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新形式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邸小松[1](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方华[2](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陈曦[3](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指明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刘炳赫[4](2019)在《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文中研究表明小原国芳是日本近代最知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他所主张的“全人教育”,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小原国芳是日本新教育运动以及日本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其思想核心——“全人教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熟和完善于六、七十年代,且发展成为了被全世界所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思潮。小原国芳主张学生身心共同发展,道德、学识、艺术、体育、经济与生活等方面协调发展。他的主要教育学观点收录入《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宗教》、《教育立国论》、《教育救国论》、《自由教育论》、《全人教育论》、《世界教育巡礼》、《母亲的教育学》、《道德教育论》、《修身教育改革论》、《教育改革论》、《玉川塾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学校剧论》等着作,后人将其整理为《小原国芳全集》共48卷。“全人教育”是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小原国芳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贯穿了小原国芳的理论研究体系、教育学着作及其毕生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成果,与他的个体经历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全人教育”不仅是小原国芳本人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思想的精华,也融入了他对全世界多种教育思想的重新理解与解读。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该理论奠定了日本从大正时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教育体制,对当今的日本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开展日本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务必要提及的就是小原国芳和他的“全人教育”理论。本论文共分为导论、四个大章和结论。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题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主要对“真、善、美、圣、健、富”进行阐述,并将其划分为“心”的内在要求和“身”的外在要求两方面,分别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全人教育”理论中对于“心”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善’之德育及其启示”之中主要叙述了小原国芳的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在小原国芳倡导下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改革及其成效,以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二节“‘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主要交待了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在本节中笔者着重对小原国芳宗教教育观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批判。第三节“‘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中阐述了小原国芳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第四节“‘真’之智力教育及其体系”,阐述了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并结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尝试讨论了小原国芳所主张的教育与我国秉持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观念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主要分为第一节“‘健’之体育及其评价”和第二节“‘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两大部分。第一节主要阐述了体育的主要目的、体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体育教育在日本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以及笔者对该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则具体阐述“富”的概念与要求,包括生活教育、劳作教育和经济教育等几个方面,同时肯定了“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在该章结尾处,笔者着重阐述了“健”、“富”的概念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论述了“全人教育”理念下,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和母亲提出的要求,即“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论”。第一节“‘全人师道论’的意义与过失”之中,叙述了“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施行方法、价值辨析及其主要意义。第二节“‘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之中,阐述了母亲的基本工作、女性的婚前教育和胎教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分析小原国芳对女性认知中存在的偏颇与局限性。第三节则集中探讨了作为“全人教育”理论衍生出的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教师论”和“母亲教育”。第四章“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解读”,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之上梳理了“全人教育”的功过得失,论述了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的形成及其战争观。笔者指出了小原国芳其思想形成历程的复杂性,剖析了小原国芳对战争认识的变迁。终章则主要总结了“全人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此为全文的最终目标与意义所在,亦是本论文的创作宗旨。本文对“全人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处及其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借鉴意义予以肯定,对其理论的唯心主义部分做出理性的批判。