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山区蚕豆种植效益及栽培技术

浙西南山区蚕豆种植效益及栽培技术

一、浙西南山区蚕、豌豆种植效益与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金晶[1](2021)在《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间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具有高效利用资源、保护地力、获得高产等优势。湖北恩施地区传统的“薯/玉/豆”模式由于株行距较小、品种选择不合理,导致产量和效益低下,资源利用效率差。在前期对玉米、大豆带宽行比和品种筛选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基于经济和资源利用,改善并进一步优化该地区的“薯/玉/豆”种植模式,以期实现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在恩施地区推广种植。设计田间试验2个。试验1为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适宜密度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方式,分别为复合种植1(玉米宽行2m,窄行0.4m,玉豆行比为2:3,小区面积36m2),复合种植2(玉米宽行2m,窄行0.4m,玉豆行比为1:3,玉米为1行1穴2株,小区面积36m2),单作玉米(种植12行,行距0.6m,小区面积36m2),副区为玉米密度,分别为2000、2400、2800、3200株/亩,小区面积36m2。单作大豆行距0.4m,5000株/亩,小区面积36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39个处理。试验2为恩施地区的最优种植模式优化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马铃薯/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生姜、油菜/玉米/大豆、饲草油菜/玉米/大豆、饲草油菜/玉米、饲草油菜/玉米/生姜、饲草油菜/玉米等6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同时,在恩施来凤县翔凤镇狮栗坪村和三岔乡三元村等地区,开展种植模式示范验证试验,设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马铃薯/玉米/大豆传统单行套作、玉米/凤头姜复合种植、玉米和凤头姜单作等处理,验证“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在恩施地区的可适性。试验结果表明:1.在密度试验中,复合种植1中,玉米穗粒重和千粒重,大豆单株荚果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密度2800株/亩最大,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也在密度2800株/亩最大;复合种植2中,玉米穗粒重和千粒重,大豆单株荚果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密度3200株/亩最大,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也在密度3200株/亩最大。2.在模式试验中,模式2即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量最高,为30437kg/hm2,模式3即油菜/玉米/大豆的产量最低,为16186kg/hm2,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相差14251kg/hm2。马铃薯/玉米/生姜的经济效益最优,为88377元/hm2,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投比最高,为8.45,饲草油菜/玉米/大豆的产投比最小,仅为1.96。马铃薯/玉米/大豆的光能、温度、降水利用率最高,其成本最高,其次是马铃薯/玉米/生姜,因此,适合恩施地区的最优种植模式为马铃薯/玉米/生姜。3.在示范推广试验中,玉米/凤头姜复合种植模式在来凤县示范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产量、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均为单作模式的2倍左右。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在三元村种植成效显着,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传统模式高52.01%和32.9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湖北恩施地区,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2800株/亩左右,作物可以获得高产;在“薯/玉/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将优化后的“薯/玉/豆”模式(2.4m带宽,玉豆行比为2:3,玉米种植密度为2800株/亩)在恩施其他生产区示范种植,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传统模式的2倍左右,专家一致认定,该模式在恩施地区可以大量推广种植。

王胜男[2](2021)在《西南山区烤烟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烤烟是我国西南山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西南山区耕地面积受限,烤烟连作现象十分严重。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理化性质变劣,土传病害加重,土壤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土壤中有机物分解、养分循环、能量传递的等所有生命过程,对净化土壤、保持土壤健康、维持土壤生态稳定起着关键作用。长期连作致使土壤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对不同连作年限下烟田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的了解有限,对不同种植制度下土壤的微生物互作关系和功能变化还不清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连作的响应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山区烤烟连作3年、5年、9年、13年和烤烟-豌豆轮作5个不同处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研究我国西南山区不同连作年限下烟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烤烟产量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土壤微生物共现网络,探寻微生物生态功能,分析土壤病原菌变化规律,明确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连作显着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烤烟生长。长期连作导致烟田土壤酸化严重,连作9年和13年的的土壤pH仅为5.87和5.72,不能符合优质烤烟生产要求。土壤中全氮、全磷和铵态氮随着连作时间的增长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而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则随着连作时间的增加不断下降;速效磷含量在连作5年时达到最高,随后急剧下降以至严重亏缺。连作对土壤胞外酶活性也有较大影响,土壤中脲酶活性与连作年限正相关,蔗糖酶活与连作年限负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连作时间的增长先降低后升高再缓慢降低。