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培训在武汉举办(论文文献综述)
薛浩[1](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叶黄晨[2](2020)在《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文中指出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是音乐名师自身教学理念的具体化与个性化,是自身教学经验的概括与升华,是自身认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智慧与追求的统一。作为音乐名师的个人知识,教学主张蕴含其自身在教学中的最优经验与做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教学主张这一理论置于中小学音乐学科领域中,对目前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对其学理基础、本体内涵、如何建构、价值追求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探讨,以期为该理论的应用与完善及音乐名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第一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主要围绕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质属性、建构角度、学科特性这三个维度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进行梳理,力求具有一定理论性与理论高度。第二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通过对已有的8个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案例的简单呈现,客观反映教学主张在音乐学科领域的实施情况,从共性与个性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反思如下:目前,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涵有待梳理;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教学主张对音乐名师自身、对基础教育音乐学科、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第三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阐述音乐名师教学主张从哪里来、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并对音乐学科教学主张的参照标准进行探讨与建构。第四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从音乐名师教学主张建构的基本过程、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建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中小学音乐教学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教学主张不仅促进音乐名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也补充与丰富着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最后,鉴于教学主张的演变与发展以及教学流派对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进行了展望。
杨岚[3](2020)在《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以天津市八所中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认同是公民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对其所属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公民身份等形成的理性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身份感与归属感等情感态度以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行为表现。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无论对国家发展还是个人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面临着挑战,为此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国家认同教育的重任。国家认同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受教育者对所属国家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公民身份等方面认同度的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对所属国家的理性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而国家认同教育的课程融入,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为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身份感、责任感、归属感与忠诚感,将国家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公民身份等方面的知识与学校课程融为一体的过程。本研究对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相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基于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进行理论分析。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以天津市八所中小学为例,具体揭示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现状,探讨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教师教学方式、课程资源与课程评价。调查发现,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整体情况良好。具体而言,国家认同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的融入情况较好,课程目标较为明确、课程内容趋于全面、课程类型趋于多样;但在教师教学方式、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的融入情况仍有进步的空间,现阶段国家认同教育的教师教学方式以理论灌输为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实效性、课程评价体系急需建立。此外,国家认同教育的融入情况具有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认同教育的融入情况存在年级差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教师教学方式、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六个方面,初中的融入情况皆优于小学。二是国家认同教育在课程类型、课程资源、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入情况存在城乡差异,城区学校的融入情况优于乡镇学校。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优化策略,以加强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一是在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注重课程目标在理性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三方面的平衡;二是在学科课程、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化环境中,增强小学历史认同、地理认同、公民身份认同课程内容的融入;三是乡镇学校应积极开发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和重大社会事件的教育意义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活动;四是提升教师国家认同素养并改善教师教学方式;五是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效性;六是注重对学校和教师的国家认同教育工作进行督导,并立足学生的整体发展进行学生国家认同素养的评价,以完善国家认同教育的课程评价。