不仅追索了小原国芳的教育家生涯以及他的“全人教育”理论,还基于中日两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讨论了其“全人教育”思想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石瑜珩[5](2019)在《《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文中研究指明英国报刊是英国社会公众舆论的重要载体,可以反映出英国社会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在这些报刊之中,《泰晤士报》非常有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该报创办于1785年,是综合性日报,发行于英国全境,关注领域十分广泛,并且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声誉。英国的政界、知识界以及工商金融界的精英人士对《泰晤士报》非常欢迎。日本在近代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产生了系统性的变革,同时也开始了对外扩张,与中国、俄国发生战争。《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非常关注日本内政外交的主要事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反映出英国社会对近代日本变革发展与扩张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梳理1868年至1936年期间,《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涉及与日本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报道,探究英国社会舆论对近代日本的认知,并探究相关报道的真实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力求填补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空白。本文分成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对象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与不足等问题。正文部分共分成五章。第1章介绍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政治发展变化的内容。在明治时期,《泰晤士报》等英国报纸报道了日本的戊辰战争、政治体制的变化和明治宪法的颁布等内容。明治时期结束后,英国报纸主要报道了日本政坛法西斯化的进程。比起其他报刊,《泰晤士报》更认同日本的宪政模式,对日本法西斯的批评也相对和缓。相关报道整体上反映出日本政治演变的历程,但其中一些报道并非完全准确和全面。报纸的报道深受英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第2章阐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报道。在一战之前,《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报道了日本工业革命的进程,认为日本积极对外交往,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利用一战之机扩大了海外市场。一战后,英国报刊对日本经济的报道呈现出负面的特征。在英国舆论看来,日本经济陷入了不断的危机中。比起其他报刊,《泰晤士报》更关注日本经济发展的细节,以及日本经济危机的整个过程:日本经济不断在危机、萧条和缓慢恢复中循环。报纸的相关报道基本上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态势,但也反映出了其深受英国国家利益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第3章论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日本与英美关系的报道。《泰晤士报》等英国报纸主要报道了日本的修约谈判、英日同盟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报纸并不支持日本所提出的与欧美进行修改条约的想法,但也认为英国应当与日本保持接触。报纸对英日同盟给予高度评价,不吝溢美之词,但在一战后,也呼吁结束英日同盟,限制日本的势力。所以,英国报刊满意于各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相关报道整体上是准确的,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有不实之处。报纸的报道与英国政府的态度基本保持一致,形成了社会舆论与政府之间的呼应。第4章论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中日关系的报道。相关报刊报道了近代中日关系的主要冲突,包括甲午战争、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主要关注了中日冲突的起因、过程、第三方势力的态度等内容,英国报纸特别是《泰晤士报》的报道在甲午战争、济南惨案中站在了日本的立场上,而在九一八事变后,报刊的立场发生了转变,开始支持中国。总体而言,英国报纸对中日冲突的报道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失实,丑化了中国的形象,掩盖了日本的战争责任与罪恶。可以看出,其涉及中日冲突的报道深受英国国家利益和殖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第5章阐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日俄关系的报道。相关报刊集中报道了日俄战争和日本出兵干涉西伯利亚这两大事件。相关报道完全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对俄国进行批评,对日本进行正面的报道,并积极鼓动日本对俄作战。这导致相关报道并非准确客观,集中体现在报刊过于丑化俄国,且完全无视日本的侵略扩张意图方面。这是因为日俄战争期间英国与俄国存在矛盾,西伯利亚干涉时期英国希望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报纸的报道深受英国利益的影响。此外,《泰晤士报》秉持保守主义思想,反对暴力革命的手段,这种观念也使得报纸不认同布尔什维克,采取支持日本武装干涉的立场。本文结语部分认为:《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的政治、经济、外交与战争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描绘了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塑造了近代日本的形象。整体而言,日本在英国报界的形象经历了逐渐由正面到负面的过程,相关报道深受英国利益和英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王琪[6](2019)在《《麒麟》杂志中的殖民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殖民地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学杂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具有其独特性。论文选择《麒麟》这一大型通俗文化期刊作个案研究。在全面客观梳理和钩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跳出以往对杂志的研究多从通俗小说入手的单一思路,重新认识和定位《麒麟》杂志。从“虚构”和“非虚构”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麒麟》刊载的所有作品,再现《麒麟》异彩纷呈的文学景观,真实展现伪满时期东北人民的生活状貌,追寻在浅显作品中蕴藏的殖民文化的内涵。在《麒麟》杂志相关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文试图对《麒麟》杂志中的作品做更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并且将《麒麟》中的作品放置于殖民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麒麟》杂志存在的话语背景、编辑情况和栏目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说。《麒麟》杂志是在日本强化文艺控制的政策下发展起来的能够展示“满洲国”时期文学面貌的特色样本。论文借鉴了“非虚构”和“殖民”等概念,探讨其作品中殖民文化的内涵及建构。第二部分主要依据学者王晖关于“非虚构”的概念,将《麒麟》杂志中的作品分为完全非虚构类作品、不完全非虚构类作品和虚构类作品,并以典型文本为支撑对《麒麟》中的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将作品放入殖民的语境下,发现其中渗透着以“亲日”为核心,以“八纮一宇”为依据的殖民文化,而日本殖民者正是通过“日满互助和王道乐土”的“满洲国”形象、“满洲国的顺民”形象的塑造、“正义合理”的战争形象以及“狡英暴美”的丑化形象与美化的日本形象等形式建构殖民文化,将日本的殖民思想一步步渗透到民众的意识之中,为其殖民野心增砖添瓦。最后一部分从《麒麟》中作家创作的诗歌和散文这类虚构类作品出发,作品中蕴含的对乡土的留恋与怀缅和孤独寂寥的情感恰恰表达了在严酷政治文化压制下的微弱反抗之声。而《麒麟》杂志复杂多样的内容反映了殖民地个体与文化的尴尬的处境,在当今这种全新的文化入侵方式之下,我们应重视自身文化的重建。
