
2.1.2 变压器阻抗变换电路 |
2.1.3 Smith圆图 |
2.1.4 L形、T形、π形匹配电路 |
2.2 医用超声内窥系统结构 |
2.3 模拟电路结构及匹配要求 |
2.3.1 编码激励电路 |
2.3.2 隔离电路 |
2.3.3 接收放大电路 |
2.3.4 滤波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换能器的阻抗匹配 |
3.1 超声换能器 |
3.1.1 超声换能器的电学特性 |
3.1.2 超声换能器的电容特性检测 |
3.2 超声换能器的匹配电路 |
3.2.1 变压器的实际阻抗匹配 |
3.2.2 匹配电路设计 |
3.3 谐振测试 |
3.4 超声换能器自动匹配设计 |
3.4.1 反馈匹配与探头识别 |
3.4.2 程控匹配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模拟电路设计与阻抗匹配 |
4.1 超声模拟电路设计 |
4.1.1 编码激励 |
4.1.2 前置放大 |
4.1.3 可变增益放大 |
4.1.4 带通滤波 |
4.2 电路匹配 |
4.2.1 隔离电路对信号完整性的贡献 |
4.2.2 两级放大电路间的阻抗匹配 |
4.2.3 放大器与带通滤波器的匹配 |
4.3 放大器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
4.3.1 放大器的噪声特性 |
4.3.2 放大器的噪声匹配 |
4.4 板级电路的匹配优化与辅助电路设计 |
4.4.1 传输线的设计 |
4.4.2 变压器与匹配电感设计 |
4.4.3 供电电路设计 |
4.4.4 电路板绘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验证 |
5.1 实验系统设计 |
5.2 接收放大电路实验结果 |
5.3 阻抗匹配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镜超声装置 |
1.1.2 超声检查的共性问题 |
1.1.3 合成孔径思想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超声合成孔径成像原理 |
2.1 超声图像评价指标 |
2.1.1 系统分辨率 |
2.1.2 信噪比和信噪比增益 |
2.1.3 距离旁瓣水平 |
2.2 合成孔径的关键步骤——脉冲压缩 |
2.2.1 脉冲压缩的条件 |
2.2.2 匹配滤波器 |
2.3 超声合成孔径原理 |
2.3.1 孔径尺寸与分辨率的关系 |
2.3.2 时延-叠加算法 |
2.3.3 自适应阵列法 |
2.3.4 最小方差法 |
2.4 内窥超声合成孔径系统设计方案 |
2.4.1 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方法设计 |
2.4.2 成像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方法研究 |
3.1 内窥超声合成孔径聚焦算法 |
3.1.1 SAF 算法成像模型 |
3.1.2 轴向脉冲压缩 |
3.1.3 距离徙动校正 |
3.1.4 侧向脉冲压缩 |
3.2 SAF 算法关键问题研究 |
3.2.1 距离旁瓣的抑制 |
3.2.2 分辨率分析 |
3.2.3 旋转扫描限制条件 |
3.2.4 侧向回波的混叠 |
3.2.5 信噪比分析 |
3.3 内窥宽带 MV 算法 |
3.3.1 WB-MV 算法实现 |
3.3.2 WB-MV 算法信噪比分析 |
3.3.3 WB-MV 算法分辨率分析 |
3.4 旋转扫描图像合成 |
3.5 内窥超声成像仿真 |
3.5.1 仿真工具及仿真模型 |
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内窥超声系统成像实验 |
3.6.1 实验系统设计 |
3.6.2 生物组织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3.7.1 研究工作小结 |
3.7.2 本章研究成果相关论文 |
第四章 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技术鲁棒性分析 |
4.1 影响 SAF 算法鲁棒性的因素 |
4.1.1 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多普勒频移 |
4.1.3 旋转扫描速度误差 |
4.2 SAF 算法鲁棒性仿真分析 |
4.3 基于 CHIRP 编码的合成孔径方法 |
4.3.1 编码码型分析 |
4.3.2 Chirp 编码仿真研究 |
4.3.3 Chirp 编码合成孔径算法 |
4.3.4 CRSA 算法仿真 |
4.4 内窥超声系统成像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工作小结 |
4.5.2 本章研究成果相关论文 |
第五章 超声回波相位补偿方法研究 |
5.1 时间增益补偿技术 |
5.1.1 时间增益补偿原理 |
5.1.2 时间增益补偿的局限性 |
5.2 人体内超声波传播衰减研究 |
5.2.1 超声传播衰减因素 |
5.2.2 合成孔径系统声波衰减曲线 |
5.2.3 轴向回波衰减研究 |
5.2.4 侧向回波衰减研究 |
5.2.5 回波解调系统影响 |
5.3 相位补偿理论研究 |
5.3.1 回波频率跟踪 |
5.3.2 回波相位补偿 |
5.3.3 算法仿真分析 |
5.4 相位补偿思想超声成像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5.5.1 研究工作小结 |
5.5.2 本章研究成果相关论文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医用超声内窥镜微型超声探头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医用超声诊断仪简介 |
1.2.1 医用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 |
1.2.2 超声诊断仪的组成结构 |
1.2.3 超声诊断仪器的发展趋势 |
1.3 医用超声内窥镜简介 |
第2章 医用超声内窥镜的原理与发展 |
2.1 医用超声内窥镜的构成与原理 |
2.2 医用超声探头简介 |
2.2.1 医用超声探头的结构特性与工作原理 |
2.2.2 医用超声探头的材料选择与性能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用超声内窥镜成像系统的研究 |
3.1 医用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
3.2 超声内窥镜成像系统的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型医用超声探头的设计 |
4.1 超声探头外形尺寸的限制 |
4.2 前置超声电机 |
4.3 超声换能器的设计 |
4.3.1 换能器的等效模型分析 |
4.3.2 换能器材料的选择 |
4.3.3 换能器的结构形式 |
4.3.4 医用超声内窥镜的成像性能及参数 |
4.4 换能器的安装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创新点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5.3 系统技术的展望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医用超声内窥镜探头设计及实时图像数字扫描变换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波热声的内窥成像系统[D]. 梁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一种超声胶囊内窥镜及其成像方法研究[D]. 黄耀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3]基于PMN-PT/环氧2-2复合材料的360°电子环扫型超声内窥镜的研制[D]. 张婷. 深圳大学, 2020(10)
- [4]面向粘膜下早期胃肿瘤无损检测的光声成像原理与技术研究[D]. 吴华钦.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多阵元超声内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D]. 邓惟心. 天津大学, 2019(01)
- [6]360°电子环扫型消化道超声内窥镜的设计与研制[D]. 李晓珍. 深圳大学, 2018(07)
- [7]基于FPGA的医用阵列超声内镜成像系统的研究[D]. 郝云霞. 天津大学, 2013(01)
- [8]医学超声内窥镜系统中阻抗匹配的研究[D]. 李中意. 天津大学, 2013(01)
- [9]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研究[D]. 李明. 天津大学, 2012(04)
- [10]医用超声内窥镜微型超声探头的设计研究[D]. 耿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