郭巧玲[4](2020)在《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与省体育局下发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文件,特色小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几年发展的尤为炙手可热。在这样的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良性协同互动被研究者所关注。本研究通过协同治理理论探究协同度对小镇运作体系绩效的影响。本文以山西省三个首批率先成为国家级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山西省十三个省级特色小镇(拟定)为研究对象进行协同治理的探索性研究,尝试剖析其整合多方资源、协调多方关系的路径优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协同治理体系评分指标的构建。发现并阐述了特色小镇的协同度与运作体系绩效之间所呈现的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文章采用协同治理主体参与度、协同治理客体发展度、协同治理机制完善度和协同治理对象满意度搭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体系协同度衡量指标。通过软实力的培育发展、硬件建设完善程度和资金保障及应用构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作体系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出协同治理客体发展与协同治理对象满意度对总绩效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小镇协同治理协同度越强,其绩效表现越好。同时协同治理客体发展程度对总绩效的影响是最显着的。优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协同治理主体多样化、子系统协同性、运作体系绩效以及协同度路径是特色小镇走上高效协同的必由之路。
柳冬瑕[5](2013)在《对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系统研究 ——以高校艺术教育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目前为止国内第一部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进行较为系统地全面总结、分析与研究专论,笔者根据历史时间轴在收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政策文件,了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现状的同时,按历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相关文件、活动资料、媒体报道等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在论文写作中,将高校艺术教育与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进行融合式的研究。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进行探讨与研究。第一部分“源起”,主要从举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历史背景、活动雏形与实施状况三个方面对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作了一个全面介绍。第二部分“影响”,主要从影响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普及、导向、及成果三个方面分析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第三部分“价值”,从与高校艺术教育直接关联的高校学生、高校艺术教师、高校艺术主管领导的视角总结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对艺术教育中“人”的教育价值。第四部分“展望”,总结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完善赛制与组织形式、回归展演本质、凸显艺术普及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和具体的改善建议。结语,透过高校艺术教育的视角看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既是推手也是检验者,整个活动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虽已具备完整的活动框架,但活动仍处于向前发展、完善的阶段,因此,关于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系统研究不仅是当前高校艺术教育领域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发展,阶段性的研究课题。
刘洋[6](2012)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 ——以“达瓦孜”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直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彰显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措施,是传承中华5000年文明,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拥有这些文化的人也随之消失。本文以“达瓦孜”为个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文化变迁等理论,在梳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侧重就“达瓦孜”保护与传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目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实施措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与积极的作用,成为各行业制定具体保护措施的政策依据,同时也存在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相适应的问题。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其保护既要遵循一般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又要采取因类而宜、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因此,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易推广类和不易推广类。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分情况制定适应该项目特点的保护方法与传承途径。论文着重研究“达瓦孜”传统与现代发展方式,比较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各自的特点与问题,讨论影响“达瓦孜”传承的主要因素。认为,影响“达瓦孜”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环境基础缺失、仪式简化、意义匮乏和传承途径单一。在此基础上,总结“达瓦孜”传承正、反两方而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在对不易于推广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时应该注意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维护项目的独特性和独立性。通过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策略来营造民族文化生态,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集群式策略来强化资源整合,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定场域策略来对项目进行传播和推广,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策略来普及和传承。在广大群体认知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传承模式;在保持项目基本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大众的需求,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保存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具有一定时代气息,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体育多样化发展趋势。
万丽君[7](2011)在《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引下,学校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素质教育在当代的不断推进,作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也在改革与发展中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水平仍与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优化发展和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成为了制约与阻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是公平教育的要求和体现。但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悟艺术真谛,发展艺术技能,对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负担沉重的大国来说,却并非易事。农村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能否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能否得到提高。2006年在葡萄牙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艺术教育、关注面向弱势人群的艺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当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弱势人群的时候,在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落脚点也应该把艺术教育普及到每一所农村学校,关注到村小里孩子们的艺术教育,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艺术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理念的落实找到实施方法、途径和解决对策。