邓海燕[7](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荀利波[8](2018)在《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文中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承续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新诗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因全民族全面抗战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现实,担负了抗战救亡、文艺动员的使命而与中国的现实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接触,推进了新诗在革命、启蒙与诗歌艺术上的相谐发展,使现代新诗艺术更加成熟。但就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西南大后方诗歌被植入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其独特性也不断被发掘,但对“西南大后方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研究尚未获得充分重视。为此,本文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具体而言,是在西南大后方诗歌生态系统生成的背景下,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作为文学活动的要素之中,即以诗人、诗歌创作、诗歌传播为主体,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文学生态考察,整体上形成对诗歌创作生态的呈现。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陪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后方,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对经济、教育、文化、文学等资源的凝聚具有独特优势,既打破了“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态,又在西南大后方重构新的生态环境,使西南大后方和西南大后方诗歌以一种独特方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对现实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和思考,使得诗人们对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自身发展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从而推进了诗歌在创作观念、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讨论与变革。第二章论述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全面抗战时期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与其所置身的作为客体的空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背离故土、流亡他乡之痛,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经历,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战时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作用于诗歌创作中,促成了诗歌艺术上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第三章论述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由于国土的沦陷和西南大后方的空间聚集,在抗战救亡的吁求下,诗歌接受群体更趋丰富,特别是使五四以来就提倡的“文艺大众化”得以以知识分子“俯身”的姿态亲近底层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看作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知识垄断的再次“革命”,也为诗歌朗诵、街头诗等诗歌传播形式在抗战时期获得发展提供了土壤。抗战时期的出版、传媒业,因战时救亡加强了与社会各界抗日救亡组织及其活动的联系,从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阵地,改善了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诗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因抗战文艺发展的需要和文学生态的变化,西南大后方诗歌延续了“诗体解放”传统,自由体诗在发展中出现了朗诵诗、街头诗、叙事诗、方言诗等诗体上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下,诗歌体式的变化是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下诗人们对社会生态作出创作调适的结果,是获取自我生存空间的必然要求,改变了新诗诞生以来发展的走向,也为新诗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五章论述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贯穿于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始终的“西方影响与民族传统”“启蒙救亡与诗歌本体”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了新诗发展复杂而曲折的局面。全面抗战的炮火真正在最大范围内逼迫诗人们从“上层”走到了大众之中,走向了中国自我的时代之中,它导致的是新诗在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向中国的现实、向中国自我的现代性情境的靠近。战时诗歌创作生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空间。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亢奋激情中现代新诗“使命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削弱,使得新诗在形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病症”,但诗歌必然“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研究更不能置身于它所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外。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下,在文艺大众化、民间形式等的讨论中,在朗诵诗、街头诗、方言诗、叙事诗、政治讽刺诗等诗体的创作实践下,西南大后方诗歌推进了新诗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创作过程中成长起一批重要诗人,形成一批代表新诗发展新高度的成果,成就了新诗发展独特而重要的一段。