连作抑制烤烟生长发育,长期连作导致烟株矮小弱化,生长发育变缓,农艺性状变差。连作5年后烤烟产量出现大幅度下降,连作13年烤烟产量比连作3年降低了51.51%。2、连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着连作时间的增长,土壤中鞘脂单胞菌属和竹杆菌属细菌丰度呈现下降趋势,亚硝化单胞菌属和硝化螺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则不断增高。就细菌群落多样性而言,连作显着降低了细菌的多样性,且随着连作时间的增长,细菌多样性不断降低。土壤中pH、有机质、全磷、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着影响细菌多样性。不同连作年限下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显着,土壤pH、速效钾和蔗糖酶是影响细菌系统发育结构变异的主要因素。连作改变了土壤细菌共现网络,连作形成的共现网络与轮作相比不够稳定,连作网络中的细菌多为竞争或拮抗的负交互作用,网络中的关键物种是能够侵染烤烟根系的植物病原细菌伯克氏菌和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全噬菌。3、连作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着连作时间的增加,土壤中肉座菌目、格孢腔菌目等植物病原真菌丰度增加,而能够分解土壤毒素的粪壳菌目丰度则不断降低,增加了土壤病害发生的风险。连作对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有着显着影响。中短期连作下土壤真菌多样性低于轮作;但连作超过5年后,真菌群落多样性高于轮作,且随着连作时间的增长,多样性不断增高。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各不相同,土壤中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对真菌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连作下真菌物种间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结构复杂且稳定的共现网络。能够分解和释放土壤矿质营养的双担菌属和能够在土壤中分泌毒素抑制植物生长的柱孢霉菌是连作网络中的关键真菌物种。4、细菌群落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短期连作土壤中主要功能细菌是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代谢、膜运转和氨基酸代谢功能类群;随着连作时间的增长,细胞生长与死亡、分类降解、信号传递、细胞活力等功能细菌呈现增加趋势;而膜转运、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细菌则不断减少。真菌群落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土壤中病理型真菌、病理/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的丰度上升,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丰度不断下降。镰刀菌属、链格孢属和柱孢霉属是烤烟连作中的主要潜在病原真菌,它们在中长期连作土壤中具有较高丰度,增加了烤烟病害的发生风险。5、土壤细菌群落对烤烟产量有显着的正效应,细菌群落多样性对烤烟产量相对贡献最大,其次为细菌群落丰度。土壤真菌群落对烤烟产量有显着的负效应,真菌群落丰度对烤烟产量负影响最大,真菌群落多样性对产量也有一定的负影响。长期连作土壤中pH值、有机质、硝态氮含量下降,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导致镰刀菌属、柱孢霉菌属和链格孢属等病原真菌丰度升高,烤烟产量下降。综上所述,连作改变了烟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烤烟生长发育,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造成影响,增加潜在病原菌的丰度。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增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来增加细菌多样性,降低真菌丰度从而提高烤烟产量。

于台泽,贾良良,牛丽娟,王庆锁,李颖,张丹[3](2020)在《马铃薯轮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案例分析》文中指出马铃薯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都有广泛的种植。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种植投入的不断加大,马铃薯种植业面临着很多挑战,如病虫害控制难度加大、产量下降以及土壤健康状况降低。马铃薯与不同作物轮作是解决马铃薯多种种植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地保护土壤健康,而且可以有效增加马铃薯的品质与产量。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利用收集到的马铃薯单作和与其他作物轮作的文献数据,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对马铃薯与其他作物轮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马铃薯轮作可获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与连作相比多12 571元/hm2。此外,通过田间案例分析发现,在一年一作条件下,马铃薯三年轮作无论是在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方面都比马铃薯两年轮作高。在两年轮作模式中,马铃薯-黑麦-燕麦(PROPRO)这种两年三季的轮作模式,与同为两年轮作模式的一年一作相比,经济效益提高了158.88%,且单位产量的碳排放降低了24.91%,同时实现冬季地表覆盖,减少土壤侵蚀,与传统一年一作相比是一种经济和生态双赢的轮作模式。

周虎[4](2020)在《《民法典》项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问题浅议》文中提出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虽然《民法典》专章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了规定,但内容仍然较为原则性。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发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本文通过讨论民法典下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上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从而探索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房屋的制度发展。