基于此,本论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艺术教育管理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内容涉及现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2、农村学校艺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包括艺术学科与教学法研究,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课外活动研究,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文化艺术环境的创设的研究,艺术教学质量的保障及监控的研究等等。3、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培养培训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涵盖农村学校艺术教师教育的模式研究,艺术教师道德水平与心理状况的研究,农村艺术教师义务与权利的研究,艺术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名、特、优艺术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外聘艺术教师的研究等内容。4、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设施改善与资金投入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逐步解决到位,设施改善与资金投入的渠道、方法及其有效功能的发挥等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引导农村艺术教育管理者、工作人员和教师形成由艺术教育的“素质观”“基础观”“公平观”“普及观”“审美观”“特色观”和“开放观”构成的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体系。第二,构建切实可行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模式。其具体的实施模式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全面覆盖模式——“四个到位”;农村学校艺术教学改革模式——“四个突出”;农村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四个结合”;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四个吸纳”;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科研模式——“四个机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四个注重”。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体系的形成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模式的构建为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动力,希冀由此可以引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现更高的目标——面向全体、实现优质、走向公平。
黄迪皋[8](2011)在《从外推走向内生 ——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酝酿期(1949年-1951年)、初创期(1952年-1956年)、成型期(1957年1965年)、停滞期(1966年-1976年)、重整期(1977年-1982年)、规范期(1983-2000)、完善期(2001-今)等七个阶段。60年的历程,作为我国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它是怎样产生的?它具有哪些独特价值和优势?国外有没有相应的制度?它对新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21世纪的今天,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条件不复存在,它遇到了哪些挑战?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将走向何方?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疑虑,恰好成为了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取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结合、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系统分析和重点深入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时间与问题结合的方式安排结构框架,力求在了解各个阶段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新中国6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产生、演变与发展的变迁,并结合世界各国教研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着重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本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都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基本理清了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新中国这种从上至下的“外推型”教研制度的主要价值、意义和现实困境,并在总结世界各国教研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外推走向内生,改变自上而下的单一教研模式,推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制度。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本论文有关文献研究进行了分析以及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及设计。第二章: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初创与定型。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产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它的出现既是新中国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水平、改造旧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需要,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具体体现。不可否认,它的出现对于提高新中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教研制度基本确立了以行政力量推动教学科研发展的“外推型”教研制度的体系。第三章: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新中国教研制度产生以后,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发展变迁都有其领域内外的环境变化并对教研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文革”之初,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的破坏,政府教研机构名存实亡,教研制度的建设陷入低谷,教研活动无法开展;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小学教育面临着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艰巨任务。这一时期,全国省、地、县级教研部门陆续恢复重建、改建或新建,中小学普遍设立了教研组,四级教研体制基本形成,成为中国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进入新的世纪,“外推型”教研制度进一步规范发展但也遇到了现实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外推型”教研制度失去了原有的基础,教研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第四章:“外推型”教研制度的经验与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研制度,因局势动荡而起伏,也伴随着时势的稳定而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走的是一条从上至下、由外力推动的“外推型”教研制度。这种制度在保障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集中供给、保证国家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推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这种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质量。但是随着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外推型”教研制度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障碍。本章试图理性分析中小学教研制度的主要成就,揭示这种制度的现实困境。第五章:中小学教研制度的走向与构建。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从国外舶来移植,在艰难中创生,经历了激进式的教育革命、制度流变与偏离、规范化发展。目前面临着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重心的下移、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如何面对众多的现实困境,推动教研制度的改革是顺应时代需要、继续保证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国际中小学教研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推动校本教研,努力使“外推型”教研制度向“内生型”教研制度转变,那就要确立以校本教研为核心,以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体,改革教研体系结构,创新教研实施机制。