周玉文[9](201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投降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体两面,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当精神,敏锐观察抗战形势,着手反投降斗争理论的构建,用以指导打击投降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与中华民族发扬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反民族投降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原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创立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最高形式,谴责资产阶级丧失民族气节投降的可耻行为,批判各种庸俗的爱国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地主、资本家及走狗和小资产阶级投降采取分类施策的策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气节的精神元素,主要包括威武不屈、反抗侵略、和合统一、忧国忧民等,这些基本元素通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抗战时期反投降斗争缘于三方面的因素,日寇的侵略和诱降,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绥靖和劝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致使亡国灭种阴霾笼罩中国,抗战局势时刻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必须开展反投降斗争。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理论包括了六个方面,第一,构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投降派。第二,主张以军事和法制手段打击、威慑和教育投降分子。第三,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反投降斗争提供组织保证。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心防,占领道德制高点,从精神上鞑伐投降分子。第五,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第六,发动群众是反投降斗争的最好形式。在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斗争有序推进,成效斐然。反投降斗争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从1935年1月开始到武汉会战结束,此阶段主要是为反投降斗争做准备,形成反投降斗争形势的基本认识,对投降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反投降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汪精卫公开投降至汪精卫建政前夕。此阶段是反投降斗争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投降斗争。第一,毛泽东对反投降斗争形势的研判与部署。第二,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第三,开展军事反投降工作,消灭死心塌地的汉奸,重点开展对伪军的政治攻势。第四,以党的宣传媒体为阵地开展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反投降斗争;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战线上开展反投降斗争,与日汪的奴化教育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对反投降斗争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开展反投降斗争的群众运动。第七,开展国民参政会平台的反投降斗争。第八,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暗流。第三阶段汪精卫建政至抗战胜利期间的反投降斗争。汪精卫建政建军增加了反投降斗争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反投降斗争的重点有所调整。第一,加强宣传媒体、文艺战线、教育战线的反投降斗争。第二,利用日伪矛盾深入开展伪军工作,大大抵消了日伪的军事优势。第三,继续开展外交战线的反投降斗争,坚决反对美日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继续寻求苏联与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的支持。第四,加强打击投降暗流,使国民党投降反共均不能实现。第五,抗战胜利后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揭发、抓捕、审判投降分子,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了鲜明的特色。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及应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关于民族气节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彻底的人民性。汪精卫因为叛国投降而被人民抛弃,蒋介石却因限制民众不能获得全面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表现出驾驭各种反投降斗争的能力。第四,凸显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反投降对象混成难辨、各种矛盾纠缠交织。第五,彰显完美性。与近代史上历次反投降斗争相比、与蒋介石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均体现了完美性。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审视。第一,历史价值,保证了抗战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精神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精神沉沦与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三,当代价值,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绝不妥协的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为打击“台独”等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历史启示和借鉴。
梁德学[10](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研究指明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二、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新形式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新形式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
(二)加强哲学研究 |
(三)重视史学研究 |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意义 |
二、史料搜集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报纸副刊 |
二、政治文化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一、主要方法 |
二、框架安排 |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人物生涯及思想生成 |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日本学界对小原国芳以及“全人教育”的关注视角 |
(二)中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情况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心”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善”之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 |
三、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 |
四、道德教育论 |
五、道德教授革新论 |
六、道德教育的变革、方法与其他问题 |
七、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迪 |
第二节 “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 |
一、宗教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宗教 |
三、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四、“宗教教育论”的原理与实际问题 |
五、宗教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论 |
六、宗教教育的缺陷与反思 |
第三节 “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 |