马占仓[5](2020)在《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作为北疆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垦区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农林牧渔等各行各业与国内外交流越来越密切,造成传统的杂草还没来得及全面认识和治理,垦区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地面积扩张致使荒漠绿洲区的一些土着植物也频繁出现在人类生活集中区,且外来杂草不断传入、归化的局面,使得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杂草治理明显力不从心、顾此失彼。本团队从2017年秋季至2020年夏季针对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的城乡的离瓣花类杂草进行全面系统的野外实地考察,理清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种类和具体地理分布,分析其区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特点,以标本和彩色图片的形式,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杂草的识别与防除,为植物出入境检验检疫、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城乡绿化与环境保护、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服务与技术支持,也为新疆杂草的基础植物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有24科95属202种,其中常见杂草有62种,该研究区离瓣花类杂草中没有典型的恶性杂草或外来入侵种。在该研究区发现3个新疆外来杂草新记录属,分别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诸葛菜属Orychophragmus、大戟科Euphorbiaceae铁苋菜属Acalypha和千屈菜科Lythraceae水苋菜属Ammannia;发现7种新疆外来杂草新记录种,分别是绿穗苋Amaranthus hybridus、北美苋Amaranthus blitoides、皱果苋Amaranthu s viridis、糖芥Erysimum amurense、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铁苋菜Acalypha aus tralis、长叶水苋菜Ammannia coccinea。2.科的组成特点从科的属级水平数量结构看,本区内离瓣花类杂草单属科和寡属科共19科,所占比例最高(79.16%),但所含属数少。中等科和多属科虽然只占到总科数的20.83%,但所含属数多,占总属数的62.14%,构成了本区内属级数量结构的主体,分别是十字花科Crucifera e(23)、豆科Leguminosae(14)、藜科Chenopodiaceae(9)、石竹科Caryophyllaceae(7)、伞形科Umbelliferae(6)。从科的种级水平数量结构看,本区内离瓣花类杂草单种科和寡种科有20科,所含种数共72种,占到总种数的35.64;中等科和多种科虽然只有4科,但是所含种数占到总种数的64.36%,是该区的主体,它们分别是藜科Chenopodiaceae(43)、十字花科Cruciferae(37)、豆科Leguminosae(33)和蓼科Polygonaceae(17)。因此,藜科Chenopodiaceae(9/43)、十字花科Cruciferae(23/37)、豆科Leguminosae(14/33)、蓼科Polygonaceae(2/17)是本区离瓣花类杂草的优势科。3.属的组成特点从属内种级水平数量结构看,该区离瓣花类杂草属的分化程度高,小型属和单种属包含的杂草种类达70%,也可以认为该区离瓣花类杂草植物区系属的组成是以单种属为主体的,而在该区系种的组成上则是以小型属所包含的杂草种类作为主体的。其中种类较多的属有蓼属Polygonum(11)、猪毛菜属Salsola(11)、藜属Chenopodium(10)、碱蓬属Suaeda(8)、独行菜属Lepidium(7)、苋属Amaranthus(7)、酸模属Rumex(6)。4.生活型特点:有3种类型,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优势明显,有129种,占离瓣花类杂草总种数的63.86%;其次多年生草本,有65种;半灌木有4种。5.生态型特点:有3种类型,以中生杂草为主,有165种,其次为湿生杂草,有32种,旱生杂草只有5种。6.区系地理成分特点: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区系地理成分有9个分布区类型和9个变型,其组成相对比较复杂。世界分布的有22属,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和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分别是22属、21属和15属,分别占除世界分布的30.24%、28.75%和20.53%;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有6属,占除世界分布的9.57%;中亚分布及其变型有5属,占除世界分布的6.84%;温带亚洲分布、中国至喜马拉雅分布和中国至日本分布分别有1属。其中比较典型的温带分布类型共有37属,占到除世界分布属的50.68%,包括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和温带亚洲分布,说明本区离瓣花类杂草区系温带成分明显(50.64%),同时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联系紧密(30.24%),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9.57%)和中亚分布及其变型(6.83%)也有联系,其他类型也有渗入。7.根据杂草在本区域内各地区的分布广泛与否将202种离瓣花类杂草分为广域分布(常见)杂草和狭域分布杂草,分别有62种、140种。8.本区离瓣花类杂草中并未发现有检疫杂草和对各行各业造成严重困扰的恶性杂草,进一步筛选出有害杂草有26种,其余176种杂草危害很小。此外7种新发现的新疆新分布种内,糖芥Erysimum amurense、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和绿穗苋Amaranthus hybridus在本区内暂时没有危害;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低危害杂草;北美苋Amaranthus blitoides中等危害杂草;长叶水苋菜Ammannia coccinea为高危害杂草,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其的跟踪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李欣睿[6](2020)在《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养分吸收速率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产量优势已被大量试验证明,但是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生长速率和养分吸收速率生态位分离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设置四个供氮水平,运用Logistic方程拟合出玉米/大豆间作生长参数以及养分吸收参数,统计分析了不同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产量稳定性,为进一步优化玉米/大豆间作体系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大豆间作生长速率及生长各参数有显着影响。在NO(不施氮肥)、N1(180 kg/ha)、N2(240 kg/ha)和 N3(300 kg/ha)供氮水平时,间作玉米(N0I-M、N1I-M、N2I-M、N3I-M)比单作玉米(N0M-M、N1M-M、N2M-M、N3M-M)最大生物量(K)和最大生长速率(Imax)分别增加了 40.07%、12.40%、7.80%、8.31%和 62.57%、45.92%、30.44%、34.16%。相反对于大豆来说,随着氮水平的增加,间作大豆(N0I-S、N1I-S、N2I-S、N3I-S)的K和Imax比相应单作大豆(N0M-S、N1M-S、N2M-S、N3M-S)减少了27.44%、27.23%、26.72%、21.33%和24.88%、22.01%、19.77%、13.66%。在相同施氮量下,玉米和大豆间作处理的初始生长速率(r)均高于相应单作处理,间作大豆和间作玉米到达最大生长速率的时间(tmax)都比其相应的单作大豆和单作玉米分别提前了 4-6 d和2-3 d。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下,间作均增加了玉米的最大氮素吸收量(NUmax-N)、初始生长速率(r)和最大氮素吸收速率(Imax),降低了间作大豆的NUmax-N值、r值、Imax值,N2I-S处理时的NUmax-N值、r值、Imax值比相应单作大豆减少了 27.67%、5.74%、32.05%。