易佳[9](2011)在《高中社团建设研究 ——以四川省乐山一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的文明进程,靠的是教育。而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我国高中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加大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力度。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光已聚焦在打造特色学校这一方向上。高中的社团管理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打造特色学校过程的一个手段,越来越多的体现了其重要性。研究高中社团管理的意义也在于此。本文以一个学生社团基层负责人的视角,通过对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校的社团文化管理工作展开全面调查,提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观念问题、管理问题,并探究高中学校办学特色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高中社团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课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乐山一中社团管理的情况进行着重分析。一方面正视乐山一中社团近几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捕捉到了乐山市高中学生社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相应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针对实际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最后,对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提出未来的展望,,从而希望为笔者所在学校、乐山市的高中乃至我国其他地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李逊芳[10](2010)在《上海市杨浦区学校民族器乐教育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上海市杨浦区民族器乐教育的开展情况,发展现状,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关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民族器乐教育,对于他们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形成正确的音乐态度,良好的音乐能力,综合的人文素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民族器乐教育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在当代青少年中弘扬民族精神所起的作用。研究者向相关人员发放了大量问卷调查表,包括民乐专家、学校领导、民乐队教师、民乐队学生、学生家长等,通过回收、统计问卷调查表内容,并使用研究工具对这些调查内容进行分析,获得了以下结论。1.各方对民乐队的态度积极。杨浦区中小学校基本都由校级领导直接分管,并有对各自民乐队发展的明确规划,自筹和行政部门的拨款确保了乐队软、硬件的建设;民乐队队员也喜欢参加民乐队活动,认为通过民乐队的活动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能够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对接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反应积极;民乐队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在民乐队的集体中不仅锻炼了民乐技能,增强了人文知识,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孩子终身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2.学校与家长对学习民乐的目的有所不同。校领导认为学生学习民乐主要目的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凸显学校特色;而民乐队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学习民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孩子通过民乐学习提高艺术修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自信。3.民乐专家对于杨浦区民族器乐教育的成绩评价积极,认为杨浦区在这方面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处理得当,涌现了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民乐团队,为杨浦区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作用。论文总结了杨浦区民族器乐教育的经验和特色,对今后进一步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从一个教育执行者的角度,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二、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培训在武汉举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培训在武汉举办(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名师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教学主张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说 |
一、名师与音乐名师 |
二、教学主张及其相关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 |
第一节 基于本质属性的相关理论 |
一、个人知识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师教育观 |
第二节 基于建构角度的相关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反思性实践理论 |
第三节 基于学科特性的相关理论 |
一、审美音乐教育哲学 |
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观 |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述 |
一、访谈概述 |
二、访谈小结 |
第二节 案例呈现 |
一、案例呈现 |
二、推广与借鉴情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一、案例呈现出的共性特征 |
二、案例呈现出的个性特征 |
第四节 案例反思 |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容有待梳理 |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 |
三、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张的来源 |
一、来源于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 |
二、来源于对音乐课程性质的解读 |
三、来源于对音乐课程理念的领会 |
四、来源于对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 |
第二节 基本构成 |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理论内容 |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实践内容 |
第三节 基本特征 |
一、音乐性 |
二、独创性 |
三、科学性 |
四、实践性 |
五、开放性 |
六、可借鉴性 |
第四节 标准探讨 |
一、标准建构的困惑 |
二、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
三、标准建构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 |
第一节 基本过程 |
一、一级跃迁:从感性零散到理性聚焦 |
二、二级跃迁:从理性聚焦到浅层结构 |
三、三级跃迁:从浅层结构到系统成熟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一、创造性原则 |
二、理论性原则 |
三、逻辑性原则 |
四、发展性原则 |
第三节 影响因素 |
一、个体因素 |