一、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
二、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 |
第四节 “真”之智育及其体系 |
一、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 |
二、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 |
三、幼儿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四、基础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五、“全人教育”之智育与我国智育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 |
第一节 “健”之体育及其评价 |
一、体育的主要目的 |
二、体育的各个方面 |
三、体育的实际开展 |
四、体育的理论评价 |
第二节 “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 |
一、关于“富”的哲学式思考 |
二、“富”之生活教育和劳作教育 |
三、“富”之经济教育的含义 |
四、“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 |
第三节 “健”、“富”的概念与我国“体”、“劳”内涵的区别和联系 |
第三章 “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 |
第一节 “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与启迪 |
一、“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 |
二、“全人师道论”的施行方法 |
三、“理想教师论”、“师道论”与“教师道” |
四、“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 |
五、“全人师道论”的意义 |
第二节 “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与缺落 |
一、母亲的基本工作 |
二、女性的婚前教育 |
三、小原国芳的女性结婚论 |
四、胎教的重要性 |
五、“母亲教育”中的“全人教育”理论 |
六、“母亲教育”的启示与批判 |
第三节 作为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 |
第四章 “全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周边 |
第一节 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原国芳“幼儿教育” |
一、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小原国芳“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
三、成城、玉川学园时期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实践 |
四、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由“全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全人保育”观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女性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
一、小原国芳“女性教育”观的形成背景 |
二、二战期间形成的特殊“女子教育”观 |
三、小原国芳“女子教育”理论中的战争理解 |
四、二战期间小原国芳的“女子教育”观 |
第三节 教师培养、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全人教育” |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
二、哲学的精神与教育观的确立 |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四、哲学精神与学习热情 |
第四节 关于小原国芳的《学校剧论》的考察 |
第五章 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理论结构及其功过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海外访问活动与“全人教育”的推行实践 |
一、小原国芳海外访问的主要活动 |
二、小原国芳主要走访目的地 |
三、小原国芳外访活动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形成与小原国芳的战争观 |
一、教育家的思想观与战争认识 |
二、军国主义体制下的教育家个人体验 |
三、教育对战争的实际参与 |
四、小原国芳论着中的战争认识 |
五、教育思想与矛盾的战争认识 |
第三节 “全人教育”理论给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训与启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政治的报道 |
1.1 对明治时期日本立宪与议会政治的报道 |
1.1.1 对日本政局变化与立宪过程的报道 |
1.1.2 对日本议会政治的消极评价 |
1.1.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1.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1.2 对20世纪30年代日本政坛法西斯化的报道 |
1.2.1 对日本政坛走向法西斯化的原因的报道与分析 |
1.2.2 对日本法西斯化过程的报道与分析 |
1.2.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1.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1.3 小结 |
第2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经济的报道 |
2.1 对日本工业化进程的报道 |
2.1.1 对明治前期工业化的报道 |
2.1.2 对明治中期工业化的报道 |
2.1.3 对明治后期工业化的报道 |
2.1.4 对一战期间日本经济发展的报道 |
2.2 对一战后日本经济危机的报道 |
2.2.1 对1920年金融危机的报道 |
2.2.2 对1927年金融危机的报道 |
2.2.3 对大萧条之下日本经济的报道 |
2.3 报道的真实性 |
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2.5 小结 |
第3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与英美关系的报道 |
3.1 对明治时期修约谈判的报道 |
3.1.1 对明治时期日本司法与宗教的看法 |
3.1.2 对修约谈判的报道 |
3.1.3 报道的真实性 |
3.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3.2 对英日同盟的报道 |
3.2.1 对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
3.2.2 对第二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
3.2.3 对第三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
3.2.4 报道的真实性 |
3.2.5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3.3 对华盛顿会议的报道 |
3.3.1 对华盛顿会议前夕英日关系的报道 |
3.3.2 对华盛顿会议主要议题的报道 |
3.3.3 相关报道的真实性以及与政府决策的互动 |
3.4 小结 |
第4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中日关系的报道 |
4.1 对甲午战争的报道 |
4.1.1 关于战争的总体报道 |
4.1.2 报道的真实性 |
4.1.3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4.2 对国民革命运动与济南惨案的报道 |
4.2.1 对国民革命运动的报道 |
4.2.2 对济南惨案的报道 |
4.2.3 报道的真实性 |
4.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4.3 对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的报道 |
4.3.1 对九一八事变的报道 |
4.3.2 对一·二八事变的报道 |
4.3.3 报道的真实性 |
4.3.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4.4 小结 |