施氮量和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磷素、钾素吸收动态变化与氮素的规律基本一致,在间作的同时施加氮肥可以增加玉米的NUmax、r和Imax,使tmax出现时间提前。玉米/大豆间作显着增加了作物产量稳定性,且适量的增施氮肥也对玉米/大豆间作产量稳定性有促进作用。在相同氮水平时,间作玉米籽粒产量的变异系数(CV)小于单作玉米。从平均水平可以看出,N0处理时CV值最大,与其他3个氮水平差异显着。间作显着增加了玉米籽粒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本试验中在N2I-M处理时SYI值最大,产量稳定性最高。相同施氮量下,间作降低了大豆的籽粒产量,N1I-S、N2I-S、N3I-S处理大豆籽粒产量较其相应单作分别减少了 1 0.93%、11.22%、14.67%,间作增加了大豆的变异系数,在相同的氮水平下间作大豆的CV大于单作大豆,从平均水平看出大豆的CV值在各氮水平之间差异显着。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籽粒产量稳定性受施氮量影响显着,在N2处理时系统籽粒产量CV最小,SYI最大,表明间作体系最稳定。玉米/大豆间作增加了土壤地力贡献率,且降低了肥料贡献率。。间作玉米籽粒产量在N1I-M、N21-M、N3I-M处理时比其相应单作分别增加了 36.29%、37.14%和29.55%,间作大豆在N1I-S、N2I-S、N3I-S处理时较其相应单作分别减少了 10.93%、11.22%、14.67%,但四个施氮量的LER值均大于1,表明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王沁[7](2020)在《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中国以“占补平衡”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实际操作中存在“总量动态平衡”的本质目标未实现而导致耕地质量、生态失衡的现象,亟待调整。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为新时代耕地保护指明了方向,而健全耕地补偿机制是其重要途径。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开展耕地生态补偿和分区研究,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性工作,从而促进区际公平、协调发展。本文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价值出发,先后回顾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理论的概念变迁与研究进展,构建了跨区域耕地生态补偿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靶区,选取41个地级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采用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范式评价研究区耕地生态状况,运用生态盈余/赤字指标来判断区域耕地资源生态状况,并引入足迹深度概念表征人类对耕地存量的占用。基于耕地自然属性,核算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选取恩格尔系数、人均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进行系数调整,从而测度各地级市的耕地生态补偿总量与补偿优先级,从时空维度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长三角为例,开展了生态补偿分区研究,研究发现:(1)生态足迹研究可反映区域自然资源的供需差异,为缓解地区间生态利用与发展权利不平衡现象而进行的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反映了各地实际消耗的耕地生态生产力,足迹深度概念将视野由流量拓展到了存量维度;(2)长三角耕地生态整体呈小幅盈余,苏皖优于沪浙,各地级市承载状态分布不均衡,但耕地生态差异趋于缩小,承载状况有一定改善;(3)苏皖为耕地主要“生态受偿区”,沪浙则为“生态补偿区”,安徽省内部异质性显着,区域内受偿与补偿总额均呈增长态势,整体存在生态消费转为生态服务之趋势。最后,根据耕地生态补偿分区提出相应启示:一是要内部调剂,对口合作,缩小地区差距;二是鼓励多主体参与,探索市场化补偿运作机制;三是补偿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区域内要素流动;四是以一体化区域为推手,多点带动,拼图式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化、多元化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

杨鹏[8](2020)在《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30多种美洲作物传入我国,随后被引种至武陵地区,继而广泛种植。美洲作物的引种和推广对武陵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玉米等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时间、推广过程等问题,并揭示了其引种和推广的动因以及历史影响。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武陵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农业历史概况进行概述。宋代以前武陵地区农业经济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农耕业和畜牧业有一定发展,但不占主要地位。元明至清初,随着屯田的开展和流民的迁入,农耕生产进一步发展。清代改土归流后,农耕业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生产方式,采集和渔猎的地位下降,仅作为一种补充手段。第二章阐述主要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的发展历程。涉及有三类作物:一是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二是经济作物主要包括烟草和花生;三是蔬菜作物主要包括辣椒和南瓜。第三章探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美洲作物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因素,武陵山区的自然条件适合于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二是社会因素,一方面清代改土归流后,各地府县官员大力劝种,加快了美洲作物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改土归流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武陵地区,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随之传入这一区域,为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人口激增导致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促使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等粮食作物迅速推广。第四章主要分析美洲作物传入武陵地区的历史影响。具体来看,一是提供了农业生产的作物新品种,改变了农作物结构,同时扩大了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极大地提高了地区的粮食产量。