二、群体因素 |
三、环境因素 |
第四节 建构策略 |
一、个体建构策略 |
二、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 |
三、氛围营造与激励体系 |
四、建构难点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对音乐名师自身的价值 |
一、促使音乐名师实现专业持续成长 |
二、促使音乐名师走向卓越 |
三、促使音乐名师保持专业影响力 |
第二节 对音乐学科发展的价值 |
一、推进音乐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 |
二、推进音乐学科教学实践的更新 |
三、推进青年音乐教师不断向前 |
第三节 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价值 |
一、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个人探索与实践 |
二、丰富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 |
三、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的展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基于“三韵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2:基于“构建生命课堂,润育音乐素养”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3:基于“新技术和资源平台的交互式智慧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4:基于“走向文化的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5:基于“建构‘大美’音乐课堂”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6:基于“‘激情’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7:基于“音为爱,和而美”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8:基于“三景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以天津市八所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国家认同对国家发展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 |
2.教育政策对国家认同教育的积极引导 |
3.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面临现实挑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国家认同 |
2.国家认同教育 |
3.融入 |
4.中小学课程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已有研究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二、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理论分析 |
(一)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目标 |
1.理性认知 |
2.情感态度 |
3.行为表现 |
(二)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内容 |
1.政治认同 |
2.历史认同 |
3.地理认同 |
4.文化认同 |
5.公民身份认同 |
(三)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施 |
1.将国家认同教育融入各类型课程中 |
2.有效整合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
3.采用注重启发、探究和体验的教师教学方式 |
(四)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评价 |
1.国家认同教育实际发展水平的评价 |
2.教师教学评价 |
3.学生国家认同素养的评估 |
三、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现状调查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工具 |
3.实施过程 |
4.数据处理与分析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调查结果数据处理的总体情况 |
2.调查结果数据处理的相关性分析 |
3.调查结果数据处理的差异性分析 |
(三)调查结果小结 |
1.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总体情况 |
2.学生对融入状况的认识及体验与其国家认同具有相关性 |
3.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过程中表现的差异性 |
四、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整体情况 |
1.课程目标较为明确 |
2.课程内容趋于全面 |
3.课程类型趋于多样 |
4.教师教学方式以理论灌输为主 |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实效性 |
6.课程评价体系急需建立 |
(二)国家认同教育的融入情况存在年级差异 |
(三)国家认同教育的融入情况在三个维度存在城乡差异 |
五、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优化策略 |
(一)注重课程目标在理性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的平衡 |
1.国家应通过相关政策和课程标准来明确要求 |
2.地方应结合本地实情来进行督导 |
3.学校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要求来积极落实 |
(二)增强小学历史认同、地理认同、公民身份认同课程内容的融入 |
1.重视学科课程中相关内容的融入 |
2.加强实践活动中相关内容的融入 |
3.关注校园文化环境中相关内容的融入 |
(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开展实践活动以丰富乡镇学校的课程类型 |
1.积极开发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
2.依托重要节日和重大社会事件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活动 |
(四)提升教师国家认同素养并改善教师教学方式 |
1.学校应组织相关培训以提升教师国家认同素养 |
2.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并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
(五)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效性 |
1.有效整合校内课程资源 |
2.积极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
(六)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以进行科学有效督导 |
1.注重对学校和教师的国家认同教育工作进行督导 |
2.立足学生的整体发展进行学生国家认同素养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外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校长访谈提纲 |
致谢 |
(4)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专家访谈法 |
1.4.5 数理统计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厘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协同治理理论 |
2.1.2 协同治理理论相关研究 |
2.2 概念界定 |
2.2.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2.2.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基本情况分析 |
3.1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调查对象 |
3.1.1 山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研究对象分析 |
3.1.2 山西省首批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本情况分析 |
3.1.3 山西省省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拟定)基本情况分析 |
3.1.4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治理PEST分析 |
3.2 山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研究方法 |
3.2.1 问卷的制作与发放 |
3.2.2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层次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体系评分 |
4.1.1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治理体系协同度评分体系 |
4.1.2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作体系绩效评分体系 |
4.1.3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体系评分及分析 |