第5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俄关系的报道 |
5.1 对日俄战争的报道 |
5.1.1 对战前日俄矛盾的报道 |
5.1.2 关于战争进程的报道 |
5.1.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5.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5.2 对西伯利亚干涉的报道 |
5.2.1 对日本干涉俄国革命的报道 |
5.2.2 报道的真实性 |
5.2.3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泰晤士报》对近代日本的部分相关报道 |
附录二:《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有关近代日本的主要报道列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麒麟》杂志中的殖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麒麟》杂志概说 |
1.2 关键词概说 |
1.2.1 “虚构”·“非虚构” |
1.2.2 殖民文化·日本殖民文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麒麟》杂志中作品的构成 |
2.1 基于“事实”的书写:完全非虚构类作品 |
2.1.1 战争时局的宣扬:政论类 |
2.1.2 日常生活的观照:说明类 |
2.1.3 简单生活的消遣:新闻轶闻类 |
2.1.4 人物景观的描绘:传记游记类 |
2.1.5 知识常识的杂说:其他 |
2.2 虚实相间的写作:不完全非虚构类作品 |
2.2.1 附和时局的鼓吹:纪实小说 |
2.2.2 历史事件的展现:历史小说 |
2.2.3 奇闻异闻的改写:实话、秘话小说 |
2.2.4 曲艺形式的表现:弹词、民歌、鼓词 |
2.2.5 传说现实的摹写:脚本、民间传说 |
2.3 想象的叙述:虚构类作品 |
2.3.1 脱离现实的想象:小说 |
2.3.2 童趣十足的写作:童话寓言故事 |
2.3.3 表情达意的书写:诗歌 |
2.3.4 传达情感的叙述:散文 |
第3章 《麒麟》杂志中殖民文化的内涵与建构 |
3.1 称霸野心的矫饰:作品中殖民文化的内涵 |
3.1.1 殖民文化的核心:亲日 |
3.1.2 文化殖民的依据:“八纮一宇” |
3.2 权力话语的操纵:作品中日本殖民文化的建构 |
3.2.1 “满洲国”的表述:“国家”形象的塑造 |
3.2.2 “满洲国”的“顺民”:“满洲国国民”形象的塑造 |
3.2.3 “正义合理战争”的阐释:侵略史实的捏造 |
3.2.4 “日本与英美身份”的重塑:日本与英美形象的塑造 |
第4章 《麒麟》杂志中的反殖因素与对殖民文化的思考 |
4.1 潜藏深处的反抗:作品中的反殖因素 |
4.1.1 微弱的抵抗之声:乡土情结的怀缅 |
4.1.2 压抑的反抗之绪:自我情感的抒发 |
4.2 清醒的展望:作品中殖民文化的思考 |
4.2.1 殖民地个体与文化的尴尬处境 |
4.2.2 变异与发展:殖民文化现象的变异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麒麟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
一、炮制伪满洲国 |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
三、推行殖民学制 |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
二、“大众”读者定位 |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 |
第一节 抗战中崛起的西南大后方 |
一、西南大后方区域范围及政治地位的确立 |
二、西南大后方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 |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
一、北京、上海现代文学中心的沦陷 |
二、硝烟中流散的现代文学 |
三、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
第三节 现代新诗在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出场 |
一、现代诗人抗战时的西南集聚 |
二、诗歌传播场域在西南的构建 |
三、现代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 |
第一节 战火中的洗礼:诗人生存状态与诗歌态度 |
一、流散期: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
二、稳定期:浴火后的西南聚集 |
三、困难期:向现实的深处掘进 |
第二节 硝烟中的集结:诗歌社群与诗人组织 |
一、“文协”的建立与诗人动员 |
二、《七月》等报刊媒介与诗人组织 |
三、西南联大等校园文学社群与诗人的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 |
第一节 接受群体类型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
一、底层的大众:文艺动员中的普通市民和工农 |
二、挑剔的读者:西南大后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 |
三、诗歌逐梦者:西南大后方校园中的学生群体 |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困境 |
一、出版发行机构的发展与诗歌文集出版 |
二、《抗战文艺》等报刊媒介的诗歌传播 |
三、诗朗诵、街头诗等传播途径的发展 |
四、战时环境下诗歌传播的主要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 |
第一节 朗诵诗等:“使诗歌,成为大众的东西” |
一、高兰等的朗诵诗创作 |
二、田间等的街头诗创作 |
三、沙鸥等的方言诗创作 |
第二节 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
一、战时生态适应中走向新的抒情 |
二、战时生态适应中的形式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 |
第一节 战时生态下的新诗创作活动特点 |
一、创作目的的工具化 |
二、创作活动的组织性 |
三、接受对象的大众化 |
第二节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的整体变化 |
一、规定性的“我们”对个体的“我”的超越 |
二、现实性在诗歌现代性构建中的合法性的确立 |
三、多元文化整合对西南大后方诗歌艺术的丰富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37 年 7 月至1945 年 8 月出版的主要诗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溯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投降斗争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
2.1.2 列宁、斯大林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
2.2 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 |
2.2.1 威武不屈 |
2.2.2 反抗侵略 |
2.2.3 和合统一 |
2.2.4 忧国忧民 |
第三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缘起 |
3.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诱降 |
3.2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与劝降 |
3.3 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与投降 |
第四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维度与内涵 |
4.1 夯稳基石:高举团结、抗战、进步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投降派 |
4.1.1 高举团结旗帜,巩固扩大抗战阵营 |
4.1.2 高举抗战旗帜,反对中途妥协投降 |
4.1.3 高举进步旗帜,勇当民族中流砥柱 |
4.2 强化保障:以军事与法制手段保障反投降斗争顺利开展 |
4.2.1 加强惩治汉奸的法制建设 |
4.2.2 加强军事打击震慑投降分子 |
4.3 整党建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反投降斗争领导权 |
4.3.1 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反投降斗争的重要性 |
4.3.2 开展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反民族投降主义的重要前提 |