二是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为人口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五是改变了武陵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植被破坏、动物灭绝、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朱珠[9](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陆丛花[10](2015)在《烤烟—甜脆豌豆—冬早马铃薯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祥云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烤烟—甜脆豌豆—冬早马铃薯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2014年在下庄镇老张营村委会种植逾13.3 hm2,平均产值316 092元/hm2,增收277.5万元。本文介绍了烤烟—甜脆豌豆—冬早马铃薯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二、浙西南山区蚕、豌豆种植效益与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西南山区蚕、豌豆种植效益与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间套作模式的发展
        1.2.2 种植模式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
        1.2.3 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研究
        1.2.4 密度对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最佳密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2.4.2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2.4.3 不同种植密度土地当量比(LER)分析
    2.5 结论
第3章 基于“薯/玉/豆”的多熟复合种植模式构建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
        3.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分析
        3.4.2 不同种植模式成本、产值及经济效益分析
        3.4.3 不同种植模式产投比分析
        3.4.4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分析
    3.5 结论
第4章 种植模式示范验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狮栗坪村示范点
        4.4.2 恩施州三岔乡三元村示范点
    4.5 结论
第5章 讨论
    5.1 密度对作物产量和LER的影响
    5.2 种植模式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3 种植模式资源利用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西南山区烤烟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连作障碍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
        1.1.1 连作障碍
        1.1.2 连作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
    1.2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
        1.2.1 土壤微生物
        1.2.2 根际土壤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1.2.3 土壤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3 连作对烤烟生长和烟田土壤的影响
        1.3.1 连作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1.3.2 连作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3 连作对烟田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1.3.4 连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 现代研究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上的应用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4.2 高通量测序技术
        1.4.3 宏基因组学技术
    1.5 土壤微生物共现网络分析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样品分析
        2.4.1 烤烟农艺性状调查
        2.4.2 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2.4.3 土壤胞外酶活性测定
        2.4.4 细菌DNA提取,PCR扩增和Illumina测序
        2.4.5 细菌荧光定量PCR分析
        2.4.6 真菌D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分析
        2.4.7 真菌Illumina测序
    2.5 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学分析
        2.5.1 土壤性质与烤烟生长发育分析
        2.5.2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5.3 微生物共现网络构建与分析
        2.5.4 微生物功能注释及病原微生物分析
        2.5.5 微生物群落与烤烟产量关系分析
第三章 连作对烟田土壤性质和烤烟生长发育影响
    3.1 连作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连作对烟田土壤pH的影响
        3.1.2 连作对烟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1.3 连作对烟田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3.1.4 连作对烟田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3.2 连作对烟田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3.3 连作时间与烟田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相关性
    3.4 连作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3.4.1 连作对烤烟还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4.2 连作对烤烟伸根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4.3 连作对烤烟旺长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4.4 连作对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4.5 连作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3.5 讨论
        3.5.1 长期连作改变了土壤性质
        3.5.2 长期连作影响了烤烟生长
    3.6 小结
第四章 连作下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及共现网络分析