4.2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协同度与绩效相关性探索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治理主体多样性优化 |
5.2.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子系统协同性优化 |
5.2.3 优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作体系绩效优化 |
5.2.4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协同度路径优化 |
附录 |
附录1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运作体系及协同治理研究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2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协同管理度与治理绩效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对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系统研究 ——以高校艺术教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2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源起 |
2.1 背景: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历史概述 |
2.1.1 高校艺术教育起步阶段 |
2.1.2 高校艺术教育发展阶段 |
2.1.3 高校艺术教育创新阶段 |
2.2 雏形: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 |
2.2.1 李岚清副总理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倡导 |
2.2.2 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活动 |
2.3 成型:历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回顾 |
2.3.1 “弘扬民族精神,肩负神圣使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
2.3.2 “我和祖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
2.3.3 “青春.使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
2.4 小结 |
第3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 |
3.1 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
3.1.1 组织方式通达艺术教育各级单位 |
3.1.2 展演项目涵盖整个艺术学门类 |
3.1.3 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覆盖率高 |
3.2 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导向 |
3.2.1 引导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方向 |
3.2.2 为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献策 |
3.3 呈现高校艺术教育成果及发展状况 |
3.3.1 展演成绩揭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状况 |
3.3.2 呈现高校艺术教育精品成果 |
3.4 小结 |
第4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艺术教育价值分析 |
4.1 高校艺术教育实施受众——在校大学生 |
4.1.1 丰富校园文化,让学生参与艺术体验 |
4.1.2 提供全国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艺术技能 |
4.1.3 倡导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大学生审美情操 |
4.2 高校艺术教育主要实施者——高校艺术教师 |
4.3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者——高校领导 |
4.4 小结 |
第5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展望 |
5.1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存在的问题 |
5.1.1 展演评选活动倾向专业化 |
5.1.2 展演活动的区域性差异 |
5.1.3 尚不完善的赛制及组织模式 |
5.2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改善建议 |
5.2.1 完善展演活动组织工作,建立科学赛制 |
5.2.2 淡化比赛色彩,注重艺术活动参与 |
5.2.3 缩小区域性差异,增强艺术展演活动的普及性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 |
(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 ——以“达瓦孜”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个案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进展 |
2.2 国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进展 |
2.2.1 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研究 |
2.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
2.2.3 “达瓦孜”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综述法 |
3.2.2 个案研究法 |
3.2.3 田野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3.3 研究的框架思路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 |
4.1.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概念 |
4.1.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
4.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
4.1.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途径 |
4.1.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理论 |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困境 |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达瓦孜”个案研究 |
4.3.1 传统“达瓦孜”的发展 |
4.3.2 现代“达瓦孜”的发展 |
4.3.3 群众对“达瓦孜”的认知 |
4.3.4 “达瓦孜”保护的困境 |
4.3.5 “达瓦孜”的星星之火 |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 |
4.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生态策略 |
4.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集群式策略 |
4.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定场域策略 |
4.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界定 |
三、研究问题 |
(一)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调查 |
(二) 走向公平——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行动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调查法 |
(三) 行动研究法 |
五、研究思路与过程 |
(一) 研究思路和实施过程 |
六、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 研究目的及重点、难点 |
(二) 研究价值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育公平理论的文献综述 |
二、国内外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一) 艺术教育价值的文献综述 |
(二) 外国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三) 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三、农村艺术教育文献研究 |
(一) 农村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研究 |
(二) 农村艺术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
(三) 农村艺术教师的调查与培养研究 |
(四) 农村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研究 |
四、教育公平理念下的农村艺术教育研究 |
第三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调查 |
一、调研方案 |
(一) 调查内容 |
(二) 调研时间 |
(三) 调研地区和对象 |
(四) 调查形式 |
(五) 问卷设计 |
(六) 抽样方案 |
(七) 调研方式 |
二、调查问卷的回收处理与数据整理 |
(一) 技术设计 |