4.3.3 巩固党组织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
4.4 构建心防:加强文化建设占领道德制高点保持对投降派精神打击 |
4.4.1 加强党的宣传媒体建设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的活动 |
4.4.2 驳斥汪精卫的汉奸理论 |
4.4.3 加强抗战文艺建设铸就民族精神 |
4.4.4 反对日汪的奴化教育 |
4.5 争取外援:发挥国际正义力量的作用进行反投降斗争 |
4.5.1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外交路线 |
4.5.2 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共产国际紧密配合开展反投降斗争 |
4.5.3 争取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开展反投降斗争 |
4.5.4 联合其他国家人民革命力量开展反投降斗争 |
4.6 组织群众:反投降斗争的根本方法 |
4.6.1 群众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
4.6.2 反投降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集合 |
4.6.3 在反投降斗争中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
第五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实践与成效 |
5.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初起阶段(1935. 1——汪精卫出逃) |
5.1.1 对反投降斗争的基本认识 |
5.1.2 反投降斗争的初步尝试 |
5.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高峰阶段(汪精卫出逃——汪伪政府成立) |
5.2.1 毛泽东对时局的研判与反投降斗争部署 |
5.2.2 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 |
5.2.3 开展反投降的军事斗争 |
5.2.4 开展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
5.2.5 开展反投降的外交斗争 |
5.2.6 开展反投降的群众运动 |
5.2.7 开展国民参政会内的反投降斗争 |
5.2.8 开展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
5.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后续发展阶段(汪伪政府成立——抗战胜利) |
5.3.1 强化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
5.3.2 强化伪军和伪组织工作 |
5.3.3 继续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 |
5.3.4 强化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
5.3.5 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揭发、逮捕与审判 |
第六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 |
6.1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抗战反投降斗争实际相结合 |
6.1.2 对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注重对反投降主义传统性的扬弃 |
6.2 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性 |
6.2.1 汪精卫因充当日寇傀儡得不到群众 |
6.2.2 蒋介石因独裁专制限制群众运动 |
6.2.3 毛泽东因坚决抗日反投降能够彻底发动群众 |
6.3 宏大视野: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 |
6.3.1 驾驭反投降斗争各种力量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6.3.2 指导思想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6.3.3 审判投降分子方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6.4 云谲波诡:凸显复杂性 |
6.4.1 国际形势的变换扑朔迷离 |
6.4.2 反投降的对象浑成难辨 |
6.4.3 各种矛盾纠缠交织 |
6.5 惟精惟一:彰显完美性 |
6.5.1 与近代中国几次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
6.5.2 与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
第七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 |
7.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的历史价值 |
7.1.1 确保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
7.1.2 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7.1.3 为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7.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精神文化价值 |
7.2.1 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战精神 |
7.2.2 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 |
7.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
7.3.1 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威胁和侵略提供了精神支撑 |
7.3.2 绝不屈服地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 |
7.3.3 为打击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理论武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10)《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报人 |
二、日人报纸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
一、历史分期 |
二、所用史料 |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
一、日本报人群体 |
二、中国报人群体 |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
一、金子雪斋其人 |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
一、私谊网络 |
二、公共交往 |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
一、从《儿童》入社 |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
结论 |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新形式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4]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D]. 刘炳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D]. 石瑜珩. 吉林大学, 2019(10)
- [6]《麒麟》杂志中的殖民文化研究[D]. 王琪.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7]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8]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D]. 荀利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玉文. 湘潭大学, 2018(04)
- [10]《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