    4.1 连作对烟田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4.1.1 连作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影响
        4.1.2 连作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影响
    4.2 连作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2.1 连作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4.2.2 连作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
    4.3 连作和轮作处理下细菌群落共现网络分析
        4.3.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比较
        4.3.2 连作和轮作处理的网络结构与网络组成
        4.3.3 连作和轮作处理的网络拓扑性质和网络拓扑结构
        4.3.4 连作和轮作网络中的关键微生物
    4.4 讨论
        4.4.1 不同连作处理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4.4.2 长期连作改变了细菌共现网络
    4.5 小结
第五章 连作下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及共现网络分析
    5.1 连作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5.1.1 连作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丰度的影响
        5.1.2 连作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5.2 连作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2.1 连作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5.2.2 连作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
        5.2.3 真菌群落与烟田土壤性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连作和轮作处理下真菌群落共现网络分析
    5.4 讨论
        5.4.1 不同连作处理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5.4.2 不同连作处理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共现网络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连作下烟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及潜在病原真菌变化分析
    6.1 不同连作年限下烟田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分析
    6.2 不同连作年限下烟田土壤真菌功能多样性分析
    6.3 烤烟连作过程潜在病原真菌变化
    6.4 讨论
        6.4.1 连作对烟田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6.4.2 连作对烟田土壤真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6.4.3 连作对烟田土壤中潜在病原菌影响
    6.5 结论
第七章 连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烤烟产量的关系
    7.1 烤烟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细菌群落-产量之间潜在关系
        7.1.1 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细菌群落对烤烟产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7.1.2 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细菌群落对烤烟产量形成的总效应
    7.2 烤烟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真菌群落-产量之间潜在关系
        7.2.1 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真菌群落对烤烟产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7.2.2 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真菌群落对烤烟产量形成的总效应
    7.3 讨论
    7.4 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连作对土壤性质和烤烟生长的影响
        8.1.2 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8.1.3 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8.1.4 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及潜在病原真菌变化
        8.1.5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马铃薯轮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马铃薯轮作及连作成本-效益数据库的构建
    1.2 马铃薯轮作及连作成本-效益分析
    1.3 河北省张家口察北管理区马铃薯轮作案例分析
        1.3.1 马铃薯轮作案例分析情况
        1.3.2 成本收益数据来源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轮作及连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马铃薯轮作及连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2.3 案例描述
3 讨论

(4)《民法典》项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问题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民法典》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
2 农村宅基地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
    2.1 合同有效说
    2.2 合同无效说
    2.3 折中说
3 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房屋制度探索
    3.1 宅基地法定租赁权的设立
    3.2 建立宅基地房屋确权登记制度
4结语

(5)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地理概况及简介
    1.2 杂草简介
    1.3 杂草的研究现状
    1.4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研究现状
第二章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调查研究
    2.1 研究材料及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名录
        2.2.2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分种概述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区系与多样性研究