(二)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三) 调查内容的处理 |
(四) 数据统计 |
三、调查情况和问卷质量 |
(一) 调查情况 |
(二) 问卷质量 |
(三) 数据的调整 |
四、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五、调查的关键数据统计结果与比较分析 |
六、开放性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指导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指导的调查研究 |
(一) 调查结果 |
(二) 问题分析 |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管理的行动研究 |
(一)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研究——四川省南部县案例分析 |
(二) 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提高艺术教育管理水平——河南省新密市案例分析 |
(三) 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注重特色——福建省上杭县案例分析 |
(四) 注重分类指导,促进均衡发展——重庆市綦江县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调查 |
(一) 课堂教学的调查结果 |
(二) 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 |
(三) 课外活动的调查结果 |
(四) 课外活动的问题分析 |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 |
(一)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案例分析 |
(二)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研究——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案例分析 |
(三) 构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江苏靖江市案例分析 |
(四)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上海金山区案例分析 |
三、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的行动研究 |
(一) 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打造课外艺术活动特色品牌——山西省侯马市案例分析 |
(二) 如春天里的杜鹃花一般绚烂的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案例分析 |
第六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配备与培训问题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
一、农村师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结果 |
(二) 问题分析 |
二、农村艺术教师师资配备和培训的行动研究 |
(一) “归转聘培”四结合,打造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湖南省桃江县案例分析 |
(二) 实施“一把手工程”,推进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山西太谷县案例分析 |
(三) 固本培源,整体推进,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江西宜丰县案例分析 |
(四) 建设一支适应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广西北流市案例分析 |
(五) 广开门路拓宽渠道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安徽省砀山县案例分析 |
(六) 健全机制,骨干引领,点面结合的农村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四川省平昌县案例分析 |
第七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调查与开发农村地方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的行动研究 |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调查 |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管理开发的行动研究 |
(一) 开发地方艺术教育资源建设富有特色校园文化——云南昆明市石林县案例分析 |
(二) 因地制宜优化资源促进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案例分析 |
(三) 依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拓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云南玉龙县案例分析 |
(四) 依托地方艺术教育资源,深化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江苏建湖县案例分析 |
结论、思考与展望 |
一、结论 |
(一) 公平之基:构建全面宏观的现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观念体系 |
(二) 公平之法:形成确实可行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模式 |
二、思考 |
三、展望 |
(一) 面向全体 |
(二) 实现优质 |
(三) 走向公平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后记 |
(8)从外推走向内生 ——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渊源:启迪、醒悟与经历 |
二、困惑:印象、感触与忧思 |
三、价值:探究、把握与指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说 |
一、教研与制度 |
二、教研制度 |
三、外推与内生 |
四、校本教研 |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
一、教研制度及其演变 |
二、教育科研(教研)及其机构 |
三、校本教研及其制度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设计 |
一、研究方法论的选择 |
二、研究框架的敲定 |
三、价值取向的思考 |
四、创新期望及其实现 |
第二章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初创与定型(1949-1965) |
第一节 新中国教研制度的酝酿 |
一、国家需要:国家教育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二、严峻现实: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成为时代迫切的需求 |
三、艰难探索:新学制改革实验的实施与推行 |
四、全面学苏:学校教研组织的订立 |
第二节 新中国教研制度的初创 |
一、保障供给:外推型教研制度的萌芽 |
二、强制规范:学校教研组织机构建设的制度化 |
第三节 新中国教研制度的成型 |
一、标志性事件:外推型教研制度的定型 |
二、配套工程:学校教研机构与规范的制度化 |
第三章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停滞与偏离(1966-1976) |
一、学校教育工作基本停止 |
二、学校教研体系的废弃与偏离 |
三、政府教研机构名存实亡 |
第二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重整与发展(1976-2000) |
一、拨乱反正:外推型教研制度的恢复重建 |
二、优化配置:外推型教研制度的规范发展 |
三、锦上添花:外推型教研制度的机制更新 |
第三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转型时期(2001-) |
一、教研制度关系结构发生变化 |
二、教研管理体制机制不断翻新 |
三、学校教研机构与规范体系有所调整 |
第四章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经验与困境 |
第一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主要成就 |
一、保障有限教研资源集中供给 |
二、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 |
三、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
四、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
第二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基本经验 |
一、通过行政部门及其附属机构实现政府主导 |
二、保持"供给保障"与"精神支持"相辅相成 |
三、力图"发展导向"与"规范调控"相互支撑 |
第三节 新中国教研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前提改变:外推型经验难以适应当下需求 |
二、规制缺失:教研经费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
三、推进乏力:学校教研机制创新阻力重重 |
第五章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走向与构建 |
第一节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未来走向与分析 |
一、学校成为教研制度的创新主体 |
二、校本教研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动力 |
三、教师成为校本教研开放系统的中枢 |
第二节 国际先进教研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一、欧美中小学教研的相关制度 |
二、日本中小学教研的相关制度 |
三、苏联(俄罗斯)教研的相关制度 |
四、印度及其他国家教研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未来与构建:内生型教研制度 |
一、内生型教研制度之内涵 |
二、内生型教研制度是中小学教研制度未来走向的必然选择 |
三、内生型教研制度的具体构建 |
结语 |
一、厘清了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历程 |
二、探究了中小学教研制度的主要成就 |
三、剖析了"外推型"教研制度的现实困境 |
四、提出了中国教研制度的基本走向和未来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
后记 |
(9)高中社团建设研究 ——以四川省乐山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
1.4.1 理论研究 |
1.4.2 现状研究 |
1.4.3 对策研究 |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1 行动研究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5.3 文献研究方法 |
1.5.4 调查研究法 |
1.6 文献综述 |
1.6.1 国外高中社团研究 |
1.6.2 国内学生社团管理研究综述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什么是特色 |
2.2 什么是学校特色 |
2.3 什么是学校文化建设 |
2.4 什么是社团 |
2.5 什么是学生社团 |
2.6 什么是高中教育 |
2.7 本课题的定位 |
3. 高中学校社团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1 高中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 |
3.1.1 学校特色 |
3.1.2 学校文化 |
3.1.3 高中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
3.2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社团建设与学生个人发展 |
3.2.1 高中社团建设与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
3.2.2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 |
3.2.3 高中生社团建设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
4. 乐山一中社团管理的现状和策略 |
4.1 目前乐山地区高中学校社团建设的现状 |
4.1.1 乐山地区高中学校社团的组建 |
4.1.2 乐山地区高中社团建设的特点 |
4.1.3 乐山地区三所高中社团现状的比较 |
4.2 乐山一中社团建设的现状 |
4.2.1 乐山一中社团的类型和组建 |
4.2.2 乐山一中社团成员的年级组成情况 |
4.2.3 乐山一中社团的经费来源 |
4.2.4 社团指导教师的配备情况 |
4.2.5 乐山一中学生参与社团情况一览 |
4.2.6 乐山一中社团具体管理方案 |
4.2.7 乐山一中社团管理取得的成果展示 |
4.3 乐山一中社团建设取得优异成果的经验总结 |
5. 乐山一中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 |
5.1 乐山一中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1 乐山一中社团活动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状 |
5.1.2 乐山一中社团经费不足、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或多或少制约了社团活动的展开 |
5.1.3 乐山一中社团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
5.1.4 学生社团类型多,可活动得质量有待提高 |
5.1.5 社团干部不够突出 |
5.1.6 社团之间交流少 |
5.2 中学社团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1 社团存在的价值还未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 |
5.2.2 对社团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
5.2.3 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 |
5.2.4 社团物质条件不够 |
5.2.5 学校对于社团相关政策规定的宣传不到位 |
5.2.6 观念问题 |
6. 高中社团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
6.1 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 |
6.2 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各种保障 |
6.2.1 健全和完善社团管理制度 |
6.2.2 对社团应加大资金投入 |
6.2.3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 |
6.3 社团活动的展开要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
6.3.1 社团指导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 |
6.3.2 社团活动应有相对独立的时空 |
6.3.3 社团活动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
6.3.4 积极开展学生社团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合作 |
6.3.5 高中社团活动可服务于高考 |
6.4 社团活动应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
6.4.1 社团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
6.4.2 社团活动的计划和安排要糅合多种元素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中学生社团调查问卷 |
附录 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上海市杨浦区学校民族器乐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四节 名词解释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与学校器乐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 |
第三节 近现代中国民族乐队发展改革的历程 |
第四节 课外民族器乐教学相关研究与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架构 |
第二节 研究样本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四节 研究实施与步骤 |
第五节 研究进度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杨浦区民乐基地学校民乐队发展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民乐队学生对校民乐队的态度及评价 |
第三节 民乐队指导教师对学校民乐队的态度及评价 |
第四节 学校领导对民乐队的态度 |
第五节 民乐队家长对学生参加民乐队的态度 |
第六节 专家对杨浦区民族器乐教育的评价和态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研究母体群一览表 |
附录二:民乐队学生预试问卷 |
附录三:民乐队学生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
附录四:民乐队学生正式问卷 |
附录五:民乐队指导教师问卷 |
附录六:学校领导问卷 |
附录七:民乐队学生家长问卷 |
附录八:访谈记录 |
附录九:杨浦区民乐研究室科研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培训在武汉举办(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D]. 叶黄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以天津市八所中小学为例[D]. 杨岚.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协同治理研究[D]. 郭巧玲.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对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系统研究 ——以高校艺术教育的视角[D]. 柳冬瑕.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 ——以“达瓦孜”为个案[D]. 刘洋.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7]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D]. 万丽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从外推走向内生 ——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D]. 黄迪皋.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9]高中社团建设研究 ——以四川省乐山一中为例[D]. 易佳. 重庆师范大学, 2011(09)
- [10]上海市杨浦区学校民族器乐教育实践研究[D]. 李逊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