    3.1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科属组成特点
        3.1.1 科的组成特点
        3.1.2 属的组成特点
    3.2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生活型特点
    3.3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生态型特点
    3.4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区系与地理成分特点
第四章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主要类型与危害评价
    4.1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主要类型
    4.2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危害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讨论
        5.1.1 结论
        5.1.2 讨论
    5.2 展望
        (1)借助多种手段解决杂草形态学鉴定难题
        (2)重视新疆外来杂草的发现和报道
        (3)加强对杂草的认识和防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新疆新记录种彩色图集
附录二 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常见离瓣花类杂草彩色图集
作者简介
附件

(6)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养分吸收速率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氮素对间作体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1.2.2 间作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1.2.3 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间作对农田生态系统作用的机制
        1.2.5 间作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1.2.6 间作系统中作物产量优势和产量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2.4.1 玉米和大豆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2.4.2 植株养分的测定
        2.4.3 籽粒产量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2.5.1 作物瞬时生长速率和养分吸收速率
        2.5.2 产量稳定性计算方法
        2.5.3 土壤地力贡献率和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10])
        2.5.4 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生长速率的影响
        3.1.1 玉米生长速率和相关参数
        3.1.2 大豆生长速率和相关参数
    3.2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
        3.2.1 玉米氮素吸收速率和相关参数
        3.2.2 大豆氮素吸收速率和相关参数
    3.3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磷素吸收速率的影响
        3.3.1 玉米磷素吸收速率和相关参数
        3.3.2 大豆磷素吸收速率和相关参数
    3.4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钾素吸收速率的影响
        3.4.1 玉米钾素吸收速率和相关参数
        3.4.2 大豆钾素吸收速率和相关参数
    3.5 氮肥供应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籽粒产量稳定性分析
        3.5.1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LER值的影响
        3.5.2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玉米籽粒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3.5.3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大豆籽粒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3.5.4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籽粒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3.5.5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土壤地力贡献率的影响
        3.5.6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瞬时生长速率和养分吸收速率的影响
    4.2 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4.3 氮肥供应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对产量的调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生态补偿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3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耕地生态补偿测度模型
    3.1 耕地生态足迹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3.1.1 生态足迹与耕地生态足迹
        3.1.2 生态承载力
        3.1.3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3.1.4 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与足迹深度
    3.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3.2.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
        3.2.2 耕地生态系统经济调整系数
    3.3 基于生态足迹的耕地生态补偿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3.3.1 以生态足迹为基础的耕地生态补偿逻辑
        3.3.2 耕地生态补偿总量
        3.3.3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
4 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土地利用情况
    4.2 数据来源
        4.2.1 产量数据
        4.2.2 面积数据
        4.2.3 人口数据
        4.2.4 经济数据
    4.3 耕地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4.3.1 耕地生态足迹分析
        4.3.2 耕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4.3.3 耕地生态足迹广度分析
        4.3.4 耕地生态足迹深度分析
        4.3.5 长三角耕地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
    4.4 耕地生态补偿计算与分析
        4.4.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与分析
        4.4.2 耕地生态补偿总量计算与分析
        4.4.3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计算与分析
        4.4.4 长三角耕地生态补偿综合分析
5 长三角地区耕地生态补偿分区与启示
    5.1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
        5.1.1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理念的逻辑
        5.1.2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的原理及程序
        5.1.3 长三角地区耕地生态补偿五区图分析
    5.2 基于耕地生态补偿五区图的耕地生态补偿启示
        5.2.1 内部调剂,对口合作,绿色共保,缩小地区差距
        5.2.2 多主体参与,探索市场化补偿运作机制
        5.2.3 补偿方式多元化,促进一体化区域内要素流动
        5.2.4 以一体化区域为推手,拼图式逐渐覆盖全国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8)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回顾
        (二)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空间界定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农业历史概述
    第一节 武陵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时期武陵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变迁
    第二节 武陵地区农业历史概况
第二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粮食作物
        一、玉米
        二、番薯
        三、马铃薯
    第二节 经济作物
        一、烟草
        一、花生
    第三节 蔬菜作物
        一、辣椒
        二、南瓜
第三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玉米等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武陵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
    第二节 社会因素
        一、政府官员的劝种
        二、民间移民的推动
        三、对高产作物的强烈需求
第四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农作物结构
        二、扩大了耕地面积
        三、提高了粮食产量
    第二节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第四节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饮食生活
        二、民俗文化
    第五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植被破坏 动物灭绝
        二、水土流失 地力下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小结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传统农业技术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三)美洲作物
        (四)皖南地区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一、人口重压
        二、重农抑商
        三、商业资本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生产效应
        一、作物产量增加
        二、农业结构演变
        三、地域分布差异
    第二节 人口效应
        一、人口膨胀
        二、人口过剩
        三、人口迁移
    第三节 生态效应
        一、森林资源锐减
        二、水土流失严重
        三、土壤性状恶化
        四、旱涝灾害频发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一、边际报酬递减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第三节 历史启示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烤烟—甜脆豌豆—冬早马铃薯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茬口安排
2 烤烟套种长寿仁豌豆技术要点
    2.1 田块的选择及准备
    2.2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2.3 播种时间及播种规格
    2.4 田间管理
    2.5 病虫害防治
    2.6 采收
3 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3.2 种薯准备
    3.3 精细整地
    3.4 适时播种
    3.5 规范种植,覆盖地膜
    3.6 肥料用量及播种方法
    3.7 田间管理
    3.8 病虫防治
    3.9 适时收获

四、浙西南山区蚕、豌豆种植效益与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D]. 金晶. 湖北大学, 2021
  • [2]西南山区烤烟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胜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马铃薯轮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案例分析[J]. 于台泽,贾良良,牛丽娟,王庆锁,李颖,张丹. 中国马铃薯, 2020(06)
  • [4]《民法典》项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问题浅议[J]. 周虎. 四川农业科技, 2020(12)
  • [5]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离瓣花类杂草植物区系研究[D]. 马占仓. 石河子大学, 2020
  • [6]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养分吸收速率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D]. 李欣睿.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王沁. 浙江大学, 2020(01)
  • [8]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D]. 杨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10]烤烟—甜脆豌豆—冬早马铃薯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J]. 陆丛花.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8)

标签:;  ;  ;  ;  ;  

浙西南山区蚕豆种植效益及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